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實用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06:35:25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實用17篇)
時間:2023-11-26 06:35:25     小編:念青松

通過總結(jié),我們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時間,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計劃和目標的制定有助于我們明確方向和提高工作效率,我們應該制定明確的計劃和目標。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相信自己能夠改變現(xiàn)狀,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一

1、認識5個生字。

2、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收集與詩歌內(nèi)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或影視資料,如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回歸時的情景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那個日子嗎?7月1日。對,就就是香港回到祖**親懷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風飄揚;在那一刻,美麗的紫荊花在香港四處開放,中華民族又圓了一個團聚的夢,祖國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最后一分鐘》。

初讀感知。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后,同桌間互相檢查,或教師指名讀。

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可以在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

默讀詩歌,想想每節(jié)詩主要講了什么。不懂的詩句提出來,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討論交流。

指名讀詩,讀后評價就是否正確流利。

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體會詩歌內(nèi)容。

讀第1節(jié),想一想: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就要回到祖**親的懷抱,此時此刻,所有中國人的情感就是怎樣的?(激動無比的)讀出這種情感。

讀第2、3節(jié),想一想:作者分別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歡樂,挺直了中國人的脊梁)有感情地朗讀第2、3節(jié)。(自豪、激動、喜悅。)。

讀第4節(jié),想一想:第一朵紫荊就是什么?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來讀?(急切、盼望。)。

總結(jié)升華。

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中國強大了,祖國領土更完整了,中國人就是愛自己的祖國的,盼望祖國早日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

觀看香港回歸時的圖片或影視資料,感受那令人振奮的一刻。

布置作業(yè)。

閱讀有關回歸的資料,了解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了解香港的過去與現(xiàn)在。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二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在誦讀詩歌中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結(jié)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有關香港及香港回歸的資料如:“香港被割讓的歷史”、“香港回歸歷程”、“香港回歸之后的繁榮”等。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香港回歸時的圖片(文中插圖)。

同學們,請仔細觀察這幅圖,這是一個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時刻,有誰知道?

2、據(jù)生回答隨機追問:你是根據(jù)圖中的哪些景物判斷出來的?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外搜集的資料說說對香港的一些了解。

3、揭示課題。

這幅畫面就是7月1日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情景。這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迎風飄揚,這一刻,中華民族圓了一個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團聚夢,也是我們十多億中華兒女無比激動振奮的日子。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讓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鐘》。(板書課題:最后一分鐘)。

4、有感情地讀課題。

二、初讀全詩,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是詩句。想一想:你覺得這是怎樣的最后一分鐘?

2、掃清字詞障礙。認讀生字詞,注意多音字“悄然落地”的“悄”字。

3、指名分小節(jié)讀詩,讀后師生評價。

4、交流討論:你覺得這是“的最后一分鐘”?

學生根據(jù)初讀感知,發(fā)表各自的見解,如:令人難忘、歡欣鼓舞、振奮人心等。

三、品讀詩歌1、2小節(jié),激發(fā)情感。

1、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這位歷經(jīng)滄桑的兒子就要回到祖**親的懷抱,這一刻是多少代人熱切期盼的時刻啊!

請同學們自由讀讀第1、2節(jié),從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反饋交流各自的感受,引導學生理解詩句。

點拔一:第一小節(jié)作者把香港當作久別重逢的親人,用擬人的寫法表現(xiàn)出香港就要回歸祖國時所有中國人都在滿懷激情地迎接這一時刻的到來。

點拔二:通過第二小節(jié)中“微微顫抖的嘴唇”,“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地呼喊”等鏡頭,描繪了當時人們看著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緩緩上升時無比激動自豪的心情。

3、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指名讀,評議,男女對讀,齊讀。

四、小結(jié)。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三

這篇閱讀課文是以一首詩歌的形式出現(xiàn)。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述了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后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詩語言精練,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摯強烈。作者把他那沸騰的熱血與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詩句的每一個詞句之中。讓學生領悟“三分詩,七分讀”的讀書之法:

一、自讀閱讀鏈接,理解課文題目。

首先,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自讀閱讀鏈接,自己理解“最后一分鐘”是指哪一分鐘?然后指名回答,最后一分鐘是指196月30日23點59分—年7月1日0時0分,這一分鐘。這一分鐘有著什么特殊的意義?指名生答:這是香港回歸的最后一分鐘。此時此刻,中國人的有著什么樣的特殊的情感?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共同學習。

二、了解目標,明確學習目的。

學生自讀學習目標,弄清本課的意圖。

三、自學課文,盡量完成目標。

學生自讀,標畫,盡量完成目標,把不懂的地方標出來。

我采用播放相關的課件,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懷的詩句體會情感。透過這些詩句,讀出那激動、自豪的感情和熱切歡迎之情。

(2)聯(lián)系所搜集的歷史背景資料理解詩句,進一步體會情感。

(3)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詩歌表達的情感。課文中有一幅插圖,描述的是香港政權(quán)交接儀式升國旗、區(qū)旗與奏國歌的情景。讓學生深入體驗:(如果你是參加政權(quán)交接儀式中的一員,或者你在街道上、在電視機前、親眼目睹了這一過程,你最想說什么?)。

(4)引導學生運用多種不同的朗讀形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情感。

最后,兩課時雖然把課文學完了,但課堂作業(yè)還沒能在課堂上完成,這樣就勢必要壓縮每節(jié)課的時間。減少一些無病呻吟似的朗讀交流,把時間用到練習上,也許教學更高效更好些。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四

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述了19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后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最后一分鐘課文教學設計,我們來看看。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收集與詩歌內(nèi)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或影視資料,如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回歸時的情景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那個日子嗎?1997年7月1日。對,就是香港回到祖**親懷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風飄揚;在那一刻,美麗的紫荊花在香港四處開放,中華民族又圓了一個團聚的夢,祖國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最后一分鐘》。

二、初讀感知。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后,同桌間互相檢查,或教師指名讀。

2、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可以在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

3、默讀詩歌,想想每節(jié)詩主要講了什么。不懂的詩句提出來,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三、討論交流。

1、指名讀詩,讀后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2、相互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四、體會詩歌內(nèi)容。

1、讀第1節(jié),想一想:

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就要回到祖**親的懷抱,此時此刻,所有中國人的情感是怎樣的?(激動無比的。)讀出這種情感。

2、讀第2、3節(jié),想一想:

作者分別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歡樂,挺直了中國人的脊梁,展現(xiàn)香港的土地和天空,不等條約終被撕毀,領土、主權(quán)的回歸。)有感情地朗讀第2、3節(jié)。

(自豪、激動、喜悅。)。

3、讀第4節(jié),想一想:第一朵紫荊是什么?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來讀?

(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五、總結(jié)升華。

1、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

(中國強大了,祖國領土更完整了,中國人是愛自己的祖國的,盼望祖國早日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

2、觀看香港回歸時的圖片或影視資料,感受那令人振奮的一刻。

六、布置作業(yè)。

閱讀有關回歸的資料,了解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了解香港的過去與現(xiàn)在。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五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認識5個生字。

2.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在朗讀中理解詩歌內(nèi)容。

2、在吟誦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通過誦讀詩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體會四次“最后一分鐘”,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1、交流香港的有關信息。

2、課件出示文中插圖。

師:同學們,請仔細看這幅圖,你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特殊的時刻嗎?

3、教師激情揭題:是的,這個畫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情景。這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迎風飄揚;這一刻,美麗的'紫荊花在香港大地四處開放;這一刻,中華民族又圓了一個團聚的夢;這一刻,祖國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激動人心的《最后一分鐘》(板書課題)。

1、學生自由讀詩,要求把字詞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學生自由提出困難,共同解決。

3、再讀詩歌,思考一個問題:文中的四個小節(jié)分別講了什么內(nèi)容?

1、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

2、師:同學們,在第一小節(jié)中躲著一種修辭手法,你能把它。

找出來嗎?(生:擬人)那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呢?(學生說一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拉著香港這位親人的手,傾聽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歷程。

3、齊讀第一小節(jié)。

1、師: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和香港區(qū)旗升起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是無比的--(激動、自豪)。請大家讀一讀第二小節(jié),邊讀邊體會這一份激動和自豪。

2、學生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3、師:看著同學們這么認真地讀著,老師相信你們的體會肯定也到位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合作朗讀,一起來感受這份激動和自豪。請聽要求:前面部分男女同學輪讀,最后三行一起讀。

4、分角色朗讀。

5、教師范讀。

6、有感情地齊讀。

1、師:同學們臉上的表情告訴我,你們已充分體會到了那份激動和自豪,真棒!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如今的香港是非常繁榮的,可在150多年的時間里,它走過的歷程卻是坎坷的。

2、課件出示虎門銷煙和《南京條約》等相關資料,教師介紹。

3、師:虎門上空的硝煙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鐘終于散盡,發(fā)黃的舊條約也在此刻悄然落地。在這最后一分鐘,又是什么在長城的臉上,在黃皮膚的臉上流淌呢?快到第三小節(jié)中找一找。

4、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相關語句。

百年的痛苦和歡樂都穿過這一滴淚珠使大海沸騰!

(1)指名讀一讀。

(2)理解“使大海沸騰”(學生自由說;借助圖片理解)。

(3)引讀:在這最后一分鐘,百年的屈辱終于揮之而去,

中國人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怎能不讓人歡欣鼓舞呢?--。

在這最后一分鐘,所有中國人的喜悅都化作了淚水,這怎能不使大海沸騰呢?--。

2、學生自由朗讀。

3、交流,指導朗讀。

(師:同學們,讓我們?nèi)ビ拥谝欢渥锨G,一起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給香港吧!)。

1、師:香港歷經(jīng)百年滄桑,今天終于回來了。這最后一分鐘,帶給大家的是無盡的激動、喜悅和自豪,老師給同學們配上音樂,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整首詩,永遠記住這“最后一分鐘”!

2、配樂齊讀詩歌。

師:剛才的學習,我們從語言文字里感受到了那份激動、喜悅和自豪。下面老師帶大家走進當時的情景,再次感受這激動人心的最后一分鐘。(播放錄像,教師配畫外音。)。

1、師:同學們,流浪了百年的游子--香港回來了,面對骨肉團聚的動人一幕,你最想說什么?請把它寫在課文空白處。

2、集體交流。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讀通詩歌,讀懂詩歌,結(jié)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激發(fā)其熱愛祖國的情感。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收集與詩歌內(nèi)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或影視資料,如香港的歷史,香港回歸時的情景以及香港回歸后的繁榮景象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的7月1日,當?shù)谝欢湫迈r的、含露的、芳香的紫荊花即將扎根在深深的祖國大地上的時候,13億中國人民的心沸騰了。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24課《最后一分鐘》,重溫那激動人心的一刻。(板書課題)。

2、通過預習同學們知道這“最后一分鐘”具體指哪一分鐘?

生:196月30日23時59分-----年7月1日0時0分。

師:這一分鐘有著什么特殊含義?

生:這是香港回歸祖國的莊嚴時刻。

師:這是激動人心的一分鐘,應該怎樣讀課題?(激動地)齊讀。

我們永遠也不能忘懷這歷史性的“最后一分鐘”,讓我們深情地讀-------《最后一分鐘》。

3、過渡:誦讀詩歌與作者心靈相約,查閱資料讀懂詩句深刻含義,感受詩歌表達的強烈愛國情感。

二、初讀感知。

2、交流討論:

(全詩有4個小節(jié),分別是等待回歸、升旗儀式、回顧歷史和展望未來。)。

三、品讀感悟。

(一)等待回歸。

1、引入:午夜,世界的目光聚集香港,無數(shù)顆心都在期待著最后一分鐘的到來,一分鐘,最后一分鐘,香港這位歷經(jīng)滄?zhèn)暮⒆泳鸵氐阶鎳膽驯Я?。此時人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就讓我們走進第一小節(jié)。(板書:等待)。

教師提醒學生讀書要留有痕跡,一邊讀一邊想,動筆劃一劃,可以抓住一些詞語來體會當時人們的心情。

2、引導學生交流讀書感受:你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人們的心情?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相應點撥,出示課件句子.

——你從“心跳”中體會到了什么?

——“叩問”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是祖**親,你會怎樣詢問呢?

——從“越來越近”、“最后一分鐘”體會到什么?

板書:急切、期盼。

3、朗讀訓練。

師:再過一分鐘,香港就要回來了,誰能把這種心情讀出來?指名讀。

是啊,一百年的企盼,一個多世紀的等待,終于走到了(最后一分鐘),怎能不急切?(請男同學讀)。

一百年的企盼,一個多世紀的等待,終于走到了(最后一分鐘),怎能不激動?(請女同學讀。)。

教師激情引讀——午夜,香港,讓我拉住你的手,……。

(二)升旗儀式。

1、引入:聽,最后一分鐘走到了盡頭,零點的鐘聲敲響了!升旗儀式開始了。(板書:升旗)。

2、請同學們反復朗讀第二小節(jié),并說說你讀著讀著,腦海中浮現(xiàn)出什么畫面。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旗幟冉冉升起——那是什么旗?

旗桿——旗桿象征著什么?從“挺直的中國人的脊梁”你感受到了什么?

淚水——那是什么淚?

(2)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地呼喊”

——你來輕輕呼喚,誰再來輕輕呼喚?讓我們一起來呼喚。

3、香港回歸,舉國歡慶,人們無比激動無比自豪,你能讀出這種感情嗎?來,準備一下。(激動、自豪)。

(聽同學們讀得那么投入,我也想讀。)。

(三)回顧歷史。

1、過渡: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鮮艷的五星紅旗在紫荊花旗的伴隨下冉冉升起,此刻我們眼睛濕潤了,淚光中作者的聯(lián)想到了什么?請自由朗讀第3小節(jié)。

2、“虎門硝煙、發(fā)黃的舊條約、深入骨髓的傷痕”怎樣理解?交流:

“發(fā)黃的舊條約”指什么?(《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那深入骨髓的傷痛”指什么?(“那深入骨髓的傷痛”是說列強的侵略恥辱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傷痛。)。

“當一紙發(fā)黃的舊條約悄然落地,長城的臉上,黃皮膚的臉上,為什么有淚珠在緩緩地流淌?”“使大海沸騰”怎樣理解?(曾經(jīng)的屈辱和痛苦讓我們痛楚,而此時香港回歸之際,壓在中華兒女心頭百年的恥辱終于雪洗。中國人民的心情是復雜的,酸楚、激動、自豪,喜悅所有有淚珠在緩緩地流淌;“使大海沸騰”是說人們期盼已久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之時噴涌而出的愛國熱情,非常強烈,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騰似的`。)。

3、引讀:這段歷史是滄桑的一百年,也是屈辱的一百年,我們地心不僅有憤慨,還有酸楚,激動、自豪,喜悅,帶著你的體會讀此段;(指名讀)。

在這最后一分鐘里,作者想到了虎門銷煙,南京不平等條約,這些中國人百年的痛楚,百年的傷痕,在最后一分鐘里得以雪洗,又怎能不讓我們熱血沸騰,我們齊讀此段。

(四)、展望未來。

1、過渡:最后一分鐘的跨越,香港揭開歷史的新篇章。(出示第四節(jié))。

2、師范讀,多么優(yōu)美的詩句?。∧阋蚕蚶蠋熞粯由钋榈卣b讀,體會詩句深層的含義。

4、回顧了屈辱的歷史,面對嶄新的香港,讓我們捧起書本,把我們對香港的美好祝福讀出來。(教師板書:未來——美好祝福)這是作者的祝福,也是我們的祝福,也是所有中國人的祝福,愿香港越走越好。

四、拓展升華:

1、香港的回歸歷經(jīng)坎坷,中華兒女可以挺直脊梁了。作者把自己那沸騰的熱血與深深的愛國深情融入到了詩句的字里行間中.如果你能親眼目睹這一激動人心的場面,你有什么話想說,請把它寫下來,作為課后小練筆。

2、香港能如期回歸祖國,離不開祖國的日益強大,繁榮。繼香港回歸后,澳門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我們祝愿祖國能早日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讓我們一起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吧!

等待——升旗——回憶——展望。

急切祝愿。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讀詩歌要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怨言的優(yōu)美?!苯Y(jié)合課外資料和課前的擴大閱讀,引導學生收集圖文資料,了解香港的歷史、回歸的歷程,今日繁榮的香港,落實“大閱讀”理念。自主研讀,探究感悟,反復誦讀,想象體悟,引導學生體會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相關美好未來的祝福。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2、學會查找資料,培養(yǎng)與同學合作學習的能力。

3、了解中國近代史,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結(jié)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

教學準備:學生搜集有關香港及香港回歸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明確任務。

1、播放課件,展示香港美景。

2、導入: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那里有顆“東方之珠”,它就是(香港)。你能用一句話簡單介紹香港嗎?(香港是“購物天堂”,香港是“美食天地”……)香港,這顆璀璨的明珠,經(jīng)歷了百年風雨,直到1997年7月1日才回到祖國懷抱,這是中國人一雪前恥,揚眉吐氣的日子。今天,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十年前那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午夜,一起來感受香港回歸“最后一分鐘”的激動。(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4、明確任務:對于這樣帶星號的課文我們應該怎樣學習?(讀“導讀”,明確任務。)請同學們看電視屏幕,請一名同學為大家讀“導讀”明確任務。括號里的要求請同學們引起注意,希望大家在讀書時留下痕跡。下面請大家默讀課文,自學體會,再與小組同學交流感想、解決疑問。

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三、結(jié)合資料,理解詩句。

第一節(jié)詩。

1、引入:午夜,世界的目光聚集香港,無數(shù)顆心都在期待著香港政權(quán)交接儀式的到來,此時你將是怎樣的心情?從詩中那里體會到的?(學生抓住具體詞語,如“風雨歸程、越來越、叩問”等詞語理解詩句意思,體會急切、盼望之情。)。

2、過渡:一百年的企盼,一個多世紀的等待,終于走到了(最后一分鐘),怎能不激動?怎能不急切?誰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指名讀,女生讀,男生讀。)。

第二節(jié)詩。

1、引入:聽,最后一分鐘走到了盡頭,零點的鐘聲敲響了!

2、播放課件,感受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莊嚴。

3、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體會情感:電視機前的各位觀眾,我是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jié)目主持人趙丹,下面我們將與剛剛親歷香港政權(quán)交接儀式的觀眾作一個簡短的采訪。這位同學你剛才在現(xiàn)場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樣?此時此刻最想說點什么?(學生結(jié)合詩句談)經(jīng)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終于回到祖國懷抱,香港同胞的心在顫抖,大陸同胞的心在顫抖,全世界華人的心在顫抖,讓歷史銘記這一特殊的時刻吧!本期節(jié)目到此結(jié)束,下期再見。

4、過渡:剛才很多同學的感受都同本文的作者產(chǎn)生了共鳴,下面請同學們試著讀一讀,看誰能通過朗讀再現(xiàn)當時的激動場面。(指名讀,開火車讀。)。

第三節(jié)詩。

1、引入:五星紅旗終于在香港上空升起,望著那血染的風采,難免不讓人浮想聯(lián)翩。哪位同學來匯報第三節(jié)詩。

2、學生結(jié)合查找的資料理解詩句意思,體會其中的情感。

3、過渡:虎門硝煙的殘夢已醒,一百多年的恥辱終于得雪,回憶往昔固然痛苦,再看今朝怎不歡樂?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痛苦和歡樂交織在一起的復雜情感。(齊讀)。

第四節(jié)詩。

1、引入:人們的愛國熱情噴涌而出,仿佛能使大海沸騰!這是怎樣一種場面呢?請哪位同學來匯報第四節(jié)詩。

2、學生結(jié)合詩句體會情感。

3、老師引讀體會。

4、過渡:面對這個嶄新的香港,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5、小結(jié):我們堅信植根于祖國大地上的這朵紫荊花一定會開得更加芬芳,更加鮮艷。

三、總結(jié)全詩,學習寫法。

1、總結(jié):“最后一分鐘”既是午夜,又是清晨。然而,這僅僅是一個時間的代名詞嗎?對,它是屈辱的結(jié)束,嶄新的開始。文章連續(xù)四次出現(xiàn)“最后一分鐘”,既是文章的線索,又是情感的主線,請同學們記住這種寫法,并運用于自己的習作之中。

2、延伸:光陰荏苒,十年轉(zhuǎn)瞬即逝,今年已是香港回歸整十年。十年前,美國《財富》雜志曾斷言:“香港回歸會死亡。”然而鮮活的事實讓那些惡意亦或善意的預言落空,香港人民用智慧和勤勞創(chuàng)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請同學們課后查找并閱讀香港回歸后,這十年中發(fā)生的故事,寫寫自己的感想,可以是一首小詩,可以是一篇讀后感......表達你對香港人民的熱愛之情,對偉大祖國的贊美之情。

板書設計:

等待——急切、乞盼。

24*最后一分鐘????升旗——激動、自豪?????屈辱的結(jié)束。

聯(lián)想——痛苦、歡樂?????嶄新的開始。

慶?!湴?、憧憬。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八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在誦讀詩歌中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結(jié)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

學生搜集有關香港及香港回歸的資料如:“香港被割讓的歷史”、“香港回歸歷程”、“香港回歸之后的繁榮”等。

2課時。

1、出示香港回歸時的圖片(文中插圖)。

同學們,請仔細觀察這幅圖,這是一個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時刻,有誰知道?

2、據(jù)生回答隨機追問:你是根據(jù)圖中的哪些景物判斷出來的?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外搜集的資料說說對香港的一些了解。

3、揭示課題。

這幅畫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情景。這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迎風飄揚,這一刻,中華民族圓了一個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團聚夢,也是我們十多億中華兒女無比激動振奮的日子。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讓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鐘》。(板書課題:最后一分鐘)

4、有感情地讀課題。

1、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是詩句。想一想:你覺得這是怎樣的最后一分鐘?

2、掃清字詞障礙。認讀生字詞,注意多音字“悄然落地”的“悄”字。

3、指名分小節(jié)讀詩,讀后師生評價。

4、交流討論:你覺得這是“的最后一分鐘”?

學生根據(jù)初讀感知,發(fā)表各自的見解,如:令人難忘、歡欣鼓舞、振奮人心等。

1、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這位歷經(jīng)滄桑的'兒子就要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這一刻是多少代人熱切期盼的時刻啊!

請同學們自由讀讀第1、2節(jié),從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反饋交流各自的感受,引導學生理解詩句。

點拔一:第一小節(jié)作者把香港當作久別重逢的親人,用擬人的寫法表現(xiàn)出香港就要回歸祖國時所有中國人都在滿懷激情地迎接這一時刻的到來。

點拔二:通過第二小節(jié)中“微微顫抖的嘴唇”,“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地呼喊”等鏡頭,描繪了當時人們看著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緩緩上升時無比激動自豪的心情。

3、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指名讀,評議,男女對讀,齊讀。

1997年7月1日,這是值得我們中國人永遠銘記的日子。這一刻,香港成為了中國這塊土地上真正的主人,是對所有炎黃子孫的巨大激勵與鼓舞。在這一刻,無數(shù)華夏兒女流下了激動的熱淚,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熱切期盼的時刻啊!

1997年7月1日,香港終于回歸祖國的懷抱,人們那激動、自豪的感情與熱切歡迎之情溢于言表。讓我們齊讀第1、2小節(jié),再來回顧這令人熱血沸騰的時刻。

1、香港曾是烙在我們中華民族身上無法忘懷的痛苦和屈辱。請同學們讀一讀這段資料:(出示)

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

1840年英國發(fā)動戰(zhàn)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

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于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

1856年英法聯(lián)軍發(fā)動第二次戰(zhàn)爭。

1860年英國迫使清政府締結(jié)《北京條約》,永久割讓九龍半島尖端。

1898年英國又乘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之機,逼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個島嶼(后統(tǒng)稱“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滿。

2、從這段資料中你了解到了什么?(通過資料了解香港自從戰(zhàn)爭以來的那一段屈辱歷史,為學生理解第3小節(jié)作鋪墊。)

3、如今,看著緩緩上升的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聽著耳邊傳來的國歌聲和人們輕輕的呼喊聲,作者想到了什么?請同學們自由讀讀第3小節(jié)。

4、據(jù)生答師隨機點撥:

(點拔一)生:聯(lián)想到了虎門銷煙和英國殖民主義者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

出示詩句:我看見,虎門上空的最后一縷硝煙,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鐘終于散盡;

(一百多年前,英國侵略者靠加洋槍、洋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些已成為所有中國人的恥辱和心頭之恨。如今香港回歸,這百年的屈辱在這一刻終于揮之而去,中國人可以揚眉吐氣,怎不讓人歡欣鼓舞呢?)

指導有感情朗讀。

點撥(二)生:感受到香港回歸是人們期盼已久的愿望,現(xiàn)在終于實現(xiàn)了,多么讓人激動。

出示詩句:當一紙發(fā)黃的舊條約悄然落地,煙塵中浮現(xiàn)出來的長城的臉上,黃皮膚的臉上,是什么在緩緩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歡樂,都穿過這一滴淚珠,使大海沸騰。

生再自由朗讀,生交流各自的體會(從“使大海沸騰”中感受人們噴涌而出,非常強烈深厚的愛國熱情)隨機指導朗讀。

5、有感情地朗讀第3小節(jié)。男女分讀,齊讀。

2、據(jù)生答隨機點撥:

“嶄新的日出”,“世紀的鐘聲”,說明香港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去奔跑,去擁抱,去迎接那新鮮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荊”?!白锨G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區(qū)花,是香港的標志。說明香港將和自己的同胞一起去開創(chuàng)美好的明天。

3、香港歷經(jīng)百年滄桑,終于回歸祖國懷抱,讓我們永遠記住這最后一分鐘。齊讀詩歌。

1、香港的回歸歷經(jīng)坎坷,中華兒女可以挺直脊梁了。作者把自己那沸騰的熱血與深深的愛國深情融入到了詩句的字里行間中。(出示圖片)如果你能親眼目睹這一激動人心的場面,你有什么話想說,請把它寫下來。

2、交流寫話,師點評。

3、香港能如期回歸祖國,離不開祖國的日益強大,繁榮。繼香港回歸后,澳門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現(xiàn)在還有臺灣牽動著億萬中國人的心,我們祝愿祖國能早日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讓我們一起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吧!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九

時間是最寶貴的。一分鐘、一秒鐘也要學會珍惜。本文就講述了小朋友元元由于早上貪睡了一分鐘,為自己帶來了上學路上的焦急和嘆息,導致上課遲到了20分鐘,使自己非常后悔。課文內(nèi)容較為通俗,分為六個自然段,配有兩幅形象的插圖。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實際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由于學生年齡較小,時間觀念不強,對于如何珍惜時間缺乏感性的認識。本文正是一個優(yōu)秀教材,教學時應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在讀中感悟,從中體會元元的焦急與尷尬,也使這件事成為寶貴的教訓,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對自己嚴要求,珍惜時間。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朗讀。理解、感悟一分鐘的重要。

【信息資料】。

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看圖:出示課文第二幅插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說看出了什么。教師啟發(fā)談話:畫面上那個低著頭的小朋友,遇到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嗎?讓我們到課文中去找到答案。(板書)。

(引導學生看圖感知,形成初步的感受,創(chuàng)設了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學習氛圍中來。)。

2、游戲:請小朋友們來做一個游戲,睜開眼睛往前看,不眨眼,比一比誰堅持的時間長,(一分鐘后)讓同學談感受。你們覺得一分鐘長嗎?(學生自由交談)我們今天學了課文《一分鐘》以后,對一分鐘的體會一定會更深。板書課題。

(游戲是學生喜歡的形式,增強了趣味性,學生對一分鐘有了一定的體會后,必然會對課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對話平臺。

一、自讀。

1、自由讀文,勾畫出生字新詞。

2、借助拼音再次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3、同桌互相檢查自讀情況。

(學生的.自由讀書要鼓勵自主性,同桌的交流會促進學生讀得更認真,更有實效。)。

二、識字。

1、出示生字。小組內(nèi)互相說說哪些字自己已經(jīng)認識,怎么認識的,再學習其他不認識的字。

2、利用生字卡片小組內(nèi)互相檢測。

3、交流識字方法。選擇喜歡的一個字,上臺說說怎樣記住它。并組詞,說話。

4、多種方式讀生字詞。

(充分利用學生的識字經(jīng)驗進行交流,讓學生相互促進,多種活潑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爭取達到識用結(jié)合。)。

三、朗讀。

1、分自然段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2、小組內(nèi)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3、匯報讀。指名讀全文。

(讓學生讀書有一定的自主性,在讀書方式上不要過多的限制,還要給足夠的時間,提高朗讀的效果。)。

四、寫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欠、元、包、鐘讓學生認讀。

2、觀察字形,交流寫時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范寫,學生評說。

4、學生練寫。

(引導學生評價,是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問題過程中,有自己的認識,練寫時也會更加注意,在實踐中形成自己的寫字能力。)。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十

《一分鐘》講述的是元元因為多睡了一分鐘,而遲到了20分鐘的故事。本單元的主題是了解學生豐富的課內(nèi)課外生活,所以在課堂中我們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調(diào)動學生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來展開教學。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識字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準確認讀課文中的9個生字組成的新詞,通過演一演,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來了解“丁零零、嘆氣、哈欠”等詞語的意思。努力使檢查字詞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得飽滿。在生字指導環(huán)節(jié),我主要是想通過給生字拉拉手做朋友的方法,向?qū)W生滲透識字的方法:同偏旁的,相同結(jié)構(gòu)的都能成為好朋友,引導學生歸類識字,從而加深對生字的識記。

對于句子的朗讀指導,在學生了解到元元后悔的心情時,我就把課文中元元后悔的句子出示,指導學生初步感受,在朗讀中指導一個“又”的用法。在指導朗讀第一段時,我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換位,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來感受元元心里的想法。我們說朗讀要立足于文本,從文本出發(fā)。當學生感受到元元不想起來,想多睡一分鐘的時候,我就直接可以引導學生:那么心里想的句子該怎么讀呀?隨機進行句子的朗讀訓練。在整體感知課文環(huán)節(jié)中,對整體感知課文的概念的理解有所偏差。我是想通過學生自由發(fā)言,了解課文大概意思。但是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學設計幾乎沒什么效果,學生都是一些很零碎的回答,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及時地幫著學生梳理教材的脈絡,怎么梳理呢?我似乎也無從下手。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十一

2、課件出示文中插圖。

師:同學們,請仔細看這幅圖,你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特殊的時刻嗎?

3、教師激情揭題:是的,這個畫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情景。這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迎風飄揚;這一刻,美麗的紫荊花在香港大地四處開放;這一刻,中華民族又圓了一個團聚的夢;這一刻,祖國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激動人心的《最后一分鐘》(板書課題)。

二、自由讀詩,解決字詞障礙,了解詩歌內(nèi)容。

1、學生自由讀詩,要求把字詞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學生自由提出困難,共同解決。

3、再讀詩歌,思考一個問題:文中的四個小節(jié)分別講了什么內(nèi)容?(隨機板書)。

三、品讀詩歌,體會、激發(fā)情感。

2、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

3、師:同學們,在第一小節(jié)中躲著一種修辭手法,你能把它。

找出來嗎?(生:擬人)那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呢?(學生說一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拉著香港這位親人的手,傾聽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歷程。

4、齊讀第一小節(jié)。

1、師: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和香港區(qū)旗升起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是無比的--(學生接說:激動、自豪)。請大家讀一讀第二小節(jié),邊讀邊體會這一份激動和自豪。

2、學生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3、師:看著同學們這么認真地讀著,老師相信你們的體會肯定也到位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合作朗讀,一起來感受這份激動和自豪。請聽要求:前面部分男女同學輪讀,最后三行一起讀。

4、分角色朗讀。

5、教師范讀。

6、有感情地齊讀。

1、師:同學們臉上的表情告訴我,你們已充分體會到了那份激動和自豪,真棒!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如今的香港是非常繁榮的,可在150多年的時間里,它走過的歷程卻是坎坷的。

2、課件出示虎門銷煙和《南京條約》等相關資料,教師介紹。

3、師:虎門上空的硝煙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鐘終于散盡,發(fā)黃的舊條約也在此刻悄然落地。在這最后一分鐘,又是什么在長城的臉上,在黃皮膚的臉上流淌呢?快到第三小節(jié)中找一找。

4、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相關語句。

百年的痛苦和歡樂都穿過這一滴淚珠使大海沸騰!

(1)指名讀一讀。

(2)理解“使大海沸騰”(學生自由說;借助圖片理解)。

(3)引讀:在這最后一分鐘,百年的屈辱終于揮之而去,

中國人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怎能不讓人歡欣鼓舞呢?--。

在這最后一分鐘,所有中國人的喜悅都化作了淚水,這怎能不使大海沸騰呢?--。

2、學生自由朗讀。

3、交流,指導朗讀。

4、師:同學們,讓我們?nèi)ビ拥谝欢渥锨G,一起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給香港吧?。?。

四、配樂齊讀,再次體會情感。

1、師:香港歷經(jīng)百年滄桑,今天終于回來了。這最后一分鐘,帶給大家的是無盡的激動、喜悅和自豪,老師給同學們配上音樂,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整首詩,永遠記住這“最后一分鐘”!

2、配樂齊讀詩歌。

五、播放視頻,情感升華。

師:剛才的學習,我們從語言文字里感受到了那份激動、喜悅和自豪。下面老師帶大家走進當時的情景,再次感受這激動人心的最后一分鐘。(播放錄像,教師配畫外音。)。

六、課堂練筆、小結(jié)。

1、師:同學們,流浪了百年的游子--香港回來了,面對骨肉團聚的動人一幕,你最想說什么?請把它寫在課文空白處。

2、集體交流。

3、師小結(jié):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家了;事隔兩年,澳門也回家了;而如今,祖**親還有一個孩子在外頭,你們知道是誰嗎?(生:臺灣)是的,雖然臺灣回家的路還很坎坷,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所有中國人的共同努力下,臺灣一定會回來的!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那時的最后一分鐘也會像今天我們所讀到的、所看到的、所聽到的那樣,令人無比激動、喜悅和自豪!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十二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三年級學習過《東方之珠》,對香港有所了解了。談談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

學生從“香港回歸之后的繁榮”、“香港回歸歷程”、“香港被割讓的歷史”等,從而加深對香港的了解。

三、品讀課文。

1、通讀全文,全文寫了幾節(jié),每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

2、再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詩句體會情感。如,“聽所有中國人的心跳和叩問”;“是萬眾歡騰中剎那的寂靜”;“是誰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著那個名字/香港,香港,我們的心靈”;“然后去奔跑,去擁抱/去迎接……”。

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把那種激動、自豪的感情與熱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師適時的進行點撥。

四、指導學生朗讀。

“三分詩,七分讀”。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引導學生注意朗讀時的抑揚頓挫:注意節(jié)與節(jié)之間以及每一節(jié)之內(nèi)詩詞句間的停頓。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十三

3.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結(jié)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

教具準備:搜集有關香港回歸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師談話:有這樣一首歌“100年前我眼睜睜地看你離去,100年后我期待著你回到我這里。滄海變桑田抹不去我對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喚你,我的1997年?!边@首歌的名字就叫《1997》在這一年,發(fā)生了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那就是香港回歸祖國,在這一天里,中國人民歡欣鼓舞,今天我們要學的《最后一分鐘》就描述了當時的情景。

2、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

1.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要求標出詩節(ji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教師檢查生字詞語認讀。同桌相互檢查詩歌讀的情況。

三、品讀詩歌。

1、讀著這首詩,哪些語句讓你感覺熱血沸騰?作上記號,寫下你的感受。并且讀給同學聽,讀出你奔涌的豪情,讀出你內(nèi)心的感動。

四、研讀課文,讀中感悟。

1、交流資料: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國人的領土,它怎樣被割讓去了呢?迅速瀏覽一遍課文,找到相關語句,(虎門、舊條約)小組交流資料,理解那一些歷史,說說自己的感受。

2、感受儀式前的激動:

(2)指名讀第1小節(jié)。

(3) “讓我拉住你的手”“聽你越走越近的腳步”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4) 齊讀第一小節(jié)。

3、體驗儀式中的自豪:

(1)盼啊,盼啊,這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來到了,莊嚴的政權(quán)交接儀式開始了,讓我們?nèi)w起立,重溫那激動人心的時刻。(課件提示)。

(2)、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鏡頭上哪一幕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看,作者給我們捕捉了一些特寫鏡頭,鏡頭上都有什么呢?(旗幟、旗桿、寂靜的場面、微微顫抖的嘴唇、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

(4)、指名讀第二節(jié)。應該讀出什么樣的語氣?(激動高昂)生讀、評議、師指導。男生讀第二小節(jié)。

4、聯(lián)想:師生交流,怎樣理解作者的聯(lián)想?用怎樣的語氣才能表現(xiàn)出這一段屈辱歷史和人們今天的激動與鼓舞?(先深沉緩慢,后強烈高昂)生讀、評議、師指導,女生讀第三小節(jié)。

5、⑴ 久別的、思念已久的親人終于回來了,你會怎么做呢?

讓我們伸開雙臂,去歡呼著迎接我們的親人吧!齊讀第4小節(jié),讀后評價:

五、讀中升華。

1、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十四

時間是最寶貴的。一分鐘、一秒鐘也要學會珍惜。本文就講述了小朋友元元由于早上貪睡了一分鐘,為自己帶來了上學路上的焦急和嘆息,導致上課遲到了20分鐘,使自己非常后悔。課文內(nèi)容較為通俗,分為六個自然段,配有兩幅形象的插圖。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實際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由于學生年齡較小,時間觀念不強,對于如何珍惜時間缺乏感性的認識。本文正是一個優(yōu)秀教材,教學時應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在讀中感悟,從中體會元元的焦急與尷尬,也使這件事成為寶貴的教訓,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對自己嚴要求,珍惜時間。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朗讀。理解、感悟一分鐘的重要。

信息資料。

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看圖:出示課文第二幅插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說看出了什么。教師啟發(fā)談話:畫面上那個低著頭的小朋友,遇到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嗎?讓我們到課文中去找到答案。(板書)。

(引導學生看圖感知,形成初步的感受,創(chuàng)設了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學習氛圍中來。)。

2、游戲:請小朋友們來做一個游戲,睜開眼睛往前看,不眨眼,比一比誰堅持的時間長,(一分鐘后)讓同學談感受。你們覺得一分鐘長嗎?(學生自由交談)我們今天學了課文《一分鐘》以后,對一分鐘的體會一定會更深。板書課題。

(游戲是學生喜歡的形式,增強了趣味性,學生對一分鐘有了一定的體會后,必然會對課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對話平臺。

自讀。

1、自由讀文,勾畫出生字新詞。

2、借助拼音再次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1/212下一頁尾頁。

3、同桌互相檢查自讀情況。

(學生的自由讀書要鼓勵自主性,同桌的交流會促進學生讀得更認真,更有實效。)。

識字。

1、出示生字。小組內(nèi)互相說說哪些字自己已經(jīng)認識,怎么認識的,再學習其他不認識的字。

2、利用生字卡片小組內(nèi)互相檢測。

3、交流識字方法。選擇喜歡的一個字,上臺說說怎樣記住它。并組詞,說話。

4、多種方式讀生字詞。

(充分利用學生的識字經(jīng)驗進行交流,讓學生相互促進,多種活潑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爭取達到識用結(jié)合。)。

朗讀。

1、分自然段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2、小組內(nèi)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3、匯報讀。指名讀全文。

(讓學生讀書有一定的自主性,在讀書方式上不要過多的限制,還要給足夠的時間,提高朗讀的效果。)。

寫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欠、元、包、鐘讓學生認讀。

2、觀察字形,交流寫時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范寫,學生評說。

4、學生練寫。

(引導學生評價,是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問題過程中,有自己的認識,練寫時也會更加注意,在實踐中形成自己的寫字能力。)。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復習(多種形式認讀生字詞,導入新課。)。

精讀。

1、出示課文兩幅插圖,引導學生找出相對應的自然段。進行練讀,注意體會元元的心情。再進行匯報展示。

2、全文通讀,小組內(nèi)互相讀,并進行評價。

3、挑戰(zhàn)讀。想和誰比比,看誰讀得好,就勇敢地向他(她)挑戰(zhàn)吧!

4、全班齊讀。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于讓學生在讀中進行感受,加強理解,學會欣賞。讀書形式要為學生深入讀書服務。)。

討論。

1、元元遲到的20分鐘在哪里?

2、你覺得一分鐘重要嗎?我們應該怎么做?

(在充分讀的基礎上,交流自己的體會與理解,實現(xiàn)認知互補,達到相互促進。)。

練習。

1、出示課后找找說說和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讀一讀,弄清意思。

2、同桌比一比,互相練習組字、組詞。

3、全班交流。

(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進行組字練習,實現(xiàn)知識的靈活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拓展。

以我?guī)驮拿≈黝},引導學生想一想今后元元應該怎么做?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實現(xiàn)情感遷移,訓練表達,也是正確的行為引導,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綜合性。)。

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嘆、哈、遲、鬧,認讀字音。

2、觀察這幾個字的字形結(jié)構(gòu),交流寫字時要注意的地方。

3、師重點示范,指出關鍵筆畫,如鬧字的門要寫得稍大一點,給里邊的市留出足夠的空間。

4、學生練習,對照欣賞與檢查。

(寫字訓練中,引導學生學會欣賞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還要做出客觀評價,以達到互助的效果。)。

伴教錦囊。

相關鏈接。

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

節(jié)省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十五

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后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最后一分鐘課文教學設計,我們來看看。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收集與詩歌內(nèi)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或影視資料,如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回歸時的情景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那個日子嗎?1997年7月1日。對,就是香港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風飄揚;在那一刻,美麗的紫荊花在香港四處開放,中華民族又圓了一個團聚的夢,祖國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最后一分鐘》。

二、初讀感知。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后,同桌間互相檢查,或教師指名讀。

2、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可以在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

3、默讀詩歌,想想每節(jié)詩主要講了什么。不懂的詩句提出來,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三、討論交流。

1、指名讀詩,讀后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2、相互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四、體會詩歌內(nèi)容。

1、讀第1節(jié),想一想:

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就要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此時此刻,所有中國人的情感是怎樣的?(激動無比的。)讀出這種情感。

2、讀第2、3節(jié),想一想:

作者分別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歡樂,挺直了中國人的脊梁,展現(xiàn)香港的土地和天空,不等條約終被撕毀,領土、主權(quán)的回歸。)有感情地朗讀第2、3節(jié)。

(自豪、激動、喜悅。)。

3、讀第4節(jié),想一想:第一朵紫荊是什么?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來讀?

(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五、總結(jié)升華。

1、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

(中國強大了,祖國領土更完整了,中國人是愛自己的祖國的,盼望祖國早日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

2、觀看香港回歸時的圖片或影視資料,感受那令人振奮的一刻。

六、布置作業(yè)。

閱讀有關回歸的資料,了解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了解香港的過去與現(xiàn)在。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十六

這篇閱讀課文以一首詩歌的形式出現(xiàn)。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述了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后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結(jié)合本組訓練重點,在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香港回歸的資料。從與學生的交談中引導學生從“香港被割讓的歷史”、“香港回歸歷程”、“香港回歸之后的繁榮”三個方面去搜集與整理相關資料從而加深對香港的認識與了解。

由于剛學完《圓明園的毀滅》不久,八國聯(lián)軍入侵中國,在中國的種種罪行還深深地印在每一個同學的腦海里,同學對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憎恨還未消退,所以對香港能回歸我們祖國媽媽的懷抱,是非常歡迎的,都覺得這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在這節(jié)課上,我正深入挖掘教材的內(nèi)在愛國因素,愛努力地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鼓勵他們樹立學習的目標,發(fā)憤學習,為中華的騰飛而努力向前邁進。

課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篇十七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結(jié)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

搜集有關香港回歸的資料。

一、導入新課。

1、師談話:有這樣一首歌“100年前我眼睜睜地看你離去,100年后我期待著你回到我這里。滄海變桑田抹不去我對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喚你,我的1997年?!边@首歌的名字就叫《1997》在這一年,發(fā)生了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那就是香港回歸祖國,在這一天里,中國人民歡欣鼓舞,今天我們要學的《最后一分鐘》就描述了當時的情景。

2、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

1、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要求標出詩節(ji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教師檢查生字詞語認讀。同桌相互檢查詩歌讀的情況。

三、品讀詩歌。

1、讀著這首詩,哪些語句讓你感覺熱血沸騰?作上記號,寫下你的感受。并且讀給同學聽,讀出你奔涌的豪情,讀出你內(nèi)心的感動。

四、研讀課文,讀中感悟。

1、交流資料: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國人的領土,它怎樣被割讓去了呢?迅速瀏覽一遍課文,找到相關語句,(虎門、舊條約)小組交流資料,理解那一些歷史,說說自己的感受。

2、感受儀式前的激動:

(2)指名讀第1小節(jié)。

(3)“讓我拉住你的手”“聽你越走越近的腳步”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4)齊讀第一小節(jié)。

3、體驗儀式中的自豪:

(1)盼啊,盼啊,這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來到了,莊嚴的政權(quán)交接儀式開始了,讓我們?nèi)w起立,重溫那激動人心的時刻。(課件提示)。

(2)、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鏡頭上哪一幕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看,作者給我們捕捉了一些特寫鏡頭,鏡頭上都有什么呢?(旗幟、旗桿、寂靜的場面、微微顫抖的嘴唇、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

(4)、指名讀第二節(jié)。應該讀出什么樣的語氣?(激動高昂)生讀、評議、師指導。男生讀第二小節(jié)。

4、聯(lián)想:師生交流,怎樣理解作者的聯(lián)想?用怎樣的語氣才能表現(xiàn)出這一段屈辱歷史和人們今天的激動與鼓舞?(先深沉緩慢,后強烈高昂)生讀、評議、師指導,女生讀第三小節(jié)。

5、⑴久別的、思念已久的親人終于回來了,你會怎么做呢?

讓我們伸開雙臂,去歡呼著迎接我們的親人吧!齊讀第4小節(jié),讀后評價:

五、讀中升華。

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517650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