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是每個人在成長和歷練中積累的寶貴財富,也是思想和情感的抒發(fā)。感悟的價值在于如何將其應(yīng)用于人生的各個方面,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悟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欣賞吧。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一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毛姆所寫的一部小說,講了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拋棄家庭,放棄一切去畫畫的故事,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閱讀了《月亮與六便士》之后的感想吧。
書的內(nèi)容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拋棄家庭,放棄一切去畫畫。果然有很多人讀完這本書就告訴我們應(yīng)該勇敢追尋自己的崇高理想,不要在乎他人的眼光,然后全盤否定安定體面的生活方式及現(xiàn)今社會狀況,一本正經(jīng)地給自己灌雞湯。
考慮問題的邏輯從來不應(yīng)該是簡單的是或否。
首先,作為一個普通的新時代社會青年,大家的普遍狀態(tài)是的我有一個小小的夢想,但客觀條件不允許,或者又是自己能力有所欠缺,甚至自己也猶猶豫豫不太確定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我這時候看了這本書,腦子一熱,就覺得我不管我要追求自由,你們不懂我,這個社會太世俗太虛偽了。非要等現(xiàn)實給自己來一巴掌才能幡然醒悟。
思特里克蘭德會有這樣的所作所為,是因為他既可以無視社會輿論,也可以完全不在乎物質(zhì)享受,本質(zhì)上就是對這個社會無所求!他是這樣說的:“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兒。我由不了我自己。一個人要是跌進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無關(guān)緊要的,反正他得掙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倍覀兘^大多數(shù)人并不具備這種純粹的喜愛,拼搏奮斗是為了好工作,好生活,或者說是選擇的權(quán)利,努力也都是想要一個結(jié)果的。我們的興趣愛好也只是被稱為興趣愛好,如果真的達到他那種程度,我們根本不會自責(zé)和懊悔過去的不作為,然后發(fā)誓要好好努力;而是會像網(wǎng)癮少年沉迷于吃雞游戲一樣無法自拔。生活中對于我們來說有意思,有價值的事情太多了,父母,朋友,甚至逛街吃飯,玩玩游戲,追追劇都在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力。普通人更重要的分清主次,追求利益最大化。想要更好的生活,可是覺得努力奮斗太辛苦,目標(biāo)其實沒那么重要,安于現(xiàn)狀也沒什么不可以;如果不甘心就這樣下去,對世界還是充滿好奇,那多去嘗試也值得肯定,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沒有對錯高低之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本心。
想要詩和遠方,不妨先安頓好眼前的“茍且”生活。做好本職工作,不給家人增添負擔(dān);然后付出比別人多數(shù)倍的財力精力,慢慢的打磨自己;最后無論結(jié)果好壞,都能自己承擔(dān)。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二
總算把這本書看完了。這是本雪球老板反復(fù),反復(fù)推薦的書。
主人公史崔蘭是天才畫家---高更,后印象派天才(我對后印象派不太理解,我猜是以畫比喻某種訴求的意思吧,這樣的畫更有感情的傳遞?)。
貫穿該書,我想到的形容詞就是:不顧一切。
史崔蘭追求夢想---畫畫,離開妻兒,拒絕朋友幫助。
胖子老婆布蘭奇本來過著無望的,機械的人生,由于畫家的出現(xiàn),表現(xiàn)出的不顧一切迷戀,被甩后,自殺的決絕。
看完,回味......
每個人都努力的用著自己的方式活著,而這些方式相互磨合在一起有時候會起到很大的沖突。這個過程其實誰都沒有錯。
明白了這個,也就明白人與人交流,沖突是常態(tài),與平相處才是稀缺的。
如果要更多的與平相處,能做的就是多站在對方角度思考一下。
如同它的宣傳語一樣,上帝的磨盤磨得很慢,卻磨得很細。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三
小說以旁觀者的身份,描述了一個天才畫家的心路歷程和成長之路。
從世俗的角度說,他是一個自私卑劣的人,他拋家棄子,背叛朋友戀人,無視他人的感受;從個人的角度,他是一個不顧一切追求夢想的人,是一個偉大的藝術(shù)家。是非論斷,任人評說。
藝術(shù)家的精神世界往往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我也沒有太高的藝術(shù)素養(yǎng),但是從文章中還是可以感受到畫家對藝術(shù)執(zhí)著的追求,超越了普通人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這些都變得云淡風(fēng)輕。你可以說他是自私的,自私到活著只為了追求自己的藝術(shù)境界,忽視了一切。但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變得更有魅力,更加偉大。他不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好朋友、好人,他拋棄了世俗的角色和束縛,任性的只求宣泄自己的藝術(shù)熱情,從這一點來說,他是單純的、幸福的和值得人敬仰的。
之前看介紹說,這是一本有關(guān)人生的意義的書,有偉大的夢想,堅定的追求個人的夢想,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無疑是正確的。但作為一個平凡的人,最難的往往是第一步,生活的瑣碎、日復(fù)一日的家庭生活,現(xiàn)實的冰冷,讓人忘了初心,丟失了自我,生命的意義更多的回歸到社會對人最基本的要求,只是為了實現(xiàn)生命的延續(xù),成為人類發(fā)展中微不足道的一顆塵埃。
藝術(shù)是畫家的精神寄托,唯一的追求,在這條路上他會經(jīng)歷挫折、瓶頸、突破、打擊,但這個過程對他來說是痛苦和幸福的,即使沒有得到世人的認可,那又怎樣?幸福這件事本就是唯心的。
一個人強大的內(nèi)心源于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從小我們就學(xué)習(xí)各種知識,建立了自己的知識體系、認知體系,逐漸形成了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其實都是在修煉自己的精神世界。
修身養(yǎng)性齊家治國平天下,多少年來是中國文人追求的境界,從內(nèi)在到外在,從個人、到家、到社會,不能不說很好。而修身養(yǎng)性更是人一輩子要做的事情。
人生沒有對與錯,看看的別人的人生,思量一下自己的人生,是一種豐富、一種提升,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是本好書,值得一讀。
關(guān)于書名——月亮就像藝術(shù),高雅、高潔,六便士就像生活,瑣碎而現(xiàn)實,一個生活在俗世里追求藝術(shù)的畫家,為了追求藝術(shù)而活。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四
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毛姆對女性存在著偏見,但是仔細想想就大部分女性,寫的還是一針見血。早期不明白為什么斯特里克蘭非要拋棄家庭才能追求理想,嚴格意義上這兩者并不沖突。
最可憐的是德克,但是最富有的也是德克。他的善良、熱情、仁慈、富有同情心…,他對布蘭琪說,不是因為斯特里克蘭是個天才畫家才把他接到家里照顧,而因為他是一個人。超感動,他是本書的超級大好人。
斯特里克蘭不善言辭,不遵照社會規(guī)則行事的怪人藝術(shù)家。我個人覺得愛上了一個不愛你的人是可悲的,強行介入他的生活是不值得同情的。我不喜歡斯特里克蘭但是敬佩他,如船長說的追求美,他為了追求心中的那份美可以拋棄一切、放棄一切、摒棄周圍一切。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五
閱讀就像是一服藥,有些人只會煎藥的步驟,有些人懂得煎藥的技巧,有些人知道這服藥的配方,有些人明白這服藥的功效。藥的味道是苦澀的,有些人甚至在煎藥的過程中便受不了它奇特的味道。
我一般不太刻意地非要選擇哪一類書籍去閱讀,并且我認為經(jīng)典名著實在枯燥無味??勺詮奈覍⑦@本耳熟能詳?shù)闹鳌!对铝僚c六便士》真正讀下來時,我對“經(jīng)典名著”這四個字的看法才有所轉(zhuǎn)變。
我們都知道,“月亮”,代表著心中崇高無尚的理想,而“六便士”,指的便是金錢、地位,代表著世俗所重視的東西。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绷闶繚M地都有,可月亮只有那么一個。在這本書中,主人公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就是一位為了心中的那唯一的月亮而放棄了滿地的六便士的人,即使他并沒有經(jīng)過權(quán)衡,心中的月亮成了他的'一切追求。
查爾斯·斯特里克蘭,一個普通魁梧的中年人,突然間放棄了體面的工作和溫馨舒適的家庭生活,踏上了艱辛的學(xué)畫作畫之路。從此,衣冠楚楚的證券經(jīng)紀人開始流浪。
他對家人、朋友和一心愛他的情人都非常冷酷,對世俗的一切表現(xiàn)得冷嘲熱諷、傲慢不屑,但他卻對藝術(shù)有著一種無法抵抗的追求。
最終,他厭倦了文明世界,來到一座與世隔絕的島嶼,創(chuàng)作出了改寫現(xiàn)代藝術(shù)史的不朽之作,臨終前又囑咐妻子將小屋付之一炬。他臨終前是安詳?shù)?,正是因為他追逐到了心中的月亮,他的生命也就充滿了意義。
希望大家都能在滿是六便士的路上追尋屬于自己的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六
一經(jīng)讀起,不忍放下。
看到書評大多數(shù)人在說,“一地皆是六便士,卻無幾人抬頭看看月亮”。與其如此評價,在我看來,此書書寫,不如是人性的考量,與大多數(shù)人最內(nèi)在的潛藏”。
斯特里克蘭人到中年拋妻棄子,為自己暫未被人認知的繪畫理想遠赴巴黎,雖喪良知,卻側(cè)面反映大多數(shù)人為夢想奮力一搏少有的勇氣。他的傲慢無禮毫無感恩愛與良知,原配的愛,與后期布蘭奇為他愚昧的死,在他看來都是負擔(dān),他痛恨自己的欲望,卻又無力控制。他看來除了精神世界,其它外在的一切均是負擔(dān)與無謂。他的畫作是他僅有的炙熱賦予的靈魂。
德克斯特洛夫,他有著無限的慈悲心善良仁義…單純善良而美好??煞疵嬗址从巢宦堵暽淖员芭橙跷笕?,無論克蘭如何無理謾罵打擊他,他都是竭盡所能在幫襯他心中這位“靈魂”畫手,在克蘭病重他懇求妻子收留他在家,夜以繼日照顧他,到最后,面對妻子的背叛,他因為愛而委屈求全護她一世周全。他近乎偏執(zhí)的愛很可憐可悲也很可恨。但他的單純賦予了他最為可愛一面。
布蘭奇,這個女性人物,我不知道如何書寫對她的感官認知。她的性格特質(zhì)大體都是隱晦蓋過,不動聲色隱忍賢惠笑而不語,時而觸碰她底線的內(nèi)心叫囂……本以為她與洛夫的感情線是此書唯一的美好,看到她背叛如此深愛她的男人時無限氣憤,但讀到最后,卻對這個女人無法言語的愛表示無奈與理解。
面對克蘭人物的無理自私目中無人,極度痛恨,卻又不可主觀評價。因為,貌似真正的藝術(shù)家都是瘋子,有著常人無法理解感同的性格。
不是所有人都能放下六便士后得到月亮,但卻不排除有那么一種人,他們不計得失之果,并不在乎是否得到月亮,只要在接近它的路上就好!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七
初看書名,不太理解這兩者之間有何牽連。說是理想與現(xiàn)實,可月亮雖是手不可摘卻是自然存在,金錢看似隨手可得大多又都遙遠。到底誰是理想,誰是現(xiàn)實,本是有些模糊的。難道低頭撿了六便士就不能再抬頭看月亮么?理性人做久了就是有這種糾結(jié),對虛幻的文學(xué)之美少了些許感受力。原來講的是人到中年是否該繼續(xù)懷揣夢想并孤注一擲的事兒。
我想說的是關(guān)于自我與自我之外,關(guān)于夢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故事。
一個42歲的男人,拋家棄子,出走流浪,他該有多大的勇氣才能拋棄所有?可是那一切他真的擁有么?一個妻子,混跡于作家圈的中上層社會,攀附著形形色色的表達者,尷尬又小心地提起丈夫,內(nèi)心并不以一個能給她帶來優(yōu)越生活的男人為驕傲和感恩。作為她的丈夫,不過是她擁有完整的平凡生活的工具和掩飾,是她作為妻子和母親角色的必然出演。她的丈夫真的擁有她么?孩子自不必說,為了離開而接近的現(xiàn)實存在,不管當(dāng)初因何帶到了世上,他說的沒錯,養(yǎng)了那么多年,他的責(zé)任已盡。那么他自己呢?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前面四十年過著該做的人生,一份體面且收入不錯的工作,一個完整的家庭,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為養(yǎng)家糊口而奔波。當(dāng)他數(shù)十年如一日回到家面對生活的瑣碎,心中是否有那么許多時刻想要逃離?是否他也迷茫,眼前的人事哪些點滴是真正屬于自己?到底他在做的是那個想要的自我,還是別人眼中的自我?而他的人生到底是活成該活成的樣子,還是他自己認為的樣子?所謂自我,一方面是一種客觀存在,能夠區(qū)分的該是不同于他人的特征,可大多數(shù)都是一個個符號的標(biāo)注,并不覺得abc有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甚至他人都沒興趣分別;一方面是一種主觀定義,本心能夠感受和認可的部分。而這方面,大多在現(xiàn)實的蠅營狗茍中模糊了。我是誰?我在哪?我們經(jīng)常會有這種疑問。當(dāng)物質(zhì)越來越多的滿足了本身并不需要的虛榮后,內(nèi)心日益空虛,到底該用什么填滿?于是他走了,也許他并不是真的想畫畫,只是一定要有一個理由支撐他離開,決絕地離開。他選擇了畫畫。他內(nèi)心有太多迸發(fā)的激情需要表達,他找不到出口,他覺得也許畫筆可以。正如他身邊朋友建議的,也許他應(yīng)該嘗試其他方式。因為在他所生活的年代,并非所有人都有這種被現(xiàn)實所扭曲的內(nèi)心和壓抑的病態(tài),大概金融業(yè)就是有這種特征,集中放大了形色各異的人性,使人們能在最短的時間里理解、厭倦并逃離。如果你追尋的是自我,說到底,關(guān)他人什么事呢?書中多次提到,他如何不在乎別人的看法,甚至不在乎自己的舒適。我想他是在乎夠了,經(jīng)紀人是一個高壓的職業(yè),現(xiàn)實和虛擬的世界中充滿了人性的貪婪和恐懼,讓人看到所有的不堪和邊界的突破,沒有底線,而他自己就是底線。他還有什么需要在乎呢?而自我的舒適該是由于長久的麻木吧,習(xí)慣了不享受乃至不感受,正急需一些不適感甚至強烈的刺激才能激發(fā)出早已麻痹的感官神經(jīng),才能引導(dǎo)體內(nèi)和心中的種種激情??梢婇L久的'渾渾噩噩后再次找尋自我需要透過多大的痛苦才能做到。甚至于到死才能真正釋放。我能理解作者寫他在完成最終的作品后選擇銷毀的意圖,那樣才符合真正自我的態(tài)度。但其實,他根本不在意他人是否理解或認同,甚至不在意他人是否得見。對于他而言,創(chuàng)作結(jié)束即為圓滿。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八
“我”:她養(yǎng)活不了。
查理斯:她不妨試一試。
……。
“我”:你總得想想你的孩子啊。他們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你的事。他們不是自己要求來到這個世界上來的…他們就只好流浪街頭了。
查理斯:他們已經(jīng)過了不少年的舒服日子了。大多數(shù)孩子都沒有享受過這么大的福。再說,總有人養(yǎng)活他們的。
……。
問的人氣憤填膺苦口婆心,回答的人卻厚顏無恥輕松自若,我看得都快要氣炸了!
但是隨著對話繼續(xù)深入下去,我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立場在動搖,直至土崩瓦解。雖然不能說支持這位查理斯的行為,但是卻能夠理解和接受了。
他毫無繪畫才能和天賦(至少在當(dāng)時他家人親友眼里是如此),卻是鐵了心余生只做畫畫一件事,而且只畫自己想畫的東西,哪怕賣不出去半毛錢。
他除了隨身帶的百來鎊現(xiàn)金,其他所有動產(chǎn)不動產(chǎn)全部留給妻兒(當(dāng)然并不能讓妻兒富裕終身),他甚至鼓勵妻子再嫁,愿意給她寫“推薦信”,只求她別再來打擾自己。
他在巴黎貧病交加差點嗚呼哀哉,他在馬賽饑寒交迫有一頓沒一頓,他在塔希堤終得清靜自由直至患上麻風(fēng)病慘死,無論在何種境遇,他沒有更改夢想,沒有后悔,沒有抱怨,自始至終按自己的意愿過完了一生。他的人生,無憾。
對于這種人,無論他的作品價值是否被世人承認,都讓我仰望,也只能仰望了。
而在這種人物身邊出現(xiàn)并占有一定戲份的角色,也都各有出彩之處。
首推我最愛的角色——施特略夫先生,這是一個可憐可笑又可敬的小胖子。
全巴黎畫畫的人都嘲笑他畫作平庸、長得像小丑、行為滑稽,卻又從不拒絕他提供的食物和金錢幫助,但他們得了他的好處卻絲毫沒有感激之心,仍舊繼續(xù)嘲諷他作弄他,甚至嘲笑作弄的更厲害了,而他卻只會可憐兮兮又無辜無助地傻站著,完全不懂反擊。到了下次他們需要幫助時候,他仍舊會毫不猶豫伸出援助之手,提供毫無回報的幫助。
查理斯就是這些不知感恩的人中的一個。
當(dāng)時全巴黎或者全世界唯有一個施特略夫堅持認定查理斯是天才有天賦,出于對繪畫藝術(shù)的熱愛,他對查理斯更是青眼有加,哪怕這位天才上門來借錢時擺出一副粗魯?shù)挠憘炷?,他也仍然在妻子面前百般回護這位令人嫌惡討厭的客人。
在查理斯病得快死時,也是施特略夫不顧妻子反對強行把他接到自己家中像自己祖宗一樣精心伺候,最后反倒搭上了心愛的妻子——她迷戀上查理斯堅決要跟他過沒羞沒臊的生活,為了不讓妻子跟著查理斯過苦日子,他自己凈身出戶滾出了家,還打算等妻子熱情冷卻或者被人拋棄再重修舊好,結(jié)果卻等來查理斯熱情冷卻跑了妻子吞硫酸臨死也不想見他一見。
這是一個多么凄慘的故事啊,這又是一個多么善良的好人啊,簡直就是“好人沒好報”的經(jīng)典故事。但是,我雖然同情卻又覺得可樂,就像“我”一樣,雖然明明知道應(yīng)該可憐他卻莫名想笑。造物主對他真是太殘忍!
施特略夫在妻子死后氣得發(fā)瘋,而當(dāng)事人之一的查理斯卻仿若無事人還留了一副他妻子的裸體畫贈送給他——以前他很想買對方卻不肯賣,他氣沖沖摔掉畫并拿著水果刀要劃碎這副畫,臨了臨了,卻在瞥到畫作正臉的當(dāng)口給震攝住了,完全舍不得去破壞它。在藝術(shù)面前他自認是個“沒有自尊心的人”,“不管是誰畫的,他也不能叫它扔在塵土里,他把它撿了起來”。
施特略夫的這個舉動,真的把我感動到了,一瞬間,仿佛被擊中某個神經(jīng),突然覺得這個看似滑稽的小人物真是偉大。他雖然沒有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但他卻有鑒賞“美”的眼光,甚至愿意為了保護“美”而獻道。
他甚至在準(zhǔn)備回荷蘭老家養(yǎng)“傷”時,做了一件讓“我”目瞪口呆的事情——他去邀請害他落入如此悲慘境遇的查理斯一起回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老家。因為他認為“我們兩個人都愛勃朗什。在我的老家也有地方給他住。我想叫他同貧寒、淳樸的人們在一起,對他的靈魂是有好處的。我想他也許能從這些人身上學(xué)到一些對他有用的東西。”
……驚不驚,喜不喜,偉不偉大?
當(dāng)然,查理斯這么“無情冷酷無理取鬧”的男主是肯定不會接受小胖子的溫柔召喚的,除了留給小胖子一副裸女圖,嗯,還是他老婆的裸女圖,他一句話都沒說就冷笑著拒絕了小胖子拋出的友誼橄欖枝。
其次我要強烈請求大家關(guān)注的是思特里克蘭特夫人,這絕對是一個有大智慧的生存小能手啊,完全不像她開篇出場時表現(xiàn)的那么軟弱無能?;蛘撸鐝墓诺浇袷看蠓騻兌疾豢铣姓J女人也是有智慧的生物一樣,全因女人象變色龍懂得應(yīng)時應(yīng)地掩護自己。
在她丈夫突然離開出走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時,她非常果斷地安置好兒女,適度悲傷又不失態(tài)地應(yīng)對親朋好友,贏得了同情也沒有失去原有的社會關(guān)系;而且她非常聰明,在別人尚不相信丈夫是孑然一身去巴黎時,她已經(jīng)瞬間領(lǐng)悟并更為憤怒,因為她知道“為了女人尚有可能回頭,為了理想?yún)s絕無可能回來”,所以她很快就想辦法自己賺錢養(yǎng)家了,但是她對外是不承認“為了賺錢”,只是說為了興趣找個寄托,否則就會淪落下層失去原有的社會關(guān)系。
而且她一直沒同意離婚——這真是非常有遠見,十五年后丈夫雖然客死異鄉(xiāng),但人和作品卻享譽全球價值千金一畫難求,她也已經(jīng)熬過經(jīng)濟最困難的時候,兒女各自嫁娶,她也繼承了親戚的一筆遺產(chǎn)足夠她安渡晚年,作為已故天才畫家的遺孀,可以悠悠然坐收來自社會各界的關(guān)注和照顧,真可謂人生贏家??!
當(dāng)然,她兒子顯然沒有繼承父母雙方的天賦和智商。
寫什么被人詬病的傳記啊?這種時候就要裝沉默裝深刻裝哀思,等著畫畫界的人物來請他當(dāng)什么非物質(zhì)遺產(chǎn)去鎮(zhèn)宅守門兒??!或者當(dāng)個掛名會長榮譽校長特邀嘉賓什么的,收收出場費也可以悄不隆咚就賺個盆滿缽滿嘛!
太喜歡這本書里的刻薄勁兒了,無立場,無道德,作者盡奔著自由去了。
一個故事,四個城市,十個人物。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九
都說毛姆寫字抨擊如刺刀,把好多美好的想象全部打碎,一點也沒錯。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德年近五十毅然決然,像發(fā)瘋一般拋家棄子,遠赴巴黎,追尋自己的畫家夢。說他勇敢,是因為他拋棄了現(xiàn)有的富貴和地位,寧可窮困潦倒去畫一些世人看不懂的畫。說他可惡,不為過,他性格古怪尖銳,不負責(zé)任拋棄妻子兒女,背信棄義和幫助他的朋友的妻子搞在一起。他是一個我現(xiàn)實中從未見過,也不知能否見到的人物類型,可以想象到他在風(fēng)景如畫與世隔絕的小島上,過著平淡無奇,樸實的不能再樸實的幾乎于原始人類的生活,內(nèi)心依然想著自己的理想,總想把自己的內(nèi)心和想法表達在畫里。這是一種超乎世俗的心態(tài),他就是覺得自己應(yīng)該在這里,過藝術(shù)家的生活,所以他說他沒有感到愧疚,沒有感到后悔。
我時常在想,以后我要是能和愛的人一起在郊外,過著田園般的生活,那該多好??墒?,我的前提是什么?我希望的是有足夠的物質(zhì)基礎(chǔ),或者說,這樣的生活是在我已經(jīng)體驗過世俗生活之后渴望得到的。所以,我沒有可能也不會達到斯特里克蘭德的境地,因為現(xiàn)實的束縛,因為內(nèi)心的牽掛,因為性格的不果敢。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十
什么樣的書稱之為一本好書,那就是讀完能夠給予你觀點、引發(fā)你思考的腦洞書籍?!对铝僚c六便士》這本經(jīng)典名著,當(dāng)之無愧。
國本書故事簡介:。
銀行家查爾斯,人到中年,事業(yè)有成,為了追求內(nèi)心隱秘的繪畫夢想,突然拋妻別子,棄家出走。去追尋自己虛無縹緲的畫畫夢想,在異國他鄉(xiāng),他貧病交加,對夢想?yún)s愈發(fā)堅定執(zhí)著。他說: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
在經(jīng)歷種種離奇遭遇后,他來到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島,同當(dāng)?shù)匾晃还媚锝Y(jié)婚生子,成功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改寫現(xiàn)代藝術(shù)史的驚世杰作。就在此時,他被絕癥,與雙目失明擊倒,臨死之前,他囑咐妻子燒掉了他畫在墻壁.上的壁畫。
或“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痹铝粮吒咴谏?,是我們的理想。六便士是當(dāng)時英國金額最少的錢,象征著我們生活。
人世漫長得轉(zhuǎn)瞬即逝,一些人為了生計疲于奔命,不知生活的意義何在,只為了得到更多的便士,買了車房,上個班,平平淡淡的過完--生,來這世上走一遭罷了。而這些人唯一存在的價值就是作為蕓蕓眾生中的--個螻蟻,一-個真正的動物,維系生態(tài)秩序,庸碌的走下去。
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人生充滿著很多的哲學(xué)與道理。讀完本書我不經(jīng)問自己幾個問題:。
1.我是誰?從哪里來?要到那里去?
2.我活著的意義是什么嗎?生活的意義是什么?
3我平凡、平庸嗎?
4踏踏實實的小日子過一-生會平淡無趣嗎?
5我的人生還有什么可能呢?
6我的理想是什么呢?該怎么去實現(xiàn)呢?7我該怎么充實與豐富自己的生活?
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文章主張我們鼓起勇氣去追尋更有價值的人生,不要平凡的泯于眾生。但普通的生活其實與理想是可以相容的,我們生活在這個大潮流的體系下,我們可能會抱怨,我們也可以在體系的規(guī)則下,找到自己的幸福與快樂。我們不是查爾斯,沒有辦法都有極高的天;賦,成為一個非常成功且?guī)Ыo人們影響的一個人。我想說的是:找到一個喜歡的人,一份喜歡的職業(yè),一個熱愛的興趣,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后讓自己的生活充實有趣這便是我所想的最大的理想.了。
胡適曾說:“生命本沒有意義,你要能給它什么意義,它就有什么樣的意義?!泵總€人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理想,才是價值的體現(xiàn)。無關(guān)大小、無關(guān)意義、無關(guān)平庸、無關(guān)影響。
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個樣子來!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十一
《月亮與六便士》代表了兩個不同世界,夢想是天上的月亮,現(xiàn)實是地上的六便士,不同的追求決定了不同的人生!無論為了生活而追求現(xiàn)實的理想,還是為了追求理想而放棄現(xiàn)實的生活,人生百態(tài),都是一次生命的旅程,每一種生命體驗都需要被尊重,你不懂別人的靈魂,就不要對別人的選擇評頭論足。
通過對比,毛姆把理想與現(xiàn)實,純真與偽善,真摯與虛榮,用最原始的方式把人性的弱點:虛偽、貪婪和懦弱赤祼祼地展現(xiàn),用無情冷酷的純真撕掉熱情似火的偽善面具,讓真善靈魂回歸原始,回歸自然!
生命是一場旅行,愿我們都可以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不被紙醉金迷的現(xiàn)實所打敗,愿我們在人生的路上能夠始終保持初心,不被人性的軟弱金錢的利劍所拖累!
但愿活出真善美不是一種錯。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十二
粗略的讀了一遍這本書,可能還帶點勉強的意味,并不是寫得不好,而是我本身就不喜歡讀書。如果寫得再乏味一點,我會果斷地放棄。讀完了不能什么都不留下吧,要不過幾天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曾經(jīng)還讀過一本這樣的小說。
因為外國的小說名字是個很乏味的東西,所以我永遠不會記得。暫且稱主角吧。這本書的主角,厭倦了呆板千篇一律的生活,選擇拋棄所有,去追求藝術(shù),去畫畫。而且是他很不擅長的領(lǐng)域。他是一個典型的萬千所謂幸福家庭的代表。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有一個優(yōu)雅美麗的老婆,有兩個很乖,而且很聰明的孩子。看似很美滿,很安逸的生活里,卻隱藏這巨大的悲傷。主人公好似被魔鬼控制一樣。他丟下一切去追求自己內(nèi)心所想要的東西??墒撬降紫胍裁茨?其實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只知道他要畫畫,可是他畫的東西都不是他想要的。他希望畫出他所追求的東西。可是,人的內(nèi)心太復(fù)雜了。變幻莫測,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只能一點一點通過在追求道路上的磨難去領(lǐng)悟。
而本書的作者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目睹了主角所發(fā)生的一切,從拋棄一切到最后死去。而我以一個旁觀者外的旁觀者看著發(fā)生的一切。這個追求夢想的主角,就像是我們內(nèi)心瘋狂的一面。有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人生的意義在哪里。美麗善解人意的妻子,聰明懂事的孩子,然后為這一切去奔波,感覺幸福和甜蜜。而且這是所有幸福人的生活場景。主角是一個偉大的人,他打破了一切。他選擇流浪者的身份活著,每天只要餓不死就可以了,身邊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沒有意義了。甚至男人永遠癡迷的性,女人,愛情,也失去了意義。所有的一切都是骯臟的,活著的唯一條件就是畫畫的時候沒有人去打擾他。
在他病危垂死的時候,一個善良到有點愚蠢的畫家救了他。因為這個愚蠢的人有著獨到的眼光,他知道這個主角是個天才。最后,得到的是,老婆被主角深深的吸引住了,離開了這個愚蠢的人。最后,這個女人為了主角自殺悲慘的死去,可是臨死的時候,也沒有后悔過。女人真的是一個可怕的生物。她們可能為了穩(wěn)定安逸的生活,去委曲求全的嫁給一個自己不愛的人。如果這個他們不愛的人盡管盡心盡力的去愛她們,把她們當(dāng)做神一樣供著,也不及她們內(nèi)心一點點冒險的激情。為了這點激情她們甘愿犧牲一切??墒?,她們看不到,這點激情只是暫時的。激發(fā)起她們激情的男人也是危險的。這些男人,可能是暫時的需求罷了。當(dāng)他們明白這個女人會像其她女人一樣,想讓自己循規(guī)蹈矩,遵循她們的意愿,并且,完全被她們所占有的時候。她們面臨的將是無情的拋棄。危險的男人也是絕情的。他們會拋棄給自己短暫快樂的人,并且不顧死活。女人又是一個可悲的生物,她們會原諒給自己帶來深深傷害的人,也不會原諒一個為自己犧牲的人。
凡是愛上這個主角的女人都不會有好下場,因為他已經(jīng)對身邊的一切毫不在乎了,包括自己的生命。最后,這個主角結(jié)婚了,很好奇,到底什么樣的女人可以這樣束縛住一個這樣瘋狂的男人。這個女人可以挨揍,可以照理他的生活,為他生孩子,滿足一切的需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打擾他畫畫。聰明的男人總會去找一個很傻的女人。
在主角四十七歲的時候,他染上了麻風(fēng)病,可是他自己卻不知道,臉腫的和獅子頭一樣,他都不知道。還是他的孩子為他請來了醫(yī)生。醫(yī)生到來的一刻,讓他照完鏡子他才意識到自己時日無多了。在最后的日子里,眼睛失明了,他也畫出了自己內(nèi)心追求的東西??梢哉f死去的那一刻他無憾了??墒牵麉s并沒有讓臨死前最完美的畫留存在這個世界上,而是讓她的妻子燒毀了房子,和墻上的畫。就像他經(jīng)常說的一樣,畫出來的東西,對我來說已經(jīng)沒有任何的興趣了。
男人在中年最得意的時候拋棄了自己的所有幸福,僅僅為了自己的心。就像作者理解的一樣,他是一個被魔鬼附身的人。我們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也會有這一份沖動,為了自己的一個念頭,將生死置之度外,去受盡磨難,去追尋。只是少了一份決絕的勇氣和堅持到底的信念。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十三
讀完這本書,我才真正地明白愛因斯坦所說的“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fēng)尚怎樣,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zhì),超越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在銀行工作,長得一般,業(yè)務(wù)湊合,有老婆和孩子,勤勤懇懇養(yǎng)家糊口,不愛說話——總之在任何社交場合都是角落里不起眼的人。
書中的主人公便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叫查爾斯。在家庭美滿、工作穩(wěn)定之時,查爾斯突然離家出走,在留下一張“晚餐準(zhǔn)備好了”的紙條后他離開了與自己生活了17年的妻子和兩個孩子,去了巴黎。那一年他40歲,住在全巴黎最破舊的旅館里,身上只有100塊錢。倘若這件事發(fā)生在我身邊,我恐怕會認為荒謬絕倫。后來我才明白他只是在做人們想做但又不能做的事。在喧鬧的城市里,人們早已聽不見心底最深處的聲音了。在金錢、名利和地位的誘惑下,人們早已迷失了自我。而查爾斯只是想毫無保留地面對自己,與內(nèi)心深處的自己對話。
我想大多數(shù)人都會認為這樣的人很可惡。他的眼里沒有別人,只有自己,自私,沒有責(zé)任心,不屑和社會發(fā)生任何關(guān)系,但他又很無辜,因為他的眼里豈止沒有別人,根本甚至沒有自己。他不是選擇了夢想,而是被夢想擊中,被夢想救贖。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查爾斯就是溺于夢想的人,倘若他不掙扎,他便會沉在夢想的海洋中,直至死亡。如果說他與別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人們都希望拒絕成為“人們”里面的那個“們”,但只有他成功了。
本來以為接下來的故事情節(jié)很可能是一個追夢人如何歷盡艱辛實現(xiàn)輝煌的故事,而《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卻不是這樣安排的。
當(dāng)全世界都在追逐夢想,查爾斯卻在追逐他的厄運。5年之后,他在巴黎貧病交加,躺在小閣樓里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相救,他幾乎一命嗚呼。后來,他淪落街頭成了碼頭工人。又過了幾年,他自我流放到南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身患麻風(fēng)病,雙目失明,臨死之前叫人把他的巔峰之作付之一炬。
康德曾說過:“凡是人立身行事,必須要讓所有的行為都可以成為萬人的楷模。”而查爾斯的所作所為完全與之背道而馳。他并沒有那么偉大,不想成為萬人的楷模。只是想遵從內(nèi)心,用夢想將自己救贖。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十四
兩周前看完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一直在猶豫是否要寫一篇讀后感,我怕自己膚淺的認知不足以理解本書的深刻。但是有股力量催促著我思考,并將思考的結(jié)果化諸文字。現(xiàn)在,端坐窗邊,沐浴在晨光之中,碼字。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月亮和六便士》無疑書寫的是一個關(guān)于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故事。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則象征以金錢和實利為核心的世俗的物質(zhì)生活。每個時代都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因為他們代表了最純潔的生活狀態(tài),完全為了理想和信念而生存的人。癲狂而偉大的靈魂總在最少數(shù),大多數(shù)人是既低頭尋找六便士,又不時抬頭看向月亮。
“仿佛我突然闖進某個陌生的世界,那里有著不同的價值觀。人并不能做他想做的自己,而只能做他不得不做的自己?!?/p>
書中這兩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我們常常被固定的思維模式所束縛卻不自知,年歲漸長不過是加固了那些模式。我喜歡閱讀,喜歡聆聽他人的話語,因為這常常讓我看見不一樣的世界,那里對價值及意義有不同的衡量標(biāo)準(zhǔn)。當(dāng)然有時候我們更需要去聽他們未出口的話語。
人生一世,似乎有許多選擇,想來有無數(shù)種可能??删拖裰魅斯固乩锟颂m,他只是完成了自己的信仰,成為了那個不得不成為的自己。這不是悲觀或者簡單的宿命論,是他付諸行動所書寫的一生。讀者褒貶不一,以自己的價值觀考量值不值得,他不在乎。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十五
月亮是理想,六便士是物質(zhì)生活,二者可共語,也可分開而論。但我確實沒有想到斯朱蘭竟可以把它們分得如此之開,以致于我對他充滿了憤怒、厭惡與不解,只是最終是不可名狀的敬佩。
美,給漫不經(jīng)心的人順手拾撿,失去了尊嚴;美,字用得太濫跟千萬個不值一提的俗物共用一名,也喪失了尊嚴??赡堋懊馈钡脛澐謧€等級,像這樣按筆畫“一筆,兩筆……九筆‘美’”,而這個等級,在每個人自己心里。斯朱蘭所追求的美可能真美,但我無法理解更做不到。他對任何都不屑一顧的樣子,真的好討打。而他對病魔的不屑以至最后不屑一顧一把火燒掉他的一切,先是震驚,再是敬佩。
我可能抓住了中心思想,但我還想說說我喜歡的細節(jié)。
“愛情中的傲氣只是因為你其實更愛自己?!睍翰徽摰驴藢ζ拮訉ψ约旱谋撑阉鞯姆磻?yīng)到底是因為愛還是因為自卑,或是二者共驅(qū),他已然沒有了傲氣。愛情當(dāng)中互相有愛(劃重點)的兩個人總有一個更愛對方,而另一個其實是更愛自己的,或許這樣的愛情才走得更遠。(德克對妻子的愛只是一廂情愿罷了)。
“生活保障的滿足,家財在手的驕傲,受人寵愛的快樂,有家可歸的欣慰”確是舒適安逸,我可能有點自私,但好像缺了什么,我大概真的有愛吧?。ㄋ悴簧蠠o私,怎么說也是隱藏得很好的自私:柔弱感、保護欲、善待和取悅對方的沖動)。
說這些,都源于,我是一個俗人。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十六
毛姆的寫法,和預(yù)料中有所不同,可能如知乎所說,他已經(jīng)收放自如,不需要刻意去吸引讀者,字里行間就已經(jīng)把人性剖析得很清楚。以“我”的視角去切入主人公的故事,加上中間不時的小插曲,一開始看時,容易讓人不習(xí)慣。比較遺憾的是,看完全書,我都沒有明顯感到很大的觸動,即便書中刻畫的人物都算是個性鮮明。我想,或許是我已經(jīng)看過《異鄉(xiāng)人》,也更喜歡《異鄉(xiāng)人》,所以《月亮與六便士》已難以讓我覺得驚艷。
“為什么你認為美——這世上最寶貴的東西,會像沙灘上的卵石,一個漫不經(jīng)心的路人,隨隨便便就能撿到?美是美妙,是奇異,藝術(shù)家唯有通過靈魂的煎熬,才能從宇宙的混沌中創(chuàng)造出美。而當(dāng)美出現(xiàn),它并非為了讓每個人都認出它自己。”
整個閱讀過程,我一直在困惑,為什么斯特里克蘭能夠做到,一夜之間,拋家棄子,甚至對于友人的關(guān)愛,都能無情至斯。思來想去,始終不得其解,只能猜想他抬起頭,望見的月亮夠大夠明亮,足以讓他放下世間萬物,忘情追逐。若當(dāng)真如此,恐怕我一生都難以明了,當(dāng)然也非要明白不可。我也曾想,是否因為西方人素來思想較為自由開放,方能做到如此,但印象里卻有個李叔同先生,不知他走出家門的那個早上,是否望見了一條芳草連天的證道之路。
“人活在這世界上,免不了有些罪惡感。”
一直以來,我都妄圖窺探人性,雖然經(jīng)常遭報應(yīng),但依舊屢犯不改。大概是這個東西有毒,一旦上癮了就戒不掉了。畢竟當(dāng)你有了試探的意味,就容易放縱,就容易不真誠。我有時候也感覺自己越來越無情(也可能我只是單純地變自私了)。即使我常常表現(xiàn)出對友人、陌生人的熱情,但實際上,我越來越做不到花時間去對朋友,尤其是老朋友好一點。而且麻煩的是,我又很難去接納新的朋友,雖然去到哪里,基本都能和大家打成一片,但是真要交心,并做不到。當(dāng)然,這也沒什么關(guān)系。
“我知道這世界我無處容身,只是,你憑什么審判我的靈魂?!?/p>
前段時間交了個女朋友,一中師妹,華南師范大學(xué),高中化學(xué)老師,喜讀詩書,善寫文章。性格體貼,還喜歡我,也沒有諸多要求。連她都說,“你以后再也遇不到像我這么好的人了”。可是呀,問題偏偏就在于此,那么多的優(yōu)點,卻獨獨漏了,是不是真的喜歡呢?我沒有經(jīng)驗,卻抱著給自己機會的想法,去嘗試,任由事情一步步地進展。
“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不喜歡?!?/p>
“人要學(xué)會珍惜?!笨墒歉星榈氖虑?,又怎可如此丈量呢?那天我想起來要看《月亮與六便士》,其實我是想看看,主人公是如何做到那么決絕,他是如何去逃避良心和道德上的責(zé)難的,然而最后,我并沒有找到答案。我的朋友告訴我,“一段感情里頭,沒有對錯,沒有說付出得多,就應(yīng)該得到該有的回報?!钡览砦叶级钱?dāng)你明知會傷害一個人,卻不得不去傷害時,終究不是好事。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篇十七
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是過著“六便士”的生活仰望著“月亮”。我也是如此,但又有些不同。我不斷的朝著“月亮”跑去,但是我沒法像思特里克蘭德那樣將自己的外衣一層一層的脫掉,拋下一切便啟程。我想絕大多數(shù)像我一樣的人都是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容器里,天生帶來的活潑與棱角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變淡慢慢的被磨平。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要符合著普世的準(zhǔn)則,稍有不同,環(huán)境就會變本加厲的還給你,殺你個措手不及。
我時常是個憤世嫉俗的人,不屑于循規(guī)蹈矩,不屑于把自己外表打磨的光亮,好讓自己不論在哪個角落都顯得相稱。我也時常欽佩像林黛玉那樣的人,不為世俗所動。
可是我仍然是個矛盾的人。因為我發(fā)現(xiàn),我慢慢的變得會看人臉色說話了,我慢慢變得圓滑了。爸爸曾經(jīng)經(jīng)常教導(dǎo)我,做事情總得留個心,不然像你這樣的出去,不免上當(dāng)受騙。果然,上過幾次當(dāng)后,我變得“機智”了。你看,我現(xiàn)在生活的還不錯,或多或少也是受恩于它。
我常常問我自己,我追尋的是什么?我給不出一個很好的答案,但又好像已經(jīng)有了答案。我想象過年輕時為事業(yè)奮斗,老來和另一半隱居山林。想想空來淘米澆地,閑來看書解悶的生活也還算是不錯。但是,這些“夢想”又多是不現(xiàn)實的。羅胖說,大多數(shù)人去古鎮(zhèn)旅游都期望白天看到小橋、流水、人家,晚上回了賓館躺著的是沙發(fā),做的是spa,面朝著的是帶著江南煙雨的河流,背對著的是超級豪華大酒店。你看,人們希望的`和真正的做法總是矛盾的。我或許也是一樣的,我也是容器里的一員。
于矛盾中求生存本身就是困難重重,但不可否定的是,它仍然是生活的常態(tài)。是的,所以很多人都過著“六便士”的生活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是,可是,我知道的,我不能這樣。
雖然,這讓人悲憤不已的過去,仍然在繼續(xù)。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316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