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社會個體,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對世界的關注,了解時事新聞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影響??偨Y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觀點,不只是簡單地摘抄或復述別人的意見??偨Y是一個工作或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寫總結前,我們要先進行思想準備,明確總結的范圍和重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總結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靈感和參考。
過年的初中隨筆篇一
“過年啦!過年啦!喜氣洋洋過羊年!”今天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此時的我那是十分激動,因為再過幾小時就是新的一年——羊年,想想這幾天干的事情有必要記錄記錄。
no。1洗涮涮洗涮涮。
想想一年過去了,家里的日常用品,房間是否已布上薄薄的灰塵?既然如此,就來大掃除吧!拿上清潔工具(抹布,掃把,拖把等),首先,收拾房間,將房間里的所有東西分批清理,沒用的就請垃圾桶先生包下,只有在收拾過程中,自己才能找到以前苦苦尋覓的東西,丟三落四的毛病真該改一改。最后,就要洗涮涮了,手拿抹布,拖把,將每個房間的墻,地板,天花板,柜子等等都擦一遍,將污漬“請”出門外。干完后,我才發(fā)現原來家里可以這么干凈,整齊。真是年味十足??!
no。2紅彤彤紅彤彤。
過年啊!對聯,燈籠,窗花是少不了的。第二件事當然就來干這些,從陳嶼買來一對對聯,一只燈籠,還有我和媽媽準備的簡簡單單的窗花,等到東西都準備好了,接下來我和媽媽就開始干起來了。我一手拿固體膠,媽媽一手拿窗花,我涂媽媽貼,默契十足呀!貼完窗花就貼對聯,拿雙面膠往對聯上這么一貼,再往墻上這么一貼,紅彤彤的,真美麗呀!最后,就是掛燈籠,身高不夠怎么辦?搬來椅子墊墊墊??粗磺卸疾贾煤昧耍依镱D時充滿了過年的味道。
no。3香噴噴香噴噴。
今天晚上——除夕夜,依照習俗,是要吃排場的,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從今天下午開始,媽媽就準備起來了,菜那叫個豐盛,有主菜(年糕),又有魚(紅鮭魚),又有肉(排骨),還有各種海鮮(烏賊,螃蟹等),香氣彌漫,簡直是方圓五里都可以聞到,究其原因:一是媽媽廚藝好,二是媽媽眼光好。菜不僅香,而且味道是棒棒的,多吃不厭。最重要的是菜也是充滿了過年的味道!
過年就是要年味十足??!
過年的初中隨筆篇二
春節(jié)快到了,我太高興了!我記得往年過春節(jié)都很有意思,我可以收到壓歲錢,還可以買自己最喜歡的煙花、爆竹,然后晚上盡情地放,這時的心情啊,別提多開心了。
除夕之夜,家家戶戶吃完年夜飯后,最喜歡干的事情就是圍坐在電視機旁看春節(jié)聯歡晚會。每當這時,我總是早早地坐在電視機旁,等著聯歡晚會的開始。聯歡晚會的節(jié)目真精彩呀!我不時的為節(jié)目的精彩處鼓掌叫好,每當這時,媽媽總是嗔怪地對我說:“瞧,把你傻樂的!”小品更是為全國觀眾增添了一份歡樂的`氣氛。快到12點了,我們全家圍坐在電視機前隨著主持人一起倒數:“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這時候,全國人民都沸騰起來了,家家戶戶更是禮花飛舞。我高興地喊道:“過年啦!過年啦!”到了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都忙著給親戚們拜年,當然,我家也不例外。和親戚們在一起的時候,自己常常會成為被關懷的對象,我真感到幸福。
到正月初十。
春節(jié),太熱鬧了!我喜歡春節(jié),更盼望著今年的春節(jié)早一點兒到來。
過年的初中隨筆篇三
今天,當我睜開眼睛時,就聽見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就知道今天要過年了?!氨衤曋幸粴q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是一個除舊迎新的日子!我穿上衣服跳下床。我問媽媽:“我們今天要干些什么?”媽媽說:“我們先把大門上的春聯換好。”于是我和媽媽利索的用新桃換去了舊符。
下午的時候我們一家換上新衣,緊忙開車去奶奶家過年去。在路過中原路的兩旁時,路燈上都掛著火紅的中國結和南瓜燈。那一只只中國結像一只只蝴蝶迎接著新春的到來。車行到中原文化宮時,只見映入眼簾的是正門兩側巨幅的奔馬圖。那黑寶石般的大眼睛使奔騰的駿馬炯炯有神,馬耳至脖上長長的鬃毛使馬顯得很瀟灑。馬兒騰躍的樣子更彰顯英武!東側畫上寫著“同建石油城”,西側寫著“共筑中國夢”,中間是“歡度春節(jié)”。好一副年味正濃的景象,看的我心里好奮進!
快到一公司的路兩旁,擺滿了紅色的鞭炮,遠遠望去,就像兩條紅色的巨龍在飛舞。到了奶奶家,一進屋一股濃香的飯菜飄到我鼻子里。看著滿桌的美味,口水直流三千尺。今天我們我們全家要吃頓過年的團圓飯,把年趕跑,迎接新春!祝大家新春快樂,馬上好運連連!
過年的初中隨筆篇四
人們盼望已久的年終于到了,我們非??鞓?。過年時少年兒童常常放鞭炮,放煙火。開心極了!
聽大人們講年是一種怪獸。每到除夕之夜它就上岸吞食人命。人們很害怕,于是家家貼對聯,放鞭炮驅趕年。這種風俗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每逢過年的時候,我們這些毛頭小孩紛紛給大人磕頭拜年,大人們總是給孩子們壓歲錢,保佑孩子來年平安,幸福。我們總要拿出一些錢買鞭炮,剩下的就存放起來。雖然花掉十幾塊錢也不覺得可惜,因為過節(jié)人們圖的是喜慶,圖的是歡暢!
有一次,我正在放鞭炮,剛開始放的是小鞭炮覺得不過癮,最后干脆買了幾盒大一點的鞭炮來放。我點燃了一根,等了許久還不見響,于是我想上去看看,爸爸急忙說:“不能去看,嘣著你怎么辦?”我靈機一動,想了一個辦法,我拿了一根長長的棍子過去捅了捅,它還是不冒煙。于是,我放心大膽的拿起那只未點燃的鞭炮,將它重新點燃,扔的遠遠的,只聽‘砰’的一聲,這次我成功了!爸爸說:“你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蔽蚁?,放鞭炮不僅只是玩,還可以培養(yǎng)人的細心,耐心和勇氣!
過年的時候,人們都喜歡吃餃子。據說還有幾個有關餃子的故事呢!傳說遠古時代女媧捏泥人的時候,最難捏的就是人的耳朵了。她想盡辦法,最終在人的頭兩側鉆了兩個眼兒,用一條繩子把像餃子一樣的耳朵串起來,拴在頭上!就這樣,終于捏成了一個完整的人!為了紀念女媧,人們總在過年的時候吃餃子!而且,餃子還有一種寓意表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所以,身在千里之外的人們總是在過年的時候趕回家鄉(xiāng)和親人團聚!吃著熱乎乎的餃子,聽著親人們嘮嘮家常,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過年代表團聚,為我們的過去一年畫上完美的句號,它也代表了新的一年有個好的開始。過年真好?。?!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過年的初中隨筆篇五
充實地過年,往往會回望一年中有喜有悲,有得有失的日子。那大家過年寫了什么?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為你整理關于過年的隨筆,一起來看看。
父親用哥才買的新手機給我打來電話,興奮地告訴我,哥也買手機了,父親說這玩意兒還真怪,他在那邊輕輕一按,我在這邊就有了反應,父子倆就像面對面在說話了;接著又問我何時回家過年,到時要不要他去車站接我。父親的電話將我從繁忙的“年終總結”中拉回到了現實,時間過的真快,轉眼又該回家過年了。記得去年回家過年時,村里已經出現幾部手機,看來,哥今年干的不錯,過年也用上手機了。
故鄉(xiāng)小山村的上空炊煙縷縷,肉香四溢,過年的味道于剎那間變得出奇地濃郁了,只是,我還在這濃濃的味道中聞出了一絲淡淡的鄉(xiāng)愁,我的心早已飛回故鄉(xiāng)那個遙遠的小山村了。故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大概已經在忙著殺豬宰羊、磨豆腐、打糍粑了;無論男女老少,人們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對方的年貨辦的如何,不等對方回答,自己卻先笑出聲來;家有出門在外打工的人員,也開始陸續(xù)返鄉(xiāng),他們背著大包小包,逢人就派煙發(fā)糖,講講自己在外面精彩世界里的新鮮見聞,令沉悶了一年的村莊又熱鬧起來;我那頑皮侄兒,已將一個很大的爆竹點燃燒,只聽得“轟”的一聲,鐵皮碗飛出二十幾米,宛如一只展翅飛翔的小鳥,將孩子們過年的歡樂捎向廣闊的天空。
有時,人們三五一群、七八一伙圍坐在八仙桌旁,打“斗地主”或者下象棋,贏的拿來紙,讓輸的一方撕下一塊兒貼在臉上,每當這時,圍觀者不是哈哈大笑就是大聲起哄,十分熱鬧。牌打完了,棋下好了,主人家便端出瓜子與糖果來招待。
大年三十早晨與正月初一早晨的兩頓飯稱為年夜飯,必須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吃,飯前一般要敬祖宗和燃放鞭炮。因此,天氣陰冷一點,爐火生大一點,鞭炮放多一點,一家人圍坐在八仙桌旁喝酒吃飯,傳統(tǒng)過年的氣氛與味道從濃濃的酒香菜香中飄溢出來了。換句話說,所謂過年的味道,在這里其實就是指的一家團聚與親情的味道,正是有了這種味道,才孕育出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鄉(xiāng)愁。
x年,這是一個值得回憶的一年。
我這一年是快樂的,我走了很多的地方,知道了很多新鮮事。暑假,去了美麗富饒的青島,迷人的蓬萊仙島,讓我流連忘返,記憶猶新。國慶期間,我又去了我國的首都------北京。古老的故宮,顯得非常有古老的藝術氣質;雄偉的天安門,我站在頂上眺望,顯得無比自豪;美麗的鳥巢,象征著我們中國的驕傲,彌漫著濃濃的奧運氣息;藍的無暇的水立方,藍藍的水,顯得格外漂亮。
我這一年是緊張的,面臨著幾次嚴峻的考驗,也讓我獲得了很多的經驗。也是暑假,我的古箏考了五級,在考的時候緊張極了,最近每天都練幾個小時呢!最后還是取得良好成績。入秋后,流感又來襲,我們又緊張了幾個月,好多學校都放了,我們學校還確診出來兩例呢!真是可怕啊!
我這一年是豐富多彩的,我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和興趣愛好。我們今年學了許多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古詩、古。
詩詞。
以及更深刻的了解到了我國的那段屈辱的歷史和毛主席的偉大。我知道了怎么求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小數乘法小數除法……我學會了打乒乓球現在還能跟爸爸對打了呢!建立郵箱發(fā)送郵件打字速度有了一個飛躍從在鍵盤上亂找拼音到了盲打的境界。我會在文章上作一些插圖還會搞一個好看的邊框。
我這一年是充滿期待和成就感的,無數次的成功和期待讓我變成熟了,讓我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二月,一個可愛的小生命降臨人間,那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貴賓犬——卡卡。它就是在這一個月出生的。我早就迫不及待了,等了整整一個月,終于在姑姑家看見了卡卡。我就開始教他坐下,原地待命,裝死,跳高……再一次次成功后,我就無比的喜悅。
x年已經成為了過去,x年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我會更加的努力,爭取創(chuàng)造一個比x年還好的成績!
我的這一年,如春天般歡快。四年級,新的語文老師讓曾經對語文不“感冒”的我愛上了語文。經過我的刻苦學習,上課認真聽講,我的語文成績突飛猛進。在每次的單元考試中,由最初考試的九十二分進步到九十六分,又由九十六分上升到一百分。我在語文樂園中歡快地學習著,進步著,老師和同學都對我抱有很高的期望。就在這個星期一,我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升旗手,站在了我夢寐以求的升旗臺上,第一次和國旗親密仰視。這讓我多了一次對成長的磨煉。
我的這一年,如夏天般熱情。這一年來,經過我堅持不懈的寫博,積極熱情地評博,在20xx。12。20這一天,在小城老師的熱情推舉下,我欣喜地成為了一名“。
作文。
連線”的管理員。今后,我一定會更加用心地寫博、熱情和朋友們交流溝通,融入在“校迅通”的大家庭中,不辜負老師對我的期望。
我的這一年,如秋天般豐碩。那一本本經典的課外書,總會把的眼球吸引住。我?guī)缀趺刻於汲两跁愕淖虧欀校鹤x。
唐詩。
宋詞,讓我修戎定慧,培養(yǎng)聚精會神的能力;《夏洛的網》讓我明白了純潔的友誼難能可貴,我暗對自己使勁,我要做生活中的“夏洛”;讀《神奇校車》系列書,我從淺顯易懂的語言中,了解了很多深奧的科普知識;《愛的教育》書中的記錄和故事充盈著人與人之間純潔、溫馨的情感,讓我感悟到只有愛才是打開人們心扉的鑰匙……課堂上的各科學習就像是“正餐精糧”,而課外書中的營養(yǎng)就是“五谷雜糧”,搭配食用,我們會更健康地成長。
過年的初中隨筆篇六
原本不想這樣啰哩啰嗦的寫下上面的幾許文字,是這張信紙上這副溫馨畫面感染了我,這繽紛大雪中徐徐而行的歸家汽車,載著如此溫馨的:“回家過年咯!”心底深處被一襲思家的暖流深深擊中,想著回老家過年的種.種幸福,忍不住放下手頭所有的事情,在這個人們正匆忙在歸家路上的日子中,寫下心頭感慨、祝福幾許。祝福偶滴所有友友們:“新年快樂!新春快樂!蛇年大吉大利!”也祝福那些一不小心進入我空間的未來友友們:“新年、新春快樂!”
過年的初中隨筆篇七
“三兒,回家吃餃子了”。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我們這些山里的孩子,總會學河北口音的大娘喊:“三兒,回家吃餃子了”。那聲音回蕩在大山中,充滿了幸福的年味!
過小年這天,老人常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小年過大年”。從臘月二十三這天開始家家戶戶就開始準備年貨、蒸年干糧。我們這些孩子們期盼著三十兒除夕夜快點到來,真想一下子將日歷撕到大年三十兒那天。
在期盼中,三十兒這天終于到來了。一大早,就聽見那隆隆的鞭炮聲。家鄉(xiāng)的習俗是誰起得早,誰就會先把財神、灶神接到家。整個夾皮溝林場沉醉在接神接祖回家過年的炮竹聲中。孩子們在這一天貼春聯、貼門神、貼年畫,歡樂的過年氣氛在各種民俗的裝扮下,越來越熱鬧。
有的家里一家人在忙著包餃子,有的在準備年夜飯的美食,有的去給逝去的老人上墳祭奠,還有許多家庭在院子擺上香燭和貢品,求上天保佑人壽年豐。
當夜幕降臨,隆隆的炮聲和無數的禮花裝點了整個夾皮溝的夜空?!斑^年了!過年了!”孩子們歡呼著,這時,那河北口音的大娘總會喊:“三兒,回家吃餃子了”。我們聽到那風趣的叫聲總是要笑上好一會兒。回到家,一家人圍坐在豐盛的飯桌旁,團團圓圓地吃頓年夜飯。無論你在天南海北,過年了總要回家陪父母吃頓年夜飯,老人們還要用一根粗木棍子橫在大門口,據說能攔住家里的財神,讓一家人明年平安發(fā)財。這一夜,一家人一起守歲到十二點,迎接新年的鐘聲敲響。
記得小時候,我們用罐頭瓶裝蠟燭,挑著燈籠在雪地里放鞭炮,一大群的小伙伴滿大街地亂串,誰也不睡覺,好像一年中最高興的時刻馬上就要來臨。到了十二點,大家就能穿上媽媽親手縫制的新衣服。為了這身新衣服,我們等了整整一年,那種興奮與期盼,在記憶中是那么的深刻。
終于伴著午夜的炮聲我們迎來了新年,吃過素餡餃子,換上了新衣服。按老一輩的規(guī)矩,過年了小孩要給父母磕頭拜年,父母會給每個孩子壓歲錢。我們拿著領到的壓歲錢跑出家門,再和小伙伴們一起走家串戶的拜年。從小我們就一家一戶地拜年互問過年好,老人們會將各種糖塊塞進新衣的口袋,誰家要有好糖我們有時還會再去拜一回,在童年記憶里拜年是最有收獲的一件事兒。
歲月就像流水匆匆而過,可過年那美好的住事卻深深地留在記憶里,那新年的種種民俗就像盤石,扎根在夾皮溝的歲月長河中,傳承著一種中華民族的文明,多想對著大山高呼:過年了,聽一聽那山谷厚重的回音。
過年的初中隨筆篇八
那時天剛一擦黑,村里的小伙伴們就開始忙碌起來,沒有春節(jié)晚會辦得好還是辦得壞的紛爭,我們齊齊的聚在村頭昏黃的燈光下,每個人手里拎著一個袋子,開使對全村進行“掃蕩”。我們每個人拎著一個紙糊的燈籠,雖然做工粗糙卻倍加珍惜,里面的蠟燭搖搖曳曳地給我們照著道路。每一家今天都是大門洞開,表現出對我們的坦誠和歡迎。邁進每一家的門檻,我們的嘴巴都是甜甜的,齊聲說著“叔叔大爺過年好”。這家的主人照例是笑臉相迎:“好,好。呵。瞧張家的孩子又長高了,李家的小淘氣,今年考試怎么樣啊?!睕]等我們害羞的加以回答,主人早已捧出糖果和瓜子裝在我們的兜里。我們也連忙說著謝謝退出屋子。
有時到了自家門前,也和別人一樣嘴里嚷著好聽的.拜年話,一道長驅直入,家長也不說什么,象對待別人一樣往兜里裝著糖果,只是戲謔的照自家孩子后腦勺來一個小巴掌,到誰家都一樣,出來以后哄堂大笑:“二頭,你家的糖不如別家的甜?!薄昂f,剛才你爸往我兜里裝糖的時候比別人少?!贝蠹乙宦反虼螋[鬧,不斷碰到別的孩子,就一起加入進來?!鞍パ?,這家我不認識,不知該怎么稱呼人家?”“嗨,你就別說話,大家一起進去,一樣不會差你的份!”,于是便蜂擁而入。也有個別淘氣的孩子,一連三五次跑進一家門口,人家也不指出來,一樣給糖吃,一樣來去匆匆。
我們鬧到很晚,每個人的兜里都鼓鼓囊囊,每個人臉上都十分興奮。其實,我們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討糖吃,現在看來很可笑,但有時想起來覺得很親切,無論家里的大人有過什么過節(jié),無論各家各戶有什么煩心日子,統(tǒng)統(tǒng)在我們的歡笑聲中銷聲匿跡,盡管那時每一家都不是很富有,但我們看到了每一張大人的笑臉,也讓每一戶鄉(xiāng)親看到了我們的笑臉。
過年的初中隨筆篇九
常言道,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除了閱讀,選擇在節(jié)假日外出旅行也是不錯的。閱讀是一種旅行,遨游在文字的海洋里;旅行也是一種閱讀,讀的是世界這本大書。春節(jié)對我而言意義獨特,生平第一次外出旅行度過。
臨近春節(jié),總算忙完了單位的瑣事,沒顧得上返鄉(xiāng)的行程,索性來到全國著名的旅游城市――潁上縣,共同感受節(jié)日的濃厚氛圍。近兩年,潁上的旅游業(yè)發(fā)展可謂是勢頭迅猛,除了聞名遐邇的八里河風景區(qū),還包括迪溝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尤家花園、管仲老街等。八里河、迪溝因風景怡人而著稱,如詩如畫的景色,甚至可以和“蘇杭”相媲美。各大景區(qū)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還蘊含著豐厚的人文歷史價值。比如,春節(jié)期間在管仲老街就上演著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其中花鼓燈作為獨具特色的一種民間藝術,深受廣大市民們的喜愛,并流傳于淮河流域一帶。當然,還有趕犟驢、劃旱船、踩高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些年俗活動。
大年初四,天空飄著蒙蒙細雨,外出的人并不多,來竹音寺的人不再少數。剛踏進大門,遠處傳來一陣悠揚的鐘聲,為節(jié)日增添了幾分安詳和寧靜。20在阜陽過春節(jié),可以感受到最大的變化就是幾乎聽不到熟悉的煙花爆竹聲。禁燃禁放煙花爆竹不僅成為廣大市民共度佳節(jié)的重要保障,而且對保護生態(tài)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盡管外面有些冷清,寺廟里的香火卻始終未斷,還能見到不少僧侶穿梭在各個殿堂之間。行走在煙霧彌漫的竹林,瞬間仿佛置身于仙境,好幾次忘記了還下著小雨。一些游客專程趕來燒香拜佛,祈求來年事事順心、吉祥如意,不乏有求姻緣的、求孩子考學的、求老人健康長壽的…正應了那句老話,平安健康快樂就是最大的幸福,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珍貴禮物。
年第一次在阜陽過春節(jié),而且選擇外出旅行,雖然少了團圓的氛圍,帶給我的卻是另一種人生體驗――在路上。在路上我們仍可以同友人訴說衷腸、同親人電話往來,還能保持對純真愛情的向往。友情、親情和愛情,人生的三件寶物缺一不可,永遠都在路上。
過年的初中隨筆篇十
過年隨筆并不難寫。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guī)淼倪^年隨筆,歡迎閱讀!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家家戶戶團圓喜慶的節(jié)日。
臘月三十一大早,我就幫外公貼好。
春聯。
還把“福”字倒貼在大門上營造濃厚的節(jié)日氣氛。
上午五十整,一桌美味可口的團圓飯就做好了,家人一起圍著桌子,品味美食,一起舉杯,祝福,回味過去,展望未來,其樂融融!
晚上,我們一起坐在火爐旁一邊聊天,一遍觀看春節(jié)聯歡晚會,節(jié)目豐富多彩,今年的春節(jié)晚會演員陣容強大,氣勢壯觀,高潮迭起,特別是趙本山和小沈陽等一些人演的小品特別精彩,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當時針指向指向零時的時候,頓時人們歡呼起來,鞭炮聲此起彼伏,絢麗多彩的煙花照亮夜空,有的像絢麗的花朵;有的像燃燒的火焰;還有的像飛流直下的瀑布……五顏六色,美麗無比!
今天早上,我第一個從床上跳起來,抖擻抖擻精神,活動活動筋骨,然后高高興興去叫爸媽,爸爸見我起得這么早,也不甘落后,從床上翻身便爬了起來了,媽媽和姐姐也陸續(xù)地起床了,洗完臉刷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吃個痛快!一想到吃,我就來勁,忙向爸媽建議做這做那,媽媽是我家的主廚,因此做什么由她這位裁判來決定,媽媽說:“很久沒吃過餃子了,包些餃子吃吧。”我們都非常贊同。
決定做什么以后,我們便分工進行了,爸爸做肉餡,媽媽揉面,我和姐姐燒水。我們干起來都十分有勁,不到半個小時,肉餡弄好了,餃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燒開了。媽媽便熟練地包起餃子來,我和姐姐也學著包起來,我好不容易包了三個,累死了,還真難學啊!媽媽說:“我就天生會做啊,不吃點苦,努力學,怎么能學得好呢?”我聽了有點慚愧,便吸取教訓,重新揚起風帆,認認真真地包了起來,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這就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什么都應該刻苦。
我們個個都吃得滿嘴是油,便歡天喜地去看精彩電視節(jié)目了。
今年我過了一個快樂的春節(jié)!大年三十早上,我去逛集貿市場買了煙花和響炮。煙花有:哈哈傘、閃光雷、飛天鼠、大風車、米奇老鼠、滴拉星、三角花、太空禮節(jié)花、電光花、巴蕉扇、沖天花,響炮有:雷子、擦炮、鞭炮。俗話說:小孩小孩你別讒,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稀稀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貼對子,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一月二十日至一月二十三日大掃除,我?guī)椭依锎驋咝l(wèi)生,又擦這兒、又掃那兒,真是忙碌。
大年三十晚上,我先給爸爸爺爺奶奶長輩們拜年他們給了我壓歲錢,隨后我們一起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搞笑的聯歡晚會,“叮叮”二十四時的鐘聲響起,頓時小區(qū)響起噼哩啪啦的鞭炮聲和震耳欲隆的雷子炮。我和爸爸爺爺也加入了迎接新年來到的行列。
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飯店里吃團員飯。初二那天我和爺爺奶奶一起乘坐西寶高速雙層大巴到西安舅姥姥家走親戚。大年初五早上破五的鞭炮聲把我從夢中驚醒了。聽大人說,破五的鞭炮聲一響就告訴人們大年過完了。
這快樂的春節(jié),我學到了許多知識,感到愉快而又充實!
過年的初中隨筆篇十一
親人捂暖的院子;大年結束。
他們又在村口,精神襤褸地哭一場。
奔向喧囂的不同城市。
——題記。
家在農村。打小就在農村長大。所以,盡管這些年來一直漂泊在外,我也沒有享受過一個漂泊的年,這是我內心最真實的驕傲,我以為。關于年的記憶,最初是一個大大的月亮,如同一個香噴噴的餅,讓童年忍受過饑餓的我迫不及待地向往;再后來,餅慢慢地吃完,我也不太餓,于是對年的渴望也就日愈減少,甚至于到了淡忘的地步。但是,不管何時何地,只要輕輕地一句象征性的問話:“你回家過年么?”我就馬上會想起來,而且會很亢奮地回答:“必須的!”
數數日子,20xx年已經是過了隙的白駒,20xx正風姿綽約地在不遠處,陡然想起:該過年了。是的,該過年了,也該回家了,我的家鄉(xiāng)的兄弟姐妹們應該也在準備回家,或者已經在回家的路上。理所當然,過年是得花錢的,不管是身上穿的,還是嘴里吃的,都得是新的,寓意就是棄舊迎新。而且,每個人都很樂意花錢,就算花光一年的積蓄也心甘,比如在我的童年,父母花光一年的積蓄是很正常的。為的僅僅是過年。
“老人的氈帽,孩子的鞭炮。”在過年的時候,諺語這樣說。誠然,氈帽這種事,跟我沒有一星點關系,和我有關系的只有鞭炮,而且必須是鞭炮,其實,這也不能怪誰,只能怪我是個小爺。對于小爺這個詞,我是經過深思后才用的。因為小時候我身上總是跨著自制的弓,手里提著形似刀劍的木片——我會動手做這些,主要得益于我老爸是木匠的緣故。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錢是很值錢的,值錢的原因是農民除了土地之外沒有任何的渠道,盡管已經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在那時候給農民的好處就是,有了溫飽,偶爾吃肉),而物價是和開放接軌的,比如一封一百頭的鞭炮要一塊五,兩百頭的要三塊。我最大的期待就是能有兩封一百頭的鞭炮。
通常,在大年夜前一天,我們那里都是有街的(我們都習慣叫集市為街,方言發(fā)音叫gai,注:一聲),在那一天,街上的東西比平常要貴上三成左右,因為你買也得買,不買也得買;同時那一天,我們村基本每家都要上街。到太陽下山,趕集的人三五結伴,拉著家常,興高采烈而又風塵仆仆地陸續(xù)回來,背簍里滿是在集市上擁擠的收獲。當然,這一天,父母是不會帶上我的,理由是太擠,怕把我弄丟了。盡管如此之擁擠,卻沒有發(fā)生過丟失錢的事件。許多年之后的年夜,我問父親:“為什么越是價錢高的時候,越要去買?為什么不早點買?”父親抽著煙,從嘴唇里飄出一個傷感的字眼:“窮!”母親在旁笑瞇瞇地解釋:“早點買了還不夠你們這些娃娃偷偷吃完了,還過什么年?”我就撇撇嘴,說:“其實你們還不是想吃。”說出這句話時我就后悔了,因為在過年的時候,作為孩子的我,吃的并不比父母少。但是母親卻毫不在乎,淡淡地說:“過年,總要有個新鮮。”我的心就甜蜜地疼了起來,仿佛被蘸了蜂蜜的針尖刺了。在父母眼里,年的意味和孩子一樣重要。為了這兩個意義一樣的生命承載,他們甘愿花最多的錢買最少的東西。然后母親就催父親,說是該敬天地先人了。父親就起身端上豬頭和茶酒等貢品,交代我:可以放炮仗了。當時的我不太明白敬天地先人的意義,直到很多年之后的今天,我才算是明白。母親看著我拿起上萬頭的鞭炮,無限感傷地說:“你小時候,一年只有一封,一百頭的。可憐。一天放一個。過年還被你爸爸分一半放了?!笔堑?,過年必須放鞭炮,因為傳說中有個妖怪叫“年”,放鞭炮就是要把它嚇走,保一家人四季平安。
我看著手里的鞭炮,想起父親揍我的場景。我偷父親的木工斧子削刀劍,墊在石板上,等父親發(fā)現的時候,斧子已經是傷痕累累。他沒有揍我。我偷父親的香煙抽,直到暈得人事不省。他沒有揍我。而我接過他遞給我一封一百頭鞭炮時,我哭著說:“我還要!”他揍了我。我一直想不明白為什么,到現在,經歷了生活風雨后,我終于明白了。作為一個七尺男兒,當子女一個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滿足的時候,他的心是痛苦的,這種痛苦,甚至,超過了愛。鞭炮放完,母親表情夸張地說:“好響!”父親卻莫名其妙地冒出一句:“好玩嗎?”我一愣,心里也在問自己:好玩嗎?在我孩童時,放鞭炮是很好玩的事,好玩到沒有了引線的炮仗我都要用錘把它砸響的地步,而現在我卻失去了那樣的興致?;蛟S是我長大了吧,丟失了童真。母親打圓場說:“以前沒有當然好玩了?!币苍S,人往往是這樣,對于沒有的東西才會拼了命的想要,等到得到了,也就失去了那份樂趣。還記得那時父親又說了一句很有深意的話,像箴言一樣:有了就不要了。有了就不要了,早已不是對孩子的調侃,而是人生的態(tài)度,像土地一樣的熱忱:錢,有了,就不要再要了;利,有了,就不要再要了;名,有了,就不要再要了……凡事,適可而止,留一分余地給自己,也給別人。
其實,我一直不明白,過年的時候為什么要敬天地先人。也沒有人告訴我,當然我也問過父親。他的回答很簡單:老輩人傳下來的,保一年平安。我想,應該不是那么簡單,或許。因為現在,我居然害怕過年。就在20xx年的9月20日,我的爺爺,在臥榻幾個月之后,帶著對兒孫的牽掛,永久地閉上了眼睛。我沒有在他身邊。沒有來得及見他最后一面。接到母親報喪電話是在中午,我在上班,在深圳。我握著電話,不言不語大概三分鐘之久,母親急促的聲音傳來:“你怎么了?你怎么了?你到底怎么了?”我深吸一口氣,說:“我知道了?!碑敵踅拥綘敔敳∥5碾娫?,我也是在深圳,我回家了。老人見到我,精神好了許多,也起了床,吃了飯,還喝了點酒,只是身子極度虛弱,攙扶著他走幾步就急促地喘息,顫微微的。在我離開那天,我給他洗了腳,他的腳粗糙,還沾著泥土的氣息,有些浮腫,趾骨堅硬。我固執(zhí)地認為,這樣的老人,無論如何是不會離開的,然而想不到卻是我們爺孫的最后一次見面?!笆肓仙离x愁苦,豈知轉身即陰陽”,在9月20號,我這樣更新自己的qq說說,有朋友回復我,用的是《angel》這首歌的歌詞。我想應該是這樣的,也必須是這樣的。不然在送老人入土的時候,相送的人們也不會笑著,而且還唱了歌,這些歌,大多是忠孝仁義的段子,很古典的,比如,歌詞里有“話說常山趙子龍,長坂坡前救太子,百萬軍中顯英雄……”我想,我的相親們是很熱忱的,他們用歌聲和笑語的方式來送操勞了一生的老人最后一程。
是的,過年,親人都要在一起。所以我家鄉(xiāng)的兄弟姐妹們才會在外奔波了一年之后,不約而同地回來。我們是農村的孩子。農村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像所有人一樣,愛著自己的家,像土地一樣真誠,像土地一樣質樸。盡管現在不會像以前一樣在大年前一天去街上擠著買年貨,也不會為了一封鞭炮而煩惱,更不會為了吃的而發(fā)愁。但是我們似乎都沒有以前快樂,到底丟失了的是什么,像個謎一樣,得好好參詳。只是,唯一肯定的就是,我和我家鄉(xiāng)的兄弟姐妹們一年在家鄉(xiāng)的時間不足一個月,而在以前,我們在外的事件不足一個月。我們都是一樣的,盡管我上了盡二十年的學,而我的大多數兄弟姐們沒有。我們真的是一樣的。每年,從色彩繽紛的城市風塵仆仆地回來,在村口哭一場,然后回家過年,過完年之后,又在村口哭一場,又奔向色彩繽紛的城市。
過年的初中隨筆篇十二
今年天公作美,于是選擇回老家陪伴父母過年。感受那鄉(xiāng)村的溫馨的民風民俗。
回到村里,發(fā)現街上顯得有點冷清,原來很多人都去城里過年了,可是留下來的人們,還是遵遁往昔的習俗,有條不紊地為過年忙碌。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大嫂大媽們照例要蒸花饃。制作御面?;x是旬邑人招待客人的主食,御面則是一道不可缺少的年夜菜。其制作很麻煩,故而,要在節(jié)前,就蒸夠足夠的花饃,制作大量御面保存,留待來客時食用。
花饃要用最好的麥面,一斗麥只取其最好的那部分白面。先把面粉加入酵子起好,在炕頭放置一夜,變得如同海綿那樣蓬松就好了。蒸時加入適量堿水揉勻,揉成拳頭大的饅頭,然后在每個饅頭頂上抹上溶化的豬油,兩個相對扣在一起,用刀迅速切為相同大小的四塊,最后捏住面塊的兩個下角,輕輕拉長,繞一圈后捏在一起,一只只放入鍋內蒸熟。等鍋解開,蒸片上就是一個個白如雪一般的花饃。吃起來柔韌,軟綿適口。
御面是把和好的面團,放入水中,經過反復搓揉,直至搓得只剩下一點點面筋才作罷。搓過面的水,放置一夜,就沉淀出雪白的一層。潷去水后放入鐵鍋內煉凈水分,就成了柔軟的面團,趁熱搓成細長條,拍扁,一條條放入鍋內蒸三十分鐘就好了,冷卻后就可以食用了。上好的御面,是呈透明的,吃起來光滑柔韌的。家家戶戶過年都不能缺少這道菜的。
從臘月二十八起,人們就忙著走親戚,人們給新結婚的女兒或者外孫外甥送年畫。雖然如今很少有人張貼年畫了,可送年畫這個民俗卻一直沒有改變。只是,年畫已經退化成一種道具。大家?guī)У淖疃嗟?,還是小孩子喜歡的各種吃食,玩具。年節(jié),到女兒家里看看,了解一下女兒外孫一年的生活學習,心里就很欣慰了。
三十夜,村里照例要坐夜的。所有的年輕人,都要熱熱鬧鬧地來到村里長輩家里,大家一起坐在酒桌旁,吃著年夜飯,說道著個人一年來的生活。誰在上海工作,當了廠長了。誰是坐著飛機回家的。誰家的孩子自己辦起加工店??傊乱淮哪贻p人,都很成功,很多人雖然也是打工,可是一個月的工資,也三四千元的。人們說著說著,便感到幸福滿足。覺得生活越過越有滋味了。
大年初一,天剛亮,我們剛收拾好屋子,村里的年輕人就一起來給父母拜年了。父親給大家散了香煙,人們接過加在耳朵上,然后就沖著屋子正中,先作揖,后磕頭,由于人多,場面很壯觀。連一些小孩子,也玩耍似的,模仿著站在門外磕頭??鞓窡o比。
早飯后,是村里婦女給母親拜年的時間,但見一群媳婦們,在幾位大嫂的率領下,走進母親屋里,先拉了一會家常,就排好隊,雙手交叉擺動,然后跪下磕頭。三拜后,母親趕緊拿出糖果。大家嘻嘻哈哈地又去另一家磕頭了。
到了初二,初三,是外甥外孫給外爺舅舅拜年的日子,很多人拖兒帶女地回到娘家,這才是最熱鬧得時分。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匯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道道,好不痛快。
過年的初中隨筆篇十三
年,早已不像兒時期盼的模樣,少了歡喜,多了責任?,F在的孩子也早已不似當初的我們,不再為了穿新衣、戴新帽而歡欣雀躍、手舞足蹈,生活的富足早已使他們習以為常,對年的渴望也顯得可有可無,對他們來說,過年,只不過是放松休息的一個假期罷了。兒時的過年是幸福的,因為忙碌是留給父母的,我們的職責就是開心的玩耍加上吃到平時很少吃到的美味!時過境遷,如今的過年,忙碌是屬于我們的,責任是屬于我們,歡樂是屬于全家的。有了責任,添著忙碌,我們感覺過年是別樣的——累并幸福著!平時少有的陪伴,平日給不了的親情,都想趁著過年一股腦兒的給予補償——對孩子亦對日漸年邁的父母。過年少不了走戚訪友,多數親戚和自家的兄弟姐妹也只有趁著過年時才能得以團聚相見,這是值得可喜的。以前最頭疼的就是走親戚,以為是種負擔,常常在母親一遍又一遍的催促下才走馬觀花似的以神的速度敷衍了事,而今,人近中年,對走親戚卻有了不一樣的感悟,閑話家常也是種幸福!一種如空氣和水一樣平淡卻不可或缺的幸福!正所謂: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
一些印象中威嚴十足、身體硬朗的伯伯叔叔,卻好似突然間變得皓首蒼顏、老態(tài)龍鐘;而一些同輩的哥哥偶爾遇到也需仔細辨認,略顯黝黑的面龐再也不是當初記憶中的樣子,老氣橫秋!歲月,這把無情的刀夾帶著滄桑在每個人的臉上進行著刻畫,是我們忽略了自己的變化?還是這種變化顯現在別人的身上時才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懂得歲月的無情和生活的艱辛?!看著日漸老去或已經逝去的長輩,我們不禁無奈的沮喪,我們失去的不僅是親人,更失去了一種心靈上的支柱,是歲月在告誡我們嗎?告誡我們即將徹底失去的任性和天真,告誡我們不可以再隨意撒嬌、不可以再任性妄為?!取而代之的將是家庭的重擔和生活的溝坎,這是多么可怕的事實!只有孩子才能在長輩面前為所欲為,然而這種機會對于我們來講,卻是一年比一年少了。角色的轉換迫使我們不得不學會堅強與忍耐。該是這樣的年紀,讓我們漸漸懂得了親情的可貴,也再沒有了嫌棄家長里短瑣碎的理由。聽著鄉(xiāng)音,話著家常,才發(fā)現,原來最解鄉(xiāng)愁的依然是地道的方言,不管是說起來還是聽起來都是無比的親切、暖心!溶入,此時便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感慨時光的同時,不禁猛然一驚,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生命!它不以空間為距離,不以財富論英雄,在時光的長河中,再驕艷的花朵,再富足的日子,人,終有老去的一天,而陪伴,才是幸福;團聚,才是福氣!
就像走進生命里的人,注定是前世修來的緣分,不管是擦肩而過還是相知相伴,都值得我們用心去守護,用愛去經營。
年,是過了,春,卻來了;年味,是淡了,親情,卻更濃!這便是這一季歲月教會我的東西,一點一滴,彌足珍貴!
不知不覺,新的曙光已然升起,金色陽光將鋪滿大地,讓我們用幸福的微笑迎接每一個清新的早晨!
過年的初中隨筆篇十四
過年,這是一個普通的、又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
別人家是如何渡過這個年關的?李正方不知道。但是,自已每處在年關時的狀況,自已當然清楚。是呵,一年到頭有多少事?又有多少事需要在年關前處理完畢?中國人的習慣,年,是以農歷年算的。所以,有很多事,都要在年前處理完畢。就是你自已想拖過年,別人也會找上你在年前解決,特別是經濟賬務一類的。這是中國人的習慣,是一項延續(xù)了多少年的習慣!電影《白毛女》正是這個傳統(tǒng)習慣的反映,債主要賬,欠賬的要想著如何渡過年關。因為,就是再多的賬務,只要過了年關,在年關過后很長一段時間,很少有債主追著要賬的。這也是中國人一個比較普遍的習慣吧!這個習慣相當有道理。你想,剛過了年,你債主總要讓人家在新的一年里,有個奔頭?就好比農民,人家要留些錢作春種用;或者做生意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多多少少要有一定的資本才能開展生意;你債主將這些錢要了去,這不是要人家的命了?因此來說,這年前的解決要賬一類事務,也反映了中國人富有的人情味。用一句流行語,這也是人性化的體現。
李正方沒有債務上的事務,但是這不代表他就沒有煩心的事了。多年前,每逢過年,李正方也要為一些債務煩惱。欠了人家的錢,雖說已到了年關,不能還上,但是你總要對債主有個交代。還不上錢,話總還是要說的,不然,債主心里也會不平衡,因此他絞盡腦汁也要多多少少的還上一些。就這樣,每年多少還上一些,幾年下來,李正方總算是無債一身輕了??墒?,每到過年,諾大一個家庭,這過年是不會省心的。很多事都需要李正方操勞,當然,這不是體力事,他只需要多動動腦筋就行了。
李正方要想的是,在過年時,如何讓整個家庭在過年時熱熱鬧鬧,又要體體面面的,不致于讓親戚朋友閑話,又要不多破費,畢竟過年只是幾天的事,一年三百多天的平常、普通日子還是最主要的。
已經多年的年夜飯不在家里吃了。事情也真是無奈,一大家子在過年時都聚在一起,總共有十七、八個人,現在居住的都是商品房,而商品房的面積一般也就是一百多點平方,這怎么能容下這么多人?因此大家一商量,干脆就放在酒店里算了,雖說這樣一來,年味要少了很多,不過反過來也輕松了很多。以往,年夜飯在家里,老伴在吃年夜飯那天,不知有多操勞,現在要輕松多了。到了吃飯的時間,幾個小輩駕車過來,將人載到酒店,只要坐在飯桌上,人到齊了,一聲令下,服務員馬上將菜端上來。酒和飲料是自帶的,這也比用酒店的要少化費很多。雖說是過年,但是該省的地方還是要省。
往年在家吃年夜飯,雖說這是個大團圓飯;但是不可能一家子同時端起筷子,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一桌的菜要慢慢的一碗碗燒出來的。如果等全部煮好了再用餐,早先煮的菜就冷了。所以過年時,老伴是最忙的。等大家吃完了飯,這一大桌還需要收拾和洗抹,等到全部收拾完畢,中央臺的春晚早已一切始了。
現在在酒店吃年夜飯,等大家都吃完了,一大桌菜所存不多,但總有幾只大菜完好如初,這在年青人眼里,吃過剩下的就算了,但李正方是不會隨便浪費的,他讓服務員拿來塑料袋,一盆一盆的倒進袋里帶回家,要知道,這幾盆剩菜也要化上一百多元。拿回家可以食用幾天呢!
但這僅僅是一餐年夜飯;大家都到酒店,從進入酒店到用完餐,再長也不過是三、四個小時,這些都不用李正方操心。
過年的節(jié)日,從過年前開始到年后,一般再節(jié)簡,也要十多天,就是按國家的節(jié)假日算也要近十天。你總不可能在這段時間里天天上酒店?中國人的習慣,春節(jié)期間都要走親訪友,難道你能將每個上門拜年的親友都帶進飯店?不說花銷,在禮節(jié)上也不對,畢竟,在酒店里少了一份親情和年味!所以,在年前一個多月,李正方就要開始置辦一些年貨,和一些傳統(tǒng)的春節(jié)期間飯桌上大家都喜愛的食品。
首先,他要買一百多斤的白菜,這種白菜細長,是江南地區(qū)的特產。白菜買回來,要放在太陽下曬一曬,等新鮮的菜有點蔫了,再用一只缸,將白菜一層層的擺放進缸里,每放一層白菜,要灑上一層鹽,然后,人爬進缸里,赤腳踩,要等到菜里的汁水出來了,再放下一層菜,全部白菜踩完了,上面要放上幾塊大石頭壓住,然后要經過半個多月,這白菜就成了腌菜了,味道很鮮,江南人一般在冬天,都喜歡食用。取缸里腌好的菜,洗干凈,切成段,放在鍋里炒,早上吃早飯時,就著泡飯,一餐早飯就吃好了。或者,將腌菜洗凈,切成段,放上一些豬肉和冬筍,點上火鍋,慢慢的煮,味道鮮美,江南有很人多天天吃都不會厭煩。有時,一段時間不見這道菜還會想念。李正方就經常的想起在改革前,過年時農家殺了豬,用腌菜和剛割下來的豬肉,煮上一大鍋。殺豬的人家,會請上隊里的親朋好友,大吃一頓。這肉和腌菜的香,至今不能忘去。
還有就是買上幾十斤豬五花肉,放上鹽揉搓,然后用一個盛器放上半個多月,等肉腌透了,再取出用清水洗凈,用繩將肉一塊塊系好,放在冬日的陽光下,曬上幾天,等到肉里的油一滴一滴的掉到地上,這肉也就曬好了,然后掛在家里通風的地方。等過了年,一般在正月十五之后。取一塊,用刀切成一片片,放在盆子里,等煮飯時,放進電飯煲蒸,吃飯時這一盆腌肉香氣撲鼻,味道特鮮。它不同于其它地區(qū)的臘肉,它有一股香和鮮,它的缺點是放的時間不長,容易壞。到了現代,人們普遍用上了冰箱,于是人們也用來存放腌肉,這樣放上一年也不會壞。但在食用時,這肉少了一份香。不過這不能改變人們對這腌肉的喜愛到了春天過后,有時,在高興時,取出一塊腌肉,慢慢的將肉切成丁,再用存放在冰箱里的碗豆和肉丁和在一起在鍋里炒,等腌肉炒出油,再放進電飯煲和著糯米煮,在當地,這被稱著碗豆糯米飯。因為肉是鹽的,所以這飯也是鹽的,所以不用其它蔬菜,好吃,又經濟實惠。李正方的表弟在廣東辦廠,廣東地區(qū)氣候不適宜腌肉,有時家鄉(xiāng)的親友去他那里,帶上一、二塊腌肉,他的表弟不知有多高興。
這二件大事辦好了,還要為春節(jié)的菜桌增加一些備貨。因為在春節(jié),菜市場的價格高昂,自已能備的就早早的備一點,一是便宜,而來家里隨時能取出,也方便,不至于來了客人,要趕菜市場,價格貴不說,還不方便。這些桌上的菜也普通的很,無非就是一些雞、魚、鴨以及一些豬內臟?,F在國家的三公控制了,不然,每逢春節(jié),李正方都要為家里人拿回家的海鮮洗上幾天,那些東西都是公款,不化錢,當然,也為春節(jié)飯桌上增添一些色彩。但是,也為李正方帶來不少的勞作?,F在好了,公費控制了,這些免費的海鮮沒了,李正方輕松了不少,同時,他覺得,現在的年味也比以前要濃了很多。人們總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海鮮雖好,但畢竟不是當地特產,李正方還是喜歡當地的風味特產。
李正方有些煩心,過年的年夜飯不在家里過,而一定得去飯店!可是,煩歸煩,又能奈何呢?現在的家庭不都是被蝸居在這小小的商品屋里么?當然,也有住別墅的,但那得有錢,而這真正有錢的,畢竟是少數。李正方不是少數,他只是大多數中的普通一員。因此,這“煩”也只是僅僅而已!
過年的初中隨筆篇十五
轉眼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中國人無比重視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全國上下都醞釀著濃濃的過年氣氛。鮮亮的中國紅裝點著人們的衣著,喜氣洋洋、精神抖擻,男女老少臉上都掛著幸福甜蜜的笑容。街道上人頭攢動,采購年貨的人們大包小包滿載而歸,商家也掙得盆滿缽滿,喜笑顏開。
小時候一到過年是最興奮的,那時候家里窮,平時吃不到什么零食。過年就不一樣了,再窮也要準備年貨,一家人熱熱鬧鬧過個新年。爸媽還會為我們三姐妹置辦一身新衣服,每次新衣服一做好,先收在柜子里,等到年三十洗了澡才能換上??偸浅媚赣H不注意去衣柜里翻出來,偷偷穿上在鏡子面前左照右照,心里美滋滋的。長大以后買來新衣服必定第二天就穿上臭美了,是為了彌補小時候的心結吧,呵呵。
過年前幾天一般家家戶戶就開始忙活開了,要把家里里外外打掃一遍,辭舊迎新么。民間有個風俗,臘月二十三是炤王爺上天,向玉帝稟報民間疾苦的日子,人們?yōu)榱俗屚鯛斚蛴竦鄱嗾f幾句好話,要把家里打掃干凈,然后擺上貢果和炤糖祭拜一番。衛(wèi)生打掃干凈了,年貨采買齊了,就該制作菜肴點心了。熬臘八粥,熏制臘肉和臘腸;做糍粑、炸魚丸、炸紅薯丸子,蒸糯米酒。哎呦,家家戶戶都彌漫著一股香氣,引得人直流口水。每次老媽在廚房里忙活做菜的時候,我就躲在旁邊偷吃,紅燒豬腳、糖醋魚、臘肉炒冬筍;海帶燉排骨,酸蘿卜炒豬肚片、墨魚粉絲湯。哇,數不清了,還沒開飯,我已經吃個半飽了,嘻嘻。老媽發(fā)現我偷吃也不會罵我的,頂多拿筷子敲一下我的頭完事,不疼啊,嘻嘻。
小時候家里沒自來水,要洗的菜得拿到小河邊去洗,這些活都是二姐做。大姐出去工作了,我最小,所以二姐做的最多。寒冬臘月,河風刺骨,二姐邊洗菜邊委屈的掉淚。凍得鼻涕水直流,手發(fā)麻了,就放到嘴邊呵呵,搓熱一下再洗。二姐的手經常長凍瘡,一道道的血口子看了讓人心疼?,F在想起來,其實我在家最受寵,好吃的好玩的都是我的,活也不用我做,我頂多像個小跟屁蟲一樣跟在二姐身邊打打下手。我愛調皮搗蛋,每次闖了禍,都是二姐挨罵,替我背黑鍋。她小時候愛流鼻血,有一次挨了打,鼻血直流,我看到她那個樣子終于感到愧疚了,想安慰她,她卻倔強的要死,不肯理我??墒墙忝们樯?,過不了幾天,她還是一樣帶著我玩。有人欺負我,她照樣義不容辭的'幫我解決麻煩。現在回想起來,也挺有趣的,有時和姐姐說笑,她自個兒也樂個不停。
一切準備就緒,就開始貼春聯了,大紅色寓意吉祥的對聯貼在家門上,增添了許多喜慶。每次我和二姐配合一起動手貼春聯,我搬個板凳站上去粘貼,二姐在下邊指揮,上下左右,忙得不亦樂乎,直到滿意為止,貼完還要讀給老媽聽。年三十下午就開始吃年飯了,開飯之前放上一掛鞭炮,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震耳欲聾;我膽小,經常是捂著耳朵躲在門后面聽。開飯了,大家斟滿白酒和飲料,舉起酒杯,每個人說上幾句祝福的話語,碰個杯,正式開餐了。慈祥的母親臉上掛著欣慰的笑容,平時嚴肅不茍玩笑的父親也露出了難得的笑臉??吹礁改负吞@的笑臉,對我們的祝福和淳淳教導以后,每人發(fā)一個紅包,接過壓歲錢,氣氛一下就放松了。一家人圍著圓桌團團圓圓,其樂融融的氣氛很讓人懷念。
吃完飯,晚上大家坐在一起看春節(jié)晚會。節(jié)目豐富多彩,相聲、小品逗得人哈哈大笑,我記得喜劇明星有趙本山、馮鞏、黃宏、鞏漢林;他們長相奇趣,說話幽默,是人們喜愛的笑星和福星。大人們打牌、話家常,要到一兩點鐘才睡呢。過了十二點,還要放一封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有些人更是守歲坐到天亮,我們小孩子拿上花炮去外邊燃放,飛舞的火花也噴射著我們的幸福。我成年以后遠離家鄉(xiāng),難得回去和家人聚首,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祝福家人幸福、安康。如今單位里邊每年初一都要燃放很多煙花,千姿百態(tài)的煙花色彩斑斕、絢麗繽紛,但是都不如小時候眼里的煙花那么燦爛奪目。
年初一早早起床去給親朋好友拜年,有時候一開門,白雪皚皚,瑞雪兆豐年,這從天而降的禮物讓我們更興奮。一大幫小孩兒穿著漂亮的新衣成群結伴去每家每戶拜年,磕頭,說吉利話要糖吃。那時候不給紅包,去了,毎人都能得到瓜子花生、糖果??诖b得鼓鼓囔囔的塞不下了,干脆拿個塑料袋來裝。我們也不是為了別的,就是好玩,熱鬧。有個瘋婆子,到了過年,看到別人高興她也開心。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穿個花裙子,頭上戴個花頭箍,插上幾根羽毛,那樣子特搞笑,我們逗她唱歌跳舞,開心死了。
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一直都是很熱鬧的,晚上比白天更鬧熱。有北方來的彩船姑娘扭著秧歌,有漂亮的蚌殼精一開一合那扇貝,我們女孩子羨慕的要死。戴著面具拿著蒲扇的大頭娃娃很可愛,拿著旱煙斗男扮女裝的老婦人裝模作樣,惹人啼笑皆非;還有踩著高蹺跳舞的男男女女們,我們得昂著脖子才能看得到他們的臉。當地的舞龍隊和舞獅隊也摻合在一起表演,這些隊伍都要討紅包和彩頭的,每天傍晚,就有人舞著獅子頭和龍頭來每家每戶討紅包,多少不限,是個意思就行。那些舞獅隊的表演很精彩,在大街上用幾張方桌歪歪斜斜的疊放在一起,然后幾只不同的獅子去桌上搶那懸在高處的繡球。每只獅子都由三個人組成,顏色不同,奪得繡球者還有獎品。那些獅子調皮可愛,腦袋一歪一歪,大眼睛一眨一眨,上跳下竄,左右翻騰,有時候還逗小孩子玩,把我們樂得哈哈大笑。舞龍隊也很精彩,長長的布龍要三十個人才能舉得起,分工仔細。舞繡球的在前面帶路,舞龍頭的指揮隊伍形成陣勢,龍身最多人,配合嚴密,龍尾緊跟其后。還有比較簡陋的草龍隊伍,隊伍不長,只有十幾人,表演卻很精彩。鉆火圈的時候,那熊熊燃燒的烈焰看得人提心吊膽,緊張萬分。他們卻是藝高人膽大,有驚無險。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幾支舞龍隊伍在路上相遇還要爭斗一番呢,都搶著做老大,當頭領。旁邊的觀戰(zhàn)者中,有那好事之人拼命扔炮仗,炸得群龍亂舞,人群里炸開了鍋,四處奔逃,擁擠的人潮把年幼的孩子嚇得哭爹喊娘。就算是這樣,人群還是不肯離開,如洪流擠過來推過去,無比擁擠。
到了正月十五鬧元宵的時候,吃元宵,鬧花燈,更加熱鬧。不是有句詩嗎:“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蔽覀內ソ稚峡床薀?,猜字謎,奪獎品。雖然獎品不值錢,但是大伙兒圖的一個高興,熱鬧。那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花燈特別吸引眼球:有荷花燈、傳統(tǒng)的宮燈、魚燈,龍燈和兔子燈。我們兜里揣著壓歲錢,挑自己喜歡的買一盞提著四處瞎逛,人群里鉆來鉆去,哪里熱鬧往哪里鉆,這就是小孩兒的天性吧,呵呵。
過完元宵佳節(jié),這個年也就算過完了,人們恢復正常秩序,大人們回單位工作,孩子們也到了開學的時候了。在忙碌等待中期待著下一個春節(jié)的到來,這個時節(jié)既是一年之中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四季輪回,在忙碌中收獲,在期待中欣喜,這個習俗將一直伴隨中國的傳統(tǒng)流傳下去。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677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