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塔爾寺導游講解詞篇一
塔爾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降生地 宗喀巴成名后,有許多有關他靈跡的傳說 據(jù)說在他誕生后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株白旃檀樹 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 ,宗喀巴母親按兒子來信所示,在信徒們幫助下,以這株旃檀樹和宗喀巴所寄獅子吼佛像為胎藏,砌石建塔,這是塔爾寺最早的建筑后來,該塔一再改建易名,成為現(xiàn)在大金瓦殿中的大銀塔,是全寺的主供神物,漢語塔爾寺即由此塔得名 明嘉靖三十九年 公元1560年,禪師仁欽宗哲堅贊于塔旁建一靜房,聚僧坐禪 17年后,再建彌勒佛殿一座,塔爾寺初具規(guī)模,取藏名 袞本賢巴林 ,意為 十萬佛身像彌勒洲寺
400多年來,塔爾寺逐步發(fā)展成一座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古建筑群,全寺占地600余畝,僧舍房層9300多間,殿堂52座,僧人最多時達3600余人全寺四山環(huán)繞,殿宇宏偉,佛像莊嚴,梵塔棋布 其中,大金瓦殿和大經堂為全寺主體建筑大金瓦殿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建筑面積456平方米,上下三層,飛檐四出,各抱形勢,歇山式金頂,覆以鎦金銅瓦,墻面用琉璃瓦砌成,圖案精美,殿內紀念宗喀巴的大銀塔,譽為世界一莊嚴 ,殿堂正門上方懸有清代乾隆皇帝親題的 梵教法幢 匾額 大經堂始建于明萬歷四十年 公元1612年 ,民國元年 公元1912年遭火焚后重修,總面積為2750平方米,經堂內長柱18根,短柱90根,皆用特制地毯包裹,地上鋪設地氈坐墊,可供3000僧人集體誦經,正西方供有無數(shù)佛像藏文經典,設有_ 班禪以及寺院法臺座,柱間滿掛各種堆繡的卷軸畫
此外,尚有彌勒殿 九間殿 三世_靈塔殿 釋迦殿 依怙殿 小金瓦殿 花寺 居巴扎倉 丁科爾扎倉 曼巴扎倉 如來八塔 過門塔 菩提塔 時輪塔 印經院大喇讓以及各活佛府邸等 除各種造型精美的佛像 法器 卷軸畫,還保存有宋代的哥窯瓷壇 玉雕 明代的龍瓷瓶 清代的龍魚瓶 竹雕壽星玉雕觀音等珍貴工藝品,藏有歷代統(tǒng)治階級賜贈的各種匾額和漢藏文碑刻
塔爾寺是藏族文化藝術的寶庫 明萬歷四十年 公元1612年 ,在三 四世_喇嘛的倡導下,塔爾寺首建顯宗學院,建立講經開法制度,系統(tǒng)學習因明 般若 中觀俱舍 戒律等顯宗經典 以后又相繼建成密宗 時輪 醫(yī)明學院,形成正規(guī)的學經制度,學習生圓次等方面的密宗經典和天文 歷算 醫(yī)學等方面的知識 現(xiàn)存有數(shù)以萬計的有關佛學藏族歷史 文學 語言方面的文獻圖書,是研究藏學的`珍貴資料 此外,該寺的酥油花 壁畫 唐卡 堆繡 被譽為藝術 三絕 ,譽滿藏區(qū)
塔爾寺每年于農歷正月 四月 六月 九月舉行4次觀經大會,招徠不少香客游人 觀經大會是寺僧向諸佛菩薩獻供 祈愿 誦經的法事活動會上,除進行固定的宗教儀式,還有曬佛 跳欠 轉金佛等活動四月觀經的農歷四月十五日上午和六月觀經的六月初六日上午,在寺院東側的蓮花山坡展開所藏巨型堆繡佛像1幅,稱為 曬大佛佛像長30余米,寬20余米,僧眾于像前演奏法樂,誦經祈禱,游客商賈蜂擁而來,更有信徒頂禮膜拜,爭獻布施六月初八日上午舉行的轉金佛是僧人們所謂祈愿來世佛彌勒菩薩降臨人間的法事活動,眾僧簇擁一乘玲瓏精巧 四角飾有飛檐 內供彌勒金像的彩轎,在手拿樂器 香爐幢幡的儀仗隊的前導下繞寺一周,其他僧人各持寺藏寶物一件,尾隨彩轎,魚貫而行,以示隆重威嚴 九月法會的二十二日,寺院開放所有佛殿及文物庫房,供僧俗瞻仰,稱為 晾寶每次觀經會上,都進行所謂驅魔逐鬼 祓除不祥的跳欠活動 跳欠也叫 跳神 或 啞社火 ,是一種獨特的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面具舞蹈,常見的有于正月十四 四月十四六月初七日演出的 法王舞 和四月十五 六月初八 九月二十三日演出 馬首金剛舞 兩種 演員身著各色舞衣,戴特制面具,舞姿獨特,式樣迥異此外,尚有農歷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忌辰前后的 燃燈節(jié) 和年終辭舊迎新的祈禱會等
塔爾寺建筑
藏語稱“袞本賢巴林”,意為十萬佛像彌勒洲。它坐落在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zhèn)西南隅的蓮花山坳中,據(jù)省會西寧市26公里,是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也是藏區(qū)黃教六大寺院之一。
塔爾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占地面積600余畝,寺院建筑分布于蓮花山的一溝兩面坡上,殿宇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壯觀。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綠墻金瓦,燦爛輝煌,是該寺的主建筑,它與小金瓦殿(護法神殿),大經堂,彌勒殿,釋迦殿,依詁殿,文殊菩薩殿,祈年殿(花寺),大拉讓宮(吉祥宮),四大經院(顯宗經院,密宗經院,醫(yī)明經院,十輪經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來八塔,菩提塔,過門塔,時輪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錯落有致,布局嚴謹,風格獨特,集漢藏技術于一體的宏偉建筑群。殿內佛像造型生動優(yōu)美,超然神圣。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絢麗多彩的壁畫和色彩絢爛的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yī)藥,立法等方面的學術專著。每年舉行的佛事活動“四大法會”更是熱鬧非凡,游人如潮 。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該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制碑書漢藏兩種文字,并存于寺內。20世紀90年代中期,經國家多次撥款修繕,使古寺面貌煥然一新?,F(xiàn)在的塔爾寺已成蜚聲國內外的藏傳佛教圣地和旅游的名勝古剎。
如來八塔
塔爾寺廣場內矗立有整齊美觀成一線的八座如來寶塔,以贊頌釋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建于1776年(清乾隆41年)。這八個塔從東到西是:蓮聚塔(紀念釋迦牟尼降生時行走七步,步步開一朵蓮花);菩提塔(紀念釋迦牟尼修行成正覺);四諦塔(紀念釋迦牟尼初轉四諦____);神變塔(紀念釋迦牟尼降伏外道時的種.種奇跡);降凡塔(紀念釋迦牟尼從天堂返回人間);息諍塔(紀念釋迦牟尼勸息諸比丘的爭端);勝利塔(紀念釋迦牟尼戰(zhàn)勝一切魔鬼);涅磐塔(紀念釋迦牟尼入涅磐,不生不滅)。如來八塔每個塔底周長九點四米,底座面積五點七平方米。
大經堂
大經堂(顯宗經院)藏語俗稱“從靈多活”,位于大金瓦殿正前方,是本寺僧侶禮佛,頌經的集合場所。始建于1612年(明萬歷四十二年)。原為三十根柱子的小經堂,后改建為八十根柱子的中型經堂,最后在1776年擴建成一百六十八根柱子(其中六十根在四壁墻內)的兩層平頂藏式建筑。1912年(民國元年)突然失火焚毀,在塞多·次稱嘉措活佛的資助下,用兩年半時間,依原樣重建。建筑面積為2750平方米,周長為210米。經堂內矗立的108根柱子上部雕有優(yōu)美圖案,柱上圍裹蟠龍圖案的彩色毛毯。地設長條禪座,上鋪五彩條毯,供喇嘛集體頌經時用。彩繪棟梁,斗拱,藻井和佛教故事壁畫,懸掛著帷幔,經布,幢,幡,傘蓋,刺繡和堆繡等。堂內四壁神龕中供有宗喀巴的千尊銅制鎦金佛像,兩側經架上存放有樹以百計的經卷。正面設有____,班禪和法臺的弘法寶座。屋頂安放各式各樣高大的鎦金銅經幢,剎式寶瓶,道鐘,寶塔,____,金鹿等,把大經堂裝潢得金碧輝煌,光彩奪目,與大金瓦殿交相輝映。大經堂也是本寺的顯宗經院,藏語稱“參尼札倉”,是研究顯宗教義的學經部門。主要修習五明義理,分析,辯論法相的論點。設有多仁巴(顯教博士)學位,授予修習教義有深厚造詣的僧人。
大拉讓宮(吉祥宮)
大拉讓(又稱扎西康沙),建于1650年(清順治七年)。是一座四柱三進院落藏式建筑的府邸,為____、班禪以及歷任法臺安歇的寢宮,漢語稱“吉祥宮”。1777年(清乾隆42年),乾隆皇帝派人為此宮修建了宮墻,華門,牌坊等,并賜名“永慧宮”。吉祥宮位于西山半腰高處,在宮前遠眺,塔爾寺全景盡收眼底。
塔爾寺導游講解詞篇二
親愛的各位朋友: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距省會西寧27公里的湟中縣魯沙爾鎮(zhèn)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圣地―塔爾寺!
我們環(huán)顧四周,會發(fā)現(xiàn)我們已經身處層巒疊翠、秒如八瓣蓮花的蓮花山之花蕊當中。在這雪域佛國的圣境中不但擁有如意八塔之守護、護法神殿之神秘、祈壽殿之花香、大經堂之靜謐、大金瓦殿之花香、菩提大銀塔之莊嚴、九間殿之徑深、酥油花館之奇幻外,更誕生了第二佛陀藏傳佛教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相傳宗喀巴大師是文殊菩薩之化身降凡人間,在大師誕生時,其母剪斷臍帶滴血出長出了一棵菩提樹。在公園1379年以這棵菩提樹、大師自畫像、十萬獅子吼佛像為塔藏修筑了一座佛塔,后來大修士仁欽宗哲堅贊于1560年在旁邊修筑了一座佛堂。因為先有塔后有寺,故有塔爾寺之美名流傳于世!
塔爾寺因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所以在全國3600多座格魯派寺院中名聲顯赫。于甘肅夏河的拉卜楞寺、西藏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扎什倫布寺并成為格魯派六大叢林!
佛緣無性、萬物有靈,塔爾寺信仰的靈魂若是留戀與大金瓦殿、則會讓無數(shù)信徒僧侶五體投地頂禮膜拜;塔爾寺的藝術靈魂若是游走于佛國藝術,更會讓世人麻木的心靈為之震撼―因為世人驚嘆他們?yōu)椤叭^”!
用顏料盒畫筆那無形的文字書寫著歷史滄桑的壁畫是一絕,用刺繡與繪畫那無聲的對白演繹著民族智慧的堆繡也是一絕,用酥油和虔誠那無我的融合感悟著靈魂升華的酥油花更是一絕!
各位朋友,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小金瓦殿!您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三絕之一的壁畫,壁畫用它豐富鮮艷的色彩、多姿的形象、高超嫻熟的畫技、別具一格的畫面;在墻壁、布面、木板上動情的訴說著古老的傳說。在經過處理的潔白的墻上,打上底色繪制圖案,最后上一層清漆的這種壁畫叫壁面畫。像這位游客問的這種畫在布畫上的稱之為布面畫。因為在畫的四周定一個木框,所以又稱間堂壁畫。在被干燥拋光后的板上用膠和石膏粉合成的白漿打底,再繪上圖案的叫木板壁畫。
壁畫的巧妙不僅僅是風格精湛古樸、線條細膩明快、人物形象生動、畫面流暢舒展,而是它豐富鮮艷的色彩!這以天然礦物質再配以動物的膽汁調合而成的顏料,很輕易的欺騙了我們的眼睛又無意間隱瞞了壁畫的年齡。雖是一抹色彩卻承受著400余年的風雨變遷,滄海桑田。讓我們絲毫看不透歲月在上面留下的痕跡,勝似一位出水芙蓉的少女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塔爾寺導游講解詞篇三
親愛的各位朋友: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距省會西寧27公里的湟中縣魯沙爾鎮(zhèn)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圣地―塔爾寺!
我們環(huán)顧四周,會發(fā)現(xiàn)我們已經身處層巒疊翠、秒如八瓣蓮花的蓮花山之花蕊當中。在這雪域佛國的圣境中不但擁有如意八塔之守護、護法神殿之神秘、祈壽殿之花香、大經堂之靜謐、大金瓦殿之花香、菩提大銀塔之莊嚴、九間殿之徑深、酥油花館之奇幻外,更誕生了第二佛陀藏傳佛教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相傳宗喀巴大師是文殊菩薩之化身降凡人間,在大師誕生時,其母剪斷臍帶滴血出長出了一棵菩提樹。在公園1379年以這棵菩提樹、大師自畫像、十萬獅子吼佛像為塔藏修筑了一座佛塔,后來大修士仁欽宗哲堅贊于1560年在旁邊修筑了一座佛堂。因為先有塔后有寺,故有塔爾寺之美名流傳于世!
塔爾寺因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所以在全國3600多座格魯派寺院中名聲顯赫。于甘肅夏河的拉卜楞寺、西藏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扎什倫布寺并成為格魯派六大叢林!
佛緣無性、萬物有靈,塔爾寺信仰的靈魂若是留戀與大金瓦殿、則會讓無數(shù)信徒僧侶五體投地頂禮膜拜;塔爾寺的藝術靈魂若是游走于佛國藝術,更會讓世人麻木的心靈為之震撼―因為世人驚嘆他們?yōu)椤叭^”!
用顏料盒畫筆那無形的文字書寫著歷史滄桑的壁畫是一絕,用刺繡與繪畫那無聲的對白演繹著民族智慧的堆繡也是一絕,用酥油和虔誠那無我的融合感悟著靈魂升華的酥油花更是一絕!
各位朋友,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小金瓦殿!您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三絕之一的壁畫,壁畫用它豐富鮮艷的色彩、多姿的形象、高超嫻熟的畫技、別具一格的畫面;在墻壁、布面、木板上動情的訴說著古老的傳說。在經過處理的潔白的墻上,打上底色繪制圖案,最后上一層清漆的這種壁畫叫壁面畫。像這位游客問的這種畫在布畫上的稱之為布面畫。因為在畫的四周定一個木框,所以又稱間堂壁畫。在被干燥拋光后的板上用膠和石膏粉合成的白漿打底,再繪上圖案的叫木板壁畫。
壁畫的巧妙不僅僅是風格精湛古樸、線條細膩明快、人物形象生動、畫面流暢舒展,而是它豐富鮮艷的色彩!這以天然礦物質再配以動物的膽汁調合而成的顏料,很輕易的欺騙了我們的眼睛又無意間隱瞞了壁畫的年齡。雖是一抹色彩卻承受著400余年的風雨變遷,滄海桑田。讓我們絲毫看不透歲月在上面留下的痕跡,勝似一位出水芙蓉的少女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519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