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對讀書過程中所產生的思考和感受的總結,可以促使我們對自己的思考進行反思和改進。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好的讀后感呢?首先,要認真理解和消化所讀內容,抓住核心思想和觀點。其次,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和思考,深入挖掘主題和意義。同時,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流暢性,用詞得體、條理清晰。此外,在寫作過程中,要注意避免盲目照搬原文,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見解。最后,要仔細檢查和修改,確保讀后感的內容完整、準確、有條理,能夠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通過閱讀這些范文,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靈感和啟發(fā),同時也可以讓大家對不同類型的作品有更全面的了解。讀后感是一個很好的寫作練習和思考思維的方式,希望大家能夠通過寫讀后感來提高自己的語文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
巨流河讀后感篇一
作者:顏凌。一直有個理想,就是為普通人記述他們的一生。覺得每個人的一生,不只是個體的一生,也是他所在的家國、時代的印跡。二者結合,都有不一樣的精彩、故事和思考。巨流河這本被各網站評分甚高的回憶錄,就是齊邦媛女士對其一生的回顧;由于她的一生是被分崩離析戰(zhàn)亂不堪的歷史所驅逐著前行的,讓其又有了別樣的故事和深度。這里有對故土的思量,有對戰(zhàn)亂時代求知的執(zhí)著,也有對文學對追求執(zhí)著的熱愛。廣大評論里,對齊女士評價萬千,于我而言,這本書權當一本自傳去看,她是純粹的,不可疊加政治、派別去看待。
書的前半部分是最精彩,也是備受關注的。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回憶。作者大概人生經歷:
感觸之一:戰(zhàn)亂時候的家國為什么需要知識和知識分子。這也是作者通篇想驗證的一個問題。在整個顛沛流離逃難的過程中,戰(zhàn)爭和死亡的威脅如影隨形。父親齊世英為了學生的安危和求知,可謂四處奔走,無所不用。他們永遠帶著足夠的各科教科書、教學儀器設備,保證學生們只要到達一個地方就能復課。住寺廟,睡大炕,與臭蟲為伴,半夜隨時爬起來躲避敵人的轟炸......這種求學無疑是令人震撼的。當時我甚至在想,戰(zhàn)亂流離生命難保,為什么還這么執(zhí)著的去辦學求學?通讀之后,才會真的感受到:越是散失家國,越是混戰(zhàn)的時候,知識才越珍貴。因為不管對民族,還是對個人,都需要精神和知識的力量讓一代年輕人成為希望,活著的希望,國家的希望!無數次為南開辦學的張伯苓而動容,和平時候的我們,如果不讀歷史,永遠無法理解那種歲月里一所大學所肩負的使命和信念!而這些學生在長大后,他們正好是戰(zhàn)亂結束國家待興時期的活躍在軍、政、教育、文化界的中堅力量!他們是那時期民族的希望。
在對學校、學生、對他一生堅持創(chuàng)辦的《時與潮》,那種執(zhí)著、那種高尚的氣節(jié)和魅力也是讓我動容的。他堅信這是打敗敵人的利器,是希望和信念。他在關鍵時候給子女寫的書信,寥寥數字,鏗鏘有力,是孩子心中的堅實依靠和指路明燈。這是我所動容的。如今為人父母,總在思量后代的教育,能給予的環(huán)境。盡管階級的超越是很難的,但盡所能用自己的力量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和更高的臺階去看風景,給予其積極向上、永遠對生命充滿執(zhí)著和熱愛的教育都是無比重要的。
感悟三:信奉的力量和依托。作者終生是一個文化、學者,為了內心的純碎,避忌政治,成為了基督徒。盡管最初成為基督徒她只是想通過與張大飛上將選擇同樣的信仰來體會他的思想和感情。但終究在人生中她以信教的形式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擺脫了那個時代非左即右、非黑即白的政治站隊??梢詮奈闹忻黠@看到,終其一生作者對自己的黨國都是很敬重的,甚至對我們新的政黨逃避、敵視。當然,這是一個人的政治立場,即便我對作者的這種理念和態(tài)度也很憤然,但她并未刻意去強調政治,反而強調了在人生無數的門檻和選擇上給他力量的是她的宗教信仰。所以我想人的信仰各有所托,不需要像很多讀者一樣抓著作者的這點不放,嗤之以鼻。她不依仗政治,她也不參與政治,她只在自己的領域對臺灣甚至整個中國文學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年過四十為了求知只身前往美國學習,翻譯多部海外著作、為臺灣文學奠基,保持了文學的純粹。這,對于一個喪失家國的人而言已經很不一般。
齊邦媛女士的一生,可以說是獨特的、偉大的。她的一生是我國經歷創(chuàng)傷、自己政黨存亡的見證,是那個年代上層社會的人生履歷見證,這無疑是給讀者一個新的視角。她一生不斷追求文化的純粹和精神的寧靜,用自己的才學奠定了臺灣豐厚的文化基礎。不去談論文文學是否應該和政治、政黨相聯,只看歷史,我們能從巨流河去體會那個時代的艱辛和無奈,感受那兩代人的流亡與生存,反思黨政家國的發(fā)展和希望,都告誡我們和平不易,追求不歇。
巨流河讀后感篇二
在校長竭力推薦下抽空讀了齊邦媛先生的《巨流河》,為作者的命途多舛而感嘆,也為她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奮斗而感動。
巨流河就是遼河,家在北方。作者在幾十年的人生中經?;貞浧疬@條河,想到那個風云詭譎的年代,倘若郭松齡將軍那晚成功跨越遼河,拿下了沈陽,她的一生可能就此改變,千萬東北同胞的可能也不會流離失所遠走他鄉(xiāng),中華大地的苦難歲月可能不會如此艱苦而漫長,中國近現代史就是另一個面貌。只是遼河邊的那一晚,一點點遲疑,一點點懷疑,一點點陰差陽錯,錯失了良機,功虧一簣,令人唏噓。
由于出生在特殊的家庭,許多歷史的風云際會、人物的`音容笑貌,或與作者正面碰撞,或者擦肩而過。作者描摹他們人生、內心,使之從幽暗的歷史中走出來,成為獨立的人物。父親齊世英自不必說,張大飛的故事也感動了很多人,朱光潛、錢穆的描述足以成為他們的精彩別傳。對于有些歷史人物的點評,雖寥寥數語,但也一語中的又別開生面。
作者一生經歷無數大小坎坷,尤其是抗戰(zhàn)八年和戰(zhàn)后剛入臺灣的艱難歲月中,她不懈的追求、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無怨無悔的人生承受力,都是感染和啟示后來者的精神財富。在轟炸下過日子,作者感嘆:“每一天太陽照樣升起,但陽光下,存活是多么奢侈的事?!笨箲?zhàn)最艱苦時,學校準備轉移,老師是這樣教育學生的:“我們已經艱辛地撐了八年,絕沒有放棄的一天,大家都要盡各人的力。
教育部命令各校,不到最后一日,弦歌不輟?!弊髡哒f:“這之后六十年,走過千山萬水……人生沒有絕路,任何情況之下,‘弦歌不輟’是我活著的最大依靠?!辈徽摱啻蟮娘L雨,這種心定就讓人多了三分堅毅,齊邦媛說:“死亡可以日夜由天而降,但幸存者的生命力卻愈磨愈強,即使只有十七八歲,也磨出強烈的不服輸精神,也要發(fā)出怒吼?!边@不是說教,是現實的磨練,也是苦難的饋贈,作者和一批知識分子克服種種困難,為臺灣的文化、教育、社會現代化付出大半生心血,這其中并非都是一帆風順,但有一種精神,它就能支持著一個人和一個社會穿過陰霾的歲月,走向陽光燦爛的日子。
巨流河讀后感篇三
今天,一口氣看完了齊邦媛的《巨流河》,感慨頗深。這本來是一本自傳,但細細品來,更像是上個世紀中國波瀾壯闊大歷史的一個縮影,作者從自己身邊親人的生平寫起,逐漸寫到民不聊生、軍閥大混亂、異族入侵下的中國社會百態(tài),在整個大歷史背景下又穿插著各色小人物的故事,凸顯著一個個掙扎不休、頑強不屈,又充滿希望的靈魂。
破碎的山河,慘淡的家園,激發(fā)了一大批仁人志士為安邦救國的使命而努力。激情和理想的碰撞造就的是無數赫赫有名的大賢,是他們撐起了搖搖欲墜的中國,引領著無數雖然落魄卻充滿希望的靈魂去戰(zhàn)斗。文人積極辦刊辦學,傳播思想,培養(yǎng)有志青年;軍人扛槍上戰(zhàn)場,保家衛(wèi)國。他們挺起的都是錚錚不屈的脊梁。突然想起了書中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的那句話:“中國不亡,有我!”—南開。
作者的父親齊世英,無疑是本書的主線之一,他先入英國人創(chuàng)辦的書的書院學習,后又留學東西洋,早早的了解了這個廣闊的世界,回國后力倡辦學,隨郭松齡反張作霖,后失敗遁逃扶桑,次年回國加入黨,繼續(xù)為他救國救民的理想而努力奮斗,成績斐然。孫中山先生依據“天賦的聰明才力”把社會上的人分為“先知先覺”、“后知后覺”、“不知不覺”三類。這三種人無疑都是推進社會前進的力量,但我認為先知先覺之士才是社會變革的主要力量。作者的父親即屬于“先知先覺”之人,“先知先覺”之人,通常思想會很超前、很激進,觸覺敏銳,能夠提前預測到社會發(fā)展的風向,積極的探求社會的大變革,去實踐心中的理想。真正先知先覺的人比例很小,但卻個個都是精英,雖然在現行的和平維穩(wěn)的年代,這種人最為當局所不容,但是在那樣的一個社會大變革中,這樣的人無疑才是真正力挽狂瀾之人,真正的弄潮兒。
縱觀全文,真正讓我動容的還是作者那絢爛多姿、壯烈的人生,同樣年齡的時候,她的`人生閱歷是我們的好幾倍,她做的很多事情是我們自嘆弗如的。敬佩作者在兵荒馬亂、風雨飄搖中仍孜孜不倦追求知識的執(zhí)著和熱情,欣慰的是她有一個亦兄亦友,且對她飽含愛戀,關心她,愛護她,陪她一起成長,最后卻英勇犧牲的飛虎隊上尉張大非。想想自己,發(fā)現自己思想是那么的單薄和弱小,走過的人生軌跡就像全踩在了沙灘上,沒有留下足夠厚重的足跡。有時候真想投入到那段轟轟烈烈的歷史中去狠狠錘煉一番,去體會個中百態(tài)。即便我現在仍是籍籍無名之輩,但必當警而慎之,讓自己活出精彩。
巨流河讀后感篇四
這些年在多個網絡平臺看到對齊邦媛《巨流河》的推薦,有人甚至說這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好的三本書之一。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我看完了這本書,結論是:不推薦。
在此之前,我剛剛讀完臺灣作家王鼎鈞的“回憶錄四部曲”之《關山奪路》,這一部講的是他(一位山東鄉(xiāng)紳的兒子),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的經歷:離開正在就讀的流亡中學,當憲兵,看到東北的變局,內戰(zhàn)爆發(fā)后目睹我軍的勝利,知道這個政權容不下“中上層人士”,所以毅然奔往臺灣。
而齊邦媛的自傳《巨流河》,從她的出生地東北鐵嶺開始(家里有4000畝地),到九一八事變后,到南京投奔父親,并在全面抗戰(zhàn)后,隨父母和流亡學校一路西遷,抗戰(zhàn)結束返回南京北京,后來去臺灣。在日本侵華,舉家遷徙的過程中,在重慶大轟炸的災難中,他們家當然也有過艱難,然而這種艱難與整個時局、與很多人幾乎不能生存相比,作為國民黨高官的女兒,她基本上過著衣食無憂的富足生活。是的,她并不知道民間疾苦,對學校的左派活動不以為然,甚至覺得政治令人厭煩。在她的少年青年時代,在中國“安放不下一張書桌”的年代,她可以躲在書本里欣賞著英文詩的美。這種自認為的“不問世事的文學青年”是有家庭的背景加持的。
在《關山奪路》里,王鼎鈞寫道,抗戰(zhàn)勝利后,流亡重慶的學生為了回到家鄉(xiāng),復員之路是多么艱難,因為軍隊、逃離淪陷區(qū)的民眾、和流亡的貧困學生,都在返回的'路上,這是當時有限的運力無法承擔的。而在《巨流河》里,在政府還沒開始運送學生時,齊邦媛已經坐美國的軍機到了上海,又坐國民黨的軍機回到北京。
四十年代舉國困難的時期,照片上的她衣著優(yōu)雅,目光自信。她的家里出入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他父親的朋友,她自己的好友也都是富貴之家,或者某一行業(yè)的頭號人物。她的文中倒也沒有自得自傲。她從小就是在富足的高門大戶中長大,將這一切生活的賜予都視為理所當然。她真的沒有自傲,所謂的享受“特權”只是你們這些普通人的自以為。像她這種喊陳立夫伯伯的人,并不認為那些舉手之勞是什么特權。
我并不是要批判她什么,這個社會從來不是生而平等的。我只是不知道這本書被網上盛贊和力薦的理由是什么?作為一個普通百姓,我對她的生活經歷實在沒有共情能力。
我相信她本人無論是讀書還是工作,是很優(yōu)秀的,但是整部自傳中沒有對自己的任何批評,不僅對她自己,包括對她父親,他是一生“堅持人性尊嚴,民主革新的理想主義者”“秉持理想,堅守原則,篤信自由民主法治的理念”。我想如果我老了寫一本自傳,大概會坦白承認自己人性中的不足,行為中的缺漏,應該和她這種完美的自我認同有很大的區(qū)別。
巨流河讀后感篇五
時間到了年尾,終于斷斷續(xù)續(xù)地讀完了《巨流河》。之所以不想很快讀完,是因為這是一本很好的書,讓人動情處很多,許多情節(jié)和文字需要反復品味和揣摩,有些段落必須要用筆記的形式留下來。面對已近90高齡的齊邦媛老師溫和有力又樸實無華的講述,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寫好讀后感,沒有更好的文字來評論該書,也沒有更好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巨流河》是清代稱呼遼河的名字,她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遼寧百姓的母親河。埡口海位于臺灣南端,是鵝鑾鼻燈塔下的一泓灣流。據說洶涌海浪沖擊到此,聲消音滅。這是一個并未遠去的時代,關于兩代人從《巨流河》流落到埡口海的故事。
作者齊邦媛是臺灣文學家,該書是作者在80多歲時花費4年時間寫下的回憶錄。她作為舊時代的女子有幸遇到開明并重視教育的父親,她前半生在戰(zhàn)火硝煙中的大陸顛簸流離,后半生在風雨飄搖的臺灣潛心治學,一生都投入地讀書教書,從而獲得豐滿的享受;執(zhí)著地教書,收獲滿滿的成就;勇擔使命去編書,對臺島文學和教育卓有建設、革新和推廣的意義。其間,她和張伯苓、朱光潛、吳宓和錢穆等大家亦師亦友的醇厚經歷,讓人欣羨不已。齊邦媛先生用一種虔誠、謙虛、忠于事實的態(tài)度敘述自己一生的經歷及所感。從出生于東北遼寧,回望家鄉(xiāng)的的《巨流河》,到接受教育,在中國正處于抗日戰(zhàn)爭的苦難環(huán)境中成長而來。然后去往臺灣,定居長達六十余年。走過一路風風雨雨,齊先生都是娓娓道來。宛如發(fā)生在昨日的故事,十分的真實和明朗。
這是一部巨著,也是個人傳記文學,用鴻篇巨著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2010年在中國大陸以簡體中文出版,三年間增刷10次。喜歡這本書的不僅是作者同年代的人,還有很多可以稱作者為祖母的年輕人。
齊邦媛自幼流離,故鄉(xiāng)淪陷,親人逝去,她的人生從小就打上了悲劇的色彩,所以全書的基調就是悲傷的。可是這種悲傷在齊邦媛云淡風輕的筆墨下,則顯得十分優(yōu)雅,但是這種優(yōu)雅卻更添悲傷。她的筆下不僅有慷慨激昂的烈士,開啟民智的書匠,也有懷揣浪漫的少女。即便戰(zhàn)火連天,大學校園依然可以安放書桌;英雄壯烈赴死,校園依然可以云雀夜鶯。在作者的筆下,剛強的青年學生高歌中國有我不亡,更難能可貴的是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動亂中仍然辦雜志開書店,在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教育,生命不止,弦歌不輟。在戰(zhàn)火延燒的歲月,師長們聯手守護這一方學習的凈土,堅毅、勤勉,把莘莘學子從稚氣孩童拉拔成懂事少年,在惡劣的環(huán)境里端正的成長,當年幾乎所有學校集會時校長和老師說的同一席話是:一個國家在困難當頭,家園喪失的時候,保住了孩子們的書桌就是保住了這個國家的未來和前途。讀到這樣的描寫,內心充溢著滿腔激情,隨同齊先生一起,感受著年輕學子們在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境地如何讀書報國,如何舍生取義。作者也用了很多筆墨描述了朱光潛、吳宓等那一代文化大師的點滴風范,讓人肅然起敬。這才是真正的八年抗戰(zhàn),這才是真正的歷史。
現在歷史上普遍承認,從1927年到1937年這十年里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十年”,而那段時間出現了到目前為止各學科最好的學者,他們的各類論著在那個艱苦年代達到了巔峰,那個年代出生的學者不論功底還是知識與情懷修養(yǎng)俱是一流。不管歷史的走向如何,從任何角度看待那些晦暗的時段,都是有德才兼?zhèn)涞膶?,以關心國家命運勝于生命的行動啟迪了學生一顆顆敏感的心靈,才促使中華文明經歷烽煙仍得于傳承一代又一代,直至5000年。
齊邦媛先生何其不幸,生在一個紛亂的年代;又何其有幸,親歷那些風云流徙,并能在最不可能的條件下接受了完整的,且是舉國最高水準的教育。當我讀到她在英詩課上看到恩師朱光潛噙不住的那一顆傷懷之淚;讀到她在四川樂山三江交匯之處誦讀“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時都會充滿羨嫉和崇拜。
齊邦媛在臺數十年,經歷了相夫教子,踏足校園,留學海外,大學從教,編纂教科書等重要過程。看似順利卻也經受很多波折與磨難,這一切在齊先生寫來皆平淡無奇,但又令人心生感想,念念不忘。她為臺灣文學、教育費盡心思,其中重新修訂中學國文教科書,面對保守分子扣上的動搖國本的帽子和排山倒海般的攻訐,依然堅持以增進閱讀興趣和語文知識為方針,不以政治掛帥,對教育事業(yè)功莫大焉。由此看來即使在最晦暗的時刻,一位好老師、一本好教材也能啟迪一顆顆敏感的心靈。
到最后,齊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陸,見到了闊別已久的《巨流河》與家鄉(xiāng)的親人,印證了其一生不管經歷多少風雨,最終得到了回歸,也為那渡不過的《巨流河》作了一個了斷,具有深遠的意義。
齊邦媛之父齊世英先生為人寬厚仁和,是真正中國精神的代表,他從無營營名利之心,因而也從未到達權力的中心。他至死念念不忘當年《巨流河》敗北,自己的家鄉(xiāng)東北慘遭外族入侵,而他后半生再也沒有機會回去看一眼那滾滾東逝的《巨流河》?;夭坏綋碛小毒蘖骱印返募亦l(xiāng),憾恨于東北,隱恨于流亡到的臺灣。溫和潔凈的齊先生一生滿腔的熱血不得志,最后充滿憤慨的郁郁而終老臺灣。渡不過的《巨流河》永遠是齊先生心中的惆悵與癥結,也是中國臺灣與大陸遙海相望不能回歸的苦楚與事實。
本書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對齊家兩代人從東北《巨流河》到臺灣啞口海的個體經歷的記述,如齊先生自言,這是對“歷史的溫情和敬意”。也如先生的忘年交錢穆先生語,“能追憶者,此始是吾生命之真?!庇行┤?,有些事,是不能忘卻的。
巨流河讀后感篇六
若不是老師推薦,我想我不會翻開《巨流河》這本書的。這是去年老師推薦的一本書,我也是在2021年看完的,但看完之后一直沒來得及寫讀書筆記。今年下定決心,要多寫,不管想的深還是淺,都要有多少寫下來多少,否則我這健忘的腦子,過幾個月全忘干凈了,只剩下個熟悉的書名。
其實我是有些后悔現在才讀到這本書的,若是在我大一大二的時候,少讀些辛夷塢,郭敬明,唐七公子,而是在那時候就接觸到類似齊邦媛大師的《巨流河》這樣的大作,立志和格局是不是應該又是另一番樣子。
這本書算是齊邦媛大師的個人自傳?!熬蘖骱印笔恰斑|河”的別稱,是一個地名。作者以八十多的高齡歷時四年寫作完成,以縝密的筆力,從長城外的巨流河開始,到臺灣的埡口海結束。從兒時的故鄉(xiāng)寫起,父親齊世英跟隨郭松齡將軍倒戈反張作霖兵敗巨流河,開始從東北流亡到關內,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又從北平輾轉到南京,到漢口,后到重慶,在父親的安排下,就讀南開中學,后考入國立武漢大學,之后又到臺灣教書。個人成長與家國喪亂如影隨行。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讀來,只能跟著當時的世界變化或悲或喜,同時慶幸我們是生在這和平時期。
齊邦媛的個人傳記應該是代表不了當時的大多數女性的。他出生于大家,父親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英雄,留過學,當過高級官員,辦過學,辦過雜志,所以她才能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多數人顛沛流離,吃飯都困難的時代逃離東北,在重慶,武漢讀書,接受到高等教育并思考國際關系和個人理想的問題。其溫和潔凈的性格,也可能與其父親的耳濡目染有關。
看這書的時候,我隱約是有些羨慕作者的,可以接觸到那么多大家,比如胡適、錢穆、張伯苓、孟志蓀、朱光潛、吳宓、袁昌英等等。豐富的精神生活讓苦難都有了味道??催@本書能意識到文學的重要性。文學帶來的格局,情趣與深度。上學時,與舍友一起讀的詩既浪漫又夢幻,原來我們中學學習到的那些撫慰人心的詩誕生于那個動蕩而艱難的年代,“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站在樓上看你”。文學是人心靈的養(yǎng)料?!爸袊煌鲇形遥 敝R分子的吶喊,文學的傳播也讓年輕人們認識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書的后半部分寫作者在臺灣定居的工作生活,她相夫教子的同時,從生活瑣碎中擠時間學知識以及中年去美國進修,回臺后推動臺灣代表性文學和西方文學的交流,做文學傳播者的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生活。參與小學生語文課本文章摘選的事跡也讓我深受感動。雖說歷史為政治服務,但能堅定從孩子成長角度出發(fā)而不是政治角度出發(fā),在那個時代還是很難的?,F在回頭看我們的小學啟蒙課文,特別是語文書上“默讀全文并背誦”的那些作品,真的是很好的文章,以至于我們成年后還會受其影響。作者在書中盡情抒發(fā)對文學的相知相惜,對走過戰(zhàn)亂回首望去的感懷,對已逝親友如張大飛等人的懷戀,所以說這是本厚重的自傳書。
從女性的角度來看,從齊邦媛的身上,我看到的是教養(yǎng),是盡管皮囊歷經風霜但思想及其豐富的教養(yǎng);是一個女孩的成長史,成長為溫和而又堅韌的女性的過程。我們的成長史中,學習了很多偉人的事跡,從古至今,也學習了很多歷史故事,它教我們如何成為一個正直,堅持,善良,愛國,無私奉獻等的人。男與女的差異在這時候是被弱化的。所以我們也一直覺得人是無差別的“男女”。然而在大學時一時興起的青春疼痛文學,如前文提到的“辛夷塢”“顧漫”“唐七公子”“九把刀”等作者的文學作品,多是青春時期男男女女的'情感糾葛。我認為這些作品會在一定程度上誤導年輕人,給我們一個錯誤的“男生”“女生”差異的認識。人到三十,才慢慢意識到其實性別差異是存在的且各具優(yōu)勢的,我認為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女性應該少讀些“言情小說”而多看看類似于齊邦媛,楊絳等的作品,從他們身上汲取“女性”的力量,學習堅韌堅定溫和而又內心豐富所帶來豐富生活的能力。畢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且潛移默化的。
唉,太久不寫東西手太生了,慢慢成長和記錄吧。今年的主要詞語應該就是“沉淀”了,別無他求。
巨流河讀后感篇七
閱讀齊邦媛先生的長篇回憶錄《巨流河》,我突然想起法國思想家福柯的這個觀點。??抡J為,身體打滿歷史的烙印,身體是歷史銘刻的媒介,??玛P注身體是如何被社會分隔、重建和操縱的。
《巨流河》真實在再現了二十世紀的滾滾洪流對個體生命的沖擊、裹挾、分隔、重建和操縱。
生于世宦之家的齊邦媛本應有著相對平穩(wěn)的人生經歷,然而,特定的時代特殊的身世把她一次次推入性命攸關的抉擇路口,而孜孜不倦的學習為她的人生之舟找準了航標,在一個個離亂的十字路口,她以自己的柔弱之軀駕馭著生命的小船,在陰霾中不放棄,在湍流中不迷失,八十高齡時仍然擎起如椽巨筆,寫下二十世紀百年風煙對一個民族,兩代人生命的沖擊、分隔與操縱。
家在遼寧鐵嶺的齊家兩代知識分子,是如何被卷進歷史的洪流,在血淚崩濺的時代夾縫中從遼寧的鐵嶺漂到山城重慶,又從重慶流落臺灣,隔著臺灣海峽,隔著啞口海、南海、東海、渤?;赝蘖骱拥?這,是中國近現代史。這,是一道20世紀的中國人心靈深處不可縫合的傷口。
“散文面對大地和事實?!薄毒蘖骱印肥怯蒙⑽墓P調記述的史詩:一個民族的血淚史,一個家族的苦難史,一群知識分子的反思史,一群離鄉(xiāng)游子的懷鄉(xiāng)史。
20世紀中國近現代史上的百年風煙,硝煙彌漫,血淚流離,被民族災難與權力規(guī)訓異化了的國人,很少能發(fā)出自己真實的聲音。
對于大陸讀者,透過《巨流河》,還能了解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東北郭松齡兵變的內因;抗日戰(zhàn)爭初起時二十九軍浴血華北,犧牲的壯烈;南京大屠殺,國都化為鬼蜮的悲痛;民心覺醒的抗爭……齊邦媛先生是這些重大事件的親歷者,見證者,記錄者和反思者。
齊邦媛先生在自序中寫道:“二十世紀,是埋藏巨大悲傷的世紀……書寫前,我曾跟著父母的靈魂作了一趟返鄉(xiāng)之旅,獨自坐在大連海岸,望向我扎根的島嶼。回到臺灣,在這間人生最后的書房,寫下這一生的故事?!闭鎸嵤沁@本巨著的特點,真誠是作者秉持的基本原則。
橫貫東西文化的國際視野。能夠穿越二十世紀的百年風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能夠在巨大的政治漩渦中保持知識分子的清醒與卓然,將個人際遇、家痛國難放到世界大舞臺上去體認去回望去反思,宏闊的視野讓大陸讀者讀到不一樣的歷史。
齊邦媛六歲隨母踏上尋找參與地下抗日工作的父親,后曾隨父就讀多個小學,在南開中學幸遇民族教育家張伯苓,結識了一群滿懷教育救國熱情的先生,在武漢大學學習期間,受教于學貫中西的朱光潛、吳宓等,初淋世界文學雨露的潤澤,樹立了大視野大文化的學者胸襟;在臺灣從教的近四十年中,以教授英美文學為主,能夠從文學關懷人類終極命運的普世情懷出發(fā)看待個人遭遇與家痛國難;她本人曾多次參與臺灣對外文化交流活動,能夠站在全人類的角度審視二十世紀的世界風云與家國巨痛,文字中自有一種穿透風煙后的澄澈。
超越政治偏見的學者立場。二十世紀的中國知識分子,難免不被卷進忽左忽右的政治旋渦,喪失獨立的價值觀。齊邦媛因“生性敏感”,雖然生長在家庭背景顯赫的齊世英家,但自從青年時代把心靈交給“基督”后,一生都在有意遠離政治斗爭的中心地帶,專做學問。這使她能夠對政治保持相對清醒,從而客觀真實地再現歷史畫面和歷史人物。朱光潛、吳宓、張伯苓、錢穆、胡適、戴鎦齡、田德望、袁昌英、哈耶克博士、sistermary……在她的筆下,大師音容可鑒,從他們手里傳遞的是文明與真理的薪火。耳濡目染,受大師影響,齊邦媛的一生,都在竭力保持著人格的獨立與學者的尊嚴。
然而,即使在流亡途中,青年學子仍然滿懷激情地進行千人大合唱。生命中有不可縫合的傷口,生命里亦有奔涌不息的河流,正是這激流激勵著人們,奮勇向前。比起那些鋪陳戰(zhàn)爭場面的小說作品,《巨流河》因為溶入了作者的人生體驗,更能打動人心。
尋找故土家園的游子心結?;夭蝗サ募覉@叫故鄉(xiāng)。近鄉(xiāng)情怯,這對于被迫流離的齊家兩代人而言,是最好不過的心靈寫照。齊世英青年時代留學日本和歐洲,歸國后心懷匡國濟民之志,加入國民,致力于文化救國活動,日盼夜盼盼到抗戰(zhàn)勝利,卻因站錯了隊伍被迫流落臺灣,命運似乎和這群人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惆悵如煙的個人際遇。齊邦媛與張大飛美麗而短暫的情緣是貫穿“巨流河”的一支溫馨而又凄美的支流。齊邦媛十三歲時遇見青年張大飛,他剛剛遭遇了家破人亡的重創(chuàng),兩顆敏感而年輕的心憑借一本《圣經》靠近。
在此后的六年中,等待來自云端的信成了齊邦媛步向青春的橋驛,一個“在云端,在機關槍和高射炮火網中作生死搏斗”;一個“在地面上逃警報,為災禍哭泣”。長達六年的鴻雁往來,見證了那個時代特有的巨變。這條布滿荊棘的空中鴻雁之途持續(xù)到張大飛以身殉國,然而,這份刻骨銘心的記憶一直沉淀在齊邦媛心靈的深處。
當巨痛終于淀成清流的時候,齊邦媛回眸歷史時驀然發(fā)現,“四個月之內,羅斯福逝世,陳納德解職,張大飛戰(zhàn)死。這一場戰(zhàn)爭帶著無數人的憾恨落幕。”個人的遭遇放在時代的洪流中如浪花般一閃即逝。
巨流河讀后感篇八
《巨流河》中的兩代人,是惆悵的。惆悵,與其說是個人和感懷,不如說是那個時代的總體情緒投射。家國世變,政權崩離,英靈殉國,文化浩劫,刻骨銘心的傷痛過后,只剩揮之不去的惆悵。
一代人如齊世英先生一樣,一生沒有個人恩怨,只有不共戴天的國仇——多少人年幼時看到自己父親的頭顱被掛在城門上。年少時的英志與才華隨著四起的戰(zhàn)火被一點一點消磨下去,壯懷與理念全部烙入了骨血,終而流血至死。這一代人的惆悵,來源于眼睜睜地看著故土被侵略者的鐵蹄踏得面目全非,又少有人能看著支離破碎的山河恢復原樣。
另一代人,如齊邦媛先生,于紛飛的戰(zhàn)火中長大,經歷過種種動蕩,最終漂洋過海,渡到了海峽的另一端。從漂泊到落地生根,由大陸到臺灣,扎根重生。但無論何時何地,家國喪亂的影子總是揮之不去。如齊邦媛先生自述:“童年起耳聞、目見、身歷種種歷史上的悲壯場景,許多畫面烙印心中,后半世所有平靜歲月的經驗,都無法將它們自心中抹去?!?/p>
《巨流河》,也是一本惆悵的書。書中曾寫到:“爸爸給我買的是來回雙程票,但我竟將埋骨臺灣?!?/p>
自六歲離開家鄉(xiāng),之后的十七年輾轉各地,在偶然的機會下赴臺灣,未料就此定居超過六十年。此后的幾十年,再也不能回歸,只有站在啞口海邊,悵望千秋一灑淚。像一艘回不了家的船,在海浪間望著回不去的土地。從東北到臺灣,從六年到六十年,一個是魂牽夢縈的原籍,一個是安身立命的所在,這兩個地方所產生的微妙的歷史互動,和所蘊含的巨大歷史憂傷,即是全書惆悵的核心。
然而,單純的惆悵是不能長久存留的。只有以平靜作結的惆悵,才為永恒。齊世英、張大飛、朱光潛、錢穆,這四位對齊邦媛先生影響最深的人,各有各的惆悵,也各有各的平靜。于亂世之中保持自己的尊嚴與人格。雖同“榮華富貴”沾不上邊,卻一個個活得清白、高貴,近乎神格。
就像,深感一生應盡之事已盡的齊世英先生,最終回歸了平靜,坐在床旁藤椅上溘然長逝。就像,意識到死亡終為自己的宿命的張大飛,平靜落筆自己的訣別信,而后赴死。“如同一朵曇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綻放,迅速闔上,落地。那般燦爛潔凈,那般無以言說的高貴?!本拖?,獨坐在青石板上的朱光潛先生,平靜地凝望著來來往往的人,在即將熄滅生命之火的歲月里,將一代宗師無言的暗示吹進晚輩們的心中。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就像,帶著對歷史的溫情與敬意的錢穆先生,于自己的紅葉階段,幾經風雨,終而平靜地落下。那歷史的傷痕,家庭遷徙,風雨臺灣,汪洋閎肆又深情綿密,氣勢磅礴又淡如平靜。
那血淚苦難的二十世紀,終而“一切歸于永恒的平靜?!便皭澟c平靜的交織照亮歷史,縱使“浪淘盡”,也不廢江河萬古流。江河不廢,萬古巨流。
巨流河讀后感篇九
《巨流河》一書以河為名,講的也是作者家中兩代人在戰(zhàn)爭年代飄零流落,從位于遼寧的《巨流河》,落到臺灣的啞口海的故事。
軍閥混戰(zhàn)、抗日戰(zhàn)爭、國共內戰(zhàn),上個世紀的事情似乎離我們很近,但又有一種抹不掉的陌生感。聽作者把那個特殊年代的那些事、那些人、那種情誼一一道來,方覺歷史書中那些輕巧的小字背后,藏著多么厚重的故事。全書很大篇幅離不開“教育”二字。作者從他父親志在興辦中國教育寫起,到她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所接觸的老師,再到長大后在臺灣的教書經歷。
教書本算個普普通通的事情,但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里,卻有了特殊的意義。厚重的歷史責任感,壓在他們的心頭,這樣的一群熱血青年,希望以教育興國。教育的魅力便在于此吧:把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愛、自己的家國情懷,潛移默化的傳給學生。雖然師生終有分別一日,但學生卻是帶著老師的思想理念和人生態(tài)度在向前走去。我一直記得自己的初中物理老師的一句話:“人生的路上,可以轉彎,不能回頭?!逼鸪?,我不明白為何為轉彎、何為回頭。現在只覺得,昂頭邁步向前進時多了幾分果敢無畏。
什么是一個好老師呢?記得我們在新生研討課上激烈的討論過這個問題,在閱讀此書時又產生了不一樣的感慨。在戰(zhàn)亂年代,有人選擇參軍報國,有人選擇學醫(yī)報國,有人用文章報國。而他們,則勵志用教書育人的方式報效祖國。當我讀到他們晚上因為日軍轟炸而在田野中四處尋找庇護之所,而第二天早上卻要繼續(xù)上課、考試時,心里是動容的。時代不同,環(huán)境也不同了,在現代化的教室中教書似乎并沒有在時刻準備逃亡的田間教書顯得那么偉大了嗎?在我看來,不在于時空境地之不同,而在于教育者的心境之不同、目的之不同。什么樣的老師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好老師?以前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我總是搜腸刮肚,把自己自上學以來所喜歡的老師列出,一一一總結他們的優(yōu)點、所長。現在看來,是自己的眼光狹隘了。把老師當成一種職業(yè),養(yǎng)家糊口,無可厚非。但若是能把老師這個職業(yè)當成一種責任,為祖國的未來培養(yǎng)人才,又是一種境界。
讀此書時,幾度為外戰(zhàn)爭之無情、人民之流離,還有那田野中孩子們的讀書聲濕了眼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羨慕極了,雖然時刻會有生命危險,但那種“茍不自強,奚以圖存”的純粹的信念是多么珍貴啊!愛國情懷的共鳴,使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復。只恨自己沒能生在那個時代,共赴國難。然而新的時代,新的國家,新的愛國主義,有新的內涵。境遇不同,目的相同,國家大義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
國家有需要老師就該有動力,國家需要人才,老師就應該努力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這樣方算得上是位好老師了。
巨流河讀后感篇十
數度哽咽,數度流淚,數度澎湃,然后歸于平靜。讀這本書時,許多的畫面烙印在心靈之上,給了我從未有過的震撼與感動。
《巨流河》與其說是一部個人回憶錄,不如說是一部記錄中國二十世紀的大事記。一位經歷了大半個世紀人生,承受著巨大悲傷,心靈上刻滿彈痕的八旬老者,深沉如大河般和緩而有力量的述說家國的命運,即使在生離死別至痛時刻,也顯示極大的謙抑和低回。也許這正是此書的魅力所在。
書作者齊邦媛,一九二四年生,遼寧鐵嶺人,國立武漢大學外文系畢業(yè)。巨流河就是現在遼寧百姓的母親河——遼河,她的父親齊世英,是當時東北革命軍的遼字一號,深入參與了抗日戰(zhàn)爭和內戰(zhàn)過程,親身經歷了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精通德日英三國語言,還只是個少年時,便深感那時的北方鄉(xiāng)村,國民知識閉塞,對國家和自己的命運幾乎全然無知,在淳樸美德后面常常是冷漠愚昧。長大后,他堅定地認識到,只有真正的知識和合理地教育才能潛移默化的拯救積弱的舊中國。在戰(zhàn)火中,為保中國薪火,臨危受命拼力保護一千多名師生撤離南京,在防空的警報聲中創(chuàng)建了水深火熱戰(zhàn)線后的一扇窗——《時與潮》雜志。在與父親走過的幾十年歲月,得以建立較高的價值觀和對知識的認知與追求的方向。
一九四七年,齊邦媛先生去到臺灣,成為臺灣大學外文教授,教學,著書,翻譯,成為將臺灣代表性文學英譯推介至西方,引介西方文學到臺灣的先行者。她慶幸自己,在戰(zhàn)時,依舊按部就班的接受了系統(tǒng)的學習,更是在名師指導下專心文學。一生受用不盡,齊邦媛以親生經歷見證了知識之重要性,教育之重要性。所以,在大學任教期間,自編教材,訓練學生敏銳思考,培養(yǎng)閱讀能力。講義幾乎是節(jié)節(jié)課都會從新做。這不得不讓我想起在我的少年時代,總會有用"發(fā)黃的講義"來形容老師的辛苦,現在看來到像是某種諷刺了。
這是一本厚重的書,翻開它,你便不舍漏去一字一句。于是,任何簡單,斷章取義的讀后感,都會是對歷史得不敬重,只有親自用心閱讀,才能感受到作者那一生的情懷。
《巨流河》,一位歷史見證者的回憶,隨著往事的追憶,我仿佛聽到了那個戰(zhàn)火死亡陰影下一群流離失所學生在流亡的路上,在月光下,在炮火中,依舊希望不滅的唱著《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xiāng),拋棄了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整日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xiāng)?
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我那無盡的寶藏?
爹娘??!爹娘??!
什么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
巨流河讀后感篇十一
上學期,劉老師給我們講了一本名叫《巨流河》中的一段故事,我聽得如醉如癡,放學便把這本書買回家了。剛看了兩三頁,就投入進去了,有時竟忘記了吃飯。僅7天時間便讀完這本書了。
《巨流河》這本書是齊邦媛女士寫的。描述了當時國家和日本對戰(zhàn),勝利后國共又開始對戰(zhàn)的情景。寫得淋漓盡致。在這期間,又講述了去樂山上大學時,先念的哲學系,后又因為朱光潛老師的引導下,轉成了外文系。在當時的社會下,朱光潛老師可是名滿天下的學者。當我讀到這時,不禁羨慕起齊邦媛女士了,羨慕她竟有這樣一位老師。而且她的身邊還不止一位名師,還有許多名師在她身邊。俗話說;“人在什么環(huán)境中成長,日后必定成為那樣的人。”雖說齊邦媛女士那代人在日本占領東北后,流亡到了關內,又向后方逃難,在西南讀書,抗戰(zhàn)勝利后又打內戰(zhàn),但又因為許多名師在她身邊,她成績很好,還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從南京逃到漢口在車上的畫面,有人掉進河里,摔倒了卻沒有人去扶。我想,也許因為死亡的逼迫,大家選擇了顧自己。
巨流河讀后感篇十二
歷史是由誰創(chuàng)造的?是人民。——這一不容置疑的定論是教科書明確告訴我們的。在這樣的唯物觀下,歷史是災難和抗爭、血腥和殘酷的代名詞,宏大敘事、非此即彼、冷酷無情是它的特性。至于歷史車輪下的一個個人,是不被關注的,也是不需書寫的。這幾日,讀著齊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才令我感受到真實的歷史存在于個體,存在于每一個人的心中。
《巨流河》敘述了齊先生坎坷一生的經歷以及他所見所遇的人們的不同遭遇,寫的雖是個人的歷史,但卻讓人看到了一個時代的變遷。從巨流河到啞口海,整整一個世紀的歲月,齊先生以她一個女性特有的溫情和敬意述說著這段苦多歡少、顛沛流離的生命史:幼年離家、戰(zhàn)亂求學、定居臺灣……而這些恰恰是在多數的歷史書中所不能讀到的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
更值得一讀的是,齊先生在自述的過程中竭力回避著政治的影響,而始終以一個中立者的角度看待過往的一切。東北是齊先生的故鄉(xiāng),也是她一輩子夢牽縈繞的地方。正因為這樣一份感情,無論是淪陷時的東北,還是勝利后的東北,她所見所聞的'“事實”就有了一種更深的理解和感觸,是我們所不知的,也是我們不曾想到的。
教師,是齊先生從事的最主要的職業(yè),也是她一生的志業(yè)。她教過中學,后來一直在大學教書,無論在哪里,她自己追求學業(yè)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止,而且在極度困難的條件下,她仍然不放棄。如此這般刻苦努力的精神,桃李滿天下自不必說,更是造就了她的學術成就,把臺灣文學推向了世界。在她的職業(yè)生涯中,有一段歷史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她在編譯館擔任教材編寫的任務時期。她不威強權,為青少年能健康成長,組織學者專家編撰了各科教材。在書中尤其提到了國文課的教材(有新舊對比的表格),改革的力度可以說是大刀闊斧,大幅度的砍掉了政治性質的文章,取代的都是文學性很強的名篇,這樣的革新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中是需要有超人的勇氣和歷史的擔負。
齊先生,一個羸弱的女子,走的卻是一條艱難曲折的人生之路。然而她依然是幸運的,雖然她的青春年華是在逃亡、顛簸之中度過,但她的后半輩子還是能在相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里追尋著她的學術理想,也因此使她與彼岸的同學、老師有了不一樣的生命軌跡和人生感悟?!毒蘖骱印穼懙碾m是齊先生自述的個人歷史,卻也是那一代知識分子共同的歷史,而且它又是那樣的真實和親切,這應該就是歷史的溫情和敬意吧!
巨流河讀后感篇十三
這周就像趕鴨子上架,短短的幾天要讀完兩本書,還要寫讀書筆記,頓時感覺壓力山大。時間,真得像海綿里的水,擠擠就有了,很幸運,我參與了這場閱讀,沒有和這篇鴻篇巨著《巨流河》擦肩而過。
《巨流河》是文學家齊邦媛先生在八十歲高齡的時候,花費四年的時間,寫下的個人傳記文學。先生淡淡的筆調,細膩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和父親兩代人,縱橫百年的故事。整篇文章,作者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平靜的語言,敘述著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文章沒有晦澀難懂的情節(jié),卻處處充斥著濃濃的悲傷,讓人心酸流淚。
整本書也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抗戰(zhàn)期間,兄弟并肩,全民一心的崢嶸歲月。盡管在大半個中國淪陷的情況下,中國的有志之士,依然相信中國不會亡,依然努力的辦教育,讓逃難的學生有學可上。齊邦媛先生也是那不幸中的幸運兒,在敵人的轟炸機下慢慢長大,親歷那些風云流徙。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一路顛沛流離,不但有學可上,有書可讀,還接受了完整的教育,而且是舉國最高水準的教育,有朱光潛大師,吳宓,孟志蓀等學術界名師的指引,有個積極支持他學業(yè)的老爸,讓人羨慕不已,書中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的話,記憶尤深:“悲憤填胸,深受刺激!念國家極弱至此,夠不自強,奚以圖存?而自強之道端在教育?!边@和現在宣傳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如出一轍吧。
教育是一個國家繁榮富強的根本,作者也正是在南開六年的求學生涯奠定了她一生進修的基礎。當然作者更是一個讓人敬佩的人,無論是在國破家亡的逃難路上,還是愛人、親人陰陽遠隔的苦痛面前,她都沒有放棄自己追求的文學,后來,她背井離鄉(xiāng),遠在臺北,經歷了最初的相夫教子以后,踏足校園、留學海外,大學從教、編纂教科書等重要的工作,看似順利,卻又飽受磨難,看似平淡,卻讓我們念念不忘,她這種努力不懈的堅持,讓人欽佩不已。也正是這種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成就了她波瀾壯闊的一生,從此桃李滿天下。
書中讓我最為感動的就是張大飛,那個似哥哥,似朋友,似情人的張大飛,讀完張大飛寫給哥哥的絕筆信,讓我哽咽不止:
你收到此信時,我已經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個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也沒有回航,我知道下一個就輪到我了。我禱告,我沉思,內心覺得平靜。
這些年,我一直告訴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則,我死了會害她,我活著也是害她。這些年來我們走著多么不同的道路,我這些年只會升空作戰(zhàn),全神貫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詩書之間,正朝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這必死之身,怎能對她說"我愛你"呢?……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張大飛是《巨流河》里最為動人、最為令人難忘的角色。齊邦媛先生用最為內斂圣潔的筆法,用最為至愛精誠的態(tài)度,書寫了她和張大飛的心靈默契,相伴了她一生的靈魂之愛。
最后,齊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陸,見到了闊別已久的巨流河與家鄉(xiāng)的親人,其一生不管經歷多少風雨,最終得到了回歸,正如作者自己說的,即使身體的疲勞如霜重壓下的枯枝,即使自知已近油盡燈枯,我由故鄉(xiāng)的追憶迤邐而下,一筆一畫寫到最后一章,印證了一生,就像哈佛大學講座教授王德威評論的:如此悲傷、如此愉悅、如此獨特,來概括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也給不可逾越的巨流河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為來自“巨流河”的兩代人做個見證。
巨流河讀后感篇十四
讀完齊邦媛先生的《巨流河》,那流暢穩(wěn)重、平靜超然筆法下的故事,一幕幕浮現于眼前,使我的胸中激蕩起縷縷復雜難言的情愫。
在異常惡劣,物質極度匱乏,戰(zhàn)火燒至全國連生命安全都難以保障的情況下,他們堅持上學,堅持考試,其艱難和執(zhí)著可想而知。有“火爐”之稱的重慶,夏季熱得令人發(fā)狂,邦媛先生與她的同學們每天饑腸轆轆地坐在蒸籠般的教室里,汗如雨下仍舊屏神復習備考。即使隨時要逃警報,也“弦歌不輟”——每天八小時的幾何、算術、國文、外語一刻不停地按進度授課,晚間在寢室一邊斗虱子一邊挑燈夜讀,入睡還不能太深以防遭到空襲時失去逃生時機。
艱苦卓絕的逆境并未磨滅掉他們的希望和斗志,他們的青春依舊豐富多彩,熠熠生輝。邦媛先生說:“我們經常抄錄和背誦大段大段的'古文和詩詞,在文學詩海里盡情徜徉。就算過著‘有今天沒有明天’的日子,精神世界終究是充實而愉快的。”也正是在黑暗貧瘠的八年抗戰(zhàn)中,她由一個膽怯懦弱的兒童成長為一位滿腹詩書、無畏堅韌的少女:她會在眉山明月夜下凝神靜聽那哀婉的鋼琴曲,迷惘國家未來將走向何方;她會在“雷馬屏峨”危機四伏的逃難途中,堅持自修歐美文學,尋求精神寄托;她會以一個少女的柔情,深切期待著那每周一從滇緬戰(zhàn)場寄來的淺藍色航空信,徹悟了“生命是死亡唇邊的笑”。
書中,邦媛先生如實記述了少年時她與空軍張大飛的青春故事。張大飛比她年長六歲,父親因接濟地下抗日同志被日本關東軍活活燒死。齊媽媽同情他的悲苦身世,悉心照顧,視如己出。盧溝橋事變后,張大飛被選入“飛虎隊”,保家衛(wèi)國,出生入死。
張大飛與齊家情誼深厚,寫信如同寫家書。而邦媛恰又是齊家最愛寫信的人,信里,他們談詩詞,談靈魂,談命運,談戰(zhàn)爭,也曾隱晦地互訴衷情卻不從明示。張大飛曾在給邦媛兄長齊振一的訣別信中,不無感傷地說:“以我這必死之身怎能說出‘我愛你’呢?請你委婉地勸邦媛忘了我吧。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币话俣喾鉁\藍色航空信,他們整整寫了六年,直到張大飛戰(zhàn)死。
曾有魯莽的讀者對這段浪漫而又憂傷的故事,草率歸納為齊邦媛先生的“青春情史”,但誠如先生本人所言:“我心中對張大飛的悲悼之情,沉重又難言。他不是我的兄長也不是我的情人,多年鐘情卻從未傾訴。談到他的任何輕佻語言都是一種褻瀆?!?/p>
回首我們的青春,總是癡迷于那纏綿的校園戀情,自恃成熟,自視清高,總是神往一場轟轟烈烈的“羅曼史”。辛夷塢的《致青春》,郭敬明的《小時代》,還有幾年前風靡全國的明曉溪系列《泡沫之夏》,都是迎合了我們浮躁迷茫的青春心態(tài),演出的一幕幕“文化鬧劇”。在這個“不知愛為何物,卻為愛盲目而狂”的荒謬時代,我們的抗戰(zhàn)想象早已被《色?戒》這類故事所壟斷。當文人學者唾沫橫飛地不斷分析張愛玲式的情感糾葛時,張大飛這樣的生,這樣的死,他們之間這種潔凈的情操,至誠的信托,反而令我們無言以對,無地自容。
縱觀齊邦媛先生一代人的青春,雖在戰(zhàn)火的洗禮下歷經苦難,卻是一段真正的銘心刻骨的崢嶸歲月。如同一條清澈的河流,邦媛先生的青春從她東北故鄉(xiāng)的巨流河,在歷史的沖刷下匯入了臺灣的啞口海。幽幽的青春歲月,那夾雜著驚恐、勇敢、渴求知識而又柔情滿懷的時光,在五十多年后,塵歸塵,土歸土,一去無返矣。但先生的青春之河畢竟是豐盈的,無悔的。
那么,半個世紀后,作為幸福的一代,我們的青春年華又是如何?有人用《致青春》中的自白來作答:“青春是一場遠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場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場傷痛,來不及了?!背踝x時覺得頗具哲思,現在細品,我卻對這典型的“暖傷”格調充滿了蔑視和不屑。
巨流河讀后感篇十五
看這本書是因為《天天向上》這個節(jié)目,有一天做了一個讀書推薦會。后來,了解到這本書的作者齊邦媛和龍應臺有著相當多的相似。同樣都是臺灣作家,同樣都是女作家。正是掛鉤了龍應臺,對這位作家就更感興趣了。別人說,幸福是比較出來的,我說,比較是勾引人開始許多事情的誘因。再后來,我發(fā)現,她比龍應臺更值得讀。她就是——齊邦媛。今天與大家一起交流她的《巨流河》。
簡單的說,這是一本自傳。從1924年出生到1947年遷居臺灣,直至2009年的人生經歷。這部寫作歷時4年,跨越百年空間的書。
我們先來看看文章的目錄。從時間和內容來劃分,《巨流河》分為前后兩部分。前半部有兩條人物主線。1.齊邦媛自己的成長歷程。2.父親齊世英在政界打拼,救亡圖存的奮斗之路。后半部則寫了1.作者和家人到臺灣之后的生活。2.作者在多所大學任教3.見證臺灣文學的興起發(fā)展。分別交流幾個章節(jié)中的小故事來淺淺談談這本書給我的啟示??匆粋€處變大驚的女娃蛻變成處事不驚的女學者。
齊邦媛一生傳奇,10歲那年害肺病,曾獨自一年待在重病區(qū)養(yǎng)病。而正是在養(yǎng)病的無可奈何中,把讀書當作唯一的消遣,漸漸成為終身興趣。她對閱讀觀如是說:閱讀興趣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但是可以培養(yǎng)。后來考入南開大學。遇到了許多恩師。《巨流河》第三章第三小節(jié)的“憶恩師”,清清楚楚地寫出了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的優(yōu)質教師。
(1)化學老師鄭老憨——這個老師不教女中部,但每次女生聽男生學他用山東腔背化學公式,聽男生說化學老師在宿舍里喝了點酒給男生講三國都羨慕得要死。在現在來講,我們也喜歡這么有個性、又博學、又會講故事的男老師吧。
(2)地理老師吳振芝——“未婚夫落水身亡”吳老師的未婚夫在落水身亡了,她和同學往吳老師門縫中塞紙條說,“老師,我們和您一同哭”。吳老師在高中的時候,給他們講世界人文地理,一個盡責盡職的老師,在學生心目中是怎樣的一種地位。
(3)不得不提的是有位魏老師是物理老師——有次他評閱到一張“白卷”,在物理試卷上寫滿自己的詩詞,魏老師如是評卷:“卷雖白卷,詞卻好詞,人各有志,給分60。”
聽著這些故事,沒有過多地渲染那個年代的苦難與仇恨,而是云淡風輕地描寫炸彈下的爛漫,讓我們讀來思考很多。當然,也提一些我們很熟悉的人物,他們也靜靜地出現在齊邦媛的世界里。胡適先生、朱光潛先生、寫《我有一個夢想》的馬丁路德金博士等等,都在這本書中潛藏著一些為我們所不知的細節(jié)。
后來的她,成為大學助教,赴美交流、又回臺任講師、到國外繼續(xù)進修,回來任外文系主任、編纂教科書......對齊邦媛先生而言,教書從來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種傳遞,我講所讀、所思、所想與聽我說話的人分享。正是隨著這些往事的追憶,齊邦媛先生在她的書中一頁一頁成長。
她曾在一篇采訪中這么說,我有幸出生在革命者的家庭,所見所聞影響我一生思路的選擇,八年抗戰(zhàn)中,我由少年長大成人,曾深切投入英雄崇拜的感情。文學教育幫助我更客觀、深層認識人間悲苦與活著的意義。她,用客觀的寫作態(tài)度,平實地記錄她跟隨父親所看到的一切。本書第二章講到《血淚流離》——八年抗戰(zhàn)。與我們教科書上所了解到的勝利者的歷史,所出發(fā)的角度完全不同。
就我們熟知的“西安事變”,歷史意義對兩岸是完全不同的。摘錄書本p342頁:張學良二十歲繼承奉君地盤,毫無思考判斷準備,只知權利,沖動任性地造成貽害大局的西安事變,使東北軍數十萬人流落關內,失去了在東北命運上說話的`力量。話題敏感,涉及政治問題,大陸版《巨流河》較之臺灣版被刪去1萬多字。有興趣地可以到網上搜尋刪減版。這部分內容,對歷史感興趣的我頗具吸引力,李敖這么評價她:(齊邦媛)談到現代史的部分處處是錯,但是她沒有捏造呀,憑經驗來寫的!她是親歷者?!?/p>
齊邦媛自己說:“寫作過程中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要渲染,不要抒懷,盡量讓歷史和事實說話?!边@是一部用簡單句、肯定句完成的作品。從容淡定地走過歲月,面對動蕩時局,作為一屆文人,他沒有選擇聞一多先生的激憤,而是堅守著文學。文學中自然而然包含著態(tài)度和品位。其實文學有多少人在寫,多少人在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喜歡它的人真正懂得。哪怕,只有少數人真正喜歡。文學能給人以溫暖,讓人理解并同情他人的痛苦,叫人學會容忍。文學,齊邦媛一生的堅持。
最后,回歸開頭,齊邦媛與龍應臺。他們是兩代人,對于歷史齊邦媛是親歷者,龍應臺是旁觀者,她們又會有怎么樣的比較呢?感興趣的可將《巨流河》與《1949:大江大河》(龍應臺)對比著讀。會對那個年代有更完整的認識。歷史,是一個任打扮的小女孩。多讀不同類型的書,你也許會撥開紛紛擾擾的迷霧,對亦真亦幻的歷史看得稍微真切一點。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447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