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能夠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教案的編寫應注重反思和總結(jié),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例,僅供參考。請大家結(jié)合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運用,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diào)整和修改。希望這些范例可以對大家編寫優(yōu)秀教案有所幫助。
姥姥的剪紙教案篇一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結(jié)構(gòu)。
1、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文章寫了三個部分的內(nèi)容:剪紙贊人,我們看到了姥姥的心靈手巧,剪紙喻理,姥姥通過剪紙告訴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剪紙傳情,小小的剪紙卻傳遞著濃厚的祖孫情。
2、三個部分都在寫情,作者又有所偏重,把祖孫情放在第三部分著重描寫。好,今天我們進一步來學習課文。
二、剪紙贊人。
1、先看第一部分剪紙贊人。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的第1-3段。
2、姥姥的心靈手巧具體表現(xiàn)在哪兒呢?請同學們找一找。
句子一: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姥姥的手里翻來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p>
誰愿意來讀讀這個句子。指名讀。
哪兒可以看出姥姥心靈手巧呢?
學生體會:普普通通、普普通通、翻來折去、無所不能。
(這個句子寫出了姥姥剪紙工具雖然簡單,但作品內(nèi)容廣泛,也說明了姥姥的確是剪紙行家,“無所不能”。)。
句子二:
“我從小就聽人嘖嘖贊嘆:‘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p>
你找的句子真棒,給我們示范讀讀?生讀句子。
真棒!同學們,你從哪兒感受到姥姥的心靈手巧呢?
請注意這番話中鄉(xiāng)親們僅僅是在贊嘆姥姥剪什么剪得活靈活現(xiàn)?
除了動物,姥姥還會剪什么?書上怎么說的?
(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句子三:
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你從哪兒看出姥姥的心靈手巧?(體會“左鄰右舍”、“都”)。
句子四:
慈祥的姥姥廣結(jié)善緣,有求必應,任誰開口都行。
你又是從哪兒可以看出她的心靈手巧呢。
3、小結(jié)(出示小結(jié))。
4、現(xiàn)在請你扮演鄉(xiāng)親們,學著書上這句話的韻味和形式來夸夸姥姥剪的其它東西,前后同學先互相夸夸。
(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個,剪個。)。
(學生討論,互相夸夸。)。
誰來贊人物?誰來贊植物?誰來贊器物?
三、剪紙喻理。
2、學生分層。(追問這兩部分是什么關(guān)系呢?第一部分是具體寫熟能生巧的事例,第二部分是概括寫熟能生巧的道理)。
3、通過什么事例寫清熟能生巧的道理呢?
4、學生試著說一說。
5、這個事例和熟能生巧的道理是什么關(guān)系呢?
6、課文為什么要著重刻畫我的“調(diào)皮蛋”、“刁蠻”、“耍賴”呢?
7、過渡:同學們到這里作者覺得還不能說明熟能生巧的道理,為了使道理更加明白還加了一段。
(1)(出示)。
(2)數(shù)九隆冬,三伏盛夏,這告訴我們是一年四季總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這告訴我們姥姥一天到晚總剪。
(3)我們也和姥姥一起來剪紙。(分角色朗讀)。
(4)一年四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一天到晚,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就是姥姥透過剪紙告訴我的一個樸實的道理。
(5)小結(jié):作者通過一個具體事例的描寫,概括描寫,充分說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姥姥的剪紙教案篇二
2、有個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紙。為了表達他對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寫了一篇文章,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姥姥的剪紙》。
3、亮標。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了解課文大意。
2、指讀課文,及時正音:擇、豬、爽為翹舌音,屯為前鼻音,爽為后鼻音。并糾正字形:豈上下結(jié)構(gòu),下面為己,不出頭。刁下面為提,不是撇。
3、再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全文共13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部分。
1-3自然段,講述了姥姥剪紙的技藝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講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難下,盡展技藝。
7-12自然段,講述了姥姥用剪紙表達了與我的濃濃深情。
13-自然段,講述了姥姥用剪紙表達對遠方的我的掛念,姥姥的剪紙是我永遠的回憶。
三、學習第一部分。
2、自由讀課文2-3小節(jié),思考上述問題。
3、交流。
a.技藝高超普普通通翻來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簡單,居然要什么有什么無所不能,從正面表現(xiàn)了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鄰居的贊嘆,下蛋、打鳴則從側(cè)面反應了姥姥剪紙的逼真。(指導朗讀,讀出剪紙的逼真、人們的贊嘆)。
b.姥姥廣結(jié)善緣,有求必應。任誰開口都行可見姥姥人緣極廣;撩起、擦擦手可見姥姥干脆利落,說剪就剪;說吧,派啥用場?往哪兒貼?可見姥姥的爽朗,剪紙有針對性,會剪的東西多,各有用處。接著干活可見姥姥的勤勞。
3、指導朗讀。
4、小結(jié):
作者的姥姥就是這樣普通的老人,因為她有著所有普通婦女的美德勤勞善良。但是說她普通卻不又普通,她身懷剪紙絕技,廣結(jié)善緣。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p>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組成的詞語。
2、劃去錯誤讀音。
薅(haoru)草機靈(lingling)數(shù)(shushu)九寒冬。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搜集資料:我國還有哪些民間藝術(shù)?
姥姥的剪紙教案篇三
一、回憶文本。
姥姥的剪紙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因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出示句子,齊讀。)。
二、學習第1--6自然段,感悟姥姥剪紙的神。
師: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引來的是鄉(xiāng)親們的嘖嘖贊嘆和我的暗暗佩服。
1、快速瀏覽1--6節(jié),你能找出一個字概括姥姥的剪紙技術(shù)嗎?
2、默讀1--6節(jié),你是從哪些描寫感受到姥姥剪紙的神的?畫出相關(guān)語句。
3、交流。
(1)“都”字盡顯姥姥的高超技藝。
作者寫下這段文字時心里一定非?!?。
帶著自豪的感情讀這句話。
(2)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
這是從正面寫出了姥姥的手藝。
(3)“你姥姥神了……”
這是從……(生答)。
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句話很有意思,讀起來感覺怎樣?
(4)豈知工夫不大……。
這里寫姥姥的技藝,卻還寫到了“我”的調(diào)皮。我變著花樣刁難姥姥。我刁難的手段是?
我還耍賴。你耍過賴嗎?現(xiàn)在我是姥姥,你來向我耍賴。
你還讀出什么?
4、理解“熟能生巧”
姥姥告訴我……(出示句子)。
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領(lǐng)是怎么練就的?找出相關(guān)句子。
出示句子:數(shù)九寒冬剪……。
師引讀,生跟讀。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姥姥長年累月地剪,久而久之,姥姥的手成了她的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兩根延長的手指。
想想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熟能生巧的例子?(出示說話練習。)。
5、小結(jié):姥姥的剪紙技藝高超,深入人心,因此,(出示句子,讀。)。
三、學習7--12自然段,感悟我與姥姥間濃濃的親情。
過渡:其實令我心境與夢境變得有聲有色的不僅是姥姥為鄉(xiāng)親們剪的各種動物、器物,更是姥姥為我剪的各種老牛和兔,而這些都成了我對姥姥的美好的回憶。
在這些形態(tài)各異的老牛和兔中,老牛就是……而兔就是……。
2、出示句子及圖,交流理解。
(1)一只頑皮的小兔子騎在……。
姥姥“俯首甘為儒子牛”呢。
(2)一頭老牛和一只兔子……。
表達了姥姥樸素的情感:希望自己和小孫孫能夠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生活著,共享自然的美麗,生活的美好。
3、這活潑的兔子與敦厚的老牛表達的是什么?
4、文中并沒有提到“愛”字,但在這句話中(出示句子)卻有一個字很好地表達了愛。
出示句子:密云多雨的盛夏……。
理解“拴”字,板書。
姥姥用什么拴住了什么?
5、想走進那個密云多雨的盛夏嗎?
同桌分角色讀讀。
師生合作表演。
6、之前是姥姥用剪紙拴住我,到后來已變成什么?
出示句子,讀。
想像:我是怎么纏姥姥的?會怎么說?
把我當姥姥,來纏纏看。
姥姥的剪紙拴住了上學前的我,使我由衷地發(fā)出感嘆:(出示句子,讀)。
四、學習第13自然段,感悟我對姥姥的懷念。
1、出示句子,指名讀。
2、讓我們把目光移到這幅剪紙上,再讀。
你讀懂這幅剪紙的內(nèi)涵嗎?
姥姥期待什么?(希望我走得更遠,多長見識,將來生活得更幸福。)。
如果讓你給這幅剪紙取個名兒,你會取什么?
3、姥姥的剪紙不僅拴住了我的小學、中學、大學,更拴住了我一生。
出示最后兩句,齊讀。
它不僅拴住了我的身,更拴住了我的心,我的夢。
想想它拴住了我的一顆什么之心?
我心飛揚,我夢依舊。讓我們再飽含深情地讀這段話。
五、小練筆,總結(jié)全文,升華情感。
有位同學讀完這篇課文后寫下了這樣一首小詩,題目叫《想》(出示)讓我們一起來讀讀。
(媒體出示小詩:聽那悅耳至極的剪紙聲/想起月光下姥姥/還是那月光下的話語/還是那慈祥的面容/還是那恬靜的微笑/真想/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邊/懷念姥姥親切的話語/懷念姥姥勤勞的身影/懷念姥姥剪紙的刷刷聲/好想/一切都回到從前/好想/再回到姥姥的身邊)。
你能否寫出屬于你自己的小詩呢?
(媒體點擊出現(xiàn)空白的詩行:聽那悅耳至極的剪紙聲/想起月光下姥姥/還是那/還是那/還是那/真想/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邊/懷念姥姥/懷念姥姥/懷念姥姥/好想/一切都回到從前/好想/再回到姥姥的身邊)。
同學們,也許我們的姥姥、爺爺、奶奶沒有這樣的絕活,但他們關(guān)切的眼神,疼愛的話語,值得我們?nèi)セ匚?,去感恩。記住,親人、故鄉(xiāng)永遠是你情歸的港灣。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一路幸福地走下去。
姥姥的剪紙教案篇四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等句子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的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二、教學重點:體會姥姥剪紙的神及我和姥姥濃濃的親情。
三、教學難點:理解句子的含義。?????。
四、教學過程: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笑源的姥姥,笑源的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她高超的剪紙技藝贏得了鄉(xiāng)親們的嘖嘖贊嘆。鄉(xiāng)親們是怎么夸獎姥姥的呢?(出示句子朗讀:“你姥姥神了……能打鳴。”)。
3、小結(jié):這自然是夸張的說法,但反映了姥姥剪紙技藝的深入人心。
二、感悟舐犢之情。
(一)、喜鵲登枝姥姥熟能生巧。
1、出示“喜鵲登枝”圖,學生夸圖。
2、過渡:看到姥姥剪的栩栩如生的喜鵲登枝圖,作者也由衷地發(fā)出了贊嘆。屏示句子指名有感情朗讀:嗬!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交流:從“嗬”你體會到什么?(佩服、贊嘆)有感情朗讀。
3、我忘不了“喜鵲登枝”圖的惟妙惟肖,更忘不了捉弄姥姥的童真童趣。
4、生讀二、三節(jié),交流。(1)刁難姥姥(2)“我”耍賴(師生情景對話)(3)熟能生巧??出示:“熟能生巧,總剪,手就有準頭了!”
a、理解熟能生巧:熟練了就能產(chǎn)生巧辦法或找到竅門。(舉例印證)。
b、從哪里看出姥姥熟能生巧?????。
c、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領(lǐng)是是怎么練就的?
出示“數(shù)九隆冬……甚至摸黑剪?!保▽W生個人、小組配合讀)。
引讀: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兩根延長的手指。(理解句子)。
(4)功夫不負有心人,姥姥終于練就了高超的剪紙技藝,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姥姥的手里像變魔術(shù)似的,要什么有什么。
5、欣賞剪紙作品,談感受。6、想象“姥姥神了,剪???像????,剪??會?????!?/p>
7、總結(jié):看到這么傳神的窗花,怪不得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嘆: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有聲有色。
(二)牛和小兔祖孫之情?。
1、過渡:觀察姥姥剪紙簡直成了一種享受。在我的記憶中,姥姥為我剪得最多的還是牛和兔。
(2)文中具體描寫了哪幾幅“牛兔剪紙圖”?(用浪線畫下來。)。
出示:“一只頑皮的小兔子騎在一頭溫順的老牛背上?!钡热渚渥?。?????。
4、我明白姥姥剪的牛兔圖的意思嗎?老師請幾位同學們來分角色有感情地讀我和姥姥的對話,讀出我的調(diào)皮機靈,讀出濃濃的親情。
5、指名分角色朗讀,評價。
6、炎炎烈日,姥姥用剪紙“拴”住我的腳,更拴住了我心。
(1)引讀12節(jié)。
(2)“我”怎么纏的?可能有哪些動作,說了哪些話?來,把我當姥姥,你來纏纏我。
(3)為什么我對兔子和老牛充滿了好感?
7、小結(jié):是呀,姥姥那神奇的剪紙,牢牢地拴住了“我”的童年,為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三、心夢之境(一)、栓多久(相處歲月)。
2、讀。??。
4、取名,從老牛的神態(tài)你體會到了什么?姥姥期盼什么?
(二)、栓住的是什么。
1、如果說童年時拴住的是我的身體,那么到現(xiàn)在拴住的其實是我的什么?
2、讀。(我心飛揚,我夢依舊,姥姥的剪紙將拴我一生,拴我一世,讓我們飽含真情地齊讀這段話。)。
3、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我仿佛聽到了????????????,仿佛看到了?????????。
四、總結(jié)。
(2)學生練筆。(闊別家鄉(xiāng)多年,雖然我一直收到姥姥寄來的窗花,可我因?qū)W習、工作繁忙,很少回去看望姥姥。這天,我又收到了姥姥寄來的窗花,見物思人,慈祥的姥姥仿佛又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姥姥,我想對您說……”
(3)習作交流:姥姥,我想對您說。
2播放《感恩的心》。
小結(jié):千言萬語道不盡對姥姥的思念,萬語千言訴不完對姥姥的感激。同學們,請記?。翰还苣阕叨噙h,不管在何時何地,親人、故鄉(xiāng)永遠是你情歸的港灣,讓我們像笑源那樣學會感恩,感謝親人、感謝命運、感謝生活……(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五、小練筆:觀察一幅剪紙作品,展開想象寫一篇日記。
姥姥的剪紙教案篇五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欣賞剪紙。
1、姥姥的剪紙是什么樣的?課文里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姥姥的剪紙?請分別找出來,朗讀體會剪紙的特點。
2、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體會相應的特點。
3、了解學生朗讀感悟情況,并隨即點撥,引導學生欣賞姥姥的剪紙。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這個句子寫出了姥姥剪紙的內(nèi)容廣泛,題材對偶,也說明了姥姥的確是剪紙行家,(抓住“無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這句話生動地說明姥姥的剪紙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顯示了姥姥的神剪紙技藝高超。(指名帶著贊美的語氣來讀)。
(3)“嗬……無可挑剔”這句話是“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賞。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紙形神兼?zhèn)洌峭昝罒o缺的工藝品。
(4)“我搶過來一看……老牛背上?!?/p>
(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4、出示幾幅剪紙,一起欣賞。
5、通過欣賞這些剪紙,用一個詞來贊美一下這些剪紙。
姥姥的剪紙真是啊!(板書:剪紙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
二、認識姥姥。
1、姥姥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藝術(shù)作品?
2、到文中找一句最有代表性的話(“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1)出示“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2)“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
(3)姥姥靠什么才能“熟能生巧”?
指導讀好第6自然段:。
a.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剪。
b.用不管……還是……不管……還是……不管……還是……。
c.分組讀。
(4)現(xiàn)在姥姥的手巧到什么程度?
(5)什么叫“準頭”?
(6)書中舉了個什么樣的例子來說明的?
a工夫不大……。
b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剪成的?
d指名分角色朗讀,演出作者的調(diào)皮。
(7)舉舉生活中的例子,用下面句式來說一說。
熟能生巧,總,!”
3、從中說明姥姥是一位怎樣的人?(板書:姥姥心靈手巧)。
4、除此之外,姥姥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1)出示第3自然段。
(2)抓住“廣結(jié)良緣、有求必應”進行理解。
(3)指導朗讀。
(4)板書:勤勞善良。
三、體味祖孫之情。
2、讀讀第三段,找找在這里具體寫了幾幅姥姥的剪紙?是什么樣的?
(1)指名交流。
(2)出示描寫剪紙的語句。
一只頑皮的小兔子騎在一頭溫順的老牛背上。
一頭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jié)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
(3)這三幅剪紙的圖案有什么特點?兔子和老牛各代表什么?
(4)剪紙中的老牛和兔子有什么特點?你體會到什么?
理解:12小節(jié)(抓住幾個“總是”指導背誦)。
(5)說說這三幅圖仿佛在告訴我們什么?
(6)重點理解第三幅圖。
a一片開闊的草地指什么?老牛是怎樣的神態(tài)?
b從剪紙中看出了,從姥姥的眼神中,你仿佛看到了一份。
3、我對姥姥又是一份怎樣的感情?
(1)指名讀讀有關(guān)句子。
(2)體會關(guān)聯(lián)詞的作用。
(3)師簡介原文的一個片段:
當時我也動過要學剪紙的心思,可惜我當時有其他的事,后來也離了鄉(xiāng),遠離了姥姥,遠離了她美麗的剪紙。直到前年春節(jié)家里通知說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趕回家里,看到了一別三年的姥姥,此時她已被穿上了送老衣,很怪異地躺在當門的床上。我當時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會躺在那兒。我不顧一切地去看,我看到了一張有點浮腫的臉,再試試鼻息,姥姥還活著,我哇地一聲哭了。我的姥姥還活著,我上學地起早貪黑給我做飯的姥姥還活著。
(4)是啊,兒時的記憶怎能忘記,慈祥的姥姥有怎會忘懷,說說作者會夢見什么?
四、作業(yè)。
1、搜集一些剪紙。
2、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板書設(shè)計:
剪紙: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
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
姥姥的剪紙教案篇六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揭示課題,指名讀一遍。
2、姥姥是誰?
3、說說對題目的理解,并推測課文會寫哪些內(nèi)容?
二、自學生字,疏通課文。
1、學生自學生字詞語。
2、初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三、檢查自學情況。
1、交流所學,不會的提出來在全班解決。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及時疏通課文,糾正錯誤。
四、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哪些自然段講的是一個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來。
2、學生默讀思考,同桌交流。
3、指名說說全文共寫了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教師適當點撥。
三、指導寫字。
1、師重點指導,學生寫字。
2、展示評議。
四、布置作業(yè)。
1、讀熟課文。
2、搜集剪紙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難點: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欣賞剪紙。
1、課文里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姥姥的剪紙?請分別找出來,朗讀體會剪。
紙的特點。
2、學生朗讀課文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體會相應的特點。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3、了解學生朗讀感悟情況,并隨即點撥,引導學生欣賞姥姥的剪紙。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這個句子寫出了姥姥剪紙的內(nèi)容廣泛,題材對偶,也說明了姥姥的確是剪紙行家,“無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這句話生動地說明老老的剪紙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顯示了姥姥的神剪紙技藝高超。
(3)“嗬……無可挑剔”這句話是“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賞。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紙形神兼?zhèn)?,是完美無缺的工藝品。
(4)“我強過來一看……老牛背上?!?/p>
(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5、學生朗讀有關(guān)詞語,邊讀邊展開想象體會姥姥的剪紙是何等精美,何等的有意義。
6、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能夠表現(xiàn)出老老的剪紙相關(guān)特點的句子,讀出贊賞之意。
二、認識姥姥。
1、欣賞完姥姥如此眾多的剪紙作品,你們想知道寫什么?
2、指名說一說。
(1)姥姥是怎樣剪紙的?姥姥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藝術(shù)作品?
(2)姥姥是一位怎樣的人?
3、同學們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課文中,請在自己朗讀思考的基礎(chǔ)上,同拙見相互交流,相互提示相互啟發(fā)。
4、學生自主讀悟,同桌互動。
5、學生抓住相關(guān)的詞句,朗讀體會老老的特點,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任務的內(nèi)在的品格。
6、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guān)語句。
三、質(zhì)疑問難。
1、學生朗讀課文,尋找疑惑之處,小組交流對疑難之處的理解。
試解:課后練習第三題這樣提示我們“查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p>
四、練習深化。
1、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后最后兩節(jié)爭取回背誦。
2、引導背誦。
(1)從那時侯起,我……達到老牛。
(2)一頭老?!兊?。
3、“熟能生巧,……準頭了”結(jié)合你生活中的體驗,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4、讀完這篇課文,你想對姥姥說些什么?
板書設(shè)計:姥姥的剪紙。
剪紙: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
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
姥姥的剪紙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依托語詞,經(jīng)歷把課文讀薄、把課文讀厚、把課文讀活的奇妙的閱讀之旅;
3、讀出姥姥的心靈手巧,讀出姥姥的舐犢情深,讀出作者的心夢之境,讀出對童年的眷戀、對親人的感恩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結(jié)構(gòu)。
1、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文章寫了三個部分的內(nèi)容:剪紙贊人,我們看到了姥姥的心靈手巧,剪紙喻理,姥姥通過剪紙告訴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剪紙傳情,小小的剪紙卻傳遞著濃厚的祖孫情。
2、三個部分都在寫情,作者又有所偏重,把祖孫情放在第三部分著重描寫。好,今天我們進一步來學習課文。
二、剪紙贊人。
1、先看第一部分剪紙贊人。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的第1-3段。
2、姥姥的心靈手巧具體表現(xiàn)在哪兒呢?請同學們找一找。
句子一: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姥姥的手里翻來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p>
誰愿意來讀讀這個句子。指名讀。
哪兒可以看出姥姥心靈手巧呢?
學生體會:普普通通、普普通通、翻來折去、無所不能。
(這個句子寫出了姥姥剪紙工具雖然簡單,但作品內(nèi)容廣泛,也說明了姥姥的確是剪紙行家,“無所不能”。)。
句子二:
“我從小就聽人嘖嘖贊嘆:‘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p>
你找的句子真棒,給我們示范讀讀?生讀句子。
真棒!同學們,你從哪兒感受到姥姥的心靈手巧呢?
姥姥的剪紙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這是講姥姥剪紙像,“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這是講姥姥的剪紙活了,活靈活現(xiàn)。
請注意這番話中鄉(xiāng)親們僅僅是在贊嘆姥姥剪什么剪得活靈活現(xiàn)?
除了動物,姥姥還會剪什么?書上怎么說的?
(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句子三:
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你從哪兒看出姥姥的心靈手巧?(體會“左鄰右舍”、“都”)。
句子四:
慈祥的姥姥廣結(jié)善緣,有求必應,任誰開口都行。
你又是從哪兒可以看出她的心靈手巧呢?(有求必應,求姥姥剪紙的人多,這正是因為姥姥的剪紙深入人心。)。
3、小結(jié)(出示小結(jié))。
4、現(xiàn)在請你扮演鄉(xiāng)親們,學著書上這句話的韻味和形式來夸夸姥姥剪的其它東西,前后同學先互相夸夸。
(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個,剪個。)。
(學生討論,互相夸夸。)。
誰來贊人物?誰來贊植物?誰來贊器物?
(“你姥姥神了,剪小孩像小孩,剪老人像老人,剪個娃娃會哭笑,剪個老漢長胡須?!薄澳憷牙焉窳耍魳湎駱?,剪花像花,剪個桃子紅通通,剪個香蕉長溜溜?!薄澳憷牙焉窳?,剪凳子像凳子,剪桌子像桌子,剪個花籃喜洋洋,剪個房子好氣派。”)。
二、剪紙喻理。
2、學生分層。(追問這兩部分是什么關(guān)系呢?第一部分是具體寫熟能生巧的事例,第二部分是概括寫熟能生巧的道理)。
3、通過什么事例寫清熟能生巧的道理呢?
4、學生試著說一說。
5、這個事例和熟能生巧的道理是什么關(guān)系呢?
6、課文為什么要著重刻畫我的“調(diào)皮蛋”、“刁蠻”、“耍賴”呢?(越是寫我調(diào)皮搗蛋就越能表現(xiàn)出姥姥高超的技能。)。
7、過渡:同學們到這里作者覺得還不能說明熟能生巧的道理,為了使道理更加明白還加了一段。
(1)(出示)。
(2)數(shù)九隆冬,三伏盛夏,這告訴我們是一年四季總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這告訴我們姥姥一天到晚總剪。
(3)我們也和姥姥一起來剪紙。(分角色朗讀)。
數(shù)九隆冬剪,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三伏盛夏剪,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日光下剪,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月光下剪,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燈光下剪,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甚至摸黑剪,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4)一年四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一天到晚,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就是姥姥透過剪紙告訴我的一個樸實實的道理。
(5)小結(jié):作者通過一個具體事例的描寫,概括描寫,充分說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剪紙傳情。
(一)分層。
1、在我童年的那段難忘時光里,還有很多很多我和姥姥之間的美好回憶,在我心頭回蕩。根據(jù)剛才我們學習第二部分分層的方法,請你試著來分層。
2、交流分層。(第一層:具體事例,姥姥在密云多雨的盛夏為我剪紙。第二層:學習第一層概括事例,“我”上學前、上學后還為“我”剪紙。)。
(二)學習課文。
1、課文第三部分都是在寫剪紙,請同學們把寫剪紙的部分劃出來。
邊劃邊思考:姥姥的剪紙剪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剪這個內(nèi)容?
2、學生讀書思考。
3、(出示三部分剪紙內(nèi)容)。
1)(出示在密云多雨的盛夏):剪的是牛馱兔的剪紙、牛和兔啃食青草的剪紙。
表達姥姥什么樣的感情呢?姥姥是在什么情況下給我剪的?(疼愛之情)。
2)(出示在我上學前):剪了那么多牛兔主題的剪紙,沒有具體寫哪一張。表達了姥姥什么樣的情呢?(對孫子的呵護之情)。
3)(出示在我上學后):“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jié)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
這里姥姥借著剪紙來表達什么樣的情呢?(期待、思念)。
如果,讓你給這幅剪紙取個名兒,你會取什么名兒?(凝望、期待、牛兔情)。
4、在這三部分中,哪些字眼強烈地表達了“我”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嚷、纏、憶)這三個字分別準確生動地表現(xiàn)出“我”對姥姥剪紙的喜愛,請同學們再找找課文中的哪一個字能傳神地概括這三個詞兒,集中表現(xiàn)出姥姥剪紙對“我”的吸引力。(拴)前面三在詞都說明了姥姥用剪紙拴住了“我”。
5、姥姥的剪紙拴了“我”多久?還將拴“我”多久,還能拴“我”多久?
(姥姥的剪紙拴了“我”的童年、小學、中學、大學,還將拴“我”一生,讓我的生活,讓我的心境與夢境永遠有聲有色。)。
6、如果說童年時拴住的是我的身體,那么到現(xiàn)在拴住的其實是我的什么?(對家鄉(xiāng)、對姥姥的思念和依戀、牽掛。)。
7、小結(jié):同學們,我們學習了這三部分內(nèi)容,姥姥都在剪牛、兔主題的剪紙。
讓我們一起再來看看這些牛、兔主題的剪紙,再來細細地讀一讀,感受這頭老牛的形象。
(出示:我搶過來看了,是一只頑皮的小兔子騎在一頭溫順的老牛背上。姥姥又剪出一幅:一頭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覺的兔子;拉車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總是在玩耍,老牛總是在干活兒。
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jié)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
8、你感受到什么樣的親情呢?
(姥姥任勞任怨、勤勞善良,對我的關(guān)愛、期待、思念、牽掛)。
9、作者更是深切的體會到了這一點。出示: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10、作者的心境與夢境為什么會變得有聲有色起來了呢?
(作者有感于姥姥對自己的一份愛,感受到這份恩情,作者的感恩之心會陪伴他一生。)。
11、讓我們飽含深地讀一讀課文的第三部分。(音樂起)。
四、總結(jié)課文。
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兒,我們不禁被這份濃濃的愛所打動,被感動了。之所以還歷歷在目,是因為作者獨巨匠心地用剪紙把這份情串聯(lián)起來了。
剪紙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紙技藝,更體現(xiàn)了姥姥對作者的疼愛牽掛,寄托了作者對姥姥的思念和依戀,它如同橋梁溝通了姥姥與作者之間的感情,宛如紐帶,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讓我們永遠地記住這份濃濃親情的見證——姥姥的剪紙!
姥姥的剪紙教案篇八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等句子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的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二、教學重點:體會姥姥剪紙的神及我和姥姥濃濃的親情。
三、教學難點:理解句子的含義。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感悟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
1、讀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姥姥的剪紙》。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笑源的姥姥,笑源的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她高超的剪紙技藝贏得了鄉(xiāng)親們的嘖嘖贊嘆。鄉(xiāng)親們是怎么夸獎姥姥的呢?(出示句子朗讀:“你姥姥神了……能打鳴?!保?。
3、小結(jié):這自然是夸張的說法,但反映了姥姥剪紙技藝的深入人心。
二、感悟舐犢之情。
(一)、喜鵲登枝姥姥熟能生巧。
1、出示“喜鵲登枝”圖,學生夸圖。
2、過渡:看到姥姥剪的栩栩如生的喜鵲登枝圖,作者也由衷地發(fā)出了贊嘆。屏示句子指名有感情朗讀:嗬!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交流:從“嗬”你體會到什么?(佩服、贊嘆)有感情朗讀。
3、我忘不了“喜鵲登枝”圖的惟妙惟肖,更忘不了捉弄姥姥的童真童趣。
4、生讀二、三節(jié),交流。(1)刁難姥姥(2)“我”耍賴(師生情景對話)(3)熟能生巧出示:“熟能生巧,總剪,手就有準頭了!”
a、理解熟能生巧:熟練了就能產(chǎn)生巧辦法或找到竅門。(舉例印證)。
b、從哪里看出姥姥熟能生巧。
c、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領(lǐng)是是怎么練就的?
出示“數(shù)九隆冬……甚至摸黑剪?!保▽W生個人、小組配合讀)。
引讀: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兩根延長的手指。(理解句子)。
(4)功夫不負有心人,姥姥終于練就了高超的剪紙技藝,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姥姥的手里像變魔術(shù)似的,要什么有什么。
5、欣賞剪紙作品,談感受。6、想象“姥姥神了,剪像,剪會?!?/p>
7、總結(jié):看到這么傳神的窗花,怪不得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嘆: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有聲有色。
(二)牛和小兔祖孫之情。
1、過渡:觀察姥姥剪紙簡直成了一種享受。在我的記憶中,姥姥為我剪得最多的還是牛和兔。
(2)文中具體描寫了哪幾幅“牛兔剪紙圖”?(用浪線畫下來。)。
出示:“一只頑皮的小兔子騎在一頭溫順的老牛背上?!钡热渚渥?。
4、我明白姥姥剪的牛兔圖的意思嗎?老師請幾位同學們來分角色有感情地讀我和姥姥的對話,讀出我的調(diào)皮機靈,讀出濃濃的親情。
5、指名分角色朗讀,評價。
6、炎炎烈日,姥姥用剪紙“拴”住我的腳,更拴住了我心。
(1)引讀12節(jié)。
(2)“我”怎么纏的?可能有哪些動作,說了哪些話?來,把我當姥姥,你來纏纏我。
(3)為什么我對兔子和老牛充滿了好感?
7、小結(jié):是呀,姥姥那神奇的剪紙,牢牢地拴住了“我”的童年,為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三、心夢之境(一)、栓多久(相處歲月)。
2、讀。
3、出示: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jié)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
4、取名,從老牛的神態(tài)你體會到了什么?姥姥期盼什么?
(二)、栓住的是什么。
1、如果說童年時拴住的是我的身體,那么到現(xiàn)在拴住的其實是我的什么?
2、讀。(我心飛揚,我夢依舊,姥姥的剪紙將拴我一生,拴我一世,讓我們飽含真情地齊讀這段話。)。
3、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我仿佛聽到了,仿佛看到了。
四、總結(jié)。
(2)學生練筆。(闊別家鄉(xiāng)多年,雖然我一直收到姥姥寄來的窗花,可我因?qū)W習、工作繁忙,很少回去看望姥姥。這天,我又收到了姥姥寄來的窗花,見物思人,慈祥的姥姥仿佛又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姥姥,我想對您說……”
(3)習作交流:姥姥,我想對您說。
2播放《感恩的心》。
小結(jié):千言萬語道不盡對姥姥的思念,萬語千言訴不完對姥姥的感激。同學們,請記?。翰还苣阕叨噙h,不管在何時何地,親人、故鄉(xiāng)永遠是你情歸的港灣,讓我們像笑源那樣學會感恩,感謝親人、感謝命運、感謝生活……(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五、小練筆:觀察一幅剪紙作品,展開想象寫一篇日記。
江陰市顧山實驗小學俞仁標。
姥姥的剪紙教案篇九
《姥姥的剪紙》這篇課文的寫了一位有高超剪紙技藝姥姥。學了這篇課文后,不禁十我想起了我的姥姥。
在我兩歲的時候爸爸就因生病去世了。媽媽遠嫁他鄉(xiāng),從來沒有管過我,我從小就靠姥姥撫養(yǎng)。雖然我沒有得到父母的愛,但我生活得幸??鞓罚@得感謝我的姥姥。
雖然我家的生活很艱苦,但奶奶從未讓我受凍挨餓。記得每次放學后,姥姥總是準時做好飯菜,可我總是不珍惜。都上六年級了,卻時常抱怨飯菜不好吃,一點也不知道體諒姥姥的難處,奶奶可是盡最大努力了。每當這時,姥姥總是哄著我多吃點姥姥她害怕我吃不飽,餓壞身體。感謝姥姥對我的擔心,我以后會用心體會您做的每一餐飯,我會讓您看著我狼吞虎咽的樣子,讓您高興快樂。
我從來沒有向姥姥要什么時尚的東西,可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姥姥總會給我買新衣服和新鞋子。要知道,這錢并不是那么容易掙來的。每次看到姥姥在忙來忙去的時候,我都忍不住勸姥姥。我想讓姥姥多休息。我怕奶奶會累壞身體呀!
姥姥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經(jīng)常會忘記一些事,可姥姥卻忘不了對我的關(guān)心。姥姥,十幾年了,您一直這么細心的關(guān)心照顧我,我多想快點長大,讓您不再勞累,讓您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盡管您的恩情,我永遠報答不完,但我真誠的對您說:“奶奶,感謝你!”
姥姥的剪紙教案篇十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課文《姥姥的剪紙》(作者:笑源)。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難點: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初品文本。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課文《姥姥的剪紙》。作者的名字很好聽,叫做笑源。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語就一個字——姥,叫起來很親切。我們一起學著笑源,來叫一聲,姥姥。
2、好聽!挺親切的。同學們,笑源的姥姥還有一樣拿手絕活兒呢!那就是——剪紙。
3、通過上一課時的學習,你覺得課文圍繞著剪紙,作者回憶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
5、就是這句話,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中用了哪些關(guān)聯(lián)詞,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8、這就是作者心中和夢中的“有聲有色”,那么這些聲音和生活到底具有怎樣的魔力呢?要想有更加深入的體會,我們要深入到課文的字里行間中去感受感受。
二、研讀課文,體會姥姥的特點。
1、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姥姥剪紙技藝高超呢?請同學們輕聲讀1—6自然段,畫出相關(guān)的句子。
2、結(jié)合學生回答,課件出示下列句子,指導學生朗讀,體會技藝高超。
(1)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
(“普普通通”“翻來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簡單,居然“要什么有什么”“無所不能”,從正面表現(xiàn)了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指導朗讀。
(2)“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闭f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姥姥的剪紙形象逼真)。
(3)想欣賞一下姥姥的剪紙作品嗎?你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姥姥的剪紙有什么特點?姥姥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靈活現(xiàn))(無所不能、技藝高超、心靈手巧……)。
(4)你們能仿照課文的句子來贊一贊姥姥的剪紙嗎?
出示句型:剪——像——,剪——像——,剪——能——,剪——能——。
(5)一天,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著剪窗花。豈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鵲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
引導學生抓住“死死地捂住”“摸著剪”“形象生動”“無可挑剔”來感受姥姥的剪紙技藝高超。
3、姥姥是如何練就這一手剪紙絕活的呢?你能從文中找到答案嗎?
(1)你能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
(數(shù)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兩根延長的手指。)。
(2)你能用學過的俗語、諺語、名言來概括這句話的意思嗎?
(3)對于熟能生巧的道理,你有這樣的體驗嗎?
(4)結(jié)合學生回答,出示下列句子,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以體會:
“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4、過渡:姥姥不僅剪紙技藝高超,她還是一個????????????的人。你從課文中體會到了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感受姥姥的勤勞善良、人緣廣、干脆利落。
三、透過剪紙,體味祖孫情深。
2、默讀課文第7—13自然段。找找在這里具體寫了幾幅姥姥的剪紙?是什么樣的?
一只頑皮的小兔子騎在一頭溫順的老牛背上。
一頭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jié)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
3、這三幅剪紙的圖案有什么特點?兔子和老牛各代表什么?剪紙中的老牛和兔子有什么特點?(兔子總是在玩耍,老牛總是在干活)。
從中你體會到什么?(姥姥對我的喜愛和呵護,對我的關(guān)心和照顧。)。
4、引讀:從那時候起,……充滿了好感。為什么這里用省略號,你仿佛還看到了什么?(煮飯的老牛、洗衣服的老牛、喂豬的老?!?/p>
5、本段文字語言優(yōu)美,感情真摯,大家可以背下來嗎?
6、是呀,姥姥那神奇的剪紙,牢牢地拴住了上學前的“我”。“我”由衷地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悅耳至極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三、心夢飛揚親情流淌。
2、請你把目光移到這幅剪紙上,誰再來讀讀描寫這幅剪紙的文字。如果,讓你給這幅剪紙取個名兒,你會取什么名兒?(《凝望》《無聲的愛》《我的童年》《我是風箏,你是線》《聯(lián)結(jié)》)。
5、我心飛揚,我夢依舊,姥姥的剪紙將拴我一生,拴我一世,讓我們飽含真情地齊讀這一段話。
四、總結(jié)課文,傳遞恩情。
1、同學們,剪紙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紙技藝,更體現(xiàn)了姥姥對作者的疼愛牽掛,寄托了作者對姥姥的思念和依戀,它如同橋梁溝通了姥姥與作者之間的感情,宛如紐帶,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讓我們永遠地記住這份濃濃親情的見證——姥姥的剪紙!讓我們永遠地記住這個親切而又溫暖人心的名字——姥姥!
2、其實,文章學到這里,有沒有令你想到了些什么呢?在你的身邊最熟悉最親近的人。是的,也許我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并沒有這么一手令人驚嘆不已的絕活,但是,他一定和文中的姥姥一樣有一個永恒的動作、一個永恒的眼神、一句永恒的話語,也許只是端著一碗熱湯向你走來,也許只是一個當你晚歸時那焦急的眼神,也許只是一句讓你早已厭倦的話語:“小心,別著涼﹗”……這些都值得我們捕捉、記憶和懷念。
3、有一首歌這樣唱著: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隨后感恩的心》響起。)。
五、課外拓展,延伸親情。
1、剪紙藝術(shù)是一門易學但難精的民間技藝。有機會上網(wǎng)的話,可以登錄中國剪紙網(wǎng),進一步了解我們燦爛的剪紙藝術(shù),也可以搜集其他品種的民間藝術(shù)的資料。
2、在收到姥姥寄來老牛望著遠去的小兔子的剪紙后,作者心境肯定頗不寧靜,眼前肯定會浮現(xiàn)出和姥姥在一起時候多姿多彩的生活畫卷。假如你是作者,該怎么給姥姥回信呢?試著寫寫。
3、拓展閱讀:朱自清《背影》。
冰心《荷葉母親》。
六、板書設(shè)計:
剪紙: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
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
姥姥的剪紙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的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體會濃濃的親情。
教學難點: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主流程:
一、復習引入。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姥姥的剪紙》1-3節(jié)。好,一起響亮地把課題讀一遍。
3、是的,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她和所有的姥姥一樣,樸實善良,日夜操勞,但她又是不普通的,因為她身懷高超的剪紙技藝。
二、抓住中心句,牽動整篇文。
2、出示: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2)板書:有聲有色。有聲有色在文中指什么呢?(作者孩提時的生活。)。
3、下面我們就進入作者回憶的故事中,領(lǐng)略作者有聲有色的童年生活。
1、我是個出名的調(diào)皮蛋,經(jīng)常變著花樣刁難姥姥。這一回我給姥姥出了一個什么難題?(品悟“死死的”)剪的情況誰來介紹一下?作品怎么樣?(“無可挑剔”何意?為此你想到說什么?)。
2、姥姥的剪紙真是神啊,同學們,姥姥的剪紙為什么會這么神呢?(引導學生品讀:“熟能生巧,總剪,手就有準頭了!”這一句,扣住“熟能生巧”、“剪”感悟)。
3、這樣總剪,手就有準頭了!姥姥被蒙上了雙眼,但“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兩根延長的手指。”(出示這一句)這一句是說:練習得多了,剪刀也運用自如了。寫得多傳神的一句話,齊讀。
4、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徐璐同學的二胡拉得好,從陌生到熟練,她是怎么做到的?下面我們就請徐璐談談她學二胡的經(jīng)歷。
5、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應該知道姥姥剪喜鵲登枝“熟能生巧”是怎么練就的嗎?
6、姥姥明知我經(jīng)常故意為難她,她還順從我剪出一個又一個美麗的作品。你的體會是什么?(姥姥愛我)。
7、正因有這些故事,我的童年變得妙趣橫生了。出示: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讓我們帶著感情齊讀這一句。
1、姥姥不但剪喜鵲登枝“熟能生巧”,還處處關(guān)心著我。到了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這看似平淡的一句話,有一個字卻用得很傳神,你認為是哪一個字?(拴)拴東西,一般用什么拴?課文中是用繩子拴嗎?用什么拴住了什么?(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
2、出示:我搶過來看了,是一只頑皮的小兔子騎在一頭溫順的老牛背上。我不解地問:“牛干啥馱著兔子?”
(1)參照喜鵲登枝,也給這一個作品起個四字名字。好嗎?
3、出示:姥姥又剪出一幅:一頭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1)也給這一個作品起個四字名字吧。
5、姥姥作品中的兔子是一只怎樣的兔子?(充滿快樂)老牛是一頭什么樣的老牛呢?(勤懇善良)其實兔子就是我呀,老牛就是姥姥呀。姥姥通過作品希望作者……(生活得快樂,幸福,喜歡與我一起生活)而當時的我也迷上了姥姥剪的老牛和兔子,喜歡上了老牛和兔子背后的故事。
6、姥姥那神奇的剪紙,牢牢地拴住了上學前的“我”。“我”由衷地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p>
五、感受笑源的心境夢境。
1、姥姥和我在一起的時候,生活多么快樂。雖然我上學了,小學、中學、大學--越走越遠了,但姥姥的剪紙一直伴隨著我。
2、出示:我還是不斷收到姥姥寄來的剪紙,其中有一幅是這樣的: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jié)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我知道,這是姥姥對我的期待。
(1)指名讀。給這幅作品起個四字名字吧。作者體會到了什么?
(2)我已遠去了,姥姥在家鄉(xiāng)平原的一頭仍然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他期待著什么?
3、出示:事實上,我不管走多遠,走多久,夢中總不時映現(xiàn)家鄉(xiāng)的窗花和村路兩側(cè)的四季田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同學們,姥姥的剪紙在我的心底扎下了根,姥姥對我的關(guān)愛、思念伴隨我成長。配樂齊讀這段有聲有色的文字。
六、與文中人物對話,加深對親情的理解。
1、看到“牛兔分離”這幅剪紙,我想對姥姥說什么話呢?讓我們把姥姥和”我”想說的話寫下來好嗎?請左邊兩組同學寫姥姥想對我說的話,右邊兩組同學寫我想對姥姥說的話。
2、小練筆:姥姥想對我說……;我想對姥姥說……。
3、有位同學讀了這篇文章之后寫下了這樣一首小詩,題目叫《想》,我們來讀一讀:(媒體出示小詩:聽那悅耳至極的剪紙聲/想起月光下姥姥/還是那月光下的話語/還是那慈祥的面容/還是那恬靜的微笑/真想/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邊/懷念姥姥親切的話語/懷念姥姥勤勞的身影/懷念姥姥剪紙的刷刷聲/好想/一切都回到從前/好想/再回到姥姥的身邊)。
4、《姥姥的剪紙》這篇課文,讓我們驚嘆姥姥的剪紙神了,更感動濃濃的祖孫情。
作業(yè):
1、練習背誦第12、13節(jié)。
2、小練筆:你一定有一方面的特長,用一個片斷介紹你是如何做到的。
板書:
有聲有色???喜鵲登枝?熟能生巧。
牛馱小兔。
牛兔食草。
牛兔分離。
“我”祖孫情深姥姥。
教后反思:
一、抓住中心句,牽動整篇文。
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習慣于順藤摸瓜、循規(guī)蹈矩,在教學《姥姥的剪紙》第二課時一課上,我在教學順序的設(shè)計上做了變化。我從文章的中心句著手,先讓學生瀏覽課文,走進文本,用智慧的眼睛去找“最能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學生很快就找到了”事實上,我不管走多遠、走多久,夢中總不時映現(xiàn)家鄉(xiāng)的窗花和村路兩側(cè)的四季田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請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和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這些句子,齊讀后,我用一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我的心境和夢境會變得有聲有色?”此問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立即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想起作者小時侯與姥姥一起生活的幸福時光,想起自己小時侯又是怎樣耍賴刁難姥姥的,想起姥姥為作者剪的那么多的作品……有天女散花之妙!
二、巧妙攻破重難點。
此課的重點為能讓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感受姥姥的善良與勤勞,能讓學生體會到祖孫間的濃濃親情和“我”對姥姥的深深思念。在讓學生掌握重點這一塊,我用心良苦,一幅幅精美的剪紙,在課上不單單是剪紙了,而是變得會說話,會傳情,“牛馱小兔”、“牛兔同食”、“牛兔分離”,讓學生體會到了祖孫間的濃濃親情,特別在”牛兔分離”這幅圖,為了加深學生的體驗,我讓學生上臺即興表演,一名飾“兔子”,一名飾“老?!?,”老?!倍ǘǖ卣局?,出神地看著,那一刻一種離別的不舍,頓時襲上師生的心頭。在突破難點這一塊,我引導學生品讀句子:“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蔽覜]有直接讓學生生硬地去理解,而是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讓一位學生站起來談一談她學二胡的經(jīng)歷——“剛開始,我連‘1、2、3、4、5、6、7’都不會,現(xiàn)在我能熟練地拉好幾首曲子了,同學們知道為什么嗎?這就是我日日練、月月練、時時練、刻刻練的結(jié)果呀!”這么一拋磚引玉,下面頓時小手林立,談寫字、談唱歌、談騎自行車、談游泳……熱烈一片,可以說是“豁然開朗”、“柳暗花明”!
三、寓審美教育于課中。
四、朗讀成了課堂教學的主旋律。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指導學生緊扣文中的重點詞句,由點帶面,循作者的情感脈搏,領(lǐng)悟文本意境?!白x中悟”、“悟中讀”,讀的形式多種多樣,在孩子們一次又一次的讀中,兩個字深深地印在了師生的心中,那就是姥姥的“勤”和姥姥和作者之間深深的“情”!
姥姥的剪紙教案篇十二
成尚本先生說,教室中的兒童要與文本中的兒童聯(lián)結(jié),老師的精神狀態(tài)也要和孩子一樣,三個兒童走在一起進行溝通,那是詩意的歡聚?!凹艏垺笔秦灤┤牡木€索,也是情感的載體。而文中那些精美的剪紙又是學生感興趣的,“我”的“刁難”、“調(diào)皮”、“耍賴”和我們教室里的孩子那么相似,他的姥姥和所有的姥姥一樣慈祥、善良。怎樣讓孩子走進文本,和笑源進行詩意的歡聚,我嘗試創(chuàng)設(shè)各種教學情景來感悟姥姥對“我”濃濃的親情及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思念。
1.以畫面再現(xiàn)情境。李吉林老師在小學語文情景教學中,強調(diào)了“形真”,就是把課文中所寫的景物、人物形象真切地再現(xiàn)出來?!独牙训募艏垺芬徽n作者描述姥姥剪紙技藝深湛,“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我先讓學生欣賞精美的剪紙,加上音樂的渲染,指導學生朗讀,而后讓學生學著這句話的韻味和形式來夸夸姥姥的剪紙,學生身臨其境,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找尋到歡欣的元素。但由于課上時間的有限,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說,創(chuàng)作的題材還不夠廣泛。
2.以音樂渲染情境。本課中我選擇了兩段音樂,《過新年》,用喜慶的音樂配著精美的剪紙,讓學生感受姥姥心靈手巧,為整個村子增添了喜氣,在教學最后一段時,我選擇經(jīng)典銀幕金曲《atimeforus相處歲月》,旋律動聽懷舊,引領(lǐng)學生體會姥姥用剪紙表達對遠方“我”的牽掛,姥姥的剪紙是“我”永遠的回憶。讓學生思緒飛翔,激勵學生說話“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我的心境與夢境就會變得有聲有色?!鄙A學生主題,激起學生的共鳴。聽著孩子那發(fā)自心扉的話語,看著他們那身心入境的表情,真的好感動。
3.以語言描繪情境。在教學中,無論是導語,還是過渡語,還是評價語,我都力求飽含感情,生動形象,為學生體會課文設(shè)置情境氛圍。當學生讀好第三自然段時,我隨機評價:“勤勞、善良的姥姥更加真實熟悉,仿佛就在身邊?!弊寣W生看“喜鵲登枝”圖后,讀“嗬!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我隨機評價:“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嘆”“姥姥剪得好,你讀得好,把喜鵲都讀活了”課末,我飽含地說:“這僅僅是一幅剪紙嗎?不是——這分明是我和姥姥之間濃濃的親情啊!”我用情感撥動學生心底的琴弦,這時再讀課文,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4.以想象放飛心境。兒童是情感的王子,想象是兒童生命和兒童文化的魄魂。讓孩子流動孩子氣,就要注重為孩子的情感釋放、想象放飛空間。課上,我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對文本形象產(chǎn)生角色認同與移情體驗。孩子在課堂上朝姥姥“耍賴”,變著花樣刁難姥姥。孩子們物我同一,在自然的狀態(tài)中、在想象的推動下,創(chuàng)造出活潑的語言。
課堂是預設(shè)與生成的結(jié)合體,由于自己對課堂節(jié)奏把握不當,出現(xiàn)了前松后緊,學完全文后,本想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用“姥姥的剪紙”為題,讓孩子深刻體會“剪紙”不光是姥姥的剪紙技藝,更是姥姥與“我”情感聯(lián)結(jié)的橋梁,是寄托著“我”與姥姥情感的載體,但綜因時間的有限,而放棄了!沒有聽到學生自己的見解,真的有些可惜!
常常在想:我們語文老師更需要一雙孩子的眼睛,需要一顆孩子的童心,做一名“長大的兒童”!讓我們課堂處處流動“孩子氣”!
姥姥的剪紙教案篇十三
課前談話:
上課開始:
師把右手舉起來,認認真真地寫課題。師邊寫邊講字的結(jié)構(gòu)注意:姥字左窄右寬……。
一齊來讀課題。
我們再一齊親切地讀一讀。同學們預習了課文,想檢查一下預習。
出示:嘖嘖贊嘆左鄰右舍清清爽爽擇菜薅草悅耳至極喜鵲登枝牛馱小兔。
刷刷刷刷。
生讀。
師把手伸出來,跟老師寫爽。
生書空。
師這四個詞語都與什么有關(guān)?
生都和剪紙時發(fā)出的聲音有關(guān)。
師先看刷刷,這是什么發(fā)生的聲音?
生讀。
師很好,我們一起來讀。
生讀。
師誰來讀后面的詞語。
生讀。
師有一點悅耳,沒到極點。
生再讀。
師也迎來了鄉(xiāng)親們的嘖嘖贊嘆。
我們一起來讀。
生讀幾個疊詞。
再請生讀另外幾個詞。
師這兩個多音字你都讀準了。
生讀。
師誰知道擇菜薅草是兩種什么活?
生擇菜是把……薅草就不大清楚了。
師擇菜是把沒用的爛掉的東西去掉。
……。
多美的詞語,我們再讀一讀。
生齊讀。
師老師想請你們讀課文。最難的幾段,誰敢來挑戰(zhàn)一下。
一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他的朗讀有什么打動人的?
一女生讀。
師有三個生字還有一個生僻字,再讀。
女生再讀。
師我們在讀書的時候不好讀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這句話好讀,我們一起讀。
生讀。
師四五自然段誰來讀。
一女生讀。
師糾正讀錯的詞語。
師你讀得聲情并茂,但要把字讀準。這個字再讀。
生再讀挑剔,調(diào)皮,刁難。
師第12自然段誰來讀。
生讀,師糾正省略號要停一下。
生接著往下讀。
師讀書一定要注意停頓,特別是一些標點,給我們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最后一個段落,一起讀。
生齊讀。
師最后一句話,有兩個詞不好理解,一個是憶及另外一個是有聲有色,形容表現(xiàn)得非常生動。從這兩組詞語中選擇幾個說說,快速瀏覽課文,想想圍繞剪紙課文說了姥姥和我的哪三件事情。
生開始讀文。
師誰來說?
師第一件往事是誰干什么?
生……。
師受到他們的。
生嘖嘖贊嘆。
師就用這樣子說。
……。
師是啊,這一件件往事,一幅幅畫面,都濃縮成了文中的一句話,誰來讀?
生無論何時,無論何地……變得有聲有色。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生齊讀。
師這句話很特別,特別之一是用了一組關(guān)聯(lián)詞。你注意到了嗎?
生只要就。
師還有沒有?
生無論無論?
師為什么這么寫?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印象非常深,難以忘懷。
師思念不會因時間與空間的改變而改變。請你來讀一讀。
生讀,。
師還有一個詞語用得很特別。與全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
生有聲有色。
師是,有聲有色用得特別在哪里?聯(lián)系讀過的兩組詞語,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這八個詞每個詞都塑造出了一個畫面,每個詞都是有聲有色的。
師聲和色具體指什么嗎?
生把聲色都說出來了。
師一幅幅生活的畫面,這個詞本來是指非常生動非常逼真,這個聲指的是鄉(xiāng)親們的嘖嘖贊嘆聲,刷刷聲。色指的是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包含三件往事。這就是作者心中的有聲有色。
我們再讀這句話。
師作者的生活到底具有怎樣的魅力呢?先看第一件往事,誰來讀第一自然段?
一女生讀。
師這一段話寫得好,尤其是一個字用得特別好,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生托,用得特別巧妙。
師巧在哪里?
生……。
師你來做一做托的動作?
生……。
師從托字我們感受到了大平原的大,小屯的小。你還發(fā)現(xiàn)哪個字用得好?
生心靈手巧。
師還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嗎?
生我覺得都用得好。
師一個托一個都把冷僻的山村寫出。
看到帖著窗花,你的心情會怎樣?
生自豪,驕傲,姥姥的作品能夠展示出來。
師請你自豪地讀出來。
生讀。
師還會是什么心情呢?
生很高興。
師請你讀出來。
生讀。
師把大家體會到的感情都寫在臉上,一起讀。
生讀。
師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贊嘆姥姥?
生手靈手巧。
師鄉(xiāng)親們會怎么贊嘆?誰來讀句子?
一生讀贊嘆的話。
師你能告訴大家,是贊嘆姥姥的什么?
生在贊嘆剪紙形象的生動,也贊嘆姥姥的手巧心靈。
生贊嘆姥姥無所不能。
生剪紙十分逼真。
師剪紙的技藝特別地高超。板書:高超。
師再讀這句話,你從哪里體會到了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
生我從后兩句體會到。
師還有什么別的地方體會到嗎?
生我認為你姥姥神了,神仙無所不能的,有非常神奇的法力的,只有這么神的技藝才能剪出來。
生從兩個像字看出技藝的高超。一般剪紙比較好剪,像動物人物不太好剪,對姥姥來說,剪什么像什么。
一生讀。
師有點不像我的姥姥。你再讀。
生再讀。
師有點感覺了,這不是嘖嘖贊嘆,嘖嘖是個語氣詞,加上嘖嘖來贊嘆姥姥。
生再讀。
師真好,你來。
一男生讀,沒加嘖嘖。
師加上嘖嘖,再讀。
一起加上嘖嘖讀。
生哇,你姥姥神了……。
生用哎呀呀,……。
生用呵……。
師我姥姥可不止會剪動物,還會剪什么?
指生讀。
師這個所不要把它理解為廁所,這個所指的是?
生不管什么東西。
師所指一切的一切,姥姥會剪任何東西。她剪紙的東西神奇嗎?剪紙的工藝復雜?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
生開始思考。
剪______像什么________。
剪______像什么________。
生說。
師從你們贊嘆聲中我聽出了姥姥剪紙技藝特別高超,贊嘆聲中還包含著什么?快速瀏覽第三自然段。
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廣結(jié)善緣的美好心靈的贊嘆。板書:廣結(jié)善緣。
師這贊嘆聲用一個詞就叫心靈手巧。手巧指的是……心靈指的是……。
好多詞語只要我們多讀書就可以知道。把一至三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姥姥高超的技藝和廣結(jié)善緣的心靈給鄉(xiāng)親們留下印象。
一起讀:無論保時……變得有聲有色。
師結(jié)束課,布置作業(yè):1、朗讀課文,試著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課后生字用鋼筆描紅一遍,再在生字本上默寫一遍。
3、搜集一些剪紙作品,自己試著剪一剪。
姥姥的剪紙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的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體會濃濃的親情。
教學難點: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讀題(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
2、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覺得姥姥的剪紙怎么樣?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態(tài)各異、活靈活現(xiàn)……)。
二、學習1——6。
1、過渡:姥姥的剪紙的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書上有個詞就能很好地來形容姥姥的剪紙,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能不能找到這個詞。
2、交流。相機板書:神。
3、姥姥的剪紙那么神,你是從哪兒體會到的?請你讀讀課文,用筆畫出相關(guān)語句。
學生讀后交流:
(1)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師: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在這句話里,你最關(guān)注哪個詞?(都)一個“都”字,讓你感覺到什么?(姥姥的剪紙作品很受家鄉(xiāng)人們的歡迎,到處貼著她的作品。我感覺到姥姥這個人真好,是有求必應。)。
你想想,當作者寫下這篇文章的第一句話的時候,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自豪、贊嘆、開心……)請你帶著自豪的心情讀讀,請你帶著贊嘆的心情讀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2)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
師:從這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普普通通”“翻來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簡單,居然“要什么有什么”“無所不能”,從正面表現(xiàn)了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
指導朗讀。
(3)“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p>
師: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姥姥的剪紙形象逼真)。
師:貓、虎、母雞、公雞都是動物,除了動物,姥姥還會剪什么?書上怎么說的?(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師:現(xiàn)在請你扮演鄉(xiāng)親們,學著書上這句話的韻味和形式來夸夸姥姥剪的其它東西,同桌先互相夸夸。(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個?????????,剪個?????????。)。
(學生討論,互相夸夸。)。
師:來,這位老鄉(xiāng),你來贊嘆贊嘆。
(生:“你姥姥神了,剪小孩像小孩,剪老人像老人,剪個娃娃會哭笑,剪個老漢長胡須?!?/p>
……)。
(4)一天,我用雙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著剪窗花。豈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鵲登梅'便完成了。
師: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死死地捂住、摸著剪”說明剪窗花難度之大,“工夫不大”說明姥姥動作熟練,完成速度快。由此可見她技術(shù)高超。)。
指導朗讀。
(5)“嗬,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p>
(“形象生動”說明姥姥的剪紙惟妙惟肖,“無可挑剔”是說我沒有辦法找到毛病,說明我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紙技術(shù)。)。
指導朗讀,讀出姥姥的技術(shù)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誰能把作者此時的心情讀出來)。
4、姥姥的剪紙真是神啊,同學們,姥姥的剪紙為什么會這么神呢?
討論交流:
(1)、“熟能生巧,總剪,手就有準頭了!”
理解“熟能生巧”:熟的意思是——熟悉,熟練,巧的意思是——靈巧,靈活。熟悉、熟練了,就能產(chǎn)生巧妙的辦法,手就會靈活。
師: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領(lǐng)是怎么練就的呀?(“數(shù)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保?。
師:這些詞語看出姥姥剪得多,剪得時間長。常言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長年累月的練習,使得姥姥對“喜鵲登枝”非常熟悉,所以產(chǎn)生了一些靈巧的方法,剪得熟練。
(2)“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兩根延長的手指?!?/p>
(姥姥的手就是眼睛是因為——姥姥的手有家數(shù),有分寸,有把握,也就是姥姥說的有“準頭”;說剪刀好使,就像姥姥延長的手指是因為——姥姥的手非常靈巧,把剪刀運用得靈活自如。)。
過渡:姥姥剪紙技藝高超,除了經(jīng)常練習,熟能生巧,還有什么原因呢?
(3)“我看慣也記牢了姥姥剪紙時身心入境的神態(tài),那剪刀行在紙上的刷刷聲,悅耳之極。”
理解:身指——身體,心指——精神,入境是指——進入某種狀態(tài)或境界。
姥姥剪紙是什么神態(tài)呢?請同學們看書中插圖,姥姥剪紙時眼睛——緊盯著手中的剪刀和彩紙,眼神——專注,對手中的活兒是——一絲不茍,整個的身體和精都沉浸到了非??鞓返募艏埢顒又辛?。這就是“身心入境”的神態(tài)。
三、學習7——11。
2、交流:剪得最多的是老牛和兔子。姥姥是用剪紙來拴住我。板書:拴。
5、討論交流。
兔子騎在牛背上——疼愛;一起啃食青草——疼愛。
6、能不能給這兩張剪紙起個名字?
7、作者的頑皮可愛愉悅著姥姥,姥姥的慈祥疼愛感染著作者,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后同桌分角色朗讀,表現(xiàn)出這樣其樂融融的場景。
8、指名分角色朗讀,評價。
9、從那時候起,我總是纏著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們形象各異——引讀——。
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無論形象怎么改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引讀——我擺弄著各式各樣的窗花——?從此段話中你體會出作者飽含了什么感情呢?(贊美、依戀)。
四、學習12。
2、生:(還拴得住。因為“我還是不斷收到姥姥寄來的剪紙,……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保?。
(媒體出示:“我還是不斷收到姥姥寄來的剪紙,其中有一幅是這樣的: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jié)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我知道,這是姥姥對我的期待。事實上,我不管走多遠,走多久,夢中總不時映現(xiàn)家鄉(xiāng)的窗花和村路兩側(cè)的四季田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保?。
3、師:我們來齊讀這段有聲有色的文字。
生齊讀上段文字。
4、師:請你把目光移到那幅剪紙上,誰再來讀讀描寫這幅剪紙的文字。(課件點擊:“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jié)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下出現(xiàn)一條紅線。)。
生讀“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jié)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p>
5、師:如果,讓你給這幅剪紙取個名兒,你會取什么名兒?
(凝望、濃濃的愛……)。
6:同學們,姥姥寄給我的剪紙,想對我說什么呀?看到這幅剪紙,我想對姥姥說什么話呢?讓我們把姥姥和“我”想說的話寫下來好嗎?請左邊兩組同學寫姥姥想對我說的話,右邊兩組同學寫我想對姥姥說的話。
7、交流學生的寫話。
8:師:同學們,這僅僅是一幅剪紙嗎?這分明是我和姥姥之間濃濃的情啊!板書:情。
9、過渡:事實上,我不管走多遠,走多久,夢中總不時映現(xiàn)家鄉(xiāng)的窗花和村路兩側(cè)的四季田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11、如果說童年時拴住的是我的身體,那么到現(xiàn)在拴住的其實是我的什么?
(現(xiàn)在拴住的其實是我的一顆心。現(xiàn)在拴住的其實是我的一個夢。)。
12、師:我心飛揚,我夢依舊,姥姥的剪紙將拴我一生,拴我一世,在這經(jīng)典銀幕金曲《相處歲月》的旋律中讓我們飽含真情地齊讀這段話。
五、總結(jié)課文。
(生:思念之心。依戀之心。懷舊之心。感恩之心?;貧w之心……)。
2師:是呀,思念之心、依戀之心、懷舊之心、感恩之心、回歸之心統(tǒng)統(tǒng)被姥姥的剪紙拴住了。有一首歌這樣唱著:(教師輕聲哼唱)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隨后陳紅《感恩的心》響起。)。
更多資料: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523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