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優(yōu)質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10:45:18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優(yōu)質18篇)
時間:2023-11-26 10:45:18     小編:飛雪

人際關系的良好發(fā)展對于個人和職業(yè)生涯的成功至關重要。在總結的過程中要注意提煉出主要的亮點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進和提升自己??偨Y范文是學習和工作中寶貴的參考資料,我們可以在寫作中借鑒其中的思路和結構。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語言,抒發(fā)自己獨特的感受。

2、熟讀課文,能揣摩課文前后的聯(lián)系,感受文中洋溢著的深情。

3、初步學會批注式閱讀的方法。

4、會借助互聯(lián)網自主學習并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由“春”導入。

1.說春天的詞語猜季節(jié)。

鳥語花香綠草如茵萬象更新繁花似錦…………。

2.板書:春。

3.擴展春天的詞語、詩句等。

二、思考。

1.板書課題。

孔子游春。

2.你想了解些什么?

三、聽朗讀,初步感知課文。

演示課件。(配樂朗誦)。

四、交流、反饋。

你聽明白了什么?

(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情況,為下一步教學奠定基礎。)。

五、還有很多問題,你打算如何解決?

1.借助網絡,自主學習。

2.自主選讀,感悟語言、批注閱讀。

板書:閱讀的感受、發(fā)現(xiàn)的疑問、提出的挑戰(zhàn)。

(學生自主選讀,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人翁地位,體現(xiàn)教為學服務。)。

3、交流。

六、教學:“泗水春景”

今天是一個好日子,我們不緊迎來了聽課的老師,連“泗水旅游公司”的經理也趕到了這里。

我就是“泗水旅游公司”的經理,我們這里景色優(yōu)美,眼看“5.1”黃金旅游就要到了,可是還缺導游,聽說金南中心小學六(3)班的同學不但人長得瀟灑、美麗,而且能說會道。今天我是來招聘導游的。

你們想不想報名參加導游競聘?

我們怎樣才能做好導游?

(1)學生讀2節(jié)。

(2)指名讀課文。

(3)設計導游詞。

(4)學生交流。

(5)大家表演精彩極了,本公司決定,全部錄用。

(在學生自主選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受語言表達的意境美,表達方式的美,更好地誦讀好這段文字。)。

七、學習字詞。

八、你還想了解些什么?

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回家你打算作些什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二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兼、仆”等7個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的道理,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的道理。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ppt課件與flash動畫演示)。

2、學生搜集有關孔子的名言,并自讀課文,記下疑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媒體激趣,“走近孔子”

1、談話:同學們,還記得今年的奧運會開幕式嗎?(投影出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你們知道這句話出自什么地方嗎?(《論語》)。

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像一起走近孔子。(播放flash動畫)。

2、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些什么?(學生根據課件內容自由說說。)。

3、思考: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相信你會找到答案。

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納悶風餐露宿毫無保留傳授佩服。

3、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些什么。

三、研讀感悟課文內容。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旁邊寫一寫你的感受。

3、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座聽。

4、全班交流:結合文中的重點語句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投影出示相關語句)。

(1)“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p>

曲阜到洛陽相距很遠,孔子走了幾個月,才走到了洛陽。

(2)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p>

從這句話中,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3)“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p>

(4)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5)現(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四、拓展延伸。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三

1、掌握本課生字、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和積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顏悅色”等詞語。

2、能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能夠大膽地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3、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孔子,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重點難點:

1、學會寫摘錄筆記。知道人雖各有優(yōu)點,但都還要不斷學習的道理。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具準備:

教法學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劉紹棠的《師恩難忘》,孩子們上學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還記得嗎?對,是叩拜大成至圣先師孔夫子像。

2、為什么要學生們拜孔夫子呢?

過渡:這么偉大的一位思想家,萬世之師,他是如何教育學生的呢?它的魅力何在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孔子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畫出本課生字新詞,做摘錄筆記。

3、檢查生字詞。

三、默讀課文,學會質疑。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將自己遇到的問題標畫或是記錄下來。

2、全班匯報。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圈點。

2、什么是“有教無類”?什么是“因材施教”?

三、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分角色朗讀孔子與子夏對話。從他們的對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你能不能用這里面的某一個學生為例子,說一說孔子的因材施教。

4、聽了孔子的這番話,子夏點頭稱是,他明白這也是老師對自己的教育。他明白了什么?

5、孔子的話對你有什么啟發(fā)呢?想一想,自己在哪方面還需要進步?

6、小結:在孔子的眼里,顏回的守信用、子貢的聰明、子路的勇敢、子張的嚴謹莊重,都值得自己學習;作為老師,看到這里我也深有感觸。學生不一定就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強呀。這正是韓愈的那句名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笨鬃舆@樣一位博學多才、品德高尚、謙虛好學的老師,教了很多學生,我們來齊讀最后一段。

7、孔子的儒家思想對我們中華民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我們尊稱他為“萬世先師”,更是對他教育思想的崇敬呀,這就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四、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1、同學們,學習了《孔子和學生》,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2、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么?把想說的話寫下來。

五、作業(yè)。

讀一讀《論語》,收集幾條孔子的語錄,背一背。

顏回守信用不懂變通。

子貢聰明不夠謙虛因材施教。

子路勇敢寬厚忍讓不夠。

子張?zhí)幨轮斏鞑灰子H近。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長進、敬重、品行”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知課文大致內容。

3.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教學重點:

認識本課生字,會寫12個生字。

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

讀與說。

教學準備:

查閱孔子與老子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課題解讀。

1、上新課前,

大家已經預習過課文,知道孔子的老師是誰了吧?

(老子)對,是老子。(板書)。

3、借助資料帶了解孔子。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現(xiàn)在大家對孔子和老子有了初步的了解,請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學習生字與詞語的情況。

3、檢查讀課文情況,教師適當作指導。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齊讀,解釋“遠近聞名”和“淵博”,造句練習。

2、孔子年紀輕輕就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老師,可他為什么還要拜師呢?找出原因,全文找。(知識不夠淵博,學習沒有止境)板書:淵博、學無止境(用自己的話概括)。

3、再讀,這是孔子拜師的開始。

4、學習并講解孔子的語錄。

(課文后面選做題。)。

老子。

淵博。

學無止境。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學習孔子虛心好學、尊敬師長,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

2、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3、能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區(qū)別“拜訪、拜見”、

“迎候、等候”

兩組詞語。

教學重點:

2、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孔子和老子的對話,通過朗讀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

結合生活和上下文理解“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方法:

復習、分角色演與讀。

教學準備:

板書拜師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使用板書回顧(課前寫)。

原因:知識不夠淵博、學無止境。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認識了孔子和老子,知道了孔子想拜師的原因,他認為人活到老應該學到老,學無止境。這節(jié)課來看看孔子拜師的過程和結果怎么樣。

二、研讀課文,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的學習)。

1、請一個學生朗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孔子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了,課文是怎么寫的,用直線劃出來。

到洛陽。好不好?和課文里的有什么不同?(相距上千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終于)為什么這樣寫?相距上千里——說明路途十分遙遠。

風餐露宿——一般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艱苦,孔子一路上十分艱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趕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終于——路途如此遙遠,但憑著毅力和信念,最后還是到了洛陽,所以用終于這個詞。

(板書:過程:相距上千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終于)。

4、說話練習: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趕路;月明星稀的夜。

晚,孔子還在趕路。這是一幅怎么樣的畫面???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千里迢迢、萬水千山;風塵仆仆、跋山涉水、

翻山越嶺;不分晝夜,孔子??;不管風雨,孔子??)。

識如饑似渴的追求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老師把這個詞語送給他:求知若渴。

(板書)。

6、如果你是老子,看到孔子如此執(zhí)著的信念,收不收這個學生呀?好,下面老子出場了,誰來讀讀描寫老子的句子。

“車旁站著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穿著長袍,頭發(fā)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

7、大家來演一演孔子和老子吧。

(請兩組,其余的讀旁白)。

8、覺得他們說話怎么樣?(很有禮貌)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上前行禮、拜見、請、迎候、再次行禮、多謝)教師適當解釋講解詞語和句子。

9、老師總結,我們是從這些言行舉止中看出他們的品質,把這兩個詞語送給他們。

(板書:彬彬有禮、謙虛有禮)。

10、好,我們再來讀一讀,要把這種禮貌表現(xiàn)出來。

(角色分組,教師讀旁白)。

11、在這里面老師發(fā)現(xiàn)了兩組近義詞,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嗎?

(拜訪——拜見、迎候——等候)板書。

拜訪——是敬詞,訪問的意思。

拜見——是拜會、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

迎候——有等待的意思,是到某個地方等候。

等候——也有等待的意思,但不表示迎接。

12、學生體會:

老子說:“我就在這兒迎候。”對老子有什么了解?

(愛護晚輩、謙虛有禮)否則不能充分體現(xiàn)。

孔子說:“多謝老師等候?!笔峭磔呄蜷L輩致謝,不宜換成“迎候”。

13、齊讀第。

2自然段,再次感受他們的美德。

三、研讀課文,繼續(xù)品味。

(學習第三、四段)。

2、強調“每天不離左右、隨時請教、毫無保留、傳授”。說明孔子和老子是什么樣的人?(一個好學生,一個是好老師)。

(板書:勤學上進、誨人不倦)。

3所以人們佩服他們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你們覺得呢?(也很佩服,很敬重,敬佩)。

4、把這兩個自然段齊聲朗讀一遍。

拜訪-拜見。

原因:知識不夠淵博。

學無止境。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五

一、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二、教學重點:

1、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

2、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和老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三、教學難點:

1、從孔子和老子的言行中了解他們的品行。

四、教具: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詞語,指生認讀。

曲阜?納悶?長進?請教傳授?敬重。

相距?迎候?等候?品行?老聃?淵博。

風塵仆仆??遠近聞名??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毫無保留。

2、?用上上面的詞語來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教師板書課題。

二、啟發(fā)設疑。

1、?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1)、自由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1)、指生讀,思考:你讀了這句話有什么疑問嗎?

(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從課文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三、細讀課文,品味孔子的品行。

1、潛心默讀課文,想一想:人們敬重孔子的什么品行?你是從那些句子體會出來的?可以用筆畫一畫,在句子旁邊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師生交流。

3、出示句子: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1)、淵博是什么意思?(知識豐富)。

(2)、孔子的知識真的不夠淵博嗎?理解“遠近聞名”并試著換一個詞。

(3)、讀一讀,你體會出什么?板書:謙虛。

(4)、自由讀,齊讀,讀出謙虛的語氣。

4、出示句子: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2)、指生匯報,教師板書:彬彬有禮。

(3)、指導朗讀,要讀出彬彬有禮的表現(xiàn)。

5、出示句子: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p>

(1)、隨機談體會,理解特地的意思。

(2)、指導朗讀。

6、出示句子: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p>

(1)、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是從那個此體會到的?

(2)、師:孔子說:“學習是沒有止境的?!?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3)、師:用一個成語來代替它就是“學無止境”,并板書在黑板上。

(4)、師:如果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泉水流不盡,知識學不完、活到老,學到老。)。

(5)、誰能聯(lián)系實際生活來說說?(如:爸爸媽媽工作怎么多年了,還要讀書看報來學習。。。

7、指導朗讀上面的三個句子,一起當當謙虛有禮的孔子,讀好上面的句子。

8、課文當中還有哪些句子也讓我們體會到孔子的品行?大家再仔細找一找。

9、出示句子: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1)、指生讀,說說自己的體會。教師板書:好學。

(2)、指導朗讀,讀出孔子的好學。

10、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1)、從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說明了孔子具有什么品行?隨機板書:不怕吃苦。

(2)、相距上千里說明什么?(路途遙遠)。

(3)、這讓你想到哪些成語?(千里迢迢、萬水千山)。

(5)、體會“日夜兼程”的意思。

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趕路;

———————,孔子在趕路。

2)讀出一路艱辛,求知若渴。

不管風雨,孔子風雨無阻地在趕路,讀。

不論寒暑,孔子一如既往地在趕路,讀。

不分晝夜,孔子迫不及待地在趕路,讀。

11、師:課文學到這,我們知道了孔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加上自己對他的評價。

四、回讀課文,感悟老子的品行。

2、默讀課文,劃出體現(xiàn)老子品行的句子。

3、師生交流,出示句子:

(1)、“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3)、自由讀上面的句子,說說哪個詞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體會到什么?

5、誰能把你從課文中了解到的對孔子和老子的認識完整地說一說呢?

6、出示孔子的名言,進行誦讀。

7、小結:孔子和老子他們淵博的知識和崇高的品質值得我們佩服和敬重,更是值得我們去學習。

四、作業(yè)布置。

1、看有關孔子和老子的書籍,進一步了解他們淵博的知識和崇高的品質。

2、摘抄并背誦孔子的名言。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六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1、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2、通過品讀和積累語句,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不畏艱辛及彬彬有禮的品質和老子謙遜有禮、誨人不倦的品質。

1、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淵博、風塵仆仆”等詞語。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1、課前搜集有關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資料。

2、預習課文,對不理解的詞通過查字典理解。

2、揭題,讀題:孔子拜師。誰?干什么?

課前,我們收集了一些有關孔子的資料,此刻來開個小小交流會,讓我們大家都來認識這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學生自由發(fā)言,注意不要重復人家的發(fā)言。)。

1、自讀課文:要求:

(1)聽錄音讀課文,聽出哪些字詞的讀音跟你平時的朗讀是不一樣的,做上記號。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交流:

(1)出示詞語,認讀(重點正音“曲阜、日夜兼程、孔丘、仲尼、老聃):

(2)(課文中到底寫了幾個人?結合了解古代人的“姓”、“名”、“字”。)。

(3)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1、你覺得孔子是一個怎樣樣的人呢?(初說印象,不必求全求對,引導學生找課文中的有關句子來說明。)。

2、學生默讀課文,劃出能看出孔子是一個怎樣樣的人的句子。

3、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有關的句子,關鍵詞語用紅色表示。

(1)“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p>

從這句話中,你認識到孔子有什么樣的品行?引導學生理解“遠近聞名、淵博”,引導學生感受“謙虛好學“的品質。

(2)“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最后走到了洛陽。”

感悟人物品行:不畏艱辛、求知若渴。

你是從句子的哪些地方看出孔子的品格的?

感情朗讀:讀出孔子的不畏艱辛前往拜師的精神。

聽音樂想象,孔子一路上會遇到哪些困難,他又是怎樣樣想的呢?(個人思考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孔子也許從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一向走到了炎炎夏日,烈日當頭照著,他……也許他從碩果累累的秋季一向走到了寒風刺骨的嚴冬,寒風凜冽,……渴了,他……;餓了,他……;累了,他……;摔倒了,他……幾乎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再次帶著敬仰的感情朗讀這個句子。

(3)孔子與老子見面時的話。(結合插圖進行教學)。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p>

感悟人物品行:謙遜有禮。

辨析近義詞:“迎候、等候”,在這兩句句子里,這兩個詞能夠調換嗎?為什么不能調換?

(4)“學習是沒有止境的?!甭?lián)系生活實際,交流。

(5)“從此,孔子每一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p>

感悟品行:虛心求教。

4、小結學習方法和孔子的品行。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橫畫有長短變化,橫畫間距勻稱。

“授”:右邊是“受”,不是“愛”。

1、聽寫生字詞并認讀。

同桌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qū)別,“塵”上面的寫法。

2、上節(jié)課,我們研讀了課文,孔子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1、用上節(jié)課的方法,邊讀邊劃出能表現(xiàn)老子品行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感悟品行:愛護晚輩。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感悟品行:誨人不倦。

3、自由練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迎候”和“等候”這兩個詞語能夠調換嘛?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拜訪”和“拜見”呢?

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tài)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師引讀,演讀感悟,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讀讓學生進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真情應對人物形象?!?。

學生結合搜集的資料,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鼓勵學生利用教材中的資料袋或引用名言談孔子和老子)。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chuàng)立了儒家、道家學說。生活中,我們處處能夠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準備開展“燦爛的文化”這一活動,用這把金鑰匙去開啟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大門。

1、自由分組: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點選取伙伴組成學習合作小組。

2、明確職責: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作組長,具體負責本小組的活動。

3、商定方案:各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商定準備哪些資料、怎樣開展活動,組內具體分工等事宜。構成方案與其他小組交流。

開展“燦爛的文化”這一綜合實踐活動。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七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憑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泗水河邊濃濃的春意。

2、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所蘊含的道理,走進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

3、營造濃郁的人文氛圍和藝術氣息,感受語文學習的博大和美麗。

二、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吟春誦春,引入春景。

1.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聽首歌吧。會唱的跟在后面唱,不會的哼哼也行。

3、在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中,也有一段寫春的語句,找出來讀讀看,看什么地方打動了你,撥動了我們的心弦。

4、出示:

(1)說說,感動你的是什么?哪個詞?

(2)在作者的筆下,大自然是一位什么樣的母親?

引導想象,描述自己腦海中的形象。

(3)在你的想象中,大自然還是一位什么樣的母親?

(4)配樂朗讀。

(5)讀到這個地方,我不禁想起了我最喜愛的一首歌,或許,我們在欣賞完這首歌后,我們對這段話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歌曲:《多情的土地》。

(6)再讀課文。

()是她()的()。

()是她()的()。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2)指名讀。

(3)你知道孔子的這番宏論是圍繞哪兩個字來展開的嗎?

(4)你又知道孔子的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展開的嗎?

(5)為什么說水是真君子呢?孔子看出了水有哪四種精神?

(6)你能圍繞其中的一點說說你的理解嗎?

(7)相機指導朗讀,引導深入理解。

(8)同學們,孔子僅僅贊美的是這泗水河里的水嗎?他贊美的是水的精神,更準確地說是諸如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教化等等等等這樣被他稱之為“君子”所具有的精神。

(9)什么是君子?那是堂堂正正的人,那是壯懷激烈的人,那是虛懷若谷的人……孔子一生都在“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征程中完美著、踐行實自已這顆“君子”的夢?!叭?,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p>

(10)同學們,孔子,這是單單說給學生們聽的嗎?不,他也是說給自己聽的呀,那也是對自己提出的要求啊。說這句話的時候,孔子47歲。一個四十七歲的人還對自己精神的修養(yǎng)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是多么了不起啊。

(11)也正是孔子這偉大的精神,贏得了歷史的高度評價——(出示)。

此時此刻,你想說什么呢?

(12)還記得課前聽的《論語》嗎?這就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語錄的,這是我們中華兒女寶貴的精神食糧,想讀嗎?讓我們一起來讀??鬃舆€有一句話: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四、教學結束:

讓我們帶著對孔子的崇敬,再讀一遍。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八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語言,抒發(fā)自己獨特的感受。

2、熟讀課文,能揣摩課文前后的聯(lián)系,感受文中洋溢著的深情。

3、初步學會批注式閱讀的方法。

4、會借助互聯(lián)網自主學習并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由“春”導入。

1.說春天的詞語猜季節(jié)。

鳥語花香綠草如茵萬象更新繁花似錦…………。

2.板書:春。

3.擴展春天的詞語、詩句等。

二、思考。

1.板書課題。

2.你想了解些什么?

三、聽朗讀,初步感知課文。

演示課件。(配樂朗誦)。

四、交流、反饋。

你聽明白了什么?

(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情況,為下一步教學奠定基礎。)。

五、還有很多問題,你打算如何解決?

1.借助網絡,自主學習。

2.自主選讀,感悟語言、批注閱讀。

板書:閱讀的感受、發(fā)現(xiàn)的疑問、提出的挑戰(zhàn)。

(學生自主選讀,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人翁地位,體現(xiàn)教為學服務。)。

3、交流。

六、教學:“泗水春景”

今天是一個好日子,我們不緊迎來了聽課的老師,連“泗水旅游公司”的經理也趕到了這里。

我就是“泗水旅游公司”的經理,我們這里景色優(yōu)美,眼看“5.1”黃金旅游就要到了,可是還缺導游,聽說金南中心小學六(3)班的同學不但人長得瀟灑、美麗,而且能說會道。今天我是來招聘導游的。

你們想不想報名參加導游競聘?

我們怎樣才能做好導游?

(1)學生讀2節(jié)。

(2)指名讀課文。

(3)設計導游詞。

(4)學生交流。

(5)大家表演精彩極了,本公司決定,全部錄用。

(在學生自主選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受語言表達的意境美,表達方式的美,更好地誦讀好這段文字。)。

七、學習字詞。

八、你還想了解些什么?

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回家你打算作些什么?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運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和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學無止境,為人要謙遜大度、真誠無私。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糾正字音。

指名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二、精讀品悟。

出示: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1、自由讀讀句子,談談體會到一個怎樣的孔子?

2、能說說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板書詞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3、出示地圖:指出曲阜和洛陽的位置。

4、理解詞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

想象:曲阜和洛陽上千里的路途中,孔子渴了喝______,餓了吃______,累了就______,天黑了,住在______,用書上的詞語概括,就是——風餐露宿;孔子白天忙著趕路,為了早一點走到洛陽,有時候晚上還要______,用一個詞來描述,就是——日夜兼程:孔子到了洛陽,他的臉上______,衣服上______,鞋子______,孔子這副樣子,用下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風塵仆仆。

引讀詞語:此去上千里,孔子也許從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一直走到了炎炎夏日,一路上,他——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此去上千里,孔子也許從碩果累累的秋天一直走到了寒風凜冽的嚴冬,一路上,他——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

5、帶著體會齊讀句子: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6、教師小結:同學們,我們抓住關鍵詞語,展開想象,讀懂了孔子怎樣拜師。

三、品讀體驗。

教師過渡:是啊,風塵仆仆的孔子不顧旅途的勞累,不顧幾個月來。

的艱辛,片刻沒有休息,就拜見了老師。師徒見面后的這番對話又帶給了我們怎樣的感動呢,請大家同桌之間自由的分角色讀讀這段對話。

同桌分角色練習朗讀。

指名讀。

教師指導:讀好對話,我們不僅要注意人物說了什么,還要注意他們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指導:

(1)孔子幾次向老師行禮?從中你體會到什么?帶著你的體會再來。

讀孔子的話。

(2)“納悶”是什么意思?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

(3)老子還為什么事納悶呢?指名讀“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原因是——孔子說:“學習是沒有止境的。”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孔子拜師的根本原因是——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3、再次練讀對話。

學生帶著理解自己練習。

師生合作讀對話。

學生再練習。

指生分角色讀對話。

1、指名讀:“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p>

2、交流,指導。

四、拓展延伸。

教師:同學們,孔子這位大思想家、教育家,不僅拜老子這樣的圣人為師,還曾經拜一個名叫項橐的七歲小孩為師。讀讀《孔子拜七歲項橐為師》這個故事,你會對“孔子拜師”有新的認識。

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基本上能通過把握一段話中重點句,重點詞語來指導學生學習體會。例如第一段抓住“遠近聞名、不夠淵博”,第二段抓住“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終于”指導學生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為求學不怕吃苦的精神。我先在學生理解詞語中各自意思的基礎上,再請學生展開想象,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再聯(lián)系課文中的.孔子說說當時孔子路途中是怎樣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難,他又是怎么做的。這樣學生說出來的不是簡單的詞語解釋,呈現(xiàn)的是一種生活場景。這不僅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更好體會情感,還使學生掌握了一種學習方法。在體會之后,再次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這樣,既符合三年級重視詞句訓練的要求,又通過詞句的學習,進一步進行朗讀的訓練,收到較好的效果。

課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節(jié)課上還存在著很多不足:教學中,我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說說對“學習是無止境”的理解,其實學生點到“人活到老就要學到老”而我卻“糾纏不清”反復問學生,以至于學生不會聯(lián)系,實際說沒有舉出實例,本以為經過這樣的引導,對學生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起到了反作用,下來自己在想,有時候老師說的多了真的還不如不說,讓學生自己去體會自己去領悟!

其次,課堂整體把握不夠。課堂中雖然我以一條線來貫穿全文,但是在談論孔子的品行時,沒有整體把握。我逐句出示,逐句讀、理解、再讀,缺少與文本語言環(huán)境的相結合。再次,關于從句子中理解人的品行,先讓學生自己在文中找找,然后我再出示,而我把孔子和老子的對話直接打到了大屏幕上,沒有把學習思考的機會留給學生,剝奪了他們主動學習的機會!還有就是在感悟讀的過程中比較啰嗦,學生已經讀的很好了,而我還是讓學生反復讀浪費掉了一大部分時間,讓最后在學生練習寫沒有了充分的時間!

課堂中還需要我去斟酌地地方很多。花更多時間去琢磨、思考、實踐,讓我的課堂逐步走向成熟。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十

1、談話: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出示孔子圖片)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體課件??戳诉@段錄像,你想說些什么?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謎底。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明朗讀這些詞語: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納悶風餐露宿毫無保留傳授佩服。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請學生分段朗讀,師生評議。

4、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些什么。

三、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桌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合文中的重點語句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認讀、書寫生字。

同桌交流記憶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qū)別,“塵”上面“小”字的寫法。然后練習寫生字。

2、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孔子、老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引入:大家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二、朗讀感悟。

1、生自由練讀。

2、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教師趁機指導朗讀、感悟。

3、師引讀。

三、演讀感悟。

1、分小組演一演。

2、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拓展。

1、學完本課,你有什么體會?或者你想對孔子和老子說什么?

2、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你了解中國的哪些傳統(tǒng)文化?如何了解的?說一說。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十一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

2、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4、學會借助課文資料袋來學習語文。

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1、學生交流心目中的孔子。

2、讀課后資料袋,進一步感受孔子形象。

3、教師小結:一個人能稱為“家”不簡單,孔子卻同時譽為兩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偉大的”,那就更了不起了??鬃訛槭裁磿腥绱顺删湍兀瑢W了這天這篇課文可能會有所啟發(fā)。

《一》、讀題。提示:“子”在那里讀第三聲,古代特指有學問的人。

《二》、感知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想想文中講了幾個人物,寫了怎樣一件事?

2、指名朗讀,及時正音。

3、問題反饋:

課文寫了哪些人物:孔子和老子。屏幕顯示“孔子、孔丘、仲尼;老子、老聃”。簡要解釋古人的“名”與“字”。同時簡介老子的成就。

課文圍繞兩人寫了怎樣一件事?(學生回答,要求語言連貫,簡單扼要。)。

《一》體悟詞句,蓄勢蘊情。

(遠近聞名總覺得還不夠三十歲……)。

2、學生暢談體會:(虛心、好學、對知識永不滿足等)。

3、指導學生緊扣這些重點詞來進行朗讀,(最好加點競賽朗讀)。

《二》自讀自悟,感受人物精神。

剛才我們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來體會,來朗讀,效果十分明顯。此刻就根據這個經驗來自學2、3自然段。

1、學生讀、圈、思。

2、檢查自讀效果,完成屏幕填空: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最后到了洛陽。從此,孔子每一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3、指名讀,齊讀。

4、給“宿”組詞,(住宿、宿舍、留宿、宿營……),組詞中明白“宿”的意思(?。?;“露宿”就是?(住在野外)?!帮L餐露宿”整個詞的意思呢?(在野外吃,在野外住,很辛苦)。

5、聯(lián)系上下文猜猜“日夜兼程”的意思。并給“兼”擴詞(風雨兼程、文武兼?zhèn)洹⑵穼W兼優(yōu)、德才兼?zhèn)?、形神兼?zhèn)涞龋?/p>

6、引導學生緊扣關鍵詞語來體會這兩句話,暢談感受,讓學生充分感受孔子的謙虛好學。

7、同學們,此刻我相信你們的心里肯定被孔子的精神所感動,我們就帶著這種情緒來讀好這句話。

8、男女生競賽朗讀第一自然段和填空部分??鬃颖緛砭鸵阎R淵博的',此刻跟老子學習后肯定?(更淵博了,知識更豐富了……)這就是課文所說的“學習是沒有止境的”,用四個字來概括?(學無止境)。

《三》、對話朗讀,豐滿人物形象。

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對孔子的虛心好學已有了很深的印象。二、三自然段中除了屏幕上的部分,還有很大部分是對話。自己讀讀對話,你還體會到了什么?(說話很有禮貌、謙恭有禮、文質彬彬等)。

1、要求把這些對話讀好,邊讀邊揣摩兩人當時的神情、情緒。

2、師生對讀。讀中理解破折號的作用。

3、男女生分主角朗讀。

《四》、筆談收獲,達成內化。

讀到那里,你是否對老子和孔子油然而生敬意呢,一齊讀好最后一個自然段。

讀了課文,你有何收獲或你想說些什么,請寫下來。

謙虛好學-毫無保留。

永不滿足-悉心傳授。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十二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7個生字,學會書寫11個生字。

2、能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謙遜、好學的治學態(tài)度和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治學精神。

過程與方法: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義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講一講或演一演《孔子學琴》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

能抓住孔子的做法與語言,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孔子,學習孔子謙遜好學,做事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品質。

查找孔子的作品,了解一下孔子是怎樣的人。

一、談話導入:

2、出示課后“我的資料夾”中《史記》原文,請課前預習的有能力的學生讀一下。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師:下面我們家來看看現(xiàn)代文是怎樣寫孔子學琴的,首先我們要把文章讀通順。

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同學、查字典等。

2、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可以抽讀繩子卡片,引導學生利用已經熟知的識字方法記住生字。

3、利用各種形式理解詞語。

如:“琴、瑟、笙、磬”可以用圖片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

如帶有時代行為習慣的詞語“盤坐”“席地而坐”等,可以具體的形體實際操作幫助理解。

三、讀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師引導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孔子是怎樣學琴的?勾畫出有關的重點詞句。

2、引導學生說說那幾段講的是孔子學琴的經過?(指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語言文字來品位與理解)。

3、第二自然段重點理解“必恭必敬”“彈完一遍又彈一遍,絲毫沒有厭倦的樣子”,從這里可以看出孔子已經學會了曲譜,正在揣摩彈奏的技巧,所以師襄勸他學習一首新曲子時,孔子表示自己還要練習練習。體會孔子做事很塌實。

4、第三自然段重點理解"手指運用自如,樂曲彈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樣順暢自然,悅耳動聽"這句話,這是他學琴的第二階段,說明他掌握了彈琴的技巧,但他不滿足,還要領會曲子的思想內容。

6、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還可以讓學生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講一講、演一演"孔子學琴"的故事。

7、從孔子學琴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啟發(fā)?

四、拓展延伸:

結合孔子學琴這件事,以及課下查閱的有關資料,讓學生談一談孔子是個怎樣的人。

五、記憶字型,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詞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知道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進行獨立的寫字訓練。

與第一課內容聯(lián)系起來,承上啟下,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先讀古文,增加傳統(tǒng)文化的韻味。

用多種方法來理解詞語,教給學生自主識字方法,提高自主識字能力。

在分析課文的過程中,體會孔子治學的嚴謹——一絲不茍,做事的認真——精益求精。

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條理性,提高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擴大閱讀面,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十三

1.初步感受孔子作為一位老師的偉大形象。

2.依托課文重點語段,感受和理解水的品格,進而感受和理解君子的品格。

3.能背誦課文第2、8兩個自然段。教學重點:初步感受孔子作為一位老師的偉大形象。

教學難點:依托課文重點語段,感受和理解水的品格,進而感受和理解君子的品格。

教學課件;課堂作業(yè)紙。

2課時,連上。

師:《孔子游春》是一篇新編的歷史故事。從題目上看,故事的主人公應該是誰呢?

生:孔子。

師:一般來說,題目上出現(xiàn)的人名就是文章的主人公,學習時要特別注意。請讀課題。

生:讀課題。

師:讀課題時不要扯著嗓子,再讀。

師:預習了嗎?

生:預習了。

生:(一生)讀。

師:從弟子的眼中,你發(fā)現(xiàn)孔子的身份是什么?

生:老師。

生:(一生)讀。

師:從中你得知孔子的身份是什么?

生:老師。

生:(一生)讀。

師:從中你又得知孔子的身份是什么?

生:老師。

品讀“課堂”

師:孔子是一位什么樣的老師呢?今天學習——。

師:老師最常做的就是上課,他一定有“課堂”??焖贋g覽課文,找出孔子的課堂在哪里?用“﹋”畫出來。

生:默讀課文,找句子。

師:找到的請舉手。指一生。

生:泗水河邊。

師:再找具體描寫的句子。

師:把這段話用波浪線畫出。(發(fā)言完請自動坐下)一起讀讀這段話。生:齊讀。

師:

我很奇怪:這是孔子的課堂嗎?

生:是。

師:和我們現(xiàn)在的課堂比一比,孔子的課堂沒有什么?

生:孔子的課堂沒有黑板,沒有桌椅。

生:沒有粉筆,沒有電腦,沒有屏幕-------。

生:默讀這段話。

師:瞧,在孔子的課堂里有什么?

生:孔子的課堂里有陽光、泗水、桃紅柳綠、草色青青、春風、琴聲、森林---------(有—還有---)。

師:這樣的課堂,實在是太奇特了!在孔子的課堂里有(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變紅詞語)。

生:讀:陽光普照、桃紅柳綠、草色青青、春風習習。

師:這樣的課堂沒有----沒有-----。

生:只有-------只有---。

師:大自然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

生:是她寬廣的胸懷。

師:茂盛的森林。

生:是她飄逸的長發(fā)。

師:溫暖的太陽。

生:是她明亮的眸子。

師:和煦的輕風。

生:是他甜蜜的絮語。

師:多么美麗的課堂?。。◣熒献髯x)陽光。

生:普照著大地--------。

師:假如你在這樣的課堂,你有什么感覺?

生:我感覺很輕松。

生:我感覺很歡樂和自由。

生:我感覺很舒適------。

師:多么輕松、歡樂、自由、舒適的課堂?。。ㄅ錁罚╆柟狻?/p>

師:(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變成詩的形式)配樂師生合作讀。

生:配樂師生合作讀。

師: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課堂!原來,他的課堂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一半是看到的,一半是想到的。請同學們完成課后練習第一大題:

看到————,想到————;

看到————,想到————;

看到————,想到————;

看到————,想到————。

生:答題。

師:誰來說說你填的?

生:一生答。

師:這么美的課堂,不要這么著急讀。師生合作讀。

生:看到廣袤的大地,想到她寬廣的胸懷;師:真美啊!

看到茂盛的森林,想到她飄逸的長發(fā);師:想象豐富??!

看到溫暖的太陽,想到她明亮的眸子;師:多么形象??!

看到和煦的輕風,想到他甜蜜的絮語。師:充滿詩意啊!

1、感知“課文”

師:要上課,光有課堂不夠,至少還得有課文。默讀,找出孔子的“課文”在哪里?用“﹋”畫出來。

生:默讀、圈畫。

師:誰來說說你找的課文?

生: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p>

師:用波浪線把這段話畫起來。默讀思考,找出水的特點,在讀懂的地方劃一劃,寫一寫。

生:思考圈寫。(師表揚學生的好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2、分析“課文”

(通過假設品讀“有德行”)。

師:讓我們走進孔子的課堂——水。(課件出示:這一段)看第一句,讀生:齊讀第一句話: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十四

1、同學們,你們游過春嗎?

2、孔子游春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也游春,要想知道這個答案……結合

3、讀書之前,我提了兩個要求……

(1)出示生字

(2)指名讀

(3)中間有兩個字“眸子、河畔”

(1)指名讀

學生1:讀第二自然段

學生2:讀第十自然段

學生3:讀第八自然段“得行”(不讀輕聲)

學生4:讀第三自然段

學生5:讀第十一自然段

學生6:讀第十二自然段

(1)讀成語(領讀-齊讀)

(2)對于這些成語的理解,大家可以結合上下文進行解釋,大家還有什么方法?

(3)師生交流方法

(4)再讀成語

(5)知道為什么要讓大家再讀一遍呢?(師生交流)

孔子告訴我們:“溫故而知新”我們多讀,多記就便于積累和運用了。

6、2500年,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是怎么樣游春的呢?

(2)師生交流

(3)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知道在哪里嗎?

7、出示第二段

(1)指名讀

(2)喜歡這一小節(jié)嗎?喜歡的理由是什么?

(3)師生交流

(4)指名讀(讓最好的學生來讀!這一點值得商榷,課堂應該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和展示的舞臺。)

(5)齊讀文字

8、當弟子們都陶醉在美麗的春光的時候,孔子在干什么?

(1)學生說

(2)水,對于大家來說,我們太熟悉了……在這平平常常的水中,孔子看到了什么?讀讀你找的句子。

(3)學生讀

(4)聽了孔子的這番語言,……

9、哪些話讓你感到很驚訝,哪些話最讓你驚訝,談談自己的感想,并把這種感謝寫下來。

(1)學生自讀、自悟、自寫

(2)師生交流

(3)教師小結

10、知道什么樣的人是君子嗎?

(1)師生交流

(2)水有什么?還有……還有……

(3)讓我們再來認識一下這位真君子,齊讀這一小節(jié)

(4)教師小結

11、他們在游春的時候還做了什么?

(1)師生交流

(2)教師板書:談志向

(3)看來

(4)剛才一直是大家讀書……陳老師也想讀讀。

12、此時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板書:更濃了

(1)先前……大家就感到春意更濃了

(2)為什么會這樣呢?

(3)讓大家再讀書,再思考

13、上課前,我們知道孔子是……,現(xiàn)在你們知道孔子是什么樣的人呢?

(1)師生交流

學生說:孔子能歌善舞、善施教化的人。

學生說:孔子是一個善于觀察思考的人。

1、今天大家認識了孔子,但是你們了解孔子僅僅是冰山一角。

2、指名讀作業(yè)。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十五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孔子作為一位老師的偉大形象。依托課文重點語段,感受和理解水的品格,進而感受和理解君子的品格。能背誦課文第2、8兩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初步感受孔子作為一位老師的'偉大形象。

教學難點:依托課文重點語段,感受和理解水的品格,進而感受和理解君子的品格。

教學課件;課堂作業(yè)紙。

2課時,連上。

師:《孔子游春》是一篇新編的歷史故事。從題目上看,故事的主人公應該是誰呢?

生:孔子。

師:一般來說,題目上出現(xiàn)的人名就是文章的主人公,學習時要特別注意。請讀課題。

生:讀課題。

師:讀課題時不要扯著嗓子,再讀。

師:預習了嗎?

生:預習了。

師:出示句子:春天到了,孔子聽說泗水正漲春潮,便帶著弟子們到泗水河邊游玩。誰愿意。

來讀讀這句話?

生:(一生)讀。

師:從弟子的眼中,你發(fā)現(xiàn)孔子的身份是什么?

生:老師。

生:(一生)讀。

師:從中你得知孔子的身份是什么?

生:老師。

生:(一生)讀。

師:從中你又得知孔子的身份是什么?

生:老師。

品讀“課堂”

師:孔子是一位什么樣的老師呢?今天學習——。

師:老師最常做的就是上課,他一定有“課堂”。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孔子的課堂在哪里?用“﹋”畫出來。

生:默讀課文,找句子。

師:找到的請舉手。指一生。

生:泗水河邊。

師:再找具體描寫的句子。

師:把這段話用波浪線畫出。(發(fā)言完請自動坐下)一起讀讀這段話。

生:齊讀。

師:我很奇怪:這是孔子的課堂嗎?

生:是。

師:和我們現(xiàn)在的課堂比一比,孔子的課堂沒有什么?

生:孔子的課堂沒有黑板,沒有桌椅。

生:沒有粉筆,沒有電腦,沒有屏幕-------。

師:沒有黑板,沒有桌椅,沒有粉筆,沒有電腦,沒有屏幕------這是課堂嗎?

生:默讀這段話。

師:瞧,在孔子的課堂里有什么?

生:孔子的課堂里有陽光、泗水、桃紅柳綠、草色青青、春風、琴聲、森林---------(有—還有---)。

師:這樣的課堂,實在是太奇特了!在孔子的課堂里有(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變紅詞語)。

生:讀:陽光普照、桃紅柳綠、草色青青、春風習習。

師:這樣的課堂沒有----沒有-----。

生:只有-------只有---。

師:大自然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

生:是她寬廣的胸懷。

師:茂盛的森林。

生:是她飄逸的長發(fā)。

師:溫暖的太陽。

生:是她明亮的眸子。

師:和煦的輕風。

生:是他甜蜜的絮語。

師:多么美麗的課堂?。。◣熒献髯x)陽光。

生:普照著大地--------。

師:假如你在這樣的課堂,你有什么感覺?

生:我感覺很輕松。

生:我感覺很歡樂和自由。

生:我感覺很舒適------。

師:多么輕松、歡樂、自由、舒適的課堂?。。ㄅ錁罚╆柟?。

師:(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變成詩的形式)配樂師生合作讀。

生:配樂師生合作讀。

師: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課堂!原來,他的課堂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一半是看到的,一半是想到的。請同學們完成課后練習第一大題:

看到————,想到————;

看到————,想到————;

看到————,想到————;

看到————,想到————。

生:答題。

師:誰來說說你填的?

生:一生答。

師:這么美的課堂,不要這么著急讀。師生合作讀。

生:看到廣袤的大地,想到她寬廣的胸懷;師:真美??!

看到茂盛的森林,想到她飄逸的長發(fā);師:想象豐富啊!

看到溫暖的太陽,想到她明亮的眸子;師:多么形象?。?/p>

看到和煦的輕風,想到他甜蜜的絮語。師:充滿詩意啊!

師:要上課,光有課堂不夠,至少還得有課文。默讀,找出孔子的“課文”在哪里?用“﹋”畫出來。

生:默讀、圈畫。

師:誰來說說你找的課文?

生: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

師:用波浪線把這段話畫起來。默讀思考,找出水的特點,在讀懂的地方劃一劃,寫一寫。

生:思考圈寫。(師表揚學生的好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通過假設品讀“有德行”)。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十六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間濃濃的情誼。

3.體會第8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話所蘊含的道理。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為幾部分?

1.反復輕讀課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1)自由朗讀。

(2)引導學生談感受:這段話美在哪兒?寫出了什么?

(3)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4)指導朗讀這一段話。

(5)齊讀這一段話。

(6)練習背誦這一段話。

(7)泗水春景這么美麗,所以孔子帶弟子到河邊游玩。齊讀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讀,思考:

這一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

(2)水與真君子之間有那些相似的地方?

(3)“善施教化”后有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水的其它特點)

那你覺得能合理的補充那些特點呢?(心地善良、胸懷寬廣、博學多才、孝親敬長……)

(4)從中你有什么體會嗎?

(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卻沒有直接進行說教,而是用水來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孔子循循善誘、很聰明充滿了智慧。)

(4)指導朗讀這一段話。

(5)齊讀這一段話。

(6)練習背誦這一段話。

(8)分角色朗讀3---9自然段。

出示:子路是個急性子,老師的話音未落就開了腔:”我愿意把車馬、衣服拿出來跟朋友一塊兒享用,就是用壞了,穿破了我也不會在意。朋友之間就應該有福同享嘛?!?/p>

溫文爾雅的顏回經過深思熟慮,從容不迫地說;“我希望成為——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讀。

比較子路和顏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你能不能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有福同享”的意思?

(2)分角色朗讀這兩段話。

(3)討論:子路和顏回的性格你欣賞誰,不欣賞誰?

(4)孔子對子路和顏回的志向持什么態(tài)度?設想一下,孔子為什么這樣做?(顏回、子路的志向表明了他們是一個真君子,孔子很滿意。)

(6)分角色朗讀課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讓學生在游玩中談志向,你對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評價?

談談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孔子的故事,言論。

12孔子游春

哺育生靈——有德行

流必向下——有情義

看水、議水

穿巖鑿壁——有志向

真君子

蕩滌污垢——善施教化

江蘇省太倉市實驗小學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十七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語言,抒發(fā)自己獨特的感受。

2、熟讀課文,能揣摩課文前后的聯(lián)系,感受文中洋溢著的深情。

3、初步學會批注式閱讀的方法。

4、會借助互聯(lián)網自主學習并交流。

多媒體課件。

一、由“春”導入。

1.說春天的詞語猜季節(jié)。

鳥語花香綠草如茵萬象更新繁花似錦…………。

2.板書:春。

3.擴展春天的詞語、詩句等。

二、思考。

1.板書課題。

2.你想了解些什么?

三、聽朗讀,初步感知課文。

演示課件。(配樂朗誦)。

四、交流、反饋。

你聽明白了什么?

(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情況,為下一步教學奠定基礎。)。

五、還有很多問題,你打算如何解決?

1.借助網絡,自主學習。

2.自主選讀,感悟語言、批注閱讀。

板書:閱讀的感受、發(fā)現(xiàn)的疑問、提出的挑戰(zhàn)。

(學生自主選讀,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人翁地位,體現(xiàn)教為學服務。)。

3、交流。

六、教學:“泗水春景”

今天是一個好日子,我們不緊迎來了聽課的老師,連“泗水旅游公司”的經理也趕到了這里。

我就是“泗水旅游公司”的經理,我們這里景色優(yōu)美,眼看“5.1”黃金旅游就要到了,可是還缺導游,聽說金南中心小學六(3)班的同學不但人長得瀟灑、美麗,而且能說會道。今天我是來招聘導游的。

你們想不想報名參加導游競聘?

我們怎樣才能做好導游?

(1)學生讀2節(jié)。

(2)指名讀課文。

(3)設計導游詞。

(4)學生交流。

(5)大家表演精彩極了,本公司決定,全部錄用。

(在學生自主選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受語言表達的意境美,表達方式的美,更好地誦讀好這段文字。)。

七、學習字詞。

八、你還想了解些什么?

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回家你打算作些什么?

孔子讓路的教學設計篇十八

教材簡析:

《孔子游春》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第12冊。課文主要寫了孔子和弟子們來到泗水河畔游玩,河邊春景異常美麗,而孔子卻一直在看水。他非常專注、投入,動情,從平常的水中悟出了深奧的道理,并把自己的感悟與學生分享,讓學生去感悟做人的道理。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善于從大自然中去學習,孔子看水的過程其實就是他學習的過程,他遇水必觀,專注于此,動心動情,才有所悟;他的教學方式也與眾不同,善于和弟子們對話,在對話中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獲得,充分反映了孔子這個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善學善教。

設計理念:

當教師與文本對話中把握了文本所蘊含的價值意義后,就要采用合適的方式讓學生走進教材去探究發(fā)現(xiàn)、體驗感悟,促進學生心靈智慧的發(fā)展。因此,教學《孔子游春》一文,除了讓學生理解及體會孔子關于“水”的見解所蘊含的深刻哲理,更主要的是讓學生走進文本,一起去經歷孔子觀水的過程,由孔子的“觀水”和“悟水”,進而引發(fā)學生對孔子“如何學習”的感悟;由孔子與學生關于“水”的對話,引發(fā)學生對孔子“如何教學”的感悟,在過程中豐富學生的見識,歷練學生的智慧。

教學流程:

1.我們再次穿越空間,來到兩千年前的春天。

1.出示音樂和相關的文字,老師領讀,學生接著讀

(1)學生讀文字

學生在讀的時候,老師帶著學生讀。

(2)面對波瀾起伏的泗水

2.請大家默讀課文的3—9自然段,說說哪些地方寫了孔子對水的情誼?

(1)學生默讀課文

(2)師生交流

(3)有沒有寫不直接寫水,但是能看出孔子對水的情誼

哪個詞語讓你看到孔子對水的情誼。

(4)你們覺得哪一個小節(jié)最能表達出對水的情誼。

第八自然段

3.文章的第八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1)學生說

(2)板書:真君子

(3)孔子為什么要這么說呢?請大家再讀這段,根據你的理解找出原因。

(4)學生自讀課文

(5)師生交流

學生:我從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

教師板書:(四個詞語)

老師帶著學生回顧,水被稱為真君子是因為……(回顧板書)

4.一定讓你想到了很多成語、古詩、課文……再讀這段話,請大家在書上做出批注,圈圈點點,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開始!

(1)學生再讀、再寫,教師巡視。

(2)師生交流

(4)還有哪句話讓你有感受?

(5)還從哪些地方感受?

(6)最后一句誰來說說?

師生交流

誰來輕輕地讀這句話?(指名讀――指導朗讀――齊讀之)

這善施教化的水啊,是當之無愧的“真君子”

(7)同學們,水僅僅有這四點美德嗎?

師生交流

課文中沒有寫出來,選擇其中的一句,把他補充完成、

出示:水清澈透明,一望而見底,它好像 。

水 ,它好像有毅力。

水 ,它好像 。

(學生說,教師點評)

6.水在孔子的眼中僅僅是水嗎?

(1)師生交流

(2)孔子如此深情地凝望著泗水的碧波,如此動情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3)齊聲朗讀出示的一段文字,有音樂

你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命的乳汁……

7.孔子曾經說過:“智者樂水”,說明孔子對水喜愛。

弟子們還聽出了什么?

師生交流

(教育弟子,教育自己……)

8.他的弟子們有沒有領悟到呢?請大家快速瀏覽文章的第三部分,從中尋找答案。

(1)師生交流,從哪些地方看出來呢?

(2)顏回的志向是什么?孔子的志向是什么?

(3)同學們有一本書,叫做《論語》,有這樣一段話,自己讀讀,讀不懂的地方結合注釋,想一想。(出示)

(4)學生讀

(5)師生交流

9.據史書記載,孔子是一個怎樣的老師,怎樣的人呢?

(1)師生交流

(2)心懷天下、睿智、偉大(師生交流,隨機點評)

10、作者為什么會說“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

10.司馬遷曾經這樣評價過孔子,出示:……

他認為孔子的德行高不可攀

唐代詩人杜甫曾經這樣評價過孔子:“……”

魯迅先生也說過:“……”

他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有極高的評價,……難怪孔子被稱為“萬世師表,至圣先師”。

讓我們再讀孔子的名言,結束今天的穿越時空之旅吧

讀孔子的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524169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