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余華《活著》讀書筆記 余華作品:活著的讀后感(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07 16:13:38
2023年余華《活著》讀書筆記 余華作品:活著的讀后感(7篇)
時間:2023-03-07 16:13:38     小編:admin

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余華《活著》讀書筆記 余華作品:活著的讀后感篇一

作者在此書中講述了,地主少爺徐富貴嗜賭成性,終于賭光了家業(yè)一貧如洗,父親氣恨而亡。窮困之中的富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y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兒已經(jīng)成了啞巴,母親也病了,家里一點吃的也沒有。命運就是這樣的作弄人,這樣的令人無法琢磨,令人尷尬的無奈著,痛苦著。一次又一次戰(zhàn)亂和動蕩,這個家庭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新中國成立,在大躍進運動中,饑荒餓得福貴的妻子家珍駝了背。鄰居們?yōu)闋帗屖S嗟陌l(fā)了霉的紅薯大打出手,福貴的兒子為救學校校長的老婆產(chǎn)后大出血,踴躍獻血,忙亂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每看幾頁,都有我眼淚濕潤的感覺,壞運氣總接二連三地降臨到福貴的頭上,在小說的最后,悲劇和失敗越來越多,眼淚和痛哭幾乎成了家常便飯。

書中有幾個場景讓我覺得很感動,至今想起仍感悲涼。第一個場景是福貴為生活所迫把啞巴女兒鳳霞送人后,鳳霞自己跑回家的事情。福貴雖不忍,仍是堅持把鳳霞送回那戶人家那去。那一路走得不僅讓福貴難受,我心里也很難受。鳳霞是個啞巴,她心里怎么想我無法從他們的語言中得知,可是作者在這里描寫的父女之間的動作表現(xiàn)充分的表達了父親的不忍和女兒的不舍。其實很多時候文章催淚不一定要那種浩大的抱頭痛哭的場面,只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竟能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鳳霞是個好孩子,到了那時候也沒哭,只是睜大眼睛看我,我伸手去摸她的臉,她也伸過手來摸我的臉。她的手在我臉上一摸,我再也不愿意送她回到那戶人家去了。背起鳳霞就往回走,鳳霞的小胳膊勾住我的脖子,走了一段她突然緊緊抱住了我,她知道我是帶她回家了。"就是這樣一個摸臉的動作,徹底的打動了福貴的心,也打開了讀者心靈的缺口。這個場景在我腦海中深深的定格了。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樣一個場景,《活著》還稱不上悲痛的故事。我覺得全書最感人的場景應該是福貴的兒子有慶因縣長的老婆生孩子大量失血而獻血的時候抽血過多,最后結束了幼小的生命。我明白福貴看到有慶尸體的那一霎那所產(chǎn)生的殺人的念頭,也痛心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仇人就是曾經(jīng)的戰(zhàn)友春生的那種矛盾。在那么短的時間里,福貴從悲痛到無奈,經(jīng)歷了最孤立無援的日子。福貴強忍悲痛,每天善意的欺騙妻子家珍兒子病了。傍晚的時候騙家珍說去城里醫(yī)院看望兒子,其實是到兒子墓前陪伴兒子至半夜。妻子終于覺察到些什么了,那時候妻子的身體不好,福貴害怕妻子承受不了兒子有慶的死亡而過去了。可是妻子比福貴想象中堅強,她可能察覺到自己快不行了,叫福貴背她去看看兒子。福貴把妻子背到村頭,妻子說到村尾去,"福貴,你別騙我了,我知道有慶死了。"她這么一說,我站在那里動不了,腿也開始發(fā)軟。我的脖子上越來越濕,我知道那是家珍的眼淚,家珍說:"讓我去看看有慶吧。"我知道騙不下去,就背著家珍往村西走,家珍低聲告訴我:"我夜夜聽著你從村西走過來,我就知道有慶死了。"我驚嘆于這個女人的承受能力,要知道無論什么時候孩子都是父母的命根兒,是父母的全部生命,尤其是女人,女人是脆弱的,可是有時候女人比男人還要堅強,尤其是作為一個母親的時候,沒有人比女人更為勇敢,更為堅強偉大。

我始終沒有想到可憐的苦根竟然是活活的撐死??蓱z的苦根,剛出生就沒有母親,父親在他四歲那年被板車活活夾死,剩下一個苦命的外公。與外公相依為命的日子不長,每天被外公叫起來割草,苦根身上有著有慶的影子,填補了福貴生命中的遺憾。但是作者沒有讓幸福眷顧福貴:一次苦根病了在床上養(yǎng)病,福貴心疼苦根,煮了半鍋豆子給苦根。待富貴回到家發(fā)現(xiàn)苦根嘴半張著,能看到里面有兩顆還沒嚼爛的豆子。"苦根是吃豆子撐死的,這孩子不是嘴饞,是我家太窮,村里誰家的孩子都過得比苦根好,就是豆子,苦根也是難得能吃上。"其實我寧愿苦根是病死的,也不希望他是撐死的。是命運,是貧窮,是什么造成苦根的死亡?諷刺啊,這樣的一個命運的諷刺竟然從一個孩子的身上表現(xiàn)出來,在這個情節(jié)的安排上可以說作者對苦根是十分殘忍。既然苦根的出生已經(jīng)奪走或者說代替了鳳霞的位置,那么至少也應該讓苦根完成他的使命——陪伴福貴這個可憐的命運的玩伴??喔鶕嗡肋@個悲劇讓福貴的生活以及情感的再次受到重創(chuàng),也是最后一次的重創(chuàng),從此以后福貴的生活的情感再也不會有致命的打擊了,因為所有的親人都已經(jīng)離他而去了,活著的福貴只是一種形式,一個例行公事了。

這本書,沒有轟轟烈烈的情節(jié),可是在那么多死里面,讓我們看到了活著的艱難,活著的困惑,面對那么多人的死亡,讓我們理解了活著的可貴,活著的必要,在眾多親人的死亡面前,讓我們堅持活著的毅力和信心。生命是如此的脆弱,隨時可能離開我們充滿生命力的世界;但是生命又是如此的剛強,隨時抵抗著命運的捉弄與嘲笑。死了就是死了,這的確是我們不能改變的事實。但是活著的終究是活著。余華在書中說"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忍受,忍受生活賦予的快樂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傷和高興以及興奮和無奈等等……哪怕生命里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堅強的忍受。

余華《活著》讀書筆記 余華作品:活著的讀后感篇二

《活著》這本書中的福貴讓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觸動,他的一生是那么坎坷,他的父親在他賭博賠光家產(chǎn)的時候離世,這無疑是一種雙重打擊。他的母親在他被抓去當壯丁的時候離世,他的兒子因為血被抽干離世,他的外孫吃豆子離世……最后,只剩下他與一頭老黃牛為伴。這種種看起來是那么不可能同時發(fā)生,可全都真實地發(fā)生在了他的身上。

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讀《活著》,我好像身臨其境一般,走進了福貴的人生。他生活在“全民大煉鋼鐵”“人民公社化運動”的貧困時代,吃不上好飯好吃,為了供兒子上學,曾把女兒送給別人。我不禁捫心自問,現(xiàn)在的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如果還不努力學習,怎么對得起那些勞苦百姓呢?在打仗時,老全被子彈打中,可見戰(zhàn)爭是多么殘酷啊,你永遠不知道死亡在何時何地等著你?!按筌S進”和“人民公社和運動”給福貴帶來了無情的打擊,但他仍然沒有屈服,默默忍受著這一切。我認為,他是堅強的,是無謂的。

或許,從我的角度看,福貴的一生是坎坷的,因為在他的一生中,除了困難就是苦難。但是,如果從福貴自己的角度出發(fā),他可能不會這么認為。也許,當他多年以后的某天,回味自己的一生時,他會感到幸福和快樂:他有著幸福的家庭,并與他們擁有美滿的生活,盡管親人們都已離他而去,但回憶仍是美好的。他不會忘記浴血奮戰(zhàn)的日子,更不會忘記和親人聚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的日子。他不會忘記生活的點點滴滴……

《活著》像一支古老的歌謠,在向我們講述著一個生命的脆弱與頑強、歡喜與哀傷的真相,讓我們懂得卑微生命中蘊含著細微的如金子般的光芒,讓我們懂得人性的溫情能一步步把無邊的苦難變成繼續(xù)前進的力量。

其實,自己的生活別人難懂,別人的生活也不必刻意去懂。在這個時代中,我們要好好活著無需懼怕死亡和時代的局限,只需真實的活在當下。

在最后,“老牛與牛漸漸遠去,炊煙在農舍的屋頂裊裊升起,女人吆喝孩子的聲音此起彼伏”,這體現(xiàn)了一種平靜,愜意而又自然的鄉(xiāng)村生活。此時的福貴與這頭老牛一樣,只有一個簡單的目的——活著。

余華《活著》讀書筆記 余華作品:活著的讀后感篇三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讀了余華的《活著》,書中講述了一位叫福貴的富家少爺,先是把家產(chǎn)賭光淪為一無所有的窮人,父親氣恨而亡;接著他不幸被國民黨捉去當壯丁歷經(jīng)死難而幸免于世,但母親卻因病去世;再接著兒子有慶被抽血至干而死,女兒鳳霞產(chǎn)后的敗血癥而亡,妻子家珍得軟骨病最終病死;繼而女婿二喜工傷而亡,外孫子苦根因吃豆子被撐死了;最后,只剩下老了的福貴和一頭牛的故事。

余華在序中這么寫,“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我喜歡與年邁的老者交談,因為與他們交談總能使我對人生多一份思考。已到暮年的他們,不是痛苦地與這個世界說再見,惶恐著死亡的到來,亦不是在生活的磨練中留下哀愁的容顏,抱怨著不公的昨天。我看到的是,歲月的磨練讓心靈在塵埃中洗盡鉛華,潔白純凈。游覽過萬千世界,經(jīng)歷過生命的傾盆暴雨,凝聚而成的卻是生命的一泓清水,給似水流年增添了柔和,讓生命在落葉中安享靜美。恬靜的年華里,他們不再問花開幾許,只問是否淺笑安然。

《活著》里面有一句話非常棒,“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生命只有一條,失去了就真的沒有了,這是無價的,是用金錢也買不了的。人生無常,聚散離合。在每個離別的路口,我們只能目送著一個又一個的背影,重重疊疊的留戀不舍載滿了無盡的牽掛祝福。在生命與靈魂融匯的瞬間,凝聚著的是美好、幸福,這瞬間所迸發(fā)出的光華值得我們用一生守候,永世珍藏。

老者的心靈都如同流水經(jīng)過的鵝卵石,晶瑩透亮。年少的我們又怎能吸收全部的光芒?只因為,蕓蕓眾生,不免沾點人間煙火,不經(jīng)歷時事滄桑的磨練又怎能得到真正的修煉,讓淡然演繹一生呢?但是,這份淡然的人生態(tài)度卻多多少少給予了我一份前行的從容。就像一位哲人說過,其實生活到頭來不過是虛驚一場。暮然發(fā)覺,原來那么多隨風而逝的過往都變成了歲月的逝水沉香,成長的苦痛似乎如風中的記憶,輕描淡寫。我開始學著反轉青春囈語背后的寧靜,輕輕敲打著歲月的皺痕,只希望人生的光景中,我仍然可以選擇做回那個積極樂觀的自己,讓心如鏡,悠然前行。

生命本就是一場旖旎多姿的單程旅行,其魅力正在于它的單程,在于它的有去無回。既如此,我們就當心神清明,盛裝華服地踏上這程生命的幸福之旅,享受生命的奢華。在似水年華中譜就生命的華美樂章。

生活的路還很長很長,生命還得一路高歌,一路向前?;钪仁裁炊贾匾??;钪嫘疫\。

余華《活著》讀書筆記 余華作品:活著的讀后感篇四

最近偶然讀了一篇中篇小說《最慢的是活著》,是以奶奶和“我”,兩個女人從“水火不容”到相容,再到相依,進而相親相愛的祖孫關系發(fā)展為線索,“我”經(jīng)歷了人生的風雨后,才慢慢理解奶奶的智慧哲學,潛意識里也不自覺的傳承了奶奶的人生觀。人生就是如此,代代相傳傳。

“不用想,也忘不掉?!彼f,“釘子進了墻,銹也銹到里頭了。”

“真正的委屈是笑在臉上哭在心里的。無處訴,無人訴,不能訴,不敢訴,得生生悶熟在日子里?!?/p>

“她讓我知道: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人不喜歡你,你會成為別人不愉快的理由。你從來就沒有資本那么自負,自大,自傲。從而讓我懷著無法言喻的隱忍、謙卑和自省,以最快的速度長大成人?!?/p>

“你守寡太多年了?!蔽要q豫片刻,一句話終于破口而出,“男女之間的事情,你早就不懂了。”靜了片刻,我聽見她輕輕地笑了一聲。

“沒男人,是守寡。”她語調清涼,“有了不能指靠的男人,也是守寡?!?/p>

“怎么寡?”我坐起來?!靶墓?。”她說。

我怔住。

“每個人都有不安分的毒,這毒的總量是恒定的,不過是發(fā)作的時機不同而已。這事不發(fā)那事發(fā),此處不發(fā)彼處發(fā),遲不發(fā)早發(fā),早不發(fā)遲發(fā),早早遲遲總要發(fā)作出來才好?!?/p>

“我的祖母已經(jīng)遠去。可我越來越清楚地知道:我和她的真正間距從來就不是太寬。無論年齡,還是生死。如一條河,我在此,她在彼。我們構成了河的兩岸。當她堤石坍塌順流而下的時候,我也已經(jīng)泅到對岸,自覺地站在了她的舊址上。我的新貌,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她的陳顏。我必須在她的根里成長,她必須在我的身體里復現(xiàn),如同我和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和我孩子的孩子,所有人的孩子和所有人孩子的孩子。

“活著這件原本最快的事,也因此,變成了最慢。生命將因此而更加簡約,博大,豐美,深邃和慈悲。這多么好?!?/p>

優(yōu)美細膩的文字,細水慢流的人生,人活過的痕跡,平凡中不失溫暖的愛,通篇幾乎都是靜止不動的,沒有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都是在平靜的敘述中蘊涵著生活和生命的至大的真理。于是愛上了作者喬葉,才知道她是以散文見長,河南省文學院最年輕的專業(yè)作家,“中原大地上的紫色牡丹”。

有人說:好的小說,它的語言有一種特殊的穿透力,給你觸電似得感覺,像情話,令你不自覺的回味,言淺卻意深。這話實在在道理!

余華《活著》讀書筆記 余華作品:活著的讀后感篇五

《活著》是在一個廣闊的歷史背景下展開敘述的:從國民黨統(tǒng)治后期到解放戰(zhàn)爭、土改運動,再到大煉鋼鐵運動,自然災害時期……但小說有意淡化了社會政治背景,而更主要的是把它們當作孕育一個個苦難的生存環(huán)境,一個個磨練人、考驗人的“煉爐”。主人公福貴的一生就掙扎在這樣一個個“煉爐”中,他經(jīng)歷了從大富大貴到赤貧如洗的物質生活的巨大變遷,經(jīng)歷了多次運動給他帶來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兒老小先他而去。

人活著,是為了什么?

周國平說:一個人要對自己整個人生的目的有明確而堅定的認識,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為什么活著,這是一件極難的事。因為極難,所以,更想知道答案。因此,在看到余華的小說《活著》時,便急迫地讀完。這部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法,用一種冷靜、平常的筆調,娓娓敘說福貴老人并不平常的一生。

在福貴還是一個闊少時,他夜以繼日地吃喝嫖賭,終于在一夜之間由闊少爺變成一名不文的窮光蛋,而他的父親,在親手處理掉所有的田產(chǎn)之后,死于由老宅遷入茅屋的當天。破敗前的福貴不懂得傷心,破敗后的福貴卻沒有資格傷心了,因為他成了佃戶,佃種著曾經(jīng)屬于自己的五畝田地。此后的日子,他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被抓丁到戰(zhàn)場而死里逃生;經(jīng)歷了自然災害年,飽受饑餓的折磨而僥幸活命。他親手埋葬了自己的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和年僅七歲的外孫苦根。他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而他卻活著,與那頭同樣叫做福貴的老牛“幸運”地活著。

在旁人眼中,福貴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對于福貴自己,我覺得他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幸福(余華語)?!白谖覍γ娴倪@位老人,用這樣的語氣談論著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內心涌上一股難言的溫情,仿佛是一片青草在風中搖曳,我看到寧靜在遙遠處波動?!薄≌f中的描述。作者余華說:“《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視,他們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活著》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彼忉專骸盎钪?,作為一個詞語,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忍受,成為生命之予生活的一種狀態(tài),是活著的一個必需條件,但忍受,需要力量的支撐、愛的牽引,如果在忍受之中看不到希望,感受不到幸福,那么,這種活著的方式也是不能忍受的。很欣賞余華說的一段話:作家的使命不是發(fā)泄,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里所說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對善和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在這種心態(tài)的使然下,他寫出了這部小說《活著》,他感到自己寫下了高尚的作品。

《活著》無疑是一部經(jīng)典,美國短篇小說家艾米麗·卡特稱之為一部“永恒作品”,并不是謬贊。我認為我們年輕人也都該去認真讀一讀這部作品,讓它來教會這些“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輕人生命的厚重與沉痛,讓它來給我們深刻的反思,去思索活著的價值,去擔當生命的責任。

余華《活著》讀書筆記 余華作品:活著的讀后感篇六

在讀這本《活著》之前,我簡單讀過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說真的,我不喜歡余華這個人的文章,在我看來他的文章太過鄙俗,就算這些文章是在真實反應社會的某種黑暗面,但我還是更傾向于魯迅的批判和馬克.吐溫的戲謔.

《活著》這本書是余華為了教會我們,人要好好活著這個道理,他說:“……《活著》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我必須承認這句話很經(jīng)典,但我的想法和余華的完全背道而馳.

我完全不認為父母給了我生命就是讓我一味地活著,像行尸走肉一樣活著有什么意思?這客氣地說,余華是個過度珍惜生命的人,也就是貪生怕死的人.當然我不是在說生命是不值得珍惜的.同樣一條生命,他可以在死亡的洗禮中把生命的意義升華到極致,也可以把生命盡可能地延長,最后神不知鬼不覺地消失在盡頭.相對于后者,我更傾向于前者的毫不畏懼,和死亡的絢爛.

我不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是為了我的靈魂而選擇活著或死亡.只是為了活著而違背了靈魂的本意,這是令我發(fā)指的.就像浮士德把自己的靈魂出賣給了惡魔,從那時開始浮士德就已經(jīng)死了,縱使他出賣靈魂是為了換取知識和青春,他也已經(jīng)親手把自己扼死了.

有人說,生命是流星,一瞬即逝.但我卻可以用死亡的火焰把我的生命變?yōu)闊熁?變?yōu)闀一?縱使只有那一瞬的美麗,因為靈魂轟轟烈烈的演繹,我把那刻骨銘心的美變?yōu)橛篮?留在人間.

煙花給了天空一個最唯美的微笑,然后為這微笑而被撕碎開去.

我就是在追求這樣殘破的美,但我也很清楚,這個世界上像我一樣可以為了靈魂而舍棄一切的人是少數(shù).

在普通人的眼中,靈魂不過是人死前后體重0.000046克的差異,從而將靈魂的重量定義為46微克.然而靈魂到底存不存在,人從哪里來,又該往何處去,天堂是否真的向人類敞開,通往天國的階梯到底在哪里?之所以這些成為人類千年的難題,只是因為時間有多少靈魂想要被拯救,想要得到救贖,從而人性中的善與惡,一切的一切,全部糾纏在這46微克中,被沉重的鎖鏈羈絆,渾濁了再沉淀,沉淀完再渾濁,不斷地周而復始,永恒地循環(huán)著.

肉體只不過是禁錮靈魂的東西,而生命可以把靈魂在現(xiàn)實中具體化,只不過是聯(lián)系靈魂和現(xiàn)實的媒介罷了.所以,與其說是單純?yōu)榱嘶钪钪?不如說我市為了完成我的靈魂在世間存在的意義而活著.

“彼岸花,開彼岸.”也許留下的只有曼珠沙華猩紅妖艷的花,與甜膩的花香,在彼岸見證這最后的結局.

假如我給《活著》寫序

姓名: 學號: 班級:漢語言文學

摘要:余華精心雕琢的故事或許在很大程度上抓住了讀者的眼球,但這是一把雙刃劍,同時也沖淡了作品的語言魅力和作品的真實性.我建議余華適當放棄那種以給人造成強烈視覺沖擊為目的的寫作手法,多關注真實的人生,而不要耽溺于那些色彩濃艷到有如梵高畫作的故事,因為真實的人生里往往蘊藏著足以使人淚下的偉大力量.

關鍵詞:活著 余華 夸張 真實

總夢想著,作為“紅迷”的我,能在《紅樓夢》各種譯文版中加上我寫的序,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有這樣一部壯麗宏大的文學巨著.每每對人提及,得到的回答無非是:“放著那么些個專家學者作的序不要,人家偏偏就看上了你?”我總消極地的堅持著,臉上掛著尷尬的笑.時至今日,雖然內心深處還保留著這個夢想,但我也知道,有些夢想,就是實現(xiàn)不了.為《紅樓夢》寫序,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我寫序的熱情依舊不減,于是才有了這個似乎有點不自量的題目.好在我寫這些東西無非是自娛自樂,絲毫沒有發(fā)表或者公開的意圖.少了些焦躁的目的,便多了幾分寫作的快樂.周國平有一段說日記的話:“日記是最純粹的私人寫作,是個人精神生活的隱秘領域.在日記中,一個人只面對自己的靈魂,只和自己的上帝說話……”我覺得這段話用在寫文章上也未嘗不可,一個人只有在面對自己的靈魂,不為外物束縛,才能寫出超凡脫俗的作品來.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有為書寫序的權利,發(fā)不了不要緊,大不了當作日記.能夠當作日記的文章并不多.

中國人謙虛,一味地貶低自己,替人作序叫“佛頭著糞”,作跋叫“狗尾續(xù)貂”;而這種謙虛的另一種表現(xiàn)則是過分地抬高他人,在介紹某個作家作品時,動輒“大家”、“巨著”,讓人驚詫整個青黃不接的當代文學史,真的迎來了春天?至于我這篇序,姑且還是讓余華“佛頭著糞”吧.

首先說到他的《兄弟》,因為這是我最早看的余華的作品,看了上部過后,覺得不對胃口,和想像的太不一樣,于是沒了看下部的沖動.對于我這是很少出現(xiàn)的情況,我看書向來是有始有終的.或許就像許多評論家說的那樣吧:荒誕的故事情節(jié),失敗的人物刻畫,沒有力度的文字表現(xiàn)手法.以致有人揚言要給余華這個曾經(jīng)的牙醫(yī)拔牙,拔掉他的“黃牙”、“假牙”、“雜牙”、“黑牙”.措詞之激烈,可見一斑.

于是又過了好久,我才又敢看余華的作品.看《活著》就是在這個時候.不長的故事,只花了一上午的時間.

一貫的大時間跨度,從上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一個封建地主家庭的紈绔子弟福貴,因為沉溺賭博輸光了家產(chǎn),生生地將老爹氣死,已有身孕的妻子家珍也被丈人強行帶回娘家.家道的敗落倒似乎讓他一下子長大,明白了肩上的責任.不得以,為了維持生活,他從贏走他家家產(chǎn)當了地主的龍二手里討來五畝田地,與母親、女兒一道勞動,過起了農民生活.一年后,妻子帶著半歲的兒子回到他身邊.其實從某種意思上講,這樣的生活,也未嘗不幸福,就像福貴的娘說的那樣:“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但在那樣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連男耕女織式的平淡生活幾乎都成了奢望.為了給母親治病,福貴帶著僅剩的妻子從娘家?guī)淼膬蓧K銀元,到城里買藥,沒想到陰差陽錯卻給國民黨的軍隊拉去當了壯丁.在戰(zhàn)場上,福貴忍受著饑餓與寒冷與死亡的三重壓迫,九死一生,最后成了解放軍的俘虜,幾乎是僥幸地撿回一條命.歷經(jīng)波折,他終于回到了家里,一家人抱頭痛哭,卻得知母親早已去世,而女兒鳳霞也因為一場病變得又聾又啞.真?zhèn)€是物是人非啊.接著是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地主龍二因不配合人民政府,被判槍決.緊接著又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全村大煉鋼鐵,吃大鍋飯,用歷史課本上的話說,那個時候,生產(chǎn)關系并不適應于當時的生產(chǎn)力發(fā)展.這造成了在三年饑荒中,村里人幾乎餓死.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為了讓兒子有慶上學,逼于無奈,福貴夫婦只得把女兒送給人家.就是這樣一個夫妻倆熱愛的兒子,卻因為給產(chǎn)后大出血的區(qū)長夫人獻血被庸醫(yī)無情地抽干了血液!而那個區(qū)長正是福貴在戰(zhàn)場上認識的好兄弟春生.一家人痛不欲生,家珍的病也一天天重了.文革來了,春生、隊長等一大批人都被打成了走資派.可喜的是鳳霞的婚事終于有了眉目,男青年萬二喜雖是偏頸,但人卻實在,自然而然地和鳳霞走到了一起.不久后鳳霞有了身孕,給這個不幸的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歡樂.然而好景不長.鳳霞生把孩子生下來不到十分鐘,因為大出血,死在了奪去有慶生.

《活著》是一篇讀起來讓人感到沉重的小說.那種只有闔上書本才會感到的隱隱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殘酷造成的.畢竟,作品中的亡家,喪妻,失女以及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這樣的故事并不具備轟動性.同時,余華也不是一個具有很強煽動能力的作家,實際上,渲染這樣的表達方式是余華一直所不屑的.余華所崇尚的只是敘述,用一種近乎冰冷的筆調娓娓敘說一些其實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緒就是在這種娓娓敘說的過程中中悄悄侵入讀者的閱讀.這樣說來,《活著》以一種滲透的表現(xiàn)手法完成了一次對生命意義的哲學追問.

在后來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以現(xiàn)實主義為標榜的中國主流文學評論,對《活著》給予了尖銳的批判.例如:認為作者將主人公富貴最終的活著類比為一種類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尤其是當海外市場對《活著》給予了高度的評論評價后,有關《活著》的另外一些見解漸漸出現(xiàn).例如:《活著》是繁花落盡一片蕭瑟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富貴的命運昭示著人類苦苦追尋一切不過虛妄而已,結尾那個與富貴同行的老牛暗示一個另高貴的人難以接受的事實:其實人真的只是一種存在,它和萬物一樣并無意義.追尋,探究的本質不過是一個大笑話而已等等.

事實上,后一種可能是非常大的,因為余華在冰冷中敘述殘酷是他的拿手好戲.他就象一個熟練的外科醫(yī)生慢條斯理地將生活的殘酷本質從虛假仁道中剝離出來一樣,《活著》用一種很平靜,甚至很緩慢的方式,將人們在閱讀可能存在的一個又一個向好的方向發(fā)展的幻想逐個打碎.這樣就會有一個結局:人們就對此書留下深刻了印象.因為閱讀是一次心理的恐懼經(jīng)歷.

實際上,這又暗示了中國文學的另外一個事實:以現(xiàn)實主義做口號的現(xiàn)實主義其實是最不敢面對現(xiàn)實的.比如:本質上,人活著本身除了活著以外,并無任何意義.那么如果一定要賦予意義的話,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義的,恐怕只有活著本身了.《活著》的偉大感可能恰恰源于這里.

也正因如此,《活著》就明確了一個內容,活著在一般理解上是一個過程,但是,活著本質上其實是一種靜止的狀態(tài).活著。

余華《活著》讀書筆記 余華作品:活著的讀后感篇七

喜歡《活著》,始于封面,陷于作者,終于內容。讀《活著》,不過三余月,但初讀時便被余華的筆調所吸引,于《活著》他以近乎蒼涼的筆調述說著這樣一個悲傷的故事,但在蒼涼中又不乏一絲溫暖,我深陷于此,深陷于福貴。尤喜歡福貴在戰(zhàn)場上,于春生所說:“如果能回去,一定要好好活著?!敝两駸o法忘懷那一句話。

在余華筆下,福貴的一生是條酒滿了鹽的路,都說”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定會為你開扇窗”,可福貴是倒例外,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千帆過盡是蒼涼,唯有一老牛相伴,一起走過那塵土飛揚的小道。

但福貴從未放棄過,也許于他人眼中,福貴是那場苦難中的幸存者,但于他自身,他應該是幸運者,因為他學會了承受苦難。這也是我熱衷于此書的最大原因,讀福貴讓我獲得新生。

五年級那年冬天,舅舅不幸因車禍離世,全家都悲痛萬分。由于家庭原因,我自小便跟舅舅長大。_年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年。那年我失去了生命的光。他的離世,使我的世界一瞬間崩塌,接下來的那段日子成績直線下降,經(jīng)常在午夜夢中驚醒,醒時才發(fā)已是淚流滿面。我與世界脫節(jié),想逃離卻又走不了,無處可逃,無處可走??粗鴦e人春節(jié)一家其樂融融,又是止不住的悲傷。盡管后來有所釋懷,但心里是還有些傷痛。

直至遇見余華,遇見福貴,他教會了我如何承受苦難。于浩瀚的宇宙,我們不過一點微光,但我們的力量無比強大,這就如同成語“千釣一發(fā)”,讓一根發(fā)絲去承擔千金之重卻仍然不斷。我們要學會的使是如何承受苦難,即不反抗,不放棄,任憑時光淡化傷痕,這便是所謂佛教的釋然,即福貴予我之財富。

感謝余華,感謝《活著》,讓我明白:舅舅并未離去,他只是先到宇宙替我探路了罷。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50183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