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星期二讀書心得1000字(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1 12:49:55
相約星期二讀書心得1000字(三篇)
時間:2023-03-11 12:49:55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相約星期二讀書心得1000字篇一

作者,我們權且叫他米奇吧,在他一如平常人一樣忙碌于工作的縫隙中偶然看到了一次電視采訪,嘉賓是他的大學老師,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施瓦茨,他才想起畢業(yè)時曾與老師有約相見。而此時的莫里已經(jīng)患了肌萎縮癥(ais),一種不治之癥,莫名的沖動驅(qū)使米奇急切的盼望去看望老師。于是,在此后的每周星期二,米奇都會應老師的要求來上課。十四周后,課程學完了,老師也如流星般消逝了,留下來的卻是一本200頁的暢銷書,名字叫—“相約星期二”。

我們的人生是在不停的奔波當中的,上學、就業(yè)、升職、結婚、生子、

創(chuàng)業(yè)、賺錢,太多的羈絆使我們感到勞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需要,大多數(shù)人至死都好不懷疑這一點。但是,莫里教授告訴我們:這不是“需要”,而是“想要”。他說:“擁有越多越好。錢越多越好。財富越多越好。商業(yè)行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們反復地對別人這么說——別人又反復地對我們這么說——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認為這是真理。大多數(shù)人會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斷能力。簡單來說,我們總落入‘他人的圈套’”。

所謂我們的需要,卻經(jīng)常是他人的圈套。超

出自己能力之外買了lv的皮包,是你的需要還是品牌的圈套?千辛萬苦送孩子出國,是你的需要還是西方世界的誘惑?追逐名利,不擇手段,是你的需要還是世俗的脅迫?最快樂是人,不是神。只要有可能,你就摘下面具,放松別人,也是放飛自己。

生活是很艱難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不能承受,面對它們,我們該怎么辦呢?莫里教授給出他的答案:世間病與痛,盡付笑談中。

“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這就是教授死亡前設想被火化時的話語。最后一堂課,他希望學生有空時能去去墓地,還有什么問題盡管問。愛徒說:“我會去,但到時候聽不見你的說話了。”恩師說:“到時候,你說,我聽。說說你遇到的一切麻煩問題,我已作過提示,答案由你自己去尋找,這是課外作業(yè)……”

聽一聽這幽默的對話吧,死亡也可以這樣的詩意。

假設生命中只剩下一天,你該如何度過?莫里是這樣設想的:“早晨起床,進行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我一次只請一兩個,于是我們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后我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我們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鴨子——我喜歡吃鴨子——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p>

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但也許這就是所謂幸福的本質(zhì)吧!在這紛紛擾擾的世界中,需要不知足的奮斗,來滿足我們多欲的身,更需要知足的享受,來撫平我們焦慮的心。

死亡是黑色的,莫里的心態(tài)卻是金黃色的,他說:“我感覺到了依賴別人的樂趣?,F(xiàn)在當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是一種享受。當他們替我擦臉或按摩腿部時,我同樣覺得很受用。我會閉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顯得習以為常了”……“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過當孩子的經(jīng)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如果早知道面對死亡可以這樣平靜,我們就能應付人生最困難的事情了。”

死亡帶給莫里的不是痛苦,而是安詳?shù)摹皥A寂”。高明的是,莫里不僅可以把悲劇變成喜劇,甚至可以將這一切升華為課程。14堂課的旅程,不就是我們?nèi)松闹黝}嗎?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這是寫在《相約星期二》封面的一句話,這句話精簡但卻有內(nèi)容,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書中講述的是一個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絕癥后,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時間里,他與他的學生米奇約定每周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課,直到老莫里離開。“課堂上不需要書本,不打分數(shù),也沒有成績,但討論的題目很多,涉及的愛情、工作、社會、年齡、原諒以及死亡……”老莫里的談話平和、親切、幽默,他對他即將死去直言不諱,讓人敬佩不已。

如果還有一個完全健康的一天,你會做什么?這是學生在教授臨終前幾天提的一個問題。教授想來想去,最滿意的安排竟然是這樣的:“早晨起床,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一次只請一兩個,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后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教授說,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蹦镒詈蟮脑竿谖覀兛磥硎呛苋菀讓崿F(xiàn)的,我們每天過的不正這樣平凡的一天嗎?而對莫里來說就是這么平凡的一天卻是最完美、最美好的一天。人在健康活著的時候,每天都在做著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而奢華的夢,或許是住上小別墅,開上寶馬車,或許是世界環(huán)游,或許是功成名就……就在我們每天在忙于追夢的時刻,時間已經(jīng)悄然從身邊溜走而自己卻渾然不覺。我想莫里教授也不例外,所以在生命垂危的時刻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錯過了美好的每一天。

人生無常,歲月催人老,我們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衰老和病痛,在衰老和病痛來臨時,你可以感嘆青春一去不返,但卻無法拒絕衰老和病痛。莫里說:“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為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為此擔驚受怕,卻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那么面對這個讓我們無法拒絕而又害怕的時刻,我們該怎么辦呢?莫里的答案就是:與生活講和。一個平靜而有震撼力的結論。他認為:“死亡是一種自然,人平常總覺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那么,就在自然的懷抱里講和吧?!彼^續(xù)說到:“只是當你還健康的時候,你應該發(fā)現(xiàn)你現(xiàn)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當我應該是個孩子時,我樂于做個孩子;當我應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也樂于做個聰明的老頭。我樂于接受自己賦予我的一切權力。我屬于任何一個年齡,直到現(xiàn)在的我。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杯h(huán)顧我們周遭,青年人揮霍青春;中年人攬鏡自悲;老年人追悔過往……這一切都是在浪費有限的生命而已,我們真正該做的就是用心去感受不同階段、不同環(huán)境下所有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經(jīng)在不遠處等著你,就算病痛已經(jīng)纏上了你,你都有權力去享受快樂和幸福,而不是誠惶誠恐地度過余生。

在莫里最后的歲月里,他幾乎是逼視著自己的肌體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兒,明天到哪兒,這比快速死亡要殘酷得多,簡直能把人逼瘋,這并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然而莫里老人卻說:“我的時間已經(jīng)到頭了,自然界對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見它時那樣強烈。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過當孩子的經(jīng)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蹦锞褪沁@樣一邊樂滋滋地體驗死亡,一邊與米奇討論著人生。這本書讀第一次時因為好奇,讀第二次是因為敬佩和感動。即使讀了二次,我知道我還無法體會和理解莫里的境界,但是我從莫里那獲得了一個人生理念:只要用心去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完美的一天。

相約星期二讀書心得1000字篇二

在美國小女兒家忙里偷閑看了幾本閑書,對我感觸最深的是一本《相約星期二》,這本書是講人生的,或者說是一位老教授對人生的感悟,主人公叫莫里。施瓦茨,社會學教授,他已患了絕癥,受一家電視臺的《夜線》節(jié)目采訪,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學生,當今的作家記者米奇。阿爾博姆偶然看到,學生匆匆趕來看望即將離世的老師,而老師宣布要給這位學生上最后一門課,每星期一次,時間是星期二。這樣的課程沒有那位學生會拒絕,于是每星期二,這位學生坐飛機飛行七百英里,趕到病床前去上課。

這門課講授了十四個星期,最后一堂是葬禮。老師謝世后,這位學生把聽課筆記整理一下交付出版,書名就叫《相約星期二》,這本書引起全美國的轟動,連續(xù)四十四周名列美國圖書暢銷排行榜。該書已譯成中文。

這門課的內(nèi)容有:世界、遺憾、死亡、對衰老的恐懼、家庭、金錢、文化等等,莫里老人對待病痛、衰老、年齡、死亡的心態(tài)及有關的論述對我們年長者可能更有現(xiàn)實意義,關注更多一些,他樂觀平和的心態(tài)和富有哲理性的論述,我感到很受啟迪。

莫里老人得的絕癥,他是逼視著自己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這比快速死亡要殘酷得多,他不能動,活著全靠別人幫助,他是怎樣對待的呢?對別人的照顧開始覺得不便,但很快又釋然了,他說:“我感覺到了依靠別人的樂趣,現(xiàn)在當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是一種享受,當他們替我擦臉或按摩腿部時,我同樣覺得很受用,我會閉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顯得習以為常了。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時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當孩子的經(jīng)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這種心態(tài)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悲劇。他還說:“你應該懂得一個哲理,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為你終究會要變老的”。是啊!因為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為此擔驚受怕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

莫里以一種更獨特的視角來看待年齡問題。他說:“你應該發(fā)現(xiàn)你現(xiàn)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回首過去會使你產(chǎn)生競爭意識,而年齡是無法競爭的”?!爱斘覒撌莻€孩子時我樂意做個孩子,當我應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樂于做個聰明的老頭?!睂W生問他你從來沒有害怕變老?莫里說:我樂于接受老,這很簡單隨著年齡的增加,你的閱歷也更加豐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歲的年齡階段,你就永遠是二十二歲的那般淺薄,要知道衰老并不是衰敗,它是成熟。學生問:如果變老那么有價值的話,為什么人總說我愿意變得年輕?莫里說:你知道這反映了什么?生活得不滿足,生活得不充實,生活的無意義。因為你一旦找到生活的意義,你就不想回到從前,你想往前走,你想看的更多,做得更多?!袄夏耆瞬豢赡懿涣w慕年輕人,但問題是你得接受現(xiàn)狀,并能自得其樂”?!抑滥贻p也會是一種苦惱,所以別向我炫耀年輕的魅力,有他們的煩惱,矛盾、迷惘、不成熟、活著感到累———’。

他是怎樣看待死亡呢?莫里說:死亡是一種自然,人平常總是覺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壞事,當你意識到這個事實后,它也有十分積極的一面,你會因此而活的更好?!薄耙庾R到自己會死,并時刻做好準備,這樣你活著的時候就會更珍惜生活。”“學會了死也就學會了活”,他還說:“如果早知道面對死亡可以這樣平靜,我們就能應付人生最困難的事情———與生活講和”。他還設想幾天后死亡火化時突然一句笑話把大家逗樂了,“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與生活講和,這簡直是一個充滿哲理的結論。

我所以摘錄以上莫里老人的話,是讀后我感到頗受教益,生老病死任何人都不能逃脫,這就是自然。病痛、衰老、死亡是老年人面臨的現(xiàn)實,如果都有莫里老人的樂觀平和的心態(tài),就能化解人生一切悲劇。

日過中午就是一天,人的年齡過五就進入下一個整數(shù),再過幾天就是我七十五周歲生日了,過了生日就向八十邁進了。當我五六十歲時,還覺得七老八十離我還遠,如今我已是七老八十行列中的一員了,一下子感到余年不多了,自問怎么會這樣?倒不是我心態(tài)年輕,而是感到時光過得太快,拽也拽不住,忽忽的過去了。有人說要忘記年齡,其實不可能,每年家人為你過生日自然記起年齡,每天日出日落就是時光的流逝。莫里老人還說:“人意識到會死,看問題的眼光也就不一樣了,更珍惜活著的生活”。我想人活到這份上,就是要和生活講和,活的豁達些,少操閑心,有的老人活得累,想為子孫留下什么,最近看電視劇蝸居,李老太太為給孫子留下房子,最后把老命都搭上了,我沒什么留的,所以不想。有的人想到死后墓地,我只想活著的事,死后的事不管。我想人老了要大度,自得其樂,少找煩惱,一切順其自然,過平常日子,每天看到太陽升起,高高興興的迎來新的一天,我就想這樣平平淡淡快快樂樂的度過余年。

相約星期二讀書心得1000字篇三

《相約星期二》是行將去世的社會學教授莫里在每個星期二教給他最喜歡的學生米奇的最后一課,沒有書本沒有時限,是有關人生的話題?!跋鄲刍蛘咚劳觥笔悄锝淌诘亩\文,貫穿他的整個課堂。

莫里教授認為現(xiàn)在的社會文化是灌輸人賺錢、養(yǎng)家、買房、買車……等一大堆的瑣事,而沒有教人學會照顧自己的真正所需,重視物質(zhì)的追求而忽略了精神的滿足。對于這樣的文化不要逃避,唯一的辦法是不相信原有的文化,努力建立自己的文化。

對于自己的夢想,也許在現(xiàn)實生活里實現(xiàn)很困難,但一定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周圍人的思想所影響,爭取取的家人朋友的支持。

在自己的文化中,莫里教授認為最重要的是: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

愛是唯一的理性行為。沒有了愛,我們便成了折斷翅膀的小鳥。

把自己奉獻給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qū),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予你目標和意義的創(chuàng)造。

莫里教授樂于與人交談,活著就要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同他人交談,去感受他們的思想。

我想我要學著象莫里老人一樣建立自己的文化,學著去愛,學著去給予,學著去交流,學著去關心,建立自己愛的文化,堅持自己的夢想,獲得生活的真正意義。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55895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