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總結,我們就無法真正認識自己,無法不斷進步。不斷反思和修正總結,不斷提升總結的質量和效果。請大家認真閱讀以下總結范文,從中學習作者的思考方式和表達技巧。
共同富裕論文篇一
不知不覺,已經是初春二月了。
一大早,打開窗戶,一陣桃花香飄進我的房間,頓時感覺清涼,仿佛置身天堂。我急著打扮好點,想趕上早上的美景。我一出門,一陣涼風吹來,驚醒了草的蓓蕾,吹回了黃鸝的小鳥。聽黃鸝鳥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它似乎在幫助喜鵲傳遞春天的消息。
這時,我突然想起一句話:“春天是一年的季節(jié),早上是一天的時間”。果然有道理。走到離前面不遠的地里,突然發(fā)現田里的麥苗和其他作物多了起來。看著快速生長的莊稼,我不禁想起了農民給它們施肥的場景。也許秋天是農民的收獲季節(jié)。
想到這里,我控制不住自己的腳步,繼續(xù)往前走。過了橋,迎接我的是幾棵柳樹,挺拔地立在河岸上,像保衛(wèi)祖國邊疆的戰(zhàn)士。他們悄悄地給大地播下新一代的種子,讓子孫后代看到春天是多么美好。
不知不覺,我已經走了很久了。遠遠地看著河,幾只小鴨子慢慢地游著,好像知道春天已經到了。這時我想起了另一句話:春江里鴨子的先知暖水,果然如此。就連河里的小魚也自由自在地游著。
看到這里,我深深地吸了口氣,嘆了口氣:春天充滿了鄉(xiāng)村!
共同富裕論文篇二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一貫倡導的價值觀。近年來,共同富裕理念越來越被大眾所認可和接受。我深深理解共同富裕的含義,也在實踐中不斷思考,從中得到了一些心得與體會。
第二段:了解共同富裕。
要談到共同富裕,就需要了解它的概念。共同富裕是指,在保證全體人民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實現共同富裕,需要經濟發(fā)展帶動社會全面進步。通過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綠色發(fā)展、扶貧與民生等多種舉措,積極促進經濟社會的整體發(fā)展和共同繁榮。
要落實共同富裕,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在中國,政府通過制定相關政策,積極推動共同富裕的實現。企業(yè)通過發(fā)展經濟、提供就業(yè)機會,也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個人則需要努力發(fā)揮自身的作用,提高自身財富水平的同時,也需要關注社會公平和和諧。
共同富裕的實現,不僅僅是經濟發(fā)展的結果,更是社會進步的體現。共同富裕的實現,可以增強民眾的參與感和歸屬感,從而建立起社會共同利益和奉獻精神的共識。共同富裕的實現,可以改善社會貧富分化問題,減少社會矛盾,建設和諧社會。共同富裕的實現,也可以促進國家的發(fā)展和進步,提高國際競爭力。
第五段:個人的擔當。
作為一名普通人,我深受共同富裕的理念影響,在實際行動中也盡自己的力量。我始終認為,讓自己更富有的同時,也不能忽略社會貢獻和責任。我通過參與公益活動、提供社會服務、支持扶貧和救助貧困群眾等方式,在自身富裕的同時也關注社會共同富裕的進步和發(fā)展。
結語:
共同富裕是一個多方參與的過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只有讓每一個人在共同富裕的進程中獲得更好的生活,才能真正構建一個更加和諧、更加富裕的社會。從個人的角度出發(fā),只要我們每個人能夠盡自己的努力,共同實現共同富裕,那么這個美好的社會也就不會遙不可及。
共同富裕論文篇三
共同富裕即全體人民通過辛勤勞動和相互幫助最終達到豐衣足食的水平。它是******建設中國特設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我們也必須知道共同富裕,不是指同等富裕,也不是指同時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qū)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先富的幫助后富的,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這里講到的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但這種普通富裕不是、也不可能靠現有財富的平均分配來實現。共同富裕顯然不是平等富裕,不是齊頭并進式富裕,人的指頭伸出來還有長短,要社會中的個體步調一致并排向前進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幻想。當兩個人約定共同去賺錢時,本站顯然是不能在沒有其它約定的情況下就草率理解為賺到的錢兩人需要平分,所以共同富裕的第一個內涵應該是“共同”中包含的個體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獲得自己財富的增加,既然是共同的物質增加,那么就為共同富裕設定了一個底線:一部分人的財富的增加,不能建立在另一部分人財富減少的基礎上.那么我們所了解的共同富裕是有可能實現的,這個的前提就是先富帶后富。
也許有人會說,社會主義社會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實現了共產主義也就實現了共同富裕。但是他們有沒有想過,共產主義到底能不能實現?人都是有私心的,也是有野心的,當你處在某一階層時你會想著要爬向更高的位置,這樣社會才會有進步。但是如果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無論你付出多大的努力,你得到的報酬和其他人的一樣,那你就沒了上進心,沒了積極性,蔓延下去,那么社會就會衰落,共產主義社會不會維持很久,盛極而衰,這是不變的規(guī)律。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共產主義比共同富裕更難實現。
除了考慮物質需求外,還有一個條件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精神文明。從目前的狀況看,中國的經濟是飛速發(fā)展起來了,但貧富差距、兩極分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了,這已經成為了我國不安定的因數。要想實施先富帶后富的政策,那就要加強精神文明的建設,讓先富起來的人能夠自覺的去幫助貧困的人,帶動他們富裕起來,范文參考網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如果精神文明跟不上物質文明,那么共同富裕就只能是口頭話題了。所以,要實現共同富裕,就要發(fā)展好精神文明,精神文明跟上了物質文明,那么共同富裕才有可能實現。
另一方面,就是時間問題。目前我國還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fā)展水平都未達到實現共同富裕的高度,兩級分化還很嚴重,現在共同富裕只是一個奮斗的目標,在當前難以實現,它的實現跨時極長。
總的來說,共同富裕是有可能實現的。
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是先國富后民富,還是先民富然后國富.一般意義上看,“國富優(yōu)先”的主張符合標準的“滴流經濟學”原理。這一理論認為,在實現國家富裕的過程之中,財富會自上而下地流向普通百姓。也因此,“精明的****會優(yōu)先追求經濟整體上的快速增長,為持續(xù)減少貧困、提高人民福利創(chuàng)造條件。”
用最通俗話講,只有蛋糕做大了,人們才可能吃得到更多蛋糕。所以,這一理論也就是所謂的“做大蛋糕”論。按諾貝爾獎得主斯蒂格利茲后來在《全球化及其不滿》一書中的總結,“滴流經濟學”原理一開始在主流經濟學界是得到廣泛認可的,包括阿瑟劉易斯、華爾特羅斯托以及肯尼思阿羅等經濟學大家都為這一理論的論證與完善做出了貢獻。
對于后發(fā)國家來說,以“滴流理論”為基礎的“先國強后民富”路徑似乎更為重要。這是因為,與先發(fā)國家不同的是,本站錦后發(fā)國家為了能夠追趕先發(fā)國家,一般被迫采用“趕超戰(zhàn)略”?!摆s超戰(zhàn)略”的核心,就是以****強大的動員與控制力量作為后盾,進行快速資本積累與投資,以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由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經濟轉型。而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必須掌控全社會更多資源,另一方面施行“高積累、低消費”政策。
等到國家完成經濟轉型,實現現代經濟增長之后,再反過來著力于提高民眾生活水平,即解決“民富”。
但是,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發(fā)展中國家的表現以及經濟全球化后的南北失衡,使得“滴流原理”受到越來越廣泛的質疑。從發(fā)展中國家的表現看,南亞與拉美地區(qū)國家實現了將近2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某種程度上部分實現了“本站站國富”,但經濟增長的成果卻很少“滴流”到人民身上,而是被****的****官員和買辦性質的資本所截留。
最終,貧富分化不僅嚴重威脅著社會與****穩(wěn)定,而且也反過來連累了經濟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使得南亞與拉美地區(qū)國家出現了嚴重經濟危機與發(fā)展停滯。
經濟全球化通過促進全球范圍內商品與資本的流動,的確也因其提高了全球資源配置效率而增進了全球經濟發(fā)展速度,但全球化成果卻也大多被發(fā)達國家以及少數跨國公司所支配并把持,以至于曾在推進全球化過程中充當過急先鋒的斯蒂格利茲這樣的著名經濟學家都成了全球化的反對者。
正因此,不少經濟學家開始反思“滴流理論”,認為“滴流”的渠道不暢,可能導致即使國家富了但其成果分配無法惠及絕大多數普通百姓,此時,作為財富創(chuàng)造主體的百姓,可能不再愿意進行“生產性努力”即去努力做大蛋糕,轉而把努力的方向放在分配性即分蛋糕上,國家經濟增長最終也因“范文參考網生產性努力”減少與“分配性沖突”增加而陷入停滯。此時,“國強民不富”,并進而妨礙國家進一步走向富裕。
“先國富后民富”這一思路,除了“滴流”的渠道可能不暢,有可能陷入“國富民貧”這一缺陷之外,從理論上看,還存在另外一個問題:即使“向下滴流”暢通,也會因為國家生產能力增長先于并快于民眾消費能力的增長,從而導致總需求不足問題。
而要解決這個問題,一般只能靠出口來消化過剩產能。其后果除了經濟對外依存度不斷高企,還可能因為強調出口產品競爭力而不得不壓低本國勞動力相對成本。此時,即使經濟增長了,國家富了,老百姓卻仍然富不起來,并又反過來影響經濟增長的可持續(xù)性。
也是從這個意義上看,即使是后發(fā)國家,為了趕超先發(fā)國家,不得不實施“先國富后民富”的政策,但經過一段時期后,也都必須進行政策調整。
民富優(yōu)先。
此時政策調整的方向就應該是由“國富優(yōu)先”轉向“民富優(yōu)先”,或者說,用民富來進一步推進國富。具體路徑是這樣:人民富裕使得百姓消費能力提升,消費能力提升推動社會總需求擴大,社會總需求擴大帶動經濟繁榮,經濟繁榮促進國家富強。
而后一種“國富”則將預期在一國經濟已經成功實現起飛之后發(fā)揮作用,而且將真正使經濟發(fā)展建立在人民不斷增加的物質文化需求之上,這種以“民富”為前提的“國富”沒有實施時限。
新中國成立60年,在我看來,在追求“國富優(yōu)先”上,改革前與改革后并沒有多少區(qū)別,而且都取得了公認的成績。
前30年,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控制,充分利用****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ōu)勢,把有限的資本集中到中央計劃當局手中,實現了在最短的時間最為困難的條件下,中國由一個落后的傳統(tǒng)農業(yè)國變?yōu)橐怨I(yè)為主的國家。
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更注重通過“分配激勵”,調動海外資本以及民間資本投資的積極性,經濟成功實現了起飛。
總之,利用國家與****的力量完成資本積累與深化,優(yōu)先追求“國富”,使得當世界上絕大多數后發(fā)國家仍然未能擺脫貧困泥淖的時候,中國成為20世紀以來少有的實現了現代經濟增長的國家。
更難得的是,中國在實現經濟高速增長即“國富”目標的同時,的確也使經濟增長成果惠及于民。新中國前30年,老百姓的生活為了實現工業(yè)化的目標做出了犧牲,但****仍然通過建立起成本較低、覆蓋面較廣的社會保障網,使得中國人文指數至1978年就接近世界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
特別是中國近30年國家經濟高速增長,更是成就了世界范圍內最大規(guī)模的減少貧困運動。正因此,今天我們回過頭來審視新中國60年“國強民富”戰(zhàn)略,總體上是成功的。
這可能才是我們今天客觀看待“國富”還是“民富”應該有的態(tài)度。
共同富裕論文篇四
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全國人民的熱切期望。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大家前來參考查閱!
從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演進過程來看,“十三五”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貧困問題的背景。
據筆者觀察,我國經濟發(fā)展政策的變化大概經歷了這樣一個發(fā)展演變的過程。
從1978年到2000年,雖然在這個階段有關社會公平和環(huán)境的問題也一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內容,但這個階段嚴格上講還是以經濟發(fā)展為中心的。確保經濟的增長也一直是這個階段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主要內容,所以,從經濟、社會、環(huán)境和政治發(fā)展綜合的角度看,改革開放以后的二十幾年,基本遵循了“發(fā)展是硬道理”的邏輯。在此期間,由于資本的長期性短缺,同時經濟發(fā)展又需要大量的資金,所以無法為社會保障和環(huán)境保護提供足夠的資金。應該說對社會保障和扶貧在客觀上還做不到大面積的覆蓋。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城鄉(xiāng)差別開始逐漸擴大,貧富差別日益嚴重,農村的普遍性貧困逐漸開始轉化為地域性、群體性貧困。
從2001年到2013年,這個階段是從經濟發(fā)展為中心向可持續(xù)和包容性的發(fā)展為主的過渡性階段。進入21世紀以來,“三農”問題、城鄉(xiāng)差別問題、環(huán)境問題等比以往更加明顯地顯現出來。社會各界對于社會公平和城鄉(xiāng)差別為核心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問題反映十分強烈。在此情況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政策開始由以經濟發(fā)展為中心向更加包容的發(fā)展階段轉化。之所以能產生這個轉變,主要原因還在于經濟發(fā)展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財富,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來,貿易紅利劇增,城市化迅速推進導致農業(yè)勞動力大量轉移,農業(yè)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下降。這個轉變最為明顯的標志是農村稅費改革、一系列農村社會保障政策的出臺,以及對資源和環(huán)境保護措施的切實重視。
大致從2013年至今,我國的經濟社會發(fā)展開始步入到追求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包容性發(fā)展為主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人口結構、產業(yè)結構和社會結構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福利分配的格局等問題已經演化成了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主要問題??沙掷m(xù)發(fā)展和包容性發(fā)展已經成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選擇。五中全會所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標志著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將全面進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五位一體的綜合發(fā)展階段。其中,“十三五”規(guī)劃建議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也標志著發(fā)展條件趨于成熟的情況下,困擾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的農村貧困問題有望在較短的時間得以緩解。這也是中央決定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貧困問題的背景。
當前農村的貧困狀況。
目前農村的貧困主要是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由于收入分配機制不公平所造成的收入和總體福利的差異而呈現的絕對和相對的貧困狀態(tài)。總體上來說,農村存在著兩種類型的貧困。
一種類型的貧困屬于所謂轉型性的貧困。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過渡性貧困或短期性貧困,主要是由于快速的工業(yè)化、城市化以及出現了不可預見的災害等導致經濟收入的損失,從而引發(fā)福利的缺失。隨著制約其收入因素的消失以及有利的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可以走出貧困,當然這部分群體中還有一部分可能會因為各種因素而轉變?yōu)殚L期性貧困。
第二種類型的貧困屬于所謂長期性貧困。這部分群體是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不能在經濟活動中受益并長期處于很低收入水平,加之社會保障缺乏,從而逐漸被沉淀到收入和福利底層的群體。這部分貧困群體構成了貧困群體的存量部分,而每年由短期性貧困轉變?yōu)殚L期性貧困的群體構成了貧困群體的增量部分,兩者共同構成了所謂的長期性絕對貧困群體。這部分群體有的是完全沒有能力的群體,需要社會保障的支持;還有一部分則是雖有能力,但在結構性因素的影響下無法自己走出貧困。
所要指出的是,不僅相對貧困會長期存在,而且,只要社會保障做不到全覆蓋,絕對貧困也會長期存在。從福利角度看,只有當衣、食、住、教、醫(yī)的基本保障做到人人覆蓋,而且其標準能做到按照全社會的福利水平逐年調整,絕對貧困才有可能消除。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區(qū)分絕對貧困和相對貧困的意義并不很大,但是,界定短期性貧困和長期性貧困則會有很大的政策含義。雖然長期性絕對貧困人口在全國農村均有分布,但由于社會保障制度在不同地區(qū)落實的情況不同,發(fā)達地區(qū)的絕對貧困人口數量較少,且代際傳遞的趨勢基本消失,而大量的長期性絕對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邊遠的山區(qū)和落后地區(qū),而且有代際傳遞的傾向,這是扶貧工作的難點。
精準扶貧需要綜合的措施配套。
五中全會對扶貧工作提出了三個具體的目標:一是按照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脫貧,二是貧困縣全部脫帽,三是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問題。這應該是涉及到了農村貧困問題的幾個核心。中央之所以能提出這樣的系統(tǒng)目標,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到2020年,7000萬貧困人口的年純收入要高于現行扶貧標準的2300元。這個目標的實現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因為這部分群體中不同人口的收入離2300元的距離是不同的,大部分人口的貧困距離并非很大。幾年之間收入超過貧困線是現實的。問題是,這7000萬人口大都是處于多元貧困狀態(tài)。他們的住房、醫(yī)療、教育、基礎設施等方面均十分落后。如果按照多元貧困的標準來監(jiān)測,不是說脫貧不可能,可能難度就比較大。所以,中央在建議中提出了貧困人口資產增值的扶持問題,貧困家庭高中免除學雜費和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基本醫(yī)療制度城鄉(xiāng)全覆蓋和全面實施城鄉(xiāng)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等。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部分貧困人口的真正脫貧還取決于這些措施的落實和實施。而這些措施的落實和實施則是一個比較大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對國家的治理體系進行改革。
其次,貧困縣的設置是特定條件下的產物,主要是基于改革開放初期由于地域自然條件不同等出現的地區(qū)間的發(fā)展差異而設定的、一個有限度的扶貧瞄準單元。經歷了幾十年的發(fā)展,貧困縣設置的問題越來越多。在資源博弈、進入退出等方面出現了很大的制度性異化。隨著包容性發(fā)展議程的實施,全國的每個縣均需要將本地區(qū)貧困人口的脫貧作為其發(fā)展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五年的努力,將現有貧困縣的制度設置從貧困機制中全面退出,將有利于國家和地方扶貧資源的公平分配和改善精準扶貧的瞄準程度。
最后,通過基礎設施的投入、生態(tài)建設、環(huán)境補償機制、綠色經濟的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等新的增長機制,特別是通過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和農業(yè)現代化的推進,可以有效改善區(qū)域性的整體貧困狀態(tài)。在我國貧困人口絕對數量很大的情況下,還不能夠過早地推進以工資轉移為主要內容的扶貧戰(zhàn)略,仍需要借助兩個大的經濟發(fā)展條件:一是國家宏觀經濟的發(fā)展;二是為貧困地區(qū)和貧困人口而設定的特殊的經濟發(fā)展扶持條件。這意味著,如果能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等與貧困地區(qū)的脫貧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將會加速區(qū)域性整體貧困的脫貧速度。這方面的工作目前在很多地方已經起步,但是如何增強資源整合仍然需要中央和地方加強協(xié)調機制的作用。
“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就可能出亂子?!倍嗄昵靶∑酵揪嫘缘奶嵝蜒元q在耳。
這種提醒當時就非空穴來風,現在來看也非危言聳聽。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春季學期進修一班學員的一項課題研究成果顯示,目前中國反映收入分配差異的基尼系數已高達0.46,即使不算精確,但超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0.4已無甚爭議,這說明我國現階段的收入分配相當不均,即貧富差距過大。
與此同時,中國現已處于人均gdp1000到3000美元的易產生社會矛盾的階段。世界經驗證明,如果收入比較穩(wěn)定、收入差距不持續(xù)擴大,社會就比較穩(wěn)定,可以繼續(xù)保持增長。反之,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就會加劇社會矛盾,最終將導致經濟停滯甚至倒退。
中國自古以來就“不患寡而患不均”,其中的“均”并非“平均”,實質上仍是“公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這種分配不均和貧富差距,主要是“不公平的差距”,尤其是“起點的不公平”,這是招致社會不滿的直接原因,從長遠來看,也是阻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深層根源之一。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貧富兩極分化更不是社會主義?!肮餐辉!睉撌巧鐣髁x的應有之義,也是“市場經濟”冠以“社會主義”前綴的“中國特色”所在,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和目標。
針對改革開放之前“大鍋飯”造成的“平均主義”,改革開放初提出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即“先富論”,是相對于當時“平均主義”導致的不公平的進步,因此在一段時期解放和推動了生產力;但在實踐中,因為過度強調效率而忽視公平,出現了分配不合理和貧富差距拉大。因此從政策上,強調共同富裕,縮小貧富差距就愈加顯得迫切而重要。
但需要防止的誤區(qū)是,共同富裕決不是過去的平均主義,而是要在更加注重公平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下進行財富分配。一次分配中,可以效率為重,但同時要重視起點的公平;再分配中,須以公平為重,尤其要重視對低收入階層的最低社會保障;最終使目前的分配結構從“啞鈴型”轉化為“紡錘型”,即擴大中等收入階層,縮小兩極分化。
從“平均主義”到“部分先富”,是一個時代的進步,隨著總體小康的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的到來,現在更需要強調的“共同富裕”,核心是構建和諧社會,追求在公平的基礎上的效率。社會普遍并不仇公平的富,而是仇不公平的富,重點是政策制定和執(zhí)行過程中失誤造成的不公財富,尤其是靠權力尋租、腐敗、甚至是違法犯罪而攫取的財富。
因此,在踐行“共同富裕”中,既要反對非理性的“劫富濟貧”式的“仇富”,也要反對平均主義空想。政府應將重點放在建立和完善“公平”的保障機制和社會保障體系上,而把“效率”還給市場和社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以政治議程高度呼應社會議題,被輿論普遍評價為“直面現實、堅持以人為本、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這無疑為“共同富?!睆睦碚摽谔柕浆F實實踐推進了一大步,“共同富?!钡臅r代有望全面來臨。
共同富裕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共同富裕,并不意味著同時富裕、共享富裕,而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由先富帶動后富。
共同富裕并不是空想的天方夜譚,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只要敢想、敢做、不怕失敗,就能實現富起來、強起來。
好比鄉(xiāng)下農村,經濟不發(fā)達,卻勝在自然風光,民風淳樸。若是發(fā)展旅游業(yè),開展農家樂,一切大有可為。
當今時代,科技發(fā)達,網絡也是推銷的好渠道。自https:///己成功富起來了,拉身邊的人一把,先富帶動后富,互幫互助、協(xié)同合作、一起富裕,這便是共同富裕。當一個人抓住機會,成功富起來,他人便會爭相效仿,這也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聽起來似乎很難,其實一點也不。中國地大物博,資源繁多,市場龐大,多的是機會,只看你能不能抓住。
沒有真正的窮人,只有不會利用資源的人。不說遠的,單說身邊的,定然有人比你富足。也許那稱不上富裕,但你盡可以向他學習,吸取經驗,把自己的經濟水平拉上來,這便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并沒有準確的方法,但想要富起來,必定有一條準則:互幫互助,合作共享。
共同富裕論文篇五
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提出是為了解決新時代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均衡的問題,為了更高效、更精準地服務于廣大村民。推進文化振興從而帶動鄉(xiāng)村的全面振興,讓村民們享受到文化帶來的便利,同時留住鄉(xiāng)土文化的脈絡。鄉(xiāng)村文化振興可以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主體、人才和組織、精神動力以及智志等方面的保障,是整個振興事業(yè)總要求中的關鍵一環(huán),對于解決城鄉(xiāng)文化發(fā)展不平衡問題具有重要價值。
鄉(xiāng)村文化振興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主體保障。我國是一個傳統(tǒng)的農業(yè)大國,有著悠久而又深厚的農耕歷史,農民數量在總人口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鄉(xiāng)村文化振興離不開村民這一主力軍的參與。但由于鄉(xiāng)村之前長期經濟發(fā)展落后、教育力量薄弱,村民的知識水平存在大量不足,村民很難在鄉(xiāng)村振興中發(fā)揮主體作用。因此只有大力推進鄉(xiāng)村文化振興,培養(yǎng)一批具有現代文化、思想儲備的新村民,才能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保障。在現代鄉(xiāng)村文化的發(fā)展進程中,以文化為載體,構建具有歷史內涵和時代特色的文化產業(yè)是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路徑,教育、引導農民主動肩負并有足夠能力承擔起鄉(xiāng)村振興主體的責任是促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手段。
鄉(xiāng)村文化振興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人才和組織保障。我國農村存在著鄉(xiāng)村優(yōu)秀人才稀缺、技藝傳承斷檔等現象,鄉(xiāng)村振興不僅需要村民主體的參與,還需要鄉(xiāng)村之外的精英人才的加入。發(fā)展鄉(xiāng)村文化振興可以給黨員干部、鄉(xiāng)賢等專業(yè)人才提供廣闊的舞臺,讓黨員干部、各界志愿者和新鄉(xiāng)賢等對鄉(xiāng)村振興有著豐富認識的人才積極投身鄉(xiāng)村,參與到鄉(xiāng)村振興事業(yè)之中,并探索傳承鄉(xiāng)村文化遺產??梢酝貙捜瞬乓M、組織建設的新模式,如加強基層干部的選拔和任用,利用鄉(xiāng)村安居樂業(yè)和國家相關政策支持的優(yōu)勢引導優(yōu)秀人才回鄉(xiāng)。通過文化振興充分挖掘傳統(tǒng)鄉(xiāng)村中適合新時代鄉(xiāng)村高效發(fā)展的組織模式和治理方法,發(fā)揮村規(guī)民約的約束監(jiān)督作用,將鄉(xiāng)村自治、法治與德治有機結合。
鄉(xiāng)村文化振興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風氣保障以及智志保障?!班l(xiāng)村振興,鄉(xiāng)風文明是保障”。鄉(xiāng)村振興在文化方面的總要求是鄉(xiāng)風文明,鄉(xiāng)村文化振興可以保障在鄉(xiāng)村振興過程中鄉(xiāng)村的風氣不歪斜,使其始終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同時鄉(xiāng)村文化振興還能源源不斷為鄉(xiāng)村、村民提供豐富的文化涵養(yǎng),用文化潛移默化地教育、發(fā)掘他們的智力并培養(yǎng)志氣,拒絕“躺平”,引導村民認識到人自身的價值是在對社會做出貢獻的過程中實現的,從而實現自身價值。
共同富裕論文篇六
高質量發(fā)展是201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大家前來參考查閱!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家祖孫三代都是黨員,心里更是充滿了對黨的感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請聽一聽我們對黨的心里話。
爺爺說,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爺爺是一名老八路,他經常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更沒有咱這個家。舊社會,生靈涂炭,民不聊生,老百姓都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正是中國共產黨的出現,給老百姓帶來了光明,趕走了日本侵略者,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建立了新中國,貧苦大眾翻身做了自己的主人。爺爺總說,吃水不忘挖井人,做人不能忘本,共產黨的恩情永遠不能忘。
我說,進了黨的門,就是黨的人。我從小沐浴著黨的陽光和雨露長大。在爺爺和父親身上,我看到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也更加堅定了我要加入黨組織的決心。于是,我勇敢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學習中,我都時刻嚴格要求自己,隨時接受黨組織的考驗。聯(lián)系服務群眾、扶貧走訪、愛心捐助、疫情防控……沖在前,打勝仗,這是對自己的基本要求。同時,在業(yè)務上勤學苦練、勇爭標兵,以優(yōu)秀業(yè)績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2020年9月22日,是我終身難忘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我終于正式加入了黨組織。舉起右拳面向黨旗宣誓的時候,我心潮澎湃,興奮不已。我為自己成為其中的一員而自豪,我告訴自己:進了黨的門,就是黨的人。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干部,我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以實際行動擦亮胸前的黨徽!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昨天,我聽著黨的歌曲長大;今天,我以黨員的身份奮斗拼搏;明天,我愿自己能為百年大黨做出更大貢獻。黨啊,我親愛的母親,生日快樂!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轉眼間中國共產黨已走過了一百年的光輝歷程,中國社會也在黨領導人民的長期奮斗中,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當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每當聽到激進的《義勇軍進行曲》徐徐奏響的時候,每當看到那漂亮的國徽的時候,一種振奮,一種激昂,一種驕傲,一種自豪的心情便會油然而生。一個名字在我的腦海中浮現,那就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一唱雄雞天下白,喚來春天照人間。從此,我們的祖國進入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國民經濟和各項事業(y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崛起在世界的東方走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我看到了金菊含笑,聽到楓葉流丹,聞到碩果飄香。還有那抖擻的雄姿震憾,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我欣喜地發(fā)現,20世紀也是充滿活力和經濟飛速的時代。
回眸昨日,祖國成就輝煌,展望明天,我們豪情滿懷新的世界,新的千年,將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因為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國才競爭日趨激烈,那科教興國該是治國興邦的重大決策。新的世紀,我國要加入世界中等國家的列行,還有祖國寶島臺灣也即將回到母親的懷抱。原子能、現代航天、分子生物、微電腦、電子信息的技術發(fā)展,都在期待著我。
走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我感慨萬千。面臨科技發(fā)展的第五次浪潮,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說明人才是何等的重要,它是國家的財富,是振興的希望。我們要勇敢地承擔起世經重托,我們要跨越世紀的一代,是21世經的真正主人。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與祖國、時代、人類命運聯(lián)系起來,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yǎng)良好品德,發(fā)揚創(chuàng)新精神,掌握實踐能力,勤奮學習,立志成才,做個新世紀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
宏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壯志在心頭,揚鞭在腳下。讓我們以滿懷豪情再創(chuàng)新世紀的輝煌。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眰ゴ蠼h精神已深深融入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和靈魂,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滋養(yǎng),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繼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將成為激勵全黨全國人民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切實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信仰信念信心。
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論興則黨興,思想強則黨強。新時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就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教育人民,走好新時代新征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新時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就要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作為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把黨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堅決清除一切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的因素,堅決防范一切違背初心和使命、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勇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前進之路必然有各種風險考驗甚至會遇到驚濤駭浪,必須時刻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時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就要弘揚不怕犧牲精神,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敢于擔當作為,敢于動真碰硬,敢于創(chuàng)新,甘于奉獻,為了集體利益舍棄個人利益,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真正把對黨忠誠作為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來自黨員對黨的事業(yè)的忠誠,來自黨員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堅定性。新時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就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fā),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雖已近不惑之年,但真正有印象的中秋卻并不是很多。因為生活圈子的單一和對農活的天然畏懼,能親身感受的老家的秋天的時日也就更少了,但有一些日子還是留在了腦海中。今天外出串門,放眼望去,心中竟忽而有了一些回憶和感觸,趁著那一點熱乎勁,試著寫一寫,文筆是顧不上了。讓思維暫時流淌一下吧,看它能到哪里。
印像中的第一個中秋節(jié)是一個雙八月的年份,具體是哪一年已經記不清了。那年我很小,哥哥們各自約好自己的小伙伴在我們家里喝酒玩耍。我一個小孩子家,上不得圈子,只能在一邊玩,有時也湊上去要點好吃的。這是我印象中很美好的日子,父母很開明,在這樣的一個夜晚,未成年的孩子們也可以暢所欲言,隨心所欲。之所以現在想起這些,直接的原因是前幾天我和妻子管教孩子的不妥方式導致孩子很強烈的反對。由此就感覺我們雖然都經過了多年的學校教育,還念了大學,但是想想教育孩子的方式還遠不及沒有念過多少書的父母,真是羞愧難當。
印象中的第二個是我結婚后的第一個中秋之夜,我騎自行車回家看望父母。那時候妻子已經懷上了我們的孩子,身體已經很有些不方便了。但是因為父母對她很好,也特愿意跟隨前往。一路上我們沐浴著明亮的月光,說說笑笑,累了就歇會兒。五十里路一個多小時也還是到了家。那時候父母都還健康,母親做好了飯等著我們,父親燒好水,下好了茶,笑呵呵地望著門口?,F在想來一切都充滿著溫馨和幸福。今日倘想回家,讓我再跑上多遠才能見到這樣的場景啊。今年中秋我沒有回家,雖然哥嫂也還都不錯,但物是人非,再也無法找到那時的感覺了。
印象中的第三個中秋節(jié)之夜大約是一九九九年吧。那時候我們孩子還很小。因我們工作忙,無力也沒有時間照看孩子,父母也離不開家,孩子就被迫寄放在老家,由父母照看。那一天單位碰巧放了一天假,我下班后用摩托車載著妻子往家里趕,一路走得匆忙,也沒顧上看時間,走到半路,天已經大黑。那晚是個陰天,路上的車輛很多,我們既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安全有了保證,擔心的是對面來的車的大燈太亮,我根本看不清楚前行的路。就這樣一路行來倒也沒什么。但就是到了離家七八里路的地方卻出了點兒意外。為了躲避對面來的和后面上來的車輛,不經意間,我竟然把車騎上了橋的最邊沿。過橋之后,看看自己走過的路,驚出了一身的冷汗。真是兩世為人!回家怕父母擔心竟也忍住不述說路上的情景。之所以想起這些,誘因還是孩子。那時孩子在家呆得很快樂,但現在跟著我們,面對我們給她的種種要求,往往顯得無所適從,只有反抗了。但看看現在,父母與我們陰陽相隔。再要回家,和父母最近的距離也就是跪在墳前默默地磕上幾個頭,大哭是不被允許的,因為已近年老的哥嫂們受不了。孩子大了,已經不是我們僅僅給她說幾句話就能解決問題的了。父母已經不在,可我們還沒有學會做父母。想想真是悲從心來。
父母應該在另一個世界里過著屬于他們自己的生活吧?可想想,我們還沒有真正成為大人,每每想到這里,就常常痛苦不已。在這個有些特殊的日子里寫下上面的話。聊以慰藉自己還不成熟的心,卻不能告慰父母在天之靈。
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為貫徹落實好中央決定,各級黨委(黨組)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條主線,“十四五”開局之年,正在精心謀劃,周密安排部署,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起好步、開好局、有成效。
各黨委(黨組)抓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與“理論學習”相結合,將黨史學習教育內容作為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重點內容,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制定好學習計劃,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學習活動規(guī)范有序開展,黨員領導干部要以上率下、學先一步、示范帶動,常學常新、不斷領悟,要堅持集體學習研討為主,以專家報告、參觀紅色陣地為重要輔助,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作為黨員領導干部的必修課,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全面學、貫通學、深入學,帶著信念學、帶著感情學、帶著使命學,不斷在思想上有新感悟、在政治上有新升華,深入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歷程,了解黨的光榮傳統(tǒng)、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始終銘記我們從哪里來、往哪里去,傳承紅色基因,恪守人民情懷。要避免“以聽代學”“只學不講”,要通過深入學習,不斷增強歷史意識,學會歷史思維,培養(yǎng)歷史眼光,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進一步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習近平總書記把黨史學習教育視為必修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各級黨組織要突出黨史學習教育,將黨史學習教育抓在日常,融入“三會一課”,以開展主題黨課、主題黨日、政治生日、邀請專家講座、讀書會學習交流、組織生活會等形式多樣融會貫通學,加強紅色教育洗禮,開展“行走黨課”,重溫黨的歷史,以深情的瞻仰、深邃的思考,引領黨員干部以史為鑒,從黨史中汲取精神上的“鈣”,將其融入共產黨人的血脈,真正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使黨員干部心刻誓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誠奉獻。要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線,將黨史學習教育內生為黨員干部堅定的政治方向和強勁的前行動力,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明責,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同時,黨員領導干部要以普通黨員身份帶頭深入到支部開展學習,并加強對基層黨組織的分類指導,不斷增強各級黨組織黨史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抓黨史學習教育,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學習,要注重與“工作推進”相結合,以學促干激發(fā)新動力,要以學篤行,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推動改革、經濟社會發(fā)展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與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實際效果結合起來。各級黨組織要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黨史學習教育貫穿到改革攻堅創(chuàng)新全過程,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做到內化于心、內化于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聯(lián)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全過程中,從黨史中汲取感恩人民的深切情懷和血濃于水的深厚感情,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堅定為民情懷,堅定擔當本色,牢牢植根人民,把心思和精力聚焦到解決群眾問題上,作為服務群眾的攻堅之力,切實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錘煉黨員干部的政治品質,激發(fā)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積極主動為身邊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真正實現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培育黨員干部“闖”的精神、“創(chuàng)”的勁頭、“干”的作風,堅持真理,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咬定目標、勇往直前,一步一個腳印,不折不扣推動“十四五”時期發(fā)展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趕考中交出更加優(yōu)異的答卷。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未來仍需風雨兼程。學習黨史要從黨的成功經驗中啟迪智慧,不斷加強自身黨性修養(yǎng),牢記使命擔當,永遠保持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發(fā)揚奮斗精神,用忠誠和實干為人民創(chuàng)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字是每個人都重視的,俗話說得好,看人要看你字練得怎么樣。書法是當今社會流傳的一種文化,它具有獨特的魅力,一張好的書法需要耐心和仔細去練出來的,還需要用敏銳的眼睛去找出錯誤并加以改正。
每當到了星期六,我就會準時在八點以前起來,刷好牙,洗好臉,吃好早飯準備出家門。在前往老師家的路上,我邊哼著小曲邊拿著毛筆袋散步,悠閑的很。到了老師家里我總會看到幾個勤奮的孩子在那專心致志地寫書法。我找了個空位子,把家里寫的書法拿出來給老師看,老師過來點評一下我就可以進入“暴走狀態(tài)”。
當我寫完最后的一筆時,松了口氣,我整個人感覺輕松了很多,感覺到了心中的石頭碎了。老師也像有了瞬間功能一樣,一下子走到了我的身邊,老師檢查了我的書法,一般老師檢查的話有幾大要求:1先把紙拿起來,看看有沒有寫歪。2檢查我寫字的時候有沒有寫的的不到位的地方。3最后再看一遍我的整體情況。說到這里,我早就已經不合格了,誰叫我寫錯字了,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寫書法講究的是看你能不能把握住每一個字和寫字時的筆畫。還有最重要的是:要心平氣和,心穩(wěn)了,寫出來的字也能保持平穩(wěn)。我們每個寫書法的人都要具備這樣的品質?!袄蠋煹脑挾际侵攸c,它就像無價之寶,無比的寶貴。我點了點頭,然后說了句:”恩,知道了”我把紙折好,然后拿了一張新的宣紙開始寫。就在這個時候,老師跟我們說了一聲,寫字的時候一定要認真,這是我才懂得書法寫得好是要靠自己的心態(tài),心態(tài)平穩(wěn)了,字自然也很穩(wěn)。
書法是有趣的,它給人帶來了自信心和快樂,給人一種無比的快樂。
由于生物是初中階段開始學習的科目,到了高中階段,每個學生呈現出的生物認知水平會呈現出一定的差異。除此之外,學生的智力水平和學習習慣也有所不同,基于這一特點,教師如果以“一刀切”的模式展開教學活動,常常導致有些學生“吃不飽”,而有些學生“吃不了”。因此,為了使每個學生發(fā)揮自身的主體性,并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一定的進步與發(fā)展,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合理地運用分層教學方式,這樣不僅能夠使每個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還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盡可能多的合作和交流的機會,從而使每個學生的生物認知水平都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提高[1-2]。
在高中生物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而分層教學的實施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意義。一方面,分層教學遵循了高中生身心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由于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與受教育的不同,同一年齡的學生所表現的心理發(fā)展速度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基于這一特點,教師實施分層教學能夠使他們不同程度地發(fā)揮個人的潛能,以此使每個學生都能成為獨立的個體。另一方面,分層教學符合了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原理。巴班斯基強調教學在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應考慮學生、教師和教學條件,以此制訂出一個最好的教學方案。而分層教學恰恰順應這一教學原理,進而使教學真正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除此之外,分層教學還體現出了素質教育的思想。由于素質教育面向的為全體學生,是發(fā)展性的教育,因此,教師作為素質教育觀落實的主力軍,應真正將分層教學落實到位,從而推動素質教育的普及。
為了使分層教學不流于形式,而真正凸顯其本身的價值,教師應深入探究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而教師作為分層教學的主要實施者,需要做好對學生分層、對教學分層以及對作業(yè)分層工作,進而使分層教學實現有效性。
(一)學生分層。
根據一個班的學習基礎水平,教師應把學生分為a、b、c三層。其中a層為基礎層,主要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b層為求知層,主要為學習中等的學生;c層為探索層,主要是基礎水平和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與生物認知水平確定自己的層次,并按照相對應的規(guī)則要求自我。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向學生說明分層為動態(tài)的,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進步欲望,從而幫助學生向更高層次邁進。
(二)教學分層。
在學生分層后,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對教學過程進行分層。首先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對各個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學習目標,例如:在“細胞分裂”教學中,教師可對a層次的學生制訂“理解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變化的規(guī)律”這一學習目標,對于b層次的學生而言,可以在此基礎上,制定“熟練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變化規(guī)律,能夠解答相關的圖、表”,而對于c層次的學生則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收集細胞學研究的相關資料,了解現代生物技術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通過不同學習目標的制訂,既能夠使目標和學生個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達到有效聯(lián)結,還能夠使他們學有所獲。此外,教師也需要為每個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課堂問題,如:“蛋白質”教學中,教師可設置不同的問題,即:蛋白質種類繁多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空腹喝牛奶營養(yǎng)價值低?人的紅細胞與心肌細胞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但功能完全不同,如何解釋這一現象。將這三個問題分別布置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既能使每個學生學有所思,還能夠使他們在可接受的范圍內獲得一定的進步,以致于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對問題進行探究。
(三)作業(yè)分層。
在教學結束后,教師需要將作業(yè)設置成三種不同的類型,一種是難度適中的必做題,是全體學生都能夠完成的問題。另外一種是自選題,要求a、b層次可以任意選擇問題,并且這類問題存在著一定的深度,對于c層次的學生而言需要全部完成。此外,還有一種則為思考題,是c層次的學生經過反復思考后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的作業(yè)模式既能面對全體學生,又能使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得到一定的發(fā)展。綜上所述,將分層教學作用到高中生物課堂中,既能使班級的整體性生物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還是真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重要途徑。此外,運用分層教學模式也能夠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師作為課堂的實施者,應對“學生、教學過程、作業(yè)”等不同方面實施分層,進而使每個學生“學有所得”,并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摘要]新常態(tài)下,“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改革應重新審視課程性質和特點,回歸課程和教育教學原本。本文針對現在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從課程定位、教學模式和長效機制三個方面進行改革,以提高課程內涵和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形勢與政策;教學改革。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新時代國內外形勢,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革,面臨的歷史性機遇和挑戰(zhàn)的核心課程,也是引導大學生準確理解黨的基本理論、路線和方略的重要渠道。新時代高職院校如何定位“形勢與政策”課,探索全新的教學模式并構建長效機制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形勢與政策”課具有理論武裝時效性、釋疑解惑針對性、教育引導綜合性等三個特點。
(一)理論武裝時效性。理論性是指該課程理論性強,要講好“形勢與政策”課,任課教師必須具備比較深厚的理論功底。比如中東局勢為代表的國際局勢類的問題就涉及諸如勞動、剩余價值、資本、(壟斷)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等概念和理論,同時也涉及諸如戰(zhàn)略位置、自然環(huán)境、歷史文化、(陸)海權論、文明沖突等軍事、地理、歷史、政治多學科的相關知識。該課程理論性強的特點就要求任課教師必須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綜合多學科相關知識背景以及相關學者的論述,才能將相關的焦點、熱點講透說明,否則就熱點講熱點,就焦點講焦點,流于表面而影響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該課程時效性強。根據教育部社政司每學期初下發(fā)的《高?!靶蝿菖c政策”教育教學要點》,選取半年內發(fā)生的要聞組織教學,而國際國內的焦點熱點瞬息萬變,不可能有固定的教材,甚至本周的課結束后,下周的課講什么內容都要重新嚴格界定和組織。這里要說明的是,不管是理論性還是時效性,對教師的要求都非常高。而理論性和時效性同時集聚在該課程里面,教學難度更可想而知了。
(二)釋疑解惑針對性。根據理論的時效性特點,“形勢與政策”課必須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直面學生的問題。一方面,“形勢與政策”課在大部分高職院校都被劃人理論課,但實際講授中,理論只能是一條隱形的支撐線索,更多的還是針對一個個鮮活的熱點和焦點問題?!靶蝿菖c政策”課不同于高職院校一般的理論課,前者重例有理,后者重理有例;前者具體鮮活,后者抽象概括;前者要透過大量紛雜的現象點明本質再回到現象本身,難以有固定的模式套用,后者邏輯分析和推理過程都有理可循。另一方面,“形勢與政策”課必須經常直接面對來自學生的各種質疑和問題,現實而敏感,差異性大而又有相似之處。如何正確回答這些問題,是對任課教師極大的考驗,也是“形勢與政策”課課堂教學效果好壞的關鍵點。
(三)教育引導綜合性。如上所述,“形勢與政策”課不僅要求任課教師具備比較深厚的理論功底,還要綜合利用各相關學科理論和背景知識,更要有針對性地回答來自學生的各種問題。學生所提問題,從三觀缺失到大學生活適應,從學業(yè)迷茫到失戀迷失,從網絡時尚到人際關系,從社會萬象到人間小事,紛繁雜呈應接不暇。在這種情況下,“形勢與政策”課要想起到教育引導作用,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各種情況,要掌握當代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特點,使學生通過課堂教學,從不同的側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使學生不失時機地實現智力發(fā)展,逐漸促進學生優(yōu)良思想品質的形成。
(一)教育觀念和重視不到位。高職院校對“形勢與政策”課重要性和特殊性認識不到位,對課程重視不夠,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思政課“無用論”的觀念根深蒂固。長久以來,對思政課的厭倦,幾乎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學生幾乎把思政課與“洗腦”“無聊”等字眼直接掛鉤,很多教師甚至是學校領導也把思政課歸入雞肋課程行列。第二,高職院校普遍存在重專技輕思政的傳統(tǒng)。第三,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的生存空間逐步被實習實訓、頂崗實習、技能大賽和考證侵吞。于是,“形勢與政策”課學分少課時少,任課教師之間以及與專業(yè)課教師之間各自為政,大班上課成為常態(tài)。
(二)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在大多數高職院校,“形勢與政策”課任課教師一般歸屬于三類——帶其他思政課專任教師、輔導員和學校行政人員。第一類教師能上但不愿上,能否上好還是未知數。第二、三類教師愿意上但很難上好。這三類教師分屬不同部門,很難進行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同時在這三類教師中,中級職稱和本科學歷的人員居多,比例高達60.5%,高級職稱和博士學歷的教師嚴重缺乏,占比不到7%。這三類教師一般教學任務繁重,在完成授課任務之余,難以留存科研工作所需的充足時間和自我提升的學習精力,繁重的教學任務在客觀上也制約了教師繼續(xù)學習和教研活動的開展,因而導致部分教師職業(yè)能力水平低下難以勝任教學工作。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不夠豐富。高職院校許多教師仍然采取滿堂灌式教法,有的更是集中起來作報告。這樣的教學形式往往會抑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總處于被動學習,興趣和激情就得不到有效調動,于是開小差、遲到、曠課、睡覺也就成了普遍現象。另外,有的“形勢與政策”課仍然是教師一支粉筆、一本講稿、一張嘴的授課方式,網絡化、數字化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沒有充分利用,有些教師做的ppt課件,充其量是對傳統(tǒng)板書的簡單代替,達不到應有的教學輔助效果。
(一)重視程度和教育觀念雙到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是全方位的,而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質是人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就不能局限于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更應關注學生的思想品質和全面發(fā)展?!靶蝿菖c政策”課不是單純地灌輸時事熱點,而是磨礪學生的雙眼,使其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不是機械地進行道德大義說教,而是磨礪學生的思維,使其學會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不是強制式的頭腦洗禮,而是引導學生的靈魂,在帶人中發(fā)現差異,在對比中發(fā)現自我、認識自我、回歸自我。如果“形勢與政策”課有幸能讓學生搞清楚“我是誰”,那么接下來能做什么和應該做什么就順理成章簡單自然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形勢與政策”課的真正意義和作用就能呈現出來。因此,高職院校要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無論是在人力、財力上,還是政策、組織、措施上都給予足夠支持,確實保障其健康和持續(xù)發(fā)展?!靶蝿菖c政策”課只是一門課程,但其課程改革和建設發(fā)展離不開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實際。為誰培養(yǎng)人和培養(yǎng)什么人是高職院校辦學定位的根本問題,也是高職院校包括“形勢與政策”課在內的各類課程教學改革的根本方向。高職院校辦學都面臨經費、生源、師資以及大環(huán)境的變化等等都是具體而不能繞開的辦學實際問題,直接關乎怎樣培養(yǎng)人的問題?!靶蝿菖c政策”課教學改革關鍵在于,如何將課程性質與辦學定位、辦學實際相結合,在綜合平衡中找到真正適合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起點。只有找到這個起點,才能找到走適合自己的道路,才能不被各種光鮮艷麗的教育潮流所迷惑。否則,人云亦云始終走不出困境。只有找到這個起點,才能構建良性發(fā)展的基本框架。
(二)構建課程改革的基本框架。首先,加強師資隊伍多元化建設。專業(yè)教師結構配置要多元化。專任教師要“好”,輔導員和行政人員要“能”,其他專業(yè)課教師要“愿”。選拔那些政治素質強、知識結構合理、教學技能豐富的作為專任教師,形成師資隊伍的中堅力量。選拔經驗和閱歷豐富的輔導員及行政人員作為兼職教師,充分發(fā)揮多學科融人的優(yōu)勢。切實提高“形勢與政策”任課教師的地位,讓其他專業(yè)課教師“愿”加入其中,并在統(tǒng)一規(guī)劃和有力領導下,塑造良性的競爭狀態(tài)和發(fā)展趨勢。當然,多元化不是無底線,而是讓“形勢與政策”課任課教師構成形成良性互補和充分競爭的良好態(tài)勢。另外,專業(yè)教師成長多元化。在教師成長類型上。教學效果良好的任課教師應多鼓勵和支持其賽課、評課,培養(yǎng)“以賽促長”“以賽促建”和“以賽促學”的軟環(huán)境;在教師成長激勵上,要物質獎勵、精神獎勵和政策支持相結合。在教師考評上,實現學生評教、同行互評和學??己讼嘟Y合。在職稱評審上給予關注。
其次,規(guī)范教學內容和管理?!靶蝿菖c政策”課沒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學內容,卻有一條不變的紅線——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圍繞這條紅線,模塊化每學期的教學內容以確保教學內容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結合教育部的“教育教學要點”,可視化每學期的教學專題以確保教學內容的統(tǒng)一性。發(fā)揮教研室的作用,標準化備課、編寫教案和制作課件以確保教學內容的規(guī)范性。另外,課程管理規(guī)范化,課程由誰組織協(xié)調、由誰布置實施、由誰負責考評,高職院校要出臺文件務必落實到各具體職能部門。
(三)課程改革重在形成長效機制。課程教學改革的起點和基本框充其量只能算是制度設計,并不是實施過程更不是結果。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在具體教學組織和實施過程中,隨著各種問題的暴露,不斷結合本校實際,摸索和建立起一套長效機制,并充分發(fā)揮高職院校靈活多變的優(yōu)勢,實施一校一方案和一課一方案的“四一工程”,走特色發(fā)展之路,走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走內涵發(fā)展之路。
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教師素質和業(yè)務水平的集中體現?!靶蝿菖c政策”課教學瓶頸或許不是選擇規(guī)范性、系統(tǒng)性的教學專題,而是如何找到合適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參與進來并入腦人心。因此,應充分考慮各學院以及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編制課表,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充分激活專題,以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為導向調動學生的興趣;充分研究高職學生的特點,找到起點代人理論,內化于心;充分利用熱點分析、主題演講、時政報告、現場辯論等多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程互動比重,激發(fā)學生思考,外化于行。
綜上所述,面對各種實際問題,高職院校的“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改革,應該在了解課程性質和特點的基礎上,綜合本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實際,找到課程教學改革的起點,進而構建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框架,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特色發(fā)展模式。
共同富裕論文篇七
1921年7月,在國家危難之際誕生的中國共產黨注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戰(zhàn),推翻了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10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自強不息,不怕曲折,克服艱難,一步一步走向勝利,一步一步走向輝煌。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她勤勞為民主,共產黨她一心救中國……”這首歌就是我的太外婆和外婆常唱給我聽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雄壯嘹亮的歌曲。太外婆和外婆都沒有讀過書,但是這首歌她們卻唱得好熟練,我以前都覺得她們好神奇哦!直到媽媽給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解放前,太外婆家里是很窮的,外婆出生時剛是中國處在內憂外患之時,那時日本鬼子侵虐我們中國人,對我們中國人民慘不忍睹的屠殺,太外婆一家為了生存,帶著外婆四處逃難,根本談不上溫飽二字,更不用說學文化了。是中國共產黨誓死的奉獻精神,拋頭顱、灑熱血,把日本鬼子趕跑,又把內戰(zhàn)撫平,讓人們終于在令人無法忘懷的黑暗中看見了曙光,統(tǒng)一全中國,讓窮苦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外婆家從此有了屬于自己的土地,豐收著自己的勞動成果,生活也日漸好了起來。
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滿懷激情地投入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之中。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里,各行各業(yè)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英雄模范,如:王進喜、時傳祥、雷鋒、焦裕祿、錢學森、錢三強、陳雙田、鄧稼先、華羅庚……一個個閃光的名字,猶如繁星點點,照亮了新中國的天空。雖然,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工作崗位不同、能力大小不同,但他們都以“我是共產黨”而自豪,都以人民服務為無上光榮。他們胸懷祖國,一馬當先,發(fā)奮圖強,為改變祖國的一窮二白的面貌做出來重大的貢獻。
這些年來,在共產黨明智的領導下,外婆家的農村生活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新農村,新政策,從黨和政府按農村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可領取60元養(yǎng)老金政策實施,按年齡高低的不同層次發(fā)放,外婆70歲就能領到70元一個月的養(yǎng)老金,太外婆就高一點,快90歲的太外婆就可以領到100元一個月的養(yǎng)老金,外婆老說:“是黨的政策好,我們的日子才過得這樣甜蜜蜜啊!”
我們這一代的孩子,雖然沒有經過貧窮的困惑;沒有經過戰(zhàn)亂的恐慌;沒有經過生死的考驗,生活在這樣美好的社會當中,有父母親人的呵護,有老師同學的關心,在優(yōu)良的環(huán)境中接受著知識的熏陶。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
共同富裕論文篇八
古往今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來沒有中斷,所以古有“大同”,今有“共同富?!薄H欢?,不管是“大同”,還是“共同富?!?,都等不來,靠不來,也要不來,只能從汗水中澆灌出來。換言之,美好生活,要靠雙手爭?。还餐辉?,要靠共同奮斗。
共同奮斗,基于我們對當下國情的清醒認知。
眾所周知,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中國已經發(fā)生巨變:經濟騰飛,產業(yè)崛起,綜合國力已經是世界第二?;蛴腥搜?,既然中國已經富起來、強起來了,還需要我們像前人一樣奮斗嗎?當然需要!因為中國發(fā)展不平衡,各地差異較大。我們不能只看到北上廣深的高樓大廈,也應該看到老少邊窮的低矮平房;不能只看到大中城市里繁華的街道,整潔的公園,舒適的地鐵,也應該看到偏遠鄉(xiāng)村殘破的建筑,落后的交通,失落的老人、兒童。當我們對中國發(fā)展不平衡有了清醒的認識,就會意識到當下的中國,仍然需要進一步發(fā)展,而當下的我們,也應該齊心協(xié)力,共同奮斗!只有這樣,才能先富帶后富,共享美好生活。
共同奮斗,需要我們務實肯干,一步一個腳印。
眾所周知,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餡餅,實現美好生活最重要、最可靠的支撐是自己的奮斗。奮斗從來不是喊口號,需要我們務實肯干,一步一個腳印。共同奮斗更是如此,需要每個人腳踏實地,各盡其力。我們不能“打醬油”渾水摸魚,更不能做“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相反,我們應該挽起褲腳,像袁老一樣,走在水稻田里,扎扎實實做“老農”,努力踐行“禾下乘涼夢”;也應該擼起袖子,像黃文秀一樣,穿行在鄉(xiāng)村的小路上,做百色大山里的最美朝霞,也做脫貧戰(zhàn)場上的醒目黃花。
然而,揆諸當下,不少青年沒有“大同”的目標,更沒有“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奮斗”的意識。他們追求“佛系”,只想“躺平”。這種“喪文化”的出現和流行,令人遺憾。真正的時代青年,不應該這樣,而應該奮發(fā)有為,積極奮斗。要知道,作為祖國的未來,社會的希望,青年向上,則國家向上未來可期;青年奮斗,則共同富裕指日可待。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實現共同富裕,則要靠共同奮斗。共同奮斗,是深入一線了解國情,腳踏實地好好奮斗。身為時代青年,應該把“共同富裕,共同奮斗”繪入人生藍圖中,也繪入時代的底色上。惟其如此,才能當時間的主人、命運的主宰、靈魂的舵手,也才能鴻志薄云無愧怍,百年飲冰血不涼!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其基礎是富裕,關鍵是共享,重點是縮小差距。下面從共同富裕的內涵、主體和路徑三個維度談一談。
從共同富裕的主體看共享優(yōu)質教育對共同富裕的意義。實現共同富裕的主體是人,共同富裕的關鍵是共享優(yōu)質教育。人的幸福生活有三個層次:一是溫飽的層次,一個是有尊嚴的生活層次,第三個是有理想的生活層次。無論哪種生活層次,教育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先說義務教育。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有97%以上的縣實現了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fā)展。但這個均衡發(fā)展是縣域內的,如果把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上升到省域層次,并且實現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將樹立教育公平的新標桿,為實現共同富裕夯實最深厚的基礎。再說職業(yè)教育。近年來,經過不斷努力,雖然職業(yè)教育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但離人民群眾把職業(yè)教育作為自愿和樂意的選擇還有一定距離。改變這種現象的關鍵是要根據經濟結構、產業(yè)結構、就業(yè)結構變化的趨勢,提高職業(yè)教育質量,使職業(yè)教育成為滿足社會發(fā)展需要和民眾樂意選擇的教育類型。接著說高等教育。我國實現經濟社會發(fā)展,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chuàng)新型人才。這就要求我們的高等教育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yǎng),建立與新發(fā)展階段相適應的現代化人才培養(yǎng)體系,以更好地服務國家戰(zhàn)略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我們要讓全體人民共享各種優(yōu)質教育資源,平衡教育的國家屬性與個人屬性,把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內在潛力、創(chuàng)造力調動起來,建立起一個自主的學術和人才的體系,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堅實的支撐。
從共同富裕的路徑看如何在共同奮斗中縮小差距。在我國,共同富裕是涉及逾14億人口的偉大事業(yè)。要在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上實現共同富裕,必須樹立“創(chuàng)新致富、勤勞致富、先富幫后富”理念,鼓勵勞動者通過誠實勞動、辛勤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實現增收致富,鼓勵后發(fā)地區(qū)在深挖潛力、增強動力、釋放創(chuàng)新活力中跨越發(fā)展,通過自身努力和相互幫助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同時,共同富裕是一場以縮小地區(qū)差距、城鄉(xiāng)差距、收入差距為標志的深刻的社會變革。在這場社會變革中,只有通過人人參與、人人盡力,才能真正實現人人享有。另外,要特別注意“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就是有多大本事出多大力;量力而行,就是吃飯穿衣量家當,不提不切實際的目標,不做超越階段和能力的事情。共同富裕必須依靠全體人民共同奮斗,一步一個腳印地從低層次共同富裕向高層次共同富裕邁進。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全面小康建設,我們交上了一份高分答卷,實現共同富裕,將是一場新的趕考之路。征途漫漫,惟有奮斗!
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強調,新的征程上,著力推動人的全面發(fā)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共享發(fā)展成果,促進共同富裕,既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這意味著建設社會主義首先要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實現富裕起來,同時在富裕起來的過程中避免兩極分化。這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應有之義。作為發(fā)展中大國,我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剛剛跨過1萬美元,不能算世界上的富裕國家。同時,我國基尼系數在世界排名并不低,收入差距較大。防止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是當前及今后的硬任務。促進共同富裕,不是走向平均主義,以財富的平均程度來衡量,而是走向人的現代化,以群體性的能力差距縮小為標志。只有圍繞人來做文章,才能找到促進共同富裕的鑰匙。
共同富裕是人類文明發(fā)展中的難題,至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是指包括財產、收入在內的物質財富生產和分配的問題。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共同富裕的實質是指人自身的發(fā)展問題。如果只是在物質財富的生產和分配上做文章,不落到人的發(fā)展、所有人的發(fā)展上,那么共同富裕只是分配政策的目標,僅僅具有短期意義。從世界發(fā)達國家的歷史經驗來看,僅僅依靠分配政策的調整不能逆轉貧富差距擴大的基本趨勢。
不要以為社會的物質生產和分配在一定時期合意了,人的發(fā)展、所有人的發(fā)展也就自然實現了。這是一種確定性思維、線性思維的認識。物質生活條件只是人自身發(fā)展的基礎,并不等于人的發(fā)展。人的發(fā)展體現在人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和文明性上。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等于人的素質和能力的自然提升。
現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社會主義的內在價值追求是人自身發(fā)展上的平等機會,物質生活條件上的基本平等僅是一個手段或實現路徑。因此,共同富裕的本質是所有人的共同發(fā)展,而不是物質財富上的均貧富。歷史告訴我們,均貧富并不能實現所有人的共同發(fā)展,甚至可能使發(fā)展陷入停滯不前的境地。歷史上的“社會實驗”結果已經表明了這一點,這與社會歷史條件及其變化密切相關。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追求生產增長,解決人的生存所需(吃飽穿暖),可以視為促進了人的發(fā)展。但隨著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物質財富生產與分配對人的自身發(fā)展的偏離就會越來越大?;蛘哒f物質的發(fā)展遠快于人自身的發(fā)展,更不要說所有人的全面發(fā)展。在實現我國現代化的過程中,要防止的最大公共風險就在于物質財富發(fā)展中人的異化,也就是說,人被物質財富支配,而不是人支配物質財富。
促進共同富裕與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是一體兩面的關系,是一個長期愿景目標。不能簡單地以基尼系數作為衡量共同富裕是否取得實質性進展的指標。
從世界歷史來看,促進共同富裕的基本邏輯一直是困在效率與公平的沖突之中。在兩極分化的年代,均貧富曾是追求共同富裕的基本方式。從農民起義到工人運動,無一不是從分配上做文章。從生產成果的分配到生產條件的分配,反映出社會革命的深度、廣度和烈度。這都是在人類文明進程中,追求共同富裕的探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從中國實際出發(fā)的現代化道路。我國要轉向人本邏輯,這與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高度吻合,與當前轉向高質量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驅動的戰(zhàn)略高度契合。人本邏輯的要義是彰顯人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和文明性,形成新的螺旋式上升的社會發(fā)展邏輯(人的發(fā)展—物質發(fā)展—人的發(fā)展),以替代物本邏輯下的發(fā)展公式(物質發(fā)展—人的發(fā)展—物質發(fā)展),把人的發(fā)展作為手段、要素,轉變?yōu)榘l(fā)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轉向社會發(fā)展的人本邏輯,意味著要將經濟問題納入到社會整體中來考慮。經濟是社會的物質基礎,但也只是社會的一部分,受制于社會的整體狀態(tài)。
人的發(fā)展、所有人的全面發(fā)展,只有放到整個社會當中才能認識清楚,放在經濟當中則只能看到一部分。觀察物質財富的生產和分配,從整個社會來看,只是為人的發(fā)展、所有人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共同富裕的充分條件是:社會要通過社會合力來保障所有的人獲得基本能力。收入不能替代能力,收入差距縮小了也不等于能力差距就縮小了。能力來自于社會消費過程。消費的可獲得性涉及到收入,但消費的可及性與收入無關。
消費是人的生產再生產過程,是人的發(fā)展過程,是人力資本積累的過程,是人的能力提升的過程,是為經濟提供目的和創(chuàng)造條件的過程。消費包括私人消費和公共消費,二者應當合力滿足每一個人的基本消費,達到基本營養(yǎng)、基本教育、基本醫(yī)療、基本住房,以此保障每一個人獲得基本能力。
國民基本能力普遍提升,起點公平、機會公平也就有了基礎,同時也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提供了廣泛社會基礎,為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動力,效率與公平的融合也就內在其中了。促進共同富裕,要擺脫效率與公平、做“蛋糕”與分配“蛋糕”的困境,只有從物轉向人,從財產和收入基準轉向消費基準,才能真正做到從物本邏輯轉向人本邏輯。
從我國現實來看,人的發(fā)展既受制于經濟,即財產和收入問題,更受制于社會結構的分治狀態(tài)。
從改革來看,我國雖然進入全面深化改革階段,但改革的進展并不全面,這從根本上制約了我國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共同富裕。這體現在以下三個“二元”上。
一是所有制二元。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二元結構是歷史形成的,作為經濟基礎,從根本上制約經濟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深化。盡管在公共開支上、投資上不再局限于二元所有制,但土地市場、住房市場是二元的,以及人的社會身份是二元的,農民不只是戶籍身份,還有集體經濟成員身份。城鄉(xiāng)分治就是以二元所有制為基礎的。農村土地、宅基地、農民住房、森林等產權制度改革試圖在突破二元所有制帶來的制約。
二是經濟二元。這個概念是指傳統(tǒng)落后的農業(yè)和現代先進的工業(yè)之間的關系。經濟二元結構是發(fā)展中國家的普遍現象,通過市場化、工業(yè)化過程可以逐漸消除。但我國的經濟二元結構不只是建立在生產力基礎之上,也建立在生產關系基礎之上。
三是社會二元。在所有制二元基礎上形成社會成員身份、基本權利的二元結構。在市場化過程中成為起點不公平、機會不公平的社會因素,也是社會分配中形成群體性差距,進而形成能力群體性差距的社會根源。群體性的家庭貧困的代際傳遞也會因此而形成。
這三個“二元”問題,從發(fā)展的底層邏輯上制約我國共同富裕的推進。
促進共同富裕,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當中的目標,是走好中國道路的一個基本標志。但此事急不得,也等不得。急不得,在于共同富裕首先依賴于發(fā)展過程,包括物質發(fā)展和人的發(fā)展,都不是一夜之間的事情。等不得,在于實現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擴大內需,構建新發(fā)展格局、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等,都依賴于共同富裕的邊際改進。
群體性消費差距的縮小是當前的重中之重。私人消費與公共消費如何形成合力,以及既擴大短期的內需,又提升人的能力,改變社會預期,至關重要。其中,形成與能力、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和就業(yè)相關的良好的分配預期,更是關鍵。社會的再分配預期需要淡化,人人參與、人人努力的初次分配預期需要強化。從人的平等發(fā)展需要出發(fā)來推進各項改革,需要抓住以上三個“二元”結構來完善頂層設計,把經濟改革、社會改革等各方面改革關聯(lián)起來。只有形成關聯(lián),整體設計才能找出重點和分出輕重緩急。板塊式的改革往往各自為政,使得改革協(xié)同、系統(tǒng)集成的要求難以落地。
共同富裕論文篇九
古往今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來沒有中斷,所以古有“大同”,今有“共同富裕”。然而,不管是“大同”,還是“共同富?!?,都等不來,靠不來,也要不來,只能從汗水中澆灌出來。換言之,美好生活,要靠雙手爭?。还餐辉?,要靠共同奮斗。
共同奮斗,基于我們對當下國情的清醒認知。
眾所周知,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中國已經發(fā)生巨變:經濟騰飛,產業(yè)崛起,綜合國力已經是世界第二。或有人言,既然中國已經富起來、強起來了,還需要我們像前人一樣奮斗嗎?當然需要!因為中國發(fā)展不平衡,各地差異較大。我們不能只看到北上廣深的高樓大廈,也應該看到老少邊窮的低矮平房;不能只看到大中城市里繁華的街道,整潔的公園,舒適的地鐵,也應該看到偏遠鄉(xiāng)村殘破的建筑,落后的交通,失落的老人、兒童。當我們對中國發(fā)展不平衡有了清醒的認識,就會意識到當下的中國,仍然需要進一步發(fā)展,而當下的我們,也應該齊心協(xié)力,共同奮斗!只有這樣,才能先富帶后富,共享美好生活。
共同奮斗,需要我們務實肯干,一步一個腳印。
眾所周知,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餡餅,實現美好生活最重要、最可靠的支撐是自己的奮斗。奮斗從來不是喊口號,需要我們務實肯干,一步一個腳印。共同奮斗更是如此,需要每個人腳踏實地,各盡其力。我們不能“打醬油”渾水摸魚,更不能做“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相反,我們應該挽起褲腳,像袁老一樣,走在水稻田里,扎扎實實做“老農”,努力踐行“禾下乘涼夢”;也應該擼起袖子,像黃文秀一樣,穿行在鄉(xiāng)村的小路上,做百色大山里的最美朝霞,也做脫貧戰(zhàn)場上的醒目黃花。
然而,揆諸當下,不少青年沒有“大同”的目標,更沒有“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奮斗”的意識。他們追求“佛系”,只想“躺平”。這種“喪文化”的出現和流行,令人遺憾。真正的時代青年,不應該這樣,而應該奮發(fā)有為,積極奮斗。要知道,作為祖國的未來,社會的希望,青年向上,則國家向上未來可期;青年奮斗,則共同富裕指日可待。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實現共同富裕,則要靠共同奮斗。共同奮斗,是深入一線了解國情,腳踏實地好好奮斗。身為時代青年,應該把“共同富裕,共同奮斗”繪入人生藍圖中,也繪入時代的底色上。惟其如此,才能當時間的主人、命運的主宰、靈魂的舵手,也才能鴻志薄云無愧怍,百年飲冰血不涼!
共同富裕論文篇十
文字:漢語詞匯文字:郭文景演唱的歌曲文字:詩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形勢政策共同富裕論文2000字三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摘要:堅持在共同富裕背景下推進鄉(xiāng)村旅游開發(fā)有助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縮小鄉(xiāng)村收入差距、創(chuàng)新鄉(xiāng)村旅游開發(fā)方式、推進共同富裕階段性目標實現。安徽省廣德市鄉(xiāng)村旅游開發(fā)存在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同質化嚴重、開發(fā)層級初級等問題。在鄉(xiāng)村旅游開發(fā)過程中堅持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創(chuàng)新開發(fā)模式、融入文化內涵、完善融資體系等策略,為中部地區(qū)鄉(xiāng)村旅游開發(fā)提供了模式借鑒,有助于共同富裕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
根據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報告可以得知:中國文旅產業(yè)總體發(fā)展水平在不斷提升,文旅融合發(fā)展成為主態(tài)勢。鄉(xiāng)村旅游指的是旅游主體在鄉(xiāng)村地區(qū)進行,以獲得旅游產品或旅游服務為目的的短暫居留活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推動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施并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時代新起點上,以推動鄉(xiāng)村旅游、開發(fā)旅游產業(yè)、促進文旅融合為核心的鄉(xiāng)村旅游開發(fā)顯露出獨特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
1安徽省廣德市鄉(xiāng)村旅游開發(fā)的優(yōu)勢。
1.1旅游資源豐富。
安徽省廣德市的旅游資源從宏觀層面出發(fā)可分為“一核兩區(qū)三圈”,其中一核指的是以盧湖、甘溪溝為主體的盧湖旅游度假區(qū);兩區(qū)指的是太極洞旅游區(qū)和茅田山旅游區(qū);三圈指的是北部生態(tài)農業(yè)旅游圈、中部特色文化旅游圈、南部山野風光旅游圈;從微觀層面而言,其可劃分為景區(qū)園林、山峰寺廟、人文遺址三類。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太極洞風景區(qū)、英烈山紀念館、603探空火箭基地等。安徽省廣德市的旅游資源在空間分布上相對平均,旅游資源組合利用率高,能夠最大限度釋放旅游產業(yè)潛力。區(qū)域內各鄉(xiāng)鎮(zhèn)特色分明,構成了廣德市整體旅游資源的豐富種類與多樣層次,為廣德市開展全域旅游奠定了資源基礎。
1.2歷史底蘊深厚。
安徽省廣德市有著1800多年的歷史,歷史底蘊深厚。廣德因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條件在中國歷史上占據著極高的戰(zhàn)略地位。比如在淞滬會戰(zhàn)時期,于此地爆發(fā)了廣德保衛(wèi)戰(zhàn),遲滯了日軍對南京的進攻,保存了中國軍隊的有生力量,為持續(xù)抗戰(zhàn)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中蘇交惡以及美國在東南沿海動作頻繁,我國開展了全國范圍內的“三線”建設,在這一國家戰(zhàn)略中,安徽廣德承接了中線的軍事生產任務,為我國的國防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時刻面臨著西方世界的核壟斷和核訛詐風險,國家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在廣德市誓節(jié)鎮(zhèn)建成我國第一個火箭發(fā)射基地并于1964年成功發(fā)射了第一枚內載小白鼠的生物探空火箭,為我國的核導彈事業(yè)作出了基礎性貢獻。從歷史縱向出發(fā)不難看出:廣德在中國近現代重大歷史進程中始終占據著一席之地,具有厚重的歷史底蘊。
1.3區(qū)位條件優(yōu)越。
區(qū)位條件對于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直接關系到開發(fā)可行性和實施難度。安徽省廣德市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處,是安徽省承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fā)展的縣域排頭兵,旅游產業(yè)營商環(huán)境優(yōu)越,生產要素流動順暢,讓旅游開發(fā)企業(yè)能夠“引得來,留得住”?!笆濉逼陂g,廣德依托區(qū)位優(yōu)勢,建成了“兩山”理論轉化樣板區(qū)、文化旅游休閑康養(yǎng)基地、“生態(tài)綠+文化紅”精美旅游畫廊等旅游范例,讓鄉(xiāng)村旅游融入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并分別于2020年和2021年獲評長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中國最美縣域。廣德市為長三角地區(qū)鄉(xiāng)村旅游提供了多樣選項,有著廣闊的開發(fā)前景。區(qū)位條件優(yōu)越,開發(fā)前景廣闊。
1.4產業(yè)融合基礎好。
產業(yè)融合是鄉(xiāng)村經濟發(fā)展的新趨勢和時代選擇,從產業(yè)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發(fā)展的角度,倡導實行相互滲透、交叉和重組的產業(yè)發(fā)展模式。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第一百年目標”的實現,人民物質生活得到了基本滿足,在面臨非剛性消費時,人們更傾向于獲得非物質性、精神層面上的滿足。這一消費傾向是產業(yè)融合的根本動因和最終目的。安徽省廣德市毗鄰宜興、長興、安吉、杭州,這些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均較高,具有良好的鄉(xiāng)村旅游開發(fā)基礎和巨大的潛在市場。此外,這些地區(qū)開發(fā)歷史較長,產業(yè)布局模式相對固定,難以進行產業(yè)二次融合,旅游產業(yè)發(fā)展進入相對停滯階段。安徽省廣德市在2018年發(fā)布的《廣德縣全域旅游規(guī)劃》中首次提出發(fā)展全域旅游這一開發(fā)戰(zhàn)略,現廣德市鄉(xiāng)村旅游產業(yè)布局仍處于探索謀劃階段,整個地區(qū)的旅游產業(yè)融合模式還未定型,可塑性較強,發(fā)展?jié)摿薮蟆?/p>
2安徽省v德市鄉(xiāng)村旅游開發(fā)的劣勢。
2.1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
安徽省廣德市于2019年和2021年被評為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整體經濟實力強勁,但不容忽視的是:廣德市區(qū)域內經濟發(fā)展極度不平衡,南北差異顯著。例如,南部鄉(xiāng)鎮(zhèn)柏墊鎮(zhèn)因基本農田占土地總量比例高,無法進行大規(guī)模工業(yè)生產而只能以農業(yè)、竹制品加工業(yè)作為支柱產業(yè),2019年全年的財政收入為3492萬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部鄉(xiāng)鎮(zhèn)新杭鎮(zhèn),其支柱產業(yè)為采礦業(yè)與重工業(yè),2019年僅1―10月的財政收入達到12.18億元,兩者相差接近35倍。不同鄉(xiāng)鎮(zhèn)間財政收入存在巨大差異,其直接后果是財政收入情況較好的鄉(xiāng)鎮(zhèn)有足夠的預算規(guī)劃、建設與維護基礎設施,而財政收入較差的鄉(xiāng)鎮(zhèn)在基礎設施建設的全過程中因資金問題畏手畏腳、舉步維艱。
2.2同質化嚴重。
無論是何種旅游開發(fā)方式,其核心要義都在于人為制造一種資源感知上的差異并借此讓自身旅游產業(yè)和產品的獨特屬性與別樣價值得到突顯,最終目的都是吸引規(guī)模化的游客群體前來游玩,實現開發(fā)――游玩――二次開發(fā)這一正反饋循環(huán)。這里的同質化所特指的是旅游產品開發(fā)方式的單一化、模式化與固定化。安徽省廣德市雖然擁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但開發(fā)模式較為單一,其開發(fā)類型始終離不開農家樂、紀念館、采摘園等,此類開發(fā)方式都極易被復制,具有極強的可替代性,導致其無法讓廣德市的旅游產業(yè)同周邊地區(qū)形成顯著差異,最終讓廣德市的鄉(xiāng)村旅游始終是江浙旅游的“備選項”。
摘要:共同富裕是馬克思在對共產主義的設想中提出來的。社會主義的“富?!笔窃诮⒃谏a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按勞分配的“富?!?,但是社會主義的共同富裕依然存在部分差距,按勞分配依舊存在缺陷,只有共產主義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才是真正沒有差距的分配方式,共產主義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工人階級打破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建立無產階級的政權是實現自身利益的基礎,只有在生產資料國家所有的基礎上才能夠擺脫經濟上的一切不平等,這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政治前提,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保證,同時,共同富裕的實現還需要生產力的高度發(fā)展作為基礎。
1馬克思對共同富裕的理解。
生產資料的私有制以及與其相適應的不平等的分配方式直接導致了資本主義社會貧富差距的產生,馬克思在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仔細的剖析后發(fā)現:貧富差距產生的直接來源于資本主義狹隘的生產關系。資本主義的貧富差距反映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激烈的階級斗爭,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同時是對共產主義的期盼。在馬克思看來,無產階級要擺脫資產階級的壓迫首先要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取得國家政權,將剝削階級變?yōu)閯趧诱唠A級,將舊的生產關系進行徹底的變革,使生產力在新的生產關系下得到發(fā)展。一方面,這種新的生產關系使社會生產按照全體社會成員的需求進行,同時這種社會生產力也能夠滿足社會成員的需要,另一方面,剝削和壓迫在新的社會形態(tài)下也被徹底的消滅,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抗消失了,不平等的所有制關系和分配關系消失了,社會財富占有上的差距也就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逐漸消失。
共同富裕的提出體現了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的特征,“共同”規(guī)定了“富?!钡闹黧w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性是共同富裕的一個重要屬性,這種共同性使共同富裕與資本主義貧富差距區(qū)別開來。共同性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國家所有基礎之上的,只有國家占有生產資料,只有全社會成員共同通過勞動參與生產,富裕才是共同的富裕。同時,共同性意味著階級壓迫的終結,意味著通過階級統(tǒng)治占有他人勞動產品的時代的終結,在生產資料國家有制的基礎上,全體社會成員都是勞動者階級,也就不存在階級壓迫。
共同富裕的提出體現了社會發(fā)展在生產力層面的要求,體現出社會主義在生產力方面的特征?!案辉!币?guī)定了社會成員占有物質財富的程度,體現出社會成員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案辉!笔且陨鐣a力的發(fā)展和社會產品的豐富作為基礎的,富裕是物質生活領域的富裕。物質生活資料的豐富是富裕的內涵,物質生活資料的豐富需要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在馬克思看來,在生產資料社會國家所有的條件下,生產力的高度發(fā)展是物質財富的豐富和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前提,高度發(fā)展的社會生產力能夠給社會提供巨大的物質財富,生產力的發(fā)展和機器的普遍采用能夠使勞動者從生產過程中解脫出來,從而能夠使勞動者獲得在其他領域發(fā)展的機會。另外,生產力的發(fā)展是解決社會矛盾的手段,生產力的高度發(fā)展能夠解決社會成員在物質生活領域的一切矛盾,同樣,生產力的高度發(fā)展能夠解決社會成員在社會財富占有差距上的矛盾。
共同富裕有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在有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有不同的特征和分配方式。馬克思將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定義為社會主義,在社會主義階段上生產資料的社會占有已經實現,但是在這個階段上不平等的因素還是存在的,參與生產過程的勞動量是進行分配的唯一根據,在按勞分配中社會成員更容易表現為勞動者,從而社會成員參與生產的勞動強度和勞動量的差異會導致社會成員財富占有的差距,這種分配方式忽略了社會成員在身體素質和家庭狀況上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人的主體性,但是在社會主義的階段社會成員的這種差距僅僅表現為社會成員在生理層面的差距,對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以及巨大貧富差距來說是一大進步。馬克思對這種分配方式的批判是從共產主義社會中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和人的全面的需要出發(fā)的,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勞動者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在按需分配下社會成員更容易表現為“真正的人”。同時,共產主義按需分配繼承了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原則,勞動依舊是社會成員參與分配的前提,但是與社會主義不同的是,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勞動是自覺自主的勞動,是作為“第一需要”的勞動。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目標,同時也是過程。共同富裕實現的過程是收入貧富差距不斷解決的過程,收入貧富差距需要在生產力的不斷發(fā)展中得到解決,共同富裕需要在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生產關系的變革中得到實現,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時,貧富差距的出現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決定的,并將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期存在,會隨著社會主義不斷向前發(fā)展得到解決。但是,收入貧富差距的出現并不是對共同富裕的否定,首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共同富裕在“共同性”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改革開放以來的發(fā)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普遍提高,其次,共同富裕不是社會成員在社會財富占有量上的完全相同,也不是各個地區(qū)在發(fā)展水平中的完全同步,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地域優(yōu)勢決定了東南沿海的發(fā)展要先與西部,城區(qū)發(fā)展要先與鄉(xiāng)村。要求發(fā)展水平上的完全同步是不符合基本國情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共同富裕的實現需要政府與個人共同發(fā)揮作用。政府在促進地區(qū)協(xié)調發(fā)展、收入調節(jié)、消除絕對貧困、社會保障方面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同時個人的努力對解決收入差距、實現個人價值方面也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共同富裕的實現需要政府與個人共同發(fā)揮作用。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趙自文(1995-),男,湖北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摘要]共同富裕致力于讓改革發(fā)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這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fā)展的應有之義。推進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加豐富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成為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戰(zhàn)略選擇。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qū)探索出的高水平創(chuàng)新、生態(tài)文明建設、城鄉(xiāng)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等為我國其他地方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借鑒。立足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格局,創(chuàng)新驅動、綠色低碳、高水平對外開放、數字技術賦能、公平分配等是助力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所在,也是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
袁藝清碩士研究生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成都611130。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把握“兩個大局”是新時代實現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然遵循。202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xù)兩年超過1萬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中等收入群體規(guī)模達到4億人,約占我國總人口數的30%。與此同時,我國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需要通過經濟高質量發(fā)展來促進發(fā)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協(xié)調性,進而推動實現共同富裕。
學界圍繞高質量發(fā)展與共同富裕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厘清內涵、彰顯意義、實現路徑等方面。王一鳴(2020)認為高質量發(fā)展階段的主要特征是質量追趕、結構升級、創(chuàng)新驅動、共同富裕和綠色發(fā)展1”。高培勇等(2020)指出高質量發(fā)展體現出高度現代性,報酬遞增、可持續(xù)是其重要特征,強調構建技術競爭優(yōu)勢2)。張軍擴等(2019)認為高質量發(fā)展階段的目標是高效、公平和可持續(xù),需警惕發(fā)展質量不高引致的中等收入陷阱,強調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途徑,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搶占戰(zhàn)略制高點的重要途徑3)。曾憲奎(2019)認為高質量發(fā)展實質是高速增長方式的轉換升級,是由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向集約型經濟增長模式轉變[”。也有學者指出科學認識經濟發(fā)展的客觀進程和滿足融入世界經濟的需要也助推我國加快了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腳步5),強調高質量發(fā)展需要注入新動力,創(chuàng)新引領在供給側發(fā)力,人民向往在需求側翹首6)。在共同富裕方面,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倡導并實行了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的政策,但由于產權制度的缺陷,我國財富與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為此,學者們提出應推動構建以勞資共享為核心的現代產權制度,以制度創(chuàng)新推進共同富?!?。于政治層面,共同富裕代表了國強民富的社會主義社會契約,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與奮斗旗幟。于經濟層面,共同富裕表明了由全體人民共創(chuàng)共享物質與精神成果,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迎接多維幸福生活。于社會層面,共同富裕意味著中等收入階層在數量上的主體地位,形成和諧穩(wěn)定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實現共同富裕應積極致力于“提低、擴中、調高”,在高質量發(fā)展進程中持續(xù)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縮小人群、地區(qū)和城鄉(xiāng)差距8)。劉洋(2019)認為實現共享需要牢牢抓住兩個方面,一是以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做大蛋糕”,二是以優(yōu)化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分好蛋糕9)。還有學者指出我國消除絕對貧困,脫貧攻堅不是終點,脫貧成果還需進一步筑牢。對于形成橄欖型收入分配格局,我國也仍有較長的距離。
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和共同富裕是緊密聯(lián)系的兩個命題,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更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經濟高質量發(fā)展以五大新發(fā)展理念為基本遵循,探討共同富裕也不能脫離我國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實語境。如何以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依托于既有研究,本文從創(chuàng)造財富、共享發(fā)展、經濟運行這三個方面分析經濟高質量發(fā)展促進共同富裕的邏輯鏈條,探究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對于實現共同富裕的理論邏輯。據此,本文提出既要充分學習借鑒先行示范區(qū)的成功經驗,還應全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fā)展以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這是一個持續(xù)尋求最優(yōu)解的過程。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現實地看,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依舊充滿挑戰(zhàn)與驚險,需要各方長久努力。
1.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是創(chuàng)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前提。
共同富裕中的“富?!卑瑑删S度,一是物質層面的富足,二是精神層面的豐裕。人民渴望獲得物質財富以安穩(wěn)生活,也希冀收獲精神財富以充實自我,這是人民對實現自身全面發(fā)展的訴求,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里蘊藏著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美好生活具有多維內涵,環(huán)境質量、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都是新時代人民更加注重的生活特質。因此,隨著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物質財富的積累,人民對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tài)等方面的需求日益高漲,這對社會產品的供給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物質層面、數量層面來評判,這一類型的產品供給在如今看來似乎已不存在什么挑戰(zhàn),而精神層面、質量層面的產品供給則存在一定的缺口。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應秉持數量和質量并行、更加注重質量的理念,意欲提供數量更多、質量更優(yōu)的物質產品和精神文化產品。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于供給端發(fā)力,以提高供給質量為突破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構建新發(fā)展格局是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支撐,二者的加持加快了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步伐,有利于助推高質量發(fā)展為人民創(chuàng)造出更多優(yōu)質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在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能源制約不斷強化的形勢下,生產要素的成本變得愈發(fā)高昂。與此同時,作為市場微觀主體的企業(yè)在自主創(chuàng)新方面存在一定短板,這意味著過去那種粗放型的“三高”發(fā)展模式難再有立足之地,綠色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是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眼于提高供給質量,推動淘汰低端產業(yè)過剩產能,合理配置資源以增加中高端產業(yè)的有效供給,從而提升社會生產力。因而,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的涌現擴大了有效供給,有助于滿足人民多樣化的需求,有利于推動實現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論文篇十一
“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就可能出亂子?!倍嗄昵靶∑酵揪嫘缘奶嵝蜒元q在耳。
這種提醒當時就非空穴來風,現在來看也非危言聳聽。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春季學期進修一班學員的一項課題研究成果顯示,目前中國反映收入分配差異的基尼系數已高達0.46,即使不算精確,但超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0.4已無甚爭議,這說明我國現階段的收入分配相當不均,即貧富差距過大。
與此同時,中國現已處于人均gdp1000到3000美元的易產生社會矛盾的階段。世界經驗證明,如果收入比較穩(wěn)定、收入差距不持續(xù)擴大,社會就比較穩(wěn)定,可以繼續(xù)保持增長。反之,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就會加劇社會矛盾,最終將導致經濟停滯甚至倒退。
中國自古以來就“不患寡而患不均”,其中的“均”并非“平均”,實質上仍是“公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這種分配不均和貧富差距,主要是“不公平的差距”,尤其是“起點的不公平”,這是招致社會不滿的直接原因,從長遠來看,也是阻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深層根源之一。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貧富兩極分化更不是社會主義。“共同富?!睉撌巧鐣髁x的應有之義,也是“市場經濟”冠以“社會主義”前綴的“中國特色”所在,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和目標。
針對改革開放之前“大鍋飯”造成的“平均主義”,改革開放初提出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即“先富論”,是相對于當時“平均主義”導致的不公平的進步,因此在一段時期解放和推動了生產力;但在實踐中,因為過度強調效率而忽視公平,出現了分配不合理和貧富差距拉大。因此從政策上,強調共同富裕,縮小貧富差距就愈加顯得迫切而重要。
但需要防止的誤區(qū)是,共同富裕決不是過去的平均主義,而是要在更加注重公平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下進行財富分配。一次分配中,可以效率為重,但同時要重視起點的公平;再分配中,須以公平為重,尤其要重視對低收入階層的最低社會保障;最終使目前的分配結構從“啞鈴型”轉化為“紡錘型”,即擴大中等收入階層,縮小兩極分化。
從“平均主義”到“部分先富”,是一個時代的進步,隨著總體小康的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的到來,現在更需要強調的“共同富裕”,核心是構建和諧社會,追求在公平的基礎上的效率。社會普遍并不仇公平的富,而是仇不公平的富,重點是政策制定和執(zhí)行過程中失誤造成的不公財富,尤其是靠權力尋租、腐敗、甚至是違法犯罪而攫取的財富。
因此,在踐行“共同富裕”中,既要反對非理性的“劫富濟貧”式的“仇富”,也要反對平均主義空想。政府應將重點放在建立和完善“公平”的保障機制和社會保障體系上,而把“效率”還給市場和社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以政治議程高度呼應社會議題,被輿論普遍評價為“直面現實、堅持以人為本、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這無疑為“共同富?!睆睦碚摽谔柕浆F實實踐推進了一大步,“共同富?!钡臅r代有望全面來臨。
共同富裕論文篇十二
20xx年是脫貧攻堅決戰(zhàn)決勝之年,千年追尋,圓夢今朝。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的沖鋒號已經吹響,作為一名基層一線的扶貧干部,深知現有脫貧成果來之不易,脫貧碩果離不開扶貧干部和貧困戶辛勤的汗水,更離不開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在關鍵時刻,要繼續(xù)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把扶志與扶智結合,要輸血更要造血,激發(fā)貧困家庭的內生動力。
未脫貧的貧困家庭,扶貧干部要迎難而上,與其一同努努力、加把勁。越是在最后關頭,越是要如履薄冰,完成“小康路上一個不落”的莊嚴承諾。然而,脫貧只是起點,摘帽不是終點。已脫貧的貧困戶、邊緣戶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弱,失業(yè)、患病、天災等,都可能導致返貧。脫貧攻堅的勝利,不僅僅是收入超過現行標準,“扶上馬送一程”,要讓他們在小康的路上走得更加扎實、穩(wěn)健,具備抵御各類返貧風險的保障。
全面補齊“兩不愁三保障”短板。因地制宜,嚴查自身教育、醫(yī)療、住房、飲水等不足之處,補齊扶貧民生短板,保障每個貧戶家庭都能學有所教、居有所安、病有所醫(yī)。貧困戶家庭以因病致貧者居多,貧困家庭用得最多也是醫(yī)療保障政策。扶貧干部不妨多些耐心,把醫(yī)保政策給貧困戶介紹清楚,多說一點、多說幾遍,讓貧困戶少跑冤枉路。貧困地區(qū)的醫(yī)療工作者不妨問幾句,問看病的病人是不是貧困戶,如果是的話,就讓其明晰就醫(yī)的流程,多些綠色通道、多些人文關懷,讓貧困戶少花冤枉錢。僅靠扶貧干部、醫(yī)療工作者也是不夠的,社會各界不妨“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感,為減貧脫貧貢獻力量,共同補齊短板,每個奮斗者的價值必將在脫貧攻堅中盡情展現。
堅實打牢脫貧攻堅基礎。不是脫貧摘帽,扶貧干部就可以松口氣、歇歇腳,勝利在望未全功,仍需抓好黨支部建設,建強基層戰(zhàn)斗堡壘,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發(fā)展集體經濟,增強脫貧地區(qū)和脫貧群眾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鞏固脫貧質效,做好與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銜接。選好領頭雁,黨員做示范,基層黨支部每發(fā)揮一點戰(zhàn)斗堡壘的作用,“貧困的堡壘”就會被攻克一點。村莊村民方便的生活離不開暢通的道路、硬化的廣場、明亮的路燈等,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是村莊發(fā)展、村民脫貧的基礎。集體經濟就是貧困家庭的“造血干細胞”,集體經濟的發(fā)展不僅可以給特困的家庭“輸血”,還可以為提供就業(yè)崗位,實現貧困家庭的自身“造血”。農村脫貧基礎方方面面的牢固,村莊發(fā)展的步伐才能走得鏗鏘有力,貧困家庭的日子也必將更加紅火。
在20xx年新年賀詞中強調,“我們要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把短板補得再扎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扶貧干部還需與村民一同以脫貧作為新奮斗的起點,在全面小康路上,一鼓作氣、乘勝而上,以實干篤定前行,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共同富裕論文篇十三
各位領導,評委,以及參賽選手們大家早上好:
剛才的幾位女同志的演講非常精彩,是我學習的榜樣。如各位所見,我是個男同志,只能從平時的所見所為,來闡述巾幗之美,因此,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我眼中的巾幗之“美”》。
巾幗都愛美,這是天性使然。除了美麗的外表,在我眼中的巾幗有著不一樣的莊嚴美,奉獻美與內在美,這樣的美灼灼其華,熠熠生輝。
“橫眉冷對千夫指”,巾幗之美在莊嚴美。大家都說人靠衣裝,可檢察院的巾幗“不愛紅裝愛武裝”,身穿干警制服,在證據前發(fā)揮才智,在審查時展現才能,在訴訟時彰顯才華,制服賦予了女干警嚴肅的外表,女干警卻將其內化為嚴謹的作風,可謂英姿颯爽。
俯首甘為孺子?!?,巾幗之美在奉獻美,每次我問身邊的女同志為什么選擇這個又苦又累的崗位,她們都笑著回答說:“不過是為了一份穩(wěn)定、體面的工作”??墒聦嵳娴氖沁@樣嗎?我發(fā)現女同志都是口是心非,選擇穩(wěn)定、體面她們堅守崗位,在無數個夜晚與卷宗相對,與電腦相伴,與泡面為伍;選擇穩(wěn)定、體面的她們見父母時匆匆,陪丈夫時匆匆,送孩子時匆匆;選擇穩(wěn)定、體面的她們將青春奉獻給了檢察,將熱血獻給了檢察,將美麗留在了檢察。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巾幗之美在內在美。作為女同志,她們是一個個優(yōu)秀的黨員干部,始終將黨與事業(yè)放在首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以強烈的責任擔當,促進檢察工作的發(fā)展,黨的初心和使命是她們的情感之根,是她們的出發(fā)點,也是她們的歸宿。作為檢察女干警,她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忠實履行檢察職責。為了這一初心和使命,她們始終不忘面對國徽時的錚錚誓言。用行動對檢察官誓詞進行完美詮釋,對公平正義的實現進行不懈努力,堅決遵從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價值取向,作為女同志,她們?yōu)殂∈貦z察職業(yè)道德,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寂寞,經的起誘惑,做到心無旁騖,寧靜淡泊,確保理想信念永不動搖,通過發(fā)揮檢察職能和自身努力,真正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給人民群眾一個安定和諧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歲月雖在她們臉上留下了痕跡,卻不曾改變她們一心向黨,終身為黨的政治態(tài)度。
“婦女能頂半邊天”,正是巾幗之美不可替代。“發(fā)揮婦女半邊天作用,支持婦女建功立業(yè),實現人生理想和夢”。而身邊的女性黨員干部,我想,她們?yōu)辄h的事業(yè)奮斗終身,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正是在實現自己人生理想與夢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畢業(yè)時,大學最喜歡的女教師送了我啟功先生的一句話,那句話是這樣講的:“入學初識門庭,畢業(yè)非同學成;涉世或始于今日,立身卻在生平。”在三八婦女節(jié)到來的今天,我要衷心的感謝在畢業(yè)后的一年工作生活中,給予我?guī)椭母魑慌荆悄銈冏屛摇吧媸馈敝蟮摹吧健?,從白紙變成了如今絢麗多彩的圖畫。
最后,我想用毛主席歌頌巾幗英雄的詩詞來結束我的演講: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共同富裕論文篇十四
我們談論任何關于共同富裕的話題,必須先了解共同富裕是什么?***在《扎實推動共同富?!芬晃闹性赋觯餐辉J巧鐣髁x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們說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
以我愚見,共同富裕這個提法有兩個含義,富裕代表著發(fā)展、共同代表著分配,二者互為辯證關系,發(fā)展的目的是為了讓所有人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則是為了更加長遠的發(fā)展,我們黨以發(fā)展為第一要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正是為了實現我們共同富裕的目標。
我們要想實現共同富裕,必須要先弄懂為什么貧富差距會擴大,這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發(fā)展,也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很多人會問,關心這個問題有什么用啊,也不會讓我多掙錢,這樣想就不對了,兄弟,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興衰發(fā)展是緊密相聯(lián)系的,大家多關心國家大事,多讀中央文件,多思考其中的含義,自己在投資、買房等人生大事的決斷上也不會犯根本性的錯誤。說白了,一個能夠看懂這些的人,對于普通人,就是降維打擊。
每個人年輕的時候對待事物的看法往往會影響他對這個世界的判斷,就像你我,從小的時候能夠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愛,我們就容易覺得這個世界是美好的,我們從小身邊都是好的醫(yī)生,你在高考報志愿的時候也就容易學習醫(yī)學專業(yè)。
我們黨的第一批領導人大多從小立志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們一輩子都在為這個目標而奮斗,我們的國家走到如今,我們站了起來,強了起來,從歷史來看,在可見的幾十年內,會更加的強盛。但我們黨是有著宏大目標,我們要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偉大復興,實現永久的繁榮昌盛,我們信仰馬克思,堅持社會主義,追求共產主義,也就必須要解決我舊中國、乃至世界幾千年來都沒有解決的一個問題——階層流動性,不僅要富裕,更要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論文篇十五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是一種剖析事理,論述事理,發(fā)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大家前來參考查閱!
“以耕讀為本,以勤儉為德”。古往今來,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一直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優(yōu)良作風,我們也一直都在倡導追求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墒请S著人們經濟能力的`提高,如今的青少年開始有了獨立消費的行為,只是他們中的部分經常盲目從眾,互相攀比,揮錢如土,這種風氣正漸漸毒害著中學生的心靈。
有人說“人們最基本的物質需求:空氣、陽光、水,其實就與錢沒有太大的關系。至于人際和睦、心靈充實、情趣活潑、人格高貴等生命價值的重要內容,更不是錢能買來的?!睕]錯,作為一名中學生,學好知識的同時,還要能夠結合自己的家庭實際學會花錢,學會消費,自覺抵制不良誘惑,追求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做到適度消費、合理消費、理性消費。
我們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消費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這種消費只是滿足我們正常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方面,而不是沉溺于物質享受,“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有些同學家庭經濟本來就困難,仍盲目跟風,其結果只會讓自己和家人負債累累;有的人家庭經濟狀況好,有條件消費,卻熱衷于到處炫耀,講排場,比時尚,玩潮流……長期下去,只會讓他們誤入歧途。我們應該知道,我們所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錢,不是讓你來揮霍的,更不是理所當然的給你消費的,務必量力而行。
“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一定是一個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個只做物質主人的人而不做物質的奴隸的人?!笔堑模绻覀兌寄茉谙M中注重節(jié)約,講究文明,合理支出,那么在此同時,就可以適當的增加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消費,這樣才是積極有意義的生活。
因此,作為青少年的我們,不光要樹立遠大的人生抱負,還要樹立合理的消費觀,適度消費、合理消費、理性消費,做健康、快樂、積極的好少年!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市場上的商品日益豐富,人的消費選擇越來越多樣化,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在發(fā)生變化,體現享受與發(fā)展需求的住房、健康、教育、休閑、交通、通信等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人們已經不再僅僅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滿足,而是更加注重通過消費提升生活品質,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盲目從眾是消費中常見的一種消費心理現象,也是對普通消費者影響最大的一種消費心理現象。因為,人們的消費行為始終會受到從眾心理、攀比心理等消費心理的影響,并且這些心理往往相互聯(lián)系,共同影響人們的消費。因此,在消費中我們要盡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費心理的影響,堅持從個人實際需要出發(fā),理性消費。
我們還要盡量避免情緒化消費。它是個人消費受到情緒的影響,而做出不理智的的消費選擇的現象。往往是心血來潮、一時頭腦不冷靜,事后發(fā)現這種消費選擇并不適合自己的需要。因此,在消費時,我們要注意保持冷靜。
還有,我們要避免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因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結構是不斷變化與改善的,我們的選擇也要有利于人的全面發(fā)展。
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是一種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種具體的消費行為。作為精神,它是永遠不會過時的。特別是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還面臨人口、資源等壓力,我們更應該發(fā)揚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從個人思想品德的修養(yǎng)角度講,有利于個人優(yōu)秀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是有志者應該具備的精神狀態(tài)。當然,不能把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與合理消費對立起來,勤儉節(jié)約不是抑制消費而是說不要浪費。在消費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用環(huán)保的眼光選購商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帶來了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的嚴重短缺,所以大家應該從自身出發(fā),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這樣做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特制生活水平提高,應該有適度的消費,但并不意味著不要節(jié)儉。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能呈現剛性增長,這是我國的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態(tài)勢。但,適度消費并不是要降低國民的物質生活水平,而是建立在提高資源利用效能和資源循環(huán)開發(fā)基礎之上的生活方式的改變,這是未來城市文明的必然生態(tài)。理性消費既有益于個人,也有益于社會,將促進個人的健康發(fā)展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眾所周知,便宜沒好貨,好貨都很貴,像“蘋果手機”還是“三星”都非常昂貴,因為它們優(yōu)秀,但是人們總是自私而貪婪的總想空手套白狼,所以就有了假貨,冒牌之說,它們便宜,低廉看似很實惠卻暗藏陰謀。于是矛盾出現了“我不想花太多的錢但又不想被騙該怎么辦?”
這一個問題被總結成三個字“性價比”。性價比高的消費正是我所追求的,也是當今社會所導向的消費觀。
性價比高不代表盲目追求低價而不在乎實際,就比如說“包包”吧,“l(fā)v包包”人們耳熟能詳,也有地位的象征。但是前段時間,但凡出入地鐵,總能看見有一個大攤,上面全是華麗炫目的包,總能聽見什么:“老總跑路,貴包賤賣”的廣告,不厭其煩??倳幸蝗喊⒁虃冊谀羌毿倪x著,而我媽也是其中之一,花了一百元作文https:///買了個“l(fā)v包”結果一個月沒到便報廢了。華而不實,簡而不惠。
性價比,我如果只看見了價而忘卻了性便出現了這事,所以實惠依然重要,但要兼顧高標準,盲目消費就行不通了。
理性消費導出了它的優(yōu)勢,貨比三家,全面分析在“淘寶”,“天貓”的世界變得容易。在玩轉科技的年輕一代便重要起來,我們不想像“鞭賈”一文中的土豪一般蠢,也不想買假貨,七天包退和他人評價也給予我們信心,讓我們追求性價比高。
實惠而高標準其實是矛盾的。當一件商品的質量越高,所需的技術支持,人力,物力就越多,所具有的價值就越高,而價格就越高,反之也是如此,所以實惠而高標準的消費如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又或許根本不存在了。
我認為,高標準的購物是有范圍和限制的,我們只能盡量向物品本身的價值趨進,但不能越界,商品便成了假貨,高標準也變成了低標準了。
我們不能盲目追求實惠而高標準,我們應有一個底限,應帶上“眼鏡”理性消費。
如今,中國已走進了新時代,很多人都富了起來,于是就有了這么一種觀點:“買什么都要買最貴的?!钡业南M主張是“節(jié)約消費,能不花的錢就別花?!?/p>
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同車型同性能的東風某款車,顏色一變,價格就增了十多萬;同樣的月餅,多了幾層包裝,便價值上百,普通的燈泡套上一層玻璃,便因為那水晶般的效果價錢翻一倍……這種不值得的消費,不要也罷。
第二,有的物品只是加了個幌子,價格就一飛沖天。這種情況還不如第一種——第一種好歹還增加了商品的價值。這一種商品壓根兒就是頂個幌子誆錢:達芬奇的地板一載上“意大利名貴木材”的帽子便定價幾十萬;養(yǎng)雞場里的雞蛋舉個“散養(yǎng)笨雞蛋”的牌子就2塊一個;臺灣普通橄欖油加上銅葉綠素,再掛個“西班牙進口原裝”的招牌價格就貴得嚇人……正如趙麗蓉、鞏漢林的《打工奇遇》中演的一樣,一盤蘿卜加上“宮廷”二字就值80元;一杯兌水二鍋頭加“宮廷玉液酒”就賣一杯一百八。這種花錢買氣生甚至花錢買罪受的消費,不要也罷。
第三,勤儉節(jié)約是美德?!翱v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秦始皇的驪山墓、阿房宮讓人民怨聲載道;勾踐臥薪嘗膽終于成就霸業(yè);慈禧太后在死后睡的褥子上嵌了1204粒寶石,還挪軍費建頤和園,讓“堂堂大清”在洋人的鐵蹄下受蹂躪……數千年的分分合合得出教訓一條:正是不該有的高消費導致了民族的敗落,而勤儉節(jié)約才能興國安邦。“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正是一點一滴的節(jié)約使國家富強!所以我的消費觀點是“節(jié)約消費,能不花的就花“奢侈只是虛華的假象,只有簡樸才能讓幸福更長久。
“以耕讀為本,以勤儉為德”。古往今來,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一直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優(yōu)良作風,我們也一直都在倡導追求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墒请S著人們經濟能力的`提高,如今的青少年開始有了獨立消費的行為,只是他們中的部分經常盲目從眾,互相攀比,揮錢如土,這種風氣正漸漸毒害著中學生的心靈。
有人說“人們最基本的物質需求:空氣、陽光、水,其實就與錢沒有太大的關系。至于人際和睦、心靈充實、情趣活潑、人格高貴等生命價值的重要內容,更不是錢能買來的?!睕]錯,作為一名中學生,學好知識的同時,還要能夠結合自己的家庭實際學會花錢,學會消費,自覺抵制不良誘惑,追求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做到適度消費、合理消費、理性消費。
我們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消費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這種消費只是滿足我們正常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方面,而不是沉溺于物質享受,“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有些同學家庭經濟本來就困難,仍盲目跟風,其結果只會讓自己和家人負債累累;有的人家庭經濟狀況好,有條件消費,卻熱衷于到處炫耀,講排場,比時尚,玩潮流……長期下去,只會讓他們誤入歧途。我們應該知道,我們所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錢,不是讓你來揮霍的,更不是理所當然的給你消費的,務必量力而行。
“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一定是一個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個只做物質主人的人而不做物質的奴隸的人?!笔堑模绻覀兌寄茉谙M中注重節(jié)約,講究文明,合理支出,那么在此同時,就可以適當的增加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消費,這樣才是積極有意義的生活。
因此,作為青少年的我們,不光要樹立遠大的人生抱負,還要樹立合理的消費觀,適度消費、合理消費、理性消費,做健康、快樂、積極的好少年!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455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