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初中生散文篇一
又是一個夏天,一個很平凡,卻又很不一般的夏天。
火紅的8月,那一片片蕩漾的楓葉,載著我們的夢想和回憶,
緩緩的,隨著時間的微風,劃到了那金色的稻田中。
那是一片,貯藏著我童年幻想、希望、歡樂的稻田,
而如今,也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
畢業(yè)的鐘聲,總顯得那么深沉;
深沉之中夾雜著欣喜,欣喜之中卻又夾雜著絲絲悲哀。
前面的路,像一場夢一般,
你不知道下一步會出現(xiàn)什么,
也無法回過頭,來重復(fù)已經(jīng)做過的美好的夢。
六年的時光,轉(zhuǎn)瞬即逝。
回望以前曾經(jīng)百般自豪的母校,忍不住淚流涕下。
過去的,將會越來越模糊,慢慢的,化作黑夜;
我不知道,我留下了多少,也不知道,我?guī)ё吡硕嗌佟?/p>
只希望后來者,能同我一般,
帶走的是黑夜中那一點殘存的,永恒的記憶。
漫無邊際的夜,多么的沉寂。
繁星的璀璨,掩飾不住的,是月光的悲涼。
偶爾一顆流星劃過,
人們?nèi)嫉皖^傾訴自己的心愿,
可誰又曾想過,誰來實現(xiàn)流星的心愿?
他只不過,是想在這夜空中,多停留片刻,
讓自己耀眼的光輝,再多閃爍片刻罷了。
但這,只能是美好的憧憬而已。
他,永遠的停留在那個夜晚,
也永遠的消逝在那個夜晚。
我的回憶亦是如此,
雖然永遠的保存了,卻也永遠的流逝了。
在那個屬于我的十三歲的夏夜里,
也有那么一顆屬于我的流星,
在陪伴了我一個夜晚后,
永遠的深埋在,那無垠的沉寂的黑夜中了……
初中生散文篇二
自那盤古開天辟地,這世上便有了黃種人。祖先的智慧如此美麗,為后人開拓著一條極不平坦又具有誘惑力的道路。一切的開端,是夏朝的發(fā)源,那是青銅出現(xiàn)與甲骨文繁盛的年代,更是國人開始了耕耘的時代。再來,便要說說商王朝,小小的東亞新國漸漸以嬰兒的姿態(tài)橫空出世又如嬰孩般快速成長,有了些值得看和值得期待的地方。周王朝起步陜西,周王伐紂,為民族首先畫上了一個省略號。之后,便是了春秋,人民的思想情感到了第一個極端。他們揮毫潑墨,創(chuàng)下了儒家論語之經(jīng)典,堅毅離騷之絕唱。再之后,秦國吞并六國,統(tǒng)一華夏,劉邦稱帝,擊潰匈奴。隨三國之衰南北晉之消敗后,終于到了隋唐盛唐。華夏到了極度繁華昌盛的時期,不論是與各個種族的發(fā)展,還是三百仍嫌少的唐詩,都應(yīng)驗了東方不散的宴席。說道唐詩,必念宋詞。念過宋詞,必想元曲。在古風佳韻中,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的影。明清帝王休,告別了安定和諧的那些青蔥歲月。中國迎來的是前所未有的危機。
清政府的腐敗為這塊土地帶來了永不能磨滅的傷痛,槍林彈雨,尸橫遍野,哭泣著,嘆息著,被嘲笑,被宰割,條約字跡分明的記錄著她的辛酸,她的絕望。越是凄涼的年代,英雄也越多,在這血跡斑斑的土地上終于恢復(fù)了動人的光彩。
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成立啦!
初中生散文篇三
生活是散文創(chuàng)作的源泉,沒有生活就沒有散文。
有不少初學寫作的作者并不缺少生活,但總感覺到自己沒有什么可寫的東西。為什么會是這樣?就是缺乏自己獨特的視角,沒有自己獨特的感受,不會從生活中提煉,最終影響自己的的表達。這實際上就是沒有把生活很好地融入自己的寫作,造成與生活與散文的隔。
所以正確把握好散文寫作與生活的關(guān)系很重要,學會感受生活,學會再現(xiàn)生活和表現(xiàn)生活,這樣我們才能創(chuàng)作出人們喜聞樂見的好散文。
初中生散文篇四
我,依舊是我,只是世界變了一個。
鏡中,那滿臉的稚氣都藏匿在連我自己也認不出的面孔之后。
唉!不覺驚嘆時光的創(chuàng)造力,不過一年的初中生活,驀然間竟讓我感到自己成熟了許多。
只因那個金秋,踏進了這眾多小學生向往已久的學校,便從那一刻起,還滿腦子新鮮的我,就在這個新的世界里,開始感覺生命的快速成長。
教室里一片肅然。老師拍拍講臺上的一摞卷子,掃視一周后,終于擠出幾個冰冷的字:“玩吧!吵吧!把你們平時瘋鬧的本事都拿出來給我看看!”我感覺臉上火辣辣的一陣沉默,開始報分:98、97、96、95……我按住心口往下沉,奇怪,自己怎么也有了這樣的感覺,回想過去,總是在輕輕松松地表揚聲中把自己畫滿對號的試卷領(lǐng)走的,“七十五”老師一聲喝,剪斷我蜜釀的思緒!天哪!是我?是我嗎?我像只老鼠灰溜溜地拿回自己的試卷。
啊,窗外開始刮風,接著下起了牛毛雨。
淚,冰冷的淚流吧!就讓淚洗涮我的心吧!冷風吹來,我的夢醒來,我?guī)е俏从羞^的感覺,朝玫瑰色的晚霞中走去。
當我再睜開眼,又是“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了。
多姿多彩的初中生活,又澀又甜的學習,正把我推向成熟。
感覺是全新的。
[初中生活散文]
初中生散文篇五
秋風一吹,迎來了田野里一望無際的金色;秋風一吹,迎來了一個個豐滿秀氣的果實;秋風一吹,迎來了農(nóng)民伯伯的滿臉喜色。你看,田野里連綿起伏的玉米一個個多喜慶啊,紫色的,粉紅色的玉米也不少。可是最為常見的還是金黃色的,那一個個飽滿的玉米,也露出了自己漂亮的牙齒。這時候,誰最高興?不錯的,就是他們。他們一個個舒活舒活筋骨,看著三輪車,朝著金色的海洋駛?cè)?。果林里,他們也沒閑著,果子一邊鬧著不愿離開孕育它的樹媽媽,一邊被請進了竹筐,竹筐盡情敞開懷抱,摟著自己的新孩子。到了太陽累了的時候,一個個竹筐被抬上了車果子也依依不舍的向母親招手,樹媽媽也似乎擺動著自己的枝葉向果子道別。
鄉(xiāng)下的秋天,寒意是來的早些的,不知不覺,寒風就會悄悄敲響你的窗戶。人們也忽然感到了寒意的來臨,也趕趟似的都穿上了厚衣。
鄉(xiāng)下的水也是不一樣的,那水清得能看見水底的沙石,魚蝦可能也感到了寒意,都躲回了家。但水草卻將根緊緊的扎入水底的泥中,紋絲不動,這翠綠的水草,也許就是水中唯一的生氣吧!這就是秋天的鄉(xiāng)下。
清晨,推開窗戶,我就與迎面吹來的秋風撞了個滿懷。鳥兒在樹上用歌聲迎來了又一個美好的一天。
時間還早,路上車不多,空氣又清新,我便趁著這難得的機會,獨自在大街上漫步。早餐店開張了,大大的蒸籠上冒著熱氣,香味在整個大街上彌漫開來。街道旁還有許多出來晨練的人們。我心中頓覺大街好寧靜、溫馨。
我一邊欣賞著路邊的風景,一邊哼著小曲兒,心里無比自在與快樂。不知不覺,我來到了兒童書店門口。店還沒開,卻見旁邊早已站著許多小孩,他們有的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店門,有的則悠閑地邊吃早餐邊等。他們這種求知若渴的精神,讓我心生敬佩之情。
店門終于開了,這些小孩們一窩蜂似的涌了進去。書店一下子便寂靜無聲,只聽見沙沙的翻書聲。這時,我也走了進去,只見一個戴眼鏡的小女孩捧著書,認真的看著,眼看她的眼鏡就要掉下來了,她才急忙將眼鏡扶上去;一個還不滿六歲的小男孩小手指著連環(huán)畫,臉上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態(tài);還有一個小女孩邊看書,邊做著筆記 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讓我很感動,我們祖國未來的棟梁正應(yīng)該像他們這樣?。?/p>
街上漸漸熱鬧起來,人們上班的上班,買菜的買菜,逛街的逛街,說話聲、吆喝聲、喇叭聲、各種車輛疾駛的聲音 清晨的那份寧靜、溫馨不見了。
書店這邊的風景獨好,它沒有各種雜亂的聲音,有的只是人們翻書時發(fā)出的沙沙聲,有的只是寧靜與溫馨,有的只是人們?yōu)榱藢淼拿篮蒙疃橙≈R的場景。
初中生散文篇六
自從來到這個學校后,我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學習的積極性就像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學習勁頭十足的人,就像干旱中的草,急需水的哺育,我就像那小草,渴望知識的哺育??墒俏乙郧皡s沒有這樣的感覺,我想,應(yīng)該是兩個學校的教育方式不同吧!
先說語文這一科吧。原來學校的老師雖然也給我們分了小組,可十節(jié)課里只有兩節(jié)課給我們留討論的時間。大部分都是老師在臺上講,我們在下面聽或者抄。時間一長,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大大減弱,考試考的差的自然就多了。于是課堂上就多了幾個這樣的情景:老師在講臺上給我們講著,臺下不免會有幾位同學走神,老師就會拿出五分鐘來和我們講道理。對于正確的學習心態(tài)和方式,我有些模糊。
來到這個學校后,慢慢融入大家之后才知道:學習這么有趣。課改后的小學,真是不錯。在這里,我真正融入學習,有什么疑問和同學互相討論,自己說出自己的觀點,把幾個觀點的優(yōu)點一組合,就成了正確的答案。這樣的方式,使我學的非常輕松,不僅心態(tài)好了,而且效率高了,真是一舉兩得。每一天,我都這樣快樂地學習著。每一天,也因快樂學習而充實。
如果有人問我:你的課改生活是怎樣的?我想將它用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這三個方式來概括。
方式一,小組合作討論。分過小組,老師就經(jīng)常讓我們討論問題。時間久了,小組成員的觀點,看法也越來越完美。漸漸地,課堂已經(jīng)不是老師的課堂,而是學生自我展示的舞臺,大家的學習積極性越來越高。上課走神的同學少了,積極發(fā)言的多了,同學們也學的非常團結(jié)。
看!這邊的小組正品味著這句話的含義,那邊正研究著這句話用在這里的好處。老師呢?她在各個組中穿梭,是不是地指點一下。這堂課因大家的積極合作而上得妙趣橫生。同學們也因合作而快樂,也從快樂中汲取知識,增強了自我學習的能力。
方式二,導學案。導學案就是一節(jié)課的流程,把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之后再一一解決。這也提高了課堂效率。導學案的第一步就是知道本科目標,我們的討論也因它確定方向。接下來,我們按照導學案上活動的'順序進行討論和回答。
課堂上,同學們一點不拘束,都爭先恐后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導學案上的課堂測驗使我加固了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的記憶。
方式三,演話劇。課堂真的成為學生的舞臺,聽到老師讓演話劇,個個都激動起來,討論過后,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演出拉開帷幕。雖然大家沒有專業(yè)的服裝和精美的道具,但演出毫不遜色。同學們也在演出之后,加深了對課文的認識和理解。
“別摔,一切都好商量,好商量!”瞧!臺上的同學們正在演“完璧歸趙”的故事呢!大家也都在靜靜地欣賞著這組同學演的故事。演完了,都認真的發(fā)表意見。
課改,讓我熱愛學習;課改。讓我融入學習;課改,讓我自主學習。課改的功勞是無窮的,它使我知道了學習的正確心態(tài)與方式。此時,我真想大聲說:“我愛課改生活!”
初中生散文篇七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jié)瞬間又至。
端午節(jié)前風雨狂舞,引發(fā)我的思緒萬千。異地他鄉(xiāng)度過十五年的端午節(jié),總有一種淡淡的感覺。我知道,原因在于說不清、道不明,埋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美麗、婉約鄉(xiāng)愁。
打開記憶的閘門,懷想兒時老家的端午節(jié),甜蜜、溫馨便填滿了我的胸懷,臉上洋溢幸福的微笑。
端午節(jié)的老家,青枝嫩葉,綠意盎然,百花爭相斗艷,爽心悅目,精神為之一振,頓感心花怒放。
散發(fā)濃濃節(jié)日的氣氛包裹著片片翠綠的老家鄉(xiāng)村,遠遠望去,如沙漠中的綠洲。
麥黃、杏黃時節(jié),端午來臨。翻滾的麥浪,遠觀氣勢磅礴,似千軍萬馬,成為老家鄉(xiāng)村一道亮麗、燦爛的風景線,昭示豐收的景象。杏黃飽滿,誘惑山村人們的口腹,慌不擇路、急不可待摘樹上的杏兒,不小心踩空,狼狽倒地,快速躍起,自我解嘲地:我想去為你摘杏兒呢。善意的笑容堆滿家鄉(xiāng)人的臉龐。
微風拂面,艷陽高照,一頂頂草帽,來往穿梭的人們,顧不上擦拭臉上的汗水,揮舞著鐮刀,生龍活虎,熱火朝天,成片的熟透小麥如嬰兒般聽話齊刷刷躺倒在地上,金燦燦的麥穗映襯農(nóng)人歡欣鼓舞的赤銅色臉。
醉了割鐮的鄉(xiāng)親,醉了撿麥穗的小伙伴們,醉了端午。
歇息杏樹陰涼下,吃著可口的山杏肉,咀嚼蘸了白糖的粽子,喝著涼爽的山泉井水,割鐮的鄉(xiāng)親勞動之余享受著生活的溫馨與節(jié)日的歡樂。
佩戴形形色色,玲瓏可愛以避邪驅(qū)瘟的香囊,小伙伴們散發(fā)清香四溢。膽大地在大人們間肆意嬉鬧著、玩耍,忙碌的大人沒有時間與小伙伴們理論、計較,心中著急的是莊稼小麥快點入倉。沒有大人約束的小伙伴,如脫韁的野馬,三五成群,上演電影雙方對壘的一幕幕,不可開交,打得天昏地暗。勝利的一方則懲罰敗方到山上摘誘人的櫻桃、可口的桑椹作為戰(zhàn)利品。
布谷鳥忙著歌唱,催促鄉(xiāng)親割麥插禾。田埂上開滿形形色色、不知名的野花迎風搖曳,嫩綠的草兒散發(fā)陣陣泥土的清香,探出腦袋呼吸新鮮空氣,思索納悶:平時懶散的人們怎么現(xiàn)在一個個都發(fā)狂地干著農(nóng)活?陣陣暖風吹過,呼啦啦的樹枝善意提醒忙于農(nóng)事的人們:到休息時間啦!見沒有人理睬,自覺無趣,生氣地一言不發(fā)。
端午節(jié)的老家,青澀酸甜的各種山果掛滿枝頭,翩翩起舞的蝴蝶、蜜蜂不時隱藏于色彩斑斕的花叢中,燕兒來回銜泥忙碌未完工的巢穴,只有狗兒悠閑地望著進進出出的人們,微露舌頭,搖頭擺尾,識趣地靜坐一邊,實在無所事事,感到無聊,想起平時的玩伴貓兒可以解悶。端午節(jié),鄉(xiāng)村家家戶戶灑掃庭院,以艾條草插于門眉,懸于堂中。端午節(jié)的芳香飄滿鄉(xiāng)村內(nèi)外,節(jié)日的熱鬧氛圍映射割麥插禾的忙碌,高潮迭起。
端午前后,剛忙完小麥的夏收,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插禾便緊鑼密鼓地開始。踩實田埂防滲漏,放塘堰備用水,用傳統(tǒng)方式牛犁地,用耙平整麥田為稻田,撒上農(nóng)用肥料,大早起來拔秧苗……系列農(nóng)事有條不紊、應(yīng)運而來,錯落有致,慌而不亂。
播種希望,期盼秋天沉甸甸的收獲。累彎腰,忙昏頭,全身散了架的鄉(xiāng)親心中想到這些,多日的勞累便煙消云散,甜絲絲的幸福涌上心頭。
端午前后,麥浪滾滾在一把把鐮刀的揮舞下完成了它的使命,嫩綠的秧苗在農(nóng)人們的緊張勞作下一排排、一行行煞是壯觀。
端午節(jié)的老家,是在繁忙的農(nóng)事中度過,是小伙伴們數(shù)星星、數(shù)月亮、期盼已久、身心放松,信馬由僵的節(jié)日。
老家的端午節(jié),在辛勤的勞動中度過的鄉(xiāng)親們笑逐顏開,無怨無悔。
老家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的老家,盛滿鄉(xiāng)親農(nóng)忙的汗水。
我懷念老家的端午,我在思念老家的端午節(jié)中酣然入夢!
初中生散文篇八
告別青春的初二,
我迎來了奮斗的初三。
不得不承認,
它很枯燥、無聊、痛苦,
但是它是我人生的第一個轉(zhuǎn)折點,
我不想留有遺憾和后悔。
我在堅持,
我在奮斗,
我無怨,
我無悔,
我只想在中考之后,
迎來我的歡笑迎來我的自豪。
我不想白白的過掉我的初三,
我喜歡挑戰(zhàn)困難和壓力,
初三的生活就是在考驗我。
我已經(jīng)長大了,
不在是初一的懵懂,
不在是初二的瘋丫頭,
我是初三的學習者,
我是初三二班的奮斗者。
我更是一個對自己負責的初三生。
初中生散文篇九
走過四月那道明媚的憂傷,五月給我的感覺,依然是一份漂泊無依的薄涼。不知不覺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節(jié),讀著來自遙遠的節(jié)日祝福,卻怎么也找不到端午的心情,不知道是不是離得太遠,心情變淡的緣故,反正這個端午來的我毫無準備,落寞的心緒找不出半點端午的興致。
前幾天去華人超市,一眼就看到門口紙箱子里擺放的粽葉,在最初的那一刻,我有點激動, 那時候有一種想買一捆粽葉回家包一筐粽子的沖動。不過很快我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包粽子包的是氣氛,吃粽子吃的是心情。少了端午節(jié)的氣氛,便沒了吃粽子的心情,我包再多粽子,也不過是包一籮筐鄉(xiāng)愁,吃一肚子的落落寡歡,徒增無數(shù)煩惱罷了。 離家遠了就喜歡回憶和家鄉(xiāng)有關(guān)的一切,這時候與端午有關(guān)的那些美好的回憶已然歷歷在目。
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的前一天傍晚,父親都會用鐮刀在野外割了艾蒿回來,借著夕陽的余暉,把艾蒿插在高高的門樓上,我常常仰著臉一連聲的問父親這是為什么?父親曾無數(shù)次的告訴我,插艾蒿是為了辟邪,和喝雄黃酒的意思差不多。父親是個博學的人,屈原的故事也是父親在插完艾蒿,清掃完庭院以后講給我聽得。至今還記得依偎在父親寬大的胸懷里聽父親講故事的情景,大鍋里粽子的香味開始在干凈的院子里縈繞,屋頂?shù)拇稛?,裊裊婷婷的隨風搖曳,連歸巢的燕子也落在屋檐上歪著頭仿佛在傾聽者什么?直到母親擺放碗筷的聲音響起,我和哥哥立馬雀躍著奔向餐桌,那個時候,端午的粽子是我們唇齒留香的幸福。
到了端午的早晨,天剛蒙蒙亮,母親會把五色的絲線搓在一起,擰成一股小細繩給我系在手腕上。家鄉(xiāng)迷信的說法端午系五色線是可以防蛇的,不過這一切都要在日出之前完成才會靈驗。母親從沒有忘記過給我系五色線,小小的五色線系住的是滿滿的幸福。因為這個,小時候常常有小伙伴羨慕我有個好媽媽。常常有小伙伴的媽媽不是忘了,就是晚了。非常感謝母親,或許真的是五色線的緣故,我從小到大幾乎沒見到過蛇,很多時候我寧愿相信五色線真的是很靈驗的。
母親的針線活做的不錯,雖然不是很細致,但是基本上沒有母親做不出來的東西。童年的我因為母親的一雙巧手,領(lǐng)略過小伙伴們無數(shù)的羨慕和嫉妒。端午節(jié)的香囊母親也給我做過,小小的香囊用各色的布頭拼接起來,里面裝的是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香料,母親會把朱砂也放進香囊里,我不明白為什么端午為什么要辟邪,但是對香囊卻是愛不釋手的。一大早就把香囊戴在胸前,一步一跳的在大街小巷里和小伙伴們瘋玩,一不時地偷偷地看小伙伴們羨慕而沮喪的樣子,端午節(jié)那小小的香囊,帶給我的是無人能及的幸福。
初中生散文篇十
這一輩子,無論自己身在何處,都不會忘記那座老橋。
那座老橋,只是傍水而建的一座普通的石拱橋,灰磚青瓦,橋上以前精雕細刻的圖案,經(jīng)過山風吹,雷雨打,早已暗淡。歲月的磨蝕無情,如今的老橋已經(jīng)爬滿了藤類植物,還巴著些許青苔。老橋上陳舊的灰白色石磚之間的縫隙越來越深,好似額頭上的皺紋。
老橋真的很“老”了。落日銜山時分,我站在河對岸遠遠望去,它好像在酣睡,許是太累,睡得那樣香,那樣沉。
我默默走近老橋。夕陽下,風如佛手,輕輕地磨挲河道邊的草木,沒有聲響;水中的魚兒悄悄地把頭探出水面,冒了個泡,又躲回了水里,沒有聲響。也許它們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輕輕撫摸著老橋那冰冰涼涼的橋頭,卻不敢走上去,生怕驚擾了老橋,驚碎了它的夢。
我走上橋,看著天上瘦瘦的弦月。也許是我與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間已經(jīng)陌生,它剛剛露出半張臉,便一轉(zhuǎn)身,又躲回了薄薄的云層。蹲坐在老橋上,看著平靜的水面呆坐著,回憶著。那使我久久未睡。
要是老橋永遠在那兒就好了,不然我的靈魂只能浪跡天涯……
初中生散文篇十一
一個人生活經(jīng)歷的豐富,再加上他對生活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有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自己的視角,善于從平凡的生活里找到切入點,找到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最佳方式,運用樸實的語言,就能夠?qū)懗龈腥救诵撵`的散文。只要你對生活有深刻的感受,生活都在你的心里擱著,到時候用的時候很方便,信手貼來。
有生活才有感受,沒有生活就沒有感受,但是有生活還得會感受,不會感受也不行,所以生活加感受是我們寫作散文的前提條件。
初中生散文篇十二
清晨醒來,抬眼望窗外,一片漆黑,鄰里也未傳來嘈雜之聲。于是,打開床頭燈,順手拿起沈先生的作品《生之紀錄》翻看著。當我閱讀到先生這篇作品《云南看云》時,心情再也無法平靜。句句話就是對我說的,似乎也是對我們這個社會說的,因此我把其中的一段節(jié)選下來以共勉。下面就是先生作品原文:
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長年的熱浪,兩種原料經(jīng)過一種神奇的手續(xù)完成的。色調(diào)出奇的單純。惟其單純反而見出偉大。尤以天時晴明的黃昏前后,光景異常動人。完全是水墨畫,筆調(diào)超脫而大膽。天上一角有時黑得如一片漆,它的顏色雖然異樣黑,給人感覺竟十分輕。在任何地方“烏云蔽天”照例是個沉重可怕的象征,云南傍晚的黑云,越黑反而越不礙事,且表示第二天天氣必然頂好。幾年前中國古物運到倫敦展覽時,記得有一個趙松雪作的卷子,名《秋江疊嶂》,凈白的澄心堂紙上用濃墨重重涂抹,給人印象卻十分秀美。云南的云也恰恰如此,看來只覺得黑而秀。
可是我們?nèi)粼邳S昏前后,到城郊外一個小丘上去,或坐船在滇池中,看到這種云彩時,低下頭來一定會輕輕的嘆一口氣。具體一點將發(fā)生“大好河山”感想,抽象一點將發(fā)生“逝者如斯”感想。心中可能會覺得有些痛苦,為一片懸在天空中的沉靜黑云而痛苦。因為這東西給了我們一種無言之教,比目前政治家的文章,宣傳家的講演,雜感家的諷刺文都高明得多,深刻得多,同時還美麗得多。覺得痛苦原因或許也就在此。那么好看的云,教育了在這一片天底下討生活的人,究竟是些什么?是一種精深博大的人生理想?還是一種單純美麗的詩的激情!若把它與地面所見、所聞、所有兩相對照,實在使人不能不痛苦!
在這美麗天空下,人事方面,我們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官方報紙?zhí)撎搶崒嵉南ⅲ飪r的變化,空洞的論文,小巧的雜感,此外似乎到處就只碰到“法幣”。大官小官商人和銀行辦事人直接為法幣而忙,教授學生也間接為法幣而忙。最可悲的現(xiàn)象,實無過于大學校的商學院,近年每到注冊上課時,照例人數(shù)必最多。這些人其所以熱中于習經(jīng)濟、學會計,可說對于生命無任何高尚理想,目的只在畢業(yè)后能入銀行作事?!拔跷跞寥?,皆為利往,擠擠挨挨,皆為利來。”教務(wù)處幾個熟人都不免感到無可奈何。教這一行的教授,也認為風氣實不大好。社會研究的專家,機會一來即向銀行跑。習圖書館的,弄古典文學的,學外國文學的,工作皆因此而清閑下來,因親戚、朋友、同鄉(xiāng)……種種機會,不少人也象失去了對本業(yè)的信心。有子女升學的,都不反對子弟改業(yè)從實際出發(fā),能擠進銀行或金融機關(guān)作辦事員,認為比較穩(wěn)妥。大部分優(yōu)秀腦子,都給真正的法幣和抽象的法幣弄得昏昏的,失去了應(yīng)有的靈敏與彈性,以及對于“生命”較深一層的認識。
其余平常小職員、小市民的腦子,成天打算些什么,就可想而知了。云南的云即或再美麗一點,對于那個真正的多數(shù)人,還似乎毫無意義可言的。
近兩個月來本市連續(xù)的警報,城中二十萬市民,無一不早早的就跑到郊外去,向天空把一個頸脖昂酸,無一人不看到過幾片天空飄動的浮云,仰望結(jié)果,不過增加了許多人對于財富得失的憂心罷了?!拔业脑綆畔侣淞恕?,“我的汽油上漲了”,“我的事業(yè)這一年發(fā)了五十萬財”,“我從公家賺了八萬三”,這還是就僅有十幾個熟人口里說說的。此外說不定還有三五個教授之流,終日除玩牌外無其他娛樂,想到前一晚上玩麻雀牌輸贏事情,聊以解嘲似的自言自語:“我輸牌不輸理?!边@種教授先生當然是不輸理的,在警報解除以后,不妨跑到老伙伴住處去,再玩?zhèn)€八圈,證明一下輸?shù)木烤故鞘裁础?/p>
一個人若樂意在地下爬,以為是活下來最好的姿勢,他人勸他不妨站起來試走走看,或更盼望他挺起脊梁來做個人,當然是不會有什么結(jié)果的。
就在這么一個社會這么一種精神狀態(tài)下,盧先生卻來昆明展覽他在云南的攝影,告給我們云南法幣以外還有些什么值得注意。即以天空的云彩言,色彩單純的云有多健美,多飄逸,多溫柔,多崇高!觀眾人數(shù)多,批評好,正說明只要有人會看云,就能從云影中取得一種詩的感興和熱情,還可望將這種可貴的感情,轉(zhuǎn)給另外一種人。換言之,就是云南的云即或不能直接教育人,還可望由一個藝術(shù)家的心與手,間接來教育人。
我們?nèi)缯婺軌蛳蟊R先生那么靜觀默會天空的云彩,云物的美麗景象,也許會慢慢的陶冶我們,啟發(fā)我們,改造我們,使我們習慣于向遠景凝眸,不敢墮落,不甘心墮落,我以為這才象是一個藝術(shù)家最后的目的。正因為這個民族是在求發(fā)展,求生存,戰(zhàn)爭已經(jīng)三年,戰(zhàn)爭雖敗北,雖死亡萬千人民,犧牲無數(shù)財富,可并不氣餒,相信堅持抗戰(zhàn)必然翻身。就為的是這戰(zhàn)爭背后還有個壯嚴偉大的理想,使我們對于憂患之來,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忍受。我們其所以能忍受,不特是我們要發(fā)展,要生存,還要為后來者設(shè)想,使他們活在這片土地上更好一點,更象人一點!我們責任那么重,那么困難,所以不特多數(shù)知識分子必然要有一個較堅樸的人生觀,拉之向上,推之向前,就是作生意的,也少不了需要那么一分知識,方能夠把企業(yè)的發(fā)展與國家的發(fā)展放在同一目標上,分途并進,異途同歸,抗戰(zhàn)到底!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522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