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容感悟。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親子共讀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 家長讀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篇一
一棟寧靜、綠樹環(huán)繞的農舍,一個喜歡幻想、喋喋不休、性格倔強、長著許多雀斑的紅發(fā)小女孩,一對樸實、善良、又有菩薩心腸的兄妹……全都融在了這部感動億萬讀者的兒童小說中。
這本書主要記載了主人公安妮陰差陽錯被馬修和瑪麗拉兄妹領養(yǎng)了的故事。她有時因沉于幻想,在生活中釀成了若干個無傷大雅的差錯,鬧出了不少笑話。她就這樣健康地成長。她不死啃書本,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女王??茖W校畢業(yè),并獲得了進入大學深造的獎學金。然而,馬修不幸去世,瑪麗拉幾近失明,為了陪伴并照顧孤獨的老人,她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留在了當?shù)亟虝?/p>
合上書,我深深地陶醉了。閉上眼睛,雙手交叉放在腿上,我仿佛也融入到了綠山墻的農舍里。白紗一樣的薄霧慢慢消失,美麗的櫻桃樹,清澈的池塘,燦爛的玫瑰……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溫馨而祥和。
安妮,一個陽光、自強不息的小女孩,對生活充滿了愛,她就像一只快樂的小鳥,最后幸福地成為了一個亭亭玉立的花季少女。
樂觀向上的精神讓每個人都充滿了朝氣,悲觀低沉的人生卻是一潭死水。讓我們都像安妮一樣,從她身上汲取閃光點,在我們生活的每一處閃爍。
親子共讀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 家長讀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篇二
《綠山墻的安妮》的作者是加拿大作家蒙哥瑪麗,她寫出的書讀起來引人入勝。
主人公是安妮。安妮是一個身世凄涼的女孩,她舉目無親,但這并不妨礙她的天真活潑善良的天性。安妮喜歡遐想,喜歡與人交談——雖然是有很多廢話的。安妮是在11歲的時候被綠山墻島上的馬修和瑪莉拉收養(yǎng)。從此,她的人生道路有了轉折。安妮又用善良和直率贏得了不少的友誼,最終,憑靠自己的實力考上了大學,但是為了照顧病危的瑪莉拉,放棄了學業(yè),留在家鄉(xiāng)當了小學教師。
這是一個有關于孤兒長大成人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一波三折,貼靠實際生活。作品的主要亮點在于人物描寫和修辭手法運用得當,在以后的寫作生涯中,這兩點是可以運用于自己的作品當中的。
當然,從一個舉目無親的孤兒變成了德智雙全的大女孩,就好比烏云轉晴。人間也并不總是那么黑暗、世俗,命運之神會眷顧每一個人,所以,我們也要感恩世界,回報世界,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親子共讀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 家長讀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篇三
讀了《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我有了很深的感觸,安妮給我的印象就好像潔白的百合花一樣,從她身上我感到了自己的不足。
安妮富有想象力,膽子很大,可我卻在白天也不愿自己出門。讀到她因為把樺樹林想象成了一座可怕的森林,而不敢出去時,我感到她的想象力使她分不清現(xiàn)實和夢境了。最后她還是害怕地出去要紙樣了,這時我真佩服安妮,她戰(zhàn)勝了心中的恐懼,不像我,除非忘掉這個念頭,才肯出去。當我看到收養(yǎng)安妮的兄妹——馬修和瑪瑞拉在探討安妮參加晚會的衣著,馬修認為要給安妮買新衣服,瑪瑞拉反對時,我感到了馬修對安妮的愛和瑪瑞拉簡樸的精神。最后馬修還是托林德太太買了條裙子給安妮,安妮感到十分快樂,也感到了馬修對自己濃濃的愛。
安妮漸漸長大了,她感到快樂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去和好友去玩;與好友黛安娜的祖母約瑟芬奶奶交談;去城市參加商品展覽會;與大家上臺演出;排練話劇等等。我好羨慕她,有那么多的好事等她參加呢!安妮這種積極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當然,我也要改掉所有缺點,不斷進步,讓自己在各方面變得越來越好。
我覺得安妮從幼稚到成熟有一個很大的蛻變過程,有錯會改。一次次犯不同的錯誤,使她懂得愛是什么,幸福是什么,羞愧又是什么。讓我們以安妮為榜樣吧!請大家向安妮學習!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539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