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優(yōu)秀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3 16:56:04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優(yōu)秀19篇)
時間:2023-11-23 16:56:04     小編:BW筆俠

一個好的方案應該能夠解決問題并達成預期的目標。方案的可行性評估是制定方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方案的有效性和成功與否也需要實際應用和結果評估來進行檢驗和確認。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一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豐富孩子的業(yè)余生活,給每一位孩子展現自我才能的機會;同時,使每一位家長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注意各種才能的挖掘和培養(yǎng),溝兒灣小學學前班舉辦此次親子趣味運動會。

二、活動宗旨。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三、活動主題。

“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

四、活動簡介。

1、活動時間:20xx年6月18日(周二下午)。

2、活動地點:xx小學操場。

3、參賽對象:xx小學學前班的全體幼兒及家長。

五、活動內容。

1、幼兒主持。

2、序幕:《春曉》。

3、主任和家長講話。

5、感恩結束。

六、比賽項目及規(guī)則。

家長)。

1、背靠背運球(材料:報紙球)。

幼兒)。

參加比賽。

比賽距離:20米距離。

規(guī)則:(1)兩個家庭一組,家長分別站在起點和終點。

(3)最后哪一組所用的時間最少獲勝隊。

場地布置:20米。

2、袋鼠跳接力賽(材料:布袋、報紙、氣球)。

參賽人數:共3組,每組4個家庭,每個家庭由一家長帶一孩子參加比賽。

比賽距離:20米距離。

規(guī)則:(1)孩子在起點線、家長在終點。

(2)幼兒將雙腳套在麻袋內,用手提著。

(3)比賽開始,雙手提著袋口向前跳,跳到終點與家長擊掌。

(4)家長用報紙兜氣球返回到起點,最先到達的為勝。

場地布置同上。

3、障礙跑組合游戲。

道具:梅花樁,彩色瓶。

參加比賽。分組分兩隊,一隊4個家庭。

比賽距離:20米距離。

規(guī)則:(1)家長在起點線、孩子在終點;

(2)比賽開始,孩子原地轉三圈后,走梅花樁來到中間場地;

(3)家長繞彩瓶8字跑,與孩子到中場擊掌;再和孩子各自原路跑回;

(4)另一對家長與孩子繼續(xù)開始,依次類推;。

(5)最后哪一組所用的時間最少,哪一組就是獲勝隊。

4、小青蛙找媽媽(紙板)。

參賽人數:共34組,每組4個家庭,每個家庭由一家長帶一孩子參加比賽。

比賽距離:20米距離。

規(guī)則:(1)幼兒站在起點,家長站在終點;。

(2)幼兒不斷的倒換紙板,來到家長處,期間不能從荷葉上掉下來;

(3)到達終點后,領著家長一起跑回。

(4)用時最少的為勝。

場地布置同1、2。

5、寶寶尋寶(材料:玩具、垃圾、玩具盒)20米。

比賽距離:20米距離。

規(guī)則:(1)孩子在起點線、家長在終點。

(2)幼兒跑到寶庫,選出寶貝,再跑到投擲區(qū),扔到自己家長的玩具盒里。

(3)同樣的時間內,收集的玩具最多的為勝。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二

教具構成:

《跳到我這里來》音樂。

教育目的:

感知節(jié)奏,訓練寶寶跳的'能力。

活動過程:

1.教師:“寶寶賣完豆豆,讓我們一起來活動一下,跳一跳吧?!崩蠋煄ьI大家一起跳,看看誰跳得最好。教師:“寶寶都跳得很好,現在老師要請大家玩一個音樂游戲,跳到我這里來?!?/p>

2.請家長圍成一個圓圈,教師和寶寶站在圈里,邊念歌詞邊跳,念到最后一句時,和一個家長點點頭。

3.教師帶著寶寶跟著音樂學習有節(jié)奏地跳,跳到家長面前時,家長主動和寶寶點點頭,對表現較好的寶寶給予表揚?;顒臃磸蛶状?。

1=d4/4跳到我這里來。

3—1—|33345—|2—7—|22234—|。

跳跳,跳到我這里跳、跳、跳到我這里,

3—1—|33345—|23432|1—1—||。

跳跳跳到我這里跳到我這里,你好!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三

活動目標:

1、體驗歡快情緒,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2、能將各種積木進行筑房,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

3、發(fā)展幼兒四肢的協(xié)調性。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熱身運動,跑步成圓形站立。

(2)一起做《圈圈操》。

(二)進行部分。

(1)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搭“轎子”的方法。體驗共同歡快的情緒。

(2)引導幼兒和爸爸媽媽相互介紹方法,看哪一種方法。

(3)引導幼兒和爸爸媽媽進行蓋“樓房”的游戲,裁判員介紹方法和規(guī)則。

方法:游戲開始時,由爸爸媽媽手腕手交錯相握,搭成“轎子”自己的孩子坐在“轎子”上,把蓋“樓房”所用的一塊三角形積木、兩塊長方形積木、兩塊圓柱形積木抱在懷里。

老師發(fā)出口令后,爸爸媽媽開始抬“轎子”,從起點出發(fā),經過河溝、草地,抬至終點后放下“轎子”讓孩子到前面的建筑工地獨立蓋好“樓房”,最后三人依舊搭“轎子”跑回起點,蓋的樓房又不倒且先返回起點者為勝。

規(guī)則:

1、必須等教師發(fā)出口令才能出發(fā)。

2、必須讓孩子在建筑工地獨立蓋“樓房”。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四

教具構成:

各種顏色皺紋紙、面條。

教育目的:

學會用食指、拇指協(xié)作撕紙,鍛煉寶寶小手的精細動作。

活動過程:

1.教師:“剛才寶寶和老師一起做了那么多活動,肚子有點餓了,看看這里有什么呀?”(面條)面條是什么樣子?(細細的,長長的),請寶寶一起跟老師說:“細細的,長長的。”讓寶寶感知面條的形狀。

2.教師:“上我們一起來再多做點吧,現在老師用皺紋紙來撕面條?!苯處熓痉叮瑒幼鬏^夸張地用拇指、食指對捏而撕面條。

3.家長指導寶寶一起撕。家長在指導寶寶時,注意皺紋紙的方向性,即打順紋的方向讓寶寶來撕,如寶寶撕得太大張,可提醒寶寶:“面條是,細細的.,長長的?!?/p>

4.教師評價寶寶的作品(以表揚為主)。最后每人發(fā)一貼紙,以示鼓勵。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五

準備小筐花生米或黃豆、小碗(每人)。

了解物品的多和少,知道多的.可以變少,少的可以變多。

1.教師:“寶寶看,筐里有什么?(豆豆)今天我們來做一個賣豆子的游戲玩?!闭f完老師把筐遞給寶寶和寶寶做游戲。

2.老師拿著筐、小碗,和一寶寶做游戲:“寶寶這里有這么多豆子,賣給我一點好嗎?”寶寶抓了一把給老師時,老師說:“豆子少了,少了,多加一些。”當寶寶多抓幾把后,教師說:“豆子多了,多了,減少一些。”寶寶做對了,教師表揚寶寶。

3.教師發(fā)給每人一筐豆子,請寶寶和家長一起玩,“賣豆豆”的游戲。家長和寶寶玩時,每人都要讓寶寶“減少些”或“多加些”或多了、少了。讓寶寶在游戲過程中,感知多和少,知道多可以變少,少的可以變多。

為了讓寶寶對多少,形成認識,可反復類似游戲。

不要將豆子放在嘴里、鼻子里。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六

社區(qū)作為家庭的載體,在現代社會已承載起日益重要的社會教育責任,社區(qū)的良好健康發(fā)展與否,直接影響到整個社區(qū)的青少年的健康發(fā)展。作為我區(qū)社區(qū)建設的指導規(guī)劃部門,我單位本著青少年的長遠健康發(fā)展為目的,舉報本次社區(qū)親子活動,活動旨在促進社區(qū)健康發(fā)展,加強促進鄰里關系,進一步和諧親子關系。

主辦單位:

協(xié)辦單位:

歡樂六一兒童節(jié)。

xx年x月x日。

1、通過觀看表演和親子互動游戲,增進家長與子女之間的情感交流。

2、讓孩子們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1、確定活動時間、場地,布置好活動場地,對開幕式場地進行安排。

2、做好活動前的宣傳工作。

3、活動前動員準備會議,確定相關工作人員。社區(qū)親子活動策劃方案。

(一)活動正式開始。

(二)主持人介紹本次活動的目的意義。

(三)主持人介紹嘉賓。

(四)銀河藝術中心志愿服務隊代表講話。

(五)社區(qū)居民群眾代表講話。

(六)精彩節(jié)目。

1、舞蹈《舞起幸福鼓》負責人:鄧老師。

2、獨舞《心飛揚》。

3、舞蹈《小小女兵》負責人:鄧老師。

4、舞蹈《春曉》負責人:梁老師。

5、獨唱《祖國最親媽媽》花之冠藝術中心。

6、獨舞《雪中梅》。

7、舞蹈《可愛娃娃》負責人:李老師。

8、舞蹈《油城酷妞》負責人:梁老師。

9、獨唱《泥娃娃》花之冠藝術中心。

10、舞蹈《舞動北京》負責人:梁老師。

11、舞蹈《我能行》負責人:李老師。

12、古箏獨奏。

13、獨舞《水袖舞》。

14、舞蹈《遙遠的爸爸媽媽》負責人:梁老師。

15、獨唱《我是山里小歌手》花之冠藝術中心。

16、獨舞《蕎麥花開》。

17、舞蹈《讀唐詩》負責人:李老師。

18、二重唱《贊歌要比星星多》。

19、雙人舞《舞起我的板凳龍》負責人:梁老師。

20、舞蹈《我的偶像》負責人:鄧老師。

21、獨唱《搖太陽》花之冠藝術中心。

22、舞蹈《儒家神韻》負責人:梁老師。

23、獨舞《紅色童年》。

24、舞蹈《宮商角徵羽》負責人:張煒晴。

25、聲樂班負責人:珍姐。

26、舞蹈《嘿,我的夢》負責人:梁老師。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七

當春暖花開的時候,種植園里的蠶豆花盛開了,淺紫色襯在白色中,像一只只美麗的蝴蝶,在郁郁蔥蔥的綠葉間翩翩起舞……看著、看著,蠶豆夾飽滿了。孩子們在蠶豆地里看著、玩著、歡快地談論著:“昨晚我媽媽煮了蠶豆給我吃?!薄拔移牌虐研Q豆夾放在指拇間一下就弄開了?!薄皼]有剝開來的蠶豆像船一樣?!薄坝袃蓚€鼓鼓的包就是兩顆蠶豆?!薄拔野职终f,也叫胡豆?!币惶欤棱鶐硪粋€用蠶豆制做的小金魚來到幼兒園。綠綠的豆豆是小魚的身體,紅紅的野刺泡是小魚的大眼睛,青青的蕨菜葉是小魚的長尾巴。孩子們都爭著看、搶著摸,不一會兒就把小金魚弄壞了。欣怡就坐在小椅子上哇哇大哭起來。呵呵,何不在蠶豆飄香的時候,組織一次親子活動,讓孩子們與家長共同活動,關注身邊常見的食物。于是,以“豆寶寶變變變”為主題的親子活動誕生了。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從“趣味”著手,讓孩子和家長都能愉悅地參與親子活動。

1.學會識別蠶豆及豌豆。

2.能動手與家長共同制作“豆寶寶玩具”。

活動準備:

帶莢的蠶豆及小豌豆、牙簽、雙面膠、塑料線、藍色和紅色的筐、校外平坦寬敞的場地等。

1.剝豆活動

師:春天到了,豆寶寶們穿著厚厚的外衣來到小二班給我們做游戲了。先做第一個游戲,請你們把大豆寶寶(蠶豆)的外衣脫掉送回紅色的屋子里。把脫掉外衣的小豆寶寶(豌豆)送回藍色的小筐里。家長協(xié)助孩子把豆寶寶分別送進筐里,比比誰送得多。

2.豆寶寶變變變

師:現在我們要做第二個游戲。請你們和爸爸、媽媽利用身邊的物品一起把它們變成一個好玩的玩具。孩子和家長一起制作豆類玩具。

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豆類玩具。

3.展示作品

師:小朋友,你們真棒!把“豆寶寶”變成了這么好玩的玩具。請你們把它們介紹給身邊的小伙伴認識,“豆寶寶”一定很開心。

幼:分別介紹自己完成的“豆寶寶”玩具

(獎勵幼兒,把筐里的豆寶寶作為獎勵送進廚房,請家長和孩子嘗嘗它們的味道,并初步了解豆豆的營養(yǎng)價值。)

活動延伸:

1.作品放在“我是小巧手”區(qū)角進行展覽,培養(yǎng)孩子的自豪感。

2.在區(qū)域活動中,增加剝豆的活動,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3.與父母共同品嘗勞動成果,體會成功的快樂。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對學前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學前教育機構與家庭合作共育,早已成為世界學前教育的共識?!兑?guī)程》中指出:“幼兒園應是主動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們創(chuàng)設良好教育環(huán)境,向家長宣傳幼兒教育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p>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家長包辦的事情比較多,動手能力很差,加上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所以為他們設計的活動必須情景性強、緊湊。“把脫掉外衣的豆寶寶送回家”、“豆寶寶變變變”正好符合這些特點,很能吸引孩子。家長和孩子都十分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剝豆、制作各種各樣有趣的豆玩具,與蠶豆、豌豆來了一次親密的接觸,起到了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培養(yǎng)了孩子語言能力及交往能力

幼兒在自由、寬松的交往環(huán)境,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fā)展著人際交往能力和思考能力?;顒又校覀円蠹议L不斷地和孩子進行交流,特別是豆的名稱、大小、顏色等特征,要讓孩子反復說?;顒雍髱讉€孩子能清楚地說出“扁扁的蠶豆”、“圓圓的'豌豆做眼睛”,“青青的小草”等語言。而對于語言能力較強的孩子還能在家長的引領下當眾邊手舞足蹈地說:“我家用樹葉和蠶豆做了蹦蹦跳跳的大青蛙”,“飛來飛去的小鳥”,“橫著走路的螃蟹”等。

2.培養(yǎng)了孩子動手能力和克服畏難情緒

剝豆是整個活動的重點,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難點。為了抓住孩子的興趣點,提高孩子注意力,我們創(chuàng)設情境“豆寶寶和我們做游戲”、“送豆寶寶回家”,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積極性很高,而且相鄰的家庭會相競爭。剛開始有些孩子不會剝,我們鼓勵家長不但進行示范,還要反復地教他們,每個孩子都完成了任務。

3.親子活動的目的就在于老師、家長、孩子三位一體的積極互動,在活動中促進孩子能力的發(fā)展。

在“豆寶寶變變變”整個親子活動中,家長們自始至終配合老師,老師也自始至終關注孩子,孩子們認真投入活動,三者配合默契,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八

教育目的:

通過手部運動,訓練寶寶手的靈活性和動作的控制能力,從而促進寶寶腦的`發(fā)育和智力的發(fā)展。

活動過程:

1.教師邊做動作邊念兒歌:“剛才寶寶活動了小腳,現在再讓我們一起來活動一下小手。”

2.教師伸手示范:“打開(張開雙手),關上(雙手握拳),打開、關上、小手拍一拍?!保p手有節(jié)奏地拍三下)。“打開、關上打開關上,小手抱一抱(雙手抱臂三下)。打開關上、打開、關上,小手抓一抓?!保p手有節(jié)奏的張握)?!按蜷_、關上、打開、關上,小手藏起來?!保p手握拳背到后面)。

3.請家長帶著寶寶跟著節(jié)奏一起來做。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九

教具構成:

《小貓》音樂。

教育目的:

繼續(xù)培養(yǎng)寶寶走、跑跳、平衡等基本動作,以及手腳協(xié)調能力。

活動過程:

1.播放歡快的音樂,迎接寶寶的到來。教師帶著寶寶一起跟著音樂拍拍手,轉轉圈等,一邊等寶寶到齊,一邊激發(fā)寶寶參與活動的興趣。寶寶到齊后,教師帶寶寶學做新的模仿操。

2.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一套新的模仿操,‘小貓’。寶寶都知道貓是怎樣叫的`?誰來告訴老師?對了。小貓是喵喵地叫,小貓最愛抓什么吃?”(小魚、小老鼠)。

3.“現在我們一起來學小貓是怎樣吃小魚,怎樣抓老鼠的。”教師開始邊念歌詞邊做動作。

a.小貓、小貓、喵喵,兩手放在嘴邊做摸胡須的動作4下。

b.“小貓小貓、喵喵”,蹲下兩手做摸胡須動作4下。

c.“蹲在地上吃小魚”。蹲下,兩手掌手朝上做吃小魚動作4下。

d.“站起來伸伸腰?!闭酒?,同時兩臂從腹部前,經胸前向上舉起,然后左右分兩到兩側。

e.小貓、貓、跳跳跳、,兩手放在胸前,做擺手動作4下。

f.小貓小貓彎彎腰,兩手做摸胡須動作2下,然后左右彎腰各一次。

g.找找尾巴哪里去了,兩臂下垂,左右擺動。

歌曲、小貓1=d2/4。

(5567|ii)|1313|55|4646|535|。

小貓小貓喵喵蹲在地上吃小魚。

小貓小貓?zhí)鴦e讓老鼠跑掉。

1313|55|4242|131||151||。

小貓小貓喵喵站起身來伸伸腰。

小貓小貓彎彎腰找找尾巴哪里去了?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十

感知節(jié)奏,訓練寶寶跳的能力。

1.教師:“寶寶賣完豆豆,讓我們一起來活動一下,跳一跳吧。”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跳,看看誰跳得最好。教師:“寶寶都跳得很好,現在老師要請大家玩一個音樂游戲,跳到我這里來?!?/p>

2.請家長圍成一個圓圈,教師和寶寶站在圈里,邊念歌詞邊跳,念到最后一句時,和一個家長點點頭。

3.教師帶著寶寶跟著音樂學習有節(jié)奏地跳,跳到家長面前時,家長主動和寶寶點點頭,對表現較好的寶寶給予表揚?;顒臃磸蛶状巍?/p>

3—1—|33345—|2—7—|22234—|。

跳跳,跳到我這里跳、跳、跳到我這里,

3—1—|33345—|23432|1—1—||。

跳跳跳到我這里跳到我這里,你好!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十一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活動,使幼兒發(fā)現肥皂的外形特處和用途。

2.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各種感官司感知多種多樣的肥皂。

3.通過吹泡泡活動,增添幼兒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形狀、顏色、氣味不同的洗衣皂、香皂、藥皂、嬰兒皂每組一份。2.臟手絹若干,臉盆四只。

3.吹泡泡玩具人手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嘗試一:引導幼兒觀察肥皂的外部特征,運用多種感官感知多種多樣的肥皂。

1.請小朋友試著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筐中的肥皂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什么味道。

2.幼兒動手嘗試,教師引導、鼓勵幼兒運用不同的感官司進行嘗試。

3.請幼兒相互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并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發(fā)現介紹給大家。

4.師生共同部結:肥皂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各種各樣的形狀,各種各樣的味道。

(二)、嘗試二:洗手間。

1.提供四盆水,肥皂若干。

教師提問:手絹臟了,你們能把它變干凈嗎?

2.幼兒嘗試洗手絹,教師個別指導,同時引導幼兒觀察洗的過程中手絹和水的變化,感知肥皂的用途。

3.討論:肥皂的用途。

4.總結。

(三)、嘗試三:游戲“吹泡泡”

出示吹泡泡玩具,幼兒動手嘗試,引導并鼓勵幼兒吹出又大又多的泡泡。

小朋友在歡樂中結束活動。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采訪等方式了解相關知識。

3、活動過程:

1)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蓡l(fā)幼兒從物體發(fā)信號、用聲音發(fā)信號、用文字發(fā)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fā)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fā)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fā)傳真、發(fā)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fā)信號。

2)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了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組織幼兒玩通訊游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后,再一個一個的往后傳,各組最后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活動延伸:

1)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在活動區(qū)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制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提供道具。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十二

活動名稱:

適合班級:

小班。

重點領域:

語言。

生成背景:

小班的小朋友特別喜歡戶外活動,所以我們一有空便會帶領孩子們去草地上做游戲或搞一些表演式的集體活動,但是自從上了《和太陽寶寶一起玩》這節(jié)課后我發(fā)現他們對太陽就特別感興趣,有一次,一位小朋友突然問我:“老師,你看,我們窗子上為什么有很多顏色?這時我就稍微對他解釋了一下,但他的反應還是一知半解,于是我就想:既然小朋友對太陽那么感興趣,何不抓住契機,讓幼兒了解一下有關太陽的其他知識,讓他們知道,正是因為有了太陽光的照射世界才會變得五光十色、多彩多姿,從而豐富幼兒對顏色的經驗。于是此為突破口,從幼兒熟悉的幾種顏色著手,通過游戲、探索、直接感知、講述、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等途徑來實施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豐富幼兒關于紅、黃、綠、藍等顏色方面的經驗。

2、引導幼兒學說“我給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

3、幼兒能在聯(lián)歡活動、尋找活動中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

活動準備:

活動室四周布置成花園(花瓣中藏著相應顏色的擬人化色寶),幼兒隨意坐在中間的地毯上,太陽媽媽穿的衣服一件(衣服有七種顏色的口袋),太陽頭飾8個。

活動重難點:

學說完整句“我給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

活動流程:

情景講述--認識顏色寶寶--找顏色寶寶--聯(lián)歡活動。

活動過程:

一、情景講述:

1、在一個美麗的花園里,住著太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他們每天在這里唱歌跳舞做游戲可開心了。(教師扮太陽媽媽邊說邊從花叢后面慢慢的隨音樂跳舞出來。)。

師:嗨!小朋友,你們好!認識我嗎?

幼:知道,你是太陽媽媽!

師:哎呀,太陽媽媽真高興你們還記得我,今天我是來邀請你們去我家做客的,愿意嗎?

幼:愿意。

幼兒與太陽媽媽一起隨音樂來到預先布置的花園里。

(評析:情景講述能激起幼兒的活動興趣,小朋友肯定也很想知道太陽的家到底是什么樣的,還有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做客是很開心的,同時也知道客人是不能隨便弄壞別人的東西的,為下面的尋找活動作了鋪墊。)。

二、認識顏色寶寶。

1、尋找太陽寶寶。

師:哎呀!你們看我的孩子多調皮,媽媽不在家,他們又出去玩了,怎么辦呢?不如我們先到草地上休息一下,再想想有什么方法讓他們回來。(幼兒隨意坐下并討論)。

師:想好了嗎?

幼1:打電話。

幼2:我們去把他們找回來。

幼3:叫爸爸媽媽找。

友4:你叫一下他就聽見了……。

師:小朋友的辦法真多,不如我們試試一起大聲喊一下,好嗎?

師生一起喊:“太陽寶寶、太陽寶寶”

太陽寶寶:我們回來了。(出來紅、黃、綠、藍四個寶寶)。

師:你們看家里來了客人,你們應該怎么說?

太陽寶寶:歡迎你們。

幼:謝謝!

太陽寶寶:不用謝!

(媽媽及時引導寶寶和客人相互問好,讓幼兒知道應該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師:小朋友,你們認識我的寶寶嗎?他們是什么顏色的寶寶呢?(教師逐一點著他們的顏色讓幼兒回答)。

幼:他是紅色寶寶。

幼:他是綠色寶寶。

幼:他是藍色寶寶。

幼:他是黃色寶寶。

師:哎呀,我的寶寶怎么少了呢?請小朋友再幫助我一起喊吧!

教師和幼兒再一起喊:太陽寶寶,太陽寶寶。(再出來青、紫、橙三位寶寶)。

師:這幾個寶寶你們認識嗎?它是誰呀?(讓幼兒個別回答)。

師:我來介紹一下吧。

(幼兒逐個認識青色、紫色和橙色)。

(評析:通過逐個認識加深幼兒的直觀記憶,第二次喊更會激起幼兒的認識興趣,從而會記住后面新認識的三種顏色。)。

三、找顏色寶寶。

太陽媽媽還有許多寶寶沒有回家在花園里玩呢,想請你們幫忙找回來,愿意嗎?但是媽媽有兩個要求:

在你找到寶寶后能說出你幫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找到后馬上回到這里,可以先告訴你的小伙伴。

花園里的花草不要弄壞了,他會痛的。(放音樂,幼兒開始找,教師巡視幫助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并且指導找好的幼兒相互交流。)。

集中幼兒提問: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我看見好多寶寶回來了,那么請你說說你幫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

幼1:我?guī)吞枊寢屨业搅思t顏色寶寶。

幼2:我?guī)吞枊寢屨业搅司G顏色寶寶。

幼3:我?guī)吞枊寢屨业搅饲囝伾珜殞殹?/p>

幼4:我?guī)吞枊寢屨业搅它S顏色寶寶……。

師:謝謝你們幫我找回了寶寶,可是我的寶寶在外面玩了一天也累了想休息一下,你們看太陽媽媽身上有各種顏色的大口袋就是寶寶的.小屋,你們愿意送他回家嗎?但是媽媽又有個要求:

1、在送寶寶回家時必須要說“我?guī)吞枊寢屨业搅?*顏色的寶寶,不然媽媽不知道寶寶回家了。

2、每個顏色寶寶都有自己的家,別把寶寶送錯了房間,不然他會哭的。

3、送寶寶回家時不能推來推去,不然他會摔跤的。

幼兒開始送寶寶回家。

(評析:再次練習說:我?guī)吞枊寢屨业搅?*顏色寶寶,加深記憶。還有送寶寶回家這個活動能把幼兒的活動興趣全部激發(fā)出來,讓整個教學活動進入高潮,抓住了幼兒的興奮點。)。

四、聯(lián)歡活動。

太陽寶寶回到家里真開心,謝謝你們的幫忙,太陽寶寶們還想邀請你們在草地上一起來開個聯(lián)歡會,好嗎?(師生一起隨音樂唱歌跳舞)。

活動延伸:

將太陽寶寶放至科學角或語言區(qū)中,讓幼兒進一步認識太陽的各種顏色以及為幼兒提供一個探討太陽的其他有關知識的空間。

活動評價:

小班的孩子一般還處于直覺行動思維階段,而本次活動以情境表演展開是符合幼兒幼兒的年齡特點的。整個活動是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的,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特別在請幼兒幫助尋找寶寶時,每位孩子都比較興奮,所以請他們用語言表述時表現也比較積極,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最后請他們舉行聯(lián)歡活動,讓幼兒再次處于興奮狀態(tài),讓整堂課也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十三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秋天的季節(jié)特征,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動手、動口的能力。

2、讓幼兒在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同時,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3、加強家園聯(lián)系,增進家園間的彼此交流。

1、讓幼兒帶上少許的零食、油畫棒、紙、風箏。

2、與幼兒商量活動中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

3、交代幼兒要保護環(huán)境,不亂丟垃圾。

1、到目的地分班集中(市公安局旁方向)。

2、交代活動中注意的安全事項、活動總要求及活動后的作業(yè)(a、幼兒講述秋游見聞,家長記錄b、完成《秋天在哪里》表格)。

3、游覽瑞安廣場。

4、大家共同分享零食,幼兒自由活動。

1、幼兒口述日記“今天我們秋游”,家長記錄。

2、布置親自欄,張貼幼兒繪畫作品,公布部分幼兒的日記、家長的隨感。

五、活動地點。

瑞安廣場(市公安局旁)。

20xx年10月29日上午8點30分。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十四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征,了解肥皂的基本用途。

2、樂于參與活動,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

3、在游戲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過程:

一、調動幼兒已有生活經驗,認識肥皂。

猜一猜,引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讓幼兒猜一猜,摸一模,聞一聞。

2、原來是肥皂寶寶,請一幼兒把肥皂寶寶請出來。

二、幼兒感知各種各樣的肥皂,說說自己的發(fā)現和肥皂的作用。

1、小猴姐姐這里還有許多的肥皂寶寶,我們也趕快把它們請出來吧。幼兒來桌子邊圍著一起喊:肥皂寶寶,請出來!(老師打開蓋布)。

(2)先與旁邊小朋友互相講一講,再請小朋友來告訴大家。

(3)老師小結:這么多肥皂寶寶是不是一樣的?什么不一樣?(有各種形狀、各種顏色、聞起來有的香味,有的藥味。)。

2、欣賞課件,認識新式肥皂,進一步了解肥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幼兒看課件認識蛋糕肥皂、棒棒糖肥皂、不銹鋼肥皂、竹碳肥皂等。

老師小結:很多的新式肥皂看起來更漂亮,用起來更方便,對我們的健康越來越有好處,所以人們越來越喜歡使用肥皂。

3、說說肥皂的用途。

那你們在什么地方也見過肥皂寶寶?

什么時候要洗手(在飯前便后、手臟)、洗澡(保護皮膚)、洗衣服(干凈、香)等。

教師小結:肥皂的用處。

三、感知肥皂遇水后的變化。

小猴姐姐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肥皂寶寶有一個好朋友,他們經常在一起玩游戲知道它是誰嗎?(水)你們也想跟肥皂寶寶和水一起來玩玩?(先把袖口卷起來)。

1、老師提出要求:看一看,肥皂在水里會有什么變化?你發(fā)現了什么,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大家。

2、幼兒嘗試跟肥皂寶寶和水一起玩。

(1)現在小猴姐姐想知道你們是怎么玩的呢?

(2)幼兒試一試。

(4)幼兒說說自己的做法。

(5)幼兒再嘗試操作。

3、幼兒合作:引導幼兒在玩中發(fā)現肥皂的小秘密:發(fā)現很滑。用手搓一搓開始能產生白白泡沫,漸漸白白泡沫變成黑黑泡沫,能溶在水里。白白的水變成黑黑的水。

4、把肥皂放在筐中,到一邊去把小手洗一下,然后用毛巾把小手擦干。再過來告訴大家你的發(fā)現。

(1)肥皂在水中摸起來有什么感覺?(滑滑的)。

(2)小手搓一搓會發(fā)現什么?(白泡泡變成黑泡泡)。

(3)剛開始的水是沒有顏色的,然后呢?現在呢?(溶在水中,水變白了,就叫肥皂水,肥皂水變成臟水。)。

四、“吹泡泡”游戲(在活動室一邊放四盆肥皂水,讓幼兒在輕松、愉快音樂聲中玩“吹泡泡”游戲。)。

1、小猴姐姐跟你們一起玩一個游戲名字叫“吹泡泡”,看誰吹的泡泡又高又大又多。

2、最后、小猴姐姐帶你們去小猴王國旅行。

五、延伸活動。

到太陽下玩吹泡泡的游戲,會有什么發(fā)現呢?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十五

授課教師:xx。

活動名稱:樹葉寶寶。

活動目標:。

1、體驗媽媽和孩子的親情。

2、學習根據不同信號走跑交替。

3、區(qū)別樹葉的顏色(紅色、綠色、黃色)并一、一對應找相同顏色。

活動準備:紅色、綠色、黃色樹葉若干、樂曲、手鈴。

活動過程:

(導入)1、幼兒根據律動進行表演。“聽、嗚嗚…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看到我的寶寶啊?秋天的時候,風婆婆把他們帶出去玩,現在冬天都到了,我寶寶還是沒回來,我該怎么辦???”(啟發(fā)幼兒去森林公園幫樹媽媽找樹葉寶寶)。

(過程)2、尋找樹葉寶寶。

〈1〉、“呼…”一陣微風刮來,我們慢慢的走吧。(固定節(jié)奏)。

〈2〉、“呼呼…”一陣好大的風刮來,小朋友們快快原地轉圈跑。(不規(guī)則節(jié)奏)。

〈3〉、風停,教師問小朋友有沒有看到她的寶寶?沒有。

〈4〉、重復此過程:小風(慢慢走)、大風(原地轉圈跑)、風停了,小朋友找到了樹葉寶寶。

3、請幼兒觀察樹葉的顏色(紅色、黃色、綠色)并送樹葉寶寶回家。(回家的路上重復走跑交替過程)。

4、到家了,觀察房子的.數量、顏色。(紅色、黃色、綠色共三所)將不同顏色的樹葉送到相應顏色的房子里。

5、教師糾正放錯的幼兒。

(結束)1、樹媽媽感謝小朋友幫助她找到樹葉寶寶,并告誡小朋友不要和陌生人走,隨便離開自己的親人。

2、參加森林舞會自由舞蹈。

活動延伸:

請幼兒用手拓印樹葉。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十六

教學活動要有好的效果,首先選材很重要,我選擇《多彩的肥皂》是因為肥皂小朋友們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品,每天都需要用到,對孩子來說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孩子會感到比較感興趣。

我們班的孩子的`差異性比較大,能力較強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好,回答問題完整,并且善于觀察。而能力較弱的孩子卻相差比較大。所以,在設計活動時要考慮到這種情況。在活動中我采用了強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強的孩子帶著相對較差的孩子一起活動,引導他們去相互學習。

我的這個活動主要是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使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肥皂的外形特征和用途,并學會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多種多樣的肥皂。我覺得幼兒能較好地進行觀察,在活動中能積極參與,通過活動發(fā)現了肥皂的許多秘密。但是小朋友們的完整表達能力不是很好,在表述發(fā)現的時候回答不是很完整。在以后開展這個活動時,我要多采用游戲的形式,因為小朋友特別是小班小朋友對游戲是最感興趣的,最能吸引他們,游戲的形式可是使小朋友們對活動更有興趣。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十七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聽念念兒歌,讓幼兒學會抹肥皂。

2、讓他們知道要用肥皂才能將手洗干凈。

活動準備:盆、肥皂、

活動過程:

1、情景感知。

教師念兒歌。

2、交流體驗。

(1)幼兒議議,怎樣才能使小手洗干凈?

(2)肥皂多涂好不好?

(3)教會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

3、行為鞏固。

幼兒試試抹肥皂,細細搓洗,教師觀察指導,并提醒個別幼兒不玩弄肥皂。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十八

親子活動目的:

1、增進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向家長宣傳新的教育觀、兒童觀,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生活、學習情況,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能主動配合,做到家園互動。

2、增進親子間的情感,激發(fā)幼兒和家長積極參與親子游戲的熱情和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在成人面前大膽表現自己。

親子活動流程:

首先我代表小(1)班的兩位老師歡迎各位家長的到來,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能抽出時間來參加這次親子活動,對此我們表示衷心地感謝與熱烈的歡迎。今天,我們能相聚在一起,都是以孩子這條紅線貫穿到一起來的,是孩子讓我們相識、是孩子將我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是孩子讓我們有了共同的教育目標。開學已有三個月了,我知道有很多家長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這些日子中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在幼兒園表現怎么樣?我們開展今天這個親子活動,主要目的也是:希望你們家長進一步配合老師,加強我們之間的.聯(lián)系,互相交流一下孩子在園及在家的情況,并能夠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教學活動和教育管理中來??傊痪湓?,就是“一切為了孩子”。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根本出發(fā)點。首先,讓我們一起看看孩子們開學以來所學的本領。

1、手指游戲

“十個手指真有趣”“手指謠”“數數歌”“小不點”

2、兒歌

“嘴巴歌”“片片飛來像蝴蝶”

3、歌曲

“小手爬”“兩只耳朵”“咪咪小花貓””拇指歌”“小花狗”

活動一:兒歌“狗尾巴草”

活動目標:

1、喜歡這首有趣的兒歌,樂意邊表演邊朗讀兒歌。

2、根據小草與小狗尾巴相似的關系,理解兒歌。

3、初步學習兒歌“狗尾巴草”,感知兒歌的音韻,愿意在成人面前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一、從復習的音樂游戲“小花狗”連入活動

1、小花狗吃完了肉骨頭想出去散散步,它走呀走呀,走到了哪里呀?

3、我也采了一把這樣的草,它像小狗身上的什么呀?

4、呀!你觀察得真仔細。這草和小狗的尾巴很像,所以小草有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叫狗——(幼兒接著說尾巴草)

2、我們仔細聽聽兒歌里講了些什么?

(1)兒歌的名字叫什么?

(2)你在兒歌里聽到了什么?

(3)小朋友聽得真仔細,我們再來聽聽。

(1)誰最喜歡搖尾巴?小狗是怎樣搖尾巴的?我們一起學學。

(2)小朋友學得真有趣,我們邊念兒歌邊表演。

(3)誰來學小狗了怎么學的?

(4)小狗表演的很棒,小草也學得不錯,我們再來表演一下,是誰先搖尾巴的?

(5)小狗的尾巴還喜歡怎樣?我們一起學學。

(6)誰也來學啦?

(7)我們邊念兒歌邊表演。

(8)小狗可高興了,它把尾巴搖啊搖,翹錒翹,小草也怎么樣?

(9)最后,變成了一棵什么?

(10)小朋友表演得真好,我們一起邊念兒歌邊表演。

4、分角色表演兒歌

(1)我想扮演小狗,小草誰來當呢?是誰先搖尾巴的?再是誰搖尾巴的?(提示:小狗講得時候,小草要仔細看,呆會認真學。)

(2)師幼交換角色表演兒歌。

(3)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表演。

1、小狗和小草看我們的小手這么靈巧,想到你們的手指上來玩游戲,你們愿意嗎?那請你們在這只手的食指上戴上小狗的指偶(教師示范)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帶小草的指偶。

(1)幼兒自主游戲。最后一句時引導幼兒將戴小草指偶的食指和另一只手的食指并攏。

(2)小朋友表演的真好,我們再來一次好嗎?

四、小朋友精彩的表演,爸爸媽媽都看呆了,趕緊去教教爸爸媽媽,大家一起來表演。

五、小狗今天真高興,還想和我們做游戲,可是現在得休息一下,否則可就累壞了。請小朋友先送小狗和小草回家吧!我們也休息一會兒,呆會兒再玩。

活動時間:20xx年10月30日(星期日)

早上8:30—10:00(1小時30分鐘)

目的活動:

促進幼兒與家長之間的密切配合,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活動過程:

生命在于運動!在這快樂的日子里,我們幼兒園小朋友迎來了第一次親子運動會。而今天最為值得高興的是,我們幼兒園請來了這么一群大朋友。小朋友,你們說是誰呀?(對了,他們就是我們最親最愛的爸爸媽媽。)那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歡迎爸爸媽媽們的到來!在比賽的開始,先讓我們一起來為自己加加油吧!(鼓氣勢:嘿嘿嘿,我最棒!)看來小朋友們對這次比賽非常有信心,讓我們賽出友誼,賽出精神。

1、游戲名稱:活板橋

游戲玩法:

游戲分兩對比賽,每隊相同人數.

每個家庭兩塊紙板,家長移動紙板,幼兒交替在板上跳,繞過終點線再和家長一起跑回原地,最快送完為獲勝者.

游戲規(guī)則:

前進時腳不離紙板。

2、二人三足

游戲玩法:參賽隊用帶子把大人和孩子相鄰的一條腿綁在一起,站在起跑線后,聽到口令,一起跑向終點,然后返回,先返回終點的為勝利者。

3、游戲名稱:踩氣球。

游戲玩法:

家長背著孩子為一組,家長腿上綁好氣球,互相踩別的組的氣球。氣球剩得多的組為勝利者。

4、小樹熊

幼兒抱在家長的腳上,用繩子捆好,站在起跑線上,聽到口令,家長和孩子一起跑,繞過彎處,接著往回跑,誰先跑到終點誰就是勝利者。

5、打保齡球

游戲準備:礦泉水瓶2個,球2個

游戲玩法:幼兒在指定地位,用力推動皮球,將礦泉水瓶子擊倒。然后同家長跑回起點就算贏。

6、運西瓜

游戲準備:西瓜球若干、棍子若干、大的可樂瓶5個。

游戲玩法:媽媽(爸爸)與幼兒在指定的地位,兩人拿著棍子夾好西瓜球準備,兩人夾著西瓜球繞過汽水瓶然后沿路返回,誰最快回來的那組為勝。

7、袋鼠跳

游戲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首先讓幼兒穿著米袋扮鼠跳到轉彎處,然后同家長一齊走回來,先到的為勝利者。

8、推小球

家長把球推到轉變彎處,然后幼兒把球推回起點就算勝利者。

9、夾球跑

游戲玩法:幼兒抱球從起點跑至終點,將球交給家長。家長將球夾在腿間跑回終點,快者為勝。如球掉需撿回球夾住,繼續(xù)走。

10.快樂一家人

游戲規(guī)則:孩子投球,爸爸拿桶子接球,媽媽指導投中1個后,爸爸媽媽孩子返回,以先返回到起跑線者為勝。

在歡樂的氛圍中,我們的活動也該結束了。通過這次親子運動會,我們的感觸一定都很深。小朋友們展示了個人的魅力,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展示了良好的積極合作精神。我想說“小朋友真棒!大朋友更棒!”其實比賽的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大家都很快樂,最后祝小朋友們健康成長,祝我們的家長朋友們家庭幸福、永遠快樂!

寶寶班親子活動方案篇十九

學校是孩子學習成長的地方,家庭是孩子棲息的港灣,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學校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兩個重要陣地。家校攜手,開展“我讀書,我快樂”親子共讀活動,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yǎng)孩子讀書習慣,促進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長。

二、活動口號

1、發(fā)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2、讓學習成為習慣,讓讀書成為樂趣。

3、我讀書,我快樂,我讀書,我美麗。

三、活動準備

a、校園

1、校園內的走廊、宣傳櫥窗等陣地張貼宣傳標語、名人名言等,營造出一種濃郁的讀書氛圍,讓全校學生明白讀書的益處。

2、學校圖書保證做到全天開放,每班設有圖書角,圖書角上必須有一定數量的圖書,為學生借閱圖書提供方便。

3、各班級學習園地中開辟“書香園”,介紹有關名人讀書的故事,推廣優(yōu)秀書目,交流學生和家長的讀書心得,讓孩子好讀書,讀好書,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書的熏陶。

b、家庭

1、每個家庭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閱讀環(huán)境,做好四個一:一個不受外人干擾的小陣地,一張小書桌,一個小書架,一個臺燈。

2、家長帶孩子購買一些必讀書目。

四、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宣傳動員

1、向家長宣傳:家長學校將開展“我讀書,我快樂”親子讀書活動,并簡要說明此項活動的目的。(各班級向家長發(fā)放“親子讀書活動”倡議書)

2、家長學校召開家校聯(lián)誼活動,講明家校攜手,開展“我讀書,我快樂”親子共讀的重大意義,號召親子共讀。并倡議老師、家長和孩子同閱一本好書,在學校和家庭中形成讀書熱潮。

第二階段:方法探討

1、向家長推薦孩子必讀的書目或要購買的書目,每學期至少兩本。如結合語文課文開展拓展閱讀,三年級學習了《想別人沒想到的》后,可指導家長和孩子一起讀創(chuàng)新故事,提醒家長督促孩子開展閱讀活動,保證閱讀效果。

2、各班級設計家庭課外閱讀反饋表,要求家長于每周或隔周填寫一次,如實反映孩子在家的閱讀情況。

3、根據反饋表,評選每月讀書之星,并向各位家長通報,讓家長充分重視,并向自己的孩子宣傳身邊的榜樣,促進孩子的閱讀興趣。

4、在家長會中,讓家長和學員共同探討親子共讀的方法,發(fā)現家長中“親子共讀”的榜樣,提議這些家長把自己的閱讀經驗進行心得交流,讓更多的家長掌握指導孩子閱讀的方法、經驗。

第三階段:成果匯報

1、開展迷你書簽、親子讀書記錄卡等制作比賽。

2、開展“我和孩子共讀書”家長征文比賽。

3、開展“小書房評比”活動,數一數我有幾本藏書,比一比誰讀過的`書多,評比之最,向家長們告知。

4、評出一批書香家庭。

一、活動形式:

親子競賽活動

二、活動目的:

1、通過親子活動,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老師與家長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等親近關系配合、師生關系,有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2、通過參與競賽游戲,增加孩子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促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密切配合,增進彼此感情。

三、活動時間:

20xx年5月31日(星期一)下午4:00-6:30

活動地點:高家基小學校園山頂操場

四、活動準備:

1、活動方案,有關表格。

2、競賽游戲活動有關準備。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447235.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