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反思 伯牙絕弦課后反思篇一
這篇課文說它不難吧,的確不難,只有短短的5句話,77個字。說它難吧,它又很難。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77個字里邊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難求的人生寫照,是人們在孤獨中尋求溫暖的見證,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靈的呼喚。
為了講好這篇課文,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我發(fā)現(xiàn)網(wǎng)上關(guān)于這課的資料并不多,大概別人也都在嘗試吧。我在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后,自己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我校的實際情況,制作了一個課件。在其中我插入了“高山流水”和“伯牙悼子期”的音樂,在實際的教學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文言文的教學,我覺得朗讀是一大特點,因此,教學中,注重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在學生初步理解課文時,我首先要求學生把文章讀正確、流利,特別是對難讀的三句話:“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边M行了指導,目的是為了學生在朗讀文言文時能注意停頓恰當,讀出文言文的韻味來。在理解課文時我把理解與朗讀相結(jié)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話的同時,也注重了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課堂上學生們聽得仔細,學得認真,讀得有感情。同時被故事的內(nèi)容所打動,激發(fā)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學習的方法,如:借助課文中的注釋和自己手中的工具書等學習方法,我覺得這對同學們學習文言文已經(jīng)足夠了。
課前我和同學們一起做了一個“文字游戲”,我先說出一個詞語:楊柳依依,隨后讓同學們先說出這事描寫什么的詞語,然后自己嘗試著說出一些類似的詞語,同時說出自己會想象到什么樣的畫面,這為我后面想象的環(huán)節(jié)埋下了伏筆。結(jié)合同學們說的詞語,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些詞語:明月皎皎,芳草萋萋,春雨綿綿,清風徐徐,炊煙裊裊……
教學過程中,教師即是一位高明的指揮,又是一名出色的導演,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去讀書,去思考,步步深入又準確的演繹著文本豐富的信息。
師:伯牙作為楚國一個著名的'樂師,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
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還會表現(xiàn)什么?
生:鳥語花香
師:此時,子期必得什么?
生:鳥語花香
出示填空:伯牙所念( ),子期必得( )。
生:伯牙所念夕陽西下,鳥兒歸巢的場景,子期必得夕陽西下,鳥兒歸巢的場景。
生:伯牙所念潺潺流水,子期必得潺潺流水……
感悟朗讀,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去讀書、去思考,步步深入,準確地演繹著文本中豐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師生在各自感受著,又互相感染著。不知不覺進入了知音的精神境界。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了文本的空白點,營造傾訴的情懷,讓課堂充滿想象的張力:
師:當伯牙的琴聲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心情會怎樣?
生:寂寞無奈傷心
師:此時他渴望什么?
生:理解他的人 懂他的人知音……
師:現(xiàn)在,這個人出現(xiàn)了,他就是鐘子期。請你想象俞伯牙會緊緊地握住子期的手說什么?
有同學很自然地說出:“知我者,子期也!”
讓學生在思考中積蓄情感,在交流中傾吐情感。伯牙此時恰逢知音那激動不已的心境與學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感染力,它將他鄉(xiāng)遇故知的激動深深地烙在每個孩子的心頭,沁入了每個孩子的肺腑,讓孩子們身臨其境,沉浸其中,課堂,因為這樣的留白與補白,充滿了情感的張力。
無奈世事難料,子期不幸去世。隨后我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生不復(fù)鼓?!贝藭r《伯牙悼子期》的音樂響起,屏幕上出現(xiàn)了鐘子期的墓碑。
此時伯牙心情沮喪,在子期墓前,伯牙吟誦了一首短歌,來追悼自己的知音鐘子期。同學們也一同隨老師一起讀出: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pōu)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fù)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fù)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吟誦完這首短歌,伯牙起身把瑤琴摔碎。
同來的老者驚問:“先生為何摔此琴?”
伯牙道:“摔破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p>
伯牙失去知己的無邊孤寂和懷念之情,在《伯牙悼子期》的音樂聲中,學生為伯牙痛苦絕望的悲涼之情發(fā)出了深深感嘆,理解千古知音最難覓,如果遇到了知音,我們應(yīng)該珍惜,也許一無所獲,但是事情不在于結(jié)果,而在于追求。
在《伯牙悼子期》的音樂聲中,我再次讓學生誦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生不復(fù)鼓?!睆耐瑢W們悲傷的語音中,我知道同學們理解了世上知音難覓。
人們根據(jù)這個動人的故事,編寫了一首同樣動人的樂曲:《高山流水》。隨后我播放動人的樂曲《高山流水》,讓典雅流暢的琴音款款地浸潤學生的心靈,再讓學生在音樂聲中試著背誦課文,會更好地增強課文的表現(xiàn)力,讓文言文那優(yōu)美的韻味深深地植根在學生心田。
俗話說,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shù)。我不敢說這節(jié)課我有什么閃光點,讓我感到很遺憾的就是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有些內(nèi)容會給人一種走馬觀花的感覺。有些語句處理的有點淺顯。
不過沒關(guān)系,這節(jié)課雖然結(jié)束了,可是我教學文言文的路卻剛剛開始,我會繼續(xù)努力的,盡力使我的課堂變得完美些。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反思 伯牙絕弦課后反思篇二
《伯牙絕弦》是一篇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材六年級的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短短5句話,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難求的人生寫照,是人們在孤獨中尋求溫暖的見證,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靈的呼喚。把重點放在文言語感的初步感知和對故事本身的體味上,通過誦讀、體驗、對話、聯(lián)想,走進這場悲劇,理解這個寓言,聆聽這聲嘆息,見證這種尋求,向往這份美好……
理解課文開始,我就引導學生就課題的“絕弦”展開思考,理解其含義。接著,我讓學生根據(jù)課題質(zhì)疑:伯牙為何絕弦?他為誰絕弦?然后找出文中說伯牙絕弦的句子“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再補充關(guān)于子期的相關(guān)資料,讓學生去思考:俞伯牙與子期地位相去甚遠,他為何為了一個樵夫而“絕弦”?初步感受知音情深。在之后的教學中,學生始終帶著這個疑問深入文本,感知文本,體會他們的互相理解,心有靈犀,從中感受知音情懷。
在理解完課文后再向?qū)W生提問:“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琴弦’嗎?這時學生很迅速地反映到:“絕的也是心弦”!”讓學生真正明白課題“絕弦”的深刻含義,同時也感受到了知音之死對伯牙的'震撼,更深刻地體會到了知音情深!
“讀”在文言文教學中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我基本抓住“初讀——理解——感情朗讀——感悟——個性朗讀” 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前半部分,讀出稱贊的語氣,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歡樂;對文章的后半部分,要讀出伯牙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通過多種形式反復(fù)朗讀,讓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結(jié)構(gòu)特點,感知文言文的韻律之美。在教學尾聲之時通過播放《高山流水》音樂,讓典雅流暢的琴音款款地浸潤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
教學中,我進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們知道俞伯牙是當時楚國有名的音樂家,那作為一個有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
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聲還會表現(xiàn)那些動人的場景呢?”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chǔ)上,再對“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萋萋芳草,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句式練習,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結(jié)構(gòu)之美,又步步深入,準確地演繹著文本中豐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那個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理解體會伯牙與子期的知音情誼是本文的難點,所以我對文本進行了補充,給學生講述了伯牙作為宮廷樂師,卻無人能聽懂他的琴聲,無人理解他的心意,從中感受到他的孤獨寂寞,了解知音難求,感受“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從中也為下文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絕、肝腸寸斷作鋪墊,讓學生的情感達到高潮。
在教學中,我覺得我的教學語言的精練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有些時候,我的語言還有些碎,沒有達到最凝練的效果。有的導語的設(shè)計還不夠細致、到位,不能靈活地把握課堂生成調(diào)節(jié)教學設(shè)計影響了課的精彩。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反思 伯牙絕弦課后反思篇三
一直對上《伯牙絕弦》這課充滿了期待。聽過兩位教師執(zhí)教這課,特別是去年聽的這堂課仍讓人回味無窮,記憶猶深。兩位教師共同的特點就是指導了學生把文言文讀好,讀出韻味;同時注重了對學生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指導;還有個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以情去感動學生,讓學生沉下心去感受伯牙在知道鐘子期死后斷琴絕弦的哀痛中,從而領(lǐng)悟到了知音所包含的深遠含義。
借鑒成功者的教學方法,我也決定采取這樣的教學方法,先指導學生把文言文朗讀正確,生字讀準,斷句正確,然后引導學生去理解文言文,在理解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學,分組學習,讓他們自己掌握學習的方法;最后解讀知音的深刻內(nèi)涵。
教學流程還算流暢,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濃厚,特別是朗讀文言文的興趣很高,讀得搖頭晃腦,有滋有味的。
但是我覺得遺憾的是有的學生從入課到最后都沒有讀出那種味道,讀的時候感覺斷句的地方是一個字一個字數(shù)過去的;其次是有個句子的斷句“伯牙謂世再無知音”學生掌握的情況不太好,他們也知道該在什么地方斷句,但是讀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把“謂世”兩個字連在一起了,讓我不理解的是一個成績很好的女孩子,你給她糾正多少遍都沒用。課后我想,造成這樣朗讀的原因大概有兩個,學生的朗讀習慣和學生的語感的欠缺所導致的吧。
另外在教學中顯得不足的是學生在領(lǐng)悟知音內(nèi)涵的時候沒有深刻的內(nèi)心感受?!爸綦y得”,“知音難求”,由于學生沒有生活經(jīng)驗做基礎(chǔ),他們難以理解這種“難”的.程度,更難以理解求得知音后內(nèi)心的滿足,欣喜,特別是在得到知音又失去知音后的那種絕望與凄涼更是學生難以理解的。教學中,教師應(yīng)該采取有效的課件輔助教學,將學生帶入到那種情境中,使學生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
我記得我看過一位教師的執(zhí)教的這節(jié)課后我曾產(chǎn)生了這樣的恍惚“整堂課給人的感覺就是老師非老師,而是伯牙子期的又一個知音。他在給人們再現(xiàn)高山流水這個千古流傳的故事。他是導演是主角,但是他不是獨角戲,而是在引導一班孩子一起為大家深情演繹?!边@樣的教學意境的確是讓人嘆為觀止!
教學之路漫漫,探索之途更是漫漫!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反思 伯牙絕弦課后反思篇四
《伯牙絕弦》一課是我今年剛剛接觸到的一篇新課文,也是一篇文言文。這篇課文說它不難吧,的確不難,只有77個字。說它難吧,它又很難。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77個字里邊講述了這樣一個千古流傳,這樣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這77個字的背后究竟有多少深厚的人文內(nèi)涵呀!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我再一次深刻的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老師、學生與文本之間充分對話的一個過程。
老師與文本的對話,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備課,這是教學之前的準備工作。準備工作越是充分,課堂教學就越是精彩。拿本課來說,教學片斷1中的課前談話這一部分,正是因為老師進行了充分了準備,所以在后面教學中,對伯牙琴聲的理解時,學生才能異口同聲,深入理解。教學片斷2中,老師從學生的傳說中引入課文,講到課文是這個傳說的歷史記載,只有五句話,77個字,既鎮(zhèn)住了學生,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學片斷4中對知音內(nèi)涵的揭示上,也正是因為老師在上課之前對文本有了獨到的理解,才能讓學生也理解得如此到位。所以,一堂精彩的課,老師的精心準備,老師與文本的充分對話,老師對文本的獨到理解是至關(guān)重要的前提條件。
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最主要的是就是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了解文本,形成他們對文本的獨到理解和認識。在這一堂課中,老師幾次設(shè)計了學生讀課文的環(huán)節(jié)。先是初讀,大致熟悉一下文言文,讓他們說說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時的感受。學生的回答不盡相同,但老師卻抓住對他們有利的一面進行引導,告訴他們文言文其實很有意思,學起來會很容易,很有趣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是讓學生邊讀邊理解,接下來老師告訴他們讀文言文的方法,應(yīng)該如何斷句,應(yīng)該怎么讀出輕重緩急來,師進行范讀,甚至領(lǐng)讀。最后讓學生模仿讀,學著讀。一堂課下來,學生從不會讀,讀不好,到讀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正是他們與文本有了充分對話的有力證明。
在課堂上,老師應(yīng)該力求和學生進行最簡潔,最有效的課堂對話。在本堂課的教學中,老師的每一個問題都經(jīng)過了精心的設(shè)計和準備,如在教學片斷2中的導入部分,由黃鶴樓引入龜山電視塔再引入古琴臺,老師的每一個問題都有著很強的針對性。此外,老師與學生的對話過程還體現(xiàn)在老師對課堂生成資源的把握上,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他應(yīng)該是對課堂生成資源具有極強的敏銳度,充分利用課堂上現(xiàn)有的生成資源來進行教學,語文課堂更容易出彩。本堂課中,有一個學生忘記了鐘子期的名字,在回答問題時說了一句那個姓鐘的人,引得學生哄堂大笑。老師就緊緊抓住了這一生成資源,相機提問:是啊,鐘子期確實是姓鐘,那么,你們是否知道,伯牙姓什么呢?結(jié)果,充分預(yù)習了課文,收集了相關(guān)資料的同學都知道了正確答案伯牙叫俞伯牙,姓俞。,而另一部分同學則回答姓伯。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對這一課外知識也加強了記憶。
閱讀教學中,只要緊緊抓住老師、學生與文本三者之間的充分對話,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會生氣勃勃,活力無限!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反思 伯牙絕弦課后反思篇五
高山流水,知音難覓。伯牙和鐘子期,一個善鼓,一個善聽,而且善聽者深得奧妙,能從琴聲中知其表達的志趣與內(nèi)涵,由解琴、解音而推衍為解人、解心,這就十分難得了。怎樣引領(lǐng)學生在這篇千古絕唱中去徜徉,去讀知音,品知音,悟知音,從而領(lǐng)悟到“高山流水不息,千古知音難覓”呢?
語文課首先要有語文味,古文更是如此?!恫澜^弦》充滿著濃濃的語文味,教學時我扎扎實實地進行朗讀指導。不論是從詞語生發(fā)還是句段入手感受知音難覓,也不論是自由讀、指名讀、接讀、范讀還是背誦,“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每一次朗讀都步步落實,毫不含糊。
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語言、品嘗語言、運用語言,在扎實的語文實踐中習得語感,積淀語感,領(lǐng)悟語言規(guī)律。
語文離不開字詞句組成的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文章。葉圣陶在《語文教學十二韻》中指出“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唯文通彼此,譬如粱與津?!闭谜n,我引領(lǐng)著學生如同暢飲著一杯醇香的酒,品味著一杯清香的茶,在字里行間,去品讀,去感悟。
讓學生找出“善”字一共出現(xiàn)了幾次,每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在現(xiàn)代文中,這個字的意思又是什么。這一品,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伯牙琴技的高超,子期對伯牙琴聲的喜愛,以及他們之間的情誼。
讓學生用文中語言的規(guī)律來贊美伯牙的琴聲,學生自然而然運用課前積累的語言來說話,看似不經(jīng)意的課前伏筆卻在這里熠熠發(fā)光,令人折服。通過這樣的師生對話,學生入情入境,領(lǐng)會了“知音”心有靈犀的難能可貴。
讓學生想象:伯牙在斷絕弦的.時候,還斷了什么?通過想象說話,再一次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的那種刻骨銘心的痛。
讓寫一寫安慰伯牙的話,這一品味,讓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那就是“千古知音最難覓”,珍惜擁有,珍惜友情。
人文關(guān)懷是語文的終極目標。在這節(jié)課上,我把自己的情感也深深地融入到文本中,與學生隨著作者的情緒時起時伏,或歌或泣、或思或訴,努力實現(xiàn)師生“共鳴”。使得學生的個性和認識,得到最大化的贊揚和釋放,人文情懷得到滋潤和滋養(yǎng),人生境界得以提升,這是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無為”境界。
最后,我播放了樂曲《高山流水》,典雅流暢的琴音款款地浸潤孩子們的心靈,令人感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可遇不可求。伯牙絕弦謝知音令人感傷,令人欽佩,這堂課上,努力營造的強烈的文化氛圍,引導學生多向感受,讓學生把心放進課文里,設(shè)身處地去讀,去想。
讓學生的靈魂沉浮于字里行間,讓心靈浸染書香,同文本真切地暢談,與老師真情互動,孩子們不僅理解了“知音難覓”,還收獲了對生命的感悟。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59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