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精選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16:18:06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精選19篇)
時間:2023-11-26 16:18:06     小編:文軒

教案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也是對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的具體體現。編寫教案前,教師應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準備和了解。以下是一些經過實踐驗證的教案樣本,希望對您的教學工作有所裨益。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一

負數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

1、電梯中的負數(出示課件)。

下面請同學看大屏幕,叔叔應該按哪個鍵?阿姨應該按哪個鍵?

2、存折上的負數。

3、方向問題(出示課件)。

我們繼續(xù)往下看,默讀題目,誰讀懂了,誰能填空?

4、課本p73例4(出示課件)。

請看這幅圖,我們以海平面為分界線,圖中高于海平面有兩點,低于海平面有哪幾點?用正、負數讀出圖中的數據。

5、劉翔跨欄的畫面(出示課件)。

認識他嗎?請你默讀信息,思考當時賽場風速每秒-0.4米是什么意思?誰能解釋一下?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二

1.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例,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

(2) 了解正數、負數的概念.

(3) 會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重點:理解相反意義的量,理解負數的意義.

難點:正確區(qū)分兩種相反意義的量,并會用正負數表示.

2.例、習題的意圖

通過補充的引例,復習回顧上一學段學習過的數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學習了整數和分數,然后通過觀察、分析p3的幾幅畫和圖表所列舉出的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通過分析正、負數與以前學過的整數和分數的區(qū)別與聯系,進而歸納出正、負數的概念.

例1為p5練習1,設置目的是強化學生對正、負數表示形式的理解.讓學生準確的認識和區(qū)分正數與負數.

在學生對正、負數的概念與表示形式掌握的基礎上,補充例2.例2是明確了哪一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則與其相反意義的量用負數表示.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如何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數量.并理解相反意義與數量的含義.進而利用課本p5觀察讓學生認識正、負數表示實際生活中的數量的意義和必要性.

補充例3是例2的延續(xù),在不明確哪一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的情況下,讓學生表示相反意義的量.通過例3的學習,訓練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義的數量,理解、體會正、負意義的相對性,并恰當的用正、負數表示.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補充例4則是對例3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的加強,通過訓練,讓學生說出正、負數所表示的實際意義,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正、負數的應用能力,逐步提升正、負數相對性和相反性的理解.

習題的設置是針對例題掌握情況的檢查.教科書p5練習(2)、(3)、(4)是針對例2而設置的.補充練習1檢查學生對相反意義與數量的理解.補充練習2是對例3的掌握情況的檢查.

3.認知難點與突破方法:

對于相反 意義及數量含義的理解,以及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是本課的難點.在教學中注意思維的層次,首先要讓學生明確數量指的是具體事物的多少.再分析是否是同一類事物,在是同類事物的基礎上確定是否是相 反關系.強化學生分析的層次性.在操作上,通過大量實際生活材料的分析和例2的學習讓學生對相反意義及數量含義建立一定的感性認識,教師及時的給予適當的歸納,讓學生建立初步的理性認識,最后通過練習1的判斷對錯進一步強化鞏固對概念的理解.

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過程中體現的正與負的相對性是另一個難點,通過例3的教學,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多角度認識具 有相反 意義的量,進而讓學生認識正、負的相對性,通過例4的教學強化進一步強化對正、負的相對性的理解.

通過回顧小學學過的數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學了整數和分數,然后舉一些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說明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我們需要引入負數.強調數學的嚴密性.

教師舉例:今天我們已經是七年級的學生了,我是你們的數學老師,下面我自我介紹一下,我的名字是***,身高1.71米,體重75.5千克,今年32歲,我們班有50名學生,其中男生23人,占全班總人數的46%,女生26人占總人數的53%.

問題1:老師在剛才的介紹中出現了幾個數?分別是什么?試將這些數按以前學過的分類方法分類.學生思考、交流后教師總結:整數和分數兩類.

問題2:生活中 ,僅有整數和分數就夠用了嗎?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歸納總結:以前學的數已經不夠用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需要引進一些新的數,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表示生活實際中數量關系.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上例中出現的這些數與以前學過的數的區(qū)別,進而歸納出正負數的概念.

補充例1:(1)下各數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1,2.5,0, -3.14, ,120,-1.732, .

正數前面的+號通常省略.了解正負數形式上的區(qū)別(符號不同),形成中的聯系(在以前學習的非0整數和分數前加上符號)

問題3:在整數前加上-號后這個數還是整數嗎?在分數前加上-號后這個數還是分數嗎? 使學生對正整數、正分數、負整數、負分數有初步的了解.

(2)指出(1)中的分數、整數.(為有理數的學習做鋪墊)

問題4:為什么要引出負數?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正數和負數分別表示怎樣的量?學生回答問題.(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數量)

補充例2:用正、負數表式下列各量.

(1)若把上升5m記作+5m,那么下降5m記作 .

(2)某人轉動轉盤,如果用+5表示沿逆時針方向轉了5圈,那么沿順時針方向轉了12圈表示為 .

(3)向南走5000米記作-5000米,那么向北走8000米記作 .

學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相反意義的量包含兩個要素:一是意義相反.如向東的反向是向西,上升與下降,收入與 支出.二是他們都是數量.

練習思考.書p5觀察,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指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例子.(檢查學生對相反意義的數量的理解程度.

補充例3:.用適當的數值表示下列實際問題的數量.

(1)某地白天的溫度是30℃,午夜的溫度是零下10℃.

(2)某出租車在 東西走向的大街上向 東行駛3km,又向西行駛了5km.

(3)一商店在一小時內收入200元,又支出150元.

(4)甲公司本月的銷售額增長13%,乙公司本月的銷售額下降了2.9%

本例題是一發(fā)散性問題,沒有規(guī)定哪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所以先要指明哪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其相反意義的量用負數表示.在解題中鼓勵學生的不同思維. 比如:若收入200元,記作:-200元,則支出150元記作+150元. 反之,若收入200元,記作:+200元,則支出150元記作-150元.進一步加深對正、負數相反性及相對性的理解.同時要明確,通常情況下,零上、增長、收入用正數表示,零下、減少、支出用負數表示.

補充例4:解釋下列各語句中表示各數量的數值的實際意義.

(1)七月份的物價比六月份增長了25%,八月份比七月份增長了-2.3%.

(2)經過綠化,我國沙漠化土地每年增長-4.5%.

(3)某倉庫上午入庫貨物-3500t.

(4)纜車上升了-78米.

(5)小紅這次考試分數比上次增加了+2分.

(6)盈利-300元.

分析:強調負數表示的是與其具有相反關系的量.(1)降低 2.3%,(2)降低4.5%,(3)出庫3500t,(4)下降7 8米,(5)增加了2分,(6)虧損300元.

1.p5練習(2)、(3)、(4)

補充練習2:判斷下列說法對錯:

a.向南走-60米表示向西走60 米.( )

b.節(jié)約50元與浪費-30元是互為相反意義的量( )

c.快與慢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

d.+15米就是表示向東走15米.( )

e.黑色與白色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

f.向北4.5米和向南8米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

補充練習3:用正負數表示下列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1)溫度上升3℃和下降5℃. (2)盈利5萬元和虧損8千元.

(3)運進50箱與運出100箱. (4)向東10米與向西6米.

1.課本p7 第1、2、3.

2.下面各數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3.如果一個物體沿東西方向運動,若規(guī)定向西為負,向東為 正,

(1)向東運動5米和向西運動10米各怎樣表示?

(2)-30米和50米各表示什么? (3)物體原地不動怎樣表示?

4.說出下列每句話的意義.

(1)小明在圍棋比賽中輸了-5盤. (2)今晚的氣溫升高了-3℃.

(3)電梯下降了-4層. (4)李華體重增加了-2公斤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三

1.正確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能簡單說出正數和負數的意義。

2.借助生活中的實例理解正數,負數的意義,體會負數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數應用的廣泛性。

3.通過有理數的學習,培養(yǎng)抽象思維能力、歸納與概括能力。

體會負數的意義,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教師展示教科書圖1.1-1并提出問題1:哪位同學知道這些圖片介紹的是什么內容?學生回答,教師補充說明數的產生與日常生活,生產實踐的關系,感受數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必要行。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受數的產生和發(fā)展離不開生活和生產的需要。

問題2:請同學們閱讀本章的.引言,你能回答其中的問題嗎?

學生思考并解釋。

2.觀察感知,理解概念。

問題3:根據小學的知識,你能指出上述例子中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嗎?

學生給出正確答案后,教師給出正,負數的定義,大于0的數叫做正數,在正數前加上符號“-”的數叫做負數。

問題4:閱讀課本第二頁倒數第二段,你能舉例說明什么叫一個數的符號嗎?

學生閱讀舉例,只要學生說出與課本不同的實例并說明它們的符號就表明他們看懂了這段話。

教師補充:有時,為了明確表達意義,在正數前也加上“+”號,正數的符號是“+”,負數的符號是“-”,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例題示范,學會應用。

課本例題,

提問:你是怎么理解例的?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問題情境,使學生學會正數與負數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方法,通過師生合作突破用正數,負數表示指定方向變化的量這一難點,通過不斷追問,引導學生逐步理解題意,重點是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詞。

選定一方用正數表示,另一方就用負數表示。

實際問題中,有時需要描述指定方向變化的量,如:本例中,進出口總額減少64%,表示為增長-64%,這就是說增長量是一個負數實際上是減少了,也可以說成“負增長”。

當數據沒有變化時,增長率為0。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及時總結、提煉出可以指導解答其他同類問題的一般性結論。

4.鞏固概念,學以致用。

練習:第三頁練習1,2。

設計意圖】鞏固性練習,同時檢驗用正數,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掌握情況。

5.歸納小結。

回顧本節(jié)課內容。

6.布置作業(yè)。

習題1.1第1.2.4題。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四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和現象。

2、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讀、寫負數,同時滲透“對應”和“集合”的數學思想。

3、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并進行分析的意識和能力。

4、進行德育滲透,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五

3、體驗數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深化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

難點正確理解和表示指定方向變化的量,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兩種不同意義的量,為了區(qū)分它們,我們用正數和負數來分別表示它們。

溫度計上的-2,0,3分別表示是么意義?

(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2)、2001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一年的變化情況是: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長7.5%.寫出這些國家2001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六

2、理解正、負數表示一對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并會表示。

會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用正、負數表示實際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體會正、負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

用正、負數表示實際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1、比比看誰快:

(2)把下列各數寫入相應集合里:

-10,6,―7,0,―2.25,―,10%,。

正數集合{}分數集合{}。

2、想一想: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七

可見,正、負數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得很廣泛,以后大家千萬要留心身邊的生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要學的數學知識。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就要下課了,你們過得高興嗎?說說有什么收獲?

看著你們舉起的手,大家都有所收獲。

哪兒不明白?

我們不僅學會了知識,還學會了思考問題。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討論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八

3,體驗數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正確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

知識重點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設計理念。

設置情境。

活中僅有這些“以前學過的數”夠用了嗎?下面的例子。

僅供參考.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

師:以前學過的數,實際上主要有兩大類,分別是整數和分數(包括小數).

問題2:在生活中,僅有整數和分數夠用了嗎?

請同學們看書(觀察本節(jié)前面的幾幅圖中用到了什么數,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并思考討論,然后進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氣象預報中的氣溫圖,地圖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圖,工資卡中存取錢的記錄頁面等)。

密性,但對于學生來說,更多。

地感到了數學的枯燥乏味為了既復習小學里學過的數,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

趣,所以創(chuàng)設如下的問題情境,以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

這個問題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自己看書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都應予以重視。

以上的情境和實例使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實例,使學生獲取大量的感性材料,為正確建立相反意義的量奠定基礎。

分析問題。

這些問題都必須要求學生理解.

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出示這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看書自學,然后師生交流.

強調:用正,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相反意義的量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它們的意義相反,如向東與向西,收人與支出;二是它們都是數量,而且是同類的量.這些問題是這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教師要清楚地向學生說明,并且要注意語言的準確與規(guī)范,要舍得花時間讓學充分發(fā)表想法。

舉一反三思維拓展經過上面的討論交流,學生對為什么要引人負數,對怎樣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舉出實際生活中類似的例子,以加深對正數和負數概念的理解,并開拓思維.

問題4:請同學們舉出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例子.

問題5:你是怎樣理解“正整數”“負整數,,squo;squo;正分數”和“負分數”的呢?請舉例說明.

能否舉出例子是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體現,也能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引負數的必要性。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九

3、體驗數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深化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

難點正確理解和表示指定方向變化的量,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兩種不同意義的量,為了區(qū)分它們,我們用正數和負數來分別表示它們。

溫度計上的-2,0,3分別表示是么意義?

二、自主探究。

(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2)、2001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一年的變化情況是: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長7.5%.寫出這些國家2001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十

3、體驗數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深化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

難點正確理解和表示指定方向變化的量,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兩種不同意義的量,為了區(qū)分它們,我們用正數和負數來分別表示它們。

溫度計上的-2,0,3分別表示是么意義?

(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2)、20xx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一年的變化情況是: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長7.5%.寫出這些國家20xx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十一

2.內容解析。

引入負數,將數的范圍擴充到有理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也是為了解決數學內部的運算、解方程等問題的需要.本課內容是本章后續(xù)的有理數的相關概念及運算的基礎.

通過實例引入正數與負數,既能讓學生感受負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又有助于學生了解正數和負數的意義,從而學會用正數、負數去刻畫現實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在刻畫現實問題時,通常將“上升”“增加”“盈利”等確定為正,相應地將“下降”“減少”“虧欠”等確定為負.

基于以上分析,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為: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能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教學目標。

(1)體會引入負數的必要性;。

(2)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正數、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目標解析。

(1)學生能自己舉出含有相反意義的量的生活實例,說明引入負數的必要性;。

(2)學生能借助具體例子,用實際意義(如“增加”與“減少”,“收入”與“支出”等)說明負數的含義.在含有相反意義的量的問題情境中,學生能用正數和負數來表示相應的量.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學生在小學已經學習了整數、分數(包括小數),即正有理數及0的知識,對負數的意義也有初步的了解,還會用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但他們對負數意義的了解非常有限.在一些比較復雜的實際問題中,需要針對問題的具體特點規(guī)定正、負,特別是要用正數與負數描述向指定方向變化的現象(如“負增長”)中的量,大多數學生都會有困難.這既與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有關,同時也因為這樣的表示與日常習慣不一致.突破這一難點,需要多舉日常生活、生產中的實例,讓學生通過例子來理解正數與負數的意義,學會用正數、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為:用正數、負數表示指定方向變化的量.

四、教學過程設計。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教師展示教科書圖1.1-1,并提出。

問題1哪位同學知道這些圖片介紹的是什么內容?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說明數的產生產生與日常生活、生產實踐的關系,感受數隨著社會發(fā)展而發(fā)展的必要性.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受數的產生和發(fā)展離不開生活和生產的需要.

問題2請同學們閱讀本章的引言.你能嘗試著回答一下其中的問題嗎?

學生思考并嘗試解釋.對于其中的問題(1),如果本地氣溫有低于0℃的情況,可以選擇自己所在地區(qū)的氣溫狀況進行描述.

【設計意圖】引言中的問題,有的學生憑生活經驗可以回答,有的不能回答.讓學生閱讀并嘗試回答,一方面讓他們感受在生活、生產中需要用到負數,另一方面讓他們知道,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學習新的數的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2.觀察感知,理解概念。

問題3根據小學的知識,你能指出上述例子中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嗎?

學生回答,給出正確答案后,教師給出正數、負數的描述性定義:

大于0的數叫做正數,在正數前加上符號“-”(負)的數叫負數.

問題4閱讀課本第2頁倒數第二段.你能舉例說明什么叫一個數的符號嗎?

學生閱讀,舉例.只要學生能舉出與課本上不同的例子,并說明它們的符號就表明他們看懂了這段話.

教師補充說明:一般的,正數的符號是“+”,負數的符號是“-”.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閱讀課文,以培養(yǎng)他們的讀書習慣.通過學生舉例,可以檢驗他們對這段課文的理解情況.因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是一種規(guī)定,所以老師直接說明,學生記住就可以了.

3.例題示范,學會應用。

(2)某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年的變化情況是: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加7.5%.寫出這些國家這一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提問:你是怎么理解例(1)的?

師生合作回答上述問題.估計學生解釋體重“增長值”的意義時會出現困難,教師可以在學生解釋的基礎上補充總結:體重增長值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負的.體重增長值為負數,相當于體重減少.

再提問:你能仿照第(1)題的解答,自己解決(2)嗎?

【計意圖】通過具體問題情境,使學生學會用正數與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方法,通過師生合作,突破用正數、負數表示指定方向變化的量這一難點.通過不斷追問,引導學生逐步理解題意,重點是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詞.

學生總結,師生共同補充、完善.要總結出:

(2)選定一方用正數表示,那么另一方就用負數表示;。

(4)當數據沒有變化時,增長率是0.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及時總結,提煉出可以指導解答其他同類問題的一般性結論.一般而言,我們習慣上把“上升”“盈利”“增加”“收入”等規(guī)定為正,把與它們相反的量規(guī)定為負.

問題6請同學們自己舉出一個能用正數、負數表示其中的量的實際例子,并給出答案.

【計意圖】讓學生用剛剛總結出的結論解決問題.

4.鞏固概念,學以致用。

練習:教科書第3頁練習1,2.

【計意圖】鞏固性練習,同時檢驗用正數、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掌握情況.

5.歸納小結,反思提高。

師生共同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并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1)你能舉例說明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嗎?

(2)你能用例子說明負數的意義嗎?

6.布置作業(yè):教科書習題1.1第1,2,4,8題.

五、目標檢測設計。

以下各數2014年07月08日-一帆風順-一帆風順祝大家健康快樂!天天都有好心情中,正數有;負數有.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十二

2、數學思考:體會數學符號與對應的思想。

3、情感態(tài)度:師生合作,聯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學習習慣。

進一步理解正、負數及零表示的量的意義。

理解負數及零表示的量的意義。

卷尺或皮尺。

活動1、復習正、負數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fā),為進一步學習做好知識準備。

活動2、活動安排使學生進入問題情境,加深對負數的理解。

活動3、舉例說明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4、鞏固練習掌握正數和負數。

活動1。

1、給出一組數,請學生說說哪些是正數、負數。

2、學生舉例說明正、負數在實際中的應用。

師生行為及設計意圖。

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讓一組同學任意給出一組數,另一組同學找出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正整數?負分數?復習正、負數的定義。

活動2。

1、各組派一名同學進行如下活動:按老師的指令表演,看哪一組獲勝。

2、分小組完成,用卷尺或皮尺量桌子的高度、桌面的長度和寬度,并將它們表示出來。(超出1米的部分用正數表示,不足1米的部分用負數表示。)。

師生行為。

1、老師說出指令:向前1步,向后3步,向前-2步,向后-2步。學生按老師的指令表演。

2、各小組派一名同學匯報完成的情況。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在活動中鞏固所學的知識。

活動3。

問題展示。

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千克,小華體重減少1千克,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的增長值。

2、20xx年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年的變化情況是:

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

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

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長7.5%,

師生行為及設計意圖。

在學生已初步掌握新知識的前提下,由問題1、2提高學生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4。

1、p6練習。

2、總結:這堂課我們學習了那些知識?你能說一說嗎?

3、作業(yè)p7習題1.14、7、8。

師生行為及設計意圖。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交流、完成練習。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這里的練習可以分散進行。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學生回憶、交流。教師和學生一起補充完善。教師要努力使學生自己回憶、總結、梳理所學的知識,將所學的知識與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緊密聯結,完善認知結構。

學生課后鞏固、提高、發(fā)展。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十三

2.進一步體驗正負數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深化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

正確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

(一)知識回顧和理解。

通過對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具有兩種不同意義的量,為了區(qū)分它們,我們用正數和負數來分別表示它們.

[問題1]:“零”為什么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呢?

學生思考討論,借助舉例說明.

參考例子:用正數、負數和零表示零上溫度、零下溫度和零度.

思考“0”在實際問題中有什么意義?

歸納“0”在實際問題中不僅表示“沒有”的意思,它還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如:水位不升不降時的水位變化,記作:0m.

(二)深化理解,解決問題。

[問題3]:(課本p3例題)。

【例2】(2)某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年的變化情況是:。

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

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

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長7.5%.

寫出這些國家這一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解后語: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寫出體重的`增長值和進出口的增長率就暗示著用正數來表示增長的量.類似的還有水位上升、收入上漲等等.我們要在解決問題時注意體會這些指明方向的量,正確地用正負數表示它們.

鞏固練習。

1.通過例題(2)提醒學生審題時要注意要求,題中求的是增長率,不是增長值.

2.讓學生再舉出一些常見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1990~1995年下列國家年平均森林面積(單位:千米2)的變化情況是:。

中國減少866,印度增長72,。

韓國減少130,新西蘭增長434,。

泰國減少3247,孟加拉減少88.

(1)用正數和負數表示這六國1990~1995年平均森林面積的增長量;。

(2)如何表示森林面積減少量,所得結果與增長量有什么關系?

(3)哪個國家森林面積減少最多?

(4)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你想到了什么?

閱讀與思考。

問題:1.直徑為30.032mm和直徑為29.97mm的零件是否合格?

2.你知道還有哪些事件可以用正負數表示允許誤差嗎?請舉例.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甲冷庫的溫度是-12℃,乙冷庫的溫度比甲冷庫低5℃,則乙冷庫的溫度是.

3.摩托車廠本周計劃每天生產250輛摩托車,由于工人實行輪休,每天上班的人數不一定相等,實際每天生產量(與計劃量相比)的增減值如下表:。

星期一二三四。

增減-5+7-3+4。

類比例題,要求學生注意書寫格式,體會正負數的應用.

(四)課時小結(師生共同完成)。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十四

(第1課時)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解正數與負數是從實際需要中產生的;

情感與態(tài)度:在負數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歸納與概括的能力

負數的引入和意義

創(chuàng)設情景,生活實例引入,觀察猜想,合作探究

(一)、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學生答后,教師指出:小學里學過的數可以分為三類:自然數(正整數)、分數和零(小數包括在分數之中),它們都是由于實際需要而產生的.

為了表示一個人、兩只手、……,我們用到整數1,2,……

為了表示半小時、四元八角七分、……,我們需用到分數1/2和小數4.87、……

為了表示“沒有人”、“沒有羊”、……我們要用到0.

但在實際生活中,還有許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說的自然數,零或分數、小數表示.

(二)、師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負數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溫度是零上5℃,最低溫度是零下5℃.要表示這兩個溫度,如果只用小學學過的數,都記作5℃,就不能把它們區(qū)別清楚.

它們是具有相反意義的兩個量.

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相反意義的量還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瑪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魯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 米,“高于”和“低于”其意義是相反的.

又如,某倉庫昨天運進貨物 噸,今天運出貨物 噸,“運進”和“運出”,其意義是相反的.

同學們能舉例子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提出:怎樣區(qū)別相反意義的量才好呢?

現在,數學中采用符號來區(qū)分,規(guī)定零上5℃記作+5℃(讀作正5℃)或5℃,把零下5℃記作-5℃(讀作負5℃).這樣,只要在小學里學過的數前面加上“+”或“-”號,就把兩個相反意義的量筒明地表示出來了.

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記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記作-155米;

運進綱物 噸,記作+ ;運出貨物 噸,記作- .

教師講解:什么叫做正數?什么叫做負數.

(三)、運用舉例 變式練習

例1 所有的正數組成正數集合,所有的負數組成負數集合把下列各數中的正數和負數分別填在表示正數集合和負數集合的圈里:

-11,4,8,+73,-2,7, , ,-8,12, - ;

正數集合 負數集合

課堂練習

任意寫出6個正數與6個負數,并分別把它們填入相應的大括號里:

正數集合:{ …},

負數集合:{ …}

1.北京一月份的日平均氣溫大約是零下3℃,用負數表示這個溫度

3.在下列各數中,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16,0,004,+ ,- , 25,8,-3,6,-4,9651,-0,1.

4.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200元表示什么?

7.一物體可以左右移動,設向右為正,問:

(1)向左移動12米應記作什么?(2)“記作8米”表明什么?

1.1.2正數和負數

1、知識技能:進一步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熟練掌握正負數的表示方法,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數學思考:體會數學符號與對應的思想。

3、情感態(tài)度:師生合作,聯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 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正、負數及零表示的量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負數及零表示的量的意義

習題引入:

1.給出一組數,請學生說說哪些是正數、負數。

2.學生舉例說明正、負數在實際中的應用。

【例1】

1、各組派一名同學進行如下活動:按老師的指令表演,看哪一組獲勝。

2、分小組完成,用卷尺或皮尺量桌子的高度、桌面的長度和寬度,并將它們表示出來。(超出1米的部分用正數表示,不足1米的部分用負數表示。)

【例2】

1 .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千克,小華體重減少1千克,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 月的體重的增長值。

在學生已初步掌握新知識的前提下,由問題1 、2提高學生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課堂練習: p5. 4 5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那些知識?你能說一說嗎?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學生回憶、交流。教師和學生一起補充完善。教師要努力使學生自己回憶、總結、梳理所學的知識,將所學的知識與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緊密聯結,完善認知結構。

p5 7 、8題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十五

1.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是從實際需要產生的;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

2.會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知道整數、分數的分類。

3.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滲透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思想。

教學重點:了解正數與負數是由實際需要產生的及會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難點:了解正數與負數是由實際需要產生的及會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一.自主學習(導學部分)。

1.在中國地形圖上,可以看到有一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圖上標有8848;還有一個吐魯番盆地,圖上標有-155(單位:米)。這種數通常稱為海拔高度,它是相對于海平面來說的。你知道海平面的高度通常用什么數表示嗎?請說出圖中所示的數8848和-155表示的實際意義。

2.你看過電視或聽過廣播中的天氣預報嗎?中國地形圖上的溫度閱讀。(可讓學生模擬預報)請大家來當小小氣象員,記錄溫度計所示的氣溫25c,10c,零下10c,零下30c。

為書寫方便,將測量氣溫寫成25,10,―10,―30。

3.讓學生回憶我們已經學了哪些數?它們是怎樣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

在生活中為了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產生了數1,2,3,為了表示沒有,引入了數0;有時分配、測量的結果不是整數,需要用分數(小數)表示。總之,數是為了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發(fā)展起來的。

二.合作、探究、展示。

號讀作負,如117.3,讀作負五,號是不可以省略的.

+號讀作正.如,讀作正三分之二,+可以省略不寫.

2.議一議。

有位同學說一個數如果不是正數,必定就是負數.你認為這句話對嗎?為什么?

4.例1指出下列各數中的正數、負數:

+7,-9,,-4.5,998,,0。

練一練:課本p13、23。

5.相反意義的量:

你能舉出幾對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嗎?

例2(1)如果向北8千米記作+8千米,那么向南走5千米記作什么?

(2)如果運進糧食3t記作+3,那么4t表示什么?

練習:課本p13/23。

6.統(tǒng)稱為整數。

統(tǒng)稱為分數。

三.鞏固練習。

1.比0大的數叫做______;比0小的數叫做_______;。

3.數3,-0.2,1,0,中,負數有個,正數有個.

4.觀察下面依次排列的一列數,它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請接著寫出后面的3個數。

(1)、1,-1,1,-1,1,-1,1,-1,,,,

(2)、1,-2,3,-4,5,-6,7,-8,,,,

5.小莉說:一個數,不是正數,必是負數。小明說:帶有-號的數就是負數,帶有+號的數就是正數。你認為他們的說法正確嗎?談談你的看法。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六.預習指導。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十六

能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能用正數或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二。過程與方法。

借助生活中的實例理解有理數的意義,體會負數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數應用的廣泛性。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正確理解負數的意義,掌握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的方法。

2.難點:正確理解負數的概念。

3.關鍵: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加深對負數意義的理解。

教具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四、課堂引入。

我們知道,數是人們在實際生活和生活需要中產生,并不斷擴充的。人們由記數、排序、產生數1,2,3,為了表示沒有物體、空位引進了數0,測量和分配有時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為此產生了分數和小數。

在生活、生產、科研中經常遇到數的表示與數的運算的問題,例如課本第2頁至第3頁中提到的四個問題,這里出現的新數:-3,-2,-2.7%在前面的實際問題中它們分別表示:零下3攝氏度,凈輸2球,減少2.7%.

五、講授新課。

(1)、像-3,-2,-2.7%這樣的數(即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做負數。而3,2,+2.7%在問題中分別表示零上3攝氏度,凈勝2球,增長2.7%,它們與負數具有相反的意義,我們把這樣的數(即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有時在正數前面也加上+(正)號,例如,+3,+2,+0.5,+,就是3,2,0.5,一個數前面的+、-號叫做它的符號,這種符號叫做性質符號。

(2)、中國古代用算籌(表示數的工具)進行計算,紅色算籌表示正數,黑色算籌表示負數。

(3)、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但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數。

(4)、0可以表示沒有,還可以表示一個確定的量,如今天氣溫是0℃,是指一個確定的溫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5)、把0以外的數分為正數和負數,起源于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正數和負數在許多方面被廣泛地應用。在地形圖上表示某地高度時,需要以海平面為基準,通常用正數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負數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例如: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為8844m,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為-155m.記錄賬目時,通常用正數表示收入款額,負數表示支出款額。

(6)、請學生解釋課本中圖1.1-2,圖1.1-3中的正數和負數的含義。

(7)、你能再舉一些用正負數表示數量的實際例子嗎?

(8)、例如,通常用正數表示汽車向東行駛的路程,用負數表示汽車向西行駛的路程;用正數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負數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用正數表示買進東西的數量,用負數表示賣出東西的數量。

六、鞏固練習。

課本第3頁,練習1、2、3、4題。

七、課堂小結。

為了表示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我們引進了負數。正數就是我們過去學過的數(除0外),在正數前放上-號,就是負數,但不能說:帶正號的數是正數,帶負號的數是負數,在一個數前面添上負號,它表示的是原數意義相反的數。如果原數是一個負數,那么前面放上-號后所表示的數反而是正數了,另外應注意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八、作業(yè)布置。

1.課本第5頁習題1.1復習鞏固第1、2、3題。

九、板書設計。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十七

3、體驗數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正確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

知識重點

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設計理念

設置情境

引入課題

上課開始時,教師應通過具體的例子,簡要說明在前兩個學段我們已經學過的數,并由此請學生思考:生活中僅有這些“以前學過的數”夠用了嗎?下面的例子僅供參考。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

師:以前學過的數,實際上主要有兩大類,分別是整數和分數(包括小數)。

問題2:在生活中,僅有整數和分數夠用了嗎?

請同學們看書(觀察本節(jié)前面的幾幅圖中用到了什么數,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并思考討論,然后進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氣象預報中的氣溫圖,地圖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圖,工資卡中存取錢的記錄頁面等)

學生交流后,教師歸納:以前學過的數已經不夠用了,有時候需要一種前面帶有“—”的新數。先回顧小學里學過的數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學了整數和分數,然后,舉一些實際生活中共有相反意義的量,說明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我們需要引入負數,這樣做強調了數學的嚴密性,但對于學生來說,更多地感到了數學的枯燥乏味為了既復習小學里學過的數,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創(chuàng)設如下的問題情境,以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

這個問題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自己看書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都應予以重視。

以上的情境和實例使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實例,使學生獲取大量的感性材料,為正確建立相反意義的量奠定基礎。

探究新知

這些問題都必須要求學生理解。

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出示這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看書自學,然后師生交流。

這階段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正數和負數的表示。

強調:用正,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相反意義的量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它們的意義相反,如向東與向西,收人與支出;二是它們都是數量,而且是同類的量。這些問題是這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教師要清楚地向學生說明,并且要注意語言的準確與規(guī)范,要舍得花時間讓學充分發(fā)表想法。

經過上面的討論交流,學生對為什么要引人負數,對怎樣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舉出實際生活中類似的例子,以加深對正數和負數概念的理解,并開拓思維。

問題4:請同學們舉出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例子。

問題5:你是怎樣理解“正整數”“負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的呢?請舉例說明。

能否舉出例子是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體現,也能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引負數的必要性。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十八

情感與態(tài)度:在負數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歸納與概括的能力。

負數的引入和意義。

創(chuàng)設情景,生活實例引入,觀察猜想,合作探究。

(一)、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學生答后,教師指出:小學里學過的數可以分為三類:自然數(正整數)、分數和零(小數包括在分數之中),它們都是由于實際需要而產生的.

為了表示一個人、兩只手、,我們用到整數1,2,

為了表示半小時、四元八角七分、,我們需用到分數1/2和小數4.87、

為了表示沒有人、沒有羊、我們要用到0.

但在實際生活中,還有許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說的自然數,零或分數、小數表示.

(二)、師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負數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溫度是零上5℃,最低溫度是零下5℃.要表示這兩個溫度,如果只用小學學過的數,都記作5℃,就不能把它們區(qū)別清楚.

它們是具有相反意義的兩個量.

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相反意義的量還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瑪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魯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義是相反的.

又如,某倉庫昨天運進貨物噸,今天運出貨物噸,運進和運出,其意義是相反的.

同學們能舉例子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提出:怎樣區(qū)別相反意義的.量才好呢?

現在,數學中采用符號來區(qū)分,規(guī)定零上5℃記作+5℃(讀作正5℃)或5℃,把零下5℃記作-5℃(讀作負5℃).這樣,只要在小學里學過的數前面加上+或-號,就把兩個相反意義的量筒明地表示出來了.

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記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記作-155米;。

運進綱物噸,記作+;運出貨物噸,記作-.

教師講解:什么叫做正數?什么叫做負數.

(三)、運用舉例變式練習。

例1所有的正數組成正數集合,所有的負數組成負數集合把下列各數中的正數和負數分別填在表示正數集合和負數集合的圈里:

-11,4,8,+73,-2,7,,,-8,12,-;。

課堂練習。

任意寫出6個正數與6個負數,并分別把它們填入相應的大括號里:

正數集合:{},

負數集合:{}。

1.北京一月份的日平均氣溫大約是零下3℃,用負數表示這個溫度。

3.在下列各數中,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16,0,004,+,-,,25,8,-3,6,-4,9651,-0,1.

4.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200元表示什么?

7.一物體可以左右移動,設向右為正,問:

(1)向左移動12米應記作什么?(2)記作8米表明什么?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篇十九

1.重點:正確理解正、負數的概念,能應用正數、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難點:正數、負數概念的綜合運用.

3.關鍵:通過對實例的進一步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正負數可以用來表示現實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533142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