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熱門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4 11:56:04
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熱門15篇)
時間:2023-11-24 11:56:04     小編:GZ才子

教案是教師在備課階段,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對教學過程進行合理安排和組織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指導教師進行系統(tǒng)的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果,我想我們需要準備一個教案了吧。在編寫教案時,要根據學生的先前知識和經驗,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新知的學習和探究。希望這些教案范例能夠為大家的教學提供一些啟示和思路。

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篇一

本次練習安排四個項目,內容包括學用字詞句,讀讀背得,學好鉛筆字和口語交際訓練。其中,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是重點。

1、學習一些擬聲詞,初步掌握擬聲詞的構字規(guī)律,并運用擬聲詞將句子補充完整。

2、朗讀、背誦4個成語和古詩《鵝》。

3、寫鉛筆字,認識從上到下的筆順規(guī)則。

4、觀察圖畫,按要求進行口語交際,知道如何向別人道歉和接受別人的道歉。

知識與能力:掌握擬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并學會運用。背誦4個成語和古詩《鵝》。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通過讀讀、想想,留意身邊的事物,要會看、會聽,善于模仿,不斷搜集加工身邊事物。

學會如何向別人道歉和接受別人的道歉。

4課時。

小卡片,田字格

1、學習一些擬聲字,初步掌握擬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并運用擬生字將句子補充完整。

2、朗讀、背誦四個成語和古詩《鵝》。

學習擬生字,掌握擬生字的構字規(guī)律。

1、顯示4組擬聲詞,指導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認讀。

2、引導學生說出四組擬生詞分別是鴿子、小雞、小貓和小青蛙的叫聲。播放它們的叫聲。

3、對口練習,讓學生再次亮開嗓門模仿。

1、指導學生說說這些表示動物叫聲的詞語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討論:為什么表示動物叫聲的詞語多是口字旁?

3、歸納:人或動物發(fā)聲與口有關,所以表示它們聲音的擬聲詞一般都是口字旁。

4、啟發(fā)學生說說還有哪些口字旁表示聲音的字。

5、歸納引申,一些物體的發(fā)聲,擬聲字也加口字旁。

加上小動物的叫聲,再讀一讀。

1、小雞一邊地叫,一邊在找蟲子。

2、指名讀句子,想想橫線上應填什么詞。

3、在橫線上填上嘰嘰嘰。

4、比較讀,體會加上小雞叫聲后句子顯得更加生動。

5、學生自己動手完成余下的兩道題。

6、交流反饋。

7、比較讀,進一步體會。

8、遷移運用。

河水流淌,好象在唱著一支快樂的'歌。

朗讀、背誦4個成語和古詩《鵝》。

朗讀、背誦。

1、復習:背誦學生學過的成語。

2、準確認讀。

學生參加自讀。

教師范讀正音。

學生自由朗讀。

3、了解大意。

出示書中插圖,思考:圖中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4、聯(lián)系親身體會,領悟父母與子女、兄弟之間的親情。

5、熟讀成誦。

指名讀。

自由讀。

練習背誦。

檢查背誦。

1、激趣導入:

相傳駱賓王小時侯天資聰穎,有一次在池塘邊玩耍,有人想考考他,便指著在塘中戲水的幾只白鵝問駱賓王,你能作一首詩嗎?駱賓王沒有回答,只是對群鵝凝視片刻,便脆生生地吟出了《鵝》這首詩。/article/那人非常驚訝,高興地抱起小駱賓王說:真是個神童呀!從此這首詩便傳開了。

2、自由練讀,讀正確,讀流利。

讓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指名試讀,教師正音。

3、了解大意,領悟詩情。

教師范讀,學生思考:這首詩主要寫什么?

教師結合插圖講解詩句的意思。(鵝、鵝、鵝,彎著脖子,向著天空高聲唱著歌。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鮮紅的鵝掌,劃動著清澈的水波。)

圖文對照,引導學生邊讀邊做一些動作,領悟詩情。

配樂朗讀。

4、熟讀成誦。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由練讀、練背。

指名試背。

同桌互背。

5、鞏固積累,學生背誦學過的古詩或自學的古詩。

寫好鉛筆字,認識從上到下的筆順規(guī)則。

把字寫好,養(yǎng)成認真書寫的習慣。

1、指名讀題。

2、指導。

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元、完、竟3個字。

復習描紅和臨寫的要求。

指導書寫元字。

出示元,提醒學生注意元字四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其特點:上部的兩橫一短一長,第三、四筆處均與長橫相連,但不互相連接,第四筆的起筆要靠近豎中線。

教師范寫一個元字。

學生練習。

反饋矯正。

按上述步驟,指導寫完、竟。

讓學生按要求練習描紅、仿影和書寫。

反饋。

20、教師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21、表揚寫字姿勢正確的學生。

22、指23、出學生存在的問題,24、進行矯正訓練。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說話或做事不小心,可能會傷害別人,這時候你應該及時向對方道歉,以爭取對方的理解和原諒,那么怎么向別人道歉呢?這里就有學問了。板書課題:口語交際:學會道歉。

1、指導學生逐圖觀察,思考:每副圖上都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聯(lián)系生活經驗,逐圖想象當時的情景,弄清圖意。

21、分成四組,

22、一組討論一組圖,

23、但成員各抒己見,

24、也可以邊演邊說,

25、教師巡視,

26、傾聽,

27、點撥,

28、輔導,

29、參與討論。

30、推選代表,

31、組內排練。

32、逐圖表演道歉與接受道歉。

33、師生交流。

34、師生共同35、表演。

36、學生自由組合。

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篇二

1.語文與生活:閱讀《紅樓夢》描寫笑的片斷,聯(lián)系生活體驗描寫笑的不同形式。

2.寫好鋼筆字:注意行楷運筆的活潑,簡潔與保持字體工整、端正的關系,適當提高寫字的速度。

3.誦讀與積累:積累12個描寫《西游記》種孫悟空形象的詞語。

4.口語交際:拓寬閱讀《三國演義》,促進學生的課外閱讀和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描述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國英雄。

5.學寫毛筆字。

語文與生活、口語交際。

課時:三課時

語文和生活:通過《紅樓夢》中描寫笑的片斷,認識笑的各種形式,聯(lián)系生活體驗進行填寫。

一、閱讀《紅樓夢》中描寫笑的片斷

1、閱讀《紅樓夢》中有一段描寫眾人被劉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節(jié),十分精彩。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說說文中所描寫的各人笑的形態(tài)。

2、讀后交流

3、同樣是笑,笑的形態(tài)各不相同,仔細閱讀有關句子,你能想像出當時的情景嗎?

4、有感情朗讀片斷,腦中再現(xiàn)當時情景。

二、選詞填空

1、指名讀題,明確題義。

2、“譏笑、獰笑、微笑、冷笑、哄笑、大笑、苦笑”分別是怎樣的笑?集體交流。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一想填空。

4、交流訂正:(1)大笑(2)哄笑(3)微笑(4)譏笑

5、齊讀句子。

三、照樣子寫詞

1、審題。

2、聯(lián)系生活體驗進行填寫。

3、集體交流。

4、總結:笑有如此多的形態(tài),希望同學們以后在笑時多觀察多用心,把笑寫得生動形象。

誦讀與積累和齊天大圣孫悟空有關的12個詞語。

寫好鋼筆字。

一、寫好鋼筆字

1、審題。

2、讀一讀這段文字,從整體上觀察一下行款布局,看一看每一個字的字形。

3、從這段話中找出難寫的字,如“選、領、掌、能、幫、獲”,討論一下怎么寫才好看。

4、描寫鋼筆字,要一邊描紅一邊記憶,一氣呵成,注意字距、行距的安排,適當提高寫字的速度。

5、反饋。

二、誦讀與積累

1、審題。

2、憑借工具書,讀準字音,了解大意。

3、交流,利用《西游記》的有關情節(jié),充分發(fā)揮想象,說一說詞語的大體意思。

4、整體吟誦,熟記成語。

5、用學習過的12個詞語填空。

孫悟空本領高強,會使筋斗云、()、();擁有七十二變,()、();一雙()可以()。他曾經(),贏得了“()”的.美譽,后來保唐僧去(),()。

6、小結。

1、口語交際:漫話三國英雄。

2、學寫毛筆字。

一、口語交際

3、評一評,誰漫談的人物最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4、讀一讀《三顧茅廬》中劉備、關羽、張飛之間的一段對話,邊讀邊分析、揣摩人物說話的語氣、表情和動作。

5、討論、交流一下人物說話的語氣、表情和動作,分角色表演。

6、指名上臺分角色表演、評議。

7、小結:《三國演義》中塑造了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今天我們走進了“三國”,漫話心目中的三國英雄。希望大家回去后再認真研讀《三國演義》,更加了解心目中的“三國”英雄。

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2、觀察范字。

“畫”字的三框兒呈下包上之勢,“畫”字的中間部分,須向下、向中間靠攏,外框取上展下收之勢,位置不要太高。

“鬧”字呈立長形,“門”呈上包下狀,“鬧”字形稍闊,半包圍的下部略有向外展開之勢,“門”內部分須向上靠攏。

3、練習臨寫。

4、反饋。

口語交際: ?漫話三國英雄

關羽 ?曹操諸葛亮等

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篇三

五年級組語文教案練習3(初稿)。

學科語文(第九冊)主備教師郭哲授課時間第周月日使用教師五年級語文教師課題練習3(第一課時)三維目標1、語文與生活,學會聯(lián)系劇情領會唱詞的弦外之音,了解與戲曲有關的諺語。2、誦讀與感悟,通過朗讀增加語言積累。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教學重點難點學習諺語并練習使用。教學方法與手段師:引導法、點撥法生:說、讀、思、議相結合教學準備課前搜集諺語教學過程設計一、談話導入。1、板書“京劇”。說說你對京劇的了解。2、教師簡介。同學們,京劇是中國的國粹,而現(xiàn)代京劇在對傳統(tǒng)京劇進行了變革的基礎上,更講究唱詞的優(yōu)美和內涵。3、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段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二、走進《紅燈記》。1、學習第一部分:聯(lián)系劇情,領會李玉和這段唱詞的弦外之音。(1)出示《紅燈記》中李玉和的一段京劇唱段。(2)簡介《紅燈記》的劇情,把唱詞的前因后果講清楚。(3)認真看唱詞,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交流討論。(4)聯(lián)系劇情來想一想這段唱詞的弦外之音?!皽喩硎悄懶奂m糾”、“千杯萬盞會應酬”意思是不管敵人如何兇殘狡猾、詭計多端,他都會冷靜應付。“時令不好風雪來得驟”,比喻形勢險惡,敵人越來越瘋狂。“把冷暖時刻記心頭”,提醒母親時刻提高警惕,不可大意?!俺鲩T賣貨看氣候”,“來往帳目要記熟”,提示鐵梅在與地下同志聯(lián)系時一定要謹慎小心,切記對準暗號,不可稍有疏忽?!胺酪肮贰敝妇钄橙颂貏兆ρ浪;ㄕ校鎸Π咨植?,要學會斗爭?!跋铲o唱枝頭”指革命取得勝利。(5)小結:這段唱詞充分表現(xiàn)了李玉和對革命事業(yè)的赤膽忠心和堅定的必勝信念。(6)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礎上,再細細讀這段唱詞。2.學習第二部分:聽一聽,學一學這個唱段。(1)再次放唱段,讓學生對照唱詞聽。感悟其內在情感。(2)指導學生學唱。3.學習第三部分:讀一讀、抄一抄跟戲曲有關的一些諺語。(1)指名讀諺語。(2)想一想這些諺語的意思,再交流。(3)練習誦讀這些諺語。(4)抄寫這些諺語。三、寫好鋼筆字。1、審題,明確練習要求。2、指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欣賞這段話的行款布局的美觀。3、重點指導:越、輪、嫦娥。4、學生練習臨寫。5、反饋。二次備課課堂練習設計練習背誦與戲曲有關的諺語。課外作業(yè)設計練習寫好鋼筆字。板書設計練習3戲曲寫好鋼筆字教學反思參考資料教學參考書學科語文(第九冊)主備教師郭哲授課時間第周月日使用教師五年級語文教師課題練習3(第二課時)三維目標1、誦讀與感悟,通過朗讀與續(xù)寫增加語言積累。2、學寫毛筆字。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誦讀引導學生感受幸福。教學方法與手段師:引導法、點撥法生:說、讀、思、議相結合教學準備回憶使你幸福的事例。教學過程設計一、教學《幸?!?。1、談話導入:你們幸福嗎?你感到幸福的原因是什么?2、我們都有過幸福的感覺,但對于幸福的理解卻各不相同??略纳⑽摹缎腋!酚迷娨话愕恼Z言闡述了“幸?!钡恼嬷B,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3、生自由讀短文。思考:作者認為幸福是什么呢?出示: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獻。4、齊讀。5、詩中的“樹、橋、蠶”奉獻了什么呢?那它們幸福嗎?你能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出來?6、找出相關句子感情朗讀。7、因為奉獻而幸福的遠遠不止“樹、橋、蠶”,還有很多很多,像“河流、蜜蜂、小鳥、我……”他們的幸福又各是什么呢?8、小組討論。9、像書中那樣把你喜歡的事物寫下來。10、同學們,把自己的創(chuàng)作和原作連在一起誦讀,你能感受到什么?11、愿我們都能因奉獻而幸福永遠。二、學寫毛筆字。1、審題,明確本次練習“虎字頭”和“病字頭”的寫法。例字為“虎”、“病”。2、指導寫“虎”。3、指導寫“病”。4、自由練寫,指導。5、反饋。二次備課課堂練習設計練習續(xù)寫。課外作業(yè)設計背誦《幸?!?。板書設計練習3幸福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獻。教學反思參考資料教學參考書學科語文(第九冊)主備教師郭哲授課時間第周月日使用教師五年級語文教師課題練習3(第三課時)三維目標教學口語交際,學會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教學重點難點學會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教學方法與手段師:引導法、點撥法生:說、思、議、演相結合教學準備相關事例。教學過程設計一、審題。1、同學們,當別人對你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讓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你應該怎么做?2、對,我們應該學會拒絕。板書:學會拒絕。3、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二、學會思考:為什么要拒絕。1、指名分別讀題中所列的三種情況。2、認真思考,為什么要拒絕?3、交流,指出三種情況不合理的原因所在。4、對,我們要是非分明,要會思考,要弄清別人提出的要求什么地方不合理。三、學會拒絕。1、面對這三種不合理的情況,我們該如何拒絕呢?這兒并不是簡單地說一個“不”字,而是要婉轉、誠懇地說出充分的理由,力求使對方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拒絕”。2、小組討論怎樣去拒絕,并試著分角色表演。3、小組推薦代表表演,師生共同評議。4、除了這三種情況,還有什么情況下你也會拒絕別人的要求呢?5、自由創(chuàng)設情境,練習拒絕。四、總結。二次備課課堂練習設計創(chuàng)設情景,練習拒絕。課外作業(yè)設計在實際生活中學會拒絕不合理的要求。板書設計練習3學會拒絕婉轉、誠懇教學反思參考資料教學參考書

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學會寫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爭當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

會寫生字。

教學難點:

爭當人人夸的好孩子。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準備:

卡片圖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有一位叔叔就為這樣的好孩子編了一首兒歌。

二、新課教學。

生字教學。

(一)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課文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如(三字經)。

2、在課文中找出生字,多讀幾遍。對有困難的音進行指導。

3、再讀課文讀通句子,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4、師生正音。

(二)。

生字教學。

1、出示帶拼音詞語,識記生字。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3、出示三字經鞏固生字。

三、寫字教學。

1、教師范寫。

2、學生描紅交流。

3、練寫。

四、課文教學。

1、出示一幅畫,想一想圖上講了一件什么事情。這是一位怎么樣的好孩子?

學習第一句話:小朋友,正少年,尊長輩,懂禮貌。生字用紅字體標出。用自豪的語氣朗讀。

2、學習二、三、四句:同上教學。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

二、學習最后一句。

(一)讀全文。

1、生字都認識了,課文應該讀的更好,自讀全文。

2、指名讀句子。

(二)學習最后一句。

1、長輩們?yōu)槭裁磳δ阕鲥e的事進行提醒,讓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愛家呢?

3、讀一讀、聽一聽誰是最愛家的。

三、寫字教學。

四、朗讀課文。

五、拓展。

念兒歌。

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篇五

公開課教案《麻雀》教學設計。

北京市西城區(qū)師范學校附屬小學王靜。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認讀“嗅、搖撼、扎煞、掩護、拯救、嘶啞、搏斗”等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無可奈何、扎煞、掩護”等詞語。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夠找出描寫小麻雀、獵狗、老麻雀的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感受愛的強大力量。

過程與方法:

1.練習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抓住重點語句,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想象,體會作者通過神態(tài)、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

3.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體會文章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感悟老麻雀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為救小麻雀而奮不顧身的勇敢的獻身精神,感悟“愛”的強大的力量。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找出描寫小麻雀、獵狗和老麻雀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體會三者的形象,感受愛的強大力量。

教學難點:

體會第四、五自然段中描寫老麻雀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即“一種強大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

三、教學策略。

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為救幼兒奮不顧身的勇敢的獻身精神,熱情地歌頌了“愛”的強大的力量。

教學時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體現(xiàn)“學用語言”的教學原則。

即通過品詞析句感受作者運用語言的精妙,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機結合;將閱讀和寫作關聯(lián),促使學生把思想感情遷移到生活中,以表達真情實感。

2.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讀中想象情境,感受老麻雀對孩子無私的愛、感悟“愛”創(chuàng)造的奇跡;最后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感恩有愛的生活,讓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升華。

四、教學過程。

(一)感知文本中濃濃的愛意。

1.同學們,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寫的《麻雀》這篇課文中有哪些角色?(“我”、獵狗、小麻雀、老麻雀)。

2.這些角色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請快速讀課文,完成填空。

出示課件:

在打獵回來的路上,獵狗想()小麻雀。

老麻雀()小麻雀,嚇()了獵狗。

我()了獵狗。

3.學生讀文,交流。

4.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中卻蘊含著一種濃濃的味道,不知你感受到了嗎?(愛)。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快速讀文,旨在緊扣教學目標,先找出文中出現(xiàn)的角色,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脈,初步感知課文體現(xiàn)的濃濃的愛意。

(二)感悟小麻雀的可憐。

1.這濃濃的愛意,是由一只小麻雀的遭遇而展開。

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麻雀呢?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的一至三自然段,找出描寫小麻雀的句子并用橫線畫出來。

2.學生交流。

預設:學生說到小麻雀神態(tài)的句子。

出示課件:

我順著林陰路望去,看見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著小翅膀。

預設:

(1)這是對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寫?(神態(tài))。

(2)請認真讀讀這句話,想想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麻雀?(可憐、無助的麻雀)從哪些詞語可以感受到?(呆呆地、無可奈何)。

(3)“無可奈何”在這里指什么意思?(引導學生結合上文理解:小麻雀沒有辦法可想感到很無奈),帶著小麻雀的無奈,我們再讀這句話。

預設:學生說到小麻雀外形的句子。

出示課件:

它嘴角嫩黃,頭上長著絨毛,分明是剛出生不久,從巢里掉下來的。

(1)這是對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寫?(外形)。

(2)從這外形的描寫中,你感受到小麻雀怎么樣?(小、可憐)。

3.因為麻雀太小,所以才會從巢里掉下來,站到這陌生的地方,遇到龐大的獵狗,它呆呆地、沒有一點辦法,只能無助地拍打著小翅膀,多么可憐啊!我們帶著這樣的心情一起讀一讀第三段。

非常可憐,為下文的展開做好鋪墊;同時讓學生體會細節(jié)描寫對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感悟獵狗的可怕。

1.剛才,我們通過朗讀描寫小麻雀的神態(tài)和外形的句子,體會到這是一只可憐的小麻雀。

那這是一只怎樣的獵狗呢?請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畫出描寫獵狗的句子。

2.學生交流。

出示課件:

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

3.自己輕輕讀讀這句話,說說你的感受。

(獵狗這樣兇,小麻雀多危險啊)。

出示課件:獵狗張開大嘴圖。

4.看看此時的獵狗,張開血盆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顯得多么兇狠。

想想那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嘴角還是嫩黃,個頭不過咱們拳頭那般大,如果獵狗一口咬下去,后果不堪設想。

這是多么令人害怕的一幕!你感覺到這緊張的氣氛了嗎?一起讀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通過想象體驗文中意境的能力。

教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情境描繪,借助圖片,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緊張的氛圍,不僅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更讓學生得到不一樣的情感體驗,為下文感悟老麻雀的勇敢埋下伏筆。

(四)感悟老麻雀的勇敢。

1.就在這危急關頭,誰出現(xiàn)了?(老麻雀)。

2.它是怎樣做的,哪些語句讓你感動呢?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的四、五自然段,畫出描寫老麻雀的句子。

3.學生交流。

出示課件:

突然,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

(1)這句話中主要描寫了老麻雀哪個方面?(動作)哪些動作?(飛、落)。

(2)“像一塊兒石頭似的”是什么意思?(突出表現(xiàn)老麻雀為保護小麻雀的勇敢和堅定)。

(3)小小的動作描寫帶給我們的思考,一起來讀一讀。

對理解老麻雀形象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能指引學生在平時習作中關注語言文字的運用。

4.它還有什么動作令你感動?學生交流。

出示課件: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

(1)什么叫“扎煞”?(張開)。

(2)它張開了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它可能在叫著什么?

(走開,你這可惡的獵狗!不許你傷害我的孩子!)。

(3)它為什么要“絕望地尖叫”?(它感到很害怕)帶著這種感覺再讀這句話。

5.它還有什么動作令你感動?學生交流。

出示課件: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

可是因為緊張,它渾身發(fā)抖了,發(fā)出嘶啞的聲音。

(1)哪些動作讓你感動?

(2)老麻雀拿什么來掩護小麻雀?(自己的身軀)那拳頭般大小的身軀,能掩護得了嗎?(掩護不了)所以,現(xiàn)在的老麻雀是什么心情?(緊張、害怕)。

(3)老麻雀緊張成什么樣子了?(渾身發(fā)抖,聲音嘶啞)帶著這種感覺,再讀這句話。

(4)如此緊張、害怕的老麻雀并沒有退縮,一起讀這句話。

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能讀出大寫拼音字母,會區(qū)分形相似而音不同的大寫字母,能寫出部分小寫字母。

2、--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知道“趣、遞、追、差、屋、發(fā)”等半包圍結構的字的筆順。

4、--能有感情地朗讀《海媽媽的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看大寫字母寫出小寫字母。

2、--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能照樣子填上合適的量詞。

教學過程?:

一、--第1題。寫出小寫字母。

1、--背誦字母表。

2、--看大寫字母寫出小寫字母。

3、--反饋、校對。

二、--第2題。

1、--復習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一起查“優(yōu)”字。

3、--獨立用音序查字法查出下面五個字。

4、--反饋、校對。

三、--第3題。

1、--讀題和例子,明確題意。

2、--填上合適的詞。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按筆順寫好半包圍結構的字。

2、--有感情地朗讀《海媽媽的歌》。

教學過程?:

一、--第4題。

1、--說說“趣、遞、追、差、屋、發(fā)”的筆順。

2、--看田字格,按筆順寫好這幾個半包圍結構的字。

3、--講評。

二、--第5題。朗讀詩歌。

1、--劃出帶有拼音的字,拼拼讀讀,讀準字音。

2、--理解內容。詩歌分兩部分,說說個部分說了些什么。

3、--指導朗讀,一是掌握速度停頓,二是用贊嘆和自豪的語氣來讀。

4、--先個別試讀,再讓全班照樣子讀。

三、--第6題。

1、--看圖練習說話。

2、--把圖意連成一段話說一說。

3、--學生做得怎么樣,幾天后反饋評價,注意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

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篇七

1、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3、掌握課文內容,了解香港的美麗和繁華,激發(fā)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課前我們欣賞了歌曲《東方之珠》,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東方之珠》。

齊讀課題:《東方之珠》。

2、聽寫詞語:沐浴舒服傾聽舉世聞名觀賞商店閃耀人流如潮。

3、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香港旅游?(想)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通過認真讀課文,和作者一起去飽覽香港的美景,領略一下“東方之珠”的風采。

二、學習第1節(jié)。

1、課文的第1節(jié)向我們交代了香港是我國的南大門,有哪些景點,是課文的總起。誰來說說香港有什么?(香港有――)。

(板書: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繁華的街市)。

2、指導朗讀:讀出沙灘的美麗迷人,公園的著名,街市的熱鬧繁華。

3、為什么說香港是我國通向世界的南大門。

師:整個國家好比一個家,得有個門,香港在我國的南方,它就好比是我國南邊的大門,那里每天有許多船只、飛機通往世界各地。

(生齊讀第1節(jié))。

三、學習第2-5節(jié)。

1、(生閉上眼睛)清晨,我們在上海登上飛機,經過兩個小時的航程,飛機緩緩降落在香港新機場。香港到了?。ū犻_眼睛)。

生自由朗讀課文。指名回答。

(板書:淺水灣、海洋公園、銅鑼灣、美麗的夜景〉。

3、你最喜歡哪個景點,讀給你的同桌聽聽。

4、精讀訓練(生讀后交流,靈活機動的教學第2-5節(jié))。

你最喜歡哪個景點?請你朗讀一遍(生說)。

第2節(jié):迷人的沙灘――淺水灣。

(1)指名讀第2節(jié)。

(3)師:溫暖柔和的陽光灑滿了海面。灑在了金色迷人的沙灘上,真如仙境一般。所以說,淺水灣是――(生說:“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5)讓我們大家來讀一讀第2節(jié),把漫步迷人沙灘的舒服感覺讀出來。指導朗讀:(師:你正在沙灘上悠閑自在地散步,輕輕的柔柔的海風吹來,多舒服??!仔細一聽還能聽到浪淘拍岸的聲響。)(指讀齊讀)。

過渡:欣賞完了迷人的淺水灣,大家一定還想去別處看看吧,那就別停下你的腳步,讓我們跟隨作者去細細欣賞。

第3節(jié):著名的公園――海洋公園。

(1)指名讀第3節(jié)。

(2)“舉世聞名”是什么意思?你能給它換個詞語嗎?把詞放進句子中讀讀。(馳名中外、世界聞名、聞名中外)。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游客:聚集,不時……開懷大笑)。

(4)齊讀第3節(jié)。

(5):有這樣精彩表演的海洋公園,難怪會舉世聞名。

過渡:乘上去銅鑼灣的雙層巴士,不多時。

就到了銅鑼灣。一下車,你看到了怎樣一番景象?

第4節(jié):繁華的街市――銅鑼灣。

(1)指名讀第4小節(jié)。

(2)重點理解:

a、“摩天大廈”:指的是各種高樓大廈,讀出樓房的高來。(指名讀)。

b、“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列著。

鱗次櫛比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樓圖〉(指名說:摩天大樓……)。

:房屋很多,一座挨著一座排列著,很密,這就叫做――鱗次櫛比。

c、從“琳瑯滿目”看出商品多,使我們看得――眼花繚亂。

d、從“人流如潮”看出人多,人像潮水一樣涌過來。

:銅鑼灣樓多、商品多、人也多,是全港三大鬧市之一。

(3)讓我們感受銅鑼灣這種熱鬧、繁華的景象。(齊讀)。

第5節(jié):美麗的夜景。

(2)你覺得香港的夜景美不美,美在哪里?請你找出這一段的中心句。(指名說)。

(板書:燈的海洋)。

(3)第5節(jié)用了3個比喻句,寫出了香港美麗的夜景。

跟老師一起來讀一讀。指名說把什么比做什么?

(師引讀:……成了――。

……像――。

……如同――)。

(4)港灣里的燈光是靜的,馬路上的車燈是動的,一靜一動,互相輝映,真是――(美不勝收)誰愿意當播音員,把這么美的夜景介紹。(指名讀、齊讀)。

(5)誰能不看書,看圖向大家介紹(指名試背第5節(jié))。

四、學習第6節(jié)。

1、(看板書)師:香港有迷人的沙灘――淺水灣、著名的公園――海洋公園、繁華的街市――銅鑼灣,香港那么著名、迷人、繁華、美麗,所以我們說“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

2、誰來贊一贊香港?(指名讀)。

3、香港,這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曾經被英國侵略軍攻占,19世紀,英國侵略,清政府被迫將香港割讓給英國。直到7月1日,香港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4、師述說:英國國旗和香港旗在英國國歌樂曲聲中緩緩降落,隨著米字旗的降下,英國在香港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tǒng)治宣告結束。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響起來了,五星紅旗和香港特區(qū)區(qū)旗一起徐徐升起,197月1日這一天,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回歸祖國了,人民從此成為香港這塊土地上的真正主人。

5、我們?yōu)槲覀兊淖鎳鴵碛羞@樣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而感到什么?(驕傲、自豪、喜愛……)請你帶著這種感覺再讀一讀第6節(jié)。(齊讀第6節(jié))。

6、讓我們共同祝愿――(香港未來更美好!)。

五、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向家人、朋友介紹香港。

六、板書:

14、“東方之珠”

迷人的.沙灘――淺水灣。

著名的公園――海洋公園。

繁華的街市――銅鑼灣。

美麗的夜景――燈的海洋。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篇八

我在教學中注意做到了以下幾點:一、激發(fā)興趣,引發(fā)話題。師:同學們,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投影:四季圖)。

生1:我最喜歡春天。因為春天萬物蘇醒,百花盛開,很美。

生2:我也喜歡春天……。

生3:我最喜歡夏天。因為我可以在夏天去游泳,吃冰激凌。(生笑)。

生4:我最喜歡秋天。因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生5:我最喜歡冬天。因為我們可以在冬天打雪仗、堆雪人。

師:你知道農民伯伯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生:秋天。

師:對,農民伯伯為什么最喜歡秋天呢?(投影:秋天田野圖)生:……。

師:同學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呢?生:秋季。

師:在這秋季,那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呢?(投影:秋景圖)(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藍天大雁秋霜楓樹菊花)。

師:你了解在秋季有哪些節(jié)日呢?(生回答時,相機出示:重陽)師:把這兩組詞連起來讀一讀,你有什么感受?(生讀)。

生1:我感覺秋天很美。

生2:我感覺到秋高氣爽,紅楓似火,秋菊爭艷,真令人舒服。師:請同學們自己試一試,把你心中的舒暢讀出來。(生讀)。

師:火紅的楓葉在向你招手,五顏六色的菊花在向你微笑,此情此景,你最希望的是什么?(生回答。投影:兒童秋游玩耍)。

師:同學們在這美麗的秋景中秋游、玩耍,有什么感覺?生:心中充滿歡樂。師:讀這組詞,要能讓人體會到心情愉快。(生讀)。

師:下面老師考考大家,老師出示一組詞語,說說你的理解。(投影:老人登高健康)(配老人登高圖)。

生1:在這美麗的季節(jié)里,老人們登高鍛煉身體,越來越健康。

生2:秋風送爽,老人們精神抖擻地去登高。我們少先隊員都祝愿他們身體健康。

師:老師很高興看到了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看到了一顆顆美好的心靈。把我們對老人們的祝福讀出來。(生讀)。

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這四組詞串,注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讓他們都能帶著輕松愉快的情緒進入學習狀態(tài)。語文學習從生活中來。教師一開始就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的生活經驗,暢所欲言。“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這一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很順當?shù)匾龑W生從自己喜歡的說起,一下子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詞景結合,以景引詞,為詞配景,把學生的目光始終吸引在這課件上。12個詞語的枯燥文本在優(yōu)美的畫面中顯得生動。12個詞語的感知,帶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了美麗的秋景中?!稗r民伯伯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與“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讓學生學得現(xiàn)實,“考一考”,讓學生談出了感受,也讓學生得到了尊老、愛老的教育。由學生得出的“考一考”的答案,凸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特征。

二、注重朗讀,積累詞語。

師:這四組詞語組成了一個個秋天的生活場景。自由讀一讀,邊讀邊想像。(生讀)。

師:你最喜歡哪組詞語?為什么?(生答)師:請大家把自己喜歡的那組詞語有感情地讀一讀。(生讀)。

師:看到大家讀得這么認真。老師也想來讀一讀。我們來玩詞語接讀游戲好嗎?(師生接讀)。

師:想想看,你是怎樣很快地記住這四組詞的?

生1:我是這樣記的,這里的四組詞,是從天上寫到地上的。

師:用你認為最簡單的方法進行背誦。(生試背)。

師:我們還學過哪些描寫秋天的詞語呢?比一比,看誰寫得多。(投影出示學生所寫的詞語)(生讀)。

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靶抡n標”引領著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讀?!靶抡n標”使我們明白讀有三個層次:感知性的讀、理解性的讀和有感情的讀。在教學中,教師充分重視了三個層次的讀?!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詞語,并說說喜歡的理由等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引導學生背誦詞串時,避免了死記硬背,而是由學生自讀、師生接讀水到渠成地引導學生記憶這些詞語。讓學生想辦法記憶,讓學生用最簡便的方法背誦,讓學生拓展相應詞語,這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了他們不同的學習需求,豐富了學生的詞語積累。誦讀,讓學生沉浸在美麗的秋景中,拓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在學生的心中呈現(xiàn)出更絢麗多姿的秋景中。

三、展開想象,體悟生活?!扒锞笆敲篮玫?,從詞串中選一個你喜歡的場景……展開想象,畫一幅畫兒,再涂上顏色?!边@是課本上要求做到的。在上課前,我請教了美術老師,得知一半的同學不能完成作品。在教學中,我就采用了獨立與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繪畫,并組織競賽評比。評:“新課標”要求我們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兼顧到了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動起來,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了。通過活動,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又促進了學生對生活感受力的提高。小組合作,還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盡管有的小組合作的畫還很稚嫩,但那畫面上活躍著學生的思維。每一幅作品都跳躍著秋的音符,譜寫著秋的韻味。教師以各種獎項激勵著學生,小心地呵護著學生的心靈。

四、創(chuàng)意表達,靈活運用。

師:大家讀過哪些描寫秋天的詩歌呢?

生1:《山行》……。

生2:《秋菊》…………。

師:請同學們?yōu)閳D配詩句,可引用名家詩句,也可以學做小詩人,自己寫詩句。(小組討論,教師適當指導、點撥。)(生交流,評議。)。

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篇九

教學要求:

1、學習字詞句,使學生受到識字、寫字、畫畫、說話的訓練。

2、讀讀背誦,積累成語與詩句。

3、學寫鉛筆字,認識先里頭后封口的筆順規(guī)則。

4、口語交際訓練學生學會做客,真善培養(yǎng)人際交往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鞏固所學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說話。

2、口語交際訓練。

課時劃分設計: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字詞句。通過看文字畫了解象形字的特點,感受字義組合與事物之間的天然聯(lián)系,最后在現(xiàn)實交際中完成連字成詞、連詞成句的訓練。

2、熟記成語,朗讀詩歌。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成語卡片、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出示文字畫)。

2、這些都是古代人寫的字,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3、對,所以這些字都是古代人寫的象形字。

5、評比,誰寫得又正確又美觀?

6、這么多的景物,你能將這些象形字變?yōu)橐环利惖娘L景畫并介紹給大家嗎?四人一組分工合作,看誰畫得最美,說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7、評選最佳圖畫,同時將學生的畫貼在黑板上。不光要畫得好,還要說得好。學生在下面說,其余三人出謀劃策。

8、指名上來說,評選最佳解說員。

二、教學第二題。

1、(出示掛圖)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1)小螞蟻為什么要在炎熱的夏天就背過冬的糧食呢?

(2)為什么在窗戶上釘柵欄呢?

(3)為什么人們要忙著修筑水壩呢?

2、是呀,他們都在預防以后的困難,提前作好準備,到時就不會有什么危險了,我們可以用這四個成語概括圖上的意思。

2、自讀成語,讀準字音。

3、說說你對這些成語的意思的理解。

4、齊讀成語。

5、(出示圖)圖上畫了什么?漁夫是多么辛苦呀?

6、讀讀詩,看看圖,想想詩句的意思,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7、生互相交流。

8、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捕魚的危險和對漁夫的同情。

10、指導背誦。

第一課時作業(yè)設計。

一、寫出反義詞。

早——里——()出——()落——()深——()。

粗——()人無()慮,必有()憂高興——()。

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篇十

說真的,對略讀課到底該怎么上真是一頭霧水。從三年級開始略讀課的比重越來越大,略讀課到底該怎么上?哪些地方該略?哪些不該略?到底該在什么地方、方面去略?一系列問題纏繞著我們組的三位老師。雖然有諸多的困難,但是我們還是決定把“同課異構”的內容定為一篇略讀課文《松鼠》。

“小學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的思考與實踐”一文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文中針對當前略讀課文教學的三大誤區(qū):難以割舍,精雕細琢;置之度外,過度放手;教法單調,缺乏個性。反思略讀課文的兩大功能:鞏固遷移功能和拓展延伸功能,筆者提出了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留夠時間,課堂自讀求足;立足提示,課堂結構求簡;找準重點,課堂引導求精;溝通內外,課堂延伸求寬?;谝陨蠀⒖?,設計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課講完了,現(xiàn)在該是好好反思的時候了,靜下心來,回顧自己上的這節(jié)課,有成功也有不足。

依據本冊教參中略讀課文教學的步驟設計教學過程。先讓學生讀一讀閱讀提示,讓學生找出閱讀提示中的三個問題,圍繞“作者是從那幾個方面介紹松鼠的”這一問題讓學生默讀課文、獨立思考、然后交流匯報,初步掌握主要內容。然后抓住“從哪里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和“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這兩個重點問題,再一次讓學生默讀課文和自由讀課文,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引導學生討論和交流,然后全班匯報。教學思路體現(xiàn)了略讀課文教學的思路。這樣,學生會慢慢掌握學習略讀課文的過程,為學生預習略讀課文做一個很好的鋪墊。使學生有“法”可依。少走彎路。

重視課后資料袋,課外延伸,激發(fā)閱讀欲。略讀課文應該成為聯(lián)系課內外閱讀的橋梁,教師要根據課文特點,適當向課外拓展、延伸。大家都知道,不是所有的課文后面都有資料袋內容的。那么設計資料袋的內容就有編者的意圖。所以,我在教學時,沒有忽視它的作用。指名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作者為什么能把松鼠寫得這么生動,他的語言讀起來那么輕松親切呢?一方面為引出“從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這一問題做鋪墊。另一方面喚起學生閱讀布封《自然史》里關于其它小動物的描寫。廣泛閱讀,開闊視野。最終實現(xiàn)向課外完全獨立閱讀的過渡。

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篇十一

通過匯報、交流研究報告促進學生參與意識,共享學習成果。

匯報研究報告——學生評價質疑——解疑答惑——收錄資料——總結評價。

課前同學們已經撰寫好了研究報告,這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匯報一下你們的研究成果,請同學們仔細聽,待會我們一起交流各自的觀點與看法。

第一小組匯報人交流研究成果。

師:對于第一小組的匯報,同學們有什么看法或意見?

生交流觀點,或提出疑問。

請匯報人或其他同學解答。

師:同學們對這一小組的匯報有何評價?

生評價,師給予肯定或鼓勵。

第二、三……小組匯報人交流研究成果。

教師參與即時評價。

采用“過程性成長記錄評價”,即把活動個階段的資料納入成長記錄。可以收錄的材料有:活動計劃、活動記錄、搜集到的資料、小組做的研究報告等,整個成長記錄后有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或被訪人的評價。

教后記。

優(yōu)點:通過匯報、交流研究報告促進學生參與意識,共享學習成果。

缺點:學生評價質疑能力有待遇提高。

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篇十二

2、學習掌握并會寫“灶、龐、煥”等生字;。

3、理解課文中的詞語,找出文中作用的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方法。

4、反復誦讀詩歌,了解詩中描繪的一座村莊、人民生活及其變化,體會作者對這一變化的欣喜、贊嘆之情,進而理解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可喜變化的重大意義。

第一課時。

(一)導入板書課題。

(二)自讀。

1、自讀課文,注意將字音讀準。

2、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3、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這首詩寫的是什么??梢苑譃閹撞糠?

4、學生提出自讀是不明白的問題,全班交流,有價值的問題可以寫到黑板上。

(三)品讀-。

1、這座村莊原來是什么樣?指名讀1、2小節(jié)。你能想象出當時的生活嗎?說說你的理解。

2、詩人開篇為什么用“昨天”而不說“過去”?(體會.深圳、祖國“變化”的時間之快,變化之大,以及社會日新月異的前進步伐。)。

4、原來的村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書:昨天貧窮落后]。

5、現(xiàn)在的村莊是什么樣子?默讀3----7小節(jié),體會詩人是懷著什么樣的心情寫的?從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關詞句。

6、詩人為什么會如此驚嘆?到底村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小組合作學習4---7小節(jié)。

(四)總結----拓展與延伸。

深圳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變化的呢?播放:《春天的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原文。

1、有感情齊讀課文。

2、詩人是怎樣將村莊的變化寫出來的?(讓學生學習文中作運用的比喻、擬人、夸張、對比等修辭方法。)。

3、原來的村莊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體會。

(二)鞏固生字。

1、區(qū)分形近字。

2、聽寫生字。

(三)根據詩歌的寫作順序,背誦課文。

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篇十三

1.學習將句子、一段話寫具體,掌握“寫具體”的一般方法。

2.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向生活學習、書本學習的好習慣,做一個有心人。

將句子、一段話寫具體,學會寫具體的方法。

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1.多媒體課件。

2.積累的描寫優(yōu)美景色的好詞佳句。

3.班里寫字出色的孩子。

預習。

1.留心家鄉(xiāng)的一處景物,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景物。

2.閱讀描寫景物的優(yōu)作,積累優(yōu)美的句子。

課時安排:3課時。

1.學習把句子寫具體。

(1)談話導入。

(2)爸爸看到小芳習作中的一句話:“大海很大很大”說她寫得不具體,后來小芳在爸爸指導下說: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邊。

(4)該句還可以怎樣補寫,也能寫得具體?

2.讀這部分的句子,想想每句后半部分橫線上可以怎么補寫,才能使前半部分更具體。

(1)學生試著補寫句子。

上海的金茂大廈可真高哇,_______。

早晨的霧可真大呀,____________。

小溪里的水清得很,____________。

教室里靜悄悄的,______________。

3.學生分組交流填寫的內容。

4.完成鞏固練習。

天安門廣場上人真多啊,_________。

這棵松樹站得筆直筆直的,_______。

運動員跑得好快呀,_____________。

2.模仿寫法,遷移運用。

(1)學生讀《莫高窟》一文中的相關內容,感受文章是怎樣把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寫具體。

(2)指名交流。

(3)小結方法。

(4)練習寫家鄉(xiāng)的自然景物,將它寫具體。

(5)交流片段。

1.指導。

(1)指讀題目,明確練習要求。

(2)朗讀這段話。

(3)觀察書寫格式,字之間的間距以及每個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4)說說這句話中,哪些字需要注意結構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教師根據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3)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學習把句子寫具體。

(1)談話引入話題。

(3)歸納把句子寫具體的基本方法:要緊緊抓住前句的中心詞來寫,使中心詞的意思表達更具體、生動、準確。

2.巡視指導。

3.評價激勵,填寫的內容只要能扣住中心詞就行,鼓勵多種填法。

4.鞏固練習,教會學生在練習中掌握方法。

5.組織學生討論《莫高窟》一文中的相關內容,學習怎樣將句子寫得更具體。

6.激發(fā)學生回憶家鄉(xiāng)一處美麗的自然景物,先說說留下的總體印象,然后圍繞中心具體描述,用上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一寫。

反饋評價。

1.明確練習要求。

2.指明這段話選自《莫高窟》。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教師重點指導“尊、彩塑、智慧”等字的書寫和整體布局。

4.巡視指導,幫助寫字有困難的學生。

5.展示優(yōu)作,鼓勵爭先。

對于寫的不好的指導糾正,強化訓練。

作業(yè):。

1.《一課一練》中的相關練習。

2.片段練習:將校園內的一處景物寫具體。

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篇十四

課前準備:要求學生將自己的圖書、玩具整理一下,并標出價格。

1、讀題目,說一說題目有幾個要求。

2、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1、談話,宣布班級舉辦小小展銷會。

2、交流指導。

明確交流要求。

(1)賣物品的要說清楚用途,如:圖書的內容,玩具怎么好玩;新舊程度,什么時候買的,是否完好;原來價格多少,現(xiàn)在價格如何公道、合算等。買物品的同學對以上各項內容要詢問清楚,并商定價格。

(2)交流時說話聲音要響亮,舉止要大方。

1、學生先分小組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教師巡視指導。

2、指名一對同學上臺買賣物品,對話時,如有不足之處,師生可以共同修正。

3、在全班范圍內開展交流。教師巡視,并參與其中。

1、教師對學生在展覽會中的表現(xiàn)給予點評。

2、將所得的錢款獻愛心。

小學語文練習課教案篇十五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古詩。

2.能借助注釋,結合相關資料,理解詩句意思,感受小童形象。

3.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能體會作者對兒童的贊賞、喜愛之情,同時也感受詩人的不泯童心。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象的詩沖情景。

二、教學難點:。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教學課時:1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以前我們學習了哪些寫兒童的詩?(牧童)這節(jié)課我們也要學習一首寫兒童的詩。和《牧童》這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孩子。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板書課題)。

(二)自讀感知,理解詩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注意強調讀準字音:篙、棹)。

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準,最流利。

3.自讀理解,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

棹:船槳。

怪生:怪不得。

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

使風:借助風的力量。

5.匯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

(一只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借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再讀感悟,以畫悟情。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小組內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

3.請學生描述畫面,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

(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匯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并讓學生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贊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3.誦背古詩。

(五)拓展活動。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

(六)、讀寫,延童趣:。

1、師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舟過安仁》,還讀了幾首童趣詩,詩人為什么能寫出兒童的種.種童趣呢?我想這和他們擁有一顆童心,用不泯的童心去觀察著生活有關。冰心奶奶曾說過:除了宇宙,最可愛的就是兒童。一個成人再也無法變成兒童。然而兒童世界永遠是一個人最眷戀的精神家園。

2、師:同學們,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把詩中的鏡頭再放大一點,將它變成一幅流動的畫,一個美麗的小故事,寫一寫《舟過安仁》的小故事或自己的童年趣事吧!

1、學會文中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結合學生親身經歷,體會“我”童年生活的有趣與快樂。

4、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我”童年生活的有趣與快樂,感受少年真摯的情懷。

2、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積累好詞佳句。

【設計理念】:

教學時,讓學生通過“讀”、“想”、“品”、“悟”,感受“我”童年跟祖父學詩的快樂時光。首先讓學生默讀靜思,在文字中找出能體驗“我”快樂的語句,通過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來體會“我”的童真、頑皮、可愛與快樂。再讀課文,找出“我”跟祖父學詩感覺如此快樂、有趣的原因,經教師指導朗讀體會后,在說說你覺得爺爺是一個怎樣的人?最后回到本文作者蕭紅身邊,了解她的經歷,體會她今天能走上文學之路,是與祖父教她吟誦古詩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以此激發(fā)學生熱愛中華傳統(tǒng)文化瑰寶------古詩,自覺在課外多讀、多積累古詩。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習文中生字詞。了解作者蕭紅,初步感受文中的“我”跟祖父學詩的有趣與快樂。練寫文章中的生字,提醒學生寫字姿勢要正確,養(yǎng)成好的寫字習慣。)。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上文,激趣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已了解到“我”跟祖父學詩很開心,快樂。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次走近祖父身邊,和蕭紅一起跟祖父學詩吧!

二、感悟快樂。

1、請大家默讀全文,思考:你從哪兒體會到我的快樂?用筆勾畫出相關語句,并寫下自己的點滴感受。

2、引導學生抓住以下片段去理解體會。

預設:

師:誰愿意把你體會到的快樂和大家交流交流?

生:我從“早上念詩,晚上念詩,半夜醒了也是念詩……念困了再睡去。”體會到了“我”學詩的快樂。

師:能說說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嗎?

生:我從“早上”、“晚上”、“半夜”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體會到作者很愛念詩,而且很勤學。

(引導學生想象蕭紅的內心,她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生:我還從“念困了再睡去”可以看出作者是多么喜歡念詩。

師:你們很會讀書,能通過你的朗讀把作者學詩的快樂表達出來嗎?

(生朗讀此部分)。

師:同學們,聽了他的朗讀,你想說點什么呢?(生評價)。

師:你來試試,讀出你的體會吧。(生讀)。

師:讓我們一起來朗讀這一段,看看老師能不能從你們的朗讀體會到作者很愛詩、勤念詩。(生齊讀)。

師:你還從哪可以體會到“我”的快樂呢?

生:我還從文中的“我”大聲喊詩體會到作者的快樂。

師:她為什么要大聲喊?

生:因為她覺得那詩念起來很好聽,所以很高興地跟著祖父大聲喊。

師:請默讀課文,找出能表現(xiàn)“我”大聲喊的關鍵詞句,讀一讀,體會“我”的快樂。

(引導學生找出“跟著喊”、“比祖父聲音大”、“房蓋被你抬走了”、“照樣地喊”、“亂叫”、“瞎念”等體會“我”大聲喊詩的自在與快樂。)。

生:我還從“很好聽”、“真好聽”、“多好聽”、“越念越覺得好聽,越念越有趣味”這些詞句中體會到“我”喜歡聽,而且,覺得好聽就學,不好聽則不學。

師:詩讀起來真的有這么好聽嗎?想想你們平時是怎樣學詩的?有這樣的感受嗎?

師:怎樣讀詩才好聽呢?讓我們也像小蕭紅那樣好聽地讀讀這兩首詩吧!

生:我還覺得文中的“我”跟祖父學詩時心情很好?

師:你怎么體會到的?

生:我從“高高興興跟著喊”、“笑了一會兒”、“我很喜歡”、“更喜歡的”、“滿口的大叫”、“得意極了”這些詞句中體會到“我”學詩時心情非常好。

師:你來讀讀這兩首詩,讀出“我”的喜歡、開心、得意之情。(練讀、指名讀、分組賽讀、齊讀)。

(教師在引導學生交流體會時,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學詩時的情景,想想自己是怎樣學詩的,有什么樣的體會來進行朗讀指導。)。

師:從你們找出的語句和從你們的朗讀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兒時蕭紅跟祖父學詩是多么有趣,多么快樂啊!學到這,兒時的蕭紅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你能用恰當?shù)脑~語來形容形容嗎?(天真、頑皮、可愛、愛學習、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等)。

三、感悟寬容與慈愛。

1、認真再讀課文,想想:“我”跟祖父學詩為什么會覺得如此有趣,如此快樂呢?

2、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然后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體會。

預設:

生:“我”念詩大聲喊時,母親要打我,而祖父只是很幽默地警告我說:“房蓋被你抬走了”。雖然祖父實際上也是在批評,但是我還是覺得很開心。所以“我”跟祖父學詩覺得很有趣。

生:跟祖父學詩“我”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每當祖父教我一首新詩,開頭我覺得好聽,我就學,不好聽,就不學,祖父總是依著我,直到我滿意為止。

生:當“我”不高興時,祖父就趕緊讓“我”念“我”最喜歡的詩,一念,“我”又高興起來了。所以“我”跟祖父學詩是快樂的。

師:你們很會讀書。你覺得“祖父”是個怎樣的人?(幽默、寬容、慈愛……)。

(抓住“常常警告我說……”“每當祖父教我一首新詩,開頭我若聽了不好聽……我還是不要”“祖父一聽就笑了”“看我還是不高興,他又趕快說……”等體會祖父對“我”的寬容與慈愛。)。

師:因為祖父的幽默、寬容、慈愛,讓“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全憑“我”的興趣去快樂地學詩?,F(xiàn)在我們來讀一讀“我”與“祖父”的對話部分,選擇你喜歡的角色,在小組里練習讀一讀,聯(lián)系你們平時學詩的經歷,讀出“我”學詩過程中的特別感受和“祖父”的寬容與慈愛、風趣與幽默。(分角色讀)。

4、讀讀這些句子,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

“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念了幾十首后,祖父開講了”

“但從此再讀新詩,一定要先講的,沒有講過的也要重講?!?/p>

通過這些句子,讓學生體會到祖父教詩的方法是不斷變化的,以“我”的興趣為主,用他的寬容與慈愛,幽默與風趣引導“我”,啟發(fā)“我”學習《千家詩》,讓“我”的童年生活充滿快樂。

5、教師小結學習內容。

四、拓展:積累詩句,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

1、古詩文是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請把我們課文中涉及到的詩句完整地讀一讀,讓我們也讀得越來越好聽,越來越有趣吧。

2、學生比賽誦讀平時積累的詩句。

3、聯(lián)系實際,說說你平時是怎么學詩的?與文中“我”學詩經歷作比較,有什么體會?

師小結:蕭紅現(xiàn)在走上文學之路,與兒時跟祖父念詩、誦詩是有著密切關系的。讓我們課外也多讀一些詩句,多積累一些詩句,讓我們的童年充滿詩情畫意,讓我們的童年更豐富、更快樂,而且這樣會讓我們受益終身的。

【板書設計】。

2跟祖父學詩。

早晚念。

大聲喊。

好聽就學。

有趣快樂。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61040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