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后所產(chǎn)生的個人感受和思考。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需要我們全面深入地理解書中的主題和思想內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些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閱讀這些范文,借鑒它們的寫作技巧和思考方式,寫出自己獨特且有深度的讀后感。讀完一本好書之后,寫一篇有價值的讀后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它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書中的知識和思想,同時也能夠提升我們的寫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些范文吧,相信會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一
中國,具有“禮儀之邦”的稱號。我們的校園禮儀,逐日向我們每一個中小學生發(fā)展。一幅幅的照片,一張張的廣告,一塊塊的板牌,在校園里到處可見。當同學們在吵鬧時,看見旁邊的板牌上寫著“不能吵鬧”,就安靜下來;當同學們在打架時,看見旁邊的廣告上寫著“不準打架”,就不會再打架了。課堂上,一聲“老師好”使老師感到欣慰。
中國上下五千年,多少文明禮儀的好榜樣,孕育著有文明禮儀的人類。文明禮儀,不僅僅只包括禮貌,還包括了人的一言一行。在學生中,只有有禮貌的學生才能受到別人的贊揚;在工作者中,.只有有好習慣的工作者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在生活中,不僅僅只有例子,還有醫(yī)生.科學家.軍人等等,這些都是文明禮儀的支柱。愿文明之花開遍全球大地!
今天下午,我們收看了《小學生文明禮儀》的電影,我知道了以往自己犯下的錯誤,而感到羞愧。但是青少年正如春天的小草,萌發(fā)新芽。文明禮儀教育是一顆有生命力的種子,只要適時播下這粒種子,它就會在我們的心靈中生根,并在青春花季結出豐碩的果實。因此,講文明,懂禮貌是億萬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中國是禮儀之邦,被外國人贊嘆中國的文明歷史。那么,以往的中國怎樣才成為禮儀之邦的呢?“文明從我做起”這句口號,大家都并不陌生,可誰又真正地把它牢記在心,做出真實行動呢!一個個小小的家庭組成一個大家,那是國家,那什么是家呢?就是由一個個成員組成的。所以,一個國家中人最重要的。只有當每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么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還離我們有一段距離。在我們校園里,增加了紙屑灰塵,極不和這美麗和諧的校園。這一種種不文明的行為,漸漸地讓人們的心中中國曾是文明禮儀之邦。
文明之花,隨處可見。只要我們管好自己的手腳;管好自己的嘴。文明,只是人與人直接的一種距離,只要撿一下紙屑,往往文明之花就會在你的心中開放!舉手之勞,會讓自己感動快樂和幸福。文明往往是一張紙那么厚,那么你就做到了文明。
文明,只是人的肩膀……文明是一種象征。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二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說起文明禮儀,我就想起一個看過的故事。
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著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干掉在地上。母親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說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兩人彎腰撿起地上的碎餅干。
就這么一個故事,就這么普通的一幕,不由我想起了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一想,不是嗎?無論是這位母親,還是孩子將來的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jié)中已有了答案。
而現(xiàn)實中,還有不少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說到文明素質,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自我約束的態(tài)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了然的區(qū)別。
讓我們學做文明人,清潔環(huán)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三
書是我們的好友,書是我們的知己,書是我們的寶庫……翻閱幾年來的書,又有了重新的體會。不經(jīng)意間,我翻到了《文明禮儀教育》這本書,再翻翻看看,我又感觸很深:弘揚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在這本書中,講述了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來歷,習俗等。其中春節(jié)的來歷更是讓人激動人心: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頭長觸角,兇猛異常?!澳辍本幼≡诤5?,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這使人們非常害怕。“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澳辍比绾慰梢赃^去呢?據(jù)說“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對聯(lián)、燃放爆竹以驅除“年”;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竄友道喜問好,相互慶賀平安度過了“年”關。根據(jù)這個故事,春節(jié)貼春聯(lián),走親訪友,吃餃子等習俗就一代又一代的遺傳了下來。
這些習俗是見證著中國五千年歷史的文化,但現(xiàn)在卻有許多青年人卻對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不以為然。
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中國的文化瑰寶,是我們的榮耀,是我們的驕傲,我們應該把它發(fā)揚光大,讓傳統(tǒng)節(jié)日更好地在中國,在世界上立足!
弘揚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們應該保護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四
這本禮儀書里有一篇文章讓我深有感觸。那一篇文章的名字叫《別讓你的文具叮當作響》。因為在我上一、二年級時,我的文具盒一直掉下去,經(jīng)常發(fā)出叮叮當當?shù)穆曧懀晕易x了這篇文章后,我就會想起一、二年級時,我的文具用品一直掉下去,發(fā)出的'聲響總會把同學嚇一跳,有時還打斷了老師的講課。每當想到這,我的臉不禁紅了起來。
我想:我從現(xiàn)在開始,再也不讓文具叮當作響了。我要想方設法盡可能不讓文具掉下去。這幾天,我特別留意自己的文具,發(fā)現(xiàn)它快掉下去時,就趕緊把它放好,這幾天我的文具不經(jīng)常叮當作響了。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五
因為要寫讀后感,我把《文明禮儀》從墻角的書堆里翻了出來。書堆放著的書都是沒人看的,一般都是在廁紙用光后充當廁紙用的。當初覺得書中所講都是些膚淺簡單的東西,適合小學生,對高中生用處不大,所以就丟在那里。
拍去書上的灰塵,心中還有幾分僥幸,幸好它還沒有葬身于哪個廁所里。就著寢室的燈光,我翻開《文明禮儀》,打算先了解書的具體內容。書中列有很多小故事,感覺與學校的生活很相似。其中的一則小故事,讓我想到在學校發(fā)生的一件事。
那天很冷,冷得讓我放棄洗冷水的想法,乖乖提著個桶去熱水供應處去打熱水。人很多,我找了個相對短一些的隊伍排隊。等待的時間很無聊,讓我不得不靠數(shù)周圍有多少人來打發(fā)時間。在數(shù)人數(shù)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這么多人只有我一個男生。不過,我沒有耗費太多時間思考這個問題,因為我發(fā)現(xiàn)了新問題,就是過了這么久隊伍竟然不見減短。我觀察了一陣子,原來是有人插隊。他們插隊不是直接插隊,而是變相插隊,托熟人幫接水。前面的女生就是這樣,她已經(jīng)幫三個人接水了?!澳氵@人怎么這樣啊?!焙竺嬗袀€女生不樂意了。前面的女生不答話,顯然是想以“充耳不聞,不動如山”神功抵擋??珊笳唢@然不想輕易放過她,說出的話甚至有些不堪入耳。我看著吵架的這兩個人,又算了一下時間,只能放棄洗熱水澡這個誘人的想法,提著空桶從哪來回哪去。后來聽同學說就是因為這樣,所以男生很少去洗熱水,就算去也是人少了才去。只有我不懂“規(guī)矩”才去那么早。我還能怎樣,只好一笑了之。
在寫讀后感的時候,又發(fā)生一件事,這件事使我對學校學生素質的印象大為改觀。當時正在上課,突然(為什么用突然呢?因為有很多事在發(fā)生之前無人料到,讓人毫無準備,這件事也是這樣),值周班來檢查,引起教室一陣混亂,有的忙戴校牌,有的忙拉衣服拉鏈。正當我低著頭看自己是否合格,耳邊傳來一聲“請問您的校牌呢?”好聽。真好聽。雖不敢說是聲如黃鸝,至少可比銀鈴。抬頭看去,一位長相清秀的女生,微微欠身站在一位沒戴校牌的同學前。那同學經(jīng)常被抓,也算是老油條了,居然沒說什么辯解或求饒的話,很爽快的在值周本上簽了名。什么原因我也能猜出幾分,畢竟像她這么可愛又有禮貌的女生很難讓人拒絕。檢查完了,她不是像以前的值周班一樣扭頭就走,而是鞠了個躬說,“打擾了,檢查完畢?!北娡瑢W默然,然后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把她打擾上課的不快都像風吹白云,全都消散得干干凈凈。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禮儀雖小卻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個人素質的道理。以前我與他人一樣,認為禮儀是繁根末節(jié),是低人一等,現(xiàn)在才知道禮儀力量的巨大。曾有幸拜讀過馬未都先生的《文明的坐標在哪里》。單就題目而言,我可以回答,文明的坐標在這里,在與人相撞會說對不起上;在會給老弱病殘孕讓座上;在能順手拾起一片廢紙丟入垃圾桶上。
甚至我敢說中國的未來也在這上面。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六
我們先來聊聊宋朝的繁榮景象:
北宋中后期,國家稅收為7000萬到8000萬貫,一貫大約相當于0.7兩白銀,折算下來每年稅入在5000萬-5600萬兩白銀,不僅僅遠遠超過前面的唐朝,而且比幾百年后的明朝也高的多。直到清朝乾隆年間,才超過這個數(shù)字。到了宋朝,雖國土面積變小,但是由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國庫收入進一步增加。很多年份里,國家稅收超過一億貫,和乾隆年間大致相當。
宋代的主要稅收并非來自于農業(yè),而是來自于工商業(yè)。
根據(jù)《文獻通考》的記載,北宋太宗在位的公元997年,國家稅收賦稅總收入為3559萬貫,其中農業(yè)兩稅為2331萬貫,約占65%;非農業(yè)稅1238萬貫,約占35%。到了宋真宗時代(公園1021年),總稅收增加到5723萬貫,農業(yè)稅絕對數(shù)稍有上升,為2762萬貫,但是占比下降48%;非農業(yè)稅,主要是鹽、茶、酒等商業(yè)稅,增長了一倍以上,達到了2936萬貫,占到了稅收52%。到宋神宗時,總稅收為7070萬貫,其中農業(yè)稅為2162萬貫,占30%,其他稅入4911萬貫,占70%。即財政收入三分之二以上來自農業(yè)兩稅以外的賦稅,到了南宋,更是如此。
如果按照宋神宗時稅收7070萬貫,其中農業(yè)稅為2162萬貫,農業(yè)稅的稅率10%;其他稅收(主要是商業(yè))為4911萬貫,商業(yè)稅率為3%估算,那時的gdp為18億貫,約合12.6億兩白銀,按照2012年國際市場銀價計算,gdp大約為370億美元。宋神宗時約有百姓1700萬戶,每戶人口約4-5萬人,那么總人口約8000萬,人均gdp在450多美元??上攵?,兩宋是中國歷史歷朝歷代唯一沒有大規(guī)模農民企業(yè)的朝代,也不是毫無道理了。
農業(yè)永遠是農業(yè)社會的根本,宋朝的疆域雖比唐朝小,但是開墾面積以及單位產(chǎn)量要高于唐朝。這些《宋代經(jīng)濟史》中均有描述。
宋代的工業(yè)也很發(fā)達。
根據(jù)費正清《中國新史》,宋代的產(chǎn)量之多,超過了英法兩國工業(yè)革命的總和。
宋代的造船業(yè)不僅遠超過前朝,而且遙遙領先于世界。宋代是中國第一次大規(guī)模建造遠洋海輪的時代。發(fā)達的造船業(yè)使得宋代的遠洋貿易十分發(fā)達,同時也讓南宋建立起強大的海軍。南宋時期,中國南北形成了金與宋的對峙,雙方各有勝負。不過在水戰(zhàn)和海戰(zhàn)中,宋朝依靠發(fā)達的造船業(yè)和火箭技術取得了兩次完勝。公元1611年,金主完顏亮傾全國之力水陸并進,發(fā)動南侵宋朝的戰(zhàn)爭。在海上,宋將李寶以120條戰(zhàn)船、3000將士對陣南下的金軍海軍,對方兵力20倍于宋軍,雙方在唐島展開決戰(zhàn),根據(jù)《宋史》和《金史》的記載,李寶命軍士以火箭、霹靂炮環(huán)射金軍船艦,用大火延燒金艦數(shù)百艘。這可能是最早采用火器進行的大海戰(zhàn)。戰(zhàn)役的結果是,宋軍燒毀敵艦600余艘,殺敵6萬余人,俘虜3000余人,全殲滅了超過自己20倍兵力的金軍艦隊。與此同時,宋軍在名將虞允文的帶領下,以1.8萬人打敗17萬金軍。金軍在戰(zhàn)敗之后發(fā)生內訌,金主完顏亮被部下殺死,侵宋失敗。
宋代的科技水平領先于世界。中國的四大發(fā)明中,有三個都是宋代得以普及應用。瓷器制造技術就是宋代發(fā)展成熟。沈括《夢溪筆談》中總結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的科學成就,包括各種發(fā)明、工程方法、物理學發(fā)現(xiàn)以及在冶金、石油工業(yè)上的成就。
宋朝的貿易非常發(fā)達。得益于宋代的造船技術,宋代貿易主要以遠洋貿易為主。因為宋朝的領土縮小,在經(jīng)濟上更依賴與西方的貿易,這促成了海上貿易的大繁榮。南宋開辟了古代中國東西貿易的新紀元。對外貿易港口近20個,還興起了大批港口城鎮(zhèn),形成了南宋萬里海岸全面開放的新格局。與南宋有關外貿關系的國家和地區(qū)增至60個以上,范圍從南洋、西洋至波斯灣、地中海和東非海岸。進口商品以原材料與初級制品為主,而出口商品則以瓷器、絲綢和各種活用的手工成品為主。(如果若非宋最后亡于蒙元入侵,中國或許會比歐洲更早進入工業(yè)社會。)。
以上我們描述了宋代的輝煌文明史,那么接下來分析,為什么宋朝會被評價為積貧積弱。
宋代的積貧:宋太祖趙匡胤以陳橋兵變當上皇帝,為了防止后人效仿,同事杜絕唐代武將藩鎮(zhèn)割據(jù)的狀況,他制定了重用文丞、壓制武將的國策。宋代商業(yè)繁榮,政府財政收入很高,但是籠絡官僚階層,以此來糾正唐代武夫當政的過錯,卻難免矯枉過正,所以財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是用于支付官僚豐厚的俸祿和賞賜。宋代實行官職分離的政策,在保證前朝官職和數(shù)量不變的前提下,設置了許多新的官職來管理實際的職能(比如兵部和樞密院,戶部和鹽鐵、度支,審官院和吏部,禮儀部和禮部,審刑院和刑部,節(jié)度使、團練使、防御使、都鈐轄、州刺史和知縣知州、通判官);宋太宗即位后開始濫封官職,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原本只需一人的官職硬是加出了副使這樣的職務;真宗之后隨著科舉擴招,各項官職的在職人數(shù)也水漲船高,仁宗年間某一官職的實際在職人數(shù)和宋初相比,最低也達到了7:1,這就是宋代冗官的形成和加劇原因。后期王安石變法,置現(xiàn)有的官僚系統(tǒng)不顧,自己設置一套新的官吏系統(tǒng)來執(zhí)行變法程序,但不廢除原有機構,俸祿照發(fā),實質上反而加劇了冗官現(xiàn)象。而官員越多,所耗費俸祿所占國家財政比例也就越高,類似于今天的月光族,賺的多,但是花得更兇,最后入不敷出。雖然賺得多,但是養(yǎng)肥是處于中層的官僚和地方豪強,大地主,最上層的皇帝和最下層的小地主、佃農和自耕農只是拿了小頭和蠅頭,到了災荒或者兵事之年,國家實際可支配的財政力量捉襟現(xiàn)肘。
至于積弱:宋代被唐代的滅亡刺激地太深了,所以千方百計要加強中央權力,但是所采用的方法是所謂的“客觀加強法”。拿滿清來說,設立軍機處就是典型的加強中央集權,這是主觀上加強皇權??陀^加強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削弱其他掣肘的權力來達到客觀上加強中央權力的目的,但事實上中央權力本身并未得到加強,所造成的后果就是決策程序復雜,所需時間漫長。一言以蔽之——行政效率低下。政令不出中央,這也許是被稱為“積弱”的緣由之一吧。
是不是有種經(jīng)濟基礎服務于上層建筑的感覺!整篇文章敘述下來,多少暴露了理工女的本質。南宋最后和野蠻的蒙古人進行了半個世紀的戰(zhàn)爭,終因軍力不及,加額上奸相誤國而滅亡。華夏文明也在宋代亡國后進入了一個倒退期。直到明朝,中國率先進入了大航海時代,并且將華夏文明直接和間接的傳入歐洲。所以朝代更迭,歷史上多次野蠻戰(zhàn)勝文明悲劇,都是人類文明的大倒退。我們今天的生活之所以比父輩和祖輩好很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從1949年至今近70年的和平環(huán)境。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七
大家都知道講文明,懂禮貌是中華民族多年以來不變的宗旨。而在寒假期間,我就閱讀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它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本書分為十五課,每一課都講了一種美好,高尚的品德。而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二課——“誠守信人人敬”。內容講的是“誠信老爹”吳乃宜的家在一個偏遠的小漁村,20xx年,他的四個兒子四處借錢買了艘鋼質漁船??扇f萬沒有想到就在那一年,一場百年不遇的超強臺風讓出海捕魚的吳家四兄弟遭遇滅頂之災,只有二兒子死里逃生,新買的鋼船也沉入大海。臺風過后,有不少債主上門討債,當他們看到吳乃宜的家境時,都覺得這筆債要不回來了。然而,吳乃宜斬釘截鐵地說:“做人要講信用,是我兒子的欠條我都認!這錢,我一定會還!”此后,他省吃儉用,夠一筆欠款就去還債》他的`行為感動了每一個人。老人用最樸素的方式,告訴了我們“誠信”的含義。
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和社會主義道德,陪伴青少年茁壯成長,我們應該養(yǎng)成良好習慣,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為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奉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八
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隸制國家,公元3~9世紀為繁盛期,15世紀衰落,最后為西班牙殖民者摧毀,此后長期湮沒在熱帶叢林中。
1、瑪雅文明屬于石器文明,瑪雅人沒有發(fā)明使用青銅器,更不用說鐵器。
2、掌握高度的建造技術,瑪雅人不會使用銅鐵,也不會使用輪車,輪子的概念雖然在陶器以及一種小玩具等文物中出現(xiàn),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實用化。但是卻創(chuàng)造了高度的城市文明。
3、農業(yè)以玉米為主食,所以又稱為“玉米文明”,沒有牛馬豬羊,沒有出現(xiàn)畜牧業(yè)的痕跡,農民采用一種極原始的米爾帕耕作法。
4、數(shù)學采用二十進制,發(fā)現(xiàn)并使用了“零”的概念(另一說則是由奧爾梅克人傳授),掌握高度的數(shù)學和天文歷法知識。
5、使用獨特的象形文字:瑪雅文字。
瑪雅人篤信宗教,文化生活均富于宗教色彩。他們崇拜太陽神、雨神、五谷神、死神、戰(zhàn)神、風神、玉米神等神。太陽神居于諸神之上,被尊為上帝的化身。另外,行祖先崇拜,相信靈魂不滅?,斞艊壹婀茏诮淌聞?。首都即為宗教中心?,斞盼拿鞯脑缙陔A段圍繞祭祀中心形成居民點,古典期形成城邦式國家,各城邦均有自己的王朝。社會的統(tǒng)治階級是祭司和貴族,國王世襲,掌管宗教禮儀,規(guī)定農事日期。公社的下層成員為普通的農業(yè)勞動者和各業(yè)工匠。社會最下層是奴隸,一般來自戰(zhàn)俘、罪犯和負債者,可以自由買賣?,斞胖T邦在社會發(fā)展上與古代世界的初級奴隸制國家相近,但具體情況尚無詳細資料說明。
瑪雅社會曾相當繁榮。農民墾植畦田、梯田和沼澤水田,生產(chǎn)的糧食能供養(yǎng)激增的人口。工匠以燧、石、骨角、貝殼制作藝術品,制作棉織品,雕刻石碑銘文,繪制陶器和壁畫。商品交易盛行。但自公元7世紀中期開始,瑪雅社會衰落了。隨著政治聯(lián)姻情況的增多,除長子外的其他王室兄弟受到排擠。一些王子離開家園去尋找新的城市,其余的人則留下來爭奪繼承權。這種“窩里斗”由原來為祭祀而戰(zhàn)變成了爭奪珠寶、奢侈品、王權、美女......戰(zhàn)爭永無休止,生靈涂炭,貿易中斷,城毀鄉(xiāng)滅,最后只有10%的人幸存下來。
公元761年,杜斯-彼拉斯城的王宮覆滅可視為瑪雅社會衰落的一個起點。杜斯-彼拉斯是方園1500英里內的中心城邦。它遭到從鄰近托瑪瑞弟托城來的敵人的攻擊。一個裝有13個8歲至55歲的男人的頭顱的洞證明該城被攻占時遭到了斬草除根的大屠殺。8天后(這些精確的細節(jié)被記錄在石頭刻板上),勝利者舉行了“終結典禮”,砸爛了王座、神廟和刻板。一些貴族逃到附近的阿瓜迪卡城_這是一個巨大裂縫環(huán)繞的天然要塞。他們在那里茍延殘喘了40年,最后還是遭到了敵人的攻占并陷落。公元800年,阿瓜迪卡已是一座鬼城。公元8以后,瑪雅人舍棄了這片千年間建立了無數(shù)城市的佩藤雨林,再也沒有返回這片文明的發(fā)源地?,斞盼拿鞯臍缫殉蔀闅v史,但它提供的警示,值得人類永遠記取。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九
當人們提到20xx是世界末日時,我聯(lián)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瑪雅”?,斞牛烤褪悄莻€曾經(jīng)輝煌一時卻又突然消失的文明?是的,瑪雅宛如一個蒙著面紗的少女,許多人為它著迷。起初,我只對它略知一二,但幸運的是,一本《瑪雅文明之祭》帶著我走進了這已消失的文明?,斞湃耸巧衩氐摹1娝苤?,世界四大文明都發(fā)源于大河流域,而瑪雅文明卻誕生于中美洲的熱帶雨林。他們來得突然,走得也突然。有人猜測,他們來自于已消失的亞特蘭蒂斯。我第一次看到時感到十分奇怪。據(jù)說在很久以前,在大西洋上有一片很大的陸地,那兒就是亞特蘭蒂斯。他們的文明十分先進,后來在一場大地震和洪水之后,它便頃刻間沉入了海底。有一部分人通過海底長廊逃到了現(xiàn)在的尤卡坦半島,并帶來了他們先進的文明。也就是說瑪雅文明是亞特蘭蒂斯文明的延續(xù)。如果這是真的,那百慕大三角會不會和這消失的大西國有關?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個猜測,許多考古學家對瑪雅人的來歷做出了各種不同的猜測,但都沒有什么確切的證據(jù),這個地區(qū)曾經(jīng)一度與歐亞非大陸隔離,就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更激發(fā)了許多人去探索。
瑪雅人是智慧的。在當時科學技術落后的情況下,他們竟然能很準確地算出了地球和金星歷年。他們擁有卓越的數(shù)學才能和天文學知識,而且這些成果出現(xiàn)于公元前30以前,當時的中國剛剛結束落后的原始狀態(tài)。也許,瑪雅人在這方面有超于常人的天賦。他們對太陽非常崇拜,自稱是太陽神的子民,這可能是他們?yōu)槭裁丛谔煳膶W中如此精通,為什么預言第五個太陽紀了。當時的瑪雅人在數(shù)學研究方面也頗有一套。在數(shù)學體系、歷法和全部技術計算中都用了二十進制。我想,在當時那個年代,可能人類都忙于種地、建房子,吃飽、住好是他們最大的愿望,而瑪雅人卻在研究這些復雜的天文學、數(shù)學。無論他們研究的結論如何,預言是真是假,我們都應該拍手叫好,我們中學生也應該懷著這種探索的精神去學習?,斞湃艘彩且靶U的。他們對于祭祀已經(jīng)達到了一種瘋狂的程度。為了取悅雨神,有些小孩則在被獻給眾神之前按照儀式被剝皮或肢解,這是多么殘忍的一件事,那些孩子的父母怎么這么狠心?我并不反對祭祀,因為他們完全可以用牲畜、水果來作為祭品,但是他們?yōu)槭裁雌萌??多少無辜的生命就這么沒有了,如果這種事放在今天的法制社會,一定會遭到許多人嚴厲的斥責和法律的嚴懲?,斞湃说囊靶U和他們的智慧成正比,但畢竟那時的他們還是處于一種原始的狀態(tài),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祈求于天。任何文明都有它的正反兩面性。
《瑪雅文明之祭》這本書讓我跡全面了解了這神秘的瑪雅文明。我了解了瑪雅,明白了我們的祖先曾經(jīng)有多少燦爛的文化,有連我們現(xiàn)代人都無法超越的智慧,更懂得了我們要學習祖先優(yōu)秀的一面,對于任何事都要有不懈探索的精神;學習考古學家,從蛛絲馬中發(fā)現(xiàn)線索,作出大膽假設。也許,這些猜想沒有一個正確,但只要我們勇于探索,勇于發(fā)現(xiàn),就一定能揭開瑪雅文明的神秘面紗!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十
當建設“文明湖北”的號角吹響時,我們應盡自己所能,讓湖北藍圖繪就、底蘊深厚!愛國是最基本的文明素養(yǎng),所以我們必須先從愛國開始,季羨林先生歷來主張對中小學生講:“熱愛祖國。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同伴和睦”從而可以看出一這是位老學者對全國中小學生能夠做到熱愛祖國、講文明、健康成長的殷切期望!
作為正處青少年的我們,熱愛祖國,應從我們現(xiàn)在的身邊小事做起,培養(yǎng)一顆愛的種子,一顆對祖國和人民飽穩(wěn)定發(fā)展為關鍵的新時期,我們應做到以下三點:
一、維護穩(wěn)定,理性愛國。
二、以史為鑒,勿忘國恥。
三、刻苦學習,報效祖國。
在個人方面,我們要爭做文明有禮的青少年,衛(wèi)生是文明的標志;文明禮儀是人的道德行為;虛心好學、自強不息是中華人民的精神品質;雷鋒精神、樂于助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校園文明對我們也有極大的影響;文明上網(wǎng)會對我們有極大的好處!
建設文明湖北生態(tài)文明建設是題中應有之義,環(huán)境保護事業(yè)需要全民的參與,青少年更是其中的中堅力量,我們生活在這美麗的星球上,神奇的大自然中,它們賦予我們生命和生活,可有些人們不知珍惜,甚至去破壞大自然!把地球弄得現(xiàn)在衣衫襤褸,請記住好心人的忠告:保護地球母親吧,否則人類最后的表情便是哭泣!記住拯救地球,就是拯救自己!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十一
對于余秋雨,我一直認為他是一個學者,然后是一個歷史學家,最是一個作者,他的文體我覺得叫歷史散文或許更合適。既可以讀到散文的那種喜怒哀樂,又可以讀到歷史的沉重和厚度。
《文明的碎片》的風格基本還是和《文化苦旅》相承接的,感覺是《苦旅》的補充版。對我而言,看他的書首先是得到更多歷史的信息,然后再去感受他文筆的張力,和對生活的理解。
逐字逐句的講解,未必每個人都有的福分,這樣的結果就是印象深刻,當然講不了幾篇。我一直覺得這個過程直接奠定了我日后扎實而又彪悍的閱讀功力,以及飄忽不定的閱讀風格。
記得講到敦煌壁畫被愚昧而又貪婪的老道毀掉的時候,mr。l氣憤的叉著腰站在講臺上眼眶泛紅久久無語,當時我覺得是不是太內啥矯情了。結果若干年后當我站在講臺上時,我才明白那種情感是自然而然的,掩飾不了。
這個民族太容易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了,執(zhí)政者大多熱衷于那些愚民的小把戲,而那些普通百姓們又大多可愛的擅于自欺欺人。或許大家都樂在其中。
您是我此生最感激的老師之一。
老余的書還是早期的好看,不論文風還是深度。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十二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叫《文明的力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位加拉拿大六歲的小男孩瑞恩,為了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拼命地干額外的家務活來攢錢。但他那點微薄的“收入”是遠遠不夠的。他的執(zhí)著打動了加拿大的人們,人們紛紛捐款幫助他,在他自己的努力和別人的幫助下,很快地一口井打好了。為此聯(lián)合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會。
這篇課文最讓我感動的是:當瑞恩得知70元錢不能挖一口井,2000元錢才能挖一口井時,他沒有氣餒,只是興奮地說:“那我再多干一點活,掙更多的錢吧!”讀到這使我震驚了,一個剛滿六歲的孩子竟有這樣大的的抱負。什么讓他有如此大的抱負呢?是信念的力量和夢想的力量。這讓我想起了一句關于信念的名言:信念不是鐵錘繚亂的火花,而是爐火中熊熊燃燒的烈火;不是夜空中轉瞬即逝的流星,而是西西里島上徹夜不息的明燈。信念讓你為了擺脫饑寒交迫的日子而奮發(fā)圖強。
看完這篇文章我又想到了一位由于信念的力量的支撐而成名的的小林浩,就是在汶川地震后從廢墟中救出兩名同學的小林浩。支撐著他的信念只有四個字,就是:我是班長。
這就是信念的力量,這絕對是一種博大的,無私的力量。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十三
通過學習《文明禮儀》使我們重溫了我國的文明史,使我們加深了解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國人民勤勞、智慧,修建了著名的萬里長城、京航運河,發(fā)明了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印刷術等,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明。
我國人民講禮儀、守信用、講信譽、重信義,中華民族有愛祖國、愛勞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有誠實守信、團結互助的傳統(tǒng)美德。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yǎng)的體現(xiàn),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xiàn)。
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外塑單位更能夠潤滑和改善人際關系。
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之中。
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別人討厭的對象。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jié)“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游客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涂;當我們是市民的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xiàn)象深惡痛絕。
當我們和同事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事的”不拘小節(jié)“,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jié)“。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于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于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是老人的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總是渴望能有人為站立不住的自己讓個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yè)、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寬容、關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
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為本“。
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十四
1839年,探險家史蒂芬斯率隊在中美洲熱帶雨林中發(fā)現(xiàn)古瑪雅人的遺跡:壯麗的金字塔、富有的宮殿和用古怪的.象形文字刻在石板上的高度精確的歷法??脊艑W界對瑪雅文明湮滅之謎,提出了許多假設,諸如外族入侵,疾病,氣候變化……各執(zhí)已見,給瑪雅文明涂上了濃厚神秘的色彩。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十五
文明的祖國只是我的祖國中的一冊,全套共有五冊,其它四套書分別叫我愛你,祖國、富饒的祖國、美麗的祖國,還有強大的祖國。
別看這一套書只有薄薄的五本,但是它卻把我們祖國表現(xiàn)的很透徹。文明的祖國主要講述了祖國幾千年的風云變幼的歷史,展示了古代碩果累累的科技創(chuàng)造和詩歌小說,音樂歌舞、書法繪畫等文藝經(jīng)典,以及民俗民居、生活娛樂等中華文明的諸多方面。這只是一套中的一冊中的大概內容,我并沒有把一套完完整整的買來看完,只選取了其中一冊來看。在這冊中最令我感興趣是“智慧生活”中的一小片斷——色香味之美,說到吃我的肚子會說話了!它里面說會么琵琶大蝦、賽螃蟹,還有九轉肥腸什么的,花樣可不少呢!聽著就不錯。
還有那“桑蠶變美衣”那小小的蠶吃下桑葉吐出來的蠶絲,竟然是我們身上穿的必不可少的.材料。傳說這是皇帝的妻子嫘祖偶然發(fā)現(xiàn)的,但在原始社會時期蠶已經(jīng)進入了人們的生活,這卻是事實。
祖國有許多文化,應該是數(shù)不清的,祖國它應該是永遠也讀不完的大書。了解國情,才能擁有一顆中國心;熟知中國文化,才能打開廣闊的視野。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十六
通過學習《華夏文化與文明禮儀》使我們重溫了我國的文明史,使我們加深了解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國人民勤勞、智慧,修建了著名的萬里長城、京航運河,發(fā)明了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印刷術等,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明。
我國人民講禮儀、守信用、講信譽、重信義,中華民族有愛祖國、愛勞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有誠實守信、團結互助的傳統(tǒng)美德。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yǎng)的體現(xiàn),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xiàn)。
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外塑單位更能夠潤滑和改善人際關系。
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之中。
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別人討厭的對象。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jié)”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游客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涂;當我們是市民的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xiàn)象深惡痛絕。
當我們和同事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事的“不拘小節(jié)”,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jié)”。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于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于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是老人的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總是渴望能有人為站立不住的自己讓個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yè)、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寬容、關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
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為本”。
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
那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丟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別人還會尊重你。
宋代文明讀后感篇十七
這是我讀過的外國人寫關于中國文化的最好的幾本書之一。先讀過的自然是瑞典人林西莉的《漢字王國》和《古琴》,還有韓國人金成熺寫的那本介紹中國染料的《染作江南春水色》。
這本更難讀些,因為是學術專著。讀這些書的時候,我總是在想,都是些外國人,怎么會了解這么多關于中國的東西,比我們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都知道得多很多,這個問題一直都讓我糾結,就像我想教andy學詩詞,他不很感興趣,我也很糾結。
姜斐德寫這本書,不但要了解中國宋代的書畫,還要對中國的傳統(tǒng)詩詞有較深的了解,而且還要融會貫通,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與書畫詩詞間的聯(lián)系。這本書的內容,讀后,我覺得很有道理。
書畫藝術傳到宋代時,文人士大夫之流的文人畫開始流行,那種清淡深遠的意境,與當時作畫的文人士大夫所處的背景情形相結合來看,你說在畫中、畫配詩里沒有政治隱情,是很說不過去的。姜斐德從“千年瀟湘怨”開始說起,追述從舜帝、湘妃,屈原宋玉賈誼,到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與瀟湘的淵源,再說到宋神宗時的政治變局,詩畫隱喻與相融的格局,瀟湘八景的出現(xiàn)與發(fā)展,以及之后的歷史事件、詩畫作者之間的酬答……等等這些,讓我們一點一滴地了解不僅僅只是書畫與詩詞之間的聯(lián)系,還有歷史,掩藏在歷史后面的具體的那些偉大的詩人、文人士大夫們在詩畫之間所隱逸的感情。
我喜歡這本書,2010年11月7日購買,到2011年8月5日讀完,每次只能讀一兩頁,甚至有時候只讀了半頁,期間很多段落,我也是反復閱讀了好幾遍。像我從書中了解到,杜甫,是在北宋王安石時代才被推崇為“詩圣”的;山水畫的高潮,是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寫實畫被朝廷重度打擊之后,才出現(xiàn)的`;蘇軾和王詵之間的詩畫酬答與當時朝廷政治形勢的關系;關于律詩運用歷史典故隱喻來針砭時事,關于押某一首詩同樣的韻;還有關于四眠蠶的出現(xiàn),至少在宋代還是三眠的情況(有蘇軾的詩句“人間何有春一夢,此身將老蠶三眠”);關于山水畫高遠、深遠、平遠的描述;還有書中所配的那些精美的傳世名畫,無一不讓我沉浸其間。
讀書,關于歷史文化,這些書籍,都是讓我點點滴滴地積累著所得……
姜斐德引用了玉澗的配畫詩“四面平湖月滿山,一阿螺髻鏡中看。岳陽樓上聽長笛,訴盡崎嶇行路難?!苯车陆忉尅耙话⒙蓣佟薄爸傅氖轻屽饶材帷保也孪胨赡軟]有去過岳陽,不知道洞庭湖中的君山就像是螺髻的形狀,劉禹錫有“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這樣的詩句?!耙话⒙蓣佟睉傅木?。
雖然說本書中關于宋代詩畫中的政治隱喻,還有那么一、兩個地方講得有些牽強,但仍是不失為一本好書。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810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