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實用2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4 04:39:26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實用21篇)
時間:2023-11-24 04:39:26     小編:ZS文王

旅行是一種在不同地方游覽和探索的活動,可以增長見識、體驗不同的文化和風俗。寫總結時,要注意語言的得體和準確,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錯誤的表達方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獻資料,供大家參考。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一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p68~69頁《口算乘法》主題圖及例1。

【教學內容分析】。

口算乘法是筆算乘法的基礎,學生必須掌握口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熟練口算。這是為今后筆算乘法學習中能準確較快地計算作鋪墊。

【學習者分析】。

三年級學生有了兩年的數學學習經歷。

已經適應了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在二年級時學習了表內乘法對乘法的意義有了初步的認識表內乘法已熟練口算。教學時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運用知識的遷移轉化到整十數、整百數、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學習中較容易理解和掌握。

【設計理念】。

數與計算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是人們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是人們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識技能?!稊祵W課程標準》提到小學數學學習要初步建立數感,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減少單純的技能訓練和單一的傳授“算理”。本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是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輕松學習整十數、整百數、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以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通過觀察、比較、類推得出口算方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解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在自主探究學習活動中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復習舊知識,為探究學習新課作鋪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更努力地學習、探究數學知識。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在拓展練習時,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之情,體會到學習數學有無窮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2、難點:引導學生探索發(fā)現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口算技巧,并能熟練運用進行口算。

【教學資源】。

教學ppt課件、練習紙等。

【教學策略】。

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教師活動:

點擊課件《過河》逐一出示復習題。(看誰先過河)。

2×9=5×6=20+20+20=。

2個十相加和是多少?4個100相加得多少?

2、學生活動:

獨立思考,自主完成復習題(將答案寫在練習紙上);小組討論計算結果;小組長匯報結果。

(設計意圖:計算學習是枯燥乏味的,機械的訓練使學生更加厭煩,運用新技術,創(chuàng)設激趣情境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使枯燥的計算例題講析變得生動、形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便會感到輕松愉快、興趣盎然。)。

【教學活動2】。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新知識(一)——學習例1。

1、教師活動(課件出示主題圖):

(1)課件演示主題圖《游樂場》;游樂場價格表;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學生將所提問題寫在練習紙上。)(師:小精靈會給我們提什么樣的問題呢?)。

1:(2)探究例1○。

1: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錢?10人要多少錢?例1○。

2:(3)探究例1○。

2:坐碰碰車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錢?例1○。

2、學生活動:

1、例1○2的解決方法。(1)自主探究例1○。

(將解答過程寫在練習紙上)。

(2)小組合作討論解答方法。由小組代表匯報計算結果。

(設計意圖:1、數學學習生活化是新課程的一個顯著特點,強調教師的教學要和兒童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數學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數學知識不是高深莫測的。數學學習不是空洞的、枯燥乏味的。

2、數學學習過程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充分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參與者和引導者。)。

【教學活動3】。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新知識(二)——學習整百、整千乘一位數的方法。

1、教師活動(1):(課件演示左邊計算式子)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4=1×4=4。

10×4=10×4=40。

100×4=100×4=400。

1000×4=1000×4=4000。

6×5=6×5=30。

60×5=60×5=300。

600×5=600×5=3000。

6000×5=6000×5=30000。

2、學生活動(1):動手計算(左邊算式),小組成員核對;代表匯報計算結果。

3、教師活動(2):課件演示計算結果(右邊算式),引導學生觀察算式中的第一個因數與積(特別是紅色字體),發(fā)現規(guī)律。

4、學生活動(2):認真觀察,比較、類推,發(fā)現規(guī)律。

(設計意圖: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tǒng)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教學活動4】。

全課總結。

1、教師活動:(課件出示)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是什么?

2、學生活動:將收獲寫在練習紙上。小組討論,代表匯報學習收獲。

生1: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都可以用口算。

生2:計算時,一般把其中的幾十、幾百、幾千分別看成幾個十、幾個百、幾個千,然后用一位數乘。

生3:還可以將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的最高位上的數字與一位數相乘。然后看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結果后面補幾個0。

(設計意圖:將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總結。以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通過觀察、比較、類推得出口算方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解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心情。)。

【教學活動5】。

實際運用,解決問題。

1、教師活動:(課件演示)口算下面各題:

10×4=10×6=10×8=。

30×4=40×6=60×8=。

200×4=500×6=300×8=。

2、學生活動:

在練習紙上作答,小組討論,匯報結果。

(設計意圖: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實際運用,解決問題是檢驗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設計難易適中的練習,讓不同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解讀(修改稿)》雷玉芳2月21日。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二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九義教材對除數是兩位數除法這塊內容的安排是在第六冊,其中口算除法包括三部分內容:一位數除兩位數(42÷3)、一位數除整百整十數(420÷3)、用整十數除(60÷10、150÷50)。與九義教材相比,課標教材把這內容編排在四上,比九義教材晚了一個學期,內容編排上,刪除了一位數除兩位數(42÷3)、一位數除整百整十數(420÷3)的口算,因為整體計算要求降低,對于后續(xù)學習的作用不太大。保留了用整十數除(80÷20、120÷30)的內容,并把估算內容與口算內容結合起來一并教學,這樣,既減少了課時量,又加強了口算、估算之間的聯系。口算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更是學生學習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筆算除法的重要基礎,因此把它安排在筆算之前。

口算除法是一節(jié)計算課,是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一單元中的起始課,內容主要教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教材安排了一個例題,一個練習,把用整十數除與估算合在一起進行教學,旨在用口算來解決估算,重點還是對口算算理的理解與口算方法的掌握。對于新知教學則通過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寓算理于情境中,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探討口算方法,掌握用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在口算之后,還安排了相應的除法估算,為給試商做準備。

教材安排的一個例題有兩個小情境:

(1)是分氣球(整十數除整十數)。

(2)是分紅旗(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之后都安排相應的估算和做一做,教學的結構和方法基本一致。而兩小題學生思維水平基本處在同一層面上,分開教學意義不大,因而我重組教材,把兩部分內容置于同一情境中進行教學,集中突破80÷20的算理和算法,多給學生“說”的機會,通過“說”提升學生對口算過程的認識,通過“說”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是要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獲得數學源于生活的體驗,教師就應該轉變角色,成為真正的組織者、引導者。在這一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我設計了這節(jié)課。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通過提供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小朋友們分氣球,讓學生從這一生活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再列式計算。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一是置計算于現實的情境中,把探討計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融為一體,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經歷口算除法計算方法形成的過程,還數學以本來面目。二是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解決整十數除兩位數、整十數除三位數這兩個式子,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各自的計算方法,并通過問“還有不同的算法嗎?”激發(fā)學生的求異思維來提倡算法多樣化,為學生與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數學交流提供較大的空間。再問學生“你喜歡哪種方法”使算法得到優(yōu)化。在學生基本掌握口算方法的基礎上,再通過情境信息的變換,在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明白為什么要估算。對于估算方法的處理上,則重在轉化,把估算方法轉化到口算方法上來。讓學生在表達、討論、交流中促進數學思維活動,從而使學生體驗到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同時數學思維品質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得到培養(yǎng),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3、鞏固算法,拓展應用。

在學生上一階段學習成功的基礎上,再通過一定量、趣味性的練習,加強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練習口算,提高口算能力。這是一個進一步鞏固知識和熟練掌握技能的過程。算法形成后,讓學生用240元錢到體育用品超市購物,設計購物方案,目的是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營造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又為學習計算找到落腳點,算用結合。

4、全課總結,知識升華。

通過問“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進行及時的梳理,使所學知識在總結中進一步提升。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

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力圖體現以學生為本,變教師的“講”為“引”,變學生被動聽為主動探索,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學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商是一位數);并學會相應的除法估算的方法。

2、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經歷發(fā)現、提出數學問題、探索計算方法、解決所提數學問題的全過程。

3、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理解并掌握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

經歷探索過程,掌握口算、估算方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學校買了氣球來布置環(huán)境。請你仔細觀察,從圖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2、認真思考,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3、誰能夠把這些信息和問題連起來說一說。

4、怎樣解決“可以分給幾個班?”這個問題?

5、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1、探討80÷20的算理。

(1)如何計算80÷20呢?

把你的計算方法跟你的同桌同學交流交流。

(2)反饋。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全班同學交流交流。(反饋算理,要充分發(fā)揮課件的作用,讓算式回到圖,使數與形結合起來,支撐學生算理的理解。)。

2、那如果是60個氣球,每班20個,可以分給幾個班?、120個、100個,那分別又可以分給幾個班呢?請你在數學本上試試。

(1)學生小試練習。同桌互說口算方法。

(2)反饋時重點討論:120÷20、100÷20是如何計算的?

(3)小結揭示課題:通過分氣球,我們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在計算這些算式時,我們把它轉換成表內除法或想乘做除的方法,然后用口訣進行計算。

83÷20≈80÷19≈。

4、總結。

三、鞏固算法,拓展應用。

1、小試身手。

20×3=60×4=80×5=。

60÷20=240÷60=400÷80=。

62÷20≈240÷61≈。

讓學生仔細觀察每組三題有什么聯系,思考“怎樣很快說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方框中可能藏著哪些算式?

2、爭做計算小能手。

3、應用生活。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各種數學活動使學生能運用乘法口算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積極參與和合作學習中經歷探索口算方法。

3、情感與價值: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周圍的世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整十、整百數的乘法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乘法口算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明確口算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復習。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是誰無論刮風下雨,每天都及時的為我們送來報刊和書信嗎?(郵遞員)。

今天呀,郵遞員也給我們送來了一封信,想看嗎?但要先答對了這些問題才能打開。能行嗎?(課件出示復習題)。

(1)20是()個十?10個十是()?

(2)9個十是()?3個30是()?

(3)200是()個百?1000是()個百?

(4)20×530×64×70。

3×2001000×612×3。

二、創(chuàng)設情境與探究新知。

2.同桌討論交流。

要求的這個問題和題目中哪個信息有關?和哪個信息無關?

(1)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00×10。

(2)口算上面算式的結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匯報口算方法:(可能會有以下幾種)。

方法一:300×10——因為10個100是1000,所以10個300是3000,則300×10=3000(份)。

方法二:300×10——先算3×1=3,接著在3的末尾添上3個0。所以300×10=3000(份)。

你覺得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

(4)課件出示另一個問題:郵遞員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學生獨立解決,指名說出口算方法。

師提醒:先用()×()得(),再數(),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個0。

4.師:觀察一下我們今天學習的這兩個乘法算式,都有什么特點呢?(兩個因數的末尾都有0)。

那在口算這樣的乘法算式時,我們通常都采用怎樣的口算方法呢?(板書課題:口算乘法)引導學生歸納。

5.小結算法:

兩個因數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時只要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數兩個因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指導學生齊讀)。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四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5單元第一課口算除法p78—79。

這節(jié)課主要學習整十或幾百幾十除以整十的口算除法。這是學生已經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同時學生也已經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及算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對于學生把整十或幾百幾十看成一位數或兩位數進行口算,第三單元中積的變化規(guī)律為學生作了鋪墊。同時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是進一步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一般筆算過程中試商的重要基礎。

教材的編排:例1出示情境圖分氣球,讓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80÷20=4得出方法多樣化。延伸,對于被除數跟除數進行估算練習。例2進行拓展,讓學生探究一百幾十除以整十的算法。同時也對被除數和除數進行估算練習。總體來說,教材的特點主要是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經歷口算除法過程,得出方法多樣化,最后優(yōu)化方法。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索交流的學習方式。

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探索口算除法的過程,同時掌握正確口算除法的方法。

能對被除數或除數進行適當地估算,能運用于口算除法中。

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1課時。

多媒體課件。

一,回顧舊知。

1,出示口算練習:(開火車報答案)。

20×360×480×530×470×840×9。

400×5500×7110×6200×9150×3。

2,提問:指出150×370×8400×5你是怎么算的。

3,總結:整十或幾百幾十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讓學生回顧已經學過的乘法算法,并對算法技能進行訓練達到鞏固的作用。同時為這節(jié)課引出新知作好鋪墊,讓學生能聯系舊知解決新問題。

二,創(chuàng)設情境,展開討論。

(一)生活情境:

1,出示課本情境圖:學校要準備開運動會了,在入場儀式上每個班級都要拿著氣球入場,最后一起放飛氣球,慶祝運動會開始?,F在就是小紅跟小明代表自己班級去總務處林老師那里領氣球。這時,林老師出了一個問題考他們:

這里還剩80個氣球,每個班分20個,還有幾個班沒有領到氣球。

2,提問:你們能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嗎請列出算式80÷20。

提供生活情境,為運動會做準備,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問題。

(二),自主探究,展示各種算法。

1,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小組內進行交流。

2,各組匯報:80÷20=4。

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學情預設:a.由20×4=80,想乘法算除法,得出80÷20=4。

b.8÷2=4,則80÷20=4(引導學生說出80看成8個10,20看成2個10,從而讓學生明白8÷2=4與80÷20=4的商的大小為什么是相等的,從而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c.80—20—20—20—20=0,這里有4個20。所以80÷20=4。

3,學生展開評價,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說說你的理由。

對于學生的各種算法,我先不急著進行評價哪種算法好,要讓學生自己進行評價,自己喜歡哪一種算法就選擇哪一種。因為在后面的幾百幾十除以整十的口算中學生自己會體會到用b種方法為最好。這里尊重學生的選擇,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性。

4,拓展進行估算:老師那里還有83根彩帶,每班也20根,可以分給幾個班。

學情預設:a.學生進行估算,83看成80,得出83÷20≈4。

b.83÷20=4……3(對于這種方法肯定,但是不進行引導。因為這是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五

昨天我們學習了口算乘法,這是在上學期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的基礎上進行的。

在教學15×3時,我讓孩子們說說你是怎樣口算的?生1:把15分成10和5,10×3=30,5×3=15,30+15=45。生2:我是想筆算的過程,3乘5等于15,向十位進1在個位寫5,1乘3得3,再加進位1等于4,所以15×3=45。接著口算150×3,120×30我還是讓會口算的學生說說口算方法,然后讓中等生和學困生說,最后總結口算方法。

通過課堂上的提問和練習,我覺得效果還可以,想著這么簡單的口算,孩子們應該沒有問題。于是在午自習時,我們做了一次作業(yè)。批改過后我發(fā)現班里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掌握很好,三分之一的學生會算錯1、2道,另外三分之一的學生錯的比較多。

這引起了我的反思:這么簡單的口算為什么學生掌握的不好?回想自己的課堂教學,我覺得問題出在:我只是讓學生說了口算方法,思維敏捷的學生一聽就會,這對他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墒菍τ诹硗庖恍┓磻^慢,空間想象能力差的學生來說,就有了難度。要是在教學時,我能利用方塊圖或實物圖,以直觀表象作為支撐,數形結合,引導學生親歷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效果可能就好多了。

根據學生口算能力較弱、方法掌握不熟練的現象,我又進行了一次口算練習課。首先進行簡潔的口算訓練。先讓學生說算法,然后出示相應的圖片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理解算理,接著在一步步的練習中掌握算法。最后在具體情景中鞏固口算方法,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5題和第9題用“開火車”的形式,比一比哪列火車開得快?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以“爭當最快小火車”為動力,培養(yǎng)集體意識,提升口算能力。第6題以學生喜歡的糖葫蘆為載體,繼續(xù)訓練兩位數乘整十數,并學會用“單價×數量=總價”的數量關系解決問題。

第10題讓學生利用“速度×時間=路程”的關系式解決(1)、(2)兩個問題。第(3)小題是供有余力的學生解決的。教學時我讓學生在充分讀題的基礎上進行思考,然后說說自己的解題方法。李響是我們班比較聰明的學生,他站起來說:“先用20×22算出羚羊跑的路程是440米,再用20×31算出豹子跑的路程是620米,620―440=180米,180>150所以豹子能追上羚羊。”這時劉紫征的小手還不放下,我問:“你還有其他方法嗎?”只見這孩子胸有成竹地說:“先用31―22=9米,算出豹子每秒比羚羊多跑9米,再用20×9=180米,180>150所以20秒后豹子能追上羚羊?!眲⒆险鲃傉f完,吳耀輝就迫不及待的站了起來,說:“我還有一種方法也能解決這個問題,前兩步和李響說的一樣,先算出羚羊和豹子20秒跑的路程,然后用羚羊跑的440米加上150米等于590米,小余豹子跑的620米,所以豹子能追上羚羊。”我真的沒想到孩子們能說出這么多的解題方法,不禁豎起大拇指說:“你們真是太棒了!老師只想出1種解題方法,你們竟想出了三種??磥磉€是團結起來力量大啊!”

說實話,課前我在看這道題的時候,只想到用兩者間的速度差乘時間得出追及路程(劉紫征說的方法)這一種方法,沒有多想。孩子們一說我才想到原來還有這么多的解決方法?。】磥砥綍r鼓勵孩子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做法是對的。孩子們又給我上了精彩的一課!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青島版)五年制三年級下冊。

【教具準備】:課件口算題卡。【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從古到今農民伯伯的耕作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示課件:

(課件分別出示四幅圖畫,展示農業(yè)科技的進步)。

2、師:看到這四種耕作方式的變化你想說什么?生:農業(yè)科技發(fā)展啦!

師:專家對這四種耕作方式的耕作效率作了調查和統(tǒng)計,大家看(示課件):

耕作方式人力耕牛手扶拖拉機四輪拖拉機每小時耕地面積(平方米)66096540。

3、師:從表中你能發(fā)現什么數學問題?生:我發(fā)現:人力每小時耕地6平方米。

耕牛每小時耕地60平方米。

手扶拖拉機每小時耕地96平方米四輪拖拉機每小時耕地540平方米。

四輪拖拉機每小時耕地面積是耕牛的幾倍?

??。

師: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數學問題,下面我們主要來解決剛才提出的這兩個問題。

二依據情境探究算法。

1、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1)、教學96÷6(課件示問題1:)。

生: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師:96÷6=你會算嗎?生:我會用筆算。

(環(huán)視全班學生,學生會口算的孩子很少)。

生3:想豎式生4:??。

板書學生的口算方法。

??。

(2)、對應練習(示題卡)師:想不想試試自己的口算水平。

54÷448÷384÷775÷542÷3選其中兩個問口算方法再示:960÷6(學生愣住片刻,稍一會兒個別聰明的學生反映過來)。

2、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1)、教學540÷60=師:通過。

540÷60=96個十54個十。

三、聯系生活,鞏固練習。

1、師:俗話說“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到了秋天很多蔬菜水果獲得了豐收,看誰收獲多!示課件:。

選哪箱橙子更合算?

(學生之間通過辯論,最后形成統(tǒng)一意見:選單價便宜的2號包裝,因為每千克11元)。

3、到了冬天,農田里的活少啦.不少農民走進城里打工示課件:。

家政公司給王阿姨推薦了兩份工作工作時間工資70元91元ab5小時7小時你認為王阿姨選哪份工作合適?為什么?(學生之間爭論,但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哪種選擇都予以肯定)。

四、回顧全課,做好小結。

師:同學們我們的農村之行到這里已經結束啦,說說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和感想。

師:希望同學們能用今天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我們實際生活中去!下課。

的課堂氣氛中積極參與到問題的思考與探究中去,在合作與交流中實現智慧的碰撞,體驗成功的喜悅,在學習中得到有效提升。1.關注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算”和“用”有機結合。

數學課程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歸,強調數學教學與生活的聯系,計算教學更是不能只是簡單的計算,要把計算和生活應用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本課以信息窗提供的農田里的數學信息用以引算,以算為用。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有用性,它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2.重視算理探究過程,提倡算法多樣化。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計算教學的關鍵。教學時,老師注意讓學生主動探索口算方法,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過程,獲得新的口算方法。在理解算理的過程中,圖式結合,讓學生更清晰思考的過程。說時引導學生把過程說完整,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算法的選擇上即尊重學生的想法,又章顯老師的意見,在尊重中尋求統(tǒng)一。

3.尊重學生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想說的同學都有機會去說。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法,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樂。

4.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七

1、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的數(商是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通過合作、交流、討論優(yōu)化算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信心,體現主人公的地位。

探索口算方法;掌握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

有關的多媒體課件。

(一)情境導入。

復習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點擊課件出現例1的情景圖)。

(1)提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請大家根據這個信息,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生:可以分給幾個班?

師:好,誰愿意把這題完整地說給大家聽聽?

生:學校買來80個氣球,每班分20個??梢苑纸o幾個班?

師:很好。請看大屏幕。(同時課件出現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生紛紛舉手,可指名答)。

生:用除法計算,算式是80÷20。

(2)探索口算方法。

師:怎樣計算80÷20呢?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小組之間交流、討論,再互相之間說說口算方法。

(3)匯報,師評析。

生1:80÷20=4,我是這樣想的:因為20×4=80,所以80÷20=4。

生2;對,80÷20=4。因為8÷2=4,所以80÷20=4。

2、教學例2。(出示課件)。

生:學校買來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梢苑纸o幾個班?

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生:用除法計算,算式是:120÷30。

(2)探索、討論口算方法。

師:怎樣算120÷30呢?可以小組間交流、討論,然后匯報。

3、小結。

4、估算。

(1)探討估算方法。

師:請大家看大屏幕。你們知道這幾題的要求嗎?

想一想:83÷20≈122÷30≈。

80÷19≈120÷28≈。

生:用估算求商。

師:請你選一題來試一試。將估算的方法說給同桌聽一聽。

(2)交流,并總結。

師:現在我們來交流交流。誰愿意說一說?說說你的口算方法。

生: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估算時,先把不是整十或幾百幾十的被除數或除數看成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再用剛才我們學會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生:是,要看成和被除數或除數最近的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

師:這樣說就清楚準確了。大家同意他的觀點嗎?

生:同意。

(三)鞏固練習。

1、小試身手。

“做一做”40÷20=143÷70≈。

360÷40=632÷90≈。

2、智力比拼。根據數字寫出兩道除法算式并計算。

3、智力賽跑。三分鐘內看誰最先做完30道口算題。

(四)全課總結。

好了,通過這節(jié)課,最后,請你用“我學會了”談談自己的感受。

作業(yè):p80練習十三。

本節(jié)課的主要課型方式是要素組合方式,輔助課型是平臺互動。由于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并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和口算能力,因此,從情境的創(chuàng)設到新知的探究,再到練習,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充分使用了看、聽、講、想、做、動、靜七要素,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口算方法并得到多次的強化。

4、聽。師生每一次的“講”就是其他同學的“聽”。

5、看??粗黝}圖,集體訂正習題等,都用到了“看”這個要素。

1、在口算方法的及時鞏固練習中,讓他們多練習,看到不同的情況。

2、教學中合理而有效的運用了看、聽、講、想、做、動、靜七要素,使學生掌握了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并得到了多次的強化,提高了學生的口算能力。

3、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下放給學生,創(chuàng)造小組交流的平臺,引導學生把學過的知識遷移到本節(jié)課的新知來,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

4、在時間的調配上稍微有一點欠缺,后面的練習還沒有做完。課堂上表情可以再豐富些,語言還不夠抑揚頓挫,有時語速較慢。

5、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講、聽訓練。如:發(fā)言人要面向大多數同學,聲音要響亮等;傾聽者要關注發(fā)言人,聽清別人說了什么等。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

設計由本站會員“林辰慕”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口算除法》教學設計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的數(商是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通過合作、交流、討論優(yōu)化算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信心,體現主人公的地位。

二、教學重難點。

探索口算方法;掌握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

三、

教具、學具準備。

有關的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點擊課件出現例1的情景圖)。

(1)提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請大家根據這個信息,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

生:可以分給幾個班?

師:好,誰愿意把這題完整地說給大家聽聽?

生:學校買來80個氣球,每班分20個??梢苑纸o幾個班?

師:很好。請看大屏幕。(同時課件出現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生紛紛舉手,可指名答)。

生:用除法計算,算式是80÷20。

師:怎樣計算80÷20呢?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小組之間交流、討論,再互相之間說說口算方法。

(3)匯報,師評析。

生1:80÷20=4,我是這樣想的:因為20×4=80,所以80÷20=4。

生2:對,80÷20=4。因為8÷2=4,所以80÷20=4。

2、教學例2。(出示課件)。

生:學校買來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梢苑纸o幾個班?

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生:用除法計算,算式是:120÷30。

師:怎樣算120÷30呢?可以小組間交流、討論,然后匯報。

3、小結。

4、估算。

(1)探討估算方法。

師:請大家看大屏幕。你們知道這幾題的要求嗎?

想一想:83÷20≈122÷30≈。

80÷19≈120÷28≈。

生:用估算求商。

師:請你選一題來試一試。將估算的方法說給同桌聽一聽。

(2)交流,并。

總結。

師:現在我們來交流交流。誰愿意說一說?說說你的口算方法。

生: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估算時,先把不是整十或幾百幾十的被除數或除數看成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再用剛才我們學會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生:是,要看成和被除數或除數最近的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

師:這樣說就清楚準確了。大家同意他的觀點嗎?

生:同意。

(三)鞏固練習。

1、小試身手。

“做一做”40÷20=143÷70≈。

360÷40=632÷90≈。

2、智力比拼。根據數字寫出兩道除法算式并計算。

3、智力賽跑。三分鐘內看誰最先做完30道口算題。

(四)全課總結。

好了,通過這節(jié)課,最后,請你用“我學會了”談談自己的感受。

作業(yè):p80練習十三。

新課呈現:

本節(jié)課的主要課型方式是要素組合方式,輔助課型是平臺互動。由于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并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和口算能力,因此,從情境的創(chuàng)設到新知的探究,再到練習,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充分使用了看、聽、講、想、做、動、靜七要素,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口算方法并得到多次的強化。

1、講、動。本節(jié)課在探究口算方法時設計了自己說一說口算方法、個別匯報,目的在于通過“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說”的機會,強化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2、“做”。除了兩個“想一想”,還設計了3個挑戰(zhàn)練習,讓學生在“做”中提高口算能力。

3、想、動靜轉換。探究口算方法時,先讓學生靜靜的思考,再2人小組交流;練習時,學生先獨立思考、完成,再同桌交流或者自己說算法。使學生先有想法,再交流,先靜后動,動靜轉換,讓學生的每一個學習活動都有明確的目的性。

4、聽。師生每一次的“講”就是其他同學的“聽”。

5、看??粗黝}圖,集體訂正習題等,都用到了“看”這個要素。

具體反思:

1、在口算方法的及時鞏固練習中,讓他們多練習,看到不同的情況。

2、教學中合理而有效的運用了看、聽、講、想、做、動、靜七要素,使學生掌握了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并得到了多次的強化,提高了學生的口算能力。

3、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下放給學生,創(chuàng)造小組交流的平臺,引導學生把學過的知識遷移到本節(jié)課的新知來,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

4、在時間的調配上稍微有一點欠缺,后面的練習還沒有做完。課堂上表情可以再豐富些,語言還不夠抑揚頓挫,有時語速較慢。

5、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講、聽訓練。如:發(fā)言人要面向大多數同學,聲音要響亮等;傾聽者要關注發(fā)言人,聽清別人說了什么等。

《口算除法》教學設計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口算除法》教學設計范文。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九

5月20日,在學校舉行的青年教師教學pk上,我抽簽到的是8號(挺發(fā)的數字)。定下的課文是《除三害》。

經過一天一夜的準備,我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

除三害。

教學目標:

1、懂得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2、能在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

3、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新詞、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它們的內在聯系。

教學難點:通過學文,懂得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教具準備:簡單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我們國家是一個文明古國,文化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在老百。

姓中流傳著一些動人的故事,我們稱為民間故事。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則民間故事《除三害》。師板書,生齊讀。

3、讀著這個“害”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壞、害人、禍害、不好……。

4、對呀,正是因為著害是壞的,不好的,甚至會害人,所以我。

們要堅決地--除三害。

5、讀著課題,你最想知道的又是什么?

生自由交流:三害是哪三害?誰除三害?……。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去讀讀課文。在讀時要注意把帶拼音的字讀準確了,句子讀通了。

2、讀得真投入。先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詞語你們會讀了嗎?

橫行霸道欺侮百姓抱怨。

上山殺虎下河剁龍潛入。

自由讀--指名讀--指名帶感情讀第一行--全班帶感情齊讀。

3、剛才讀了課文后,知道三害是哪三害?(生交流師板書)。

山間的猛虎。

河里的惡龍。

地上的周處。

4、這三害是誰除掉的呢?(板書:除掉)。

生答:周處。(板書:周處)。

5、讓我們看著板書一起來讀讀。(生齊讀)。

周處除掉山間的猛虎。用上課文中的一個詞。(生答)上山殺虎。

周處除掉河里的惡龍。課文中的哪個詞?(生答)下河剁龍。

師板書:殺虎剁龍。

6、周處除掉地上的周處?這又該怎么理解?(板書:?)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讓課文幫助自己理解。

三、探究全文。

1、周處除了周處,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交流。(周處把身上的缺點改掉了。)。

2、你怎么知道的?(出示最后一段)。

3、什么叫“痛改前非”?(把自己以前的錯誤都改正)(板書:痛改前非)。

4、周處為什么會痛改前非呢?我覺得周處腦中產生的疑問就是問題的關鍵。請快速找出周處腦中疑問的句子,劃上“”。

生交流句子。

5、周處他認為自己“除害有功”,你們認為呢?文章哪兩個自然段寫他除害了?那一段詳細?讀一讀第五自然段。

(1)一生讀。

(2)周處下河剁龍,聽著聽著,你有什么感受?

預設答案:a、不容易對付b、搏斗的時間長c、驚心動魄。

(3)把搏斗的激烈讀出來。(師生合作讀)。

敲鑼、打鼓、放鞭炮、鮮花、歡呼、高高舉起……。

7、遠的不說,我們來看看我們的航天英雄回來時,大家歡迎他們的場面。(課件)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8、英雄回歸是多么榮耀的事??!千百年來,人們一直用這些方式迎接心目中的英雄。那么,當周處這位殺虎英雄、剁龍英雄從河里爬上岸來時,人們又是怎么迎接他的呢?讀第六自然段。

生交流:(1)點點頭,躲得遠遠的。

(2)人們以為他死了,在喜氣洋洋地奔走相告。

9、迎接他的有鑼聲嗎?有鼓聲嗎?鑼聲沒有、鼓聲沒有、鮮花沒有、美酒沒有,什么也沒有!

他想找個人問一問,人們都遠遠地躲開了,甚至人們以為他死了,都在歡呼著:這下好了!猛虎死了,惡龍死了,周處也和它們同歸于盡了!

他呆住了,他想不通:我除害有功,為什么鄉(xiāng)親們反倒希望我死呢?

10、想不通可以不想嗎?不可能不想啊!人們的舉動引起周處深深地思考、他想起,想起,想起……他終于明白了。

學生說話訓練。

11、根據上面內容,進行小練筆。

12、交流小練筆。師小結:是的,正如你們所說的,周處終于明白了自己以前錯了。也和猛虎、惡龍一樣成了禍害。他如夢初醒,從此,橫行霸道的周處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

四、點題升華。

1、這就是周處除三害。課文學完了,你能說說對周處的看法嗎?

修改板書“地上的周處”為“自己的惡習”

2、是啊,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佛家語:人非圣賢,孰能無錯;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在這里老師根據大家所說,編成這兩句話:

殺虎剁龍顯神通。

痛改前非受敬重。

五、拓展延伸。

1、想知道周處的后來嗎?后來呀,周處立志好學,志向高遠,為官期間,他執(zhí)法公正嚴明,后來在戰(zhàn)場上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直至戰(zhàn)死沙場。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認他為平西將軍,還特地建造了周王廟來紀念他。

2、同學們這個故事精彩嗎?像這樣精彩的民間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課件)如《牛郎織女》、《孟家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四個民間故事并成為中國古代四大傳說。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去看看。

板書:

除三害。

山間的猛虎。

河里的惡龍殺虎剁龍顯神通。

周處除掉。

地上的周處痛改前非受敬重。

自己的惡習。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十

新知識點:

小數除以整數,一個數除以小數,商的近似數,循環(huán)小數,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

律,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會用“四舍五入”法,結合實際情況用“進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數。初步認識循環(huán)小數、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

3。使學生能用計算器探索計算規(guī)律,能應用探索出的規(guī)律進行一些小數除法的計算。

4。使學生會解決有關小數除法的簡單實際問題,體會小數除法的應用價值。內容結構安排:

本單元教材的編寫特點:

1。展示學生對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

2。計算內容緊密結合現實情景。

3。適時引入計算器。

1。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為小數除法的學習架設認知橋梁。(小數除法的試。

商方法,除的步驟和整數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小數點的處理問題。因此,要注意復習和運用整數除法的有關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好基礎。)。

2。聯系數的含義進行算理指導,幫助學生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小數除。

法的重點是突出小數點的處理問題,而商的小數點為什么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要涉及數的.含義。)。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2。

小數除法的重點,在于要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前面學過的除數是整。

數的除法。

3。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1。理解商的小數點定位問題。

2。循環(huán)小數。

3。根據實際情況用“進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課時安排:15課時。

1。小數除以整數(3課時)。

2。一個數除以小數(3課時)。

3。商的近似數(1課時)。

4。循環(huán)小數(2課時)。

5。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1課時)。

6。解決問題(3課時)。

7。整理和復習(2課時)。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十一

寫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發(fā)揮每一個老師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力,老師的教案要結合本地區(qū)的特點,因材施教??煲黄饋砜纯从杏鄶档某ɡ?教案吧!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空間一)借助“用小棒擺三角形”的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在平均分的情況下有時會出現剩余;并通過表內除法與有余數的除法分的結果和橫式的對比,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

(2)(空間二)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活動,幫助學生鞏固有余數的除法,并通過觀察與分析,引導學生感受余數的特點。

(3)(空間三)借助“用小棒擺五邊形”的活動,結合前面擺三角形、擺正方形的活動,深入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

2、過程與方法目標:

(空間一、二、三)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觀察對比中,幫助學生積累活動經驗,發(fā)展數學思維。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空間一、二、三)在用小棒擺圖形的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fā)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教學難點:明白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具:白板課件。

學具:學具袋(12根小棒)。

教學過程:

空間一:借助“用小棒擺三角形”的活動,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

(一)“用6根小棒擺三角形”,重點:復習表內除法,難點:解決除數問題。

1、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老師為大家?guī)砹艘晃焕吓笥眩筒卦趯W具袋中,快打開看看它是誰呀?生:小棒。

師:今天我們就繼續(xù)和小棒一起來學習新知識。

師:請你用小棒擺一個三角形,比比誰擺的最快?

生:動手擺。

師:你擺的可真快!能告訴大家“你擺一個三角形用了幾根小棒?”你呢?

生:我擺一個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指兩人說完整話)。

師:也就是說:(課件出示)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

2、用6根小棒擺三角形,復習表內除法。

師:下面請同學們準備出這樣的6根小棒,(課件出示:依次排開的6根小棒,并在“每。

3根擺一個三角形”前面出示“6根小棒”。)。

師:接下來,“6根小棒,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大家趕快動手擺一擺。

生:動手擺。

師:誰到前面來擺一擺,并說說你是怎樣擺的?

生:(在白板課件上操作)6根小棒,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我擺了2個三角形。師:擺完了嗎?嗯,6根小棒,擺2個三角形,正好擺完。

師:誰能用一個算式記錄剛才擺的過程?你說呢?你再說說?

生:6÷3=2(個)(師板書)。

如果學生寫成6÷2=3,師:誰跟他列的不一樣,你們同意誰的?說說理由。

師:能告訴大家你們?yōu)槭裁从贸ㄓ嬎銌?

師:在除法算式中它們都叫什么,誰還記得?

生:6是被除數,3是除數,2是商。

師:這個算式讀作:(生齊讀:6除以3等于2。)。

(二)“用7根小棒擺三角形”,重點:引出有余數的除法,難點:理解余數的含義。師:(課件上把小棒依次擺開,并把6改成7,同時添一根小棒)現在是幾根小棒?生:齊說:7根。

師:“7根小棒”,還是“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趕快動手擺一擺。

生:動手擺。

師:把你擺的結果先和你的同位說一說,并商量一下,這回該用怎樣的除法算式來記錄?生:同位合作。

師:誰愿意和大家說說?

生:指名到白板邊操作邊說。

預設:7根小棒,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能擺2個三角形,還剩1根小棒。(生如果說不全,教師要引導說全)。

師:在除法算式中,我們知道7是被除數,3是除數,2是商,那這1叫什么呢?生:余數。(就是剩下沒有分完的那部分。)。

師:重新規(guī)范板書:7÷3=2。

師:為了區(qū)分商和余數,我們在商的后面點上六個小圓點,看像什么呀?(像省略號)然后寫上余數1。這個算式讀作:7除以3等于2余1。

生:指名讀算式。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十二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通過觀察能熟練應用乘法口算。

2、能應用數學方法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結合亞運浪潮激趣導入:

剛過去的廣州亞運會,一定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師生交流)。

除了國球外,本屆出現的具有中國特色和初涉賽場的比賽項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師今天就為大家?guī)砹似渲腥齻€項目。(課件出示:乒乓球、馬術、賽龍舟)。

二、教授新課:

1、結合學生興趣,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讓學生自主發(fā)掘問題。

師:在這三個項目中,有你喜歡的嗎?(教師統(tǒng)計人數并板書)。

(課件出示:上面項目的門票價格)。

師:下面請同學們結合票價和各項目喜好的人數來編一道跟乘法有關的數學問題。(指問,板書列式)。

讓學生嘗試計算,教師結合反饋情況再引出課題: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讓學生認識到以前的加法計算跟今天學習的乘法口算的內在聯系。給學生空間去思考,去探索。

三、鞏固練習。

創(chuàng)設亞運主題“祥和如意樂園”情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

1、“鋪橋過河”即課本71頁第一題,點名口述,其余學生評價;。

2、“射擊比賽”利用課件呈現題目,學生兩兩競賽口算乘法;。

3、“火車對開”男女生對抗賽,比誰先正確口算出車廂上的題目;。

4、“智慧商場”憑口算乘法自由挑選各自心儀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創(chuàng)設“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爭論”讓學生來當裁判“評理”。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十三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71~72頁的例1。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幾百幾十的數除以整十數(商是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通過合作、交流、討論優(yōu)化算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信心,體現主人公的地位。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口算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學生匯報:1、有80面彩旗。

2、每個班分20面。3、有150個氣球。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呢?

學生匯報(邊匯報邊列式)。

1、有80面彩旗,每個班分2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誰來列式?

列式:80÷20=。

2、

有150個氣球,每個班分50個,可以分給幾個班?誰來列式?

列式:150÷50=。

師:仔細觀察這些式子,說說看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呢?

生:除數是整十數,被除數有的是整十數,有的是幾百幾十的數。

師:對,第一個是整十數除以整十數,第二個是幾百幾十的數除以整十數,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具體研究的口算除法,

出示學習目標:會口算整十數、幾百幾十的數除以整十數。

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學好,有信心嗎?

(二)、民主導學。

學校任務一:

1、任務呈現。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研究80÷20=的問題。

請大家拿出任務單,開始吧。

學習任務一:有80面彩旗,每個班分2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

80÷20=。

(個)。

自主學習:

我是這樣想的。

課本是這樣說的。

同學是這樣講的。

我們組準備這樣展示。

(二)、自主學習。

2、自主學習。

3、展示交流。

師:剛才看到同學們學習的很用心,真不錯。哪個小組愿意來展示呢?

學生以組進行班內交流,可能出現以下方法:

組1、80÷20=4,我是這樣想的:因為20×4=80,所以80÷20=4。

你們同意我們的想法嗎?

你們還有補充或評價嗎?

(邊說邊講邊板書)。

組2、我們組有不同的方法:

80÷20=4。因為8÷2=4,所以80÷20=4。

生質疑:你們?yōu)槭裁匆?的末尾沒有1個0呢?

組:因為80表示8個十,20表示2個十,8個十除以2個十就是4。

你們同意我們的想法嗎?

你們還有補充或評價嗎?

師小結:剛才我們找到了2個解決問題的辦法,第一種方法是用乘法做除法,第二種方法是用表內除法做除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會算的又對又快呢?請大家用你認為又快又準的方法口算下面各題,并與小對子組的成員交流。

大屏幕出題。

60÷20=。

150÷50=。

學生在組內一個一個的說,其他人聽。

師:你是用哪種方法呢?

生匯報后,師:老師平常也是這樣算的。

學習任務二。

師:你會做嗎?好,那咱們一起試試。

1、任務呈現:

學習任務二:

估算:

83÷20≈。

想:把(。

)看作接近的整十數(。

80÷19≈。

想:把(。

)看作接近的整十數(。

122÷30≈。

想:把(。

)看作接近的整十數(。

120÷28≈。

想:把(。

)看作接近的整十數(。

師:請同學們先獨立完成,再在組內進行交流。

2、自主學習。

3、展示交流。

師:哪個組愿意來展示呢?組來匯報:算式加算法生生評價。

師:誰來和大家共同分享你的估算方法呢?

生: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估算時,先把不是整十或幾百幾十的被除數或除數看成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再用剛才我們學會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讓我們一起走進檢測樂園。

三、檢測導結。

1、目標檢測:

2、結果反饋:

師:答案已經在大屏幕上了,請同學們同桌交換,認真批閱。

3、反思總結。

師,這節(jié)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呢?讓我們一起寫一句話總結自己這節(jié)課的收獲。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口算除法,以后我們還會研究兩位數除以兩位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等很多的內容,老師相信這些內容一定會和我們班這群勤于思考,善于動腦的孩子們交上朋友。

教學反思:

1、重視計算的過程,允許學生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計算教學的關鍵。教學時,我注意讓學生主動探索口算方法,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過程,獲得新的口算方法。在說算理的過程中,圖式結合,讓學生更清晰思考的過程。說時引導學生把過程說完整,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算法的選擇上尊重學生的想法,兩種算法各有優(yōu)點,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2、以學生為主,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本課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動探索者。首先放手讓學生自主嘗試解決80÷20,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空間展示自己的思維,使每一位想說的同學都有機會去說。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法,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樂。接著,讓學生自主分120個氣球,有哪些不同的分法。

3、一堂課引起我的再次思考:

在學生碰到困難時,怎樣引導才能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從模糊走向清晰?怎樣設計練習更實效?怎樣把新知識和學生的原有知識更緊密的聯系起來,一堂課下來,如何輕松的讓學生接收新知識。

通過這節(jié)課口算教學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備課中學生的重要因素,以及思維的訓練才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點。同時涉及的都是計算題,應該讓學生多一點訓練。我們作為指導者就可以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十四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78頁-79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商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

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用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經歷探索口算除法算法的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單。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口算練習。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1、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數學信息?根據這兩個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后,齊讀題目。

2、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題意,寫出算式。

3、交流、匯報口算方法。

(二)教學例2。

小組合作:

1、理解分析題意。

2、列式計算。

師生完成解答。

(三)估算。

1、觀察題目,說出要求。

2、探討估算方法。

3、交流總結。

四、鞏固應用。

勇闖智慧城堡。

1、摘蘋果。(口算)。

2、估一估。(估算)。

3、美麗的大草原。(解決問題)。

4、能力提升。(解決問題)。

五、課堂總結。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十五

口算乘法的練習課(完成練習十四的相關練習)。

一、基本練習:

1、學生回顧上兩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2、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口算練習:

50×1070×2040×40500×70600×80。

12×300240×2130×290×311×30。

選擇一部分題目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口算的。

3、聽算練習:

40×1030×2030×50300×10300×80。

22×40330×2120×330×610×50。

4、估算:

42×1168×1032×47。

45×1726×1836×21。

四人小組互相說說是怎樣估算的?有多少種估算的方法?

二、解決問題:

1、養(yǎng)一張蠶需要桑葉約600千克,可產繭約50千克。

(1)小明家養(yǎng)了4張蠶,可產繭多少千克?需要桑葉多少千克?

(2)張村共養(yǎng)40張蠶,可產繭多少千克?需要桑葉多少千克?

學生仔細讀題,理解題目意思,并弄明白兩個問題的不同。

同桌合作完成,集體講評。

2、果園里有28行橘子樹,每行32棵。果園里大約有多少棵果樹?

先列出算式,想一想,是求近似值還是準確的值?該怎樣解決?

學生獨立完成。

三、綜合練習:

1、獨立完成練習十四第5、6題,比一比,誰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得。

2、分組進行“奪紅旗”比賽(練習十四第9題)。

3、合作完成練習十四第10、12題。集體講評。

四、學習總結:

生生互相談收獲。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十六

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有關“積的變化規(guī)律”。

1、通過鞏固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口算的正確性和熟練程度。

2、讓學生感悟積隨因數變化的情況,為后面學習“積的變化規(guī)律”埋下伏筆。

3、在估算過程中,學會有理有據地進行表達,培養(yǎng)他們的推理能力。

4、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5、提供獨立思考的環(huán)境,通過習題教學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

6、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計算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進一步提高學生口算的正確性和熟練程度。

圖、口算卡片、小黑板

一、基礎練習

(1)教科書47頁的第4題。

1、教師以口算卡的形式出示算題,要求學生在充分理解算理、正確應用算法的基礎上,提高運算的正確性和速度。

2、練習時人人參與,獨立口算。

3、個別答和小組開火車相結合,然后在教科書上填寫結果。

(2)教科書48頁的第5題。

1、小黑板出示算題。

2、口算得數,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3、請認真觀察算式,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注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交流討論。)

結合學生的發(fā)現,引導學生歸納出:一個因數擴大若干倍,另一個因數不變,積也擴大相同的倍數。

(教師可利用板書進行簡要的說明。)

二、估算練習。

教科書48頁的第6題。

1、小黑板呈現題目,學生讀題。

2、學生獨立思考,口算結果。

3、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三、創(chuàng)新思維練習。

教科書48頁的第7題。

1、板書題目。

2、讀題,理解題意?!百I3棵送1棵”是什么意思?(付3棵的錢,得到4棵小樹)

3、想一想,可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獨立思考,交流討論。

4、反饋討論結果,教師進行小結。引導學生認真體會,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

5、課堂小結:今天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十七

2.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遷移類推的能力.。

3.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除數是整百數的口算除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確口算除數是整百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的口算除數是整百數的除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學過程。

復習準備:

1.說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義,并口算出結果.。

300×5=。

(3個500是多少)。

7×800=。

(800個7是多少)。

你能根據這兩個乘法算式,試著說出兩個除法算式嗎?說說每個除法算式的意義.。

1500÷5=。

(把150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5600÷7=。

(把5600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1500÷300=。

(1500里面有幾個300)。

5600÷800=。

(5600里面有幾個800)。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這樣的口算除法.(板書課題:口算除法)。

嘗試探索:

1.以前我們學過什么樣的口算除法?請舉例說明.。

在學生舉例之后,教師舉例:200÷5270÷9320÷10450÷50。

說一說這些算式的意義,你是怎樣口算的?

歸納:(1)看被除數里面有幾個除數.。

(2)被除數與除數末尾都有一個0,先不看,直接用0前面的數相除.。

2.這樣的除法你還能舉出幾個例子嗎?

3.在學生舉例的基礎上,教師出示例4、例5(如果學生中出現了這樣的例子,就可以用學生中的例子作例題.)。

500÷100=2400÷100=1200÷400=3600÷300=。

這些題目與剛才的題目有什么不同?(除數是整百數)。

這些除數是整百數的除法又該怎樣進行口算呢?(教師補充板書課題)。

4.獨立試算這些題目,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500里面有幾個100;2400里有幾個100;12個百里面有幾個4百;36個百里有幾個3百.)。

5.用你找到的方法口算:

7200÷800=4500÷500=1200÷600=2800÷400=。

討論交流。

1.通過口算剛才的題目,你有什么發(fā)現?

當被除數與除數都是整百數的時候,口算的方法與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一樣.。

把被除數與除數分別劃去末尾的兩個0,用0前面的數相除.。

鞏固練習。

1.同桌之間互相出幾道這樣的口算題目,練一練.。

2.700÷100800÷4005500÷500。

400÷1005400÷6002400÷200。

上面的口算對嗎?為什么?

35000÷500=7。

4.列式計算:

(1)3600是400的幾倍?

(2)3800與800的差是600的幾倍?

(3)945里減去多少個300后剩45?

質疑發(fā)展。

1.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

有什么問題?學生質疑解疑.。

板書設計: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十八

1、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的數(商是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通過合作、交流、討論優(yōu)化算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信心,體現主人公的地位。

探索口算方法;掌握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

有關的多媒體課件。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到計算王國里游玩,愿意嗎?

2、摘蘋果的游戲。復習舊知。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點擊課件出現例1的情景圖)。

(1)提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瞧,我們學校買來了什么?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生:我知道了學校買來了80個氣球,每班分20個。

師:請大家根據這個信息,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生:可以分給幾個班?

師:好,誰愿意把這題完整地說給大家聽聽?

生:學校買來80個氣球,每班分20個??梢苑纸o幾個班?

師:很好。請看大屏幕。(同時課件出現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生紛紛舉手,可指名答)。

生:用除法計算,算式是80÷20。

(2)探索口算方法。

師:怎樣計算80÷20呢?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小組之間交流、討論,再互相之間說說口算方法。

(3)匯報,師評析。

生1:80÷20=4,我是這樣想的:因為20×4=80,所以80÷20=4。

生2;對,80÷20=4。因為8÷2=4,所以80÷20=4。

(4)檢驗正誤。(課件出現結果)。

師問:學校買來的氣球可以分給幾個班?

齊答:4個。

師:我們分的結果對不對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一起口答。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通過檢查正誤,既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又滲透了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2、教學例2。(出示課件)。

(1)情境中引出問題。

師:剛才我們順利完成了學校分氣球的任務。大家表現非常好!瞧,學校又買了彩旗。你從畫面上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請?zhí)岢鲇嘘P的數學問題。

生:學校買來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梢苑纸o幾個班?

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生:用除法計算,算式是:120÷30。

(2)探索、討論口算方法。

師:怎樣算120÷30呢?可以小組間交流、討論,然后匯報。

(該例題的教學較上例題放得更開了,旨在培養(yǎng)學生用遷移類推的能力。)。

(3)匯報。

生1:120÷30=4,我想4個30是120,也就是30×4=120,所以120÷30=4。

生2: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因為12÷3=4,所以120÷30=4。。

師:說的很好。你還真善于總結。讓我們一起來檢查結果吧,看大家的做法對嗎?(課件演示)。

3、小結。

同學們,在解決分氣球和分彩旗的問題中,我們共同探討了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除法的方法。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用乘法做除法或用表內除法做除法。

4、估算。

(1)探討估算方法。

師:請大家看大屏幕。你們知道這幾題的要求嗎?

想一想:83÷20≈122÷30≈。

80÷19≈120÷28≈。

生:用估算求商。

師:請你選一題來試一試。將估算的方法說給同桌聽一聽。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選題,并借助已有的口算與估算經驗探索除法估算的方法,實實在在地把學生推上口算的主體地位。)。

(2)交流,并總結。

師:現在我們來交流交流。誰愿意說一說?說說你的口算方法。

師:大家真不錯,說的非常好。那么,誰愿意總結估算方法?

生: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估算時,先把不是整十或幾百幾十的被除數或除數看成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再用剛才我們學會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生:是,要看成和被除數或除數最近的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

師:這樣說就清楚準確了。大家同意他的觀點嗎?

生:同意。

(三)鞏固練習。

1、小試身手。

“做一做”40÷20=143÷70≈。

360÷40=632÷90≈。

2、幫小動物找媽媽。課件出示題目。

3、智力比拼。根據數字寫出兩道除法算式并計算。

4、智力賽跑。三分鐘內看誰最先做完30道口算題。

(四)全課總結。

好了,通過這節(jié)課,最后,請你用“我學會了”談談自己的感受。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十九

教材簡析:

本節(jié)內容是“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也就是有關整十、整百數、幾百幾十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由于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進行筆算和估算的基礎,同時,也為學生今后繼續(xù)學習除數是三位數的除法打基礎的,口算和估算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筆算除法的學習,所以這部分知識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學內容:。

教材71例1和例2及做一做和練習十二的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商是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及相應的估算,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口算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經歷探索口算除法算法的過程,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

教學準備:

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上課的前一天,布置預習71頁的例1、例2的內容,開展以下自學實踐:

1.自學例1:

題目中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用什么法計算?

列式為:

80÷20等于幾?你是怎么想的?

我是這樣想的:_。

2.口算擴展到估算:83÷20≈80÷19≈。

我這樣想的_。

3.自習例2:150÷50=?

我是這樣想的:_。

4.口算擴展到估算:122÷30≈120÷28≈。

我是這樣想的_。

5.說說除數是整十數商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課堂過程:

一、舊知鋪墊。

1.填空:

20×4=80表示()個()是()。90里有()個十。

70×3=210表示()個()是()。280里有()個十。

2.口算:

20÷4=30÷5=180÷6=630÷9=。

(說說你的算法。)。

3.導入: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除法,探索更多的有關除法的知識。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鞏固口算方法,引起知識遷移,為學習新知做鋪墊。

二、探究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為了迎接校慶,學校買了一些彩旗分給各班布置教室。

(1)有80面彩旗,每個班分20個,可以分給幾個班?(課件出示)。

(2)提問:你會列式?請同學們列出算式。

(3)引導學生觀察算式,通過觀察算式發(fā)現:這個算式和以前學過的除法算式比較,它的除數變成了整十數。

(4)揭示課題,板書課題(除數是整十數口算除法)。

【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具體的生活情境,以此展開教學,這樣更容易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問題。

2.學習口算方法。

(1)提問:80÷20=?

教師課件演示:擺小棒圖,幫助學生理解。

(2)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小組內進行交流想法。

(3)各組抽名匯報,教師板書:80÷20=4。

預設:a.因為20×4=80,得出80÷20=4。(想乘法算除法)。

b.因為4個20是80,所以80÷20=4。(想乘法算除法)。

c.因為8÷2=4,所以80÷20=4。引導學生說出80看成8個十,20看成2個十,從而讓學生明白8÷2=4,所以80÷20=4。(用表內除法做除法)。

(4)你喜歡哪種計算方法?說說你的理由。

【設計意圖】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過程,獲得新的口算方法。通過討論、交流,讓每個學生有說話的機會,并通過“說”提升學生對口算過程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對于學生的各種算法,我先不急著進行評價哪種算法好,要讓學生自己進行評價,自己喜歡哪一種算法就選擇哪一種。因為在后面的幾百幾十除以整十的口算中學生自己會體會到用c種方法為最好。這里尊重學生的選擇,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性。

3.由口算拓展進行估算:如果有83面彩旗可以分給幾個班?(課件出示:83÷20≈)。

(1)學生獨立嘗試進行估算。

(2)匯報估算方法:83看成80,得出83÷20≈4。

變式練習:80÷19≈。

【設計意圖】:提供實際情境學生進行估算,讓學生體會到不是為了估算而估算,而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進行估算。

4.玩毛毛過河的游戲(課件演示),看哪只毛毛蟲速度快,第一個過河。

60÷20=62÷20≈。

90÷30=93÷30≈。

80÷40=80÷38≈。

【設計意圖】即學即練,將鞏固練習設計成毛毛蟲過河游戲,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枯燥的口算內容變得豐富,讓乏味的算理變得有情趣。

三、鞏固新知,拓展應用。

2.學生進行獨立思考:150÷50=。

預設:學生能夠運用剛剛學過的知識進行遷移。

a.因為15÷5=3所以150÷50=3。

b.因為50×3=150,所以150÷50=3。

c.因為3個50是150,所以150÷50=3。

3.學生匯報思考方法,師生優(yōu)化口算方法,教師板書。

4.(課件出示)變式練習。

學生估算:122÷30≈120÷28≈。

5.奪紅旗,比一比,看誰能奪的紅旗多(課件演示)。

180÷30=184÷30≈。

240÷40=240÷37≈。

420÷60=420÷58≈。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自己探索口算方法進行口算,之后安排相應的估算,培養(yǎng)學生估算意識,從而提高口算的正確率。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為除法試商做準備。同時,在奪紅旗的游戲中,讓學生在快樂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鞏固練習、提高應用1.玩啄木鳥治病的游戲(出示卡片)請你判斷,把不正確的改正過來。

270÷90=4122÷60=2398÷50≈8。

2.玩摘蘋果游戲(出示口算卡片)看誰算的又快又對。

90÷30=180÷30=360÷40=150÷50=。

162÷40≈280÷73≈178÷60≈270÷92≈。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內練習口算,使學生熟練掌握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和估算,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五、課堂小結: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認為哪種口算方法比較簡便?

六、布置作業(yè):練習十二第1、2題。

板書設計。

例1:80÷20=4。

(1)因為4個20是80,所以80÷20=4(想乘法算除法)。

(2)因為8÷2=4,所以80÷20=4(用表內除法做除法)。

例2.150÷50=3。

(1)因為()所以()。

(2)因為()所以()。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二十

2.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遷移類推的能力.。

3.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除數是整百數的口算除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確口算除數是整百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的口算除數是整百數的除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學過程。

復習準備:

1.說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義,并口算出結果.。

300×5=。

(3個500是多少)。

7×800=。

(800個7是多少)。

你能根據這兩個乘法算式,試著說出兩個除法算式嗎?說說每個除法算式的意義.。

1500÷5=。

(把150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5600÷7=。

(把5600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1500÷300=。

(1500里面有幾個300)。

5600÷800=。

(5600里面有幾個800)。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這樣的口算除法.(板書課題:口算除法)。

嘗試探索:

1.以前我們學過什么樣的口算除法?請舉例說明.。

在學生舉例之后,教師舉例:200÷5270÷9320÷10450÷50。

說一說這些算式的意義,你是怎樣口算的?

歸納:(1)看被除數里面有幾個除數.。

(2)被除數與除數末尾都有一個0,先不看,直接用0前面的數相除.。

2.這樣的除法你還能舉出幾個例子嗎?

3.在學生舉例的基礎上,教師出示例4、例5(如果學生中出現了這樣的例子,就可以用學生中的例子作例題.)。

500÷100=2400÷100=1200÷400=3600÷300=。

這些題目與剛才的題目有什么不同?(除數是整百數)。

這些除數是整百數的除法又該怎樣進行口算呢?(教師補充板書課題)。

4.獨立試算這些題目,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500里面有幾個100;2400里有幾個100;12個百里面有幾個4百;36個百里有幾個3百.)。

5.用你找到的方法口算:

7200÷800=4500÷500=1200÷600=2800÷400=。

討論交流。

1.通過口算剛才的題目,你有什么發(fā)現?

當被除數與除數都是整百數的時候,口算的方法與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一樣.。

把被除數與除數分別劃去末尾的兩個0,用0前面的數相除.。

鞏固練習。

1.同桌之間互相出幾道這樣的口算題目,練一練.。

2.700÷100800÷4005500÷500。

400÷1005400÷6002400÷200。

上面的口算對嗎?為什么?

35000÷500=7。

4.列式計算:

(1)3600是400的幾倍?

(2)3800與800的差是600的幾倍?

(3)945里減去多少個300后剩45?

質疑發(fā)展。

1.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

有什么問題?學生質疑解疑.。

板書設計: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二十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2、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探討口算方法,通過實踐練習活動熟悉、掌握用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主動遷移知識的思維習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教學新知。

1、讓學生看課本插圖,根據圖中的對話,完整地編一道應用題。

2、讓學生口算,并鼓勵算法多樣化,并讓學生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8020=個。

3、《做一做》練習9030=6030=8040=。

83208020=480198020=4。

5、讓學生自學79頁(2)如果有120面彩旗,每班分給3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級?

12030=()面,口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6、想一想:12230()12028()。

(二)反饋練習。

1、《做一做》18030=24040=42060=。

184302403742058。

(三)深化練習。

1、完成課本練習十三第1題:小組間開展奪紅旗競賽。并再說說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2、完成課本練習十三第4題:估算與口算結合,老師把題目寫在口算卡片上,采取搶答的形式。

3、獨立完成課本練習十三第2、3、5題。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49004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