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可以記錄我們在閱讀中的成長和變化。寫讀后感時,可以結(jié)合相關(guān)研究和評論,對書中的論點和觀點進行論證和分析。如果你對寫讀后感感到困惑,可以看看以下的范文,或許會有所啟發(fā)。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一
外婆和奶奶,小時候的我一直搞不清關(guān)系,因為奶奶在我很小時就離開我們了,所以我一直喊外婆為奶奶,后來長大了,明白媽媽的媽媽是外婆,不是奶奶,但已經(jīng)叫習(xí)慣了,一直沒改口。
小手拉大手
小時候的我,奶奶拉著我小小的手去上幼稚園,早早地在門外等著牽我的手回家。每一天我都有點心吃,我最愛的是吃奶奶煮的紅心番薯糖水,一碗熱騰騰的番薯糖水,一個人乖乖地坐在椅子上加糖攪拌,一口一口地吃,吃下去的是番薯的香甜,也是奶奶疼愛我的心意。偶爾不用上學(xué)的周末,奶奶會牽著我的小手我去她的家,路感覺很遙遠,奶奶一個人從我家到她的家,都是走路的,帶著我,卻總是坐三輪車。我和奶奶說,我想走路,因為走路可以一路玩,看更多的風景,但可能也是因為習(xí)慣奶奶牽著的手,可以和奶奶聊更多的話。
同個屋檐下的夏天
在奶奶家住一整個夏天,是小學(xué)的暑假。奶奶每天會到市場買菜,偶爾會買冰淇淋雪糕,很多不一樣的牌子,有五羊冰淇淋甜筒,巧克力味飛魚,紅豆綠豆雪糕棒等等,好像媽媽都不會這么任性買這么多不一樣口味的雪糕給我,所以我會特別興奮和開心。
奶奶會一個人去繳電費水費,會煎很好吃厚厚的雞蛋,始終如一口味的魚,奶奶不識字,但是會用鉛筆在白紙上記數(shù),數(shù)哪一天需要干什么事,這個月的煤氣用了多少天。奶奶還會講故事,四五個版本,但我百聽不厭,因為每一次奶奶講得很生動,奶奶會講謎語,讓我猜,夏天的很多個午后,和奶奶躺在地板上,聽著故事猜著謎語睡著了。
在窗外看望
從奶奶家回到自己的家,是小時候最不情愿的事情之一,要大人騙我說去公園我才愿意。從樓上下樓梯走到大馬路,我會偶爾抬頭看奶奶家的陽臺,發(fā)現(xiàn)奶奶正站在陽臺和我招手,好像和我說什么,但不知道奶奶在說什么,就這樣她看著我小步伐地回去,我看著遠遠叮囑著我的奶奶,就這樣,走幾步,回頭看幾眼,直到上了車,陽臺越來越小,車拐了彎。
距離聯(lián)系
因為讀書,除了暑假,很少可以和奶奶相處一整個夏天那么長的時光,放學(xué)回家,會很經(jīng)常習(xí)慣打電話給她,聊學(xué)校的事,聊吃什么。過年,一家人去奶奶家,可以碰見很多小朋友,收奶奶的紅包,圍在一起吃午餐和糖果,玩游戲,和奶奶聊天。
和奶奶相處的日子很長,也很短。日子很長,因為她填滿我童年的回憶,日子很短,因為我慢慢長大了,奶奶慢慢老了,沒有那么奢侈的時光可以像童年時那般揮霍,倆人聊的天少了,講的故事也忘了。
奶奶在這兩年因身體原因住過院,搶救過,重癥監(jiān)護室里生死一線中回到我們的身邊,看姥姥語錄,會不自覺地想起自己的奶奶當時的時光,很多人都有特別親的奶奶,在生命里溫柔地善待過我們,愛著我們,是她用自己的方式教會我們待人接物,是她用最樸實的話語告訴我們生活的道理。
書還沒看完,會繼續(xù)看下去,感恩倪萍老師用細膩的文字掀起我和奶奶很多的回憶,感恩健在的奶奶還在身邊,還可以一起相處時光。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二
《姥姥語錄》是這么飽含作者對姥姥的愛以及對姥姥的孝心的一本書,有那些令人讀后潸然淚下的故事,那些讓心變得柔軟酸楚的話語。使人心為之動容。這位99歲的姥姥雖沒有文化,但是總會在我們困難的時候,給予我們非常巨大的啟迪。讓我?guī)Т蠹易哌M這位99歲姥姥看似平常但使人受用終生的大智慧。
作者倪萍是著名主持人、演員,她用她真摯感人的文字,描述了她姥姥淳樸,看似平凡卻又不凡的一生。
這本書讀后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
倪萍的姥姥是一個典型的農(nóng)村婦女,沒有多少文化,但在困難時刻,姥姥總會用她那大白話點撥著我,多少個想不開的問題,都是姥姥一個個雞毛蒜皮的比喻讓我豁然開朗;姥姥的寬容,姥姥的良善,不斷地修正著我的缺點,改正著我的錯誤;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終照耀著我,溫暖著我。使我感到什么叫做人生的大智慧。
不想用華麗的詞藻贊美姥姥,因為那不是她的風格。姥姥平凡質(zhì)樸才是她最美的特點。讀《姥姥語錄》發(fā)現(xiàn),所謂的平凡人,智慧卻是非凡的。姥姥和我們身邊很多老人家一樣,沒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也沒有多少文化知識,但卻比很多擁有高學(xué)歷的人士更明白、更善于把握和運用做人的道理。明白做人的時候,生活的時候,不只是一份高學(xué)歷,更是要有一顆對熱愛生活的心。
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
倪萍為了讓97歲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每天開心一點,就想了一個點子:說歐洲某國家收購瓜子仁,要求必須是手剝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須是完整的,15元一斤,問姥姥愿不愿意在家里剝瓜子,姥姥很是愿意,于是就開始剝瓜子。那時起倪萍就按瓜子重量給姥姥發(fā)工資,并動員全家偷偷吃掉這將”出口歐洲“的瓜子仁,甚至有朋友來臨走也要讓朋友帶上些。姥姥因此有了事做,自己也覺得自己還有用,還掙了錢。這件事可見倪萍是費盡心思讓老人在世的日子快快樂樂。從此可見作者倪萍十分愛姥姥,也體現(xiàn)出了她的一片孝心。
雖然這本書中有許多姥姥這個農(nóng)村婦女不太正確的見解,但這話語十分樸實,總能在關(guān)鍵時刻給人啟發(fā)。這也許就是作者倪萍懷念姥姥的最好方法。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三
讀一本好書,就如喝一杯咖啡,喝完后就會體會到其中的美好和醇香,所以讀完后就肯定會有一些感受。
《姥姥語錄》是著名主持人倪萍寫的,寫的是她與99歲姥姥共同過的日子的書。
當我讀完《姥姥語錄》這本書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看著書中的姥姥竟會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那前不久已經(jīng)去世的姥姥。
書中的姥姥是一個很慈祥又很可愛的姥姥。她愛吹牛,她愛罵人,但是罵人的話只有兩個詞,加上她一把年紀了,更多人都愿意逗她,讓姥姥罵他。其實我姥姥和她很像,每次當我犯錯或調(diào)皮的時候,我姥姥總是罵我‘敗家子’,罵完以后就會問我餓不餓渴不渴,想吃什么之類的問題。倪萍的姥姥愛叫人起床。老年人睡得少,所以她一大早就起來,然后開始輪流叫人起床,她會大叫‘起床啦’如果沒有反應(yīng),她會用大冰手去凍你,如果還不齊,她就會掀開你的被子。
倪萍能在自己的姥姥生前為姥姥做這么多,對姥姥這么孝敬,讓我很羨慕,因為我已經(jīng)沒有機會為姥姥做一些孝敬的事情了。以前每當過節(jié)的時候,我會和媽媽一起去老家看姥姥,那時候姥姥就會一大早搬著板凳在門口坐著等我們,看到我們時,會很開心的站起身來招呼我們,屋里飯菜都準備好了。每當這時候我都感覺很幸福,真想一直在姥姥身邊。吃過飯,我和媽媽想幫姥姥收拾,姥姥總是板著臉說:”我有那么老嗎?老到什么都需要你們幫忙的地步嗎?“這個時候我們誰也不敢再幫忙,因為姥姥已經(jīng)生氣了。姥姥就是這么可愛。可是姥姥終究是老人,每個老人都會面臨著去世,姥姥當然也不例外,就在前不久姥姥永遠離開了我們,看著姥姥那像熟睡的臉,我想起姥姥總愛對我說的那句話‘小靜啊,什么時候你有時間多陪我?guī)滋彀?’姥姥對我那么好,她的這一個小小的愿望我都沒有幫他實現(xiàn),如果在姥姥生前我能為她做一些事該多好啊。姥姥也是這樣期望吧,但是直到她老去我都沒能為她做任何事,還真是可悲呢。雖然會很,但卻彌補不了什么。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倪萍對姥姥的一片孝心,而且也讓我及時明白了:如果你想為你的親人做一些事就要抓緊時間,不要等失去機會了才在原地獨自后悔。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四
從小我也是奶奶帶大,總覺得奶奶那一輩子的人非常的淳樸,奶奶也說了很多大白話,但是卻對我應(yīng)該很深,奶奶說天亮睡不久,人老命不長。
每每奶奶早上都是很早就會起來,雖然奶奶做的飯一般,但是我卻認為是世界上最好香德菜,隨著奶奶年齡德增長,慢慢奶奶很多時候老是糊涂,飯菜有時候鹽少有時候言多的,但卻一樣時常都拿出雞蛋出來,在她認為雞蛋就是最珍貴的,很多時候自己不舍單吃留給我。小的時候有好吃的奶奶總會留給我,我問她奶奶你也吃,奶奶卻說少吃多有味,說他吃飽了。后來長大了才慢慢知道奶奶其實是舍不得吃給我吃罷了。
到了奶奶的影子了一樣。最后祝愿我家老小孩能夠長壽,而我能夠?qū)厝タ纯此?/p>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五
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看董卿的節(jié)目《朗讀者》,里面本書的作者倪萍分享了書中的一篇文章,覺得話語很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全是生活中的大白話,就是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話語。所以后面在網(wǎng)上買了這本書,一直到看完,感觸特別深。因為我也是從小跟姥姥一起生活長大的,看這本書里面的字里行間,腦袋里面會不自覺的回憶自己成長的回憶。其實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姥姥的話不是什么大道理,但是它就是從小刻在我們心里,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一直影響著我們的成長和為人處世。下面把本書的一些文章和心得拿出一些來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本書的作者是倪萍,先后主持了13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主持人、演員、作家、趙本山的夢中情人這些可能是我們對作者的第一印象,而本書的主人公,姥姥原名劉鴻卿,用作者的話說沒有上過一天學(xué),卻有一個詩意的名字,一個一輩子圍著灶臺生活的小腳女人,而也正是這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得女人影響甚至改變了倪萍的一生,現(xiàn)在也在默默影響著成千上萬個看本書的讀者。作者是這樣描述的:姥姥年輕時說的那些話,就像蘿卜、白菜一樣,不值什么錢,卻是最順口、最對胃的好東西。下到鍋里,就養(yǎng)命……。姥姥的話,滲進我的骨頭,融在我的血液中,影響著我的一生。
姥姥的冬天,這篇文章說的是姥姥老了以后身體不好,一到冬天就會咳嗽,整夜睡不好覺,咳嗽的厲害的時候,我時常都會在想姥姥會不會這個冬天就過不去了,所以每年的冬天都像姥姥的一個坎,姥姥年輕的時候沒有享受過什么福,所以到姥姥老了時候我們都拼命的孝敬姥姥,什么好吃給她買什么,什么貴給她買什么,有次我問姥姥,姥姥你這輩子最幸福的年紀是什么時候,姥姥卻告訴我是20多歲的時候,我問她,姥姥那時候你多苦啊,要吃的沒吃的,要穿的沒穿的,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有什么幸??裳?,你看你現(xiàn)在什么都不差,兒女承歡膝下多好。姥姥說“孩子,管多么富裕都沒有年輕富裕啊,年輕的時候胳膊是胳膊,腿兒是腿兒,年齡到了,富裕管個啥,眼也花了,牙也酥了,渾身都窮了,要錢有什么用”,多么睿智的姥姥,她用最平淡的話告訴年輕人,你們是現(xiàn)在是你們這輩子最富裕的時候,不要在最富裕的時候敗給現(xiàn)實。
眼要是吃不飽,人就像個傻子。印象中姥姥是最愛美的'人,在鄉(xiāng)下最窮的時候,也喜歡在院子里養(yǎng)一些月季,養(yǎng)一些牽?;?,婆婆丁,冬天下雪的時候,人都穿不暖的時候,也要給用剪刀剪一些布條給話穿上衣服,還要穿的五顏六色的,就算冬天不開花,遠看著也像話點綴的家里的院子。姥姥說:“人的肚子不怕餓,沒有稠的就喝點稀的,沒有稀的,喝水也死不了。眼睛可不能餓著,眼要是見不著好東西,慢慢心就瞎了,心瞎了,人就沒有用了。眼要是吃不飽,人就像個傻子”。姥姥用最質(zhì)樸的情感、最省錢的方式養(yǎng)育著眼睛,養(yǎng)育著美,養(yǎng)育著我們的心靈,姥姥告訴我們要多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的東西,多去見識一下我們的大千世界,見識多了,格局和眼界也就大了。
以上就分享了兩個書中姥姥最樸實的幾句話,希望可以讓有共鳴的同學(xué)可以去讀一下這本書。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六
剛見到這書名《姥姥語錄》就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很想翻翻這本書都寫了些什么,正如所想,看似并不華麗的語言,親切的敘述,卻讓字里行間無不飽含著作者與姥姥之間血濃于水的親情,以及作者對姥姥深深地懷念。書中回憶了作者與姥姥在一起生活過的快樂時光,還有作者想方設(shè)法讓年邁的姥姥留在世間所做的點點滴滴,像與每一個讀這本書的人聊天一樣,講述著關(guān)于姥姥的故事,關(guān)于姥姥那些值得一生受用的道理。
書中的姥姥和藹可親,善良而大度。她并沒有受過什么高等教育,卻把人生的事看得明明白白,透著生活的智慧;她知足常樂,不計較得失,堅信著老天的公平;她勤勞肯干,一生忙碌而充實;她善解人意,聆聽之后會用淺顯而又深奧的道理點醒你。閱讀的過程中,時刻讓人感覺暖意融融,深深愛上了這位可愛的姥姥。她好像很少會被愁事困擾,她明白,“樂就是?!?,就像她說的“吃了一輩子小虧,占了一輩子大便宜??一輩子沒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個”。
這本書教會了我們?nèi)绾螛酚^的面對生活,更是讓我們不自覺的被姥姥那顆知足、寬容、感恩的心感動。書中姥姥那些語重心長的話,那些實實在在的理也不禁讓我想到自己的姥姥,同樣是小時候經(jīng)常待在姥姥家的我,在看到倪萍對姥姥那種濃濃的愛時不由得感同身受,姥姥對外甥女的特別疼愛和外甥女對姥姥那種濃濃的依戀與感激之情我都能深切地體會到,不由得讓我更加喜歡這本書。姥姥懂得疼愛,卻不溺愛,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總結(jié)出做人的道理,教會我們要學(xué)會和別人分享快樂,要學(xué)會靠自己,要堅持,要好學(xué),不讓自己閑下來才能把日子過的更充實。
書中的水門口也令人向往,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清新樸實的地方,才孕育了淳樸善良的心靈。在這個充滿了人群與車輛的城市時代里,書中的水門口仿佛讓人看到了一抹清新的綠色。也正是因為經(jīng)歷過了自由的農(nóng)村生活也經(jīng)歷了嚴厲教導(dǎo)下的城市生活,才有了倪萍親切的笑容、率真的談吐和膽大心細的作風。她毫不隱瞞自己的喜怒哀樂,也在書中坦言在面對挫折的時候她也有一段憑借抽煙消除恐懼的墮落時光,最后還是姥姥用她那真真切切的理告訴她“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堅強的倪萍,還是做到了姥姥眼里那個無所不能的人。
質(zhì)樸無華的語言流露著真摯的情感,貼心而溫暖,我相信,每一個讀過此書的人都會被書中那些真實而打動,為那些字字在心、句句在理兒的大白話而豁然。這就是《姥姥語錄》,一本樸實地描述了日常生活的書,它沒有華麗的語言,卻那么讓人親切,它靠平凡去感動世人,用一句句貼心的老理兒去點醒世人,我相信,這位可愛的姥姥將在每一位讀者的心中永生,時刻提醒著我們“樂就是?!?。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七
書里沒有姥姥的照片,但我隱約間看得到姥姥的模樣——一個活得明白的老太太。倪萍的《日子》我沒看過,但我相信,就算她出書為了賺錢,只要是她親自寫的,就一定會受用。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百度倪萍,看到她近期的照片,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臃腫的面容上堆積著生活中的經(jīng)過風霜雨雪吹刮后的印記。倪萍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她講她的姥姥,讓我想起我的奶奶。
奶奶說的話沒有倪萍轉(zhuǎn)述姥姥語錄的精彩,但是理兒是一樣的。小時候,奶奶分圓面包,用手掰肯定是掰不勻的,奶奶總是把大的一半分給姐姐,我拿著雖然嘴不說但心里不高興(不然不能現(xiàn)在還記得,這件事在當時的我看可是件大事),奶奶給我那一半的`時候會說,“大半小半其實就差一口”。這句話已經(jīng)烙在我心里,但凡自己吃點虧的時候,就會想起這句話。奶奶通常把人懂事、謙讓類似的態(tài)度說成“心眼兒好使”,我出來上學(xué)、工作,用奶話說“見大世面”,奶都歸功于我心眼兒好使,她說“心眼兒好使的人,將來錯不了”。
印象中的奶奶總是有還不完的人情,誰對她好一點,她會記一輩子,我現(xiàn)在回去,八十多的奶奶還會念叨著我爸小時侯誰對他好了,說人家是好人,可處的人,可要記住人家,奶奶的世界里似乎都是對她有恩的人。原來,我對生活一直心存感恩的態(tài)度源自于奶奶。奶奶沒上過一天書,但是現(xiàn)在可以讀圣經(jīng),她是個有心人,好學(xué)的人,崇尚知識。聽媽說,我一出生,奶就在我枕頭底下放本。我剛聽懂話的時候奶奶總是逗我,“明長大了要上大學(xué),奶奶帶著暖瓶、臉盤送明到火車站,明跟奶奶說再見……”,每次說到這的時候我就哭,他們就笑。誰知奶奶逗我的一句玩笑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種子,我從小就知道自己要上大學(xué)。……奶奶的故事還有好多。剛給姑姑電話,讓她帶我給奶奶500塊錢,雖然知道她不缺錢,沒有花錢的地方,她的錢總是給“對她有恩的人”。
但給了她,變成她的了,她給別人更理直氣壯了,給了她,我心里能舒服一些。錢已經(jīng)不是錢,是一種感情的表達,是一種情緒的宣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親人還健在,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為自己獲得未來的一份安寧?!独牙颜Z錄》提醒我,及時愛我的親人。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八
今天閑來無事,拿起《致良知》,翻到了《陳九川語錄》,好幾天沒有讀過,今天讀起來特別認真。先生告訴九川、于中和謙之,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圣人,只因自己不能真的相信,把這個圣人給埋沒了。每個人的`心中都存在良知,縱使身為盜賊,心中也有良知。
先生這番話,我讀過之后深有感悟,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圣人,只是自己不能夠相信。我有一個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因為一件事情我們起了沖突,還相互之間動了手,我決定不再與他做朋友,就算在一起也相互不說話。我當時以為我們真的會從此以后變?yōu)槁啡?,直到有一天他生病住院,我才感覺心中很難受,原來我們之間的友情依舊在,我去醫(yī)院看他,他掙扎著從床上坐起來,我們之間沒有說話,但是我知道,我們之間的友誼又回到了從前。
于中是個很謙虛的人,也深得先生喜愛。當先生告訴于中心中住著一個圣人的時候,于中表示不敢當,先生再三告誡,于中才笑著接受。做人應(yīng)該謙虛,不能驕縱,畢竟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但是做人也不能過度謙虛,謙虛過度就是虛偽,這個度一定要掌握好。如果于中沒有把握好這個度,不停地謙讓,先生聽到后面也會厭煩,先生就會覺得于中是個虛偽的小人,不值得去結(jié)交。
九川在虔州因病臥床不起,心情很是糟糕,先生聽到之后感到虔州,告訴九川,人要懂得快活,病由心起,只有心情好了,病才會好的快,九川謹記先生教誨,在大夫的調(diào)理下,病慢慢好了。
如何才是真正的做學(xué)問,先生告訴我們,做學(xué)問不是刻意去做,而是在心中種下一棵學(xué)問的種子,根由心生,種子才會發(fā)芽。做學(xué)問一定是遵從內(nèi)心,要時刻謹記,在任何時候不要因為他人的干擾而影響自己的判斷,不要因為他人而隨意更改自己的意愿,這才是真的做學(xué)問。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九
它通過“輟耕之壟上”“大澤鄉(xiāng)起義”“據(jù)陳為王”等幾方面的典型情節(jié),展現(xiàn)了陳勝吳廣的思想性格和卓越的組織領(lǐng)導(dǎo)才能,表現(xiàn)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nóng)民起義的`偉大力量,贊揚了陳勝吳廣的反抗精神及歷史功績。
感觸一:陳勝的遠大志向。在那樣一個時代,作為一個被雇用耕地的人,他的地位多么低可想而知,可是就是這樣一種情況下,陳勝卻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發(fā)出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響徹天地的問語。他的志向不小。試問一下自己我們的志向在哪里呢?恐怕有些人還沒有志向吧!
感觸二:陳勝洞察時事的能力。他有著一雙犀利的觀察社會的眼睛,在當時路遇大雨時有較清醒地頭腦去分析,當時人們可能的悲慘結(jié)局?,F(xiàn)在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年代,可是有些人依然我行我素,看不清現(xiàn)代社會,不重視學(xué)習(xí),坐以待斃。這是行不通的。應(yīng)該趕快加入學(xué)習(xí)的行列,不管你從事哪一個行業(yè),離不開的是學(xué)習(xí),而現(xiàn)在信息更新又快,沒有信息便沒有一切機會,所以需要我們廣泛的涉獵,爭取從多種渠道去得知信息,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當今社會。
感觸三:陳勝的起義準備穩(wěn)打穩(wěn)扎、步步為營。盡管他對當時的時事所作的分析準確無誤但是當他行動起來時,他表現(xiàn)得小心翼翼,先是去占卜,當形勢都非常有利于他時他沒有馬虎大意而是進行一番更周密的安排計劃為萬無一失,他不但把寫著陳勝王的字條放在于肚子里,而且還在晚上點鬼火,裝鬼叫,讓人們不再疑慮,為起義做好輿論準備。這些都做好之后,他沒有直接去殺都尉,而是先激怒都尉,讓都尉先表現(xiàn)出兇狠再對都尉下手,+一件件事做下來人們的心已經(jīng)都歸順于他了,再做起事來豈不容易得多了,陳勝肯定研究過心理學(xué),很懂得摸透人們的內(nèi)心。當今社會有些人也有著遠大的志向,但具體實現(xiàn)起志向來就不如陳勝作的這樣天衣無縫了,他們往往不太考慮現(xiàn)實生活和自己的實際就匆匆的作起來,以至于面對他們的只有失敗。想做一件事就一定把它做好,想好,把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都作出判斷與應(yīng)對,等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時再做,相信結(jié)果就不會這么糟甚至?xí)容^喜人的。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十
看到姥姥,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爺爺!
暑假公公帶著侄女來玩了些日子,每天都是我來操辦一天三頓飯,當忙完吃完飯我洗碗筷的時候就會想起爺爺,因為自己開始顧家了,會懂得換位思考了才知道爺爺?shù)牟灰?!奶奶是地主家的女兒,從小都不干活,家里的一天三頓飯,頓頓都是爺爺做的!因為爺爺家里條件不好,所以也算是招的上門女婿,爺爺從招進奶奶家的那刻,再到有我爸和我叔,然后到我和我弟這輩,這么大一家子的'飯菜都是爺爺一天三頓換著花樣的做!而我們還會埋怨他做咸了,做淡了,做多了,做少了!因為我愛吃紅燒土豆,所以爺爺頓頓都有紅燒土豆!這也會引起我們的埋怨!因為這些埋怨,所以我從小都沒有懷著感恩的心去享受爺爺做的美食!現(xiàn)在想起來,感覺只有一家人圍在一起吃爺爺做的一大桌美食的時候,才是最幸福的時候,因為一家人在一起吃飯,那才叫家!所以我一直很懷戀爺爺做的各種好吃的!
自從自己天天想著今天吃啥,明天吃啥,中午吃啥,晚上吃啥,大熱天的留著汗,在廚房里蒸著桑拿做出來的一桌子好吃的,別人都沒動過,還覺得你做的不好吃的時候,自己有多難受!
所以說,懂得尊重別人有多重要!不停告誡自己一定要教育好女兒,媽媽并不是你的保姆,媽媽在這種大熱天里,想破了腦袋給你做的好吃的,為了讓你吃得營養(yǎng)長得身體棒棒才做的,你應(yīng)該懷著感恩的心來享受這些美食!哪怕媽媽做的不是很美味,但媽媽畢竟不是大廚師,可是媽媽也是用心來做的,一定要懂的尊重和感恩!別人都不是欠你的,也不是義務(wù)的,你要懂得這些道理!懂得感恩!同時也要懂得尊重和理解別人!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十一
倪萍的姥姥語錄是一本可以翻翻的書,看它可以借著想念自己家的老太太,可以是奶奶、姥姥甚至是婆婆和老娘,姥姥語錄就像家家老太太家長里短的事兒、理兒,陳芝麻爛谷子都可以從塵封的記憶中揪出,曬曬晾涼。
自己的姥姥也來自山東,和書中的老人一樣,講著舊禮、循著舊規(guī)、有點樸實、有點世故、有點從容,留著齊魯?shù)倪z風。也許是這個原因吧,對書中姥姥的言行尤其熟悉、親切,像是在腦海中過電影,觸發(fā)了對自己姥姥的音容笑貌和甜蜜場景的回憶。
計劃著將姥姥語錄作為臨睡前泛讀,計劃著進行泰戈爾式的品味和享受,只是,看了幾章就發(fā)覺這其實也是倪萍的語錄,萍姐的話如夠年頭的美酒,不僅甘醇,而且辛辣,搞得每一小節(jié)抒情短評都見微知著,澎湃得一如激情燃燒的歲月。
還是那個總是煽動得人心情蕩漾不已的大牌主持啊,有本事拿起筆刀繼續(xù)無聲地撥動、震顫人的心弦。我決定臨睡前還是不看了,保持淡定。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十二
其實在張校長發(fā)這條信息之前,我們的杜老師就已經(jīng)讓我們閱讀《姥姥語錄》了。
這是一本充滿愛和善的書,字里行間都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包包子,撿麥穗,聊閑話……但卻在作者的筆下生動了起來,如果沒有對姥姥那份無微不至的愛,對生活的感觸深厚,怎么會寫出那么生動,那么活躍,那么活躍;更激活了心中對愛的理解,對孝的理解,對人和生命的理解。
這本書啟發(fā)了我兩點:一是姥姥的智慧;而是作者的孝心。
姥姥那些智慧的語言和比喻令我印象極為深刻,其中,就有這么一句: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這叫別人幫你。”我一開始對后半句很奇怪,給別人盛飯,怎么能叫別人幫你呢?后來想了想,正因為是有了前一句“有一鍋米自己吃不了”,這句話才能讓人想通,姥姥的智慧真是博大啊。
作者為了能讓97歲的姥姥能有些事做,讓姥姥剝瓜子來掙錢,作者是想讓姥姥快樂地過完一輩子;為了能讓姥姥補補身體,補品從幾元一斤買到幾千一斤,為了能讓姥姥開心,作者真是費盡心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著家人還健在,只要讓長輩感到滿足,幸福,這即是孝了。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十三
放假在家,買了一本倪萍寫的書《姥姥的語錄》來拜讀,讀出了一份辛酸,讀出了一點味道,更讀出了一份想念。于是想在空閑的時間寫點東西,就算是對疼愛自己的姥姥姥爺?shù)囊环萸迕鞴?jié)的心靈對話吧!
清明,一個值得讓人辛酸的日子,一個值得讓人懷念的日子,一個值得讓人沉思的日子。4月4日,早早起來,開車來到了老家,把姥姥姥爺喜歡吃的用的東西準備齊全,帶上兒子來到了姥姥姥爺?shù)膲災(zāi)骨?。一年了有太多的話想對二老說,有太多的嗑想對二老嘮,此時的腦子里象過電影一樣充盈著美好的回憶:春天,姥姥和姥爺合作,在地里為春耕而忙碌的身影瞬間浮現(xiàn)在眼前,姥爺專業(yè)的駕駛著牲口,一口行話讓牲口變得溫順而聽使喚。姥姥則在一旁點豆子和種子,撒的勻稱而專業(yè),他們二老合作的默契而愉快。累了姥爺就會在地邊休息片刻,吧嗒吧嗒抽帶煙。姥姥則坐在一旁開始用頭上的草帽扇著扇著;夏天,姥姥總喜歡拿著一把芭蕉扇坐在家中宅院的臺階上扇呀扇,給我們扇走玩耍后流出的汗水,給我們扇走叮咬我們的蚊蟲,更給我們帶來扇動中一種享受的快樂;秋天,地里總會有姥姥姥爺忙碌的身影,拔草、摘豆子、掰棒子都是我們所不能及的。
姥爺每次從地里回到家,總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驚喜,幾個紅紅的小果子從籃子里拿出,分給我們孩子吃,看著我們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姥爺就會高興的合不攏嘴,這時候姥姥把早已經(jīng)準備好的.糖水遞到姥爺?shù)氖掷?,姥爺就會細細的咀嚼起來,那份勞動后的滿足感欣然掛在臉上。姥爺牙口不好,總喜歡到墻頭外的香椿樹上摘一些葉子,用開水一沖放上少許鹽,就開始就飯吃起來。小的時候我不太懂姥爺為什么要這樣做,逐漸長大的我越發(fā)懂得,這就是姥爺樸實本色的生活;冬天,老爺和姥姥成了閑人,坐在燒熱的炕上跟我們講自己親身跟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的故事,跟我們玩牛牌,一起去推碾子,給我們做年糕,做驢打滾吃。炸丸子,炸白薯魚……一想起這些,心底就更多了一份對姥姥姥爺?shù)南肽睢?/p>
“清明”意味著逝去。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東西會逝去,比如:親人、朋友、健康、金錢等等。但有一樣,在有生之年會永遠伴隨你,那就是在人生的旅途中,對你熟知的人對你熟悉的物心中油然而生的一種情感。它包含清明的傷感,逝去的思念,離開的想念,傷病的惦念……愿在夢中和天堂里的他們敘舊……想在每天和天堂外的他們心語……你們二老樸實無華的做人本色會在孫女的記憶深處永遠保留!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十四
高考前一星期,我回家見到姥姥,她老人家拉著我的手,讓我送她回家,我答應(yīng)她,等下星期高考完帶她回家。
考完到家,我問,姥姥回家了?我媽立刻就淚崩了,我的眼淚也流個不停,沒表情,沒意識,木木的聽我媽把姥姥去世下葬的經(jīng)過講了一遍,老媽滿滿的自責和懊悔,畢竟姥姥是在我家住著發(fā)的急病……怕影響我高考就沒告訴我。有時我也慶幸沒能送姥姥走最后一程,沒能見到她躺下的樣子,我的腦海里才留住了姥姥一貫的倔強老太太模樣。
隨著時光的流逝,老人去了,孩子們大了,大炕拆了…可不變的是對姥姥家的那種情感,那種印在骨子里的幸福感!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十五
逐行逐句讀完《姥姥語錄》,時而欣慰,時而溫暖,時而鼓掌叫好,時而傷心落淚……倒不是作者倪萍的文學(xué)造詣有多高,就是她這般平鋪直敘的大白話,更襯出了99歲的姥姥一輩子真實淳樸的人生哲學(xué),發(fā)人深省。
這是來自著名主持人、演員倪萍心底的一則則姥姥與外孫女之間愛的故事,令人為之動容,清澈質(zhì)樸、真摯感人的文字,溫暖人心。倪萍帶領(lǐng)讀者走進她99歲姥姥的平凡生活,追憶作者與姥姥一起走過的有淚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細述這位純樸、善良的山東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樂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卻讓人終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這本書讀后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是倪萍的孝心,二是姥姥的智慧。
倪萍為了讓97歲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就想了一個點子:說歐洲某國家收購瓜子仁,要求必須是手剝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須是完整的,15元一斤,問姥姥愿不愿意在家里剝瓜子,姥姥很是愿意,于是就開始剝瓜子。那時起倪萍就按瓜子重量給姥姥發(fā)工資,并動員全家偷偷吃掉這將“出口歐洲”的瓜子仁,甚至有朋友來臨走也要讓朋友帶上些。姥姥因此有了事做,自己也覺得自己還有用,還掙了錢。這件事可見倪萍是費盡心思讓老人在世的日子快快樂樂。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恪!?/p>
“遺憾就是專門留下的,要不就沒這倆字了。”
“快樂比別嫌它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一天老想著一百個快樂,你這一輩子能碰上幾個一百個快樂?”
“享多大的福就得遭多大的罪,罪遭夠數(shù)了,福又回來了。”
“愛越分越多,愛是個銀行,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p>
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透著豁達,透著大度,透著善良,透著哲理,透著一個大寫的人的人格魅力!
姥姥是真正用智慧點亮人生的人!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十六
上周的時候去六樓的圖書館借了一本《姥姥語錄》來看,倪萍寫的,走的時候借書的師傅說,這是什么書啊,我說是倪萍寫的《姥姥語錄》,師傅說,哦,倪萍還是挺有才的,我說:是啊,所以她寫的書才想看看。
我拿著書嗒嗒嗒的就下樓了。
坐在班級里翻來這一本姥姥語錄,仔細的看著,倪萍的姥姥很長壽的,雖然老人家沒有活過一個世紀,但是九十多歲的高齡也是對生命的至高崇尚,姥姥雖然不識字,但是做人處事的道理,確實比我們吃過米還多,姥姥說:靠山山倒,靠人人老。
靠來靠去你就發(fā)現(xiàn)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
對這一句話我深有感悟。
可能在我年紀尚輕的時候不會太理解這一句而現(xiàn)在參加工作了才知道的,你就是你自己的全世界。
小的時候我們沒有任何能力也不能體現(xiàn)我們的任何人生價值,父母是我們最大的靠山,有人欺負了我找我爸去,沒錢了找我爸去,想吃什么了,媽媽給做。
那個時候,父母儼然是我們一座最大的靠山,山上郁郁蔥蔥,我們想要的什么都會有。
如今,年過20了,父母的背也一點一點的變彎了,這座郁郁蔥蔥的山已經(jīng)不像是當年的那一個青翠欲滴的山了。
就如姥姥說的那樣,靠人人老,父母正在像年老邁進,我們的人生卻剛剛開始,我們有年輕的資本和結(jié)實的臂膀,這一次,我們就成了父母的山!這一次,我們要靠自己,參加了工作終是可以體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了。
以后我們就是自己的靠山,父母的靠山。
陳九川語錄讀后感篇十七
《姥姥語錄》敘述的事情樸實,簡單,溫暖。卻又讓人如此敬佩,敬佩于一個大字不識的老太太,用淳樸博大的胸懷,將許多“文化人”也看不清,理不明的事情,處理的那么透徹,那么在理。一時找不出什么樣的詞匯來形容這個老太太,就是能感覺到,她是多么了不起的姥姥!一個活到99歲的老太太呀!
我羨慕倪萍有這樣一個姥姥,但是,倪萍又何嘗不是因為自己的偉大,才有了幾十年那么多輝煌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依然善良,依然努力,依然不忘初心。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447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