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夠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的步驟和時間,提高教學效果。在編寫教案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在教案的編寫中,應注重教學理論的指導和實際教學的結合。
哲學生活教案篇一
知識目標:
1.哲學智慧生成于人類的生活和實踐活動。2.哲學源于人類對實踐的追問和世界的思考。3.哲學是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4.聯(lián)系我們的生活和實踐,說明哲學并不神秘,它就在我們周圍的生活和實踐中。
能力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的哲學的分析,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認識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和發(fā)展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喜歡哲學,熱愛哲學,切實體會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學。2.使學生認同哲學對于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認同哲學是一門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它可以指導人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人們要想生活得有意義,就不能沒有哲學。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哲學起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教學難點】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一談到哲學大家可能都會覺得很神秘,非常的深奧。真是這樣的么?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看一個小故事。(播放視頻:司馬光砸缸)。
【學生】因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
【教師】對。在我們生活中如果學會了用哲學的方式去看待問題、處理問題。我們就可以做到就可以站得高、看得遠,就可以游刃有余、舉一反三。所以是一門讓人變智慧的學科。下面就讓我們開啟這段智慧之旅吧。
探究一:
【教師】看教材第4頁內容,思考孔子為何不愿意與弟子交換?他的智慧是如何獲得的?我說一下要求:首先自己仔細閱讀這個小故事,并試著回答問題。然后小組交流,最后形成書面材料,到講臺展示。
【板書】一、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教師點撥】剛才這兩個小組的結論都非常好,都指出了孔子的智慧不是天生的,是通過學習,通過對自己的生活經歷中的提煉形成的。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下面請同學們在課本上標出哲學的產生。(隨之板書)。
【板書】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教師】這個結論在我們學過的知識中也可以找出理論依據(jù)。哲學作為思想屬于文化的范疇,在必修三中我們學過文化實踐中產生。
【教師】為什么在實踐活動中會產生出哲學的智慧?大家看課本第五頁內容,然后回答這個問題。
【學生】人在認識自然界、人類社會的過程中會進行思考。
【教師】對。人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會對整個世界抱有很大好奇心,進而有了追問和思考,這樣才有了哲學的產生。所以柏拉圖說“驚訝,這尤其是哲學家的一種情緒。除此之外,哲學沒有別的開端”。
【幻燈片】柏拉圖說“驚訝,這尤其是哲學家的一種情緒。除此之外,哲學沒有別的開端。
【教師】由此可見好奇心是在社會進步和個人成長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幻燈片5】可是同學們你有多長時間沒對周圍的世界產生過驚訝了。
探究二:
【教師】課前讓大家都搜集了一些哲學小故事,現(xiàn)在大家就一起分享一下。
【學生】學生分享故事。
【教師】這些故事都很精彩,為何里面的主人公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都很高明?
【學生】都得益于他們的思維方式。
【教師】哲學產生于人的實踐活動中,又會自覺不自覺地影響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真正哲學作為我們生活的指導,我們在生活中就可以舉一反三、游刃有余。因為哲學的本意就是愛智慧和追求智慧。他就是一門給人智慧的學科。
【教師】好。請同學們在課本上標出哲學的本意。
【教師】但是如果我們在錯誤的哲學指導下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就會事與愿違、甚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課堂小結:
【教師】本節(jié)課作為哲學的入門課。主要講了兩個問題一、哲學產生于人的實踐活動,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思考。二、哲學對我們的生活有指導作用。要求大家樹立正確的哲學思想。
【幻燈片】一、哲學產生于人的實踐活動,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思考。二、哲學對我們的生活有指導作用。要求大家樹立正確的哲學思想。
【教師】最后送給大家一首哲理詩,希望對大家有所啟迪。我們一起讀一下。
【幻燈片】插秧歌。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凈方為道,原來退步是向前。
哲學生活教案篇二
理解哲學就在我們身邊。聯(lián)系身邊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學思想。
【教學重難點】
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產生于人們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
一、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哲學大家還沒有學習,不大了解,那什么是生活同學們清楚嗎?(教師提問若干學生隨意談談“什么是生活”)翻開課本的“致同學們”,我們可以看到“生活”的概念,原來生活就是人類從事的各種活動的總稱,它包括了經濟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那我們現(xiàn)在坐在課室里學習算什么生活呢?(文化生活)對,我們的學習其實也是屬于生活的。遠的不說,我們就以學習生活來看看,它和哲學有沒有關系。(教師在黑板上寫上兩列,一列是“生活”,一列是“哲學”)
我們班是政治班(歷史班、地理班……),下面我們請若干同學來談談,當時高一為什么會選擇政治(歷史、地理……)作為自己的專業(yè)科呢?(若干學生回答,答案無非就是“興趣”、“基礎較好”、“家里原因”、“其它科目都不好”……)從以上幾位同學的回答,我們可以看出,每個人作出選擇的時候,依據(jù)是不一樣的,但無一例外,都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的,這就恰恰符合哲學里的觀點――“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另外,雖然很多同學都說,是因為興趣所以才選擇這個專業(yè),不過在高一的時候,就有不少同學問我:老師,報政治(歷史、地理……)的人多嗎?學政治(歷史、地理……)有什么前途呀?找工作好找嗎?高考的時候有什么專業(yè)的報呢?大家會發(fā)現(xiàn),其實你選擇政治(歷史、地理……)是綜合考慮了各個方面的情況的,大家并不是片面的、孤立地看問題,而是全面地、聯(lián)系地看問題,這恰恰就是我們哲學的觀點,生活與哲學密切相關。
生活哲學
高二選科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全面地、聯(lián)系地看問題
我們已經發(fā)現(xiàn),雖然我們沒有學過哲學,不過在我們解決“選科”這個問題的時候,卻有意無意(無形)中用到了哲學的觀點、方法,體現(xiàn)了哲學的智慧。人們的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學。哲學是與智慧息息相關的,哲學的智慧不是從人們的主觀情緒中憑空產生的,而是來自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在處理人與自然界、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己關系的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所以說,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人類在實踐中產生的一種主觀狀態(tài)――驚訝和困惑被先哲們看成是哲學的開端。
2、哲學來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在生活實踐中,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圍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觀念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同學們都十六七歲了,還記得小時候的事情嗎?可能大家都忘卻了,不過我們觀察那些剛出生的嬰兒,他們總是用好奇的眼光觀察這個世界,可惜他們還不能說話;稍大一點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口問一些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的問題。
p3探究――你在童年時代是否也思考過類似的問題?杞人憂天的故事能夠給我們什么啟示? (人們在童年時代大多曾癡迷過“是雞生蛋,還是蛋孵雞”這種讓人永遠也不可能找到答案的“無聊”問題,為什么太陽會從山那邊落下去呢?為什么會天黑呢?為什么人會死亡啊?這些問題看起來是很簡單的,不過這些問題卻觸及了哲學方面的東西。杞人憂天的故事固然不可取,但它反映出一種追問和思考,而這種追問和思考非常寶貴,它使我們的思想進發(fā)出哲學的火花。我們的哲學來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總之,哲學并不神秘,也不是高高地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它來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來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一句話,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二、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1、哲學就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哲學就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在古希臘文和英文中,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漢語中,哲就是智慧,哲學就是智慧之學或追求智慧之學,即愛智之學。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是現(xiàn)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
p4探究――這兩個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有何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想一想,思維方法在人們生活中起著什么作用。(一位學生是一種常規(guī)、形象思維,另一位學生是一種創(chuàng)新、抽象思維。不同的人往往會有不同的思維方法,哲學對于人們思維方法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哲學可以給人以智慧,可以提高人的思維層次,鍛煉人的思維能力。思維方法在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哲學的任務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個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駕駛小船,船上坐著一位哲學家。在船劃動后,哲學家問船夫:“你懂得歷史嗎?”船夫搖搖頭,哲學家說,“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边^了一會兒,哲學家又問:“你研究過數(shù)學嗎?”船夫又搖搖頭,哲學家說:“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正當哲學家與船夫繼續(xù)交談時,一陣巨風將小船掀翻,哲學家和船夫都被拋進河里。
這時,船夫喊:“你會游泳嗎?”哲學家在水中掙扎地回答道:“不會。”船夫說:“那你就失去了你的整個生命?!甭犃松厦娴墓适?,你得到了什么啟發(fā)?(哲學并不是高高地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它與我們的生活和實踐密切相關。哲學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虛榮心,或束之高閣、夸夸其談,而是照亮我們前進方向的理性和智慧明燈,為我們的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而這位哲學家不善于用哲學的智慧指導我們的生活與實踐,再好的哲學也會失去意義。)
p4探究――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質、沒有對自然和社會的正確認識,就不能享受快樂? (不知道宇宙的性質、沒有對自然和社會的正確認識,就意味著沒有正確的世界觀,世界觀不正確,就不會有幸福的生活。) 20xx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fā)生近40年來世界上最強烈的地震,遇難者超過23萬人,還有大量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更是無法估計。
近幾年來,東南亞和南亞一些國家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砍倒了海邊的紅樹林以換取外匯,并建起大量觀景房,發(fā)展旅游業(yè)。這導致了海嘯直接撲向陸地。東南亞和南亞數(shù)國發(fā)生的地震、海嘯只是天災嗎?(東南亞和南亞一些國家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盲目砍伐紅樹林,建觀景房,違背了客觀規(guī)律,受到了自然規(guī)律的懲罰。)
哲學的智慧能使人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fā)展,正確看待我們的生活和實踐,從而為人們的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換言之,真正的哲學能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可見,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哲學生活教案篇三
1.知識目標:
識記:哲學的本義和任務。
理解:(1)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2)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運用:舉例說明生活中存在的哲學思想,說明哲學并不神秘,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2.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認識自然、社會和人生變化和發(fā)展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喜歡哲學,熱愛哲學,切實體會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學。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產生于人們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
教學難點: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四、學情分析。
本框題的內容比較簡單,容易理解,但由于學生是初次接觸哲學還沒有樹立用哲學的思維認識問題,所以教師要對課堂上的舉的生活中的現(xiàn)象及時從哲學的角度概括。
五、教學方法。
1.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2.學案導學:見后面的學案。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課前預習《生活處處有哲學》的具體內容,初步概括哲學與生活的關系。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
3.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和布置:全班按座位分為五組,教室內教學。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教師:人和動物不同。動物只是本能地“活著”,而人的生活應該是經過思考、有明確目標和意義的生活。人們要想生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就應該對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進行審視和思考。為此,我們不僅需要具體科學知識,還需要哲學知識。哲學和我們的生活是什么關系?什么是哲學?哲學研究什么?哲學和具體科學是什么關系?了解這些問題,可以使我們走進哲學,自覺地追求智慧,創(chuàng)造更美的人生。
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明確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使學生形成哲學的初步概念,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探究問題:如何看待排名。
一名高中生在談到“排名的二重性”時說:“我們既不能盲目地張揚排名,也不能簡單地否定排名。作為學生,如果用片面的觀點對待排名,排在前面沾沾自喜、驕傲自滿,排在后面灰心喪氣、一蹶不振,就會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如果通過排名了解自己的學習實力以及同別人的差距,做到知彼知己,揚長避短,就會出現(xiàn)先進更先進、后進趕先進的生動局面?!?/p>
問題:(1)在排名問題上,人們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這是為什么?
(2)為什么我們應看到排名的“二重性”?
(3)聯(lián)系生活中類似的事例,談談生活與哲學的關系。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以上的材料,并思考所提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材料,分組討論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分析材料中包含的哲學道理。
教師點評:(1)在排名問題上,人們的看法不同,主要是因為人們的思維方法不同。
(2)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要求我們一分為二地來看待。片面地看待排名問題,不利于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
(3)全面的思維方法本身就是一種哲學智慧,看待別人、分析自己等都應該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這說明生活與哲學密切相關。
設計意圖:通過事例分析包含的哲學道理,體會生活就在我們身邊。
思考追問1:同學們還知道那些包含哲理的例子?(播放多媒體)。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分析事例,并及時總結事例中所包含的哲學道理。
學生活動:學生繼續(xù)闡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教師點評:通過大家舉的生活中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到生活中處處有哲學,哲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設計意圖:深化對哲學就在我們身邊的認識。
思考追問2:人們的這些哲學思想、哲學智慧是生來就有的么?如果不是,那么它是從哪里來的?(播放多媒體)。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一目。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并總結回答問題。
(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設計意圖:探究哲學的來源。
教師講授:哲學產生于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觀的物質活動中,也就是在人們的實踐活動中產生的。
結論:(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板書)。
——在生活實踐中,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圍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觀念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在這些思考中,會觸及這樣或那樣的具有哲學性質的問題。
如“我是誰?”“世界是怎么來的?”“我是什么樣的人?我由什么原因獲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為我的存在而存在?是因為有我才有了世界,還是因為有了世界才有了我?”“世界和我相比哪個更‘厲害’?”“人活著是為了什么?”
哲學就是通過對一系列關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質和普遍規(guī)律問題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門學科。
結論:(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板書)。
思考追問3:哲學產生,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什么?(播放多媒體)。
哲學生活教案篇四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4第一單元第一個框題《生活處處有哲學》。
一,說教材。
《生活處處有哲學》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4第一單元第一個框題,是學習哲學的入門框體。設計好這堂課對激發(fā)學生學習哲學的興趣尤為重要。因此,本框題在《生活與哲學》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高二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
哲學智慧生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哲學源于人類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
哲學是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哲學可以使人們正確對待宇宙和人生。
(2)運用:
聯(lián)系我們的生活和實踐,說明哲學并不神秘,它就在我們周圍的生活和實踐中。
(二)能力目標。
(1)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認識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和發(fā)展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喜歡哲學,熱愛哲學,切實體會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學。
(2)使學生認同哲學對于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認同哲學是一門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它可以指導人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人們要想生活得有意義和有價值,就不能沒有哲學。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根據(jù)著高一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重點的依據(jù):只有理解了哲學就在我們身邊,學生才不會對哲學陌生,而逐漸試著去嘗試探索。
教學難點: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難點的依據(jù):學生對哲學的作用之前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但沒有系統(tǒng)地概括,因此不易理解。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框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哲學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理性思維,并能夠加以應用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學習相應的哲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對哲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得應用哲學是學生自覺的行為,這也將對他們將來的人生產生裨益。因此,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將作為這堂課的中心任務。
考慮到我校高二年級學生的現(xiàn)狀,我主要采取學生參與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融入課堂,體驗哲學的魅力,從而產生踐行的愿望。培養(yǎng)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fā)生在身邊的現(xiàn)象,發(fā)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鍛煉學生思考生活的能力。
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并且要培養(yǎng)學生以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xiàn)了課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題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視頻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針對課前自主探究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并且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獲得成就感,樹立信心。
由于本框題內容與學生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一些的哲理儲備,并且中以前的學習中有加以應用,如寫作中。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知識能力,讓學生自己閱讀來闡釋其中的哲學意義。并例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哲學的興趣更盎然。
五,說學法。
學生學習背景分析:學生在小學開始學習成語,了解了一些哲學道理。高年級之后懂得用這些道理來闡釋自己的人生感悟。到了初中以后懂得用一些詩句,長篇來體會人生。到了高中之后,有了哲學,應該能借用這一系統(tǒng)的哲理來體驗人生。所以,要做好這個哲學的.命題,就是讓學生學了哲學之后能夠自覺地利用哲學智慧來思考人生,經營人生。
學法的指導是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的重要要求。讓學生把握一般哲學道理和哲學的不同,進行相應的知識轉化。充分利用學生的哲學道理積累,讓學生展現(xiàn)自己的思維,從而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jié)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課后自我探究法,分析歸納法,合作探究法,課后探究法。
最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導入新課:(2—3分鐘)。
由辯論賽《笑比哭好哭比笑好》導入新課。
2,教學過程:(35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難點。還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的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化。還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串聯(lián),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主要通過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第一,對學生作為習作《如果》的點評。第二,思考三幅漫畫的哲學道理。第三,總結自己在課后探究——仰望天空中的思考。第四,結合教材事例《燭光照亮小屋》展現(xiàn)哲學的智慧。第五,闡述什么是哲學以及它的作用。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2—3分鐘)。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且逐漸地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
4,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tǒng)的板書設計,還及時地體現(xiàn)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板書:
1,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1)哲學智慧和思想產生于人類的生活和實踐活動。
(2)哲學起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2,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1)哲學是一種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其本義就是熱愛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學問。
(2)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和發(fā)展,從而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5,課后探究。
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我設制了這一探究活動:收集十句影響你人生或者你最喜歡的哲理名言。這樣可以讓學生有意識地收集跟自己有關的哲理,之后通過哲學學習可以更全面的理解它們,乃至以后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那么就能更深刻地領悟它們,這些哲理也將融入生活指引人生,一生受用。
哲學生活教案篇五
舉例:學生用水擦黑板,是從上往下擦,還是從下往上擦,為什么?(可以讓學生表達自己不同的看法)――水是往低處流的,如果先擦了下面的黑板,當再擦上面的時候,擦黑板時的臟水可能就會流到下面已經擦干凈的黑板上,結果就造成了重復勞動,所以從上往下擦更具有科學性。
人們對問題的高明認識、解決問題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學智慧聯(lián)系在一起。
(2)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復習舊課)人類的實踐活動包括哪兩方面的內容――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人類的兩項基本活動)(同時展示相關的圖片)
哲學中所講的世界,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和意識。(同時可以幫學生進行歸類:這三者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層次,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物質(客觀)世界;思維和意識――精神(主觀世界),兩者是相互對立存在的。)
(過渡)在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人們就會進行思考,便產生了哲學。
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插播“瘋牛病視頻”
所以說,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即:哲學起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起源于對生活、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得出結論:哲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它不是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它并不是很高深,也沒有遠離現(xiàn)實生活)
(過渡)哲學就在人們的生活當中,那么哲學對人們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過渡)要了解哲學如何來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首先就得了解一下什么是哲學?
1、哲學的本義是什么
(展示相關資料)在古希臘文和英文中: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
在漢語中:哲學就是智慧,哲學就是智慧之學或追求智慧之學,即愛智之學。
馬克思說:哲學是現(xiàn)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
(提問學生)哲學是愛智慧=哲學是智慧?
兩者有重大的區(qū)別:我們承認“哲學是智慧”但更強調“哲學是愛智慧”。
知識的總和不是智慧,知識是“既成的”,智慧是“靈活的”因而博學雖有利于提高智慧,但博學不是智慧。智慧偏重于對未來的想像和創(chuàng)造。哲學更是對智慧的“愛”和“追求”。
哲學智慧不是現(xiàn)成可得的,要獲得它,首先必須對它有執(zhí)著追求之心,無限熱愛之情。愛的喪失,就意味著智慧的泯滅。
2、哲學的任務是什么
――p5即:尋找光明,在人類生活的路途上點起前行的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3、哲學的功能有哪些
哲學的功能:
第一:作為世界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世界
第二: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第三:哲學具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功能,它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能幫助人們確立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觀念。
一、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1)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學;
(2)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二、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1、哲學的本義是什么;
2、哲學的任務是什么;
3、哲學的功能有哪些。
哲學生活教案篇六
1.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產生于人們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
2.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
3.哲學是對自然、社會、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1.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
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1.識記哲學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和世界觀的關系;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
2.理解哲學智慧生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哲學源于人類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哲學是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哲學可以使人們正確對待宇宙和人生。
3.聯(lián)系我們的生活和實踐,說明哲學并不神秘,它就在我們周圍的生活和實踐中;運用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原理,說明哲學可以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1.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認識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和發(fā)展的能力。
3.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統(tǒng)一的角度,讓學生認識到世界觀決定著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動方法,增強學生主動運用科學的世界觀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的意識和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喜歡哲學、熱愛哲學,切實體會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學。
2.使學生認同哲學對于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認同哲學是一門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它可以指導人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人們要想生活得有意義和有價值,就不能沒有哲學。
第一課時生活處處有哲學
導入設計
導入一(多媒體課件展示材料)
兩名鞋商到一個地方去考察市場,結果發(fā)現(xiàn)那里的人都不穿鞋。鞋商甲認為,都不穿鞋,哪會有市場,另尋別處吧。而鞋商乙認為,沒人穿鞋,正說明有廣闊的市場發(fā)展空間,我會立刻投資設廠,并廣做宣傳,讓那里的人都穿鞋。最后的結果大家都能猜到,鞋商乙獲得了成功。
這個故事蘊涵著什么哲理?(由于才開始接觸哲學,還沒涉及哲學原理,所以只要讓學生體會其中蘊涵的道理即可。)
哲學生活教案篇七
識記哲學的起源和任務。理解哲學就在我們身邊,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哲學可以指導人們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鍛煉辯證思維能力;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認識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和發(fā)展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聯(lián)系生活和實踐說明哲學并不神秘,生活處處有哲學;增強對哲學的體悟和思想認同,從而喜歡哲學、熱愛哲學,切實體會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學。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哲學的功能。
難點】。
哲學產生于人類實踐活動,產生于人們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小組討論法、情境創(chuàng)設法。
四、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ppt展示一則故事。
故事:古希臘有一個年輕人準備去學哲學,蘇格拉底問他:“你到底想學點兒什么”這個年輕人一下子被問糊涂了。他想:“是啊,要是學法律,就能學到訴訟的技巧;如果學木工,就能學會做家具;可是說到學哲學,到底能學到什么呢。真是很難說?!?/p>
通過故事引發(fā)學生對哲學的思考,引出課題《生活處處有哲學》。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1.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源于對實踐的追問和思考。
讓學生回憶孩童時期,他們所提出來的奇怪的問題,如“天會塌下來嗎?地會陷下去嗎?天塌地陷以后,我們該怎么辦?”“動物會說話嗎?動物也在思考嗎?”
學生回答。
學生分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教師總結:這些問題就是人們在實踐中對世界的認識和思考,這種追問和思考,使人類的思維水平跳出了對具體事物的局限,概括出關于世界普遍規(guī)律的認識,誕生了關于宇宙根本觀點的學問。從哲學發(fā)展的歷史可以看出,哲學的每一步發(fā)展和前進,都是人類在實踐活動中不斷追問思考的結果。所以說哲學并不神秘,也不是高高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就連大家孩童時期思考的一些問題也包含著某些具有哲學性質的內容。只要我們留心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它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教師用ppt展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讓學生討論其他的解決方法。
學生在探究討論中感悟到思維方法對于人們認識事物有重要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哲學的興趣。
教師提問:不同的人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法,說明了什么?
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總結:說明不同的人往往會有不同的思維方法,思維方法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人們的思維方法和世界觀具有密切的關系,所以說,哲學對于人們思想方法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給人智慧、使人聰明。
學生思考課本p6頁伊壁鳩魯?shù)脑挘?/p>
“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質、沒有對自然和社會的正確認識,就不能享受快樂?”
“為什么把學習哲學和靈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聯(lián)系在一起?”
學生分組討論,找出一些實例證明伊壁鳩魯?shù)脑挕1热缛祟悷o視自然環(huán)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事與愿違”甚至“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例,引導學生明確沒有正確的世界觀,沒有對自然和社會的正確認識,就不會有幸福的生活。哲學是解決世界觀問題的,因此伊壁鳩魯把學習哲學和人生的幸福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說哲學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
ppt展示故事: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1954年周總理參加日內瓦會議期間,為外國記者舉行了一場電影招待會,放映中國戲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工作人員準備了一份長達十幾頁的說明書。周總理批評這位工作人員是不看對象,對牛彈琴。周總理要求工作人員在請柬上寫上一句話:“請您欣賞彩色歌劇電影——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果然,那天外國記者都來了。放映前翻譯只做了3分鐘的說明,觀眾便看得如癡如醉,外國朋友高度贊揚這部中國戲劇片。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外國朋友對中國的傳統(tǒng)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了解甚少,而對于莎士比亞的名著《羅密歐與朱麗葉》卻很熟悉,根據(jù)他們的思想狀況,根據(jù)我們工作面對的實際情況來介紹中國傳統(tǒng)名劇。這就充分體現(xiàn)了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關的哲學思想。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教師對本節(jié)課內容進行小結,本節(jié)課《生活處處有哲學》主要講述了哲學的產生和哲學的功能。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源于對實踐的追問和思考;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的更好的藝術,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哲學能為生活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作業(yè):請同學們以“生活處處有哲學”為題,寫一篇小短文。
五、板書設計。
(編輯:華圖媛媛)。
哲學生活教案篇八
“聽一個故事,明白一個道理”一直是我對哲學教材的處理方法,實踐證明這是一種很為學生歡迎的方法。新課程實施以來,針對如何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的有機結合,是令我很頭痛的問題。我始終認為,文科教師可以通過獨特的言語魅力和人生經歷來吸引學生,渲染課堂。本課內容較為簡單,所以我拋出多個案例,組織學生分析討論,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讓學生慢慢喜歡哲學,感受它的獨特魅力。
從本課教學過程來看,《非誠勿擾》嘉賓美籍華人安田事跡的討論是本節(jié)課的高潮,但因考慮到后面內容處理,本環(huán)節(jié)討論還不夠充分,很多同學沒有得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是下次教學需要注意的地方。同時,如何處理教師講與同學自主學習這對矛盾,仍然是在教學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哲學生活教案篇九
1.認知: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基本含義,理解矛盾的概念,掌握矛盾觀點。
2.情感態(tài)度觀念:正視矛盾,不怕挫折,積極向上。
3.運用:學會用矛盾的觀點分析解決問題,正確處理自己人生中的問題,在解決人生矛盾的過程中促進自身進步和發(fā)展。
1.學會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
2.正確對待人生矛盾。
3.堅持內外因相結合,促進自身發(fā)展。
1.堅持內外因相結合,促進自身發(fā)展。
2.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也是人生發(fā)展的動力。
一、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
1.矛盾是事物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
2、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矛盾的屬性。
3、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4、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
二、矛盾也是人生發(fā)展的動力。
1、用矛盾的觀點看到人生。
2、正確理解內因和外因的關系。
3、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錄像:《貓和老鼠》片段。
學生分析兩者的關系,引出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關系。
提問:生活中我們還能找到哪些這樣的事例和現(xiàn)象?
我們身邊具有兩面性的事物或現(xiàn)象有:
足球比賽中的攻與守;
學習過程中的苦與樂、成功與失??;
自身存在的缺點與優(yōu)點;
自然界中的排斥與吸引、遺傳與變異、陰電與陽電、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等。
這些既對立有統(tǒng)一的關系是什么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的講述重點:矛盾。
〈新課講授〉。
一、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
1.矛盾是事物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
“萬物莫不有對”,是說事物之中或事物之間具有兩面性。例如:網絡對人們來說就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一方面,人們通過它可以快速獲取更多的信息,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另一方面,網絡上的信息真假難辨,會使人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甚至可以給人造成很大的傷害。剛才我們列舉出了許多這樣的事物和現(xiàn)象,哲學上把事物內部兩個方面之間或事物之間存在著的既相互排斥、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叫做矛盾。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tǒng)一。
2、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矛盾的屬性。
矛盾的斗爭性是指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分離、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屬性和趨勢。各種事物之間的對立與斗爭或者同一事物內部不同方面的對立斗爭都屬于矛盾的斗爭性。如階級斗爭、生存斗爭、意見分歧等等。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一種聯(lián)系和趨勢,即統(tǒng)一性。就如我們經常說的“禍福相依”、“美與丑”、“長與短”等,都是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的。二者在一定條件下會相會轉化。
3.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萬事萬物之中,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無論是客觀世界還是主觀世界,都充滿著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階段矛盾也不同。如奴隸社會的矛盾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主要矛盾,都是不同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們在理解、分析問題時要堅持矛盾分析法,堅持兩點論,學會一分為二和全面地看問題。認清事物的兩個方面,有利于我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使事物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既要看到矛盾雙方的對立、差別和不同,還要看到矛盾雙方的相互依賴和相互貫通,只有從對立統(tǒng)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和解決矛盾,才能找到解決和處理矛盾的正確方法,促進事物的發(fā)展。又因為不同矛盾具有不同的特性,我們解決問題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癥下藥,方能藥到病除。
例子:病人犯了什么錯。
4、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
矛盾是一個統(tǒng)一體,是同一性與斗爭性的統(tǒng)一體。因為矛盾的同一性,矛盾雙方可以在一個統(tǒng)一體中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共同發(fā)展,使事物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就好像兩個有共同愛好、性格相近的人可以很好的相處一樣。而矛盾的斗爭性不斷地挑戰(zhàn)事物的穩(wěn)定,使得事物對立的雙方力量不斷的發(fā)生著變化,當雙方的力量變化達到了某種程度,矛盾同一性維持的平衡狀態(tài)就會被打破,從而形成新的平衡狀態(tài),形成新的矛盾統(tǒng)一體,即一種事物變成了另一種事物,新事物代替了舊事物。
例子:對手(p138)。
馬克思曾說:“假如沒有小偷,鎖會達到今天這樣完善嗎?假如沒有假鈔票,鈔票的制造會這樣精美嗎?”在馬克思看來,鎖的制造日臻完善,鈔票的印刷日臻精美,應該到事物的反面去尋找答案。為什么?因為事物是對立統(tǒng)一的。
二、矛盾也是人生發(fā)展的動力。
1、用矛盾的觀點看到人生。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生活中處處有矛盾,時時有矛盾。我們的人生也充滿了矛盾。但是,在這些矛盾中,有比較重要的,也有比較小的,有需要好好處理的,也有無礙大局的。這就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區(qū)別。
主要矛盾:在矛盾體系中居于支配地位、
起決定作用的矛盾。針對事物之間的。
次要矛盾:在矛盾體系中處于從屬地位、矛盾而言的。
被支配的矛盾。
例子:財餅破家。(p130)。
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雙方中處于支配地位的。
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針對的是同一矛盾。
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雙方中處于從屬地位的中的不同方面。
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袋鼠與籠子。(p140)。
我們要學會用矛盾的觀點看待人生,把握好人生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學會抓重點,學會把握主流,處理好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對待人生中的各種矛盾,歷來有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從同學們講述的各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正視生活中的矛盾,從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質,全面認識和協(xié)調處理矛盾的不同方面,積極化解矛盾,消除對立,在解決矛盾中推動人生發(fā)展。而消極的態(tài)度是害怕矛盾,掩蓋矛盾,表現(xiàn)為兩種極端相反的傾向:一種傾向是認識和處理問題時簡單化和偏激,排斥不同,激化矛盾;另一種傾向是回避矛盾,把一切歸結于命運,消極地聽從命運的安排。所以,換一種態(tài)度,就會換一種人生。
2、正確理解內因和外因的關系。
事物的發(fā)展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概括起來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外因),另一方面是內部原因(內因)。
內因:即內部矛盾,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內因是事物自我運動的源泉,規(guī)定著事物的本質和發(fā)展方向。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老鼠的兒子會打動”等。
外因:即外部矛盾,是指事物之間的矛盾,也就是事物與其自身外的事物之間的矛盾。外因影響事物的狀況和發(fā)展進程。如“橘生淮南則位桔,生淮北則為枳”。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如青蛙的故事。孟母三遷。
幻燈片:雞蛋變小雞。
教師結合幻燈片講解,內外因在事物發(fā)展的過程中同時存在,缺一不可,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合適的溫度只有作用到種雞蛋上才能孵出小雞,作用到石頭上則不能。
學習了事物發(fā)展的內外因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正確處理自身努力與外部條件的關系,一方面要努力爭取和利用外部有利條件發(fā)展自己,把握機遇,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內,積極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在人生發(fā)展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矛盾,要解決這些矛盾,固然需要一些外部條件,但是,更重要的是改變內因,不斷的提高自身處理問題和矛盾的能力和水平,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吸取有利因素,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改變不利條件,很好的解決矛盾。就像處理順境和逆境一樣,順境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條件,但是如果我們不好好把握,機會最終也會從我們手中流失。相反,即使我們身在逆境,只要我們端正態(tài)度,在逆境中不屈不饒,最終會扭轉局勢,化逆境為順境。態(tài)度決定一切。
順境和逆境都是外因,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你自己,無數(shù)成功的人生都在說明: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只有提高自身素質,才能促進人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自己理想的人生。
3、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人與自然界的關系即人的發(fā)展過程中內因和外因的關系)。
主觀世界:人的精神世界。
客觀世界:人的意識之外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
結合內外因的關系原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系。主觀世界是人內部的各因素,是人發(fā)展的內因;而客觀世界是外部條件。在人的發(fā)展過程中,主觀世界的改造是主要的,改造主觀世界是為了更好的改造客觀世界。而客觀世界的改造也可以為主觀世界的改造提供更好的外部條件。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在人類的實踐過程中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
就好象現(xiàn)在的科技發(fā)展,很多科技為我們提供了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但是也有些科技為我們帶來了災難。這是因為研發(fā)科技和使用科技的人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科技本身沒有善惡,它的善惡是通過使用它的人來決定的。
哲學生活教案篇十
知識目標:
1、識記價值和價值觀的基本含義,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2、理解人的價值是什么,如何評價人的價值。
3、運用所學知識及相關哲學原理,分析物的價值和人的價值的不同,從中加深對人的價值的理解,評論分析為什么對一個人的評價要看他的貢獻,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能力目標:
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培養(yǎng)抽象思維能力以及透過現(xiàn)象把握本質的能力。
2、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辯證思維能力,用全面的、發(fā)展的觀點對待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分析說明正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形成及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
過程與方法】情景探究法比較分析法啟發(fā)誘導法歸納總結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2、努力實現(xiàn)個人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的統(tǒng)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追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哲學生活教案篇十一
1.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者哲學的發(fā)展。
2.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或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
3.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
4.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的基本派別。
5.馬克思主義哲學把社會生活的本質歸結為實踐。
6.世界的真正統(tǒng)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7.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
8.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
9.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
10.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
11.聯(lián)系的觀點、發(fā)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和兩個總特征。
12.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13.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4.發(fā)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15.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fā)展過程中兩種不同的狀態(tài)。量變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
16.事物的發(fā)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17.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
18.對立性和統(tǒng)一性(或斗爭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
19.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
2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
2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22.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是打開社會歷史奧妙的鑰匙。
23.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
24.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
25.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基礎。
哲學生活教案篇十二
哲學是美好生活的向導,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它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fā)展,正確對待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正確對待進與退,得與失,名與利,從而為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哲學是為了在生活中更好地解決問題,從而提升自己的人格和生活質量。
簡單來說“哲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生活的本質即生性的激活,生命的意義在于生活,人活著就是為了生活,在于活得充實,是經營人生的生活理念。人生的真理,在于能夠根據(jù)實際的情況,從各種目的、條件、因素、力量、可能出發(fā),尋找一條最適合人的發(fā)展、社會的發(fā)展的道路。而這一切,都需要不斷地根據(jù)現(xiàn)實的、歷史的、未來的條件來作出判斷,需要永無止境的探索和追求。
哲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面對生活,生活的生成性必然使前一個時代的哲學與后一個時代的生活發(fā)生斷裂,這時就要求哲學回歸生活世界。生活是生命體對當下此在狀態(tài)的感覺,每一個人的生活只能在特定的空間中展開,人之生活的狀態(tài)往往表現(xiàn)為建立在人客觀活動過程上的主觀感覺和評價,是一種心理與精神的反映;而人生活的空間構成與人生活的狀態(tài)構成,皆是在人生活的時間構成中存在并展開的。例如;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只細膩的鑰匙,進入人的生活中,去了解生活哲學,它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是關于我們生活的學問或藝術。
馬克思說:“哲學非常懂得生活,它知道,自己的結論無論對天堂的或人間的貪求享受和利己主義,都不會縱容姑息。文化危機主要表現(xiàn)特征為自然科學或者科學理性與人類社會或人類生存意義的分裂。在這次分裂中,人由原初的終極意義而變?yōu)槭侄危ぞ呃硇詨阂至巳宋木?,科學遮蔽了人的存在與意義。因此,生活世界是哲學的“一個持久的有效性的基礎,一個不言而喻的一勞永逸的源泉?!比魏握軐W都植根于生活世界中,才能獲得與這個世界的持久的意義關聯(lián)。哲學與生活世界的關聯(lián)意識卻經歷了一個從不自覺到逐漸自覺的.發(fā)展歷程,特別是到了現(xiàn)代,回歸生活世界已成為普遍的呼聲,哲學與生活世界的關聯(lián)已經成為共識。所以,生活世界問題與其說是一個局部問題倒不如說是一個哲學的普遍問題。
生活就是人的一個舞臺,我們都在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日常生活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日常生活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是新知識、新觀念、新能力的演練基地,對人的自由個性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日常生活為人的生存和發(fā)展提供安身立命之所。日常生活的惰性與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內涵要求存在相斥性,正因為如此,日常生活對人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消極作用。日常生活的惰性阻礙人的能力的發(fā)展,而狹隘的日常交往阻礙社會關系的發(fā)展。現(xiàn)代哲學對生活的特征及結構分析、對主體問性理論的發(fā)展、對生活知識問題的闡釋,探討和當代日常生活的建構。
哲學并不是站在人的生活世界之外來關照人的生活的活動,它就是人的生活本身,人是對象性存在物,這不僅意味著人之外有對象存在,人要依賴于對象才能存在,而且是指人是對象化存在物,人所追求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自己或對象化自身,就是要成為全面的人。諸如文學、藝術、科學、物質生產勞動,宗教、政治、軍事等等一切活動均是人的生活,物質生產勞動,活動也是勞動,是一種精神性勞作,是人的不同的存在方式并無本質不同。生活就是人的存在的全部內容,不同的生活樣式就是人的不同的存在方式。這樣,哲學與生活的本質上就是哲學與人的關系。
哲學的思想指導是為了建設美好的日常生活,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從日常生活消費角度,我們應倡導科學消費,防止人的物化;從日常生活觀念角度,我們應培養(yǎng)科學的生活觀,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從日常生活活動的角度,我們必須建設和諧社區(qū),提供良好的日常生活空間;從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角度,我們應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境界。所以說哲學的旨是為建設美好的日常生活提出建議和基本框架,為人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日常生活這一更有效的現(xiàn)實途徑。
哲學生活教案篇十三
1.認知: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基本含義,理解矛盾的概念,掌握矛盾觀點。
2.情感態(tài)度觀念:正視矛盾,不怕挫折,積極向上。
3.運用:學會用矛盾的觀點分析解決問題,正確處理自己人生中的問題,在解決人生矛盾的過程中促進自身進步和發(fā)展。
1.學會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
2.正確對待人生矛盾。
3.堅持內外因相結合,促進自身發(fā)展。
1.堅持內外因相結合,促進自身發(fā)展。
2.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也是人生發(fā)展的動力。
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法、情景教學法。
多媒體課件教學。
2學時。
〈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錄像:《貓和老鼠》片段。
學生分析兩者的關系,引出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關系。
提問:生活中我們還能找到哪些這樣的事例和現(xiàn)象?
學生小組競賽活動:
1分鐘之內,以列舉的生活中具有兩面性的事物或現(xiàn)象最多為勝。
我們身邊具有兩面性的事物或現(xiàn)象有:
足球比賽中的攻與守;。
學習過程中的苦與樂、成功與失敗;。
自身存在的缺點與優(yōu)點;。
自然界中的排斥與吸引、遺傳與變異、陰電與陽電、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等。
〈新課講授〉。
一、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
1.矛盾是事物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
“萬物莫不有對”,是說事物之中或事物之間具有兩面性。例如:網絡對人們來說就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一方面,人們通過它可以快速獲取更多的信息,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另一方面,網絡上的信息真假難辨,會使人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甚至可以給人造成很大的傷害。同學們列舉出了許多這樣的事物和現(xiàn)象,哲學上把事物內部兩個方面之間或事物之間存在著的既相互排斥、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叫做矛盾。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tǒng)一。
幻燈片:講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關系。
正確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義:
(1)對立和統(tǒng)一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不可分割。
(2)對立統(tǒng)一關系既指事物內部,又指事物之間。
(3)哲學上的矛盾不能與邏輯矛盾混為一談。
2.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
矛盾對立的雙方力量是不均衡的,如漫畫:“他敢剪嗎?”這種力量的不均衡,引起事物的自身調整、變化和發(fā)展,事物矛盾的雙方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tǒng)一,由此推動事物的發(fā)展。
幻燈片:貓和老鼠的斗爭。
馬克思曾說:“假如沒有小偷,鎖會達到今天這樣完善嗎?假如沒有假鈔票,鈔票的制造會這樣精美嗎?”在馬克思看來,鎖的制造日臻完善,鈔票的印刷日臻精美,應該到事物的反面去尋找答案。為什么?因為事物是對立統(tǒng)一的。
3.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看問題。
學習了唯物辯證法關于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要求我們要堅持兩點論,學會一分為二和全面地看問題。認清事物的兩個方面,有利于我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使事物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既要看到矛盾雙方的對立、差別和不同,還要看到矛盾雙方的相互依賴和相互貫通,只有從對立統(tǒng)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和解決矛盾,才能找到解決和處理矛盾的正確方法,促進事物的發(fā)展。
二、矛盾也是人生發(fā)展的動力。
幻燈片:矛盾的許三多。
小組討論活動:人無完人,請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分析自身的優(yōu)缺點。
故事:膽小。
我們用矛盾的觀點來看我們自身,矛盾也是我們人生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產生矛盾、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在解決矛盾中我們得到成長。
三、正確處理人生矛盾,積極促進自身發(fā)展。
幻燈片:下雨好不好?好不好的關鍵是什么?
學生活動:故事會。各組代表講述積極面對人生中各種問題、正確處理人生中各種矛盾的故事。
學生討論交流感受。
對待人生中的各種矛盾,歷來有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從同學們講述的各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正視生活中的矛盾,從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質,全面認識和協(xié)調處理矛盾的不同方面,積極化解矛盾,消除對立,在解決矛盾中推動人生發(fā)展。而消極的態(tài)度是害怕矛盾,掩蓋矛盾,表現(xiàn)為兩種極端相反的傾向:一種傾向是認識和處理問題時簡單化和偏激,排斥不同,激化矛盾;另一種傾向是回避矛盾,把一切歸結于命運,消極地聽從命運的安排。所以,換一種態(tài)度,就會換一種人生。
四、堅持內外因相結合,促進自身發(fā)展。
幻燈片:寓言故事。
這個寓言說明什么呢?
事物的發(fā)展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概括起來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外因),另一方面是內部原因(內因)。外因是一事物與他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即外部矛盾,內因是事物內部的對立統(tǒng)一,即事物內部矛盾。
幻燈片:雞蛋變小雞。
教師結合幻燈片講解,內外因在事物發(fā)展的過程中同時存在,缺一不可,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合適的溫度只有作用到種雞蛋上才能孵出小雞,作用到石頭上則不能。
學習了事物發(fā)展的內外因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正確處理自身努力與外部條件的關系,一方面要努力爭取和利用外部有利條件發(fā)展自己,把握機遇,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內,積極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活動:順境、逆境之我見。
劉默涵和她的默涵助學基金告訴我們:順境和逆境都是外因,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你自己,無數(shù)成功的人生都在說明: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只有提高自身素質,才能促進人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自己理想的人生。
〈課堂小結〉。
1.幻燈片,師生一起進行課堂學習內容小結,完成課堂練習,鞏固本課知識。
2.布置課后作業(yè)。
哲學生活教案篇十四
課前準備——要求學生課前思考問題:
2、對你身邊熟悉的東西進行反思和追問,比如一朵花。
3、老師去參加調教比賽,結果課上的不成功,老師心情很沮喪?你能開導一下老師嗎?
4、劉翔受傷嚴重,他應該退役還是繼續(xù)運動生涯?
哲學生活教案篇十五
人類對冒險充滿了向往!因為人類每一次進步都是一小部分人冒險的結果。
不要埋怨令你跑得很累的人,恰恰是他,才能使你跑得更快!
信念這玩意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光榮在于平淡,艱苦在于漫長。-。
靜靜地看著夜晚的天空五彩七星,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c
你是你的敵人,只有你才能打倒你;你是你的上帝,只有你才能拯救你。
積極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而消極的人則在每個機會中都看到某種憂患。-。
文章來源:
個人本站內容,請務必保留上面文章來源信息!任何媒體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05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