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實用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9 18:46:16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實用16篇)
時間:2023-11-29 18:46:16     小編:筆塵

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之后,對于書中內容、作者觀點以及自己的思考感受進行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文字表達方式。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書中的意義,同時也可以對自己的閱讀能力和思考水平進行反思。讀后感是一種對于讀書的回顧與思考,也是一種對于書籍的致敬和贊美。每次讀完一本書,都可以通過寫讀后感來進一步消化書中的內容,使讀書成為一種更有意義的行為。要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首先要全面而準確地理解書籍的主題和核心思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幾篇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讀完這些范文,會給你更多的思路和靈感,幫助你寫一篇精彩的讀后感。一起來看看吧,相信這些范文會對你的寫作有所幫助。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篇一

在我校讀書月活動中,學校給每位教師購買了一本書——《教育就是喚醒》,從書名就能看出是一本很吸引人的書。

我利用課余時間拜讀了這本書,說心里話,確實學到了不少的教育理念,我們平時的教學中,也遇到了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看了這本書后,有些問題也就不算問題了。

彭興順教授這本書共有八講,主要是從教師和家庭兩個環(huán)節(jié)闡述教育。

其中我印象較深的是第二講和第五講的內容。

現(xiàn)在我就第二講《發(fā)現(xiàn)教師職業(yè)之美》和第五講《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孩子習慣》的內容談談我的感想。

第二講開篇就問:我們做什么樣的教師才是好教師?好教師的重要條件是什么?答案有愛心、能力、專業(yè)素質、責任感、親和力、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和專業(yè)情意等等。

大家都說的不錯,教師除了具有這些條件外,彭教授認為就是'愛教、會教'四個字。

我也挺贊同教授的說法,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是愛學生,再就是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

書中把教師分為幾種類型:第一種,生存型教師——無奈的苦涯,看書中所舉的例子,自己偷偷的笑呢,其實我在教學中也存在例子中的某些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較消極或被動教學,把教師的工作看成無可奈何的選擇,我是不是要重新認識我的思想問題呢?改變一下我的思路呢?我能不能把這份工作看作是一種享受呢?第二種,享受型教師——吃苦也是享受。

有時想老師應該懷著滿腔的熱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師這一平凡的職業(yè)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教師快樂地與學生交往,欣賞地享受著自己教學中的成就。

學生成長,教師快樂。

我現(xiàn)在的教學中,基本能達到這種類型的教師,和學生們在一起很快樂。

愛孩子、愛學校、愛事業(yè)——而當教師。

朱永新先生在他的《教育是一首詩》中說:'享受著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份快樂的心情……享受著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種生活的詩意;你能從平凡中品味出偉大,從失敗中咀嚼出成就;你能讀懂每一個孩子的臉龐,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心房;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幸福從此熙熙攘攘。

'看完名人所說的,是不是真的感到幸福的多。

第三種,發(fā)展型教師——創(chuàng)造的快樂。

作為這一類型的教師,我們確實有很多不足之處,在教師的工作中,我們都應把教師看成是教育活動的反思者,教師要從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進步。

如果教學沒有反思,讓自己的認識停留于知其然而不去探究其所以然,是不明智的教育觀念。

教師在教學中,以開放的心態(tài)接受新思想、新理論,更新自己的觀念,自覺調整決策與行為,在提高認識水平的同時也爭取實踐的成功。

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在《漫談邊教學邊研究》一文中說:'他在教學中始終處于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激情中,始終處于體驗與享受教育教學的幸福與快樂中,職業(yè)道德更為堅定,專業(yè)精神也不斷豐盈。

'我們在工作中就缺少創(chuàng)造性及研究性教學的精神。

書中第五講《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孩子習慣》,不管作為家長,還是教師,在我的生活及教師生涯中,我認為孩子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是很關鍵的,尤其是小學的前三年和中學七年級是培養(yǎng)孩子的行為習慣關鍵幾年。

蘇聯(lián)作家烏申斯基所說:'良好的習慣是人在其神經系統(tǒng)中所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

'第五講主要從三個方面談到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好習慣成就好人生、不良習慣成因分析和如何培養(yǎng)良好習慣。

良好習慣有利于事業(yè)發(fā)展,有利于家庭幸福。

不利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是學生不良習慣的發(fā)源地,許多不良習慣表現(xiàn)在孩子身上,根源卻往往是在家長身上。

一是家長缺少從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的意識,認為樹大自然直,未能抓住機遇的最有利時機。

二是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孩子們所做的事情都讓大人做了,表面上是在幫助孩子,實際上卻在阻礙孩子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是有

的家長雖然想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但是缺乏有效的方法。

另外,存在缺陷的學校教育也是學生不良習慣的生長區(qū),在家庭中的不良習慣帶到學校,學校在教育中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忽略孩子的其它方面,不良習慣一直延續(xù)下去,后果在不斷蔓延難以收拾,并且老師的習慣也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學生。

最后,不盡如人意的社會影響是學生不良習慣的助推器。

本講中的第三部分是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在書中教給了我們很多,例如,以身作則,良好示范(舉了很多這方面的例子);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強調四個字:開始,堅持。

在教育中行為習慣的要抓住兩個轉化,即從認識向行為的轉化,從行為向習慣的轉化。

學生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要有以下的習慣的養(yǎng)成:1.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均衡營養(yǎng);2.作息習慣:早睡早起,形成規(guī)律;3.自理習慣:力所能及,自強自立;4.學習習慣:積極主動,步步為營。

習慣的養(yǎng)成要講求科學,循序漸進。

教育要從家庭開始,家庭教育也是一門學問(好好學習,好好經營自己的家),孩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頭事。

我看完的這本書后,從書中學到了很多,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是一種學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些問題是我們家長所犯的通病。

看完書,自己有所反思,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確實需要改正,掌握正確的方法,教育我的學生和孩子。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鼓舞和喚醒。

”教育的功能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喚醒人們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使人性發(fā)出燦爛的光輝;喚醒人們的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蘊藏在人腦中的巨大潛能得以開發(fā);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使人們在創(chuàng)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這段話是彭興順老師在《教育就是喚醒》自序中所言,深受感動,喚醒了內心對教育的渴望。

閱讀此書,其中對于“如何成為名師“感受最深。

下面從“關于讀書、關于從教”兩方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一、關于讀書

所有成功的人士都離不開讀書、學習、反思,這是最近耳濡目染勵志個案得出的一個共同點。

天下第一好事就是讀書。

作為一名教師,沒有收藏和閱讀數(shù)量的教育,科學、人文等方面的書籍,是不可思議的。

新東方合伙人之一王強在《讀書改變人生》一文中提到:他有一個座右銘叫“讀書只讀一流的書”——他覺得讀書一定要讀一流的書,做人一定要做一流的人。

第一,一定要讀經典,讀那些能夠改變我們生命軌跡的書籍,能比別人走得稍微遠一點的保證。

因為那些書不是字,是生命,而這些生命對讀者的生命來說,是一種引領。

第二,一定要讀哲學。

哲學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尋找人之為人的存在根由的一種詰問。

作為一個人,我們不得不問我們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我們要到哪里去。

第三,不能不讀歷史。

歷史對人類到目前為止的所有生活場景進行了最接近真實的描述。

人的生命有限,如果想領略人類經歷的甜酸苦辣、成功和失敗、生命和死亡,就只能去讀歷史。

第四,心理學要讀。

像弗洛伊德這樣的心理學家,他拆解的是人意識的存在,探尋的是一個人的意識和心靈究竟怎樣協(xié)調運行的,是如何保持人之為人的內在本質的。

人讀書越多,越不會被外在的環(huán)境所困擾,越不會被寂寞孤獨這樣可怖的東西所折服。

因為書籍逐漸在人的心靈里建造了一個完全獨立于外界的力量的王國,這個王國是被心靈完全擁有的,在這個世界里棲居著令人神往的古今中外豐富而偉大的靈魂。

當一個人的心靈完全擁有這樣一個王國的時候,他靈魂的承受能力會有多么堅強!因為他完全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力來支撐他的生命。

的確!“書到用時方恨少”!最近在寫自己的碩士論文時,著實感到自己讀的書太少了,可謂則亦此!對于許多問題,不知從何談起,其內含的因素有哪些,該如何挖掘與延伸,故此,雖認真努力,但也無法深鉆,并享受到研究的快樂!可悲!

二、關于從教

在書中,作者關于名師的成長經歷中,不止一次提到“智慧”和“思維”二字,我想這是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所必備的,也是學生需要在課堂上獲取的。

要做到這兩點,教師必須改變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大膽創(chuàng)新。

(一)變思維

國際公認的教育技術領頭人alan認為:在全球經濟化時代的`今天,我們需要培養(yǎng)的孩子具備以下三種技能:一是需要教會學生學會處理海量信息。

二是需要從幼兒園開始教學生學會全球交流。

三是需要教會學生如何自我導向,并懂得如何不斷組織自己的學習。

要培養(yǎng)孩子這些技能,我們要改變以往 “不敢、不愿、不會”的“三不”情緒,有沖動沒行動的學習態(tài)度,敢于嘗試,敢于失敗。

在日常教學中,我能運用phonic、先學后教等方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掌握單詞的發(fā)音規(guī)律;對以往單一、有趣游戲進行改造,朝著有趣有效的方向努力,發(fā)揮游戲的最大效益;不惜放慢教學進度,提供多種情景鍛煉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使學生明白知識的語用功能;調整教材內容,通過文本再構,整合知識,通過語篇輸出,建立系統(tǒng)學習體系……對于這些新穎的教學理念,自己是抱著“摸著石頭過河”的態(tài)度嘗試,邊做邊學,邊學邊做。

為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會閱讀相關的書籍,找到行動背后的理論根源,從而更好地指導自己的教學。

如閱讀《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明白phonics教學實為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和鑰匙,有了這把鑰匙,學生就能自如的閱讀。

又如閱讀《為思維而教》,明白游戲的最大魅力在于引起學生的思維,再讓其有新的創(chuàng)造。

又如百度搜尋相關“文本再構”的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篇二

讀了陳鶴琴的《家庭教育》一書后,深知“怎樣為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門需要用熱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積起來的學問。書中對于小孩的生活教育從醒到睡,從笑到哭,從吃到睡,從健康到生病,從待人到接物,從游戲到學習等,種種問題都深入淺出的進行了講解,使我受益匪淺。

在家庭中如何培養(yǎng)教育孩子的問題,對于我們家長來說是一個非常嚴峻和復雜的問題。俗話說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父母,那么家庭教育的好壞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發(fā)展和成長,它和學校教育有著同等的重要性,兩者缺一不可。所以說家庭教育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xiàn)在的孩子聰明,活潑,大方,好勝性強,自信心也非常強,易于接受新鮮事物等。但是他們面對困難和挫折,往往顯得束手無策,也不聽別人的勸告。而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這種愛就會變成溺愛,這對孩子的成長沒什么好處?!靶『⒆訉嵲陔y養(yǎng)得非?!?,“小孩子不但是難養(yǎng)的,而稍明事理人,知道也難教得非?!?,在《家庭教育》中,作者提供了諸多養(yǎng)育孩子的方法,這些方法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而如何教育孩子則是一門更深的學問。

書中提到“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孩子的觀察力和學習能力有時真是超乎想象,在不經意間我們教小孩子一套,而自己做得另外一套,這樣她就會用懷疑的眼光看著你問:“為什么爸爸可以這樣、媽媽可以那樣?,我不可以呢?”

她的是非觀會混淆,對你以后的話也會將信將疑、不會那么采納聽從的。所以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非常重要,但以身作則說來簡單,實施起來卻著實不易,我們自己應在從生活習慣、待人接物方面改掉不良習慣,更稱職地為人父母。

自私似乎是現(xiàn)在小孩子的通病,在家里她愛吃的東西最好只給她一人留著別人是不能碰的,喜歡的玩具也不肯給別人玩,而且有動不動就發(fā)脾氣的壞習慣。所以書中提到教育兒童要教他們掃除自私自利心理,對于食物不要爭多嫌少,對于玩具不要強奪霸占,需善事曉喻,教兒童推己及人,引導他們設身處地的思想,養(yǎng)成大氣無私的習慣,認識到分享比獨占更快樂。

書中的核心觀點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認識和尊重兒童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倡導“游戲式教育法”。作者認為:“小孩子是生來好動、以游戲為生命的”,因此,做父母的應遵循這一規(guī)律,“游戲就是學習,學習就是游戲”。例如作者提出應該給孩子塑泥的機會,小孩子玩污泥,雖有時會污及身上的衣服,卻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對照今天非常多孩子從上小學開始,就大大縮減了玩耍和游戲的時間和機會,怎不令人感慨!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篇三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鼓舞與喚醒。"教育的功能就是喚醒人們心靈當中最美好的東西,使人性發(fā)出燦爛的光輝,喚醒人們的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蘊藏在人們腦中的巨大潛能得以開發(fā),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使人們在創(chuàng)造生活中享受幸福人生。

通過讀完本書我深有體會,深深地感悟到:喚醒孩子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作為老師,我們要具備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業(yè)不精,人師之大忌;德不正,為人師之大害。"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必須始終敬畏道德規(guī)范,自覺踐行師德規(guī)范,提升自我心理素養(yǎng)。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要做一個"愛教"、"會教"的好老師。自古以來,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老師也一樣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成才成功。但現(xiàn)實往往事與愿違,孩子們的差異參差不齊,教育家陳鶴琴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通過對本次的學習,讓我明白了教育不僅僅需要愛,還需要愛的智慧,愛的科學和愛的藝術,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暫時沒有教好的孩子!因此,用心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童心、責任心和信心。教育孩子的過程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要學會觀察,善于傾聽,及時做好家訪,其次,要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最后要親近孩子,"親其師,信其道",說明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再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對于學生要做到關懷、寬容、關注和賞識。"良好的習慣是人在其神經系統(tǒng)中所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這是烏申斯基所說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所以說好習慣成就好人生,對于孩子的教育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的過程,導致孩子不良習慣養(yǎng)成的原因有家庭環(huán)境、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所以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作為家長、老師以及社會,都應該給孩子做好示范,以身作則,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并且在引導的道路上要講究科學,循序漸進,多鼓勵孩子,給孩子樹立自信心,每一個孩子都是潛力股,老師應該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每一位孩子,善待孩子的優(yōu)勢智能,并去開發(fā)他的潛能,給孩子提供成功的`動力,這不僅僅只是老師的任務,也需要家長的共同配合,引導孩子樹立人生的目標,增強自信心理,激勵孩子對自己的目標付出實際行動,并一步一步為之奮斗,最終走向成功。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用美德去占據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勇于承擔責任,裝滿寬容上路,始終守住誠信,還要教會孩子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孩子的心是一塊奇怪的土地,需要老師、父母與社會去共同灌溉,讓孩子的心靈沾滿了美德。

因此,喚醒孩子是一項艱巨的工程,需要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共同努力。

xxx。

20xx年5月。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篇四

最近讀了《好教師就是好教育》這本書,看到題目,覺得挺有意思的,好的教育就這么簡單嗎?讀完這本書我發(fā)現(xiàn)還真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新的課改給我們帶來新的理念。理想的教師,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他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他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他是課程的開發(fā)者與建設者。

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該具有專業(yè)知識,包括背景性知識、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具有特殊技能,即課程資源開發(fā)、整合、實施、平價的能力;具有職業(yè)情意,包括專業(yè)理想、專業(yè)情操、專業(yè)品質?!倍粋€個好的教師就是構成一所好的學校的重要因素,隨著現(xiàn)時社會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多少家長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不惜背井離鄉(xiāng),為孩子尋求好的學校??梢娨婚g好的學校對孩子的重要性。而好的學校其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就是有好的教師。的確,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同小可的。一個非常好的教師甚至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

正如書中所說,理想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是課程的開發(fā)者與建設者。

何為好教師呢?我認同書中的觀點:優(yōu)秀教師不是依據什么頭銜或是什么高級。好教師就是那些愛崗敬業(yè)者,他們愛學生愛得有點兒婆婆媽媽,雖提煉不出什么教育思想,但在教學上能盡心盡力,苦累不計。他愛學生的心是無比赤誠的、火辣辣的;每當他走進課堂時就會全身心地投入,付出多少辛苦和多少汗水也心甘情愿。這樣的教師在才智上未必杰出,但他們的人格是有一定魅力的,在主觀上和客觀上都有益于學生,對學生也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

教師的人格直接影響著學生人格健全,因而好教師就是好教育。我要做一個好老師……。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篇五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這本書是我從市圖書館借閱的,當初吸引我從書架上取下它的就是書的標題。我非常認同作者的這個觀點:好教師就是好教育。程紅兵,上海市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上海市建平中學校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上海市語文名師培養(yǎng)基地帶頭人。他用自己的行為與業(yè)績告訴我們,不要動輒就埋怨社會,把一切不如意都推給“體制”。在這個喧囂的時代,只要堅守內心的良知與理想,自覺抵制世俗的誘惑與時尚的挑逗,一個有追求的教育者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甚至可以走得足夠遠。

在書中,作者從六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是講教師的職業(yè)修養(yǎng)“愛滿天下”;二是講育人之道——生命之愛、民主思想、人文情懷;三是講學校管理——努力打造學校的品牌;四是講語文教學觀——讓心靈自由呼吸;五是介紹部分語文教學的`課堂實錄;六講作文指導——創(chuàng)新思維寫華章??赐陼?,使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自身的不足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可謂受益匪淺。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要求我們教師要注重自身的學習,要努力提高師德修養(yǎng),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學習現(xiàn)代科學的教育理論,做到與時代同步,與學生同步。愛因斯坦說“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弊屪x書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是教師的一種責任、一種情懷、一種追求。一要讀教育經典,真正的經典永恒而平易;二要讀教育報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三要讀人文書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視野;四要讀學生和為學生寫的書,要走進學生的心靈。想想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忙是事實,但也不至于真的連看書的時間都沒有。只是在心里對讀書不夠重視,習慣沒有養(yǎng)成?!按豪锓ο拇蝽?,冬天不是讀書天?!辈幌胱x書,四季都有理由。好教師,應該是職業(yè)讀書人。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師必是讀書愛好者……一種熱愛書、尊重書、崇拜書的氣氛,乃是學校和教師工作者的實質所在。”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還要求我們教師要“愛滿天下”。愛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賞識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請你記住,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區(qū)觸及年輕的心靈。教師,關注的不能只是學生學到多少知識,其行為是否符合規(guī)范等。教師首先關注的應該是人,關注人的情感,關注人的價值,關注人性的完善。不能把學生當成小大人看待,吹毛求疵,以種種成人的規(guī)范去束縛他,而應把學生看成一個正在成長過程中的人。他們有童心,有童趣,比大人擁有更豐富的精神世界和更杰出的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yè)?!坝H其師,信其道”,一個成功的教師首先必須贏得學生的愛。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篇六

程紅兵,上海市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上海市建平中學校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上海市語文名師培養(yǎng)基地帶頭人。他用自己的行為與業(yè)績告訴我們,不要動輒就埋怨社會,把一切不如意都推給“體制”。在這個喧囂的時代,只要堅守內心的良知與理想,自覺抵制世俗的誘惑與時尚的挑逗,一個有追求的教育者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甚至可以走得足夠遠。

在書中,作者從六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是講教師的職業(yè)修養(yǎng)“

滿天下”;二是講育人之道——生命之愛、民主思想、人文情懷;三是講學校管理——努力打造學校的品牌;四是講語文教學觀——讓

心靈

自由呼吸;五是介紹部分語文教學的課堂實錄;六講作文指導——創(chuàng)新思維寫華章??赐陼?,使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自身的.不足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可謂受益匪淺。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要求我們教師要注重自身的

學習

,要努力提高師德修養(yǎng),提高

專業(yè)

素養(yǎng),學習現(xiàn)代科學的教育理論,做到與時代同步,與學生同步。愛因斯坦說“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讓讀書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是教師的一種責任、一種情懷、一種追求。一要讀教育經典,真正的經典永恒而平易;二要讀教育報刊,了解同行在思考

什么

;三要讀人文書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視野;四要讀學生和為學生寫的書,要走進學生的心靈。想想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忙是事實,但也不至于真的連看書的時間都沒有。只是在心里對讀書不夠重視,習慣沒有養(yǎng)成?!按豪锓ο拇蝽?,冬天不是讀書天?!辈幌胱x書,四季都有理由。好教師,應該是職業(yè)讀書人。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師必是讀書愛好者……一種熱愛書、尊重書、崇拜書的氣氛,乃是學校和教師工作者的實質所在?!?/p>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還要求我們教師要“愛滿天下”。愛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賞識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請你記住,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區(qū)觸及年輕的心靈。教師,關注的不能只是學生學到多少知識,其行為是否符合規(guī)范等。教師首先關注的應該是人,關注人的情感,關注人的價值,關注人性的完善。不能把學生當成小大人看待,吹毛求疵,以種種成人的規(guī)范去束縛他,而應把學生看成一個正在成長過程中的人。他們有童心,有童趣,比大人擁有更豐富的精神世界和更杰出的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yè)。“親其師,信其道”,一個成功的教師首先必須贏得學生的愛。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篇七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我非常認同作者的這個觀點:好教師就是好教育。在這個喧囂的時代,只要堅守內心的良知與理想,自覺抵制世俗的誘惑與時尚的挑逗,一個有追求的教育者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甚至可以走得足夠遠。

在書中,作者從六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是講教師的職業(yè)修養(yǎng)“愛滿天下”;二是講育人之道——生命之愛、民主思想、人文情懷;三是講學校管理——努力打造學校的品牌;四是講語文教學觀——讓心靈自由呼吸;五是介紹部分語文教學的課堂實錄;六講作文指導——創(chuàng)新思維寫華章??赐陼刮覍φZ文教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自身的不足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可謂受益匪淺。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要求我們教師要注重自身的學習,要努力提高師德修養(yǎng),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學習現(xiàn)代科學的教育理論,做到與時代同步,與學生同步。愛因斯坦說“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弊屪x書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是教師的一種責任、一種情懷、一種追求。一要讀教育經典,真正的經典永恒而平易;二要讀教育報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三要讀人文書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視野;四要讀學生和為學生寫的書,要走進學生的心靈。想想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忙是事實,但也不至于真的連看書的時間都沒有。只是在心里對讀書不夠重視,習慣沒有養(yǎng)成?!按豪锓ο拇蝽铮觳皇亲x書天。”不想讀書,四季都有理由。好教師,應該是職業(yè)讀書人。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師必是讀書愛好者……一種熱愛書、尊重書、崇拜書的氣氛,乃是學校和教師工作者的實質所在。”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還要求我們教師要“愛滿天下”。愛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賞識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請你記住,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區(qū)觸及年輕的心靈。教師,關注的不能只是學生學到多少知識,其行為是否符合規(guī)范等。教師首先關注的應該是人,關注人的情感,關注人的價值,關注人性的完善。不能把學生當成小大人看待,吹毛求疵,以種種成人的規(guī)范去束縛他,而應把學生看成一個正在成長過程中的人。他們有童心,有童趣,比大人擁有更豐富的精神世界和更杰出的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yè)。“親其師,信其道”,一個成功的教師首先必須贏得學生的愛。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篇八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做為一名教師就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師:即從教師與學生關系看,他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他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他是課程開發(fā)者與建設者,相對于以前的教師來說不單單是引導者那樣簡單。

教師不但有特定的學科知識,這是教師成長的必要條件,同時教師還要具備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學習和把握領會的同時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知識。實踐知識對于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比如對課堂上一些“意外”能隨機應變,應付自如就是實踐性知識的用處,當然,教師的知識技能的獲得需要多方面的條件,讀書是首要的。愛因斯坦說:“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弊屪x書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是教師的`一種責任,一種情懷,一種追求。教師應該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習慣:

一、讀教育經典:真正的經典永恒而平易;

二、讀教育報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

三、讀人文書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視野;

四、讀中學生和為中學生寫的書:走進學生的心靈。

提倡教師不斷閱讀學習,無論是從教師的學歷、專業(yè)理想、專業(yè)情操、還是專業(yè)品質、價值觀等都做了具體的要求?,F(xiàn)在的教師要想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就得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提高才能成為一名有理想的教師。

這本書不但在教師的職業(yè)修養(yǎng),育人之道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論述,還在學校管理方面也做了特別經典的陳述,尤其在語文觀這方面程老師不但闡述了自己的語文教學理念以及指出了現(xiàn)在語文課堂缺陷和補救的方法措施,同時再現(xiàn)了自己語文教學——精彩的課堂實錄。最后作者又把語文教學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作文指導——創(chuàng)新思維寫華章的課堂實錄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使我重睹程老師精彩課堂,從中受益匪淺,記得當時我看過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小學高年級的作文課也可以這樣上的想法。

總之,這本書是教師專業(yè)類中我看的最為仔細的一本書心里感慨頗多,有許許多多的“原來我也可以這樣做”的想法不斷從腦海深處閃現(xiàn)出來。這本書指導性頗強,是教師茶余飯后的首選閱讀資料。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篇九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確發(fā)現(xiàn)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制作教具、上課、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獲卻不大。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后的一些感想,其實它里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篇十

寒假中我讀了《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一書,讓我收益匪淺。讀完全書印象較深的是這本書中第三章第三節(jié)中講到的反思對于我們幼兒教師的重要性。書中講到反思不但能完善和提高我們的教學經驗,還能促進我們幼兒教師的專業(yè)能力的成長,能夠幫助我們向“研究型”教師發(fā)展。

如何對教學進行反思?書中向我們介紹了許多反思的方法。

1、幼兒教師不但要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進行反思,還要在他人評價的過程中進行反思。

2、幼兒教師要能在觀察幼兒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反思。幼兒教師要能夠對于幼兒的學習行為給予認真的觀察、分析,對于幼兒的學習效果進行研究,這樣有利于幼兒教師全面的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具體來說幼兒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要能時時的觀察幼兒,關注幼兒的“所做、所說、所思、所學、所感受?!?/p>

3、幼兒教師要在相互借鑒的過程中自我反思,除了在同伴之間開展觀摩活動之外,還要注意研究和分析優(yōu)秀幼兒教師的課堂實錄,通過對他們課堂教學的結構、教學教育方法、語言表達的技巧、板書的設計、幼兒的聽課和反饋情況等各個方面的觀察和思考,客觀的評價教學的好壞。并且能夠聯(lián)系自己平時的教學進行對比,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并且內化為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有所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4、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反思。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曾經要求幼兒教師要“讀書,每天不間斷的讀書”、“不斷補充其知識的大海”。如果沒有深厚理論知識的支撐,幼兒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將缺乏高層建瓴式的引導,使其無法達到較高的教學境界。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篇十一

近來我有幸拜讀了《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一書,書里面關于養(yǎng)成教育的一些深刻見解,讓我受益匪淺。本書是一本關于養(yǎng)成教育的專著,不僅科學嚴謹,而且實用新穎。我深深贊同作者的教育觀點: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習慣必須從小養(yǎng)成。

“有的孩子做作業(yè),邊做邊玩,心思不能集中在作業(yè)上”,“有的孩子上課聽講靜不下心來,一會兒跟同學說話,一會兒玩手中的東西,一會兒看看窗外”相信很多老師在管教孩子方面都有過這些難題,有時還真讓我們對這些孩子們無可奈何。我認為,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造就一個人一生幸福的基石,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我們做老師的責任,我們應更多的去關注一下他們的學習以及平時在校的生活習慣。當然學校也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了許多好的有關細節(jié)教育的要求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可以養(yǎng)成的,習慣養(yǎng)成之后看上去很簡單,但是養(yǎng)成的過程卻不是簡單的。如果養(yǎng)成了不良習慣,要把它轉化成良好的習慣,就要經過一個痛苦的過程。為了不讓孩子經歷這種痛苦的磨練,我們從一開始就要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孩子們現(xiàn)在的模仿能力是最佳時期,他們會模仿你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教師首先要嚴于律己,從我做起,為人師表,言行一致。當然孩子的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學校單方面就能做到的他需要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的相互配合。

就那我們班的吳妙研同學來說,她以前逃過半天學這對于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多么惡歷的行為。問其原因才知道由于家庭作業(yè)沒有完成不敢來上學,怕老師告訴家長,自己回家又挨打了。通過了解我知道她和媽媽的關系很糟因為每當她犯錯誤時媽媽就會打她,而爸爸又在很遠的地方工作無法照顧她,因此她就對媽媽產生了恐懼的心理。

事后我找到她的媽媽通過我們相互溝通如何教育孩子,慢慢的她們母女的感情融洽了許多,學習上也進步了。如果我們對這件事情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孩子就有可能經常性的逃學形成習慣,到那時在去糾正它將會是一件很難的事。正如人們經常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習慣的力量強大而頑固不可融化,習慣一旦形成,終其一生,便難以改變。這里講的“本性”,當然不是人與生俱來的,很大程度上,是在后天養(yǎng)成的,也就是說,與自我長期來的習慣是密不可分的。

正如書中原序部分提到的我國古代第一部系統(tǒng)論述家庭教育的專著《顏氏家訓》就十分強調教育應從小抓起。顏之推說:“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歲數(shù),可省笞罰?!逼渲刑N涵著一個習慣養(yǎng)成的道理。習慣的力量是一種頑固而巨大的力量,也就是說習慣一但養(yǎng)成那么就很難在改變。當然好的習慣是讓人們享受終生的,如果一個學生學習很認真那么他踏上社會后工作、生活、做人處事都將會是一個嚴謹、負責任的人。

因此我認為,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應滲透到教育教學中去與學科知識有機相溶來滲透做人道理,來養(yǎng)成學生的基本習慣。作為教師,應當擔負起相關責任以及承擔相應的任務。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篇十二

通過喆媽公益閱讀我很有幸試讀了著名教育專家林格著作的《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這本書,書中那流淌的思想,那細致入微的點點滴滴教育經驗和養(yǎng)成教育的妙招,著實讓我感到身為人母肩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真是任重而道遠啊。

本書被列為全國養(yǎng)成教育實驗學校(幼兒園)的通用教程。讀完這本書感到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每個老師、家長、孩子去讀的書,更讓我深深地感到習慣的養(yǎng)成必須要從小培養(yǎng),并且要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時候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天生的一樣牢固。確實,兒童期是形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培養(yǎng)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也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陶行知認為,兒童期是人格和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就像書的封皮上所寫: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習慣支配人生,成也習慣,敗也習慣。

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21天,21天是個平均數(shù),所以培養(yǎng)習慣重在一個月,關鍵在頭三天。

一是態(tài)度問題;

二是性格問題;

三是熟練程度問題;

四是習慣問題;

五是考試焦慮問題。

一是認識馬虎的`危害性;

二是學會自檢,用驗算法檢查;

三是整理錯題集,要寫清楚是如何錯了,是概念不清、用錯公式還是抄寫錯了?

五是認真審題,注意埋伏;

六是學會“解剖習題”,找出給出的已知條件,可劃出圖形便于理解。

有個孩子從少養(yǎng)成了馬虎的壞習慣,長大了當建筑師,在計算工地用料時,把磚的數(shù)量后面多寫了一個“0”,結果工地的磚多運去9倍,蓋完樓還必須用汽車往回運。僅這一項國家財產就損失了上萬元。

書中還詳細介紹了“糾正磨蹭的習慣”、“糾正沒有目標的習慣”、“糾正不專心的習慣”,還詳細介紹了要用自己的風格來學習,十種類型的學習個性,書中詳細透徹的分析,對照問題發(fā)生的很多實例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

在第四章,在校學習的三大核心習慣,詳細介紹了怎樣進行課前預習、上課如何去聽講以及需要不需要課外閱讀?課外閱讀很有必要,我的孩子就很喜歡課外閱讀,這一點我很欣慰,有時吃飯、上廁所都要捧著書看,但我擔心的是書讀了不少,但缺乏思考。對照書中的自測對照表格:我家的課外閱讀只能評為及格:知道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常常是抓來就看;泛泛而讀,不太有目標,閱讀時很少注意重點;看看就算了,很少記憶。只有這樣去課外閱讀才能達到優(yōu)秀:十分清楚閱讀課外讀本與讀活課本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有針對性強,有方向,有重點;將所獲知識與課堂知識融會貫通;有自己的閱讀計劃和安排;自覺記憶,掌握了很好的方法,并將所得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從養(yǎng)成教育的基本理論、養(yǎng)成教育的14項內容及操作、終身學習的五大習慣、在校學習的三大核心習慣、克服不良學習習慣、用自己的風格學習6個章節(jié)進行詳解。有實例、點撥、建議、自我評估,是一本教育工具書,看后受益匪淺,是一盞引領老師、家長、學生具體怎樣培養(yǎng)好習慣的指明燈。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篇十三

去年因為生孩子,所以接了初一年級13和14班,現(xiàn)在接手快一年了,覺得好習慣的培養(yǎng),從小抓起最容易。于是我就在學校圖書室尋找關于習慣培養(yǎng)方面的書籍。有幸的找到了〈〈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一書,這本書是我國第一本養(yǎng)成教育系統(tǒng)著作,科學,嚴謹,新穎,實用,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這本書第一章就介紹了養(yǎng)成教育是培養(yǎng)好習慣的教育,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教育。而所謂培養(yǎng),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長期地教育和訓練”。養(yǎng)成教育就是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質,從而達到其最終的目的——形成良好的習慣。我覺得很適合我,于是我就細細品讀了第一、二章的內容----什么是習慣?使我對習慣有了更深的了解。

習慣是養(yǎng)成教育的產物,習慣改變人的一生。習慣能決定人的命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指出:“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比藗兂Uf“習慣成自然”,其實是說習慣是一種省時省力的自然動作,是不假思索就自覺地、經常地、反復去做了。比如每天要刷牙、洗臉等。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性行為。

1.簡單。天下大事必成于細,天下難事必成于易。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東西。習慣并不深奧,常常很簡單。比如按時作息、遵守規(guī)則等等,其實都是做起來一點都不難的事情,難是難在堅持。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并且把最簡單的事情堅持做好了,就是不簡單。

2.自然。自然就是不假思索、不用思想去控制的行為,這是習慣的一個重要特點。如果做一件事情還需要專門的思考和意志的努力,表明習慣并未真正養(yǎng)成。比如每天晨練30分鐘,孩子要是在父母的提醒下才去,只能算是一種行為,而非習慣;孩子要是想都沒想,自動地去鍛煉,一天不鍛煉就感到別扭,覺得渾身不舒服,這就叫養(yǎng)成習慣了。

3.后天性。習慣不是先天遺傳的,而是在后天的環(huán)境中習得的,是一種條件反射。有的習慣是很自然、不費什么功夫就形成的,有的則需要長期、反復的訓練。而養(yǎng)成同一種習慣需要花費的時間,也會因個體的不同而產生明顯的差異。

4.可變。習慣是一種定型性行為,一般形成后就很難改變,但這并不是絕對的。即使是已經形成的很牢固的不良習慣,只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強化訓練和影響,也能發(fā)生改變。當然,這需要極強的意志力和自信心來克服慣性的作用力。

5.情境性。習慣是在相同情境下出現(xiàn)的相同反應。養(yǎng)成某種習慣的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場合,習慣就會表現(xiàn)出來。比如有的孩子只在學校愛勞動,在家里就懶了,就是受到情境的制約。

1.按習慣的價值分,良好(積極的)習慣和不良(消極的)習慣。凡是對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等起積極作用,適應人的正常需要,且對人具有正向價值的一類習慣就是良好的習慣或積極的習慣。

2.按習慣的層面分,社會性習慣和個(個體)性習慣。社會性習慣多是強調與他人發(fā)生聯(lián)系的習慣,通常體現(xiàn)為適應公共生活領域的習慣。如遵守交通規(guī)則、愛護環(huán)境、文明禮貌等。個體習慣則是社會個體所獨有的習慣。如有人習慣早睡早起,有人習慣晚睡晚起;有人習慣早上鍛煉,有人習慣晚上鍛煉等。

3.按習慣的水平分,動作性習慣和智慧性習慣。動作性習慣主要是一些自動化了的身體反應和行為動作,比較簡單,形成的時間較短,容易訓練。如飯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洗臉等。智慧性習慣比較復雜,層次更高,需要較長時期的訓練才能形成,這類習慣主要涉及的是思維方式、情感反應和心理反應傾向方面的內容。比如做事有計劃、凡事三思而后行、實事求是、質疑等。

4.按習慣與能力的關系分,一般性習慣和特殊性習慣。一般性習慣與人的一般能力要求相一致,如善于觀察事物、勤于思考等。特殊性習慣與特殊技能和能力要求相適應,如建筑師、藝術家等職業(yè)所需要的利用表象構圖的習慣等。

5.按不同的活動領域分,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工作習慣、交往習慣。這是按照人們日常活動的主要領域來分的,還可以進行細分。比如學習習慣中可分出預習習慣、復習習慣、作業(yè)習慣,等等。

6.按出現(xiàn)的時間分,傳統(tǒng)性習慣與時代性(現(xiàn)實性)習慣。從歷史上傳承下來的習慣可以看成傳統(tǒng)性習慣,隨著社會的變遷,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形成的新習慣就是時代性習慣。

讀后使我深深思考,教育工作與產品制造截然不同,產品壞了可以報廢,而對人的教育和培養(yǎng)如果失敗了,損失的將是一個人的一生。所以,教育無小事。任何一名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把“教書”和“育人”工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做精做細,落到實處。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篇十四

書中寫到“習慣”是養(yǎng)成教育的結果,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行為的最高層次。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的行為。良好的習慣能促人進步,誘人發(fā)展,然而良好習慣的形成卻要經歷一個相當漫長、艱難地過程。

教育工作與產品制造截然不同,產品壞了可以報廢,而對人的教育和培養(yǎng)如果失敗了,損失的將是一個人的一生。所以,教育無小事。任何一名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把“教書”和“育人”工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做精做細,落到實處。

那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我認為要尊重學生的權利和參與性,要重視過程的循序漸進性,還要堅持過程的長期性。

從教學方面來看,教師應把教學過程中的小事做細、做全面,真正做到嚴謹細致。在備課中注意細節(jié),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師生互動時間、問題設計、板書設計都要面面俱到,不能忽略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否則,可能導致一堂課的失敗。上課過程要注意細節(jié),學生的一舉一動、課堂反饋都要仔細觀察,適時調整課堂過程,以取得最好的課堂效果。布置和批改作業(yè)要注意細節(jié),不能一味地貪多。要精批細改,針對不同的學生層次,精講多練。作業(yè)反映出的學生學習情況,要引起足夠重視,并制定對策,及時解決。

從育人方面來看,教師應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學生展現(xiàn)自己高尚優(yōu)雅的風度和修養(yǎng),對學生施以正面影響。我們常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言傳不如身教”。央視曾播出這樣一則公益廣告,相信大家都看過:小男孩看到忙碌了一天的媽媽還給姥姥打洗腳水,自己也搖搖晃晃地給媽媽打來洗腳水。許多問題不用說教。老師在學生面前言行不注意,隨意亂扔垃圾等,都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教師如果“不拘小節(jié)”,不能成為學生的行為楷模,那么,他的形象就難以在同學心目中立起來,學生帶著諸多的心里困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則不易養(yǎng)成。在注重言傳身教的同時,還要注意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細節(jié)。學生的一言一行,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動作和眼神,都是復雜內可能及時制止一場糾紛,會避免一次可能的傷害事故,會阻止一次因年幼無知而誤入歧途的人生悲劇。習慣是在不斷重復和練習中逐步形成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不能貪多求全,而應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地實施,一個習慣一個習慣的形成。例:剛入學時就要求學生書寫認真,讓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的習慣。隨著學習內容的升級與年齡的增長,要求學生做作業(yè)認真仔細,形成做事嚴謹?shù)牧己昧晳T。要看到學生身上一天一天的進步。進行鼓勵。不要稍有不慎,先劈頭蓋臉一頓批評。逐漸又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思考習慣。不要一遇難題就溜之大吉。這些良好的習慣都是在循序漸進中形成的。當然,學生良好的習慣,不僅僅是包括學習習慣,還包括很多。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什么是教育?簡單地說就是養(yǎng)成習慣。”而習慣則是日積月累的細節(jié)。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逐漸養(yǎng)成。而良好的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將會成為他們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其他方面的習慣,都是這樣,慢慢培養(yǎng)。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篇十五

拜讀了孫蕓曉老師的《教育就是培養(yǎng)好習慣》,我覺得這是一部偉大的著作,本著作為我們任何年紀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精神食糧,是指導我們如何做好教育工作的一部好書。閑暇時拜讀孫老師的著作,既能增加趣味,又能增長知識,更重要的是還會大大提高我們工作的效率。

書中并不是一味的說教,既有必要的理論,又列舉了很多令人信服的事例,讀起來感慨不己。我很贊成孫蕓曉老師給我們的諸多建議,如:“一分鐘贊美法”“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原則”“計劃周密有條理的習慣”,“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必須尊重的規(guī)律”等等這些措施科學合理,又簡單易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能理解習慣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特別對現(xiàn)在的小學生影響更大??墒俏覀兌及l(fā)現(xiàn),學生的不良習慣隨處可見,不做作業(yè),隨地吐痰,對人沒禮貌,打架罵人等。這些壞習慣的養(yǎng)成已經對教育工作者敲響了警鐘,除去家庭教育的原因,作為學校老師們的責任很重大。如果放任自流,那將會毀掉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們必須培養(yǎng)學生各種良好的習慣,即如書中所說包括做人的習慣,做事的習慣。

當然,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教育是教育的關鍵,社會教育是保障。我們一定要在這關鍵環(huán)節(jié)不讓孩子掉隊。因此,我們可以好好地學習,孫蕓曉老師提倡的`“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原則與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學會孝敬父母。學會關愛別人,結合學校的感恩教育,愛的教育再根據學科的知識教肓,有機地滲透愛心教育,讓我們的學生學會愛,感受愛,心中處處充滿愛。不能老抱怨的學生多么不聽話,多讓人傷心。何不用抱怨的時間來思考用什么辦法幫助和引導孩子的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那么從書中例舉經驗中可以發(fā)現(xiàn),給孩子贊揚不能說些假、大、空的話,而要關注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優(yōu)點,每一個進步。更重要的是,必要時還可忽略一下孩子所犯的錯誤,不要對孩子的優(yōu)點視而不見,卻用放大鏡來看待孩子的缺點。

孫老師也曾在書中說過這樣一句經典的話:“如果養(yǎng)成好的習慣你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是有了壞習慣,你會一輩子都償還不了它的債務,這就是習慣,我不斷反思”。愿我們將孩子的習慣培養(yǎng)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來,當好孩子成長的引路人。的確培養(yǎng)孩子一個好習慣,給孩子一生財富;糾正孩子一個壞習慣,給孩子一生幸福。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讀后感篇十六

通過讀書,讓我明白了“習慣是養(yǎng)成教育的結果,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行為的最高層次。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的行為,它是經過反復練習而養(yǎng)成的語言、思維、行為等生活方式”。是的,一旦“習慣成了自然”,當然是好習慣,那會使一個人終身受益??!由此也讓我想起網上看到的一則短評:據說,上萬日本人離開體育場,地上不會留下一片紙片等垃圾。就這一個好的衛(wèi)生習慣、一點“小事”,讓人們驚呼:日本人太可怕了,日本人沒有理由不成功。

小事決定成功,如若家長和老師還在一味追求高分,只重視孩子智育的發(fā)展,想必要培養(yǎng)一個杰出的人才,那也是難事!因為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成人、成功的基礎。

養(yǎng)成教育怎樣抓?懷仁一中的領導認為,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所謂“大處”,就是一切從培養(yǎng)合格的學生構想,而“小處”則是從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我也極為認同,特別是細讀了《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這一真理!面對孩子,我們應該身正為范,學高為師。教師自己首先應該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課堂上,要求學生坐姿正確,首先老師就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來不得半點馬虎。因為家長和老師的品格對學生構成一種巨大的影響力。這力量絕非教科書、格言和道德說教所能代替。它不是貼在墻上的豪言壯語,也不是寫在紙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掛在嘴上的信條,而是教育者用生命對學生的教育。

教育無小節(jié)。在學生活動的世界里,教師應約束自己,不要以為是細枝末節(jié)就可以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要知道細枝末節(jié)對學生的影響,是比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話更具吸引力的。每個教師都要用自己美好的思想和行為去影響學生,去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教育的方法種種,在這本書中可謂包羅萬象,如境教法、身教法、訓練法、言教法、實踐鍛煉法、指導自我教育法、疏導法等等。

至于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我作為重點看了好多遍,特別是班上也有學習磨蹭的孩子,上課不專心的孩子,寫作業(yè)馬馬虎虎的學生也不少,文中提到的妙招有種一開學就想在我的學生身上試試的沖動,是呀,讀書真好,即學即用,如獲至寶,相信我會將這本書長伴左右,因為書中的理論需要與我的實踐相磨合,因為書中的方法需要借鑒并因生而宜作改動,因為書中的金玉良言還需要細細咀嚼,因為書中的思想還要不斷地吸納……看來一本好書也如一種好的習慣終身受益??!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47948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