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學中的一種整體規(guī)劃和組織活動的方案,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教案的設計要關注與學生的情感溝通和情感教育,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查閱了一些教學大綱和教材,小編整理了一些實用的教案模板,供大家下載使用。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篇一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1.自主識字。自主選擇讀書方式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識字方引導。
(1)換偏旁識字:慢—漫、篇—騙。
(2)偏旁歸類識字:哎、哄。
(3)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琳、娜。
(4)聯(lián)系學生生活識字:朗讀課文的“朗”
(5)編字謎識字:士兵的心(志)。
進行寫字教學時,做一做“原來是這樣”的發(fā)現(xiàn)問題的游戲。教師先做發(fā)現(xiàn)示范:示范書寫“哄、喝”兩個字,然后自言自語:“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寫好看,口字旁得寫得高一點,小一點。哦,原來是這樣??!”示范后,先讓學生臨寫一遍,然后請學生同位或小組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性的東西在全班交流。如,“另”原來是“拐”的一半呀!“朗”字左邊原來不是“良”!“提、題”是左右結構,“題”是半包圍結構,“題”字中“是”的“小腳丫”伸得好長?。≡趯W生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給以鼓勵、總結、概括,再引導學生書寫。
1、復習生字,繼續(xù)學習本課,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提問。
2、“動手做做看”是誰給我們的建議?為什么要強調動手做?自讀課文,思考這兩個問題。
1、結合交流以上問題,朗讀課文有關段落。
2、出示生氣和微笑兩張頭像,帶著“伊琳娜為什么生氣”和“為什么又笑了”兩個問題,自主讀書思考。讀出寫伊琳娜生氣和微笑的有關段落,說說對上面兩個問題的理解。在交流“伊琳娜為什么生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讀好小朋友、媽媽說的話。小朋友說的.話要用肯定、想當然的語氣。媽媽說的話要用鼓勵的語氣來讀。
3、圍繞“哄騙”引發(fā)爭辯:伊琳娜生氣地責怪朗志萬“哄騙”了我們,真的是“哄騙”嗎?結合課文說說理由。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fā)孩子動手操作的欲望;不過也要謹防生活中惡意的哄騙,提醒學生正確區(qū)別對待。
4、讀課文結尾朗志萬的話,說說應該怎么理解這句話。.教師提示下面幾中理解引導學生討論。
(1)科學家講的話,我們都應該盡可能地去試一試。
(2)我們要懷疑科學家講的話。
(3)當我們對科學家的話有懷疑時,一定要想辦法證實一下。
(4)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態(tài)度和思維方式。
5、再整體讀課文,想想伊琳娜聽了朗志萬的話以后,可能會說些什么?
積累自已對自已有幫助的詞和句。
你能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或老師說的、做的有不對的地方嗎?細心觀察,親自實踐,有禮貌地指出來。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篇二
1、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的含義。
3、能動手實踐,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疑問。
創(chuàng)設情境法、合作探究法
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樂于實踐的興趣。
理解“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边@句話的含義。
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敢于大膽質疑,動手實踐的能力。
魚缸、金魚、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裝有沙的小盆。
一課時
一、初讀設疑,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我們學習第七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7、動手做做看
師: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喜歡給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問題,今天他的問題又會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線勾出他提的問題,并讀一讀。
評析:上課伊始,教師提出的懸念就吸引住了學生,并相機提出了讀書要求。學生興致盎然,教室里一片朗朗的讀書聲。
生: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并勾畫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師:(學生學完以后)誰來讀讀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生:(一名男生站起來大聲朗讀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生甲:是因為魚的重量很輕,它浮起來,水就溢出來了。
生乙:是因為杯子很小。所以水會溢出來。
生丙:是因為魚占據(jù)了杯子的空間,所以水溢出來了。
生?。阂繼答~`案,就應該做做實驗!
……
評析:給學生充分說話的空間, 尊重學生的獨特見解。
二、動手實驗,解決疑問
生(齊答)好!
師:(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當場裝滿水)讓一名學生把魚缸里的金魚輕輕放入杯中,其他同學觀察實驗結果。
師: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結果是——
生:(興奮地齊答)水溢出來了!
師:做了這個實驗,你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很高興,知道了朗志萬說的話是不對的。
生乙:通過做實驗,我知道了如果自己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就要做實驗。
評析:尊重學生的心理需求,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形式,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沒有煩瑣的分析講解,而是充分滿足學生探究的欲望,讓學生自己在動手實驗、觀察中得出結論。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與自然學科相結合,語文教學活動化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
三、回歸課文,感情朗讀。
生:(找到伊琳娜對朗志萬說的話)小聲自讀,并陸續(xù)舉手。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體會,并讀給大家聽?
生甲:我覺得應該用生氣的語氣來讀這句話,因為伊琳娜覺得自己受了騙。(生用生氣的語氣讀。)
生乙:我覺得應該用質問的語氣來讀。(生大聲用質問的語氣朗讀這句話)
生丙:我覺得應該讀出急匆匆的感覺,因為伊琳娜一定是跑著去找朗志萬的,她想知道朗志萬為什么騙他們。(生用較急促的語氣讀這句話)
……
(師表揚他們讀出了自己的感受。)
師:他們的體會各不相同,也讀出了自己心中的獨特感受,讓我們像他們一樣,讀讀這句話,讀出自己的體會。
生:齊讀這句話。
師:課文中還有兩個小朋友,他們是怎樣說的呢?請同學們找到兩個小朋友說的話,同桌分角色練習讀一讀。
生:同桌分角色自由練習朗讀。
師:請一組同桌分角色朗讀兩個小朋友的話。
生:一組同桌起來朗讀。
評析:師讓其他同學評讀,把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生生互動,共同提高。
生甲:他們讀得很流利,但我認為第二個小朋友的話應該讀得肯定一點,像我這樣讀
(生大聲讀,師表揚他的自信與對角色的理解)
生乙:我還認為這兩個小朋友的話應該讀出想也不想的感覺來。
師引導:想也不想可以用我們學過的哪個詞來代替?
生答:不假思索、毫不猶豫!
(師相機指導,讓學生讀出自己的這種感覺)
生:分男女生讀這兩句話。
生:齊讀這兩句話。
師: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我也想加入你們的行列,和你們合作讀好這篇課文,你們愿意嗎
生:愿意!
(師導讀,生接讀)
師: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有一天給小朋友們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
生:“一個杯子裝滿了水……這是為什么呢?”
師:一個小朋友毫不猶豫地說——
生:“一定是金魚身上有鱗?!?/p>
師:另一個小朋友肯定的說——
生:“一定是金魚把水喝下去了?!?/p>
師:伊琳娜覺得他們說得都不對,于是回去問媽媽,媽媽鼓勵她說——
生:“動手做做看”
師:伊琳娜做了實驗,覺得朗志萬說的不對,她找到朗志萬,大聲質問他說——
生:“你為什么要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師:朗志萬聽了哈哈大笑,說——
生:“我不是……科學家說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評析:教師毫不吝惜地給了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
同樣是讀課文,一次次形式都不一樣,而每一次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同時,教師的激勵語言無疑為學生注入了催化劑,學生讀得那么投入,那樣認真,真正從學習中體驗到了成就感,自我價值和成功自豪感。教師領著學生一起讀書,既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和概括能力,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點,又凸現(xiàn)了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走向教材的新教學理念。
四、質疑過渡,深化認識
師:現(xiàn)在,你們贊同“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边@句話嗎?(師板書)
生甲:我同意這句話的說法,因為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
生乙:我也同意這句話,科學家也不是萬能的,也有可能出錯!
……
評析:沒有教師的說教,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從讀書、質疑、實驗、探究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得出正確的認識。教師合理地、科學地處理了文本與價值觀之間的關系。飽含哲理的話,一定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五、拓展實踐,深入探究
師:科學家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那其他名人說的話是否都是對的呢?
(向生出示亞里士多德的論斷:“兩個鐵球,一個十磅重,一個一磅重,兩個鐵球同時從空中落下,十磅重的一定先著地?!保?/p>
生:自由發(fā)表對論斷的看法(氣氛十分熱烈)
師:看來,對這個論斷,大家都有疑問,用什么方法解決現(xiàn)在的疑問呢?
生:做實驗!
師:提出實驗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做實驗,把裝有沙的小盆放在課桌底下,實驗者兩只手腕放在課桌邊緣,以盡量保證兩個鐵球處于同一高度,然后在一名同學的口令聲中同時將鐵球放下。其余同學觀察實驗結果。做實驗至少兩次以上,才能填寫實驗報告。
生:以小組為單位做實驗,并填寫實驗報告。(師巡視)
(學生填寫實驗報告后,師讓小組代表匯報實驗結果)
生甲:我們的實驗結果是兩個鐵球中小的先著地。
生乙:我們的實驗結果和他們不一樣,是大的先著地。
生丙:我們的實驗結果是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生:(迫不及待地)想!(師出示題目為《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短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讀)
師:用波浪線勾出實驗結果,橫線勾出人們從伽俐略做實驗這件事中明白的道理。
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短文,并勾畫^答~`案。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篇三
1.通讀全文,正確辨析字形、掌握生字詞。
2.理解朗志萬所說“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有是對的?!边@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3.指導學生從伊琳娜的實驗中來體會動手實驗的好處并適時引導學生學習好善于動腦、動手、講求實踐真理的好品質。
1.理解科學家朗志萬話中的含義。
2.培養(yǎng)學生勤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課時劃分:一課時。
預習作業(yè)
1.通讀感知全文、自學生字詞。
2.收集有關實踐出真理的名人事例小故事。
一、談話導入
啟發(fā):大家還記得《小馬過河》的故事嗎?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生a:講了小馬開始不敢過河,其后經(jīng)過自己實踐終于過了河。
生b: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都要親自試一試才知行不行。
過渡:說得真好,小馬正是在媽媽啟發(fā)下才明白了這個道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新課的主人公伊琳娜也正是一位愛動腦,求真知的孩子,我們就來看看好是怎么做的。
2.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二、感知全文,疏通生字詞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引導借助字典及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字詞。讀準字音。
2.生質疑,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師生協(xié)作完成。
漫出:流出來,過多了。
鱗:魚類身體上的一塊塊小鱗片。用于護身游動時使用的。
哄騙:欺騙,瞎起哄。
3.著重指導個別易錯字形。
鱗:左右結構,右下角為“夕”與“ ”。
漫:換部首比較“慢、蔓”。
娜:換部首比較“哪”。
4.師范讀全文。
5.分角色朗讀全文(女生讀伊琳娜語言,男生讀朗志萬語言)。
三、再讀課文,討論理解
過渡:大家讀了課文,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朗志萬出難題考同學們。
啟發(fā):說得真好,朗志萬出了一道什么樣的怪題?
生:杯里放一條金魚為什么水不會漫出?
過渡:朗志萬為什么要提出這道怪題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2~7自然段。
1.出示討論題:
(1)朗志萬提出這道題后同學們怎么做?伊琳娜又是怎么做的?
(2)結果一樣嗎?從伊琳娜的言行中你們明白了什么?
(3)朗志萬的話是什么含義?
2.分小組討論、交流。
師相機適時巡視、指導。
過渡:剛才大家都講座得很認真,現(xiàn)在請你們自由作答,你讀懂什么內容大膽講。
3.生自由匯報。
生a:老師我想解答第一題,同學們都紛紛猜測是由于魚鱗起作用或者是金魚把水喝了才會讓水不漫出。而伊琳娜卻不贊成,她經(jīng)過媽媽提示后親自做了實驗來證明。
啟發(fā):說得真棒,還有誰來說。
生b:老師,我從伊琳娜的行為中知道了如果遇到難解的問題。只要我們肯實踐還是可以得到真理。
生c:老師,我知道了無論什么事都不能盲聽盲信,有疑問時要勇于實踐獲取真知,就像小馬媽媽說的“凡事都要試試才行”。
……
小結:大家都說得真好。的確,當你有疑問或遇到疑難問題時不可偏聽偏信,而應該用實踐來檢驗。
4.出示朗志萬的話,齊讀。
啟發(fā):朗志萬最后對伊琳娜所說的話是什么含義?
生a:我從他話中明白了只有親自實踐后才能知道真相到底怎樣。
生b:我從中明白了不能因為他是某個名人而認為他們的話都對而全信,應當憑著自己的頭腦,用實踐來檢驗才會得到真理。
四、延伸教育
1.生自由講述收集的小故事。
2.你們從這些小故事中受到什么啟發(fā),今后遇到問題你們會怎么辦?
生a:我也要像伊琳娜那樣多動腦、動手。
生b:我會親自去做做。
生c:如果不能親自做,我也要找有關資料來證明。
……
五、總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同學們當我們遇到難題時,不要灰心,也不要偏聽偏信或聽信權威,而就多動腦,動手親自去實驗下,相信真相會在你們的手中。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篇四
1、 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3、 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1、 識字寫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杯子,金魚。
1、談話:小朋友們,當你們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問題,你們是怎么做的?(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隨機評價。)
2、今天,老師要向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伊琳娜”,生讀)。伊琳娜遇到疑問的時候是怎么做的呢?(板書課題:動手做做看)生齊讀課題。
1、輕聲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大意。
2、自主識字。借助拼音識字,選擇恰當?shù)姆椒ㄓ涀?,把記不住的字標出來?/p>
3、合作識字。
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已經(jīng)記住的生字。
討論:不好記的生字怎樣記?
4、全班交流。
小黑板出示生詞,指名教讀,齊讀。
開火車讀生字,糾正字音。
還有哪些字記不住?
引導:
學生再次觀察難記的字,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抽讀生詞,檢查識記生字的情況。
小結:只要仔細觀察,再難的字都能找出記的好方法來。以后小朋友就可以通過這樣的游戲來記生字。
5、指名分段讀課文。認真聽,注意別人有什么優(yōu)點值得學習,有什么不足需要提醒。
1、默讀課文,用“ ”勾出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2、指名讀朗志萬提出的問題。小黑板或課件出示這段話,指導讀出問話的語氣。
3、討論:你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
和身邊的伙伴交流。在全班發(fā)表意見。
1、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2、 出示“我會寫”中的生字,口頭擴詞。
3、 指導生字書寫。“我教你寫”
你認為哪些生字難寫?
對于同學提出的難寫的字,你怎樣教大家寫好?(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在互教生字書寫的過程中逐漸掌握規(guī)律)
4、書寫生字,互評互改。
大家對這個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文中的幾個小朋友是怎么想的,誰的答案對呢?我們下節(jié)課接著討論。
1、 出示生詞,指名認讀。
2、 回憶課文內容:科學家朗志萬提出了什么問題?
指名答后,出示這段文字,齊讀。
過渡:上節(jié)課同學們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們就去看看這幾位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1、 分組學習,提示步驟:
組內成員分段讀課文,了解文中小朋友的看法。
說說他們的意見,分角色朗讀。
你同意誰的.意見,說說你的理由。
2、 交流意見,朗讀體會。
重點引導:
做實驗驗證伊琳娜的話。
朗讀第六自然段伊琳娜的話,想想她為什么生氣。
朗讀第七自然段朗志萬的話,想想伊琳娜為什么又笑了。(理解朗志萬的用意,知道科學家說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我們不要迷信權威,遇事應動手實踐。)
3、 分角色朗讀課文,想:課文里的小朋友你喜歡誰?為什么?
1、 引讀重點句段,再次強化理解。
“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出一個奇怪的問題——(生讀問題),伊琳娜在媽媽的引導下親自做了實驗,發(fā)現(xiàn)結果和朗志萬說的完全不同,于是她生氣地問朗志萬——(生讀問話),朗志萬聽了反而哈哈大笑,說——(生讀朗志萬的話)?!?/p>
2、 啟發(fā)想象:伊琳娜聽懂了,也高興地笑了。想一想,她會說什么?思考后自由發(fā)言。
3、 練習寫話:把你想到的話寫下來,再讀給你的好朋友聽一聽。
1、 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讀后的感受講給父母或伙伴聽。
2、 動手做做課文中的實驗,還可將放入水中的物體變一變,仔細觀察,漫出水的多少和物體的什么有關。
3、 與伙伴合作編演課本劇。
(至少選做一項)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篇五
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動手不動腦,事情辦不好;動腦不動手,啥也辦不到。動手又動腦,才會有創(chuàng)造。
設計意圖:這是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上已學的一首兒歌。采用孩子們喜愛又熟悉的兒歌導入,實現(xiàn)新舊知識遷移,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輕松愉悅的情境,引起孩子對課堂學習的濃厚興趣,而且對所要學習的新課也興趣大增,會有主動學習的愿望。(新課標指出——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愿望,這樣能更好地實現(xiàn)學生學習主體角色轉換)
1、請小朋友分段朗讀課文,盡量讀正確;其余同學認真聽,聽出讀的同學是否讀正確,聽完后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篇課文講了誰的什么事。(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無論是讓學生的讀還是聽,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不僅是要自己能讀懂課文,還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2、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讀完之后劃出你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設計意圖: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無論在課堂中有什么樣的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主,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學習,使學習對他們來說成為一種樂趣。同時關注學生的差異,讓他們自己找不認識的字,這樣的學習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性。
3、老師用多媒體把生字朋友請到了大屏幕上,開火車讀、齊讀生字,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邊識字邊鞏固識字方法,采用各種方式識記生字,說說你是用什么好的方法記住他們的。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檢查學生的認字、識字情況,充分肯定每個學生識字的方法,給他們鼓勵和自信。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課文的小主人公是誰?她遇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問題?
1、在課文中找一找,奇怪的問題是什么?奇怪在哪里?“滿”與“漫”一樣嗎?有什么不同?按他所說,放進一條金魚,“卻不是這樣”,“這樣”指的是什么?那么結果是什么?這個問題是誰提出來的?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樣的人才能稱之為科學家?朗讀科學家的話,前兩句讀出肯定的語氣,第三句讀出提問的語氣。
設計意圖:以問題串聯(lián)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抓住重點的字詞理解科學家的話,從整體上讓學生知道這個奇怪的問題為什么“奇怪”。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技能。
2、當科學家提出這個問題之后,小朋友們各有什么反映?
設計意圖: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接受知識主要是以直接的感受和經(jīng)驗為主,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讓學生理解當時小朋友的反映,這樣更為生動形象一些。
設計意圖:新課程改革中強調知識的學習和對問題的理解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讓他們從把課文中的事例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當自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會是怎么來處理的?把自己的行為與課文中的主人公進行比較。
設計意圖:通過角色轉換,讓學生將文中情景置于生活中,進行思維和語言表達訓練。朗讀并理解媽媽的話,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基本主體。
1、孩子們,你們相信她的實驗嗎?那你想怎么辦?
設計意圖:結合本文所學的內容讓學生也親自動手實驗一下,檢驗文中的小姑娘做的實驗是否是對。讓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實踐的科學意識。新課改中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不僅有想法,更要有行動。
2、(做實驗)你看到了什么?想說點什么?科學家一開始在我們的心目中是那樣的偉大,小朋友是那么的崇拜他,但是他卻告訴小朋友們一個錯誤的答案,伊琳娜越想越生氣。那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她生氣了?設計意圖:將課文中的實驗在課堂上重現(xiàn),讓學生通過自己所看到的實驗和自己的仔細觀察看到的結果,來用事實證明科學家的話是不對的,從而讓學生有一種成功感。
1、伊琳娜的實驗結果和科學家說的一樣嗎?這時她心里怎么樣?生氣了的表情是怎樣的?說話的語氣會是怎樣的?她生氣的時候的表情會是怎樣的?會怎么說?朗讀課文中伊琳娜生氣了說的話,讀出生氣、質問的語氣。
2、科學家真的是在騙我們小朋友嗎?(不是)那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他的目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學生應該能夠理解科學家當時為什么要“欺騙”小朋友,從而讓他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不管什么事,只要是自己有懷疑就要親自動手做做看。
3、聽了他的話,伊琳娜還會生氣嗎?為什么笑了?可能會說什么?
4、分角色演讀課文,師生共同再現(xiàn)課文情景。
設計意圖:新課標中指出,讓學生充分的體驗,讓他們有體驗的過程。在學完了課文之后,在這里就設計了這么一個環(huán)節(jié),形象再現(xiàn)課文內容,再一次從整體上讓學生來把握課文所講述的內容,給學生一個完整的感受和反饋的過程。
1、教師表情講述《小馬過河》的故事,讓孩子們再次感受親自實踐的重要性。
2、說一說:學了課文,聽了故事,你明白了些什么?
設計理念:通過說一說,讓學生充分表達,并引導學生表達完整,一方面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訓練學生的對文章內容和思想的概括、理解能力,從說中更加深對文章中科學思想、科學精神感悟,以完成本課知識技能訓練目標,并為進入三年級學習篇的訓練打些基礎;完成課堂情感目標——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思想: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培養(yǎng)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敢于質疑、善于思考、勤于實踐。
3、在教師的贈語聲中結束課堂教學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勤動手和腦,才會有創(chuàng)造;
勤動手和腦,成功就近了;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篇六
1、 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3、 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1、 識字寫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杯子,金魚。
1、談話:小朋友們,當你們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問題,你們是怎么做的?(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隨機評價。)
2、今天,老師要向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伊琳娜”,生讀)。伊琳娜遇到疑問的時候是怎么做的呢?(板書課題:動手做做看)生齊讀課題。
1、輕聲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大意。
2、自主識字。借助拼音識字,選擇恰當?shù)姆椒ㄓ涀郑延洸蛔〉淖謽顺鰜怼?/p>
3、合作識字。
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已經(jīng)記住的生字。
討論:不好記的生字怎樣記?
4、全班交流。
小黑板出示生詞,指名教讀,齊讀。
開火車讀生字,糾正字音。
還有哪些字記不???
引導:
學生再次觀察難記的字,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抽讀生詞,檢查識記生字的情況。
小結:只要仔細觀察,再難的字都能找出記的好方法來。以后小朋友就可以通過這樣的游戲來記生字。
5、指名分段讀課文。認真聽,注意別人有什么優(yōu)點值得學習,有什么不足需要提醒。
1、默讀課文,用“ ”勾出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2、指名讀朗志萬提出的問題。小黑板或課件出示這段話,指導讀出問話的語氣。
3、討論:你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
和身邊的伙伴交流。在全班發(fā)表意見。
1、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2、 出示“我會寫”中的生字,口頭擴詞。
3、 指導生字書寫?!拔医棠銓憽?/p>
你認為哪些生字難寫?
對于同學提出的難寫的字,你怎樣教大家寫好?(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在互教生字書寫的過程中逐漸掌握規(guī)律)
4、書寫生字,互評互改。
大家對這個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文中的幾個小朋友是怎么想的,誰的答案對呢?我們下節(jié)課接著討論。
1、 出示生詞,指名認讀。
2、 回憶課文內容:科學家朗志萬提出了什么問題?
指名答后,出示這段文字,齊讀。
過渡:上節(jié)課同學們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們就去看看這幾位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1、 分組學習,提示步驟:
組內成員分段讀課文,了解文中小朋友的看法。
說說他們的意見,分角色朗讀。
你同意誰的意見,說說你的理由。
2、 交流意見,朗讀體會。
重點引導:
做實驗驗證伊琳娜的話。
朗讀第六自然段伊琳娜的話,想想她為什么生氣。
朗讀第七自然段朗志萬的話,想想伊琳娜為什么又笑了。(理解朗志萬的用意,知道科學家說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我們不要迷信權威,遇事應動手實踐。)
3、 分角色朗讀課文,想:課文里的小朋友你喜歡誰?為什么?
1、 引讀重點句段,再次強化理解。
“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出一個奇怪的問題——(生讀問題),伊琳娜在媽媽的引導下親自做了實驗,發(fā)現(xiàn)結果和朗志萬說的完全不同,于是她生氣地問朗志萬——(生讀問話),朗志萬聽了反而哈哈大笑,說——(生讀朗志萬的話)?!?/p>
2、 啟發(fā)想象:伊琳娜聽懂了,也高興地笑了。想一想,她會說什么?思考后自由發(fā)言。
3、 練習寫話:把你想到的話寫下來,再讀給你的好朋友聽一聽。
1、 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讀后的感受講給父母或伙伴聽。
2、 動手做做課文中的實驗,還可將放入水中的物體變一變,仔細觀察,漫出水的多少和物體的什么有關。
3、 與伙伴合作編演課本劇。
(至少選做一項)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篇七
一只杯子里裝滿了水,我在上面放上一張紙,杯子倒過來,水不會撒出來。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會怎么做?出示課題《動手做做看》。
1、對別人提出的問題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你動腦筋了嗎?動手做了嗎?讀讀課文,看看伊琳娜是怎樣做的。
2、提出不懂的生字詞或課文中不理解的句子。
(1)字詞:
鱗(l0n):魚類、爬行動物或少數(shù)哺乳動物身體表面具有保護作用的薄片狀組織,由角質組成。
哄(h%ng)騙(pi4n):用假話或手段騙人。
(2)理解難句:
“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边@是科學家朗志萬的話,意思是朗志萬不是真的哄騙孩子;他這樣做的目的是教育學生不要輕易地相信權威,凡事要親自動手做一做。
1、默讀思考
(1)課文中哪部分寫了科學家朗志萬向小朋友提出了一個奇怪的問題,小朋友是怎樣回答的。
(2)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3)伊琳娜是怎么說的。
(4)你贊成“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嗎?
2、匯報:
課文(第1-3自然段)科學家提出為什么往裝滿水的杯子里放一條金魚,水不會漫出來的問題。
(第4-5自然段)寫了伊琳娜親自動手做實驗,發(fā)現(xiàn)科學家的話是錯的。
(第6-7自然段)寫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明白了他這樣做的目的。
3、學了“動手做做看”你明白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本文通過寫伊琳娜自己動手做實驗,明白了一個道理,教育我們不要輕信權威,對別人提出的問題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多動腦筋想,多動手做。
附:板書: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篇八
1、認識10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會寫題、提這兩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帶有質問語氣的句子。
3、讀懂課文內容,明白不要輕信權威的話,有自己動手嘗試的意識。
理解課文中的科學家朗志萬說話的目的。
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動手是個好習慣。
教師準備一個玻璃杯,一條魚
師:你們平常在家都自己動手做過什么嗎?
生自由答
師: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關于動手的課文。
板書課題:動手做做看
師:今天我們學習第七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7、動手做做看
師范讀課文。生給課文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生分段朗讀。
生:好
全班齊讀課文。
生: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并勾畫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師:(學生學完以后)誰來讀讀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生:(一名男生站起來大聲朗讀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師:不僅找得正確,而且讀得流利,聲音也響亮,真不錯!那兩個小朋友是怎么樣回答的呢?請兩個小朋友讀一讀。
師:其中有一個小朋友不相信他的話,可又不知道該怎么辦?她是誰呢?
生:伊琳娜。
師:請女同學把第四自然段讀一讀。
并請一生讀媽媽的話。板書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師:那伊琳娜是怎么做的呢?用線畫出來。
師:那結果到底是怎么樣的呢?百說不如一做,讓我們做做實驗來看看結果,怎么樣?
生(齊答)好!
師:(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當場裝滿水)讓一名學生把魚缸里的金魚輕輕放入杯中,其他同學觀察實驗結果。
師: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結果是
生:(興奮地齊答)水溢出來了!
師:做了這個實驗,你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很高興,知道了朗志萬說的話是不對的。
生乙:通過做實驗,我知道了如果自己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就要做實驗。
請同學們再讀第五段。體會驚訝的語氣。
師:我們看誰讀得最好,就請他再上來做一做。
生讀,并請他上來再做實驗。
生:(找到伊琳娜對朗志萬說的話)小聲自讀,并陸續(xù)舉手。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體會,并讀給大家聽?
生:我覺得應該用生氣的語氣來讀這句話,因為伊琳娜覺得自己受了騙。(生用生氣的語氣讀。)
(師表揚他們讀出了自己的感受。)
師:他們的體會各不相同,也讀出了自己心中的獨特感受,讓我們像他們一樣,讀讀這句話,讀出自己的體會。
生:齊讀這句話。
同桌互相交流,怎么樣理解這句話的。
師: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我也想加入你們的行列,和你們合作讀好這篇課文,你們愿意嗎
生:愿意!
分角色朗讀。
說說寫寫:
伊琳娜聽了朗志萬的話,可能會說些什么呢?
生展開想象,自由回答。
師總結。
師:科學家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那其他名人說的話是否都是對的呢?
(向生出示亞里士多德的論斷:兩個鐵球,一個十磅重,一個一磅重,兩個鐵球同時從空中落下,十磅重的一定先著地。)
生:自由發(fā)表對論斷的看法(氣氛十分熱烈)
師:看來,對這個論斷,大家都有疑問,用什么方法解決現(xiàn)在的疑問呢?
生:做實驗!
生:(迫不及待地)想!
師:那么就請同學們自己查找資料,找到答案后來告訴老師好嗎?
該課整體效果不錯,學生和老師配合得十分默契,突破了重點和難點,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了課文的中心,從而懂得了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但也存在的不足是,重點段的朗讀要加強,學生的行為習慣要加強,教師在上課期間沒有組織教學,要加強。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篇九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學家朗志萬故意把一個錯誤結論告訴小朋友,再問為什么。目的是讓孩子們明白;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伊琳娜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她不迷信權威,動手做實驗,獲得了正確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學家真正的目的。
教學中,初讀感知,自主識字。引導學生初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并借助拼音,工具書等方式讀準字音。檢查初學情況。引導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畫出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問題:“動手做做看”是誰給我們的建議?為什么要強調動手做做看。結合交流以上問題,朗讀課文有關段落。圍繞“哄騙”引發(fā)爭辯,伊琳娜生氣地責怪朗志萬“哄騙”了我們,真的是“哄騙”嗎?結合課文說說理由?!澳阍趺纯梢蕴徇@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的小朋友呢?”
讓學生學會探究、解決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全班交流。
不足之處:讓孩子們找到書中小朋友們聽了郎志萬的問題以后各有的反應之后,分角色練習和朗讀各自的對話,由此引導學生想象人物心理,使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更加深入,有助于朗讀時能較好地把握感情脈絡。但是當讀到伊琳娜用生氣的語氣對郎志萬說的話時,我的指導不夠到位,學生讀的不是很好,以后再有針對性的訓練朗讀。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會寫題、提這兩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帶有質問語氣的句子。
3、讀懂課文內容,明白不要輕信權威的話,有自己動手嘗試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的科學家朗志萬說話的目的。
教學難點:
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動手是個好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一個玻璃杯,一條魚。
教學過程:
一、初讀設疑,激發(fā)興趣。
師:你們平常在家都自己動手做過什么嗎?
生自由答。
師: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關于動手的課文。
師:今天我們學習第七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師范讀課文。生給課文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生分段朗讀。
生:好。
全班齊讀課文。
二、初步感知課文。
生: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并勾畫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師:(學生學完以后)誰來讀讀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生:(一名男生站起來大聲朗讀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師:不僅找得正確,而且讀得流利,聲音也響亮,真不錯!那兩個小朋友是怎么樣回答的呢?請兩個小朋友讀一讀。
師:其中有一個小朋友不相信他的話,可又不知道該怎么辦?她是誰呢?
生:伊琳娜。
師:請女同學把第四自然段讀一讀。
并請一生讀媽媽的話。板書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師:那伊琳娜是怎么做的呢?用線畫出來。
三、動手實驗,解決疑問。
師:那結果到底是怎么樣的呢?百說不如一做,讓我們做做實驗來看看結果,怎么樣?
生(齊答)好!
師:(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當場裝滿水)讓一名學生把魚缸里的金魚輕輕放入杯中,其他同學觀察實驗結果。
師: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結果是。
生:(興奮地齊答)水溢出來了!
師:做了這個實驗,你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很高興,知道了朗志萬說的話是不對的。
生乙:通過做實驗,我知道了如果自己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就要做實驗。
請同學們再讀第五段。體會驚訝的語氣。
師:我們看誰讀得最好,就請他再上來做一做。
生讀,并請他上來再做實驗。
四、回歸課文,感情朗讀。
生:(找到伊琳娜對朗志萬說的話)小聲自讀,并陸續(xù)舉手。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體會,并讀給大家聽?
生:我覺得應該用生氣的語氣來讀這句話,因為伊琳娜覺得自己受了騙。(生用生氣的語氣讀。)。
(師表揚他們讀出了自己的感受。)。
師:他們的體會各不相同,也讀出了自己心中的獨特感受,讓我們像他們一樣,讀讀這句話,讀出自己的體會。
生:齊讀這句話。
同桌互相交流,怎么樣理解這句話的'。
師: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我也想加入你們的行列,和你們合作讀好這篇課文,你們愿意嗎。
生:愿意!
分角色朗讀。
說說寫寫:
伊琳娜聽了朗志萬的話,可能會說些什么呢?
生展開想象,自由回答。
師總結。
五、拓展實踐,深入探究。
師:科學家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那其他名人說的話是否都是對的呢?
(向生出示亞里士多德的論斷:兩個鐵球,一個十磅重,一個一磅重,兩個鐵球同時從空中落下,十磅重的一定先著地。)。
生:自由發(fā)表對論斷的看法(氣氛十分熱烈)。
師:看來,對這個論斷,大家都有疑問,用什么方法解決現(xiàn)在的疑問呢?
生:做實驗!
生:(迫不及待地)想!
師:那么就請同學們自己查找資料,找到答案后來告訴老師好嗎?
教學反思:
該課整體效果不錯,學生和老師配合得十分默契,突破了重點和難點,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了課文的中心,從而懂得了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但也存在的不足是,重點段的朗讀要加強,學生的行為習慣要加強,教師在上課期間沒有組織教學,要加強。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篇十一
《動手做做看》這篇課文主要寫伊林娜在朗志萬的啟發(fā)和鼓勵下,通過親自動手做做看,終于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但是只停留在這個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定位上顯然過于膚淺,更重要的是應該引導學生感悟——敢于向權威質疑,不輕信不盲從。文章情節(jié)簡單,語言平實,卻給人以啟迪……要讓學生感悟以上兩點核心問題,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這也是動手做做看的前提,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關鍵。教學時,我為了激發(fā)學生讀書探究的欲望,喚起學生的科學意識,做了如下嘗試:
上課之前,讓學生在家里做試驗:兩個不同重量的球從同一高度落下,哪個先落地。作業(yè)一布置,課堂上當即眾說紛紜,對于這一生活細節(jié),孩子們有過想法但沒有實踐經(jīng)歷,強烈的好奇心會趨使他們興趣盎然地回家試驗,在興奮中感知,在疑問中探究。
有了以上的切身實踐,加上課文淺顯易懂,學生很快就理解了課文的含義,為了突破教學的難點,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情境:如果你是伊琳娜,此時此刻你會對郎志萬說些什么?請兩位學生分別扮演這兩個角色進行互動,提高學生的應對能力。
為了讓學生能將所學運用到生活實際中,設計了此環(huán)節(jié),“你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過什么困難或疑問?你是怎么做的?”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當遇到不會做的數(shù)學題時,自己會先思考,如果實在做不出來,再向家長和老師請教。而大部分學生都稱自己以前害怕困難,懶于思考,但學了這篇課文之后明白了產(chǎn)生疑問時要多動手做做看,一定要想辦法弄明白。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篇十二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課文簡述在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個肯動腦筋的孩子,她不盲從,不懂就問。伊琳娜的媽媽也很會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而是讓孩子親自實踐,從實踐中獲得正確答案。朗志萬和伊琳娜的媽媽都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孩子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這樣的教育環(huán)境,是非常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們的科學素養(yǎng)。
這篇課文中科學家以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同時這篇課文對于孩子們來說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文中的實驗更是充滿了神秘,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對于生字,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本課的生字要放手讓學生自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讓學生懂得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凡事要動手做做看。
課標中指出:要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學會感悟,因此在學習本課的全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所蘊涵的深刻含義。
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將課文中的實驗在課堂上重現(xiàn),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體會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注重他們學習的過程,關注他們識字的方式的多樣性。
1、知識目標:會認1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并且讓學生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老師想請教大家一個問題:這有兩個鐵球,想想如果我從高處讓他們同時落下,你認為哪個先著地?(學生暢所欲言)到底誰說的對呢?我想學習了今天的這篇課文你會知道該怎么做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采用問題導入的形式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情境,這樣他們不僅對問題有了濃厚的興趣,而且對所要學習的新課也興趣大增,會有主動學習的愿望。新課改中指出要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欲望,這樣我們才能收到好的學習效果。
1、首先,老師想請小朋友分段朗讀課文,其余同學認真聽,聽完之后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篇課文講了誰的什么事。(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無論是讓學生的讀還是聽,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不僅是要自己能讀懂課文,還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2、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讀完之后劃出你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設計意圖: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無論在課堂中有什么樣的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主,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學習,使學習對他們來說成為一種樂趣。同時關注學生的差異,讓他們自己找不認識的字,這樣的學習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性。
3、老師把生字朋友請到了大屏幕上,你還認識嗎?(采用各種方式識記生字)說說你是用什么好的方法記住他們的。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檢查學生的認字、識字情況,充分的肯定每個學生識字的方法,給他們鼓勵和自信。
1、孩子們,在課文中找一找,奇怪的問題是什么?奇怪在哪里?“滿”與“漫”一樣嗎?有什么不同?按他所說,放進一條金魚,結果是什么?這個問題是誰提出來的?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樣的人才能稱之為科學家?(學生自由發(fā)言)
設計意圖:以問題串聯(lián)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抓住重點的字詞理解科學家的話,從整體上讓學生知道這個奇怪的問題為什么“奇怪”。
2、當科學家提出這個問題之后,小朋友們各有什么反映?(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接受知識主要是以直接的感受和經(jīng)驗為住,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讓學生理解當時小朋友的反映,這樣更為生動形象一些。
設計意圖:新課程改革中強調知識的學習和對問題的理解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讓他們從把課文中的事例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當自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會是怎么來處理的?把自己的行為與課文中的主人公進行比較。
1、孩子們,你們相信他的實驗嗎?那你想怎么辦?
設計意圖:結合本文所學的內容讓學生也親自動手實驗一下,檢驗文中的小姑娘做的實驗是否是對的呢?讓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實踐。新課改中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不僅有想法,更要有行動。
2、(做實驗)你看到了什么?想說點什么?科學家一開始在我們的心目中是那樣的偉大,小朋友是那么的崇拜他,但是他卻告訴小朋友們一個錯誤的答案,伊琳娜也是越想越生氣。那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她生氣了?你生氣的時候會怎么說?試著讀讀課文。
設計意圖:將課文中的實驗在課堂上重現(xiàn),讓學生通過自己所看到的實驗和自己的仔細觀察看到的結果來用事實證明科學家的話是不對的,從而讓學生有一種成功感。
1、科學家真的是在騙我們小朋友嗎?(不是)那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他的目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學生應該能夠理解科學家當時為什么要“欺騙”小朋友,從而讓他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不管什么事,只要是自己有懷疑就要親自動手做做看。
3、聽了他的話,伊琳娜還會生氣嗎?為什么笑了?可能說什么?
4、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看看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設計意圖:在學完了課文之后,再一次從整體上讓學生來把握課文所要講述的內容,有一個反饋的過程。
5、課前的問題你知道怎么做了嗎?
設計意圖:課文的前后照應,在課前提到的問題要讓學生在學習完了之后想到解決的辦法。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文,帶著答案離開課堂。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的含義。
3、能動手實踐,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疑問。
過程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態(tài)度。
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樂于實踐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边@句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敢于大膽質疑,動手實踐的能力。
教具學具。
魚缸、金魚、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裝有沙的小盆。
課時分配一課時。
教學過程實錄與反思。
一、初讀設疑,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我們學習第七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師: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喜歡給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問題,今天他的問題又會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線勾出他提的問題,并讀一讀。
評析:上課伊始,教師提出的懸念就吸引住了學生,并相機提出了讀書要求。學生興致盎然,教室里一片朗朗的讀書聲。
生: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并勾畫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師:(學生學完以后)誰來讀讀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生:(一名男生站起來大聲朗讀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生甲:是因為魚的重量很輕,它浮起來,水就溢出來了。
生乙:是因為杯子很小。所以水會溢出來。
生丙:是因為魚占據(jù)了杯子的空間,所以水溢出來了。
生?。阂繼答~`案,就應該做做實驗!
……。
評析:給學生充分說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獨特見解。
二、動手實驗,解決疑問。
生(齊答)好!
師:(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當場裝滿水)讓一名學生把魚缸里的金魚輕輕放入杯中,其他同學觀察實驗結果。
師: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結果是――。
生:(興奮地齊答)水溢出來了!
師:做了這個實驗,你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很高興,知道了朗志萬說的話是不對的。
生乙:通過做實驗,我知道了如果自己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就要做實驗。
評析:尊重學生的心理需求,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形式,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沒有煩瑣的分析講解,而是充分滿足學生探究的欲望,讓學生自己在動手實驗、觀察中得出結論。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與自然學科相結合,語文教學活動化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
三、回歸課文,感情朗讀。
生:(找到伊琳娜對朗志萬說的話)小聲自讀,并陸續(xù)舉手。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體會,并讀給大家聽?
生甲:我覺得應該用生氣的語氣來讀這句話,因為伊琳娜覺得自己受了騙。(生用生氣的語氣讀。)。
生乙:我覺得應該用質問的語氣來讀。(生大聲用質問的語氣朗讀這句話)。
生丙:我覺得應該讀出急匆匆的感覺,因為伊琳娜一定是跑著去找朗志萬的,她想知道朗志萬為什么騙他們。(生用較急促的語氣讀這句話)。
……。
(師表揚他們讀出了自己的感受。)。
師:他們的體會各不相同,也讀出了自己心中的獨特感受,讓我們像他們一樣,讀讀這句話,讀出自己的體會。
生:齊讀這句話。
師:課文中還有兩個小朋友,他們是怎樣說的呢?請同學們找到兩個小朋友說的話,同桌分角色練習讀一讀。
生:同桌分角色自由練習朗讀。
師:請一組同桌分角色朗讀兩個小朋友的話。
生:一組同桌起來朗讀。
評析:師讓其他同學評讀,把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生生互動,共同提高。
生甲:他們讀得很流利,但我認為第二個小朋友的話應該讀得肯定一點,像我這樣讀。
(生大聲讀,師表揚他的自信與對角色的理解)。
生乙:我還認為這兩個小朋友的話應該讀出想也不想的感覺來。
師引導:想也不想可以用我們學過的哪個詞來代替?
生答:不假思索、毫不猶豫!
(師相機指導,讓學生讀出自己的這種感覺)。
生:分男女生讀這兩句話。
生:齊讀這兩句話。
師: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我也想加入你們的行列,和你們合作讀好這篇課文,你們愿意嗎。
生:愿意!
(師導讀,生接讀)。
師: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有一天給小朋友們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
生:“一個杯子裝滿了水……這是為什么呢?”
師:一個小朋友毫不猶豫地說――。
生:“一定是金魚身上有鱗?!?/p>
師:另一個小朋友肯定的說――。
生:“一定是金魚把水喝下去了?!?/p>
師:伊琳娜覺得他們說得都不對,于是回去問媽媽,媽媽鼓勵她說――。
師:伊琳娜做了實驗,覺得朗志萬說的不對,她找到朗志萬,大聲質問他說――。
生:“你為什么要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師:朗志萬聽了哈哈大笑,說――。
生:“我不是……科學家說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p>
評析:教師毫不吝惜地給了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
同樣是讀課文,一次次形式都不一樣,而每一次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同時,教師的激勵語言無疑為學生注入了催化劑,學生讀得那么投入,那樣認真,真正從學習中體驗到了成就感,自我價值和成功自豪感。教師領著學生一起讀書,既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和概括能力,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點,又凸現(xiàn)了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走向教材的新教學理念。
四、質疑過渡,深化認識。
師:現(xiàn)在,你們贊同“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边@句話嗎?(師板書)。
生甲:我同意這句話的說法,因為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
生乙:我也同意這句話,科學家也不是萬能的,也有可能出錯!
……。
評析:沒有教師的說教,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從讀書、質疑、實驗、探究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得出正確的認識。教師合理地、科學地處理了文本與價值觀之間的關系。飽含哲理的話,一定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五、拓展實踐,深入探究。
師:科學家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那其他名人說的話是否都是對的呢?
(向生出示亞里士多德的論斷:“兩個鐵球,一個十磅重,一個一磅重,兩個鐵球同時從空中落下,十磅重的一定先著地?!保?。
生:自由發(fā)表對論斷的看法(氣氛十分熱烈)。
師:看來,對這個論斷,大家都有疑問,用什么方法解決現(xiàn)在的疑問呢?
生:做實驗!
師:提出實驗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做實驗,把裝有沙的小盆放在課桌底下,實驗者兩只手腕放在課桌邊緣,以盡量保證兩個鐵球處于同一高度,然后在一名同學的口令聲中同時將鐵球放下。其余同學觀察實驗結果。做實驗至少兩次以上,才能填寫實驗報告。
生:以小組為單位做實驗,并填寫實驗報告。(師巡視)。
(學生填寫實驗報告后,師讓小組代表匯報實驗結果)。
生甲:我們的實驗結果是兩個鐵球中小的先著地。
生乙:我們的實驗結果和他們不一樣,是大的先著地。
生丙:我們的實驗結果是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生:(迫不及待地)想?。◣煶鍪绢}目為《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短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讀)。
師:用波浪線勾出實驗結果,橫線勾出人們從伽俐略做實驗這件事中明白的道理。
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短文,并勾畫^答~`案。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篇十四
會認“朗”等10個生字,會寫“另”等9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能根據(jù)課文內容進行想象,并把想象的內容寫下來。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1、談話導入:
1)同學們,當你們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問題,你們是怎么做的呢?(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隨譏評價)。
2)今天,老師要向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齊說“伊琳娜”)“伊琳娜”在遇到疑問的時候,是怎么做的?(板書課題:動手做做看)。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識記生字。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要多讀幾遍。
2)自主識字:學生自己識記生字,對自己認為難記的字,想辦法把它記住,把不好記的字標出來。
3)小組內交流學習生字的情況:介紹自己是怎么記字的;討論不好記的字怎樣把它記住。
4)全班交流:全班齊讀去掉音節(jié)的生字,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3、學生自讀課文,用“——”勾出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1、復習。
2、導入:孩子們,誰來告訴大家,科學家朗志萬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課件出示朗志萬的問題,生齊讀)。
3、再讀課文,討論交流。
1)學生自讀課文,
2)想想孩子們聽了科學家的問題是怎么想的?用筆勾畫出來。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符號。
3)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4)老師巡視指導。
5)交流體會:老師重點引導體會句子中帶橫線的部分,讓學生感受在生活中要勤于思考,敢于實踐。
朗志萬聽了,哈哈大笑。他說:“我不是哄騙你們。我是想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币亮漳嚷牰死手救f的話,高興地笑了。
4、拓展課文內容。
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高興地笑了,你想這時他可能會說些什么?
1)學生思考后自由發(fā)言。
2)鼓勵學生把自己說的話試著寫下來。
3)老師小結。
5、鞏固生字。
做組字游戲,出示要求會認、會寫的字,學生進行組詞競賽。
6、課外作業(yè)。
動手做做課文中的實驗:把放入手中的物體變一變,仔細觀察,滿出水的多少與放進物體大小有沒有關系。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篇十五
一、激趣導入,出示課題。
一只杯子里裝滿了水,我在上面放上一張紙,杯子倒過來,水不會撒出來。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會怎么做?出示課題《動手做做看》。
二、自由讀課文質疑。
1、對別人提出的問題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你動腦筋了嗎?動手做了嗎?讀讀課文,看看伊琳娜是怎樣做的。
2、提出不懂的生字詞或課文中不理解的句子。
(1)字詞:
鱗(l0n):魚類、爬行動物或少數(shù)哺乳動物身體表面具有保護作用的'薄片狀組織,由角質組成。
哄(h%ng)騙(pi4n):用假話或手段騙人。
(2)理解難句:
“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边@是科學家朗志萬的話,意思是朗志萬不是真的哄騙孩子;他這樣做的目的是教育學生不要輕易地相信權威,凡事要親自動手做一做。
三、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1、默讀思考。
(1)課文中哪部分寫了科學家朗志萬向小朋友提出了一個奇怪的問題,小朋友是怎樣回答的。
(2)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3)伊琳娜是怎么說的。
(4)你贊成“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边@句話嗎?
2、匯報:
課文(第1-3自然段)科學家提出為什么往裝滿水的杯子里放一條金魚,水不會漫出來的問題。
(第4-5自然段)寫了伊琳娜親自動手做實驗,發(fā)現(xiàn)科學家的話是錯的。
(第6-7自然段)寫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明白了他這樣做的目的。
3、學了“動手做做看”你明白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本文通過寫伊琳娜自己動手做實驗,明白了一個道理,教育我們不要輕信權威,對別人提出的問題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多動腦筋想,多動手做。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篇十六
今天,我執(zhí)教了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四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新課《動手做做看》。這篇課文講了一個引人深思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告訴小朋友裝滿水的杯子放進別的東西,水會漫出來,放進一條金魚卻不會。伊琳娜動手一做發(fā)現(xiàn)科學家的話是錯的。朗志萬告訴她――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認識到要用心聽,用心想,懂得動手實踐的道理,并感受到動手做的樂趣,明白動手做的意義,喚起學生勇于實踐的意識。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讓學生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我主要從“用心品讀,讀中感悟”這方面來進行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針對本課的教學,我進行了再三反思,覺得有以下的收獲:
從閱讀教學現(xiàn)狀來說,存在兩多兩少兩忽視,即讀書,感悟少,提問,分析多;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少,教師牽引求同多;忽視興趣,態(tài)度,習慣的培養(yǎng),忽視在閱讀過程中引導,發(fā)現(xiàn)讀書方法。怎樣扭轉現(xiàn)狀,創(chuàng)建孩子自主學習,教師適時點撥,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呢?我覺得首先要使自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盡量簡潔化。環(huán)節(jié)簡單了,就避免了多余的繁瑣的分析,取而代之是孩子自主的閱讀實踐。在自主感悟中,孩子才有機會,有足夠的時間通過傾聽,觀察,閱讀去了解學習內容,明白其中的意思,以及傾聽來自他人的聲音,來自思想的聲音。自主學習,也意味著讓孩子直面精美的短文,就意味著多與作者交流美好的事物,多感悟作者美好的品質。
《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進行文本對話的主要途徑,是學生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彼?,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理解課文,讓學生從讀中感悟并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與文中主人一起苦惱、一起快樂。如在伊琳娜發(fā)現(xiàn)朗志萬的話錯了時,讀出她生氣的心情是很重要的。我先讓學生體會伊琳娜受騙后的感受,再說說讀這句話時應用什么語氣。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學生很快就從讀中體會到了伊琳娜生氣的心情,并感受到了伊琳娜敢于向科學家提出錯誤的勇氣。最后理解朗志萬說的那段話,這樣,學生不會脫離文本,能牢牢地把握住整篇課文來思考問題了。
正是有了這些不同形式的朗讀,才讓學生緊緊地圍繞著文本進行學習,讓學生在讀中升華了情感,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也讓課堂多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但在教學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問學生一些問題時,學生并沒有像我所預設的那樣回答,我在引導他們時,顯得有所牽強,課堂上還沒能實現(xiàn)收放自如。我將在以后還要加強隨機應變的能力,多聽課,多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不斷完善,力爭使自己的語文課堂更趨完美。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5577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