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場強度教學設計范文(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4 10:29:11
電場強度教學設計范文(14篇)
時間:2023-11-24 10:29:11     小編:琴心月

總結(jié)是思考的結(jié)果,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知識。如何高效學習,提高學習效果是許多學生和家長關(guān)注的問題。培養(yǎng)自己堅持的學習習慣,才能不斷進步。

電場強度教學設計篇一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是使學生理解電場強度的概念及掌握電場強度的計算方法。

2.電場強度是描述電場性質(zhì)的物理量之一,這是難點。初學者容易把電場強度跟電場力混同起來。

三、主要教學過程。

1.復習庫侖定律。

在真空中兩點電荷的作用力跟它們的電量乘積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這就是庫侖定律。

2.新課引入。

任何力的作用都離不開物質(zhì),腳踢球,腳對球的力直接作用在球上;狗拉雪橇,狗對雪橇的拉力是通過繩子作用的;地球?qū)Φ乇砀浇镔|(zhì)的作用力是通過重力場――物質(zhì);兩電荷間相互作用時不直接接觸,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通過別的物質(zhì)作用的,這就是電場。

(1)電場。

a.電荷周圍存在一種特殊物質(zhì)。

提問:既然場是物質(zhì),為什么我們看不到呢?

答:物質(zhì)形式實體(由分子組成);看的見,摸的著。

場(形式):看不見,摸不著,不以人的感官意識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存在。

例如可見光波長由7000~4000,但還有很多波長的光線我們看不到,但不等于它們不存在。不能以人燈感官為標準判一存在與否。場客觀存在的證明是它有力、能的特性。例如重力場對有質(zhì)量的物體有力的作用,用可對物體做功,說明其能量。電場對放入其的電荷q也有力的作用,可對q做功,說明其有能量。

b.電場的基本性質(zhì):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此力稱電場力。

c.靜電場:靜止電荷的電場。

場有能和力的特性,我們先看電場中力的性質(zhì),它是本章的重要內(nèi)容,先以點電荷為例。

如圖1所示,在+q電場中a點分別放入電荷q1、q2、q3則它們分別受電場力為:

a:f1=f2=;f3=。

看看上式,我們可發(fā)現(xiàn)場電荷q對不同的檢驗電荷q有不同的電場力,但只要a點位置不變,f與q的比值就不變。

若換到b點,則。

從上面分析看出:q固定則電場的空間分布固定,對于場中某點固定,值僅與q、r有關(guān),與檢驗電荷無關(guān),它反映的是電場的性質(zhì),反映的是電場的強弱,稱場強。

a.定義:放入電場中某一點的電荷受到的電場力跟它的電量的比值叫該點的電場強度,簡稱場強。

b.定義式:

e=。

f――電場力國際單位:牛(n)。

q――電量國際單位:庫(c)。

e――電場強度國際單位:牛/庫(n/c)。

c.物理意義:

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正電荷在那里所受的電場力。

d.電場強度是矢量,規(guī)定場強方向為正電荷在該點所受電場力方向。電場中同一點,+q、-q受力方向不同,場強只能有一個方向,規(guī)定以+q的受力方向為正。

例在圖2中標出a、b、c、d四點的電場強度的方向。

正點電荷電場中某點電場強度方向沿連線背離+q,負點電荷電場中某點電場強度方向沿連線指向-q。

e.單位:牛/庫n/c。

e=借助于點電荷場強推出,可適用于任意電場。

(3)一個點電荷電場的場強。

a.真空中:e=(與檢驗電荷q無關(guān),僅與場電荷q及r有關(guān))。

b.方向:正電荷在該點受電場力方向(以后還會遇到各點場強大小,方向均相同的勻強電場)。

(4)兩個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的疊加原理。

q=1+c,q將同時受到q1和q2的作用,每個作用力都能單獨用庫侖定律求出,就像另一個電荷不存在一樣,而q受的合力為各分力的矢量和,又因為q是1c正電荷,所以它受的電場力在數(shù)值上等于場強,也就是說a點的合場強為q1與q2單獨在a瞇產(chǎn)生的場強的矢量和,這就是電場強度的疊加原理。

用電場強度的疊加原理可以求和任意多個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任何一個帶電體不管其電荷分布多么復雜,都可以視為由許多點電荷組成,因而可以用場強疊加原理求出它的場強??梢钥闯?,真空中任意多個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僅由場是荷、電場中的位置兩個因素決定,而與檢驗電荷無關(guān)。

(5)比較:e=和e=。

a.e=是場強的定義式,適用于任何電場。

b.e=是點電荷電場中場強的計算式。

a.電場中某點場強大小和方向,均與該點放不放檢驗電荷、放那種電荷、放多大檢驗電荷無關(guān),是電場自身的性質(zhì),與外界因素無關(guān)。對確定的電場來說,在某點放單位正電荷時,它受電場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確定的。

定義式:e=數(shù)值上等于+1c的電荷受到的電場力,對所有電場都成產(chǎn)。

b.場強方向:正電荷。

單位:牛/庫(n/c)。

決定因素:場電荷、場中位置。

疊加原理。

(7)例題。

例1.場電荷q=2×10-4c,是正點電荷:檢驗電荷q=2×10-5,是負電荷,它們相距r=2m而靜止且都在真空中,如圖4所示。求:

(1)q受的電場力。

(2)q所在的b點的場強eb.

(3)只將q換為=4×10-5c的正點電荷,再求受力及b點的場強。

(4)將受力電荷拿去后再求b點場強。

解:(1)庫侖定律:f===9n方向在a與b的連線上,且指向a。

(2)由電場強度的定義:e=所以e==4.5×105n/c方向由a指向b。

(3)由庫侖定律:==18n方向由a指向b。

e=方向由a指向b。

(4)因e與q無關(guān),自然q=0也不會影響e的大小與方向,所以拿走q后場強不變。

例2如圖5(a)所示,點電荷q與9q靜止于真空中,相距r,它們均為正電荷,求:

(1)連線中點a的場強ea;。

(2)求場強為0的點位置。

ea=8。

方向:向左指向q。

(2)先分析e=0的點可能的位置范圍,因在該點放+1c時,它受力為零,所以q與9q的連線上,當+1c作用力一定等大反向,因而兩力共線,由此可以斷定e=0的點在q與9q的連線上,當+1c放于q以左及9q以右的連線上時,它受的兩個力都同向,因而不可能抵消,所以e=0的點一定在兩點電荷中間的連線上。

令e=0的點o距q為x,如圖(b)所示,+1c電荷在o點受力為零,所以有。

答:(1)ea=方向指向q。

(2)e=0的點在q與9q之間,距q為r/4.

四、說明。

方向:與正電荷在該點受電場力方向相同。

無論放正、負檢驗電荷,e的方向定義為+q受力方向,類似于電流方向定義為正電荷移動方向,無論是誰移動形成電流。

(2)電場強度為自身性質(zhì),與檢驗電荷無關(guān)。

2.我們研究的電荷均處于真空中,如處于空氣中可近似認為是在真空中。

電場強度教學設計篇二

電場強度是用來表示電場的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實驗表明,在電場中某一點,試探點電荷(正電荷)在該點所受電場力與其所帶電荷的比值是一個與試探點電荷無關(guān)的量。于是以試探點電荷(正電荷)在該點所受電場力的方向為電場方向,以前述比值為大小的'矢量定義為該點的電場強度,常用e表示。

按照定義,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場強度的方向可用試探點電荷(正電荷)在該點所受電場力的電場方向來確定;電場強弱可由試探電荷所受的力與試探點電荷帶電量的比值確定。

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場強度在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電荷在那一點所受的電場力。試驗電荷的電量、體積均應充分小,以便忽略它對電場分布的影響并精確描述各點的電場。

場強是矢量,其方向為正的試驗電荷受力的方向,其大小等于單位試驗電荷所受的力。場強的單位是伏/米,1伏/米=1牛/庫。場強的空間分布可以用電場線形象地圖示。

電場強度遵從場強疊加原理,即空間總的場強等于各電場單獨存在時場強的矢量和,即場強疊加原理是實驗規(guī)律,它表明各個電場都在獨立地起作用,并不因存在其他電場而有所影響。以上敘述既適用于靜電場也適用于有旋電場或由兩者構(gòu)成的普遍電場。電場強度的疊加遵循矢量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電場強度教學設計篇三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九章的第一節(jié):家庭電路是將之前所學電學知識用于實際生活的教學案例,充分體現(xiàn)了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的完美結(jié)合。面對電氣化普及的社會,安全用電知識的學習在以后的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顯得十分重要。通過學習本節(jié)教材的知識,學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電常識,規(guī)范日常用電行動,提高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這一節(jié)課無論在知識學習上還是培育學生的能力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家庭電路的組成,保險絲的選擇,三線插頭和插座的作用等內(nèi)容都是有趣而有用的;雖然沒有較艱深的知識點,但是內(nèi)容瑣碎、繁雜,有許多潛知識包含在其中。并且本節(jié)課主要是介紹生活用電常識,大多數(shù)知識學生常識性了解即可。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家庭電路的組成和各部分電路元件的作用。

(2)知道家庭電路的火線、零線,它們之間的電壓220v。

(3)能根據(jù)電能表上所標的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值,確定接入的家用電器的最大總功率。

(4)知道保險絲的作用,開關(guān)與燈接法。

(5)了解三線插頭。三線開關(guān)為什么安全、漏電保護器作用。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討論家庭電路的組成和各部分電路元件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學習保險絲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物理與生活的密切相關(guān),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家庭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

難點內(nèi)容是三孔插座的接線方法和對電路故障的分析。

九年級學生心理和認知發(fā)展,他們往往不愛發(fā)言,不主動表現(xiàn)自我,課堂氣氛比起八年級的學生沉悶。需要教師的積極、靈活的調(diào)動他們的激情。他們不喜歡枯燥的理論分析和教條式的計算,但樂于參與動手實驗、觀察現(xiàn)象,同時在玩中學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他們喜歡探索自己熟悉的或與所學知識有關(guān)的生活現(xiàn)象、科學事件。這樣才更能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針對這一現(xiàn)象,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直觀教學。讓學生接觸實物,這樣更利于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

1、教法:《新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物理課程應改變過分強調(diào)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改革以書本為主、實驗為輔的教學模式,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本課的重點是家庭電路的認識和各元件的作用,所以本課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觀察實物,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通過合作交流來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

2、學法:根據(jù)以上教法及學情分析,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的學法為:觀察法、合作交流法、實例分析法。學會把探索到的知識加以應用,力求解決實際問題,從物理走向生活。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故障?應該如何檢查呢?活動一:1.問題導學:家庭電路的組成和各部分功能是什么?

互動探究一:

學生交流展示1:家庭電路由電能表、總開關(guān)、保險裝置、插座、用電器和導線組成。學生交流展示2:家庭電路各部分功能.

活動二2、問題導學:保險絲原理,作用是什么?

互動探究二:學生觀察保險絲,保險絲材料是什么?

交流展示:講解保險絲作用,材料。

活動三3、問題導學:怎樣辨別火線和零線,怎樣使用試電筆?

互動探究三:學生討論試電筆使用,辨別零線和火線。

交流展示:學生使用試電筆,講解試電筆使用方法,辨別零線火線。

活動四4、問題導學:電燈及其開關(guān)的接法。

互動探究四:學生看書了解電燈與開關(guān)連接。

交流展示;控制電燈的開關(guān)應與電燈串聯(lián),并且要接在火線上。

活動五5、問題導學:三孔插座、三腳插頭的接法和漏電保護器的作用。

互動探究五。

學生討論三孔插座、三腳插頭的接法和漏電保護器的作用。

交流展示:

6、達標檢測。

1、請用筆畫線表示導線,將它們連入電路。

2、關(guān)于家庭電路,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電能表用來顯示用戶所用的電能,應安裝在干路上。

b、保險絲安裝在總開關(guān)后,當電路中有大電流通過時會熔斷。

c、開關(guān)與用電器并聯(lián)。

d、總開關(guān)千萬不能倒裝,其靜觸頭應在上面。

3、小強同學在學習安裝照明電路時,由于操作不規(guī)范,導致開關(guān)中兩個接線柱接到了一起,這樣產(chǎn)生的后果是()。

a、燈不能正常發(fā)光b、保險絲迅速熔斷c、開關(guān)依然起作用d、燈總是亮著。

4、家庭電路里的用電器都是并聯(lián)的,其原因是()。

a、為了獲得相同的電壓b、獲得相同的電流c、獲得相同的功率d、可以單獨工作。

七、教學小結(jié)。

八、板書設計家庭電路。

(1)知道家庭電路的組成和各部分電路元件的作用。

(2)知道家庭電路的火線、零線,它們之間的電壓220v。

(3)能根據(jù)電能表上所標的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值,確定接入的家用電器的最大總功率。

(4)知道保險絲的作用。試電筆使用,開關(guān)與燈接法。

(5)了解三線插座,三線插頭為什么安全。漏電保護器作用。

成功點:

一、學生對家庭電路的構(gòu)成和測電筆的使用掌握不錯,能理論應用于實踐。

二、學生對保險絲的工作原理掌握不錯。

三、學生對安全用電常識掌握深刻。

不足之處:一、學生對電功率和電流的關(guān)系掌握不透徹。

電場強度教學設計篇四

學習任務分析:本節(jié)內(nèi)容隸屬高中物理新教材第十三章第九節(jié),大綱要求學生理解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規(guī)律,并能分析解決加速和偏轉(zhuǎn)方向的問題。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和偏轉(zhuǎn)問題是物理電學中的重點、難點,它涉及到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受力分析,能量轉(zhuǎn)化,運動合成與分解等諸多知識點,要求學生具有運用電學知識和力學知識處理力電綜合問題的分析、推理能力,以該問題為基礎設計出的力電綜合問題歷來是高考中的熱點。

學生情況分析: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比較熟練地掌握了力學和電場的基本知識,初步具備了分析有關(guān)電場問題的能力的基礎上進行的,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共同的探討中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

1、學習運用靜電力、電場強度等概念研究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時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物理量的變化。

4、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物理知識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的能力。

5、通過本節(jié)內(nèi)容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科學研究的意志品質(zhì)。

2、讓學生學習運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科學的研究方法。

3.教法學法分析:

本節(jié)屬于派生性的知識主要采用講授式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訓練為主線。通過電腦課件模擬帶電粒子運動,使微觀粒子運動的過程宏觀化;通過恰當?shù)膯栴}設置和類比方法的應用,點撥了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思路;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歸納、總結(jié),使學生動口、動腦、動手,親身參與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通過信息技術(shù)與物理學科整合的實現(xiàn),以達到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體會成功的目的?;谝陨显O計思想,本節(jié)課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師機通過控制平臺可以將相關(guān)教學資源通過投影儀展示在大屏幕上。

(一)引入新課。

通過思考與討論讓學生進行自主訓練,分析總結(jié)得出帶電粒子的加速運動規(guī)律,進而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通過練習2引導學生用兩種方法分析粒子被加速,分析得出用動能定理解題簡便,再講解例題1深入探究帶電粒子的加速問題。

通過練習3讓學生類比學過的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歸納、總結(jié)得出初速度與場強方向垂直的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類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再講解例題2恰當點撥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思路從而突破重點難點。通過學生的主動探求,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分析、歸納、綜合的能力。

(三)課堂小結(jié)。

1、動力學觀點。

2、能量觀點。

1、垂直電場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2、平行電場方向: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跟重物在重力場中的運動相似(有時像自由落體運動,有時像拋體運動,依初速度是否為0而定),但有區(qū)別。

電場強度教學設計篇五

2.理解的概念。

3.掌握的計算方法。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是使學生理解的概念及掌握的計算方法。

2.是描述電場性質(zhì)的物理量之一,這是難點。初學者容易把跟電場力混同起來。

三、主要教學過程。

1.復習庫侖定律。

在真空中兩點電荷的作用力跟它們的電量乘積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這就是庫侖定律。

2.新課引入。

任何力的作用都離不開物質(zhì),腳踢球,腳對球的力直接作用在球上;狗拉雪橇,狗對雪橇的拉力是通過繩子作用的;地球?qū)Φ乇砀浇镔|(zhì)的作用力是通過重力場——物質(zhì);兩電荷間相互作用時不直接接觸,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通過別的物質(zhì)作用的,這就是電場。

(1)電場。

a.電荷周圍存在一種特殊物質(zhì)。

提問:既然場是物質(zhì),為什么我們看不到呢?

xml:namespaceprefix=vns=“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答:物質(zhì)形式實體(由分子組成);看的見,摸的著。

場(形式):看不見,摸不著,不以人的感官意識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存在。

例如可見光波長由7000~4000,但還有很多波長的光線我們看不到,但不等于它們不存在。不能以人燈感官為標準判一存在與否。場客觀存在的證明是它有力、能的特性。例如重力場對有質(zhì)量的物體有力的作用,用可對物體做功,說明其能量。電場對放入其的電荷q也有力的作用,可對q做功,說明其有能量。

b.電場的基本性質(zhì):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此力稱電場力。

c.靜電場:靜止電荷的電場。

場有能和力的特性,我們先看電場中力的性質(zhì),它是本章的重要內(nèi)容,先以點電荷為例。

如圖1所示,在+q電場中a點分別放入電荷q1、q2、q3則它們分別受電場力為:

看看上式,我們可發(fā)現(xiàn)場電荷q對不同的檢驗電荷q有不同的電場力,但只要a點位置不變,f與q的比值就不變。

若換到b點,則。

從上面分析看出:q固定則電場的空間分布固定,對于場中某點固定,值僅與q、r有關(guān),與檢驗電荷無關(guān),它反映的是電場的性質(zhì),反映的是電場的強弱,稱場強。

(2)。

a.定義:放入電場中某一點的電荷受到的電場力跟它的電量的比值叫該點的,簡稱場強。

b.定義式:

e=。

f——電場力國際單位:牛(n)。

q——電量國際單位:庫(c)。

e——國際單位:牛/庫(n/c)。

c.物理意義:

電場中某點的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正電荷在那里所受的電場力。

d.是矢量,規(guī)定場強方向為正電荷在該點所受電場力方向。電場中同一點,+q、-q受力方向不同,場強只能有一個方向,規(guī)定以+q的受力方向為正。

例在圖2中標出a、b、c、d四點的的方向。

正點電荷電場中某點方向沿連線背離+q,負點電荷電場中某點方向沿連線指向-q。

e.單位:牛/庫n/c。

e=借助于點電荷場強推出,可適用于任意電場。

(3)一個點電荷電場的場強。

a.真空中:e=(與檢驗電荷q無關(guān),僅與場電荷q及r有關(guān))。

b.方向:正電荷在該點受電場力方向(以后還會遇到各點場強大小,方向均相同的勻強電場)。

(4)兩個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的疊加原理。

q=1+c,q將同時受到q1和q2的作用,每個作用力都能單獨用庫侖定律求出,就像另一個電荷不存在一樣,而q受的合力為各分力的矢量和,又因為q是1c正電荷,所以它受的電場力在數(shù)值上等于場強,也就是說a點的合場強為q1與q2單獨在a瞇產(chǎn)生的場強的矢量和,這就是的疊加原理。

用的疊加原理可以求和任意多個點電荷產(chǎn)生的,任何一個帶電體不管其電荷分布多么復雜,都可以視為由許多點電荷組成,因而可以用場強疊加原理求出它的場強??梢钥闯?,真空中任意多個點電荷產(chǎn)生的,僅由場是荷、電場中的位置兩個因素決定,而與檢驗電荷無關(guān)。

(5)比較:e=和e=。

a.e=是場強的定義式,適用于任何電場。

b.e=是點電荷電場中場強的計算式。

(6)小結(jié)。

a.電場中某點場強大小和方向,均與該點放不放檢驗電荷、放那種電荷、放多大檢驗電荷無關(guān),是電場自身的性質(zhì),與外界因素無關(guān)。對確定的電場來說,在某點放單位正電荷時,它受電場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確定的。

定義式:e=數(shù)值上等于+1c的電荷受到的電場力,對所有電場都成產(chǎn)。

b.場強方向:正電荷。

單位:牛/庫(n/c)。

決定因素:場電荷、場中位置。

疊加原理。

(7)例題。

例1.場電荷q=2×10-4c,是正點電荷:檢驗電荷q=2×10-5,是負電荷,它們相距r=2m而靜止且都在真空中,如圖4所示。求:

(1)q受的電場力。

(2)q所在的b點的場強eb.

(3)只將q換為=4×10-5c的正點電荷,再求受力及b點的場強。

(4)將受力電荷拿去后再求b點場強。

解:(1)庫侖定律:f===9n方向在a與b的連線上,且指向a。

(2)由的定義:e=所以e==4.5×105n/c方向由a指向b。

(3)由庫侖定律:==18n方向由a指向b。

e=方向由a指向b。

(4)因e與q無關(guān),自然q=0也不會影響e的大小與方向,所以拿走q后場強不變。

例2如圖5(a)所示,點電荷q與9q靜止于真空中,相距r,它們均為正電荷,求:

(1)連線中點a的場強ea;

(2)求場強為0的點位置。

ea=8。

方向:向左指向q。

(2)先分析e=0的點可能的位置范圍,因在該點放+1c時,它受力為零,所以q與9q的連線上,當+1c作用力一定等大反向,因而兩力共線,由此可以斷定e=0的點在q與9q的連線上,當+1c放于q以左及9q以右的連線上時,它受的兩個力都同向,因而不可能抵消,所以e=0的點一定在兩點電荷中間的連線上。

令e=0的點o距q為x,如圖(b)所示,+1c電荷在o點受力為零,所以有。

答:(1)ea=方向指向q。

(2)e=0的點在q與9q之間,距q為r/4.

四、說明。

1.對于概念的理解注意:

(1)定義大?。篹=。

方向:與正電荷在該點受電場力方向相同。

無論放正、負檢驗電荷,e的方向定義為+q受力方向,類似于電流方向定義為正電荷移動方向,無論是誰移動形成電流。

(2)為自身性質(zhì),與檢驗電荷無關(guān)。

2.我們研究的電荷均處于真空中,如處于空氣中可近似認為是在真空中。

電場強度教學設計篇六

電場強度是用來表示電場的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實驗表明,在電場中某一點,試探點電荷(正電荷)在該點所受電場力與其所帶電荷的比值是一個與試探點電荷無關(guān)的量。于是以試探點電荷(正電荷)在該點所受電場力的方向為電場方向,以前述比值為大小的矢量定義為該點的電場強度,常用e表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電場強度教學設計篇七

電勢是描述靜電場特性的基本物理量之一,標量。庫侖定律指出,兩靜止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是向心力,其方向沿兩者的`連線,其大小只依賴于兩者的距離。根據(jù)庫侖定律和場強疊加原理可以證明,靜電力對試驗電荷所作的功與路徑無關(guān),僅由起點、終點的位置確定。若試驗電荷在靜電場中沿閉合路徑移動一周,則靜電力對它所作的功為零,這就是靜電場的環(huán)路定理。它表明靜電場是保守場或勢場,存在著一個可以用來描述靜電場特性的、只與位置有關(guān)的標量函數(shù)——電勢。

電場強度教學設計篇八

物理意義。

反應電場本身的力的性質(zhì).。

指電荷在電場中所受的力.。

決定因素。

矢量的方向。

場強方向與正電荷放在電場里所受電場力的方向相同.。

正電荷受電場力方向與場強的方向相同,負電荷受電場力方向與場強方向相反.。

單位。

牛/庫或者伏/米。

聯(lián)系。

f=eq。

電場強度教學設計篇九

1.過實踐活動研究使物體立的道理,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科學、用科學。

2.簡單的紙條紙片,通過玩中學、想中學、做中學、用中學,在小玩意兒里體現(xiàn)出大科學。

3.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的思想情感。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

1.掛圖、紙條、各種材料的紙。

2.麻繩、筷子、紙板、瓶子、凳子。

學生準備:

剪子、膠水、膠條。

活動過程。

活動意圖。

教師支架。

學生任務。

使用素材。

預估時間。

以卡通掛圖引課目的是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運用生動的語言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通過看掛圖產(chǎn)生疑問。

2分鐘。

讓學生使麻繩、筷子、紙板、瓶子立起來,目的是讓學生從活動發(fā)現(xiàn)問題。

巡視各組聽他們在組內(nèi)的發(fā)言,對有困難的組給予啟發(fā)。

學生四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并討論四種物體立不起來的原因,體現(xiàn)生生互動。

麻繩、筷子、紙板、瓶子。

3分鐘。

學生匯報組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說說其原因。

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充分的肯定,并用語言引出下一步的活動。

學生匯報組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討論的結(jié)果。

3分鐘。

學生分組活動,想辦法讓紙立起來。目的是使學生自己實驗解決問題。

巡視各組,對有創(chuàng)意的同學及時給予表揚。

學生動手運用各種方法讓紙立起來,并將其粘在一張大紙上。

膠水、膠條、剪刀。

5分鐘。

學生分組討論制作什么支架,他們是怎樣構(gòu)思的,以及組內(nèi)怎樣分工制作。

傾聽學生的想法,并給予充分地肯定和鼓勵。

分組討論制作什么紙支架,并說說他們是怎樣構(gòu)思,以及組內(nèi)怎樣分工。

5分鐘。

學生以組為單位制作紙結(jié)構(gòu)比賽,要求使紙結(jié)構(gòu)又高又牢固。目的使學生積極地活動起來,并從活動中發(fā)現(xiàn)使紙結(jié)構(gòu)牢固的方法。

下到各組巡視,給予適當?shù)刂笇А?/p>

學生運用各種紙材料以組為單位制作紙支架。

紙、膠水、剪刀、線。

10分鐘。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紹其優(yōu)勢。目的使學生間互相補充知識。

傾聽,給予評價。

各組展示作品,并介紹其優(yōu)勢。

5分鐘。

以一結(jié)構(gòu)為例,讓學生幫助解決歪斜傾倒的問題,目的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結(jié)構(gòu)立的牢固的方法。

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并根據(jù)學生提出的辦法進行改進。

提出解決結(jié)構(gòu)歪斜傾倒的方法,并改進自己的作品。

紙結(jié)構(gòu)。

5分鐘。

學生和教師共同立起一個又高、又大、又牢固的紙結(jié)構(gòu)。目的激發(fā)學生回家繼續(xù)研究的興趣。

和學生共同完成紙結(jié)構(gòu)。

幫助完成紙結(jié)構(gòu)。

紙結(jié)構(gòu)的半成品。

3分鐘。

總結(jié)。

學生共同欣賞活動成果。

總結(jié)活動情況。

欣賞活動成果。

學生作品。

2分鐘。

電場強度教學設計篇十

古地磁強度波動可以正確地限定地球動力模式。對于50ka以來的偶極強度變化,已有充足的`從古地磁和火山物質(zhì)得到的絕對強度來加以說明,但是缺乏更早時期的這類資料,因而只能對其強度記錄的最普通的特征做一測定?,F(xiàn)在,沉積層序特別是布容正向期已提供出越來越多的相對古強度記錄,然而就獲取沉積物剩磁和什么標準化參數(shù)適合相對古強度的推斷來說尚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再者根據(jù)絕對強度記錄的最佳說明部分(全新世)對這些相對強度記錄進行校準通常來說也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最上部沉積物經(jīng)常缺失或被擾動的緣故。

作者:作者單位:刊名:海洋地質(zhì)動態(tài)pku英文刊名:marinegeologydevelopment年,卷(期):17(3)分類號:b73關(guān)鍵詞:

電場強度教學設計篇十一

3、掌握電場強度的計算方法。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是使學生理解電場強度的概念及掌握電場強度的計算方法。

2、電場強度是描述電場性質(zhì)的物理量之一,這是難點。初學者容易把電場強度跟電場力混同起來。

三、主要教學過程。

1、復習庫侖定律。

在真空中兩點電荷的作用力跟它們的電量乘積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這就是庫侖定律。

2、新課引入。

任何力的作用都離不開物質(zhì),腳踢球,腳對球的力直接作用在球上;狗拉雪橇,狗對雪橇的拉力是通過繩子作用的;地球?qū)Φ乇砀浇镔|(zhì)的作用力是通過重力場——物質(zhì);兩電荷間相互作用時不直接接觸,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通過別的物質(zhì)作用的,這就是電場。

3、教學過程設計。

(1)電場。

a.電荷周圍存在一種特殊物質(zhì)。

提問:既然場是物質(zhì),為什么我們看不到呢?

答:物質(zhì)形式實體(由分子組成);看的見,摸的著。

場(形式):看不見,摸不著,不以人的感官意識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存在。

例如可見光波長由7000~4000,但還有很多波長的光線我們看不到,但不等于它們不存在。不能以人燈感官為標準判一存在與否。場客觀存在的證明是它有力、能的特性。例如重力場對有質(zhì)量的物體有力的作用,用可對物體做功,說明其能量。電場對放入其的電荷q也有力的作用,可對q做功,說明其有能量。

b.電場的基本性質(zhì):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此力稱電場力。

c.靜電場:靜止電荷的電場。

場有能和力的特性,我們先看電場中力的性質(zhì),它是本章的重要內(nèi)容,先以點電荷為例。

如圖1所示,在+q電場中a點分別放入電荷q1、q2、q3則它們分別受電場力為:

a:f1=f2=;f3=。

看看上式,我們可發(fā)現(xiàn)場電荷q對不同的檢驗電荷q有不同的電場力,但只要a點位置不變,f與q的比值就不變。

若換到b點,則。

從上面分析看出:q固定則電場的空間分布固定,對于場中某點固定,值僅與q、r有關(guān),與檢驗電荷無關(guān),它反映的是電場的性質(zhì),反映的是電場的強弱,稱場強。

a.定義:放入電場中某一點的電荷受到的電場力跟它的電量的比值叫該點的電場強度,簡稱場強。

b.定義式:

e=。

f——電場力國際單位:牛(n)。

q——電量國際單位:庫(c)。

e——電場強度國際單位:牛/庫(n/c)。

c.物理意義:

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正電荷在那里所受的電場力。

d.電場強度是矢量,規(guī)定場強方向為正電荷在該點所受電場力方向。電場中同一點,+q、-q受力方向不同,場強只能有一個方向,規(guī)定以+q的受力方向為正。

例在圖2中標出a、b、c、d四點的電場強度的方向。

正點電荷電場中某點電場強度方向沿連線背離+q,負點電荷電場中某點電場強度方向沿連線指向-q。

e.單位:牛/庫n/c。

e=借助于點電荷場強推出,可適用于任意電場。

(3)一個點電荷電場的場強。

a.真空中:e=(與檢驗電荷q無關(guān),僅與場電荷q及r有關(guān))。

b.方向:正電荷在該點受電場力方向(以后還會遇到各點場強大小,方向均相同的勻強電場)。

(4)兩個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的疊加原理。

q=1+c,q將同時受到q1和q2的作用,每個作用力都能單獨用庫侖定律求出,就像另一個電荷不存在一樣,而q受的合力為各分力的矢量和,又因為q是1c正電荷,所以它受的電場力在數(shù)值上等于場強,也就是說a點的合場強為q1與q2單獨在a瞇產(chǎn)生的場強的矢量和,這就是電場強度的疊加原理。

用電場強度的疊加原理可以求和任意多個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任何一個帶電體不管其電荷分布多么復雜,都可以視為由許多點電荷組成,因而可以用場強疊加原理求出它的場強??梢钥闯觯婵罩腥我舛鄠€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僅由場是荷、電場中的位置兩個因素決定,而與檢驗電荷無關(guān)。

(5)比較:e=和e=。

a.e=是場強的定義式,適用于任何電場。

b.e=是點電荷電場中場強的計算式。

a.電場中某點場強大小和方向,均與該點放不放檢驗電荷、放那種電荷、放多大檢驗電荷無關(guān),是電場自身的性質(zhì),與外界因素無關(guān)。對確定的電場來說,在某點放單位正電荷時,它受電場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確定的。

定義式:e=數(shù)值上等于+1c的電荷受到的電場力,對所有電場都成產(chǎn)。

b.場強方向:正電荷。

單位:牛/庫(n/c)。

決定因素:場電荷、場中位置。

疊加原理。

(7)例題。

例1.場電荷q=2×10-4c,是正點電荷:檢驗電荷q=2×10-5,是負電荷,它們相距r=2m而靜止且都在真空中,如圖4所示。求:

(1)q受的電場力。

(2)q所在的b點的場強eb.

(3)只將q換為=4×10-5c的正點電荷,再求受力及b點的場強。

(4)將受力電荷拿去后再求b點場強。

解:(1)庫侖定律:f===9n方向在a與b的連線上,且指向a。

(2)由電場強度的定義:e=所以e==4.5×105n/c方向由a指向b。

(3)由庫侖定律:==18n方向由a指向b。

e=方向由a指向b。

(4)因e與q無關(guān),自然q=0也不會影響e的大小與方向,所以拿走q后場強不變。

例2如圖5(a)所示,點電荷q與9q靜止于真空中,相距r,它們均為正電荷,求:

(1)連線中點a的場強ea;。

(2)求場強為0的點位置。

ea=8。

方向:向左指向q。

(2)先分析e=0的點可能的位置范圍,因在該點放+1c時,它受力為零,所以q與9q的連線上,當+1c作用力一定等大反向,因而兩力共線,由此可以斷定e=0的點在q與9q的連線上,當+1c放于q以左及9q以右的連線上時,它受的兩個力都同向,因而不可能抵消,所以e=0的點一定在兩點電荷中間的連線上。

令e=0的點o距q為x,如圖(b)所示,+1c電荷在o點受力為零,所以有。

答:(1)ea=方向指向q。

(2)e=0的點在q與9q之間,距q為r/4.

四、說明。

1、對于電場強度概念的理解注意:

(1)定義電場強度大?。篹=。

方向:與正電荷在該點受電場力方向相同。

無論放正、負檢驗電荷,e的方向定義為+q受力方向,類似于電流方向定義為正電荷移動方向,無論是誰移動形成電流。

(2)電場強度為自身性質(zhì),與檢驗電荷無關(guān)。

2、我們研究的電荷均處于真空中,如處于空氣中可近似認為是在真空中。

電場強度教學設計篇十二

在講電場強度這一部分時,我將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設計分為了三部分:

(1)對電場強弱和方向的認識。

研究電場的性質(zhì)從靜電力入手。原因是,電場最明顯的特征是它對電場中的電荷有靜電力的作用。

(2)尋找描述電場性質(zhì)的物理量。

首先,讓學生明確試探電荷所受的靜電力(電場力)不能描述電場的強弱,或者說不能描述電場的性質(zhì)。原因是,根據(jù)庫侖定律,不同的試探電荷在電場中同一點所受的電場力不同。

其次,要尋找的描述電場性質(zhì)的物理量必須與試探電荷無關(guān),這一物理量應該與場源電荷和距場源電荷的距離有關(guān)。

用比值定義物理量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科學方法,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展示了比值的物理意義,引導學生體會這種方法的精辟和嚴謹。學生盡管已經(jīng)接觸過密度、速度等用比值定義的物理量,但是對用比值定義物理量的認識還比較膚淺,他們常常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認識這個比例式。容易出現(xiàn)像“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之類的錯誤。因此,本節(jié)課充分引導學生認識這個比例式的物理意義,讓學生在多次接觸中逐步體驗用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

本節(jié)課,通過糾正如“試探電荷在電場中某點受到的靜電力的方向就是該點的電場強度方向”的錯誤認識,幫助學生理解電場強度方向的規(guī)定。而關(guān)于電場強度的'疊加問題,做到了點到為止。

最后是“電場線”這一部分,本節(jié)課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電場線的學習,讓學生感悟到了科學家是如何用虛擬的圖線來描述抽象的物理概念的。

總的來說,本節(jié)課的教學達到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知道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電場實現(xiàn)的。知道場與實物是物質(zhì)存在的兩種不同形式。

2、體會用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理解電場強度的定義式、單位、方向。

3、能推導點電荷的電場強度公式,并能進行有關(guān)計算。知道電場強度的疊加原理,并能應用這一原理進行簡單的計算。

4、知道電場線的定義和特點,會用電場線描述電場的大小和方向。

電場強度教學設計篇十三

學生分析:

對模擬聲音活動感興趣。

教學目標:

1、能夠利用感官發(fā)現(xiàn)周圍各種聲音。

2、能比較形象地模擬周圍一些物體發(fā)出的聲音。

3、能用科學的方式描述自己找到的聲音。

4、能提出一個以上自己想要研究的有關(guān)聲音的問題。

教學重點:能夠利用感官發(fā)現(xiàn)并模擬周圍的聲音,并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能提出一個以上自己想要研究的有關(guān)聲音的問題。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老師先提個問題,別緊張,很簡單。平時在學校里,你是怎么知道什么時候該上課,什么時候該下課的呢?(生:聽鈴聲)。

師:好。你聽(師跺腳),這是――(跺腳的聲音)。

再聽(師拍手)你聽到了什么?(拍手的聲音)其實我們生活中的聲音絕不止這幾種。有一位學者就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確,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聲音,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傾聽聲音。(板書課題:傾聽聲音)。

二、猜聲音??凑l聽得清,猜得準。

播放課件:

1、播放第一種聲音,指名猜。

2、播放第二種聲音,指名猜。

3、播放第三種聲音,指名猜。

4、后兩個一起播放,看誰都能猜出來。

同學們猜的都很正確,可見同學們平時都很用心地傾聽聲音。

三、尋找聲音。

師:現(xiàn)在正是旅游的好季節(jié),老師帶著同學們一起到野外旅游。在這里,你會聽到哪些聲音呢?你能找出來嗎?(播放課件)。

小河和瀑布都是水的聲音,它們有什么不同?

四、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尋找聲音。

在不同的地方,你還聽到過那些聲音?說得越完整越好。

生說一個,師提出要求:用“我在……聽到過……發(fā)出……的聲音。”

你能不能用這個句式來描述一下。

五、傾聽聲音。

(課件展示)共同傾聽。教師點出一種聲音,學生傾聽并說出是誰的聲音。

六、游戲鞏固。

1、兩個同學一組,一個模仿聲音,另一個同學猜。一會到臺前比一比,看哪組同學配合得更默契。

2、師生配合表演。師說:現(xiàn)在,我要到農(nóng)場去參觀,你們都是農(nóng)場的小動物,我走到誰的面前,叫出誰的名字,你就來模仿它的叫聲。

分別叫出牛、馬、羊、狗、雞、豬。

七、

剛才我們聽到了這么多各種各樣的聲音,對于聲音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嗎?(學生提問題)。

下節(jié)課一起來研究,下課。

電場強度教學設計篇十四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三年級上第二單元《研究土壤》的第2課。本單元教學內(nèi)容分四個部分:一、觀察土壤的外觀,發(fā)現(xiàn)其外形的顆粒狀特征以及顏色、顆粒等狀況,形成對土壤特征的初步認識。二、通過閱讀材料,知道可以按照土壤中沙粒、粉粒和黏粒含量的而不同,將土壤分為沙質(zhì)土、黏質(zhì)土和壤土三類。三、通過動手操作、比較三種類型的土壤,描述它們各自的特征。運用的方法有:看、捻、握和搓。四、通過閱讀材料,了解不同的土壤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并能舉例說出某種類型的土壤適宜生長什么樣的植物。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通過上一課《土壤的成分》的學習,已經(jīng)基本奠定了土壤的概念,知道植物要生長在土壤里面。本節(jié)課,在上一課實地考察土壤,對土壤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本課引導學生繼續(xù)深入觀察土壤。將引導學生認識土壤的基本類型,并展開一系列的對比性研究,進而了解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點。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1、了解沙質(zhì)土、黏質(zhì)土和壤土所含顆粒大小不同。

2、知道沙質(zhì)土、黏質(zhì)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種類型。

3、知道不同種類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夠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鑒別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2、能利用觀察、觸摸、握團等方法比較沙質(zhì)土、黏質(zhì)土和壤土的差異。

3、能通過實驗比較不同土壤的滲水性。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形成探究意識,意識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樂于為完成探究活動,分享想法,貢獻自己的力量。

科學、技術(shù)、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了解人類的生活和生產(chǎn)可能造成對環(huán)境的破壞,具有參與環(huán)境保護活動的意識。

【教學重點】。

知道沙質(zhì)土、黏質(zhì)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種類型。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不同土壤的特點。

難點:舉例說出不同類型的土壤生長著不同的植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等。

學生準備:每組沙質(zhì)土、黏質(zhì)土、壤土各若干,每組白紙3張、放大鏡1個、漏杯3個、燒杯3個、攪拌棒1根、紙巾若干、水若干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2、生:仙人掌適合干旱的土壤,西瓜適合比較濕潤的土壤,荷花適合很濕潤的土壤。

3、師:同學們可真聰明,通過剛剛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這些植物生長在不同的土壤里,土壤有很多種類型,那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土壤的類型吧。(板書課題)。

二、用多種感官了解土壤的不同。

1、師:既然土壤有這么多的類型,那同學們,你們有什么方法可以研究這些土壤呢?

2、學生回答觀察方法。(用放大鏡、用手捻、加水搓一搓)。

3、老師歸納學生的觀察方法。師:你們幫小象想出了這么多觀察土壤的方法,那老師也幫你們找了一些辦法。用放大鏡觀察,用手捻,和水握一握,加水搓一搓。

4、老師演示實驗,講解注意事項。

5、學生實驗,并填寫記錄單。

6、師:同學們,你們觀察完這些土壤了,那你們有什么樣的發(fā)現(xiàn)呢?

7、學生匯報實驗結(jié)果。

8、師:你們都做的很棒,老師其實也事先做了實驗,填寫了記錄單。(貼土壤的特點)同學們,那老師有個問題,為什么1號容易搓成團而3號不容易搓成團呢?生回答。

9、師小結(jié):1號容易成團的原因是因為一號顆粒小,孔隙小,加了水之后就容易黏在一起,而3號顆粒大,孔隙大,比較疏松,所以不容易成團。

10、師總結(jié):同學們,我們剛剛摸到的有大顆粒和小顆粒的土壤,它們都是有名字的,那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吧。土壤中有些大顆粒的摸起來比較粗糙的是沙粒,中等顆粒的是粉粒,而一些比較細小顆粒、摸起來比較細膩、還會沾在手上的叫做黏粒。大象爸爸為我們準備的這三種土壤也是按照他們含量的不同來進行區(qū)分的,沙粒含量特別多的是沙質(zhì)土;黏粒含量特別多的是黏質(zhì)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三、比較沙質(zhì)土、黏質(zhì)土和壤土的滲水性。

2、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和預測。

3、師:為了更好地驗證自己的想法。小象準備了沙質(zhì)土、黏質(zhì)土、壤土、等量的水和過濾器。同學們待會兒要和小象一樣來進行這個實驗。

4、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5、匯報交流實驗情況,并將結(jié)果與剛才的預測相對照。(沙質(zhì)土下面的水最多,壤土次之,黏質(zhì)土下面的水最少。這說明沙質(zhì)土的滲水性好,黏質(zhì)土保水性好。)。

師:那為什么會流的比較快,而黏質(zhì)土流的比較慢呢?

生:沙質(zhì)土,顆粒大,孔隙大;黏質(zhì)土,顆粒小,孔隙小。

6、師:我們發(fā)現(xiàn)所有的土壤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那我們一起把土壤的特點讀一讀吧。

7、總結(jié):這是我們研究土壤的特點。小象也把自己觀察到的土壤做成了一個小視頻,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做的這個視頻吧。(播放視頻)。

四、土壤的特點。

1、師:小象終于可以和爸爸去到夢寐以求的植物園啦,去到植物園,爸爸問小象:仙人掌耐高溫、干旱,不喜潮濕。那它適合什么樣的土壤呢?生:沙質(zhì)土。

2、師:荷花是水生植物,停水一日,荷葉邊焦。生:黏質(zhì)土。

3、花生需要土壤松緊適宜,有利于結(jié)果發(fā)育。生:沙質(zhì)土。

4、蘋果樹需要排水系統(tǒng)良好,土質(zhì)優(yōu)良,陽光充沛。生:壤土。

5、水稻喜高溫、潮濕,對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較高。生:壤土。

6、教師小結(jié):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點,能滿足不同植物的生長需求。今天我們終于幫助小象找到了適合這些植物的土壤了。謝謝同學們。

【板書設計】。

土壤的類型。

黏質(zhì)土。

壤土。

沙質(zhì)土。

顆粒小。

顆粒中。

顆粒大。

孔隙小。

孔隙中。

孔隙大。

易成團。

不易成團。

不易成團。

保水性好。

良好。

滲水性好。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584906.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