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實用2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11:08:12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實用22篇)
時間:2023-11-26 11:08:12     小編:書香墨

編寫教案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風格,以便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那么我們該如何編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呢?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教學目標,確保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其次,我們要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確保教學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還要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學習。此外,我們要關注教學評價,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編寫教案時,我們還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教案的編寫要簡潔明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同時,我們還可以參考其他教師的教案,學習他們的教學經(jīng)驗和做法。下面是一份詳細的教案示例,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發(fā)。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一

1、明白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明白手劃破后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相關圖片一張。

1、請幼兒觀察圖片,提問:

(1)這個小朋友的手怎樣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樣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

(3)什么東西會把手劃破?為什么?(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為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

(4)啟發(fā)幼兒回憶:自我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小結(jié):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nèi)ネ孢@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我?guī)砦kU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教學和生活。

3、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留意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zhèn)冢繛槭裁??(不能,因為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樣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后涂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yī)生處理。)。

(3)手包扎后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里,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教師、醫(yī)生換藥等。)。

小結(jié):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jīng)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為我們服務。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二

1、讓幼兒明白不能把馬路的空地當作游戲場。

2、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良好的禮儀習慣。

選出三名幼兒與教師排演情景劇,演示在馬路上玩耍的場景。

1、導入活動:

(1)師:"今日我們一齊來看小朋友表演的一個小情景劇。請大家一邊看,一邊想,表演中說了一件什么事情"。

(2)三名幼兒與教師排演一個簡單的情景。演示在馬路上玩耍的危險片段。

2、關鍵步驟:

(1)提問:"剛才是在哪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2)你認為小朋友哪點做得不對,他們應當在哪玩。

(3)如果小朋友約你到馬路上去玩,你會怎樣做。

3、示范后與幼兒團討:

(1)我們能夠選擇在什么地方游戲最安全。

(2)如果球之類的玩具滾到了馬路上,你該怎樣辦。

1、請小朋友重新改編剛才的情景小情景劇,并分組表演給大家看。

2、提問:我們在玩追跑游戲時要注意什么(要看周圍是否安全)。

3、活動反思。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三

3、初步養(yǎng)成必須的安全意識。

1、小兔、小狗胸飾若干,照相機。

2、編排情境表演(大班的哥哥姐姐)。

1、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兔媽媽(教師扮):這天天氣真好,小兔子們,媽媽帶你們出去玩??矗鞘钦l?(小狗)他們在干什么?(滑滑梯)。

2、觀看情境表演,向幼兒介紹滑梯及其玩法。

(1)狗媽媽是怎樣教小狗玩滑梯的?為什么要這樣玩?

(2)人多的時候就應怎樣玩滑梯?小結(jié):玩滑梯人多時要先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擁擠推拉。從樓梯這邊上去兩手扶好了,一層層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樓梯,爬到頂,坐穩(wěn)后,兩手扶著滑梯兩邊,兩條腿并攏,再滑下來。如果不這樣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確的動作,就會發(fā)生危險。

3、幼兒練習玩滑梯,教師指導幼兒按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1)兔媽媽:剛才我們看了小狗滑滑梯,你們會不會象它們那樣玩?

(2)兔媽媽: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再玩一遍?這次,你們玩的時候,媽媽給你們每個拍張照,看誰滑的好。(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動作,鼓勵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1.此活動宜安排在開學初進行,讓幼兒一開始就掌握玩滑梯的正確方法。

2.日常生活中幼兒玩大型運動器具時必須要有成人保護,引導幼兒正確地玩各種運動器械,逐步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四

幼兒園是人口密集場所,由于幼兒的年齡尚小,對地震災害等突發(fā)公共事件的能力較低,所以,幼兒園往往成為受災最為嚴重的地方。根據(jù)本園的實際,結(jié)合泉州市中小學校地震應急預案編制指南(試行)的要求編制本園的地震應急預案。

(一)應急指揮機構(gòu)組成。

幼兒園應急指揮設立應急總指揮和現(xiàn)場應急指揮,應急總指揮由園長許洪虹擔任,現(xiàn)場應急指揮由廖淑鳳副主任擔任。在原定總指揮或者現(xiàn)場指揮無法到達現(xiàn)場時,由許珍珍保教主任來擔任指揮人員。

應急總指揮的職責:負責組織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負責發(fā)布啟動或者解除應急行動的信息;開設現(xiàn)場指揮機構(gòu);向當?shù)卣蜕霞壷鞴懿块T通報應急救援行動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體事宜。

現(xiàn)場指揮的職責:全權負責應急救援現(xiàn)場的組織指揮工作;負責及時向總指揮部報告現(xiàn)場工作情況,保證現(xiàn)場行動與總指揮部的指揮工作協(xié)調(diào);當在疏散過程中突發(fā)緊急事件,如踩壓等,立即組織救援工作開展,并通報總指揮部。

此外指揮部還下設數(shù)個工作小組(具體體現(xiàn)在應急演練方案里)。

(二)地震應急疏散救援原則的確立。

按照統(tǒng)一指揮、反應迅速、措施落實、疏散有序、確保安全的原則來進行在校師生的地震應急疏散救援。

(三)人員疏散和應急避難。

1、當險情發(fā)生時由許洪虹園長發(fā)布疏散命令;

2、辦公室主要負責人林山水主任通知進行疏散的方法;

3、疏散人員數(shù)量全體師生及來訪人員;

4、疏散過程中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次生災害的發(fā)生;

5、科學設計疏散路線,盡量避免恐慌造成的次生災害;

6、對需要特殊照顧的群體的考慮(有殘疾的學生等)要做到周到。

7、做到讓所有在園師生熟悉關于疏散的有關信息,事先確定出通知師生疏散的方法、主要或者備用集合點、疏散路線和查點所有人員的程序。對于來園訪問人員有詳細的名單,并由幼兒園林玉王老師負責其安全。

繪制緊急撤離路線學生分流方案、指導緊急撤離的教職員工定點位置和臨時避難場所分配方案的示意圖,并設置有關標志。夜間保證照明充足,便于安全逃生。校內(nèi)設置指示標志,讓師生辨識逃生方向。

(四)自救互救。

1、指定林山水為醫(yī)療救助指揮人員,建立救護工作的統(tǒng)一指揮;確保重傷員的緊急護理及與醫(yī)院的協(xié)調(diào)工作。

2、通過任課教師的教育及開專題講座教給學生開展自救互救工作的常識。

(五)突發(fā)事件應對。

1、當出現(xiàn)人員被困,要注意保存體力等待救援。保存體力的方法有很多,不動不叫雖然不消耗體力,也不利于體能延續(xù)。被困者長期受困在狹小的面積內(nèi),腿腳不能自如舒展,如果長時間不活動,血液流通不暢,身體會麻木失去知覺。這時,被困者應當適當活動身體,按摩或有頻率、有節(jié)奏的活動都有利于身體機能維持。竭力講話、大聲呼喊會損耗體力,被困者求救時,應當利用種種途徑發(fā)出聲響,如敲石塊、吹哨子、拍手掌等。壓在廢墟下的被困者,最好相互聊天避免睡著。因為廢墟下空氣混濁、稀少,很容易一覺不醒。

2、地震后的火災更可怕。因此,避難之際首先要關掉液化氣開關,消除火源。只要有可能的話,要設法關掉煤氣總開關。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五

1、教育孩子認識什么是食物中毒。

2、使孩子認識食物中毒的危害及知道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一課時。

食物中毒情景表演、演示儀。

重點:引導孩子知道病從口入,教育他們有正確的飲食習慣。

難點:用自己的話能敘述自救方法。

1、導入語:

看小朋友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1)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來看一個表演,看看有誰,在干什么?后來怎么樣了?

(2)幼兒觀看一小朋友表演,內(nèi)容大致如下:

小朋友手里拿著一包膨化食品,說:“我今天在商店里買了一包膨化食品?!比缓螅蜷_食品袋吃這包食品,接著假裝肚子痛。

(3)引導幼兒討論:

師:這位小朋友怎么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肚子痛和不舒服的?

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幼兒:吃了這包食品就肚子痛了。

幼兒:老師,我有一次吃了一個爛蘋果,后來也肚子痛的,還拉肚子了呢。

小結(jié):看來小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想不想知道為什么會這樣?。?/p>

2、物中毒有哪幾種呢?師逐一介紹。

(1)夏天,天氣炎熱,各種病菌繁殖最快,這時候人如果吃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就會得痢疾、霍亂、傷寒等病。這種中毒叫細菌性食物中毒。

(2)中毒還有化學性的食物中毒。如:吃了沾有殘留的農(nóng)藥的蔬菜就會引起中毒。

(3)吃了有毒的動植物,也會這樣中毒,這種叫做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后,對人體健康有什么損傷呢?凡食物中毒,對人體的健康損傷是很大的,輕的可損傷腸、胃,嚴重的還會損傷肝、腎等器官,有的還可能會留下終身的病根……后遺癥。

3、發(fā)生食物中毒之后你應該怎樣做呢?

(1)馬上用手指輕攪喉嚨,把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

(2)多喝溫開水,促進新陳代謝,讓有毒的物質(zhì)快速排出體外。

(3)若出現(xiàn)發(fā)燒、上吐下瀉等癥狀,應立刻去醫(yī)院。

4、們怎樣才能防止食物中毒呢?

(1)瓜果食用前要浸泡、清洗干凈,去除上面的細菌和農(nóng)藥。

(2)不吃生的四季豆、發(fā)芽土豆等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

(3)不生吃海鮮、肉類,不吃編制、腐爛的食物。

(4)采購時注意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

孩子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了什么是食物中毒以及食物中毒后怎么辦。希望小朋友們能記住,防止食物中毒。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六

1、了解嚴重的地震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

2、了解地震發(fā)生的原因以及發(fā)生地震時的一些現(xiàn)象。

3、知道發(fā)生地震了不要驚慌,樹立自救意識。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知道在發(fā)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地震來了怎么辦》ppt。

一、導入,讓幼兒觀看地震錄像,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段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剛才我們看到的畫面,你們知道是發(fā)生了什么事嗎?(地震)。

3、教師:你從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師引導幼兒從房屋破壞、地面裂開、人員傷亡等方面進行描述。)。

教師小結(jié):視頻里面的地面劇烈的搖晃,移動,房屋一間一間的倒塌,人們紛紛竄逃,哭聲喊聲連成了一片。

二、引導幼兒理解地震的含義。

教師小結(jié):我們?nèi)祟愂巧钤诘厍虻谋憩F(xiàn)叫地殼,地殼不是靜止不動的,他像一個頑皮的孩子總是不停的運動,為什么我們感覺不到地殼在運動呢?那是因為他運動的慢,如果他運動力氣過大、過猛,地殼上的巖層就經(jīng)受不住里的沖擊發(fā)生斷裂,于是出現(xiàn)了地震!

三、結(jié)合ppt圖片,了解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1、教師:你們遇到過地震嗎?你在哪里見過地震。

教師小結(jié):我們這里沒有發(fā)生過地震,但是在其他地方發(fā)生過大地震比如我們中國唐山市在1976年發(fā)生過7.8級大地震,2008年在汶川縣發(fā)生了8級大地震,2010年玉樹發(fā)生了7.1級地震!2013年雅安發(fā)生7級地震。在國外也經(jīng)常發(fā)生地震。

2、教師:地震時有什么景象,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危害?。ɡ蠋熃Y(jié)合圖片講述)老師這里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小結(jié):地震了,會摧毀了所有的房屋,地震還造成了山體滑坡;造成了橋梁中斷;壓死壓傷了許多人;許許多多的人失去了親人,無家可歸,也有許許多多的小朋友成了孤兒!

四、引導幼兒學習自救的方法!

師:如果發(fā)生地震我們該怎么辦呢?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七

2、放煙花爆竹如果被炸傷應該做怎樣的緊急處理。

一課時。

課件放煙花爆竹及被炸傷的圖片、演示儀。

重點:知道被炸傷后做的緊急處理。

難點:學習放煙花爆竹的正確姿勢。

1、導入語:

放課件放煙花爆竹及看圖片。并提問:他們在做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

2、進入主題:

a、說話。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b、自救辦法記心上:

放鞭炮是很危險的事情,小朋友不要獨自放鞭炮。一旦不小心被鞭炮炸傷,要學會用正確的辦法自救。幼兒用書p47。

c、安全預防很重要:

看看下面的小朋友誰做的對?

d、大家快樂又健康:

如果你自己偷偷放鞭炮的時候,手背鞭炮炸傷了,你會怎樣做在你認為對的選項下面打?qū)μ枴?/p>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八

1、通過觀看視頻,初步了解地震及地震的危害。

2、學習正確的避震方法,初步掌握在幼兒園、家庭、戶外避震的應急方法。

3、體驗地震應急演練,提高自救自護能力。

掌握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識,并能在生活中正確運用。

ppt視頻音樂書包枕頭。

一、觀看地震視頻引入。

師:剛才我們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請小朋友們說一說吧。

2.師:什么是地震?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底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chǎn)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

二、觀察照片,幼兒交流。

三、學習正確的避震方法。

1、園內(nèi)地震逃生演練經(jīng)驗交流。

與幼兒一起回憶參加園內(nèi)避震逃生演練的經(jīng)歷。

小結(jié):在幼兒園發(fā)生地震時,保持鎮(zhèn)定,雙手抱頭或取物保護好頭部,蹲在課桌、鋼琴等下面,不靠近窗戶或懸掛物;等余震過后,在老師的帶領下順著安全疏散通道往大操場等寬敞的地方避震。

2、在家里發(fā)生地震時注意事項。

師:“平時在家中可以準備什么,當發(fā)生地震的時候,應該怎么做?”(避震應急包等)。

3、生活經(jīng)驗遷移之戶外避震。

“發(fā)生地震時,你在戶外,應該注意哪些安全?”

小結(jié):趕緊往寬敞的公園、草坪、空地撤離,不靠近電線桿、廣告牌等危險建筑物。

四、地震應急演練。(放音樂)。

1、游戲《地震來了》。

幼兒聽教師的指令地震演練,就地避震。

2、互相交流避震想法。

“現(xiàn)在參加地震模擬演練,你的心情怎么樣?你是怎樣避震的?誰的避震方法正確?誰的方法還需改進?怎么做會更安全?”

3、觀看《地震逃生篇》,梳理小結(jié)正確避震的自救方法。

整個組織過程中,運用的活動組織形式多樣,有現(xiàn)場避震模擬演練、有自由分散交流地震前后對比照片、有家庭避震錄像的分享……特別是在觀看幼兒在園模擬地震逃生演練的真實照片時,幫助幼兒馬上回憶起避震的正確方法;在觀看、互動、交流、演練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高漲?;顒又杏變毫私饬说卣鸬奈:Γ谜f出幼兒園、家庭、戶外三個不同場所避震的應急方法。串珠式的組織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幼兒學以致用,提高了自救自護能力。

但是,在幼兒就地避震,交流避震想法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進一步發(fā)揮自身的教育機智,及時觀察、捕捉幼兒就地避震的現(xiàn)狀,進行點評和引導。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九

設計背景:

根據(jù)《綱要》的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論依據(jù)和深遠的實踐意義。當前全球氣候異常,災害頻發(fā)。災害來臨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它的毫無防備。現(xiàn)在資訊發(fā)達,孩子們通過不同的媒介知道了“地震”,也對“地震”感到陌生和好奇。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地震中的自救方法:就近躲避。

2、在情景演練中,幼兒將自救知識轉(zhuǎn)化為自我保護能力。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6、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7、知道在發(fā)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活動準備:

警報音樂圖片視頻。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小朋友們,我們的.房屋,座椅等東西發(fā)生了抖動,你們猜猜誰來了?引入課題地震。

二、播放視頻:地震來了。

小結(jié):房屋倒塌、森林著火、海嘯、山體滑坡、人員傷亡。(定格畫面:人員傷亡。)。

提問:“人被倒塌的房子壓住了,小朋友你們知道地震時,房子是怎么倒的么?

提問:”房屋是哪一層先倒?想想看?!啊?/p>

教師實驗。(結(jié)果是一樓先倒塌)。

教師:”小朋友來親自體驗下。“。

幼兒實驗。

三、播放室內(nèi)自救視頻;。

小結(jié):地震發(fā)生時,樓上的人千萬不能往樓下跑和乘電梯,還不能跳窗。

提問:我們應該怎么做?幼兒回答。

四、情境演練:地震中的自救。

(一)室內(nèi)自救:

放置房屋、墻角、衛(wèi)生間等。

(二)室外自救:

1、提問:如果地震發(fā)生時,我們在室外,又怎么辦?(幼兒討論)。

2、請看視頻,學習室外自救知識。

小結(jié):原離建筑物、躲在空曠的地方、保護好頭部。

3、教師播放警報音樂,幼兒演練。

五、結(jié)束活動。

活動反思:

幼兒只有通過各種感官才能印象深刻地了解地震的有關常識,懂得自救的方法。

在本節(jié)課中,通過視頻、圖片的觀看極大地調(diào)動了幼兒的經(jīng)驗討論和演習活動幼兒能積極地參與,獲得了真實的體驗,急救箱的小游戲又讓幼兒懂得在生活當中應提前預備好急救物品,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十

情景表演法行為辨析法故事啟迪法。

1.讓幼兒明白一些和父母一同出游時的安全常識。

2.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潛力。

游玩時應注意跟爸媽不遠離。

陌生地,不亂去為安全要牢記。

兔子頭飾,提前組織幼兒排練情景劇。

(一)導入活動:

1.這天,我請來了兔媽媽和她的孩子(小灰、小白),她們要給小朋友們表演節(jié)目,請大家必須要仔細看喔。

2.邀請一位教師和小朋友一齊表演。

(二)關鍵步驟:

1.情境表演:

兔媽媽帶兩只小兔去森林里采蘑菇。媽媽告訴孩子們必須要在自我身邊,不要獨自到危險的地方去。小灰兔在媽媽的身邊采蘑菇,小白兔悄悄地離開了。它只顧自我去捉蝴蝶了,最終迷了路。兔媽媽找了很久才找到它,小白兔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以后,我再也不離開媽媽了?!?/p>

2.討論:

(1)兩只小兔誰做得對?

(2)我們和父母出游時應注意什么?就應怎樣做?

活動延伸:

1.可透過游戲?qū)τ變哼M行安全意識的禮儀教育。

例如:游戲《老貓睡覺醒不了》。

幼兒在貓媽媽身邊說兒歌:“老貓睡覺醒不了,小貓偷偷往外瞧,因為小貓愛游戲,悄悄走到外面去”小貓說完,輕輕離開媽媽,貓媽媽叫小貓,小貓快速回到貓媽媽身邊。

2.帶領幼兒出游,出游前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潛力。

1.家長帶幼兒出游前,給幼兒提出具體要求。

2.出游時,引導幼兒要注意安全,不獨自去危險的地方。

注意事項:外出時,要讓幼兒活動在自我的視線內(nèi)。

1.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huán)節(jié)最感興趣?為什么?

2.你認為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里?

3.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該如何改善?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十一

1、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地下巖層斷裂造成地震),以及預防地震傷害的方法。

2、模擬實驗,想象地球內(nèi)部運動及地震成因。

3、向?qū)W生進行科學自然觀教育,預防地震傷害。

多種顏色的毛巾、木棒、竹片、地震以及有關資料圖片、預測地震及預防地震傷害的資料。

想象地球內(nèi)部的運動、地震的成因。

1、觀看唐山、四川地震圖片,談論四川大地震。激發(fā)探索欲望。

2、思考地震的成因。用簡單的材料模擬地震。

用毛巾模擬巖層皺褶。平放在桌子上的幾層毛巾,兩手按住毛巾的兩頭,向中間擠壓,觀察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

把木棍壓彎、壓斷,看到什么?聽到什么?

地震成因。地下的巖石在地球運動的巨大壓力下,會發(fā)生變形,當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時,巖層就會突然的、快速的斷裂。巖層斷裂的地震波傳到地表就會引起地表的震動,這就是地震。

介紹避震小常識,地震來了怎么減災?

了解地震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搜集震前預兆資料。

三種地震:構(gòu)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介紹地震波、震源、震級、地震烈度、歷史上的幾次大地震。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十二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xx個防災減災日,其主題是“減少災害風險建設安全城市”。為了提高幼兒防災減災意識,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20xx年5月12日下午金山中心幼兒園組織了一場防震減災的應急演練。

演練前,老師帶領幼兒觀看了“防災減災知識”有關視頻,并通過“防災減災知識”圖片讓幼兒說出應怎樣采取營救措施,整個活動孩子們表現(xiàn)非常積極,對“防災減災知識”掌握牢固。

通過這次“防災減災知識”活動開展,引導幼兒掌握了防災減災知識,培養(yǎng)了幼兒從小增強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讓幼兒再次體驗到在緊急情況下如何做到不慌張,保護好自己,提高了應急避險能力。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十三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頭等大事。幼兒通過看電視、聽大人的講述對地震有一定的了解,但因幼兒年齡小遇到危險不知道怎么辦,大多會哭。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特組織此活動,培養(yǎng)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目標。

1、知道簡單的地震知識。

2、通過演習,訓練教師和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jù)幼兒園的環(huán)境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3、有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家長和教師共同收集報刊、雜志中有關汶川地震的資料或圖片。

2、課件:家庭、學校、戶外、公共場所避險視頻,

四、活動過程。

(一)出示地震后的一組圖片,激發(fā)幼兒興趣。

2、幼兒自由發(fā)表對地震的看法,教師邊引導幼兒把話說清楚。

(二)播放地震的課件,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1、看完后教師引導:地震是怎么產(chǎn)生的?

2、幼兒交流,教師邊引導幼兒把話說清楚。

4、幼兒自由發(fā)表。

5、師幼一起總結(jié)避險方法:不要慌,不要逃,也不要跳,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聽老師或者大人的指揮,就近找安全的小地方躲避,保護好頭部。等地面晃動小了再聽指揮疏散,撤離。如果是在一樓或平房就可以跑出到空曠的地方去。

6、那我們要怎么找安全的地方?什么地方安全?

7、播放視頻:在幼兒園、在家、在戶外、在公共場所怎么找較安全的地方躲避?請幼兒找出來。

8、幼兒小結(jié)不同地方怎么找地方躲避較安全。在幼兒園是蹲在桌子下雙手抱頭,再聽指揮疏散;在家用枕頭或被子蓋頭,就近在衛(wèi)生間、墻角、廚房、桌子下、床下等地方;在公共場所要跟著大人找到最近的桌子下、墻角等地方。在戶外就蹲在地上抱頭就行。

1、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提問:我們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中保護自己?幼兒討論尋找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雙手抱頭、上身向前彎曲,快速撤離)。

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并找出班級在緊急。

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撤離時要走圖中標注的路徑?使幼兒了解圖中標注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帶幼兒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啟發(fā)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cè)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幼兒下樓梯的路線是男生靠樓梯扶手,女生靠墻同時下樓。因為男女生的反映、運動能力相比較男生要強,分開可以提高逃離的速度,也可以給女生更多的行動空間)。

4、組織幼兒“實戰(zhàn)演習”。演練室內(nèi)避震及緊急撤離。如幼兒在撤離情況下出現(xiàn)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幼兒查找原因,再次演習,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五、活動結(jié)束。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十四

本班幼兒對水、火、電的安全意識較差,本課主要針對于火來開展動靜結(jié)合的游戲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掌握著火時自救的辦法。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加強幼兒對火的`安全意識。

教學難點:正確掌握著火逃生的辦法。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播放火警警報聲,問:是什么聲音?怎么了?

幼兒回答:火警的聲音,著火了。

2、教師:“是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著火了?!?/p>

二、活動過程。

1、播放碟片,讓幼兒仔細看。

2、看完后,教師問幼兒:這是哪兒著火了?

幼兒:幼兒園。

教師:那小朋友怎么了?

幼兒:有的哭了,有的在桌子下面。

教師:后來怎么樣了?

幼兒:老師讓小朋友排好隊,一只手拿著毛巾,一只手扶著欄桿排隊下樓。

3、教師重復講一遍故事:有一天在依依的幼兒園里突然起火了,依依班上的小朋友有的嚇的哭了,有的嚇的躲在桌子下面,這時老師叫小朋友們不要著急,不要慌,趕快拿小毛巾弄濕捂住鼻子和嘴巴排好隊彎著腰一個一個快速下樓,然后打119電話報警。

4、出示掛圖,和幼兒一起學習著火時應該怎么做。

(首先,不要慌張,不要到處跑;然后去取毛巾弄濕捂住鼻子和嘴巴;最后,排好隊彎著腰一個一個快速下樓,撥打火警電話119報警,注意報警時要說清楚地址。

5、學三字經(jīng)。

著火逃生。

著火時,勿擁擠。

濕毛巾,掩口鼻。

不慌亂,聽指示。

安全道,速逃離。

三、游戲。

1、下面我們就來學學著火逃生的辦法吧。

2、教師:著火了,快取毛巾弄濕捂住嘴巴和鼻子。(幼兒操作)。

3、教師:彎腰排好隊快速下樓,然后報警。(幼兒操作)。

重復玩2到3次,加深幼兒映像。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了解水和電的危險,做出正確的方法。

2、組織幼兒看關于消防員救火的電影,讓幼兒知道消防員的辛苦。

3、和幼兒一起討論,如果沒有電話怎么辦?(出去找路人借)。

教學反思。

不足:

1、幼兒說的太少,應該讓幼兒自己看圖說出逃生的方法。

2、安全知識太少,應該多講一些安全方面的知識,多看一點關于火災的碟片。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十五

1、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原因。

2、幫助幼兒掌握防止踩踏及發(fā)生踩踏事故后的自我保護方法。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關踩踏事件的錄像短片。

1、觀看踩踏事件的錄像短片,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原因。

(一)通過短片讓孩子們知道踩踏事故是由于人流量過大,過于擁擠發(fā)生的意外事故。

(二)教師提問: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踩踏事故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什么樣的傷害呢?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引導:因為他受的傷太過嚴重了,如果不能及時被送到醫(yī)院救治,有可能會導致殘疾甚至死亡哦。

幫助幼兒掌握一些火災發(fā)生時自我保護和自救的方法?

(三)小朋友,如果不小心發(fā)生了踩踏事故,我們該怎么做呢?

(四)教師對正確的做法進行小結(jié):

(1)發(fā)覺擁擠的人群向著自己行走的方向擁來時,應該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穩(wěn)住雙腳。切記遠離店鋪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傷。

(3)遭遇擁擠的人流時,一定不要采用體位前傾或者低重心的姿勢,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mào)然彎腰提鞋或系鞋帶。

(4)如有可能,抓住一樣堅固牢靠的東西,例如路燈柱之類,待人群過去后,迅速而鎮(zhèn)靜地離開現(xiàn)常。

2、出現(xiàn)混亂局面后怎么辦?

(1)在擁擠的人群中,要時刻保持警惕,當發(fā)現(xiàn)有人情緒不對,或人群開始騷動時,就要做好準備保護自己和他人。

(2)此時腳下要敏感些,千萬不能被絆倒,避免自己成為擁擠踩踏事件的誘發(fā)因素。

(3)當發(fā)現(xiàn)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馬上要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當帶著孩子遭遇擁擠的人群時,把孩子抱起來,避免其在混亂中被踩傷。

(5)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墻壁。面向墻壁,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后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3、危急時刻如何保持心理鎮(zhèn)定。

(1)在擁擠的人群中,一定要時時保持警惕,不要總是被好奇心理所驅(qū)使。當面對驚慌失措的人群時,更要保持自己情緒穩(wěn)定,不要被別人感染,驚慌只會使情況更糟。

4、事故已經(jīng)發(fā)生該怎么辦?

(1)如果發(fā)生擁擠踩踏事故,應及時報警、聯(lián)系外援,尋求幫助。趕快撥打110、999或120等。

(2)在醫(yī)務人員到達現(xiàn)場前,要抓緊時間用科學的方法開展自救和互救。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十六

1、知道在雪地上、冰面上要慢行,不去結(jié)冰的河面上、湖面上玩耍。

2、遇到危險是不慌亂,能用準確的方法自救、求救。

1、多媒體教學資源:(1)《可怕的冰窟窿》錄音和圖片;(2)被大雪覆蓋的馬路、結(jié)冰的路面等圖片。

2、幼兒用書第38-----40頁。

1、演示小實驗,讓幼兒理解的冰面易破裂,知道在冰面上玩耍的危險。

(1)演示實驗“易碎的冰面”:教師事先凍好一盆水,讓幼兒觀察冰面,用手或其他物品按壓或擊打冰面,讓幼兒觀察冰面破裂的過程,(有條件的可帶領幼兒直接到結(jié)冰的小水池邊做本次試驗)。

(2)引導幼兒討論:如果到結(jié)冰的河面和湖面上玩耍會有什么樣的危險?

(3)教師小結(jié):結(jié)冰的水面看上去光滑結(jié)實,其實非常容易破裂。如果在結(jié)冰的河面或者是湖面上行走和玩耍就容易使冰面破裂,小朋友容易掉在水里,非常危險。

2、教師講述故事:《可怕的冰窟窿》,引導幼兒了解自救、求救的方法。

(1)教師首先要完整的講述一邊故事。

(3)教師小結(jié):當湖面、河面結(jié)冰時,小朋友們要記住不到冰面行走、玩耍。如果不小心走到冰面上,發(fā)現(xiàn)冰面出現(xiàn)裂痕,要立即臥倒,匍匐(爬著)前進或慢慢朝岸邊滾動,同時要大聲呼喊,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得到救援。

3、出示多媒體教學資源:被大雪覆蓋的馬路、結(jié)冰的路面等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提問:冬天經(jīng)常會下雪,路面會結(jié)冰,在這樣的路面上怎樣走才是安全的?

教師小結(jié):在雪地或結(jié)冰的路面上行走要盡量穿防滑的鞋子;小心慢走,不追逐打鬧;過馬路更要緊拉大人的手,小心通過,防止摔傷,避免危險。

4、教師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第38-----40頁《冬天路滑怎么走》,討論并完成操作。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十七

讓幼兒了解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進行安全教育。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綠燈,了解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知道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

2、通過參與情境游戲活動,理解紅綠燈的作用,進行安全教育。

3、從小樹立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品質(zhì),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遵守社會交通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紅、黃、綠燈,了解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

2、難點:理解紅綠燈的作用。

活動準備。

紅、黃、綠燈圖片,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出示紅、黃、綠三個圓片,讓小朋友猜猜你想到了什么?引出活動主題,跟著小不點一起來認識紅綠燈。

二、認識紅綠燈:

看視頻課件提問題:

1、小不點他們來到了哪里?那么多車,要是撞上怎么辦?

2、紅綠燈是做什么的?

3、紅綠燈是怎么指揮交通的?

4、看看小不點他們在路口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你們知道什么是紅綠燈和斑馬線了么?

教師小結(jié):

小朋友坐車或行走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紅綠燈,綠燈可以走,紅燈不能走,過街的時候要走斑馬線,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要兩邊看一看,沒有車子才能過,要慢慢走,不能亂跑。爸爸媽媽在要牽著爸爸媽媽的手。

三、游戲:紅燈停、綠燈行。

玩法:老師當交通燈,一只手拿紅燈,一只手拿綠燈。其他小朋友開著車子過“馬路”時看紅綠燈,綠燈往前開,紅燈停下來,如違反罰停玩游戲一次。

四、學習兒歌:紅綠燈。

活動反思。

本節(jié)活動主要是從幼兒的興趣引導,先激發(fā)幼兒興趣,從而認識事物,在參與到游戲中領悟。

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學習氛圍濃厚,大部分幼兒都能在玩中認識到遵守交通的重要性。

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兒只注重于玩的過程,而沒能在過程中認識到游戲的真正意義。所以,如果再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在游戲中多讓幼兒討論,讓他們自己去傾聽領悟。

小百科:交通信號燈是指揮交通運行的信號燈,一般由紅燈、綠燈、黃燈組成。紅燈表示禁止通行,綠燈表示準許通行,黃燈表示警示。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十八

1.幫助幼兒掌握安全知識,從小樹立保護自我的安全意識。

2.設計安全教育課程,以豐富地震知識,提高防震意識與幼兒應對危險能力。

3.通過演練,讓幼兒懂得地震來時正確的避震、疏散方法,培養(yǎng)幼兒掌握正確的逃生要領,從容應對地震災害。

4.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5.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懂得正確的避震、疏散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幼兒從容應對地震災害的冷靜心態(tài)和逃生要領。

活動準備。

教學用具:

1.幼兒教師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傳掛圖,課件,地震視頻小簡段,愛心小背簍。

2.逃生小書包(手電筒,礦泉水,面包,打火機,刀子,繩子等)。

活動過程。

一、課前熱身。

老師帶領小朋友閉著眼睛聽音樂,讓幼兒感受地震來時天崩地裂的感覺,教師觀察小朋友的表情。

聽完音樂提問:

1.音樂表現(xiàn)的是什么聲音?(地震時的聲音)。

2.小朋友聽了音樂以后有什么感覺?(害怕)。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使幼兒知道遇到地震時不要慌,要聽從老師的指揮,有序的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fā)生。

那地震來了我們要怎么辦?------(幼兒討論問題)。

二、幼兒根據(jù)討論的結(jié)果按自己的方法進行演練,教師對幼兒的演練過程做觀察記錄。

三、教師對幼兒的撤離演練做評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講述觀察記錄,總結(jié)幼兒的演練效果(從幼兒的撤離路線和撤離時的動作進行評價)。

1.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

提問:我們在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當中保護自己?

(雙手抱頭,上身向前彎曲,快速撤離)。

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并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使幼兒知道圖中標記路徑為安全的并且為最近路徑。)。

3.帶幼兒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引導幼兒討論:怎么走到達安全地帶的路徑最快,啟發(fā)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按順序,聽老師指揮,不擁擠等。)。

4.組織幼兒進行演習,演練室內(nèi)緊急避震和撤離。若在演練過程中出現(xiàn)幼兒擁擠,無秩序老師要及時糾正并組織再次演練,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五、讓幼兒了解一些防震減災的基本常識。

1、自由討論,教師拓展。

a.如果在平房里,突然發(fā)生地震,要迅速鉆到床下、桌下,同時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等地震間隙再盡快離開住房,轉(zhuǎn)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時如果房屋倒塌,應呆在床下或桌下千萬不要移動,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b.如果住在樓房中,發(fā)生了地震,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墻之間最小的房間,如廁所、廚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間內(nèi)側(cè)的墻角,并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陽臺和窗下躲避。

c.如果正在上課時發(fā)生了地震,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內(nèi)亂跑或爭搶外出。靠近門的同學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后排的同學可以盡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墻的同學要緊靠墻根,雙手護住頭部。

d.如果已經(jīng)離開房間,千萬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東西。因為第一次地震后,接著會發(fā)生余震,余震對人的威脅會更大。

e、如果在公共場所發(fā)生地震,不能驚慌亂跑??梢噪S機應變躲到就近比較安全的地方。

f.如果正在街上,絕對不能跑進建筑物中避險。也不要在高樓下、廣告牌下、狹窄的胡同、橋頭等危險地方停留。

g.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應先設法清除壓在腹部以上的物體;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要注意保存體力,設法找到食品和水,創(chuàng)造生存條件,等待救援。

2、觀看圖片,演示課件,視頻。

3、教師補充講解正確的避險,逃生,自救方法。

4、通過觀看汶川,玉樹地震后全國支援幫助災區(qū)的圖片視頻,教育幼兒從小有關愛社會,關愛他人的美好心靈。

5.教師和小朋友一起疊祝愿星,祝福災區(qū)小朋友,把祝愿星投在愛心小背簍里。

六、活動結(jié)束。

總結(jié)本節(jié)主要內(nèi)容:地震來了怎么辦?

讓小朋友背起自己的逃生小書包在正確的演練一次,地震來了怎么辦。

教學反思。

一、設計意圖。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頭等大事。幼兒通過看電視、聽大人的講述對地震有一定的了解,但因幼兒年齡小遇到危險不知道怎么辦,大多會哭。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特組織此活動,培養(yǎng)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目標。

1、知道簡單的地震知識。

2、通過演習,訓練教師和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jù)幼兒園的環(huán)境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3、有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家長和教師共同收集報刊、雜志中有關汶川地震的資料或圖片。

2、課件:家庭、學校、戶外、公共場所避險視頻,

四、活動過程。

(一)出示地震后的一組圖片,激發(fā)幼兒興趣。

2、幼兒自由發(fā)表對地震的看法,教師邊引導幼兒把話說清楚。

(二)播放地震的課件,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1、看完后教師引導:地震是怎么產(chǎn)生的?

2、幼兒交流,教師邊引導幼兒把話說清楚。

4、幼兒自由發(fā)表。

5、師幼一起總結(jié)避險方法:不要慌,不要逃,也不要跳,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聽老師或者大人的指揮,就近找安全的小地方躲避,保護好頭部。等地面晃動小了再聽指揮疏散,撤離。如果是在一樓或平房就可以跑出到空曠的地方去。

6、那我們要怎么找安全的地方?什么地方安全?

7、播放視頻:在幼兒園、在家、在戶外、在公共場所怎么找較安全的地方躲避?請幼兒找出來。

8、幼兒小結(jié)不同地方怎么找地方躲避較安全。在幼兒園是蹲在桌子下雙手抱頭,再聽指揮疏散;在家用枕頭或被子蓋頭,就近在衛(wèi)生間、墻角、廚房、桌子下、床下等地方;在公共場所要跟著大人找到最近的桌子下、墻角等地方。在戶外就蹲在地上抱頭就行。

1、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提問:我們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中保護自己?幼兒討論尋找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雙手抱頭、上身向前彎曲,快速撤離)。

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并找出班級在緊急。

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撤離時要走圖中標注的路徑?使幼兒了解圖中標注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帶幼兒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啟發(fā)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cè)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幼兒下樓梯的路線是男生靠樓梯扶手,女生靠墻同時下樓。因為男女生的反映、運動能力相比較男生要強,分開可以提高逃離的速度,也可以給女生更多的行動空間)。

4、組織幼兒“實戰(zhàn)演習”。演練室內(nèi)避震及緊急撤離。如幼兒在撤離情況下出現(xiàn)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幼兒查找原因,再次演習,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五、活動結(jié)束。

地震是一種很可怕的自然災害,它還會引發(fā)其他很多災害,我們應該如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小學安全教育教案《防震減災》,更多教案請關注我們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wǎng)。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地震知識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地震帶給社會和人們的危害和影響,提高學生的防震意識。

2.通過對學生進行防震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正確對待突發(fā)地震,學會在突發(fā)地震面前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進行合理的自我防護,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防震減災的正確應對措施。

教學難點:

讓學生親身感受地震的危害,能夠在發(fā)生災難時采取有效措施。

教學內(nèi)容:

一、地震的產(chǎn)生。

地球可分為三層。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地震一般發(fā)生在地殼之中。地殼內(nèi)部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chǎn)生力的作用(即內(nèi)力作用),使地殼巖層變形、斷裂、錯動,于是便發(fā)生地震。

二、地震的危害。

汶川大地震。

5月12日14時28分04秒,8級強震猝然襲來,大地顫抖,山河移位,滿目瘡痍,生離死別……西南處,國有殤。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創(chuàng)約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

截至5月25日10時,共遇難69227人,受傷374643人,失蹤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難,17921名同胞失蹤,共有5335名學生遇難,1000多名失蹤。直接經(jīng)濟損失達8452億元。

三、地震的預兆。

1.地下水異常。

由于地下巖層受到擠壓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殼內(nèi)部氣體和某些物質(zhì)隨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發(fā)渾、變味等。

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

天雨水質(zhì)渾,天早井水冒,。

水位變化大,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2.動物異常。

震前一、二天,牛、馬趕不進圈,亂蹦亂跳,嘶叫不止,煩燥不安,飲食減少;一些豬羊不吃食,煩燥不安,亂跑亂竄;狗狂叫不止;雞不進窩,驚啼不止;鴨不下水;家兔亂蹦亂跳,驚恐不安;鴿子在震前數(shù)天驚飛,不回巢;密蜂一窩一窩地飛走;老鼠反應最靈敏,在震前一天至數(shù)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著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樹;魚驚慌亂跳游向岸邊,翻白肚等。

震前動物有預兆;老鼠搬家往外逃;。

雞飛上樹豬拱圈;鴨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麻蛇早出洞;魚兒驚慌水面跳。

3.地光和地聲。

地光和地聲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時,從地下或地面發(fā)出的光亮及聲音,是重要的臨震預兆。地震有“前震一主震一余震”的規(guī)律,要注意掌握。

四.如何做好防震工作。

1.做好防震演練。

提高學生的防震意識,明確地震時的疏散路線,當?shù)卣饋頃r,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撤離到安全地帶。

五.地震時的應急措施。

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nèi)結(jié)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

身體應采取的姿勢: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

學校避震。

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陽臺上去!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五.課堂總結(jié)。

教學后記:

通過對地震知識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地震帶給社會和人們的危害和影響,提高學生的防震意識。通過對學生進行防震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正確對待突發(fā)地震,學會在突發(fā)地震面前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進行合理的自我防護,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十九

根據(jù)《綱要》的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論依據(jù)和深遠的實踐意義。當前全球氣候異常,災害頻發(fā)。災害來臨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它的毫無防備。現(xiàn)在資訊發(fā)達,孩子們通過不同的媒介知道了“地震”,也對“地震”感到陌生和好奇。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設計了本次活動。

1、讓幼兒知道地震中的自救方法:就近躲避。

2、在情景演練中,幼兒將自救知識轉(zhuǎn)化為自我保護能力。

3、能積極參加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愿意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1、布置日常生活場景。

2、課件:地震來了、地震中自救方法的視頻、沙畫“為玉樹祈?!?。

一、引入課題:

出示捐款圖片,引出話題:因為玉樹發(fā)生地震了。地震是一種破壞性很強的災害。地震會造成哪些災害呢?我們一起來看視頻。

二、播放視頻:地震來了。

小結(jié):房屋倒塌、森林著火、海嘯、山體滑坡、人員傷亡。(定格畫面:人員傷亡。)。

提問:“人被倒塌的房子壓住了,小朋友你們知道地震時,房子是怎么倒的么?

三、演示房屋倒塌:

提問:“房屋是哪一層先倒?想想看?!?/p>

教師實驗。(結(jié)果是一樓先倒塌)。

教師:“小朋友來親自體驗下?!庇變簩嶒灐?/p>

小結(jié):“經(jīng)過我們的實驗,地震時,一樓最先倒塌。如果發(fā)生地震時,我們在一樓,應以最快的速度沖向室外,向空曠的地方跑。如果在一樓跑不出去的人和住在樓上的人應怎么辦?”

四、播放室內(nèi)自救視頻;。

小結(jié):地震發(fā)生時,樓上的人千萬不能往樓下跑和乘電梯,還不能跳窗。

提問:我們應該怎么做?

幼兒回答。

五、情境演練:地震中的自救。

(一)室內(nèi)自救:

放置房屋、墻角、衛(wèi)生間等。

(二)室外自救:

1、提問:如果地震發(fā)生時,我們在室外,又怎么辦?(幼兒討論)。

2、請看視頻,學習室外自救知識。

小結(jié):原離建筑物、躲在空曠的地方、保護好頭部。

六、為玉樹祈福,結(jié)束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的自救知識,當?shù)卣饋頃r不用怕!我們只有多學習和演練自救的方法,來保護自己。小朋友們,記得把我們今天學到的自救方法與家人、朋友分享,好嗎?”

教師:請小朋友們系上黃絲帶。欣賞沙畫作品:“玉樹祁?!?。

教師:“每一條黃色的絲帶里代表了我們對玉樹同胞的哀悼、思念、希望。

祁福表達了小朋友們對災區(qū)人民的良好祝愿,讓我們面向西北方向。(這是玉樹發(fā)生地震的方向)默默地祈福吧!”

地震是一種破壞性很強的自然災害,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防災意識,必須通過多媒體中的圖片、視頻讓孩子如臨其境,感受到地震來臨時的可怕!并且懂得一些自救的方法?;顒又?,以上目標已達到。在組織演示房屋倒塌環(huán)節(jié)中,我借鑒了日本防災教育專家的實驗。讓孩子通過實驗,知道地震時,房屋是從一樓最先倒塌。如果發(fā)生地震時,我們在一樓,應以最快的速度沖向室外,向空曠的地方跑。如果在一樓跑不出去的人和住在樓上的人應怎么辦?”自然導入下個環(huán)節(jié)。這個實驗脫離了說教,是活動的亮點。在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我通過欣賞沙畫作品:“玉樹祁?!?,讓孩子們?yōu)橛駱淦砀J辜仪楦械玫缴A!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銜接緊湊。不足的是自救環(huán)節(jié)中場景不夠真實,要是能有一個象日本的地震研究所的模擬地震場景中去體驗效果更好!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二十

1、明白進餐時菜湯潑在桌子上或身上時的簡單處理方法。

2、能根據(jù)圖片大膽講述畫面資料。

故事《碗里的湯潑了》。

1、教師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討論:湯潑了怎樣辦?

了解正確的處理方法。

教師小結(jié):吃飯時,湯潑在了桌子上,要趕緊把胳膊移開,以免湯把自我的衣服、袖子弄臟了,甚至燙傷了自我。

2、繼續(xù)聽故事,繼續(xù)討論:湯潑了怎樣辦?

教師:我們再來聽聽,這個小朋友的湯潑在哪里了?(湯順著桌子往下流。)他該怎樣辦?"來聽聽這個小朋友是怎樣做的?(讓開流下來的湯,再請成人幫忙。)教師小結(jié):湯潑在桌子上,又順著桌子往下流,小朋友要立刻讓開留下來的湯,以免湯把自我的衣服、褲子弄濕。然后,能夠請成人幫忙處理潑下來的湯。

3、教師總結(jié)。

教師:有時,因為小朋友不留意把桌子上的湯弄潑了,當大家遇到這種事時,首先要讓開潑下來的湯,然后再請成人幫忙。如果不讓開,湯就會弄濕自我的衣服,甚至會燙傷自我。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二十一

活動目標:

1、知道施工場所有許多建筑材料、大型機器,很危險,不能隨便進入。

2、了解更多的關于工地的知識,知道安全帽、安全網(wǎng)的用途。

3、擴展知識面,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本圖書,錄像帶。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錄象,了解建筑工地。

(1)建筑工地有什么?

(2)認識各種建筑工地上的安全標記和高大的施工機械,如:攪拌機、大吊車等。

2、給幼兒介紹有關工地的一些簡單知識。

(1)為什么叔叔們的頭上都戴著安全帽呢?

(2)為什么在房子的邊上有許多綠色的網(wǎng)?(可以防止磚塊、木材等物體從高處掉下來砸傷人。)。

(3)蓋房子前要干什么事情?

(4)房子外面的架子是怎么搭上去的?

(5)工地上有許多的沙子,我們小朋友可以到工地上玩嗎?為什么?

4、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建筑物的圖片,讓幼兒講一講自己最喜歡的建筑物。

5、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看圖說說。

(1)這是什么地方?

(2)小朋友在工地上做什么?

(3)這樣做對嗎?(請幼兒說說為什么)。

教師小結(jié):今天我們知道了許多關于建筑的事情,我們小朋友很愛動腦筋會提問題,但我們要記住工地是危險的,小朋友不能隨便到工地上玩。

幼兒園大班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篇二十二

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國第xx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減少災害風險,建設安全城市”。為預防地震這一自然災害的發(fā)生,我園組織了本次演練活動。

9時30分,隨著急促的警報聲響起,幼兒園立即啟動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預案,各相關教師即刻到達指定位置,全園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迅速疏散到安全集合地點。

整個演練過程無幼兒摔倒、碰撞等意外情況發(fā)生。演練結(jié)束后,我園就演練活動進行了總結(jié),分管安全工作的.朱園長指出了優(yōu)點和不足,并強調(diào)人人都要熟悉應急疏散線路、掌握正確的逃生、自護自救技能。

為了搞好這次防震減災疏散演練,幼兒園制定了《防震應急疏散演練實施方案》,組織召開了安全工作會議,安排了防震減災疏散演練活動相關事宜,明確了大家各自的職責,對安全逃生方法、路線、注意事項等進行了詳細的安排。各班班主任還給幼兒詳細講解了地震前的預兆、相關的逃生技巧及此次演練的注意事項和逃生路線。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5248426.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