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精選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8 16:57:14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精選18篇)
時間:2023-11-28 16:57:14     小編:紫衣夢

通過感悟可以提升我們對世界的洞察力和領(lǐng)悟力。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對感悟的敏感和覺察?是一個需要我們平衡的難題。以下是一些經(jīng)典的感悟名言和格言,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恍┬撵`的啟迪和思考。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一

都說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梁,但有時這座橋不是暢通無阻的,有時它也會出現(xiàn)岔路需要我們?nèi)ふ艺_的方向。有時我們會訴苦:自己對學(xué)生可以說是操碎了心,可他們卻對我們的行為不理解;我們會抱著為他們好的心態(tài),努力幫助他們糾正錯誤卻遭到“無視”,甚至消極抵抗。為什么我們的好心不能感動他們?我想有時候我們的好心用錯了方式,我們的初心和目的是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但這個過程中,有時我們會錯誤地使用了暴力的語言。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二

非暴力溝通強調(diào),感受的根源在于我們自身。說的太對了,你想要一個什么樣的結(jié)果,你就要說出對應(yīng)的話,有時候總是我們對別人的期待和對別人的看法過于太果斷,所以導(dǎo)致我們有個錯誤的感受,以至于溝通無效或者別人直接不理解。

看了這本書,了解到了批評往往含期待,其實就是暗指自己的表達或想法沒有得到滿足,因為這樣經(jīng)常自己愛發(fā)脾氣,也不去溝通,老是埋怨別人不理解自己,其實就是不會表達需要。有時候孩子讓講故事,一本接著一本,有時候真的太累了,嗓子都疼,我就埋怨孩子,一直講沒完沒了了。其實我完全可以這樣表達自己:“孩子我需要休息了,因為我的`嗓子太疼了?!焙⒆右矔斫?,說:“這本書講完就別講了,媽媽?!?/p>

其實生活中真的沒有那么多矛盾,缺的就是不會表達,一家人很難靜下心來,友善的說出自己的需要,所以從我這里開始,首先改變自己,相信家庭會越來越好的。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三

文丨舒玲。今天讀到非暴力溝通表達感激的方式包含的三個部分:1、對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2、我們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3、我們的心情怎么樣。這讓我想到我們讀的第一本書中所說的贊賞孩子的三個技巧:1、描述你所看到的;2、描述你的感受;3、把孩子值得贊賞的行為總結(jié)為一個詞。

非暴力溝通表達感激的方式就像一個升級版的方法,適用于家庭和人際交往。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用正確的方式充分表達感激,當別人以同樣的方式表達對我們的感激時,我們可以做到既不自大也不假謙虛。不要讓我們的贊揚成為實現(xiàn)某個目的的工具。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認真感悟書中的內(nèi)容,讓自己變得更好。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四

文丨陳愛波。這段時間有點疲憊,心中那個懶惰的小我時常在作怪;期末孩子的學(xué)習也讓我焦慮,書讀得也不走心,今天算不上心得,嘮嘮家常吧。

前一段時間孩子生病,落了許多課,最近忙著惡補,家里家外判若兩人。在外面和風細雨,在家里一看到兒子不急不憂的神態(tài),心里就極度不舒服,雖不是河?xùn)|獅吼,勉強的微笑也是丑陋至極。兒子說我沒有耐心,我特意在他的書桌上寫了“耐心”。看到我寫了“耐心”,自己也寫下了“認真”二字,說:“希望自己寫作業(yè)能專心,不讓媽媽生氣了。”當聽到兒子的話,心中滿是悔恨。

其實人生最大的障礙是自己,如果不能破除我對孩子那份直執(zhí)(我所期望的),就很難獲得真正的快樂。我之所以覺得痛苦,是因為我害怕失?。ㄊ虑闆]有像“我”想的那樣發(fā)展運行,事情到最后,并沒有獲得“我”預(yù)期的結(jié)果)所以“我”就會痛苦。

《非暴力溝通》讓我們學(xué)習如何讓愛融入生活,世間最大的誤區(qū)不是不愛,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愛(觀察,道德評判,比較,強人所難),世間最大的欠缺、比愛還奢侈的,是“懂得”,給予對方所想要的,而不是給予對方我們想給予的。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心態(tài)的建設(shè),就是一個不斷放下自我的過程。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五

文丨姚娜。學(xué)習如何表達憤怒對我來說特別重要。以前表達憤怒時,對親近的人會怒吼,因為我知道他們會包容我,他們知道我是“刀子嘴豆腐心”;對不太熟悉的同事同學(xué),我通常會不理睬,橫豎看不慣他,也不敢表達憤怒,因為怕引起更大的沖突不好收場,只能敬而遠之;對于陌生人,在我的定義里是“不道德、沒教養(yǎng)”之類的,我通常安慰自己這輩子可能遇不見了,息事寧人,就當沒看見或沒聽見。

不管是“忍讓”還是“發(fā)泄”,我都會在事后責怪自己“膽小怕事”或“沖動幼稚”,每次都在心里默默的罵別人和自己千萬遍,仍不解恨,快憋出內(nèi)傷了。

其實,憤怒的核心是尚未滿足的需要,與其指責自己和他人,不如靜下心來傾聽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有意識的用“我生氣是因為我需要”代替“我生氣是因為他們”。因為指責一個人時,絕大多數(shù)人都無法靜下心來把注意力放在對方的需要和感受上,我們的愿望就更難得到滿足。

其次,我們也盡量不要給任何人貼標簽,這也會帶來暴力。負面標簽帶來的傷害,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正面標簽也是要不得的。我記得小時候,媽媽常對著別人夸我是一個上進心極強的孩子,一臉的驕傲,只因我有一次考試,數(shù)學(xué)考了98分,全班第二,爸媽都挺滿意。可我一看試卷,發(fā)現(xiàn)錯誤的那道題是馬虎錯的,要是認真檢查,我肯定是全班第一了,我心里遺憾,難過,哭的稀里嘩啦的。從此我就被貼上了“上進心很強”的標簽。從此,不管大小考試,不管自己是否有遺憾,我都會大哭一場,因為我不想讓我媽媽覺得我“上進心強”這個“優(yōu)點”是枉然,不想讓她失望。

說白了,充分表達憤怒,是在認真傾聽,用心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的基礎(chǔ)上,不帶任何指責的表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從而達到互利互贏、互諒互解的理想狀態(tài)。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光是在憤怒時強壓怒火,靜下心來就很難做到,也許“除了呼吸什么也不做”真的能幫助到我們,這還是需要不斷練習強化。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加油,親愛的同學(xué)們!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六

c、我們的心情怎么樣。

表達感謝我們往往說:“謝謝,太感謝了!”、“真是太感謝了!”如果我們聽到別人口中說出:“謝謝你,你這么忙還把我送回家,讓我及時看到了孩子,沒再為孩子擔心,太感謝你了!”這樣的感謝和一句“太感謝你了!”心里的感受一定是不一樣的。

是的,我們渴望別人在表達感謝時把事情的經(jīng)過說的詳細一些,說明他們真心的在感謝我們。那我們在感謝別人的時候,為什么羞于說得如此詳細呢?我們總是羞于表達自己,不擅長發(fā)現(xiàn)自己真實的感受——這大概是根源吧!文丨張瑾。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七

《非暴力溝通》是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fā)現(xiàn)的一種以和平和高效為主旨的溝通方,用一句話概括本書內(nèi)容:通過合理的方法好好溝通以解決有暴力情緒的事件,以獲得和平,互相尊重等共贏的結(jié)果。

是什么?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溝通工具,其核心是講“愛”,有技巧地講個人感受,解決怒氣帶來的沖突。改變和行動都是出于愛。所以其實需要分辨場合,有些場合其實并不適合講“感情”,但是對于家庭矛盾沖突這類我們特別重視情感的沖突關(guān)系中就有用武之地。其次,我對非暴力溝通有個疑惑,我會在最后的時候講到非暴力溝通四要素:

1、觀察;2、感受;3、需要;4、請求。

全書以這四個基本要素展開。而這種溝通方法需要建立在愿意理解的基礎(chǔ)之上。

厘清思路:

1、觀察:觀察還是評論。不加評論的觀察;理解對方的真實需求。

2、感受:表達感受,想法還是感受,感受源于我們自身的需要;需要我們用心傾聽,然后表達出來。

3、需要:所以需要分清是他人無法達成自己的需要還是他們確實行為不對,我們需要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隨意給別人貼標簽。

4、請求:需要改變別人的行為,需要適當做出請求。

原則提煉:

愛自己:僅僅改變習慣用詞,就可以把自己從被動者變成主動者。用我選擇代替我不得不,很簡單就完成了角色的轉(zhuǎn)換。生活是出于愛和樂趣,而不是恐懼和壓迫。

愛別人:不要把人的行為和人的品德混為一談。

表達憤怒:因為是譯本,書中“充分表達憤怒”這一章很可能會被誤解。我覺得更準確的是:準確表達憤怒。準確表達憤怒的意思就是要分清憤怒的根源到底在哪,大多數(shù)時候,憤怒的原因是在自己身上而非其他人身上。

懲罰:如果懲罰不可避免,那么只懲罰犯錯的部分,但其需要被懲罰根本原因應(yīng)該被傾聽。

表達感激:就是告訴別人,你的存在讓我更有價值。

個人思考:

這本書的宗旨是通過溝通準確解決有發(fā)怒傾向的問題。

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每次看這本書的時候心里會有一股怒火,所以這本書才放到了今天,我耐著性子把它看完。

·

這就需要我們能夠有足夠敏銳的去觀察和理解別人,如果不是親密關(guān)系,或者有博愛的精神,我覺得很難做到這一點。并且:這種溝通方式在跟對方溝通的時候也順便表達了自己的感受,但是書中的對話給人的感覺就是會有一股情緒無處釋放,非常不爽,久而久之,情緒就有可能厚積薄發(fā),造成很嚴重的后果。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發(fā)怒不是件好事,但我覺得如果有發(fā)怒情緒,場合允許的話可以讓它表達出來,再進行溝通。因為愛里面不僅有傾聽理解,也有被包容和被接納,即便是盧森堡博士,他很可能也會發(fā)個小脾氣來感受被接納的美好。

所以,我想說,這種溝通方法正確且實用,但它不會那么精彩。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八

傾聽內(nèi)心的聲音,解決內(nèi)心的沖突。生活中,有時我們會感覺沮喪,是因為一個人處于激烈的內(nèi)心沖突中,無所適從,沮喪意味著我們不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如何滿足愿望。運用非暴力溝通,我們不再苛責別人,而是用心去感受自己的需要,這樣我們的內(nèi)心就會變得逐漸平和。一旦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心底深處的愿望,并采取積極行動,我們將重獲生活的熱情,原來激起對生活的熱愛這么簡單。只要捫心自問,我到底要的是什么?然后積極行動起來。

所以,別人說什么不重要;所以,外界什么樣子不重要;所以,誰對誰錯不重要。關(guān)鍵是,我想要什么?我要怎么樣?我自己內(nèi)心的需求什么?我要變成什么樣子?明了了這些問題,我就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了,去行動,行動起來,我們就有了生活的熱情。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九

前一段時間孩子生病,落了許多課,最近忙著惡補,家里家外判若兩人。在外面和風細雨,在家里一看到兒子不急不憂的神態(tài),心里就極度不舒服,雖不是河?xùn)|獅吼,勉強的微笑也是丑陋至極。兒子說我沒有耐心,我特意在他的書桌上寫了“耐心”??吹轿覍懥恕澳托摹保约阂矊懴铝恕罢J真”二字,說:“希望自己寫作業(yè)能專心,不讓媽媽生氣了?!碑斅牭絻鹤拥脑?,心中滿是悔恨。

其實人生最大的障礙是自己,如果不能破除我對孩子那份直執(zhí)(我所期望的),就很難獲得真正的快樂。我之所以覺得痛苦,是因為我害怕失敗(事情沒有像“我”想的那樣發(fā)展運行,事情到最后,并沒有獲得“我”預(yù)期的結(jié)果)所以“我”就會痛苦。

《非暴力溝通》讓我們學(xué)習如何讓愛融入生活,世間最大的誤區(qū)不是不愛,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愛(觀察,道德評判,比較,強人所難),世間最大的欠缺、比愛還奢侈的,是“懂得”,給予對方所想要的,而不是給予對方我們想給予的。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心態(tài)的建設(shè),就是一個不斷放下自我的過程。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十

文丨魯雨欣。這周繼續(xù)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說實話,我很喜歡這本書,經(jīng)常在讀書時不由自主的聯(lián)想到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情。

當今社會,人們可能習慣于圍繞個人利益去采取行動,往往忽視了他人的感受,條件反射式的語言暴力既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赡芪覀円呀?jīng)習慣了自己的說話方式,并不認為自己的說話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卻會引起他人和自己的痛苦。現(xiàn)實生活中的自己就是心直口快,經(jīng)常說話不經(jīng)大腦考慮,一句無心的話就讓別人生氣了,自己還不知道咋回事。事后想想,一定是我的說話方式有問題,要不就是我說話語氣重,讓人覺得是在諷刺或批判。

再想想我的家庭,爸爸在世的時候是一個脾氣挺倔的人,說話也沖,經(jīng)常一句話就把人噎住了,讓你不想再跟他說下去,因此媽媽經(jīng)常氣的流眼淚。只要爸爸在家,我們都不敢大聲說話,更談不上歡聲笑語了,有事了也只去跟媽媽說。

如今我們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生活瑣事,自然也就有爭吵,情緒上來的時候會不加思索的說出一些難聽的話,發(fā)一頓火,但事實是對方并沒有因為你的發(fā)火而有所改變,還是無動于衷,最后還把自己氣的夠嗆。

前幾天姐姐和姐夫因為回家看老人的問題鬧別扭。姐姐說:“上夜班要休息,不想去,又不是周末?!?/p>

姐夫說:“回家看爸媽還要挑時間???你就是不孝順?!?/p>

“我怎么不孝順了?我給爸媽買的東西還少嗎?你憑啥這樣說我?”

就這樣兩人就吵起來了,姐夫打電話把我叫去了,我看著她們倆的樣子都有點苦笑不得,都幾十歲的人了,孩子都成人了還這樣。就跟他們說起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要學(xué)會好好說話,學(xué)會溝通,要學(xué)會傾聽和尊重對方,學(xué)會換位思考問題。跟姐夫說:“不能給姐姐貼上不孝順的標簽,會破壞她的情緒,肯定會跟你反擊啊,要冷靜,你們都用暴力語言也解決不了問題啊,只會傷害對方,有話好好說?!笔潞蠼憬氵€開玩笑的跟我說:“咱家人說話是不是遺傳啊?咋都跟老爸一樣沖呢?也難怪你姐夫生氣,肯定是我說話語氣太重了,一點就著,跟個炮仗一樣,那個男人會喜歡?。 ?/p>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我們一定要學(xué)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定要善用語言,愛自己,愛家人,把愛溶于生活。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十一

關(guān)于懲罰: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孩子的淘氣而對她采取相應(yīng)的懲罰措施,有的時候是以暴制暴,也有否定他人的方式,目的性很強,就是要征服她??墒潞蟪3:蠡谧载?,事后看著她熟睡的樣子如此酣甜,就像個天使,真后悔當初去體罰她。有時女兒沒有照我的話去做,我會對她說不尊重父母而冷漠她,可是小家伙過一會主動過來抱我,真是一抱解怨氣。

這一點真要好好向她學(xué)習,想想自己很少會在有怨氣的時候主動抱她而化解矛盾。都說懲罰是手段不是目的,可是我們往往會在懲罰的時候忽視事情本身的價值而陷于失敗,導(dǎo)致深省自責,懲罰不僅會疏遠彼此的關(guān)系還會適得其反,的確要慎用。

昨天看了《神秘巨星》,很有感悟,也很感動,很適合媽媽帶著孩子去看,推薦給大家。文丨吳妍東。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十二

文丨李鳳霞。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要素——他人的言行也許和我們的感受有關(guān),但并不是我們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們自身的需要。這句話一語中的,說到了點子上。

我們?nèi)祟愑泻芏喔惺埽瑐难?,高興啊,失望啊等等,這些感受通常都是由一件事,或者是一句話而引發(fā),通常我們習慣把這種感受歸結(jié)于那些行為或者是言語帶來的,往往忽略了是自身的需要,造成了我們有這種感受的。例如有時候孩子不好好吃飯,我就很著急,就想上火。其實我的這種感受,來源于我自身的需要(我做為孩子的母親,我希望他們健健康康的)!這是我深挖之后發(fā)現(xiàn)的,這個真的需要練習長期的練習,形成一個習慣,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感受及時去挖掘內(nèi)心的需求,否則的話,我們還是非常容易把別人的一些言行當成我們這些感受的根源!

另外一個心得就是個人成長的三個階段,目前,我應(yīng)該是處于第二個階段,面目可憎階段。有時候覺得日子過的就特別憋屈,特別委屈,原來自己是在犧牲自己,迎合別人,光為別人的情緒負責,總想著讓別人滿意了,快活了自己可能就會好過一些。但是這樣做的后果,自己非但沒有更好過,而且確實很委屈自己。

我就像是作者的女兒似的,不想讓任何人失望,那么就只能委屈自己了。當別人一不高興,我通常會自責或者心虛。成長的第三個階段,生活的主人,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達到的一個階段,那個時候我們有愛有力量,我們樂于分享,樂于貢獻,樂在其中!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想要的就是那個香,我樂意要那個香!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十三

感受需要、聆聽心聲!

我會傷心,會氣憤。也會還擊。

當我傷心時,我會看不起自己,開始自責。當我生氣時,我會把火壓下來,不去面對,一次又一次,火山終于還是暴發(fā)了。

現(xiàn)在,我開始接觸《非暴力溝通》,了解了面對指責的話,我們?nèi)绾渭右悦鎸Α?/p>

當我碰到門邊,碰疼了自己,媽媽對我說“你怎么這么不小心!”,我對她說,“媽媽我知道你關(guān)心我”,她有些意外地看著我。沒有說下去了。

當爸爸對媽媽說,“女兒怎么總是不爭氣,不夠優(yōu)秀時”,我體會到爸爸是愛我的,他是希望我過得更好。

當兒子說“別碰我!”,我體會他的需要和感受,發(fā)現(xiàn)我之前剛剛說不愛他了。他傷心了。我抱著他,對他說“媽媽錯了,媽媽只是生氣,你沒有好好吃飯,而在吃餅干,對不起”。他哭了。緊緊抱著我,他并不是不想我碰他,他只是傷心了。他是愛我的,也希望媽媽永遠愛他。

當一個人發(fā)泄他的不滿時,總是有些需要沒有滿足。如果一個人說你太冷淡了,他的需要可能只是很想親近你。如果我們在聽到控訴時,不妨改變原有模式,選擇《非暴力溝通》方式,先深呼吸,讓自己冷靜,再想想他為什么這么說呢?他的需要是什么?如果他的需要是愛,如果你愛他,就說“我愛你”足夠了。我們的需要怎么表達呢?通過控訴的方式嗎?對方能聽得下去嗎?如果你說“你總是不關(guān)心我,天天很晚才回來!”,他聽到的是在指責,他并不會想你心里的真實想法。如果你說“明天有空嗎?一起吃飯吧!”他估計會把你的請求考慮到日程中去。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愛和關(guān)心。也并不想指責他人。請看清楚自己的需要吧,也看清楚別人真正的需要。

聆聽心聲!這是我從《非暴力溝通》中學(xué)到的。希望與你分享!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十四

今天讀到的是本書最后一章,第十三章《表達感激》。其實本章最觸動我的是其中一個話題,“接受別人的感激”。

我身邊曾有一位同事,是當時我所在部門的骨干,做事踏實,特別肯吃苦,同時業(yè)務(wù)水平也很高,當一些“從天而降”的高難度緊急任務(wù)出現(xiàn)時,她是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可以接盤的人,從領(lǐng)導(dǎo)到同事,對她都有一致的肯定。但是,每當有人對她表達自己的欽佩或感激時,她都表現(xiàn)的很惶恐,從不“承認”自己的優(yōu)秀。

與她共事幾年,我了解也理解,她的惶恐是真誠的,雖然我無法準確得知這其中的原因(這必須要有深入的交流),但我知道她一如既往“謙卑并嚴格的要求自己”。

一開始時,當我由衷的表達我的欽佩時,她的惶恐讓我覺得尷尬甚至有時候會演化成憤怒,后來我明白,是因為她的惶恐像一堵墻,讓情感不能流動,我會一瞬間覺得,“我說的是實話,你還不領(lǐng)情”。

后來,我越來越明白,我的尷尬或者憤怒都屬于我自己(無論誰觸發(fā)的,情緒都只屬于我們自己),如果想要改善她的“惶恐”,唯一的辦法是我在表達欽佩時,降低詞匯的程度等級,態(tài)度不要太過“熱情”,盡量輕描淡寫一點但要同樣真誠,同時不期望對方的回應(yīng)(我衷心希望我說的那些可以令她心里在不為人知的時候稍微接受那么一丟丟)。

這件事,讓我在看到“別那么謙虛,因為你沒那么偉大”這句話時感慨良多,如同我可以感受我這位同事一樣,有時候我也會羞于接受別的贊美或者感激。

“別那么謙虛,因為你沒那么偉大”,這句話看上去不符合我們熟知的邏輯,比如我們會慣性的認為,“因為我沒那么偉大,我才要謙虛一點”。但我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是,因為我們并沒有偉大到需要絕對的謙虛,所以,“當我們讓自己光芒閃耀,無意中我們也允許了他人散發(fā)光芒”。是的,我們表達由衷的欽佩或者感激,是因為他人真的有一些富有珍貴品格的行為和舉動觸動了我們的內(nèi)心,同理,當別人對我們由衷表達同樣的情感時,我們完全可以自然而然的說一聲“謝謝你的贊美”,當真誠的情感達成了流動,沒有人會認為我們“狂妄自大”。相反,過度的謙虛反而在某些時候會顯得“虛偽”。

祝福每一個“謙卑”的好孩子,你值得被贊美。作者:希希。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十五

不加評論的觀察!

清晰明確的感受,

具體的需求

最終由上得出自己的請求。

而上面的四個要素是搭建在傾聽之上的!不仔細傾聽,自然不會有明細感受,明確的需求,

后面的章節(jié)不管是

“愛自己”

后面的這些總給我感覺

要像一個孩子一樣去表達自己就好,沒有那么多需要顧忌的。

就這樣,愛自己!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十六

我們是在診斷人—我們并沒有傾聽他們。傾聽他人意味著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一心一意的體會他人,不論別人以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我們都可以用心體會其中所包含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在傾聽他人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之后,我們可以主動表達我們的理解。非暴力溝通建議我們使用疑問句來給予他人反饋。在提問前先提及我們的感受和需要將鼓勵他人主動表達自己。當我們痛苦的無法傾聽時,我們需要: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大聲地提出請求,換一個環(huán)境。

傾聽使我們勇于面對自己的弱點,它還可以幫助我們預(yù)防潛在的暴力使談話生動有趣并了解“不”和沉默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傾聽幫助人們治愈心靈的創(chuàng)傷。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yīng)用也許在于培育對自己的愛。當我們的表現(xiàn)不完美時,我們可以通過體會憂傷和自我寬恕來看清個人成長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懲罰。

評價自己的行為時,我們專注于尚未滿足的需要,這樣我們就不再依賴羞愧,內(nèi)疚,惱怒或沮喪的心理來尋求改變,而讓愛來主導(dǎo)我們的學(xué)習和成長。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主動根據(jù)需要和價值觀來選擇生活,我們的行為不再是為了履行職責,獲得回報,逃避懲罰或避免感到內(nèi)疚和羞愧。

通過深入理解我們行為的動機并用“選擇做”來取代“不得不”,我們的生活將變得和諧并充滿歡樂。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十七

這是一本講溝通的書。

原來,我覺得自己溝通能力挺強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不差。然而,讀過這本書以后,刷新了我對溝通的認識,也發(fā)現(xiàn)了以前許許多多錯誤的根源。

一般來講,廣義溝通(communication)是人們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過程。這種過程不僅包含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也包含形體語言、個人的習氣和方式、物質(zhì)環(huán)境——賦予信息含義的任何東西。

而本書中提到的溝通是偏狹義的,即人與人的當面交流溝通。雖然覆蓋面狹窄了,但卻是我們最常用的,對于改善我們的人際關(guān)系,具有極大意義。

讀完本書后,我對溝通的理解,可以概括為三句話:通過傳遞信息,增進互相了解,努力達成共識。

其中最關(guān)鍵的,是傳遞信息,這是互相了解和達成共識的基礎(chǔ)。而恰恰是在這一步上,大多數(shù)人栽了跟頭。不能很好地理解對方,更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是造成溝通充滿「暴力」的源頭。

針對這一環(huán)節(jié),非暴力溝通提出四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這是也運用非暴力溝通的具體操作方法。

實際上,當信息很好地傳遞,也就意味著彼此真正的了解,至于是否能達成共識,就要看需求是否一致了,最起碼,明確了不能達成共識,也是一種共識。

2.知識點

2.1暴力與非暴力

雖然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或許不同,但作為人卻有著共同的感受和需要。

非暴力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dǎo)生活。

非暴力溝通的基礎(chǔ)是共同的感受和需要,核心是尊重與愛,既包括對對方的尊重與愛,也包括對自己的尊重與愛。溝通,不僅僅是和別人,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和自己溝通。

非暴力溝通指導(dǎo)我們轉(zhuǎn)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yīng),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專注于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它鼓勵傾聽,培育尊重與愛,使我們情意相通。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沖突歸咎于對方。很多時候,這來源于內(nèi)心的恐懼。

異化的溝通方式,包括道德評判、進行比較、回避責任、強人所難。

在道德與不道德的區(qū)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將在那里見你。——魯米

2.2區(qū)分觀察和評論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死锼鼓悄绿?/p>

“你太大方了?!边@是一個明顯的評論。我們說話時常常只有評論,而忽略了引出評論的事實。

“當我看到你把吃午飯的錢都給了別人,我認為你太大方了。”前半句是觀察到的事實,后半句是評論。

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別人就會傾向于聽到批評,并反駁我們。

區(qū)分觀察與評論并不容易,我發(fā)現(xiàn),凡是帶有形容詞或副詞的句子,很可能都是評論。觀察的句子,則是最簡單的主謂賓結(jié)構(gòu)。

比如“歐文是個差勁的前鋒。”和“歐文在過去五場比賽中一球未進。”

2.3區(qū)分感受和想法

“我覺得我吉他彈得不好。”這是一個想法。

“作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边@是感受。

表達感受的詞,實際上很有限,作者建議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匯表。

比如需要得到滿足時的感受:興奮、喜悅、感動、滿足、放松、溫暖等。

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害怕、焦慮、沮喪、悲傷、厭煩、不滿、孤獨、慚愧、遺憾等。

在表達感受時,示弱有助于解決沖突。

表達感受,讓對方感到真誠,降低敵對的心態(tài),讓溝通更容易、更順暢。

2.4聽到不中聽的話的四種選擇

一是責備自己,二是指責他人,三是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四是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批評往往暗含著期待。

一旦人們開始談?wù)撔枰?,而不指責對方,他們就有可能找到辦法來滿足雙方的需要。

我們幫助他人,是出于愛,而不是出于恐懼、內(nèi)疚或慚愧。

2.5請求越具體越好

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么。如果我們請求他人不做什么,對方也許會感到困惑,不知道我們到底想要什么。

當對方給予反饋,表達我們的感激。如果對方不愿反饋,傾聽他的感受和需要。

區(qū)分請求與命令

只要人們認為我們是在強迫他們,他們就不會樂于滿足我們的需要。

在人們無法滿足我們的愿望時,我們是否尊重他們的感受和需要最能體現(xiàn)我們提出的是請求還是命令。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相反,非暴力溝通重視每個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chǔ)上與人聯(lián)系。

不要試圖通過非暴力溝通改變別人,也許,能改變他人對我們的態(tài)度,但是改變不了他們心底的感受和需求。

2.6用全身心傾聽

傾聽別人并不容易,傾聽他人意味著,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一心一意地體會他人。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在說話時帶有明顯的情緒,他一般會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饋。

2.7用非暴力溝通與自己對話

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yīng)用也許在于培育對自己的愛。

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可以釋放壓力。

把“不得不”,替換成“我選擇……是因為……”,這樣我們會深入理解我們行為的動機。

2.8如何表達感激

說出對我們有益的行為、我們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我們是什么樣的心情。

為什么溝通中總出現(xiàn)問題呢?

根本原因在于我們傳遞的信息太模糊,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傳達的很準確,實際上對方一頭霧水。

所以,非暴力溝通的底層邏輯是引導(dǎo)對方傳遞準確的信息,自我表達準確的信息(包括交流、表達憤怒、表達感激等)。

3.對寫作的啟發(fā)

3.1干貨多。作者把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事情研究透徹,總結(jié)出規(guī)律和方法,可以幫我們提升認識,改變錯誤的溝通習慣,進而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3.2例子多。作者作為心理學(xué)家和多年心理咨詢師,擁有大量的親身經(jīng)歷。干貨配上湯,口感才更佳。還發(fā)現(xiàn)一點,幾乎所有例子,都是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事情從壞變好,滿足人心中的善的愿望,讀起來特別痛快。

3.3練習題。每一章節(jié)的最后,都有10道左右練習題,并予以解答。充分與讀者產(chǎn)生互動,讓讀者有了參與感,也對知識概念有了更深入地理解。

3.4每章總結(jié)。每章內(nèi)容結(jié)束后,都會有本章知識點的總結(jié),方便讀者回憶知識點,也為速讀的人提供方便。

總之,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真遺憾沒有早點讀到。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篇十八

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專注于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它希望我們達成的是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chǔ)上與人聯(lián)系。

“我覺得導(dǎo)致溝通失敗的原因是不懂得換位思考,也有可能是自己的溝通方式,語言的表達沒有以尊重對方為前提?!潜┝贤ā瘧?yīng)該建立在平等的基礎(chǔ)進行對話。接納并理解別人的質(zhì)疑,理解他人,但這絕不是軟弱的代名詞”

《非暴力溝通》向讀者強調(diào)了傾聽的重要性——《非暴力溝通》強調(diào),首先必須專注于自己的需要。我們有時會責備他人,這其實反映了他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需要,如果被責備的那個人恰恰是我們自己,那么言下之意便是“我們已經(jīng)做出的事情不符合我們的需要“。

很多時候我們在溝通的時候總會比較激進。至少我之前是這樣的。但是我看完這本書之后我會先問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再去溝通。尤其是有人說我不好的時候。后來發(fā)現(xiàn)當你真的聽進去思考了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人家給你的批評其實是你內(nèi)心想要提升的道路。當你了解了自己的需要然后去聆聽(不管好壞)這樣你們才能真正的做到意義上的“溝通”而不是自說自話。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09910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