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匯總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3 15:15:02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匯總15篇)
時間:2023-11-23 15:15:02     小編:筆硯

編寫教案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案中的教學方法要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選擇適合的方法。請大家仔細觀察以下教案,希望能夠對大家的教學設計起到一定的啟發(fā)作用。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篇一

1.交流描寫課文中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以及這些語句的好處,發(fā)現(xiàn)描寫人物的方法。

2.熟讀并背誦名言,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3.讀懂漫畫內容,了解漫畫集《父與子》。

1.準備自己的習作本或讀過的課外書。

2.了解“日積月累”中全詩的內容。

3.準備漫畫集《父與子》。

1.談話導入。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有不少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

2.讀悟范例。首先出示“交流平臺”中的例句,各自讀一讀,說說這些語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3.遷移練習。各自找一找本冊課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全班交流。

4.拓展練習。在自己的習作或讀過的課外書中,找一找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語句,和同桌交流交流。

1.各自讀一讀,想一想這些詩句的意思。

2.小組內互相說說這些詩句的意思。

3.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背詩句。可以默讀、默背,可以是大聲讀背,可以是同桌互讀互背等。

4.展示。運用各種方式檢查積累。如齊背、開火車背、指名背等。

5.拓展。你還能背誦哪些富有哲理的'詩句。

1.看漫畫,說說漫畫的內容。

2.說漫畫,體會父子的形象。重點討論父子的外貌、性格等。

3.拓展漫畫。向大家介紹你從漫畫集《夫與子》讀懂的其它漫畫,一邊說,一邊向大家展示漫畫內容?;蛘呦虼蠹医榻B其它你感興趣的漫畫內容。

4.課后延伸。利用課后的時間閱讀有關自己感興趣的漫畫。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回顧本單元學習內容,交流綜合性活動中的情況和收獲;

2、積累愛國格言;

3、展示本單元的學習成果。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回顧本單元學習內容,展示本單元的學習成果。

教學難點:交流綜合性活動的情況和收獲。

教學準備:課前讓學生搜集愛國格言、準備好自己的學習成果。

教學程序:

(一)交流平臺。

1、閱讀交流平臺的內容,說說交流的內容。

(1、本組課文中讓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2、綜合性學習開展的活動、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和解決辦法,活動的收獲。

3、同學互評活動中的表現(xiàn)。)。

學完這組課文后,許多同學都被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深深地打動,莎士比亞曾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本組課文哪個人或哪件事讓你銘記在心呢?說的時候注意說出印象深刻的理由。請同學們先在組內交流。

2、小組內交流本組課文中讓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選出交流的好的同學參加全班交流。

3、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

在綜合性活動中,有不少同學在查閱資料或調查訪問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煩,可他們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克服了一個個困難,你想了解他們解決問題的錦囊妙計嗎?想知道他們辛苦后的收獲嗎?那就請你們聽聽他們的精彩發(fā)言吧!

4、抽生交流。

聽了你們的發(fā)言,我被你們刻苦好學的精神所感動,為你們的聰明而贊嘆,為你們的收獲而高興,那所有的同學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都那么令人驕傲嗎?我們組內的同學互相評價一下活動中的表現(xiàn)吧!

5、小組內評價活動中的表現(xiàn)。

6、組長匯報組員的表現(xiàn)情況。

總結: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和綜合性活動,同學們對祖國的過去、現(xiàn)在、發(fā)展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認識了許多古今的愛國志士,而且從你們的交流中,我也感受到了你們正用實際行動向祖國證明,你們是愛國的中華少年!老師也希望你們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關注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祖國。

(二)日積月累。

1、自己閱讀日積月累的內容,想:今天要我們積累的是什么?(愛國的格言)。

2、齊讀,抽生說說你最喜歡哪條格言?為什么?

3、自由朗讀、背誦。

4、交流自己搜集的愛國格言并說說它的大意。

(三)展示臺(可結合口語交際中的“綜合性學習”展示一并進行)。

1、看教材中的展示情況(圍繞祖國這個專題,展示了攝影作品、手抄報、格言和詩歌,抄錄了祖國的世界之最)。

看了教材中學習伙伴們的學習成果,你們感覺如何?

我想你們也作好了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準備了吧。那就給教材中的同學比試比試!

(學生介紹完后,教師在教室分類張貼學生的學習成果)。

3、師生共同觀看、評價,評出最有特色的學習成果。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篇三

“回顧拓展五”中的“交流平臺”,一是交流學生心目中的魯迅形象;二是交流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叭辗e月累”安排讀背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叭の墩Z文”則講述了魯迅少年時的一個有趣的故事。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進一步搜集與魯迅相關的資料,如,魯迅寫的《故鄉(xiāng)》、巴金寫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周海嬰寫的《父親的寫作》、蕭紅寫的《回憶魯迅先生》,都可以在課堂內外引導學生讀讀,讓魯迅這一人物形象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魯迅。

2、交流體會本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體會這類句子的方法。

3、積累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寫照。

4、通過閱讀“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感受魯迅的敏捷才思。此外,還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樂趣,激發(fā)進一步學習語文的興趣。

進一步認識魯迅,交流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方法,積累魯迅的名言。

(一)交流平臺。

1、談談心目中的魯迅。

師:在第五單元我們學習了哪篇和魯迅先生有關的文章?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

師:通過對這些課文的學習,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談談自己心目中的魯迅。

出示要求:可以根據(jù)課文來談;可以結合課外學習的收獲來談;可以講同魯迅有關的人和事,也可以說說讀魯迅作品的體會。

師:請各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合作學習。

師:哪個小組的成員愿意發(fā)言?

師:我們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認識了魯迅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學們能從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設計意圖】通過對這一環(huán)節(jié)內容的學習,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魯迅,同理可檢測學生的閱讀情況及口語表達能力。

2、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師: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層意思,卻暗含著更深的意義。在本單元的課文學習中我們遇到了很多這樣的句子,我們一起來看:

出示例句,誦讀:伯父和“我”談起《水滸傳》,“我”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伯父笑著說“還是我的記性好”,“我”聽了比挨打挨罵還要難受。

師:這是為什么呢?

師:現(xiàn)在請小組成員來交流討論一些這幾個句子的含義。

師:在那么本組課文中有哪些類似的.句子,我們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這些句子的?

師: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結合時代背景;展開豐富聯(lián)想……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繼續(xù)運用我們總結的這些體會句子的方法去學習課文,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設計意圖】磨刀不誤砍柴功。學生掌握了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一些常用方法,有助于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日積月累。

師:魯迅先生的文章無疑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筆財富,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細細品讀魯迅先生文章中的膾炙人口、發(fā)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師:請各位同學自由把這幾句名言讀一讀,注意要把字音讀正確。

師:在這些句子里有一些詞語意思比較深奧,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千夫:眾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無端:沒有來由地;無緣無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無異:沒有不同;等同。

師: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句名言。你從這幾句名言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魯迅?

師:魯迅先生的名言還有很多,課后請同學們花一些時間進行搜集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對魯迅名言警句的學習,進一步了解魯迅。

(三)趣味語文。

師:魯迅先生的童年發(fā)生過許多故事,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讀一個魯迅巧對對子的故事。

師:小組合作朗讀這則小故事。請大家思考:周樟壽的對子妙在哪里?他為什么對得好?

師:你從這個故事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少年魯迅?

師:你還知道哪些內容類似的趣味語文故事呢?請與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設計意圖】了解語文的趣味性,了解一些對聯(lián)的常識。

(四)談收獲。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能夠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識,還存在哪些不足,需是去提升、改進。

(五)作業(yè)。

1、課外搜集魯迅的名言二至三句,并把它們背誦下來。

2、閱讀一則趣味語文故事,然后說給家長聽。

(設計意圖:更進一步了解作者,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課外書的興趣。)。

交流平臺:談心目中的魯迅。

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方法。

日積月累:魯迅名言。

趣味語文:巧對對子。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篇四

學習目標。

1.交流對學過的課文的理解和感受,說說自己的見解是怎樣獲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學習了本組課文,在寫作表達方面有哪些收獲。

2.熟讀并背誦名言,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3.讀懂成語故事《邯鄲學步》,理解成語的寓意。

教學過程:

交流平臺。

一、小結引入。

二、體會表達方法。

1.回想這個單元的課文,都用了哪些表達方法?寫出運用這種表達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表達方法。

例文。

打比方、一連串的問句、一連串的格式工整的話語、把事物人格化的寫法。

借物喻人。

寫一件事情、物件,從中產生感悟、受到啟迪。

2.除了課文以外,你在課外書上讀到的文章還體會到了怎樣的表達方法?

表達方法。

例文。

一、讀讀文中的古文名句,讀不準字音的字問問老師和同學。

二、反復讀讀這些名句,談談自己的理解,和同桌進行交流。

三、主動在班級談談自己的.理解,接受師生提出的意見,把句子理解正確。

四、練習把這些名句背誦一下,再背給同學們聽。

五、你還背過哪些古文名句,背給大家欣賞。

成語故事。

一、默讀兩遍成語故事《邯鄲學步》,試著把故事的寓意講清楚。

二、你還讀過哪些成語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大家一起想想幫事中的道理是什么?

三、課下搜集成語故事,準備開個成語故事會。

b案。

課前準備。

1.重新閱讀本組幾篇課文。

2.查閱、搜集資料,了解日積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處、作者和含義。

3.閱讀成語故事書。

教學過程。

交流平臺。

一、談話導入。閱讀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那么這些理解和感受是怎樣獲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二、體會范例。結合《桃花心木》,理解如何才能讀懂課文,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

三、遷移練習。各自找一找本組課文或以前學過的課文,與同學和老師交流對學過的某篇課文的理解和感受,說說自己的見解是怎么獲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四、拓展練習。結合自己讀過的文章,想一想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樣獲得的,是怎樣加深的;在寫作中嘗試運用本組課文在表達感悟方面的寫作方法。

一、各自讀一讀,想一想這些名言的意思。

二、小組內互相說說這些名言的意思。

三、全班交流,對這6句名言含義的理解;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教師及時講解。

四、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背誦名言。

五、當堂檢查背誦情況。

六、拓展。你還知道哪些文言文中名言警句。

成語故事。

一、讀故事,講講故事的內容。

二、悟寓意,說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三、想生活,談談現(xiàn)實生活、學習中有沒有邯鄲學步的人和事。

四、拓展閱讀,推薦《東施效顰》和《蜥蜴失策》兩篇文章,供學生閱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篇五

教學目的:

1、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

2、進一步理解詩歌常用表述方法的運用。

3、欣賞詩歌,加深理解。

4、提高對詩歌的閱讀、寫作興趣,能夠嘗試比照著寫詩。

教學重難點:

欣賞詩歌,加深理解。提高對詩歌的閱讀、寫作興趣,能夠嘗試比照著寫詩。

教學過程:

一、鋪墊。

1、說一說大海的特點。

抄寫課外文章中的描寫,也可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2、談一談對大海的情感認識。

二、欣賞。

1、初讀詩文《我們去看海》,談讀后收獲,重點談讀懂的思想感情。

2、再讀詩文,理解思想感情在每小節(jié)中的體現(xiàn)。

(每小節(jié)內容是什么?你讀懂了哪些詩句?)。

3、賞讀詩句,分析各節(jié)重點句,體會,讀出感情。

第一節(jié):

向往之急切。(“走啊、一起走、走啊去看海”)。

表達方法(重復與聯(lián)想)。

第二節(jié):

贊美之熱烈。(對海的特點贊美“如此寬大”、“如此富足”、“家”、“寶庫”)。

表現(xiàn)方法(排比、比喻)。

第三節(jié):

歡樂之極致。(與大海嬉戲玩耍、海是小伙伴、“歌聲、笑聲濺起鮮亮的花朵”)。

表現(xiàn)方法(擬人、夸張)。

第四節(jié):

啟迪之深刻??偨Y全詩,點名主題。(理解“生命的啟迪”,結合大海的某些特點理解給予我的哪些啟示,例:海的呼吸——潮起潮落——時光流逝;海的深情——深邃涵量——恩情似海;海的貢獻——資源豐富——無私奉獻)。

表達方法(排比、呼應)。

三、寫作。

1、自選詩節(jié),仿照句式,給每小節(jié)加上幾句。

2、自選題材,嘗試寫一首詩。選類似的題材,想表達的情感,定各節(jié)內容,用表現(xiàn)方式。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篇六

北京的春節(jié):詳略得當?shù)膶懛ā?/p>

藏戲:問與答相呼應,概括與具體描述相結合的寫法;

各具特色的民居:中的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等。

元日【宋】王安石。

二、日積月累。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三、趣味語文有趣的標點唐詩《清明》。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篇七

讀課題,看到“中華星”三個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請帶著你們的思考一起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課文,勾畫出文中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

2.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5.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

三、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5.

拓展。

四、分析字形,指導寫、記生字。

五、完成課后練習。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篇八

1、交流對讀書樂趣的體會和學到的讀書方法,達到愛書、愛讀書的目的。

2、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讀書、愛書的名言警句,談談對句子的理解,交流并積累關于讀書的名言,共同欣賞,使所有人得到鼓勵。

3、通過閱讀記錄卡或讀書筆記的展示增進學生讀書的興趣,感受閱讀的快樂。

1、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方法,讀書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讀書要精神專一,口隨心誦,才能有所得。

2、在學生的口語表達中隨機訓練和規(guī)范,循序漸進地提高其口語表達水平。

1、對本單元課文進行系統(tǒng)的小節(jié)。

2、收集讀書、愛書的名言警句。

3、整理自己的綜合性學習成果,以便展示。

一、交流平臺。

1、溫故而知新:

學完第一單元后,我們應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小結,看看有那些收獲和體會。如:喜歡本組的那篇課文?積累了那些好詞佳句?習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有沒有提高?圍繞本專題,在課外又閱讀了那些文章或書籍?通過本次綜合性學習,你對讀書帶來的樂趣是否有了更深的體會?你是否學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我們可以圍繞某一方面的收獲展開討論,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體會。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每組推選出一名代表在全班發(fā)言。

4、教師小結:

書是人類的另一世界。我們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它給人以知識,給人以思想,給人以情感。

二、日積月累。

1、激情導入:

我們國家是個愛書的國家,崇尚樂學好讀,古代許多賢人學士寫下了這方面的警句,激勵我們做個熱愛讀書的人。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2、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學生自由讀準名言并試著說說自己對這些名言的理解。

3、賞試背誦名言。

4、搜集整理,出示課外有關讀書的.名言,拓展積累。請同學們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5、小結: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陽光。那些書會像營養(yǎng)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

三、展示臺。

1、組成讀書興趣小組,匯報開展了哪些讀書活動。

2、圖書管理:

談管理班級圖書角的具體辦法。

3、送人玫瑰:

寫一個讀書推薦卡,把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同學,共享知識。

4、展示讀書記錄卡:

平時閱讀自己喜歡的書時,要作摘抄或填寫閱讀記錄卡,交流展示。讀一讀自己摘抄的記錄卡,談談摘抄它的理由。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篇九

1.將本組課文與以前學習過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從內容和寫法上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內容和寫法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會在閱讀中和反思,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2.積累古詩。

3.通過閱讀相關的動物書籍,繼續(xù)了解動物故事,培養(yǎng)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做好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的'延伸。課前準備:準備豐自愷的《白鵝》、老舍的《貓》、布封的《松鼠》進行閱讀。

1.我們以前學習過許多描寫動物的課文,例如豐自愷的《白鵝》、布封的《松鼠》、老舍的《貓》,同學們還記得課文的內容嗎?(學生簡單交流)。

2.現(xiàn)在我們再次閱讀這些文章,感受一下課文的內容和寫法。(學生再次自主閱讀《白鵝》《貓》《松鼠》)。

3.我們學習的本組課文也是描寫動物的文章,現(xiàn)在同學們再次快速瀏覽一下,回顧課文的內容和寫法。(學生瀏覽本組課文)。

4.本組課文和以前學習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班內交流匯報。

6.教師。

我們閱讀課文,要善于比較,在比較中,在比較中反思,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引入:以前我們積累了一些古詩,今天咱們一起再積累一首古詩,它叫《馬詩》,我們要比一比,看誰背誦得最快。

1.老師讀《我的野生動物朋友》的精彩片段。

2.學生交流聽后感受。

3.如果有學生已經(jīng)看過,可以介紹自己閱讀的內容和感受,

4.教師向學生簡要介紹《我的野生動物朋友》一書,引起學生的讀書興趣。

6.交流閱讀體會。

7.老師向學生推薦動物文學書目。

8.要求學生課外到圖書館和書店尋找這些書籍,利用課外時間閱讀。準備讀書交流會。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篇十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首尾呼應的寫法,并試著運用。

2.積累革命詩歌。

3.推薦好書,培養(yǎng)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詞語盤點。

1.自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積累本組詞語,進行聽寫或抄寫。

二、交流平臺。

1.讀一讀對話,說說小林和小東在交流什么?

2.再讀《十六年前的回憶》的開頭和結尾,體會首尾呼應這種寫法的好處。

3.課外閱讀中,你留意到哪些文章也采用了首尾呼應的寫法,讀給大家聽。

4.把有這個特點的習作讀給大家聽。

三、日積月累。

1.談話導入。

革命戰(zhàn)爭時期,許多愛國志士用詩歌的形式表達了對敵人的'仇恨與對革命勝利的向往之情。閱讀這些詩歌,透過字里行間,我們會在作者精煉的語言中看到他們視死如歸的高大形象。

2.朗讀《囚歌》,讀懂主要內容。

a、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b、交流:從詩中感受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問題。

3.背誦《囚歌》。

4.課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詩詞,練習朗讀、背誦。

四、課外書屋。

1.閱讀《課外書屋》中推薦的書目。

2.課外找其中一兩本讀一讀。

3.召開緬懷先烈、繼承遺志讀書會。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篇十一

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魯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義的方法。

2.積累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寫照。

3.感受語文的樂趣,激發(fā)進一步學習語文的興趣。

課前準備。

1.整理、搜集魯迅的名言警句。

2.趣味對聯(lián)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交流平臺。

提取資料,交流印象。

1.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們對魯迅有了一些了解。讓我們來談一談自己心中的魯迅。

2.魯迅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結合課文中的事例談一談。

3.你在閱讀魯迅作品之后,有怎樣的體會和感受?

聯(lián)系課文,總結方法。

1.在文章中多數(shù)句子一看就懂,但有的句子含著深層的意思,需要認真體會。

2.列舉含義深刻的句子,小組交流怎樣體會句子的含義。

3.全班回顧學習方法,共同交流。

4.師生共同小結:“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的基本方法:如,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時代背景,還可以聯(lián)系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去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

5.師:希望同學們把習得的方法運用于閱讀實踐,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第二課時。

1.自讀句子,發(fā)現(xiàn)特征: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2.全班齊讀,讀通順、流利。

3.自讀句子,體會其中的含義,并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自己對名言警句的理解。教師給予幫助。

5.自由朗讀,力爭背誦。

6.檢查背誦,全班齊背(不能背誦的可以讀)。

7.你還搜集了魯迅先生的哪些名言警句呢?全班交流?

8.你從這些名言警句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魯迅?

趣味語文。

1.學生自由熟讀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內容。

2.你從這個故事中,砍刀了一個怎樣的少年魯迅?

3.這個故事的趣味性體現(xiàn)在哪里?

4.你還知道哪些內容類似的趣味語文故事呢?請與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篇十二

(1)回顧本組課文,找出其中的重點語句進行交流,以及從中受到教育。

(2)回顧其他方面的學習收獲。

(3)讀背名言、諺語,引導學生做一個堅強、努力的生活有心人。

(4)閱讀成語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現(xiàn)在引用的轉換意。

(1)通過摘抄、讀背、交流幾個步驟交流學習所得。

(2)通過自讀自悟,體會這些名言中蘊含的哲理。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從成語故事中得到的體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做一個熱愛生活的有心人。

1.讀背名言、諺語。

2.閱讀成語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現(xiàn)在引用的'轉換意。

課時劃分:2課時。

在生活中有時一件小事、一幅漫畫、一次活動、一張照片、甚至一句話都會使人獲得啟示。本組課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篇課文都通過一些重點語句,表達了作者的感受,講出了作者受到的啟發(fā)。這些句子給我們的生活又帶來了哪些啟示呢?讓我們共同走進。(板書課題:回顧.拓展)。

1.閱讀交流平臺,談談要求。

2.和同學交流從課文、課外書中找到的類似語句。

1.選擇一篇印象深或最感興趣的課文,說說主要內容以及所得到的啟示。

2.按所選課不同,分小組交流。

3.各自摘抄各課的重點詞句,交流重點詞句給自己的啟示。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再次談體會。

摘抄重點句段,并寫寫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一、直接導入。

1.學生初讀這些名言警句,注意讀準字音,理解意思。

(1)指名讀,及時正音,再自由讀。

(2)了解這些名言警句的含義。

(3)小組比賽讀,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練讀。

學生熟練的朗讀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誰讀得最好。

3.背誦。

1.初讀成語,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學生讀成語故事,及時糾正字音。

3.了解寓意。

4.作業(yè)。

背誦名言警句;把這個成語故事講給家長聽。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篇十三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感受(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

2.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3.積累成語,能理解并正確運用成語。

4.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交流讀書樂趣和學到的方法。

1課時。

一、交流平臺。

(一)交流本單元課文內容及課外學習的感受。

1.學生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聯(lián)系實際,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

(三)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二、日積月累。

1.借助手頭學習資料,提早預習,理解成語大意。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成語意思,有不理解的可與小組同學合作探討。

3.指名朗讀。

4.交流成語意思。

5.練習背誦。

6.交流課外收集成語。

7.齊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并默記心頭。

三、成語故事。

1.談話導入。

2.交流從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

3.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自學成語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讀后感受。

5.教師,并推薦課外成語故事。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篇十四

1、引導學生交流學了本組課文后的收獲和感受,引導學生讀書后要樂于和善于同別人交流。

2、積累形式不同的對聯(lián),感受中華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

3、啟發(fā)學生采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激發(fā)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興趣。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2、自由組合,各小組暢所欲言。

3、集體交流心得:

我們不僅要把話說明白,還要把話說得簡練,得體,這樣才能更好地和別人溝通。

4、引導學生交流對劇本和相聲這兩種藝術形式的認識和了解。

5、閱讀《請客》,談談自己的感受。 。

二、日積月累。

1、學生自由讀對聯(lián),說說讀“回文聯(lián)”“數(shù)字聯(lián)”“疊字聯(lián)”“頂針聯(lián)”時的發(fā)現(xiàn)。

2、閱讀資料《對聯(lián)》。

3、學生自由交流,欣賞平時積累的對聯(lián)。

4、教師補充:

雪映梅花梅映雪。

鶯宜柳絮柳宜鶯。

保俶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五湖四海。

錦帶橋,橋洞圓,圓似鏡,鏡照萬國九州。

花甲重開 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 內多一個春秋。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三、展示臺。

1、組織一次讓學生自由展示自己特長的班會。

2、讓學生自由討論班會的形式,老師適時加以補充。

3、形式盡量多樣,相聲,快板,演講,講故事等都可以,激發(fā)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興趣。

四、師生共同總結。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設計篇十五

1.通過閱讀課文后,能與同學就文中的人物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學會在閱讀后進行總結、反思。

2.積累八條諺語,并能正確地運用這些諺語。

3.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交流讀書樂趣和學到的方法。

1.制作閱讀表格。

2.引導學生閱讀本組課文的原著及我國的其他古典名著。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交流平臺。

1.我們在閱讀本組課文的過程中結識了不少人物,你最喜歡誰,最不喜歡誰,說說你的理由。

(1)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2)小組派代表發(fā)言。

(3)評價。

2.從文中選取兩三個人物,加以比較,說說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討論。

(3)舉行小小辯論會,對同一人物不同的見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說中評,在評中議,在議中辯,在辯中思,激活學生的閱讀興趣,為日后的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3.讀了原著后,談談你的閱讀感受。

(1)完成下列表格。題目讀后收獲人物性格、特點個人見解課內。

閱讀。

原著。

課外。

閱讀。

(2)師生共同評議。

第二課時。

一、教學日積月累。

1.教師導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我們學過的歇后語有很多,談談你對歇后語的了解(歇后語是人民群眾共同創(chuàng)作的口頭廣為流傳的固定語句,是帶有諷勸性、警誡性、經(jīng)驗性和哲理性的語言結晶。有人生哲理、道德修養(yǎng)、時政世態(tài)、天文地理)。

現(xiàn)在老師一說出上半句時,請大家馬上說出下半句。

小蔥拌豆腐。

電桿上插雞毛。

豬八戒照鏡子。

2.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八條歇后語。

3.出示文中的歇后語,要求讀得準確流利。

4.自讀自悟,說一說自己對這些歇后語的理解,說錯的地方,其他同學幫助糾正。

5.練習背誦??刹捎枚喾N方法,多層次的誦讀,在朗朗的讀書聲中,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記住了這八條歇后語。

(1)指名讀。

(2)同桌對讀。

(3)小組比賽讀。

(4)師生對讀。

全班一齊背誦。

(1)關于歇后語,你還積累了哪些?

(2)用文中的歇后語進行說話訓練。

(3)回家每個人再收集幾條歇后語。

二、教學課外書屋。

1.《西游記》是一部體現(xiàn)中華民族豐富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古代神話小說,相信每一位同學都對認識書中的唐僧師徒四人。那么他們各有怎樣的特點,老師希望你們去閱讀《西游記》原著,相信書中神奇的故事一定會讓你著迷,那撲朔迷離的神話世界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

2.布置課外閱讀,閱讀《西游記》原著。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42227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