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進行教學步驟安排和教學資源整合的工具,幫助教師有條理地進行教學活動。教案的編寫應(yīng)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閱讀范文,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案的結(jié)構(gòu)和要點,提升自己的教案編寫能力。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一
《竹鄉(xiāng)之歌》是北師大版小學第二冊新增的一首兒歌,編排在第十四單元《丁丁冬冬學識字》中,為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集中學習帶有竹字頭的字詞,以多樣識字、趣味識字和自主識字為目的,我對本課的教學進行了精心教學設(shè)計,有了不少收獲。
本課的詞語教學,對于“籬笆、彩筆、風箏、笛聲、竹筒、籮筐”這幾個詞,學生有的非常熟悉,但有的一知半解,為此我運用了猜詞游戲,在說詞中學生要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閱讀體驗,體現(xiàn)了大語文的新理念,其他同學要邊聽邊猜,還要想想自己可以怎么補充,培養(yǎng)了認真聽講且邊聽邊想的好習慣;觀賞相應(yīng)的圖片,圖形與文字有機結(jié)合,在這個游戲中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口、眼、耳、腦等各種器官,而且把識字教學與生活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與圖片資料相聯(lián)系,與學生的語言積累相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大語文的學習觀。學生的多樣識字。俗話說,教無定法,學亦無定法。學生的識字應(yīng)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自由識字和自主識字,只要你喜歡,用什么方法都無所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比一比、說一說,各種方法齊上陣,同一個字不同的角度,學得不亦樂乎,而且學得實在。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二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自主識字,讀準“乳、哺、滌、贊”鄧子的字音,自覺地積累“風采、氣概、哺育、源泉、依戀、蕩滌、磅礴”等詞語。
2、能帶著贊美、自豪的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結(jié)合有關(guān)資料理解“你從雪山走來”、“你向東海奔去”、“你從遠古走來”、“你向未來奔去”等詩句的含義。
3、能體會詩歌表達的中華兒女對偉大祖國的真摯、自豪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能帶著贊美、自豪的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你從雪山走來”、“你向東海奔去”、“你從遠古走來”、“你向未來奔去”等詩句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預(yù)習課文、收集資料。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聊長江,激發(fā)情趣。
1同學們,古老的中國有兩條河,那就是長江和黃河,長江與黃河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正是有了長江和黃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禮貌史,正是有了長江和黃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機盎然。這天,我們先來領(lǐng)略一下中華第一條大河“長江”的風采。(指幻燈片說:這就是長江)。
2板書“長江”,你對長江有哪些了解,我們來交流一下。(用一句話來介紹長江某一方面的資料)。
3長江,它九曲回腸、奔流不息;它氣勢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燦爛禮貌;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贊美了它啊!這天,老師這兒就有一首贊美長江的詩歌,我們來學習一下。(板書:之歌)。
4你明白這首歌嗎你明白有關(guān)這首歌的什么。
這首歌的歌詞豪放,歌聲雄渾,唱出了長江的宏偉、壯觀,也唱出了對長江的熱愛、依戀。想不想欣賞一番(慢慢把音量放小,隨著話語的結(jié)束伴奏旋律逐漸消失)。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邊了解歌詞邊來欣賞這豪邁奔放的歌曲。(播放女高音獨唱《長江之歌》)。
2聽了這首歌,看了有關(guān)長江的這么多介紹,你不禁產(chǎn)生了怎樣的想法、感受交流中相機引導:為長江而自豪,長江真不愧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們一齊來把課題讀好。
3作者想贊美長江什么呢這天我們就來好好liuxue86.讀讀、品品,用你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用你的心靈去感受,只要你用心朗讀體會,必須有滿滿的收獲。
三、檢查交流。
1首先,你要讀好這些字的字音。(出示幻燈片)。
2你感受到了作者想贊美長江什么(自由交流總結(jié):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板書:
無窮的源泉。
母親的情懷。
3你還發(fā)現(xiàn)作者贊美了幾次因此我們能夠把課文分成幾大部分。
4鼓勵大家正確、流利、感情朗讀,女生讀第一部分,男生讀第二部分。
四、帶著問題學習探究。
1剛才大家讀了課文,讀得不錯,我們讀書就是就應(yīng)這樣,仔仔細細地讀,認認真真地讀,帶著感情來讀。在文中作者說——(引讀)。
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2自由讀。說說讀了這句詩想了解什么。
(一)精讀第一節(jié)。
(1)自由讀,四人小組討論: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
(2)指導朗讀:先柔和,后有氣概。
(3)默讀第1節(jié),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有母親的情懷。
(4)指導朗讀:深情。
(5)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要讀出“贊美”“依戀”的感情。
(6)齊讀第1節(jié)。指導背誦第1節(jié)。
(二)精讀第二節(jié)。
(1)默讀第二節(jié)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它有母親的情懷。
(2)指導朗讀第一句:體會長江的宏偉氣勢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3)指導朗讀。
(4)師引讀:所以,“我們——贊美長江……”
(5)指導朗讀第2節(jié)。
(6)指導背誦第2節(jié)。
五、練習朗讀全詩。
1、同學們,作者從空間和時間上歌頌了長江,學完了這首詩,你們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長江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長江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去贊美長江,表達出我們對這位偉大母親的依戀之情。
引讀:
你從——。
你向——。
你用——。
你用——。
3、朗讀交流,讀出贊美、自豪的情感。
六、總結(jié)背誦。
1全詩飽蘸贊美之情,謳歌了長江的外在特點和豐富內(nèi)涵,引發(fā)我們無窮的遐思,震撼著我們的靈魂,陶冶了我們的情操。讓我們飽含深情地背誦《長江之歌》。
2作業(yè):練習寫詩句:
你從——。
你向——。
你用——。
你用——。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三
教學要求;1、指導學生把課文中的每一個字讀正確,每一句話讀連貫,并注意音量的變化。2、學會5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次備課。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贊美長江的詩歌。出示地圖,指出長江的位置和所流經(jīng)的地方。2、我們對長江有什么了解呢?3、放錄音:《長江之歌》歌詞豪放,歌聲雄渾,我們一起來欣賞。二、初讀指導。1、檢查自學效果。(1)出示詞語:乳汁哺育挽起蕩滌塵埃灌溉奔去各奔東西(2)指名逐詞讀,2、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三、理清課文重點第一節(jié)第一層,從空間角度表現(xiàn)長江氣概;第二節(jié)第一層,從時間角度表現(xiàn)長江氣概;第一節(jié)第二層,謳歌自古以來長江的功績;第二節(jié)第二層,謳歌在新的時代長江的功績。四、指導寫字。讓學生介紹自己收集的.相關(guān)資料請同學們自由說說看。學生自學生字詞。(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2)描紅田字格中的生字。(3)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豐采依戀蕩滌塵埃磅礴灌溉各自輕聲試讀課文。分節(jié)指名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四人小組自由讀課文,討論:哪些地方讀懂了?互相交流。學生通過朗讀理清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四
教材簡析:
《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中的主題歌詞,這首歌詞,從地理、人文兩個方面歌頌了長江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有感情的朗誦詩歌、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是本文學習的重點,長江為什么被稱為“母親河”是理解的難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欣賞并跟唱。
2.自學生字詞語,積累美詞佳句。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了解長江為什么被稱為“母親河”。
4.進一步查閱資料,全面了解長江。
5.領(lǐng)悟詩歌對應(yīng)的表達方法。
關(guān)鍵處處理:
1.搜集關(guān)于長江的資料,加強對長江的了解。
2.用直觀的課件、音樂將學生帶入情景,增強對母親河的熱愛。
教學準備:
教師:vcd、風光片《長江》、錄音機、磁帶、中國地形圖、有關(guān)長江的資料等。
學生:查閱有關(guān)長江的資料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導學生翻閱本單元教材,導課。
這個單元我們就來學習描寫介紹“母親河”的文章。請同學們?yōu)g覽本單元內(nèi)容,看看都有哪些課文,分別寫得是什么內(nèi)容。
二、播放電視風光片《長江》片斷,教師適時給以介紹,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熱情。
播放完,出示中國地形圖,師生共同介紹長江,對長江有一個全面的完整的認識。
多年之前,有一部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其中的主題歌《長江之歌》深受人們的喜愛。播放《長江之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詞。
三、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放聲朗讀幾遍課文,結(jié)合預(yù)習,了解大意。
四、指讀課文,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分男女生、同位朗讀,全班齊讀。
五、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給以指導。
六、再讀詩歌,體會課文的表達形式。
1.再讀詩歌,看一看課文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2.先小組合作討論,再全班交流,結(jié)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體會到兩段歌詞相互照應(yīng)的表達方法。
七、再讀課文,填寫“我的視角”。
1.引導學生閱讀“丁丁”“冬冬”的視角,你的視角呢?再讀課文,填寫“我的視角”。
2.先小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八、有感情的朗誦,背誦課文。
1.用自己體會到的感情,大聲朗誦,試著背誦。
2.指名背誦。
九、欣賞并跟唱《長江之歌》。教師放錄音,學生欣賞并跟唱。
十、質(zhì)疑問難。
十一、探究:為什么把“長江”比喻成“母親”?
十二、課時小結(jié)。
板書設(shè)計:
長江之歌。
雪山走來東海奔去乳汁哺育臂膀挽起無窮的源泉。
遠古走來未來奔去清流灌溉力量推動母親的胸懷。
作業(yè)設(shè)計:
1.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2.積累優(yōu)美詞句。
3.《課堂同步學習與探究》4.預(yù)習下一篇課文。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五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理解、想像能力;能仿寫。
3、體會詩歌所描寫的意境,了解那些雖然普通,但是默默為人類奉獻關(guān)愛和歡樂的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明確任務(wù)。
二、目標定向。
1.有感情地流利的背誦課文。
2.大葉楊會唱歌嗎?他會唱什么?他還會給誰唱,唱什么呢?
3.仿照第二小節(jié)寫一段小詩。
三.交流,朗讀體會詩歌意境,深入理解詩歌內(nèi)容和感情。
2.學習第一節(jié)。
(1)同學們捧起書本,認真地朗讀第一小節(jié),說說你們知道了什么?把你們的感受講給我們聽聽。開始吧!
生1:我知道了楊樹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唱歌。
生2:我知道了楊樹是嘩啦啦地唱歌。
生3:我感受到了楊樹唱歌時心情很歡快。
(2)生朗讀、評價:最后一句應(yīng)該讀得小聲些,因為楊樹在悄悄地唱歌。如果你現(xiàn)在就是一棵快樂的白楊樹,試著讀一讀第一段,可以加上動作,讀出歡快的感覺。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讀得很不錯。
過渡:白楊樹刮風時,唱得歡快;下雨時,唱得響亮;沒有風雨時,他們也在唱,唱給誰聽呢?我們快來讀一讀吧。
3.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二.三節(jié)。
(1)、學生自由朗讀。說說你弄明白了什么問題?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1:我弄明白了原來大葉楊把歌唱給老爺爺、老奶奶、小朋友聽。
生2:我想知道大葉楊唱的是什么?
(2)對,葉楊成天嘩啦啦地歌唱,它會對小寶寶、老奶奶、老爺爺唱些什么呢?
(3)你們真會編歌詞。你們想想楊樹還會在什么地方把歌唱給誰聽呢?模仿第二節(jié)說幾句。
生1:唱給可愛的小朋友,伴他讀書真快樂!
生2:唱給辛苦的清潔工,伴他勞動真輕松。
生3:唱給我們的老師,祝她幸福又美麗!
(4)你們想象真豐富,大葉楊給人們帶來了這么多的快樂,大葉楊也一定很快樂,你覺得應(yīng)該怎么讀?(應(yīng)該讀出對大葉楊的感謝之情。)。
(5)小組朗讀比賽、生評價。
(7)誰帶著自己的感受把第三節(jié)讀給我們聽。
生讀,質(zhì)疑:大葉楊怎么也會拉手?怎么也會鼓掌?為什么要鼓掌感謝金色的太陽?生互相幫助解決問題。
(8)大葉楊越長越大,春天來了,枝繁葉茂,枝連著枝,葉連著葉,就像我們手拉著手,春風吹來,大葉楊在春風中發(fā)出嘩啦啦的聲音,原來是鼓掌感謝金色的太陽,是太陽讓大地有了四季的變化,使大葉楊春天發(fā)芽長葉,秋天落葉。
(9)再次朗讀體會:感謝大葉楊為我們送來了一片涼爽。
(10)多美的一首詩歌呀,要是想永遠把他留在記憶里,你應(yīng)該怎么做?對,把他背下來,開始吧!
(11)檢查背誦。
四.拓展訓練。
(2)像大葉楊這樣的樹還有很多很多,你還知道哪些樹朋友?
(4)你們真懂事,那課后大家一定要行動起來,為我們的家園增添一份綠!
五.總結(jié)。
多么歡快呀,大葉楊長在藍藍的天底下,扎根在綠色的大地上。
它默默地為人類奉獻著關(guān)愛與歡樂,就讓我們一起來保護這些高大挺拔的樹木吧,愿我們能精心地呵護身邊的每一棵小樹,共同保護我們?nèi)祟愖蠲篮玫募覉@。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六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理解詩歌的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二、教材說明:
這首詩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主題歌歌詞。作者以雄渾的氣勢,贊頌了長江的宏偉、壯觀,以真切的情感表達了對長江的熱愛、依戀之情。全詩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節(jié),寫長江的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節(jié),寫長江的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反復吟誦,聯(lián)系上下文細細玩味,尤其是領(lǐng)悟文中兩次出現(xiàn)的詩句“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的深刻含義。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贊美長江的詩歌。(板書:長江之歌)。
《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的主題歌歌詞。
2、出示地圖,指出長江的位置和所流經(jīng)的地方。
3、你們對長江有什么了解呢?請同學們自由說說看。
4、放錄音:《長江之歌》歌詞豪放,歌聲雄渾,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描紅田字格中的生字。
(3)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豐采依戀蕩滌塵埃磅礴灌溉。
2、檢查處學效果。
(1)出示詞語:
乳汁哺育挽起蕩滌塵埃灌溉奔去各奔東西。
(2)指名逐詞讀,指點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區(qū)分加點字讀音的異同。
(3)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豐采:美好的儀表舉止。
依戀:留戀,舍不得離開。
蕩滌:洗滌。
塵埃:塵土。
磅礴:氣勢盛大。
灌溉:把水輸送到田里。
3、各自輕聲試讀課文。
4、分節(jié)指名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5、四人小組自由讀課文,討論:哪些地方讀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
乳汁哺挽滌埃灌溉。
2、指導寫字:
乳:左右基本等寬。
汁、哺、挽、滌、埃:左窄右寬。
灌、溉:左窄右寬,因筆畫較多,寫時要緊湊一些。
3、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指名朗讀課文。
三、精讀訓練。
1、觀看系列片《話說長江》片斷,聽《長江之歌》。
《話說長江》這部系列片讓我們感受到了長江那宏偉、壯觀的氣勢,作者說——。
2、出示:
我們贊美長江,
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
你人母親的情懷。
引讀。
3、自由讀。說說讀了這句詩想了解什么。
4、交流:(1)為什么說長江是無窮的源泉?
(2)“情懷”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長江有母親的情懷?
5、精讀第1節(jié):
(1)自由讀,四人小組討論: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從雪山走來,
春潮是你的豐采;
你向東海奔去,
驚濤是你的氣概。
(“雪山”在祖國的最西部,“東?!痹谧鎳淖顤|部,長江能從祖國的最西部走來,向祖國的最東部奔去,說明她源泉是無窮的。)。
指導朗讀:這兩個分句我們該怎樣讀?哪些詞提示了你?
(第一個分句要讀得柔和一些,因為長江是“走來”,第二個分句讀時要讓人感覺有氣概,因為長江是“奔去”。)。
(3)默讀第1節(jié),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有母親的情懷?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兒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兒女”:只有母親才會哺育兒女,在這里把長江看作了母親,而且長江哺育的是各族兒女,可見這位母親的胸懷是多么的寬闊。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保哼@里又把長江擬人化了,長江很長,它就像母親伸長那健美的臂膀,從西至東,把祖國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讓它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永不分離。)。
指導學生看地圖,并聯(lián)系實際想象體會“哺育、挽起”的意義。
指導朗讀:這一句我們要讀得很深情。
(5)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要讀出“贊美”“依戀”的感情。
(6)齊讀第1節(jié)。指導背誦第1節(jié)。
6、精讀第2節(jié)。
(1)聽錄音,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它有母親的情懷?
(2)交流: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
(“遠古”是指很遙遠的古代,長江從遠古走來,向未來奔去,時間跨度很大,長江永遠不會停息,所以說它是無窮的源泉。)。
指導朗讀第一句:“走”、“奔”句與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對比讀,體會長江的宏偉氣勢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國土”:祖國的領(lǐng)土那么大,長江能將它們一起灌溉,所以說它是“無窮的源泉”。
“推動新的時代”:長江能推動時代的發(fā)展,力量是無窮的。)。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具有母親的情懷?
(“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母愛是純潔的、神圣的,長江像母親一樣滋潤著祖國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母親的力量是巨大的,長江就像母親一樣,對新時代的發(fā)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師引讀:所以,“我們——贊美長江……”
(4)指導朗讀第2節(jié)。
(5)指導背誦第2節(jié)。
四、練習朗讀全詩。
1、同學們,作者從空間和時間上歌頌了長江,學完了這首詩,你們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長江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長江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去贊美長江,表達出我們對這位偉大母親的依戀之情。
3、練習朗讀。
五、學唱歌曲。
六、作業(yè)設(shè)計:
改病句。
1、媽媽買了許多食品、蘋果、梨子和水果。
2、體育用品商店擺滿足球、排球、籃球、地球儀等許多體育器具。
3、愛迪生經(jīng)過努力,發(fā)現(xiàn)了電燈。
4、革命烈士十分頑固,誓死不說出黨的秘密。
5、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前輩的革命事業(yè)。
七、板書設(shè)計:
長江之歌。
豪邁。
雄壯。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七
教學目標:
背誦課文,了解傣家人的生活。
積累一個常用的偏旁,通過帶竹字頭的字體會漢字表意的特點。
教學重點:
認字11個,寫字7個。
教學難點:
練習運用學過的偏旁推知字義,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揣摩字形的習慣。
教具準備:
卡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一、復習導入。
2、開火車讀卡片。
3、說說這些字為什么帶草字頭和木字旁。
二、新授。
2、自學第一部分內(nèi)容。
(1)圈出自己暫時不會讀的字或不理解的詞。
(2)在小組里互相學習不認識的字。
(3)板書全文:紅色的字為什么都帶有竹字頭?這些字表示的意思和竹子有關(guān)嗎?
(4)記一記笛。
3、檢查反饋。
4、學習第二部分內(nèi)容比一比,組成詞語。
(1)學生自已讀一讀。
(2)觀察每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小組內(nèi)交流。
(4)說說它們的偏旁為什么不同。
(5)你用這些字還能組其它的詞嗎?
5、生字書寫。
(1)觀察生字是由竹字頭和哪些字組成的。
(2)討論筆畫筆順,觀察竹字頭的寫法。重點指導笛。
學生獨立寫。
1、學生各自拼讀音節(jié)。
2、填空,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三、展示。
把你在生活中抵到的帶有草字頭和木字旁的字介紹給大家認識。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八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著我內(nèi)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香港。
我好比鳳闕階前守夜的黃豹,
母親呀,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
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
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
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yīng)。
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臺灣。
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
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
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zhàn)。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這是聞一多1925年3月在美國紐約留學期間創(chuàng)作的一組組詩。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將這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懷抱的七個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訴他們被迫離開母親的襁褓,受盡異族欺凌,渴望重回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
寫作這組詩篇的時候,正值聞一多在美國紐約藝術(shù)學院留學期間。在美國已經(jīng)生活了將近三年的他,多次親身體會到種族歧視的屈辱,他所看到和聽到的一切都激發(fā)起他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加上三年背井離鄉(xiāng)的經(jīng)歷,使他更對祖國和家鄉(xiāng)產(chǎn)生了深深的'眷戀,也使他更加深了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和熱愛。因此,在這段時間里,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愛國主義詩篇,一方面懷念和贊美祖國,一方面抒發(fā)對帝國主義列強的詛咒。這組《七子之歌》就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了,寫完《七子之歌》的第二天,聞一多就在寫給好友梁實秋的信中將之稱為“國家主義的呼聲”。
之后不到兩個月,也就是1925年5月,聞一多踏上了歸國的旅程。他提前結(jié)束學業(yè),就是為了早日投身到報效祖國的行列當中。6月1日,他乘坐的輪船停靠在上海碼頭,聞一多踏上了祖國的土地。然而,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兩天前這里剛剛發(fā)生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上海的馬路上仍然血跡斑斑。一個滿懷熱情回國實現(xiàn)理想的青年就這樣被巨大的失望乃至絕望所籠罩。7月4日,《現(xiàn)代評論》雜志上發(fā)表了聞一多回國后的第一組愛國詩作,其中,就有這組《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發(fā)表的時節(jié),正值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的高潮期。因此,一問世立刻就引起了強烈共鳴。詩人自己未曾預(yù)見的是,《七子之歌·澳門》在70多年后的今天也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還被譜成歌曲,作為年12月20日迎接澳門終于回歸祖國懷抱的主題歌廣為傳唱。
【alsace-lorraine】通譯為洛林地區(qū),位于法國東部浮士山腳下,普法戰(zhàn)爭中割讓給德國,凡爾塞和約后歸還。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九
教學要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傣家人的生活。在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傣家人的生活,體會他們對竹,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激發(fā)興趣。
二、復習舊知(利用“闖關(guān)”游戲,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的生字詞。)。
三、讀中悟,悟中讀。
1.學習第一句。
(1)導語:同學們,來到美麗的竹鄉(xiāng),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各種各樣的竹樓。
(2)媒體播放竹樓的圖片。
(3)當學生陶醉其中時,讓學生在感情地朗讀這一句話。
2.學習第三句。
(1)導語:傣家人不僅住在美麗的竹樓里,而且他們吃的飯也是用竹子煮出來的。
(2)你們吃過竹筒飯嗎?好吃嗎?
(3)播放各種各樣的竹筒飯,人們享用竹筒飯時的模樣。
(4)指名讀這一句話。
(5)播放悠揚的竹笛聲,讓學生和著笛聲有滋有味地進行朗讀,同時也把傣家人的幸福生活記在心中。
3.學習第二句話。
(1)出示第二句話。讀“風箏”、“籮筐”這兩個詞,知道這兩種東西都是用竹子做成的。
(2)在美麗的竹樓上,媽媽正在畫風箏,她畫出了什么樣的風箏呢?
(3)媽媽畫出的風箏多漂亮?。∥覀儊砜淇鋴寢尠?!
(4)爸爸也沒閑著,他正在編籮筐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他制作的籮筐吧。
(5)播放各種各樣的籮筐,感受傣家的手之巧。
(6)讀第二句話。
4.學習第四句話。
(1)教師導語:傣家人從小生活在竹鄉(xiāng)中,他們的生活離不開竹子。
(2)播放傣家娃娃坐在竹簍中的情景及其生活情況,教師旁白。
(3)指導讀:傣家兒女最愛竹”這句話。
(4)教師導語:傣家兒女最愛竹,他們還用自己的巧手,將竹子制作成許多富有特色的竹制品,讓家鄉(xiāng)的竹子和竹制品走出家鄉(xiāng)。
(5)播放琳瑯滿目的竹制品。
(6)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句話。
5.教師總結(jié)。
6.指導背誦。
四、寫字。
1.學生觀察“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示范書寫。
3.學生練習。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十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自主識字,讀準“乳、哺、滌、贊”鄧子的字音,自覺地積累“風采、氣概、哺育、源泉、依戀、蕩滌、磅礴”等詞語。
2、能帶著贊美、自豪的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結(jié)合有關(guān)資料理解“你從雪山走來”、“你向東海奔去”、“你從遠古走來”、“你向未來奔去”等詩句的含義。
3、能體會詩歌表達的中華兒女對偉大祖國的真摯、自豪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能帶著贊美、自豪的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你從雪山走來”、“你向東海奔去”、“你從遠古走來”、“你向未來奔去”等詩句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預(yù)習課文、收集資料。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聊長江,激發(fā)情趣。
1同學們,古老的中國有兩條河,那就是長江和黃河,長江與黃河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正是有了長江和黃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長江和黃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機盎然。今天,我們先來領(lǐng)略一下中華第一條大河“長江”的風采。(指幻燈片說:這就是長江)。
2板書“長江”,你對長江有哪些了解,我們來交流一下。(用一句話來介紹長江某一方面的內(nèi)容)。
3長江,它九曲回腸、奔流不息;它氣勢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燦爛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贊美了它啊!今天,老師這兒就有一首贊美長江的詩歌,我們來學習一下。(板書:之歌)。
4你知道這首歌嗎?你知道有關(guān)這首歌的什么?
這首歌的歌詞豪放,歌聲雄渾,唱出了長江的宏偉、壯觀,也唱出了對長江的熱愛、依戀。想不想欣賞一番?(慢慢把音量放小,隨著話語的`結(jié)束伴奏旋律逐漸消失)。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邊了解歌詞邊來欣賞這豪邁奔放的歌曲。(播放女高音獨唱《長江之歌》)。
2聽了這首歌,看了有關(guān)長江的這么多介紹,你不禁產(chǎn)生了怎樣的想法、感受?交流中相機引導:為長江而自豪,長江真不愧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們一起來把課題讀好。
3作者想贊美長江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讀讀、品品,用你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用你的心靈去感受,只要你用心朗讀體會,一定有滿滿的收獲。
三、檢查交流。
1首先,你要讀好這些字的字音。(出示幻燈片)。
2你感受到了作者想贊美長江什么?(自由交流總結(jié):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板書:
無窮的源泉。
母親的情懷。
3你還發(fā)現(xiàn)作者贊美了幾次?因此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幾大部分?
4鼓勵大家正確、流利、感情朗讀,女生讀第一部分,男生讀第二部分。
四、帶著問題學習探究。
1剛才大家讀了課文,讀得不錯,我們讀書就是應(yīng)該這樣,仔仔細細地讀,認認真真地讀,帶著感情來讀。在文中作者說——(引讀)。
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2自由讀。說說讀了這句詩想了解什么。
(一)精讀第一節(jié)。
(1)自由讀,四人小組討論: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
(2)指導朗讀:先柔和,后有氣概。
(3)默讀第1節(jié),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有母親的情懷?
(4)指導朗讀:深情。
(5)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要讀出“贊美”“依戀”的感情。
(6)齊讀第1節(jié)。指導背誦第1節(jié)。
(二)精讀第二節(jié)。
(1)默讀第二節(jié)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它有母親的情懷?
(2)指導朗讀第一句:體會長江的宏偉氣勢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3)指導朗讀。
(4)師引讀:所以,“我們——贊美長江……”
(5)指導朗讀第2節(jié)。
(6)指導背誦第2節(jié)。
五、練習朗讀全詩。
1、同學們,作者從空間和時間上歌頌了長江,學完了這首詩,你們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長江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長江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去贊美長江,表達出我們對這位偉大母親的依戀之情。
引讀:你從——。
你向——。
你用——。
你用——。
3、朗讀交流,讀出贊美、自豪的情感。
六、總結(jié)背誦。
1全詩飽蘸贊美之情,謳歌了長江的外在特點和豐富內(nèi)涵,引發(fā)我們無窮的遐思,震撼著我們的靈魂,陶冶了我們的情操。讓我們飽含深情地背誦《長江之歌》。
2作業(yè):練習寫詩句:
你從——。
你向——。
你用——。
你用——。
背誦《長江之歌》。
廣泛閱讀,了解長江的變化,為我們的母親河——長江描繪未來的宏偉藍圖。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感情的背誦課文。
4、了解傣家人的生活。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
2、有感情背誦課文。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2、前面我們旅游過風光秀麗的水鄉(xiāng),欣賞過風景迷人的小山村,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云南西雙版納美麗的竹鄉(xiāng)---傣族,去聆聽竹鄉(xiāng)之歌。(板書課題)。
二、復習舊知。
1、挑戰(zhàn)第一關(guān):(挑戰(zhàn)詞語寶寶)。
2、挑戰(zhàn)第二關(guān):(挑戰(zhàn)字寶寶)。
3、挑戰(zhàn)第三關(guān),(挑戰(zhàn)聰明寶寶)。
配圖欣賞籬笆、籮筐、竹筒飯。
4、挑戰(zhàn)第四關(guān):(挑戰(zhàn)無敵手)。
三,讀中悟,悟中讀。
1、聰明的孩子人人愛自信的孩子人人夸,你們是一群極聰明有自信的孩子,很快就闖了關(guān)口。我們乘上飛機。轉(zhuǎn)眼就來到了美麗的西雙版納,映入眼簾的是已經(jīng)有1400多年的竹樓,(播放課件,欣賞圖片)。
2、誰能從文中找出我家居住的位置的詩句呢?
3、孩子閉上眼,此刻我們就站在竹樓里,聞著竹香,聽著遠方傳來傣家姑娘清脆的歌聲,我們仿佛來到了仙境,這如詩如畫的美景讓我們陶醉,此時,作為傣族人是多么的高興呀,多么的自豪,來耗子們,讓我們帶著高興自豪的預(yù)期來讀一讀這兩句詩。
4、古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作為竹鄉(xiāng)人,我們的生活是和柱子分不開的,請你用橫線畫出我們生活中和竹子有關(guān)的句子。
5、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家的風箏最漂亮,誰家的籮筐最精美,誰家的笛聲讓人翩翩起舞,誰家的竹筒飯讓人口水直流。(采取不同形式朗讀)。
6、傣族人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韻味他們居住在竹樓里,吃著竹筒飯,喝著竹筒酒,真是比神仙還逍遙,作為傣族兒女怎嗎能不喜愛竹子,不喜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呢?這正是“傣家兒女最愛竹,竹鄉(xiāng)美名傳四方。”
7、指導朗讀。
8、美的課文,我們應(yīng)該讓它永遠留在腦海里。應(yīng)該怎嗎做?(采取各種方式背誦)。
四、做寫字操,學生字。
1、孩子們,課文讀美了,也會背了,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做寫字操吧。
2、學習“笛”字。
五、課后作業(yè)。
孩子們,我們靈寶也是一個人杰地靈,物華天寶的地方,課后請家長幫忙查查資料編寫有關(guān)我們靈寶的兒歌來邀請傣族的小朋友來我們家鄉(xiāng)旅游,好嗎?孩子們,遠處悠揚的葫蘆絲聲響起來了,讓我們在這優(yōu)美的樂曲聲中結(jié)束我們的旅游吧。小朋友再見。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十二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初步感知兒歌內(nèi)容。(重點)。
一.情境導入。
(1)聽音樂。
(2)過渡:樹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是我們?nèi)祟惖呐笥?,你們認識身邊的哪些大樹呢?你知道哪些關(guān)于它們的知識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認識它們的結(jié)構(gòu)和各自的特征吧!
二.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同時認準字音,理解詞語意思。
2、學習我會認的字和詞語。
3、自讀提示: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努力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4、檢查自學情況。
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三.再讀感悟。
1、邊讀邊想,每小節(jié)寫了什么?
第一小節(jié):描寫了楊樹、榕樹和梧桐樹的特點。第二小節(jié):描寫了楓樹和松柏的特點。
第三小節(jié):描寫了木棉和樺樹生長的喜好。第四小節(jié):描寫了銀杏、水杉、金桂的特點。
2、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提示:本文是一首兒歌,讓我們了解一些樹木的特點。
四.課堂小結(jié)。
初學課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們從讀中感受到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比喜愛之情。
五.課堂檢測。
1、抄寫生字。
2、給帶點的字選正確的音。
3、選字組詞。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十三
1.會認識14個新字,會寫10個生字,并能正確組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木”字旁,并能列舉學習過的生字。
1.會認識14個新字,會寫10個生字,并能正確組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談話。
2.板書課題。
二、初學兒歌,學習檢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將兒歌讀通讀順。
2.指名讀兒歌,相互幫助正音。
3.圈畫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在小組內(nèi)互相考查。
4.課件出示生字新詞。
梧(梧桐)(梧桐雨)。
楓(楓樹)(楓葉)。
松(松鼠)(松樹)。
柏(松柏)(柏樹)。
裝(裝修)(裝飾)。
樺(樺樹)(白樺)。
耐(耐心)(忍耐)。
守(守護)(守衛(wèi))。
疆(疆土)(新疆)。
銀(金銀)(銀色)。
杉(水杉)(杉樹)。
化(變化)(化學)。
桂(桂樹)(桂花)。
5讀一讀,記一記泡桐白樺云杉翠柏桂花楓葉松子白果。
6.指導書寫。
(1)仔細觀察p18,發(fā)現(xiàn)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2)“木”字旁書寫注意事項,教師邊范寫邊講解。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三、再讀兒歌,理解意思。
1.全班齊讀兒歌。
2.你讀懂了什么呢?
我是根據(jù)兒童詩特點,本課的教學設(shè)計力求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識字,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視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過多種形式如讀書、評價、說話、討論,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十四
《竹鄉(xiāng)之歌》是北師大版小學第二冊新增的一首兒歌,編排在第十四單元《丁丁冬冬學識字》中,為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集中學習帶有竹字頭的字詞,避免了以往歸類識字時只有圖、字的單調(diào)性,使識字教學更有趣味性和直觀性。結(jié)合開放性語文學習的課題,以多樣識字、趣味識字和自主識字為目的,我對本課的教學進行了精心教學設(shè)計和教學,有了不少收獲。
本課的第一個亮點是猜詞游戲。對于“籬笆、彩筆、風箏、笛聲、竹筒、籮筐”這幾個詞,學生有的非常熟悉,但有的一知半解,有的根本聞所未聞,為此我運用了猜詞游戲,其一,游戲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形式,無論什么游戲內(nèi)容,只要攤上“游戲”這兩個字,學生總會精神一振,興趣盎然;其二,在說詞中學生要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閱讀體驗,體現(xiàn)了大語文的新理念,同時還要組織語言,不能出現(xiàn)所說詞中的字,需要思維的快速運動,訓練了口語表達能力;再者其他同學要邊聽邊猜,還要想想自己可以怎么補充,培養(yǎng)了認真聽講且邊聽邊想的好習慣;其三,游戲的獎勵是觀賞相應(yīng)的`圖片,圖形與文字有機結(jié)合,在這個游戲中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口、眼、耳、腦等各種器官,而且把識字教學與生活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與圖片資料相聯(lián)系,與學生的語言積累相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大語文的學習觀。
本課的第二個亮點是學生的多樣識字。俗話說,教無定法,學亦無定法。學生的識字應(yīng)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自由識字和自主識字,只要你喜歡,用什么方法都無所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比一比、說一說,各種方法齊上陣,同一個字不同的角度,學得不亦樂乎,而且學得實在。
當然,世上本無完好無缺的課,比如學生的感情朗讀還不是很到位,時間關(guān)系,為了展示課的完整性還有一部份生字沒有學習,但只要每堂課學生都有收獲,那其實也不必太在乎課上完了沒有,反正未的還能再繼續(xù)。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十五
這是一首以“樹”為主題的識字兒歌。通過不同的樹在不同的季節(jié)、不同的地方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的特點,讓學生們不僅能夠在前期學習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積累很多與樹有關(guān)的帶“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漢字的偏旁表意的特點,加以歸類識字。還能夠了解樹木的種類和特點等自然常識,感受大自然的豐富多彩、美麗神奇,激發(fā)學生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在一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們已經(jīng)掌握了很多帶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漢字“偏旁表意”的特點及規(guī)律,所以學生學習本課生字有一定的基礎(chǔ)。尤其是本課中出現(xiàn)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樹,有學生生活中常見了解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見的,它們身上的自然常識極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因此,教學中可以結(jié)合不同樹的相關(guān)知識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掌握偏旁歸類識字方法。
1、會認識15個新字,會寫10個生字,并能正確組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木”字旁,并能列舉學習過的生字。
1、會認識15個新字,會寫10個生字,并能正確組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談話。
2、板書課題。
二、初學兒歌,學習檢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將兒歌讀通讀順,
2、指名讀兒歌,相機幫助正音。
3、圈畫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在小組內(nèi)互相考查。
4、課件出示生字新詞。
梧桐掌楓松。
柏裝樺耐守。
疆銀杉化桂。
5讀一讀,記一記。
泡桐白樺云杉翠柏桂花楓葉松子白果。
6、指導書寫。
(1)仔細觀察p18,發(fā)現(xiàn)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2)“木”字旁書寫注意事項,教師邊范寫邊講解。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十六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初步感知兒歌內(nèi)容。(重點)。
(1)聽音樂。
(2)過渡:樹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是我們?nèi)祟惖呐笥眩銈冋J識身邊的哪些大樹呢?你知道哪些關(guān)于它們的知識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認識它們的結(jié)構(gòu)和各自的特征吧!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同時認準字音,理解詞語意思。
2、學習我會認的字和詞語。
3、自讀提示: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努力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4、檢查自學情況。
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1、邊讀邊想,每小節(jié)寫了什么?
第一小節(jié):描寫了楊樹、榕樹和梧桐樹的特點。第二小節(jié):描寫了楓樹和松柏的特點。
第三小節(jié):描寫了木棉和樺樹生長的喜好。第四小節(jié):描寫了銀杏、水杉、金桂的特點。
2、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提示:本文是一首兒歌,讓我們了解一些樹木的特點。
初學課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們從讀中感受到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比喜愛之情。
1、抄寫生字。
2、給帶點的字選正確的音。
3、選字組詞。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十七
我家住在竹樓上,青竹籬笆花圍墻。
媽媽彩筆畫風箏,爸爸巧手編籮筐。
傍晚山間笛聲起,竹筒飯熟正飄香。
傣家兒女最愛竹,竹鄉(xiāng)美名傳四方。
教學目標:
背誦課文,了解傣家人的.生活。
積累一個常用的偏旁,通過帶竹字頭的字體會漢字表意的特點。
教學重點:
認字11個,寫字7個。
教學難點:
練習運用學過偏旁推知字義,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揣摩字形的習慣。
教具準備:
卡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一、復習導入。
2、開火車讀卡片。
3、說說這些字為什么帶草字頭和木字旁。
二、新授。
2、自學第一部分內(nèi)容。
(1)圈出自己暫時不會讀的字或不理解的詞。
(2)在小組里互相學習不認識的字。
(3)板書全文:紅色的字為什么都帶有竹字頭?這些字表示的意思和竹子有關(guān)嗎?
(4)記一記笛。
3、檢查反饋。
4、學習第二部分內(nèi)容比一比,組成詞語。
(1)學生自已讀一讀。
(2)觀察每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小組內(nèi)交流。
(4)說說它們的偏旁為什么不同。
(5)你用這些字還能組其它的詞嗎?
5、生字書寫。
(1)觀察生字是由竹字頭和哪些字組成的。
(2)討論筆畫筆順,觀察竹字頭的寫法。重點指導笛。
學生獨立寫。
1、學生各自拼讀音節(jié)。
2、填空,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三、展示。
把你在生活中抵到的帶有草字頭和木字旁的字介紹給大家認識。
板書設(shè)計:
笛
七子之歌教案設(shè)計篇十八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體會散文詩中的的感情和美妙的意境。
2.在反復誦讀中理解詩歌主題。
3.理解作者筆下雨的形象。
4.學習文章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學重難點:
1.在誦讀中理解文章的情感內(nèi)涵。
2.理解作者筆下雨的形象。
3.體會文章比喻和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教學方法:誦讀法(朗讀和細讀相結(jié)合)、合作探究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一、導入:播放一段雨聲,感受雨中的美好境界。
師:聽,這是來大自然的聲音,這是我們熟悉的聲音,它從遙遠的國度而來,滋潤萬物,它有時多情而纏綿,有時狂野而奔放,有時哀怨而傷感,有時飄逸且清高,這就是雨。古詩中有很多寫雨的佳句,我們來回憶下關(guān)于“雨”的詩句:
例: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我們感受過古人筆下多姿的雨,朱自清筆下溫柔的雨,今天就讓我們來聽一聽著名詩人紀伯倫的《雨之歌》。
二、朗讀詩歌,整體感知。
1.請一學生配樂朗誦,感覺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
2.全班朗誦,邊讀邊思考:(從文中你感受到的是怎樣的雨)。
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你從文中感受到的雨,在橫線上加一個修飾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雨。
滋潤萬物的雨讓山河歡樂的雨讓花草歡笑的雨為云彩和田野傳遞愛情的雨。
充滿愛心的雨啟迪心扉的雨沁人心田的雨等。
過渡:這么富有詩意的雨,帶給人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那么雨在詩人的筆下是怎樣的形象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三、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
1.文章中作者用了哪些事物來描繪雨?塑造的雨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2.作者通過雨的形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板書:銀線,珍珠,傳情的信使,大海的嘆息,天空的淚水,田野的微笑。
作者以極大的熱情歌頌雨。雨,在作者的筆下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
它滋潤萬物,同時也把距離遙遠的事物聯(lián)結(jié)起來(是云彩和田野的傳情的信使)。有了雨,千山萬壑將會更加美麗;有了雨,大地萬物將會充滿生機;有了雨,花草樹木將會綻開笑臉;有了雨,云彩和田野成了一對情侶。這些都說明雨是一個美好的事物,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
表現(xiàn)作者對自然、生活的熱愛對無私的奉獻者的歌頌。
3.全班再次朗誦詩歌。
過渡:
前面我們與詩人筆下的雨已有一次心靈上的親密接觸,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那顆敏感而多情的心,他賦予了雨以活的生命,在詩人的筆下,雨富有靈氣,有個性,它滋潤萬物,奉獻自我,你喜歡這樣的雨嗎?找出文中你喜歡的句子和同學們分享你的感受吧。
四、品味賞析——品一品,談一談。
品讀詩歌,可以從語言、修辭方法和詩的情感等方面來談。
備案:
(1).“于是清晨的女兒把我偷去”“偷”字,巧用擬人,寫出了雨的珍貴。
(2).“我哭,山河卻在歡樂;我掉落下來,花草卻昂起了頭,挺起了腰,綻開了笑臉?!?/p>
字面上的意思是說“下了雨,河水漲了,可以澆灌田野,花草,其實是在描寫奉獻者的形象化,寫雨以自己的”哭“換來山河、花草的歡樂(昂起,挺起可見雨水的潤物之功)。
(3).“我從湖中升起,借著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見到美麗的園林,便落下來,吻著花兒的芳唇,擁抱著青枝綠葉,使得草木更加迷人。”把雨寫成鳥的形象,“吻”“擁抱”寫出雨對萬物的滋潤,富有情味。
過渡: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除了同學所講的外,我們再來看看這兩個句子。
(4).“我是大海的嘆息,是天空的淚水,是田野的微笑。這同愛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嘆息,是思想天空的淚水,是心靈田野的微笑。”
此句教師稍作點撥:“我是大海的嘆息,是天空的淚水,是田野的微笑。”這是在說明自然界中雨水的形成的循環(huán)過程(海水被蒸發(fā)成水汽,一部分水汽到了一定的飽和度就形成降雨,這雨滋潤了萬物)這如同生活,愛情,也同樣會充滿嘆息、淚水、微笑這樣一個循環(huán)過程。
(5)塵世人生也是如此:開始于盛氣凌人的物質(zhì)的鐵蹄之下,終結(jié)在不動聲色的死神的懷抱。
人生也像雨一樣,到來時雷聲隆隆,在物質(zhì)世界里喧囂一世,或許為了生活奔波、或許為了功名利祿爭奪,但生命結(jié)束時也是一無所有,悄無聲息,埋葬在泥土里。
過渡:這篇文章不僅帶給我們美的享受,也給了我們一些寫作手法的借鑒,詩人為何能夠把一個非常普通的事物雨寫得如此生動形象呢?首先是本文通篇都利用了第一人稱的寫法,其次是作者以豐富的想象來美化雨,利用了比喻和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才塑造成了這豐富而多情的雨的形象。
五、拓展延伸。
你也來試一試,展開自己的想象,利用自己的表達能力,選擇你喜愛的大自然的某一種事物(如花、草、彩虹、雪等等),采用第一人稱仿寫一番。
要求:采用第一人稱。運用比喻、擬人或排比等修辭手法。
仿寫句式:
(1)、我是大海的嘆息,是天空的淚水,是田野的微笑。我是根根晶亮的銀線……我是顆顆璀璨的珍珠……(選一仿寫,注意要有中心)。
范例:
a、我(希望)是迷途中的一屢炊煙,是霧海中的一座燈塔,是沙漠中的一片綠洲。
b、我(花)是大地的女兒,是蜜蜂的母親,是蝴蝶的情侶。
c、我(雪)是只只尋夢的蝴蝶,漫天飛舞著,以我婀娜的舞姿,裝飾美麗的人間。
d、我(雪)是朵朵微笑的棉花,盡情綻放著,以我溫暖的胸懷,擁抱裸露的大地。
六、作業(yè):
將課堂上的仿寫加以整理寫在練習本。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458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