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專業(yè)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4 10:53:13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專業(yè)20篇)
時間:2023-11-24 10:53:13     小編:XY字客

在工作和學習中,總結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成功和失敗的原因,為未來的發(fā)展做好準備。如何克服拖延癥,更好地完成任務和目標?最重要的是,總結不僅是一種寫作技巧,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和方法,我們要將其融入到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一

2、從哪兒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讓敵人發(fā)現的呢?讀第2、3自然段。

3、指名分角色讀軍官和孩子的對話,思考:小夜鶯是個怎樣的孩子?從哪兒體會到的?

理解“剛剛一開火,……就都跑了?!薄耙矮F”實際指什么?

4、再分角色齊讀對話。

(二)過渡:由于孩子巧妙的回答了德國兵的盤問,德國兵覺得他只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話,并且讓他帶路。路上,小男孩又唱起了夜鶯的歌。

1、指名讀句子“他有時候學……”,此時,他學夜鶯唱是為了什么?

(為了麻痹敵人,以便他后來用鳥叫向游擊隊傳送情報時不引起敵人的懷疑。)。

2、他還用了哪些辦法麻痹敵人?小組讀第二部分。

(一甩一甩……答非所問……故意裝做不懂事、天真貪玩,其目的是為了迷惑敵人,取得敵人的信任。)。

3、齊讀第二部分。

(三)夜鶯是怎樣向游擊隊傳遞情報的`呢?

1、小聲自由地讀課文第三部分,邊讀邊思考,用自己的話來回答。

2、讀“夜鶯的歌聲越來越響了?!备杪暤淖饔檬鞘裁??(傳遞情報)。

3、從“如果我們……不要忘了……”這句話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說明小夜鶯的重要作用,他不止一次用這種方式同游擊隊聯系,還說明游擊隊對他安全的關心。)。

4、分角色齊讀課文,體會歌聲的作用。(適時加入口技鳥叫)。

出示題目:

為什么小男孩能如此沉著、機智、勇敢呢?用上以下詞語,說一段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憎恨臨危不懼熱愛應變自如祖國敵人毫無懼色坦然自若。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二

草草上完了這堂課,我覺得糟糕透了。我不僅沒有備好課,備好學生,更沒有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中,我為了體現本課的教學重點,抓住課文中描寫體現“夜鶯勇敢機智的句子”一條主線,抓這些句子展開教學,力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引導學生以讀為主,以讀促悟,重點深究你是從哪里體會到小夜鶯的機智勇敢成為本課教學的重中之重。我從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深究。

1、找句子,先讓學生找體現小夜鶯勇敢機智的句子,自己讀一讀,體會體會。特別是是關于小夜鶯一些言行的句子,印象深刻,學生應該能夠把他找出來。教學下來,大部分同學能夠找出小夜鶯語言的句子,但是對于他的行動的句子相對來說要困難一點。特別是關于夜鶯的歌聲的句子,學生沒能把它聯想到是小夜鶯機智勇敢的表現。

2、說句子,讓學生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說一說,說說是怎樣感受到他的勇敢機智的。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基本能表達出來了,我再根據一定的情況進行補充和引導。這里,我要達到的目標是學生能說到哪一個程度就到哪個程度,不要求學生更深的去理解,因為這些句子的理解對他們來說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

但是每一句的教學都會有一個重點,比如教學“剛剛一開火,村子就著火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边@句話,我要讓學生感悟的重點是小夜鶯借野獸來罵敵人,體會他的機智,理解不慌不忙體會小夜鶯的勇敢。教學下來,學生基本上都能順利的闡述到這些點上,因此這一句教學比較順利。

而教學小孩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候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候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他好象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了。這句話的時候,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小夜鶯是以自己的天真爛漫來迷惑敵人,表現他的機智和勇敢。但是學生的體會都不夠深或者說不夠全面。只言片面,或者理解出現偏差,說是小夜鶯已經在向游擊隊傳遞情報了。其實這里他并還沒有傳送情報,只是為了故意迷惑敵人,為他以后順利學夜鶯叫、杜鵑叫、傳送情報、不被敵人懷疑做好準備。這里我覺得面對學生的回答后我沒有好好的去引導,而是生硬的拉到我的教學設計思路上,因此,在教學這一句時出現了理解感受不夠深刻的情況。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體會“夜鶯害怕嗎?”,我本來想讓學生體會出“是”,但當學生回答“不”時,我一下子覺得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只好含混搪塞過去。這里我覺得面對學生的回答后我沒有好好的去引導,應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的去想一想,“假設你是小夜鶯,面對一大群持槍攜彈的德國兵,你心里恐懼嗎?”這樣的話,學生可能體會的就會深刻,因此,這一句的教學就出現了理解不透的情況。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三

1、讀通課文,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沉寂”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和愛國主義精神。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初步領會首尾照應的寫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介紹背景。

(板書:夜鶯)這是一種鳥,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中的孩子也叫夜鶯。(板書:的歌聲)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全面爆發(fā)。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突然進攻蘇聯。蘇聯人民在以斯大林為首的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抵抗,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這篇課文講的就是發(fā)生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的一個小故事。讓我們一起讀課題。

二、理清順序,感知課文。

師:夜鶯,這場戰(zhàn)爭中的一個代表,這歌聲更是有著特殊的意義,讓我們走進夜鶯,傾聽夜鶯的歌聲。

1、細心的同學早就發(fā)現了,這篇課文在排版上有什么特點沒有?(課文中的三個空行把課文分成了三部分。)。

2、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每部分講了什么?知道了每部分的內容,也就知道了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引導學生圍繞每部分的內容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把話講清楚,講得有條理。)。

三、感受聯系,初識夜鶯。

小結:這在結構上就叫——首尾呼應。以夜鶯的歌聲開篇,再以夜鶯的歌聲結束,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2、再讀讀,聯系課文想一想,從這樣的開頭、結尾中,你讀懂了什么?(引導學生理解這樣的結構安排,還告訴我們文中敘述的故事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巧遇。使學生明白小夜鶯在村口放哨這是他的職責,夜鶯的歌聲而是他傳遞信息的暗號。相機朗讀30、31小節(jié)加深理解。)。

四、品讀感悟,凸顯人物。

師:這也告訴我們,夜鶯與德國鬼子不是一次偶然的巧遇,小夜鶯在村口放哨這是他的職責,以夜鶯的歌聲傳遞信息則是他和敵人進行斗爭的特殊方式。可夜鶯還是個孩子呀!他怎能和狡猾陰險的德國軍官斗呢?他能肩負起這一責任嗎?就讓我們從書中尋找答案吧。

(一)4——19小節(jié)。

(生默讀,師提示:大家要邊讀書邊思考,把你體會到的小夜鶯的精神、特點可以用概括的詞批注一下。學生批注后,師提醒學生放開聲音再把課文讀一讀。)。

2、師:說說你的體會吧,不過在說之前,老師有個建議:我希望你說之前先讀一讀要談的這句話,然后再講,最后能用一句話稱贊一下小夜鶯就更好了,這就叫一讀二講三小結。

交流讀書體會,師相機板書并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抓住一些關鍵的句子,特別是表現小夜鶯言行的句子去細讀體會。教師相機點撥,指導學生邊朗讀邊感悟,在朗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指導朗讀時要注意運用不同語氣語調,讀好文中的對話。)。

生1:(讀17、18小節(jié))從“有信心”我體會到小夜鶯故意表現得有信心,就是想抓住這一機會,想把敵人帶進埋伏圈,為了不引起敵人懷疑,還故意說起了那里的狗魚。

師:所以我想說,小夜鶯,你——。

生1:我想說:小夜鶯,你面對敵人隨機應變,你真聰明!(師板書:聰明)。

師:孩子,你講得真好!掌聲?。ㄉ恼疲┳屛覀円黄饋碜x一讀這一節(jié)。(生讀)。

生2:(讀9、10小節(jié))我體會到德國軍官問夜鶯“誰教你吹哨子的”,就是想知道游擊隊的下落。

師:那說說為什么德國軍官的臉上會閃現出一種“冷笑的光”?

生2:因為德國軍官想到肯定是有人教他的,想騙孩子說出來。

師:是啊,這歌聲是與游擊隊有聯系的,真的是他自己學的嗎?

生:不是。

師:接著說。

生2:而小夜鶯卻說是自己學的,為了不引起敵人的懷疑,還故意學了幾聲杜鵑叫。我想說,小夜鶯,你真機智,敵人想讓你說出實話,你卻迷惑了敵人。(師板書:機智)。

師:太棒了,你講得我都想讀了,我讀德國軍官的話,你讀夜鶯的話,同學們給咱們讀旁白,就讀這兩段。(師生合作讀)。

師:謝謝你!咱們接著講。

生3:(讀7小節(jié))我從“快活”這個詞體會到夜鶯面對敵人表現得很勇敢,很鎮(zhèn)定。(師板書:鎮(zhèn)定從容?勇敢)。

師:是啊,多么勇敢的孩子,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句話。

生4:(讀15小節(jié))德國軍官此時表現得很陰險兇狠,而孩子不慌不忙的回答了他,還罵他們是野獸,我體會到孩子有一顆愛國之心,對敵人十分仇恨,罵了敵人,敵人還拿他無可奈何。(師板書:愛國之心)。

師:我很欣賞你!你想稱贊幾句嗎?

生4:我想說,夜鶯你不但有一顆愛國之心,而且你很好地完成了你的責任,你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敵人,但你一點也不害怕,表現得真堅強?。◣煱鍟簣詮姡?。

師:謝謝你,謝謝你帶給我們的啟發(fā)。你能再讀一讀嗎?(生讀)。

師:孩子童聲稚氣,表現得天真活潑,若無其事,所以我們讀就要語速快一點,語調上揚,要讀得自然,不要拖音,聽我讀一讀。(師范讀)自己試著讀一讀。

(生自讀后,師讀提示語,學生讀夜鶯的話,讀出了味道。)。

生5:(讀12、13小節(jié))當德國軍官盤問夜鶯時,夜鶯裝得很糊涂,故意不回答他,這樣也使德國軍官覺得這孩子太小了,什么都不知道,也就不懷疑他了,而且我覺得這里的麻雀、烏鴉、貓頭鷹其實也是罵敵人。

師:好,你設身處地,真會讀書!

生5:我想說,夜鶯,你聰明機智,好樣的!

師:這樣吧,你找個伴來讀軍官的話,你讀夜鶯的話,你倆直接對話!

師:聽了同學們的稱贊,我對小夜鶯滿懷信心,讓我們再讀這部分吧?。信纸巧x,師讀旁白。)。

【設計意圖:提綱挈領,

本環(huán)節(jié)旨在引導學生自主細讀文本,感悟??抓住了重點。整個環(huán)節(jié)學生以自主、探究為主,學生能真正做到積極主動地探究,生動活潑地發(fā)展。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循著問題,潛心會文,自讀自悟,用自己的心力去探索發(fā)現文本的蘊蓄,實現與文本的有效對話。

(二)20——24小節(jié)。

師:小夜鶯真行!他面對狡猾的敵人應付自如,是如此的從容鎮(zhèn)定,是如此的機智勇敢。

2、學生談感。(引導學生體會夜鶯以頑皮掩蓋了內心隱藏的秘密,進一步讓敵人確信自己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為后面同游擊隊聯絡作準備)。

師:把你的體會送到課文中,再讀讀這句話。

3、(課件出示:他好像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了。)(生齊讀)再聽我讀,“他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了”,你聽出了什么?一個“好像”你又讀出了什么呢?(他沒有忘,他是故意裝作忘了。)。

4、(課件出示:對,他沒有忘,他沒有忘-----____?。ㄗ约旱呢熑巍橙说某鸷蕖?。

5、(1)師接讀21小節(jié)后故意停頓,再讀22小節(jié),重讀“突然”一詞。對于德國軍官的突然發(fā)問你又如何看呢?(敵人十分陰險狡猾,對于一個孩子,突然的發(fā)問,會讓一個孩子不慎說出事實。夜鶯面對這樣的敵人,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2)小夜鶯時時處在危險之中,此時,我又想說——。

(課件出示:不,他忘了,他忘了?????????。ㄗ约旱纳踩?、自己的安?!?。

6、可小夜鶯身處險境卻臨危不亂,他的回答又是多么的巧妙和機智。

(師范讀23小節(jié)后,讓學生自己練讀后再齊讀)。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既要從整體入手,讓學生走進文本,充分與文本對話,又要走出文本,回歸整體,讓學生獲得認知和情感的提升。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品析關鍵詞句,揣摩人物心理,感情朗讀體驗,學生便能深刻領悟“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五、升華情感,回扣題目。

師:就這樣,小夜鶯給藏在寂靜森林里的游擊隊員們送去了準確的情報,就這樣,等待敵人的將是對他們地痛擊。讓我們齊讀35小節(jié)。

(師接讀36、37小節(jié))。

1、(課件出示:這歌聲,即使是聽慣了鳥叫的人也覺察不出跟真夜鶯有什么兩樣。)從這一句你讀出了什么?(表面在贊揚宛轉的歌聲,實質在贊揚小夜鶯。)。

2、此時,再讓我們看課題,我想說,夜鶯的歌聲不再是宛轉的鳥叫聲,不再是傳遞情報的聲音,更是____。(勝利的歌聲、頌歌)(板書)。

3、齊讀課題。

【板書設計】。

機智??情?報。

勇敢??勝利的歌聲。

……???頌?歌。

【課后反思】。

激?情?而?情?動。

一篇文章,或喜或憂,或悲或嘆,或介紹一種知識,或揭示一個道理,都是作者內心的提煉與感發(fā),情感思想都含蓄在字里行間。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交流的一種最直接的知識對話,也是師、生、文本相互共振的情感交流與思想碰撞。

如果說文章是“泉眼”,課堂就得引發(fā)一條河。師生共乘一葉小舟,泛舟于水上。而教師就是那個撐船人,在自然和諧中與天光水影共在這源頭活水中徜徉,一路慰籍心靈的成長。在這樣的課堂上,就得有溫情、有深情、有激情。

板書“夜鶯”自然的導入新課,讓學生在溫情中進入課文的情境。此外,在整堂課上,我有意識地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最大限度地介入學生的成長過程。教師真誠的微笑、信任的目光、尊重的話語、激勵的評價、彼此的給予、共同的擁有,這不單單是為了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更是心與心的溝通。在課堂上,當我以愛心和善意去理解學生的行為,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肯定學生的長處,不計學生的過失,使我感受到了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學生也會發(fā)自內心的感激和信服,而其智能活動則更靈敏更有成效。這樣的課堂環(huán)境就成了學生放飛心靈的天空。

情由讀生,以讀促悟。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痹谖覀兊恼n堂上如果有了對文字的觸摸和體味,情感自然和諧的引發(fā),整個課堂就將自然實在,充滿暖暖的溫度。

首先,我從研究教參,挖掘教材開始,在反復的思考、領悟中尋覓、探索,把握文章的重難點,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句,發(fā)現激發(fā)情感的亮點以及語文能力的訓練點。我深知,這是一個痛苦掙扎的過程,但就是在這掙扎中我興奮于一點領悟,激動于一現的靈光,自然地會從中產生教學的思路,正確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

其次,語文學習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閱讀。在閱讀中感悟語文,有所思考。在教學中,我充分相信學生,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學、主動悟。在這一課中,我重點抓住4——19自然段,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感悟。在學生一次次地發(fā)自內心的朗讀、稱贊中,與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會、交流、碰撞,設身處地去感受、體驗他們的境遇,深化自己的情感。再讓學生讀一讀,把自己的個性體驗與文本朗讀很好地結合起來,讀出了思考,讀出了韻味。此時,我改變了自己的角色,成為一名指點者,一位參與者,我想學生將不但領悟到作品的思想,而且將領悟到作品的語言以及自己的學習方式。

正當學生為夜鶯與敵人巧妙周旋而贊嘆時,我又抓住“他好像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了”,設計“他沒有忘,沒有忘什么”,“他忘了,忘了什么”,將學生的情感引向深入,給他們的心靈再一次小小的震撼。此時,他們將獲得更深一層的感慨與感動,并從中受到教育。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四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學習課文首尾呼應的寫法。

3、學習生字新詞。會用“宛轉”、“興致勃勃”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了解被稱為“夜鶯”的孩子是怎樣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法西斯強盜的。

2、了解課文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后兩個自然段之間相互照應的關系。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步了解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學習課文第一段。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1、學生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概括段落大意。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讀了課文第一段你了解了什么?(聰明、機智的小夜鶯騙取德國兵的信任。)。

2、引導學生理解第一段中的幾句話。

(1)“有個孩子坐在河岸邊上,搭拉著兩條腿。他光著頭,穿著一件顏色和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手里拿著一塊木頭,不知在削什么?!保ㄟ@個孩子是夜鶯,他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有意吸引敵人。)。

(2)“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只有我一個!”(在敵人不易察覺中戲弄敵人,體現出他的聰明。)。

(3)“人哪?戰(zhàn)爭一開始這里就沒人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表現出小夜鶯的機智勇敢、鎮(zhèn)靜。讓敵人覺得他只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因而相信他,讓他帶路。)。

3、“小夜鶯”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他勇敢、機智、聰明、活潑、能干、自信。)。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繼續(xù)學習課文,學習小夜鶯的愛國精神。2、學習課文的寫作特點。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學課文第二段,弄清被稱為“夜鶯”的那個小孩用什么方法把德國兵引進游擊隊的埋伏圈,又用什么方法把敵人的人數和裝備通知游擊隊。重點思考以下問題:

(1)一路上小孩為什么有時學夜鶯叫,有時學杜鵑叫?

(3)從夜鶯回答德國軍官的突然問話中,你感悟到什么?(夜鶯機智、靈活。

2、交流,朗讀。

二、學習第三段。

1、“從松樹林里發(fā)出一聲口哨響”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2、游擊隊是怎樣消滅德國兵的?請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想一想游擊隊為什么能全殲敵人。

3、德國兵被消滅后,小夜鶯為什么又坐在原來的河岸邊?他在望什么?

4、課文為什么寫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樹葉差不多的綠顏色呢?

三、總結全文。

1、請畫出文中首尾照應的句子。

一是小孩叫夜鶯,他把敵人帶進游擊隊的埋伏圈,讓游擊隊消滅敵人,夜鶯的歌聲是勝利的歌聲;二是小孩用夜鶯的叫聲報告有關敵人的情況,夜鶯的歌聲是傳遞情報的聲音;三是小孩是個愛祖國、恨敵人,機智勇敢的小孩,夜鶯的歌聲是熱愛祖國、勇敢地和敵人斗爭的頌歌。

3、這篇課文通過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通過記敘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一個小男孩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侵略者的經過,反映了蘇聯少年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4、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聯系?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五

知識與技能:

1、掌握生字。

2、理解課文資料。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獨立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把握課文的主要資料,并用演故事、講故事的形式鞏固。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熱情。

2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40名學生,男生20人、女生20人。整體自主學習潛力比較強,但也存在著學生閱讀潛力不強,學生成績懸殊大的問題。

3重點難點。

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

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評論(0)教學目標。

學習生字、感知課文主要資料。

評論(0)學時重點。

區(qū)分課文中易混淆的生字詞,整體把握,摸清文章的聯系點。

評論(0)學時難點。

整體感知文章資料,摸清文章的聯系點。

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激情導入。

孩子們,請把你們的目光投向黑板。(出示二戰(zhàn)時期的德國的勢力擴張版圖)1941年德國法西斯占領歐洲許多國家之后,又突然進攻前蘇聯,妄想三個月征服前蘇聯。于是,對前蘇聯狂轟濫炸,蕭條的景象充斥著人們的雙眼。

這幾張圖片給我們展示了戰(zhàn)爭時期國內滿目蒼夷的景象,這就是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下面我們一齊來看一個視頻。

這天我們一齊來學習一篇寫在這個時候的課文——《夜鶯的歌聲》。

活動2【講授】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一、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圈生字,劃生詞。注意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把圈畫出的生字詞多讀幾遍。

(學生自主學習后,課件出示字詞)。

3、找學生讀生字、新詞(個別讀、男女讀、群眾讀)。

4、讓學生說一說哪些字比較難寫。

5、動手寫難寫的生字。

6、我是誦讀家。(課件出示)。

(1)夜鶯還是興致勃勃地唱著,但是那歌聲的意思游擊隊早已明白。

興致勃勃:興致極高;興趣很大。

(2)大道兩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曠的花園里,燒焦的樹垂頭喪氣地彎著腰。

垂頭喪氣:形容情緒低落、失望懊喪的神情。

(讀完句子以后,理解了這寫詞語以后,我們要用他們說幾個句子。)。

二、默讀課文,小組合作解決:

1、這是一篇什么類型的文章。

2、找出文章的幾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3、請學生發(fā)言。

4、師總結主要資料。(課件出示)。

5、教師總結概括主要資料的方法。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六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2、體會課文首尾呼應應寫法。

3、學習生字新詞。會用宛轉、興致勃勃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了解被稱為夜鶯的孩子是怎樣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法西斯強盜的。

2、了解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后兩個自然段之間相互照應的關系。

三、課前準備:課件。

第一教時。

1、初步了解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文。

1、學生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給課文的每個段落概括大意。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要求:

1、在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2、怎樣理解課文中的幾句話:

(1)有個孩子坐在河岸邊上,搭拉著兩條腿。他光著頭,穿著一件顏色和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手里拿著一塊木頭,不知在削什么。(這個孩子是夜鶯,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敵人)。

(2)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只有我一個?。ㄔ跀橙瞬灰撞煊X中戲弄敵人,體現出他的聰明。)。

(3)人哪?戰(zhàn)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體現出他的機智勇敢,鎮(zhèn)靜。讓敵人覺得他只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讓他帶路。)。

3、小夜鶯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機智聰明活潑能干自信)。

4、小結。

第二教時。

教學要求:

1、繼續(xù)學習課文,學習小夜鶯的品質及愛國的精神。

2、學習課文的寫作特點。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學課文,思考:

(1)一路上小孩為什么有時學夜鶯叫,有時學杜鵑叫?(為了麻痹德國兵,以便后來他用鳥叫同游擊隊聯絡是不引起敵人的懷疑。)。

(2)為什么夜鶯有時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為了麻痹德國兵,讓他們覺得夜鶯還是個孩子,頑皮又貪玩)。

(3)夜鶯回答德國軍官的突然問話,表現了他的什么?(機智,靈活)。

2、交流,朗讀。

3、小結。

二、學習第三段。

1、學習這一段,想一想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從中能了解到夜鶯的什么?(主要講了游擊隊是怎樣從夜鶯那里了解到德國軍情況的。從中了解到夜鶯與游擊隊配合的默契,游擊隊與夜鶯之間的關系十分親密。)。

2、讀一讀表現夜鶯機智的句子和游擊隊的對話,加深理解。

3、小結。

三、習第四段。

1、從松樹林里發(fā)出一聲口哨響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游擊隊發(fā)給夜鶯的暗號,讓他迅速隱蔽)。

2、游擊隊是怎樣消滅德國兵的?請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想一想游擊隊為什么會全殲敵人。

3、德國兵被消滅后,小夜鶯為什么又坐在原來的河岸邊?他在望什么?

4、課文為什么寫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樹葉差不多的綠顏色呢?(當孩子把敵人帶進伏擊圈,接到游擊隊發(fā)出的暗號時便于迅速隱蔽。)。

5、小結。

1、課文緊扣題目,請把出現夜鶯的地方劃出來。

二是小孩用夜鶯的叫聲報告敵人的情況,夜鶯的歌聲是傳遞情報的聲音;

三是小孩是個愛祖國、恨敵人,機智勇敢的小孩,夜鶯的歌聲是熱愛祖國,勇敢地和敵人斗爭的頌歌。

3、通過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通過對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一個小男孩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侵略者經過的`記敘,反映了蘇聯少年的機智勇敢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4、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聯系?(互相呼應)。

板書設計:

起因:引敵發(fā)現主動接近。

巧答盤問取得信任。

經過:誘敵進伏擊圈機智勇敢的。

巧妙報告敵情愛國主義精神。

結果:全殲敵人。

夜鶯又叫。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七

“完全正確!”我當即表態(tài),“祝賀你取得第一名。請介紹一下你的經驗?!?/p>

“這篇課文在段與段之間有空行,數一數空行就知道了?!?/p>

“你說小夜鶯是偶然還是必然碰上德國鬼子的?”我拋出第二個問題。

“是必然碰上的?!睂W生異口同聲的地說。

“拿證據來!”我說,“給你兩分鐘找證據?!?/p>

短暫沉默后,學生說:“我要考慮好聯絡暗號?!?/p>

“你真是個好隊長!”我夸獎道。

“老師,我考慮作戰(zhàn)地點?!币粋€男同學說,“作戰(zhàn)地點要在林中空地上?!?/p>

“請問隊長,為什么要選‘林中空地’?”我請教道。

“多英明的隊長??!”我說。

“還要考慮派人把敵人引進埋伏圈。”又一名“隊長”說。

“請同學們大聲地讀一讀書4—19小節(jié),注意人物身份。”我說。

“軍官是個很兇狠家伙,但小夜鶯不慌不忙,沉著,冷靜?!?/p>

“小夜鶯還用‘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巧妙地暗罵德國鬼子?!?/p>

……。

……。

“小夜鶯在戰(zhàn)斗中犧牲”是我的一個“善意的謊言”。我以為,悲劇的“美”更震撼人心。小夜鶯的“死”更能使他的英勇形象長久地存活于孩子心頭。設計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還想讓學生感受到戰(zhàn)爭是殘酷的,和平是我們永遠的向往;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牢記:夜鶯的歌聲本質上是呼喚和平的歌聲??!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八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小男孩機智勇敢的品質和熱愛祖國的思想品質。

2、鞏固“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訓練要點。

3、了解課題與中心、內容的關系。

一、簡介時代背景,導入。

1941年6月,德國法西斯在已經占領了歐洲許多國家之后,突然進攻蘇聯。蘇聯人民開始了衛(wèi)國戰(zhàn)爭。在奮起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斗中,蘇聯的敵后游擊隊非常活躍,積極配合紅軍奮勇作戰(zhàn),涌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本文記述的就是這無數事例中的生動一例。

二、揭題、審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通過預習,請問:課文中真的是指夜鶯鳥的叫聲嗎?

“夜鶯”指的是誰?(小男孩)。

“夜鶯的歌聲”什么意思?(小男孩模仿夜鶯的叫聲,給游擊隊傳送情報。)。

三、整體感知。

1、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找出課文中寫到夜鶯歌聲的句子。

2、出示句子。讀句子,思考夜鶯的歌聲有什么作用?

四、理解課文。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文。

1、學生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給課文的每個段落概括大意。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要求:

1、在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2、怎樣理解課文中的幾句話:

(1)“有個孩子坐在河岸邊上,搭拉著兩條腿。他光著頭,穿著一件顏色和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手里拿著一塊木頭,不知在削什么?!保ㄟ@個孩子是夜鶯,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敵人)。

(2)“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只有我一個!”(在敵人不易察覺中戲弄敵人,體現出他的聰明。)。

(3)“人哪?戰(zhàn)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保w現出他的機智勇敢,鎮(zhèn)靜。讓敵人覺得他只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讓他帶路。)。

3、小夜鶯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機智聰明活潑能干自信)。

4、小結。

五、作業(yè)。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十

3.初步領會首尾照應的寫法。

(一)揭示課題,介紹時代背景。

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欢魏芎寐牭囊魳?,你們愿意聽嗎?大家仔細聽一聽,誰在唱歌?是的,在寂靜的田野上,在茂密的樹林里,這歌聲是那樣的清脆悅耳,是那樣的宛轉悠揚。如小溪流水,似鼓樂丁冬,給人以美的享受。但夜鶯宛轉的啼鳴,在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卻有著深刻的含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夜鶯的歌聲”。(板書課題)。

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是怎么理解它的呢?(一個化名夜鶯的小男孩模仿夜鶯的叫聲。)。

《夜鶯的歌聲》是一篇外國作品,主要講的是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的一個故事。蘇聯的衛(wèi)國戰(zhàn)爭就是1941年6月,德國法西斯在已經占領了歐洲許多國家之后,突然進攻蘇聯。蘇聯人民在以斯大林為首的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開始了衛(wèi)國戰(zhàn)爭,在奮起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爭中,蘇聯的敵后游擊隊非?;钴S,積極配合紅軍奮勇作戰(zhàn),涌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本文記敘的就是這無數事例中的生動一例。

(二)檢查預習。

1.指讀全文,思考: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什么內容?(在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期間,一個叫夜鶯的男孩把一群德寇引向游擊隊的埋伏圈,協(xié)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法西斯強盜的故事。)。

2.文章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記敘的。)。

(三)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夜鶯”是怎樣巧妙地幫助游擊隊報送有關敵人情報的?你從中體會出夜鶯是個怎樣的孩子?抓住重點語句談談你的理解。

2.檢查自學情況。

夜鶯是個勇敢、機智、熱愛祖國、仇恨敵人。沉著冷靜的孩子。

(1)夜鶯會用白樺皮做成口哨,會學夜鶯和杜鵑叫。

“他坐在離德國兵很近很近的地方”說明他是主動和敵人接近的。

當孩子把口哨遞給德國兵時,“用快活的藍眼睛望著他”說明孩子在敵人面前一點也不害怕。

(2)當德國軍官問他“村子里就剩你一個了嗎?”“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是只有我一個!”

(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這是夜鶯在人不易察覺的時候戲弄敵人。反映了孩子的冷靜、機智、沉著。)。

(3)“人哪!戰(zhàn)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毙『⒉换挪幻Φ鼗卮?,“剛剛一開火,村子就著火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一就都跑了?!?/p>

(這里的野獸其實指的是德國強盜。說明孩子愛憎分明,前一句保護了群眾,后一句痛罵了敵人。由于他巧妙地回答了德國軍官的盤問,德國軍官覺得他只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話,并且讓他帶路。德國軍官輕蔑地認為它是蠢東西,其實德國軍官自己才是真正的蠢東西。因為夜鶯罵他們的話他都沒有聽出來。)。

(4)夜鶯在帶路時,有時學夜鶯唱,有時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后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

(這句話講他好像沉浸在大自然當中,天真自然,這樣做實際是在迷惑敵人,使他們覺得他只不過是個頑皮、貪玩的孩子,以取得的敵人的信任。他學夜鶯和杜鵑叫,是在麻痹敵人,以便后來他用鳥叫同游擊隊聯絡不致引起敵人的懷疑。)。

(5)“你們這里有游擊隊嗎?”“你說的是一種蘑菇嗎?沒有,我們這里沒有這種蘑菇。這里只有紅蘑菇、白蘑菇,還有洋蘑菇?!?/p>

(敵人問樹林里有沒有游擊隊,孩子用話岔開,用蘑菇來回答,答非所問,裝作什么也不知道,再一次體現了他的機智。)。

(6)夜鶯用夜鶯和杜鵑的叫聲給游擊隊傳遞情報。一聲夜鶯叫代表一個敵人,一聲杜鵑叫代表一挺機槍。

(從這里可以想見用這種辦法已經不是一次了。他曾多次協(xié)助游擊隊消滅敵人。)。

(7)“孩子突然站住,轉了個身,鉆到樹林里不見了。”

(夜鶯剛剛聽到信號動作極快,鉆進樹林里。也說明夜鶯對這里的環(huán)境極為熟悉。也正是由于夜鶯準確的傳遞情報,才使游擊隊員充分地做好了戰(zhàn)斗準備,最后徹底地消滅了敵人。)。

(8)大家想一想,孩子面對兇惡的敵人,為什么還能應變自如,毫無懼色?

(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全國人民都投入到保衛(wèi)家園的斗爭中,全國人民懷著對祖國的愛,對敵人的恨與敵人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小孩就是由于對祖國的熱愛,對敵人的憎恨,才能臨危不懼,坦然自若。)。

3.此時,你最想對小夜鶯說些什么?

(四)學習首尾呼應的寫法。

指名讀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和開頭的三個自然段,想想,這幾個自然段之間是什么關系?

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和開頭的兩個自然段是互相照應的的關系。

你從哪看出來的?都是說小孩在發(fā)出夜鶯的歌聲,以配合游擊隊殲滅敵人。這樣前后照應、首尾連貫,使課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十分完整,同時也強調了夜鶯又在執(zhí)行新的任務。我們今后在.寫作文的時候要認真運用這種首尾連貫、前后照應的寫法。

(五)布置作業(yè)。

2.寫一篇讀后感。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十一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2體會課文首尾呼應應寫法。

3學習生字新詞。會用“宛轉”、“興致勃勃”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了解被稱為“夜鶯”的孩子是怎樣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法西斯強盜的。

2了解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后兩個自然段之間相互照應的關系。

三、課前準備:課件。

四、教學時間:二教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文。

1學生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給課文的每個段落概括大意。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要求:

1在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2怎樣理解課文中的幾句話:

(1)“有個孩子坐在河岸邊上,搭拉著兩條腿。他光著頭,穿著一件顏色和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手里拿著一塊木頭,不知在削什么。”(這個孩子是夜鶯,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敵人)。

(2)“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只有我一個!”(在敵人不易察覺中戲弄敵人,體現出他的聰明。)。

(3)“人哪?戰(zhàn)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保w現出他的機智勇敢,鎮(zhèn)靜。讓敵人覺得他只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讓他帶路。)。

3小夜鶯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機智聰明活潑能干自信)。

4小結。

五、作業(yè)。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十二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2、體會課文首尾呼應餓寫法。

3、學習生字新詞。會用“宛轉”、“興致勃勃”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了解被稱為“夜鶯”的孩子是怎樣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法西斯強盜的。

2、了解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后兩個自然段之間相互照應的關系。

夜鶯的歌聲

起因:引敵發(fā)現

主動接近

巧答盤問

取得信任

經過:誘敵進伏擊圈

機智勇敢的

巧妙報告敵情

愛國主義精神

結果:全殲敵人

夜鶯又叫

第一教時

教學要求:

1、初步了解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學生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1、在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2、怎樣理解課文中的幾句話:

(1)“有個孩子坐在河岸邊上,搭拉著兩條腿。他光著頭,穿著一件顏色和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手里拿著一塊木頭,不知在削什么?!保ㄟ@個孩子是夜鶯,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敵人)

(2)“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只有我一個!”(在敵人不易察覺中戲弄敵人,體現出他的聰明。)

(3)“人哪?戰(zhàn)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體現出他的機智勇敢,鎮(zhèn)靜。讓敵人覺得他只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讓他帶路。)

3、小夜鶯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機智聰明活潑能干自信)

4、小結。

第二教時

教學要求:

1、繼續(xù)學習課文,學習小夜鶯的品質及愛國的精神

2、學習課文的寫作特點。

1、自學課文,思考:

(1)一路上小孩為什么有時學夜鶯叫,有時學杜鵑叫?(為了麻痹德國兵,以便后來他用鳥叫同游擊隊聯絡是不引起敵人的懷疑。)

(2)為什么夜鶯“有時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為了麻痹德國兵,讓他們覺得夜鶯還是個孩子,頑皮又貪玩)

(3)夜鶯回答德國軍官的突然問話,表現了他的什么?(機智,靈活)

2、交流,朗讀。

3、小結。

1、學習這一段,想一想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從中能了解到夜鶯的什么?(主要講了游擊隊是怎樣從夜鶯那里了解到德國軍情況的。從中了解到夜鶯與游擊隊配合的默契,游擊隊與夜鶯之間的關系十分親密。)

2、讀一讀表現夜鶯機智的句子和游擊隊的對話,加深理解。

3、小結。

1、“從松樹林里發(fā)出一聲口哨響”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游擊隊發(fā)給夜鶯的暗號,讓他迅速隱蔽)

2、游擊隊是怎樣消滅德國兵的?請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想一想游擊隊為什么會全殲敵人。

3、德國兵被消滅后,小夜鶯為什么又坐在原來的河岸邊?他在望什么?

4、課文為什么寫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樹葉差不多的綠顏色呢?(當孩子把敵人帶進伏擊圈,接到游擊隊發(fā)出的暗號時便于迅速隱蔽。)

5、小結。

1、課文緊扣題目,請把出現“夜鶯”的地方劃出來。

2、“夜鶯的歌聲”的含義:

二是小孩用夜鶯的叫聲報告敵人的情況,夜鶯的歌聲是傳遞情報的聲音;

三是小孩是個愛祖國、恨敵人,機智勇敢的小孩,夜鶯的歌聲是熱愛祖國,勇敢地和敵人斗爭的頌歌。

3、通過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通過對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一個小男孩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侵略者經過的記敘,反映了蘇聯少年的機智勇敢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4、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聯系?(互相呼應)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十三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2體會課文首尾呼應應寫法。

3學習生字新詞。會用宛轉、興致勃勃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了解被稱為夜鶯的孩子是怎樣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法西斯強盜的。

2了解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后兩個自然段之間相互照應的關系。

三、課前準備:課件。

四、教學時間:二教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文。

1學生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給課文的每個段落概括大意。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要求:

1在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2怎樣理解課文中的幾句話:

(1)有個孩子坐在河岸邊上,搭拉著兩條腿。他光著頭,穿著一件顏色和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手里拿著一塊木頭,不知在削什么。(這個孩子是夜鶯,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敵人)。

(2)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只有我一個!(在敵人不易察覺中戲弄敵人,體現出他的聰明。)。

(3)人哪?戰(zhàn)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體現出他的機智勇敢,鎮(zhèn)靜。讓敵人覺得他只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讓他帶路。)。

3小夜鶯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機智聰明活潑能干自信)。

4小結。

五、作業(yè)。

第二教時。

教學要求:

1繼續(xù)學習課文,學習小夜鶯的品質及愛國的精神。

2學習課文的寫作特點。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學課文,思考:

(1)一路上小孩為什么有時學夜鶯叫,有時學杜鵑叫?(為了麻痹德國兵,以便后來他用鳥叫同游擊隊聯絡是不引起敵人的懷疑。)。

(2)為什么夜鶯有時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為了麻痹德國兵,讓他們覺得夜鶯還是個孩子,頑皮又貪玩)。

(3)夜鶯回答德國軍官的突然問話,表現了他的什么?(機智,靈活)。

2交流,朗讀。

3小結。

二、學習第三段。

1學習這一段,想一想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從中能了解到夜鶯的什么?(主要講了游擊隊是怎樣從夜鶯那里了解到德國軍情況的。從中了解到夜鶯與游擊隊配合的默契,游擊隊與夜鶯之間的關系十分親密。)。

2讀一讀表現夜鶯機智的句子和游擊隊的對話,加深理解。

3小結。

三、習第四段。

1從松樹林里發(fā)出一聲口哨響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游擊隊發(fā)給夜鶯的暗號,讓他迅速隱蔽)。

2游擊隊是怎樣消滅德國兵的?請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想一想游擊隊為什么會全殲敵人。

3德國兵被消滅后,小夜鶯為什么又坐在原來的河岸邊?他在望什么?

4課文為什么寫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樹葉差不多的綠顏色呢?(當孩子把敵人帶進伏擊圈,接到游擊隊發(fā)出的暗號時便于迅速隱蔽。)。

5小結。

四、總結全文。

1課文緊扣題目,請把出現夜鶯的地方劃出來。

二是小孩用夜鶯的叫聲報告敵人的情況,夜鶯的歌聲是傳遞情報的聲音;

三是小孩是個愛祖國、恨敵人,機智勇敢的小孩,夜鶯的歌聲是熱愛祖國,勇敢地和敵人斗爭的頌歌。

3通過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通過對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一個小男孩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侵略者經過的記敘,反映了蘇聯少年的機智勇敢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4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聯系?(互相呼應)。

五、作業(yè)。

板書設計:

起因:引敵發(fā)現主動接近。

巧答盤問取得信任。

經過:誘敵進伏擊圈機智勇敢的。

巧妙報告敵情愛國主義精神。

結果:全殲敵人。

夜鶯又叫。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十四

年級

四年級

教學時間

兩課時(80分鐘)

四年級的學生大多在十歲左右,正處在愛動腦、愛提問的階段,他們對事物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在以往學習的基礎上,能夠通過人物的言行去感悟人物的內心活動。對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也就能挖掘出人物潛意識的行為。

1、認識“屑、擰”等8個生字,會寫“削、喂”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沉寂、盤問、口哨”等詞語。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4、體會作為文章線索的“夜鶯的歌聲”在文中的作用。

5、了解課文“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關系。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2、通過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內心的活動,挖掘人物潛在的精神品質。

教學資源

1、有關前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的電影剪輯資料、夜鶯圖flash課件;

2、教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3、投影儀、視頻展臺和大屏幕;

4、上課環(huán)境為多媒體教室。

教學活動1

一、影片導入,簡介時代背景,引入新課。

1、出示前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的電影剪輯資料(多媒體課件演示)

2、簡介時代背景,導入新課:

3、揭題、審題:(1)齊讀課題。(2)思考:課文中真的是指夜鶯鳥的叫聲嗎?“夜鶯”指的是誰?“夜鶯的歌聲”什么意思?(3)誰了解夜鶯和杜鵑這兩種鳥?(師出示夜鶯圖flash課件)

教學活動2

二、檢查預習,學習生字新詞。

1、提問檢查。通過預習,你認識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嗎?

2、出示小黑板,學習生字。

(1)讓學生齊讀一遍生字;

(2)學生舉手自讀;

(3)教師指導“屑、擰”等8個生字的讀音;“沉寂、盤問、口哨”等詞語。

教學活動3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課文中寫到夜鶯歌聲的句子。

2、有幾處?(2自然段、20自然段、29自然段、34自然段和37自然段)(學生舉手回答)

教學活動4

四、學習夜鶯的五次歌聲,理解課文內容。

(一)第一次夜鶯的歌聲。

1、讀“夜鶯的歌聲打破了夏日的沉寂?!备杪曈惺裁醋饔??

2、每一次歌聲結束后夜鶯的表現又是怎樣的?

(1)自由讀4——19段思考:小夜鶯是個怎樣的孩子?從哪兒體會到的?

(2)讓生交流(鎮(zhèn)定、機智、勇敢、愛祖國等)

(3)師隨機出示相關語段理解。

a出示課件:

“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是只有我一個!”

(1)夜鶯是用什么句式回答德國軍官的?

(2)理解“一語雙關”。

(3)夜鶯知道德國軍官的真實意思嗎?為什么這樣答?

b出示課件:

“人呢?戰(zhàn)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剛剛一開火,村子就著火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

(1)野獸指誰?

(2)為什么要把敵人比作野獸?

(3)師生分角色讀12——15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次夜鶯的歌聲。

1、出示課件:小孩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候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候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

(1)“小夜鶯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候學杜鵑叫”此時是為了什么?

(2)他還用了哪些辦法麻痹敵人?看課文的20——24自然段。

板書“誘敵上鉤”

2、訓練課文中軍官和夜鶯的對話。

(三)第三次和四次夜鶯的歌聲都在課文的第二部分,他們又有什么作用呢?

1、小聲自由地讀課文第二部分,邊讀邊思考每次歌聲的作用是什么?。

2、讀29自然段第三次“夜鶯的歌聲越來越響了?!备杪暤淖饔檬鞘裁??(板書:巧送情報)

3、課件出示兩個游擊隊員的對話。

生自由讀——怎樣讀——齊讀

4、夜鶯是怎樣向游擊隊傳遞情報的呢?情報的內容是什么?

(四)痛殲敵人

齊讀——誰能用幾個成語來描述一下這痛快的場面?

2、課文第三部分寫什么?(板書:痛殲敵人)

(五)學習夜鶯的第五次歌聲

1、齊讀最后一部分。

2、“從孩子的嘴里……”,這歌聲有什么作用?(板書:重迎戰(zhàn)斗)

3、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和開頭的三個自然段是什么關系?

4、師小結。

教學活動5

五、鞏固總結,體會“夜鶯的歌聲”的含義。

1、文章為什么以“夜鶯的歌聲”為題?

2、小夜鶯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或者你喜歡、佩服小夜鶯什么?

3、總結全文。

教學活動6

六、課后延伸,知識拓展。

這么機智勇敢的小夜鶯在一次戰(zhàn)斗中也不幸犧牲了!多可愛的小男孩、多了不起的小英雄呀!在我國的抗日戰(zhàn)爭中,也有很多和小夜鶯一樣的小英雄,請你選擇其中一個最熟悉的小英雄,看看有關他的英勇事跡的書或電影,并向同學推薦和介紹。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十五

1、朗讀課文,聯系課文和時代背景劉杰課文中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2、能抓住描寫小夜鶯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體會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體會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一)、回顧課文,導入新課。

上一節(jié)課,我們通過讀課文《夜鶯的歌聲》?;叵胍幌?,文中的夜鶯是之誰?(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一個小男孩)

課文寫的是前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一個小男孩的故事。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作者用“隔行分段”,把文章分成了幾幾部分?(分成了四段。)

(二)、默讀全文,把握大意。

快速瀏覽課文,想想每一段分別寫了什么?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說。(板書:歌聲誘敵 歌聲傳情 歌聲殲敵 歌聲再起)

誰能把四部分內容連起來,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小男孩用夜鶯的歌聲引誘敵人并向游擊隊傳遞情報,幫助游擊隊殲滅了德國兵。第二天他再次去河岸邊誘敵。)

(三)、品詞析句,感悟品質。

1、故事中的小夜鶯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勇敢、機智、愛國)

2、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表現小夜鶯勇敢、機智、愛國的句子,并在旁邊批注你的理解。

3、學生匯報交流。

預設一

“你說的是一種蘑菇嗎?沒有,我們這里沒有蘑菇。這里只有……”

軍官怎么問?他是在什么情況下問的?此時此刻,軍官心里會想些什么?于是他問小夜鶯,想刺探這里究竟有沒有游擊隊??尚∫国L回答的卻是____________。

是小夜鶯聽不懂軍官的話嗎?那是為什么呢?

指導朗讀(板書:語言)

“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是只有我一個!”

小男孩東拉西扯,說東道西,為了什么?

指導朗讀。

“人呢?戰(zhàn)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毙『⒉换挪幻Φ鼗卮?,“剛剛一開火,村子就著火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

野獸指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他是罵德國兵的呢?小夜為什么不直接罵德軍呢?

指導朗讀。

預設二

“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候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的……”

指導朗讀。

預設三

“孩子從嘴里掏出一個小玩意兒,遞給他,用快活的藍眼睛望著他?!?/p>

小夜鶯真的很快活嗎?

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學習寫法

我們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人物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描寫感受到了機智勇敢的小夜鶯。我們今后習作寫人的文章時,塑造人物形象也要從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入手,這樣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3

夜 歌聲誘敵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十六

《夜鶯的歌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冊)講述了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一個被稱為“夜鶯”的小男孩把德國官兵引入游擊隊的伏擊圈,使德國法西斯強盜被殲滅的故事。一個機智、活潑、乖巧的小男孩形象躍然紙上。文章以夜鶯的歌聲為主線,構思巧妙,段落分明,語言含蓄、幽默,掩卷沉思,那悅耳的歌聲仍不絕于耳。針對課文特點,教師可設計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

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初讀全文,概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在此基礎上再默讀全文,抓住主線要求學生劃出課文中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并以文章自然空行為標志劃分段落,四人小組討論段意,從而理清課文脈絡。

夜鶯的歌聲是課文的一條紅線,抓住夜鶯歌聲的句子展開教學,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引導學生以讀為主,以讀促悟,重點深究夜鶯歌聲的含義成為本課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可從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深究。

1、聯系上下文,初聞歌聲。學習課文第一段,讓學生找出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教師出示:“夜鶯的歌聲打破了夏日的沉寂。這歌聲停了一會兒,接著又用一股新的勁頭唱起來?!惫膭顚W生質疑,學生問:“‘沉寂’什么意思?”教師讓學生聯系上文讀讀,體會體會。學生從讀中體會到戰(zhàn)斗剛剛結束,樹木、房屋被破壞,空曠的花園里空無一人,死一般的靜寂。學生又問:“這歌聲有什么作用?”教師不急于解答學生的疑惑,而是讓學生分角色讀課文第三到第十九自然段,兩生上臺演一演軍官和小夜鶯,從對話中去體會、去品味?!霸趺磿褪O挛乙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是只有我一個?!毙∫国L把問話故意岔開,避免了正面回答,看似一副糊涂的樣子,卻有著格外清醒的頭腦?!皠倓傄婚_火,村子就著火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小夜鶯巧妙的回答,既保護了群眾,又痛罵了敵人。從字里行間流露出小夜鶯的乖巧、機智。學生進入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景中,做到了“口而誦,心而維”,邊朗讀邊揣摩,從中體會到這是有意吸引敵人的歌聲。

2、自問自答,理解歌聲。學習課文第二段,讓學生繼續(xù)找出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教師出示:“小孩有時侯學夜鶯唱,有時侯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的,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侯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教師大膽地放,引導學生自問自答,同桌練習一個問一個答,擴大了訓練面,人人都得到了訓練的機會,學生各有所得。在此基礎上,教師充當“向導”的角色,引領學生比較:

“他好像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了?!?/p>

“他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了?!?/p>

這兩句話意思有什么不同?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3、比較異同,破譯歌聲。學習課文第三段,學生繼續(xù)找出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四人小組討論歌聲的作用有何不同,破譯歌聲的含義。結合語境,讓學生探究既然那歌聲已經沒有什么新鮮的意思了,為什么夜鶯還是興致勃勃地唱著?通過朗讀,學生感悟出小夜鶯為了不引起敵人懷疑,發(fā)出信號后仍繼續(xù)唱歌,同時也表達他臨戰(zhàn)前的興奮。

4、探究尋根,深挖歌聲。齊讀課文第五段中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教師出示:“從孩子的嘴里飛出宛轉的夜鶯的歌聲。那歌聲即使是聽慣了鳥叫的人也覺察不出跟真夜鶯的有什么兩樣?!眴枌W生讀懂了什么,引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探究尋根,表面贊揚宛轉的歌聲,實質頌揚小夜鶯勇敢、機智又熱愛祖國的品質,悟出語言文字背后所蘊藏的深意,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

文章以濃重的筆墨譜寫小夜鶯引誘敵人進入游擊隊的伏擊圈,而對游擊隊員的描寫則著墨極少,這給學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間,教師可設計這樣的訓練題練說:“戰(zhàn)斗勝利了,幾個游擊隊員圍著小夜鶯,?!?/p>

教師抓住這一語言“空白”,引導學生走進課文所描繪的語言情境之中,去朗讀,去感受,去想象,貼近書中的人物,與他們一同分享勝利的喜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從而水到渠成地稱贊了小夜鶯,在語感訓練中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故事以小男孩坐在河岸邊吹著口哨執(zhí)行新任務作結,給人一曲終了而意猶未盡之感,實為神來之筆。教師在此可設計這樣一個練筆。把課文的第五段刪掉,請學生續(xù)一個豹尾,要求前后照應,首尾連貫(這是本單元讀寫訓練的重點),從小培養(yǎng)學生不唯書,不唯師,敢于向權威挑戰(zhàn),寫出自己的特色,鍛煉了學生的寫話能力。

總之,本課以“夜鶯的歌聲”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讀、議、悟為主要手段,并穿插說、寫的練習,對學生進行了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十七

1、能讀準多音字,認識8個生字,正確讀寫輕蔑、沉寂、呻吟等詞語。

2、抓住“隔行分段”,了解四部分內容,理清課文思路。

3、能聯系上下文,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

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

師:看到過夜鶯鳥嗎?它的歌喉清脆甜美,是鳥類中有名的歌唱家之一。今天,我們要走進課文,去聆聽夜鶯神奇的歌聲。

課文說的是一只夜鶯鳥嗎?

師:這是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的一個故事,你對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了解多少?(讀讀詞語手冊50頁的內容)。

1、字詞。

師:課文讀了幾遍,(預習得很充分,有勇氣接受許老師的挑戰(zhàn)嗎?)。

剝削釘子空曠瓶塞。

削皮釘釘子空隙邊塞(多音字)。

耷拉蘑菇(輕聲)。

輕蔑呻吟宛轉毀滅(指出毀字中左上部分的筆順)。

2、隔行分段。

師:再考個難點的。這篇課文的段落格式跟別的課文有點不一樣。誰發(fā)現了,什么不一樣?(隔一行,再開始下一段。這叫“隔行分段”。你們打開書看一看,有幾個隔行,分了幾段?三個隔行,分成了四段。)。

3、內容概括。

師:第一部分在寫什么內容呢?快速瀏覽第一部分。誘敵。

再瀏覽第二段,這回好說了,小孩子在做什么?帶路,殲敵,再誘。

師:誰能加上時間,適當的連接詞,把四部分內容連起來,說說主要內容。

1、讀了這個故事,小夜鶯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師:一個和我們年紀相仿的孩子機智地與敵人斗志斗勇,真是了不起??!請你自由讀引誘敵人這一部分,一邊讀一邊想,把感受到機智勇敢的詞句用橫線畫起來。

學生匯報,重點理解以下句子。

1、語言描寫。

1、抓住麻雀,烏鴉、貓頭鷹、野獸,表面上是說一些動物,實際上暗罵敵人;

2、東拉西扯,說東道西,為了什么?小男孩是在裝傻;東拉西扯的避開敵人的盤問。

1、師:小夜鶯那時心里想著些什么?

(要這樣說呢?他目的是讓敵人覺得他是個不懂事的孩子,麻痹敵人,讓敵人消除戒心,相信小男孩的話。)。

3、朗讀指導。

4、分角色來讀讀。

師:從人物的語言中讀出一個聰明的小夜鶯。(板書:語言)。

師:在與軍官的對話中,還有一些精彩的句子能體現夜鶯聰明勇敢的,你能找出來嗎?

小夜鶯是在答非所問(裝糊涂),把兩個完全不沾邊的東西扯到了一起。使敵人完全相信了小夜鶯。這時,敵人只認為小夜鶯是個什么都不懂的頑皮孩子。

1:軍官認為他是個什么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的、頑皮的孩子。)你們認為呢?

師:你認為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小男孩說的話呢?

2、指導朗讀。

2、神態(tài)描寫。

過渡:從人物語言可以看出人物的品質,我們還可以通過神態(tài)、動作、甚至外貌的描寫去體會。

小夜鶯在敵人面前一點也不害怕,他的神情很自然,可見小孩的膽量非常大。

(德國軍難道一點兒也不可怕嗎?)從文中找出依據。

3、動作描寫。

1、句中那些動作詞能反映出孩子的貪玩和天真?請在書上用三角符號畫出來。(“唱、叫、甩、打、彎、拾、踢”)。

2、小男孩僅僅是在玩嗎?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讀讀這句話。

他真的把身邊的軍官忘了嗎?

3、小男孩的鎮(zhèn)定和從容能用朗讀的語氣體現出來嗎?

4、小結:歡快的鳥鳴,無所顧忌的游戲,多頑皮的小孩!其實,小夜鶯是在麻痹敵人,也在向游擊隊傳遞著敵情。

小結:我們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人物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描寫感受到了機智勇敢的小夜鶯。此時此刻,你肯定有很多話想對這位小英雄說?寫一寫。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十八

課文主要講述了前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一個被游擊隊員稱作小夜鶯的孩子,巧妙同敵人周旋,用口哨學鳥鳴,為游擊隊傳遞信息,協(xié)助游擊隊殲滅德國法西斯強盜的故事。課文充分表現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前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

一、思考課題,提問質疑。

1、思考課題質疑:

你讀了課題后,知道了些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夜鶯是一種什么樣的鳥?它的歌聲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要用夜鶯的歌聲做題目?)。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掃清字詞障礙:

放聲讀課文,找出生字、新詞,通過查字典讀準字音,通過讀重難點語句把課文讀流暢。

2、感知主體故事:

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聚集細節(jié),體會形象。

1、聚焦“巧妙周旋”(細節(jié)一):

從小男孩與德國軍官巧妙周旋的過程中,你感受到了小男孩的什么形象?還有德國軍官呢?

(小男孩的鎮(zhèn)定、從容與勇敢。)。

(小男孩的聰明、機靈與智慧。)。

(小男孩的天真、調皮與可愛。)。

德國軍官的兇惡、霸道與愚蠢,從側面體現出小男孩的從容鎮(zhèn)定。

2、呈現“過招”情形:

分角色朗讀。仔細揣摩:小男孩應該怎樣讀?德國軍官應該怎樣讀?

讀出小男孩的從容、鎮(zhèn)定、機靈、聰明、天真。

讀出德國軍官的兇惡、霸道、愚蠢。

3、聚焦“籌備戰(zhàn)斗”(細節(jié)二):

從游擊隊員準備戰(zhàn)斗的過程中,你感受到了游擊隊員們的什么面貌?

(游擊隊員非常勇敢。他們之間非常團結。小男孩原來也是游擊隊員,他通過學夜鶯、杜鵑的叫聲來傳遞情報。小男孩與游擊隊員之間配合非常默契。)。

4、推測路途情形:

想一想:在游擊隊員接到情報、積極備戰(zhàn)的同時,小男孩可能在路上與德國軍官怎樣周旋?

(可能繼續(xù)與德國軍官故意答非所問,來麻痹敵人。

可能繼續(xù)一直不斷地學夜鶯、杜鵑叫,讓游擊隊員掌握準確的情報。

可能用石頭打路旁的樹枝,有時彎腰去拾球果……好讓游擊隊員有充足的準備。)。

四、想象結局,抒發(fā)感受。

1、了解戰(zhàn)斗結果;

這個故事的結果怎樣?

2、想象戰(zhàn)斗情形;

想一想戰(zhàn)斗的情景,用句式“有的……有的……有的……”進行描述。

3、抒發(fā)真實感受;

讀完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對游擊隊員或小男孩說些什么?

五、聯系前后,感悟中心。

1、感知呼應寫法:

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再讀課文最前面三個自然段。你有什么發(fā)現?

(“小男孩坐在河岸邊上,穿著綠上衣,削著什么,學著夜鶯叫”這個情形在文章的前面與結尾都出現了。

文章首尾呼應,讓故事顯得非常完整。)、遷移聯想前后:

讀了課文的前后幾個自然段,想一想:這個故事僅僅發(fā)生過一次嗎?

(從小男孩非常鎮(zhèn)定地坐著河岸邊,從他“又穿著那件綠上衣,坐在原來那河岸邊削什么東西,并且不時回過頭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幾條道路,好像在等誰似的?!边@些語句可以感受到這樣的故事發(fā)生過許多次,并且后面還可能發(fā)生。)。

3、感悟男孩境界:

小男孩為什么要這樣做?

(保衛(wèi)自己的村子,為保衛(wèi)自己的祖國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熱愛自己的祖國。)。

六、回讀課題,領悟深義。

1、理解課題含義:

課文里的的“夜鶯”指的是什么?你認為他是一只怎樣的小夜鶯?

(機智勇敢、熱愛祖國)。

2、領悟全文深義:

(對小男孩機智、勇敢的贊頌,對小男孩愛國之情的贊頌。對游擊隊員們的英勇精神的的贊頌。)。

小男孩————德國官軍————游擊隊員。

機智勇敢、兇惡霸道、勇敢團結。

保衛(wèi)家鄉(xiāng)、熱愛祖國。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十九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2.體會課文首尾呼應應寫法。

3.學習生字新詞。會用宛轉、興致勃勃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了解被稱為夜鶯的孩子是怎樣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法西斯強盜的。

2.了解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后兩個自然段之間相互照應的關系。

三、課前準備:課件。

第一教時。

1.初步了解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文。

1.學生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給課文的每個段落概括大意。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要求:

1.在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2.怎樣理解課文中的幾句話:

(1)有個孩子坐在河岸邊上,搭拉著兩條腿。他光著頭,穿著一件顏色和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手里拿著一塊木頭,不知在削什么。(這個孩子是夜鶯,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敵人)。

(2)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只有我一個!(在敵人不易察覺中戲弄敵人,體現出他的聰明。)。

(3)人哪?戰(zhàn)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體現出他的機智勇敢,鎮(zhèn)靜。讓敵人覺得他只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讓他帶路。)。

3.小夜鶯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機智聰明活潑能干自信)。

4.小結。

第二教時。

教學要求:

1.繼續(xù)學習課文,學習小夜鶯的品質及愛國的精神。

2.學習課文的寫作特點。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學課文,思考:

(1)一路上小孩為什么有時學夜鶯叫,有時學杜鵑叫?(為了麻痹德國兵,以便后來他用鳥叫同游擊隊聯絡是不引起敵人的懷疑。)。

(2)為什么夜鶯有時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為了麻痹德國兵,讓他們覺得夜鶯還是個孩子,頑皮又貪玩)。

(3)夜鶯回答德國軍官的突然問話,表現了他的什么?(機智,靈活)。

2.交流,朗讀。

3.小結。

二、學習第三段。

1.學習這一段,想一想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從中能了解到夜鶯的什么?(主要講了游擊隊是怎樣從夜鶯那里了解到德國軍情況的。從中了解到夜鶯與游擊隊配合的默契,游擊隊與夜鶯之間的關系十分親密。)。

2.讀一讀表現夜鶯機智的句子和游擊隊的對話,加深理解。

3.小結。

三、習第四段。

1.從松樹林里發(fā)出一聲口哨響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游擊隊發(fā)給夜鶯的暗號,讓他迅速隱蔽)。

2.游擊隊是怎樣消滅德國兵的?請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想一想游擊隊為什么會全殲敵人。

3.德國兵被消滅后,小夜鶯為什么又坐在原來的河岸邊?他在望什么?

4.課文為什么寫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樹葉差不多的綠顏色呢?(當孩子把敵人帶進伏擊圈,接到游擊隊發(fā)出的暗號時便于迅速隱蔽。)。

5.小結。

1.課文緊扣題目,請把出現夜鶯的地方劃出來。

二是小孩用夜鶯的叫聲報告敵人的情況,夜鶯的歌聲是傳遞情報的聲音;。

三是小孩是個愛祖國、恨敵人,機智勇敢的小孩,夜鶯的歌聲是熱愛祖國,勇敢地和敵人斗爭的頌歌。

3.通過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通過對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一個小男孩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侵略者經過的記敘,反映了蘇聯少年的機智勇敢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4.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聯系?(互相呼應)。

板書設計:

起因:引敵發(fā)現主動接近。

巧答盤問取得信任。

經過:誘敵進伏擊圈機智勇敢的。

巧妙報告敵情愛國主義精神。

結果:全殲敵人。

夜鶯又叫。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篇二十

《夜鶯的歌聲》課文主要講述了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一個被游擊隊員稱作“小夜鶯”的孩子,巧妙同敵人周旋,用口哨學鳥鳴,為游擊隊員傳遞信息,協(xié)助游擊隊殲滅德國法西斯強盜的故事。那么“小夜鶯”在課文中為我們呈現了什么樣的愛國精神呢?請大家跟百分網小編一起來看看以下的教學設計范文。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小男孩機智勇敢的品質和熱愛祖國的思想品質。

2.鞏固“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訓練要點。

3.了解課題與中心、內容的關系。

1941年6月,德國法西斯在已經占領了歐洲許多國家之后,突然進攻蘇聯。蘇聯人民開始了衛(wèi)國戰(zhàn)爭。在奮起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斗中,蘇聯的敵后游擊隊非常活躍,積極配合紅軍奮勇作戰(zhàn),涌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本文記述的就是這無數事例中的生動一例。

1、板書課題,齊讀

2、通過預習,請問:課文中真的是指夜鶯鳥的叫聲嗎?

“夜鶯”指的是誰?(小男孩)

“夜鶯的歌聲”什么意思?(小男孩模仿夜鶯的叫聲,給游擊隊傳送情報。)

1、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找出課文中寫到夜鶯歌聲的句子。

2、出示句子。讀句子,思考夜鶯的歌聲有什么作用?

(一)1、讀“夜鶯的歌聲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歌聲有什么作用?

2、從哪兒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讓敵人發(fā)現的呢?讀第2、3自然段。

理解“剛剛一開火,……就都跑了?!薄耙矮F”實際指什么?

4、再分角色齊讀對話。

(二)過渡:由于孩子巧妙的回答了德國兵的盤問,德國兵覺得他只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話,并且讓他帶路。路上,小男孩又唱起了夜鶯的歌。

1、指名讀句子“他有時候學……”,此時,他學夜鶯唱是為了什么?

(為了麻痹敵人,以便他后來用鳥叫向游擊隊傳送情報時不引起敵人的懷疑。)

2、他還用了哪些辦法麻痹敵人?小組讀第二部分。

(一甩一甩……答非所問……故意裝做不懂事、天真貪玩,其目的是為了迷惑敵人,取得敵人的信任。)

3、齊讀第二部分。

(三)夜鶯是怎樣向游擊隊傳遞情報的呢?

1、小聲自由地讀課文第三部分,邊讀邊思考,用自己的`話來回答。

2、讀“夜鶯的歌聲越來越響了?!备杪暤淖饔檬鞘裁?(傳遞情報)

3、從“如果我們……不要忘了……”這句話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說明小夜鶯的重要作用,他不止一次用這種方式同游擊隊聯系,還說明游擊隊對他安全的關心。)

4、分角色齊讀課文,體會歌聲的作用。(適時加入口技鳥叫)

出示題目:

為什么小男孩能如此沉著、機智、勇敢呢?用上以下詞語,說一段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憎恨臨危不懼熱愛應變自如祖國敵人毫無懼色坦然自若

(四)1、指名讀最后兩部分。

2、德國兵被消滅后,小孩為什么又坐在原來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執(zhí)行新的任務)

3、齊讀“從孩子的嘴里……”,這歌聲有什么作用?與哪里相照應?讀。

1、找出文中其他相照應的地方。

2、文章為什么以“夜鶯的歌聲”為題?

師總結:文章從開頭到結尾都貫穿著“歌聲”,它是文章的線索。機智勇敢的小男孩用歌聲把敵人吸引到河邊,用歌聲麻痹敵人,把敵人帶進樹林,用歌聲把情報傳遞給游擊隊。協(xié)助游擊隊殲滅敵人后,歌聲又在河岸邊響起。這歌聲,歌唱了小男孩的機智勇敢,也歌唱了小男孩的愛國主義精神。

吸引敵人

14 夜鶯的歌聲麻痹敵人

傳遞情報

小男孩—機智勇敢、熱愛祖國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59223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