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5 09:12:06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范文(17篇)
時間:2023-11-25 09:12:06     小編:BW筆俠

在教育教學領域中,教案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的必備工具。教案的編寫要注重教學目標的明確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通過閱讀教案范文,教師可以對教學過程有更清晰的規(guī)劃和把控。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一

1、學會“牌、湘、煌”等12個生字,理解“牌樓、金碧光輝、水天一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積聚好的語段。

3、懂得作者的寫作次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1、通過借助注音或字詞詞典理解生字新詞。

2、通過朗讀訓練,感悟語言美和景物的特點。

3、通過抓住重點詞語標識,懂得作者的寫作次序。

培養(yǎng)學生賞美愛美的情趣,增強民族驕傲感。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作者的語言美和岳陽樓的特點。

懂得作者的寫作次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圖片、或相應的課件。

出示:金碧輝煌回廊環(huán)繞三層三檐水天一色碧波萬頃

一、導入

讀了這些詞,展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師:這就是江南第一樓的美麗景色。

板書課題齊讀:27、江南第一樓

釋題:“第一”是什么意思?

師: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滕王閣、湖北的黃鶴樓被稱為“江南三大名樓”,為什么把岳陽樓稱為江南第一樓呢?它有何魅力,今天讓我們走進岳陽樓,去飽覽它的美麗。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自由讀課文,找出中心句。

2、指名說中心句,板書:浩瀚的洞庭壯美的樓閣不朽的詩文動人的傳說

3、齊讀中心句,換一種說法使句子意思不變,可以加上關聯詞。整篇文章都是圍繞中心句來寫的,哪些自然段分別介紹了壯美的樓閣、不朽的詩文、浩瀚的洞庭、動人的傳說。

三、品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岳陽樓究竟是什么樣的?我們去看看,教師引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品”字形,請學生畫一畫。

1、樓閣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用一個詞來說說?(壯美)從哪些詞你體會到了岳陽樓的壯美?(飛檐高高翹起)

師:這是我國古代建筑的特點,莊重而精致。

2、陽樓不僅外觀壯美,更讓世人驚嘆的是它的內部結構,整座樓,沒有一根釘子,一塊磚。

出示課件:

3、指導讀

四、指導學生自由學課文

師:老師帶著你們欣賞了壯美的樓閣,走進岳陽樓的大門你會看到什么,老師想請一位小導游來為我們介紹。

不朽的詩文:

提到岳陽樓就會想起一個人——范仲淹,簡介范仲淹:宋代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是個關心百姓疾苦的好官,雖然仕途坎坷,受到同僚的排擠,但他始終不改憂國憂民的初衷。北宋滕子京被貶為岳州知府,他重修岳陽樓,并請他的好友范仲淹寫下千了古傳誦的名篇《岳陽樓記》。文章氣勢磅礴,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體現了詩人心憂天下的博大情懷!成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知識分子嵩高人格的文化積淀,滋養(yǎng)著人們的心靈。

2、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3、齊讀,背誦

師:《岳陽樓記》為岳陽樓增添了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從此岳陽樓聲名鵲起,名揚天下。

指名讀古詩,齊讀

浩瀚的洞庭

1、登上岳陽樓可以欣賞到什么美景呢?

師:站在岳陽樓,洞庭湖的美景盡收眼底

引讀:樓四周回廊環(huán)繞,憑欄遠眺——學生接讀洞庭湖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2、指名讀

3、出示課件欣賞

4、多美的洞庭湖我們再讀讀,配樂齊讀。

師:浩瀚的洞庭湖為岳陽樓披上了一件秀麗的外衣。

動人的傳說

1、指名介紹動人的傳說

2、學習:翡翠似的小山,指君山

齊讀這一句

3、哪幾個詞讓你感動?

4、指名讀這個動人的傳說。

5、引導學生學習一個有關君山的傳說。

五、小結寫作方法

1、本文不但語言美,結構也美,文章是按什么順序寫的?移步換景

2、布置作業(yè)

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寫一寫我們的校園。

六、總結

欣賞了江南第一樓,你有什么感受?

師:雖然我們遠隔萬水千山,但從此你對岳陽樓不再陌生,它有浩瀚的洞庭、壯美的樓閣,不朽的詩文,動人的傳說,它就是——江南第一樓岳陽樓。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二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2、初步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筆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能力。

過程與方法:

借助學具的演示,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富有思考的習題訓練,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最初步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培養(yǎng)正確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熟練地口算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難點: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和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計算。

教學準備:

教師:總復習第5題的口算卡片、第7題的多媒體課件。

學生:練習紙一張。

教學步驟:

一、復習口算:

1、師拿出裝有口算卡片的紙盒,隨意指名上臺口答。

2、出示練習十八第3題。

(1)13連續(xù)減2:13、11、、、

(2)15連續(xù)減3:3、15、、、

生讀題并解題。

3、指名學生上臺匯報結果。

4、出示練習十八第4題、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代表上臺匯報。

二、復習加、減混合計算。

1、出示43+20-7=62-9+11=。

生上臺計算并說出運算順序。

2、出示總復習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復習用數學解決問題。

1、多媒體課件演示總復習第7題。

學生觀察思考。

2、師:“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概括圖意。

3、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分組計論提出數學問題并一一列在紙上。

4、請小組派代表上臺演示討論結果。

小組匯報交流。

5、多媒體出示題目(1)蝴蝶和蜻蜓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蜓有多少只?

生讀題,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

6、師:“想一想用什么方法算?”

生--用減法計算。

7、師:“為什么用減法算?”

生:因為要求蜻蜓有多少只,必須從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數,所以用減法。

8、出示題目(2)有蝴蝶8只,蜻蜓16只,蜻蜓比蝴蝶多幾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減法算?

這道題還可以怎樣提問題?

生:蝴蝶比蜻蜓少幾只?

師:為什么也用減法算?

9、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提出的問題并指導學生解答。

10、出示練習十八第6題。、

學生讀題并解答。

11、出示練習十八第7題。

生分組討論交流,小組代表匯報。

四、本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加減法的意義,同學們已經能夠熟練地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并且能夠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表現得真不錯。

五、板書設計:

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復習。

(1)13連續(xù)減2:13、11。

(2)15連續(xù)減3:3、15。

43+20-7=62-9+11=。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三

1、認識7個字,會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講述的故事內容,能復述課文。

3、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認識7個字,會寫10個生字。

初步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生字詞語卡片。

一、了解版塊特點。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的版塊———體驗真誠(板書)。

2、你對真誠是怎樣理解的?揭示課題:步行18里。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生注意畫出容易讀錯的字音。

3、根據預習,在小組內交流預習情況。

4、全班交流:自主解決生字。

5、交流其他預習內容,質疑。

三、再讀課文:

1、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2、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3、理清文章寫作順序。

四、布置作業(yè),小結:

熟讀課文,練寫生字。

板書設計:

步行18里。

兼歉謊罪吾抑諒悶均沮。

第二課時。

1、認識7個字,會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講述的故事內容,能復述課文。

3、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學會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

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生字詞語卡片。

一、回憶課文:

1、昨天我們學習了《步行18里》這篇課文,誰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步行18里》,板書課題。

二、分析課文:

1、在課文中一共出現了父子的三次對話,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并找出這三次對話,分別體會父子的心情。

找到后,和小組同學共同體會。(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重點體會,例如:

“一陣罪惡感涌上我的心頭,我支支吾吾承認自己去了電__,告訴他我遲到的真正原因。”

“父親身心遭受這種折磨,這是我有生以來碰到的最為沮喪與痛苦的事?!?/p>

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總結全文,點出中心。

3、指導朗讀:

父親的語言真誠、嚴肅,并帶有深深的自責,朗讀時,語速稍慢,略帶低沉,把父親的那種深深自責讀出來。

四、小結:生活中誠信是最重要的。

板書設計:

步行18里。

我父親。

撒謊步行回家。

講誠信。

第三課時。

1、和文中的人物對話。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講述的故事內容,能復述課文。

3、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學會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

進一步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小黑板。

一、復習生字:

1、輪讀字卡,并組詞:兼歉謊罪吾抑諒悶均沮。

2、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步行18里》,板書課題。

二、活動:

1、活動一:和文中的人物對話:

我想對杰森說……我想對文中的父親說……。

我想對自己說……我想對朋友說……。

我想對(爸爸)媽媽說……。

小組交流你想說的內容,教師指導:

可以說我的看法;我對人物的評價;我想提出的建議;我的體會等等。

最后全班交流。

2、活動二:積累關于誠信的名言: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春秋》孔子。

對待兒童應該誠實。要善于告訴他們:我們做父親的,有些東西現在還不懂,你們,孩子們,你到這個世界上來,是為了知道一切。

——【蘇聯】高爾基。

聯系課文,生活實際體會名言。

試著背誦。

四、小結:談談你要怎么做。

板書設計:

步行18里。

我的看法我對人物的評價。

我想說的話。

我想提出的建議我的體會。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四

1、能熟練地進行詞語配搭。

2、正確地找出近義詞,反義詞。找出不同一類的一個詞。

二、復習過程。

1、把下列的詞語恰當地用直線連起來。

精致的眼睛紅紅的草地。

愉快的友誼藍藍的天空。

熱情的木船白白的雪花。

真摯的事情綠綠的'太陽。

2、寫出下列各詞的近義詞。

芬芳緩緩()破舊()仍舊()。

隱藏()期望()貴重()違抗()。

安靜()嘲笑()夢想()縱然()。

3、寫出下列各詞的反義詞。

昏暗()暴露()冷清()簡單()。

干燥()失?。ǎ┛犊ǎ┚瑁ǎ?。

狹窄()高大()懷疑()違反()。

4、下面各組的五個詞中,有四個是同類的,找出不是同類的一個打“×”。

(1)中國國家美國日本德國。

(2)陽臺廚房衛(wèi)生間臥室房子。

(3)上海佛山廣州??趶V東。

(4)冬瓜南瓜西瓜黃瓜茄瓜。

5、成語。

書聲瑯瑯不恥下問反復推敲手不釋卷孜孜不倦專心致志廢寢忘食舉一反三。

博古通今博覽群書博聞強識才思敏捷斷章取義不求甚解各抒己見目瞪口呆。

眼疾手快耳目一新鼻青臉腫眉開眼笑沁人心脾左膀右臂肺腑之言指手畫腳。

咬牙切齒手足情深肝膽相照拐彎抹角嚴絲合縫斗志昂揚揚長避短短兵相接。

接二連三三五成群群策群力力不從心心直口快快人快語語重心長長治久安。

安步當車車水馬龍龍爭虎斗重巒疊嶂危峰兀立胸有成竹心安理得怒氣沖沖。

神采奕奕得意洋洋垂頭喪氣手足情深氣急敗壞惱羞成怒暴跳如雷。

6、按要求寫詞語。

(1)寫出含有“不#不#”成語十個。

(2)寫出含有“成”字的四個成語。

(3)寫出含有“熟”字的四個成語。

(4)寫出含有“abb”字的四個成語。如“紅通通”

(5)寫出含有“aabb”字的四個成語。如“平平安安”

(6)寫出含有“abab”字的四個成語。如“研究研究”

(7)寫出含有“abcc”字的四個成語。如“洋洋得意”

(8)寫出含有“aabc”字的四個成語。如“小心翼翼”

(9)寫出含有反義詞的四個成語。如“博古通今”

(10)寫出含有“動物”字的四個成語。如:“狐假虎威”

(11)寫出含有“身體器官”的四個成語。如“肝膽相照”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五

1、熟練掌握一、二級運算單列式從左到右的運算順序。

2、培養(yǎng)學生列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難點。

1、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2、發(fā)現并總結概括出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六

冬天你最喜歡什么運動?(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認識有關滑冰場情況。(出示“冰雪天地”主題圖)讓學生認真觀察圖。

根據主題圖和提示提出問題。

1、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引導學生回顧和本節(jié)內容相關的舊知識。

2、出示信息,多媒體展示問題。

(二)結合情境,探究新知。

a:師:根據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場一共有多少人?

師:你能有什么解決辦法?

師:引導學生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b: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鼓勵學生獨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師生共同總結。

d:請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相互討論。

e:強調算式的多樣化,幫助學生理解。例如:問題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再乘以6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他們的現實意義是相同的,所以兩種算法都是正確的。

3、結運算規(guī)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4、請學生做書中的小練習。

(三)總結與反思,布置思考題。

1、檢查學生練習情況,請同學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教師再做適當補充。

2、教師進一步強調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請學生反思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并談談收獲和體會。

3、布置思考題及課后作業(yè)。

思考題:

如果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法,應如何計算?

課后作業(yè):

練習一第1、2、5題。

課后習題。

練習一第1、2、5題。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學過的加、減法知識的基礎上,概括出加、減法的意義,對加、減法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3.通過學習加、減法意義及有關知識,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加、減法之間的關系,理解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教學工具。

教學ppt。

教學過程。

【新課講授】。

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生:把西寧至格爾木這一段和格爾木至拉薩這一段合并起來,就是西寧至拉薩的鐵路長。列式為:814+1142=1956(km)。

師:能說說什么是加法嗎?

生:像上面這樣,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做加法。(板書)。

師: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稱分別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相加的兩個數叫做加數,加得的數叫做和。(板書)。

2.請同學們把上題改編一下,把其中的一個已知條件變成問題。

教師出示兩小題后,讓學生列式計算。

引導學生明確:第(1)題已知兩段路的長,求全長,用加法計算。第(2)題已知全長和其中的一段,求另一段的長,用減法計算。第(3)題也是已知全長和其中的一段,求另一段長,用減法計算。

教師小結:減法是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4.教師提問:減法與加法又有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減法中已知條件和問題與加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正好相反的,在加法中是已知的,在減法就變成未知,而加法中是已知的在減法卻變成未知的。因此說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課堂作業(yè)】。

教材第3頁“做一做”。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和=加數+加數,加數=和-另一個加數,差=被減數-減數,減數=被減數-差,被減數=減數+差。

【課后作業(yè)】。

1.教材第4頁練習一第1、2題。

2.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鞏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2.知道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點并能夠辨認和區(qū)別它們。

教學過程:

活動一:簡單基礎的題目。

1.作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高和底。

談談注意什么問題?(強調鈍角三角形高的畫法)。

2.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說說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3.給出三根小棒說說可不可以組成三角形?

3.4.53.3.32.2.63.3.5。

為什么?

三角形的分類: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間的聯系及個三角形的特點。

活動二:解決問題。

1.求三角形各個角的`度數。

1)三邊相等。

2)等腰三角形,頂角是50度。

3)有一個銳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

根據題目所給條件――分析――解決――匯報解題思路。

2.爸爸給小紅買了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風箏。它的一個底角是75度,頂角是多少?

觀察找信息――分析――解決。

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內角和各是多少度?

活動三:提高題。

1.能畫出有兩個直角或者兩個鈍角的三角形嗎?為什么?

交流――匯報。

2.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能求出下面的四邊形和正六邊形的內角和嗎?

交流討論――匯報。

四、綜合練習。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造福人類的崇高品質。

2.弄清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過程,體會巴斯德在給小男孩兒治病過程中的心情,進而體會科學家崇高的責任感。

3.會認“菌、樞”等8個生字,會寫“助、菌”等10個字,掌握“助手、細菌、病魔、瘋狗、無所畏懼、驚心動魄、殘酷、驚魂不定、寂靜”等詞語。

教學重點:

弄清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過程。

教學難點:

體會巴斯德在治療小男孩兒的過程中所承受的巨大的精神壓力,體會巴斯德高度負責的精神。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詞卡片。

預習題綱:

1.借助字典,會認“菌、樞”等8個生字,會寫“助、菌”等10個字,掌握“助手、細菌、病魔、瘋狗、無所畏懼、驚心動魄、殘酷、驚魂不定、寂靜”等詞語。

2、讀通課文,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1.同學們,如果人被瘋狗咬了,你們知道該怎么辦嗎?你們知道狂犬病疫苗是誰發(fā)明的嗎?結合“學習鏈接”或自己查找的資料說一說。

2.板書課題,激發(fā)探究心理。

想一想:巴斯德是怎樣征服狂犬病的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要求。

(1)借助字典,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生字和新詞。

(2)邊讀課文邊想課后第二題。

(3)一邊讀一邊用“”畫出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在小組內交流學習收獲,互相討論不懂的問題。

3.全班交流。

(1)出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特別要讀準“樞”“寂”兩個字的音,認清“菌、魔、殘、酷”等字的字形。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上書寫。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微生物學:研究微生物的形態(tài)、構造、分類、生理生化及遺傳變異等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目的是利用及發(fā)展有益微生物,控制及改造有害微生物。

疫苗:用病毒、細菌或其他微生物所制備的用于人工自動免疫的生物制品的總稱。

罕見:少見。

猶豫:拿不定主意。

焦慮:焦急、憂慮。

孜孜不倦:形容非常勤勉,不懈怠。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

筋疲力盡:用盡了力氣,極其疲勞。

憂心忡忡:形容十分憂愁。

安然無恙:經過變故,沒有遇到損害。

(3)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講述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思考并完成課后思考題2。

三、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聽寫生字詞。

2.巴斯德是如何征服狂犬病的?

二、細讀課文重點段,理解內容,體會人物心情。

1.指導閱讀第2、3自然段。

(1)默讀課文,畫出說明巴斯德發(fā)起對狂犬病進攻的原因的句子。

(2)指導朗讀,體會狂犬病的可怕。

(3)讀第3自然段的兩個問句,說說這兩個句子的作用。

2.指導閱讀第4至12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說說這部分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畫出表現巴斯德心情的句子,讀一讀,體會人物心情的變化。

(猶豫——極度疑慮——焦慮萬分——憂心忡忡——放心)。

(3)引導學生理解文中泡泡框提出的“為什么這一次他猶豫了”這一問題,并告訴學生,讀書要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及時提出來,并想辦法解決。

(4)指導朗讀。

(5)你從巴斯德心情變化中體會到了什么?談談自己的感受。

(讓學生體會巴斯德的高度責任感和全身心投入科學研究的精神。)。

3.閱讀第13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說說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齊讀。

三、回歸整體,升華情感。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談自己讀了這篇課文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有些動物身上的病毒也會傳染到人身上,使人生病,像狂犬病毒。怎樣防止動物傳染給人呢?請你查查有關資料,或者詢問別人,學習用科學的方法預防這樣的傳染病。

五、總結。

巴斯德憑著一個科學家的高度責任感和為科學獻身的精神,戰(zhàn)勝了狂犬病,為人類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我們也要學習科學家這種精神,刻苦鉆研,勇于實踐。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九

第十課時復習(二)。

教學要求:1.在分析和解答“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加減法運算的意義的理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積累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經驗。

2.使學生養(yǎng)成檢查的習慣,自覺進行估計,并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分析和解答“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能準確找出“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復習千以內數的加法的有關知識。(板書課題)。

6.復習第6題1)出示:算一算,比一比,你發(fā)現了什么?

346+113552+175。

346+213452+275。

346+313352+375。

2)指名學生說一說。

3)學生計算驗證自己的猜想。4)學生匯報結果,驗證。

5)小結。

第一組:第一個加數不變,第二個加數每題分別比上一題增加100,和也相應地增加100.

第二組:第一個加數每題分別比上一題減少100,第二個加數每題分別比上一題增加100,結果和不變.

三.解決問題練習。

1.復習第7題。

1)學生自讀題目。2)問:要求“下午用電纜多少米?”怎么想?

3)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生獨立計算。

2.復習第8題。

1)說圖意。2)獨立計算。匯報。

3.復習第9題。

1)說圖意。2)獨立計算。3)匯報。說說這兩個問題分別用了哪些條件。

4.復習第10題。

1)小組里說說:下面每組數中,你認為哪一個數最特別?為什么?

2)指名說。

三.課堂小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鞏固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會看折線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從統計圖中發(fā)現數學問題。

2.通過對數據的簡單分析,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3.通過對現實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統計,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較簡單的.數學問題。

教學過程:

1.說一說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在繪制折線統計圖是要注意什么?

3.練習:p129頁第9題。

—全國每年出生人口數的統計圖。

(1)讓孩子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計劃生育的情況,它有什么益處。

(2)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3)你發(fā)現了什么問題,我們能夠怎樣解決問題。

(4)讓學生體會到從統計中發(fā)現問題,并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再次認識統計的作用。

練習:p13114根據我國1997—20博物館數量統計圖回答問題。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

2、理清文章順序,讀通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二、初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

1、范讀課文。

2、檢查預習生字詞情況。

3、學生自由讀課文。

4、指名接讀課文,檢查讀書情況。

三、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順序。

四、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詞語“拮據”、“夢寐以求”。

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目標:認識到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區(qū)別,讓學生感受到父親的誠實、守信。

教學策略:采用品讀感悟法,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運用辯論法,針對難點,引導學生辯論,在辯中明理,同時進行說話訓練,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獨創(chuàng)性,使語言和思維訓練得到有機的統一。

教學重點:理解“道德難題”。

教學難點:理解“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汽車模型、留、還的臺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做抽獎游戲后談話:中了獎你是如此高興,課文《中彩那天》父親中了一輛汽車,他的心情如何呢?今天我們就接著學習第19課《中彩那天》。齊讀課題。

二、由圖質疑,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課件出示插圖,引出問題。

齊讀課題:

師:讀的真好,老師要獎勵你們,知道我要獎勵你什么嗎?

生:不知道。

師:老師要帶你們到中彩現場去看一看。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請大家仔細觀察圖。

1)旁邊的人是什么樣的表情?

2)車里的中獎人的表情又是怎樣?

看到他們截然不同的表情,我想你們心中一定有話要說,你想說就大膽地站起來說給我們聽。

生:為什么他中了彩還不高興:

板書:不高興。

2、出示閱讀要求,讀文解疑。

師:遇到問題了,你們想怎樣解決?老師認為讀書是最好的辦法。出示閱讀提示。請大家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橫線畫出描寫我心情的句子,用曲線畫出父親為什么不高興的句子。

自讀課文,讀后匯報。

3、引出道德難題。引導歸納:留?還。聯系上下文回答。

板書:道德難題。

生:選擇題。

師:那父親面臨的難題是什么?

生:就是要把汽車留下來自己開,還是還給庫伯。

師:對,就是一個留和還的問題。

板書:留?還?

4、你們從哪些語句看出父親很想留下這輛車。

生:我看了又看,終于看到了中彩的那樣右上角有鉛筆寫的淡淡的k字。

師:這k字究竟淡到什么程度呢?老師這有兩張紙條,其中一張上面也有一個淡淡的k字。誰來辯認一下。

指名辯認。

師:看他看得多認真啊,看了又看,終于發(fā)現了。

指導讀這句話,體會父親想留下汽車的心情。

生:他夢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輛屬于自己的汽車。

引導聯系生活,理解夢寐以求。

師;他連做夢都想擁有一輛汽車,干脆買一輛不就行了嗎?

生:不行,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我們家六口人全靠父親一人工作維持生計,生活很拮據。他買不起。

利用學生生活實際和文中我家的生活進行對比,理解拮據。

三、引導辯論,體會含義。

1、引導辯論,解決“道德難題”,體會父親誠實、守信的高貴品質。

師:是啊,父親夢寐以求擁有一輛汽車,而自己又買不起,反正庫伯又不知道自己中了一輛汽車,我看,干脆把這輛汽車留下吧!還有誰同意把汽車留下。

師:那有沒有同學認為應該把這輛汽車還給庫伯呢?

(1)那現在就請雙方各派一位代表,說說你們的理由;。

(2)請你們再想一想,留、還對于父親而言各有什么優(yōu)、缺點?

辯論后:

師(問留方)現在請你們說還不還?

生:還。

師:同學們,我建議為他們最終選擇誠信,為我們精彩的發(fā)言響起掌聲。

2、小結提升,正確導向。

師:同學們,做人要誠實守信,一諾千金,我國古人就曾說過:“與人交,言而有信?!毕愀壑耸坷罴握\也曾說過:“你只有對別人誠實,別人才會以誠相待”。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十二

2、教師范寫2——3個。

老師要在田字格里寫。要分析起筆、頓筆,間架結構。

茄:上下結構,注意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還有“蔬”字。

艱:左右結構,左窄右寬。還有“碌、脆、捐”

學生描紅。注意要描的像,描完再在田字格里臨寫。

3、再臨寫兩遍。

4、教師檢測。

5、學生互改:1號改2、3、6號。

2號改4、1、5號。

老師給寫錯的糾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番茄太陽”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體會“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讀好課文中的人物語言。

3、寫小練筆。

教學過程: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十三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

1.放大的書信(便于講解格式)。

2.了解柯巖其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個信封)提問:你寫過信或是收到過信嗎?

2.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想想:張國強同學遇到什么麻煩了?

3.討論: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暢談個人見解)。

過渡:柯巖老師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柯巖老師的回信。

二、指導閱讀。

1.自讀回信,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你從兩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導學生邊讀邊勾畫圈點作批注,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2.交流:

柯巖老師建議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你從中悟出了什么?(根據回答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含義)。

3.啟發(fā)討論:張國強的問題還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對此有什么看法?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結合自身實際在小組內討論。

三、學習書信格式。

1.讀了這兩封書信,你有什么收獲?

引導從兩方面談: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后學會了與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2.重點學習書信格式。

結合文后的提示,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出示放大的書信進行指導)。

稱呼:第一行,頂格,后面加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開頭空兩格,先寫問候的話。

結尾: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此致”、“祝你”等話,應緊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之類的話另起一行頂格寫。

署名: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寫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寫。

四、拓展練習。

建議學生互通書信,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互相溝通、消除誤會等。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十四

1、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認讀并理解部分詞語“呼風喚雨、依賴、農耕、騰云駕霧、洞察、探索”。

2、有地朗讀課文,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根據語言現象,進行語言、說話訓練,以達到積累的目的。

3、了解20世紀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情感。

教學重難點:體會語言簡潔與條理的過程中,語言、積累語言,了解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過程:

(1)解詞:看到“呼風喚雨”你想到什么?為什么?讀題。

(2)世紀呢?一個世紀多少年嗎?我們現在幾世紀?剛剛過去的是20世紀。從1900——。(你真了不起,知識面還真廣?。?。

想不想知道路甬祥爺爺寫了些什么?趕緊讓我們打開課文讀一讀吧。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把生字讀準確,讀不通順的或是比較拗口的地方標注一下,并且多讀幾遍。

2、反饋難讀的,在反饋的過程中讀詞并理解。(你覺得哪些句子次讀的時候比較拗口?)。

(1)在20世紀一百年的里,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fā)現和發(fā)明。

(2)、正是這些發(fā)現和發(fā)明,使人類的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上百萬年的總和。(課件出示)。

這句話到底該讀,聯系上下文,讀讀第三自然段,自由讀,讀出不同的感受,讀出正確的理解。是的`,達到了一百萬年以上的才是上百萬年!

指名讀,齊讀。

導:長句難讀,但有些句子不長,它的標點特別,這樣的句子讀好了,有一種情感就會油然而生!

出示: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在反饋難讀的句子的過程中,把“引用”這一方法也帶過。

3、咱們差不多又把課文讀了一遍,路甬祥爺爺到底寫了些什么?

其實大家表述的不外乎就是“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饼R——指——指——指,有問題嗎?“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快速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哪個地方最能體會到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學生默讀,點畫文句。

預設一:

出示: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

1、自由讀。

2、再讀(以師生接讀的形式),20世紀人類登上——,潛入——,洞察——,探索——,3、這么一讀,你感受到了什么?……再來讀一讀,把你們的感受帶進去!

4、你們還發(fā)現了什么?(動詞)我們也用上一些動詞來20世紀的其他發(fā)現和發(fā)明?同桌討論一下。

5、繼續(xù)接讀,20世紀,————等,這個等里還有什么?預設:舉例。

出示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

預設二:

出示: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出示)。

(3)為什么這句詩被作者引用到課文中來了呢?學生說。

(4)這是用了詩語言來描述,你能不能用咱們自己的話來描述?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形容。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十五

1.了解“造詣、私塾、心領神會、銘記”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這個故事。

3.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領會,這樣才能有較快進步。

4.學習細致刻畫人物的方法。

重點: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明白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領會,這樣才能有較快進步。

難點: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結合實際談談所受啟發(fā)。

1.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書法家,米芾(板書),誰能通過課前預習簡要介紹一下他?(生簡要介紹米芾)

2.(出示米芾字畫)米芾的書畫2002年在拍賣會上拍出了2999萬元的中國書畫最高紀錄,可見他在書法方面的成就之高??墒撬焐褪且晃粫覇幔拷裉煳覀兙蛠韺W習米芾小時候的故事(板書學書)學書的`意思是(學習書法,學寫字)

1.在預習過程中,你有哪些生詞想和大家分享?(生交流)

2.了解生詞對我們讀通文章很有幫助,現在請大家快速默讀文章,思考文章講述了什么事?思考后小組交換意見,爭取概括得簡潔完整。

3.全班交流概括

1.通過預習,你覺得這篇課文中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研究?

預設:1.米芾是什么樣的人?

2.米芾寫好字的訣竅是什么?

3.這篇課文給我們什么啟示?

2.請大家?guī)е@三個問題快讀默讀課文,勾畫出相關語句并批注,之后小組交流,分享你們的想法。

3.全班交流

4.師總結:米芾能夠寫好字的訣竅其實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心領神會,就像課文20自然段秀才的話一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讀20段秀才的話)其實不單是寫字,學習任何本領和技巧,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領悟,這樣才能有較快的進步。

同學們,課文學完了,你能結合你的實際生活說說學完這課后你的收獲嗎?

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都像米芾一樣,勤奮,用心,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十六

1、找找“番茄太陽”這個奇妙的組合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在哪里?找出句子,用線畫出。

2、交流:

(1)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嗎?太陽像番茄嗎?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陽?!?/p>

(2)看著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

(3)紅紅的“番茄太陽”一直掛在我的心中,溫暖著我的心。

3、自讀出示的三句話,談談你對三個“番茄太陽”的理解。

(一指明明心中的太陽,二指明明的笑臉三指盲童明明真誠的愛心,美好的心靈。)。

5、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6、交流,可能有以下答案:

(1)雖然失明,卻是個美麗的女孩。出示: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笑起來像個天使。

(2)活潑開朗,愛笑,笑聲感人。

出示:每次從菜場經過都能……特別愛笑。

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也在旁邊笑。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太陽。”

明明咯咯的笑聲……追著人走。

看著她的笑臉……“番茄太陽”。

那個正午我坐……天使般的笑臉。

[讀好每一句話,感悟明明樂觀開朗,向往光明的生活態(tài)度。]。

(3)機靈聰明的孩子,充滿好奇。

出示:有一次,……走路的嗎?”

明明好奇地問……。

她問我許多奇怪的問題。

[讀好每一句話,感悟明明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

(4)善良,有愛心的孩子。

出示:我彎下腰……給你,好不好?”

[讀好這句話,感悟明明的關愛他人。]。

7、那么明明給我?guī)淼氖鞘裁茨?請畫出描寫“我”的心情的句子,讀一讀,體會“我”心情的變化。

可能會有以下答案:

(1)生活很艱難,心情無比灰暗。(灰暗)。

(2)每次看到這一幕,我的心就覺得溫暖起來,(溫暖)。

(3)看著她,讓人隱隱心疼。(喜歡)。

(4)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線,帶給了我許多快樂。(快樂)。

(5)她的小嘴呼出的溫熱氣息拂過我的面頰,我的淚嘩地一下子流了下來。(感動)。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十七

按課文內容填空。

1、這篇課文是兩封信,一封是,一封是回信。

2、寫信時信開頭的稱呼要寫,稱呼后面要加信末應寫上。

和。柯巖老師的回信告訴我們。

[基礎達際]。

一、將正確的讀音與相對應的字連線。

m?im?m”x‰hu?nf?iy’。

睦析昧寞逾患匪。

二、擇優(yōu)錄取,選字填空?!?。

1、[昧妹]表()愚()姐()拾金不()。

2、[逾愉]()期()快()悅年()古稀。

3、[輿寞]寂()()非落()變化()測。

4、[非匪]()常土()()議獲益()淺·。

三、給下面的詞語找一個意思相近的好朋友。

寂寞——嫉妒——討教——。

和睦——形單影只——患難與共——。

四、填一填,讀一讀,背一背。

1、尺有所短,。

2、有志者。

3、莫以善小而不為,。

4、業(yè)精于勤,;行成于思,。

5、,一日難再晨。

五、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1)冒昧:。

(2)受益匪淺:。

(3)形單影只:。

(4)年逾古?。骸?/p>

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意思是。你從柯巖老師的這封信中,懂得了的道理。

七、火眼金睛,找出句中的錯別字并改正。

1、弟二天早晨.烏塔向我道別,說她晚上坐火車去波恩。()()。

2、她一見我,立既坐起來打召呼。()()。

3、爸爸喜歡搏物館,我喜歡看有雕克的老房子。()()。

八、在括號里寫出加點詞的反義詞。

1、虛心使人進步,()使人()。

2、他們在試驗中不怕失敗,堅持研究,終于獲得了()。

3、他遇到任何事件都顯得十分鎮(zhèn)定,一點兒也不()。

4、我們學習一定要認真,來不得半點兒()。

5、本來與我很親近的王玲,最近不知什么原因明顯地()我了。

6、文章篇幅太長了,不能增只能(),

7、他的一番表功,不僅沒得到(),反而換來了一頓訓斥。

8、從早晨一直到(),奶奶不停地忙碌著。

九、快樂閱讀。

丹頂鶴。

丹頂鵝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頭頂有一點朱紅色,這點朱紅色是橢圓形的,正正地長在頭頂中央。它的嘴很長,上面有一條黑道。丹頂鶴的頭小得可憐,幾乎和那長脖子一般粗了。最有趣的是那雙眼睛,像個小豆豆,邊上還有一圖黑。它的尾巴也是黑的,這使丹頂鶴變得很美麗,它走起路來姿態(tài)很漂亮,腿一下一下地邁著,脖子一伸一伸,東瞄瞄,西瞧瞧,樣子十分警覺。有時還伴著一陣舞蹈。它休息時更是好看,它用個“金雞獨立”的架勢,一條腿著地,另一條腿蜷(qu?n)起,亭亭玉立。不過長脖子不能歇,仍舊四處張望,窺探動靜。丹頂鶴真有意思!

1、照樣子寫詞語。

東瞄瞄。

2、這段話寫丹頂鶴的外形,是按什么順序寫的?都寫了什么?

3、解詞并造句。

亭亭玉立解詞:

造句:

4、找出一個比喻句,井說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5、找出這段話的中心句,寫在下面。

[拓展運用]。

給自己的好朋友寫一封信,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獲和生活情況。注意格式。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88472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