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家風,家訓的主題演講稿 家風家訓的演講稿(六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5 14:22:14
家教,家風,家訓的主題演講稿 家風家訓的演講稿(六篇)
時間:2023-03-15 14:22:14     小編:zdfb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現(xiàn)在的社會生活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好的演講稿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教,家風,家訓的主題演講稿 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篇一

和大部分人一樣,我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從小并沒有受到過有關家風家訓的專門教育。然而說到家訓,讓我最先想起來的,是爺爺常掛在嘴邊的三句話。第一有活干才有飯吃,第二要細水長流,第三不該拿的不伸手。爺爺告訴我有活干才有飯吃說的就是警示我們沒有不勞而獲的生活;細水長流說的就是要節(jié)約,不鋪張浪費;不該拿的不伸手說的就是要為人正直清廉,不拿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這三句話,像一顆種子,早早埋在我的心里。

爺爺年輕的時候是勤勤懇懇的生產大隊大隊長,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如今年過八旬的爺爺記憶總是不太好,卻很愛拉著我們說說那些從前的事,說的最多的還是1959年他和村里的青壯年們一同去龍河口修建水庫。那時的條件十分艱苦,數(shù)百米的水庫大壩,從移土到修壩,所有的石土材料只能通過人力拉運。在一次次與大水的斗爭中,很多人再也沒能回家。每每說到這里,老人的眼里都會閃爍著淚光。我心里的那顆種子從那時穿過土壤,開始發(fā)芽,我知道,爺爺想讓我看到和記住的,那是那個開拓的年代所獨有的堅忍不拔和無私奉獻。

在爺爺?shù)呐囵B(yǎng)下,爸爸成為了一名外科醫(yī)生。2003年的春天,非典猶如一陣狂風席卷了整個中國。人們談非色變,還是小學生的我也能感到勢態(tài)的嚴重性。終于有一天,我實在忍不住抱著爸爸的腿不讓他去上班,哭著告訴他我有多么擔心和害怕。一向寵愛我的爸爸這次沒有先為我擦干眼淚,只是掰直了我的身體,嚴肅的看著我說,丫頭,爸爸是一名醫(yī)生,治病救人是醫(yī)生的職責。醫(yī)院是就是醫(yī)生的戰(zhàn)場,爸爸的戰(zhàn)友還在戰(zhàn)斗,爸爸不能當逃兵。那一刻,我心里的嫩芽長成了一棵小小的樹苗,我知道,爸爸想讓我學會的,是一個和平年代的勞動者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現(xiàn)在,我已經長大并走進了法院這個大家庭,在這大半年的工作中,我不斷感受著來自周圍同事的熏陶,不斷被他們所感動著。審判中,他們事事嚴謹,時時公正;執(zhí)行時,他們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生活中,他們積極樂觀,真誠待人;他們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和昂揚的態(tài)度。這些從同事們身上學到的品德,像雨露般灌溉著我內心的那棵樹,讓它能夠茁壯成長,也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往無前。因為我知道,我的同事們身上所展現(xiàn)出的,是在新的法治社會時代背景下一個真正的法院人應有的堅守和信仰。

今天,我想我們不僅要感謝歷史長河中如繁星般璀璨的先賢們,更要感謝自己家中的長輩們、單位的同事們、身邊的朋友們,是他們以自身的一言一行為我們樹立人生的標桿,指明前進的路。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的延續(xù)亦是國風,國家如樹,本根不搖則枝繁葉茂。泱泱中華五千年的積淀,我們早已有了最堅實的根基,弘揚華夏文明禮儀,我們的舉手投足間,也會如春風細雨般澆灌著下一代,滋養(yǎng)著他人。因此我堅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用傳統(tǒng)美德自省自律,每個家庭都把優(yōu)良家風世代傳承,將這股正氣在社會中傳遞、弘揚,我們的法治之樹必將長青,文明之樹必將長青,和諧之樹必將長青,祖國這棵大樹必將永遠繁茂!

家教,家風,家訓的主題演講稿 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篇二

母親常說:血濃于水,姐妹之間更要友愛互助。爸媽不在的時候,你們姐妹就是這世上最親的親人。姐姐是我們家里最聽老媽話的,一直用實際行動為兩個妹妹做榜樣。

姐姐在蹣跚學步時,很早就能從炕頭走到炕梢,而膽小的我只敢扶著東西顫顫巍巍站著,任憑大人怎么哄、怎么逗弄,就是不肯邁步。懂事的姐姐走到我面前,拉起我的手,一字一頓,費勁地說出了“妹、起、走”三個字,許是姐姐的鼓勵感染了我,許是她的小手傳遞出信任和力量,拉著姐姐的手,我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那一晚我們小姐倆手牽著手,在炕上一趟一趟來回溜達,爸媽則是熱淚盈眶,唏噓不已。

小時候家里困難,媽媽把家里好吃的藏起來,等到過年過節(jié)吃,而姐姐為了翻好吃的,總是不遺余力。一次,她踩著我們的玩具——一面小鼓,到被垛上翻吃的,結果好吃的沒找到,卻踩漏了鼓面,挨了打。沒過多久,她踩著板凳,再次到被垛上探險,不知是板凳沒放穩(wěn),還是她太著急,跌落下來,掉進了屋內敞開的土豆窖里,頭上磕出了一個大包,這次意外著實讓她老實了一陣。可只要找到好吃的,姐姐總和我一起分享。東窗事發(fā),姐姐是主謀挨打在所難免,我卻很不夠義氣地逃之夭夭。

小時候我老崇拜姐姐了。玩泥巴、丟沙包、彈玻璃球,比武打擂臺,她樣樣在行,尤其是摔泥娃比賽,每次都把他們贏光,而我總是第一個敗下陣,眼巴巴地指望姐姐替我報仇。那時候,家家戶戶好幾個孩子,天天打架“窩里斗”,不厭其煩的父母一般武力解決。就我和姐姐總是換著法淘氣,商量著上哪去玩,從不打架,讓母親很感欣慰,因此成了大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最讓我遺憾的是,姐姐生孩子時,我在班上急的團團轉,居然傻乎乎的不知道請假,沒能第一時間陪在她身邊。為此,姐姐開玩笑地說我傻,可看我懊惱和自責,她又不忍心,很快原諒了我。我跟姐姐一起進入工廠上班,她在未來姐夫的帶動下,開始了艱難的自學考試,即使懷孕挺著大肚子,也在學習,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先后拿到了大專和本科畢業(yè)證。后來姐姐又通過了國家的安全職業(yè)資格考試,從一名操作工成長為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不僅是企業(yè)安全生產部的第一個女性,也是第一任女副部長。在姐姐苦口婆心的勸說下,我晚好幾年才拿到本科證和安全資格證。在我的心里,姐姐老厲害了,啥都行,無所不能。最讓我暖心的是:每次逛街時,姐姐總是說:“妹,相中啥了,姐給你買”。

妹妹雖然年紀最小,卻是我們姐妹當中考慮最多,心最細的,不僅貼心照顧老媽,還時常給我跟姐姐郵來“愛心郵包”。如今,姐姐的女兒也有樣學樣,對妹妹們愛護有加?!坝褠刍ブ钡募绎L引領著家庭一路前行,我們也將一直把這種家風傳承下去。

家教,家風,家訓的主題演講稿 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篇三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奔绎L、家教是一家的道德標準,是一個家庭必不可少的底蘊。我的家風是:勤勞善良,勤儉持家、孝順長輩。

我出生在農場,爸爸媽媽從小就教導我做人一定要勤勞。小時候看到爸爸、媽媽每天上班很晚才下班,為了他們下班就能吃上飯,7歲時候我就開始學做飯,第一次做米飯時候不知道要填多少水,也不知道還要淘沙子,就連米帶水一股腦的倒進鍋里開始燒火,也不知道燒了多少柴火就聞到一股焦糊的味道,等爸爸媽媽回到家,看見燒糊的米飯還是開心的笑了。

第一次蒸饅頭更是讓人哭笑不得,早上媽媽上班前發(fā)了一盆面說是晚上下班回來蒸饅頭,為了讓媽媽不那么辛苦,在媽媽晚上下班后能吃上熱乎饅頭,我就試著學大人一樣放上面堿開始揉面,平時看著大人揉面很輕松,可是當我揉面時候,怎么揉都不成型,像一灘泥一樣灘在簾子上,不管什么型了最后還是放到鍋里開始蒸,當爸媽下班回來看見我的饅頭都是花臉饅頭,而且是三扁四不圓的一鍋癱倒在鍋里,開心的表揚我:兒子會蒸饅頭了,那時候我真的很得意能給爸爸媽媽做飯了。

爸爸是個很嚴厲的人,特別是對浪費糧食更是嚴厲管教我們,經常對我們說要節(jié)約每一粒糧食,浪費糧食是最大的可恥。有一次,我吃完了飯,剛要跑出去玩,卻聽到了一個嚴厲的聲音,“快回來!把碗里的飯吃完?!蔽肄D過頭來,看到正板著臉的爸爸在冷冷地盯著我,這種目光不禁令我顫抖,我吞吞吐吐地說:“怎……怎么了?”“過來!把碗里的飯吃完!”爸爸依然板著臉。我走了過去,把碗邊的飯吃得一干二凈。爸爸見我已經吃完了,心情慢慢平靜下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你知不知道以前有多少人吃不上飯,爸爸小時候雖然吃得上飯,可是有很多次都吃不飽。如果每個人都像你一樣浪費糧食,饑餓將奪走更多無辜的生命。記住,以后一定要珍惜每一樣食物,珍惜這些用汗水換來的回報。

五歲時,我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并且我每洗一次手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后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后,對我說:“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并且要節(jié)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jié)約”。

父母自從我懂事時候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善良,在生活中也一直為我們做榜樣,爸爸經常說:“一個人要知足,要知道感恩,孝順長輩回報他人?!弊源蛭叶缕穑吐牥职终f在老家有一個外姓好爺爺,如果沒有這個爺爺我們家早就家破人亡了。爸爸小時候家里窮,兄弟姐妹多,總是這個爺爺寄錢來救濟,有了大病總是接去看病給治好。我家條件好了以后,尤其是有了電話之后,爸爸總是電話問候這個爺爺,過年了送去親人的祝福。在爸爸退休之后,更是連續(xù)多年從農場回到老家看望這個爺爺,使得這個爺爺非常的開心。爸爸說:“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是救命之恩,我們更要知恩感恩。”

現(xiàn)在我的父母都已上了歲數(shù),我也有了下一輩,雖不在一起生活,但經常給爸爸媽媽掛個電話問候,每周末回到他們身邊,多陪陪他們?;丶铱纯础C磕甏汗?jié)我都帶著孩子去給她的爺爺奶奶拜年。向爺爺奶奶問候“新年快樂”。

爺爺高興地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女兒手上,并語重心長地對她說:孫女??!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并養(yǎng)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于現(xiàn)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边@就是我的家風,我會讓它一代一代的傳承延續(xù)下去。

家教,家風,家訓的主題演講稿 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篇四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在我家老屋中室的北墻上,張貼著當年我曾祖父杜鳳池用毛筆書寫的諸葛亮的《誡子書》,其中“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一句專門用紅色圈中。此句作為家風家訓和勵志銘,一直沿用下來。

曾祖父雖然只讀過幾年私塾,但他可是村里的“大能人”,他能寫會算,博學篤志,知識豐富,德才兼?zhèn)洹C康酱汗?jié),請他寫春聯(lián)者排起長龍。他不但為本村寫春聯(lián),還到附近村寫,是方圓幾十里的“土秀才”。曾祖父善于思考,精心攻讀,養(yǎng)成了“寧愿一日不進餐,也不愿一日不讀書”的習慣。

自我記事起,就背誦《誡子書》,上學之前,早已牢記心中。在我們村,一提起《誡子書》,婦孺皆知,耳熟能詳。

我們大家族世世代代以《誡子書》中的“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為座右銘,養(yǎng)成了立身高潔、誠實做人、勤奮讀書、孜孜不倦的良好風尚。

巍巍青山見證著小山村的發(fā)展變化,潺潺流水訴說著小山村的輝煌歷史。當年,先輩們用青石壘砌的房屋,歷經歲月滄桑,依然挺立,在那極其艱難的年代,曾祖父、祖父發(fā)揚“愚公移山”精神,以“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為奮進的航標,無論條件怎樣惡劣,始終不忘立志讀書,修身養(yǎng)德,白天耕耘在田野,夜晚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精心研讀“經史子集”和《老三篇》等書籍篇章,愛不釋卷。曾祖母、祖母寬厚仁慈、助人為樂、尊老愛幼、忠厚誠信的高尚品德,為良好的家風家訓注入了正能量,令人稱頌。他們言傳身教、砥礪以求的精神為后人樹立了豐碑。在我家老屋大門前用青石板鋪筑的彎曲小道上,鐫刻著祖輩們奮斗不止、自強不息的足跡。

在“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家風家訓的影響下,自建國以來,我們村考取的大中專生、碩士、博士層出不窮,從事航天航空、軍隊、科研、電子、教育、醫(yī)療、化工、建筑、文藝、地質勘探和黨政部門、企事業(yè)單位等各行各業(yè)的人才比比皆是,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化村。

在十幾年以前,南方的一位“風水先生”來到我們村,他繞著村子轉了幾圈,觀察了周圍的地勢后,在日記中寫道:這個村處在山腳下的盆地中,群山環(huán)繞,流水淙淙,樹木葳蕤,土地肥沃,地貌獨特,風景秀麗,更為奇特的是三道隆起的山梁延伸至村中,脈氣旺盛,潛力巨大,是我見到的最好的“風水寶地”之一。

我從不相信這些風水說法,我堅信所有的優(yōu)良的作風是通過實際行動和辛勤付出創(chuàng)造出來的。小時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父母起早貪黑、躬身勞作的身影,當時我感到父母不覺得累,也不知道累,總有使不完的勁。母親在田間忙碌一天后,晚上還要蒸干糧,為我們縫制衣服,一直到深夜,樂此不疲。從此,我就立下了“刻苦讀書,報效父母”的夙愿?!皩W人者人恒學之,助人者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比迦藗兌贾斒亍墩]子書》和“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的古訓,我們村形成的優(yōu)良作風,與周圍村莊相比是獨一無二的,在村里從未發(fā)生過盜竊、打架斗毆等不良現(xiàn)象。良好的氛圍,使我自小耳濡目染,深受啟發(fā)和教育。

去年,在一次喜宴上,年逾八旬、忠誠憨厚的二伯父自豪地說:“我們大家族人丁興旺,人才輩出,這是祖輩們?yōu)楹蟠顺龅穆??!逼綍r寡言少語的二伯父,此時信心百倍,底氣十足。

人財兩旺,人才輩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它是建立在良好的家風家訓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基礎上的。歷史上,許多仁人志士、文人學者、英雄人物的成長,無不受到良好家風家訓的熏陶,“孟母三遷”,最終使孟軻成為賢圣;“岳母刺字”,成就了一代民族英雄岳飛;“畫荻教子”,鑄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名垂青史。他們的成功無不刻上家風家訓的烙印。

許多名人遺留的家風家訓成為警示名言,為我們開啟了一扇窗。劉備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惟賢惟德,能服于人”;杜甫的“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司馬光的“父之愛子,教以義方”;清·金纓的“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謹慎保家之本,詩書起家之本,忠孝傳家之本”;曾國藩的“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見異思遷”;毛澤東的“今日記一事,明日悟一理,積久而成學”;周恩來的“愿相會于中華騰飛世界時”……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成為炎黃子孫修心養(yǎng)性、勵志治學的動力源泉。這些令人鼓舞的家風家訓也早已在我們村扎根發(fā)芽,繁衍不息。

xx年前,我曾到青島出差,在海邊的一公園處,有人專門出售精心打磨的海樵石,其中有一塊精雕細琢、溜光锃亮的“飛來石”吸引了我的目光,石上雕刻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紅色行楷格外醒目,我覺得它對于我有特殊意義,于是就毫不猶豫地買下來,帶回家中。我以“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自勉自勵,參加工作xx年來,雖未取得驕人的成就,但每當付出的汗水化為點滴成績贏得領導贊揚和同事的認可時,感到莫大的榮幸和自豪,覺得無愧于自己的付出和拼搏。

我時常以“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教育兒子,兒子從小很有志向,將此句專門寫在紙上,貼在室內墻上,作為修身、治學、勉勵、自省的座右銘。在良好家風家訓的激勵下,兒子學習、做人都非常優(yōu)秀,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重點大學。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碑斍?,全國上下掀起了“修身、治學、興國”的良好風氣。從城市到農村,大街小巷的兩側墻壁上,到處題寫著“人人有愛心,天涯若比鄰,做人要做愛德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靜,智者動;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钡让嗣院途久?,并配有先賢、名人的圖像,圖文并茂,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極大的豐富了家風家訓的內容。

“追憶先輩飲水思源,繼往開來任重道遠。”祖輩們信奉《誡子書》,在“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家風家訓的激勵和驅動下,后輩們?yōu)閷崿F(xiàn)自己的夢想,前仆后繼、勤奮敬業(yè)、攻堅克難,取得了輝煌成就。今后,后世子孫繼續(xù)把這一家風家訓繼承和發(fā)揚光大,將其作為一種精神、一種動力、一種信念、一種象征,薪火相傳,善建者行,成其久遠,必將桃李滿園,結出累累碩果。

家教,家風,家訓的主題演講稿 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篇五

“風正一帆懸”乃唐代詩人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一句名詩。一“正”字用的最好。所謂“正”,即風不大不小、不疾不徐,且風向正好,才可“一帆懸”,順利到達目的地。而“家風”,我所認為亦該如此。過于凌厲,少了幾許家該有的溫情;太柔和了,又喪失了影響力,不利于傳承;最重要的,是這個“風”必得不偏不倚,方向正確,才能使家庭這艘小船平穩(wěn)地行駛,去向更遠更好的地方。

于普通人而言,家風無關乎擲地有聲、鏗鏘有力的名言警句,只是于一蔬一飯、一簞食一瓢飲最平淡的生活中流淌著的一種精神,一種理念,一種氛圍,點點滴滴匯聚成河,融入到一個人的靈魂與血液中,生生長流,薪火相傳,永不熄滅。

我對奶奶的記憶停留在家中一張黑白照片中——花白的頭發(fā),樸素的衣著,最耀眼的莫過于她那燦爛的笑容:嘴角上揚,露出了已經缺失的牙齒,一雙眼睛明亮而清澈,笑得彎成了月牙兒形。其實,這笑容的背后,不知掩藏了多少生活的辛酸!奶奶與爺爺生活了十年,生育了五個兒子之后,被無情地拋棄。沒有土地,沒有固定收入,孤苦無依的奶奶獨自一人靠著打零工,甚至賣血在城市中如螻蟻般卑微地生活著,含辛茹苦撫養(yǎng)著父親他們弟兄五人。磨難并沒有擊垮她,也沒有抹去她臉上的笑容,堅強的性格與樂觀的心態(tài)支撐著她把父親和叔叔們健康地撫養(yǎng)長大。

父親長于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下,奶奶雖不曾給予父親物質上的財富,卻給了父親更重要的優(yōu)秀品質——善良、堅忍、寬容、樂觀……父親在這吃苦受凍、忍饑挨餓的生活中,仍堅持刻苦地讀書。十四歲那年,終于考上了一所中專,曙光已現(xiàn),黎明就在不遠的前方。然而,一年后,他卻遭遇了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失去了老師,學校變成了“戰(zhàn)場”,不能再繼續(xù)讀書,父親只得下鄉(xiāng)當了一名知青。三年后來到xx,成了一名煤礦工人。父親很少提及年幼時的事,偶爾說起曾經的苦日子,也總是面帶微笑,寥寥數(shù)語說得云淡風輕,像是在回憶兒時的一場游戲。年幼失父、生活困苦、學業(yè)未成,細想起來,父親那時的經歷哪一次不是人生的重創(chuàng)?然而,“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父親也和奶奶一樣,未曾讓苦難在他們的臉上和心上留下一絲痕跡,相反,卻造就了他寬容豁達的胸懷、樂觀積極的性格和健康向上的心態(tài)。

父親善良,與世無爭,年輕時難免會遇到不公平之事。性格急躁的母親就會大發(fā)牢騷,可是父親從來只是笑而不語。我問他:“你怎么不生氣呢?怎么還能笑得出來?”父親總是拍著自己的啤酒肚說:“我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比缓?,再指著肚子對母親說:“學學我,宰相肚里能撐船嘛?!蹦赣H也只得無可奈何地笑了。

父親曾生過一場病,需要做開顱手術。術前談話時,聽著醫(yī)生講述手術的過程和影響,看著手術同意書上所列舉的有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后果,一條一條如此地觸目驚心,簽字時我的手一直在不停地發(fā)抖。父親看著我這個樣子,不以為然地說道:“我都活了大半輩子了,什么苦沒吃過?情況再壞還能壞到哪兒去?放心吧,醫(yī)生都是嚇唬你的?!笔中g非常順利,父親積極地配合治療,不久就完全康復了。

退休后,父親愛上了自行車騎行,并加入了xx市老年騎游隊。一輛自行車,載著父親走過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賞遍無數(shù)美景,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父親用他自己的方式享受著美好的退休生活。

我常常對女兒說:把別人待你的好刻在石頭上,常思回報,永不相忘;把別人的不是寫在沙灘上,潮起潮落,隨海水而去,一切不著痕跡——這是父親的寬容豁達教會我的。

面對學習上、生活上、工作上的困難與挫折,我開導自己:烏云總會散去,我只須盡最大的努力,總會有最好的結果等著我——這是父親的樂觀積極告訴我的。

人到中年,更加珍惜自己的身體,我堅持鍛煉,規(guī)律生活,用健康的方式享受著人生——這是父親的健康向上影響我的。

父親話不多,從小到大,從未給我和妹妹講過什么大道理,然而,正是那種深植于他內心的精神與理念日積月累地無時不刻地影響著我們,耳濡目染,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我想,這就是家風的力量!而我,也會把這種精神與理念繼續(xù)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如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用我們這個小家的力量去助力祖國的大家庭披荊斬棘,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家教,家風,家訓的主題演講稿 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篇六

仰望今夜的星辰,無數(shù)的星光照耀,絲絲如雨的家風,在記憶的腦海中環(huán)繞。

我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祖祖輩輩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只有我的父親當了工人。雖說我的祖輩都是農民出身,但都懂得“門風”,鄉(xiāng)下人把家風叫門風。好的家風是一家人傳承祖先美德、誠實做人的原則。

受祖輩的影響,爺爺?shù)乃枷氡容^超前,讓大爸當了村里唯一的飼養(yǎng)員,我的父親當了工人,送三爸到部隊當了兵。這樣的家庭在那時的社會是很了不起的,鄉(xiāng)親們都把爺爺另眼看待,說爺爺會持家,孩子們一個個成人了。爺爺在教育子女身上的確有自己的一套,爺爺沒讀過《國學》《論語》,但卻知道作為父親,怎樣能讓自己的孩子少受氣,不挨餓。

我的父親結婚早,因為當大哥的和老人不在一起,當?shù)艿艿漠敱植辉诩?,家里的二老無人照料。我的母親出身很貧苦,家里孩子多,時常缺衣少食,但家教非常嚴格。我的祖父是個知書達理之人,懂得一些三綱五常、養(yǎng)父教子之類的大道理,讓自己的孩子自小養(yǎng)成做人該有的禮數(shù)。家庭的貧窮沒有把母親壓倒,母親一邊做家里的農活,一邊照看二老,撫養(yǎng)自己的孩子。

在我八歲的時候,父親因為廠里一次事故去世了。我當時小,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死亡,只記得母親哭得很傷心,很悲痛,幾次都要尋短見,跟著父親去,讓鄉(xiāng)鄰攔住了。父親去世后,我就和母親相依為命。那時候,父親工作過的單位,給母親找了一份活,能養(yǎng)活我們母子。母親是個很倔強的女人,只有三十歲的母親,不肯改嫁,為的是不讓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不到十歲的我,跟隨母親來到廠里,在附近的一所學校讀書。母親一直都希望我能成為一個讀書人,為她爭口氣,但我只知貪玩,沒能好好讀書,后來放棄學業(yè),進入了打工的行列。

母親對我的管教非常嚴厲,不讓人看出我是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我的骨子里也很堅強,小小的我,就像個男子漢。但我卻辜負了母親對我的期望。母親繼承了祖父持家的門風,給兒子最好的教育,希望我能成人成才。我在工廠干活時,還不到二十歲,不是我想掙錢,而是我不愿看見母親每天干那些力氣活來養(yǎng)活我們母子。參加工作后,單位領導對我很好,都希望我能再多讀點書。后來我時常看文學名著,愛上了文學,只因寫了幾首小詩,被領導器重,安排到辦公室工作。母親雖說不懂得這些詩歌,但每每看到我的文章能發(fā)表在報紙上,也十分開心。

母親作為一個女人,一生堅守孝道、婦道,為兒子做榜樣。我在閑暇時間也常讀些孝道方面的書。結婚后,妻子對母親也很孝敬,一家人很和睦。我繼承了母親的慈祥和善良,孝敬母親。在我的教導和感懷下,孩子們把作文發(fā)到國家級報刊以及部分外國刊物,孩子們也對母親很孝順。如今母親也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行動遲緩,步履蹣跚,能讓母親在晚年享受一份清閑,享受兒孫們承歡膝下,是我做兒子最大的幸福。

母親潔身治家和舍棄幸福的舉動,讓兒子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家風最主要的是繼承孝道,傳承美德。常言說“百善孝為先”,孝是第一善,我也一直善待家人,孝敬母親。

回首兒時的記憶,家風如同一場絲絲細雨,滋潤著我的心田,讓我干渴的內心變得富有愛心、善心、孝心。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1263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