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的一種回顧,也是對未來的一種規(guī)劃。總結要全面而具體,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概括上。以下是經(jīng)過整理和歸納的一些相關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一
玉龍墨綠色,體卷曲,平面形狀如一“c”字,龍體橫截面為橢圓形,直徑2.3――2.9厘米。龍首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端面近橢圓形,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龍眼突起呈梭形,前面圓而起棱,眼尾細長上翹。頸背有一長鬣,彎曲上卷,長21厘米,占龍體三分之一以上。鬣扁薄,并磨出不顯著的淺凹槽,邊緣打磨銳利。龍身大部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wǎng)狀紋,網(wǎng)格突起作規(guī)整的小菱形。值得注意的是,玉龍形象帶有濃重的幻想色彩,已經(jīng)顯示出成熟龍形的諸多因素。
玉龍以一整塊玉料圓雕而成,細部還運用了浮雕、淺浮雕等手法,通體琢磨,較為光潔,這都表明了當時琢玉工藝的發(fā)展水平。山玉龍造型獨特,工藝精湛,圓潤流利,生氣勃勃。玉龍身上負載的神秘意味,更為它平添一層美感。雖然此后我們又發(fā)現(xiàn)了更早的龍形的蹤跡,但紅山玉龍的典型意義仍不容置疑。中華民族向以“龍的傳人”自居,龍的起源同我們民族歷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時代的肇始緊密相關。紅山玉龍對于研究我國遠古的原始宗教,總結龍形發(fā)展的序列都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從這一點上來看,怎樣估價紅山玉龍的文化價值均不為過。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并聯(lián)系實際,思考自己讀書的目的。
教學過程:
一、比較中體會周恩來與其他同學讀書目的的不同,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
(一)其他同學為什么而讀書?
(二)比較周恩來與其他同學讀書的目的,你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體會到:為明理、為做官、為掙錢、為吃飯而讀書,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則是把個人的學習與民族的振興聯(lián)系起來,體會周恩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博大胸懷和遠大抱負。
(三)有感情地朗讀對話部分,并分角色合作讀。
二、補充“閱讀鏈接”,加深對周恩來的認識。
(一)自讀閱讀鏈接內容。
(二)指名讀周恩來寫下的著名詩篇: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三)師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內容,感受周恩來的救國抱負和博大胸懷。
(四)激情誦讀詩歌,指名讀、齊讀。
三、回顧全文,暢談感受。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談談學文后的感受。
1.人物:引導學生從“不解地問”、“打破沙鍋問到底”、“經(jīng)常想”、“沉思”、“靜靜地坐在那里”等處體會周恩來還是個善思的人,并學習這種品質。
2.寫法:體會過渡句、過渡段的用法。
3.感悟:交流自己為什么而讀書。
四、抄寫生字詞:把文中四個字的詞語找出來,抄在自己的“摘錄筆記”上。
五、鼓勵學生課下收集有關周恩來的其他故事,或熟悉的親人或小伙伴們的成長故事,為“綜合性學習”做準備。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帝國主義、伯父、模范、風和日麗、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耀武揚威、巡警、吵嚷、得意揚揚、懲處、抱負、胸懷、喝彩、振興中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地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教學重點:
1、掌握生字詞。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閱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激發(fā)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欲望: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句名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板書)齊讀,個別讀。問為什么這樣讀?(你們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
2、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了解課文的時代背景和周恩來的生平事跡。
二、初步讀文,掃清文字障礙: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指名讀全文,正音。解決“華、索、模、振”在文章中的正確讀音。
3、同桌互讀。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自讀思考:課文章寫了哪幾件事。
(文中寫了三件事,中間有兩次過渡。第一次是過渡句:“一連串的問題使周恩來疑惑不解,好奇心驅使著他,一定要親自去看個究竟?!边@句話承接的上文是周恩來在聽到伯父說的話之后經(jīng)常想問題,說明正是這些問題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要去租界看個究竟,這也就很自然地交代了周恩來闖入租界這件事情的起因。第二次是過渡段,即課文的第9自然段?!皬淖饨缁貋硪院?,同學們常??吹街芏鱽硪粋€人在沉思,誰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本o承上文周恩來在租界里切身體會到“中華不振”的含義?!爸钡皆谝淮涡奚碚n上,聽了周恩來的發(fā)言才解開了這個謎?!边@一句話巧妙地把課文引入了下文對修身課上這件事的敘述。)。
四、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指導有感情朗讀的方法引導學生體會。如,在讀周恩來與伯父的對話時,“為什么?”“那又是為什么呢?”要讀出不解和追問的語氣,體會周恩來對這些事情的關注;“為什么中國人不能去那兒,而外國人卻可以住在那里?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要讀出疑惑不解的語氣,體現(xiàn)出周恩來在疑惑中不斷地追問和思考。
五、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2、談一談作為中國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
(結合課前搜集的有關資料,體會當時我國貧窮落后、遭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社會現(xiàn)實,更加深刻地理解“中華不振”的具體含義,體會周恩來當時的心理感受。)。
六、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思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什么意思?(聯(lián)系圖片過去的中華、現(xiàn)在的中華在你心中的樣子。)。
(聯(lián)系全文體會周恩來從疑惑到靜思到立志的心理變化過程。從“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誰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周恩來一直靜靜地坐在那里,沒有搶著發(fā)言”,到“周恩來站了起來,清晰而堅定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生可以體會到周恩來絕不是出于一時沖動,而是在此之前經(jīng)過了認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了遠大志向,他的志向異常堅定,以后也不會有絲毫動搖。)。
3、抓住“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一句,結合周恩來看到“中華不振”的現(xiàn)實和他在修身課上鏗鏘有力的話語等內容,推想一下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什么,讓學生談一談或寫一寫自己感受到的少年周恩來的內心世界。
七、深入探究,感悟升華:
1、再讀課文對比中理解,思考周恩來讀書的目的與其他同學讀書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使學生體會到,為明理、為做官、為掙錢、為吃飯而讀書,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則是把個人的學習與民族的振興聯(lián)系起來。在這樣的對比中,使學生感受到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抱負。)。
2、以小組為單位提出組內未解決的問題。教師進行恰當?shù)脑u價指導。
3、學了這篇課文,談談你的感受。
4、誦讀課文。
(1)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2)小組讀。
(3)個別讀課文。
八、課外延伸:
1、讀一讀周總理的格言。
2、閱讀《立志爭光》。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四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周恩來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遠大志向的過程,深入地體會周恩來樹立志向的情感歷程。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感悟、朗讀和收集資料的能力。
2、通過課前收集的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開闊學習思路。
4、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你知道哪些名人名言?
2、教師多媒體出示周總理的名言: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五
《中華第一龍》這篇課文描述了中華第一龍的特點,并進一步闡述了龍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通過具體實例說明了中華民族和龍的深厚情感,龍文化淵源流長。
這節(jié)課我經(jīng)過了很長時間的準備,在艾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教案一遍一遍地改,文本一遍一遍地挖,最終感覺收獲頗多。這課的設計我把著力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抓住文本當中的信息,重點了解龍的象征意義以及龍與我們中華民族的關系。按照“提出疑問―抓住信息自己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組織學習,把朗讀課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與解決問題中,發(fā)展學生語言和思維。力求指導學生了解介紹性說明文的語言特點即:信息量大,語言敘述簡潔,初步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在閱讀教學中貫穿作文教學。
一開始,我播放了《龍的`傳人》這支歌曲,讓學生感受其中,接著以龍的成語這個游戲導入新課,然后圍繞課題讓學生進行預測課文的內容,學生預測都在我范圍之列。在后面的教學活動中,我主要是讓學生抓住了課文中的信息進行學習,每一個信息點我都設計了相關的內容,例如: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我首先讓學生在文本中找出什么是圖騰,然后給學生補充一些其它國家的圖騰,學生的興趣很濃。在后面的教學中我自己認為比較滿意的就是講解第四自然段中兩個連詞于是、因此的用法,并告訴他們這兩個詞把文章的經(jīng)脈聯(lián)系起來,在以后寫作文的時候也要注意連詞的用法使文章更加流暢。還有文章當中的一個排比句式的補充,這些都貫穿了作文教學。
通過這次的學習,我知道了語文教學還是得抓住文本讓學生感受。其實一般的說明性文章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我們要不斷地挖掘文本,要讓難點和重點突出。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六
1、認識并理解“帝國主義、模范、風和日麗、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耀武揚威、巡警、吵嚷、得意揚揚、鏗鏘有力、懲處、抱負、胸懷、喝彩、振興中華”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閱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難點: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周恩來的資料;熟讀課文,理解詞語意思,并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寫批注)。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1、出示周恩來圖片。
師:圖片上的人,你認識嗎?關于他,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2、教師總結并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指導“崛”的寫法,初步解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出示詞語,并指名讀。
將詞語放在句子中再讀,并讓學生說說部分詞語的意思。(突出學習方法指導:借助工具書理解、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2、質疑,自主提問。
師:在預習課文之后,有沒有仍然不懂的問題?
3、帶著問題讀或聽讀課文:
指名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在讀文過程中,隨機正音。
引導其他學生邊聽邊想象,在有所發(fā)現(xiàn)或有感觸的地方繼續(xù)留下思考的痕跡。
三、研讀重點,深入感悟。
挖掘有價值的問題,結合課文重點詞句,加以解決。如:
引導如下:
(1)引導學生學習課文1—6自然段,突出對話部分的朗讀指導,體會周恩來耳聞“中華不振”時的疑惑不解。
(2)多媒體出示百年前中國貧民區(qū)和租界地照片,渲染對比,使學生了解當時社會現(xiàn)狀,進一步感知“中華不振”。
(3)讀課文7、8自然段,體會周恩來目睹“中華不振”后的悲憤心情。
(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也可以加上動作、表情,演一演,體會周恩來之所以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是因為他深刻地感受到“中華不振”。)。
2、“中華不振”的現(xiàn)狀,引發(fā)了周恩來怎樣的思考?
讀課文,討論交流。
3、周恩來面對“中華不振”,立下了怎樣的志向?
分別用“清晰而堅定”的語氣讀,用“鏗鏘有力”的語氣再讀。
4、周恩來讀書的目的與其他同學讀書的目的有何不同?(在對比中,使學生感悟到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抱負)。
四、激情朗讀,升華情感。
1、出示課文最后一段,激情齊讀。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一想自己讀書是為了什么?
五、激勵總結,拓展延伸。
齊讀周恩來寫下的著名詩篇: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六、綜合性實踐作業(yè):
回憶自己或了解別人“成長的故事”。然后用講故事、寫文章、編短劇、辦手抄報等方式,展示學習的收獲。
七、板書設計:
立志。
中華不振。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七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課文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3、課文中六次出現(xiàn)了“愛我中華”,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此類歌曲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愛我中華”這句歌詞表達的感情。
2、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一、情景導入,揭題質疑。
1、板書單元主題:民族之花。讀了“民族之花”這幾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2、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同學們可以聽,也可以邊聽邊唱。)。
3、請同學來談談剛才聽歌曲或唱歌曲的感受。
4、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喬羽。
這么熟悉的、感人的歌曲,除了會唱,你對它還有哪些了解?請同學們來交流交流。教師適時補充介紹。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歌詞,讀通句子,標上小節(jié)號。
2、注意生字詞的讀音。
3、檢查自讀情況。
4、指名朗讀。
5、從這段歌詞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標注出來。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文中有多處重復的語句,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小組交流。
(1)多處提到“五十六”。
(2)多處提到“愛我中華”一句。
2、指名朗讀,想想: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1)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個民族比作同一片藍天下的星座,比作大花園里的五十六枝花,比作五十六個兄弟姐妹,體會到民族團結親如一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不管是誰,不論他走到哪里,他最舍不得、最愛的是什么?
(3)文中有幾次提到這句話?
(4)仔細閱讀,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他們表達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小組內聯(lián)系實際想一想詩歌為我們展示了怎樣的場景?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笨勺寣W生說說誰在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舉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3)“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fā)。”你從哪些方面感受到中華雄姿英發(fā)?(青藏鐵路的建成)。
四、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小組比賽朗讀。
3、帶著自己的體會朗讀歌詞。
五、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1、小組里排練,或領唱,或合唱,或歌伴舞,以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2、全班展示。
3、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能為祖國、民族團結做些什么呢?全班交流。
六、作業(yè)設計。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預習《草原》,查閱有關蒙古族的資料。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
2.為祖國擁有豐富的資源、燦爛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美好的未來,為身為中華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教學重點:
了解祖國的過去、今天、明天。
教學難點:
感受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和自豪感。
突破方法:
課前引導學生了解祖國的發(fā)展,課堂上運用多種形式的讀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教學準備:
祖國發(fā)展變化的圖片或資料介紹。
教學預設:
(一)談話引入。
1.通過閱讀資料,同學們,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祖國的一些情況嗎?生自由談。
2.祖國正走向富強,作為他的兒女,你感到什么?
3.那讓我們自豪地說:“(讀課題)中華少年”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1.以充沛的感情朗誦詩歌,讀出自豪、讀出對祖國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后交流讀后的體會。)。
設計意圖:實際上學習這首詩的重點在讀和交流體會。
(三)初讀詩歌,了解大意。
1.自由讀詩,掃清生字障礙。
2.分節(jié)抽生讀詩,檢查讀音并正音。注意:滸、蹣跚、縈、璀璨、笙、嗩、競的讀音,哈是多音字,在本詩中讀三聲。
3.默讀全詩,提出不理解的詞語或不理解的地方。
如: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飛。
莽莽:形容遼闊,無邊無際。
縈繞:縈回。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本文指更美好。
比翼聯(lián)翩:翅膀挨著翅膀(飛)。
4.快速瀏覽,想想這首詩寫了什么?
(介紹了我們祖國豐富的資源、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嶄新的發(fā)展和我們中華少年的志向:要譜寫祖國更璀璨的詩篇。)。
(四)多種形式的讀,感悟中華少年的自豪感。
1.我們在座的每個同學都是中華少年,那請同學們自己朗誦,說說朗誦這首詩的感受。
2.小組分角色朗誦,評價朗誦的情況。(著重從感情方面)。
3.抽幾個學生表演朗誦,大家朗誦齊讀的部分。然后說說通過朗誦,你體會到了。
什么?
4.自己試著表演朗誦。
總結:
中華少年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們能為祖國譜寫璀璨的詩篇!
作業(yè)設計:寫感受。
1.朗誦了這首詩,此時,你的心情怎樣?想到了什么?請寫一寫。自由發(fā)揮,文體不限。
2.交流寫的情況和綜合性學習的情況。
自豪驕傲。
設計意圖:簡潔的板書是我們的追求,又體現(xiàn)本文中心“歷史和未來由我們焊接,時代的接力棒要靠我們相傳”。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九
教材分析:
熱愛祖國是人世間最純潔最博大的情感,本詩作者以新時代中華少年的視角激情贊美了祖國,抒發(fā)了作為中華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中華少年建設中華的堅強決心。全詩共8個小節(jié)。第1節(jié)以壯麗廣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華少年的颯爽英姿,這是全詩的總起。從結構上來說是先分后總,“雪蓮”喻指純潔,“海燕”喻指勇敢樂觀,“雛鷹”喻指抱負遠大,“山丹丹”喻指熱烈頑強,末句小結中華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長的希望”。第2、3、4節(jié)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視角展開:第2節(jié)是寫祖國錦繡的山川哺育了中華少年;第3小節(jié)寫祖國悠久的文化滋潤著中華少年;第4節(jié)是寫祖國特有的民族傳統(tǒng)風俗滋養(yǎng)了中華少年。這三個小節(jié)結構上都是先分后總。第5節(jié)是回顧中華母親的艱難歷程,曉喻中華少年應該繼承先輩的志愿。第6、7節(jié)是寫中華少年的誓言,表達了中華少年的堅強決心和豪邁情懷。第8節(jié)是全詩的總結。
學生分析:
現(xiàn)在升入六年級的學習,是小學的最高年級,學生除了自豪以外,學習還有一定的壓力,因為除了學習更多、更深的知識以外,還要將六年的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不過學生掌握了一些良好的學習方法。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語言知識,部分學生對愛國人物、愛國名句,愛國的故事,以及對祖國的屈辱史和輝煌成就也有所了解,對分析課文、理解文章的內涵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
2.為祖國擁有豐富的資源、燦爛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美好的未來,為身為中華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教學準備:祖國發(fā)展變化的圖片或資料介紹。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通過閱讀資料,同學們,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祖國的一些情況嗎?(生自由談)。
2.祖國正走向富強,作為他的兒女,你感到什么?
3.那讓我們自豪地說:“(讀課題)中華少年”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1.以充沛的感情朗誦詩歌,讀出自豪、讀出對祖國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后交流讀后的體會。)。
實際上學習這首詩的重點在讀和交流體會。
(三)分配任務,學生自讀詩文。
1.生分四人小組,自己分工。教師出示學詩指導。
a小組分工,甲乙丙丁四個角色。
b四人合作朗讀詩文。
c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與小組成員討論得出結論。(可借助學習工具幫助學習,如字典)。
d討論每節(jié)詩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怎么樣的一種感情。
e帶著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讀。
f換角色再讀詩文,將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話表達出來。(文體不限,字數(shù)不限)。
2.生分組活動。
(四)全班交流學習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讀詩文。
2.生交流小組尚未解決的問題。
3.生交流每節(jié)詩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介紹了我們祖國豐富的資源、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嶄新的發(fā)展和我們中華少年的志向:要譜寫祖國更璀璨的詩篇。)。
(詩文表達著,作為一名中華的少年,無比自豪,卻又責任重大的感情。)。
4.交流自己寫的感受,在聽別人感受后,可以充實自己的感受。
(四)朗誦比賽,評比總結。
1.各組再分工,練習朗誦,準備比賽。
2.朗誦活動,各組上臺朗讀,可以一個小組朗誦一個小節(jié)來評比。
3.評比總結。
中華少年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們能為祖國譜寫璀璨的詩篇!
板書設計???????????????????*中華少年。
自豪??驕傲。
做個愛祖國的少年。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計的: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讀出內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培養(yǎng)學生分角色、表演朗誦的能力;感染教育學生要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祖國。教學重點是分角色、表演朗誦課文。教學難點是學生要讀出內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v觀這節(jié)課,成功之處有:1、以讀帶講: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誦、分角色朗誦、表演朗誦,進而使學生以充沛的情感讀出內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2、課前讓學生大量查找和本文有關的歷史典故、傳統(tǒng)風俗的資料、圖片和小故事,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交流匯報機會,激發(fā)了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對詩歌情感的把握與感悟。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十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歌詞內容。
2、憑借歌詞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民族情和愛國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體會歌詞結尾點題、首位呼應、反復詠嘆的表達方式。
引導學生通過歌詞領悟民族之間和睦相處的美好感情,充分認識到我們的祖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整體,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親相愛,我們的祖國才會蒸蒸日上、興旺發(fā)達。
一、歌曲導入:
1、同學們,喜歡聽歌嗎?希望老師今天播放的歌曲你們也會喜歡,但在播放歌曲前,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會唱的同學請隨著錄音機一起唱,好嗎?聽?。ń處煵シ鸥枨稅畚抑腥A》。)。
2、你們知道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嗎?對了,《愛我中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這首歌的歌詞。(教師板書課題)。
3、簡介歌詞作者、演唱者和寫作背景。
4、學生交流搜集的各民族的資料。(給予學生及時的評價)。
二、講讀課文:
1、每個民族有每個民族的特色,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和風俗,我們就是說上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能說完,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課文——(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個人、同桌、小組等)讀課文。
(要求:只要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3)學生讀課文。(指3——4名學生讀后齊讀)。
2、請同學們自由讀歌詞的第一部分:
(1)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或你讀出了什么?
a、比喻句。
b、情感表達:雖然五十六個民族各有特色,雖然五十六個民族語言存在差異,但是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的心聲——愛我中華,是永遠不會變的。
課件出示少數(shù)民族圖片:(傣族、蒙古族、維吾爾族……)。
(2)學生朗讀。(學生自愿起來朗讀后齊讀)。
3、既然五十六個民族表達了一個意思——愛我中華,那都體現(xiàn)在哪里呢?請同學們默讀歌詞第二部分。
(1)組織交流:
1)我讀出了:體育健兒為了祖國的榮譽,在世界賽場上爭金奪銀。
a、師:你從哪句當中體會到的?
生:從“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
課件出示:(劉翔跨欄、姚明、邢慧娜萬米跑……)。
2)我讀出了:中國很強大。
a、師:你從哪句當中體會到的?
生:從“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生舉例:蛟龍?zhí)枴?,工程師在建設我們的祖國。)。
b、師:難道就工程師在建設我們的祖國嗎?
生:不是。(一一列舉:工人、農(nóng)民、醫(yī)生、教師……,都在為祖國的建設出力,都在建設我們的祖國。)。
c、師:這些人(出示圖片),也就是各行各業(yè)的從業(yè)者,都為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辛苦而忘我地工作著。
3)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我發(fā)現(xiàn):“愛我中華”這四個字在第二部分歌詞中出現(xiàn)4次……。
結合理解:反復的修辭方法,逐步深化表達的思想感情。
4)還有嗎?
課件出示:(蛟龍?zhí)栂潞?、奧運健兒站在領獎臺上……),包含了中華各族兒女昂首闊步推動著偉大的祖國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課件的圖片)。
(3)學生朗讀課文。(分角色后齊讀)。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總結全文:
1、樸實的語言,歡快的節(jié)奏,寫出了我國56個民族兒女團結一心、愛國愛家的深厚情感。歌詞也用比喻、反復等修辭方法寫出了各民族兄弟姐妹親如一家的喜人情景。
2、那就讓我們隨著音樂的節(jié)拍,踏歌起舞吧?。▽W生隨音樂唱《愛我中華》)。
四、作業(yè):
仿照課文,編一首自己的歌詞或詩歌,下節(jié)課交流。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十一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2、了解歌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學習歌詞的寫作手法。
3、學習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4、自學生字詞語,背誦課文。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2、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此類歌曲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愛我中華》,欣賞后提問: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在我們國家生活著不同的民族,你們知道有多少個民族嗎?(列舉幾個)。
2、這些民族雖然語言不同,風俗也不一樣,但他們相互尊重,情同手足,愛國愛家,就像一個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樣和睦相處。
3、老師今天也想教你們唱這首歌,你們想學嗎?當然要想唱好一首歌,首先要理解歌詞的意思,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歌詞吧!
(二)、請學生介紹收集的資料:
詞作家:喬羽,他是我國著名的詞作家、劇作家、音樂文學理論家,他創(chuàng)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歌詞,有《人說山西好風光》、《思念》、《難忘今宵》,以及我們三年級學過的《讓我們蕩起雙漿》等。
曲作家:徐沛東,我國著名作曲家。
歌詞背景:本篇課文《愛我中華》是一首歌詞,是作者在20世紀90年代初創(chuàng)作的,是為在廣西舉行的第四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運動會開幕式大型文藝表演而創(chuàng)作的主題曲,后來被廣泛傳唱。
(三)、教師小結補充。
(四)、自由讀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順。
2、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用“_”或“?”畫出來??稍谛〗M內與同學討論交流。
(五)、匯報讀懂的情況:
1、文中有多處重復的語句:
(1)多處提到五十六。
2、課文有兩部分,分別寫了什么?
第一部分有兩句,將五十六個民族比喻成“星座”、“花朵”、“親密的兄弟姐妹”,樸實的語言,體現(xiàn)了各民族的親密團結。他們的語言雖然存在差異,但有一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那就是“愛我中華”。
第二部分共有五句話。前三句分別勾畫了三幅圖畫,哪三幅?第一幅,各族健兒在賽場上為祖國摘金奪銀、頑強拼搏的情景(結合剛結束的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及殘奧會說一說);第二幅,各行各業(yè)的從業(yè)者為建設美好的家園而忘我工作(農(nóng)民,建筑工人,環(huán)衛(wèi)工人等);第三幅,謳歌了中華各族兒女昂首闊步推動偉大的祖國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3、六句重復的“愛我中華”,從這些重復的語句你體會到什么?
體會到各民族的親密團結,他們對祖國濃烈的愛。
4、指導生學生感情朗讀,體會“愛我中華”每次重復所表達的情感。
(六)、課外延伸。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偉人都是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建功立業(yè)的典范,如周恩來、詹天佑及之前學過的大數(shù)學家華羅庚等。
(七)、學生談學習感受。
1、激發(fā)了我們的愛國熱情。
2、教育我們要團結奮進。
3、我們要學習先輩們的精神,從小樹立長大為祖國建功立業(yè)的遠大理想。
(九)、小結。
附:板書設計。
“兄弟姐妹”?????????????????雄姿英發(fā)。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2.學習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3.交流感受,并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學習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在我們國家生活著不同的民族,你們知道有哪些民族嗎?(自由說)。
2.這些民族雖然語言不同,風俗也不一樣,但他們相互尊重,情同手足,愛國愛家,就像一個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樣和睦相處(放歌曲愛我中華)。
2、沈老師想教你們唱這首歌,想學嗎?要想唱好一首歌,首先要理解歌詞,那我們就一起去學習歌詞吧?。ò鍟n題:愛我中華)。
二、簡介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
三、初讀,讀通。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用“_”或“?”畫出來。在小組內與同學討論交流。
四、再讀,在你讀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并寫下你的感受。
五、交流感受。
(鼓勵大膽發(fā)言)。
六、細讀感悟。
1、文中有多處重復的語句,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小組交流。
(1)多處提到五十六。
2.這些重復的語句告訴了我們什么?
(團結???愛國)。
3、聯(lián)系實際想一想詩歌為我們展示了怎樣的場景?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笨勺寣W生說說誰在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舉出自己所知道的人或事。
(3)“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fā)?!毕胍幌霑钦l雄姿英發(fā)?
(4)你作為一個中國人你為國家做了什么?仿照這三句自己寫出一到兩句。全班交流。
4.指導有感情朗讀。
5、指名有感情朗讀。
6、師生對讀,老師讀其他句子,學生齊讀“愛我中華”。
八、小結。跟唱《讓我們蕩起雙槳》。
板書設計。
團結??????愛國。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十三
熱愛祖國是人世間最純潔最博大的情感,本詩作者以新時代中華少年的視角激情贊美了祖國,抒發(fā)了作為中華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中華少年建設中華的堅強決心。全詩共8個小節(jié)。第1節(jié)以壯麗廣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華少年的颯爽英姿,這是全詩的總起。從結構上來說是先分后總,“雪蓮”喻指純潔,“海燕”喻指勇敢樂觀,“雛鷹”喻指抱負遠大,“山丹丹”喻指熱烈頑強,末句小結中華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長的希望”。第2、3、4節(jié)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視角展開:第2節(jié)是寫祖國錦繡的山川哺育了中華少年;第3小節(jié)寫祖國悠久的文化滋潤著中華少年;第4節(jié)是寫祖國特有的民族傳統(tǒng)風俗滋養(yǎng)了中華少年。這三個小節(jié)結構上都是先分后總。第5節(jié)是回顧中華母親的艱難歷程,曉喻中華少年應該繼承先輩的志愿。第6、7節(jié)是寫中華少年的誓言,表達了中華少年的堅強決心和豪邁情懷。第8節(jié)是全詩的總結。
現(xiàn)在升入六年級的學習,是小學的最高年級,學生除了自豪以外,學習還有一定的壓力,因為除了學習更多、更深的知識以外,還要將六年的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不過學生掌握了一些良好的學習方法。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語言知識,部分學生對愛國人物、愛國名句,愛國的故事,以及對祖國的屈辱史和輝煌成就也有所了解,對分析課文、理解文章的內涵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1.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
2.為祖國擁有豐富的資源、燦爛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美好的未來,為身為中華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教學準備:祖國發(fā)展變化的圖片或資料介紹。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通過閱讀資料,同學們,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祖國的一些情況嗎?(生自由談)。
2.祖國正走向富強,作為他的兒女,你感到什么?
3.那讓我們自豪地說:“(讀課題)中華少年”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1.以充沛的感情朗誦詩歌,讀出自豪、讀出對祖國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后交流讀后的體會。)。
實際上學習這首詩的重點在讀和交流體會。
(三)分配任務,學生自讀詩文。
1.生分四人小組,自己分工。教師出示學詩指導。
a小組分工,甲乙丙丁四個角色。
b四人合作朗讀詩文。
c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與小組成員討論得出結論。(可借助學習工具幫助學習,如字典)。
d討論每節(jié)詩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怎么樣的一種感情。
e帶著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讀。
f換角色再讀詩文,將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話表達出來。(文體不限,字數(shù)不限)。
2.生分組活動。
(四)全班交流學習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讀詩文。
2.生交流小組尚未解決的問題。
3.生交流每節(jié)詩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介紹了我們祖國豐富的資源、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嶄新的發(fā)展和我們中華少年的志向:要譜寫祖國更璀璨的詩篇。)。
(詩文表達著,作為一名中華的少年,無比自豪,卻又責任重大的感情。)。
4.交流自己寫的感受,在聽別人感受后,可以充實自己的感受。
(四)朗誦比賽,評比總結。
1.各組再分工,練習朗誦,準備比賽。
2.朗誦活動,各組上臺朗讀,可以一個小組朗誦一個小節(jié)來評比。
3.評比總結。
中華少年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們能為祖國譜寫璀璨的詩篇!
自豪驕傲。
做個愛祖國的少年。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計的: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讀出內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培養(yǎng)學生分角色、表演朗誦的能力;感染教育學生要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祖國。教學重點是分角色、表演朗誦課文。教學難點是學生要讀出內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v觀這節(jié)課,成功之處有:1、以讀帶講: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誦、分角色朗誦、表演朗誦,進而使學生以充沛的情感讀出內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2、課前讓學生大量查找和本文有關的歷史典故、傳統(tǒng)風俗的資料、圖片和小故事,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交流匯報機會,激發(fā)了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對詩歌情感的把握與感悟。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十四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能讀出內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2.通過朗讀,加深對這首詩的體會。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詩的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朗讀,加深對詩歌的體會。
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讀通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朗讀,大聲讀,把詩讀流暢,初步了解文只一些詞句的含義,整體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
(2)同桌交流朗讀。
(3)分角色朗讀,可四人合作讀,也可全班分角色朗讀。
(4)教師適時糾正指導。
二.讀懂,把課文讀得有聲有色。
(1)自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詩歌的情境,說說自己最喜歡讀哪一節(jié)。
(2)指名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教師適當指導與點撥。
(3)讀后談體會。
第一節(jié):中華少年的颯爽英姿通過哪些詞語表現(xiàn)出來?你由這些詞語產(chǎn)生哪些聯(lián)想?
第二節(jié):祖國的大好河山還有哪些給你人生的啟迪,借助詩歌的表達來說一說。分角色浪讀第二節(jié)。
第三.四節(jié):這兩節(jié)詩中,出現(xiàn)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與先烈?你最想給同學們介紹的是哪一位?注意詩歌的用典。
第5~8節(jié):涉及到哪些重要的歷史事件?有感情的朗讀,理解詩句。
3.朗讀升華。
(1)自由朗讀全詩,用一兩句簡潔扼要的話,說說讀這首詩的體會。
(2)分角色朗讀。推薦四位同學表演朗讀,入情入境地感受詩句的情感。
(3)組合.排練詩朗誦。
三.課堂小結。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會唱歌曲。
2.通過反復朗讀詩歌,激發(fā)學生的民族感、愛國情。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建設祖國大家庭的美好情感。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 歌曲《我和你》《愛我中華》??????????幻燈片。
一、激趣導入:
1、播放奧運會會歌《我和你》。
你們知道剛剛聽的是什么歌嗎?(29屆奧運會主題歌)。
2、揭題。
是呀,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我們全世界人民的盛會,每一屆的主題歌都很受歡迎,除了奧運會的主題歌,其實其他運動會上創(chuàng)作的主題歌也同樣被大家喜愛。早在1991年,也就是十七年前,我國的第四屆少數(shù)民族運動會上也有一支大家很喜愛的主題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愛我中華》板書。知道作者是誰嗎?(喬羽)想不想唱這首歌?(想)不過要把它學好了才能唱。
二、初讀、疏通文本。
1、自讀,勾畫出不認識的詞語或者讀不準的地方。
2、再讀詩歌,特別是剛才勾畫的地方要反復讀,爭取把詩歌讀準、讀通、讀順。
4、小聲齊讀詩歌。
5、學習生字。
6、流利的讀一讀詩歌。(齊讀)。
三、學習第一節(jié)。
1、自己小聲讀一讀這個小節(jié),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比喻句?????????。
師:這句話中把什么比作什么?喬羽爺爺為什么要把他們比作星座、花朵呢?(幻燈出示圖片)。
他們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就像花園里盛開的花朵一樣,他們亮閃閃的裝飾品就像天空中閃爍的星星一樣)。
師:看剛才你們發(fā)現(xiàn)的這個比喻句寫得多美呀!女孩子一起來讀一讀。(幻燈出示)。
生:因為他們都是中國人,他們都愛祖國。
師:你也是一個熱愛祖國的孩子。
請男孩子用響亮的聲音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
3、背誦第一小節(jié)。
男孩子讀得精神,這一節(jié)能背誦了嗎?請同桌小聲背一背這一節(jié)。讓我們想象著那美麗和諧的場景一起來背一背。
四、學習第二小節(jié)。
1、默讀第二小節(jié),邊讀邊勾畫愛我中華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是星座就有光芒是花朵就會芬芳,是祖國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就會將愛我中華用實際行動來表示。邊讀邊勾畫愛我中華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勾畫?奮起步伐?建設國家?雄姿英發(fā))。
2、交流反饋。
愛我中華表現(xiàn)在哪里?板書:奮起步伐?建設國家?雄姿英發(fā)?(燈片出示前三句)。
3、學習第二小節(jié)前三句。
默讀前三句,你想到些什么呢?想好的孩子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
從健兒奮起步伐想到。
生:我想到今年奧運會上我國選手獲得了51枚金牌,100枚獎牌,
師:說得真好,不止是他們還有許多少數(shù)民族運動員在賽場上獲獎(幻燈出示少數(shù)民族運動員)。
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想說的?
師:請懷著你的這種感受來讀一讀。
從建設我們的國家想到:
生:我想到了有無數(shù)的人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著,為建設國家出一份力。
師:有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在為建設國家奉獻力量,你想懷著怎樣的感受來讀一讀這三句話。和他有同樣感受的孩子看著大屏幕讀一讀。
我從雄姿英發(fā)想到。
生:科學技術方面,我們的神州五號、六號已經(jīng)發(fā)射成功了。
師:懷著你內心的感受讀一讀這三句。
4、仿寫加深理解,強化感情。
是啊,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為了能更好的建設祖國你想做點什么呢?看呀,喬羽爺爺在本節(jié)的第四行只寫了愛我中華,沒有寫要怎么做很遺憾,你能把你的想法寫在第四行后面嗎?寫一寫。
5、交流。
6、朗讀。
孩子們寫得真好,把你剛剛寫的帶進詩歌一起來讀一讀這四句話。
7、理解詩歌中的反復詠嘆。
8、輪讀;出示原文。
9、誦讀升華感情,
9、背一背。
我們來比一比,1、2組背第一節(jié),3、4組背第二節(jié),。
五、唱一唱。
配樂小聲的唱一唱。
板書。
奮起步伐?????????讀。
愛我中華????????建設國家?????????誦。
雄姿英發(fā)?????????唱。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2、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此類歌曲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3、自學生字詞詞語,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2、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此類歌曲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教學過程?:
一、點明本單元主題。
1、板書單元主題:民族之花。
2、讀了民族之花這幾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3、預習后對這一單元有了哪些了解?
二、歌曲導入??,整體感知。
同學們可以聽,也可以邊聽邊唱。
請同學來談談剛才聽歌曲或唱歌曲的感受。(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只要談出自己的一點感受就可以。)。
2、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
這么熟悉的、感人的歌曲,除了會唱,你對它還有哪些了解?請同學們來交流交流。教師適時的補充介紹。
三、感情朗讀,進一步整體感知課文。
1、自由朗讀歌詞,讀通句子,標上小節(jié)號。
2、注意生字詞的讀音。
3、檢查自讀情況。
指名朗讀。從這段歌詞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標注出來。
四、細讀感悟,美讀背誦。
1、文中有多處重復的語句,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小組交流。
(1)多處提到五十六。
2、指名朗讀,想想: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1)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個民族比作同一片藍天下的星座,比作大花園里的五十六枝花,比作五十六個兄弟姐妹。體會到民族團結親如一家。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2)不管是誰,不論他走到哪里,他最舍不得、最愛的是什么?
(3)文中有幾次提到這句話?
(4)仔細閱讀,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他們表達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小組內聯(lián)系實際想一想詩歌為我們展示了怎樣的場景?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笨勺寣W生說說誰在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舉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3)“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fā)?!笨勺寣W生想想是誰雄姿英發(fā)?
(4)你作為一個中國人你為國家做了什么?仿照這三句話自己寫一到兩句。全班交流。
指導有感情朗讀。
4、帶著自己的體會朗讀歌詞。試著背誦。
五、形式多樣唱歌曲,升華情感。
1、小組里排練,或領唱合唱,或歌伴舞,以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愛。
2、全班展示。
六、作業(yè)?設計。
必作: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2、唱這首歌。再找一找其他相似的愛國主義歌曲。
3、預習《草原》查閱有關蒙古的資料。
選作:
搜集有關民族的諺語和民族的風俗節(jié)慶文化。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十七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認識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學會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
2、能運用所學比例尺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在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回球一幅圖的比例尺。
教學難點:根據(jù)實際距離確定一幅圖的比例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2、一條線段長是1毫米,你能在圖紙上畫出來嗎?
二、新課探究。
1、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根據(jù)剛才的活動情況,想想什么叫比例尺?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也可以寫成分數(shù)形式。
2、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的認識。
(1)示中國地圖,比例尺1:6000000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學生: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60000000厘米。
(2)示北京地圖:觀察這幅圖的比例尺,和上幅圖有什么區(qū)別?
師:這是兩種類型的比例尺,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可操作性強,便于估計。
(3)師:你會把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嗎?
40千米=4000000厘米。
1:4000000。
思考: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應該注意什么?
(4)學習放大的比例尺。
生:比例尺2:1表示圖上距離2厘米等于實際1厘米。
(5)比例尺的書寫特征。
觀察:1:60000000??1:40000002:1。
思考:比例尺書寫形式有什么特征?
總結:為了計算簡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三、新知應用。
下面我們來試著計算比例尺。
四、鞏固應用。
1、基本練習。
(1)一幅圖的和()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的地圖上,圖上距離1厘米是實際距離()。
(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圖上,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倍。
2、完成例1后做一做。
五、全課總結。
中華第一龍教學設計篇十八
1、知識目標:中華文化的基本內容、特點、影響,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中華文化,代代傳承的中華美德。
2、能力目標:
以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文化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了解中華美德的基礎上,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并轉化為實際行動。
二、教學重點: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
三、教學難點:代代傳承的傳統(tǒng)美德。
四、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事例法等。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用具: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請同學們欣賞歌曲《中國話》,邊欣賞邊思考:在歌曲中都介紹了哪些內容?
(學生認真聽,并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導入新課。)。
(二)新授。
(板書課題)燦爛的中華文化。
師:通過聽歌曲我們感受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接下來我們就“話一話”中華文化。
(活動一)【話文化】1、你還了解哪些中華文化?
2、你喜歡哪種形式的中華文化?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補充總結。)。
師:通過學生列舉中華文化的實例,我們發(fā)現(xiàn)中華文化豐富多彩、包羅萬象,那么具體來說中華文化的基本內容是什么?請同學生閱讀教材65頁末段。
(教師點名學生回答。)。
(學生根據(jù)教材回答教師問題,教師提示總結。教師使用多媒體展示材料,向學生講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師: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的一方面特點,下面我們來看教材64頁上的探究,通過探究活動總結一下中華文化的.另一特點。
(活動二)【比一比】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每小組的同學分別回答探究上的問題,看哪一組回答得好,然后每組推薦一名同學概括中華文化的另一特點。
學生總結出:源遠流長。
(教師解釋源遠流長的原因。)。
師:下面我們來看“相關鏈接”。
【相關鏈接】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上的相關鏈接,進一步證實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綿延不絕。
(學生否認,異口同聲回答是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中華文化。)。
教師點撥:既然各民族為中華文化都做出了貢獻,那么各民族之間就要平等、團結、共同繁榮,彼此不要歧視欺壓。
(活動三)【說一說】學生列舉一些格言,并說說對做人做事的影響。教師由探究活動引出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深遠影響。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例子,進一步證明中華文化的影響深遠。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學生講述故事并回答問題,教師根據(jù)探究活動得出結論:既然傳統(tǒng)美德影響我們的一言一行,影響我們的生活,影響著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那么我們對傳統(tǒng)美德,就要薪火相傳。)。
師:那么代代傳承的美德有哪些?(學生回答)。
師:中華傳統(tǒng)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實踐的發(fā)展,其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那么,請同學們想一想與時俱進的傳統(tǒng)美德有哪些呢?我們先來完成一個連線題,根據(jù)連線題解決我們的問題。(學生完成連線題,教師總結補充)。
(活動五)【做一做】作為中華兒女,你打算為傳承中華文化做點什么?學生各抒己見,教師補充。
(三)總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中華文化的基本內容、特點、影響,以及中華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在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的同時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對于中華文化,我們不僅要繼承,而且要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中華文化才能更具生命力和凝聚力。請同學們看板書,像不像一朵花?如果它是一朵花,那我們就共同祝愿中華文化這朵璀璨的奇葩,越開越芬芳,越開越美麗!
師:下面到了我們每節(jié)課的輕松驛站時間。
(活動六)【輕松驛站】請三名同學講幽默笑話。
(四)鞏固練習。
多媒體展示習題,學生思考并完成。
(五)布置作業(yè)。
同學們課后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創(chuàng)作或收集一個文學小作品。(備注:可以是詩歌、對聯(lián)、繞口令、快板、寓言故事、名言警句、諺語等等)。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72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