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爬山教案培智(七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2 10:15:44
2023年爬山教案培智(七篇)
時間:2023-03-12 10:15:44     小編:zdfb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爬山教案培智篇一

1.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觀察能力。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3.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腳,把意思寫清楚的。

4.朗讀課文。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2.學習作者抓住爬山虎腳的特點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方法。

學習圍繞“爬山虎的腳”把意思寫清楚的方法。

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文1、2段。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二、教學重點

學習1、2段。

三、教學難點

理解不易懂的詞。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見過爬山虎嗎?爬山虎是動物還是植物呢?學習這篇課文后,你就明白了。

大家看投影:

爬山虎是什么樣兒?爬山虎是一種植物,它莖能附著在巖石或墻壁上,它怎么會長腳呢?有什么特點呢?

(二)自學課文。

1.讀生字表,劃出課文中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讀通課文。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個別學生讀課文,注意正音、正句;

2.檢查生字認讀及部分詞語理解情況。

萎:干枯,衰落的意思。

空隙:中間空著的地方。

(四)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爬山虎的腳?(3~5)

2.第1、2兩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五)講讀第1段。

1.個別讀課文,思考:第1自然段寫什么?

寫作者在哪兩處地方看到爬山虎。

2.這兩處地方有什么共同點?

都在墻上。

3.你如果看到這兩處景象你會怎么想?

爬山虎大概是長在墻上吧,爬山虎大概是靠墻生長吧?……

4.教師小結:

作者這樣寫,也正是以這兩處的爬山虎生長的情況,告訴我們爬山虎長在什么地方。

5.齊讀第1自然段,體會作者是如何告訴我們這兩處的爬山虎的。同時思考:這兩句話除了告訴我們爬山虎長在什么地方外,你還能從句中看出爬山虎的什么特點?

從滿是,一大片看出爬山虎長得很茂盛。

(六)講讀第二段:

1.指名讀第2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講什么?

講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2.默讀課文,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么?

這一段共四句話:第一句寫葉子顏色的變化;第二句寫長大的葉子引人注意;第三句講葉子顏色美,排列整齊、均勻;第四句講風吹過時的景象。

3.葉子顏色美表現在哪里?

紅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理解新鮮、舒服的詞義。說爬山虎的葉子綠的醒目,葉子生長旺盛,充滿生機,所以看上去讓人覺得非常舒服。

4.葉子的均勻,整齊表現在哪里?

整齊:“葉尖一順兒朝下”。

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

5.導讀。

爬山虎葉子的顏色是這樣變化的:

――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

爬山虎長大了的葉子顏色很美。

――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

爬山虎的葉子長得很整齊。

――葉尖一順兒朝下。

爬山虎葉子長得很均勻。

――沒有重疊起來,也不留一點兒空隙。

當風吹過時,滿墻的葉子也很美麗。

――一墻的葉子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6.邊讀邊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拂:輕輕擦過

漾:原指水面微微動蕩,這里指墻上的爬山虎葉子輕輕波動。

7.齊讀課文,個別讀。

8.歸納段意:

第二段講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七)布置作業(yè)。

抄生字,熟讀課文。

一、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3、4、5段,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腳把意思寫清楚的。

二、教學重點

學習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怎樣圍繞爬山虎的腳寫清楚的。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爬山虎葉子有什么特點呢?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看看爬山虎的腳有什么特點?

(二)講讀第3自然段。

1.指名讀第3自然段。

思考:爬山虎的腳長在哪里?是什么樣子的?

2.導讀:

爬山虎的腳長在哪里呢?(齊讀)

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呢?(齊讀)

3.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爬山虎的腳?

生長位置,邊看圖邊說;

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

腳的樣子:枝狀的――指六七根細絲構成的樣子,像蝸牛的觸角――指每根細絲的樣子,腳的顏色――嫩紅的。

4.這些內容作者是如何說的呢?

再讀課文。

5.教師指圖,引導學生按課文敘述順序獨立練說。

6.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思考:

爬山虎的腳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7.導讀:

爬山虎的腳是怎樣一腳一腳向上爬呢?(齊讀)

8.寫爬山虎向上爬的過程中,作者通過觀察,寫出了爬山虎向上爬的哪幾個動作?(觸、巴、拉、貼)

9.導讀:

“觸著墻的”是爬山虎的什么?(齊讀)

是什么東西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齊讀)

細絲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以后,使什么緊貼在墻上呢?(齊讀)

10.教師邊指圖演示,邊讓學生用課文中語句練說。

11.左右練說:

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一腳一腳地向上爬的。

12.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講什么?

13.齊讀第4自然段。

14.默讀第5自然段。

思考: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意思?三句話圍繞哪一點寫的?

15.齊讀第5自然段。

16.歸納第3段段意:

講爬山虎腳的特點。

(三)總結全文。

1.作者是怎樣具體清楚地寫出爬山虎腳的特點的?

(先寫爬山虎生長的地方,再寫爬山虎葉子的特點,最后寫爬山虎腳的特點,寫爬山虎腳的特點時,先寫腳的樣子,再寫怎樣爬,然后寫腳的變

爬山教案培智篇二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

3.學習生字、詞語,積累好詞好句。

1.實物展示臺。

2.學生準備水彩筆。

3.爬山虎實物。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出示實物,引入:認識這種植物嗎?對,它叫爬山虎。你們知道它什么特點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看來你真是個會觀察的孩子。葉圣陶爺爺不僅喜歡觀察,而且會觀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筆下的爬山虎的腳。齊讀課題。

看看作者是怎么觀察的,又是怎么寫的,自由讀課文。

二、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三、反饋讀書情況。

1.出示詞語讓學生認讀。

2.朗讀課文,可以讓學生小組互讀,可以請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點檢查生字、詞語的讀音。

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讀了葉圣陶爺爺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點?你有什么感受?葉爺爺為什么會把爬山虎寫得那么生動具體?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教學內容:具體了解爬山虎的特點,感受作者生動具體的描寫和長期細致的觀察。學習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引入語:同學們,大自然是神奇的,你們曾跟隨老師一起領略過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欣賞了世界上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感受了被稱為鳥的天堂的大榕樹給我們帶來的歡樂……今天老師帶同學們更加仔細地去觀賞一種植物──爬山虎。讀課題。

一、請同學們看實物。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點?

3.你能用一兩句話把這些特點連起來說說嗎?

4.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怎樣呢?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5.讀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寫的美?你喜歡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想欣賞一下風吹爬山虎的樣子嗎?

7.老師指導讀出美來??梢圆扇±蠋熥x前半句,學生補充后半句的讀法,也可以男*分組讀,讓學生充分感受爬山虎葉子的美。

8.作者為什么把葉子寫的這么美呢?(認真觀察)所以我們要學習作者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地鋪滿墻,這跟它的腳有密切的聯(lián)系,爬山虎的腳又是什么樣的呢?

二、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觀察:

a、腳的樣子;

b、腳的形狀;

c、顏色

1.誰來告訴老師你觀察的結果。

2.書上又是怎樣寫的呢?找出寫腳的句子讀一讀。

3.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4.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學習,請畫出爬山虎的腳,看誰畫得。(教師巡視,拿一張好的評價)

5.這一段哪一個詞說明作者進行了認真仔細的觀察?(注意)

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腳的特點寫得這么具體。爬山虎有自己獨特的爬的本領,想盡快知道答案嗎?那就請你們趕快學習第四自然段吧。聰明的你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根據以下幾個方面自己分組學習,看哪一些同學學得認真,學得更快。(老師巡視)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來;

b、找出爬的動作詞;

c、自己演示爬的過程(怎樣爬)

1.誰來告訴老師你們學懂了些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其它學生補充,教師充分表揚)

2.哪一組的同學能上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嗎?

你們同意他的這種爬法嗎?(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學演示)

3.你們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嗎?看大屏幕演示,學生可根據演示說出怎么爬。

4.你們知道答案了嗎?誰正確?(長一只腳,巴住墻,再長出另一只腳,再巴住墻,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斷的長出新腳來,所以葉圣陶爺爺說,“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還往左爬,右爬,爬滿整個墻,所以才有葉圣陶爺爺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寫的“一陣風吹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的很”。真是會讀書的孩子,懂得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

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又怎么樣呢?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學完了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說)

(沒觸著墻的腳萎了,觸著墻的牢固,腳與墻有密切關系。)

2.課文哪一個自然段還說明了這種關系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運用了首尾照應的方法,使文章的結構顯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讀一讀。(男、女分開讀)

五、發(fā)散思維。

1.學了這課,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葉圣陶爺爺學習什么?(留心細致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3.生活中,還有哪些與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牽?;ā┱f說你它們的特點,好嗎?(學生說)

爬山教案培智篇三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背誦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導學生自覺運用讀懂自然段、分段等閱讀方法讀懂課文。

3、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留心和細致觀察事物的習慣。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美。

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讀通課文,感知文章從哪幾個方面寫爬山虎。

3、讀懂第一部分,了解爬山虎的生長位置及它的葉子。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難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寫爬山虎葉子的。

一、 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一) 謎語導入,引出課題

1、謎語:

(1)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zhí)偕蠏臁?絲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我們要是種絲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項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

2、導語:

同學們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爬山虎的腳》。板書課題。

3、對課題質疑。

(二)提出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新詞;

3、給課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

5、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情感。(在書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跡,批批劃劃,并在旁邊做上讀書筆記。)

6、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至少約束8分鐘)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完成)

1、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均勻、重疊等詞語,明白了均勻、痕跡、牢固、休想等詞語的意思。

2、我會用"均勻、休想等詞語說一句話。

3、我會流利讀課文(單獨讀、合作讀、分自然段讀等)

4、我會自主完成課后思考

(二)學文悟情展示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篇文章細致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2、我會悟。

(1)悟文本

生1:從第一自然段中,使我知道了爬山虎喜歡在墻上生長。

生2:從"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中,我明白了"一順兒"是指同一個方向和順序。這兩句話概括了爬山虎葉子的特點:綠、整齊。

生3:我知道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的變化:剛開始是嫩紅的,后來變成嫩綠的。

生4:我知道"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是靜態(tài)描寫;"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是動態(tài)描寫。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作者是通過細心觀察的,所以才能看見"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

(三) 創(chuàng)作性展示

1、小組聲情并茂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一段話。

3、小組展示自己在課外找到有關寫植物葉子的文章。

三、激發(fā)知識沖突(約5分鐘)

爬山虎的葉子為什么一順兒朝下?為什么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仿照第二自然的寫法寫一種植物的葉子。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來寫好片段的方法;

2、認識大自然的神奇,培養(yǎng)自己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3、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4、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1、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我們就帶著問題來學習第3--5自然段。

2、提出學習目標

(1) 把課文通順,了解第三至五自然段主要講了些什么?

(2) 抓住重點詞、句、段來體會其中的意思。

(3) 課外資料收集展示。

(4) 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至少約束8分鐘)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完成)

1、我學會了葉柄、觸角等詞語的意思。

2、我會用某個詞語說一句話。(如:葉柄、觸角、痕跡等)

3、我會流利地朗讀課文第三至五自然段。

4、我會做每課一練中的題目。

(二)學文悟情展示

1、了解第三至五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這三個自然段主要介紹了爬山虎腳的特點分三個方面,先講爬山虎腳的樣子和顏色,再講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最后講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巴住墻的不同結果。

2、從重點詞句中體會它的含義。

生1: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三句話介紹了爬山虎的腳長在哪里,形狀和顏色是怎樣的。以蝸牛的比喻每根細絲的形狀,寫得非常逼真。)

生2: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細看那些細小的腳,你會想起圖畫上咬龍的爪子。(作者準確地用上“觸、變、巴、拉、貼、爬”這六個動詞,清楚地寫出了爬山虎爬墻的細節(jié),爬得那樣科學合理,那樣姿勢優(yōu)美,那樣柔韌有力。

生3: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墻,不幾天就萎了,后來連痕跡也沒有了。觸著墻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這兩句話是用對比的方法,寫出爬山虎與墻的關系:它的腳要是沒觸著墻就會枯萎,碰著墻便茂盛地生長。)

生4:我知道爬山虎往上爬的動作有:變、巴、彎、拉、貼等。(師板書)

(三) 創(chuàng)作性展示

1、小組聲情并茂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一段話。

3、小組展示自己在課外找到有關草本植物的文章。

三、激發(fā)知識沖突(約5分鐘)

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按照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寫一則連續(xù)觀察日記。

爬山教案培智篇四

《大綱》對四年級學生的寫作要求是“學習寫內容真實具體、條理比較清楚的簡單記敘文。”而條理比較清楚對學生來說,就要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事物,描寫事物?!杜郎交⒌哪_》一文,作者對爬山虎腳的觀察細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體現圍繞一個意思選好內容,按一定的順序具體地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結合組文讀寫訓練重點和學生實際,我把這方面擬定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學校附近有爬山虎,課前我組織學生實地觀察。觀察前我布置了觀察提綱:(1)爬山虎給你一個什么印象?(2)對著那爬滿一堵墻的爬山虎,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借用數學嘗試法的做法,要求學生以日記形式寫觀察日記;在課內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后共同評議學生的一兩篇日記(選用寫作水平中等學生的習作)。這樣處理有利于通過實踐和對比,幫助學生掌握重、難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爬山虎腳的生長位置、形狀、顏色等靜態(tài)的東西,通過實地觀察,學生容易掌握。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樣在墻上爬的,我制作了多媒體軟件,較形象地顯示了爬的過程。

為體現精要教學法的原則,力求圍繞重點設計了多項訓練內容,使學生在課內由老師指導下進行訓練,訓練中遇到的問題也能及時反饋。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背誦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導學生自覺運用讀懂自然段、分段等閱讀方法讀懂課文。

3、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留心和細致觀察事物的習慣。

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1、(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爬山虎的日記。

2、投影片。

3、多媒體課件:(1)爬山虎的腳爬墻示意圖。

(2)一堵墻上的爬山虎。

兩課時。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新詞;

3、給課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

教學準備: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日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謎語:

(1)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zhí)偕蠏?。(絲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我們要是種絲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項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

2、導語:

同學們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5課《爬山虎的腳》。

3、對課題質疑。

二、檢查預習:對爬山虎的了解情況;

三、出示學習目標、自讀。

四、學習生字新詞

1、開火車拼讀、糾音。(字形重點:隙、漾)

2、解釋生字詞。

五、默讀、思考: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

2、分段。

3、四人小組討論分段情況、匯報。

六、教學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讀、思考:

(1)這一段講了什么?

(2)你覺得爬山虎有什么特點?

2、提問

七、教學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還記得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什么?(滿墻的葉子)你能說說你看到的葉子是怎樣的嗎?

2、現在我們來看看課文又是怎樣寫的。

(1)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有什么變化?重點寫的是什么時候的葉子?從哪個詞看出來?

(2)課文寫爬山虎的腳,為什么要寫第1、2自然段?

(3)討論、歸納:要寫爬山虎的腳,先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等,然后才介紹爬山虎的腳,文章這樣寫就有條理了。

3、重點指導朗讀第3、4句。

4、指導學生看著板書上的提綱試背第2自然段。

5、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句子,你認為哪個詞語用得最好。

八、質疑。

九、做練習3

板書設計:

25爬山虎的腳

剛長出:嫩紅--→嫩綠

葉子

長大了:綠得新鮮一順兒朝下均勻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來寫好片段的方法;

2、認識大自然的神奇,培養(yǎng)自己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方法;

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準備:

1、在黑板上畫好一幅爬山虎(缺腳)的圖案。

2、多媒體課件:(1)爬山虎的腳爬墻示意圖;

(2)一堵墻上的爬山虎。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練習3(投影片出示)

二、導入課文:

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我們就帶著問題來學習第三段。(出示學標)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默讀;用~~劃出爬山虎腳的句子,這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提問、出句子投影,齊讀。

3、指名在已畫好的爬山虎上添畫腳,要求學生在幾種彩色粉筆中,選擇正確顏色畫腳。

以課文為根據,對照學生在黑板上畫的爬山虎的腳,評議。

請學生到黑板前用課文的語言講述爬山虎的腳生長的位置、形狀和顏色,全班說。

4、這一自然段講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腳寫得那么形象具體,說明了什么?課文哪個詞語突出了這一點?(注意)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

2、聽錄音,請同學們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

3、多媒體顯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

4、用“▲”劃出爬山虎在墻上爬的動作:

觸--→巴--→拉--→貼

5、齊讀

6、抓住重點詞,用自己的話說說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自己說、提名說。

7、指導朗讀

8、作者寫爬山虎的腳“一腳一腳地往上爬”,換成“一步一步”,行嗎?為什么?討論、匯報。(爬山虎并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著往上爬,而是長一只腳就巴住墻,越往高處爬,就要不斷地長出新腳。)

9、多媒體再顯示(一棵--→滿墻的爬山虎)。

10、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四、教學第5自然段

1、根據課后練習1(3),輕聲朗讀。

2、同桌討論、匯報。

3、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人注意的是葉子,可是作者卻能把隱藏在葉子間的腳寫得這么具體詳細,說明了什么?(觀察細致、耐心)

五、第三段總結:

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先講它的生長位置、形狀和顏色,再講它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最后講觸著墻與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有何不同。

六、質疑

七、評議學生的一篇觀察日記。

八、課外作業(yè):

1、根據平時對校內紫荊樹的觀察,自己確定一個意思來寫片段;

2、你將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這個意思。

板書設計:

生長位置、形狀、顏色

爬山虎的腳

觸--→巴--→拉--→貼

觸著墻←-→沒觸著墻的。

爬山教案培智篇五

1、同學們,我們都學過《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還記得爬山虎的樣子嗎?

2、記得是誰寫的嗎?

3、是的,就是這位我國著名的大教育家,大作家,大編輯葉圣陶老先生的作品,大家都尊稱他葉老。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近葉老,走近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板書) 讀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案精品教學設計推薦

你讀 真美啊

你讀 多綠呀

一齊來.

1、課文中有好幾處提到了這片綠綠的爬山虎。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好好讀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并找到相關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大聲讀一讀。

2、是這幾處嗎?請你再讀一讀,想想,這是一墻怎樣的爬山虎

3、孩子們,你們見過爬山虎嗎?在哪見過?這樣一種極其普通,隨處可見的爬山虎,為什么唯獨葉老家的在16歲的肖復興眼中是那樣的綠蔥蔥,那樣的沉郁呢?就讓我們到課文中找找這個特殊的原因。/但我想,要想了解這個原因,首先得了解這墻爬山虎的主人,你們說呢?請同學們默讀1-6小節(jié),看看爬山虎的主人葉老是個怎樣的人。請找出相關的句子,做上記號。

在作者眼中,葉老是個怎樣的人?

(多么認真細致啊,一個字,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放過。)

春風拂面什么感覺

還從哪里感覺到他是個認真細致的人?

翻到曲線

1、是的,這就是密密麻麻。作者的征文都密密麻麻成什么樣子了?誰能找出來讀一讀。

2、是的。你們看,這就是葉老給作者修改的征文第一頁??粗@一頁,想象一下,葉老是怎么給我們改作文的?

3、只是一篇這么改嗎?只是二十篇嗎?是的,遠遠不止,他還是大編輯,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作品等著他修改,等著出版。如此忙碌的葉老卻為我這么認真細致地修改作文,我怎能不一下子愣住了!/sjbwz/透過這滿紙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跡,你看到的,還僅僅只是修改符號嗎?你仿佛還看到了什么?(你還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可能點了一夜的燈呢!正是炎熱的夏日呀!都沒休息一會兒呢!)

這是一位對工作多么認真負責的長者呀!

你還從哪里感受到葉老是個怎樣的人?

評語

這是一位對工作多么認真負責的長者呀!看似簡單的幾個字,看似簡短的一則評語,卻達到了精而又精,純而又純的學術造詣,怎能不令人敬仰呢!

孩子們,讓我們帶著這一份敬仰,帶著這一份期盼,一起走進葉老的家吧!剛進里院,一墻綠蔥蔥的爬山虎撲入眼簾。預備起

你還從哪里感受到葉老是個怎樣的人?

意外

是的,葉老是一位鼎鼎有名的大作家,而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初中生,卻可以到他家做客,將是多么激動人心的時刻??!孩子們,讓我們和作者一樣,帶著這一份激動一起來感受吧!

這片爬山虎是那樣的綠蔥蔥!綠得那么鮮明,那么生動。(板書)

見到葉老后,作者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聽老師讀。

這時,葉老給我留下的印象又是怎樣的?

平易近人 親切和藹

從哪里看出來?

葉老見了我縮短不少!

1、什么是距離?葉老和我之間縮短了的是什么距離?

此時,我和葉老的心仿佛貼在了一起,我和葉老仿佛就是許久不見的老朋友。這不僅是一位對待工作極其認真負責,學術造詣極其深厚的葉老,更是一位真誠質樸、謙和慈藹的葉老。此時,作者再見窗外的那一墻爬山虎,綠得是那么沉郁,那么濃厚,那么有韻味。來,孩子們!我們一起讀

還從哪里感受到了?

我們的交談很融洽

1、說說

2、再讀一讀,你還感受到了什么?

是的,心與心的交融,渾然不覺時光的流逝。

3、想象一下,如此融洽的交談,葉老會和我說些什么呢?這位葉老,你想對我說些什么?

()

4、葉老們,你們的話語如此親切,但句句都在耐心地教導我,真是親切之中

你們的話語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句句樸實的言語卻一直鼓勵著我,真是質樸之中

正是葉老親切之中把我小小的

5、我知道,你們也知道,融化這個詞一般都用在可這里卻說小小的心被融化了,你感覺到了什么?是的,那一顆緊張的心被舒解了,就像冰雪融化了一樣。是什么讓你小小的心融化了?

6、正是葉老真誠質樸、平易近人把我緊張的心悄悄地融化了。

此時,我們更見證了一位文壇伯樂,他慧眼識真才,毫不厭倦地鼓勵、培養(yǎng)那么多的人才,著名的大作家茅盾、/article/巴金、丁玲就是這樣一舉成名了。抬起頭,再見窗外那一墻的爬山虎,綠得那么沉郁,如同濃濃的湖水,不停地搖曳著,是那么的虎虎而有生氣。來,孩子們,讓我們深情地共同感受這一刻吧!

你來讀

你來

這不僅是一位對待工作極其認真負責,學術造詣極其深厚的葉老,更是一位真誠質樸、謙和慈藹的文壇伯樂,抬頭再見窗外。

此時的爬山虎,綠得那么沉郁,那么寬厚,那么虎虎而有生氣。(板書)

爬山教案培智篇六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孔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3.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通過詞句理解爬山虎的特點,并體會作者是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它的特點的。

交流圖片、認識爬山虎

1.組織學生交流觀看自己在課前搜集到的爬山虎的圖片,指導學生觀察畫面上爬山虎的樣子,并說一說是按什么順序觀察的。

2.鼓勵學生介紹爬山虎,并說一說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

朗讀課文、認字解詞

1.讀準字音,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閱工具書解決。

2.交流學習成果,指名讀幻燈片上的字詞。

默讀課文、理清脈絡

1.再讀課題,說說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2.默讀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問,小組討論解決部分疑問,再梳理問題。

(1)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樣一腳一腳向上爬的?它的葉尖為什么一順朝下?

(2)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寫了幾部分內容?

說一說,畫一畫爬山虎腳的樣子。

1.讀相關段落,找出描寫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的詞語讀一讀,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爬山虎腳的樣子。

2.根據自己的理解動手畫一畫,看看誰畫得最正確。

3.同桌互相看看畫得是不是像課文所寫的那樣。

4.再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齊讀第4自然段,并練習背誦。

引導學生把課文背誦下來,有意識地進行語言的積累。

課后作業(yè)

利用課余時間觀察學校的爬山虎,并把看到的記錄下來。

導入:

上節(jié)課老師要求大家觀察爬山虎并作記錄,下面就請幾位同學讀一讀自己的觀察記錄。

1.讀記錄并說一說和作者的觀察有何相同和不同。

2.對比作者的描寫,集體評議大家的描寫。

體會詞語、品讀句子、演說特點

句子一:(爬山虎的葉子)

那些葉子綠的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的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空隙。

1.反復朗讀,找出能展現爬山虎葉子特點的詞語。

2.講一講自己有什么感受,并說一說這些詞為什么用得恰當。

3.帶著理解和感悟仔細品讀。

句子二:(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的方,反面伸出六七根枝狀的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

1.討論回答:這三句介紹了爬山虎的腳哪幾方面的特點。

2.從葉柄、六七根等詞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觀察仔細認真,描寫準確生動。)

3.以我是爬山虎的腳為題,向大家演示自己的特征。

畫一畫、演一演爬山虎爬墻的過程。

1.邊讀邊畫出描寫爬山虎動作的詞語,并試著換一換這些詞語,然后集體評議、對比優(yōu)劣。

2.指名在班上說一說,可以邊說邊在黑板上圖示。

3.同位之間把爬山虎爬墻的過程按順序說一說,感悟作者是怎樣把意思寫清楚的。

聽讀思考

1.聽老師范讀最后兩個自然段,思考后回答。

爬山虎的腳在觸墻前后有什么變化?爬山虎的生長與墻有什么關系?

2.小組交流探討。

讀閱讀鏈接

讀一讀閱讀鏈接,說說自己的體會。

談啟示、說方法

1.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從這一課中受到的啟發(fā)。

(可提示學生從作者的觀察順序、作者的觀察方法、文章圍繞一方法和時時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這些方面去談。)

小練筆

1.觀察一種植物,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

爬山教案培智篇七

小烏龜爬山坡

1、理解小烏龜克服疲勞,戰(zhàn)勝困難勇敢爬上山坡的意志行為過程。

2、借助音樂,通過練習烏龜爬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移情體驗。

山坡的背景、小烏龜、音樂磁帶、錄音機

1、小朋友,你們爬過山坡嗎?爬山坡的時候,你們會有什么感覺?

師:對呀,爬山坡的時候會很累,會滿頭大汗,會腰酸背痛,爬山是一件很艱難的運動。

1、有一只小烏龜,它也很想爬山坡,小小烏龜爬呀,爬呀,突然一陣風吹來,小烏龜抖了抖身子,感覺很冷,這下它會怎么做呢?還有沒有其它的感覺。

2、小烏龜不怕水,還是勇敢的往上爬,嗨喲喲,嗨喲喲,爬呀,爬呀,嘩……又怎么啦?大雨落在了烏龜的身上,爬山坡就更加困難了!這時候小烏龜又會怎么做呢?它會往上爬嗎?

3、小烏龜不怕風,不怕雨,堅持爬到了山坡上,我們給小烏龜鼓鼓掌?。ㄐ觚?,你真勇敢?。┠銈兿矚g小烏龜嗎?為什么?

4、小烏龜爬到山上特別高興,還唱起了歌/(老師清唱一次歌曲)

5、我們也一起來學學爬山坡的過程吧?。ㄓ變汉屠蠋熞黄鸶魳纷鱿鄳膭幼鲀纱巍#?/p>

我們也出去找個山坡來爬好嗎?(幼兒聽音樂,離開位置到戶外)

1=p2/4

3 2 1 2 | 3 4 5 | 4 3 2 0 | 3 2 1 0 |

小小 烏龜 上山 坡 嗨喲喲, 嗨喲喲

小小 烏龜 上山 坡 嗨喲喲, 嗨喲喲

3 2 1 2 | 3 4 5 | 4 3 2 3 | 1 —— ║

爬呀 爬呀 用力 爬 汗水 流呀 流

爬呀 爬呀 山坡 上 心里 樂悠 悠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56991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