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為未來的發(fā)展做好準備。在寫總結時,可以結合實際案例或具體事例來進行闡述。小編精心挑選了一些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總結寫作提供幫助。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一
活用美術語言,提高課堂效率。
摘要:新的美術教材都加入了美術語言方面的內容,在新課標下,也強調了“造型表現(xiàn)”領域的學習活動。教學應體現(xiàn)美術語言的魅力,提高課堂效率。
一、認識語言,感受語言。
低段的學生,教師知道他們沒有豐富的,漂亮的詞匯,在上美術課時便更難以用一定的語言來解釋一幅畫。畫中的造型以及色彩的運用都必須由學生自己去感受、去領悟?;蛟S結果學生會說:“老師,我能感受到畫者的心情和想表達的意境,但我不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边@便是學生真正的感受??上?,我們現(xiàn)在的教師卻在給學生作著一些盲目的定義,比方說,教師會告訴學生,“紅色”是熱情、祝福、勇敢;“黑色”是罪惡、恐怖、邪惡;“直線”使人感到剛強;“曲線”使人感到柔美……于是學生便機械地記牢了這些美術語言,殊不知任何色彩或者形象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會產生不同的效應。如果一地鮮紅的血,那是熱情、祝福嗎?如果一次晚宴,某人穿了一身黑色服飾,那一定是罪惡、邪惡嗎?如果一塊橫幅筆直掛在墻上,那是剛強嗎?如果一根生銹的鋼絲扭曲在一邊,這還柔美嗎?盲目給學生下一定的美術定義,只會讓他們去死記硬套,真正的美術語言它具有無窮的魅力,讓學生產生任何的聯(lián)想和感受。
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去感受美術語言呢?
1.依托作品,領略魅力。
【案例1】在教學《小小建筑師》一課時,我讓學生先上網去找我們中國以及國外的一些不同的材料建筑。有些學生找到了北京奧運館那個“鳥巢”般的建筑,學生被這些各式各樣的建筑驚呆了,原來房子還可以造得這樣漂亮,有這么多類型??!隨后的課堂上,我再讓學生去試著“造房子”,此刻學生的想象力也開闊了,打開了局限性,不再是平時看到的一些方方正正的房子。有了自己的思想,也學會了試著創(chuàng)作。
2.積極參與,動之以情。
【案例2】《風兒吹過》一課對小學生來說,覺得有點無從下手。風,看不見,摸不著,要在美術作品中如何來表現(xiàn)呢?我教學生將風和周圍的事物進行聯(lián)系和對比,并自己親手來制造風。有些學生說電風扇,有些說吹風機,有些說空調等等制造風的方法。并讓學生講了很多關于風的句子,風的類型,以及在風作用下的效果等。有了這些基礎,學生表現(xiàn)風的時候不再是那么空洞。學生還感覺到,原來風是這樣來的,風還能有這些效果,風也能帶來那么大的危害等。學生了解了風的知識,也感受到了風的.魅力,興趣被調動了,學習起來就更方便。
3.給予機會,開發(fā)想象。
學生用手指,繪畫出了各種各樣的物體。雖然沒有畫得那么形象但也有一點神似。指紋的肌理,手指的韻律,繪畫的表情,這些都能讓學生更深入地去理解美術語言,也學會用各種方式去表達更多的美術語言。真正體會“肌理和韻律”.
二、讀懂語言,表達語言。
學生感受到了美術語言的魅力之外,還要去更深入地讀懂,并運用美術語言來表達。
1.展示個性,體現(xiàn)真實。
【案例4】在給高年級上一節(jié)外國繪畫欣賞時,學生看了《星夜》這幅畫,都不解地問我:“老師,為什么梵高要這樣來表現(xiàn)星夜?”“一點都不像,卻那么有名?!薄耙耶嬓且?,我絕對畫一顆顆的繁星點點。”再看孫恒俊的《滿湖曲折》,學生問“:老師,怎么就幾根線條呢?”“我覺得他畫得不夠生動!”面對這些方式的表現(xiàn)畫,學生提出的疑問是他們這個年齡段所應該有的。面對這些疑問,我告訴學生說:“在面對同一景點同一事物時,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感受,這主要取決于作者對大自然的不同感受與當時的心境??梢酝ㄟ^任何的線條和色彩把自己當時的心情告訴別人,讓看畫的人用心去體會你當時的心情,想象當時的情景,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方法?!?/p>
2.開發(fā)潛力,肯定創(chuàng)意。
【案例5】在教學《奇妙的字母》這節(jié)課時,我讓學生自己來想象26個字母,學生的聯(lián)想讓我為之吃驚,有人想到“云”是交警的手勢,“允”是爺爺的釣魚鉤,兩個“雜”是正在爭斗的兩條蟒蛇等等,更讓我佩服的是,學生在一張紙上畫了山,畫了太陽,畫了天空,他說,那就是太陽下山(上山)時的“匝”.他用一個字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圖畫。課堂的實效性就這樣體現(xiàn)了!
在美術課上,要求教師能抓住美術語言這個最基本的元素,我想,這對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也是我們美術課最具有價值的體現(xiàn)。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瓜瀝鎮(zhèn)坎山小學)。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二
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文章應有的邏輯順序初步擬定一個提綱,并把各部分材料根據提綱進行分類,做好寫作的準備工作。但是提綱并非一成不變的,很可能會在寫作過程中發(fā)生改變。
3.2撰寫成文。
根據現(xiàn)有的材料和業(yè)已形成的思路,先一氣呵成地寫下去,將論文的整體框架寫出。為了保證思路的流暢性、連貫性,暫時可以不考慮措詞、用語、修辭等細節(jié)。在稿紙的實用方法方面請注意,在寫作時可空出一小半紙留作添加和修改用;反面不要寫,便于剪貼、修改。
3.3修改定稿。
論文的修改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艱苦的工作,要用很多的時間來反復推敲,才能保證文章的質量。一般可通過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3.3.1調整結構。
檢查中心論點是否正確,各分論點與中心論點是否一致,還有什么沒有想到納、遺漏的問題??次恼碌恼w結構是否符合邏輯關系,順序是否通暢,對不合適的段落進行前后調整。相關的段落可以合并,說不清的部分可以重新分段。
3.3.2則蟹就簡。
看文章的行文順序是否很有條理,套話、重復、多余、無關的文字要刪除,前后矛盾的觀點要選擇有用的留下,將矛盾的文字刪除.使文章重點突出,文字精練。
3.3.3充實加強。
經調整和刪除后,看文章是否出現(xiàn)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不到之處,對事例不典型、論證不足之處再找材料加以補充,使之豐滿起來。
3.3.4斟酌修辭。
文章的順序和論證基本確定之后,然后可以開始對文字、語言、修辭等方面逐字逐句地加以推敲、斟酌,使之主題鮮明、材料詳實、文字精練、行文通暢,方可定稿。要注意文字規(guī)范化,切忌錯字、別字、不規(guī)范簡化字、繁體字等。
如采用計算機進行文字處理就會方便得多,它不需要一遍遍地剪貼、謄寫,無論是增加或刪除都很方便,最后打印出來的效果更是手工抄寫無法比擬的。
如果將寫好的文章擱置一段時間(如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后再作修改,效果會更好,這是因為原有的思惟定勢已有所改變,或有了新的材料、新的想法,此時再重新修改,文章的質量會更高,甚至會有新的突破。我們的思路和理論水平往往會在文章的修改中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常銳倫.中國中學教學百科全書體音美卷[m].沈陽:沈陽出版社,1991.
[2]顧明遠主編.教育大辭典(增訂合編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三
[摘要]針對“素質教育”的要求,結合當地資源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同時又能深刻了解當地的美術資源,使學生樹立熱愛故土、建設家園的美好信念。
[關鍵詞]美術教學鄉(xiāng)土美術資源古建筑地域特點校內資源傳統(tǒng)節(jié)日資源。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的教育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全面普及“素質教育”,并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我們美術教育也要轉變教育觀念,要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除了要有相應教材內容外,還要求我們全面了解鄉(xiāng)土美術資源狀況,充分利用鄉(xiāng)土美術資源,拓寬美術教材,使學生樹立熱愛故土、建設家園的美好信念,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
一、什么是鄉(xiāng)土美術。
“鄉(xiāng)土”是屬于本地區(qū)的民間美術,是其他任何美術形式也替代不了的。就好比我們自家里的東西,可能不值什么錢,但對我們每日的生活來說非常有意義。鄉(xiāng)土美術(或稱民間美術)是最豐富、最生動、最質樸、最健康的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其手工性、情感性喚起人們情感的認同,其簡潔明快、博大寬厚、熱情淳樸、粗獷豪放的藝術風格為人們喜聞樂見。在美術鄉(xiāng)土教材的編排上,要充分利用、發(fā)揮鄉(xiāng)土美術的獨特作用,繼承、發(fā)揚鄉(xiāng)土美術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二、鄉(xiāng)土美術運用的現(xiàn)狀。
作為一個較長時間在農村工作的中學美術教師,我感到當代的農村美術教學存在著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城市和農村教學條件的差距,主副課分化的嚴重性,家長素質嚴重參差不齊等,種種原因決定農村美術教學很難在當地得到發(fā)展和重視。根據筆者調查,當地農村美術教學主要都以教課書為主,很少利用周圍現(xiàn)有的美術資源去進行教學,并且有時還很難保證學生一星期一節(jié)的美術課,可有可無??梢哉f,在當地美術教學鄉(xiāng)土教材的運用幾乎為零,鄉(xiāng)土教材的運用嚴重的不足,嚴重的滯后。
三、開發(fā)鄉(xiāng)土美術教材的優(yōu)勢。
臺州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鄉(xiāng)土美術資源及其豐富,章安古郡、臨海古城墻、溫領古魚港、仙居白塔古鎮(zhèn)等文化遺存,只要教師正確合理的運用這些資源,再和當地的美術課本相結合,就能使一節(jié)無關緊要的副課變成豐富多彩的一堂美術課。
四、開發(fā)鄉(xiāng)土美術的途徑。
長期以來,我始終將自己所掌握的美術知識及對家鄉(xiāng)風土人情的了解融匯到平時的美術教學中,使學生在中學美術學習階段從民間美術和鄉(xiāng)土教材中學到屬于本民族、本地區(qū)的`獨特藝術知識?!睹佬g新課標》中提出“認識本土文化是學生學習藝術,認識藝術的基礎,是他們走向世界的起點,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深入地學習本土文化,從他們的周圍環(huán)境開始,挖掘生活的美,鄉(xiāng)土文化的美”。怎樣利用鄉(xiāng)土文化這片活水來激活美術課堂教學,筆者以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利用當地古建筑進行教學。
美術教師應充分考慮當地城市和周邊農村的文化建筑、園林、民宅等作為教學資源開發(fā)的重要內容。章安史稱“章安郡”,歷史文化悠久,建有明清時期的老街。有記載著1000多年前的故事;有神奇?zhèn)髡f的金鰲山;在教學中。我將這些地方的建筑拍成圖片,然后做成幻燈片,讓學生欣賞,提高學生的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同時,為進一步引發(fā)學生學習探究的好奇心,還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自發(fā)到金鰲山、明清老街等地實地考察、寫生,品味家鄉(xiāng)古建筑基石紋樣上線條的美感。有的學生試著用紙蒙在瓦當上描摹,有的用速寫本寫生家鄉(xiāng)的古建筑,還有的用手撫摸,感受石刻紋樣的凹凸變化,體驗古人用線條表現(xiàn)物象的手法。學生對家鄉(xiāng)的古建筑非常熟悉,但從來沒有用美術的眼光去觀察它,通過這樣的活動,既讓學生學會了用美術的眼光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又使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2、利用校內資源進行教學。
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教學資源,包括自然與人文環(huán)境及特殊的人才資源,因地制宜進行利用、挖掘,并把它實施課堂教學中,對美術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挑戰(zhàn)。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怎樣才能開發(fā)、利用好教材資源。美術教材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不管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都是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挖掘、豐富的,它的價值是在“創(chuàng)造性”使用的過程中顯示出來的。它是教材的延伸和發(fā)展??傊?,只要我們勤于留心,善于動腦,合理地開發(fā)利用校內資源,將書本知識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校園環(huán)境有機有整合起來,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3、利用地域特點進行教學。
鄉(xiāng)土美術的運用要求美術教師采用不同的形式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所以美術教師應在教學中,結合學校實際的地域特點,依據一定的教學目標對地域資源進行挖掘、整理、組織成教學內容。教學中教師盡量發(fā)掘和利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地域素材,從地域資源中挖掘出豐富的教學內容。
家鄉(xiāng)的服裝業(yè)也比較興旺,自然廢棄的布角料也就多了,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這一有效資源,教學生用布角料進行布貼畫的創(chuàng)作,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當我把這些經濟實用的原生態(tài)材料作為美術學具引進課堂時,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調動了學生內在體驗,學生學得主動、愉快、生動活潑。
4、利用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資源進行教學。
如在教學中,可通過家鄉(xiāng)的“過春節(jié)”、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節(jié)”等活動,讓學生目睹節(jié)日盛況,感受節(jié)日氛圍,讓學生對民間文化進行審美體驗,了解民風、民俗及相關知識。激發(fā)學生熱愛土家文化的藝術情感,使學生產生一種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為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如何運用好鄉(xiāng)土文化這片活水,對于地方性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建設,對于高素質教師的培養(yǎng)以及積極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具有深遠的意義。我們只有不斷地進行開發(fā)、實踐,才能發(fā)揮其獨特的作用,不斷推進美術教育的健康發(fā)展。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四
美術教學論文成果是衡量個人、團體乃至地區(qū)、國家的美術教育學術水平,是學術地位的重要標志。具體他說,論文的撰寫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意義:
1.1取得社會效益。
通過美術論文的撰寫,得到包括教育部門在內的社會的鑒定,評價和承認。在此基礎上,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推廣成果,以達到轉變美術教育思想與觀念,提高美術教學水平等目的。
1.2成果共享,促進交流。
在論文表述中,提供了研究過程的實際資料以及對結果的分析和評價,有利于其他研究者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深入進行美術教育的研究,也有利于美術教育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1.3提高研究水平。
在論文表述過程中,通過對整個研究過程的回顧、總結以及把某些美術教育現(xiàn)象上升為規(guī)律或理論,既促使了研究的深化,又有助于進一步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或新的事實,從而促進美術教育研究水平的不斷提高。
1.4提高研究者的研究水平。
論文表述的過程也是提高美術教師和美術教育研究者的分析能力、綜合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包括寫作能力)的過程。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五
目前我國的高等美術教育一般設置在綜合性大學,師范大學和專業(yè)藝術學院中,各類大學的美術辦學宗旨各有一定的差異,教學方向也不禁相同,但近些年來由于全球現(xiàn)代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市場經濟,知識經濟時代浪潮的沖擊,各國教育機構為適應時代的新原則紛紛探索改革,希望建立和擴大自身優(yōu)勢,提高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培養(yǎng)出世界最優(yōu)秀的人才。我國高等美術教育也不例外。
1.綜合性大學的美術院系。
綜合性大學開辦美術院系是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的一個新現(xiàn)象,對于它學科的研究,如何定位,專業(yè)如何辦學,應如何與單科專業(yè)院校拉開距離,沒有現(xiàn)成的范例供參考,綜合性大學就自身的優(yōu)勢與特色,它應有自己的辦學理念,形成自己的辦學風格。就我個人認為:綜合性大學最大的優(yōu)勢是其學科無所不包的廣泛性,學術研究的系統(tǒng)性與深入性。高等美術教育在綜合性大學中應充分利用其優(yōu)勢,發(fā)展自己的特色美術教育,加強美術學科的學術性,研究性。所以,大學本科的學習應為其升入研究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成為研究性學習的過度與良好銜接,也使本科專業(yè)的學習目標成為為作研究工作而積極準備。所以也應該加大相關專業(yè)研究教育的培養(yǎng)力度,逐漸形成綜合性大學美術院系辦學的最大特色。
2.高等師范美術專業(yè)。
隨著我國高等美術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高等師范美術專業(yè)的發(fā)展方向與培養(yǎng)目標也越來越明確,估計未來大部分師范大學將改革為綜合性大學,而本來的學術教育和美術史論專業(yè)已經統(tǒng)一改稱為“美術學”專業(yè)。所以,進一步推進高等師范美術專業(yè)對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研究,是高等師范美術專業(yè)發(fā)展的最大特色。也使我國高等師范美術專業(yè)擔負起研究傳播美術文化,對中小學生進行美育,以及提高綜合素質等重任。
3.高等專業(yè)藝術院校。
我國高等專業(yè)藝術學院則應使科學知識的推廣和運用這一責任更加有利的強調和執(zhí)行。隨著我國改革進一步的深化,國家需要大量高級美術技術性人才,尤其是極其缺少“既能動腦又能動手”的復合型技能人才,高等專業(yè)藝術院校應以此為目標,使受教育者具有較高的知識層次,較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并掌握熟練的技能,使能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從事生產一線的高技能操作,設計并能組織生產管理以及在服務業(yè)提供創(chuàng)造性服務等。這也將是我國就業(yè)發(fā)展的趨勢———在知識經濟基礎上的高科技知識和高技能相結合的人才。就現(xiàn)在我國高等專業(yè)美術學院教育培養(yǎng)的人才多偏重于學術性人才,與社會實際需要脫鉤導致供需失衡,這就需要高等美術專業(yè)的教育搬入社會實踐這個大舞臺,使高等專業(yè)院校呈螺旋型發(fā)展,使所培養(yǎng)的人才具有較強理論基礎的同時更在實踐中具有更強的爆發(fā)力。
二、高等美術教育的強化。
綜合性大學,師范大學和專業(yè)藝術學院的教學發(fā)展模式只有拉開距離,才能充分形成互補的良性互動局面。只有個性的存在才能有共性的發(fā)展與延續(xù)。無論是綜合性大學,師范大學或專業(yè)藝術學院都應有共同點美術辦學宗旨,無論有怎樣的教學特色與偏重,目的也都是為了使人類更文明更進步。在《四書》的第一本《大學》中便說“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本褪窃谡f大學教育的道理,在于使人們凈化個人的心靈,陶冶個人的情操,培養(yǎng)個人的善良美德,在于團結群眾,棄舊揚新,從而使人們達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高等美術院校同樣也都要遵循一個共同的辦學理念及辦學方向,從而達到育人的目的。
1.首先,應正確引導學生對學習的認識。
考生在升入高等美術院校之前,大都自覺或不自覺的使學習目的針對高考進行強化,升入院校后需先利用一段時間使教學工作針對這樣的情況調整學生的學習方法,擺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強調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美就在身邊,就在實際的生活中,并調動所有的感官去細致入微的觀察一切事物,讓藝術與生活密切相關。
2.關于學生正確對待現(xiàn)代化與傳統(tǒng)文化關系的問題。
在老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過程中,無可避免的要遇到這個最實質的問題。尤其是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進程加劇,有一些錯覺認識,認為現(xiàn)代化與傳統(tǒng)文化完全對立或兩者之間有無法逾越的鴻溝,但實際上任何一個國家進行現(xiàn)代化建設,傳統(tǒng)文化大部分是保留的。例如日本、新加坡、法國、韓國等。同時現(xiàn)代化也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趨勢,傳統(tǒng)文化也會不停的蛻變。如何使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與不可替代性也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課。
3.有超越的心態(tài)對待傳統(tǒng)文化藝術與外來文化藝術。
在今天,不少人認為傳統(tǒng)文化藝術是現(xiàn)代的障礙,也有人認為傳統(tǒng)文化藝術無比神奇應頂禮膜拜。這樣的態(tài)度都不利于高等美術教育的發(fā)展。應使學生們全面認識到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多元性與傳承發(fā)展性,中華文化藝術不僅有中華文明代表的主流文化也有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代表的非主流文化。如何大膽的與實際相融合,并深入地理性,歷史性思考、研究,增強民族凝聚力,這都應是探索的主要方向,也同是探索外來文化藝術的方向。尤其是現(xiàn)代外來文化藝術,更應全面研究,看清它的真面貌,不應盲目模仿。真正使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也需有勇氣實行“拿來主義”,加以吐納吸收,重建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精神文明。我們往往說最深刻的道理也是最簡單的道理。高等藝術教育的深入同樣也需要立足于我們的真實生活,真實情感;立足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和研究;立足于當代性及具有現(xiàn)代意義。
三、總結。
教育是終身的教育,高等教育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教育是一個人一輩子都不可能結束的過程,教育是人的自身目的,也是人的最高價值體現(xiàn)?!蔽覀儜裱宋幕茖W化的教育理念不斷發(fā)展、改進、深入。使教育培養(yǎng)人的自我決定能力,去“喚醒”學生的力量,使學生能在目前無法預料的未來局勢中自我作出有意義的選擇。因為教育,是全民族的事,要教育的是整個民族。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六
美術的教學在中學教學活動中至關重要,通過不斷的總結和反思,探討和研究,美術教學能變得更好更順利,增加學生學習美術的動力,那么就一起來欣賞下面三篇美術教學論文吧!
“寫意”造型對中國畫教學問題的探討【1】。
在中國畫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中反映出這樣的問題:其一,把對中國畫的“教”和“學”局限在單純的技法訓練與照本臨摹之中,去枝存葉,去本求末,讓學生只在“筆法”與“墨?!敝欣@圈子;其二,缺乏對學生進行思維方式的正確引導與培養(yǎng),從而無法把握中國畫造型法則的實踐和應用;其三,對中國畫概念的誤導和忽視,造成學生對中國畫的本質與內涵的模糊,從而使教學目的得不到良好的貫徹落實。
這些問題的繼續(xù)存在,必將使中國畫教育與教學的發(fā)展受到嚴重影響。
為此,對這一問題進行認真的研究和探討,是非常必要的。
探討之一:中國畫的概念及其本質的再認識。
中國畫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遺產之一,經數千年的發(fā)展與演變,已形成自己獨特的精神面貌與藝術風采,具體表現(xiàn)為傳統(tǒng)文化熏陶下成就的“意象”思維方式與“寫意”的造型觀。
這種思維方式與造型觀,是中國畫及其技法形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源泉。
縱觀數千年的中國繪畫史,從戰(zhàn)國帛畫到敦煌壁畫;從唐代的鞍馬人物到宋元的山水花鳥;從徐渭、石濤到現(xiàn)代的齊白石與張大千,眾多作品不單純顯露了“筆墨”技法的熟練與高超,更重要的是無一不閃爍著“意象”思維的智慧之光和對“寫意”藝術性的創(chuàng)造。
這些突破客觀物象的明暗、體積和寫實手法的作品,將人對事物的認識提到“神會意通”的理念高度,從而使中國畫創(chuàng)立了自己“意在筆先”“不求形似”“以形寫神”的特殊畫風。
這種更富于“情”“理”“性”以及藝術愿望的表現(xiàn)法則,構成中國畫以“寫意”為核心的獨特與偉大。
探討之二:對“意象”思維方式和“寫意”造型觀的基礎性思考。
作為民族藝術的中國畫,與中國文明的形成與發(fā)展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關系。
“意象”思維正是中華民族經過長期思考與實踐所創(chuàng)建的一種了解世界、創(chuàng)造文明的認識觀與方法論,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維大觀。
這種思維是以我國古代老莊哲學思想為核心建立的一種辯證思維觀。
它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維,又有別于“抽象”思維,是處于二者之間的獨特思維方式。
“意象”思維把“意”(即人的意識,意志、意念、主觀)與“象”(即客觀物象,宇宙萬物)看成是一個互通共識的有機體,將“事物”“人格”化,尋求人與事物“感應”式的認識法則。
“黑白成象”“陰陽相生”,倡導人的主觀意識與客觀存在的共存性和可知性,視認識的完美為“天人合一”的境界。
這種思維方式與認識觀特別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式的理想認識觀,也突出了中國文化強調主觀意識的特性。
這種“特性”是孕育“創(chuàng)造”性的先決條件。
中國畫的“寫意”式造型觀正是依此而創(chuàng)立的。
以“寫意”為宗旨的中國畫在選擇其“達意”的表現(xiàn)形式時,是以重“神”輕“形”為原則的,它不注重物象的明暗體積;不追尋物象的寫實關系,而是確立了“墨線”———這一古老又純樸的“意象”符號,并賦予它更加豐富的情感內涵,形成中國畫與西洋畫從形式到本質的區(qū)別。
不同的思維方式,造就著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又體現(xiàn)了不同的思維觀念。
中國畫受特定思維影響所造就的“寫意”式造型表現(xiàn),正是中華民族的理想、愿望以及“民族精神”的真實寫照。
探討之三:培養(yǎng)“意象”思維,掌握“寫意”造型,是貫徹實施中國畫教學目的之關鍵。
在此倡導中國畫教學以引導學生的“意象”思維及“寫意”造型為主,并不是不學技法、脫離技法,而是依此指導技法的正確運用。
技法作為中國畫學習的基礎之一,有其不可輕視的價值。
但技法形式如脫離了思維觀的指導及其造型的功用,則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因此,在中國畫這一特定性的教學活動中,正確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意象”思維,讓學生掌握“寫意”的造型觀,并依此去指導技法,駕御技法,才能使中國畫教學的目的得以正確的貫徹。
啟美啟智啟德啟信【2】。
一、啟美啟美,即是引導學生欣賞美、理解美,進而最終能夠創(chuàng)造美。
對工藝美術、建筑藝術、傳統(tǒng)繪畫、雕塑作品的欣賞可以提高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對現(xiàn)代繪畫藝術的欣賞可以增進學生對美的理解能力;美術教學中的技法訓練則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因此,美術教學應與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聯(lián)系起來。
如講《生活與設計》這一節(jié)時,談到服裝設計,我特別聯(lián)系了中學生的服裝設計——“衣服是無聲的語言,它隨時向別人傳遞著你的身份、性格、愛好等方面的信息。
同學們正處在充滿活力的學生時代,因此,服裝應當能體現(xiàn)出生動活潑、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而耳環(huán)、戒指、美容化妝等成人的打扮暫時還不適合同學們。
不是有人說,青春就是最好的化妝嗎?”同學們笑了起來,下課后,原來佩帶飾物的同學悄悄把飾物摘了下來。
二、啟智啟智,即是指美術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維能力和空間表現(xiàn)能力。
記憶畫和想象畫訓練對于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每逢新學期開學,我都要布置學生描繪假期生活。
幾個學期堅持下來,學生在繪畫語言的表達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
有的同學甚至把整個麥收場面畫了下來,畫面上有麥田、遠山、道路、脫粒機、拖拉機、聯(lián)合收割機、汽車和忙碌的人群等,內容豐富,形體正確,近大遠小的透視規(guī)律也得到初步體現(xiàn)。
這么復雜的場面,若不具備一定的表現(xiàn)能力和觀察能力是難以描述的。
三、啟德德為立身之本。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德”的教育,德育與美育是相輔相成的。
因此,在對學生進行美的陶冶之時,還要有意識地傳輸道德規(guī)范,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如我在引導學生欣賞《珍惜我們的環(huán)境》這幅畫時,不僅講工業(yè)污染,還聯(lián)系了生活垃圾的污染,教育學生珍惜生活環(huán)境,不亂扔廢紙,不亂抹亂畫等。
四、啟信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
對于身處緊張學習生活節(jié)奏之中的學生,美術課應當是一種精神體操,使學生緊張的心情得到放松。
因此,選擇實施成功教育、快樂教育就應成為每節(jié)課的總體構思。
數年來,我一直堅持每節(jié)課結束前的好作業(yè)評點,只要是有可取之處的作業(yè),都可以得到展示、表揚,使學生盡情品味收獲的快樂。
兒童美術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3】。
指導兒童繪畫創(chuàng)作,很重要的是要從兒童心理特征出發(fā),教養(yǎng)兒童對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表達能力。
美術創(chuàng)作是形象思維。
應通過激發(fā)兒童對于美術的興趣,培養(yǎng)兒童的形象思維,開發(fā)兒童智力,培養(yǎng)兒童觀察、記憶、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
這個過程,重要的是對兒童藝術創(chuàng)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兒童,啟發(fā)兒童對美的興趣和感受,培養(yǎng)兒童的想象力的創(chuàng)造力。
尊重孩子神奇的幻想。
童年是充滿幻想的時代。
好奇和幻想是兒童思維的特征,也是兒童心靈純潔天真的表現(xiàn)。
他們可以“異想天開”:彎彎的月亮掛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掛秋千搖蕩;蝴蝶紛飛撲向孩子身上,說明我比花兒更美;不同國家的兒童可以用紙筒互相“打電話”。
在成人看來似乎“荒誕不經”,對兒童說來,正是奧妙所在。
因此,要指導兒童畫,就要去發(fā)掘他們這種兒童審美的奧妙。
如老師要求孩子們創(chuàng)作一幅《救救大熊貓》的畫。
一個孩子在畫面上畫出一只大熊貓在哭,一群小朋友圍了過來,有的送蘋果、有的送香蕉,有的送巧克力。
另一兒童異想天開,畫了一個豬形的“撲滿(儲蓄罐)”,上面帖了紅紙,與上“寄給大熊貓收”,還帖上一張郵票。
真使人意想不到。
發(fā)掘這種天真奇妙的創(chuàng)造力,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神奇的幻想,從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看問題,就會在他們心靈中挖掘不盡的美的寶藏。
畫出生活中最美好的東西。
不可忽視,讓孩子學會自己造型。
孩子畫畫,開始往往是畫小孩,他們總是先畫一個圓圈,這是一個頭,再畫上嘴巴,嘴巴很重要,它能吃糖、唱歌、講故事,作用可大呢。
又點上兩小點是眼睛,它不象嘴巴那樣重要。
再刷刷幾根頭發(fā)。
這就是他腦子里有的印象。
至于耳朵、鼻子他們往往疏忽了的。
如一豎是身體,二橫是手臂,手掌不清楚,但五個手指頭是不會弄錯的,兩腿和腳就只有兩豎和兩個小圈兒了。
看到這里,我們首先要夸獎:“畫得好!”鼓勵他這樣畫下去。
千萬不能說:畫得一點也不象,這樣會扼殺孩子的興趣。
孩子的幼小心靈總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鼓勵和支持。
而兒童認識形象,不會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
孩子不能理解的東西,大人不能操之過急,強迫接受,這樣就會引起兒童的厭煩,減退畫畫的興趣。
在啟發(fā)兒童創(chuàng)作熱愛祖國為主題的繪畫時,教師啟示以愛國旗為題。
這時,孩子紛紛舉手,說要畫國旗。
一個孩子提問:“能不能畫降旗?”教師問:“為什么?”原來他記憶起去年學校中曾發(fā)生的一件事:一天突然下大雨,幾個紅領巾看見操場上國旗還沒降下來,他們冒雨下了國旗。
他想畫這個場面。
這是很好的設想,教師鼓勵他進一步構想,這個孩子畫了三個紅領巾冒雨降旗,并將教學樓,操場上的籃球架、雙杠、單杠等都畫了進去。
教師提示:這樣畫太龐雜了,主題不突出,繪畫就是要畫出生活中最美的東西。
象教學樓、籃球架、雙單杠和降國旗愛祖國有什么關系呢?孩子接受了意見,畫面只剩下三個小朋友在呼叫,奔跑,解旗桿繩索,天上正下著大雨,并題名《下雨了》。
畫面集中,形象單純,主題突出。
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生活。
為了開拓孩子們的眼界,教師要求家長在休息天、假期里多帶孩子出外寫生,到公園兒童游樂場、動物園、馬路、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寫生,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生活,豐富孩子的創(chuàng)作。
一次我?guī)е⒆訁⒂^盲童學校,那兒環(huán)境清靜,一塵不染,綠樹成蔭,真如到了一座大花園,看到盲童在這里的學習生活,處處有人照料,健康愉快地成長。
更使孩子們驚奇的是他們還能以手代目,進行雕塑,刺繡等藝術創(chuàng)作,甚至還能學習推拿醫(yī)療技術為人民服務,充分體現(xiàn)在祖國的懷抱里,殘廢人生活幸福,使孩子們很愛感動。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七
學習美術不僅僅停留在欣賞的層面,還要讓學生懂得基本的技法,進行創(chuàng)作的實踐活動。只有學生參與了課堂實踐,或者是走出了教室,走向了生活,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臨摹,進行創(chuàng)作,才能掌握中國傳統(tǒng)美術的技法,形成基本的技能。讓學生對美術作品物象的理解,必須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愛好。興趣和愛好是學習好美術的基礎,有了這興趣和愛好,學生就會跟著教師去臨摹,去感悟,去體會。這個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也是激發(fā)學生愛國之情的過程。讓學生臨摹,教師必須根據教材安排好學生的實踐活動。每一次的活動都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時機,教師要把握好時機結合教材的內容,或者學生的作業(yè),適時的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其實,繪畫的題材、用料和技法都有民族的特點。它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是任何一個民族所無法比擬的,僅憑這一點,就足以引起我們的自豪,讓我們?yōu)橹湴?。在布置作業(yè)時,我們可以讓學生了解中國畫。
中國畫歷史悠久,流傳至今,依然是中國繪畫的主要內容,保持著恒久的魅力。教師可以抓住材料的特點重點介紹,就題材的多樣性重點展示,就技法的獨特性當堂演示。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是一個好辦法。如在輔導某一作品臨摹或某一實景寫生時,教師可圍繞作品外在形式的美,圍繞其寫生場景,結合直觀演示向學生講解中國畫藝術特色及其技法特點,著重指出中國畫十分重視對事物本質的表現(xiàn),講究形式美;塑造形象以線條為主,尤其重視用筆用墨;構圖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也不受焦點透視的束縛,并十分注意畫面空白的運用;同時強調文學、書法、篆刻與繪畫的有機結合;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從觀察生活、研究事物到表現(xiàn)形式上都有它獨特之處等要點。通過這樣的講解,使學生對中國畫藝術特點有較深的認識,便于學生從藝術角度來加深理解、掌握傳統(tǒng)繪畫的表現(xiàn)手法及技能技巧。中國畫技美妙多姿,學生一定會為此而感染,為它的藝術魅力而折服。學生熱愛的藝術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就會主動地去欣賞優(yōu)秀的作品,臨摹優(yōu)秀的作品,從中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二、結語。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很多,教師要根據美術教材的需要和教學方法,給學生選取雕塑工藝、書法等不同的形式,擴展學生學習美術的視野,創(chuàng)設教學的情景,將愛國主義教育孕育于美術課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從而讓每一個學生在美術教學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審美的情趣,做一個新時代的具有愛國主義情操的.小學生。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八
淺析美術課堂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是相對于接受性學習而言的,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探究性學習已被大家認同,并都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作了嘗試,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在平時以及公開課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那種學生被動的接受式學習現(xiàn)象已有所改變,但另一種極端現(xiàn)象卻屢屢發(fā)生,那就是整堂課讓學生摸索探究,最后不知所云,不好收場。雖說探究性教學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但學生的探究學習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的,如果缺失教師的正確指導,聽之任之,讓學生進行無指導的探究,仍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在具體操作時應注意些什么呢?本人在教學實踐中作了這方面的嘗試,現(xiàn)總結為以下幾點:
1適時扶持有章可循。
在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適當的扶持,讓學生有章可循。美術是視覺藝術,所以在美術教學中,我經常出示一些相關的大師作品或同齡孩子的作品給學生欣賞。這樣不僅讓學生有一個感性認識,同時使學生從中得到美的熏陶,還能分散教學難點,給學生一定的幫助和扶持。對于那些內容復雜,名目繁多的課,我會給學生提供自學提綱,從而為學生理清思路,使他們的探究活動有明確的目標。有時也可以出示一些相關的圖片資料供學生參考。探究教學中教師適時地、必要地、有效地指導,可以讓學生真正從探究活動中有所收獲,從而使學生的探究實踐得到不斷提高和完善。
2聯(lián)系生活有據可依。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我們的實際生活就是我們全部的課程,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彼晕艺J為美術課的探究活動應該聯(lián)系生活,以生活為依據,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生關注和感興趣的內容,讓他們探究。學生探究學習的是自己生活中的現(xiàn)象,就會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從而積極地投入。如在上記憶畫《我栽種的植物》一課之前,我布置學生回家觀察自家陽臺、小區(qū)或游園里的植物,同時引導學生回憶和想象,自己栽種植物時的情景,同時讓學生在課堂上演示、模仿栽種時的動態(tài),學生覺得有據可依,降低他們創(chuàng)作的難度。
生活處處有美,藝術就善于從生活中捕捉。()而孩子們還不是藝術家,就像一頭剛剛學習捕食的小獅子,還必須在母獅的循循善誘下學習捕獲,掌握時機。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正處于發(fā)展階段,潛在的能力需要教師的引導、開發(fā)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欣賞能力和評價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美,并從中捕捉到美,產生對美的表現(xiàn)欲望,以達到創(chuàng)造美的目標。
3分段探究循序漸進。
探究性學習要體現(xiàn)一個階梯性,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進行。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年齡特征以及知識水平,注意橫向聯(lián)系,分設層次,建立幾個由底到高逐步遞增的學生探究性學習的內容框架:先模仿、再半創(chuàng)作、后開展獨立性的創(chuàng)作活動。也可以先選取適合學生探究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段探究,開始討論的問題可以簡單些,好讓學生在第一階段有所收獲。在獲得一定認知基礎和有成功體驗后,再進行下一步的探究。我在教學《動感生活》一課時,先讓學生觀察、回憶運動員的動作,然后引導學生探究怎樣把人物一剎那的運動進行分解,探索人體運動規(guī)律,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創(chuàng)作任務。
4多種方法激發(fā)興趣。
美術這門學科,從總體上看是大多數學生喜歡的科目。但具體到每一個學生對這節(jié)課有沒有興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長,就要看老師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激起學生創(chuàng)作的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跨度相對大些。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般跨越兩個階段。低年級與中高年級的學生除了對色彩的敏感具有共同性,低年級的學生注重于外觀形象,高年級則偏重于設計和制作。如八年級的《面具》,假設簡單地讓學生仿造涂鴉,必定會興趣大減。老師將課題稍稍一改,變成讓學生來當設計師,頓時,場面馬上變得熱情高漲起來。面具上涂滿了五顏六色的濃厚色彩,以前學生們只是在電視上觀賞過,現(xiàn)在要他們自己動手,來給這些面具“涂脂抹粉”,立刻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教師再因時制宜地組織學生先觀賞京劇錄像片段,再借機把一些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有關知識,諸如臉譜色彩的含義、臉譜的勾勒等知識介紹給學生。等到他們親自動手時,一個個揮筆抹彩,似乎人人都像個化妝師。不過最后的作品如何,是否夠標準,這都不是最重要的。至少在這堂課上學生的參與率達到100%,學生的興趣激增,情趣高漲,并在此基礎上認識并了解了一些簡單知識,提高了自己的知識面,并從中感受到藝術創(chuàng)作的愉悅。
其次,電教媒體作為信息的載體,在教育目標與教育內容實踐的操作中搭上橋梁。它聲形并茂,色彩艷麗,生動直觀,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讓學生留戀、向往。
再次,我們的教材中,有不少課題需要學生走出教室,實地寫生,如八年級的《校園一角》等,如果教師只在教室中講,該畫哪些部分是畫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等等,這樣的閉門造車,不如讓學生去實地走走看看,感受一下校園里的籃球場、假山、花園、雕塑等往日熟悉的地方,然而,現(xiàn)在要學生用畫家的眼光去感受它,感覺大自然就是一幅完整的畫。學生在走進環(huán)境感受生活的過程中,感悟能力增強了,繪畫能力提高了。
探究性學習不僅體現(xiàn)在思維和語言上,還體現(xiàn)在動手上。美術學科尤其如此。美術課探究結果的表達以作品展示為主,學生的思維通過語言來表達,更通過動手操作的作品來表現(xiàn)。我在教學中,無論繪畫課,還是手工課,甚至欣賞課都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激活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所以,探究性學習所達到的目的是手腦并用,協(xié)調發(fā)展的結果。只有動手又動腦,學生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5根據內容有所側重。
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可以讓學生摸索和探究的,有些美術史知識或傳統(tǒng)的技法,是需要老師新授的。當然在傳統(tǒng)技法上如何去創(chuàng)新,是我們倡導學生去探究的,這就要根據內容有所側重。另外,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學生提出的問題形形色色,想研究的問題很多,且各不相同,而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這就有一個選題的問題。對于一些問題,如果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仍不能接受和理解,那么就不必讓學生強行研究,而應該等他日后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到適當的時候再進一步開展這一課題的探究。
我們在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盡量讓學生作為畫畫的主體,讓他們去發(fā)現(xiàn)其中的樂趣,畫他們最想畫的事物,老師只是事先做一些啟發(fā)式的引導,讓學生自己想象,然后老師再作一些修正式的補充,這樣能讓他有一種成就感,樹立自己的信心,孩子就不再畏難;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畫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繪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飛翔,創(chuàng)作出精彩的一幕。
作為學生走上美術創(chuàng)作之路的啟蒙者,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真誠去點亮孩子心靈的蒼穹,燃起藝術的火花,使他們在人生的這段行程中,充分地發(fā)展自己的個性,激發(fā)興趣,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華。
探究教學的理念雖已深入人心,但對它的研究還只處于初級階段,我們還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出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九
摘要: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日益重視,素質教育的崛起令我國中學階段的教學質量有了質的飛躍。對于中學美術教學而言,現(xiàn)代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的改換對于提升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對學生現(xiàn)代繪畫藝術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使得中學美術教學的過程充滿了藝術氣息。本文以我國中學美術教學的現(xiàn)狀為研究基點,分別從中學美術教學需要現(xiàn)代繪畫藝術創(chuàng)新意識的渲染、現(xiàn)代繪畫藝術創(chuàng)新意識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滲透的意義兩方面,對中學美術教學中現(xiàn)代繪畫藝術創(chuàng)新意識的融入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與探討,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我國中學美術教學的質量,推動我國中學美術教學的發(fā)展。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期,由于學校教育追求教學成績,我國中學美術教學一直處于較為不明顯的位置。作為中學教學課程體系中最無存在感的學科之一,各個學校美術教學的教學質量參差不齊,該學科的教學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術教師自身的美術知識、藝術理論的掌握程度以及藝術素養(yǎng)等等,絕大多數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是單一式傳承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對于美術等藝術類的學科教學而言,缺乏一種藝術教育的靈性。
自從國家推行素質教育策略以來,各教育機構都在朝著素質教育的方向努力。現(xiàn)階段,我國中學美術教學在國家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極力改進美術教學的總體質量。從其教學成果來看,在現(xiàn)代中學教育體系發(fā)展的帶動下,學生能夠充分理解一些最基本的美術技能以及美術知識[1]。我國中學美術教學的課堂中存在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那就是教師試圖通過傳統(tǒng)模式下的教學方法來推進中學美術教學,將學生繪畫技能的培養(yǎng)放在了首位,忽視了學生對美術藝術的審美以及興趣的培養(yǎng),這就給中學階段的美術教育埋下了隱患。
通過對我國過去一段時期以及當前中學美術教學狀況的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雖然中學美術教學的成績較以往有所改善,但其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亟待解決。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便是,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美術專業(yè)教師傳承知識本身的同時缺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環(huán)節(jié),這樣就導致中學美術教學中藝術靈魂的缺失,換句話說,就是當前的中學美術教育模式不能吸引學生來投入地學習美術藝術,而僅僅是泛泛了解美術。這對于我國整個教學體系的完整構建極為不利,同時,也無益于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
藝術素養(yǎng)并非人人都具備,同樣,現(xiàn)代繪畫藝術創(chuàng)新意識的強弱也因人而異,因此,對于中學美術教學而言,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一方,專業(yè)的美術教師要能夠用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來激發(fā)學生對美術藝術本身的興趣,進而才能將美術技能以及專業(yè)知識等內容更順暢地傳承給中學生。同時,在興趣的導向下,中學生對于美術這門學科的認知也會有所提升,比以往更能融入美術的學習氛圍中。
1.在中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現(xiàn)代繪畫藝術創(chuàng)新意識的前提條件。
(1)中學專業(yè)教師美術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提升教師本身的美術藝術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的中學生的重要前提。在實踐過程中,我國從事中學美術教學的專業(yè)美術教師在以往也做了諸多探索,深深意識到創(chuàng)新意識對于美術教學的重要性。教師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與藝術理論的認知及其對美術藝術的鑒賞能力息息相關。有的美術教師盡管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將美術專業(yè)的知識點與理論知識教授給學生,但由于其自身藝術素養(yǎng)的缺失,往往就會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留有一種枯燥、機械的印象,這對于日后教學十分不利。所以,作為美術學科的專業(yè)教師要首先從自身的教學能力、對美術藝術的鑒賞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來提升本身的美術藝術素養(yǎng),進而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也能夠充滿強烈的藝術感染力[1]。(2)學生對美術學科有著強烈的興趣中學美術教師自身美術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對于美術教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與此同時,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也極為關鍵。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能夠通過一定的教學策略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科教學的有效性。這對于中學美術教學而言同樣適用,教師要以興趣導向式的教學模式來進行美術教學,并且將現(xiàn)代繪畫藝術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滲透在教學的過程之中,與教學實踐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學生感知到美術這門藝術的靈性。中學美術教育的首要任務是讓學生形成對美術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為他們將來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從生活中來看,藝術之美是無處不在的。生活當中存在著各種形式的美,要想發(fā)掘并認知這種美,以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從小就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環(huán)境和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使學生對美術教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2]。
2.現(xiàn)代繪畫藝術創(chuàng)新意識的融入,促使中學美術教學朝向素質化方向發(fā)展。
在現(xiàn)代繪畫藝術的領域中,很多中國畫家在繼承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同時,為了使得繪畫創(chuàng)作更為完美,融入了很多國內外的新興藝術風格,進而創(chuàng)造出自己獨特的繪畫藝術特性,令作品活靈活現(xiàn)。從中學美術教學的角度來看,將現(xiàn)代繪畫藝術創(chuàng)新意識融入到教學的過程中,實質上就是在專業(y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fā)學生個性化的美術創(chuàng)作激情,教育學生不拘泥于形式,仔細體察自身對美術藝術的獨特感覺,尤其是對于青春期的中學生而言,每個人的藝術感覺可能都會有所不同。
三、現(xiàn)代繪畫藝術創(chuàng)新意識在中學美術。
教學中滲透的意義對于中學美術教學而言,對學生進行現(xiàn)代繪畫藝術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循序漸進,既不能忽視繪畫藝術的創(chuàng)新性又不能過于強調美術藝術的創(chuàng)新,教師要能夠把握其中的內涵價值所在。探究現(xiàn)代繪畫藝術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對于學生進行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十分重要,如若大部分學生都能夠領悟到美術中的藝術內涵,那么現(xiàn)代中學美術教育的質量就會理所當然地提升上來了。
1.現(xiàn)代繪畫藝術及其創(chuàng)新意識。
(1)現(xiàn)代繪畫藝術概述現(xiàn)代繪畫藝術,顧名思義,就是在現(xiàn)代藝術氛圍中滋生出來的繪畫作品,而且,相對于傳統(tǒng)的繪畫藝術而言,現(xiàn)代繪畫藝術與生活的關系較為密切。通過對現(xiàn)代繪畫藝術的觀察可知,很多繪畫藝術作品中都存在中西方美術藝術文化的影子,而且,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文化的渲染,以及社會變革的影響,使得現(xiàn)代繪畫藝術本身有著較為獨特的味道,其中不乏一些創(chuàng)新的內容[3]。繪畫藝術創(chuàng)新,是繪畫藝術家們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可以看到,即使是同一個藝術家,他在不同時期所創(chuàng)作的繪畫藝術風格也都不盡相同。(2)現(xiàn)代繪畫藝術的特征從總體情況來看,現(xiàn)代繪畫藝術有著幾個較為明顯的特征,其中,最為突出的一個特征便是現(xiàn)代繪畫藝術中所潛藏的藝術精神以及創(chuàng)作理念幾乎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的美術藝術,這也是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藝術者對于珍視現(xiàn)代美術藝術的態(tài)度。從傳統(tǒng)繪畫藝術與現(xiàn)代繪畫藝術的差別來看,后者忽略了對畫面物體本身的形象性勾勒,轉而表現(xiàn)繪畫藝術所能給人們帶來的視覺感受[4]。絕大多數藝術形式都是較為抽象且充滿美感的,只不過人們對藝術本身的認知與領悟能力存在差別,所以,對同一藝術作品的感受就有所不同。(3)探究現(xiàn)代繪畫藝術領域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通常情況下,我們在研究現(xiàn)代繪畫藝術時,難免要關注它背后獨特的創(chuàng)新意識。從現(xiàn)代繪畫藝術作品中,一個具備基本鑒賞能力的人,能夠從作品中體會到創(chuàng)作者在繪畫的過程中所具有的獨特創(chuàng)新意識。在現(xiàn)代繪畫藝術的烘托下,將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新意識也傳達出來了。事實上,現(xiàn)代繪畫藝術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但它又高于生活。一個致力于現(xiàn)代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的文藝工作者往往會通過較為激烈的手段來強調藝術本身的獨立性,在現(xiàn)代社會的'喧囂中,找尋藝術氛圍中的片刻寧靜。
參考文獻。
[1]李長民.從基礎教學實踐解構美術課教材教法———對《普通中學美術課教材教法》的探討[j].美術大觀,20xx(7).
[2]陳誠.中學美術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思路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xx(14).
[3]李檸燁.中學美術教育中的審美和欣賞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xx(14).
[4]江艷華.中學美術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科教導刊:中旬刊,20xx(8).
[5]王睿.中學美術教育中如何加強素質教育[j].藝術科技,20xx(10).
[6]韓昶.綜合素質提升視角下的中學美術教學路徑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xx(22).
[7]梁衛(wèi)民.美術教學的拓展與中學教師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j].教育評論,20xx(7).
[8]王愛春,鄧覺民.非主流社會資源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的價值探析[j].美術教育研究,20xx(15).
[9]加央歐珠.論當前中學美術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的策略[j].才智,20xx(12).
[10]周鵬飛,武文豐.試論數字媒體藝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作用[j].美與時代,20xx(4).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十
(一)教學思路。
主題確定了,如何進行教學設計?這時想到安教授提出貫穿教學的3個問題:想讓學生學什么?怎么教他們學?怎樣知道他們學會了?此次模擬課堂的特殊性在于授課的對象并非真實的學生,而是培訓班的老師們。老師們具有較強觀察能力及豐富的教學經驗,一絲的不連貫或者細節(jié)上的失誤都會被他們發(fā)覺。面對他們,要上完整而沒有破綻的一節(jié)課相當困難。對于教學對象來說,45分鐘內完成平時教學幾個課時的專業(yè)課項目也是有難度的。所以我認為在內容上以小見大來闡述課堂上的教學理念最佳。如何控制課堂教學,把握教學難易度?根據對專業(yè)的了解,先由我設計課堂教學,再與合作組員對照“scl”模式一項項討論分析,提出看法再修改,最后制定出完整的方案。設計這堂課的教學目的是讓教學對象在45分鐘內了解包裝的功能,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簡單的雞蛋包裝,共同檢驗包裝的實用性和美觀性。
(二)課后反思及建議。
英國教學法體現(xiàn)出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鮮明特征,在課堂上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利用對概念的質疑,刺激教學對象互動,鼓勵教學對象通過競爭與合作進行小組和獨立的學習。形式多樣的活動保障了學生參與面廣、學習程度深,更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融學習于快樂的活動氛圍之中,很好地發(fā)掘了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將理論學習和實踐密切聯(lián)系起來,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課堂連貫性很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課件中倒計時的安插,讓教學對象把握了解游戲的時間性等等無疑豐富了課堂的趣味性。
二、真實課堂的實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若想要把教育教學搞好,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培訓班結束后,我思考著如何將模擬課堂真實呈現(xiàn)在現(xiàn)實教學中。這堂課要展示“教”與“學”的統(tǒng)一,同樣45分鐘一堂課的授課,不同的是此時的教學對象已轉換成中職生。我最多思考的是:想讓學生學什么?怎么教他們學?怎樣知道他們學會了?同樣是三個問題,對于成人與學生來說,兩者的教學設計呈現(xiàn)的應該有很多不同。
(一)設計思路。中職美術課堂如何體現(xiàn)當前信息化教學的特色,將英國教學法運用到美術學科中包裝設計課程的課堂上,利用最新教學資源,如何讓學生在45分鐘掌握學習知識等等都是值得我們教師深思的范圍。
(二)學習需要的分析。本節(jié)課教學將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引導學生定位目標,具體問題由團隊合作解決,提高學生動腦與動手的能力,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教學對象是一些已具備基本繪畫理論、初步了解包裝設計理念及手工制作能力的學生。
(三)教學內容分析。本節(jié)課選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實用美術類專業(yè)教育部規(guī)劃教材《包裝設計與制作》(鄭軍主編)第一章“包裝設計的概要”中第四節(jié)“包裝的功能”的內容。本節(jié)課主要利用靈活多變教學方式,闡述包裝的功能。
(四)教學資源和技術分析。教學活動在教室進行,需要提供有教學的多媒體、投影機等。教室桌椅擺放為分組教學形式,排成8組,每組4-6人坐在一起,不同程度的學生自由選擇團隊。課前準備小組協(xié)作的手工制作材料等。
(五)教學對象分析。本節(jié)課的授課對象是中職學校工藝美術專業(yè)高二年級動漫班的學生,共有49人。該班同學年齡一般在十六七歲,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是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特殊群體。而且已具備基本繪畫理論及電腦設計軟件應用的能力,同時對包裝設計課程有所了解。
(六)課堂特色。教學設計中,除了教學內容、課堂流程預設上保持不變,與模擬課堂不同的是:
1.課堂時間的安排。45分鐘時間:組織教學及導入的知識點控制在10分鐘以內,手工實踐20分鐘,展示與評價、總結12分鐘,預留3分鐘為機動時間。
2.微課技術滲透課堂。10分鐘內把組織教學、整堂課的知識點說清楚,若用傳統(tǒng)講授方式時間是不夠的。經過考慮,決定把知識點制成微課,縮減教師教學中的時間。
3.圖片頭腦風暴。為了避免課堂出現(xiàn)學生在時間限制內完成包裝設計或是不會做、遇到困難就放棄的狀態(tài),我決定在課件上出現(xiàn)思維引導的圖片,這樣做有助于在課堂教學中更充分把握學生的思維變化。
4.小品變成flash的動漫視頻。模擬課堂以小品形式開場讓人印象深刻,迅速活躍了課堂氣氛,缺點是表演時間較長。因此,這次重新設計將小品改成flash的動漫視頻,用中職生熟悉的動漫形象“麥兜”來述說。通過課堂生動地引導學生去幫助好朋友“麥兜”,并知道該如何去做。
三、對比教學實驗得到的啟發(fā)。
當我們認真用心去體會教學的點滴時,就會發(fā)現(xiàn)打開教育教學之門的鑰匙。每一次的實驗給自己的都是深刻的觸動,每一次的實驗都能給自己的教育教學帶來新的思路。課堂如預料中順利進行。比對兩種課堂,同一項目,同一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這種教學方式的共性都是歡樂在進行時,師生在課堂教學中顯得比較融洽及和睦。實驗總結具體如下:
(一)需要發(fā)揚的優(yōu)點。從課堂時間結構的安排,可以發(fā)現(xiàn)知識傳授者角度的`轉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以自主性獲得了知識。在當今信息時代師生之間知識傳遞是綜合信息交流和互動的過程。教師更多應該是促進者的角色,由統(tǒng)一性的教育者轉變?yōu)檎嬲饬x上的因材施教者。從學生作品來看,真正意義上的課堂已從重傳授向重發(fā)展轉變。成人的理解在于如何最快最好地完成目標,而學生的作品更多在于變化,與眾不同的展示。讓人很驚奇的是,成人常規(guī)思維下的創(chuàng)作,竟然不及個別學生的靈機一動。有一學生制作的包裝采用了力學原理,既省材料又具較好的包裝實用性。小組的協(xié)作、充足的思維發(fā)散空間,形成了較好地學習氛圍,改變了以往課堂中重視教師“教”,而為更多地重視學生“學”,讓學生在“學”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需要改進的不足。兩種課堂教學中都出現(xiàn)了時間推延的問題。課堂的總結與反饋是畫龍點睛之筆,但由于課堂教學中間部分快樂學習完成項目任務或展示作品中花去了太多時間,導致收尾的總結與反饋時間不夠。
(三)項目任務的難度預設不準確。教學設計中特意考慮學生的思維可能比成人會差些,為了預防出現(xiàn)之前發(fā)生的問題,降低了教學難度。但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的應變性很強,思維很跳躍,不亞于成人,無需改低難度。諸如此類的問題,再一次提醒我們教學設計非常重要,不但要備課本,還要認真?zhèn)鋵W生。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十一
這是由論文的性質決定的,美術教學論文的價值就在于正確地剖析美術教育現(xiàn)象、發(fā)表美術教育教學墳革意見、揭示美術教育、美術教學的本質和規(guī)律。這就要求研究者有開闊的視野、系統(tǒng)的理淪基礎、扎實的實踐經驗、實事求是的治學精神,這樣才能使論文的理論對美術教學實踐具有理論性、系統(tǒng)性、完整性和指導性的意義,才能真正對美術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2.2客觀性。
論文的客觀性的要求是與科學性緊密相關的。論文的客觀性要求研究者能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全面、周密地考察研究對象,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對待調查研究中獲得的數據和資料,因為往往會有某些調研材料與原先的設想、主觀的愿望并不一樣。但作為研究者必須避免一切主觀臆斷、以偏概全以及個人的情感因素,這樣才能從中引出符合實際的研究結論。
2.3創(chuàng)造性。
論文的創(chuàng)造性要求也是由論文的性質決定的。論文的價值在于揭示美術教育領域中的種種本質和規(guī)律,所謂“揭示……本質和規(guī)律”就是要發(fā)現(xiàn)別人尚未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揭示前人尚未承認的本質。所以,論文的本質就在于突破和創(chuàng)造。也就是說,寫論文是要有勇氣和服識的,不能迷信書本和權威,要敢于向傳統(tǒng)和習慣勢力提出姚戰(zhàn),要能提出自己的美術教育新思想、新理論、美術教學的新方法,開辟新的研究空間,不斷推動美術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然而,要在美術教學的某個方面提出一個新的見解,實屬不易,至于要在美術教學領域中有重大發(fā)現(xiàn)或提出帶有全局意義的新觀點、新理論,就更是難上加難。這是因為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研究光有勇氣和膽量是不夠的,還需要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實踐基礎。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十二
隨著當前教育教學體制的深化改革,在進行高中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日益受到了教育部門以及相關院校的重視。當前美術課程的教學大致分為兩種:一種為專業(yè)藝術類院校所設置的美術專業(yè)課程;另一種為普通高校所設置的普通美術教學課程。兩種課程體系雖然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其在教學本質上都應當重視情感的融入,讓學生在美術課程學習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真正地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為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美術;情感教育;審美意識。
傳統(tǒng)高中在美術課程上重視程度普遍不高,而且大部分的普通高校美術課程都會被其他的數學、語文或者英語課程“霸占”,最終,學生們一個學期所上的美術課屈指可數,更不用談在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了。而隨著當前時代的進步,教育部門提出在高校教育課程的開展上不僅應當重視學生們基礎理論課程的學習,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因此美術課程重新被高校所重視。在美術課程教學中,通過情感的融入,學生們能夠真正地體會到作家在作畫過程中想要表達的感想及想要表達的情感,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念和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當前的美術課程教學來看,學生們對于美術課程的興趣是非常濃厚的,而興趣對于任何課程的學習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效果和作用。當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興趣之后,他們在課堂上就能夠更加專注于學習。
但是實際的調查研究顯示,目前大部分的學生之所以對美術課程有一定的興趣,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其他的課程太過于枯燥乏味,在經過數學英語這些純粹理論課程的學習之后,通過美術課程能夠舒適身心;另一方面美術課堂教師們大多都是帶領學生們欣賞一些圖畫和視頻,學生們對于直觀性的圖片形式是具有一定興趣的。換句話說,如果美術課堂中教師過多地教授一些理論知識,那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也會大大降低,因此采取情感教學法發(fā)揮了有效的作用。
在美術教學中應用情感教學法,讓學生們在欣賞圖片和作品的過程中能夠用心去體會作品的內容和形式,不僅僅能夠有效地改善課堂的教學氣氛,轉變學生們的心理,而且通過情感教學方式,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們也能夠用心傾聽,用心感受作品的真實含義。
美術課程的學習不僅需要學生認真聽講,同時也需要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式和課堂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比如說教師在播放一段作品或者動畫之后,讓學生來進行賞析,學生們在投入情感的過程中需要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自己對作品的感受來發(fā)表獨特的意見。換句話說,通過美術課程的情感教學方式,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在進行課程學習的過程中為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審美意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前面筆者主要針對當前美術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和意義進行了簡單地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對于學生來說通過美術課程中的情感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改善學生們的課堂積極性;同時也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開放性思維模式,為學生的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當前階段來看,教師在情感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教學方式的局限性。
首先,有部分的藝術類學校受到應試思想的影響,在進行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在美術課堂上忽視學生們的發(fā)展和感受,采用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教學模式,向學生傳授大量的理論知識,而這種片面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美術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互動的缺乏也造成了信息的不對稱,教師不知道學生們不懂的問題,學生不知道教師講的內容,在教學效率上受到了極大地限制。
總之,缺乏情感投入的美術課堂教學是低效的,對學生的學習會產生消極的影響。
(二)師生溝通交流的局限性。
對于藝術類高中學校來說,美術課程是非常重要的專業(yè)性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學校以及教室的重視,而有的時候這種錯誤的重視往往會造成教學效率的降低。有的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提升學生們接受知識的能力,加大課堂教學內容,一節(jié)課上所講述的知識遠遠超過學生們的學習能力,而且在講解完成之后沒有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和互動,一節(jié)課下來不知道學生學得如何。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下,往往會“撿了芝麻,掉了西瓜”,而且這種缺乏師生互動和師生情感交流的教學體制,使得學生們很難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美術課堂當中,對于一些作品和動畫的欣賞也僅僅局限于好看、有趣的層面,沒有深入地去分析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深層次的含義,嚴重限制了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審美意識。
(三)教學安排上的局限性。
當前普高學校在教學安排上將美術課程的課時數大大降低,這主要是由于我國應試思想的影響。高中院校認為美術課程既然不在教學范圍之內,那么一周一節(jié)課應付上級的檢查足以,并且大部分的高中學校表面上是一節(jié)美術課程,但是實際上學生們一個學期也上不了幾節(jié)課,最終達不到綜合發(fā)展的效果。
前面筆者對當前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教學問題以及局限性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和探究。由此可以看出當前不管是普通高中學校還是藝術類學校,在開展美術課程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學校缺乏情感教育的投入,部分學校在教學體制上缺乏有效教學模式??偠灾斍耙腴_展有效的美術課堂教學,就需要結合情感教育,通過二者之間的相輔相成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
(一)通過情感教育來激發(fā)學生們的美術學習興趣。
首先,在高中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對于美術課堂的興趣僅僅存在于“看新鮮、找樂趣”的程度,根本沒有達到真正地喜歡美術的歷史,更不用說真正地了解美術的真諦。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建立美術課堂學習的興趣和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當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情感教育方式。
在情感教育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將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轉化,讓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美術中的美感,進而促進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選擇上,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形式播放一些動態(tài)的視頻讓學生了解一些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美術的發(fā)展歷程;也可以采用“微課”的形式,拿出一節(jié)課專門講解歐美地區(qū)的美術發(fā)展或者中國傳統(tǒng)美術發(fā)展。
其次,在讓學生賞析作品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一件作品的賞析在不同的學生看來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感受,而這些不同之處便是體現(xiàn)學生們的個性化思維,通過鼓勵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美術作品的賞析過程中學生們會更加用心地去體會和感受。
最后,學校如果有條件可以帶領學生們到校園中的一些優(yōu)美的地點或者接近自然的地方去感受自然的美,然后教師可以趁熱打鐵講解一些關于美術的課程知識,同時讓學生進行實踐寫生。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顯著地提升情感教育的有效性,通過情感教育方式改善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二)利用情感教育,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課程的學習與良好的氣氛也有很大的關系,當美術課堂學習過程中有了一個濃厚的學習氣氛,學生們都能夠積極地去體會和感受,那么課堂的教學質量便會顯著提升。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利用情感教育來改善傳統(tǒng)的美術課堂教學氣氛。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首先應當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營造師生和睦相處的教學氣氛,這樣學生會敢于提出對于一些作品的個性化看法,敢于質疑教師對作品的看法。一般來說美術作品的看法主觀性是非常大的,沒有一個標準統(tǒng)一的答案,因此培養(yǎng)學生們質疑的思想觀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夠改善美術課堂的教學氣氛,提高美術課堂的有效性。
其次,在美術課堂上,教師要潛移默化地灌輸給學生一種民主、公平的思想,在互動學習的時候,師生之間平等的關系為美術課堂中情感的交流和互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果學生們認為教師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那么良好的情感教育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只有學生將教師當成了自己的朋友,才會在課堂上真正地與教師交心,提出自己的真實看法,實現(xiàn)課堂教學氣氛的改善。
最后,教師在情感教育的過程中要重視鼓勵和表揚的作用。有的時候學生們對于作品的看法雖然偏離了主題,但是教師也應當予以一定的鼓勵,提高學生們的回答積極性以及自信心。
(三)通過情感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術課堂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審美觀念。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比如說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下課的時候多觀察身邊的小事物,觀察校園中一些具有特殊美感的事物,在下節(jié)課的時候可以進行交流和討論。通過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能夠讓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不起眼的“美”,進而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意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美術課程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結合學生的五官以及情感的融合,通過視覺上的沖擊結合情感上的教育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說教師或者學校定期帶領學生參加一些展覽、動漫比賽等。通過比賽或者展覽的形式讓學生在其中感受到美術的真諦,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們的情感思維,為學生的后期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合上文所述,本文筆者主要對當前我國高中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有效應用進行了系統(tǒng)地分析和研究。對情感教育的有效性進行總結分析,同時研究當前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了解決目前高中美術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當重視情感教育教學方式。通過情感教育的輔助作用,一方面改善目前美術課堂的現(xiàn)狀;另一方面真正提升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課堂興趣,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有效保障。
[1]靳曉麗。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的作用分析[j].福建質量管理,20xx,(05):198.
[2]黃虹。芻議小學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融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08):239.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十三
摘要:隨著我國課程教學改革的逐步推進,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美術教育應該重視教學工作的有序推進,在穩(wěn)步發(fā)展中實現(xiàn)教學工作質量的提高。我國教育部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中明確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于老師”。在新課改目標下,要更加重視小學美術教學工作中具體方法的科學性展開,在推行小學課程教育中進行美術教育改革工作十分必要。本文根據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工作的特點展開探討,提出幾點有利于小學美術教學內容深化發(fā)展的可行性措施。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美術;教學工作;具體方法。
在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對內改革速度加快,對外開放的格局也不斷加深,由于經濟發(fā)展速度推進比較快,社會教育的各個方面都在面對現(xiàn)代化方向轉變。在義務教育發(fā)展的過程中,廣大學生群體的精神要求不斷豐富,對于適合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教學模式的需求不斷加深。但是,由于我國的小學美術教學工作并沒有實現(xiàn)和學生能力需求的同步發(fā)展。因此,為了實現(xiàn)現(xiàn)階段小學教育領域的繁榮和教學手段的.革新,我國的小學教育事業(yè)必須要進行更加深入的改革和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制度創(chuàng)新。
一、推行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工作改革的重要意義。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推行小學美術教學,重點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的興趣。教育學界有一種理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推行階梯型難度講學方式,在素質教學觀念背景的影響下,教師應該淡化美術課程考試的相關要求。而是重視學生實際能力的發(fā)展與提高,通過適當放緩教學的節(jié)奏,易于學生加深對于小學美術課本中相關藝術畫作內容的感受和理解,有助于展開小學生藝術欣賞能力的塑造和培養(yǎng)工作,從而加強對于小學生的情感世界的陶冶工作,提高小學生在課堂學習和課外活動中“發(fā)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實現(xiàn)學生德、智、體、美、勞多種能力的綜合發(fā)展需要。
二、開展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工作的重點。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開展小學美術教學工作,重點要進行對于學生的表揚和鼓勵,有利于調動學生“比”、“學”、“趕”、“幫”、“超”的學習美術課程積極性。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得到大家的肯定,大家的美術創(chuàng)作水平和表達能力能夠在氣氛熱烈的教學活動中得到整體性的提高。除了采用情景式美術繪畫活動教學模式,教師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推行小學美術教學還可以采用“音樂”、“文學”感染的方法,加深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理解,從而真正實現(xiàn)學生對于藝術創(chuàng)造學習興趣的專注提高。在講解羅中立著名的畫作《父親》時,教師可以配合播放音頻材料同名曲《父親》,在講解的過程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想象力能夠實現(xiàn)藝術作品的表現(xiàn)張力增加。
三、推進小學美術教學工作改革的具體方法。
(一)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想象力和運用能力。
在日常的小學美術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根據小學生感性思維能力比較強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在生活中運用美術的能力。以《小蝌蚪找媽媽為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美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教學片的展示活動,學生在觀看了“小蝌蚪”們尋找“青蛙媽媽”的視頻材料之后,可以安排學生討論“青蛙”和“蝌蚪”的關系。通過動畫作品切入的手段,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思考“小蝌蚪”在尋找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場景。
(二)開展個性化教育,體現(xiàn)教學活動的“生動活潑”
小學美術教學作為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應該在個性化教育中,實現(xiàn)教學水平的穩(wěn)定和素質教育改革目標的穩(wěn)步推進。在鍛煉學生的美術技能過程中,應該通過基礎知識教學和科學教學內容編排,激發(fā)學生學習小學美術的熱情。為了在九年義務教育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美術教學“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特點,教師可以采用擬人化的教學方法。把學生分成三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先通過討論,然后自由發(fā)揮,進行角色扮演,三個小組的學生分別扮演“小蝌蚪孩子”、“荷葉叔叔”和“青蛙媽媽”,進行情景劇的表演,在對話的過程中,讓學生對青蛙這種常見動物的頭部、四肢和大體軀干部分的形態(tài)特征有重點的把握,利于課程學習活動中的繪畫活動展開。
(三)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能力挖掘。
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挖掘,讓學生在課堂的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繪畫方向。自己挑選出喜愛的角色進行繪畫活動。學生可以選擇畫“一條腿、全身漆黑的小蝌蚪”,也可以選擇畫“四條腿、全身褐綠,三角形頭部的青蛙”,也可以選擇畫“玉盤狀、通體碧綠的荷葉?!痹诶L畫活動中,教師通過ppt圖片展示,可以為學生提供幾幅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參考。同時,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對小蝌蚪找媽媽過程中遇到的情景進行藝術化的加工。最后,教師可以通過綜合評比活動評出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投票和打分,選出本節(jié)課時中在畫幅立意、筆畫和線條表達中最出色的作品。
四、結束語。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活動的有效推進,我國在小學美術教學方面應該更加重視課程教學方式的轉變工作。我國的新課標小學美術教育計劃中指出“以人為本,張揚個性”,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更加重視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科學地編排課程教育目標,在教學方法改革的過程中重視學生“審美能力”、“表達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2]陳彤光.淺析美術教學在農村小學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與現(xiàn)狀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02:105.
[3]趙亞男.對于當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美術教學現(xiàn)狀的研究[j].藝術科技,2015,03:267.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十四
隨著美術教育被納入總體教育改革體系,我國中小學美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良機。自《全日制高級中學藝術欣賞課教學大綱(初審稿)》頒布起,美術課程正式進入了普通高中課程體系,使我國基礎教育美術課程得到相對完善。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進行,新課程在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內容,拓展其思維方式的同時也在考驗著教師。尤其,普通高中美術教學中一些舊的教學經驗和理念,必須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模式,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p>
2新課程體系下美術教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2.1應試教育大潮與素質教育實施之間的分歧。
第一,“應試為大”的觀念在小城市仍然具有統(tǒng)治性的影響力,從學校到家庭,從校領導到教師,從家長到學生,幾乎全是功利主義教育的推動者和信奉者,美術教育仍然擺脫不了學校教育的陪襯和擺設的尷尬地位。始終是高中課程中的雞肋,學生心目中萬年不變的副科,成績好的學生縱然想學卻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去完成,而成績差的學生連主課都學不好,對美術更是不抱興趣。第二,部分學校開始狠抓美術教學,旨在培養(yǎng)數量相對較少的藝考生,名義上是興趣小組或美術特色班,走的卻還是應試教學的路子?;谒囆g類高考近年來依舊火熱的現(xiàn)狀,這種情況在各大中學開始普遍化。因為本質并未發(fā)生改變,故而所實施的美術教育只是單調的純技能性的訓練,實踐教學完全壓倒了認知教育。盡管有時也打著素質教育的幌子,但到底還是忽略了美術教育本身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不能發(fā)揮中學美術教育的真正功能。這種教學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僅具備基礎的繪畫技巧,而沒有健全的審美意識。這就好比一個人學會了電燈,卻不知燈火的功能意義。我們所追求的美育理想,如美國藝術教育家馬丁杰史遜在其《創(chuàng)造性》中所說的:“一談到藝術教育,我們總談到技巧,我們不要忘記通過藝術,還要學習人類的博愛、感情、知識、公道等等,這就是藝術教育?!焙苓z憾直到現(xiàn)在,不僅未能實現(xiàn),還任重道遠。
2.2新課程實施所需課程資源的匱乏。
在新課程的設計理念和價值的體系下如果沒有一定的硬件和軟件條件做保障,恐怕也是很難達成的。課程資源在硬件上主要包括可供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所需的美術教學設施和設備,如專用的美術教室及設施、美術活動必備的材料和工具、多媒體教學設備和可供學生使用的電腦等。硬件課程資源還可以被分為校內、校外兩種。校內的課程資源主要有可供學生自主學習及教師備課所需的資料資源,如美術理論書籍、美術作品集、美術雜志、美術音像資料等;校外的課程資源主要有可供開展多種形式的美術教學活動的公共文化設施,如美術館、公共圖書館、公共博物館或私人博物館等,當地的文物資源以及自然環(huán)境資源,如建筑、園林、公共雕塑、自然景觀等。軟件則指的是具備相應的教學資格,專業(yè)才能突出,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先進的教學理念的美術師資?,F(xiàn)在在小城市的很多中學特別是鄉(xiāng)鎮(zhèn)中學,沒有相應的美術教室、多媒體教室和美術器材,沒有可供學生瀏覽的圖書資料室,甚至連教師都是由其他學科老師臨時兼任,使得學生對美術課提不起興趣;而城市本身也并沒有建立圖書館、美術館和博物館等必需的公共文化機構,導致城市文化氣息淡薄,市民文化藝術素養(yǎng)總體水平較低,學生們在校外環(huán)境中很難得到熏陶,這也不利于中學生美術素質教育的開展。
2.3課程設置與美術教師專業(yè)水平的局限性矛盾。
美術作為藝術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包括許多門類,新課程體系下中學的美術教學包括美術鑒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現(xiàn)代媒體藝術五個系列內容的設置,無疑要求美術教師必須擁有足夠的專業(yè)知識儲備。且隨著時代發(fā)展速度日益加快,美術課程內容也在不斷更新,對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促使我們更加主動地學習探索,努力提高自身。但是在現(xiàn)實情況下,中學一些美術教師思想上松懈,在教學上也存在很多問題:一是教學內容空洞。有些教師片面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不根據實際情況,動不動讓學生分組討論,雖然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但是整堂課下來沒有完成教學任務。二是多媒體依賴癥。授課形式被單一化,僅依靠視覺傳授,忽視了抽象理論的講解和手動示范,讓美術課堂的傳統(tǒng)流失殆盡。三是統(tǒng)一機械化。美術課是強調個性的學科,一些教師喜歡“標準答案”,整堂課都是一言堂,從而否認學生的思考結果和創(chuàng)作成果,致使學生的個性得不到發(fā)展。四是定位不清。一些教師認為美術教學教無定法,可以隨心所欲,因此上課時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等等這些原因導致課堂效果不理想,學生對美術課產生倦怠的情緒,嚴重影響了美術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3提高中學美術課堂有效性的策略。
3.1讓素質教育觀念深入人心。
美術教育可以振奮人心,激勵人的崇高情感,發(fā)揮創(chuàng)作想象,使人得以辨別社會的美丑現(xiàn)象,培養(yǎng)道德情操并提升人的境界。美術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表現(xiàn)手段之一,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的教育改革并不是取消考試,而是要優(yōu)化這個考試,使考試科學化、合理化;不是要取消考試分數作為評價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是要建立一種新的評價制度,它不僅僅是考試分數,還應該包括道德、責任感、人文精神等方面。美術教育為素質教育提供了美的熏陶、創(chuàng)造性思維、豐富的審美感受、高雅的生活情趣;素質教育則為美術教育提供了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和展現(xiàn)的舞臺。我們的美術教育需要從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等多方面來進行教學,使其相互促進、不斷發(fā)展。
3.2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自我學習、自我反思,注重與時俱進,鼓勵并引導學生個性發(fā)展,同時做到嚴于律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yǎng)。在新形勢下美術教師如何提升自身的素質,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下有幾點意見:首先以實際行動體現(xiàn)新時期美術教師師德風貌,自覺加強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樹立良好的為人師表形象,要做到熱愛學生,不斷加強與學生的情感溝通,多鼓勵多引導,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其次要加強業(yè)務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素質,利用美術教研會的機會組織教師參加教學觀摩活動。通過觀摩,總結好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并提出問題,指出不足,互相交流觀摩經驗,為自己的美術教學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讓老師了解不同年級段的教學情況,使美術的整體教學更有連貫性和針對性,讓學生的學習更為緊湊、更有實效。最后還要加強教師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以老帶新,以強帶弱,激勵同行之間不斷學習、相互促進。進一步深化教研力度,在研討過程中,以教學中一些現(xiàn)實的問題,相互交流學習,使每個人在教學過程中形成鮮明的教學風格。
3.3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高中美術課的有效教學中,首要任務就是要引起學生的共鳴,其次在于教師對課程標準的深入研究,對教材內容的把握,更重要的是教師在課堂教學情感的激發(fā)。如何在枯燥的美術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呢?其一,在教學過程中減少“填灌”,改以“啟發(fā)”為主,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讓學生進行討論,而且,不要在當堂就給出答案,而告訴學生,答案會留到下一次課揭曉,他們要做的就是利用課余時間來思考和尋找解答。這樣會使課程變得更有意義。第二,“給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即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是“魚”,而應是捕魚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方法遠比答案更有價值,掌握了方法,學生才獲得獨立學習的能力。第三,教師應在課堂上注入更多和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和元素,這樣能加強學生對美術課的親切感,并多使用他們所熟悉的表述方式,這樣,學生會對美術課備感新意,自然會喜歡起置身于美術課堂的感覺。而且注意書本內容能否實現(xiàn)對他們實際生活的改變,如對色彩的理解和認識能幫助他們今后改善對自己的房間布置、著裝打扮,讓學生真正從心底愛上美術,愛上美的生活。第四,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盡量簡化教學環(huán)節(jié),避免華而不實的形式,優(yōu)化教學設計是高效教學的前提。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边@里的“誘導”其實就是強調對教學思路的把握,教學方法靈活多變,積極拓展學生思維,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使學生主動又快樂地學習。另外,在美術教學中,還應注意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銜接,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各學科之間的融會貫通。最后,在美術課堂上,教師應做到并做好實踐和理論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對美術課程的理解更直觀,更深刻,也更有自己嘗試的愿望。在班級中如果發(fā)現(xiàn)在美術上有著特殊稟賦的學生,應該積極培養(yǎng),開發(fā)其潛力,鼓勵并幫助其將自己的天賦全面展現(xiàn)出來。
新課程體系下小城市中學美術教學作為教研教改中的一枝新綠,只有經過不斷修剪、培植和澆灌,才能有所收獲,才能緊隨并跟上在素質教育改革道路上已經走在前面的城市地區(qū)。在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基礎上,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fā)展。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十五
摘要:在傳統(tǒng)的日常低段美術教學當中的,示范既能起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另一方面卻又束縛了學生們的想象力。把握示范的“度”,尋找傳統(tǒng)教學示范教學與自主學習、體驗學習、探究學習的美術學習學動中,尋找一個平衡點,妙用“示范”。
關鍵字:低段學生美術教學創(chuàng)造力示范。
美術課程是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chuàng)造為特征,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倍受家長、學校及專家們的重視,而各種理論和繪畫教材,從出不窮、眾說紛紜。在這些年的不斷教學實踐中我反復的在思考,如何更有效的用好示范,既起到有效教學的目的,又能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诖?,我做了嘗試。
一、通過發(fā)散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對信息進行,拼合、重組、借換、或加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改造,已達到妙用示范的作用。
在一般低段學生的繪畫教學示范中,我們常見到的方式是,一筆一畫的臨摹。在短時間內,可以很快速的,很像的畫出對象,完成度很高。卻失去了他們這個年齡應有的天馬行空的想象,而且越來越沒有自主意識,沒有了老師就變得什么也不會畫了。反之在集體教學當中,教學示范卻仍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式。
1、在示范前,讓學生觀察找特征;在示范時,讓學生觀察找方法;在示范后,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發(fā)散思維。如執(zhí)教《動物的花衣裳》一課時,我是這樣做的:通過出示三種動物的花衣裳,讓學生觀察并總結動物朋友有不同花紋和色彩的花裳,形成最初的對點、線、色塊的印,適時的板了畫出相應的點、線、色塊。第二步通過“我是小偵探”的游戲,觀察出原來不同動物的點、線、色塊組合在一起,能變出多種多樣的花紋來。這時在第一步的基礎上適時的添加不同的點與點組合,點也組合……第三步,和學生一起進行小作業(yè)嘗試,兩分鐘時間看誰能畫出多種不同的點、線、色塊組合。最后進行作業(yè)時,選一種你最滿意的畫到小動物身上。妙用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示范”與自主學習、體驗學習、探究學習的結合。學生的作業(yè)一點點的在豐富,雖然作業(yè)的完成度相對沒有那么高,但是我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學生的思維方式與創(chuàng)造性想像,會一步步提高。
“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是人的大腦通過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對腦內已儲存的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或重組以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所以,我在示范時,盡量做到先和學生一起觀察,并示范事物的主要特征,通過發(fā)散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對信息進行,拼合、重組、借換、或加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改造,已達到妙用示范的作用。
2、在游戲式的示范中學習技巧。
低年級的學生在造型活動中,以游戲式等多種形式開展。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兒童藝術教育“零點計劃”主任茄德納博士認為:“教師的任務基本上是為自然出現(xiàn)的那些發(fā)展提供支持,在學習某種藝術技能和技術時應給予更多的訓練指導。”兒童畫的畫可以是“亂七八糟”,但不可以亂七八糟的畫!所以用游戲的方式示范,讓低年級的學生更的美術技能與美術語言,學生學起來輕松也記憶深。如我執(zhí)教《動物的花衣裳》一課中,有的學生觀察到了鸚鵡翅膀上的色彩是一塊塊的色彩銜接在一起的時侯,我就跟你們說是其實,我們的盒子里的顏色朋友和我們小朋友一樣很愛玩游戲,你看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的手拉得多緊,它們在玩老鷹抓小雞的游戲(邊說邊示范色彩銜接的涂色方法)。完成后讓學生嘗試顏色塊朋友還會玩哪些游戲,結果學生想出了很多不同塊組合的方法,示范時由此及彼,舉一反三,恬好這也是想象力發(fā)展的最高層次。
二、以不同的形式妙用示范,為“自主創(chuàng)作”提供平臺。
1、放大夸張的方式。
放大就是根據具體的物體的形狀特點,進行放大的想象,并添加相應的人或物組成畫面,這也符合段學生繪畫隨意性大的特點,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
2、隨形聯(lián)想的方式。
根據提供的圖形所進行的聯(lián)想就叫隨形聯(lián)想。在進行隨形時,教師的引導語極其重要。如在執(zhí)教《美妙多變的線條》,板畫了一條隨意的線,問:“你能把它變成什么”時那么學生的思考只會局限在這條弧線像什么上。如果換成“這根優(yōu)雅的線條它不斷的往前走,碰到了誰?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它要到哪兒去散步?”時,那么學生的思考想象空間擴大了。不過,所提供的“形”不同的情況下,指導的重點和方式都應不同。
3、構成訓練。
美術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要求教師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特別是創(chuàng)造性想象,以及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新問題或新關系的能力。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把同一類的東西拉到一塊兒來創(chuàng)作一幅畫,發(fā)現(xiàn)生成的作品非常有趣。慢慢的通過這樣的訓練發(fā)新的視點來改變習以為常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研究組合關系,應用組合關系、創(chuàng)造組合關系。構成在設計或藝術領域中還有“建造”、“結構”、“造型”的意思,通過這樣的方式在課堂中達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那么,這種多元化的示范教學及多角度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從這幾年我教的學生作品來看,作品內容豐富了,學生敢于表達自己所想所感。當然在具體的教學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需要思考,作為一名新老師,我很愿意在教學方法上再做新的調整與嘗試。
參考文獻:
尹少淳//侯令《怎樣上好造型。表現(xiàn)課》。
《美術新課程標準(20xx年版)》。
朱國華編著《在活動中創(chuàng)造》。
楊景芝編著《繪畫啟蒙》。
薛文彪編著《繪畫啟蒙》。
尹少淳段鵬主編《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十六
內容摘要:作為美術院校本科階段重要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基礎教學對學生基本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必須把素質教育滲透到基礎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各方面素質相互促進、協(xié)調發(fā)展,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關鍵詞:美術院?;A教學素質教育。
近年來,隨著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美術院校的學生專業(yè)素質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因為現(xiàn)在的學生入學前大多只經過美術補習班、考前強化班等短、平、快的專業(yè)培訓。不過,我們現(xiàn)在不必用傳統(tǒng)的價值標準來衡量學生素質的高低。從整體情況看,學生的素質發(fā)生了結構性變化。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發(fā)揮基礎教學在美術院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讓學生各方面素質相互促進、協(xié)調發(fā)展,全面提升美術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1.培養(yǎng)造型能力,打好專業(yè)基礎。
培養(yǎng)造型能力,掌握基本技能,打好專業(yè)基礎是美術院校的基本功能,也是美術院?;A教學的主要任務。
近幾年美術院校生源質量下降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原因源于多方面。其中一個是入學動機因素。現(xiàn)在為數不少的學生報考美術院校并不是發(fā)自內心真正喜歡美術,而是由于文化課欠佳或是迫于家長的選擇,這也影響到他們入學后的學習心態(tài)。另一個因素是學生在入學前的基礎訓練是一種應試的訓練,是不完整的、不系統(tǒng)的。因此在教學上要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讓學生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
當前美術院校的教師對基礎教學的認識有兩種大的傾向:一種是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認為無論什么專業(yè),只有素描、色彩等基礎訓練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練好了基本功才能搞好創(chuàng)作;另一種是新的教學主張,認為基礎教學應與國際接軌,應強調個性化教學,有些專業(yè)甚至可以取消素描課。
筆者認為,前一種看法是對基本功的片面理解,認為學生在低年級的主要任務只是素描、色彩等基礎的訓練,只有到高年級才有必要去進行創(chuàng)作、研究,去尋找自己的個性。于是在基礎教學中按相同的模式和套路進行單一的基礎訓練,忽視專業(yè)的特點與區(qū)別,造成基礎教學與各專業(yè)的創(chuàng)作相互脫節(jié),違背了基礎為專業(yè)服務的目的;后一種看法則不結合中國教育的現(xiàn)狀,盲目模仿國外的教學模式,過早地強調結合專業(yè),過分地強調藝術個性在基礎階段的張揚,忽視了基礎教學的功能,從而削弱了必需的基本功的訓練。
在當今高等美術教育大發(fā)展的背景下,美術院校本科階段應遵循“厚基礎,寬口徑”的模式。要真正做到“厚基礎,寬口徑”,必須從本科基礎教學質量抓起?,F(xiàn)在的基礎教學既不應該是只強調素描、色彩等單一、狹隘的基礎訓練,而忽視基礎與專業(yè)的銜接,也不應該因過分強調藝術個性的張揚而削弱必需的基本功的訓練。不同學科、專業(yè)對基礎有不同的要求,但造型藝術有它自身的科學性和規(guī)律性。這就要求基礎教學應從整體上進一步優(yōu)化課程結構,加強各學科基礎課程之間的互相協(xié)調和滲透,擴大知識的覆蓋面,增加課程的綜合性和實用性。即應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拓展,找出基礎教學中不同專業(yè)之間的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使學生擁有的專業(yè)基礎知識適應不同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這樣,學生在掌握造型基本技能的同時,又具備了寬泛的專業(yè)基礎。
2.培養(yǎng)審美能力,提高藝術修養(yǎng)。
基礎教學另一個重要任務是,注重對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藝術審美能力是指對藝術美的感受、想象和鑒賞能力。這里的“美”是指廣義的“美”。諸如靜物的有機組合、人物動態(tài)的生動自然、色彩關系的合理表達、造型語言的個性化表現(xiàn)等等都是“美”的內容。藝術造型是一個感受生命、感受形式、感受畫面和感受意境的過程。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既要注重對客觀規(guī)律的認識,又要注重對藝術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對藝術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和訓練,直接關系到學生對藝術表現(xiàn)規(guī)律的理解。
“人們不可能僅憑掌握一點技法就能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除了掌握技法外,還必須熟悉藝術發(fā)展歷史,具有欣賞藝術的趣味和評價藝術的洞察力。”[1]低年級學生除了學習造型技法,還應該全面了解藝術史?;A訓練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不但有技能、藝術思維方面的,還有人文素質方面的。如果在基礎教學中將藝術史與專業(yè)基礎課緊密結合,讓藝術史生動起來,讓藝術史成為活的參照,就會幫助學生藝術地感覺、科學地思考。
3.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適應社會需求。
美術院校培養(yǎng)學生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學以致用,適應社會需求,為整個社會的建設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服務。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基礎教學中就要把握好基礎訓練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二者之間的關系。因為基礎訓練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嚴格、科學的基礎訓練有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良性開發(fā)。所以基礎教學既要突出其實用性與針對性,又要倡導基礎與創(chuàng)作的銜接,促進基礎與創(chuàng)作的互動。這樣,基礎教學就不再停留在過去簡單、狹隘的層面上,不再死板、不再教條。經過嚴格和科學的基礎訓練,學生在具備基本的觀察能力、造型能力和審美能力后,逐步提高其應變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未來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靈活運用和發(fā)揮,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實質性的提高。這也是素質教育的重點所在。
通常所說的人的素質包括幾個方面——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yè)素質和心理素質。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發(fā)展,我們對素質教育的認識也在不斷升華。
“素質教育的本質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2]因為德、智、體、美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素質教育就是將知識、能力和素質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德、智、體、美幾方面能協(xié)調一致發(fā)展。
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與整個社會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社會對美術人才需求的增加、美術院校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美術教育從過去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大眾化教育模式轉換。高等美術院校本科教育的重點不再是培養(yǎng)藝術家,而是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級的專門美術人才。美術院校的專業(yè)應該面向整個社會,以提高全民素質為宗旨。
要使素質教育深入到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就要將素質教育真正深入到具體的課程中去,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A教學是美術院校本科階段重要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本科教育的基礎,在本科階段的教學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學生在本科階段的核心任務是基本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A教學的任務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掌握基本技能,打好專業(yè)基礎;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藝術修養(yǎng);三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適應社會需求,更好地服務于社會?;A教學對學生基本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因此基礎教學在美術院校素質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把素質教育深入到基礎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各方面素質相互促進、協(xié)調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將知識、能力和素質融合在一起、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級專門美術人才,也就真正體現(xiàn)了基礎教學在高等美術院校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美)艾迪斯·埃里克森著,宋獻春、伍桂紅譯《藝術史與藝術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2][3]浩全《素質教育的本質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中國高等教育》20xx年第1期。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十七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如果學生沒有興趣,就根本談不上“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當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課堂變得生動、輕松起來。因此教師就要著力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1、提供一個民主和諧的環(huán)境,鼓勵、引導學生自行提出想要探究的問題。在我執(zhí)教的一年級《我做的玩具》這一課的教學中,我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引導他們進入探究活動:師:“我小時候有許多玩具,你們有什么樣的玩具?”學生們暢所欲言。緊接著我抓住這些學生的談話,把他們引導到將要探究的活動中:“今天的題目是《我做的玩具》,當看到這個標題時,你有什么問題嗎?這時學生自然形成:誰做的玩具呢?我可以用什么工具來做玩具呢?等等這些探究的需要,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2、精心設計好導語,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一堂課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很重要,但是讓學生自始白終處于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tài),一席好的導語尤為關鍵。那么好的問題的提出既是科學探究的開始,也是學生探究興趣的所在,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問題環(huán)境,讓學生有問題可提。教師可以針對實際問題提出一句耐人尋味的反問句或者有興趣的排比句生成問題,這非常有效。因為學生很喜歡觀察教師,雖然可能一開始并不是有目的、有成效的回答,但我們應允許并鼓勵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美術教學《乘著大象》一課時,我在首次教學中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盡快了解大象的形態(tài)一開始就問學生:你知道有關大象的哪些問題?學生有的知道問題不敢發(fā)言,有的回答問題不著邊際,顯現(xiàn)出興致不高。在接下來的幾次教學中,我及時進行了調整,先播放各種動物身體分解圖,之后讓學生用語言來拼圖,讓學生發(fā)現(xiàn)大象和其他動物相比與眾不同的地方。學生盡情地參與拼圖游戲中,老師:“大耳朵應該在右下角”,“因為只有大象才有那么大的耳朵”……學生興致盎然,自覺參與,主動探究的意識就加強了。
啟發(fā)式示范的巧妙運用,將正確性示范和“錯誤性”示范綜合運用,這種示范要求教師示范的范圍應該確定以具有普遍規(guī)律或程式的技法訓練示范為主,而具有創(chuàng)意性、探索性的創(chuàng)作過程就要偏重于啟發(fā)和引導。
在我所執(zhí)教的五年級人教版《十二生肖》剪紙一課中,在教授完剪紙的基本知識后,課堂中有兩次示范,第一次是教師正確快速地剪出某一動物的基本形;第二次示范是在這一動物的基礎形上有意的剪出錯誤的剪紙紋樣,以此提出質疑,好看與否學生自有判斷。第一次正確示范是揭示課題,引起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第二次有意的錯誤示范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學會用觀察的眼睛找出問題所在,既鞏同了課堂知識,又發(fā)展審美能力。在這個案例中,教師在關鍵處巧妙示范,啟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學,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找到了結合點。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同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可以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啟發(fā)學生主動探索,嘗試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
評價,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全新的事物,如果只讓學生使用“好看”、“不好看”等簡單的詞匯進行評價,就不利于促進學生的思考,更不利于引導評價的深入。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必須注意:對發(fā)言流利、聲音響亮的同學;面對學生的種種思維結果,或精彩或不盡人意的回答,教師必須以飽滿的熱情,充滿信任的眼神,寬容的態(tài)度,多元化的激勵評價和精當的講解。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老師的評價如“很有自己的見解”、“你肯動腦筋”、“分析得很準確”等。這些激勵性評價創(chuàng)設了一種讓學生心理安全的教學氛圍。在這種形象生動的語言激勵下,每個學生都學得趣味盎然,參與熱情十分高漲。
總之,有效的引導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教師應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擺正自身角色,緊扣教學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激活學生的思維,把學生的美術學習引向自主和諧、多元發(fā)展的境界!
[1]美術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十八
小學生的最大特質就是,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這樣的想象力可以說是“天然去雕飾的”,這也是當前美術教學理念所看重的,下面是對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情感滲透的分析,一起來看看吧!
摘要:本文以“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情感滲透”為主要研究對象,從三個方面對情感滲透的具體操作方式展開論述,希望為從事小學美術教育的教師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情感滲透;教育策略。
一、小學美術教育中情感滲透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是相對的一則概念,是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情感教育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和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實現(xiàn)情感與認知的平衡,充分發(fā)揮情感意識對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作用,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逐漸培養(yǎng)求知、探索的精神,促進學生形成獨立、健全的品質和人格。近年來,我國素質教育不斷普及并深入人心,情感教育在推行素質教育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愈發(fā)明顯,因此在這樣一種宏觀的教育背景下加強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情感滲透,顯得十分重要。國內外眾多美術學家、教育學家也認同情緒的培養(yǎng)、情感的發(fā)達對構建良好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積極的作用,這也是能夠間接提升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力的重要渠道。
二、小學美術教育中情感滲透的路徑。
理智感是人們在探索和感知真理的過程中,因個體需求是否得到滿足而生成的一種情感意識。小學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現(xiàn)在對事物的好奇心、探索問題和奧秘的進取心以及求知欲的擴大和加深。教育心理學家指出,深厚的理智感是促使人們發(fā)揮智慧的潛在力量,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作品豐富理智感。例如,學習基本圖形的畫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怎么畫和為什么這樣畫,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在無形中增加小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目標,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美術教育要想培養(yǎng)學生形成一定的繪畫技巧,不能將教育目標局限在對技能的掌握和美術知識的傳播上,而要基于基本的理論道德,利用美術教材的優(yōu)勢,借助時間的靈活性以及美術課程自身的優(yōu)勢,運用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感受作品、感受美的同時,不斷熏陶審美意識,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感悟美、創(chuàng)造美。
2.情境教學,培養(yǎng)感悟能力。
很多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時,習慣采用單一、僵化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只負責講解,學生只負責聆聽,“教”與“學”是兩個獨立的、沒有關聯(lián)性的環(huán)節(jié)。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更無法讓學生對美術作品、審美元素產生關聯(lián)性與感悟,不利于培養(yǎng)美、創(chuàng)造美所需的條件。例如,學習《鳥語花香》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將自身的感情融入情境中。首先,小學生對大自然中的小鳥和花朵十分熟悉,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花朵和鳥類的特征,讓小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畫出自己心目中的“鳥語花香”。其次,根據小學生的回憶以及對大自然中鳥語花香的感受,教師開始講述本堂課的關鍵,即如何繪出小鳥和花朵的線條,怎樣讓花朵更加有層次感,怎樣讓小鳥更逼真,表現(xiàn)出飛翔的張力。但是該怎么樣才能畫好線條呢?教師在上課前可以準備一組連筆畫模板,在一張大紙上標上不同的漢字、數字等,讓學生用黑色的線將相同的數字連接起來,用黃色的線將相同的漢字連接起來……用不同的顏色、不同粗細的線條表達美術形象,讓學生感受到圖形躍然紙上的過程,進而感受到愈發(fā)靠近成功的急切感。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拓展學習,如為花朵和小鳥繪制面孔,感受它們的喜怒哀樂。有的學生在花朵上畫上笑臉,表示空氣環(huán)境良好;有的學生在小鳥的臉上畫上淚水,表示樹木被砍伐小鳥找不到家。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融入教學情境,有助于啟發(fā)學生的`思想意識和感悟能力,讓學生通過美術學習收獲到更為真實的人生感悟與生活閱歷。
3.實踐活動提升審美水平。
美術教學離不開手工環(huán)節(jié)的輔助,實踐活動有助于提升美術教學效果,是提升小學生動手操作本領的重要措施。在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制作出多元化的美術作品,將心中所想、內心所感表達出來。例如,在《童年的手印》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泥巴作為重要的教學工具納入到課堂中來,在泥巴上烙上自己的手印,利用泥巴捏出各式各樣的物件,讓學生感受到美術知識的趣味性。同時教師還可以展開知識拓展,讓學生了解中國古老的陶瓷技藝,了解中國傳統(tǒng)的泥塑文化等,通過對民間藝術的感知和更為全面的藝術形式的認知,小學生將會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會間接提升審美水平。
三、結語。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情感滲透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fā),從教學現(xiàn)狀和教學實際出發(f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學習氛圍,將情感滲透融入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促進小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魯雅婕.人教版與湘教版小學美術教科書比較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十九
繪畫、工藝美術、建筑藝術及雕塑等都屬于美術的范疇,但普遍為人所知的美術大多是繪畫,而美術又通常被人們稱為造型藝術或是視覺藝術。美術教學便是在美術逐漸為更多人所知道,越來越多的人對美術感興趣的趨勢下所產生的,尤其是在21世紀中美術已經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出現(xiàn)在小學課堂上,而這就奠定了美術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創(chuàng)新指的是以現(xiàn)有的思維模式提出與別人或是已有知識不同的見解,之后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利用現(xiàn)有的知識和物質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chuàng)造出新的事物,而且還可以獲得一點有益效果的行為。所謂創(chuàng)新能力便是不斷提供具有經濟、社會和生態(tài)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和新發(fā)明在技術和各種活動領域中的能力,現(xiàn)代經濟競爭的核心便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競爭。
二、中等職業(yè)學校美術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過程所面臨的問題。
在教育行業(yè)中,不論是中等職業(yè)學校還是普通全日制學校,由于長期以來的教育模式所形成的固定思維讓教育者認為,只有學好了專業(yè)知識以及各項文化課知識才是以后維持生活的硬道理。然而,隨著素質教育的普遍推崇,學生文化知識過硬而其他方面的能力薄弱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挫折,使得學校意識到美術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以下便是中職院校美術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美術教師缺乏應有的教育創(chuàng)新能力方法。大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都習慣了以自己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而忽略了用以學生為主體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去引導學生開拓自己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這種教學模式壓抑了教師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不到發(fā)展。二是學生自身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缺乏。在美術教學中,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由于長期以來的固有模式,學生沒有受到正確的引導,這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發(fā)展受到一定的阻礙。三是美術教學時太過側重寫實能力。在美術教學時,教師依然注重學生寫實能力的培養(yǎng),他們覺得只要能夠按照模板來進行事物的描述即可,這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學生自我發(fā)揮的空間,使得創(chuàng)新能力得不到發(fā)展。
三、如何有效提高中職院校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一)讓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以發(fā)展,推進新的創(chuàng)新思維形式的美術教學方法。
在新的教育模式中,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要實施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對學生美術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起積極作用的。因此,對中職院校美術教學來說,只有教師自身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及審美能力有了提高,才能夠引導學生挖掘自身的創(chuàng)新潛能。教師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還可以通過教師之間建立專門的溝通交流平臺來實現(xiàn),一個人的力量也許是薄弱的,但是一群人的力量絕對是強大的。教師之間有任何的美術資源都可以及時共享,互相之間可以對審美觀念以及美術教學方法進行探討,如此便可以開拓自己的視野,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二)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以提升,從而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對中職院校而言,美術教學特別注重實踐、注重鑒賞,要想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就需要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鑒賞能力。視野眼界開闊了,在進行美術的學習時腦海中便有了更多的美術素材,而這些都對學生學習美術時所需要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及想象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完善中職美術教學中的教學體系。
按照規(guī)范化、科學性又有條理性的美術教學體系來進行美術教學活動,可以避免教師以往的只根據標準與干凈與否來評價學生作品時出現(xiàn)的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問題。這種規(guī)范的教學體系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對待學生時因人而異,對每個學生的作品都有公平的點評,根據每個學生的特性來進行專門的引導教育。這樣即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時的創(chuàng)新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寫實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對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及針對這些問題應該采取的手段的論述,可以知道在中職院校中,學生美術學習時要想保證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就需要先保證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而展開的,在學生美術學習時,不能一味地批評,要懂得從他們的作品中尋找優(yōu)點來進行講述,之后再提出整個作品的美中不足之處,如此才可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被抑制。
參考文獻:
[1]卜會宇.淺議中職院校美術教育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xx(36).
[2]潘冬冬.論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職業(yè),20xx(36).
[3]包海瑩.論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美術教育研究,20xx(2).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二十
一、背景:
當前,“節(jié)能降耗、綠色環(huán)?!币殉蔀槭澜绨l(fā)展的方向。幼兒園的美術教育也應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潮流:節(jié)約環(huán)保,多運用自然生態(tài)的、回歸生活的環(huán)保材料開展有意義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毒V要》中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美化幼兒的生活?!庇變簩Υ笄澜缟钪性S多美好事物產生興趣。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興趣取向,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選擇相關生活化的材料,組織幼兒開展美術活動,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結合我們這次生活美主題以及入冬以來孩子們服裝上的變化,于是便開設了美術創(chuàng)意活動《帽子大創(chuàng)想》。
二、事件: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二十一
:速寫教學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美術繪畫的一個基本技能,小學美術速寫教學的開展對于學生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美術教學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這就需要廣大小學美術教師正視這些問題,采用各種方式方法,促進小學美術速寫教學。
新課程改革中關于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提高學生的“雙基”,而現(xiàn)實情況卻是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明顯缺乏,而小學的學生由于其所處的年齡階段,應該是天真爛漫,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小學美術教學要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用好速寫,幫助學生把觀察到的事物表達展現(xiàn)出來。速寫是美術創(chuàng)作中常用的繪畫手法,它是指用簡短的時間,快速地概括勾畫出所要描繪的事物,對于培養(yǎng)下小學生的觀察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1.1鍛煉小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對于事物的感知還不是很精細,所作的畫也只是對于繪畫對象籠統(tǒng)的認知。在日常教學中,小學美術老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繪畫往往不是畫他們所看到的事物,而是傾向于畫學生想到的事物,速寫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幫助學生從畫所想的事物過渡到畫所看到的事物。速寫能幫助學生擁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通過速寫的訓練,學生能夠掌握科學的觀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更善于發(fā)現(xiàn)小學升眼里所看到的事物美。
1.2提高小學生概括感受能力。
年齡越小的學生越喜歡用線來繪畫,所以對于學生用線的訓練學生更樂于接受,而線正是速寫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方式,通過對于小學生的速寫訓練,小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線的粗細、直曲、長短等特點,通過對于生活中的事物的感受,用速寫中常用的線條勾勒概括出繪畫對象的特點和輪廓。
1.3拓展小學生視野。
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才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泉。學生的創(chuàng)作是對學生的已有認知、經驗的直觀體現(xiàn),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采用范畫跟圖片的結合,這樣的方式會束縛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要想得到好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只有在教學中多多的讓學生接觸生活和大自然。特別像在小學生速寫練習時,可經常性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校園、走向大自然,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表現(xiàn)能力。教師需要做的是在合適的時機引導學生。
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速寫教學對于學生的繪畫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校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時,往往忽視了小學美術中的速寫教學,盲目的追求“素質教育”,只追求形式,開展貼畫、沙畫、涂色畫等,在這樣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只是被動的跟著老師展示的范本,模仿作畫,這樣的小學美術教學只是“急于求成”,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作浮云表面。
2.2小學美術速寫教學理念存在偏差。
在日常的小學美術速寫教學中,有些老師過于關注學生所謂的美術素養(yǎng)提高,對于學生的美術繪畫技能和繪畫的基礎知識的傳授過于弱化。這樣的美術教學以提高學生美術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力為借口,無視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所對應的美術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反而使得學生的繪畫作品過于樣板化,起不到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作用。
部分教師本身速寫基礎就比較差,對于繪畫對象的快速勾勒不夠準確,導致這些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時,刻意的回避速寫教學,或者是開展速寫教學時也是敷衍而已,此外小學美術教學除了速寫以外還有大量的簡筆畫和制作課,很多小學美術教師就把教學的主要精力集中于此,忽視了速寫這一美術教學最基本的教學內容。
3.1立足學情,開展速寫教學。
小學的學生所處的年齡段分布的比較廣,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這個年齡段的小學生更趨向于幼兒階段的形象思維,對于繪畫充滿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教授一點簡單的速寫勾勒知識;中高年級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于繪畫的創(chuàng)作熱情已經不是那么高了,這個時候的速寫教學應該結合提升學生的興趣點,不能用成人化的速寫訓練,一味的要求學生重視比例和透視這些難懂的概念。
3.2形式多樣,喚醒學生速寫學習熱情。
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速寫教學不只是寫生課,還要包括觀察課,在觀察課中滲透小學美術速寫的基礎知識,小學美術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有目的去觀察一些事物,逐漸在觀察的過程中理解一些速寫的基本知識。小學美術教師在開展了一段時間的活動之后,可以收集一些學生具有代表性的速寫作品,組織學生一起欣賞品鑒,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提升學生的審美,又能啟發(fā)學生。
3.3珍視小學生速寫作品,樹立學生速寫自信。
小學美術教師在開展速寫教學時要明確:小學的美術教學不是專業(yè)的美術教學,對于學生的速寫要求不可以太過嚴苛。這個階段的小學美術教學只能稱之為生活中的美術教學,學生的繪畫對象和靈感都來源于生活,學生的速寫作品更是各不相同,有點學生關注明暗對比,但對比又過于強烈,有的關注事物的比例,但是在比例的把握上又不夠準確。教師面對學生的這些速寫作品,要給予積極的評價,而不是一味按照速寫的標準批評指正,這樣會挫傷學生速寫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學生更本不愿意去開展速寫創(chuàng)作,那小學美術速寫教學也就失去了意義。
3.4延伸小學美術速寫課堂,培養(yǎng)學生速寫能力。
速寫所需要的材料也相對簡單,一支筆,一張紙就可以幫助學生完成速寫,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教學范圍也存在局限性,如果只是依靠課堂的教學想要學生學好速寫,是不太現(xiàn)實的,因此小學美術教師鼓勵引導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速寫運用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在課間,課后去運用在課堂上學到的速寫技能開展創(chuàng)作。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速寫教學能很好地提高學生觀察事物,概括分析事物的能力,在教學中,小學美術教師要正視速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充分考慮小學升的年齡特點,采取積極的方法,鼓勵學生開展速寫創(chuàng)作,延伸小學美術速寫課堂,幫助學生學好速寫。
初二美術教學論文篇二十二
美術:泛指創(chuàng)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就叫作美術。它的劃分有多種,一般地包括四大門類:雕塑、繪畫、設計、建筑。現(xiàn)代有些學者也把其它的歸納入主要門類里,eg:書法、攝影等。下面是幼兒園美術教學論文,請參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幼兒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就是為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及可持續(xù)發(fā)展打好基礎。在幼兒教育中,美術教學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它是實施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兒美術作品所關注的不應只是作品畫面的結果。相反,它所應更多關注幼兒個性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及兒童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目前,在很多教師中仍然存在著繪畫教學認識上的誤區(qū),如認為繪畫技能是第一位的,沒有教師的范畫和示范,幼兒就不會畫,或畫不好,還是以畫得像不像為教學的最終目的。而把幼兒的個性和情感發(fā)展、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放在了第二位,甚至沒有地位可言。這樣的繪畫教學,不僅使幼兒失去了繪畫興趣,而且影響了幼兒人格的健全發(fā)展。因此,幼兒教師應樹立全新的幼兒美術教育理念,使繪畫活動成為幼兒喜歡的游戲;成為幼兒對生活的記錄;成為幼兒內心情感的傾述;成為幼兒對審美的體驗;成為幼兒生活和學習的需要,使幼兒美術活動真正為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服務。
一、讓幼兒充滿繪畫過程的情感體驗。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藝術領域的目標中指出: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教師在繪畫教學過程中,應改變過去只講“形”,不講“神”;只重“像”,不重“美”的狀況。幼兒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一幅好的幼兒繪畫作品,應是孩子心靈的真實寫照;反映幼兒個性和童趣的作品,才是最美的作品。幼兒在繪畫活動中用“心”去參與,才會真正感受到美術活動是一件非??鞓返氖虑?。教師要支持幼兒富于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繪畫過程中注重孩子的情感體驗,興趣的培養(yǎng),個性的張揚,讓孩子在繪畫過程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給孩子更多的自由和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不管幼兒選擇的是亮色還是暗色,都是幼兒內心情感的流露,或是對美的一種獨特感悟,我們都沒有任何理由去責備他們。我們要做的是每次繪畫時給幼兒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營造溫暖快樂的氣氛,關注幼兒在創(chuàng)作中的情感和態(tài)度傾向,適時地引導鼓勵,由此達到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的目的。
二、讓幼兒選擇自己獨特的表現(xiàn)方式。
每個孩子都有著自己不同于別人的性格特征和思維方式,有不同的表現(xiàn)欲望。教師要變繪畫的設計者、傳遞者、指揮者、評價者,為孩子繪畫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支持性的美術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不給孩子設樣板,定規(guī)矩,鼓勵孩子創(chuàng)造自己的圖式。如在色彩的選擇上,有的孩子性格內向,喜歡簡單樸素的色彩,表現(xiàn)在畫面上的色彩就單純樸素;又如,同是一個孩子,也許他昨天心情悲傷,今天心情舒暢,這兩種情緒下,表現(xiàn)出的色彩也是截然不同的。有次小班幼兒畫紅蘿卜,教師創(chuàng)設了喂小兔子的教學情境,極大地調動了幼兒創(chuàng)作熱情。佳佳小朋友畫好了紅蘿卜輪廓,拿起一支粉紅色的油畫棒,這時老師馬上引導他觀察紅蘿卜的顏色,并拿了一支橘紅色的油畫棒給他,可是佳佳拒絕了老師的建議,還是拿起粉紅色油畫棒認真地涂了起來。孩子為了自己的表現(xiàn)去作畫,他們就會大膽自然地將自己的情感流露出來。盡管作品幼稚可笑,如顏色與真實的物像不符、房子是透明的,火車飛起來了,但它所反映出的個性是鮮明的.。而模仿成人的藝術作品則失去了這些最寶貴的東西。
三、讓幼兒學會觀察世界、學會表現(xiàn)生活。
幼兒的繪畫是眼睛所見,引起內心沖動通過手的動作描繪出一個“無中生有”的世界的活動。幼兒美術創(chuàng)作的前提是觀察,沒有對生活、對世界的觀察,就沒有感受。離開觀察和生活,幼兒的美術活動也就成了簡單臨摹、堆砌、枯燥的技巧訓練。如此訓練出來的幼兒,一旦離開了成人的范畫和指導,就什么也不會畫了。北師大研究生曾做過一次實驗調查,發(fā)現(xiàn)孩子是有能力通過探索來主動學習和掌握繪畫技能的。因而,走進自然、感受生活、觀察世界對幼兒來說尤為重要。在幼兒每次繪畫之前,教師盡可能提供實物、圖片或光盤,讓幼兒充分觀察和感知;利用一切機會帶幼兒參觀公園、商店、工廠、農村、各種建筑物、游覽名勝古跡、欣賞大自然風光、觀察動植物及生長過程、體驗生活、參與活動等等,不斷豐富知識,積累經驗,提高觀察能力,培養(yǎng)觀察興趣,為他們進行美術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提供有效的信息資源。讓幼兒自然地把對生活的認識與感受在作品中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出來。
四、讓幼兒獲得感受美和欣賞美的能力。
美國專家認為,幼兒的涂涂畫畫實際上包含著積極的視覺形象思維。教師應圍繞著幼兒創(chuàng)作的內容,從形、色、構圖等方面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美,追求美,逐步把孩子的審美感覺引導到有意識的思考和表現(xiàn)上去,對孩子在美術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審美體驗和審美水平及時予以肯定,使孩子對美的感受由無意識的顯現(xiàn)逐漸發(fā)展為對藝術的發(fā)現(xiàn)。在幼兒繪畫創(chuàng)作過程中,教師應把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放在首位。以前教師只求畫得像,不求畫得美;只追求外部表現(xiàn),不問內心感受。而現(xiàn)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把繪畫活動看作是一種滿足孩子感受美的情感需要的教育活動,強調藝術和生活的聯(lián)系,知識技能和審美兩個層面相互滲透,相互交融。教師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感,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
五、讓幼兒形成良好個性心理品質。
一個創(chuàng)造性人才必需具有勇于探索、敢于嘗試、有獨立性和自信心等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在美術活動中,教師應十分重視對孩子個性心理品質的引導和培養(yǎng),不給孩子太多的限制或示范,更不直接幫助孩子完成作業(yè)。鼓勵孩子獨立構思,自由創(chuàng)作。不用“不行”、“不好”等來評價孩子的作品。而應用激勵性的語言、贊許的微笑、鼓勵的掌聲、支持的目光,使孩子增添自信,從而幫助孩子去努力獲取成功來肯定自我。隨著孩子自信心的增強和自我價值感的不斷再現(xiàn),他們的獨立意識、行為都將得到不同程度的強化和發(fā)展。
幼兒美術教育不是美術技能教學,它與專業(yè)美術教育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它是面向全體幼兒的藝術素養(yǎng)的基本教育,是通過感受美、體驗美到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操作活動;更重要的是通過美術活動,使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寶貴的自信、探索的精神、創(chuàng)造的渴望、個性的張揚和美的享受,為幼兒人格的健全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559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