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匯總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3 16:24:11
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匯總15篇)
時間:2023-11-23 16:24:11     小編:琴心月

當我們寫總結時,應該以具體的事實和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避免空泛和主觀臆斷??偨Y是對過去經(jīng)驗的總結和提煉,可以幫助我們不斷成長和進步。以下是一些總結的典型范文,希望可以給大家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篇一

什么是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笨鬃诱f:“居之無倦,行之以忠?!背跣牡男纬梢苍S很簡單,完成卻是一個很艱苦,很漫長的過程。走得太遠,別忘了當初為什么出發(fā)。

“不要小看梁家河,這真是個有大學問的地方!”走進梁家河,這個習近平總書記戰(zhàn)斗了七年的地方,這是通過“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的地方。我踏尋著當年知青歲月的痕跡,參觀著總書記在梁家河帶領村民發(fā)展生產(chǎn)、改變貧窮面貌的人民公社,回憶著總書記當年與人民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故事,體會著總書記“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奮斗精神,這片神奇的黃土地走出了我們黨的一代領袖,孕育了“人民情懷,黨性信仰,知識品格,吃苦奉獻,責任擔當,自強不息”的梁家河精神。

我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不禁問自己,身為人師的初心是什么?總書記說:“廣大教師要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jīng)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p>

熱愛學生、研究學生、教育學生、服務學生,正是我們教師敬業(yè)、盡職的表現(xiàn)。從選擇做一名教師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我們選擇了奉獻。保持初心,就有了強大的信念,飽滿的激情,創(chuàng)新的果敢,就能自信敢為,做出新貢獻。

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篇二

梁家河,一個位于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的小村莊,卻因為梁家河精神而聞名于世。梁家河精神是指一種勤勞、堅韌、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感染著每個來到這里的人。作為一名普通大學生,我有幸參觀了梁家河,并深受其感染,下面是我對學習梁家河精神的心得體會。

首先,梁家河精神讓我深刻認識到勤勞的力量。在梁家河,我看到每個人都在忙碌地工作,從清晨到夜晚,他們幾乎沒有閑暇的時刻。梁家河人民用雙手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無論是在農(nóng)田里勞作,還是在莊稼之間辛勤地耕耘,他們都從未停歇。這種勤勞的工作態(tài)度使我深受震撼,它讓我明白了勤勞所具有的巨大力量。勤勞不僅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還可以為整個社會帶來發(fā)展和進步。正因為有了勤勞的力量,梁家河才得以在貧困的環(huán)境中迅速崛起,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其次,梁家河精神告訴我堅韌不拔的重要性。梁家河人民在長期的貧困環(huán)境下堅持不懈地奮斗,沒有放棄的念頭。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和挫折,他們都能夠堅持下去,不輕易退縮。正是這種頑強的精神支撐著他們不斷地前行。我記得有一次,我在村中的一個家庭采訪時,看到一位老人用稚嫩的聲音告訴我,他們苦過,但決不想了苦。在這個瞬間,我被他們堅韌的毅力所打動。梁家河精神告訴我,只有堅韌不拔,才能夠戰(zhàn)勝困難,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

再次,梁家河精神讓我明白了自強不息的重要性。梁家河人民由于條件的限制,面臨著很多的困境和挑戰(zhàn)。然而,他們始終保持著一顆自強不息的心。無論是通過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還是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人才,他們都在努力尋找提升自己和村莊發(fā)展的途徑。梁家河人民堅信,只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才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目標。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讓他們在貧瘠的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最后,梁家河精神讓我明白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在梁家河,我見到了一個團結和諧的社會風貌。梁家河人民相互幫助,互相支持,共同攻堅克難。他們建立了合作社,共同經(jīng)營農(nóng)田,共享資源和成果。他們認識到,只有團結合作,才能夠實現(xiàn)共同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傾聽和尊重他人的意見。正是這種團結合作的精神,使得梁家河人民在同一個隊伍中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總之,梁家河精神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它不僅在梁家河這個小村莊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而且也在全國范圍內(nèi)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學習梁家河精神讓我認識到,只有在勤勞、堅韌、自強不息和團結合作的路上不斷努力,才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和理想。我將永遠懷念梁家河,懷念它給我留下的寶貴的教訓和感動。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一定能夠將梁家河精神繼續(xù)發(fā)揚光大,為建設美好的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篇三

梁家河精神,是指新中國成立初期農(nóng)村改革的先驅梁家河人民的奮斗精神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這種精神表現(xiàn)在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上。近年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贊譽和提倡梁家河精神,成為崇高的道德標桿。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汲取力量,不斷砥礪前行。

首先,梁家河精神教會我們舍小家為大家,奉獻社會。梁家河人民在國家最困難的時候,毅然放棄了舒適的家園,主動請纓投身到農(nóng)村建設的浩蕩大潮中。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的發(fā)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一個人,一個人,一個人,像排著隊一樣,把自己的溫暖送給整個社會?!?/p>

其次,梁家河精神告訴我們要勇于創(chuàng)新,不畏艱難。梁家河人民在農(nóng)村建設中遇到了諸多困難和瓶頸,但他們沒有退縮,沒有懈怠。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農(nóng)村發(fā)展道路。正如當年梁家河的嗩吶工人通過創(chuàng)造“梁家河模式”一樣,我們要學會在逆境中嶄露頭角。

第三,梁家河精神告訴我們要堅守初心,無私奉獻。梁家河人民的奮斗是無私的,他們舍小家為大家,舍短期利益為長遠利益。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愛國情懷,他們才能在困難的環(huán)境中不屈不撓,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我們身為當代青年,也應該堅守初心,牢記自己的使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第四,梁家河精神告訴我們要注重實踐,積極進取。只有實踐才能檢驗真理,只有實踐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梁家河人民在農(nóng)村建設中沒有只是空談理論,而是積極實踐、不斷探索。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和能力。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他們的實踐精神,不只嘴上說說,而是要付諸行動,親自去嘗試、探索,才能真正取得成果。

最后,梁家河精神教會我們要堅持信仰,保持樂觀。梁家河人民在農(nóng)村建設的道路上遇到了許多困難和挫折,但他們從未氣餒,一直保持著堅定的信仰和樂觀的態(tài)度。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信仰和精神支撐,他們最終戰(zhàn)勝了一切困難,取得了成功。我們在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時,也應該保持信仰,保持樂觀,相信一切困難都可以克服。

學習梁家河精神,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是一種精神力量,也是一種信仰的力量。只有在學習和踐行梁家河精神的過程中,我們才能不斷砥礪前行,取得更大的成就。讓我們共同努力,學習梁家河精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篇四

《梁家河》這本紀實文學我認認真真地讀了兩遍。通過學習誦讀,使我頗有感觸,更加深了印象。作品用細膩的文筆生動地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生活,再現(xiàn)了總書記從一名知青成長為大隊黨支部書記的歷程,描寫了習近平和梁家河群眾的深厚感情,為我們提供了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活教材,從中獲取了扎根群眾、奮力擔當、表率力量、積極奉獻的強大精神動力。

習近平在梁家河插隊的七年,與群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干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從迷惘、彷徨到自信的轉變,孕育了他以人民為中心的理想信念。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從《梁家河》中汲取豐富滋養(yǎng),深入領會總書記立足群眾、造福群眾的工作方法,多到基層一線了解干部職工,多看書、多學習,在制定政策時多聽取各方面意見,為經(jīng)營和一線做好服務工作。

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篇五

梁家河,這個延安曾經(jīng)的偏僻落后小山村,也是曾經(jīng)工作生活過的地方。3月25日,我滿懷期待和向往,與全市的其他14名農(nóng)村黨支部書記一道,前往梁家河村考察學習。

通過參觀學習確實讓我受益匪淺,增長了見識,激發(fā)了思考。在這次學習中讓我記憶尤深的就是40多年前習帶領社員建成的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

站在這口沼氣池旁,我仿佛看到了習懷著極大的勇氣與魄力,和群眾一塊苦、一塊干,千方百計、創(chuàng)造條件為群眾謀福祉的場景,以及梁家河村民滿臉幸福的笑容。

當年,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和照明是生活的最大問題,當了解到沼氣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專門借錢到四川考察學習,回來后就帶領社員修建了這口沼氣池。直到離開梁家河村前,共修建了22口沼氣池。

一口口小小的沼氣池,看似小事,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卻是一個勇敢的創(chuàng)新,它極大地方便了梁家河村民的生產(chǎn)生活,點亮了梁家河村邁向新生活的第一簇火光。

為了群眾敢做敢為、敢于擔當、敢于吃“第一口螃蟹”,為村民辦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實事,將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里。作為年輕一代的大學生村官,我們肩負著推進農(nóng)村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重任,要時刻以習為榜樣,敢于解放腦子想、放開膽子闖、團結群眾干,在服務群眾中不拈輕怕重,不怕丟面子,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最受群眾歡迎、最能給群眾帶來實惠和最迫切的具體工作做起。

我要切實擔負起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時代責任,引進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新品種和新技術,努力辦好村里的“雙帶致富”基地,帶領貧困群眾早日摘掉“貧困帽”。

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篇六

我縣“學習梁家河當好村支書打好攻堅戰(zhàn)”宣講會在縣行政中心會堂舉行,縣委副書記李良東出席并主持報告會??h委“三送”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全縣村(社區(qū))黨支部書記以及部分優(yōu)秀大學生村官等近400人參加了宣講會。

報告會上,全市最美“三送”干部、最美贛州人、贛州好人,縣城投公司駐竹笮鄉(xiāng)側排村“三送”干部熊東生作了主題宣講。

報告會指出,梁家河村的發(fā)展變化,是革命老區(qū)、貧困地區(qū)干部群眾艱苦奮斗、扶貧攻堅的一個縮影。他們那種意志、干勁和精氣神,值得我們學習傳承、發(fā)揚光大。扶貧攻堅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nèi)我們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要以學習梁家河為動力,弘揚蘇區(qū)精神和梁家河精神,抓好宣講,認真學習領悟,立足崗位,當好村書記,結合實際,打好攻堅戰(zhàn)。

據(jù)悉,3月25日至29日,市委組織15位由村支部書記、“三送”干部、大學生村官組成的學習考察團,遠赴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的梁家河村學習考察,熊東生也是學習考察團成員之一。

會前,與會人員參觀了梁家河故事展板。(郭受標)學習梁家河當好村支書打好攻堅戰(zhàn),真正在基層、在群眾中扎下了根,就不會孤單,人生有了夢想,就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就像習講的:“基層的艱苦生活,能夠磨煉一個人的意志?!?/p>

當前,贛州正在推進蘇區(qū)振興、加快發(fā)展、脫貧致富,我時常覺得困難很多、差距很大,但與梁家河相比,這些困難和問題又算得了什么呢?更何況國家還給了我們那么多的扶持。

我要把這次在梁家河取來的“真經(jīng)”原原本本的帶回去,組織村“兩委”干部、黨員群眾認認真真地學習,把梁家河的優(yōu)良作風、發(fā)展思路、科學理念在家鄉(xiāng)發(fā)揚光大。

真正在基層、在群眾中扎下了根,就不會孤單,人生有了夢想,就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就像習講的:“基層的艱苦生活,能夠磨煉一個人的意志。”

當看到習住過的土窯洞,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燈,聽老一輩同志介紹著習的感人事跡時,我腦子里的畫面尤為清晰,仿佛就像在聆聽著昨天發(fā)生的故事。

今后的日子里,不管我身在何處,從事何種崗位,面臨多大的困難,我都堅信“人定勝天”“付出就有回報”,這是我在梁家河學習考察的深刻體會。

一口口小小的沼氣池,看似小事,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卻是一個勇敢的創(chuàng)新,它極大地方便了梁家河村民的生產(chǎn)生活,點亮了梁家河村邁向新生活的第一簇火光。

村史館有一個“回信”展板,上面記錄著寫給梁家河村的四封復信。他離開梁家河村40年了,但牽掛梁家河的心一直沒變,始終把梁家河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對革命老區(qū)都有著深厚的感情。

我所在的大坑村是一個貧困村,作為一個當了10多年的村支書,看到梁家河的發(fā)展,我感到臉紅和慚愧,習的身體力行著實激勵了我。我要把這次學習的感受及時傳達給我村“兩委”的干部。

習當年為了解決群眾喝水問題,帶領村民打了水井。在我的家鄉(xiāng)沙洲壩,也有一口井,那是蘇區(qū)時期毛主席帶領紅軍戰(zhàn)士打下的“紅井”,所以我感到沙洲壩與梁家河很有緣。從這兩口井,讓我們看到了一代代共產(chǎn)黨人一心為民的情懷。

梁家河蘊含的精神要一屆屆傳承下去,需要培養(yǎng)好村黨支部“接班人”,每個村有一名稱職的“小康書記”,在他的帶領下,就能帶領全村人民早日實現(xiàn)全面小康。

我將把個人的所思所感所悟帶回到石甫村,學以致用,學以促用,把考察學習成果轉化成指導石甫村發(fā)展的動力,結合我村實際,合理謀劃好本村發(fā)展規(guī)劃,不斷增強村“兩委”班子成員的服務意識和水平。

能夠借大學生村官的平臺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又適逢《若干意見》出臺實施為贛南蘇區(qū)振興發(fā)展提供政策支持,我更要充分利用好這個機遇,在艱難困苦中磨礪,不僅僅是在基層獲得成長,更在不斷成長中服務群眾。

學習梁家河,就要立足基層,從群眾最看重的問題著手,列出清單,作出承諾,保證為群眾辦幾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讓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

能夠借大學生村官的平臺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又適逢《若干意見》出臺實施為贛南蘇區(qū)振興發(fā)展提供政策支持,我更要充分利用好這個機遇,在艱難困苦中磨礪,不僅僅是在基層獲得成長,更在不斷成長中服務群眾。

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篇七

四十年后的今天,當我們一起來學習、誦讀《梁家河》的時候,書中講述的故事、描述的情景、特定的人物、豐富的內(nèi)涵、蘊含的精神、體現(xiàn)的情懷和不變的信念使我深受教育,就像一把金鑰匙有力地撬動著我的心靈,漸漸地打開了我的心鎖,解開了我四十年的困惑。

青年習近平,億萬知青的楷模,當代青年的榜樣。是他在毛主席發(fā)出“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偉大號召后,積極報名下鄉(xiāng)插隊,邁向農(nóng)村廣闊天地,走進梁家河這個有大學問的地方,開始了他七年的知青生活。

是他,在當年的梁家河,無論條件多艱苦,境遇多困難,始終沒有放棄讀書學習和思考,始終不改對黨和群眾的赤誠之心。八次申請入團,十次申請入黨,充分體現(xiàn)了習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

是他,在梁家河與鄉(xiāng)親們打成一片,融為一體,同甘共苦,時刻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牢固樹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

是他,在梁家河的七年里,面對著貧瘠的黃土地和貧苦的農(nóng)村生活,懂得了什么是實際,什么是實事求是。他帶領群眾打壩造田、建沼氣池、辦鐵業(yè)社,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他那勇于創(chuàng)新的銳氣和敢于擔當?shù)钠焚|,點燃了梁家河改變命運的希望之火。

又是他,腳踏實地,帶頭實干,挽起褲腿站在冰冷的泥水中,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踐行了“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梁家河七年知青生活的歷練,是習近平人生的寶貴財富,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起點、實踐起點和情感起點。習近平在離開梁家河后說:“陜北高原給了我一個信念,也可以說注定了我人生過后的軌跡。經(jīng)過了陜北這一人生課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p>

習總書記用他七年的實踐奮斗和磨煉出的堅強意志、優(yōu)良品質、高尚情操為廣大知識青年樹立了榜樣。也深刻地詮釋了毛主席“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這一偉大號召的重大歷史意義。

梁家河里有大學問,梁家河里蘊藏著豐富的精神內(nèi)涵。我們一定要把它學通、弄懂、悟透。通過學習,要更加堅定理想信念,不斷端正“三觀”找準人生目標,不負使命、擔當,用青春和奮斗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未來,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出彩,讓偉大的中國夢早日實現(xiàn)。

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篇八

小小的梁家河蘊藏著大智慧,如今,梁家河走進了新時代,梁家河精神也從小山村蔓延了整個中國,也感染了我。

習近平干活從不“撒奸兒”,打壩修梯田,帶領社員們打甜水井,考察小組赴四川取沼氣池真經(jīng),治理神車溝先后成立鐵業(yè)社、代銷店、縫紉社、磨房、菜園,辦掃盲班,習近平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讓梁家河的村民們過上更好的日子。勞動之余,習近平也從未忘記讀書,“齊家、治國、平天下還輪不到我們?nèi)プ?,我們現(xiàn)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讀書、修身”。

作為一名進廠兩年的大學生,此時正是積蓄力量、苦干實干的提升期。在剛剛過去的大檢修中,作為設備員的我主要負責1#連續(xù)重整裝置預加氫系統(tǒng)的檢修工作。鉆塔入罐、設備鑒定、施工監(jiān)督、質量驗收,每一項工作對我而言都是一種鍛煉和機會,在這其中我不斷地充實著自己,提升著自己。這兩個多月會是我在做設備員的過程中不可或缺又不可多得的經(jīng)歷,從中我能更加了解設備的結構、工作的思路,每一個問題都如同一塊巨石,而我,愿意選擇面對并將其打磨成我前進的階梯。

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篇九

該書以敘述的方式,記敘了習總書記四回梁家河與群眾互動和親切交談的生動場面,用乳名和當?shù)卣Z言與鄉(xiāng)親們交談,樸實的鄉(xiāng)土話語,讓人感覺特別親切?;貞浿?,當年從一個高干家庭,才剛滿16歲的孩子,離別父母和親人,從北京來到陜北延安梁家河插隊落戶,這個特別苦焦的地方,當農(nóng)民一干就是七年啊,與農(nóng)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戰(zhàn)天斗地,且吃苦在先,個人利益在后,從一個普通的知靑,到申請加入黨組織,又擔任梁家村黨支書記,以身作則,帶頭學習,帶頭實踐。從修建全省第一個沼氣,到辦鐵業(yè)社,分銷店,又到打水壩、修水庫,“數(shù)九寒天,跳到冷窟里面一干半天,落下了風濕褪的.病根。處處事事都以人民的利益致上,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的家國情懷,一個世界偉人,即平凡又偉大,把自己從事業(yè)都搞的都非常的好,深受人民群眾的擁護。真的做到了“先天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而我也是農(nóng)民的兒子,從農(nóng)村長大的,也是從農(nóng)民到入黨,后擔任村黨支書記,再后來也被黨組織破格重用,現(xiàn)在已退休,目前受組織委派到四皓酒業(yè)公司,擔任黨建指導員,已兩年了。老覺得自巳功得德園滿,為黨和人民做了很多的實事、好事,也有一定的好口碑,應該是船到碼頭車到站,好好享清福了。然而,通過學習梁家河,認真反思,與人民群眾聯(lián)系的不夠緊密,時而有把自已放在群眾之上,同人民群眾的感情認同上,與總書記相比,相差太遠太遠,凡事考慮個人得失過多,當黨建指導員工作不夠扎實,對公司貢獻還不夠大等。與習總書記相比,自已真真是無地自榮了,太妙小太妙小了,跟本不值一提。今后要以習總書記為榜樣,努力學習學習再學習,深深植根于群眾之中,為群眾辦好事、實事,做到人老,黨性不老,人老為人民服務的熱情不老,做到老有所為,繼續(xù)發(fā)揮余熱,和全體黨員及員工們一道,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努力把四皓酒業(yè)公司,辦成一流企業(yè),讓四皓酒業(yè)黨旗更紅,讓四皓酒業(yè)發(fā)展的更好,為群眾多辦善事,為員工多謀福利,為國家多上稅,為扶貧攻堅再添后勁。

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篇十

7月11日,懷著崇高的敬意,我們一行來到了延安市延川縣安驛鎮(zhèn)梁家河村,一下午的參觀,仿佛回到了上世紀60年代,看到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下,總書記帶領群眾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的畫面。一個16歲的少年,為響應毛主席的“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的號召,懷著滿腔熱血投身農(nóng)村建設,這一待就是7年,7年當中,總書記10次的入黨申請,帶領群眾在黃土高坡挖深井,辦裁縫、鐵業(yè)社、商店,學習制造陜西第一口沼氣池,深夜在煤油燈下看書等等,每一個畫面都隨著講解員的描述深刻的映入眼簾,總書記說:“這七年,最大的收獲是讓我懂得了什么是實際,什么叫實事求是,什么叫群眾,這是讓我獲益終生的東西”。

作為企業(yè)的一名技術負責人,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企業(yè)目前遇到的困難和環(huán)境與書記當年在梁家河遇到的困難和環(huán)境對比,顯而易見,前者解決起來要容易的多。沃克公司當前最大的問題不是硬件問題,而是軟實力,企業(yè)的綜合競爭力就體現(xiàn)在軟實力上,這兩年,我出去學習參觀了比較多的企業(yè),有讓人羨慕的,也看到過很破敗的,好的企業(yè),無一例外的都是管理好的企業(yè),管理體現(xiàn)在哪里,就是我們目前抓的現(xiàn)場6s,16949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erp的有效應用,產(chǎn)品質量、交期、服務的體現(xiàn),上令下行執(zhí)行力的體現(xiàn)。公司要發(fā)展,我們就要深入的解決這些問題,跟當年梁家河的困難相比,我們有清楚的目標,有可借鑒的方法,有專業(yè)人員的指導,有明確的要求。只要我們把梁家河的精神核心“走在前列、干在實處”用在工作當中,沒有什么問題是解決不了的,沒有什么發(fā)展瓶頸是突破不了的。

“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八個字寫在梁家河的墻面上,這八個字雖是老生常談,卻是大道至簡,沃克公司從20xx年到現(xiàn)在不正是這八個字的體現(xiàn)嗎,我們從發(fā)不起工資,從企業(yè)虧損一直走到現(xiàn)在,解決了多少問題!這兩年又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fā)展機遇,未來非常美好,但困難依舊很多,我們還需“艱苦奮斗,自力更生”。

梁家河山高溝深,水土流失嚴重,耕地較少且貧瘠,書記帶領群眾打壩淤地,修梯田,改良種子,嘗試科學種田,最終大大的改良了土地,增加了水壩肥田,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長久而持續(xù)的提高了農(nóng)業(yè)產(chǎn)量。做為技術人員,我們也要經(jīng)常思考這種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法,治標更要治本。

這次的參觀學習,意義深刻,當前,我還在研讀《梁家河》一書,梁家河還有很多大道理需要我去思考,單一個“走在前列、干在實處”就足夠用一生。

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篇十一

梁家河村的學習考察之旅,可謂不虛此行。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心系群眾、不等不靠、苦干實干、敢為人先、一身正氣”的品質,今天依然熠熠生輝。身為一名村支書,當年習近平總書記的很多做法,引起我的共鳴。我所工作的興國縣長岡鄉(xiāng)曾被毛主席贊譽為“模范鄉(xiāng)”,她有著光榮的紅色傳統(tǒng)。如何將這些紅色基因傳承下去,當一名稱職的“小康書記”,帶領群眾早日致富奔小康?梁家河之行給了我深刻的啟示。

你離群眾有多近,群眾對你就有多親。這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與群眾之間淳樸深厚的感情。

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篇十二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當年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都是生產(chǎn)生活的大問題。面對此景,習近平率領群眾建成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打下知青井,創(chuàng)辦鐵業(yè)社、代銷店、縫紉社,打下淤地壩。群眾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什么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他就做什么。與群眾打成一片、融為一體、朝夕相處、同甘共苦,終凝成了梁家河村民對習近平同志十里相送的長情,而人走心留的第二故鄉(xiāng)則練就了習近平同志情系百姓的情懷,也正是這種真摯為民的情懷,堅定了他帶領中華民族奮發(fā)圖強實現(xiàn)中國夢的決心,成就了中國的可喜巨變。中國橋、中國路、中國高鐵、“中國制造2025”、自貿(mào)區(qū)、“一帶一路”、亞投行、姑蘇小鎮(zhèn)城鄉(xiāng)統(tǒng)籌、閩寧模式、雄安新區(qū)等等。中國方案、中國成就、中國理念,比比皆是,信手拈來,而這無一不讓世界矚目艷羨。

作為身在基層的公務人員,作為人民群眾感受黨和國家溫暖的窗口,作為黨的政策的具體落實者,我們更應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從粱家河一路走來不變的為民情懷,心懷百姓,用心用情去服務,讓人民群眾切實從改革發(fā)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

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篇十三

4月7日,安遠縣舉辦“梁家河故事”宣講報告會,邀請赴梁家河學習考察團成員--瑞金市沙洲壩鎮(zhèn)潔源村黨支部書記曾小生前來宣講。曾小生以講故事的形式,娓娓講述了當年在延安梁家河村插隊當知青的工作生活經(jīng)歷,分享了個人學習考察的所見所聞所感,并號召大家以學習梁家河為動力,弘揚蘇區(qū)精神和梁家河精神,當好村支書,打好攻堅戰(zhàn)。

報告會前,與會人員還觀看了“學習梁家河當好村支書打好攻堅戰(zhàn)”主題圖片展。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精彩動人的宣講,讓400余位在場聆聽了報告的村(社區(qū))黨組織書記、在職大學生村官接受了一次梁家河精神的洗禮。天心鎮(zhèn)水頭村村支書黃東長在看了學習梁家河畫展和聽了宣講會后感動地說:“習在那么艱苦的時代都能作出貢獻,我現(xiàn)在更應該好好的把握機遇,帶領群眾、團結村兩委干部,把村里建設得更加富裕、更加靚麗。”、“通過這次學習梁家河宣講報告會,我感受很深,回去之后,我將認真落實大學生村官應盡的責任,結合當前精準扶貧、煙葉生產(chǎn)等各項農(nóng)村工作,最大力度展示自己的才能,為安遠的振興發(fā)展做出貢獻?!贝髮W生村官鄒夏夏在聽了宣講報告會后深受鼓舞,進一步堅定了扎根安遠的信心和決心。

下一階段,我縣還將通過召開村班子座談會、上門入戶等形式宣講“梁家河故事”。

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篇十四

梁家河,這個習近平總書記曾經(jīng)工作、生活了7年的地方,這個給了習近平總書記最初信念并注定了他人生軌跡的地方,讓我充滿了期待與好奇。

在梁家河村史館,我們聆聽了當年習近平總書記離開梁家河村時,有13名村民把他一直送到延川縣城的往事。當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帶著干部群眾從建大壩、挖水井、修沼氣、種蔬菜、辦代銷社等吃飯飲水問題抓起,逐步改善群眾生產(chǎn)生活條件,讓群眾看到他的為民之心和扎實的工作作風,從而很快贏取了當?shù)厝罕姷闹С趾蛽碜o。

隨后,我們又拜訪了梁家河村老黨支部書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入黨介紹人梁玉明同志。老先生年紀很大,卻精神健碩,還熱情地給我們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學習和工作的許多往事。他說:“當年,習近平總書記有抱負、有遠見,熱愛學習、見多識廣,果敢穩(wěn)重,是個培養(yǎng)的好苗子。我經(jīng)常給他講黨的使命,鼓勵他克服艱難申請入黨,并把支部書記的擔子交給他,讓他在曲折和磨難中堅定革命意志、鍛造不折不撓品格、錘煉艱苦奮斗作風。”

短短1天時間,我和其他14名村支書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光輝足跡,途中所聽所見令我感觸很深。我在我們村里已連續(xù)16年擔任村干部。這次考察,我對如何進一步當好村級帶頭人、培育好后備干部和抓好村里各項事業(y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與理解,總結來說,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講的16個字,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p>

群眾是淳樸的、重情的,習近平總書記從大隊黨支部書記一直到成為我們黨的總書記,時刻保存著那份愛憎分明、愛民為民的情懷,是令人欽佩、令人折服的。同時,農(nóng)民群眾是最樸實的群體,農(nóng)村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在梁家河人的眼里,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擔任大隊支書時為人耿直、一身正氣。用他們的話說,習近平總書記就是“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怕得罪人”。

當前,黨中央實行的惠民政策很多,群眾要求比較高,不僅希望兌現(xiàn)政策,更希望我們村干部也能辦幾件看得見的實事好事。此次學習考察,讓我身心得到了一次歷練和洗禮。

梁家河精神學習心得篇十五

10月28日至29日,根據(jù)院黨委統(tǒng)一安排,我與醫(yī)院90多名黨員干部赴延安參加了院黨委組織的“傳承紅色基因,實現(xiàn)追趕超越”延安紅色教育培訓班,兩天的活動安排緊湊有序,深深的觸動了每位黨員的心靈,尤其是28日下午的梁家河參觀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習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心系群眾、不等不靠、苦干實干、敢為人先、一身正氣”的品質,今天依然熠熠生輝。

梁家河村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東南方向5公里處,今天的梁家河與48年前的村落相比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中是一條小河,沿河道兩岸的黃土崖邊狹長零星住著村民,土窯洞三間一處,五間一院零散地鑲嵌在小河兩岸,在陜北黃土高原上別有一番景致。代教老師向我們講述了習總書記在這村子生活的7年發(fā)生的一系列有趣感人的事件,對我印象最深的是總書記的兩次落淚:第一次是得知大姐去世,背著人偷偷地哭;第二次是臨離開梁家河的那一刻,當眾哭了。那是1975年10月7日的中午,習近平作為最后一個離開梁家河的北京知青,告別了生活七年的村子,全村人不論男女老幼都來送行,很多村民都哭了,當時習近平主席也哭了,邊哭邊揮手道別,他哽咽著告訴村民們,我還會回來看你們的。村民們舍不得習近平這樣的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七年,與鄉(xiāng)親們在勞動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帶領村民打井取水,打壩造田,改變了梁家河的面貌;他遠赴四川取經(jīng),在陜北首創(chuàng)引進沼氣。他用自己的質樸與勤勞、智慧和心血換得了民眾的真心,被群眾推薦去上大學。離開后,他“幾回回夢里回延安”,“我的人走了,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了這里”。

心中有群眾,牽掛著最基層的群眾、不忘老百姓的疾苦,是他一以貫之的情懷。,就任總書記當天,他就表明了自己的執(zhí)政理念:“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边@之后,他連續(xù)三年新年“訪貧問苦”,年年走進百姓的田間地頭、走向百姓的灶臺炕頭,聲聲關切、句句問候,他把溫暖和關懷送到了百姓的心坎;珍愛自己的親人,是情;心里裝著百姓,是義。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國心中藏。愛家、愛民,這樣才能得到家人的支持,才能贏得人民的擁護。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43898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