最新李白詩詞最佳十首(精選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2 21:34:07
最新李白詩詞最佳十首(精選12篇)
時間:2023-11-22 21:34:07     小編:琴心月

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李白詩詞最佳十首篇一

(其一)

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lǐng)殘兵千騎回。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絕,老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遙征。

幽州胡馬客,綠眼虎皮冠。

笑拂兩只箭,萬人不可干。

彎弓若轉(zhuǎn)月,白雁落云端。

雙雙掉鞭行,游獵向樓蘭。

出門不顧后,報國死何難。

天驕五單于,狼戾好兇殘。

牛馬披發(fā)北海,割鮮若虎餐。

雖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冷。

婦女馬上笑,顏如赪玉盤。

翻飛射鳥獸,花月醉雕鞍。

旄頭四毫光,爭戰(zhàn)若蜂攢。

白刃灑赤血,流沙為之丹。

名將古誰是,疲兵良可嘆。

何時天狼滅,父子得閑安。

(一)

蒲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冷。

笛中聞?wù)哿?,春色未曾望?/p>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二)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

橫戈從百戰(zhàn),直為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何當(dāng)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三)

駿馬似風(fēng)飆,叫鞭出渭橋。

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陣解星芒絕,營空海霧消。

功成畫麟閣,獨占霍嫖姚。

(四)

白馬黃金塞,云砂繞夢思。

何堪愁苦節(jié),遙憶邊城兒。

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

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

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五)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zhàn)士臥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

玉關(guān)殊未進(jìn),少婦莫長嗟。

(六)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fù)勇氣,一戰(zhàn)凈妖氛。

燭龍棲冷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冬風(fēng)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仲春,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看行人,念君長城苦冷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往,遺此虎紋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jié)網(wǎng)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fù)歸。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冬風(fēng)雨雪恥難裁。

明月出天山,蒼莽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看邊色,思回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李白詩詞最佳十首篇二

年代:唐作者: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李白的詩詞:《宣城見杜鵑花》

年代:唐作者: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李白詩詞最佳十首篇三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月下獨酌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月下獨酌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月下獨酌其二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yīng)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圣,復(fù)道濁如賢。

賢圣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月下獨酌其三

三月咸陽城,千花晝?nèi)珏\。

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

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

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月下獨酌其四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開。

辭粟臥首陽,屢空饑顏回。

當(dāng)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春夜洛城聞笛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登金陵鳳凰臺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獨坐敬亭山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詩詞最佳十首篇四

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

寧羞白發(fā)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jīng)綸。

廣張三千六百釣,風(fēng)期暗與文王親。

大賢虎變愚不測,當(dāng)年頗似尋常人。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zhǔn)公。

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fēng)。

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dāng)群雄。

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傍投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

倏爍晦冥起風(fēng)雨,閶闔九門不可通。

以額扣關(guān)閽者怒,白日不照吾精誠,

杞國無事憂天傾。猰貐磨牙競?cè)巳猓?/p>

騶虞不折生草莖。

手接飛猱搏雕虎,側(cè)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見我輕鴻毛。

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

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咍爾為徒勞。

梁甫吟,梁甫吟,聲正悲。

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

風(fēng)云感會起屠釣,大人山兒屼當(dāng)安之。

李白詩詞最佳十首篇五

1.《望廬山瀑布》

年代:唐作者: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俠客行》

年代:唐作者: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閤下,白首太玄經(jīng)。

3.《送友人》

年代:唐作者: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4.《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年代:唐作者: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5.《關(guān)山月》

年代:唐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xì)w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6.《把酒問月》

年代:唐作者: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7.《古風(fēng)其十九》

年代:唐作者:李白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臺,高揖衛(wèi)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

李白詩詞最佳十首篇六

1、《七步詩》

三國·曹植

煮豆持作羹,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3、《長歌行》

漢樂府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4、《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5、《回鄉(xiāng)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6、《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7、《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8、《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9、《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10、《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11、《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12、《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3、《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14、《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5、《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16、《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7、《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18、《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9、《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李白詩詞最佳十首篇七

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王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長相思

長相思,在長安;路緯秋啼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綠水之波瀾。

云長路遠(yuǎn)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宣城風(fēng)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風(fēng)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渡荊門送別

渡遠(yuǎn)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李白詩詞最佳十首篇八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從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4.《西江月》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忽見。

5.《天凈沙·秋思》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李白詩詞最佳十首篇九

李白詩詞:《豫章行》

年代:唐作者:李白

胡風(fēng)吹代馬,北擁魯陽關(guān)。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云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閑。

豈惜戰(zhàn)斗死,為君掃兇頑。

精感石沒羽,豈云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波蕩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鬢成斑。

李白詩詞:《折楊柳》

年代:唐作者:李白

垂楊拂綠水,搖艷東風(fēng)年。

花明玉關(guān)雪,葉暖金窗煙。

美人結(jié)長想,對此心凄然。

攀條折春色,遠(yuǎn)寄龍庭前。

李白詩詞:《獨不見》

年代:唐作者:李白

白馬誰家子,黃龍邊塞兒。

天山三丈雪,豈是遠(yuǎn)行時。

春蕙忽秋草,莎雞鳴西池。

風(fēng)摧寒棕響,月入霜閨悲。

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終然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李白詩詞:《有所思》

年代:唐作者:李白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東隅。

海寒多天風(fēng),白波連山倒蓬壺。

長鯨噴涌不可涉,撫心茫茫淚如珠。

西來青鳥東飛去,愿寄一書謝麻姑。

李白詩詞:《獨漉篇》

年代:唐作者:李白

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

越鳥從南來,胡鷹亦北渡。我欲彎弓向天射,

惜其中道失歸路。落葉別樹,飄零隨風(fēng)??蜔o所托,

悲與此同。羅幃舒卷,似有人開。明月直入,無心可猜。

雄劍掛壁,時時龍鳴。不斷犀象,繡澀苔生。國恥未雪,

何由成名。神鷹夢澤,不顧鴟鳶。為君一擊,鵬摶九天。

李白詩詞:《蘇臺覽古》

年代:唐作者:李白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李白詩詞:《哭宣城善釀紀(jì)叟》

年代:唐作者:李白

紀(jì)叟黃泉里,還應(yīng)釀老春。

夜臺無曉日,沽酒與何人。

李白詩詞:《山中與幽人對酌》

年代:唐作者: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李白詩詞:《秋下荊門》

年代:唐作者:李白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fēng)。

此行不為鱸魚鲙,自愛名山入剡中。

李白詩詞:《臨路歌》

年代:唐作者:李白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jì)。

馀風(fēng)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

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李白詩詞最佳十首篇十

1.《獨坐敬亭山》

年代:唐作者:李白

合沓牽數(shù)峰,奔地鎮(zhèn)平楚。

中間最高頂,髣髴接天語。

2.《古朗月行》

年代:唐作者: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tuán)團(tuán)。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3.《秋思》

年代:唐作者:李白

燕支黃葉落,妾望自登臺。海上碧云斷,單于秋色來。

胡兵沙塞合,漢使玉關(guān)回。征客無歸日,空悲蕙草摧。

4.《越中覽古》

年代:唐作者:李白

越王句踐破吳歸,義士還鄉(xiāng)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5.《客中行》

年代:唐作者:李白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李白詩詞最佳十首篇十一

唐代:李白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關(guān)道,天涯去不歸。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

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頰。

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

賞析

漢朝宮女王昭君遠(yuǎn)嫁匈奴單于呼韓邪的故事,因為故事精彩、寓意豐富,自漢代以來就在民間廣泛流傳,不僅贏得了老百姓的喜愛,也成為歷朝歷代文人墨客經(jīng)久不衰的一個創(chuàng)作題材。千百年來,產(chǎn)生了許多動人的民間傳說,而且以王昭君故事為題材創(chuàng)作的詩歌、小說、戲劇也多得數(shù)不清。唐朝大詩人李白的《王昭君二首》,就是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

公元752、753年(唐天寶十一、二年)間,李白繼幽州之行又有一次漠北之行,他離開幽州南下魏郡又沿太行北上,入河?xùn)|道,至云中郡,而后北行至單于都護(hù)府憑吊昭君墓,寫下《王昭君二首》。因為對于昭君出塞,李白滿懷惋惜之情,所以詩歌通篇都彌漫著一種傷懷、傷感的氣氛。

第一首詩一開頭就用一個“月”字,來烘托昭君遠(yuǎn)嫁匈奴的傷感主題:中原漢家的月亮,那光華跟隨著遠(yuǎn)嫁匈奴的昭君。然而她一踏上通往玉門關(guān)的路,就如同去了天涯,永不回歸?!霸隆痹谶@里既代表家鄉(xiāng)的月亮,也代表故鄉(xiāng)、故國。然而一個小小的玉門關(guān),竟會把這一切無情阻隔?;赝亦l(xiāng)那輪圓月,就要在眼前永久消失,這種生離死別的感覺,不能不讓人平添幾分惆悵。

接著詩人又以“月”字發(fā)出憂傷的慨嘆:漢家的月亮到了明天又會從東海升起,但昭君西嫁,卻是一去不返。這種別離,讓詩人既感到無奈,又感到無望,所以更加重了憂傷的思緒。詩人又提到了燕支山,在詩人看來,匈奴那里的燕支山,終年酷寒,不生草木,只有落雪作花,所以詩人想象,昭君嫁到匈奴,就連曾經(jīng)傾國傾城的美貌,也憔悴衰老,埋沒在黃沙滾滾的塞外。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卻是漢代后宮的畫師,昭君她生前沒有黃金送給后宮的畫師,死后也只留下一座青冢,令后人憑吊,扼腕嘆息。

關(guān)于“枉圖畫”,有一個傳說,昭君曾作為掖庭待詔,被選入漢元帝的后宮。當(dāng)時其他宮女為了早日博得恩寵,都用黃金*宮廷畫師毛延壽,希望把自己畫美,被皇上選中。獨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行賄,所以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昭君便被貶入冷宮三年,無緣面君。把昭君所謂的“悲劇”和宮廷畫師相聯(lián)系,盡管有些牽強(qiáng),卻更能加深悲傷的主題。

第二首詩寫昭君拂凈了馬鞍,流著眼淚上馬向西而去.?!敖袢铡边€是漢朝的宮里人,“明朝”就是匈奴單于的妻妾了。按照丁啟陣先生的說法,當(dāng)詩人到寫第二首時,似乎情無以堪,只能勉強(qiáng)完成一首五言絕句,不同于第一首的五聯(lián)十句。

昭君出塞的故事,歷來都被人寫作多種主題。李白的這兩首詩盡管走的是悲憫傷情路線,讀來仍然讓人傷懷、感動。

李白詩詞最佳十首篇十二

行路難三首(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對李白的深厚友情?!敖痖浊寰疲肥?,玉盤珍羞直萬錢”都是渲染朋友為李白所設(shè)的餞,行之宴的豐盛與隆重?!笆染埔娞煺妗钡睦畎?,這時卻“停杯投箸”不能飲,足見內(nèi)心的不平靜,繼而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感情的激蕩變化。接著兩句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伴e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痹娙嗽谛木趁H恢校鋈幌氲絻晌婚_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呂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又給詩人增添了信心。“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呂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然而當(dāng)他的思緒回到眼前現(xiàn)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這是感情在尖銳復(fù)雜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俺孙L(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堅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象劉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dá)理想的彼岸。

這首詩結(jié)尾二句,經(jīng)過前面的反復(fù)回旋以后,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diào)子。通過這樣曲折迭宕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xiàn)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fù)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nèi)心的強(qiáng)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qiáng)、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

江上吟李白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美酒尊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黃鶴,??蜔o心隨白鷗。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yīng)西北流。

詩以江上的遨游起興,表現(xiàn)了詩人對庸俗、局促的現(xiàn)實的鄙棄,和對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開頭四句,夸張渲染江上之游的即景,展現(xiàn)出華麗的色彩,有一種超世絕塵的氣氛。中間四句兩聯(lián),兩兩對比。“仙人”一聯(lián)承上,對江上泛舟行樂,作肯定的贊揚;“屈平”一聯(lián)啟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歷史意義?!跋扇擞写它S鶴”,是說即使修成神仙,也還得等待,黃鶴不來,也上不了天;而我之泛舟江上,“??蜔o心隨白鷗”,乃已忘卻機(jī)巧之心,物我為一,不知何者為物,何者為我,豈不是比那癡等黃鶴的神仙還要神仙嗎?到了這種境界,人世間的功名富貴,榮辱窮通,就更不在話下了?!扒皆~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泛舟江漢之間,想到屈原與楚王,是很自然的,而這一聯(lián)的警辟,就在于把屈原和楚王作為兩種人生的典型,鮮明地對立起來。屈原盡忠愛國,反被放逐,終于自沉汨羅,他的詞賦,可與日月爭光,永垂不朽;楚王荒淫無道,窮奢極欲,卒招亡國之禍,當(dāng)年奴役百姓建造的宮觀臺榭,早已蕩然無存,只見滿目荒涼的山丘。

結(jié)尾四句,緊接“屈平”一聯(lián)盡情發(fā)揮?!皳u五岳”,指筆力的雄健無敵;“凌滄洲”形容胸襟的高曠不群。最末“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yīng)西北流”,不正面說功名富貴不會長在,而是從反面說,將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作一個假設(shè),從而加強(qiáng)了否定的力量,顯出不可抗拒的氣勢,并帶著尖銳的嘲弄的意味。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yuǎn)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詩的首二句雖平敘事實,其語氣卻是十分興奮爽朗的。荊門以外便是春秋戰(zhàn)國時楚國的故地,在三國時又曾是蜀主劉備起家的地方。詩人提到“楚國”這個歷史地理的概念,自然能引起讀者有關(guān)歷史文化的一些聯(lián)想。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十字勾勒出了荊門的地理形勢和壯闊景觀。這里的寫景,角度是移動著的,而不是定點的靜的觀察。這從“隨、盡、入、流”四字體現(xiàn)出來。因此這兩句詩不僅由于寫進(jìn)“平野”、“大荒”這些遼闊原野的意象,而氣勢開擴(kuò);而且還由于動態(tài)的描寫而十分生動。大江固然是流動的,而山脈卻本來是凝固的,“隨、盡”的動態(tài)感覺,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實際體驗。在陡峭奇險,山巒疊嶂的三峽地帶穿行多日后,突見壯闊之景,豁然開朗的心情可想而知。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描寫的是明月與云海,詩人酷愛明月,在三峽地帶,山嶂遮日,看不到水天相接云霞,幻生和明月高懸的景象。而“江入大荒流”后,水勢平緩,月的倒影也能清楚地看到了,所謂“上下天光”(范仲淹),尤為可愛。而水天之際的云霞變幻,又使詩人如睹海市蜃樓的奇觀。

前六句都著眼于初到荊門的觀感,充滿詩人對生活新天地的禮贊和陶醉。“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詩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新鮮與喜悅之情不言而喻。另一方面,離開生活已久的故鄉(xiāng),又不免使他心生繾綣之情?!叭詰z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十字,是充滿了由衷感激之情的?!叭詰z”云云,語氣極輕柔婉轉(zhuǎn),而分量厚重。至此,詩人寫出了初下荊門時他復(fù)雜感情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詩人下筆點題,突出一個“獨”字?!耙粔鼐啤币岩娎淝?,“獨酌”、“無相親”重復(fù)渲染,倍見孤獨之情。環(huán)境的優(yōu)美與人心的寂寞對照,形成了一層轉(zhuǎn)折。然而詩人展開奇妙想象,邀來天上的明月、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助酒佐興。冷清的場面又顯得氣氛熱烈,情調(diào)也變得樂觀。由孤獨變?yōu)椴还陋?,這是又一層轉(zhuǎn)折。

中間四句,兩層轉(zhuǎn)折?!凹取?、“徒”二字,緊相呼應(yīng),顯露出再次失望的心境。這是一層轉(zhuǎn)折,由不孤獨又變?yōu)楣陋?。接下去,詩人進(jìn)一步自我解脫,遺憾雖然遺憾,但如此美好的良宵豈能虛度!暫且與明月和身影為伴,在春暖花開之日及時行樂吧。詩意稍稍揚起?!拔腋柙屡腔病币韵滤木洌瑢懽约鹤砦韪吒璧那榫?。詩人對月高歌,明月徘徊左右,仿佛傾聽自己的歌聲;影子陪自己起舞,舞興正濃,影子也顯得零亂。直到醉倒之后,醉眼朦朧,月光看不見了;。在花叢,影子也不得不與自己分離。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明月、影子寫得極富人情味。

接著詩人將筆鋒一轉(zhuǎn),提出自己誠懇的愿望?!盁o情游”很值得玩味。月亮、影子都是沒有知覺情感的事物,李白與之交游,故稱“無情游”?!霸茲h”,是銀河,這里指天國。詩人與明月,影子相約,希望永遠(yuǎn)相伴、遠(yuǎn)游行樂,并期待到神奇的天國相聚。詩人對物抒情、淋漓盡致地傾吐著自己的向往。詩人不愿與污濁的社會同流合污,因此才感到孤獨,才與明月、影子為友。至此,詩意升華到一個更加深刻的境界。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是通過對金陵鳳凰臺的憑吊,借景抒情,表達(dá)了詩人憂時傷世的心情,是他創(chuàng)作中一篇著名的七言律詩。詩的第一句點題。而接著的一句,卻是那樣的無限感慨:“鳳去臺空江自流”!一個“自”字,道出了多少歷史興亡的喟嘆。這里的“鳳凰”,一語雙關(guān),既點明了鳳凰臺的由來,又有人世的滄桑蘊含其中。

接著的三、四兩句承上,以“吳宮”、“晉代”一聯(lián),概指了鳳凰臺作為六朝故都所見證的歷史興亡?!皡菍m花草”,表現(xiàn)昔日吳王的苑囿的似錦繁華和如今的湮沒幽徑?!皶x代衣冠”,是表現(xiàn)當(dāng)年東晉的豪門權(quán)貴,是何等的榮耀,如今他們的孤冢卻散落在荒煙蔓草之中。這一聯(lián),浸透了無限的凄涼。如今登臺,放眼望去,那遠(yuǎn)處的三山,半落在青天之外,云霧繚繞;白鷺洲橫臥江心,使二水分流,波濤洶涌,描繪出了凄迷的水闊山遙的景象。這無盡的江山勝跡,留下了多少歷史興亡故事,令人詠嘆不已,惆悵難忘。因此,接下去的最后一聯(lián),詩人很自然地回到眼前的現(xiàn)實,抒發(fā)了深沉的憂慮和關(guān)切:“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里的“浮云蔽日”,是指朝中奸佞當(dāng)?shù)??!伴L安”指朝廷,“長安不見”是指自己遠(yuǎn)離朝廷,不被重用,所以才使人無限的憂愁。這樣,將登臺吊古傷今的感慨,自然地結(jié)合起來,抒發(fā)了深沉的歷史嘆息,具有強(qiáng)烈的現(xiàn)實意義。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李白

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此詩作于乾元二年(759)秋。這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遇大赦放還。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曄,時由刑部侍郎貶官嶺南。兩人同游洞庭,其心情是可以想見的。當(dāng)兩人碧波泛舟,開懷暢飲之際,舉眼望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阻擋湘水不能瀉千里直奔長江大海,就仿佛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礙。于是,發(fā)出了“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的奇想。他要鏟去君山,實際上是抒發(fā)他心中的憤懣不平之情。希望鏟除世間的不平,讓能有一條平坦的大道可走啊!詩人醉了,從醉眼里看洞庭湖中的碧波,似乎洞庭湖水都變成了酒,而那君山上的紅葉不就是洞庭之秋的緋紅的醉顏嗎?于是又生出了浪漫主義的奇想:“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边@兩句詩,既是實寫自然景色,又是詩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表達(dá)他實寫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樣,用洞庭湖水似的無窮盡的酒來盡情一醉,借以解憂的愿望。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24410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