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優(yōu)質(zhì)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8 19:10:14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優(yōu)質(zhì)17篇)
時間:2023-11-28 19:10:14     小編:ZS文王

讀后感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用意。那么如何寫一篇有深度和感悟的讀后感呢?讀后感筆者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展開,比如可以談談自己對書中主題和意義的理解,可以談談人物形象的感受和評價,還可以談談書中的情節(jié)和結局給自己的啟示。另外,讀后感還可以注重細節(jié)的描寫和感受的表達,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和觀點對書中的內(nèi)容進行解讀和解析,這樣讀后感才能更加個性化和有說服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讀后感是一種心靈的碰撞,每個人的感悟都是獨一無二的。讀后感是文字的呼吸,讓我們與自己的內(nèi)心對話,與他人的思想交流。讀后感是思考的真實寫照,不僅展示了我們的閱讀習慣和思維方式,也反映了我們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讀后感是一種沉淀,讓我們從泛泛的閱讀中獲取思想的營養(yǎng),讓我們的內(nèi)心得到滋養(yǎng)和富足。讀后感是對書籍的致敬,在文字的世界里,我們與偉大的思想家和作家相遇,與他們心靈相通,與他們的智慧共鳴。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一

倘若讓我說實話,應該很多人看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以后,都覺得自己是個精神病人,不覺得是的也會質(zhì)疑自己。有點隱喻,有點刺激,天才與瘋子只在一念之間。那些進入精神病院的不單單是普通人,也有很多高學歷和某個領域的專家,更是還有精神科醫(yī)師。如此有質(zhì)量的精神患者,說著還貌似符合各種哲學邏輯原理的觀點和想法,讓人不自禁地認同和站隊。

你在追求什么?在滿足了物質(zhì)條件后的我們,更多注重精神層面的東西。宇宙之大,你若想要徹徹底底地征服,說句比較絕對的話,那是完全不可能。要么就是進了精神院要么就好好地把好奇心藏在內(nèi)心不要示眾。我想起舊約圣經(jīng)的一個故事,人類的先祖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fā)拉底河之間的'肥沃土地上子嗣繁榮,物質(zhì)異常豐富,這時就想要建造一座巴別塔通往天上,以傳頌自己的名譽。上帝遷怒于此,于是讓這些建造的人完全互不聽懂語言,不能進行溝通,結果這通天塔也就無法建成??粗遣皇怯悬c相似之處?不管是趨于好奇心,亦或是心靈空虛想要知道自己在宇宙中是個什么樣的位置,還是為了進一步發(fā)現(xiàn)宇宙的更多奧秘,無非都是自我不滿足的驅(qū)動下,想要得到更多的答案。沒有什么天才,沒有什么瘋子,都是一個正常人,有的人想得多些,有的人想得少些,有的人轉牛角尖偏執(zhí)于一個答案,有的人放寬心態(tài),更愿意只是活在當下。這個世界,承認的是宇宙很大,人的腦力開發(fā)還有巨大的空間。這不就得了,不管有沒有上帝,未解之謎如此之多,人類的智慧如此有限,我們只是滄海一粟,如此渺小,有什么理由不多謙虛和恭敬呢?一個個被認可的學術觀點和說法,難道就一定是最準確的定義和原理嗎?最早的地心說不也在后來被推翻了嗎?人類是猿猴進化來的不還是大有爭議嗎?不要為自己所知道的一點東西沾沾自喜。瘋子未必真的就是瘋子,天才也未必真的就是天才。眼睛所見的都未必是事實的真相。

人生若只如初見,愛是永不止息。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二

以前阿秀曾經(jīng)跟我提到過這本書,我貌似也看見她在我電腦里也下過這本書,當時我也沒在意。后來也托她的福,張章同學把這本書交到了我手里!當然當時的使用權不屬于我,后來因為些原因最終使用權還是屬于我了。照這么回憶其實我跟這本書還挺有緣,若不是我在莫大的東臺大潤發(fā)超市巧遇張章同學三次,這本書也不會到我手里啊!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作者采訪精神病人時的故事。通俗的說,就是以精神病人的角度去看這個,我們不斷質(zhì)疑的世界。

其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質(zhì)疑這個世界,例如先有蛋還是先有雞,活著的真正目的到底是為了什么等等一系列的質(zhì)疑!我們正常人也許只是從表面分析一下。而精神病患者往往會偏執(zhí)于他們所執(zhí)著的事,把一些微小的事放大化的來看,以至于做出些極端的事情。所以在正常人的眼里他們病了,俗稱“精神病患者”。

書中提到有很多精神病醫(yī)師因為長時間跟精神病患者接觸最終他們也“病”了,也許在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本來就存在些因素。因為長時間跟精神病患者接觸他們內(nèi)心里面的平衡點被打亂了,所以“病”了!其實天才與瘋子只是一線之隔,關鍵在于內(nèi)心里那個平衡點!

書中有兩個愛情故事。但是可以用一段文字說明。摘抄的。

指間的戒指不再閃亮。

婚紗在衣柜早就塵封。

我們的容顏都已慢慢蒼老。

感謝你帶給我的每一天。

正是因為你。

我才有勇氣說:

“永遠,永遠。”

第一個故事是一位臆想癥的老人,老伴逝去多年,依然認為他活著。

第二個故事是一位喪偶的中年人,不斷的學習生理等課程,為了復活愛人。

感觸很深,然后靜默不言。

書中有一段是講“角度問題”。一個女“患者”說在工作外她會是個孩子,她喜歡這個新鮮的世界,而不是去習慣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必須跟別人一樣的態(tài)度!這個女人其實沒有問題,反而是認為她有問題的人才有問題。不是每個人都習慣墨守成規(guī),孩子是最好的列子。不是所有大多數(shù)人認為對的事情就是對的,大多數(shù)人認為錯的事情就是錯的!而那個“大多數(shù)“的界限往往讓我們思想上有限制了,所以漸漸的我們也就習慣了!

書中結尾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人生若只如初見“!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三

摘抄。

“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p>

“有時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實的?!?/p>

“雖然電影里都是皆大歡喜,現(xiàn)實是殘酷的?!?/p>

“我覺得感情很渺小,既不輝煌,也不壯烈。只是一個小小的片段,但是卻讓我動容?!?/p>

讀后感。

了解到這本書的契機是在大二時期,我對于心理學達到了癡迷的程度,想要通過書籍來填滿我的心理“胃”。在眾多心理學書籍里面選中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但由于我的三分鐘熱度,讀了沒幾頁扔在一旁了。在今年似乎已經(jīng)沉淀下來,抱著看小說的心態(tài)再拿起來時,學到了很多從未接觸過的東西。

本書是一部訪談筆記,作者用了四年時間采訪了200多個精神病人,為我們呈現(xiàn)了精神病人的世界。他們有的奇特、有的偏激、有的邏輯縝密......

你無法用正確或錯誤來評價,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他們有著自己的一套強大的世界觀,你甚至不能用現(xiàn)在已知的理論去辯駁那看似荒誕卻邏輯嚴密的推理。這些故事帶給了我巨大的震撼,我承認他們的觀點很偏離現(xiàn)實,但也難以否認他們創(chuàng)造了屬于他們自己的世界。

我欣賞他們的簡單、直接,他們不顧世俗的眼光,對好奇的事物進行探索不惜以自己生命來認證。也許他們喃喃自語的內(nèi)容在這個時代的文明中沒有被開發(fā)出來,但誰又敢說在未來不會發(fā)展成現(xiàn)實呢?本書我認為最精妙的地方就在于作者借精神病人的角度道出我們不敢輕易說出口的觀點。

她嚴肅地看著我:“大腦就是肉,怎么有的思維?”

我愣住了。

她得意的笑了:”不知道了?聚在一起,就是生命!人是,螞蟻組成的松散的生命是,石頭也一樣,沙子和土聚在一起,就會有思維,就是生命!

這是令我大為震驚的一段對話,石頭那漫長的生命,在我們?nèi)祟惪磥恚瑤缀鯖]有盡頭。我們一直忽略的東西,如果它們都有生命呢,我們的一生或許它們根本就看不到,太短了。

這本書的真實性,我不予評判,但這本書中有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毋庸置疑。蘋果的味道你真的知道嗎?習慣只是個借口,不是理由,對吧?就像作者在最后所寫:如果你認為這是真的,那么這就是假的。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四

你是否有用自己的視角去審視“精神病人”,這個特殊的群體在大多人心中是那些穿著病號服,舉止瘋癲且怪異的人。但在翻開這本書后,讓我對“精神病人”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看法。

本書作者高銘歷時四年,接觸了百余位“非人類,才誕生了中國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冊。從第一張“生命的盡頭”中的女士到“四維蟲子”里的小男孩,完全顛覆了我對這個人群的想法,或許瘋子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天才,只不過現(xiàn)在的他們仿佛哥白尼一般,被現(xiàn)實綁在了火刑架上。宇宙如此的浩渺,定然存在著許多人類所不知道的事,或許我們眼中的這些瘋子,擁有們聞所未聞的知識與眼界。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五

其實生活里,人們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精神病”,例如:抑郁、偏執(zhí)、強迫……只是看程度如何、是否影響到了別人,又或者說,是否能夠隱藏?至少讓別人覺得你是跟其他人一樣的……是的,一樣……你跟別人不一樣了,你的想法太超前,超前到了別人實在無法理解,而你又想讓別人知道,宣傳這樣的想法,那就成了“精神病”!

看到最后一章的時候,有斷話,真心說到了我的心坎里:矛盾,是一種孤獨感。雖然為此痛苦不堪,但是又盡力維護這那種孤獨感。經(jīng)常是處在一種掙扎狀態(tài):既希望別人關注、關心自己,又不知道該怎么去接觸和回應別人,于是干脆直接抗拒??墒枪亲永镉质悄敲吹目释涣私?,渴望被理解,渴望被關注……哪怕會后悔,也繼續(xù)堅持著去抗拒,而且矛盾到嘴里說出來的和心里想的完全相反。

這段話,真心觸動了我的靈魂,是的,我的靈魂~亦是那種找到了同類的感覺。那是我童年從8歲開始便揮之不去的孤獨感。跟隨我20多年。但是現(xiàn)在我想,我喜歡這種孤獨感!是的,喜歡!也克服了自己想要被關注、被關心的渴望~!

最后,就像書中所寫:面對未知,沒必要害怕,而是學會尊重未知的存在。其實那也是對自己的尊重,給自己一個嘗試著去了解、辨析的機會。也就才有思考的機會。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六

我看這本書其實是個偶然,很少看亞馬遜的mail的我,突然看它推薦書籍打折,封面書籍正好是室友書架上的一本,我就開始看了。我已經(jīng)開始習慣了,盜版。

這本書是很吸引人的,我想很多人都好奇過精神病人是怎么樣的,是在想什么?這本書解答了我的一部分想象。

或是天才,或是瘋子,其實可能差不多的。不是有一句話領先時代半步是天才,領先一步是瘋子。那我估計只是一個正常人了。比起瘋子或者天才,可能自己的好奇心還是太少了,行動力還是太差了,我不敢太過的超出社會所容。可是我也不愿意呀……正如書中所說,精神病人一般都很快的找到了一個解釋,而我卻找不到。這是一種謹慎,對未知的敬畏。

我想到一個人,a,我還是這句話,我在他的身上看不到敬畏感與羞恥感。我想他未來應該不至于變成精神病吧。我覺得精神病的思考還是很有趣的,思維或可是我之前忽略的,是我挺感興趣的。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七

可能有些人一聽到“瘋子”這兩個字都會避之不及??蛇@本書的作者——高銘卻不這么想。他為了得到“這個世界,究竟是什么樣的?”的答案,詢問過許多人,但誰也說不清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還有人十分疑惑他為什么要費盡心思地去想這個問題。

就在他為此困惑不解的時候,某次聽一個身為精神病科醫(yī)生的朋友說起了一些病例,頓時想到,我們?yōu)槭裁床荒苋柧癫∪?,或者說我們眼中的“精神病人”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呢?他帶著復雜的心態(tài),開始接觸這個特殊的群體。

“精神病人也有迥異的性格和行為方式:有喜歡滔滔不絕的,有沒事找事的,有沉默的,有拐彎抹角的,這點跟大街上的眾生相沒什么區(qū)別。但是他們會做些我們不能理解的事情,會有我們從未想到的觀點。他們的世界觀令人匪夷所思,他們以我們從未想到過的角度觀察著這個世界。這也許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認為精神病人難以溝通的原因吧?!边@是書中對精神病人的描述。

歷史上有許多名人,就是因為和常人觀念的不同,或是當時的科技水平無法證明他們的理念,而被誤解、被處死。像喬爾丹諾·布魯諾,他就是因為宣傳了與當時大部分人所認為的地心說背道而馳的日心說,所以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瘋子,被宗教裁判燒死在鮮花廣場上。但到后來,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或許,有些所謂精神病人的某些理論,會在將來有所證明。但在不被證實之前,他們,就是人們口中的“瘋子”。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是因為他們的理念被證明且被人認同。而所謂“瘋子”,也許只是因為人們無法理解在他們看來匪夷所思的觀念罷了。天才和瘋子之間的關系,就像左和右,僅僅只有一步之遙。

用高銘在書中所寫的話“我只覺得這本書是一扇窗,能讓你看到更多、更多的世界—其他角度的世界。我也希望有一天你能夠很坦然的說:‘讓我來告訴你,在我眼中,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p>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八

另外,本書有句話大意是——對那些患者說的話不要太深琢磨不然會崩潰……嗯……我也是這么覺得的。

因為有些患者的世界觀,說真的,ej乍一看真的覺得很有道理不是隨便說說。

一切都是無法完全邏輯清晰回答完整的問題不是嗎?

所以書中有些患者說的世界觀其實不完全錯誤不能因為他們有缺陷就否定因為有些他們被判定有疾病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其他(雖然那些其他也是因為這些世界觀而發(fā)生……)有些世界觀還很有道理,我想這也是作者選擇這些故事的原因之一吧,否則書名也不會是《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個人覺得許多故事的患者對事件的解讀很有意義很有邏輯性甚至有些還很靠譜!

至于最后作者稍微涉及到自己的問題ej果斷忽略_原諒我已經(jīng)被好幾篇與物理學有關的部分繞暈了,雖然通過這種接觸方式覺得量子物理學很有趣但是沒有完全白話文解釋我真的看不懂理解無能啊tat(其實我覺得作者在文中呈現(xiàn)的與患者之間的問答互動本身就有點不合理......

另外,整本書唯一嚇到我的故事就是『2夢的真實性』。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九

談到精神病,很多人腦海里就是這樣。有的認為是小說;有的能將人類看成動物;有的人能看到每天的顏色;有的把這一生看做章節(jié)里的一章;有的將生活從不同的角度去思索。

會浮現(xiàn)出一個舉止癲狂,胡言亂語的形象。我在沒看這本書之前也是這樣認為的。

這本書,讓我仿佛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原來,這個世界在他們眼中原來,他們的世界這么專一。每天都期盼著發(fā)現(xiàn)高級生命;用大塊頭字典查生僻單詞只為“了解四維生物所告訴的”,研究學說到瘋狂。

原來,夢中的事也能將現(xiàn)實中的人擊垮,整個世界就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的孤寂,每次都要體會一次死亡的絕望,最后帶著不甘離開。

原來,他們也能當我們的老師,一些新的知識通過他們的嘴講述出來變得通俗易懂,真是諷刺呢,人們苦思冥想也不能理解,自己所看不起的一些精神病人卻能用簡單的方法講述出來。你將他看做瘋子,他把你當做笑話。

在“永生”中,我體會到了活在當下的滿足,永生一直是人們向往的,可它的缺點人們卻不能忍受,承認自己只是一個時間過客,看著自己的妻兒子女相繼離去,忍受數(shù)輩子的碌碌無為,人們總想去打開潘多拉之盒,卻沒有勇氣去承擔相應的后果。

我害怕死亡,因為生命太過脆弱,有的人上一秒還在言笑晏晏,下一秒就躺在那冷冰冰的地上,上一秒還溫柔的對我微笑,下一秒?yún)s在病床上面如土色,?,F(xiàn)在我已經(jīng)不再恐懼,他們,可能進入了一個新世界,可能以新的形式存在,可能.......

在“偽裝的文明”中,我們是被欺騙的部分,外星人是受害者,為了限制表象存在的人口而組織二次世界大戰(zhàn)和各類疾病發(fā)生,假設是真的,那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在“永遠,永遠”中,老太太的感情讓我淚目,最讓我羨慕的愛情從來不是那些抖音里所謂的“狗糧”,而是在過馬路時兩位銀發(fā)老人相握的手,而是在午后在藤椅上相靠著閑聊。那些溫馨的畫面,組成了如今我對愛情的最美詮釋。

在讀完這本書,我對當精神病醫(yī)生有了不小興趣,但正如本文所說,如果你被他們繞進去,就會由精神病醫(yī)生變?yōu)獒t(yī)生精神病。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十

昨天剛開始看《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不得不說這本書深深的吸引了我。本來我是想在網(wǎng)上買紙質(zhì)的書來看的,我喜歡靜靜的躺床上翻著書的感覺,那種感覺很真實。但是因為昨天在等吃飯的那段時間過于無聊,我就在網(wǎng)上下了電子版的想打發(fā)一下時間。可是當我看了2個故事之后,我就發(fā)現(xiàn)自己深深的陷了進去,我想迫切的了解每個故事,想知道每個人心里不同的世界,即使知道這本書是寫的所謂精神病人的眼中的世界。

首先,我承認我自己是個對奇特想法充滿好奇的人。我佩服所有邏輯性縝密,具有個人思想的人。所以當我看到這些生活在自己世界中,擁有著支持自己活下來的信仰的不同人群,我內(nèi)心覺得神奇和興奮。我不知道為什么,可能是突然看到原來有這么多人在對這個世界進行分析和思考。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堅不可摧的精神體系。

經(jīng)過一天的時間我把這本書大體看完了,說實話,我佩服故事中每個人,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天真,我覺得其中的一些人真的是讓人敬畏的。他們的理論,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他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以及他們對自己的定位幾乎都是清晰的,對于那些偏執(zhí)的人,我甚至有點惜惜相惜,可能是自己也是個固執(zhí)的人的原因。但是,我更加……可能是羨慕他們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即便不被普通價值觀所認可,但是他們?nèi)匀蛔孕诺膱猿种约?,也許正是這種執(zhí)念才會讓所謂的普通人覺得他們不正常。

這是我第一次想要在看完一本書之后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我知道看這樣一本與常人世界觀幾乎不一樣的書籍之后,肯定會有很多想法。我也知道,肯定不止我一個人看過這本書,我同時也想知道其他看過這本書的人的感受,可是我還是想著先將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之后,再去看其他人的想法吧。我本身是個容易被干擾的人,我怕我因為看到其他有說服力的觀點之后而忘掉了我自己的最初立場。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將自己的理解立下字據(jù),然后再結合其他人的觀點進行對比,以提高自己的境界。

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筆者的知識面,涉獵之廣讓我深深震驚,筆者和患者的交談中所涉及的話題很多,不過其中筆者幾乎都能講出一二,我真心欣賞。讓我最感興趣的是關于基于物理理論的幾個故事,關于四維空間、平行宇宙、超弦理論等這些概念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讓我覺得研究這個物質(zhì)世界是個如此神妙的事情,當然也激發(fā)我對這方面的知識的渴求。讓我最羨慕的是其中兩個天生異稟的人,一個是能模糊將人看成的動物,一個是能看到天空不同的顏色(具體故事題目記不住了)。讓我最震驚的是三個小豬的故事,講的是人格分裂的情況,關于人格分裂我一直都覺得是件不能理解的事情,我也沒有在現(xiàn)實中見到過,所以還是不能理解兩個人格在同一個身體中存在,而且還能進行交流,想想就覺得恐怖。

其他好像也沒什么想寫了,之前一直都是自己在自己的視角范圍內(nèi)看世界,如果真的能從不同角度去看的話,可能真的會有全新的世界觀吧,加油,共勉!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十一

這本書以訪談錄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深刻、視角獨特的所思所想,讓讀者可以了解到瘋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內(nèi)心世界,內(nèi)容涉及生理學、心理學、佛學、宗教、量子物理、符號學以及瑪雅文明和預言等眾多領域。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我并不知道,但我愿意相信是真的,我覺得他們是早出生的天才。(出生的時間合適的是普通人,早一點的是天才,再早的是精神病,我認為。)。

當看完幾個關于物理科幻的章節(jié)時,我感覺他們所說的內(nèi)容是可以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可以解釋一些科學謎題,不管正確與否,思路很新穎。我總是邊看邊想,仿佛看到了世界真相。對螞蟻,石頭是另一種生命形態(tài)的說法讓我驚呆了,想法新奇,但邏輯卻無懈可擊,我們過去的觀念太循規(guī)蹈矩了,就像我們一直堅定地認為生命必須要有水,總是用自己來做標準,難免有些狹隘。另外一些哲學的東西也使我欣喜不已。而這書中的好多東西都是我聞所未聞的,一邊看一邊笑一邊醒悟,感覺很好。其中有些做法我真是想盡快嘗試(是不是我也有精神病啊)。

這本書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畢竟不是誰都想聽這些怪人在想些什么又說了什么,但或許只有這些人才能擺脫常規(guī)思考吧。即便書中內(nèi)容不是真的,當本科幻小說看也是不錯的啊!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十二

讀這本書的時間不長,但依照我素來讀書的速度來說也算是略長的一次閱讀體驗,沒辦法,到了這個容易被手機誘惑的時間段,很難靜下心來看書了,但打開這本書的時候,我承認我還是被吸引了。

選擇閱讀這本書是一種偶然起意,早就在各處聽聞這本書的大名,電視上名人口中也是經(jīng)常有推薦,我們來了第二季到誠品書店那期時,好像就有人推薦過這本書,是劉嘉玲還是誰,記不清了,并且此書更是常年位居暢銷書榜單之列,看眾多網(wǎng)友觀后感評論都是這書如何如何了不得,如何如何神奇,簡直是讓人打開了新的世界,原來天才和瘋子真的只有一線之差,贊美之論層出不窮。

但這兩天細心看了之后,我覺得評價有些過譽了,不是說它配不上好的評價,在基礎知識科普上不得不承認有部分還是做的挺好的,但其實不好的點恰恰也因此。

首先,看著本書的時候我一直覺得很怪,云里霧里不至于,就是奇怪,你不懂作者究竟是想給你講個志怪故事呢,還是想給你科普物理知識呢,是個有神論者呢,還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呢。每篇故事都很短,標題起的倒是足夠吸引眼球,勾起人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看看它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但你讀下去讀完了這一篇呢,你又會發(fā)現(xiàn)其實好像也沒什么,每次結尾倒是很意味深長,引人深思的感覺,可再往后讀越讀我就越覺得作者是在故作高深。

除了少數(shù)幾個故事脫離了高深的量子物理,哲學層面的探討之外,都是披著和精神病人的皮在討論這些東西。

書名叫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書后作者也說這20個故事是基于真實故事做了適當刪改,可是我感受不到絲毫真實性。試問真實生活中有多大概率真能遇到這么多精通科學,哲學,物理,心理等方面的天才精神病患者?況且有些故事我覺得是已經(jīng)脫離了精神病的范疇,人也不至于因為那些無傷大雅的想法被送入精神病醫(yī)院去看醫(yī)生。

眾聲喧嘩卻無人可聽的語言孤獨,不可思不可議的思維孤獨,潛藏于人性內(nèi)在本質(zhì)的暴力孤獨……剩下的就不列舉出來了,我認為作者偷換概念這一點做的非常好。

瘋子,本就是最無法為常人理解的人,所以他便將那些一旦擁有著常人無法理解的各種想法的接受采訪的“病人”認作瘋子。本質(zhì)上來說,我只覺得那應該算是“孤獨”的人,人人都有潛在的孤獨之處,并不能說有了不可思不可議的思維孤獨就都是瘋子,沒有這種說法。

可作者最巧妙地就是他不斷將思考方向往,究竟是他們瘋了,還是我們自己瘋了,這個邏輯怪圈引導,使我們?nèi)菀妆粻恳?,模糊重點。

作者只是在借精神病之口,說出自己這些年所看過的書,所學到的理論,整本書,通共講的還是他自己的想法,這些擁有想法獨特的病人們是否存在,我強烈懷疑其真實可信性。甚至我個人妄加揣測一下,通通都是假的。

天才不是說有這些奇思妙想就是了,瘋子是瘋子,天才是天才,智商擺在這兒,不是一線只差。當然有些偉大的天才本就是科學瘋子這點毋庸置疑,讀后感對他們來講才能適用“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句話,而不是隨便一個有邏輯能正常思考,辯論能力強,能把你護得一愣一愣地都叫做天才的鄰居,那也不是瘋子,那叫神棍。

講回書里科普的基礎知識這一點。這大概也是它能被廣泛推薦,廣泛宣傳的一點。書中涉及大量量子物理學以及相對論的知識,很多人是第一次接觸這些知識,感覺十分新奇有趣,不自覺肅然起敬,十分佩服。還是那句話,模糊了重點,精神病應該探究的是精神領域的,而不是賣弄似的展露知識。

我沒有研究過,也沒怎么了解量子物理學這方面的知識,但之前也算是看過幾本這方面的書,有些也略微搜過,所以認為書里所講的也并不都是高深的東西,有些確實是入門級的只是用一種鬼吹燈式懸疑寫法,輕易讓人帶入,覺得新奇刺激,欲罷不能,這是作者最妙的一點,也是此書的魅力點。用這種寫法,就不容易感到枯燥,反而能很好地吸收這些知識,勾起好奇心,甚至自發(fā)去搜索,想了解更多有關的知識,在科普這方面的作用,誘發(fā)人思考,我認為是此書最大的優(yōu)點,可以一贊。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十三

人類以文明的理念塑造的一切事物竟然是他們產(chǎn)生痛苦與折磨的根本癥結,假如我們拋棄一切文明成果并返回遠古世界的話,那么我們將會獲得更加幸福的生活。

——弗洛依德。

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在行文方面確實沒有什么值得假心假意的夸獎。但我也莫名的敬佩這個作者,敬佩他的創(chuàng)意和他的膽識。

“精神病”是一個敏感的詞匯,在二十一世紀,它似乎就象征著說不完的瘋話,做不完的奇怪舉動,流不完的口水。人們常以“神經(jīng)病”來謾罵某一個他們認為“瘋”的人?!吧窠?jīng)病”是一種二十一世紀常見病癥。至于它為何被貶為這個樣子,本身就是社會的一個病態(tài)。

作者樂以這個敏感話題進行創(chuàng)作,其想法讓人驚訝不已。這是一群“神經(jīng)病”,他們以自己的想法生活,而他把他們的生活記錄下來。讀者翻開,就像是一個愚人節(jié)的圈套,這分明就是一個“天才日記”。他們看似瘋狂的做法下,其深意竟令許多“正常人”認為意想不到,頗有道理。

和這些“瘋子”相比,“正常人”顯得渺小。有一句話說的很好:“生活好像就是這樣,除了瑣碎之外,一無所有。”的確,這便是“正常人”的生活?!罢H恕北豢蚨ㄔ谏鐣臈l條框框中,他們眼中有利益的光芒,他們有太多事情可忙,公司、學校、家庭、感情。日子一天天碾過來,從他們身上碾過去,他們把身上的血液和泥土擦干,眼看新的太陽升起,新的日子又碾過來……他們本身如此不堪,卻依舊有時間嘲諷一下別人,謾罵一下世界。每個人都這樣,這就有了現(xiàn)在這個病態(tài)的社會。

而所謂“瘋子”,他們關注的不是政事,不是柴米油鹽,不是懷中佳麗。他們只在乎一張紙,一根木棒,一片草地。他們清楚的知道他們喜歡什么,討厭什么。他們也樂于思考,雖然有時只是想想天為什么是藍色的,人為什么會活著,石頭有沒有生命。漸漸的,他們就有了自己的答案??尚Φ氖?,“正常人”們連答案都沒有就開始嘲諷了?!隘傋印蔽业拐J為,是上帝賜給他們更高潔的人性,人之初的人性是最無害干凈的,也是沒有教育沒有規(guī)劃的。

“瘋子”和“天才”僅僅一步之差,但究竟誰是“瘋子”,誰是“天才”,誰知道呢。

后記:什么是“瘋子”,我猜是固執(zhí)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毫不在意社會游戲規(guī)則的人。我們作為一個“正常人”不免會把自己放進“社會系統(tǒng)”里去衡量、比較。正因為有了太多的“雜念”,反而破壞了平衡,不能做好自己,還要極力掩飾自己的瘋魔。如果我們真有“瘋子”的執(zhí)著和定力,恐怕早就成為自己的偶像了。京劇業(yè)內(nèi)有一句行話:“不瘋魔不成活”,這是一種境界,一種極癡迷的境界,這種迷戀讓人深陷其中,如癡如醉,忘我地全身心付出。所以,不管將來我們是一個偉大的人,還是一個渺小的人,學著用“瘋子”的精神來待人處事,做好本真的自己,也不枉這一世之游。更何況,“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币苍S,上天將有重要任務要交給不平凡的人,所以他才要百般設置障礙和考驗,實際是為了提高他的堅韌的品格和能力。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十四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瘋子”的內(nèi)心世界。他們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專心致志地研究他們感興趣的事情。這些所謂瘋子的人,對他們所感興趣的領域研究頗深,說起來頭頭是道,而且理論依據(jù)充足,讓人找不到反駁的理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度懷疑自己才是不正常的“瘋子”。真是一本有魔力的可怕的書!

反觀我們教育領域里的孩子,有些孩子總是與眾不同,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yè)不按時完成,課堂上左顧右盼,小動作不斷......一度成為讓我們頭疼的壞孩子。對于這些“壞孩子”,我們斥責,懲罰,叫家長。但若我們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想法,弄清楚他們各種令人惱火行為背后的心理活動,也許我們能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他們。深入了解孩子并加以引導,才能讓“瘋子”成為“天才”。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等待開發(fā)的寶藏,我們這些開發(fā)者要找準他們的路線及結構,小心翼翼地加以雕琢,使他們成為最閃亮的明珠,而不是被遺棄的廢墟。孩子的美好未來,靠你我一起努力打造!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十五

夜,總是在世界的喧囂中變得狂躁與落魄,夜的世界充滿恐懼與孤獨,在這個看似熱情的世界里里,無數(shù)個黑夜,游蕩著無數(shù)個孤獨的靈魂,無法沖破、無法感知的孤獨;沒有開始、沒有結束的孤獨;他人無法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孤獨。他們是一群孤獨的守望者,他們——————是我們眼中的“瘋子”。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個世界究竟是怎樣的?看形形色色的精神病患者“羞辱”一本正經(jīng)的正常人。在我的世界里:你是瘋子,在你的世界里:我是弱智。

你腦容量的巨大,思維的深邃,使得眾人不能理解,讀不懂你,道不明你,遍覺你“怪異”,異于同類,于是疏遠你,鄙視你,惱怒你,厭棄你,憎恨你,終不能忍受你,一把鎖鏈,鎖了你的身,禁了你的言,送你去我們眼中的精神病院。

內(nèi)心的孤獨很可怕。沒有人與你共鳴很可怕。聽不到屬于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很可怕。

所有的人都圍成了一個圈子,唯獨你在外。你感到惶恐、無助,被世界拋棄。

你存在著,這個世界卻仿佛感覺不到你的存在。于是,消極、自卑、絕望、挫敗讓你變得極端。于是,不再有對與錯的界限。于是,只有用震撼、極致的手段,才能重新證明和感知自己的存在。于是,才有那一幕經(jīng)典的浴室殺人,于是才有了所有的超出常理和駭人聽聞。

可憐,我們正常的人那,永遠走不進你深邃的內(nèi)心,永遠有多遠,遠到生生世世不得開啟你內(nèi)心世界的閘門。

我的世界里有花,有蟲,有四維空間,有時間盡頭……有你們永遠不能觸及的世間角落,有你們永遠進不去的人生殿堂。

誰才是真正的清醒者?你不屑與我們交談,因為你不信我們,因為我們卑微,不懂你的世界,是我們根本不能理解的存在。

又或許你只是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一個適合你的世界,一個你懂它它也懂你的世界,在你的世界里,有你的真實存在。

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

因執(zhí)著而瘋狂,因為執(zhí)著你把自己關在房子里冥想,因為執(zhí)著,你咀嚼蘋果仔細體味,因為執(zhí)著你打開自己的頭顱……瘋即是癡,癡就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孤獨。

那是一個很美的地方,但卻只有你的存在。你承受全部寂寞等待著,你是一個孤獨的守望者。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十六

在不斷地思考,不斷地發(fā)現(xiàn)中,思維碰撞出的火花在狹隘的空間和時間中流淌。即使在書中他們是一群瘋子。

這個世界好像有點問題,卻找不出問題在哪兒。瘋子,是在尋找世界,奇妙而詭異的發(fā)現(xiàn),成就了他們的天才。不同尋常的感受,獨到的眼界,是他們的不同所在,因此也被視為瘋子。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或許瘋子和天才只是一線之隔,那些被關在醫(yī)院里的人,他們心中或是眼前的世界與我們不同,或許是陷入了思維的歧途,打開了思維的后門。

可是如果我們仔細的傾聽,詳盡地體味,順著他們思維的腳印,翻過思維的城墻,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世界是一個奇妙的空間,他們的“瘋言瘋語”卻有像真是的理論。"異能追隨者“,時間盡頭,超級進化論,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想法,卻又是在科學的基礎之上推導出的。

雖說思考是一種正常行為。但在我們的生活中談這種有些高深的問題似乎又有些可笑,我們的'生活也并涉及這些復雜的糾結,只有學者才會關心撲朔迷離的世界和真理,對我們來說這里就是人間。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十七

我們最終被奴役的是無知。這是我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得到的最好答案,而作者整本書最后的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在我看來是整本書最美好的一句話。因為這兩個觀點,所以在我看完這本書后沒有陷入糾結和困擾中,仍舊很平靜。如果你問我是不是這兩句話給了我什么神奇的啟發(fā),我要誠實地告訴你,沒有。它只是讓我接受了我們的現(xiàn)實,讓我接受了自己的無知,讓我接受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但是僅此就夠了,僅此就能讓我在讀完書后仍舊能本著一顆初心去看書中的故事和觀點。

我們有時候會深究一些蛋疼的問題不放,比如說,人為什么活著?比如說,人活著的意義是什么?再比如說,你從哪里來,將要到哪里去?等等。在有些人看來這純屬是吃飽了沒事干而想的問題,但是有些人還真吃飽了沒事干,沉在這些問題里出不來。但是這些問題根本無法讓你給你一個標準答案,甚至連暗示也沒有。所以有的人就特別痛苦,而我年少的時候也陷入過這些問題痛苦不堪,那個時候正值高考,因為思考活著的意義而完全不能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中去,因為不知道人活著有什么意義,所以總是整夜整夜地哭,后來在父母的陪伴下才逐漸好轉,回去繼續(xù)參加高考?,F(xiàn)在想想,還是因為那個時候的自己太脆弱,對現(xiàn)實沒有把握所以才會想在人類生存的意義上給自己一個動力,但是潛意識里我們都知道生老病死的循環(huán)過程是任何人無法逃避的(也許未來的科技發(fā)達到一定程度,可以讓人不死,但是目前我們還是無法逃脫這個自然規(guī)則),所以表面上是自己陷入哲學的死胡同,但是實際上是自己無法面對一團糟糕的自己,讓自己有一個逃避的方向。所以,想想還是年少的自己不夠堅強。而我現(xiàn)在還會思考這些問題,一樣沒有找到答案,但是已經(jīng)不會讓我因為沒有答案就放棄生活,所以我跟朋友開玩笑說,我有精神病的潛質(zhì),但是我不會成為精神病患者,因為我現(xiàn)在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現(xiàn)實。

我終究相信,因為無法面對現(xiàn)實的不滿,所以才會從哲學、宗教、科學等方向給自己答案,但是有些東西就是沒有標準答案,即便有答案,也不是目前的你所能探索到的,所以面對無知,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有勇氣接受!請記住,不要被無知奴役!

什么叫被無知奴役?

在我的認知里,我認為被無知奴役有兩種。一種是絕對相信自己對未知問題所給出的答案是正確的,不愿意辯證地去了解其他的答案,以至于偏執(zhí)于自己的世界。另一種是絕對相信別人給出的答案,顛覆了自己之前的價值觀,所以自己也糾結痛苦了。

那么接受自己的無知是不是就放棄探索了?當然不是,因為我們都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所以解決未知的問題是一個快樂的過程,也是推動人類進步的過程,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偏執(zhí)某個觀點而發(fā)瘋。有案例說過有科學家因為研究而得了精神分裂癥,對于這樣的案例,我不敢說是他一定是因為無法接受自己的無知而導致的。但是我知道我們在探索的過程要能容忍自己的過錯,也許你研究了幾十年的東西結果是一個錯誤的方向,那樣也不是毫無意義,如果你知道那個方向錯誤了,起碼你是否定一個錯誤方向,科學本來就是不斷地否定錯誤的過程。而哲學本來也就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所以對于這一切,我很喜歡《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作者高銘在文章最后的那句話,“人生若只如初見”。如果在一條路上走遠了,看不清自己了,那么就回過頭來看看,想想自己最初的初心。思考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如果思考不能讓你快樂和明澈,那么就回頭,第一接受自己的無知,第二想想一切如初見時候的自己。

總會存在一些問題超出我們所能理解的范圍之內(nèi)的,而那些問題的各種答案也許更加超出我們的理解范圍。包括哲學,宗教,理論物理學,生物遺傳學,中醫(yī)學等等。我們無法在自己的認知的水平上給一個完美的答案,所以我們會看到我們認為奇奇怪怪的人,他們給出奇奇怪怪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實他們知識從你不了解的角度來分析問題,所以要理解他們的存在。但是如果那些人生觀和價值觀沖擊到了你,那么說明你也被這個答案所吸引了,這個時候我們要記住,如果一切本來未知的問題在一瞬間頓悟,那么你可能隨之而來會有頓迷,所以如果那個沖擊來得特別大,那么就接受自己的頓迷,平靜呼吸,懷疑批判接受,如果你真的接受不了就忘記,如果忘記不了就回到初心,回到“一切若只如初見”的時候,不要被其他思想主導你自己的思想,如果你自己的思想被一個外來的思想在一瞬間否定了,那是極其危險的,我不敢說你一定會精神紊亂或者是自殺,但是迷茫肯定是有的。就如木心所說,“如果頓悟不至于漸悟中,頓悟之后恐有頓迷來。”所以如果一個豁然開朗不是建立在你自己的認知能力上,你是沒有辦法去批判接受的,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別人給出的答案哪里是可疑的,也許你只是全盤接受一個未知正確的觀點也說不定呢!所以對于未知問題我們要懷有謙卑和尊重的態(tài)度去探索,不要自傲,也不要自卑。

我們真正會感到迷茫的問題都是未知的,包括未知的處境。有確定的已知答案的問題反而不會讓我們困惑。能看得到的未來也是不會讓我們迷茫的,因為未來是未知的,所以我們面對未來,大都時候也是迷茫的。為什么二十年前的大學生沒有我們現(xiàn)在迷茫,因為他們畢業(yè)了可以包分配,他們可以算是進了大學就可以看到未來,起碼工作是可以得到保證的。但是現(xiàn)在的大學生不包分配,即便研究所畢業(yè)也未必就可以馬上解決就業(yè)問題,211,985只是給你提供了一個高的平臺,并沒有給你鋪平未來的路,所以這一代的大學生跟二十年前相比,他們更加迷茫和焦慮!但是迷茫焦慮不是單純地因為他們不努力,也不是因為他們不懂事,而是生活給他們的未知因素太多了,而面對未知我們卻又給不出一個完美的答案。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也只有去接受未知的處境,努力做好當下才是最好的辦法,等到自己的能力提高一點點了,那么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跟著提高一點點了,未來要走的路就會跟著清晰一點點了。

所以面對一切未知都不要害怕,堅強地面對,接受自己的無知,然后提高自己的能力去解決。但在一條路上走遠了還沒有找到你的答案,那么請回頭看看那個最初的自己。

這一切是我讀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想告訴你的。但是我不敢妄斷作者的用意在哪里,所以一切不能算是書評,只能算是讀完這本書之后我的一點點思考。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13628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