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的諺語俗語 黃河的諺語和詩句(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02 10:54:06
黃河的諺語俗語 黃河的諺語和詩句(5篇)
時間:2023-03-02 10:54:06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黃河的諺語俗語 黃河的諺語和詩句篇一

1,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2,黃河清,圣人出

3,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4,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5, 黃河面惡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6,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7,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8,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9,九曲黃河十八彎

10、黃河九曲十八彎;

11、自古天下黃河富寧夏;

12、圣人出,黃河清;

13、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14、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15、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李白《將進酒》)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張養(yǎng)浩《潼關(guān)懷古》)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漠犛喙孰?。

不覩人行跡。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澄。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椗?。

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漠犛喙孰?。

不覩人行跡。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澄。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椗?。

【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

崔曙

吾友東南美,昔聞登此樓。人隨川上逝,書向壁中留。

嚴子好真隱,謝公耽遠游。清風(fēng)初作頌,暇日復(fù)銷憂。

時與文字古,跡將山水幽。已孤蒼生望,空見黃河流。

流落年將晚,悲涼物已秋。天高不可問,掩泣赴行舟。

河流迅且濁。

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

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

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

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當澄。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將進酒

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側(cè)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黃河的諺語俗語 黃河的諺語和詩句篇二

1、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

2、王之渙曰: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涼州詞)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

3、王維詩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艄公號子聲聲雷,船工拉纖步步沉。運載好布千萬匹,船工破衣不遮身。運載糧食千萬擔(dān),船工只能把糠饃啃。軍閥老板發(fā)大財,黃河船工輩輩窮?!?/p>

4、“一條飛龍出昆侖,搖頭擺尾過三門。吼聲震裂邙山頭,驚濤駭浪把船行?!薄叭龤庵荑ぴ诮瓥|,諸葛亮將臺祭東風(fēng)。祭起東風(fēng)連三陣,火燒曹營百萬兵?!?/p>

5、歲歲金河復(fù)玉關(guān),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唐柳中庸《征人怨》)

6、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唐李白《古風(fēng)》)

7、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唐李白《寄遠》)

8、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唐杜甫《黃河》)

9、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形容受冤屈,無法澄清)

10、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去世心。

11、黃河清,賢人出。()

12、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13、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14、天下黃河十八彎。

15、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16、九曲黃河十八灣。

17、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18、河清海晏。

19、九曲黃河。

黃河的諺語俗語 黃河的諺語和詩句篇三

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九曲黃河十八彎,一碗河水半碗沙。

圣人出,黃河清。

自古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黃河決了口,滔滔不絕。

跳進黃河洗不清。

黃河里的水,難得清。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墻不回頭

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黃河面惡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黃河的諺語俗語 黃河的諺語和詩句篇四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黃河是一匹很難馴服的野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個齜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著萬頃良田。咬嚙著千萬重山,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只能在山尖、溝底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

那時候,寧夏不是一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疊,溝壑縱橫,沒有一塊平坦坦的田地,也沒有一塊田能灌上黃河水。

傳說,牛首山上住著幾戶回回和漢人,他們?nèi)死蠋纵呍谏降滋羲?,在山頭上種地。老老小小忙個不停,卻吃不飽,穿不曖,天長日久,誰也受不了這種折磨。

有一年,一個七十開外的老回回,名叫爾德,在山上開了一個瓜果園,種了些黃瓜。他每天起早貪黑,到黃河里去挑水澆黃瓜,肩膀壓腫了,腳底起皮了,精心地務(wù)育著黃瓜,黃長得又嫩又甜。

這一天爾德老漢累了,躺在菜園門上睡著了。

他剛睡熟,就夢見天空飄來一朵白云,漸漸地,那白云變成了一個白胡子阿訇,抖動著銀色的胡須,對爾德老說:“今天有兩場大風(fēng),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場黃風(fēng),能把黃瓜吹蔫;后晌有一場黑風(fēng),能使黃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風(fēng),你都不要把黃瓜摘下來。

爾德老漢驚醒一看,不見了白胡子阿訇,卻見北面黃風(fēng)彌天蓋地,霎時刮到牛首山來了。爾德老漢細細瞅著黃瓜,果然一個個蔫了,他心里非常難過,一年的血汗白費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話,就沒有動。

到了后晌,一股黑風(fēng)過,吹得山搖地動,樹葉落下一層又一層。爾德老漢一看,黃瓜快要落地,他氣得摘掉了一個又蔫又小的黃瓜使勁扔進了黃河。黃河馬上斷了一條線。像神仙用刀切過一樣,清清楚楚地看見了河底,爾德老漢往下猛撲時,河水“嘩”地一下又并攏了。老漢又累又餓,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亂舞,暈暈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這時,爾德老漢又聽見那位白胡子阿訇說“這黃瓜就是征服黃河的鑰匙,它可以叫黃河斷流,也可叫黃河聽人的話??涩F(xiàn)在黃河叫黃風(fēng)和黑風(fēng)這兩個伊比利斯折騰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種一園子黃瓜,黃瓜熟了的時候,你揀最大的一個扔進黃河里。那時,你走進河底洞里,珠寶由你挑,糧種由你拿,還有一把寶劍可以斬龍殺妖,馴服黃河,你指哪里,黃河水就流向哪里?!?/p>

第二年,勤勞的爾德老漢又種了一園子黃瓜,他不怕路遠,不惜流汗,從黃河里挑水澆瓜。工夫不負苦心人,最后,園子里結(jié)了一個三尺長的黃瓜,長得像一把鑰匙。老漢高興地日夜睡在瓜園里,一直等到瓜熟。

這一天,天氣晴得沒一點子云彩。爾德老漢把那三尺長的黃瓜摘下來,念了個“太斯米”,扔進黃河里。這時只聽黃河一聲咆哮,裂開了一條長縫河底的石頭都看得清清楚楚。爾德老漢下到河底,見靠著河岸有個洞,洞里珍珠瑪瑙應(yīng)有盡有。老漢拿了些,剛往出走時,聽得一陣暴風(fēng)狂吼,一時河面上波濤滾滾,一浪高過一浪。爾德老漢拿起寶劍向那黑旋風(fēng)和黃旋風(fēng)左右猛劈幾十劍。一會兒,黑風(fēng)和黃風(fēng)吹出天邊去了。

這時,黃河的斷縫漸漸地合嚴。爾德老漢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囑咐,這寶劍可以征服黃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黃河填滿溝壕,淤平山梁。老漢手持兩把寶劍,向黃河猛劈下去,黃河的水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長城,只是節(jié)節(jié)升高,遠遠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后,南至六盤山,西至賀蘭山,到處都是水,只留下幾個山尖尖。爾德老漢這才抽出寶劍,叫黃河水向前流去。

從此以后,山大溝深的寧夏,變成了一馬平川,居住在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開渠造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黃河和她的兒女們,是如何從文明初曙走到文明時代的門檻的,要揭開這個謎底,除了依靠考古文物資料外,還要利用古籍記載的許多遠古神話傳說。炎黃二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便可幫助我們探明黃河及其兒女從文明初曙走到文明時代的某些軌跡。

黃帝和炎帝其實并不是皇帝,而是古書記載中黃河流域遠古時代的兩個部落首領(lǐng)。黃帝和炎帝都出生于黃河的支流渭河流域,當時已是父系氏族公社時代。傳說他們都是“有熊國君”少典氏的后裔,“昔少典娶于有氏,生皇(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這里所說的“生”,并非說黃帝和炎帝是少典氏親生,而是說他們都是少典氏的后裔?!包S帝以姬水成”,是說他在姬水岸邊長大,因而以姬為姓。姬水當即古漆水,發(fā)源于今陜西麟游縣西部偏北的杜林,在今武功縣匯入渭河。姜水為渭河支流歧水下游的一段,即今之清姜河,在陜西寶雞匯入渭河。這就是說,炎黃兩個部落,最初的活動地區(qū)都在黃河的支流渭河的上游地區(qū)。

傳說黃帝原姓公孫,因長于姬水,才改姓姬;曾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因是有熊國君之苗裔,又稱有熊氏。他“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伶俐),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后來被推舉為部落首領(lǐng),率部遷徙到陜西北部定居。隨著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為了尋找更加平坦、開闊、肥沃的土地,又沿北洛河南下,到達今陜西的大荔、朝邑一帶。那里的黃土地給了他們發(fā)展農(nóng)業(yè)的便利條件,但不時出現(xiàn)的干旱又困擾著他們,迫使他們?nèi)ダ^續(xù)尋找理想之所。于是,黃帝又率領(lǐng)族人從大荔、朝邑東渡黃河,順著中條山和太行山麓進入汾河谷地,再向東北遷移,到達今河北涿鹿附近。那里有由桑干河、洋河沖積而成的適宜農(nóng)耕的寬闊谷地,附近還有可供狩獵的山林,他們覺得環(huán)境非常優(yōu)越,就定居了下來。

黃河的諺語俗語 黃河的諺語和詩句篇五

1、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2、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3、鯉魚跳龍門

4、說盡黃河只為水

5、黃河清,圣人出

6、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墻不回頭

7、九曲黃河十八灣

8、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9、黃河面惡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10、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11、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12、九曲黃河十八灣,一碗河水半碗沙

13、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zhàn)走四方

14、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15、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16、天下黃河富寧夏

17、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18、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19、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fēng)跛至天涯

20、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6403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