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學生活中的小事作文 生活中的小事作文400字(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6 10:36:14
最新大學生活中的小事作文 生活中的小事作文400字(3篇)
時間:2023-03-16 10:36:14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大學生活中的小事作文 生活中的小事作文400字篇一

這是一個晴朗的早晨,超市里有許多人,這個人買這個,那個人買那個。

在排隊買肉的隊伍里,一位大約70多歲的老人排在隊伍的最后面。后來老奶奶站累了,就找了個地方坐下來歇著,她是想等前面的人漸漸的少了,在站到原來的位置。可是,等她要再次找到隊伍里時,她后面的那個小伙子說:“去!去!去!一邊兒呆著去!”老奶奶只好傷心地站到隊伍的最后面去。

當時,我看到這個小伙子的做法,我心里很難過。他怎么能這樣呢?

這時我又看到一件令人感動的事:

老奶奶前面的一位阿姨說:“老奶奶,怎么能讓您受累呢?還是您站在我前面吧!”阿姨邊說邊把老奶奶扶到她前面去。

老奶奶前面的人聽到了,也忙給老奶奶讓位子。當老奶奶站在趕她走的那個小伙子后面時,那小伙子對老奶奶說:“老奶奶,之前是我不對,請您原諒我吧?!崩夏棠陶f:“沒關系,知錯就改就是好樣的。”

最后,老奶奶被扶到最前面先買了肉。

我想那位阿姨一定是個好人,因為她關愛老人,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而那個小伙子,我想他在經(jīng)歷此事之后,也會變得樂于助人。他知錯就改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

大學生活中的小事作文 生活中的小事作文400字篇二

在生活中,每天都會發(fā)生許多小事,但是令我印象最深,仍牢牢在我腦海中的,是我與李老師發(fā)生的兩件小事。

李老師是我們的英語老師,她不高的個子,那睜得圓鼓鼓的眼睛好像隨時要點出上課不認真的同學,李老師可負責呢!

有一次,在課堂上,您要求大家把書上作業(yè)做完,交給您檢查檢查。”叮叮?!跋抡n了,同學們都陸陸續(xù)續(xù)走出了教室,但我還在座位上冥思苦想著一道題,”到底對沒有對呢?“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時,李老師疾步向我走來,見我還有一個空格,不厭其煩地向我講起了今天課上的重點,可是我不能舉一反三地運用到這道題中,李老師見我仍不能做出來,便把這道題細細地給我分析?!迸?!這樣做的?!拔业拿碱^終于疏展開了,心中的大石頭也落了地。我迫不及待地抓起鋼筆,”沙沙沙“地便把答案寫了上去。您在檢查過程中還不時問我”懂沒懂?“我不住地點頭。

李老師不僅工作負責任,而且還十分關心班上的同學。

有次下課了,我”嗖“地一聲就沖出了教室,”咦,我運動鞋的鞋帶散了,管它的!“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飄進了我的耳朵,”左詩苑,你的鞋帶散了,小心摔倒。“轉(zhuǎn)過頭一看,原來是李老師,我停下腳步,彎下腰,低下頭,仔仔細細地把鞋帶系好。李老師你真為學生著想,害怕我因鞋帶而摔倒,我感動極了。

這就是一位為學生著想,關心學生的好老師。

大學生活中的小事作文 生活中的小事作文400字篇三

生活中發(fā)生過一些事,或讓你受到啟迪,或讓你記憶深刻。在我們身邊處處可見,我也曾經(jīng)遇見過一件事發(fā)生在我身邊。

那是個星期天,媽媽準備帶我到公園散步,我高興地跑出了大門等媽媽,而媽媽也急忙出來關上了大門準備上公園。咦?媽媽怎么沒有帶鑰匙???平時媽媽都帶了呀,今天怎么沒有?我疑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今天您怎么沒有帶鑰匙?。俊薄鞍パ?,我剛才晾衣服,把鑰匙忘在陽臺上了!”頓時,我的腦袋像炸開了鍋似的。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們可怎么進去呀?

媽媽和我正急得團團轉(zhuǎn)時,隔壁王叔叔正要上班去呢,一看到我們在門口愁眉不展,詢問了情況后,便對我們說:“沒關系,你家陽臺離我家陽臺不遠,還是我從我家上你家陽臺取鑰匙!”媽媽覺得也沒有什么辦法了,就無奈的說:“好吧,那你可要小心哪!”

王叔叔火速地沖上了樓梯,很快出現(xiàn)在了他家陽臺上,他又帶了一塊木板,架在了我家與他家陽臺中間,準備爬過去取鑰匙。我有點兒害怕了,我家住在4樓!萬一摔下來那可是會粉身碎骨的,為了一把鑰匙付出那么大的代價,多不值??!我開口想讓王叔叔已經(jīng)爬上去了呀,沒辦法,靠靠運氣吧!

終于,王叔叔成功地取下了鑰匙,還給了媽媽,卻耽誤了他自己的上班時間,我的心頭涌起了一股敬佩之情。

王叔叔高尚的好品質(zhì),舍得己為人的好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37726.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