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題西林壁讀后感(優(yōu)質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7 14:05:06
蘇軾題西林壁讀后感(優(yōu)質14篇)
時間:2023-11-27 14:05:06     小編:JQ文豪

讀后感是充分利用書中信息的方式,它能夠激發(fā)讀者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寫讀后感時,要注意文字的準確表達,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情感表達。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薦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啟發(fā)。

蘇軾題西林壁讀后感篇一

名動京師-任職京官自請外放-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黃州-杭州-潁州-揚州-定州-惠州-儋州-北還,這便是蘇軾一生的遷徙軌跡,即使我們身處當代,看到這樣的人生軌跡,也不免謂之勞累。

首選1072年任杭州通判時所作-浪淘沙(昨日出東城,試探春情。)鳳凰山下,西興渡口,漁浦山頭,望湖樓,孤山寺,涌金門,余杭門外,沙河塘,臨平山上等杭州地名,見諸其詞,真是意氣風發(fā),爽朗俊逸。

“軾一生罪過,開口常是不在徙二年以下”-自烏臺詩案后,便是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曠達疏放。且因為身處人生逆境,多以議論入詞,以哲理入詞,以敘事入詞。少有詞應有的綺麗雅致,讓人心情郁郁,甚至讓人懷念作者早年仙風吹下御爐香,一朵紅云捧玉皇這樣應制詩的暢快心情。

還未讀完之際,覺得這85首詞集,不如集蘇子85首詩詞文賦來的好,可是讀完之際,卻覺得這樣甚好,這樣蘇子一生對讀者的觸動,比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來的更為深刻。

p.s.蘇子文章之天才,回文、次韻、集句,獨木橋,皆可見于此詞集,且作者評析,中肯又別出心裁,確實是本好書。

蘇軾題西林壁讀后感篇二

大家聽說過唐宋八大家嗎?就是唐朝和宋朝的八位文學大師,他們寫出了很多輝映千古的文章。唐宋八大家里有:唐朝的韓愈和柳宗元,宋朝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其中蘇洵、蘇軾和蘇轍為父子三人,又被稱為三蘇。今天,我們主要來說一說蘇軾。

讀了《百代楷模蘇軾》這部書,我知道了蘇軾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為藝術造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但他仕途失意,屢遭貶謫,一生坎坷。

讓我吃驚的是書中的第七章,王安石和蘇軾之間的恩怨。王安石是個剛愎自用、個性偏執(zhí)的人。他目中無人的行為使當時很多人對他不滿,可宋神宗卻對王安石很滿意,封他做了宰相。王安石任宰相時開始進行變法,推行新政。他所做的第一項改革,就是設置“制置三司條例司”,可蘇軾卻反對王安石制定的新政。因為他認為王安石的新政就是以國家的強制力達到富國的目的,而最終受害的確實老百姓。

王安石對蘇軾十分不滿,每次提到蘇軾的時候,王安石就會表現出一副不屑一顧的神情。還貶了蘇軾幾次官,最終將蘇軾貶到了當時還是一片荒蕪的蠻夷之地——海南島。當我看到這里的時候感到非常驚訝,在我心里,一直以為這些詩人之間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卻沒想到王安石和蘇軾這兩位文學大師之間還有這么多的恩恩怨怨,心里感覺還挺不是滋味的。

最讓我感動的情節(jié)出現在書中的第六章,和蘇軾感情很深的妻子王弗不幸去世了,蘇軾一天夜里夢到了妻子,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江城子﹒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是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讀完這首凄婉動人,情深義厚的詞,爸爸又給我講了這首詞里面的含義,令我感動不已,也更喜歡蘇軾這位真性情的文學巨匠了。

看完了《百代楷模蘇軾》這本書,我知道了很多歷史知識,對歷史人物,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蘇軾題西林壁讀后感篇三

《蘇軾》觀看完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往事如煙,似水流年,大浪淘沙,在歷史的長空中東坡先生這位“不能無一,難能有二”的曠世奇才永遠閃著耀眼的光芒。

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哲學家……這些遠不是他的全部,高呼“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是他,輕吟“化退殘紅清醒小”的是他,能將思念兄弟感情升華至“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也是他,他豁達,他灑脫,他幽默,他有著“物與我皆無盡也”的超脫,來吧,讓我們走近蘇東坡。

走近蘇東坡,感受蘇門的家教,父親蘇洵對兩個兒子因材施教,并分別取名“軾”“轍”對孩子低調,謙虛的期許,程夫人的“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樣的人,我難道就不能做范滂母親那樣的人嗎”至今還在我的腦海中,正如梁啟超先生說的“人生百年,立于幼學”,我們不求培育出梁先生那樣九個出色的孩子,但是給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總是必要的吧!

走近蘇東坡,保持一顆純潔的心?!案F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用在東坡先生身上最合適不過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管是徐州治水,還是在杭州修堤,東坡先生不管身在何處,如何落魄,為官始終都是秉承一個宗旨,為民辦事。當代社會的人們,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忙忙碌碌,有誰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靜下心來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現在忙得是否違背了自己初衷。

正如康震老師說的,他超然達觀,但從來都不孤芳自賞;他熱情好客,但從來都不圓滑世故;他才華橫溢,但從來都不自鳴得意,他的人生境界是一種圓融的境界,朝云說他一肚子不合時宜,他卻說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由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蘇軾題西林壁讀后感篇四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作者簡介:

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他的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善于運用新鮮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善于從常見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而今,在反傳這個江湖,這首充滿哲理的詩又有了新的寓意,這首詩用來形容做行業(yè)的人最貼切不過了!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更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橫看成嶺側成峰:每個人都可以對連鎖銷售有自己的看法,只不過你的角度不一樣罷了,行業(yè)到底是什么,不要去聽傳銷騙子的一面之詞,而要多角度的'看問題,多看看網上其他人的觀點,多看看那些在行業(yè)里詆毀的所謂失敗者他們的親身經歷及感悟。

不識廬山真面目:對于很多做行業(yè)的人來說,對于行業(yè)的細節(jié)可以夸夸其談,但是說到作為“廬山(行業(yè))”全貌的時候,就開始啞口無言,甚至開始侮辱謾罵不去接受事實,這是為什么?一葉障目,專牛角尖也許形容的就是這樣的人!

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是因為你自身恰恰在廬山之中,怎么能夠看清廬山的全面景像呢?

大家都知道廬山,一般人是看不到山頂的,因為有‘云?!谏w著,所以有人就認為,到了云海那里就升天出局了,還真以為廬山是個梯形!其實云海上面還有山頂,廬山不過就是個金字塔罷了!

蘇軾題西林壁讀后感篇五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小學生蘇軾讀本》??赐炅诉@本書,我知道了:蘇軾從小就很勤奮,他繪畫,詞,詩,古文都很有名。他的爸爸是蘇洵,就是《三字經》里講的“蘇老泉”。他的弟弟叫蘇轍,父子三人都是著名的文學家,被后人稱為“三蘇”。

蘇軾家不窮,但是他媽媽讓蘇軾兄弟吃苦。她說:“經得住磨礪,方成得了人。”正是母親的嚴格要求,才有了蘇軾兄弟倆后來的成就。

蘇軾長大以后,可以說“永遠在路上”,因為蘇軾被貶到了“天涯海角”。為什么呢?因為蘇軾為老百姓服務啊,我真有點可憐他。不過蘇軾倒是樂在其中,一邊游歷一邊品嘗美食。即便到了嶺南,他也能開心地“日啖荔枝三百顆”,別人都不愿意去的嶺南,他說“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軾有很多朋友,比如吳復古,張中,古耕道,王安石,秦觀…。

讀完這本書,我居然有這么多的收獲,可見這本《小學生蘇軾讀本》的重要性。

蘇軾題西林壁讀后感篇六

蘇軾在1037年出生在一個書香家庭,父親蘇洵是北宋頗為成就的文學家,母親是一名有修養(yǎng)的婦女。

1061年,蘇軾參加了考試,蘇軾批評當時直言批評當時的政治的漏洞,就連當時赫赫有名的歐陽修也稱贊蘇軾,宋仁宗非常賞識蘇軾,邊讓蘇軾做了官。

1069年,王安石進京變法,開始大刀闊斧的改變政治,而蘇軾非常的反對。王安石主張理財,而蘇軾主張節(jié)儉,于是兩人非常不合,后來成為了兩種分歧,是因為蘇軾和王安石的對抗。

后來,蘇軾在杭州做官,在杭州訪問寺廟,在西湖邊喝酒,并且還作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為杭州的據民民解決了用水的問題。

有一年,蘇軾被逮捕了,這個案子被稱為烏巢詩案。既然是烏巢詩案,肯定是作詩引起的,其實情況是這樣的,蘇軾因為在政治上和王安石有分歧,所以就親自寫了出來。因為新舊黨的分歧很厲害,有一些小人就發(fā)現蘇軾是最好打擊的對象,便誣陷蘇軾,說蘇軾罵皇帝。于是皇帝大怒,讓蘇軾進了監(jiān)獄。

因為眾人的營救,所以蘇軾在被關押一百多天后,并沒有放下自己的筆,一直寫下去。

蘇軾題西林壁讀后感篇七

我讀了古詩,我感受到了古詩的豐富含義和詩人的智慧。

我在小學二年級就養(yǎng)成背誦古詩的習慣。我每讀完一篇詩,就有一個感想,于是我就坐在椅子上慢慢地思考。下面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我讀古詩的方法與樂趣吧!

相信同學們都聽過古人說的一句話吧。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際在于晨。意思就是說:“一年之中春天是最好的時間,一天之中清晨就是最好的時間,這樣既增加了你的記憶力,也增加你平淡無味的一天。中國向來以詩歌王國垂名千古。在詩國的天空上,名家如繁星閃爍。如才華橫溢的詩人白居易,就躋身于這繁星之群。

在一個陽光充足的清晨,我坐在椅子上背誦古詩,這首詩的名字叫做《草》。背誦完后,突然發(fā)現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這首詩很有教育意義。詩中有一句詩叫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句詩,很有道理。意思就是說野地上被燒起的野草,只要到了春天,它又會重新長出來。這句詩同時也贊揚了草的頑強和旺盛的生命力。它早已成為名句,用來比作百折不撓的頑強的斗爭精神和不可消滅的革命力量。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在生活中,當我遇到一道題不會做時;當我厭學時;當我成績差時,就會想到草。草的這種不被困難所屈服的精神鼓勵了我,使我自己克服了困難。如此可見,背誦古詩對生活中的自己有多大的好處?。〗逃铱鬃釉f過這么一句話“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可以有志本矣”用來教育后代。我們可要牢記這句話呀!

聽了我的事情,你們肯定也有所啟發(fā)吧!心動不如行動,馬上和我攜起手來,走進朗讀古詩的道路吧!

蘇軾題西林壁讀后感篇八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注釋。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側:側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緣:因為;由于。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里墻壁上的。

翻譯。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創(chuàng)作背景。

蘇軾于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游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fā)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额}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于元豐七年五月間。

閱讀訓練。

一:解釋下列詞。

題:__西林:____只緣:_____不識:____橫看:__。

二:

2.俗話說:“當事者迷,旁觀者清。”詩中有哪句詩說明這個道理,請?zhí)钤跈M線上。?

3、《題西林壁》前兩句寫,后兩句寫,這首詩借寫廬山的自然景象,還告訴我們。

4、《題西林壁》這首詩中,有三組反義詞,分別是。

()——(),()——(),()——()。

三、從《題西林壁》這首詩中得到的啟發(fā)是()?

a.對復雜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斷出其它方面。?

b.對復雜的事物,應多角度觀察,多方面調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對復雜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觀察,調查了解,又要親身去體驗,去分析。

參考答案:

題:書寫。

西林:西林寺。

只緣:只是因為。

不識:不知道。

橫看:正面看。

1、宋蘇軾三蘇《惠崇春江曉景》橫側遠近高低廬山在正面看都是連綿不斷的山嶺,在側面看都成了一座座山峰。從不同的角度看廬山形狀、姿態(tài)是不同的。

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寫景明理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

4、橫側遠近高低。

三、c。

更多。

蘇軾題西林壁讀后感篇九

《蘇軾傳》是蘇軾研究專家王水照和崔銘合著的一部書,四十五萬字,去年才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書寫得很好,但這卻是一部不好寫的書。蘇軾一生經歷豐富復雜,著作多,面廣,這是難點之一。還有,就是有林語堂的名著《蘇東坡傳》在前面比著,那書寫得那么精采。

我讀《蘇軾傳》,覺得全書對蘇軾的評價,大體與《蘇東坡傳》相似,林氏的概括即所謂:"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等等?!短K軾傳》大體是以這種評價展開的。不過書的副題《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又表明作者們是極力從蘇軾生活經歷來理解和描寫他的。因此這書自有它的不容忽視的特點。

一,它嚴格按編年敘事,而且強調蘇軾作為作家的一個方面。全書將蘇軾的詩詞文章貫穿它的一生,對比看起來,《蘇東坡傳》就不是這樣,它要照顧英美讀者的理解力和趣味,詩文不能多引;它使用的傳說故事更多,也占更重要的位置。因此,這本《蘇軾傳》對讀者從蘇軾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了解他的生平,是更有益的。在敘事中展開對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闡釋,而且闡釋得極好。在此,就表現出王水照先生對蘇軾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研究的功底非凡,在傳記里應用隨心自如。蘇軾的心事、文思,與天下的政事,交織一起,所以合了"在苦難中的超越",而且是一位"智者"的超越。沒讀過蘇集的讀者,從《傳》中引用的大量詩、詞、文中,特別是從并不常見的隨筆、短箋中,能領略的,真是不少。

二,林語堂酷愛蘇東坡。林寫的是文學性更強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散文創(chuàng)作。當然林氏有他充分的歷史材料證明,而我總覺其著眼點在于蘇東坡的人格,而且是作者喜愛的人格。而《蘇軾傳》則更帶有學術性。它更全面,更講究論證。的確,蘇軾的風流瀟灑,幾乎是天成。但是,環(huán)境也造就它。不論從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看生平,還是從生平看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都不單有瀟灑風流,而且有個人的痛苦和人民的苦難。烏臺詩案中國最可笑的文字獄之一后被貶黃州,是蘇軾生活的關鍵一步。在林、王二傳中,都重點寫。余秋雨重要散文《蘇東坡突圍》也選這一段來寫。蘇軾的人生和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在此都是一個高峰。對這一段生活,《蘇軾傳》無疑寫得更豐富。它把痛苦和苦難展示得更充分,以至于驚心動魄??嚯y充分,"超越"才有力。

林氏過分地渲染了蘇東坡在苦難中的樂天、快活,甚至把他在"烏臺詩案"里受審時的屈辱與痛苦也說成"有趣".《蘇軾傳》則把黃州生活寫得更令人可信。比如當時蘇軾在許多信里反復叮囑友人"看訖,火之","傳聞京師,非細事也".他是驚弓之鳥了。他在黃州又看到生平所未見的民間疾苦,苦日子也嘗到。在此有一點不可不提。蘇軾在黃州時寫過許多信,其中有一封是給他的朋友也是政敵章忄享的信中對已往表示悔過。林傳說,是"一封非常貼切的回信,悔過之意,溢于言表",是"再得體不過",簡直可請皇帝過目;言外之意是應付,巧于周旋而已。而王著則以為"可能夾雜著個人求助的動機".我以為寫得較真。王著此是全面反對新法了。這似乎順理成章。王著寫出的詩人,更復雜、真實些。

三,關于王安石變法,林氏的否定也許太簡單化。而王著則更客觀些。關于蘇、王二人,當然都是大作家,蘇比王高。此書提到變法時,曾對比蘇、王的見解說:"無論是思想的高度,還是目光的遠大,蘇軾都無法與一代名相王安石相提并論".這也是客觀的。此書在王安石身上著墨不少,而且是從王安石與蘇軾的交往中寫的,重頭文章在王安石罷相以后。蘇軾在金陵訪王,政敵又成文友,舊懷盡釋,論文極樂。那一大段就寫出北宋文人的大度風雅,更寫出兩位大作家的可愛。

合上厚厚的《蘇東坡傳》,心中感慨萬端,種種雜緒像被書頁攪動的灰塵縈繞著我,我開始思考人生,思考命運。

縱觀蘇東坡的一生,是堅持自我的一生。林語堂稱她為"大自然的頑童",我認為很貼切,兒童最真,率性而為,而"頑"又帶著倔,正是這股率性和倔勁,讓他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擁有一顆快樂、平靜的心。他的政治生涯在新黨與舊黨斗爭、政權的更迭中起起落落,于他是可悲的,他像是被裝在木箱里,拋到海上,隨海浪起起伏伏,官場似海,他的性格決定了必然被拋之于浪尖上,是他的正直、他的直言、他的調侃諷刺,讓政敵們掀起了一浪又一浪。

我想,從來沒有人外方貶謫的足跡有遍布這么廣的,也從來沒有人在貶謫期間過得這么安然恬淡的,連政敵都嫉妒了。我覺得除了耳熟能詳的.儒釋道完滿融合的原因之外,還有幾個不容忽視的原因。

第一,是文學的支持,在窮鄉(xiāng)僻壤,寫作是他的重要內容,有詩、有詞、有信件、有墓志銘、有經典注疏,這時,他寫東西已經沒有什么功用目的了,而是完全抒發(fā)本心,所以他的成就才更大。當文學回到了寫本心的位置,才有了不朽的價值。

第二,是眾多的朋友,蘇東坡有很多交往一生的朋友,每到一個地方,也廣交朋友,尋訪奇人異士,他對朋友傾心相待,信任有加,好多引為知己。他像一株散發(fā)著特殊氣質的君子蘭,吸引著三教九流的朋友,就像他自己說的"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記得初中看到一句話,謂之"人不癡,不可與之交",大概有癡氣的人一旦與之相交,便可長久。這些朋友給予蘇東坡極大的精神安慰和鼓勵。

第三,則是情趣廣泛,腦中總有這么一個印象。凡是興趣愛好廣泛的人,總是精神飽滿,充滿活力,百折不饒。民間有很多蘇東坡的傳奇佳話,有很多是關于他的興趣愛好,像東坡肉,研制藥方,聽說曾經還配了制墨秘方,差點把房子燒毀,這時,他更像一個頑童了。興趣廣了,才有做不完的事,即使被炒魷魚,被架空,生活也可以忙得不亦樂乎。

現代社會,人們的精神生活越來越荒漠化,人們抱怨、煩躁。也許我們沒有那時免費的無限風光可以游覽排遣,也沒有妙筆生花的文筆抒寫,但可以擁有蘇東坡式的心態(tài),坦然達觀,安之若素,不必媚上,不必偽裝。

附: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是用英文寫的,()有多個譯本,我看的是張振玉的譯本,我覺得這是我見過的最精彩的傳記。

首先,林并沒有將蘇東坡奉若神明,而是如實敘寫,娓娓道來,偶爾還加以調侃,如蘇的長子出生時,他說,幸虧晚了一年,不然在丁母憂期間可就落人把柄了,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形象。

其次,本傳旁征博引,除了蘇的生平文字資料,還引用了大量的文史知識,讓讀者清楚,蘇是處于怎樣的一個歷史背景下,他的行為是處于什么考慮的。

另外本書的趣味性也很強,作者盡量還原歷史,把當時的情景描得繪聲繪色,特別是蘇在杭州的生活,無論是干勁十足地為百姓謀福利,還是愜意的游山玩水,都令人心向往之,還有很多歷史故事,蘇與奇人異事往來的趣事,還常常穿插有哲理性的語言,如君子之交淡如水,語堂先生理解為"水沒有刺激的味道,但是人永遠不會對之生厭",很形象,也加深了對蘇的了解。

但也有不足之處,像對王安石變法及王安石的個人評價上,很多人認為是本傳中最精彩的部分,但我覺得有失偏頗、對這個影響蘇至深的事件,花了三個章節(jié)敘寫,但幾乎都是貶義,我覺得對這件事,應以歷史的眼光看待,他甚至直接說王安石為國家一大害。我聽過性不可以善惡論也,更何況有點歷史常識的都知道變法雖然失敗了,但也有可取之處,這里作者的主觀意識太濃。

讀一本好書,有如品一杯茗。很多美妙的感覺一瞬即逝,不可一一而述,但心充盈了。

蘇軾題西林壁讀后感篇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注釋。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側:側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緣:因為;由于。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說明。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tài)變化;后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全詩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創(chuàng)作背景。

蘇軾于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游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fā)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额}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于元豐七年五月間。

蘇軾題西林壁讀后感篇十一

《蘇軾傳》,非簡單之流水帳,更非采用“春秋筆法”,而是林語堂先生閱讀超多資料,包括蘇軾的札記、詩詞、私人書簡等后所著的傳記。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與蘇軾有諸多相似之處,不然為何其言己了解、喜愛蘇軾,而又能將《蘇軾傳》寫得如此色彩鮮明、感情豐富。

觀蘇軾一生,無法不對其才智贊嘆不已;而其言行、詩詞、幽默,無一不是其才智的體現。

蘇軾是幽默的。某次與王安石談及王之所謂“字源學”時,引用《詩經》中“鳴鳩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鳥,以王安石的方式來向其解釋為何“鳩”為“九”、“鳥”二字合成,實為嘲諷;后某次更戲謔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貶至缺醫(yī)少藥的海南之后,對朋友僧人參寥的關心,他仍在回信中說“但若無醫(yī)藥,京師國醫(yī)手里,死漢尤多?!币源藖砀嬷笥巡槐負鷳n。

蘇軾是熱愛生活的。其余不必說,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軼事、傳說數樁。他自己研究烹飪之法、自己釀酒,更是留下了“東坡肉”、“東坡壺”以傳后世。他在詩詞中,也多次提及美食——“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蘇軾是感情豐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詞,“十年生死兩茫茫”,對其亡妻寄以情思,與其“大江東去”風格迥異,凄婉哀傷。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銘》和《悼朝云》一詩中,均表達了深切情愛與傷痛,之后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詞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寫花,又似寫人。

蘇軾是剛直的。盡管有過數次因詩而被捕、受審,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詞風。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詩諷刺“群烏未可辨雌雄”,后又寫“猶誦麥青青”,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后,即寫詩兩首,隨后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軾“像一陣清風過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誰說不是呢?僅此感懷東坡居士這位曠古奇才吧!

蘇軾題西林壁讀后感篇十二

公元1037年1月8日,蘇軾生于眉州眉山。蘇軾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里提到的“二十七,始發(fā)奮”的“蘇老泉”。蘇洵發(fā)奮雖晚,但用功甚勤。蘇軾晚年曾回憶幼年隨父讀書的狀況,感覺自己深受其父影響。當然,假若沒有蘇洵的發(fā)奮讀書,也就不可能使蘇軾幼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也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學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虛歲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其母在家鄉(xiāng)病故,1069年(熙寧二年)服滿還朝,仍授本職。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1079年(元豐二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入獄,史稱“烏臺詩案”。

蘇軾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既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

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于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準。當他準備要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常州一帶水網交錯,風景優(yōu)美。他在常州居住,既無饑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離了京城政治的紛爭,能與家人、眾多朋友朝夕相處。于是蘇東坡終于選擇了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

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復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四個月后,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后,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為皇帝起草詔書的秘書,三品),知禮部貢舉。

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后,認為其所謂舊黨與新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

蘇軾題西林壁讀后感篇十三

上課時候好給同學推薦書,有段時間學生見我上課就說,推銷書的又來了。

又沒啥回扣,為啥要推銷呢?因為就我的閱讀經驗來看,開卷有益,但書的選擇也很重要。同一個話題,不同人寫出來感覺完全不一樣;甚至同一本書,不同的裝幀編排注解都會帶來全然不同的感覺。書的選擇會影響我們的閱讀體驗,所以總忍不住把自己認為好的書推薦給他們。

比如《莊子》的全譯本家里一直有,偶爾也翻過幾篇,但直到買了中華書局的版本才三天兩夜暢快地讀完,大呼過癮。比如第一本讀完的古人的詩集,不是李白杜甫,而是《劉長卿集》,原因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那個豎排本裝幀注解都太棒了。外國文學的譯本選擇就更重要了,雨果的作品,李玉民譯得就很好;托爾斯泰的小說,則非草嬰的譯本不取。喜歡的外國名著往往買好幾個譯本的,參照著看會發(fā)現誰的韻味更足。

還有一類書的選擇更加重要,即不同作者給同一人物寫的傳記。雨果的傳記選錯版本的話只能是一部情史。魯迅傳記那么多,個人認為林賢治的《人間魯迅》最好;沈從文的傳記,除自傳外以外凌宇寫得最棒?!睹藗鳌分杏型袪査固┑膫饔?,固然是名著,但更為詳實平易的卻是英國人羅莎蒙德.巴特利特的《托爾斯泰大傳》??梢?,書也不是越有名越好。特別明顯的例子還有兩個。一是梵高的傳記,最有名的是而歐文.斯通的《渴望生活》,買來讀了覺得很雜亂,大概譯過來的東西都這樣吧。后來讀了豐子愷先生的《梵高生活》,覺得簡潔周備,平易深邃,其中的評論性文字鞭辟入里,字里行間是藝術家對藝術家惺惺相惜的知音之感。另一例就是蘇東坡的傳記了,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最富盛名,早年讀的時候覺得也很凌亂,大概是作者才華橫溢不受羈絆的緣故吧,以至于想做做筆記梳理出個坡翁生平來都不容易。后來讀了復旦大學王水照先生的《蘇軾傳》,才對這位心儀文豪的生平和作品有了較清晰深刻的把握。

王水照先生的《蘇軾傳》資料詳實,脈絡清晰,更可貴的是結合生平對蘇軾的代表作進行了賞析,是了解東坡其人其文的最佳選擇。瞧,我又在推銷書了,買不買由你。

蘇軾題西林壁讀后感篇十四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解】。

西林,即西林寺,在江西廬山上?!额}西林壁》就是題寫在西林寺墻壁上的詩。

元豐七年(1084)五月,蘇軾由黃州改遷汝州團練副使,特地取道游廬山。剛入廬山的時候,曾寫過一首五言小詩:“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風趣地說,第一次見到廬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來常往。他“往來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寫出這篇歌詠廬山的名篇。

【句解】。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位置不同,看到的風景也就各不一樣。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步移景異、姿態(tài)萬千的廬山景色。意思是,橫望廬山,山嶺逶迤,連綿不絕;側看廬山,奇峰突起,峻峭挺拔。無論是遠處觀望,近處細看,還是高處俯視,低處仰觀,所見景象全然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并沒有像其他詩人那樣僅僅止于驚嘆和迷惘,而是進一步地思索:我之所以看不清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山中,所見只是一峰一嶺一丘一壑等局部景致而已,而未能超然廬山之外統(tǒng)觀全貌。

這兩句是談游山的體會,即景說理,有著豐富的內涵:由于人們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結尾二句,奇思妙發(fā),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發(fā)人深思的空間。

【評解】。

清趙翼評《題西林壁》時說:“廬山名作如林,若再實做,斷難出色。坡公想落天外,巧于以偏師取勝?!碧K軾的這首詩妙在不在寫景上與前人一分高下,而是以意理勝出,道前人所未道之理,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fā)議論,而是深入淺出,生動有趣。這正是蘇詩的一種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曉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不時閃爍著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其內涵卻是豐富的。詩人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特征,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567010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