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的朋友教案(專業(yè)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5 08:06:08
樹的朋友教案(專業(yè)20篇)
時間:2023-11-25 08:06:08     小編:JQ文豪

教案的編寫要符合教育教學原理和教育教學實施規(guī)范,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案的編寫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有效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在教學中參考和應用,希望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樹的朋友教案篇一

1、遵守游戲規(guī)則,發(fā)展大肌肉動作。

2、感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體驗競技的快樂。

師: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坐過船?

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坐一坐不一樣的船,他們是可以再陸地上行駛的船。這艘船還有個特別的名字,他叫“朋友船”。老師現在要請兩個表現最棒的先來坐一坐這艘特別的船。請你們兩個出來,跟老師一起去坐一坐這不一樣的船。

師:現在,請你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先把朋友船造好,然后,再請你們想一想,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你們的朋友船開動,想到好辦法的小朋友可以試著去開動一下你們(幼兒教育 )的朋友船,等一下老師請一兩組小朋友來分享一下他們讓朋友船開動的好方法。

師:請你們來說一說你們想到的好辦法。

師:嗯,這個方法非常棒。現在,請你們開動你們的小船給其他小朋友看看。

師:現在,老師要分組了,請你們8個人一組,分成5組,從這條線開始開到對面那條線為止,看看哪一組的小船開的又快又好,但是,在比賽過程中,老師有幾個小要求:

1、在開動朋友船的'時候,可不能使我們的小船翻掉,如果翻掉了,請你們從開始線重新開始劃。

2、在開動小船的時候,注意安全,不要撞到其他小船,要不然要出交通事故啦。

3、當小船劃到對面的時候,請馬上跑回來,拍一下下一個小朋友的肩膀,然后,下一個小朋友猜可以出發(fā)。

4、在小船開動的過程中,你們的小屁股都不要離開另一個小朋友的腳背,要不然,我們的小船是不是要漏水了。

好了,現在請你們快速的分好組,找好自己的好朋友。

師:我們的小朋友們都表現的非常棒,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下次不可以這樣啦。

樹的朋友教案篇二

?喜歡說兒歌。

?理解兒歌的內容。

活動準備。

?飼養(yǎng)過兔子的幼兒自備兔子照片。

?兒歌《小白兔》(《跟動物做朋友》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18頁)。

?兔子布偶。

活動過程??????。

形式?:集體/小組。

1.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看圖講解兒歌《小白兔》:

小白兔。

長長耳朵尾巴短,

白白毛衣好柔軟,

紅紅眼睛大又圓,

跑跑跳跳轉個圈。

2.向幼兒提問:

?小白兔的哪兒長得長?哪兒長得短?(耳朵長,尾巴短。)。

?白白毛衣是指什么?(小白兔的毛。)。

?小白兔的眼睛是什么顏色?(紅色。)。

?小白兔會做什么動作?(跑、跳、轉圈。)。

?你喜歡小白兔嗎?為什么?(自由回答。)。

3.請家中養(yǎng)兔子的幼兒出示兔子的照片,談談兔子日常的生活習性,例如兔子愛吃什么食物、會不會咬人、有什么本領等。

4.讓幼兒抱抱兔子布偶,說說如果他養(yǎng)了一只兔子,應該怎樣愛護它。

5.幼兒輪流抱抱兔子布偶學說兒歌。

活動評價。

?能理解兒歌的內容。

?能說兒歌《小白兔》。

?能簡單說出愛護兔子的方法。

樹的朋友教案篇三

1.探索10以內相鄰數。

2.探索發(fā)現一個數與前后兩個相鄰數之間的關系。

自備紅圓點2個,藍圓點3個,綠圓點4個:1--10的豎長條點卡,數卡1--10.

1.認識3的相鄰數。

a、教師將三種顏色的圓點散放在黑板上,提問:黑板上有什么?他們有什么不同?

b、教師:誰來把一樣的圓點放在一起,并且按數目的.多少排隊?

c、教師:每種圓點的數目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請個別幼兒在每種圓點下面用數字表示他們的數目。

d、教師:圓點是怎樣排隊的?3個圓點的前面是幾個什么?3個圓點的后面是幾個什么?

e、教師:為什么2個圓點排在3個圓點的前面?4個圓點排在3個圓點的后面?

f、教師:3的前面是幾?3的后面是幾?3比2怎么樣?3比4又怎么樣?

2.體驗相鄰3個數之間的關系。

a、教師出示1--10的豎長條點卡引導幼兒觀察,并匹配數字。

b、教師指著4的豎長條點卡,提問:圖上有幾個點?請找出比它少1的豎長條點卡和比它多1的豎長條點卡。

c、教師:1個數字有幾個朋友?是兩個什么樣的朋友?

d、教師:數字8有朋友么?他的朋友是誰?你是從哪里知道它們是8的朋友的?

e、教師引導幼兒:一個數總比它前一個數大1,比它后一個數小1.

3.游戲:找相鄰數朋友。

a、教師:老師報一個數,就請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這兩個數的好朋友舉起來(多1與少1)。

b、教師報1--10的任意一個數,幼兒舉相鄰數數卡。

c、該游戲重復多次后,可請幼兒兩個人一組,一人報數,一人舉數卡,然后交換玩。

4.課后延伸

樹的朋友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識字27個,寫字16個。學習足字旁、雙人旁、走字旁、走之兒,自己填偏旁表。

2.能正確使用“再、也、又”。

3.熟讀《冬冬讀課文》和《池塘邊的叫聲》回答課后問題。背誦《贈汪倫》。

4.培養(yǎng)學生尊重朋友,愛朋友的美德。

教學重點:能正確讀、認27個生字,正確書寫16個字。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友情的.美好與可貴。

教學難點:識字、寫字,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小黑板、生字卡片、掛圖。

教學時間:6-8課時。

第一課時冬冬讀課文。

教學目標:1。熟讀課文,理解課后問題。

2.識字12個,能正確讀、認。

教學重點:熟讀課文,理解課文,識字。

教學難點:理解課后題。

教具準備: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有朋友嗎?朋友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呢?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冬冬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師范讀課文,生圈出不認識的字。

2.生自讀課文,互教互學生字。

3.讀課文,把生字的顏色設定為紅色。

(1)請幾位同學讀生字。

(2)找出生字的“鄰居”,他們還能與誰做朋友?

(3)討論交流記生字的好方法。

(4)出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檢查生字情況。

4.小組合作讀課文,看別的小朋友讀得準不準。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課文。

2.標出自然段。

3.分段讀課文。

4.討論:當冬冬讀不下去時,丁丁是怎樣做的?他為什么這樣做?

5.師總結:真正的朋友是互相關心、互相尊重、互相幫助。

6.指導朗讀。注意丁丁說的那句話:老師,讓冬冬再讀一遍,好嗎?是一句請求句,要讀出請求的語氣。

7.朗讀課文。

四.鞏固復習。

2.聯系實際想一想,看到同學有了困難,或犯了錯誤,自己是“笑”的人,還是同學的朋友呢?寫在練習本上。

五.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書設計:冬冬讀課文。

讀膽害越臉喜教室遍鼓勇掌。

讀課文膽子害怕越讀越小臉紅喜歡教室一遍勇氣鼓掌。

第二課時冬冬讀課文。

教學目標:學習寫字。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3.指名讀課文。

2.讀詞語。讀課文膽子害怕越讀越小臉紅喜歡教室一遍勇氣鼓掌。

二.學習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讀課文師請紅站這。

2.齊讀生字。

3.認識“辶”

4.指導“這”字,用紅筆標出走之兒旁,走之兒的橫捺難寫學生在桌面上多練幾遍,強調走之兒后寫。學生描紅。

5.“課、讀、請”這三個字都是什么旁?小組內說一說怎樣記住這三個字。

6.學生在田字格里練寫。

7.評比。

三.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寫了8個生字,同學們寫得很認真。

板書設計:冬冬讀課文。

樹的朋友教案篇五

書是一個奇妙的、彩色的世界,動聽的故事,漂亮的圖畫,有趣的游戲,豐富多彩的知識,都能讓孩子們陶醉,心怡。書的種類很多,有立體形狀的,有能發(fā)出聲音的,有能發(fā)出香味的,還有撕不壞的……這些奇特的書深深吸引著孩子們,孩子們在書的海洋里象小魚一樣快樂的遨游著。我們班的孩子對閱讀圖書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只要你來到我們班,你就能夠看到書架上不斷更新的圖書,看到孩子們手捧圖書或津津樂道,或聚精會神的樣子,當然,也會時常發(fā)現“受寵之書”破損著躺在書架上,或看到被孩子們好心修補過的粘在一起、無法打開的圖書。各種各樣的書可以教會孩子們許多知識和本領,也同樣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良好習慣和多種能力,基于以上諸多原因,再考慮了周邊環(huán)境可以為活動提供的幫助后,我們決定和孩子們一起開展主題活動《我們的圖書好朋友》。

1、認識各種各樣的書,了解書的來歷、結構及功能,在與書對話的過程中喜愛書,和書交朋友。

2、學會看書的正確方法及修補圖書的基本方法,激發(fā)對閱讀的興趣,及對文字的敏感性,能夠愛護圖書。

3、活動中愿意合作、分享、交流,能大膽運用語言、繪畫、歌唱、制作等形式進行表征。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主墻飾——創(chuàng)設“我們的圖書好朋友”網絡式環(huán)境;布置“美麗的書簽展”;張貼“修補圖書方法記錄”。生成區(qū)——添置幼兒搜集的書簽,各種奇特的書,有關書的文字、圖片信息。美工區(qū)——破損圖書供幼兒修補、裝訂;各種繪畫、折紙書供幼兒翻閱;各色彩紙、花邊剪刀供幼兒制作書簽和圖書。圖書區(qū)——張貼幼兒自制宣傳畫、分類標記;添置幼兒自制圖書《小豬的靴子》。建構區(qū)——提供積木、木板,幼兒搭建“小小圖書館”走廊——布置“家庭藏書展”

家長參與:聯系大學圖書館,并參與參觀和講解;和幼兒一起到書城看書、購書;收集各種圖書和相關信息;參與“書展紀念券”征集設計,配合班級開展“家庭藏書展”活動。

幼兒園與社區(qū)資源利用:參觀圖書館;參觀幼兒園閱覽室,關注閱覽室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了解圖書的結構,知道圖書的種類很多,有不同的作用。

2、知道可以從圖書中學到很多知識,培養(yǎng)幼兒對閱讀的興趣。

3、激發(fā)幼兒對進一步探索圖書有關知識及信息的興趣、愿望。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圖書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2、幼兒初步了解圖書的作用討論:你喜歡圖書嗎?為什么?

3、初步了解圖書的多種類別

(1)向幼兒分別展示收集到的圖書(如;立體圖書、照片形式的圖書、文字、故事為內容的圖書等),引導幼兒了解不同的用途,適合什么人閱讀。

(2)幼兒講講你還見過或知道什么特別的圖書。

(3)激發(fā)幼兒通過多種渠道繼續(xù)發(fā)現多種圖書的興趣。

4、討論:你想發(fā)明、制作一本什么樣的圖書,給什么人看。

活動延伸:

1、將自己的想法畫下來,教師幫助記錄

2、繼續(xù)收集有關各種書的資料

活動目標:1、知道圖書中的數字作用很大,有各種不同的用處。

2、能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對數字有敏感性。

活動準備:幼兒讀物若干本,有關條形碼的錄像

活動過程:

1、在圖書中尋找數字朋友。幼兒自由閱讀圖書,尋找圖書中的數字。說說自己找到的數字。

2、討論:這些數字的作用提問:你在哪里找到數字的?這些數字有什么用?

4、小結:數字朋友的作用真大,不同的數字組合就有不同的作用,它們?yōu)槿藗兊纳钐峁┝撕芏喾奖恪?/p>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回憶、鞏固對圖書的認識

2、學習制作圖書的基本方法

活動過程:

1、回憶書的結構,設想制作圖書的方法

(1)出示單幅單頁圖書,回憶書的結構——封面、內芯、封底

(2)引導幼兒充分發(fā)表意見,談論制作《小豬和靴子》圖書的設想。

2、師幼共同制作圖書

(2)按故事順序給畫面編上序號并排好

(3)制作封面、封底教師協(xié)助幼兒選擇紙制作、繪制封面、封底

(4)裝訂成冊,寫上故事題目(教師協(xié)助)及制作者,完成一本書的制作過程。

3、引導幼兒歸納、總結圖書的制作方法。

歸納:制作內芯(用幾幅畫表現故事、編號并排好);制作封面(寫上書名、作者名)裝訂成冊(封底用白紙)

4、欣賞交流,將自制書送給小班弟弟妹妹。

活動目標:

1、了解造成近視眼的原因以及給生活帶來得不便。

2、懂得保護視力的基本常識和方法。

活動準備:

1、正確保護眼睛的圖片

2、事先聯系好近視的教師,做好配合教學工作。

活動過程:

2、討論;近視眼給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哪些不方便?請近視眼教師說說自己的苦惱

3、討論:如何保護眼睛定期檢查視力,有眼疾及時就醫(yī)。繪畫、書寫或看書時,保持正確的姿勢不在過強或過弱的光線下看書、畫畫。不長時間用眼,用眼后向遠處看一會。不走著、躺著或在動蕩的車里看書。不用臟手揉眼睛。

活動目標:

1、學說兒歌,理解兒歌內容,在教師帶領下有表情的朗誦。

2、培養(yǎng)看圖書的好習慣,知道看書要認真、仔細。

3、豐富詞匯:湊熱鬧

活動準備:圖片、手偶

活動形式:分組活動

活動過程:

1、出示小貓、小狗手偶,進行對話

2、教師操作手偶,朗誦兒歌

提問:小珍是怎樣看書的,小寶又是怎樣看的?

3、學誦兒歌

4、以小貓和小狗身份提出問題,啟發(fā)幼兒說說怎樣看書好,用什么樣的方法看書不好,并進性小結。

5、采用多種形式朗誦兒歌。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熱愛圖書、愛護圖書的情感。

2、學習幾種修補圖書的方法,能獨立的修補圖書。

3、理解故事《白雪公主和洞洞》的基本內容,領會故事的主題思想。

活動準備:撕破的、有破洞的圖書若干本,新書一本;紙張、修補工具;修補圖例(方法一欄空缺)

活動形式:分組活動

活動過程:

1、幼兒談論《白雪公主》的故事,說說喜歡故事里的誰,不喜歡誰,為什么?能用較恰當的詞語形容白雪公主和壞皇后。

2、講述故事《白雪公主和洞洞》,理解故事內容。

4、指導幼兒修補圖書

(1)歸納出幾種基本的圖書修補法

(2)帶幼兒示范性共同修補圖書

(3)幼兒獨立修補圖書教師觀察、指導,及時給幼兒提供必要的幫助

5、將修補好的圖書放在書架上,激發(fā)幼兒愛護圖書的情感及為自己的勞動成果而自豪的情感。

活動延伸:將修補工具放置圖書區(qū),鼓勵幼兒隨時修補破損圖書。

活動七:參觀圖書館(社會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圖書館是收藏書籍的地方,人們在圖書館可以看書和借書。

2、使幼兒知道在圖書館看書要安靜,學會閱讀圖書的基本方法。

3、教育幼兒要愛護書脊,培養(yǎng)對閱讀的興趣。

4、能在教師提醒下關注圖書館的文字、圖片標志,激發(fā)幼兒對它們的興趣及對求知的欲望。

活動準備:

1、聯系好參觀的地點,確定參觀路線。

2、教師與工作人員做簡單準備

3、分組、每組準備一相機。

活動形式:外出活動

活動過程:

1、參觀前向幼兒介紹參觀地點并提出參觀要求,提醒幼兒照管好自己組內的相機。

2、帶幼兒參觀圖書館

(1)引導幼兒注意門口、館室及墻面上的文字、圖畫標志。

(2)觀察人們是怎樣認真、專注地看書的,感受閱覽室安靜的氣氛。

(3)參觀書庫,觀察書庫里一排排整齊的書架,向幼兒介紹一些書名,讓幼兒知道人們看書是為了得到更多知識。

(4)教師辦理借書卡,幼兒觀看感受

(5)提醒每組幼兒分別作好資料記錄

3、參觀結束,告別圖書館工作人員。

活動延伸:

1、組織幼兒就參觀活動進行談話、表征及照片、圖畫的整理。

2、啟發(fā)幼兒思考我園的、班級的圖書室、圖書角可以怎樣調整、制作什么樣的文字和圖片。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各種書的功用,能按順序翻閱圖書,了解圖書中的基本內容。

2、引導幼兒學習歸納分類圖書的方法,會按大小、用途、內容、色彩等給書分類。

3、引導幼兒認識圖書分類標記,制訂出本班圖書區(qū)的圖書分類表。

活動形式:分組活動

活動準備:各類書人手10本、紙、筆;活動前帶幼兒參觀圖書館

活動過程:

2、幼兒給圖書分類,講述理由:

(1)請幼兒為面前不同種類的書分類

(2)問:你是怎樣分得?為什么這樣分?是按什么分得?(引導幼兒按大小、厚薄、用途、內容、色彩等分類)

3、師幼討論書的分類

(1)請能力強的幼兒講分法和理由

(2)師幼歸納分類的方法

4、幼兒制訂本班閱讀區(qū)的圖書分類表

(1)每組商量哪種方法分。

(2)制作相應的標記,貼在閱讀區(qū)相應的位置。

(3)把圖書分類擺放整齊。

活動目標:

1、用完整的語句談話,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愿。

2、知道一本書是怎樣制作出來的,一本書來得不容易。

3、培養(yǎng)看書、用書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1、幼兒介紹自己的圖書這本書叫什么名字?是怎么來得?(買的或別人送的)是怎么制作出來的?(把家長告訴自己的講給大家聽)

2、出示制作圖書的圖書,介紹制書的主要過程。(1)寫書的寫,畫圖的畫(2)印刷工人印(3)裝訂工人裝訂幫助幼兒了解許多人的勞動才能制作出好看的圖書。

4、交換閱讀,幼兒自由互換圖書閱讀,分享交流。

活動目標:

1、在熟悉音樂旋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根據建立的新經驗共同創(chuàng)編歌詞內容。

2、幼兒能隨音樂合拍的作繞線、拉線、訂書等動作。

3、幫助幼兒體驗書匠勞動中愉快的心情?;顒訙蕚洌簣D片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了解書匠的勞動內容及過程。

(1)教師彈奏歌曲旋律,幼兒觀察思考(2)幼兒自由表述

2、教師小結幼兒的講述,并提煉關鍵性詞語,用符號表示

3、引導幼兒結合圖片、符號嘗試為旋律添加歌詞

4、幼兒演唱歌曲,教師以示范性動作提示幼兒

5、邊演唱邊隨音樂完整的做動作,能表現出書匠在完成任務時愉快的神情。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討論制訂班級圖書區(qū)的規(guī)則。

2、共同制作遵守規(guī)則的宣傳畫,互相提醒、共同遵守。

3、提高幼兒表達、表征想法的能力活動準備:筆、紙,遵守規(guī)則宣傳畫幾張

活動過程:

2、分組、制作遵守規(guī)則的'宣傳畫(1)欣賞部分有關守規(guī)則的宣傳畫,了解畫的主要內容及提示的方法。(2)鼓勵指導幼兒制作(3)展示交流并講解規(guī)則(4)張貼規(guī)則宣傳畫,提醒幼兒遵守。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了解書簽的特征和用途。

2、引起幼兒對書簽的興趣,使幼兒知道書簽也是一種藝術品。

3、嘗試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制作書簽

活動準備:各種書簽若干(幼兒收集)

活動形式:分組活動

活動過程:

1、欣賞各種書簽,激發(fā)興趣

2、請幼兒仔細欣賞各種形狀、材料、內容、的書簽,并聽老師介紹,了解書簽的用途。書法類、繪畫(人物、動物、花卉……)紙制、木制的,粘貼的不同形狀的……引導幼兒發(fā)現不同書簽的形狀美、色彩美,知道書簽的功能不僅僅是記錄書的閱讀,也是一種藝術品。

3、請幼兒設計書簽,包括形狀、材料、圖案等,并請幼兒解釋自己設計的書簽上圖案的含義。

4、自由選材進行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5、將幼兒設計制作的書簽進行“自制書簽展覽會”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喜愛圖書、喜歡兒童文學作品的積極情感。

2、愿意把自己的圖書與他人共享,促進交往,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

3、喜歡參與書展活動,能與老師、同伴一起參與準備工作,學習管理圖書,發(fā)展自信心及管理能力。

活動準備:

1、發(fā)放家長調查問卷或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該活動的意義和做法,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2、幼兒和家長商量后,自愿報名參展,幫助幼兒準備好參展的圖書,并事先指導幼兒熟悉書名及內容。

3、教師打印宣傳單,向各班分發(fā)。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確定參展幼兒的人數,準備好參展圖書帶到園中。

2、征集“書展紀念券”(請家長參與設計),確定好選中的作品和幼兒共同制作。

3、和幼兒共同布置書展

5、書展結束時,清理圖書,對破損圖書進行修補,教師進行小結和鼓勵。

活動小結和反思:

孩子們通過小三班一學年的學習和生活,升入了中三班,來到了新的環(huán)境、新的教室,感覺一下子長大了許多?!拔议L大了”這一主題的開展,正好順應了幼兒當前的需要。我們能很明顯地看到,孩子升入中班后,表現欲望和學習能力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當看到一些孩子上幼兒園有掉眼淚的現象,好幾個孩子會圍著她說:別哭了,中班的孩子是不能哭的了。很明顯孩子已經有了這樣的意識,覺得自己長大了。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去試試,于是我們就著重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讓他們知道自己是中三班的小主人,從引導幼兒觀察本班新環(huán)境,認識新伙伴,到參與活動,讓他們按星期輪流做值日生,大家為能這樣值日生而感到自豪,他們都非常樂意去做,每當做值日生的那一天,那幾個孩子都表現得特別好。使孩子們在集體中快樂地生活著、學習著。在主題的實施過程中,我們通過一系列“我長大了”、“別說我小”、“我真棒”、“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小熊想長高”等活動,使幼兒真正意識到自己已漸漸長大,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應該從各方面來嚴格要求自己,為小弟弟小妹妹做好榜樣。為配合開展這一主題活動,我們也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操作、實踐的機會,并讓他們帶來了小時候穿的一些衣服,通過比較,在看一看,說一說,試一試等活動中,來了解身體各部分的長大。同時也創(chuàng)設了相應的墻飾,讓幼兒既感受到自己不但在身體方面成長,而且在心智、能力等方面也有了新的進步,從而增進了幼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孩子的進步顯而易見,來園時不再哭泣了,吃飯時能在老師的提醒下不掉米粒了,同伴間的相處比以前友好了,原來來園和離園時總是由大人抱著或背著的幼兒漸漸不見了,他們會對大人說“我長大了,我會自己走路了”,而且,好多幼兒都只要大人送到門口,自己會一個人走進來。每天午睡前后都學會了自己穿脫衣褲和鞋子,左右兩腳鞋子穿反的現象也是寥寥無幾了……他們會為自己的每一次進步而歡呼,也會為自己的每一次成功而雀躍。我們對主題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在一日復一日的過程中間,孩子不僅養(yǎng)成了愛勞動的好習慣,還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東西哪拿的放回哪去等好習慣。不少家長也來反應,說孩子在家里會主動幫爸爸媽媽做事情了,飯前發(fā)碗筷,飯后擦桌子,雖然有時候擦得不是那么干凈,但是真是令人欣慰。中班的學習的生涯就這樣成功地邁出了第一步,希望以后的日子會更開心,以后的學習更順利!

樹的朋友教案篇六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活動提出了新的規(guī)定和要求:即“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小班數學教育活動中,比較適宜采用游戲方式,讓幼兒在游戲情境中反復操作,從而建構數概念。因此我選擇既簡便又符合幼兒興趣的操作材料是本次設計的一大宗旨。旨在通過這些游戲促使幼兒主動學習4以內數量的'點數對應,讓幼兒在游戲中既自然地形成數概念,使數學活動更具有情趣性。

1、能手口一致的點數4以內的物體。

2、在游戲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點數對應。難點:能手口一致點數4以內的物體。

1——5的數字卡,紅花藍花黃花各一朵,水彩筆人手一支,操作紙人手一張,掛圖。

一、出示掛圖,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漂亮的花不但開到了花園里,還開到了小朋友身邊,你們找找你們周圍哪里也有小花?

2、幼兒數數自己的卡片上有幾朵小花。

3、老師舉1——4的數卡,每舉一個數卡,請相應數量小花的幼兒站起來展示一下。

四、幼兒操作。

1、還有許多小花沒有找到好朋友,你來幫幫它們,教師出示操作紙,講解操作方法。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進行點評。

五、結束。小朋友真棒,我們一起去花園里找一找春姑娘還帶來了哪些禮物吧。

樹的朋友教案篇七

設計思路:

個別化學習活動“我要上小學”中我們投放了課程表、課本、書包、學習用品等材料,發(fā)現有些孩子在整理書包時沒有什么秩序,隨便將書本理整齊裝進書包就好了。學會整理書包,知道各種物品如何合理分類擺放,是孩子們入小學前所需要掌握的。因此,設計本次活動《書包里的朋友》。

本次活動主要是借助幼兒的個體操作來完成,通過操作發(fā)現問題、尋找方法、學習正確的整理方法。本次活動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通過猜謎、同伴介紹等形式讓幼兒知道書包的功能;第二環(huán)節(jié)結合小學生活,讓孩子了解小學生的書包里應該放哪些物品,以及這些物品各自的用處;第三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學會根據課程表來整理書包,物品按類擺放整齊。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在培養(yǎng)幼兒整理好習慣的同時,也激發(fā)了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向往。

活動目標:

1、了解書包的用途,嘗試合理擺放學習用品和其他必須品,學習整理書包。

2、激發(fā)幼兒的入學愿望,向往做一名小學生。

活動準備:書包;本子;鉛筆盒;鉛筆;尺;橡皮;礦泉水;紙巾等

活動過程:

一、說說看看――了解書包的結構功能

1、它是我的好朋友,每個同學全都有,筆墨書本幫我拿,可我還得背它走。(出示詞卡:書包)

2、馬上要上小學了,你們書包準備好了嗎?看看你和同伴的書包是什么樣的?(幼兒相互間觀察、介紹)

3、說說你的書包是怎樣的?有什么特殊功能?

小結:小書包是我們每個上小學的學生都需要的,每一個書包不一定相同,但不管它有幾層,有幾個袋,都有它自己的作用,可以放我們的學習用品和其他一些必需品,書包是我們的好朋友。

二、想想理理――認識書包里的朋友

3、請你們將以上物品按用途歸類。(如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

4、你們知道哪些是小學生上學必須要帶的物品?

三、在討論交流中學習整理小書包的方法

1、交流整理書包的經驗:你是怎么整理書包的?有哪些比較好的方法?(指導幼兒整理書包的一些簡單方法,如根據書包口袋分類擺放等。)

2、幼兒分組整理書包:按課程表整理。

3、現在我們進行書包整理比賽,看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鼓勵幼兒同伴間相互比較誰的書包整理得最整齊。)

樹的朋友教案篇八

1、能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大膽探索彩球的多種玩法,且動作協(xié)調、靈活。

2、能嘗試運用輔助材料玩彩球。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1、內裝小鈴的彩色氣球若干,預先放置在活動室中間,用布遮蓋。

2、舊報紙、絲巾、紙棒、小網、墊板等輔助材料分籃放置在活動室四周。

3、《表情歌》伴奏帶,一段輕松、活潑的音樂。

一、唱《表情歌》,導入活動

師:“最近,聽說森林里來了一群特殊的新朋友,是誰呢?看,他們來了!(掀開白布,球滾出)原來,他們是一群漂亮的彩球寶寶,讓我們一起來唱一首好聽的歌歡迎他們吧!”

二、自選彩球,激發(fā)情趣

師:“彩球寶寶也想來唱歌,請小動物們來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彩球,讓他們在剛才拍手的'地方唱一唱?!?/p>

三、節(jié)奏游戲,體驗樂趣

師:“動物寶寶們,你們和彩球在一起高興嗎?瞧,你們的媽媽也唱著歌來了?“

師:“這是誰的媽媽?(小貓),貓寶寶來學一學你們的媽媽是怎么唱歌的?”(x x x― x x x―)

“誰的媽媽也來了?(小狗),請狗寶寶來學一學你們的媽媽是怎樣唱歌的?”(x xx x xx)

“小鴨、小雞的媽媽也來了,他們又是怎么唱的呢?”(xx xx xx x) (xx x xx x )

師:“彩球寶寶聽到你們唱得這么好聽,想來為你們伴奏呢!”

(幼兒一起邊唱邊用彩球搖出以上節(jié)奏)

四、自由玩球,探索玩法

1、師:“今天,彩球寶寶不光是來為你們伴奏的,它還想來和你們一起玩游戲,想一想,可以怎么玩呢?先找一個空地方試一試吧?!?/p>

(幼兒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獨自玩球。)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玩球的?”(個別幼兒講講,選好的大家一起做做)

2、師:“剛才,都是你們自己一個人在玩球,那么你們能不能找一個好朋友來和你一起玩一玩呢?”(幼兒自由合作玩球,個別講解)

3、師:“在邊上還準備了許多材料,有報紙、絲巾、紙棒、墊板、小網,你們能不能利用這些材料來玩球呢?”

幼兒獨自或結伴利用輔助材料玩球。

五、追逐踩球,推向高潮

師:“彩球還想和你們的小腳來做做朋友,(幼兒將球系在腳腕上),你們既要保護好自己的球寶寶不被踩破,還要試著去踩破別人的球,最后,算一算你一共踩了幾只球?!?/p>

六、模仿動作,放松身心

師:“彩球爆炸時是什么樣的?誰能學一學?大家一起來學一學?!?/p>

師:“我們和彩球寶寶玩了這么多游戲,一定很累了,一起休息一下吧”(放音樂)幼兒跟著老師一起邊唱邊走(我休息,我休息,我就輕輕走,我就輕輕走……)

樹的朋友教案篇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到: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小動物一直是孩子們所喜愛的,特別是小班的孩子,經常可以看到它們圍著一群小螞蟻看個究竟,或者手里拿著一條菜青蟲玩…孩子們對小動物非常喜歡。而小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根據小班孩子的發(fā)展特點和興趣,我設計了此次活動,希望能借助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在玩一玩、念一念的過程中讓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1、初步學習念兒歌。

2、能大膽運用語言、動作和表情表現自己對小動物的喜歡。

3、喜歡參加游戲活動。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各種小動物頭飾,數量要有班上幼兒數量的一大半。

1、游戲:“大森林里找朋友”。

(1)教師說:“我們現在來到了美麗的大森林里,大森林里住著許多動物朋友,請你去找一個喜歡的.小動物做朋友”。

(2)教師啟示幼兒將找到的動物朋友戴在頭上:“你找到的朋友是誰呀?”

(3)鼓勵幼兒自由地和動物朋友說說話。

2、欣賞兒歌。

教師在大森林里找小動物朋友,找到小兔后念兒歌:“我找到的動物朋友是誰呀?”“我在小兔耳旁說了什么話?”

3、學念兒歌。

(1)請一名幼兒來介紹他找到的好朋友是誰:“你想跟你的好朋友說什么好聽的話呢?”

(2)請其他幼兒一起念兒歌。

(3)用相同的方式讓幼兒反復學習兒歌。

(4)交換動物朋友,表演兒歌游戲。

附:兒歌你是我的好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小兔做朋友,小兔小兔我愛你,你是我的好朋友。

我來和你說說話。

在活動開始時,我以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導入,特別是“一二一”的踏步走,師幼一起融入到活動氛圍中,孩子們顯得很興奮,都積極參與進來。我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邊操作動物角色圖片,同時處理好動物角色對話的語氣,感覺到幼兒的興趣很濃,聽得很認真,并能大膽地想象、積極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如第一環(huán)節(jié)里老師提的問題“小青菜想找個朋友,你們知道是誰嗎?”,幼兒有的說是他們自己,有的說可能是老師……我發(fā)現他們感大膽想象,已完全把自己融入到其中了。我注意觀察到平時膽怯不敢發(fā)言的黃姿璇、黃少晨小朋友都能跟著其他小朋友活躍起來。在參與到小青菜找朋友的過程中,師幼互動比較好,通過幼兒間的討論、交流,使幼兒們獲得更多的交友經驗,明白了交朋友要有禮貌、互相幫助、會分享、守規(guī)則等。在幼兒表演的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的表現比我想象的要好,幼兒能自主選擇動物角色,在老師的引導提示下能發(fā)揮各自的表演能力,學會角色的對話。在活動的最后《找朋友》環(huán)節(jié),幼兒能在游戲中真情投入,體驗到了與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

整個活動,一方面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激發(fā)了幼兒擁有朋友的快樂,在情感方面得到很大的滿足。但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孩子們表現欲望還很強時,由于時間關系,沒能讓更多的幼兒參與到故事情節(jié)的表演中;有些幼兒發(fā)言還是不夠積極,想象的內容沒有更好的發(fā)揮出來,在以后的活動中,還要加強對幼兒的指導,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樹的朋友教案篇十

現代的孩子個個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不懂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結合大班整合活動課程《到處都有好朋友》,讓幼兒了解生活在我們身邊的特殊人群——盲人。真正感受盲人的生活、學習,感受盲人克服困難的精神,學會關心、幫助他們,從而讓孩子更加珍惜自己擁有的光明,從小保護視力。

1、觀看課件,感受盲書、盲道,了解盲人生活。

2、感受盲人克服困難的精神。

3、知道10月15日是世界盲人節(jié),學會關心、幫助盲人。

1、盲道、盲書、盲杖……。

2、課件、圖片、投影設備;

3、《讓世界充滿愛》音樂。

1、謎語(眼睛)。

兩間房子一樣大,上下都把窗簾掛。

房里能容千萬人,就是不容一粒沙。

2、通過游戲,了解眼睛的重要性。

(1)畫嘴巴(一個幼兒不戴眼罩,一個幼兒不戴眼罩)。

(2)找座位(全體幼兒戴上眼罩)。

3、全體幼兒朗誦詩歌——《明亮的眼睛》。

1、提問:“在我們身邊還有一些特殊的`人,他們的眼睛看不見,他們是誰?”

2、請幼兒說一說我們和盲人有什么不同?

3、知道10月15日是世界盲人節(jié)。

4、請幼兒觀看課件,了解盲人的生活。(觀看盲童的學習、生活過程;觀看《幸福時光》的片段)。

5、提問:“你們知道盲人是怎么看書的嗎?”

6、部分幼兒戴上眼罩,感受盲書與普通書的不同之處。

7、提問:“請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好辦法幫助盲人安全的在道路上行走?!?/p>

8、部分幼兒戴上眼罩,感受盲道與普通道路的不同,知道盲道的作用。

9、讓幼兒觀察樣板幣,知道人民幣上有盲點。

10、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的如何去關心、幫助盲人。

11、請幼兒為盲人挑選禮物。

12、欣賞《二泉映月》,觀看課件《盲人按摩》,感受盲人克服困難,自強不息的精神。

13、教育幼兒奉獻一片愛心,學會關心、幫助盲人。

播放《讓世界充滿愛》的音樂,教師帶領幼兒觀看張貼的圖片。(圖片內容:盲人從事的各種工作)。

樹的朋友教案篇十一

1、觀察畫面,嘗試用簡短的語言表達。

2、展開簡單的想象,感受小老鼠找朋友的樂趣。

3、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1、這是誰啊?小老鼠今天可高興了,你們知道它為什么這么高興嗎?

2、這些都是高興的事,聽聽小老鼠是怎么說的

ppt聲音:今天天氣可真好呀,我要出去玩一玩,真高興啊!

1、走走走,走走走,你們看小老鼠來到了哪里呀?(公園)公園里有什么呀?(從哪里看出是公園的)

2、哇,好漂亮的公園,小老鼠真是太高興了。小老鼠走走走走走走,它看到了什么?(一棵大樹)

3、你們看,這像什么呀?(繩子)真像一根繩子??!那我們幫小老鼠想一想,這根繩子怎么玩呢?小老鼠學學小朋友跳繩子,我們一起試試看。兩只小腳用力跳,我們一起來跳跳。

4、小老鼠又看到你了什么好玩的???(滑滑梯)小朋友最喜歡玩滑滑梯了,滑滑梯真高呀?應該怎樣玩呀?(安全)

5、原來公園里有這么好玩的地方呀!小老鼠還想玩。走走走、走走走,看到了好玩的地方可要告訴小老鼠哦!這個山洞太小了,怎么辦?(怎樣才能鉆過去呢?)我們把身子卷得緊緊地鉆,學學小老鼠鉆山洞。

6、玩了這么多地方有點累了,坐在草地上休息了,誒,在草地上它又發(fā)現了一樣東西,原來發(fā)現小山了,爬小山一定很好玩,我們一起來爬小山吧。小老鼠爬小山嘍!

小結:繩子是小猴子的尾巴呀。

小結:滑梯是大象的鼻子呀

3、那山洞會是哪個動物朋友呢?(你怎么會想到的?山洞像小豬的哪里呢?)(叫聲)(我們學學小豬的叫聲)

小結:山洞是肥豬的鼻孔呀

4、小山又會是什么呀?(影子)看看是不是???

小結:小山是駱駝的駝峰呀

5、小老鼠有這么多的動物朋友和他做游戲呀,現在它真高興啊,看它和動物朋友玩的多開心?。?/p>

6、一邊念兒歌一邊玩真有趣??!我們和小老鼠一起念念兒歌做做游戲好嗎?(幼兒游戲2遍)

附兒歌:小老鼠做游戲

小老鼠跳“繩子”,繩子是小猴子的尾巴呀!

小老鼠滑“滑梯”,大樹是大象的脖子呀!

小老鼠鉆“山洞”,山洞是小豬的鼻孔呀!

小老鼠爬“小山”,小山是駱駝的駝峰呀!

幼兒對教具很感興趣,聽故事很安靜。故事講完了,寶寶們還沉侵神奇的房子上面。對我提出的問題沒有反應。有三位寶寶還來到了房子面前,動手翻看箱子里面還有什么。讓后面的老師笑聲一片。雖然這對我來說是尷尬的。但孩子的好奇心是沒有錯的?;顒幽繕嗽撊绾螌崿F呢?我一片茫然。年輕的我對于這一切很無措。但活動還在繼續(xù),無賴中我選擇了按設計好的程序繼續(xù)??梢韵胍姡蟮幕顒幼兂闪宋业莫毥菓?。幼兒對我提出的問題那個房子大那個小,都沒有反應。更不用說學習說禮貌用語了。“請問,這是小老鼠的家嗎?”這句活動中最重要的話寶寶們最終沒有學會。對故事的內容也不是很理解?;顒拥谝粋€目標,理解大老鼠和小老鼠的感情,沒有實現。只有最后送禮物的時候寶寶們很開心。每一個孩子都喜歡糖,只是天性。在孩子們的笑聲中結束活動,這算是一種安慰。

樹的朋友教案篇十二

1.理解歌詞,有感情地學唱歌曲《交朋友》。

2.感受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課件《交朋友》(見加密狗)(可以課后欣賞,上課時可以不用)

活動重難點:學唱歌曲《交朋友》。

一、活動導入,發(fā)聲練習。

1、 發(fā)聲練習

小朋友你好……

你好,你好,x老師你好!

2、 節(jié)奏練習

你們每個人都有許多好朋友,請你來說一說誰是你的好朋友。

誰是你的好朋友?

xxx是我的好朋友。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進行節(jié)奏練習。(邊拍手邊說)

剛剛你們都說了自己的好朋友是誰,有兩個小娃娃也會交朋友,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是怎么交朋友的。

二、學唱歌曲《交朋友》

(一)欣賞歌曲

教師邊彈琴邊演唱,幼兒欣賞。

聽完這首歌,歌曲里的兩個小娃娃在干什么?你感覺怎么樣?

總結:歌曲里的娃娃在交朋友。聽這首歌感覺很高興,很快樂,因為他們交到了好朋友。

(二)理解歌詞

1.教師清唱第一段(演唱時用手指動作表演)

歌曲中的兩個小娃娃都做了什么?

總結:兩個小娃娃,見面點點頭,他們還相對微微笑,大膽握握手。

2.教師清唱第二段(演唱時用手指動作表演)

歌曲中兩個小娃娃除了剛剛點頭微笑握手,還做了什么事情才交上朋友的呢?

總結:我請你吃糖,你請我玩球。我們兩個人,都是好朋友。

(三)跟唱歌曲

1、教師彈琴,幼兒集體跟隨伴奏演唱歌曲2—3遍。

2、再次演唱歌曲,提出要求:唱的時候要開心,臉上笑瞇瞇的。

3、請幼兒分組分段演唱歌曲,或者男女生分段演唱歌曲。

三、游戲《找朋友》

剛剛你們都會找朋友了,現在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教師帶領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在快樂的游戲中結束活動。

送請柬,交新朋友

孩子根據老師提供的信封上的班級名稱及將要認識的新朋友的照片去各班尋找,然后請新朋友帶上胸卡,帶回活動室相互交談、游戲。

歌曲《找朋友》作為活動的題材,并以游戲的形式展示,得到了很多幼兒的喜愛。在活動中主要運用了聽聽、說說、身體節(jié)奏、體態(tài)表現等方法來引導幼兒感受、體驗幼兒園的快樂生活,也鼓勵幼兒與同伴之間交往,并隨著音樂找到朋友。活動中教師也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營造相應的氛圍,不斷推進幼兒的感受和體驗。 這次活動總的來說,目標明確、教學的方法得當。

學唱歌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說的“白”話太多,應放在身體上的節(jié)奏更多一些,這樣對于幼兒來說可能會更容易些。幼兒在運用體態(tài)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可能還不夠,導致在找朋友的時候動作有點僵硬。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小百科:朋友(友情),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朋友之間可喻為雨中的傘、指路的燈。雙方心理契合更為深度時,可稱之為知己。

樹的朋友教案篇十三

1、通過反復感受,知道歌曲的名稱,理解歌曲內容,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初步學唱歌曲,表現去看朋友時天真活潑的童趣和歡快的心情。

2、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學習看朋友時主人和客人的語言和動作,培養(yǎng)熱情有禮貌招待客人的文明行為。

3、旋律難點:大跳5 3 6 3

家的場景布置,節(jié)奏卡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師:今天我們去小動物家做客,你想怎么去?

2、師:隨便你怎么去,用什么交通工具都可以。準備好了嗎?笛笛,笛笛,去看朋友真高興,出發(fā)。(欣賞旋律。)

二、發(fā)聲練習:

1、動物的叫聲。

2、太陽喜歡。

三、情境表演,教師范唱。

1、師:今天天氣真好,小熊要來我們中三班做客,我們一起來聽聽它是

怎么來的吧。

2、實習生扮小熊:小朋友們好。

3、師:小貓也要來做客了。

4、實習生扮小貓:小朋友門好。我們一起去小兔家做客,好不好?

四、幼兒學唱。

教師唱歌曲,帶幼兒去看朋友。

(怎么都不在家?發(fā)現都有鎖)

五、游戲“看朋友”,幼兒在游戲中學唱歌曲。

(1) 解鎖(節(jié)奏型):練習節(jié)奏型。

(2) 教師引導幼兒邊唱歌曲邊到每一家作客(請我們吃)。

樹的朋友教案篇十四

1、知道小鴨要找會游泳的朋友,豐富相應的動詞:游呀游、飛呀飛、跳呀跳、爬呀爬。

2、學說禮貌用語:“請,對不起、謝謝”。

3、樂意參與活動,體驗小鴨找到朋友后的快樂。

《小鴨找朋友》,小鴨、小兔、小貓、小青蛙,動物掛飾若干

活動過程實錄

一、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嘎嘎嘎”誰來了?(出示小鴨)我們來跟小鴨打個招呼。(小鴨你好)

瞧,小鴨在干什么呀?(游泳)小鴨子是怎么游泳的呀?誰會來做一做動作。(和小朋友一起做小鴨游的動作)邊做游泳的動作邊說:“游呀游?!?/p>

小鴨一個人游泳真沒勁,他想找一些朋友和它一起玩,小鴨是怎么找朋友的呢,我們一起來看故事《小鴨找朋友》。

二、分段欣賞故事。

(1)學習小兔部分。

觀看小兔部分故事,提問:誰來了?(小兔),小兔跳來了,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兔跳,邊跳邊練習說“跳呀跳”。小兔跳到了小鴨的身邊。

小鴨對小兔說:“小兔、小兔請你和我一起玩好嗎?”小兔會不會游泳呀?(不會)

小兔怎么說呀?(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不能和你玩。)請小朋友練習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

小結:小兔不會游泳,所以有禮貌的拒絕了小鴨,小鴨繼續(xù)找朋友。

(2)學習小貓部分。

觀看小貓部分故事,提問:這次是誰來了?(小狗)小貓是怎么走路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貓走路,邊學邊講“走呀走”。

小鴨對小貓說:“小貓、小貓請你和我一起玩好嗎?”小貓會游泳嗎?(不會)

那么,小貓怎么說呢?(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不能和你玩。)請小朋友練習說一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

小結:小貓不會游泳,所以有禮貌的拒絕了小鴨,小鴨繼續(xù)找朋友。

(3)學習小青蛙部分。

觀看小青蛙部分故事,提問:誰來了?(小青蛙)小青蛙怎么走路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青蛙走路,邊學邊講“跳呀跳”。

小鴨對小青蛙說:“小青蛙、小青蛙請你和我一起玩好嗎?”小青蛙會游泳嗎?(會)

所以,小青蛙說?(好啊,我和你一起玩。)請小朋友練習說一說。

小結:小鴨終于找到可以和它一起游泳的朋友了,小鴨心里怎么樣?(很高興)

三、完整欣賞故事

1、這個故事好看嗎?我們再來看一遍,想想小鴨找了哪幾位朋友?

(1)完整欣賞故事《小鴨找朋友》。

(2)提問:小鴨找了哪幾位朋友?(小兔、小貓、小青蛙)

(3)最后誰和小鴨一起在河里游泳的?(小青蛙)

2、分角色表演。

老師扮演小鴨子:瞧,老師現在變成誰啦?(小鴨子)我這只小鴨子要來找朋友了。

要求:請小朋友聽好了,教師說:“小兔們,你們好?!毙∨笥褌兙桶缪菪⊥昧?;教師說:“小貓,你們好?!毙∨笥褌兙桶缪菪∝埩?;以此類推,小朋友們表演不同的小動物,進行對話練習。在對話過程中,請能力強的幼兒再次重復一遍“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不能和你玩?!边M行鞏固。

以集體形式進行故事表演。

3、知識拓展。

小鴨子找到了小青蛙陪它游泳,心里真高興。那么,除了小青蛙可以陪小鴨子游泳外,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可以陪小鴨子游泳的呀?(小烏龜、小魚、小螃蟹等)

4、教師總結。

和朋友們一起玩最開心,我們一起和小鴨子玩吧。(帶幼兒離開活動室)

故事:

今天,天氣真好!小鴨子來到池塘里游泳。它一個人在水里游來游去的,覺得很孤單。

這時,小兔一蹦一跳地從池塘邊跳過,小鴨說:“小白兔,請你和我一起游泳吧?!?/p>

小兔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p>

小雞嘰嘰嘰的叫著從遠處走來,小鴨說:“小雞,請你和我一起游泳吧?!?/p>

小雞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p>

一只青蛙呱呱的唱著歌,小鴨說:“小青蛙,請你和我一起游泳吧。”

青蛙說:“好?。 彼弁ㄒ宦曁匠靥晾?,和小鴨一齊快活地游來游去。

科學道理:鴨子和青蛙都會游泳。

故事:

今天,天氣真好!小鴨子來到池塘里游泳。它一個人在水里游來游去的,覺得很孤單。

這時,小兔一蹦一跳地從池塘邊跳過,小鴨說:“小白兔,請你和我一起游泳吧?!?/p>

小兔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p>

小雞嘰嘰嘰的叫著從遠處走來,小鴨說:“小雞,請你和我一起游泳吧?!?/p>

小雞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p>

一只青蛙呱呱的唱著歌,小鴨說:“小青蛙,請你和我一起游泳吧?!?/p>

青蛙說:“好??!”它噗通一聲跳到池塘里,和小鴨一齊快活地游來游去。

科學道理:鴨子和青蛙都會游泳。

樹的朋友教案篇十五

小班初期,幼兒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對于數的實際意義必須與實際事物相聯系。在主題活動“我上幼兒園”中,我發(fā)現孩子們對于“做客”、“辦家家”等游戲樂此不疲,常常在活動區(qū)中為客人做飯、請客人喝茶……看到孩子們歡快地游戲,我萌發(fā)了將數學概念與幼兒游戲相結合,在游戲中滲透數字實際意義的理解,進行初步的手口一致地點數的想法。于是我設計了小班數學活動“看朋友”,讓幼兒在看朋友、到朋友家做客、給朋友送禮物的游戲情境中,通過多媒體教學課的運用、幼兒的實際操作、師生共同的游戲,使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數學,體驗數學的魅力。

1.體驗去朋友家里做客的快樂。

2.初步理解數字1、2的實際意義。

3.能大膽地參與數數活動。

1.活動場景布置:數字寶寶的家。

2.畫有1個或者2個的圖片若干,餅干、糖果若干。

3.音樂《找朋友》;課件《找朋友》。

1.帶禮物去看朋友。

開上小汽車,一起去看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樂,教師帶著幼兒一起開起小汽車,去看朋友。

向數字寶寶問好。

播放多媒體課件:

提問:

紅房子是誰的家?(1的家)

綠房子是誰的家?(2的家)

讓我們一起向數字寶寶問好吧!

2.參觀數字寶寶的家。

看一看:數字寶寶的家里有什么?點數數字寶寶家里的物品各有幾個。知道數字寶寶“1”家里的玩具和物品都是1個,“2”家里的玩具和物品都有2個。

幫幫忙:讓這些物品回到相應的數字寶寶的家。

(1)播放多媒體課件(課件中有各種物品,數量分別是1個一組、2個一組的):

有一些東西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們快來幫幫忙吧!

(2)提問:

誰應該回到“1”的家?我們來數一數,是不是1個?

誰應該回到“2”的家?我們來數一數,是不是2個?

(3)教師邊提問,邊操作,根據幼兒的意見將課件中的物品送到相應的“房子”里。

找找看:有沒有誰走錯了家。

3. 給數字寶寶送禮物。

應該怎么給數寶寶送禮物,數寶寶才會開心呢?(提示幼兒給數寶寶送相應的禮物)

請幼兒來給數字寶寶送禮物。

4. 聽音游戲。

聽到幾下拍手的聲音,就請數寶寶幾來跳舞,帶著數寶寶跳一個快樂的圓圈舞。

5. 回贈禮物:數寶寶也給小朋友準備了禮物,請小朋友自己去取,1送給每個小朋友1塊餅干,2送給每個小朋友2塊糖果。

6. 和數寶寶再見,開上小汽車回家。

活動反思:

對小班幼兒來說,數字“1”和數字“2”就好象兩個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人一樣,他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卻常常弄混淆他們實際上所代表的意義。我們常??匆?,有的小朋友拿著一個蘋果說:“我有兩個水果”,也常??吹胶⒆右贿厰禂狄贿呌檬种更c著物品,但手里點的和嘴里數的卻不是對應的。這就是小班孩子在數概念萌芽前期的表現。杜威曾說:“教育即生活”,幼兒的數概念的形成是與幼兒所接觸的生活環(huán)境密不可分的,是建構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的。因此,本活動的設計從生活出發(fā)、在游戲中進行、在反復練習中建構經驗,萌發(fā)幼兒對數學活動的喜愛,初步理解數字“1”和“2”的實際意義。

活動設計上有幾個優(yōu)點:

一是活動選材生活化。孩子們都有到別人家去做客、看望親友的生活經驗,去看朋友是他們十分感興趣的活動,活動一開始就使幼兒處在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tài)之中。

二是活動中提供了豐富的多通道的刺激,使幼兒沉浸在游戲的愉悅之中。首先充分利用了多媒體信息化技術的優(yōu)勢,讓幼兒在視聽、交互中感受學習的愉快。老師設計了能夠位移的多媒體課件,將散落在房子四周的物品逐一移動到相應的房子里,這個過程伴隨著好聽的音樂聲,孩子十分喜愛;其次,多種實物學具的提供,給孩子更多的動手操作的機會,他們在送禮物、取禮物的過程中反復練習,在動作操作中理解了數字“1”和“2”的實際意義。

三是活動過程游戲化。整個活動以“看朋友”為線索貫穿始終,小朋友們通過“問候朋友——送禮物給朋友——拿朋友給自己的禮物——和朋友一起游戲”的過程,不知不覺地進行了數的實際意義的學習,并在操作中進行了鞏固?;顒觿屿o交替,安排環(huán)節(jié)緊湊,十分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在進行主題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有數學活動不好上,孩子數學經驗構件支離破碎等等感慨。通過這一次活動我們看到,數學教學和主題內容是有結合點的,陶行知先生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毙抡n程改革背景下的數學教學要求我們不斷地關注孩子的行為,在孩子的興趣點上去尋找數學活動適宜的教材內容,讓孩子在生活中、在游戲中感受數學、探究數學、用自己的經驗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只要我們善于思考、善于探索,我們一定可以做到!

樹的朋友教案篇十六

培養(yǎng)幼兒在家交際與幼兒溝通能力,善于結交朋友,能利用假日團結小朋友,在家長帶領下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游戲,不孤單、寂寞,融入幼兒群體。

室外活動

兒童用手機玩具

找朋友兒歌。

一、主動與本小區(qū)小朋友或同班幼兒通話:

1.拿手機撥一個本小區(qū)或同班小朋友的手機號碼;

2.手機接通后,先和小朋友打個招呼,互相問候;

3.開始聯系活動內容:

我:喂,某某,你上午有空嗎?

幼:我有空。

我:我想邀請你到小區(qū)廣場玩拍皮球,可以嗎?

幼:可以啊。都有什么人?

我:還有甲朋友、乙朋友。

幼:好的。我和爸爸、媽媽說一些,馬上就來。

我:好的。廣場見。

幼:廣場見。

二、幼兒與幼兒練習通話:

1.將全班幼兒平均分成兩組,每組選1人組成一個通話組合,各拿一個手機;

2.通話開始。幼兒相互問候,開始聯系活動內容。

3.播放找朋友兒歌。

三、活動指導:

1.指導幼兒接聽手機,會和別人聯系;

2.指導幼兒通話時,會講邀請小朋友出去玩、在哪玩、玩什么等話。

3.通話結束會互相告別,會說:再見。

四、小結評比:

1.根據幼兒通話情況,指出不足;

2.表揚通話時,語言流利,口齒清楚,表達完整的幼兒,號召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

五、附小手機兒歌:找啊找,找到一個小朋友,出去玩,多快樂;你和我是好朋友。

樹的朋友教案篇十七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鳥類知識。

2、在研究活動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探究習慣,懂得與他人合作。

3、懂得如何愛護小鳥,體驗人與鳥、人與自然的`關系,體會到人與自然應和睦相處的道理。

活動重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和習慣,懂得與他人合作。

活動準備:

有關鳥類知識的圖書資料:筆記本、彩色鉛筆或蠟筆等,做鳥巢用的工具和材料等。

活動方法:

提問法,討論法。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你們知道全世界共有多少種鳥嗎?

二、活動步驟:

1、提問:

(1)小鳥吃什么?

(2)怎樣才能成為小鳥的“朋友”呢?

(3)你查到了哪些資料?

2、小組討論:

(1)怎樣給小鳥做個巢。

(2)我們怎樣愛護鳥?

三、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認識鳥,了解了鳥的生活習性。懂得了如何愛護小鳥,體驗人與鳥、人與自然的關系。體會到人與自然應和睦相處的道理。

教學后記:

本課注重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獲取新知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了解了更多的鳥類知識。

樹的朋友教案篇十八

在一次區(qū)域活動中,我發(fā)現語言區(qū)的小朋友在看《動物王國》的圖書。好象在為什么事爭論不休:

沈志浩說:小雞和小金魚不能做好朋友!

程笑希說:小雞和小金魚也可以做朋友的。

沈志浩說:小雞和小金魚不能做朋友的,小雞喜歡在草地上吃蟲子,小金魚一天到晚呆在水里,他們又不在一起。

程笑希說:小動物應該有好多好朋友的,他們都是好朋友。

……

看來小朋友對小動物雖然不陌生,但對于小動物的一些生活習性還不是太了解,因此我想通過這個語言活動來讓小朋友增加對小動物的了解,同時提高小朋友的語言發(fā)展能力。

樂意聽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和情節(jié),了解哪些動物會游泳。

嘗試角色表演,體驗表演所帶來的愉快心情。

電腦課件,小動物頭飾(小鴨、小鳥、小兔、金魚、青蛙)

老師出示小鴨的毛絨玩具,并模仿小鴨"呷、呷、呷"的叫聲,對幼兒進行提問:

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幼兒集體回答:你是小鴨子。

師:那你們知道我有什么本領嗎?

幼兒說:小鴨會游泳。

師:小朋友真聰明,都知道小鴨會游泳。我們也來學學小鴨游泳的本領(師幼一起做游泳的動作)今天,小鴨要來找朋友,你們猜猜它會找誰做好朋友?(為什么)

它的朋友就在這個動畫里?,F在請小朋友認真看、仔細聽??纯催@個動畫里有哪些動物?

師提問:動畫片看完了,誰來告訴我動畫片里有誰?

幼(小鴨、小鳥、小兔、小烏龜)

師: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幼:(小鴨找朋友)

師: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幼:(小鴨找朋友的事)

師:小鴨對小鳥說了什么了?(請個別幼兒回答)

幼兒:(小鴨對小鳥說)小鳥、小鳥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

師:小鳥怎么說的?

幼兒: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你找別的好朋友吧。

師:小鳥真有禮貌還說,對不起

師:小鴨對兔子說什么話呀?

幼兒:小兔、小兔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

小兔會說什么呢?幼: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你找別的朋友吧。

師:小鴨對小烏龜說的是什么話?

幼兒:小烏龜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

師:小烏龜說了什么?幼:好呀!我們一起玩吧!

師:小鴨找到誰做朋友?幼:小烏龜

師:小鴨為什么找小烏龜做朋友?幼:小烏龜會游泳。

第一遍:老師戴小鴨頭飾,進行故事表演。

第二遍:請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討論:小鴨還可以找誰做朋友?

今天、小鴨找到了這么多好朋友真開心呀。我們跟著小鴨去游泳吧。

1、小鴨找朋友flash動畫課件

2、小鴨找朋友ppt配音課件

樹的朋友教案篇十九

a.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

b.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哪些同學讀懂了這兩句話?此時阮恒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2、指導用比較堅定的語氣,讀好句1和句2這兩句話,以讀促解。(個人讀、全班齊讀)。

(二)哪些句子寫出了阮恒害怕而又堅決的矛盾心情呢?

樹的朋友教案篇二十

根據中班幼兒音樂教育的活動目標,及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個人覺得這是一首很適合培養(yǎng)幼兒感知和大膽表現自己情感和情緒的歌曲。特別是在歌曲創(chuàng)編表演的環(huán)節(jié),不但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已有的經驗,滿足幼兒的需要,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力。因而,我設計了此活動,即以歌唱為主的活動和以歌表演為主的活動,以培養(yǎng)幼兒感知和表現歌曲變化的能力,及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情感。

2、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有表情地朗誦。

3、感受與好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朗誦詩歌,

難點:理解兒歌,表現兒歌。

活動準備。

1、小狗,小鴨,娃娃的貼絨或磁性教具及相應的頭飾。

2、錄音機;磁性黑板一塊。

3、幻燈片、歌曲錄音。

活動過程。

師:小朋友們好!

幼:老師好!

一、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談話導入主題。

1、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

三、學習兒歌(給幼兒播放歌曲,聽一聽)師:“這首兒歌好不好聽呀?那么,現在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首兒歌,好嗎?。”那先跟著我讀一遍吧。。。好,都學會了吧。我們現在來加上一些簡單的動作,一起演唱歌曲吧。

請幼兒進行集體郎誦。

個別朗誦、男女分組朗誦,最后老師彈琴,你們按節(jié)奏來演唱好嗎?真好聽,小朋友們唱的很棒。

四、表演。

分別請幼兒分別戴上小狗、小鴨、娃娃頭飾個好朋友表演兒歌。

附:兒歌。

好朋友。

兩只小狗見了面,

互相親親鼻子尖;。

兩只小鴨見了面,

尾巴搖搖頭點點;。

兩個娃娃見了面,

親親熱熱把手牽。

教學反思。

這不僅僅是一次音樂活動,通過孩子對歌詞的.深入理解,讓孩子意識到: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的快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社會性教育素材,讓孩子在唱一唱、跳一跳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情感體驗,萌發(fā)和同伴積極交往的良好社會性。在教學時還可以配上一定的肢體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如還是沒有掌握,那么在平時的安靜時間,老師帶著多唱幾遍。或者在平時吃飯、游戲時打開錄音,讓幼兒多聽聽。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86686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