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讀《呼蘭河傳》有感450字(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1 12:55:42
2023年讀《呼蘭河傳》有感450字(三篇)
時間:2023-03-11 12:55:42     小編:zdfb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讀《呼蘭河傳》有感450字篇一

呼蘭鎮(zhèn)是平凡、卑瑣、落后的;也是封建、愚昧、冷漠的。作者筆下的小鎮(zhèn)好似暗灰色的一張紗布,凄涼的暗灰色不知不覺籠罩著這個小鎮(zhèn),籠罩著那群愚昧的人們。它遮住了如陽光般燦爛的人的笑臉,只是偶爾有“陽光”稀稀拉拉灑下來,但也是一逝而過。轉(zhuǎn)眼即來的,還是暗灰色的“烏云”色彩,平淡的敘述把人壓得喘不過氣來,但那就是當(dāng)時扭曲的社會。

作者更通過小城的精神“盛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報廟會;令人心碎的小團圓媳婦的慘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馮歪嘴子一家的艱辛生活……一個個鮮活的例子把扭曲的小鎮(zhèn)描繪得淋漓盡致。

作者通過追憶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刻畫出長久以來被封建思想、封建習(xí)俗所控制的愚昧、悲慘的國人。這種迷信封建的舊社會整整影響了一代人,同時表達出作者對舊中國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xiàn)實的否定。

讀完《呼蘭河傳》這本書后,我感覺特別壓抑,特別的郁悶,為什么那時的人那么愚昧無知?為什么因為無知而導(dǎo)致的一場場悲劇會一再上演?

反觀如今的生活條件和環(huán)境,我們應(yīng)該更加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更應(yīng)該學(xué)會生活,懂得感恩。

讀《呼蘭河傳》有感450字篇二

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fēng)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這是著名文學(xué)家矛盾先生的評價。作者蕭紅在文中批評了人們封建傳統(tǒng)的這種思想。雖然沒有在文中直白的說出來,但作者卻側(cè)面諷刺了故鄉(xiāng)人的愚昧和保守性格。文中作者蕭紅以孩童的形式向人們詮釋了她的童年,一個既有歡樂又有悲傷的童年。

文中主要寫了祖父以及有二伯和團圓媳婦等等人物。作者以孩童的視角講述了我和祖父之間的快樂生活,祖父對我的好與父親的冷淡和母親的惡言惡色進行了對比,更是突出了父母對我的冷漠與不重視。

別人家的孩子都被父母當(dāng)成掌上明珠,與別人家相比,蕭紅從小在父母那兒受到的只有冷漠與惡言惡色,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愛,而她也只能在祖父那兒得到愛與自由。后花園就是我和祖父的小天地,有在那兒,蕭紅才能得到無限的快樂和自由以及滿足。祖父對我的寬容,以及和我玩耍,一起背唐詩等等事情,都體現(xiàn)出祖父對我的慈愛與溫情。

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慈愛和藹的祖父,作者蕭紅對祖父有著濃厚的感情,她筆下的祖父寫的活靈活現(xiàn)好像就在身邊一般。

文中還寫了一個主要人物:小團圓媳婦。這篇文章主要是謝一個生龍活虎的少女被一群封建思想們活活致死的故事。文中作者還是用孩童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的,同時也體現(xiàn)出來人們的愚昧無知和殘

忍。最終小團圓媳婦死了,有二伯和廚子卻還是歡天喜地的樣子,沒有悲傷的神情。這也可以體現(xiàn)出人們

封建思想之深厚。

《呼蘭河傳》這本書體現(xiàn)了蕭紅對故鄉(xiāng)·童年·祖父的懷念。

讀《呼蘭河傳》有感450字篇三

在寒假中,我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她把我?guī)У搅?0世紀的小城——呼蘭河。

這個小城并不繁華,都是一些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然而作者卻寫得如此有趣、獨特。其中,這個小城的東二道街的大泥坑,讓我印象深刻。

這個大泥坑有六七尺深,車夫和馬經(jīng)常翻進坑里去,翻進去了之后,車夫爬了出來,而馬就算連滾帶爬也出不來。泥坑還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過狗,悶死過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這里面。他們想到了許多方法,如:拆墻、種樹,卻沒有一個人想到過把坑填平,沒有一個人。真是些愚蠢的人們??!

在作者童年的后花園里,她與她的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生活充滿了樂趣。有一次祖父和作者在后花園里鏟草,她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韭菜當(dāng)做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當(dāng)做谷穗留著。作者小時候真是幼小而又無知。

《呼蘭河傳》這部作品寫了人們的無知、愚蠢。蕭紅通過這部作品,描述了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那時候的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害的舊思想。

《呼蘭河傳》讀完了,而我還久久地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畫面當(dāng)中。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55915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