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語故事作文300字七年級(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6 08:27:51
2023年成語故事作文300字七年級(5篇)
時間:2023-03-16 08:27:51     小編:zdfb

范文為教學(xué)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七年級篇一

戰(zhàn)國中期,有一個名叫孟子(又稱孟軻)的人。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據(jù)說,有一次,他對齊宣王說:“有一個人,因為要到楚國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給他的朋友,請予照顧。等到他回來的時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凍挨餓,那位朋友根本沒有盡到照顧的責(zé)任。你說這該怎么辦?”

齊宣王答道:“和他絕交!”

孟子又說:“有一個執(zhí)行法紀(jì)、掌管刑罰的長官,卻連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說這該怎么辦?”

齊宣王說:“撤他的職!”

最后,孟子說:“全國之內(nèi),政事敗亂,人民不能安居樂業(yè)。你說這又該怎么辦?”

齊宣王“顧左右而言他”,即望著兩旁站立的隨從,把話故意扯到別處去了。

上面這段對話,在《孟子·梁惠王》有詳細記載。原文是: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返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曰:“已之?!?/p>

曰:“四境之內(nèi)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解釋:看著兩旁的人,說別的話。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七年級篇二

看故事學(xué)成語札人憂天

杞人憂天

從前,在一個名叫杞(qi))的小國里,有一個膽子特別小,經(jīng)常怕這怕那的人。有一次,他呆呆地望著天空,忽然心頭涌上巨大的恐懼。他想,如果有一天,這天突然塌了下來,大地也崩裂了,我沒了安身的地方,該怎么辦呢?

他越想越害怕,整天憂心忡忡,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有個朋友擔(dān)心他這樣下去對身體非常有害,便跑來勸導(dǎo)他說:“天只不過是聚積起來的氣體,這氣體到處都是。你在這氣體里呼吸、活動,就是在天里面生活,難道還要擔(dān)心這天會塌下來嗎?”

杞人問:“天如果真的是聚積起來的氣體,那么日月星辰不是都要掉下來了?”

朋友繼續(xù)勸導(dǎo)他說:“日月星辰也都是聚積起來的氣體,只是它們能發(fā)出耀眼的光。因為它們都是氣體,所以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到人的。

杞人又問;“那么大地崩裂,然后陷下去,又怎么辦呢?”

朋友再勸導(dǎo)說:“大地其實是一些聚積的土塊,填滿了四方,到處都是。你在它上面走、跑、跳躍,一直與這土地完全連在一起,難道還用得著擔(dān)心它舍崩裂嗎?”

杞人聽了這些勸導(dǎo),終于放心了。而他的朋友也開心地笑了。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七年級篇三

齊大非耦[qí dà fēi ǒu]

舊時凡因不是門當(dāng)戶對而辭婚的,就是指戀愛、婚姻里一方的背景和另一方相距甚遠,高攀了的意思。常用此話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

齊國是春秋時代的大國,有次北方山戎國舉兵侵入齊邊境,情形相當(dāng)危急。因此向各國討救兵,希望合力把敵軍打敗。

不久鄭國接到消息,馬上派忽率大軍援救。忽年輕善戰(zhàn),打的山戎抱頭鼠竄,贏得空前大勝利。

齊國國君對忽感激萬分。原本三年前齊國國君第一次見到他時,有意將自己女兒文姜許配給他,但卻被他拒絕了。

忽認(rèn)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合適的.配偶,而齊國是個大國,對于小國的忽而言實在不適合。

三年后忽幫齊國打退強敵,齊國國君又舊事從提,但太子忽仍然拒絕說:“三年前我們之間沒任何關(guān)系時,都不敢娶齊國公主了。如今,我因替你們打倒山戎國,而娶公主回去,百性豈不是以為我?guī)П饶銈?,只為了娶公主?”

根據(jù)《左傳》中的這一段記載,公子忽引用了《詩經(jīng)》中“自求多?!钡脑娋?,即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會得到更多的福佑。公子忽認(rèn)為為自己將來的統(tǒng)治在于自己,無需通過聯(lián)姻依靠大國。也許說門不當(dāng)戶不對只是一個借口噢!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七年級篇四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承包了一塊土地,他在那塊土地上撒了許多農(nóng)作物的種子,他想著這些農(nóng)作物成熟后,自己不僅可以吃剩下的,還可以拿去賣了,于是每天都勤勞的耕作。

果然,這個人的努力并沒有白費,田地里的苗開始長高了,他看到后便更加勤奮的勞動了,每天天還不亮就出門了,直到天完全黑了,也沒有回來,在妻子和兒子還以為這個人出什么事了呢?于是,這個農(nóng)民的妻子和兒子邊滿大街的尋找這個人,沒想到他竟然在農(nóng)田里認(rèn)認(rèn)真真地勞動。

第二天早晨,這農(nóng)民又和以前一樣出發(fā)勞動了,可是他在想到底有沒有讓農(nóng)作物快速生長的方法呢?這不,他就想到了。

傍晚,這個農(nóng)民回家時對他妻子和兒子說:“你們都聽好了,從此以后我種的菜不一會兒就可以成熟了?!?/p>

他的兒子還以為他的爸爸又在說什么瘋話了,急忙跑向田中,發(fā)現(xiàn)苗都被拔出了一大截,到明天就會全死光的。

這個農(nóng)民聽了兒子的話后,從此老老實實的種菜,不再想任何鬼主意了。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七年級篇五

明目張膽

唐朝中期,有位大臣名叫韋仁約,字思謙。因“仁約”和武則天的父親武士矱之名偕音,為了避諱,他就廢名用字,稱韋思謙。他為人剛正,敢于直言。

唐高宗時,韋思謙擔(dān)任監(jiān)察御史,負責(zé)對各級官吏的政績考察。有一次,他在考察中,了解到中書令褚遂良壓低地價、強買他人土地一事。雖然褚遂良當(dāng)時位尊官高,而且深得唐高宗信任,但韋思謙毫不畏懼,仗義執(zhí)言,上書彈劾褚遂良,褚遂良因此被革去中書令的職務(wù),貶為同州刺史。褚遂良因此懷恨在心。

時隔幾年,褚遂良官復(fù)原職,重新?lián)沃袝睢K寐殭?quán)對韋思謙打擊報復(fù),把韋思謙貶到外地當(dāng)一個七品小縣官。

大家對韋思謙的遭遇很同情,勸他以后要圓滑世故一些,不要再得罪權(quán)貴了。但是,韋思謙態(tài)度堅決地說:“大丈夫要敢于直言,敢作敢為,遇到損害國家、危害百姓的事,就決不放過,明目張膽地報答國家的恩惠。豈能碌碌無為,只圖保全妻子兒女呢!”

【釋讀】明目:睜開眼睛;張膽:放開膽量。形容有膽識,伸張正義而無所畏懼。后形容公開放肆地干壞事。

【出處】《晉書·王敦傳》:“今日之事,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寧忠臣而死,不無賴而生矣。”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3041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