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熱門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5 08:33:10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熱門16篇)
時間:2023-11-25 08:33:10     小編:JQ文豪

將讀完的書籍中所感悟的內(nèi)容進行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書中的主題和思想。讀后感應該具備一定的邏輯性和條理性,能夠清晰地表達出我們的思考過程和結論。以下是一些精心整理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在寫讀后感時有所幫助和啟發(fā)。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篇一

災難是真理的第一程。

――拜倫。

六月七日上午十點四十。

還好,留給作文的時間和自己心里預計的一樣。五十分鐘。不多,亦不少。

她眼神空洞地望著卷面上的題目:眼淚。

呵,高考作文原來也不過如此。輕轉筆帽,腦海里背過的范文模板像校領導講話一樣利索地滾出來:“開頭要妙語連珠,先聲奪人,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中間注意引用時事論據(jù),什么雅安地震啊,溫總理卸任啊,這些都是顯示你文章深度的有力證據(jù)……最后一招:實在遇上字不夠,正說反說也奇妙!”

她想著想著,偶然間內(nèi)心緊了一下?!把蹨I”,這是她18歲高考的作文題目,亦是高中三年來自己所有感情的傾注。

“拜倫說過,災難是真理的第一程。而我卻想說,淚水是夢想的終點站?!边€剩下四十多分鐘。她的思緒瘋狂地陷入回憶中,像離岸的列車,勢不可擋,一路飛馳。

她知道,贏了自己,就贏了一切。

散步隨想。

六月八日,晚十點零五分。

時間如經(jīng)緯一樣契合,往昔今朝的古都,在一個人的腦海里靜靜相遇。

那是一個呼吸在自己世界里的小城。有山,有水,有數(shù)不清的蜿蜒小巷,有巍峨高大的歷史遺存。兒時的她腳印踩遍了小城的每一塊青石板,雨落下,淺淺的水洼里映照出昔日的斷垣殘瓦。

她指尖輕輕觸碰上麗景門的墻壁,那么多的泥和土,壁上的`塵埃如同安睡的靈魂,在十三朝王者地脈里靜默沉寂。

是的,這不是一般的小城。曾經(jīng)她有個頗具陽剛之氣的美稱:東都。滄海桑田,往事俱兮。昔日的東都帝業(yè)之魄不復,皇宮舊址如今也僅掩埋地下。時代的洪鐘響起,歷史的使命終結。

她是不太鐘愛肅穆威嚴的東西的。因為那些遺存就如同人生遲暮的老者,閱歷世事滄桑。而她,她是新世紀的青年,是處在生如夏花芳齡的文青,()是抱著《vista》高談闊論的女憤青。她需要青春期鮮活的血液,她更需要看看更廣闊更多元的世界。

對經(jīng)典的感悟。

十二月六日上午晴。

冬天已經(jīng)到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

“葉先生,世間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的重逢?!?/p>

她默默地品味著《一代宗師》上宮二的這句話。說的多好,相遇,人和人,物和物。人和物。她嘴角露出了一絲歡愉的微笑,“這世上的相遇和重逢也并非都像宮二說的那么凄涼傷感,”她使勁捏了一下車票,“比如這次,就是美事一樁!”

飛駛的列車一路向北,窗外莫名的瓢潑大雨絲毫不減她激動的心情。一夜沒睡,她在焦慮、好奇又異常興奮中努力地聽清每一次報站聲音。她多想天不亮就跑到天安門廣場,在人海中親身經(jīng)歷一次升國旗;她多想下了火車就跑去全聚德,嘗嘗傳說中肥而不膩、色澤紅潤的正宗北京烤鴨;她多想立刻站在新學校的講臺上,自豪地向大家介紹自己與古今兩個國都的淵源;她多想讓世界都知道,她即將是中國――這個廣袤而偉大的國家的首都的一員!

她多想……。

手中的筆輕顫了一下,喉嚨似有異物堵在里面。此時此刻,“眼淚”的標題赫然在目,她卻一滴淚也流不出來。

因為回憶,就是現(xiàn)在式。

河南省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三(12)班。

指導教師:杜保中。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篇二

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中描述了男主人公托馬斯因為婚姻失敗,既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因此發(fā)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來應付他眾多的情婦??僧斔麗凵弦粋€餐廳的女侍-特蕾莎時,他對她的愛違反了他制定的原則,甚至娶她為妻,但是托馬斯靈肉分離的想法卻絲毫沒有改變,依然游移在情婦之間,這促使特蕾莎極度痛苦與不安,最后決定離開托馬斯。分離后經(jīng)歷了磨難,命運與抉擇讓托馬斯回去找特蕾莎,此后兩人沒有再分離。他們意識到在一起是快樂的,是折磨與悲涼里的快樂,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負擔。而托馬斯的情婦之一,薩比娜則不但逃避家庭,逃避婚姻,逃避情人,也逃避祖國,逃避革命,是個典型的背叛者。

米蘭·昆德拉在這部小說中,圍繞著托馬斯,特蕾莎等幾個人物的不同經(jīng)歷,經(jīng)他們對生命的選擇將小說引入哲學層面,對諸如回歸、媚俗、遺忘、時間偶然性與必然性等多個范疇進行了思考。

整本小說主要寫“輕與重”,“靈與肉”,對托馬斯來說,輕是“偶然一次不算數(shù)”,是“別樣亦可”,而重則是“非如此不可”。在遇到特蕾莎之前的托馬斯,會更偏重于選擇“輕”,因此屢次外遇,在他的字典里沒有背叛這個名詞,但當他遇到心愛的女人時,托馬斯在靈魂和肉體間劃分著明顯的界限,他內(nèi)心確實是深深的愛著特蕾莎,但卻不停的一次次的傷害她,而特雷莎潛意識里認定靈魂離不開肉體,因而最終選擇離開。到最后托馬斯回去找到了特雷莎,并選擇了“重”,做到了“非如此不可”。

重,是有序,是必然,是非如此不可,它意味著責任,很少有人愿意主動承擔責任。輕,是無序,是自由,是偶然,是別樣亦可。對于何者為“輕”?何者為“重”?什么時候該選擇“輕”?什么時候該選擇“重”?“靈與肉”能否分開?這些問題,我們往往難以認清且正確地做出選擇。

就我自己來說,我難以認同男主人公托馬斯“靈與肉”分離,選“輕”棄“重”的做法,我認為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愛一個人就應該一心一意,就應該盡力甚至犧牲自己去保護她,不讓她受傷害。而至于薩比娜,因怕責任,選擇逃避與背叛,這也使她難以快樂地生活。我覺得選擇“重”,并在“沉重的負擔”下生活,“靈與肉”相合,跟著心中的感覺走有時也是一種幸福,因為這才是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勇敢地肩負起應負的責任,在艱難和壓力下不斷前進,人生才能過得更快樂,更有意義,更精彩。隨著心靈生活在“重”中,有時那種踏實與幸福也會使自己忘卻沉重的負擔下的艱辛,從而感覺到“重”中的“輕”,感覺一切負擔都是“輕”的,沒有負荷的。

在最沉重的負擔下,我們要勇于承擔負擔,讓靈魂與肉體結合,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不畏困難,不向命運低頭。因為只有這樣的非如此不可,我們才能不斷前進,才能感受到“重”中有“輕”,“輕”中有“重”,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篇三

有很多書,我們在讀的時候不屑一顧,原因是它們沒有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和波濤洶涌的情感,但是在閱讀結束再回頭思考的時候,又會覺得溫婉深沉,回味無窮。讀這類書純屬精神層面的享受,可以獲得對人生和生命價值的思考和追問。

一頁頁將《生命》讀完,我從心底里服了米蘭·昆德拉。他用高超的技巧將哲理小說提高了夢態(tài)抒情和感情濃烈的一個新水平。其對于靈與肉、輕與重的思考顛覆了我原本既有的生命價值觀念,甚至開始使我產(chǎn)生惶恐。

生命中確有輕重之分。人類奔波勞碌傾其一生無非就是為了追求幸??鞓罚匆恢币灾氐淖藨B(tài)在追逐"輕",而人類幸福的標準無非是家庭、名利、愛情等媚俗的東西。西方悲觀哲學家叔本華以為,人生即意欲之表現(xiàn)。意欲是無法滿足的淵藪,人生卻總是去追逐這種無法滿足的淵藪,所以追逐本身就是一大痛苦。對此,很多人呼吁何不放棄追逐,重新審視身邊的人,考慮一下如何真正的活著,拋掉負擔,回歸自然,養(yǎng)精蓄銳以應對一切。

可是生命除了有輕有重,還有"沉重之輕"。叔本華說,存在既是痛苦。若要不痛苦,須是不存在。生命之重通常都會使我們理智地提醒自己應該遵循的生命法則。有重就會有對于輕的渴望。然而當輕真正降臨,我們卻很難承受。沉重之輕與重不可調和的矛盾讓生活更加糟糕。人們習慣了在一次次成功和贊美中肯定自我,當真正放下追逐,卸下所謂生命之重時,便陷入了失重后的生活。這時候一切的滿足感蕩然無存,"上進心"被當做垃圾處理了,自我意識就再也無法支撐,社會上只剩一群人感嘆家庭親人的可貴,蕓蕓眾生將慢慢喪失掉個性。說的遠一點,社會發(fā)展文明進步就更沒指望了。

詩人蘭波說:人生要一邊趕路,一邊賞花。"一邊…一邊…"這個關聯(lián)詞往往強調并列性。蘭波想表達的不是要有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而是要用這心態(tài)來"趕路"。人生如果僅僅用來"賞花",便只??仗?、恐慌和無聊的安逸了。這即是我所理解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書中對于我們所忠于的生命之重有種特定稱謂,叫做"媚俗"。媚俗要求人們擁有一份堅信和簡單化的真理來得到最大多數(shù)人的理解,并同化他們整個集體。在媚俗的世界里實施的是心靈的專制,是對個人定義美的意志的剝奪,它來自對生命的絕對認同。我認為書中四個主人公中,弗蘭茨是最媚俗的。他可以代表我們每一個人,他至死都沒有明白自己所追求的美只是別人眼中偶然的錯誤。

所有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媚俗也不例外。任何人只要不脫離公眾就難免媚俗。當個人有意扭曲自己的價值觀去應和群體的價值取向時,就已經(jīng)陷入了媚俗的境遇。所以,即使最瀟灑的薩比娜也不能免俗。

書中有兩對互做對比的人物:托馬斯和特蕾莎用來表現(xiàn)"靈"與"肉",薩比娜和弗蘭茨用來表現(xiàn)"輕"與"重"。靈與肉的糾葛占了本書大部分篇幅,但是淺薄如我卻并沒有參透什么,而薩比娜和弗蘭茨的對立沖突,讓我印象深刻。

薩比娜是帶有叛逆色彩的特立獨行的女畫家,她的人生充滿了背叛。她是昆德拉媚俗哲理思想的主要載體。被特蕾莎發(fā)現(xiàn)和托馬斯的情人關系時她選擇離開,弗蘭茨準備和她真正攜手時她又再度選擇離開。她的背叛不止在私人生活中存在,更延伸到國家社會中。在祖國遭遇困境時,她對游行隊伍毫不理睬,共同的故土、歷史和文化不會使她與那些捷克移民有任何共同的思想親近。這樣,她又構成成了對"同胞"這個概念的背叛。她寧愿自我地生活在陰暗的光里,也不愿媚俗的活在陽光下。我覺得她和書中兩個男人之間都不存在愛情。她不愿承擔什么,始終處于背叛的進行時,所以他們只是她享受生命之輕的道具。和托馬斯在一起,是類似知己的存在。和弗蘭茨在一起,她則扮演起長者的角色。放下奔波的角度組織家庭安頓下來,對別人來講是種輕,對她則是不能承受的媚俗之重??墒且粋€時時刻刻將自己視為局外人的人,一個總是不停背叛生命之重的人,生活中會剩下什么呢?薩比娜給了我們答案,只剩下空虛和寂寞。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篇四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捷克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的代表作。去年第一次讀它的時候,居然深感不安和迷惑――那是一部意象繁復的作品,字里行間閃爍著許多“不解之辭”――我的理解力居然很難渡過它艱深晦澀的語意之河。懷著自我挑戰(zhàn)的心理,今年暑假又認認真真地把它重讀了一遍。

重讀此書,卻給了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好像我從來就未曾讀過一樣!那是一座感性與理性縱橫交織起來的神秘幽深的城堡,看似簡單的愛情故事,蘊含著豐富的哲理思辨,閃爍著耀眼的思想的光芒。作者用譏諷幽默而冷靜的筆調,剖開人類生命的外衣,探索靈魂的秘密,揭開人性深處隱秘的真相,展示了社會動蕩和命運沉浮的人生圖景,揭露了人類“媚俗”的天性。

讀罷掩卷,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現(xiàn)代主義的三維立體圖畫:破敗的城市、游行的人群、纏綿的肉體、憂傷的眼神-----這一切雜亂地交織重疊成灰色的夢境,而這一切夢境的背后,則隱約可見無比溫馨靜謐的遙遠的山村圖景,那里斜陽暖暖,牧歌悠然。

這的確是一部值得反復讀的作品。它就像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以我淺陋的理解和愚拙的筆觸,如果勉強能觸摸到它的三兩片輝煌的樹葉,也算很僥幸的了!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得以無限重復,我們就會像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恒上。這一想法是殘酷的。在永恒輪回的世界里,一舉一動都承受著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這就是尼采說永恒輪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負擔的緣故吧。

作家在小說開頭第一章,便以一個哲學家高深莫測的姿態(tài),拋出了尼采的“永恒輪回”說,并以大段的哲理思辨使我不得不陷入關于重和輕的凝重思索。

“重便真的殘酷,而輕便是真的美麗?”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于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負擔同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就變得自由而沒有任何意義。

那么,到底該選擇什么?重還是輕?”

是的,究竟該選擇什么?重還是輕?直到小說結尾,這個問題依然懸而未決……或許這是個連作家本身也尚未找到答案的人生謎題吧?我只能試圖從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尋找作者思想的蛛絲馬跡。

托馬斯――原為布拉格著名的外科醫(yī)生,生性自由,以交往眾多情人為嗜好,同時深愛著特蕾沙。蘇聯(lián)占領捷克后,攜特蕾沙流亡瑞士。后又為了愛情重返布拉格。曾因政治迫害淪為玻璃清洗工,又在環(huán)境重壓下隱居山村,當了一名卡車司機。他一生漂泊,不斷地在生命的重與輕的漩渦中掙扎。最后與特雷莎雙雙死于車禍。

特蕾莎――一個柔弱,忠誠,純真,善良的女子,一個不斷審視自己靈魂的愛情信徒。原為布拉格附近某小鎮(zhèn)鄉(xiāng)村酒店的女招待,后為布拉格某新聞圖片社的攝影記者,托馬斯的妻子。深愛托馬斯,不堪承受由于托馬斯的不忠?guī)淼募刀屎屯纯啵钤谪瑝艉脱炛?。也是一生漂泊,由小?zhèn)來到托馬斯的城市布拉格,之后流亡瑞士,在感情的痛苦折磨中離家出走回到祖國,然后和托馬斯一道隱居山村,做了一名牧羊女,最后和托馬斯一起死于車禍。

薩比娜――布拉格年輕的女藝術家,托馬斯的最重要的情人。弗蘭次的崇拜對象。思想自由獨立,生性叛逆,反對媚俗。她不斷地背叛原來的位置:背叛家庭,背叛父母,背叛祖國,背叛愛情,拋棄了深愛她的弗蘭次;她不斷地叛己所叛,最后到了無可背叛的地步。

她的生命無限輕盈,了無分量,沒有何牽掛和責任,像漂浮在半空中半真的存在。她不停地流浪,從布拉格流亡到日內(nèi)瓦,然后到蘇黎世,最后到美國和一對喜歡她的畫的老年夫婦生活在一起,而不久那對老年夫婦也將離開她到自己的女兒那里去。在無盡的背叛和漂泊中,她感受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殘酷重壓,在無限凄涼孤獨和憂傷中,渴望著一扇遙遠的童話中亮著溫馨燈光的窗戶。她是四個主人公中唯一存活下來的人,也是最悲慘的命運的犧牲者。

弗蘭茨――日內(nèi)瓦某大學的教授,夢想主義者,英俊健美,思想單純,熱衷于一切政治運動,崇拜并深愛著薩比娜。曾為了追求薩比娜而離開不愛的妻子,在薩比娜不辭而別之后,他又把年輕的女大學生當做薩比娜的影子,最后為了縹緲的愛情幻想投身到支援柬埔寨的國際醫(yī)療隊伍的“偉大進軍”中。

他加入到“偉大進軍”的理由也非常富有反諷意味――因為柬埔寨和薩比娜的祖國都是同樣遭受被侵占的厄運的國家,他想:如果薩比娜知道他加入到支援柬埔寨的偉大進軍,一定會感受到他對她的祖國遙遠的支持和同情,她也就會因此而高興的!當他終于從寄托在“偉大進軍”上的愛情夢想中幡然醒悟的時候,卻不幸被砸死于偶然的搶劫事件。

“托馬斯站在寓所的窗前,茫然地望著對面樓房的墻”。-----他在腦海里回憶著和特蕾莎相識的情景,并反復思忖著:究竟該選擇什么?是接受特蕾莎來和她一起生活,背負起愛情之沉重責任,還是繼續(xù)享受以往的自由輕盈?這是故事一開始作者為我們描述的場景。而且這一場景在小說中意味深長地反復出現(xiàn)了多次。

“人永遠不知道自己該要什么,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加以修正”。

所以,每當他面臨生命中重與輕的抉擇的時候,他都會這樣茫然無措,猶豫不決。事實上,托馬斯短暫的一生的確是在重與輕的抉擇和傾軋之中渡過的。他是布拉格的著名的外科醫(yī)生,原本活得自由灑脫,自從愛上特蕾莎之后,身上便背負起一個女人全部的愛的重量和責任,這重量使他不堪重負,不斷地下墜,下墜,像一片空中漂浮著的飛絮被雨水打濕,墜入地面,和大地融為一體。

他的生命也因此被賦予了意義。在他的觀念里,靈魂和肉體是截然分開的,他追逐眾多女性的嗜好絲毫不會損害到他對特蕾沙獨特而深刻的愛。一方面,他深愛著特蕾莎,認為特蕾莎是“漂在涂了油脂的籃子里的孩子,偶然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他對柔弱的特蕾莎有著深刻的同情和“無法表達的愛”。另一方面,他又不肯放棄以往自由不羈交往眾多女友的生活方式,不斷的背著特蕾莎和其他女友約會。

他生活在特蕾莎因嫉妒無助而產(chǎn)生的痛苦的噩夢的纏繞中,穿梭在謊言和愛情之間,對自己不忠的內(nèi)疚,對特蕾莎的同情憐憫以及深刻的愛,交織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漩渦,把托馬斯這葉自由飄蕩的輕舟,一次次不斷帶入命運的深谷。

托馬斯追隨離家出走的特蕾莎從日內(nèi)瓦回到祖國,應該是他繼流亡瑞士之后命運的一次重大轉折,也是他在輕與重之間抉擇的最為顯著的例證。我在想,如果在特蕾莎出走之后,托馬斯沒有回布拉格找她,而是留在日內(nèi)瓦繼續(xù)“風流”他的“韻事”,享受自由甜美的生命之輕盈,那么他的命運一定會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圖景。我們也就不會看到小說結尾的悲慘結局了。

事實上,當他又一次徘徊在輕與重的十字路口,站在寓所的窗口茫然地望著對面樓房的墻,他內(nèi)心深處卻反復重復著一句貝多芬的樂句:非如此不可!為何“非如此不可”?這可能就是他靈魂深處的聲音。在特蕾莎離開他的最初幾天,他一個人流浪街頭享受自由空間的短暫的甜美,但他無法再去接觸任何一個女性,他的腦海里總是浮現(xiàn)出特蕾沙無限悲哀的眼神和痛苦的表情。他在心里感受并放大著特蕾沙的痛苦,他無法擺脫特蕾莎的柔弱對他精神和情感的強大控制,他無法承受離開特蕾莎之后的“生命之輕”。于是,他放棄了輕盈的生活,重新回到祖國,回到了特蕾莎身邊――他選擇了“重”。

特立獨行的托馬斯在無限自由輕盈的生命狀態(tài)下,被一次又一次地拖入命運“重”的泥潭,而這“重”的泥潭,除了他的愛情之責任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根源,那就是強大的無法抗拒無處可逃的社會動亂和“政治黑暗”。作者似乎在告訴我們,平凡的個人在社會政治的強大漩渦中無異于一只弱小的螞蟻,個人的生活在無序癲狂的國家機器的碾壓之下會被輕而易舉地碾成粉碎。

他厄運的開始源自一封影射當局的信件:希臘神話中的俄狄浦斯在完全無知無覺的情況下,犯下了弒父娶母的大罪,當他知道真相后,深感罪孽深重,無顏面見世人,于是自挖雙目,流亡他鄉(xiāng),以殘酷的自我懲罰來為無知犯下的罪過懺悔。難道無知者犯下的罪過就不該承擔責任嗎?一些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當局以“當時什么也不知道”來搪塞以逃脫罪責,他認為是應該受到譴責的。就是這樣一封對他個人生活看似“無關緊要”的信件,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于是,他由一名外科醫(yī)生變成了街頭的“玻璃清洗工”。

然而,使他寫下這封信的動機是什么?是對政治的單純熱衷嗎?我覺得不是。以托馬斯特立獨行的個性來看,他是“媚俗世界的惡魔”,他是不會熱衷于政治的喧囂去參與什么激進言論的。使他寫下這封信的更為隱秘的原因,來自他那“危險的比喻”,這同樣關乎他的愛情。

他無數(shù)次的深刻地感覺到,特蕾莎是一個被放在籃子里順水漂來的孩子,有一天偶然地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是他收留了她。這個危險的比喻使他對柔弱的特蕾莎產(chǎn)生了深刻的同情和無法表達的愛。這難道不是命運?而俄狄浦斯這個希臘神話中的贖罪之神,不也正是一個被放在籃子里順水漂來的孩子嗎?這和特蕾莎有著多么致命的相似!

所以,有一天當托馬斯偶然在書架上翻到《俄狄浦斯》這本書的時候,又聯(lián)想到了那個致命的比喻。于是,鬼使神差地寫下了那篇改變他命運的關于俄狄浦斯的文章。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命運的陰謀”吧?于是,當他以知識分子的率真和孤傲拒絕在脫罪文書上簽字的時候,他被政治巨手緊緊攫住的命運便不可逃脫了。于是,他失去了醫(yī)生的優(yōu)裕生活,成了玻璃清洗工。

那個時期,布拉格正被籠罩在斯大林的“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紅色恐怖中。大街小巷到處是政治話語的喧囂,每一個生活的角落,似乎都有秘密警察的耳目,人們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似乎有被監(jiān)視偷拍錄音作為反動證據(jù)的危險。日復一日,人們惶惶然生活在這陰云密布的異常沉重的政治高壓下。

然而此時,托馬斯的生命居然以空前的“輕”的形態(tài)展現(xiàn)出來。因為他終于卸掉了多年來一直鄭重地信奉并身體力行的醫(yī)生的“拯救人類生命”的神圣使命,一身輕松,一如繼往甚至更為“狂熱”地投入到探索不同女性的“事業(yè)”中,“用生命的解剖刀剖開不同女性身上的那神秘的百萬分之一的不同”,樂此不疲。

這真是一支“重”與“輕”合奏的別具意味的的人生回旋曲!

當政治的混亂和社會的黑暗代替了人道和文明,當“政治媚俗”堂而皇之地躋身博愛民主的殿堂,渺小的個體,只能掙扎在不能承受的“重”與“輕”交織的漩渦中。

我們很難用道德家的眼光來評判他,――——托馬斯,在他身上,實在是存在太多的“卑劣”――放浪,好色,不忠,欺騙,他有著一切被道德君子所不恥的“無恥之徒”的特性,然而在他身上,同時又存在著正義,善良,仁慈,悲憫,率真,清高,自由等許多可以稱之為“美好”的東西。他是一個在生命之“重”和“輕”的博弈中苦苦掙扎的真實存在。作者對他未加任何道德的評判,――在道德沉淪的世界,“一切都被預先諒解了,一切也都被卑鄙地許可了”。

“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正確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練就已經(jīng)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會有什么價值?正因為這樣生命才總是一張草圖。但“草圖”這個詞還不確切,因為一張草圖是某件事物的雛形,比如一幅畫的草稿,而我們的生命卻不是任何東西的草稿,它是一張成不了畫的草圖?!?/p>

小說主人公的悲劇,不僅是他們所屬的那個時代的悲劇,同時也是我們許多現(xiàn)代人的悲劇。或許,作者正是在托馬斯他們的身上,寄托了自己對人生無限未知可能性的探索吧。當看到小說結尾,我已經(jīng)不能輕松地微笑,一縷深切的悲涼從遙遠的天際襲來。

正如作家所感慨的那樣,生命的初次排練便已經(jīng)是生命本身,生命永遠是一張成不了畫的草圖!生命之畫圖是如此的潦草,還未來得及修正,也根本沒有機會修正,就畫完了匆匆的那一筆。也許一切的結果,無論暗淡還是輝煌,都不值得追悔或者贊嘆,一切的抉擇也沒有什么正確和錯誤的區(qū)別,那只是一道生命的軌跡,因為對于我們所選擇的道路,我們根本沒有機會比較其優(yōu)劣!

而使我們必須這樣走的理由,便是無數(shù)偶然表象下的必然,是你命中注定的“非如此不可”?!斑@非如此不可”是加載在我們身上的一道命運的符咒,那或許就是你最想要而不能得到的部分,是你內(nèi)心真正的渴望。我們總是會在一個地方反復犯著相同的錯誤,反復重演著同樣的悲劇,我們正是從這反復重演的悲劇中,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潦草畫圖,看到了自己的本性。它無關道德,只來自人心。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篇五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初看書名就油然而生一種肅穆的感覺,不由得端正了身子,小心翼翼地捧起它來翻閱。

作者米蘭·昆德拉在這部小說中,圍繞幾個人物的不同經(jīng)歷,經(jīng)他們對生命的選擇將小說引入哲學層面,對諸如回歸、媚俗、遺忘、時間偶然性與必然性等多個范疇進行了思考。這是一部哲理小說,與傳統(tǒng)的小說不同,它不再通過故事情境本身吸引讀者,而是用將讀者引入哲理的思考之中,通過生活中具體的事件引起讀者形而上的深層思考。

生命的存在與價值的問題是任何一個人也無法逃避的問題,生命只是一個過程而已。在米蘭·昆德拉看來,人生是一種痛苦,這種痛苦來自于我們對生活目標的錯誤選擇,對生命價值的錯誤判斷,世人都在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標本身就是一種空虛。生命因“追求”而變得庸俗,人類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隸,在“追求”的名義下,我們不論是放浪形骸,還是循規(guī)蹈矩,最終只是無休止地重復前人。因此,人類的歷史最終將只剩下兩個字——“媚俗”。

讀它時心情很壓抑,米蘭昆德拉就像張愛玲,筆鋒直指人類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可人們卻不得不承認,這些欲望的真實和無德。我想米蘭要說的是:無德為“輕”,“輕”讓人們無法負載在生命的軌道上。

書里的一個情節(jié)特別讓我感觸良多:特雷莎的媽媽年輕時很漂亮,她有九個追求者。第一個最英俊,第二個最機智,第三個最富有,第四個最健康,第五個最高貴,第六個最會背詩,第七個曾周游世界,第八個會拉小提琴,第九個最有男子氣概。特雷莎的媽媽最終嫁給了第九個,不是因為她愛他,而是因為她和他不小心有了特雷莎。她不愛特雷莎,她覺得特蕾莎是她的拖油瓶,害得她被迫呆在第九個男人的身邊——她一直在想另外八個都比第九個好。她在想她還沒有追求過別人,于是,她離開了最有男子氣概的男人,追求一個沒有男子氣概,犯過幾次罪,有過兩次離婚的男人。后來,她嫁給了他,從此,她開始淪落,漸漸失去美貌,變成潑婦。

這段我印象最深刻。就像造物主不會讓某一個人擁有一切旁人所羨慕的東西,作者把九種特質分配到九個人身上,特雷莎的媽媽只能從中選一個。然而她誰都想要,同時她不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她的貪婪讓她來到一個一無所有的人身邊。她開始失去,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質,失去靈魂。當特雷莎把門鎖上,要求自己最基本權利的時候,作為媽媽的她暴跳如雷,她才意識到一切在離她而去,她在用最后母親的身份,幾乎是要挾她女兒留下。可這些都是徒勞的,因為她從沒有承擔過生命中的責任,無論是對社會、對家庭、還是對親人。她死掉也只是輕輕地一閉眼,不會有任何重量,她失掉了靈魂。

另一方面,我在考慮作者要傳達的愛情觀。然而,我不懂愛情。我以為,愛情是純感性的東西,如果你用太多理性思維去思維它,那么愛情將不純正。現(xiàn)在這種觀點幾乎完全被顛覆。愛情需要條件,需要理性的思考。人無完人,沒有一個人能夠擁有你所喜歡的一切特質。你必須要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找個可以滿足自己需要的人,然后包容他的其他缺點,履行自己對對方的責任,這才是愛情。作者說“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實存在。”大概伴責任走過的愛情才是真實存在的愛情。寫到這里,我才發(fā)現(xiàn)執(zhí)著地追尋一個自己想象的人是多么愚蠢,愛情是在特別的時段遇到特別的人。

不知不覺寫了這么多,但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很難讀,每一句話都意味深長,讀好它我可能得花上幾年工夫,可它已經(jīng)使我開始受益了。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篇六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初看書名就油然而生一種肅穆的感覺,不由得端正了身子,小心翼翼地捧起它來翻閱。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醫(yī)生托馬斯、攝影愛好者特麗莎、畫家薩賓娜、大學教師弗蘭茨等人的生活為線索,通過他們之間的感情糾葛,散文化地展現(xiàn)了蘇軍入侵后,捷克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和情緒,富于哲理地探討了人類天性中的“媚俗”本質,從而具備了從一個民族走向全人類的深廣內(nèi)涵。

作者米蘭·昆德拉在這部小說中,圍繞幾個人物的不同經(jīng)歷,經(jīng)他們對生命的選擇將小說引入哲學層面,對諸如回歸、媚俗、遺忘、時間偶然性與必然性等多個范疇進行了思考。這是一部哲理小說,與傳統(tǒng)的小說不同,它不再通過故事情境本身吸引讀者,而是用將讀者引入哲理的思考之中,通過生活中具體的事件引起讀者形而上的深層思考。

生命的存在與價值的問題是任何一個人也無法逃避的問題,生命只是一個過程而已。在米蘭·昆德拉看來,人生是一種痛苦,這種痛苦來自于我們對生活目標的錯誤選擇,對生命價值的錯誤判斷,世人都在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標本身就是一種空虛。生命因“追求”而變得庸俗,人類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隸,在“追求”的名義下,我們不論是放浪形骸,還是循規(guī)蹈矩,最終只是無休止地重復前人。因此,人類的歷史最終將只剩下兩個字——“媚俗”。

讀它時心情很壓抑,米蘭昆德拉就像張愛玲,筆鋒直指人類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扇藗儏s不得不承認,這些欲望的真實和無德。我想米蘭要說的是:無德為“輕”,“輕”讓人們無法負載在生命的軌道上。

書里的一個情節(jié)特別讓我感觸良多:特雷莎的媽媽年輕時很漂亮,她有九個追求者。第一個最英俊,第二個最機智,第三個最富有,第四個最健康,第五個最高貴,第六個最會背詩,第七個曾周游世界,第八個會拉小提琴,第九個最有男子氣概。特雷莎的媽媽最終嫁給了第九個,不是因為她愛他,而是因為她和他不小心有了特雷莎。

她不愛特雷莎,她覺得特蕾莎是她的拖油瓶,害得她被迫呆在第九個男人的身邊——她一直在想另外八個都比第九個好。她在想她還沒有追求過別人,于是,她離開了最有男子氣概的男人,追求一個沒有男子氣概,犯過幾次罪,有過兩次離婚的男人。后來,她嫁給了他,從此,她開始淪落,漸漸失去美貌,變成潑婦。

這段我印象最深刻。就像造物主不會讓某一個人擁有一切旁人所羨慕的東西,作者把九種特質分配到九個人身上,特雷莎的媽媽只能從中選一個。然而她誰都想要,同時她不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她的貪婪讓她來到一個一無所有的人身邊。她開始失去,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質,失去靈魂。

當特雷莎把門鎖上,要求自己最基本權利的時候,作為媽媽的她暴跳如雷,她才意識到一切在離她而去,她在用最后母親的身份,幾乎是要挾她女兒留下。可這些都是徒勞的,因為她從沒有承擔過生命中的責任,無論是對社會、對家庭、還是對親人。她死掉也只是輕輕地一閉眼,不會有任何重量,她失掉了靈魂。

另一方面,我在考慮作者要傳達的愛情觀。然而,我不懂愛情。我以為,愛情是純感性的東西,如果你用太多理性思維去思維它,那么愛情將不純正。現(xiàn)在這種觀點幾乎完全被顛覆。愛情需要條件,需要理性的思考。人無完人,沒有一個人能夠擁有你所喜歡的一切特質。

你必須要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找個可以滿足自己需要的人,然后包容他的其他缺點,履行自己對對方的責任,這才是愛情。作者說“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實存在。”大概伴責任走過的愛情才是真實存在的愛情。寫到這里,我才發(fā)現(xiàn)執(zhí)著地追尋一個自己想象的人是多么愚蠢,愛情是在特別的時段遇到特別的人。

不知不覺寫了這么多,但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很難讀,每一句話都意味深長,讀好它我可能得花上幾年工夫,可它已經(jīng)使我開始受益了。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篇七

人們一直把“重”視為一種很可怕的事情,認為人們無法承受這種“重”無論是負擔還是壓力又后者是責任……甚至有很多人致力于研究減負減壓……這就代表他們向往“輕”可是他們想過嗎,無法承受“重”就代表可以承受“輕”了嗎?薩賓娜覺得人的一生要承受的太多了所以她沉迷于背叛,背叛了母親背叛了愛情背叛了國家…到最后背叛了背叛…當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生命已沒有附屬物的時候,生命終于變得很輕很輕,像一片羽毛在天空中飄浮,失去了方向沒有了重心,一時間她感到很惶恐,這種生命之輕是她永遠都沒有想過的。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在特麗莎眼里托馬斯是強者在托馬斯眼里特麗莎是個十足的弱者,他小心翼翼的呵護她!我們往往覺得弱者更需要同情其實軟弱比強大還要可怕,特麗莎用他的軟弱一點一點的改變著托馬斯,她所作的一切其實只是為了證明托馬斯對自己的愛,但是卻給托馬斯帶來了很多的不幸,托馬斯為何一再的妥協(xié)?因為特麗莎很軟弱他怕她受到傷害。事實上這軟弱比他的強大更加具有殺傷力!

這部小說顛覆了我固有的思想豐富了我的視角,給了我對待世界的另外一種態(tài)度。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篇八

我讀小說向來品位不高,只圖好玩、痛快,不愿費腦筋。所以昆德拉的這部小說我反反復復拿起過多次,都只能翻到開頭幾頁。然而在那個寂靜的午夜,我獨自坐在客廳再次捧起它時,居然像讀《知音》和《故事會》一樣毫無滯礙地讀了下去。書中的內(nèi)容吸引并打動了我,因為我在書中看到了身邊的人和事,也看到了自己,從我過去從未意識到的角度。

一部成功的文藝作品總會揭示現(xiàn)實與人性,而昆德拉的段位太高,不用什么驚天動地的現(xiàn)實描摹,不用什么千錘百煉的人物對白,看似隨意揮舞兩下,就已經(jīng)挖得太深,掘出太多讓人意想不到的東西,以至天資愚鈍不學無術的我痛恨自己閱讀的快感與沉靜的思考不能兼得,其中的妙處沒能細細品味,也不可能悟透。所以我不敢評價和分析,只能從幾個容易下手的角度說說自己的感受。

與某些小說家不同,昆德拉不強調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反而直白地告訴你,這是我虛構出來的人物。然而這些人物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成長經(jīng)歷、性格特點和價值取向,更重要的是有著自己獨特的困惑與障礙、選擇與行動,能讓讀者產(chǎn)生極強的同理心?;蛟S昆德拉對講故事本就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如何將人物的經(jīng)歷、內(nèi)心活動和夢境作為隱喻,來表達對現(xiàn)實和人性的思考。另外,就像魯迅先生經(jīng)常在小說和散文中不經(jīng)意地隨口罵人一樣,在主題之外,昆德拉也能隨時寫出大量類似“人是不能和比喻開玩笑的,一個比喻,就可以產(chǎn)生愛情”這種文青們最喜歡的金句。

他寫了大背景,卻寫了小人物;他寫的小人物,卻用了大手筆。人物在困境下的反應、特殊時代背景下的政治、以及愛情和性,這些都是小說中常用的素材,用來歌頌、批判、反思或者諷刺某些特定的人或事,會讓主題顯得比較深刻。而跟昆德拉一比,這些就膚淺了。他寫人物不會只寫到某某真勇敢值得我們學習,某某真小氣大家一起鄙視他的層面;他寫政治不局限于揭露某個政府真無恥,某段歷史真黑暗的層面;他寫愛情和性,也不滿足于只讓你感動或者虐心。他有更深刻的、形而上的東西要表達。他寫到“存在之輕”的沉重,寫到“非如此不可”的決心,寫到“靈與肉”的沖突,寫到反對政治的“媚俗”以及無所不在的“媚俗”。這些都是大部分小說家未能觸及的地方,而昆德拉寫到了,還寫得那么有道理,還寫得那么巧妙,這就是他的厲害之處。

這部小說的敘事結構從整體看來是完整的,可在讀的過程中視角不斷變換,各個章節(jié)互相打斷,甚至在中間就已經(jīng)交待了男女主人公的死,后來兩人的經(jīng)歷又重新成為敘事的主旋律。很多人評論這是昆德拉在小說寫作中借用了音樂手法,他們稱之為“復調小說”,而四位主要人物則對應著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四個樂器,小說像樂曲一樣富有節(jié)奏和速度的變化,形成了回旋與變奏。

昆德拉曾引用“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這句諺語,他認為“小說藝術就是上帝笑聲的回響”,所有杰出的小說作品都是由此而來。無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就是其中之一。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篇九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本書,斷斷續(xù)續(xù)聽到不少人的推薦和高評價,一向想看但是拿起來很多次都看了一點點就看不動了,可能正因工作太累,也可能年齡閱歷不夠,總之一向沒看進去。這段時刻辭職了,那天坐長途汽車,拿起來看了幾頁就被鎮(zhèn)住了。借用周杰倫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實在是“太帕耍弊魑一個喜愛看書的人,長這么大看的書不少,但是從來沒有一本書給我這么大的心靈震動和共鳴。這不僅僅僅是一本小說,這絕對是一本哲學和心理學的偉大著作。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對應這本書的就是“字字珠璣”,小說中幾乎每句話都包含深刻的哲學思考。在關于人生的輕與重,靈與肉,忠誠和背叛,事業(yè)和感情,理想和現(xiàn)實等等逃不開的人生好處問題上都有入木三分的思考和詮釋。

何為生命之輕?生命不管是長或者短,對于每個人來說在任何時候都只有一次選取的機會,你永遠無法知道你沒走的那條路會講你帶向何方,人生如果是作一幅畫,那么“生活就是一張沒有什么好處的草圖,最終也不會成為一幅圖畫”,“如果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我們當然也能夠說根本沒有生命”,這就是生命之最輕;生命失去獨立性,一不留意我們的人生就會活到了別人的口水里或者成為別人生命無好處的延續(xù)那么生命就成為無好處的輕。

同時,生命也是沉重的。無法逃避的職責、糾纏不清的感情、永不滿足的欲望、“務必如此”的執(zhí)念、潛藏深處的同情共同構成了生命的沉重。

“但是沉重是真的悲慘,而簡單就真的快樂嗎?最沉重的負擔壓得我們坍塌了,但是也許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一種生命最為充實的象征,負擔越重,我們的生活也就越貼近真切和實在”。反之生命之輕呢,如果拋開了所有的欲望和職責,人將變得比大氣還輕,輕到了天國之上,離開了真實的生活,看似是到了天堂,其實也同時進了地獄。生命之輕和生命之重一樣,無法承受。

心理學案例。

特麗莎擁有一個索取型的母親,母親一向認為是正因特麗莎而失去一切(而不是自己的無知或者什么)。過去的一切無法改變,因此作為女兒的特麗莎便擁有了無法彌補改變的原罪(負罪感),她做一切事情來討得母親的歡心,迎合她母親“看不見靈魂”“肉體集中營”的世界。但是人畢竟是有靈魂的,一向追求上進的特麗莎遇到了自己的愛人托馬斯,這句話印象深刻“托馬斯的聲音把她那怯懦的靈魂從她的身體深處呼喚了出來”。但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而無法逆轉的,特麗莎逃離了母親的世界,但是一向在夢中充滿恐懼。

書中關于女畫家薩賓那和其情人弗蘭茨的“誤解小詞典”,也很有意思。弗蘭茨的經(jīng)歷讓他認為“忠誠”是自己最看重也是自己所具備的最重要的品質,而對于薩賓那來說,小時候嚴格的按部就班的家庭讓其心靈深處最大的需求是“獨立”,也就是意味著拋開所有舊秩序的“背叛”對薩賓那最有吸引力。其實每個人的行為模式就那幾種,我們只是在不一樣的場合,不一樣的事情,不一樣的人身上重復著幾種模式而已,如同薩芬娜一生一向在實踐各種形式的“背叛”一樣。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篇十

讀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當太陽微笑的時候,已經(jīng)是早上,我打開書,仔細地閱讀一篇《生命生命》的文章。當我讀完后,這篇文章告訴了我:作者通過捉飛蛾、贊瓜苗、聽心跳知道了生命的重要性,讓作者領悟了生命是有限的,但卻可以讓自己把生命變成無限的價值。

這時,使我想到了生活中,有些人禁不住打擊或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使自己成為社會的負擔,其中就有一件事:有一個學生考試的時候偷看了別人的卷子,被正在巡查的老師看見了,老師非常生氣,馬上就把那名學生的考試資格給奪去了,還在卷子上打零分,又要那名學生聽寫單詞、默寫單詞、背單詞、讀單詞等等。

晚上,那名學生回到家里,悶悶不樂地坐在椅子上說:“當著那么多同學的面子,要我寫這個,寫那個,又在我的考試卷上打零分,簡直是欺人太甚,弄得我多沒面子啊,干脆自殺算了,如果我不自殺,還能在江湖混混嗎?”說完,他就睡了。

到了第二天,這名學生跳進湖里自殺,過了一天又一天,尸體浮了上來,有個路人看見了,連忙叫警察和救護車趕來,當救護人員來到這里時,那名學生已經(jīng)去世了。死者的家屬非常傷心,警察說:“又一件自殺案,現(xiàn)在年青人怎么不愛惜生命,說什么就什么?”

這件事,使我感受了我們不要去折磨自己,而是要珍惜自己的有限生命。

社會上還有另一種人,他們是非常熱愛生命的人,就拿阿炳來說吧,有一天,阿炳不幸染上了一種疾病,導致了雙目失明,可是他并沒有放棄,而是堅持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終于等到了出人頭地的日子。

社會上的兩種人,第一種是不愛生命的人,第二種是熱愛生命、保護生命、珍惜生命的人,我希望,世界人民都站在第二種人的角度去做。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篇十一

上帝死后,尼采告訴人們,萬物都處在循環(huán)中。宇宙也罷,人類史也罷,其運行軌道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圈。以往發(fā)生過的事情會重復發(fā)生。被法國人譽為英雄羅伯斯庇爾,會一次次登上歷史舞臺,將法國一次次置于白色恐怖之下。

可是這個羅伯斯庇爾不是我們所了解的那個英雄羅伯斯庇爾。后者在歷史上僅有一次,前者則反復出現(xiàn)。所以此處的羅伯斯庇爾是一個獨裁、白色恐怖的概念。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羅伯斯庇爾,不管他以往殺過多少人,因為歷史終將過去,他的惡行會被遺忘??扇绻覀冎荒芸吹竭@個獨一無二的羅伯斯庇爾,而忽略了概念上的永劫復歸的羅伯斯庇爾,那么他永遠會在殘殺無數(shù)民眾之后被原諒。就像拿破侖、--、斯大林都僅有一個。

歷史是直線運動和圓周運動的奇怪的統(tǒng)一。人類史和人的一生都是沿線性軌道向前的,發(fā)生過的所有的事件,無論其好壞,都僅有一次,所以沒有什么好怕的。歷史和人生都輕如鴻毛。一次就是沒有,僅有一次的生命就是從來沒有存在過。于是很多人就在這條不能回頭的軌道上選擇輕的生活,融入主流,加入媚俗的大軍。還有人卻總是要在其中找尋更多的價值和意義,他們思考、掙扎、反抗,他們渴望自我能做的更好,擔負起自我的職責,即使為此他們要選擇重,選擇一次次痛苦的輪回,選擇永劫復歸。那么永劫復歸的存在不在于它是否存在,而在于我們是否看得到,是否做出復歸的選擇。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昆德拉對于“永劫復歸”這一命題的思考。集中營中的親人死了,它帶給生者的傷痛還在;羅伯斯庇爾、--死了,新的獨裁者、殺人狂還在誕生。戰(zhàn)爭和獨裁,是永劫復歸的人類史上無法抹平的傷疤。若你對它視而不見,任憑歷史原諒并淡忘希特--大林,戰(zhàn)爭和獨裁會一次次重復下去。人生同樣如此。一生中只出現(xiàn)過一次的事情沒有任何意義。若你糾結于周圍環(huán)境的好壞和別人的評價,若你害怕承擔職責和重復的生活而不停的掙脫最終越飛越高,那你就會遠離大地而無法體會生命的真實。

動物是天生的哲學家。狗很幸福,因為它們享受于日常重復的生活。幸福就是對重復生活的渴望。狗的生命軌跡是一個圈,不像人的生命越走越遠。當所有人,所有事,所有物都被直線向前的人拋棄乃至遺忘,當人掙脫了所有的負擔而飛上天空,這樣的人生最終走向虛空。人類思考了千百年,才發(fā)現(xiàn)幸福,居然就是能像貓狗一樣生活,認真、重復的生活。難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篇十二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于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那么,到底選擇什么?是重還是輕?

理解昆德拉/許鈞

中國讀書界對昆德拉的了解得益于翻譯界的工作。就我所知,國內(nèi)對昆德拉的翻譯,比較早的是韓少功,他與他姐姐合作翻譯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現(xiàn)中譯名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于198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十五年來,昆德拉的作品,除了早年用捷克文寫的詩歌和劇本,以及2003年三月才推出的法文版小說《無知》,幾乎都被介紹到中國來了,有的還有幾個譯本。我不知道在上海譯文出版社正式引進昆德拉的十三部作品之前,哪些出版社購買過昆德拉的中文簡體字版權,但可以肯定地說,絕大多數(shù)都沒有以合法的手續(xù)購買版權。我特別贊同艾曉明在1996年香港《明報周刊》上講的那段話:“為了避免作品‘橘逾淮而成枳’的宿命,我想,我們是否需要回到一個基本問題上,有沒有可能按照《伯爾尼公約》和既有的著作權法,禮待昆(德拉)先生,然而再考慮,有沒有可能原原本本地介紹他的文字?”這兩種可能,上海譯文出版社現(xiàn)在都給我們提供了。我想,有了這兩種可能,我們便有了進一步理解昆德拉的可能性。

說起昆德拉,有人會說他在他的祖國捷克影響力不大,怎么在中國會有這么大的反響,是不是有點反常?實際上,昆德拉早在移居法國之前,已經(jīng)是捷克第四屆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成員,只是因為帶頭說了真話,才被開除出黨。據(jù)蔣承俊介紹,在1977年,捷克有七十六名人民藝術家、三百六十名功勛藝術家、七千多名藝術工作者簽名發(fā)表了捷克斯洛伐克文藝界《宣言書》,其中曾這樣寫道:“……我們極端鄙視這么一幫子人,他們狂妄自大,虛榮心重,優(yōu)越感強,自私自利,無恥之尤,甚至為了幾個臭錢,不惜出賣自己祖國的利益,參加了叛徒集團,脫離了人民,離開了人民的生活,背棄了人民真正的利益而投入帝國主義懷抱,成了反人道主義的工具,墮落為那些顛覆和制造各國間不和的人的傳聲筒?!痹谶@樣的聲討中,昆德拉的作品在捷克當然不可能流傳,不流傳也就不可能有影響。我覺得這種情況一定會有改變,歷史會說話的。

昆德拉在中國的影響確實不小,但在西方,昆德拉的影響更為持久而廣泛。他在美國,在法國,在意大利,在西班牙,還有在以色列,都獲得過文學大獎。據(jù)我們了解,他的作品至少已經(jīng)被翻譯成20種語言,幾乎所有作品都有了譯文,在世界廣為流傳。實際上,是翻譯造就了具有國際影響的昆德拉,是翻譯賦予了昆德拉的作品以豐富的生命。

昆德拉的作品被廣泛翻譯,甚至不斷重譯,說明了他的作品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昆德拉作品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其獨特的個性和多重的解讀可能性。應該說,多重解讀的可能性,是昆德拉作品的顯著特征之一。在國內(nèi),有哲學家如復旦大學的俞吾金,從哲學角度對昆德拉的話語世界進行過闡釋,認為其作品“鑄造新的時代精神”;比較文學家樂黛云認為昆德拉“成功地完成了哲理與故事、夢與現(xiàn)實的結合,或者說創(chuàng)作了一支把哲學、敘事和夢合為一體的復雜交響樂”;文學評論家們則更推崇昆德拉掀起的小說“革命”,對其小說的“新”與“奇”,對其小說技巧的創(chuàng)新進行探討??梢哉f,就闡釋的多樣性而言,近二十年來,從國外譯介到中國來的'外國作家,幾乎沒有哪一個能與昆德拉相比。我想,隨著這次昆德拉作品的系統(tǒng)、全面地推出,為我們?nèi)嬖u價和理解昆德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昆德拉的作品的生命力,還在于圍繞昆德拉本人及其作品,有著種種的不解,甚至誤解。實際上,不解甚至誤解是人類精神生活中所不可避免的。昆德拉深刻地認識到不解甚至誤解的不可避免性,就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在第三部分就有一部小小的“不解之詞匯集”,讀后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2000字》。諸如忠實與背叛,靈與肉,存在的輕與重,對所有這些有關人類生存的根本問題,在他看來就存在著種種不同的認識和“誤解”。而他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以深刻的哲理開頭,結束于悲愴的詩意氛圍中,為我們揭示了人性的弱點和人類不可避免的誤解所產(chǎn)生的深刻原因。既然不解和誤解普遍存在,那么就作品而言,在翻譯和接受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誤讀。從作品的理解、翻譯和接受的歷程來看,誤讀是必然的。

個人的誤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集體性的強迫性誤讀。比如,以政治或意識形態(tài)的標準,對昆德拉的作品進行唯一的評判。在我看來,好的翻譯應該是為理解開拓空間。昆德拉的作品在中國以往的譯本中常有刪節(jié)和改動,這是為避免誤讀而實際上又造成誤讀的原因之一。這次上海譯文出版社組織系列譯介昆德拉,我想其中大部分的刪節(jié)或改動是有可能還其真面目的。十幾年來,中國的社會與政治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給我們?nèi)胬斫饫サ吕峁┝诵碌目赡?。再說隨著國際文學界對昆德拉的不斷解讀,也開拓了我們認識昆德拉的視角,為我們翻譯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昆德拉對翻譯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也有比較明確的原則,我想我們翻譯昆德拉,首先應該尊重他,至少對他的思想,對他的風格,對他在文學上的獨特追求,應該盡可能在翻譯中表現(xiàn)出來。我在重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時有三條原則:一是盡可能全面地理解昆德拉;二是力求再現(xiàn)昆德拉作品的風格特征;三是盡可能避免誤譯,并不隨意刪改原文。但愿我們的努力能有益于國人從對昆德拉的不解甚至誤解,進一步走近昆德拉,理解昆德拉。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篇十三

生命是什么?我以前還真沒有思考過,學習了《生命生命》這一課后使我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深刻的感悟。

學習這一課時,我一直被感動著。感動在于飛蛾面對危險,不管能否逃生,它都極力去克服和戰(zhàn)勝;感動在于小小的香瓜子竟然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沖破堅硬的外殼,不屈向上,茁壯生長的那種頑強;更感動于本文的作者杏林子在被病痛折磨、行動嚴重受限制下,沒有沮喪,沒有沉淪,而是以堅強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自學成才后把愛回報給更多的殘疾人。是啊!她沒有讓短暫的生命白白流失,她讓自己活得光彩有力。

生命是有限的,可生命的價值是無限的。像杏林子這樣身殘志堅,珍惜生命的人還有很多。像音樂巨人貝多芬:在艱苦惡劣的環(huán)境下,面對殘酷的雙耳失聰,他沒有屈服,反而更加熱愛生命和音樂。他耳朵聽不見,就用筷子頂著琴鍵,通過琴鍵的陣發(fā)感覺聲音來作曲,創(chuàng)作了許多舉世聞名的音樂巨作。他的音樂被譽為“靈魂的聲響”。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在他的音樂史中流傳并發(fā)揚光大,深深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再說海倫·凱勒,不到兩歲就因病失去了聽力和視力,但她并沒有放棄,憑借自己堅強的毅力自強不息,克服生理缺陷,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戰(zhàn),又將愛心擁抱世界,將自己的一生獻給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yè)。

他們都是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活得充實有意義,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改變了生命的寬度,生命的內(nèi)涵。

生命是偉大的,也是渺小的;是發(fā)光的,也是灰暗的;是奇跡的,也是平凡的,重要的是你自己怎樣把握!懷著對他們的無限崇敬,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學習,不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讓生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篇十四

人們時常感嘆生命的沉重,總有一種不堪重負的感覺,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是因為相信生命可以永恒輪回嗎?人們總是認為今日的選擇或者是現(xiàn)在所做的事會對以后抑或是將來甚至來世都會有著深刻的影響和必然的聯(lián)系,所以,當我們面對眼前的事情并且作出選擇的時候,才會患得患失,憂慮重重,使每一次的選擇變得沉重,以至于使生命也變得沉重。那么,事實上又真的是這個緣故嗎?其實世間并不存在永恒輪回,生命只有一次,并且從一開始,它就頭也不回地向著終點奔去。只有一次等于一次也沒有,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沒活。

人的一生是一張永遠不能成為正式作品的草稿,是一場永遠不能正式登上舞臺的彩排,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到頭來,我們自己是無法通過比較來檢驗出究竟哪種生活方式更正確。于是我們沒有必要把每一次的選擇都看得那樣的重要,那樣的沉重,我們盡可以做一個凡夫俗子,隨心所欲地去享受生活的輕松,然而,真的能夠這樣嗎?也許有的人真的可以,但是,也還是會有一些人難以承受這種生命之輕,有甚于生命之重,正如文中的醫(yī)生托馬斯和他的情人薩賓娜,在他們身上,靈魂與肉體是相分離的,肉體能盡享的輕卻使靈魂感到莫名的沉重。

賞讀這一段時心情很壓抑,米蘭·昆德拉的文風類似于張愛玲,筆鋒直指人類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扇藗儏s不得不承認這些欲望的真實和無德。我想,米蘭要說的是:無德為輕,輕讓人們無法負載在生命的軌道上。特雷莎的媽媽——薩比娜年輕時很漂亮,有九個追求者。第一個最英俊,第二個最機智,第三個最富有,第四個最健康,第五個最高貴,第六個最會背詩,第七個曾周游世界,第八個會拉小提琴,第九個最有男子氣概。特雷莎的媽媽最終嫁給了第九個,不是因為她愛他,而是因為她和他不小心有了特雷莎。她不愛特雷莎,她一直在想另外八個都比第九個好。她在想她還沒有追求過別人,于是,她離開了最有男子氣概的男人,繼而去追求一個沒有男子氣概,犯過幾次罪,離過兩次婚的男人。她嫁給了他,從此,她開始淪落,漸漸失去美貌,變成潑婦。這段的印象是最深刻的。米蘭把九種特質分配到九個人身上,特雷莎的媽媽卻只能從中選擇一個。她誰都想要,因為她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她不但逃避家庭,逃避婚姻,逃避情人,也逃避祖國,逃避革命,是個典型的背叛者。她的貪婪讓她來到一個一無所有的人身邊。她開始失去原本擁有的一切,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質,失去靈魂。當特雷莎把門鎖上,要求獲得自己最基本的權利的時候,作為媽媽的她暴跳如雷,這才意識到一切正在離她而去。她在用最后所擁有的母親的身份,幾乎是要挾著女兒留下??梢磺卸际峭絼?,因為她從來都沒有承擔過生命中的責任,無論是對社會、對家庭、還是對親人。即便是她死掉也只是輕輕地一閉眼,不會有任何重量,她丟掉了靈魂。只有特蕾莎,雖然她沒怎么逃避,但她最終也只能在“卡列寧”的身上找到真正的不求回報的忠誠。那么這些逃避者的最終結果又將如何呢?當他們步入中年,一無所獲,認識到這種逃避的生命之輕是最難承受的時候,一切都晚了。生命,始終是永劫無歸的,不可以重新來過。因此,對一個有思想,有頭腦的人來說,逃避人生,逃避責任的最終結果只能是對于曾經(jīng)的生命之輕,都將會是難以承受,也無法承受的。另一方面,米蘭所要傳達的愛情觀又是什么?“愛情”總是玄而又玄。曾經(jīng)以為,愛情是純感性的東西,如果我們用太多的理性思維去思考它,那么愛情將不再純正。然而現(xiàn)在這種觀點幾乎完全被顛覆。愛情需要條件,需要理性的思考。我們要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以此找個可以滿足自己需要的人,然后包容他的缺點,履行自己對對方的責任,這才是愛情。米蘭說,“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實存在?!贝蟾虐殡S責任走過的愛情才是真實存在的愛情。寫到這里,才恍然發(fā)現(xiàn),執(zhí)著地追尋一個自己想象的人是多么地愚蠢,愛情亦或是在特別的時段遇到特別的人。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許多難以抉擇的問題,選擇據(jù)理力爭還是忍氣吞聲?選擇打抱不平還是熟視無睹?在這種情況下,這本書的確幫了我們不少忙,遠離輕松選擇刻苦,這不是自虐,是在迷茫中給自己力量,就像托馬斯念著這句話離開醫(yī)院去波西米亞找特雷莎并與之共度一生一樣。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人永遠不知道自己該要什么,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一種選擇是正確的,因為任何比較都不存在?!边@是托馬斯最初對是否開始這段愛情的掙扎。其實,我本人是不太贊同這句話的。誠然,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生命旅途中相似的選擇卻太多太多,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在過去失敗的決定中,吸取經(jīng)驗從而對下一次抉擇展現(xiàn)出十足的信心,而對與錯完全取決于我們自身以及身邊的人是否快樂。

小說主人公雙雙意外身亡的悲劇,不僅是他們所屬的那個時代的悲劇,同時也是我們許多現(xiàn)代人的悲劇。或許,作者正是在托馬斯一類人的身上,寄托了自己對人生無限未知可能性的探索。當看到小說結尾,我已經(jīng)不能輕松地微笑,一縷深切的悲涼從遙遠的天際襲來。

正如米蘭所感慨的那樣,生命的初次排練便已經(jīng)是生命本身,生命永遠是一張成不了畫的草圖!生命之畫是如此的潦草,還未來得及修正,也根本沒有機會修正,就畫完了匆匆的一筆。也許生命一切的結果,無論暗淡還是輝煌,都不值得追悔或者贊嘆,一切的抉擇也沒有所謂正確、錯誤之分,那只是一道生命的軌跡。因為對于所選擇的道路,我們根本沒有機會比較其優(yōu)劣!而使我們必須這樣走的理由,便是無數(shù)偶然表象下的必然,是你命中注定的“非如此不可”。這“非如此不可”是加載在我們身上的一道命運的符咒,或許正是你最想要而不能得到的部分,是你內(nèi)心真正的渴望。

每一次回味這“生命之輕”,都好像是又認識了一位新朋友,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領悟。當我們漸漸長大,經(jīng)歷了所有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之后再去品味它,一切都將是云淡風輕,塵埃落定。你知道的,非如此不可。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篇十五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在去年,看完以后覺得很震撼,但有什么具體的感觸時,竟也說不上來。

小說一開始就以尼采的哲學觀點展開,當時覺得很抽象,也很枯燥,因為我不太喜歡純理論性的東西。所以“輕”與“重”的對比和“眾劫回歸”的理念,讓我難以理解。但主人公托馬斯和特麗莎的出現(xiàn)立即吸引了我的眼球。

特麗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女孩兒。父親的早逝和母親的責罵,使她從小就顯得格外安靜、格外孤獨。認識托馬斯以后,她顯得更加脆弱,因為她害怕失去。

托馬斯是個不安現(xiàn)狀的人,沒有什么可以拴住他的心,即使是在遇到特麗莎,他也嘗試背叛。意料之外的是,他竟愿意和特麗莎結婚,因為他所向往的自由從不允許他受婚姻的束縛。

特麗莎非常聰明,不管學什么都快的很,于是攝影成了她的專長。戰(zhàn)亂的年代成就了她的事業(yè),也挫傷了她的命運,她一次又一次的用照片訴說著民間的疾苦,表達著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渴望。她愛攝影,就如她愛托馬斯一樣!

斯賓娜,是托馬斯的情人。她的熱情似火似乎專為襯托特麗莎的冷若冰霜,她以她最獨特的視角描繪出人生百態(tài)。一幅幅被她用畫筆、顏料勾勒出的畫卷是她的心理獨白,也只有這些畫可以寄托她的全部情思。

她是一個孤獨者,沒有親情、沒有友情、沒有愛情。她不喜歡托馬斯,但她從不拒絕托馬斯,因為他們之間有太多太多的共同點。同樣的孤獨,同樣的叛逆,同樣的不安現(xiàn)狀,同樣的心思縝密,于是她們選擇了放縱自己。

特麗莎與斯賓娜的初次見面,并沒有顯得尷尬或是局促不安;相反,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內(nèi)心深處是同樣的“安全感”的缺失。特麗莎欣賞著斯賓娜的畫,她在試圖走進她的世界。

她懂她。她很快就為遇到斯賓娜而顯得興奮。于是,她們開始裸體互拍。特麗莎竟會如此瘋狂,連作者自己都沒有料到。但正是因為作者愛特麗莎,他希望特麗莎快樂,他希望特麗莎釋放她最真實的存在,靈魂與外表一樣干凈、澄澈。

托馬斯的背叛使特麗莎變的`更加沉默不語。特麗莎整日與卡列寧為伴、最終冒著生命危險逃離托馬斯。托馬斯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但他知道他不能失去特麗莎。他用生命為賭注,去追尋特麗莎的腳步。

但,生活沒有給他們喘息的機會。托馬斯的一篇文章讓整個國家顯得格外不安。各種人試圖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去接近他們,特麗莎本就脆弱的神經(jīng)此刻緊繃欲裂。

特麗莎希望回到田野,托馬斯沒有絲毫猶豫。農(nóng)村,成了他們的樂土。在這片土地上,他們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也送走了卡列寧。雖然很短暫,卻足夠快樂。

巴門尼德回答輕為積極、重為消極。

在我看來,主人公承受住了命運強加給她的一切,所有又有什么談得上是重的呢!于是這些輕成了生活中的瑣碎,包括生命。

其實生活中,死亡都不畏懼,又何以不能承受瑣碎。換種思想、換個角度,生命中或許真的沒有什么不能夠承受的。

僅以此獻給迷茫中的我們,努力去承受生活中的種種瑣碎,為明天尋一條出路。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篇十六

我喜歡米蘭·昆德拉,雖然他的書看得并不多。《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是一直想要看的書。適逢考完會計基礎跟道德,特想看點什么,就看了《布拉格之戀》,看完之后接著就看《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大概中午三點開始看,看完已經(jīng)快十點。洗個熱水澡,就爬上了床。

我是應該先看書的。

我覺得電影也闡釋得不錯。不過,當然,相對于原著,就遜色了很多。

我一邊看電子書,一邊想起電影一邊擴展,我有些理解跟導演是不太一樣的。我應該先看書。無疑,因為先看了電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的想象。

我知道我沒看懂。因為它表達的太多,層次太多。很多地方,只要你細細品味,就可以讀出很多深度。我想沒有人一次全能看懂的。

我沒讀懂托馬斯,沒讀懂特雷莎,沒讀懂薩賓娜,我大概誰也沒讀懂。我沒讀懂性友誼,沒讀懂自由,沒讀懂個性,但或許我讀懂了他們的愛情。

托馬斯對特雷莎的愛如此之深重,而他卻企圖輕輕的去愛。事實上,他可以為了她失去一切。特雷莎遇到了生命中一直在等待的男人,而且幸運的得到了他的愛,他的寵愛,但卻覺得抓不住他。他們都只是知道對方在自己心里的絕對性,而沒有被告知自己在對方的高度。他們于對方,已不僅僅是愛。但他們一起的生活,除了愛之外,卻隱含著痛。生命不能承受的痛。

不過結局很美好,像個童話。他們最后終于完全的走入了對方,屬于彼此。我喜歡這個結局。

所有人物中,我想我最喜歡的是薩賓娜。但我最讀不懂得也是她。她愛的是誰,她追求的是什么,她想要怎要的生活。她一直走,一直逃,她最后會停留在哪里。

我喜歡電影里特雷莎和薩賓娜互拍裸照的那一段。赤裸相對,很多感情都是可以被理解和諒解的。我覺得那以后特雷莎不會再對薩賓娜懷有敵意。

有點慶幸,這本書不是高中以前看的,不然讀不懂得會更多。以后有時間還可以再看。生命,生活,很深的藝術。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487407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