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10:56:14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模板16篇)
時間:2023-11-26 10:56:14     小編:琴心月

總結可以使我們更加客觀地看待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掌握改進的方向。如何寫一篇完美的總結,需要我們對自己的表現有清晰的認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問題解決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篇一

小數的計算是以整數計算為基礎的,而運算的定律也是如此。李老師本節(jié)課主要是要求學生理解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里同樣適用,培養(yǎng)學生比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典型的利用舊知識遷移新知識的課,學生已經對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掌握得很好,但是這些運算定律到底是否適合于小數乘法,也是這節(jié)課要探究的.主要內容。

一、授之以漁莫如授之以漁。

這節(jié)課李老師讓學生先猜測,再驗證,從而得到這些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乘法。本節(jié)課始終遵循著猜測——驗證——應用的教學主線,使學生始終親身體驗參與知識的結構過程,教會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二、練習設計富有層次性。

李老師精心設計了富有層次性的練習,在簡算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學到了知識,然后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才是數學學習的真諦。既然發(fā)現了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再運用這些定律使小數計算變得簡便,這一步教學能激起學生運用新知識的欲望。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感悟,利用知識遷移的方法,使學生能運用乘法的運算定律使一些小數的計算簡便,能合理、靈活地進行一些混合運算,提高計算能力。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篇二

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小數的簡便計算,簡便計算的依據是根據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得來的。本節(jié)課的內容對于優(yōu)生來說,還是很容易掌握的,但對于學困生來說,有比較大的難度。

本節(jié)課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優(yōu)秀的小組長擔任小老師點對點的輔導學困生,這樣既減輕了老師的工作量又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也使優(yōu)秀學生和學困生都有進步。這是非常好的。

在學習過程中,乘法的分配律則明顯是學生的難點,部分學生無法舉一反三。如4.8×9.9,2.7×99+2.7這些稍有變化的簡算題錯誤率較高。在以后的復習課中,要重點復習乘法分配律的靈活應用。

在小結時,學生的表達能力比較有限,主要是因為平時訓練不夠,學生會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數學問題,但卻不能用語言概括這些數學活動,這需要以后的課堂中長期的引導。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篇三

一、口算。

8125=1-0.48=2.651=0.2500=。

2.54=3225=1216+816=。

二、運用運算定律填空。

0.42.1=○0.4。

(12.34)2.5=○(2.5)。

(8+0.4)25=25+25。

9.8124=(-)124=-。

三、簡便計算。

0.125640.681013.265.7-3.260.7。

55.699+55.61.252130.819.625-(4.379+9.625)。

3.425.7+4.33.428.7511-8.759.9212。

四、用數學。

3、張阿姨家平均每月用電25千瓦時,照這樣計算,她一年用電多少千瓦時?

4、李叔叔買了25箱飲料,每盒1.7元,一箱有8盒,共需要多少錢?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篇四

為了趣味。盡管我愁思冥想,結果還是設計不出一種有趣的生活情境。這一課設計生活情境不好創(chuàng)設,如果要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三個運算定律不是要創(chuàng)設三個生活情境嗎?如果要創(chuàng)設三個生活情境不是顯得雜亂而無序嗎?后來思考:情境除了生活情境,數學本身也是一種情境。而且是一種很好的情境。于是我以一道嘗試計算題導入,效果也不錯。這一點所給我的啟迪是: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能只僅僅為了求“趣”而求“趣”,情境的創(chuàng)設一定要為數學主題的學習服務。一定要“量體裁衣”,不好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內容,可以從數學本身的問題入手,數學本身的情境也是一種情境,不必舍本求末,緣木求魚。

在這堂課的習題練習設計中,我安排了“填一填”、“練一練”、“議一議”、“我能行”幾個環(huán)節(jié),體現了一個由“運算定律的感知------正式運算定律的運用-------變式運算定律的運用”的'過程,這種層次性的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實際。在以后的教學中,不論是概念課,還是計算課,我都將要注意運用。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篇五

3、讓學生相互交流、合作、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運算定律的內容;

2.運算定律的字母表達式;

3.舉例說明應用運算定律怎樣使計算簡便。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把有關乘法的三個運算定律寫在黑板上。

二、新課。

在復習的基礎上,教師舉出教科書第12頁的例子,看看每組算式是不是相等。還可以讓學生任意舉一些例子進行觀察。從而得出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也適用。

2.教學例8。

教師:“在整數乘法中應用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在小數乘法中應用運算定律也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出示例8。先讓學生自己想一想,如果可能,讓同座位的學生進行討論。

教學第(1)題時,可以提問:

“這道題怎樣做比較簡便?”(先做0.25×4比較簡便。)。

“第一步應該怎樣做,應用哪條乘法運算定律?”(應用乘法交換律把原來的算式改寫成0.25×4×4.78。)。

“第二步應該怎樣做,應用哪條乘法運算定律?”(應用乘法結合律。)。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計算的每一步寫在黑板上。

最后,用虛線把可以省略的步驟框起來。

教學第(2)題時,可以依照第(1)題先提問。還可以讓學生想一想,在整數乘法計算中,這樣的題怎樣進行簡便計算,以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

3.基本練習。

做例8后面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集體訂正時,對于每一道題都要讓兩名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每一步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教師:“我們今天學習了小數乘法的簡便計算,在以后的計算中,能用簡便運算的就用簡便運算?!?/p>

三、作業(yè)超市。

請你運用正確合理的方法進行簡便計算。

1、必做題:

2、選做題。

(3)99×1.45+3×1.45-1.45×2(4)99×1.45+2×1.45-1.45教師提醒學生:“不僅在計算式題時要注意使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在解答應用題時也同樣要注意使用簡便方法?!?/p>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做練習三的第17*題。

四、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所學的知識,提醒學生隨時注意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目標分為三類:

(1)知識目標:經歷探索有限個例證使學生理解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同樣適用的過程,并根據數據特點正確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2)能力目標:在具體情境中,靈活應用加法運算定律解決實際問題,體會解決實際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在具體情境中,靈活應用加法運算定律解決實際問題,體會解決實際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教學難點:讓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小數加減法是否可以簡算,以及應用它解決相關的問題。

在教學本課時,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遷移的認知規(guī)律,運用轉化的數學思想和簡單的多媒體,創(chuàng)設貼近兒童生活的問題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表象。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

1、教學時,我創(chuàng)設了春季運動會的情景,通過有激勵性的四項技能競賽情境導入,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使學生自覺地進行小數加減簡便算法的探索活動,融入新知識的學習中。

2、我結合學生原來的生活經驗,大膽放手,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在學生獨立自行計算,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從求選手總成績不同的算法中比較、悟出整數加法定律在小數計算中同樣適用。通過情境中特設計的兩道都能用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和一道不能簡便計算的數據,使學生在有限個例證中證實了初步構建的數學模型,懂得能否湊成整數是判斷小數加減算式能不能進行簡便計算的依據。

3、練習設計層次性。課堂練習是學生學習內容的重復反應或拓展,課堂練習能及時反饋不同層次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本課讓學生通過基礎知識的鞏固練習、新知的應用、開放題思維訓練使三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獲、有所悟,并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增強了學生學習信心。

4、在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與缺陷:如本課教學內容有數字的特殊性,如何根據學生生活創(chuàng)設趣味性、有效性、真實性的最佳的教學情境;計算課應怎樣駕馭課堂既體現自主學習,又不枯燥乏味;在獨立探索中有困難的學生應怎樣及時引導和幫助,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拋磚引玉,提升自我教學能力,是我本節(jié)課的目的。教海無涯,又因本人水平有限,本課堂教學難免存在著許多不足與問題,敬請各位領導、老師指點迷津,多多指正。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篇七

1、不能用手擦黑板。

2、有基本的教態(tài),課堂內容的安排基本符合數學課的要求。

3、講課時,要面對所有的學生,用語要簡練,聲音大一點,指令要明確。

4、數學用語用得不夠到位,如:(a+b)c,應該讀a+b的和乘以c,不應該是括號a+b乘以c。

二、教學內容的設計。

1、小數乘法的口算方法要講清楚。

2、不要在新授課時,把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放在一起講。

3、學生沒有理解使用運算定律的原因,學習很被動。

4、教學要從一般到特殊,從簡單到復雜,并要照顧全體學生。

5、運算定律很重要,分配律是難點,問題講得不透,沒有分類講解。

6、相對于學生的基礎而言,講課的.內容較深,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避免過于拔高。

7、對于運算定律的主要例題,要讓學生知道,并寫在黑板的正中間,有課件可以事先準備好,教學生學會看例題。

8、注意結合律的特點是連乘,找特殊數如:5×8,5×4,25×8,25×4,125×8等;分配律要找相同數,“兩邊都是乘,中間加或減,乘法分配律真好用”。

三、板書的設計。

1、板書過于密集,不夠有條理。

2、完整的板書應該有:

正板書:在正中間寫課題和例題;

副板書:左上角寫舊知識,右上角寫新知識中的重難點,左下角和右下角留給學生板演。

四、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

1、對于學生的錯誤,要及時糾正。

2、課堂巡視不夠,要及時反饋學生的問題。

4、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參與過少,老師講得太多,缺少學生探索的過程。學生很難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簡算所帶來的成功的喜悅。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篇八

3、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知識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運用乘法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一、激活舊知,做好鋪墊。

出示:8×5×45×(24+36);0.8×0.5×0.40.5×(2.4+3.6)。

2、學生獨立計算.對比觀察,全班交流。

預設:第一組算式是整數乘法,第二組算式是小數乘法。計算每一組的第一個算式時都是從左往右算,或者可以用乘法交換律進行簡便運算,計算每一組的第二個算式時都是先算小括號內的,或者可以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

3、師: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是一樣的,在剛才的計算中同學們很自覺得將整數乘法計算中的知識遷移過來。在數學知識中,知識點不斷發(fā)生改變,但其中的.法則或方法卻是一直不變。

二、類推遷移,發(fā)現規(guī)律。

預設:有的同學說能,有的同學說不能。

3.師:大家都提出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猜想,那這個猜想是否成立,我們還要進一步驗證。觀察下列算式,與同桌交流你的發(fā)現。

(1)出示三組算式: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2)學生獨立計算,進行驗證。

(5)師:像具有規(guī)律的算式還有很多很多,同時我們沒有辦法找到一個反例,那就證明這個規(guī)律是成立的。通過剛才的提出假設.舉例驗證.歸納總結,我們可以發(fā)現“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三、運用規(guī)律,深化理解。

1、出示例題:0.25×4.78×4。

(1)師:你能仿照整數乘法中類似的題目的簡算方法來計算這道題嗎?試著做看看。

(2)學生獨立計算,指名上臺板演。

預設:0.25×4.78×4。

=0.25×4×4.78。

=1×4.78。

=4.78。

預設:運用了乘法交換律,將“4.78”與“4”交換了位置進行簡便計算。題中有0.25和4這兩個比較特殊的數,0.25×4=1。先利用乘法交換律把這兩個數相乘,得到1后,再用1×4.78,就很容易算出它們的結果了。

(4)師小結:在進行簡便運算時,首先要觀察算式整體結構,再觀察其中的數據特點。要“想”它能否與4或8相乘,使它能先乘出1或整十.整百.整千的積后再和其他因數相乘,這樣計算起來就要簡便得多。

2、出示例題:0.65×202。

(1)學生獨立計算,指名上臺板演。

預設:0.65×202。

=0.65×200+0.62×2。

=130+1.3。

=131.3。

預設:運用了“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先“看”題中比較特殊的數是200,它的特殊性表現在它是由200和2組成的,可以寫成200+2;再“想”200和2分別與0.65相乘,可以先口算2×0.65結果,200×0.65的結果就可以直接運用積的變化規(guī)律直接計算。最后用乘法分配律計算。

(3)師:那“4.78×9.9”怎樣計算?

(4)師小結:在兩個因數中,有一個因數接近整十.整百.整千……就把這個因數拆成整十數.整百數或整千數加一位數的形式或拆成整十.整百.整千數減一位數的形式,然后運用乘法的分配律計算。

3、出示練習:16×1.25。

(1)學生討論:用多種方法計算這道題。

(2)學生獨立計算,交流計算方法:

4、師:在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算時,我們要先觀察算式的結構特點和數據的特點,然后根據所發(fā)現的特點選定用哪條乘法運算定律。

四、課堂小結,完善認知。

1、師: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怎樣的收獲?

2、師: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提出假設.舉例驗證.歸納總結,將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遷移到了小數乘法的運算定律當中。還知道在進行簡便計算時,要關注算式的整體結構特點及數據的特點。在以后的學習當中,我們還會學習分數的四則運算,那這些運算定律還能不能推廣到分數呢?這個問題就留給同學們課后思考。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能運用乘法的運算定律正確地、合理地、靈活地進行小數乘法的簡便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類推能力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相互交流、合作、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2、運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乘法的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運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乘法的簡便計算。

教具準備:電腦投影、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在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學習,已經知道了整數混合運算順序適用于小數,除此以外,還有哪些適用于小數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討整數乘法運算定律適不適用于小數(教師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師:誰來說說你們在整數乘法中學過了哪些運算定律、用定母表示。

生:乘法交換律:a·b=b·a,乘法結合律(a·b)·c=a·(b·c)乘法的分配律:(a+b)·c=ac+bc。(板書)。

0.7×1.2=1.2×0.7。

(0.8×0.5)×0.4=0.8×(0.5×0.4)。

(1.4+3.6)×0.5=2.4×0.5+3.6×0.5。

師:(手指算式)這些算式各說明了什么呢?

生1:第一行算式運用了整數乘法的交換律;。

生2:第二行算式運用了整數乘法的結合律;。

生3:第三行算式運用了整數乘法的分配律。

師: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這些算式說明了什么?

師:(板書)0.25×4.78×4。

請同學們認真地觀察,看看這道題能不能用簡便方便計算,怎樣算簡便,請把你們的思路在小組里相互交流。

(學生觀察,思考,再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參與其中,共同研討)。讓學生在班級匯報交流。

(教師隨著學生的歸納板書:看、想、算)。

師:現在請同學們用剛才總結的方法來計算這道題,看怎樣算簡便。

師:(板書)0.65×201。

=0.65×(200+1)。

=0.65×200+0.65×1。

=130+0.65。

=130.65。

師:(能把你的解題思路說給同學們聽聽嗎?

生1:我先找特殊的數201,因為201可以寫成200+1,再把200和1分別與0.65相乘,運用乘法分配律計算的。

(教師邊說邊板書,分解后再簡算)。

師:剛才,我們共同探討了兩種簡算技巧,有的同學還有許多簡算的技巧,同學們可以相互學習,請同學們再來看看下面兩道題,怎樣算合理簡便(讓學生獨立做)。

(電腦投影出示)32×1.25(4+2)×0.9。

三、拓展練習。

師:老師這里有三個數4、0.8、1.25請你們根據乘法的運算定律編式題,并說一說如何運用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四、總結全課,反思體驗。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請你運用正確合理的方法進行簡便計算。

1、必做題:

(4)1.2×2.5×+0.8×2.5(5)(0.8+0.2)×6.7。

2、選做題。

(1)99×1.45(2)99×1.45+1.45。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篇十

1、挖掘教材,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當中。

在導入部份用一組整數乘法算式讓學生進行簡便算法,然后,在整數數字中點上小數點,搖身一變成小數乘法,讓學生說怎么算?學生直接用上了簡便算法,教者提出問題:對于小數乘法,能應用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嗎?讓學生明白,猜想不一定是對的還需驗證,然后讓學生驗證。

這一設計,充分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把猜想驗證這種科學研究方法恰當的運用到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經歷了這一過程,收獲了一種思想,同時也閃爍著智慧的火花,學生的驗證,有的是通過計算兩個式子的結果得出的,有的是根據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驗證的,有的是根據小數的性質來驗證的,老師不是簡單的教教材,而是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這樣的設計更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生充滿求知的欲望。

2、注重非智力因素,讓學生感受成功。

教者整個課堂感情充沛,處處都閃爍著教者的教學智慧,板書的'習題,如看誰算得快,看誰算得巧,一個快字和巧字,體現了教者的用心,快樂填一填,巧手算一算,運氣題、眼光題這些習題,無不體現教材對情感的投入;教者對學生的評價,也是一個畫在黑板上的笑臉,加上恰當的評價語言,整堂課,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點點關注,感受到了一種成功的愉悅。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篇十一

簡介:ppt制作(1)提供視頻和授課講義同步播放,可個人和集體學習,猶如置身于課堂。

(2)閱讀教材多媒體化,是集圖片、動畫、聲音、視頻等為一體的一部多媒體教材,便于學生在網上閱讀。

(3)教師可靈活選取掃描圖(教材上黑白圖)、彩色圖片和實物圖片,制作自己的電子教案。此部分的內容查找方便、快捷。

(4)教師可將知識點的內容直接用于課堂教學或提取相關素材安插到自己的電子教案中。

相關課件: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篇十二

《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數學教科書第九冊的內容,學習的是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教學目標分為三類:

(1)知識目標:知道整數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對于小數加法同樣適用的,能運用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進行小數加減法的簡算。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計算的技巧,發(fā)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3)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做事認真,講求方法,注重實效。

在教學本課時,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遷移的認知規(guī)律,運用簡單的多媒體,創(chuàng)設貼近兒童生活的問題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表象。

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

1、競賽??紤]到本課屬于計算課,本身讓人覺得枯燥無味、學生缺乏興趣,學生的情緒可能較低落,為此本人臨時改變教學計劃,把口算題改為小組競賽,希望以此為切入點,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合作、競爭意識。

2、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教學時,我創(chuàng)設了圓圓買文具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幫助她解決問題,使學生感受到被信任、能做事情的快樂,不僅實現了角色轉換,喚起學生的主角意識,而且讓學生享受到助人的樂趣。計算時讓學生自行探究,從比較中得到簡便算法,這樣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缎抡n標》指出:必須讓每個學生學到有用的數學,數學的內容必須來自于學生的實際背景,讓學生從生活中提煉出數學模型。本課的教學從膽拋棄教材那枯燥無味的數字,而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提煉出數學知識,真正做到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篇十三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6頁的例5和“做一做”中的題目,練習二十七的第l一3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理解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運算。

學具準備:教科書第158頁的口算練習(6)的前14道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讓學生把書翻到第158頁,做口算練習(6)的前14道小題,把得數直接寫在書上,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教師:“誰能說一說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用字母怎樣表示?”

二、新課。

教師:“前面提到的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中的數都是什么范圍的數?”使學生明確這些運算定律都是在整數范圍內。接著讓學生回答下面的問題。

下面每組算式兩邊的結果相等嗎?

(4.7十2.6)十7.4?????????????4.7十(2.6十7.4)。

學生算完后,還可以讓他們再任意舉兩個這樣的例子,看看交換加數的位置,改變三個加數的運算順序后得數有沒有變化。

教師:“通過剛才的練習。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也適用。接著再提問:“現在我們知道加法的運算定律對小數也適用,那么相加的兩個數、三個l數的范圍都可以是什么樣的數?”使學生明確,加法的運算定律的適用范圍可以包括整數和小數。

2.教學例5。

教師出示例5,讓學生觀察例題有什么特點。并提問:“請同學們想一想,這道題怎樣計算簡便?你計算的根據是什么?”?.

然后讓學生獨立計算,并寫出每步的根據是什么運算定律。算完后,讓學生把書翻到第116頁.看例5的兩種算法。并提問:“你是怎樣計算的?你的算法與小林、小青的哪一種一樣?,你認為哪種方法簡便?”

可以讓學生多說一說,使大多數學生都明白,小青的算法簡便。接著再提問:“小青在計算時把0.6和3.4放在一起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7.91加0.09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告訴學生以后在計算時,能用簡便算法的要用簡便方法計算。

3.做第116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做第l題,可以提示學生,先觀察題中的三個加數.再根據運算定律填數:訂正時,指名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填的,根據的是什么運算定律:

做第2題,指定兩名學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學生自己做.教師巡視。輔導差生:訂正時,讓板演的兩名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根據什么運算定律。再了解有多少學生做錯了,讓他們說一說自己錯在什么地方,怎樣改正。

三、鞏固練習?:

做練習二十七的第1—3題。

1.做第l題,教師提示學生按題目的要求用簡便方法計算,再讓學生做??芍付▋擅麑W生到前面板演第二行的兩道題,教師檢查學生第4小題是怎樣計算的。訂正時,讓板演的兩名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尤其是第4小題,讓學生會用這種簡便方法即可,不必說出根據什么。

2.做第2題,做題前先提醒學生,要認真審題,先看能不能用簡便算法,再進行計算。教師巡視,輔導差生。訂正時提問:“哪幾道題不能用簡便算法?右邊第2小題是怎樣算的?”了解學生有沒有把右邊第2小題錯寫成“4.9十0.1一(4.9,0.1)”的.為什么錯,以便及時糾正。

3.做第3題,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

四、小結。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我們可以用哪些運算定律進行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篇十四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乘法運算定律的基礎上學習的,由于這是運算中的難點,所以只是大部分學生能很靈活地運用運算律,少部分學生時對時錯,對運算律的實質認識不夠。這節(jié)課可以說又是對運算律的復習鞏固,又是新知,是一節(jié)典型的利用舊知識遷移新知識的課,對學生再次能學習運算律是一次很好的熟練機會,它也是為以后學習分數簡便計算掃清障礙。

一、抓住“推廣”二字引導學生。

導入時,我用一組整數乘法算式讓學生進行簡便算法,125×79×8,23×101這是讓學生回顧熟悉運算律。學生匯報后,我在整數數字中點上小數點,變成小數乘法,125×79×0.8,23×10.1讓學生說怎么算?我先設陷阱,學生很容易推廣運用運算律,會用遷移的方法直接用簡便算法計算。我說學生太大膽,對于小數乘法,能應用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嗎?學生猜想肯定行,情緒高昂,激動,眼睛充滿堅定的眼神看著我。這時,我讓學生明白,猜想不一定是對的還需驗證。

二、放手讓學生討論驗證。

四年級學習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時,就是猜測、發(fā)現、驗證、運用的過程,學生很熟悉,所以放手讓學生同桌討論驗證,教師的作用只是引導點撥,決不把規(guī)律強加給學生。通過驗證,學生發(fā)現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確實適用。這一步教學能激起學生運用新知識的欲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本節(jié)課始終遵循著“猜測――驗證――應用”的教學主線,使學生始終親身體驗參與知識的結構過程,同時使學生明白:先猜測再驗證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科學世界觀養(yǎng)成的基礎。

三、針對關鍵詞,加以分析。

一部分學生常常搞混乘法結合律和分配律,我針對字母表示形式及具體實例應用后第二步的寫法區(qū)別,一一甄別,即乘法結合律是隨便打亂順序相乘,不能添加數,只是乘法;乘法分配律是外面的數分配進去,分別相乘,有乘有加。

四、學生找出與舊知的不同點。

應用整數運算定律是湊成整十、整百,很有規(guī)律,而小數中就是湊成整數。學生湊整過程常常出錯,這要求學生要有較強的數感,要有扎實的數學計算基本功。因此,加強口算訓練十分必要,也很關鍵,學生如果口算能力強,計算定律的應用也就簡單化,他們可以很自覺在想到口算,即會很自然地應用計算定律來解決問題了。因此,在平時應多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

不足之處:給學生驗證的時間不充分,個別學生沒完成,應該分工合作完成。學生以前學的小數加減口算不扎實,常出錯在運算上。針對這一現象我認為在練習課時要加以講解與訓練。運算律有個別學生不熟練,要加強指導。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篇十五

教學目的。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3.使學生知道在運算時應用了哪些運算定律,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指名說一說在整數乘法中學過哪些運算定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學生說出字母表達式或用語言敘述都可以.對說出字母表達式的學生,最好讓他們再說一說每個運算定律是什么意思.然后用課件結合具體例子進行說明。

二、新課。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篇十六

核心提示:《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教材104頁的例4以及相應的習題,學習的是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目標分為三類:(1)知識目標:經歷探索有限個例證使學生理解整數的運算...

教學目標分為三類:

(1)知識目標:經歷探索有限個例證使學生理解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同樣適用的過程,并根據數據特點正確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2)能力目標:在具體情境中,靈活應用加法運算定律解決實際問題,體會解決實際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在具體情境中,靈活應用加法運算定律解決實際問題,體會解決實際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教學難點:讓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小數加減法是否可以簡算,以及應用它解決相關的問題。

在教學本課時,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遷移的認知規(guī)律,運用轉化的數學思想和簡單的多媒體,創(chuàng)設貼近兒童生活的問題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表象。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

1、教學時,我創(chuàng)設了春季運動會的情景,通過有激勵性的四項技能競賽情境導入,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使學生自覺地進行小數加減簡便算法的探索活動,融入新知識的學習中。

2、我結合學生原來的生活經驗,大膽放手,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在學生獨立自行計算,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從求選手總成績不同的算法中比較、悟出整數加法定律在小數計算中同樣適用。通過情境中特設計的兩道都能用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和一道不能簡便計算的數據,使學生在有限個例證中證實了初步構建的數學模型,懂得能否湊成整數是判斷小數加減算式能不能進行簡便計算的`依據。

3、練習設計層次性。課堂練習是學生學習內容的重復反應或拓展,課堂練習能及時反饋不同層次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本課讓學生通過基礎知識的鞏固練習、新知的應用、開放題思維訓練使三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獲、有所悟,并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增強了學生學習信心。

4、在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與缺陷:如本課教學內容有數字的特殊性,如何根據學生生活創(chuàng)設趣味性、有效性、真實性的最佳的教學情境;計算課應怎樣駕馭課堂既體現自主學習,又不枯燥乏味;在獨立探索中有困難的學生應怎樣及時引導和幫助,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拋磚引玉,提升自我教學能力,是我本節(jié)課的目的。教海無涯,又因本人水平有限,本課堂教學難免存在著許多不足與問題,敬請各位領導、老師指點迷津,多多指正。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524485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