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9 03:50:07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范文(15篇)
時間:2023-11-29 03:50:07     小編:薇兒

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更高效地解決問題,同時避免重復犯錯。在寫總結時,可以結合實際案例,進行綜合分析和評估。通過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總結范文,我們可以學到一些寫總結的技巧和經驗。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篇一

按照溫州的習俗,每年的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jié),總要舉行一次燈會。

在正月初七、初八,溫州各地便進入燈會準備。在永嘉郡城,除了小巷子外,都要搭建“松棚”。話說這燈會,是溫州正月里規(guī)模最大的群眾性民俗文化活動。

燈會真熱鬧。各個鋪子都要掛出幾十甚至幾百盞燈來:珠燈、挑燈、漁燈、百鳥燈、布龍、首飾龍、拼字龍……琳瑯滿目,讓人看不過來。萬千燈火加上夜色的繁華,交織成了燈火輝煌、人聲鼎沸的景象。

燈會中最有意思的就屬鰲江大龍,這可是燈會里的重頭戲。許多外地人跑到鰲江來,就是為了來看抬大龍。據說這大龍是鰲江人民為了祈求風調雨順、魚蝦滿倉或是慶祝豐年而盛行的,它兼具歷史、人文與藝術價值,還在20xx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這大龍約有三四間房那么大,要一百多號人來抬。抬龍者身穿紅服,頭戴金帽,十分顯眼。龍口中的舌苔上躺著一顆明珠,上唇的背面是一座小亭子。龍身有著金燦燦的鱗片,與抬龍者的金帽相映成趣。四周黑壓壓一片:男人、女人、小孩、老人,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到處是相機“咔嚓”“咔嚓”的聲音,到處是閃光燈發(fā)出的亮光,到處是議論聲。

在燈會中,總會有小販擺攤兒賣湯圓。湯圓可是元宵節(jié)非吃不可的食物,象征著“團團圓圓”。把湯圓下進鍋里,讓它們在鍋里“咕嚕咕?!钡卮?,單看它那白白胖胖的樣兒,聞聞那種清甜的香味,就夠你口水直流三千尺了;何況是,一大碗一大碗地盛上,大勺大勺往嘴里送呢!把一兩粒湯圓送進嘴里,頓時唇齒留香,生出甜甜糯糯的感覺來,咬開湯圓的皮,里面便流出湯圓的餡兒??赡苁侵ヂ榈?、紫薯的、花生的、還可能是紅棗的……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無論它是什么餡兒,都非常之美味。

元宵節(jié)就這樣在湯圓的香味、在燈火、在大龍的歡送中走向尾聲,但我們仍然期待著下一個元宵節(jié)。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篇二

我來自中國南方的一個小村莊,這個村莊被群山環(huán)抱,風景秀美。這個地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當地的傳統(tǒng)風俗。

春節(jié),這是中國人心中最為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也是家鄉(xiāng)風俗的集中展現(xiàn)。春節(jié)前,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大街小巷變得熱鬧非凡。人們祭灶神、打掃房屋、購買年貨,一切都按照傳統(tǒng)習俗來準備。除夕夜,家人團聚,共同享用年夜飯,晚上點燃煙花,璀璨的煙花照亮了天空。年初一,人們穿上新衣,迎接新的一年,這一天,人們會給小孩和老人派發(fā)紅包,希望他們健康、幸福。

除了春節(jié),清明節(jié)也是家鄉(xiāng)風俗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清明節(jié)前后,人們會攜帶鮮花、香燭和祭品去山上祭祖。在這一天,人們也會采摘野菜,做成各種美食,讓人們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我們會做很多準備工作,包括制作龍舟,包粽子。龍舟的制作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但是這也是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和尊重。粽子是一種傳統(tǒng)的食品,用糯米和各種香料包裹住肉類或豆沙,是端午節(jié)的必備食品。

中秋節(jié),這是中國傳統(tǒng)的團圓節(jié)日,也是賞月和品嘗月餅的好時節(jié)。中秋節(jié)前,人們會買上月餅和各種水果,去公園賞月,同時也會在家中舉辦一些賞月活動。這些習俗,都反映了人們對團圓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這些家鄉(xiāng)風俗,不僅僅是一種習俗,更是一種文化和歷史的傳承。它們反映了人們對傳統(tǒng)價值的尊重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些風俗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和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

我為能生活在這樣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家鄉(xiāng)而感到自豪,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和尊重這些家鄉(xiāng)風俗。這些風俗在不斷變化,適應新的社會環(huán)境,同時也不斷地傳承和發(fā)揚光大。我相信,這些家鄉(xiāng)風俗,會在未來繼續(xù)傳承下去,為更多的人帶來文化和精神上的享受。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篇三

今天是元宵節(jié),晚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把工人文化宮和附近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因為這里要舉行白城市第三屆煙火晚會。

六點三十會,十多米長的鞭炮點燃了,在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煙火晚會開始了,只聽一聲巨響,腳下的大地在顫抖,一顆火球直沖夜空,隨即在人們頭頂上炸開了,夜空中出現(xiàn)了一派雄偉壯觀的場面,無數個綠色的小球形成了一個“大傘”,而每個小球又炸出了黃色的“珍珠”,像一棵綠樹開著黃花,洋溢著春天的氣息,好一個“春色滿園”,真美極了!我不由發(fā)出一聲贊嘆。再看那邊,一顆顆五彩繽紛的“彩珠”,拖著長長的尾巴,帶著叫聲在空中鉆來鉆去。有的轉著圈,像一條條蝌蚪在找媽媽;有的頭朝下,像一只只小鳥在覓食,十分有趣。與此同時,又一簇禮花直入云宵炸開了,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粉的……把天空映得五顏六色,像一只美麗的鳳凰拖著長長的尾巴,與地面呼應,形成一幅美麗的圖畫——“百鳥朝鳳”。它把晚會推入了高潮。突然,一串紫里透黃的“葡萄”從天而降,令人垂涎欲滴。

這時,皎潔的圓月也鉆出云層,欣賞這人間奇景,時而又迅速躲藏起來,大概是害怕人們笑話它此時暗淡無光吧。

不知不覺地,快一小時了,我回頭問爸爸:“為什么用這么多錢來買禮花呢?”爸爸說:“現(xiàn)在人民富裕了,家鄉(xiāng)繁榮了,這是在祝賀昨天的成績,也是祝愿家鄉(xiāng)的明天像禮花一樣美好?!?/p>

我心里默默祝愿:“家鄉(xiāng)啊!祝您前程似錦,盛世如花!”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篇四

今天早晨,當我睜開朦朧的睡眼,便意識到今天的重要性,對于每個人來說,元宵節(jié)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

中午吃過飯,我們便忙忙的回到了奶奶家,按照家里的傳統(tǒng),今天的下午飯吃的是格外的早。到四點半的時候,我們便結束了晚飯。

一切都是那么單調。但是,如此單調的方式卻沒有讓我的熱情有絲毫受損。因為我知道,今天的“重頭戲”才剛剛開始。漸漸的,藍色的天空已經落下帷幕。天際邊的太陽已漸漸落下,天色逐漸暗了下來。

我和家里人都走到樓下。此時,遠處已經有人在點放煙花,一個個煙花旋轉向上、騰空,爆炸……一切的一切,都展示在我的眼前,依舊是那么熟悉。隨著稀疏的煙花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這個行列。

盛宴現(xiàn)在開始……。

在八點左右的時候,放煙花的人已經不計其數,一個一個的煙花在空中舞動,綻放。爆炸聲在耳邊此起彼伏,當我每看到一個煙花在空中綻放,心中的壓力也便疏減一分。此時的天際,已經被煙花所點亮。

我仰望著星空,看著一個個煙花的精彩表演,自然會愉悅一些??墒菨u漸的,我聞到了刺鼻的火藥味,這讓我失落了許多。

我明白:環(huán)境問題已經不容小視,一些大城市已經明令不許放煙花,但是,對于一向傳統(tǒng)的我們來說,這可是一個艱難的抉擇。想到這里,我已無心觀賞煙花,默默的走回了房間。

坐在書桌前,我思考了良久,但仍糾結。

我們究竟該怎樣做,這仍是一個問題……。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篇五

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很多,我最喜歡的是元宵節(jié)。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可熱鬧了,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熱鬧非凡,樹上掛滿了閃閃發(fā)光的小燈籠。

元宵節(jié)最熱鬧的要算是,徐聞文化廣場上的舞獅表演。

吃過湯圓,我和媽媽穿上新衣服,高高興興地來到了廣場。廣場上,只見人山人海,鑼鼓喧天,一支支舞獅隊涌進了廣場。

我和媽媽穿行在人流中,我們選擇了一個比較高的地方,等待觀看舞獅表演。

不多久,十多只舞獅隊整齊地排列在廣場上。上午十點鐘,舞獅表演在鑼鼓聲中開始了,一支支舞獅隊輪流上臺表演。

這時,幾只雄獅威武地舞動著頭,表演了奮起、凝視、抓癢、睡覺、發(fā)威等動作,非常精彩。

舞獅表演最精彩的是“采青”,人們用紅包和大蒜綁在一個高高的木樁上,只見一頭雄獅騰空而起,隨著密密的鼓點,逐級躍上高樁,幾個回合,獅子張開大嘴,“吃掉”了紅包和大蒜。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中午,整個廣場依舊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之中……。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篇六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中國南部的一個美麗的小城市,這里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每年的農歷新年期間,我們都會舉行盛大的廟會活動,這是我們家鄉(xiāng)最重要的風俗之一。

廟會是我們家鄉(xiāng)最具有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活動之一,通常在春節(jié)期間舉行。在廟會上,人們可以欣賞到各種傳統(tǒng)表演,如舞獅、舞龍、戲曲、雜技等等。這些表演不僅是我們家鄉(xiāng)的文化展示,也是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待和祝福。

在廟會上,人們還可以品嘗到各種傳統(tǒng)美食,如糖葫蘆、糖人、麻花等等。這些美食都是我們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特色,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味道和故事。品嘗這些美食,就像是回味我們家鄉(xiāng)的歷史和文化。

除了表演和美食,我們家鄉(xiāng)的廟會活動還包括手工藝品展示和交易。在廟會上,人們可以欣賞到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如刺繡、剪紙、陶器等等。這些手工藝品都是我們家鄉(xiāng)的民間藝人創(chuàng)作的,每一件都凝聚了他們的心血和智慧。

廟會活動是我們家鄉(xiāng)人民的重要節(jié)日,也是我們家鄉(xiāng)的文化盛宴。每年的廟會活動都吸引了眾多的人民前來參加,他們或是來看表演、或是來品嘗美食、或是來購買手工藝品。在廟會上,人們可以感受到我們家鄉(xiāng)的歷史和文化,也可以感受到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待和祝福。

總的來說,我們家鄉(xiāng)的廟會活動是我們家鄉(xiāng)最重要的風俗之一,它不僅展示了我們的文化特色,也傳承了我們的歷史和傳統(tǒng)。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來參加我們的廟會活動,感受我們家鄉(xiāng)的文化和歷史。我期待著每年廟會的到來,因為它帶給了我們家鄉(xiāng)人民歡樂和團結,也帶給了我們外地游客一個了解我們家鄉(xiāng)文化和歷史的絕佳機會。我堅信,我們家鄉(xiāng)的廟會活動將會一直傳承下去,成為我們家鄉(xiāng)文化歷史的一部分。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篇七

“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xiāng)風?!蔽覀兊淖鎳说剡|闊,幅員眾多,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而這些風俗在全國大都一樣:比如春節(jié)要吃團圓飯,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中秋節(jié)吃月餅而我今天要說的是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當然是要吃元宵,我的家鄉(xiāng)也不例外。元宵節(jié)之所以吃元宵,是因為元宵寓意著來年幸福團圓,財源滾滾。

記得今年元宵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準備去超市里買湯圓來吃??沙欣锏纳猱惓;鸨窭锼械脑急灰粧叨樟?。正當我和爸爸垂頭喪氣之時,媽媽忽然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今年我們自己買材料,自己做元宵,而且再來一個包元宵比賽!我們聽后都表示同意,于是我們把爺爺、奶奶也邀請過來參加比賽。

首先,我們應該先準備食材:糯米粉,水以及元宵餡芝麻或花生餡。正當我要準備去買時,意想不到的是,媽媽早已經準備好了??蛇@元宵餡肉!我可從來沒聽說過。我也從來沒吃過肉餡的元宵,這樣能好吃嗎?我們抱著試試的心態(tài)走進了廚房。

一會兒,隨著奶奶的一聲令下:“預備,開始!”我們便開始了,我們便手忙腳亂地做起了元宵。看!媽媽和奶奶動作好嫻熟,爺爺和爸爸在一旁也學著她們的樣子,有模有樣的包著,包得還不錯。于是我也趕緊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開始包起來。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先把揉好的糯米粉在手掌里壓成圓形,然后放在旁邊備用,再把剁好的肉末放進皮里,揉成圓形我是這么想的,可手卻不聽使喚,包來三不像,時間很快過去了,我啥都還沒有包成,反倒把自己弄成了一個“小花貓”。大家見到我這副模樣,爸爸笑得前仰后合,奶奶笑得捂著肚皮,爺爺笑得直跺腳。我見狀抓起一把糯米粉,撒在了爸爸的臉上,結果爸爸也變成了一個“大花貓”,于是大家笑得更厲害了。

折騰了半天,終于做好了。于是媽媽把做好的元宵放進鍋里煮了起來。元宵在鍋中“打著轉”,想一個個頑皮的'孩子在玩兒水。一會兒,元宵煮好了,媽媽撈起元宵,我趕緊端給奶奶和爺爺,爺爺奶奶都夸我越來越懂事,還獎勵了紅包。我平生第一次吃到肉餡兒的元宵,也是第一次吃到自己包的元宵,我心里感到美滋滋的。

我們的比賽結束了,沒有勝負,元宵節(jié)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落下來帷幕,那幸福地笑聲飄得好遠好遠。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篇八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春燈節(jié)”、“小正月”等,是我國漢族民俗傳統(tǒng)習俗,而且全國各地的元宵節(jié)習俗也不盡相同。

我們中原地區(qū)元宵節(jié)習俗之一:吃湯圓。這幾年的湯圓和以前的大不相同。以前只有一些粗糧口味的湯圓,現(xiàn)在卻又水果口味的湯圓,如:草莓口味、獼猴桃口味、藍莓口味等。晚上,媽媽給我煮了我最喜歡的黑芝麻湯圓和藍莓湯圓。黑芝麻湯圓被我咬了一口,立刻就流出了黑色的汁液,這時,嘴里的一口黑芝麻湯圓散出濃濃的醇香。藍莓湯圓流出了藍色的汁液,散發(fā)出香甜的味道。

我們元宵節(jié)習俗之二:猜燈謎。元宵節(jié)這天我和媽媽去猜燈謎。到了那里,一條條繩子上都掛著幾個燈謎。我來來回回轉悠了幾趟,也沒有找到一個我知道的。這時,媽媽說:“有一個我會?!薄笆鞘裁矗俊蔽覇?,媽媽說:“兩個姐妹(打一藥材)。謎底應該是雙花?!边@時,我很泄氣,但突然,我眼前一亮,看到了一個我會的:喜出旅行(打一成語)。我想這不是喜出望外嗎?我終于猜對了一個。

我期待下一年的元宵節(jié)。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篇九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節(jié)作文8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xiāng)風。”我們的祖國人地遼闊,幅員眾多,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而這些風俗在全國大都一樣:比如春節(jié)要吃團圓飯,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中秋節(jié)吃月餅而我今天要說的是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當然是要吃元宵,我的家鄉(xiāng)也不例外。元宵節(jié)之所以吃元宵,是因為元宵寓意著來年幸福團圓,財源滾滾。

記得今年元宵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準備去超市里買湯圓來吃??沙欣锏纳猱惓;鸨?,冰柜里所有的元宵都被一掃而空了。正當我和爸爸垂頭喪氣之時,媽媽忽然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今年我們自己買材料,自己做元宵,而且再來一個包元宵比賽!我們聽后都表示同意,于是我們把爺爺、奶奶也邀請過來參加比賽。

首先,我們應該先準備食材:糯米粉,水以及元宵餡芝麻或花生餡。正當我要準備去買時,意想不到的是,媽媽早已經準備好了。可這元宵餡肉!我可從來沒聽說過。我也從來沒吃過肉餡的元宵,這樣能好吃嗎?我們抱著試試的心態(tài)走進了廚房。

一會兒,隨著奶奶的一聲令下:“預備,開始!”我們便開始了,我們便手忙腳亂地做起了元宵。看!媽媽和奶奶動作好嫻熟,爺爺和爸爸在一旁也學著她們的樣子,有模有樣的包著,包得還不錯。于是我也趕緊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開始包起來。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先把揉好的糯米粉在手掌里壓成圓形,然后放在旁邊備用,再把剁好的肉末放進皮里,揉成圓形我是這么想的,可手卻不聽使喚,包來三不像,時間很快過去了,我啥都還沒有包成,反倒把自己弄成了一個“小花貓”。大家見到我這副模樣,爸爸笑得前仰后合,奶奶笑得捂著肚皮,爺爺笑得直跺腳。我見狀抓起一把糯米粉,撒在了爸爸的臉上,結果爸爸也變成了一個“大花貓”,于是大家笑得更厲害了。

折騰了半天,終于做好了。于是媽媽把做好的元宵放進鍋里煮了起來。元宵在鍋中“打著轉”,想一個個頑皮的孩子在玩兒水。一會兒,元宵煮好了,媽媽撈起元宵,我趕緊端給奶奶和爺爺,爺爺奶奶都夸我越來越懂事,還獎勵了紅包。我平生第一次吃到肉餡兒的元宵,也是第一次吃到自己包的元宵,我心里感到美滋滋的。

我們的比賽結束了,沒有勝負,元宵節(jié)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落下來帷幕,那幸福地笑聲飄得好遠好遠。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篇十

剛到馬路上,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已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我們繼續(xù)往前走,只聽見不知道是從哪里傳來的歌聲“在我的地盤你就得聽我的……”。那肯定就是移動通信公司的宣傳了。果然,前面有一個舞臺。上面雖然空空如也,但旁邊是一個手機,(還挺形象,一看就知道是做手機廣告)手機的屏幕上還有動畫。哦,怪不得聽見歌聲,只見屏幕里的周杰倫正賣力地拿著話筒,唱著呢!看來,元宵節(jié)不僅燈好看,還處處充滿商機。

這邊剛剛送走了周杰倫,那邊的刀郎又來了。因為那熟悉的旋律“的第一場雪,比以往的時候來的更晚一些”真悠閑啊。原來是為九曲黃河陣做廣告啊??茨蔷徘S河陣,左拐右拐,精妙無比,正如人生道路上,雖然左拐右拐,但最后還是會出去,獲得勝利。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p>

河南信陽光山縣城關鎮(zhèn)第三小學五年級:李新宇。

上一篇:美麗的桑葉牡丹。

下一篇:冬天的獨境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篇十一

火樹銀花,璀璨奪目,點綴著我們的心情,更是錦上添花!

瞧,一只只小蝌蚪猛地竄上天空,說時遲,那時快,一道綠光飛上高空,綻開一片荷葉,給了蝌蚪一片天地。

一支支小型禮花輕輕飛上天空,舒展,舞動,飄逸······元宵節(jié)當然離不開燈了。

照外婆的'說法,春節(jié)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

“臘七臘八,凍死寒鴉”,外婆還說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屋里屋外到處彌漫著一股粥的香味,由南瓜、芋艿、番薯等食物熬成的臘八粥,可真是美味至極。

除了臘八粥還吃糯米丸子臘月二十之際,就要開始準備年貨了,我們還要做炒米品和油角,和做好年三十晚吃的湯丸,湯丸包著芝麻和豆沙,好在過年的時候吃。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篇十二

元宵時,在我們那總能看到家家戶戶都掛著美麗炫彩的燈,各式各樣的,而在農歷正月十五日的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元宵節(jié)起源于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后,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后,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誅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jié)。

我最喜歡元宵節(jié)的夜晚,那讓人激動、興奮的場景,使我念念不忘……。

元宵節(jié)那天晚上,燈火通明,抬頭望去,不僅能看到皎潔的月亮,還有那一排排掛著的炫麗的彩燈。那天我和媽媽走在街上,我笑著對媽媽說:“媽媽看那邊有好多漂亮的燈呀!”,我蹦蹦跳跳跑了過去,好多呀!掛著的有宮燈、馬燈、……。有些燈上貼有豐富有趣圖案的紙?zhí)貏e引人注目,這些燈不僅街上有,房屋的兩邊和樹上都掛滿了,在燈光的照耀下,樹的魅力無限綻放了出來,每個燈都別出心裁,在風中飄蕩著,燈中圖案仿佛活了起來,更加動人,城市也變得更加亮麗,色彩斑瀾,城市也更熱鬧,人越來越多起來。

在元宵節(jié)時,也會吃元宵,元宵是由糯米制作而成的,有花生、芝麻、山楂的等等,在吃時加點白糖,口感會更加香甜,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美食,吃元宵象征團團圓圓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寄托。

街上還有賣花炮、猜燈謎和賣元宵等,到處張燈結彩。大約晚上八點的時候,人們就會放花炮來慶祝,到處炮聲如雷,天空也變得炫麗多彩。

每一盞在元宵節(jié)上的燈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些花燈也成為我心里最奪彩的一顆星,讓我的生活更加明亮,更加豐富多彩。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篇十三

元宵節(jié)我是在奶奶家度過的,在那里我體驗到了不同的生活,這段難忘的記憶也在我的內心留下了幾顆閃亮的星星。

一到奶奶家,一股面團的香氣就撲面而來。見我進來,奶奶連忙用兩只沾著面粉的手招我過去。我一看便一驚,桌子上是滿滿的食材,一個大盆子中竟然有一團面團。“來來來,奶奶教你炸湯圓!”奶奶邊說邊用手從大面團上抓下一小塊,先用手壓平后包成一個圓,只留出一個小口,再將一大勺黑乎乎的黑芝麻糖漿灌進去,最后用手將小口封住,一個小巧可人的圓子便做好了,白色的表皮下透著些許誘人的淡灰色。

我迫不及待地洗了手,立刻投入這項看似十分簡單的“工作”。可是包圓子似乎沒有我想象的那么簡單,我包的圓子奇形怪狀,不但難看,還會“露餡兒”?!安灰保齺恚倳闷饋淼??!蹦棠檀认榈穆曇粼谖叶呉恢惫膭钪?,我不斷地摸索嘗試,終于我包圓子也變得有模有樣起來。

接下來便是令人期待的炸圓子環(huán)節(jié)了,這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奶奶將油燒開,金黃的油鍋熱氣騰騰,不斷冒著泡泡,一個個白色的小圓子落下去如同跳水運動“圓”,激起一連串的小水花,還發(fā)出“呲啦呲啦”的響聲。奶奶用兩根長長的筷子上下翻動著,白色的小圓子表面漸漸開始泛黃,那誘人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又過了十幾分鐘,圓子表面如同換上了一件新外衣,渾身變得金黃透亮。奶奶用勺子將圓子一個個撈出來放在盤中,我忍不住抓起一個就往嘴里塞,燙得直呼氣,奶奶見狀笑道:“哎!慢點呀,別燙著!”待圓子有些冷卻后,我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個,咬破那金黃酥脆的外皮,一股濃郁的香氣就在我嘴里彌漫開來,突然我感覺嘴中一甜,原來是嘗到了“藏”在圓子里的黑芝麻餡兒,就著脆脆的外皮一起咀嚼,香甜可口的味道仿佛令人置身仙境。我不由自主地閉上了眼睛,等到圓子滑落腹中,嘴里仍有余香,使我回味無窮。

元宵節(jié)的味道是香甜的,但我更明白,這其中也飽含著奶奶對我濃濃的溫情與愛。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篇十四

正月十五是農歷的元月節(jié),古人把“夜”稱之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在元宵節(jié),有許多習俗,比如說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等許多習俗。

元宵節(jié),是一個特別溫馨的節(jié)日。我家過元宵節(jié),做元宵是最讓人興奮的事情了!

我認為做元宵太容易了,親身經歷之后,才發(fā)現(xiàn)其實還挺難的。

一切準備就緒,我們要開始最關鍵的.包元宵的環(huán)節(jié)!這可是最難、并且最重要的一步啊!我們把芝麻餡放入攤平的元宵皮上,一邊轉一邊將元宵皮裹起來,最后變成了一個圓球。我連試了三次,都失敗了。我問奶奶怎么辦?奶奶說:“是你包的芝麻餡太多了,而你的皮太小了。只需要控制好比例就沒問題啦!”我恍然大悟??磥砟棠套鲈慕涷炓呀洜t火純青了。按照奶奶的指點,我連續(xù)成功做了五個,一個個堪稱完美。最后,我們把做完的元宵放到鍋里煮十分鐘。煮熟后,我們一起開心地品嘗起來,真的太美味了啊!尤其是自己親手做的,吃起來更是香甜。

這就是我家的元宵節(jié)。做元宵不但讓我學到了制作手工食品的經驗,也讓我們一家人在元宵佳節(jié),歡聚一堂,其樂融融,享受到了春節(jié)過后又一次合家團圓的美好。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篇十五

每年正月十五的上元(元宵)節(jié),中國人鬧元宵、吃元宵。元宵形如月,有的稱湯團或湯圓,寓意月圓人團圓之意。關于元宵食俗,曾有過一些有趣的傳說。一說在嫦娥奔月后,其夫思妻成疾,終得仙人指點,于正月十五用米粉作丸,叫嫦娥名,終于與嫦娥相聚。另一說,唐朝皇帝為犒勞大將郭子儀西征歸來,令御廚新制一道白圓團子?;实燮穱L后連贊好吃,并定名為“唐圓”。因唐圓是在元夕宵夜時吃的,故叫元宵。

油錘。

宋代《歲時雜記》中說:“上元節(jié)食焦錘最盛且久?!庇湾N是一種什么樣的食品呢?原來唐宋時的油錘就是后世所言的.炸元宵。油錘經過1000多年的發(fā)展,其制法與品種已頗具地方特色,僅廣東一省,便有番禺的“通心煎堆”、東莞的“碌堆”、九江的“煎堆”等。

面條。

面條為元宵燈節(jié)落燈這天晚餐的食品。古有“上燈元宵、落燈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諺。這一食俗多流行于長江以北地區(qū),落燈時吃面條寓意喜慶綿綿不斷之意。

糟羹。

浙江臺州地區(qū)在看花燈之后食用糟羹。糟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鮮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米粉,煮成帶咸味的糊狀食品。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23429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