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風箏教案(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9 20:41:04
大班美術風箏教案(模板14篇)
時間:2023-11-29 20:41:04     小編:念青松

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時間,確保教學內(nèi)容的完整性。編寫教案時要注意教學過程的層次性和連貫性。接下來是一些教案編寫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供大家參考。

大班美術風箏教案篇一

1、通過改變泥片造型、聯(lián)想與創(chuàng)作活動,引導幼兒體驗制陶的樂趣。

2、學習運用捏壓、團圓、盤繞等方法,大膽表現(xiàn)構想。

活動準備。

1、泥若干。

2、工具:竹簽刀、葫蘆錐、魚鱗刀、泥工板、濕抹布。

活動過程。

一、操作、探索。

1、玩泥片。

2、教師:這里有許多泥片,請你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玩一玩,泥片可以怎么玩?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泥片,或卷或圍攏或切,感受泥性,注意泥片造型的變化。)。

二、引導、聯(lián)想。

1、泥片暢想。

2、教師小結:你們真棒!把泥片一會兒變成卷,一會兒切成條;一會兒豎起來;

3、幼兒討論:你想把泥片變成什么?

4、邊看泥片造型,邊引導幼兒聯(lián)想。

(1)整片泥平著放,可以做成什么?

(2)泥片豎起來,像什么?可以變成什么?怎么變?

(3)卷卷的泥片像什么?添上些什么更像呢?

三、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泥片造型。

介紹工具,引導幼兒說出工具用途。

竹簽刀切泥、鱗刀刻花,葫蘆錐按孔。

2、提出要求:大膽做、試著做與別人不同的小東西。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使用不同的制陶方法。

四、展示、體驗。

1、泥片展覽。

展覽幼兒的作品。

2、不同形式的評價與展示。

(1)幼兒分散相互交流。

(2)取一兩件作品,讓幼兒猜猜制作的是什么。

(3)在集體中,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大班美術風箏教案篇二

1、引導幼兒繼續(xù)學習看圖示折紙,先折“雙三角”再折出燈籠。

2、發(fā)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3、發(fā)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4、嘗試通過動作和色彩來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彩色方形紙;顏色有紅、黃、綠等。

2、操作卡片《燈籠》折紙圖示1份,半成品1份,未吹氣成品1份,裝飾好的燈籠一只。

3、彩色長紙條、剪刀、漿糊、棉簽、顏料。

活動流程。

導入活動—幼兒學習折疊方法—幼兒操作—評價活動。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教師:國慶節(jié)時,小朋友們在大街上看到掛在店門口那圓圓胖胖的是什么?

2、引導幼兒學習燈籠的折疊方法。

(1)出示折紙圖示,明確圖上各符號所代表的意思。

(2)幼兒按操作卡片圖1、圖2、圖3折好:圖1把正方形紙對角折成三角形;圖2、圖3把兩只尖角分正反對準直折成正方形。

(3)教師出示半成品講解并演示圖4“雙三角”的折法:一只手插入中間,另一只手對捏兩道邊后,用手抹平就成圖4下面繼續(xù)圖5、圖6、圖7折成圖8,教師再拿出沒吹氣的燈籠示范吹氣的方法。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教師:請大家開始折雙三角,折好再按圖5、圖6、圖7折成圖8。折的時候注意折邊要整齊,每折好一個步驟都要用手把紙抹平,全部折好后,再用剪刀把長條紙剪成細絲狀,貼在燈籠底部,上面貼兩根細紙條作為掛的帶子,吹好氣以后再把上面的兩根細紙條連接貼好。

(2)請小朋友用顏料、棉簽,給燈籠輕輕畫上好看的`圖案。

(3)幼兒操作,教師輔導。

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完成折紙,并指導幼兒粘貼,注意粘貼的部位并保持整潔。

3、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把做好的燈籠懸掛在窗臺上,讓全體幼兒來欣賞,找出折得好或裝飾得好的燈籠,讓幼兒說出喜歡哪一個,并說出為什么喜歡。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較高,當教師示范吹出燈籠的時候表現(xiàn)的非常新奇,還給與教師鼓掌,也由此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欲望。能力強的孩子能夠根據(jù)圖示一點一點的進行活動,而能力弱的則需要教師的指導或其他同伴的幫助,才能完成。但是整個活動能進行完,孩子也在此基礎上能有創(chuàng)新,將燈籠變成了話筒。

幼兒行為基礎。

在平時的活動中,孩子們對于折紙的興趣也比較大,能夠認真折紙,但是對于看圖示折紙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動手能力較弱的孩子他們的靈活度不夠,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

大班美術風箏教案篇三

(一)以猜謎語的方式導入活動主題“小朋友,老師這里有個謎語請你們猜一猜:天上一只鳥,用線拴得牢,不怕大風吹,就怕細雨飄。”(風箏)。

幼兒:漂亮。

教師:顏色真美啊,那你們誰能說出他有哪些顏色?

幼兒:(點數(shù)顏色),翅膀上有。。。。色。下面翅膀上有。。。背部有。。。眼睛上有。。。

圖三:這只蝴蝶上面還有很多圖案?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誰來說說?

這些圖案有什么特點?(左右都一樣)告訴你們這叫對稱。

什么是對稱?(左右大小要是一摸一樣的)為什么要做成對稱的?(為了保持平衡和美觀)。

3.按照同樣方法講述圖四(金魚)和圖五(蜻蜓),側重對稱。

(三)學習點線技巧裝飾風箏。

剛才我們欣賞的這些美麗的風箏都是由點和線條組合而成的。

1.請小朋友回憶點,并在黑板上畫出。

2.請小朋友回憶線,也畫出。

3.動腦筋將點和線結合,畫出自己設計的圖案。

4.欣賞ppt,感知點線結合的美。

(四)創(chuàng)作與體驗。

2.教師提出繪畫要求:

(1)畫之前要學會用左右對稱的方式來畫,要先用線條分割,然后用圖案裝飾。線條和圖案要密一點,豐富一點,這樣的風箏才漂亮。

(2)要注意繪畫時的坐姿。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個別指導,鼓勵幼兒大膽設計出各種不同的風箏。

大班美術風箏教案篇四

1.欣賞沙燕風箏,了解其結構及美好寓意。

2.嘗試運用青花紋飾裝飾沙燕風箏,表達心中美好意愿。

經(jīng)驗準備:已知部分青花紋飾的寓意。

物質準備:空白沙燕風箏、藍色勾線筆、金粉膠筆、白板課件。

活動重點:能夠遷移已有青花紋飾經(jīng)驗裝飾沙燕風箏。

活動難點: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美好意愿,選擇合適的青花紋飾裝飾沙燕風箏。

一、視頻導入,感受春天放風箏的快樂。

二、欣賞沙燕風箏,了解其結構及美好寓意。

1.了解沙燕風箏結構,知道沙燕風箏由頭部、身體、翅膀、腰節(jié)、尾巴組成。

沙燕風箏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你們發(fā)現(xiàn)它的花紋有什么獨特的地方?

2.了解沙燕風箏圖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沙燕風箏的身上都有什么圖案?你知道這些圖案都代表著什么意思嗎?

教師小結:古時候人們在沙燕風箏的膀窩、腰節(jié)和前胸、尾羽等處加上蝙幅、桃子、牡丹等吉祥圖案,寓意著幸福,長壽和富貴等美好的愿望,將風箏放上天空,寓意著放飛夢想,希望能夠達成心愿。

三、嘗試運用青花紋飾裝飾沙燕風箏,表達心中美好的意愿。

1.出示青花沙燕風箏,說說圖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今天我還帶來了一只青花沙燕風箏,你看它上面有哪些青花紋飾,說一說它的寓意是什么?

2.遷移孩子已有青花紋飾經(jīng)驗,再次感受圖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你們還知道哪些青花紋飾有著美好的寓意呢?

3.出示操作材料,引發(fā)幼兒討論。

今天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沙燕風箏,你想用什么樣的青花花紋來表達什么美好意愿?(同伴討論)。

4.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展示作品,同伴評價。

1.將幼兒作品懸掛在空中,幼兒自由欣賞。

你們喜歡哪只風箏?說說為什么喜歡?

2.重點介紹作品表達的美好寓意。

你的這只風箏上的圖案代表什么美好寓意呢?

大班美術風箏教案篇五

1、引導幼兒初步感受風箏的對稱美。

2、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運用多種材料裝飾風箏面。

3、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xù)編故事。

5、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幼兒閱讀的興趣。

1、教室里布置“風箏展”,課前帶幼兒參觀、欣賞過各種風箏,了解風箏的基本特征。

2、幼兒課前已經(jīng)知道并練習過用不同的方法剪出兩個一樣的圖形。

3、教師制作好的風箏面若干,一只采用的裝飾材料顏色和馬夾袋底色差不多;一只圖案排列比較凌亂,分布不均勻;還有一只顏色深淺搭配清晰,圖案分布均勻。

4、人手一只馬夾袋、剪刀、膠水。

5、每組放有各種彩紙(皺紋紙、自粘紙、手工紙、泡沫紙);剪好的幾何圖形若干;幾支鉛筆。

一、帶幼兒進教室,自由欣賞各種風箏。(3分鐘)。

教師引導語:“哇!這么多的風箏,我們一起來看看!”

2、幼兒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師在旁傾聽。(如有幼兒提到喜歡風箏對稱的話,就請他在集體面前說說,可直接引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教師引導語:請和你的好朋友說說你喜歡那個風箏?為什么喜歡它?

二、引導幼兒感受風箏的.對稱美。(5分鐘)。

過渡語:小朋友剛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風箏,徐老師這里也有一只我喜歡的風箏。

1、出示一只圖案對稱的風箏。

教師引導語:你們覺得它怎么樣?(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2、引導幼兒感受這只風箏的左邊和右邊的形狀和圖案都是一樣的。

三、幼兒討論如何裝飾風箏面。(15-20分鐘)。

教師引導語:這些風箏真漂亮,我們也來做一只漂亮的風箏好嗎?

1、教師出示制作好的幾只風箏面,請幼兒比較怎樣裝飾可能最好看。

教師引導語:

(1)你最喜歡哪只風箏?為什么?(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三只風箏的優(yōu)點和缺點)。

(2)怎樣才能剪出兩個一樣的圖形。

教師引導語: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彩紙剪出各種漂亮的圖形把自己的風箏裝飾的最漂亮。(原本我設想要用舊圖書、掛歷紙,但是如果要求幼兒對稱裝飾的話,只能用各種紙了)。

1、幼兒做到一半時,教師可請幾位能力強一點的幼兒,用鉛筆畫自己喜歡的圖案進行剪貼。

2、做的快的幼兒可以幫助做的慢的幼兒。

3、請客人老師幫助幼兒一起把線系在風箏上。(馬夾帶的拎手上)。

五、帶幼兒去放風箏。(沒有做好的幼兒可以繼續(xù)做)(2分鐘)。

小朋友可以一起去操場上放風箏,比一比誰的風箏最漂亮。

游戲中讓幼兒把風箏外形畫得左右對稱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孩子們顧及到了左邊就不能顧及到右邊,由于水彩筆較細,因此色彩不夠均勻。我覺得可以讓幼兒畫最簡單的風箏外形,在內(nèi)部進行圖案對稱,色彩上可以選擇油畫棒,上色均勻飽滿。

大班美術風箏教案篇六

1、通過觀察,說出風箏的不同形態(tài)。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自由地畫出形狀不同的風箏。

3、風箏的兩邊圖形要對稱。

4、認讀漢字:骨架、左右對稱。

各種形態(tài)的風箏活動前組織幼兒放風箏

一、幼兒觀察風箏,說出風箏的不同形態(tài)。

師:小朋友,這兩天你們都在放風箏,請你說說看,你見過什么樣子的風箏?

二、討論風箏的共同點,認讀漢字:骨架、左右對稱。

師:這些風箏形狀雖然不同,但是它們卻有許多相同的地方,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教室里的風箏,說說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幼兒每說出一個特點,教師及時出現(xiàn)相應的漢字。)

三、分析風箏的圖案和色彩。

師:小朋友真能干,發(fā)現(xiàn)了風箏許多相同的地方,有骨架,有一根長長的線,風箏的身體左右對稱,有的風箏上的圖案也左右對稱,還有飄帶(教師一邊說,一邊指著漢字)。那你最喜歡哪只風箏?請你上來說一說。

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也來設計風箏,你們愿意嗎?在畫的'時候要注意風箏的兩邊要對稱,把你喜歡的圖案、花紋和色彩都用上去,也可以模仿這些圖案和顏色,你們會嗎?畫完了我請小朋友把你的風箏剪下來,貼到這幅圖的天空中,剪的時候邊上要留些白紙,這樣風箏才好看。好,開始吧。

四、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五、評價幼兒作品:

師:今天小朋友畫出了自己設計了許多漂亮的風箏,你們看,這些小朋友放著你們設計的風箏,多開心呀!他們說:中班的小朋友真能干,顏色涂得很均勻,色彩搭配得也很好,圖案設計得更漂亮,小朋友,你們開心嗎?那我們也去放風箏吧。

大班美術風箏教案篇七

1、學習歌曲,嘗試用優(yōu)美輕巧的聲音唱歌。

2、通過表演唱,增強自信心,喜歡參加音樂活動。

1、對風箏的形狀、特征、玩法有一定的了解。

2、兩種不同符號的條形卡紙。

3、打擊樂器若干。

1、律動導入。

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做律動。

2、學習歌曲。

(1)春天里有一種最有趣的活動,知道是什么活動嗎?(放風箏)。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放風箏”的'歌曲。

(3)教師范唱。

(4)提問歌詞內(nèi)容。

(5)幼兒跟唱。

(6)幼兒演唱歌曲。

(7)提醒幼兒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在美工區(qū)投向相關材料,讓幼兒制作風箏,并嘗試在幼兒園放風箏。

大班美術風箏教案篇八

這是個星期天的早晨,天氣睛朗、碧空如洗。在無邊無際的天空中飄朵朵白云,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不知不覺的,也來到了我們身邊,它送走了寒冷,給人們帶來溫暖和喜悅。

就在這個時候,一群天真可愛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來到綠油油的草地上放飛自我,原本安靜的草坪,頓時變的熱鬧了起來。

看!“他們正興致勃勃地放風箏呢!你瞧,已經(jīng)有好幾只風箏在空中高高飛翔,有雄鷹張開翅膀在空中展翅翱翔,有像巨龍一樣的多腳蜈蚣在空中盤旋,還有活潑可愛的錦鯉在蔚藍的天空中快活地游來游去,它們已經(jīng)飛向了云端,但是它們還在不停地升高,如果它們身上沒有雪白的線,說不定它們都會在空中騰云駕霧呢!

在不遠處,有一個小朋友,正放著五顏六色的金三角風箏,風箏飛得還不算很高,他直勾勾地看著風箏,一邊后退,一邊向后拽著線軸,一扯一拉,這動作真的是到位,好像在向爸爸媽媽展現(xiàn)他的本領呢!爸爸媽媽也沒閑著,站在旁邊也不停地為兒子加油,爸爸的手搭在媽媽的肩上,顯得是那樣的溫暖和諧。讓我不由得稱贊道:多么幸福的畫面?。?/p>

更有趣的是,近處有兩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他們一個拿著線軸,拉著長長的線,飛快地向前奔跑著。另一個高高舉起燕子風箏,全神貫注地觀察著風的方向,并商量著怎樣才能讓風箏飛得更高、更遠。不一會兒,燕子風箏順著風的方向緩緩升起,好像在跟他們揮著手、打著招呼呢!旁邊穿著花裙子的小女孩,捧著花蝴蝶風箏,癡癡地看著兩位哥哥,看他們配合得如此默契。還不時地回頭看著,好像在偷學兩位哥哥的放風箏技術,她整個人陶醉在其中,好像忘記了自己也是來放風箏的呢!

過了一會兒,各式各樣的風箏在空中翩翩起舞,不停地在空中翻著跟頭,孩子們的打鬧聲,嬉戲聲,歡樂聲,傳遍了整個草坪。

多么綠的草,多么藍的天,多么熱鬧的場面啊!多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參與其中,和他們一起愉快地玩耍。

大班美術風箏教案篇九

1、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感知小棕熊和紅松鼠之間的友情。

2、借助圖片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根據(jù)前半段故事嘗試續(xù)編故事情節(jié)。

3、體驗寬容和諒解別人的情感,感受道歉所需要的勇氣。

1、小棕熊和紅松鼠的手偶或圖片。

2、教學掛圖:《49只風箏和49只紙船》。

3、已學會唱歌曲《好朋友》。

1、教師:今天,來了兩位新朋友,他們是誰呢?

2、教師:故事里有誰?小棕熊和紅松鼠住在哪里?他們會做什么事讓朋友高興?)教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讓小棕熊和紅松鼠和好的辦法,嘗試編故事結尾。

1、教師講述故事結尾,鼓勵幼兒說說:小棕熊和紅松鼠后來是怎樣和好的?

2、教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3、教師簡單小結:兩個小朋友遇到不開心的事,要互相關心、互相體諒,那樣大家才能快樂。

引導幼兒看圖閱讀故事,鼓勵幼兒根據(jù)畫面和教師的身體語言參與講述故事內(nèi)容。

分角色表演

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邊唱歌邊兩兩結伴表演“好朋友”,讓幼兒感知體驗同伴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快樂情感。

1、區(qū)域活動:在美工區(qū),提供正方形紙、長方形紙、糨糊、細線、彩色筆,讓幼兒進行折紙船、做風箏等活動。

2、游戲活動:將頭飾和表演中的場景圖片投放至表演區(qū),幼兒繼續(xù)表演故事。

大班美術風箏教案篇十

1.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感知小棕熊和紅松鼠之間的友情。

2.借助圖片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根據(jù)前半段故事嘗試續(xù)編故事情節(jié)。

3.體驗寬容和諒解別人的情感,感受道歉所需要的勇氣。

1.小棕熊和紅松鼠的手偶(或圖片)。

2.教學掛圖:《49只風箏和49只紙船》。

3.故事磁帶、錄音機。

4.幼兒已學會唱歌曲《好朋友》。

(一)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半段。引起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1。教師:今天,來了兩位新朋友,他們是誰呢?

2。教師出示小棕熊和紅松鼠手偶,講述《49只風箏和49只紙船》故事的前半段。

3。教師:故事里有誰?小棕熊和紅松鼠住在哪里?他們會做什么事讓朋友高興?

(二)教師引導幼兒嘗試仿編故事。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讓小棕熊和紅松鼠和好的辦法,嘗試仿編故事結尾。

(三)集體欣賞故事結尾。了解故事內(nèi)容。

1。教師講述故事結尾,鼓勵幼兒說說:小棕熊和紅松鼠后來是怎樣和好的?

2。教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3。教師小結:兩個小朋友遇到不開心的事,要互相關心、互相體諒,那樣大家才能快樂。

(四)出示教學掛圖,帶領幼兒完整地欣賞和閱讀故事。

引導幼兒看圖閱讀故事,鼓勵幼兒根據(jù)畫面和教師的身體語言參與講述故事內(nèi)容。

(五)集體完整的欣賞故事錄音。

(六)表演音樂活動“好朋友”。

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邊唱歌邊兩兩結伴表演《好朋友》”,讓幼兒感知體驗同伴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快樂情感。

1.區(qū)域活動:在美工區(qū),提供正方形紙、長方形紙等讓幼兒進行折紙船做風箏等活動。

2.家園共育:請幼兒與家長一起利用節(jié)假日去放風箏。

本次活動是一個生成活動,沒有教學掛圖的。這對于一個剛剛升入大班的幼兒單單傾聽故事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根據(jù)故事的內(nèi)容,我自制了幾張故事圖片。在活動中幼兒能從畫有風箏和小船的圖片上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從第一張圖片中風箏上的49和小船的49,初步了解故事的題目含義。在活動中幼兒能跟著老師的引導從圖片上觀察到故事中的每一個情節(jié)的發(fā)生,在幼兒猜測故事結尾時,幼兒就能根據(jù)前面的圖片比較的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可見圖片的作用還是很大的,能給幼兒的想象提供基礎,能激發(fā)幼兒想象力、能給幼兒的想象創(chuàng)造空間。

大班美術風箏教案篇十一

1、學習用裝飾畫及卡通化的手法,自主的裝飾風箏面。

2、欣賞各種美麗的風箏,通過觀察看示意圖,了解制作風箏的簡單方法。

3、體驗放飛風箏,獲得成功的自豪感。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油畫棒或水彩筆,皺紋紙,剪刀,漿糊,長方形白紙,細線;

2、師生收集各種風箏展示在教室里。

1、請帶風箏來的小朋友向大家介紹自己帶來的風箏,說說:風箏上有什么圖案?風箏的色彩是怎樣的?你喜歡什么樣子的風箏。

2、教師:你們還見過哪些風箏?他們是什么樣子的?

4、探索:風箏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5、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制作簡易風箏的示意圖,請幼兒說說: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掌握制作風箏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1、在長方形上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圖案,涂上漂亮的顏色;。

2、用皺紋紙剪一條或兩條常常的彩色帶粘貼在風箏上做飄帶。

3、系繩是要細心,不要將風箏拉斷。

教師及時將幼兒遇到的問題反饋給幼兒,探討最好的解決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實際問題。

大班美術風箏教案篇十二

1.回憶、交流、模仿自己與他人放風箏的精彩片段,體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2.嘗試表現(xiàn)放風箏時的動態(tài)和情景,會借用參照物來表現(xiàn)高飛的風箏。

3.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只能夠進一步體驗成功放飛風箏的喜悅。

1.幼兒有和父母放風箏的經(jīng)驗,欣賞過各種各樣的風箏。

2.教師準備放風箏的圖片、繪畫紙、水彩筆。

(一)調(diào)動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交流與他人放風箏時的生動場面。

你見過放風箏嗎?它們是什么樣子的?你放過風箏嗎?和誰一起放的?是怎么放的?請你學一學放風箏時的樣子。

(二)教師與幼兒共同探討表現(xiàn)方法。

(三)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

教師:放風箏的時候最開心的事是什么?放風箏的人畫在什么位置?風箏畫在什么位置?

重難點:借用參照物(云朵、樹梢、樓房)表現(xiàn)高飛的風箏。

(四)幼兒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討論不同的構圖方式所產(chǎn)生的不同效果。

教師:誰的畫面構圖更合理、更漂亮?誰畫的風箏飛的最高?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繼續(xù)引導幼兒學習運用活動中的方法表現(xiàn)自己的生活,如看星星、升國旗等。

大班美術風箏教案篇十三

陽春三月,和風吹拂,清新的空氣和著青草味迎面撲來,真是沁人心脾。這個季節(jié),我們禁不住大自然的誘惑,經(jīng)常帶孩子們戶外活動,享受大自然的恩賜。每當這個時候,天空中飛舞著的各式各樣的風箏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只要一看到風箏,孩子們就停住腳步,抬頭觀望,還不時的歡呼雀躍,問這問那:“老師風箏是怎樣飛上天的?”“為什么有的風箏有尾巴,有的風箏沒有尾巴?”“老師,風箏是怎樣做出來的,我也想做一只風箏?!薄拔蚁牒惋L箏一起飛上天?!泵鎸⒆觽兲岢龅奈寤ò碎T的問題,面對孩子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為了滿足幼兒求知欲望,讓幼兒感知風箏的結構特點,培養(yǎng)幼兒討論、探索的興趣與能力,我和孩子們一起組織了此次教育活動——放飛風箏,放飛希望。

1、激發(fā)幼兒探究風箏的興趣,引導幼兒在操作、繪畫活動中感知風箏的結構特征。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養(yǎng)他們喜歡提問,積極應答的良好習慣。

3、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風箏飛行的條件。

4、引導幼兒積極討論和探索,培養(yǎng)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方法。

5、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富有個性地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6、促進家園共育,增進親子感情。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兒歌《放風箏》錄音帶、風箏一個。

1、教師用猜謎語的方式引出風箏,激發(fā)幼兒對風箏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謎語。”

像蝶不是蝶,

像鳥不是鳥,

清明前后天上飛,

就怕雨水澆。

幼兒:“風箏”。

2、師:(出示風箏)“請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這個風箏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1:“這是一只金魚風箏,很漂亮的?!?/p>

幼兒2:“它有身子,還有一條長尾巴呢!”

3、師:“誰放過風箏?你和誰一起玩的?”

幼兒:昨天我和爸爸在草地上放過風箏。”

幼兒:星期天我和小姨在操場上放過風箏,最后我的風箏斷線了,我哭了很長時間。

天青青,地青青,

小朋友,放風箏。

你放大蝴蝶,他放大蜻蜓,

小弟弟,沒啥放,

直把手帕往上扔。

5、幼兒邊學兒歌邊表演兒歌中表現(xiàn)的情節(jié),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并請幾個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動作的幼兒上來表演。

6、課后延伸:

回家后,請小朋友們一起搜集各式各樣的風箏,將它帶到幼兒園,大家一起欣賞。

大班美術風箏教案篇十四

《綱要》中指出:要引導幼兒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yōu)秀,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圍繞省十一五課題《回歸幼兒世界地方文化主題游戲的研究》我們大班開展了《放飛希望、快樂成長——風箏節(jié)》的主題活動。

1、欣賞各種各樣的風箏,知道風箏是中國人發(fā)明的。

2、運用涂、畫、染等裝飾的方法設計自己獨特的風箏。

3、感受我國民間藝術的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

重點:讓幼兒運用多種方法設計風箏。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蘇,充滿生機的季節(jié),孩子們喜歡用放風箏的方式來感受和體驗春天到來時的喜悅之情。于是我抓住孩子們的興趣,設計了《五彩風箏》這節(jié)活動,讓幼兒進一步了解風箏的起源以及風箏的獨特美,激發(fā)幼兒大膽想象、敢于表征的欲望。

1、風箏的課件,音樂。

2、各種風箏展覽。

3、風箏的輪廓畫與兒人數(shù)相等。

一、謎語導入:

風箏的謎語:常常一根線,掛在天空中。不怕風來吹,只怕雨來淋。(風箏)

二、欣賞各種各樣的風箏圖片,了解風箏的起源1、欣賞風箏展師:每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我們喜歡到大自然里放風箏。你們有放過風箏嗎?老師也帶來了一些風箏,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教師提問:小朋友欣賞到了哪些風箏?

讓幼兒回答后教師小結:蝴蝶風箏,魚形風箏、蜈蚣風箏等,其實風箏的種類很多。

2讓幼兒了解風箏的起源。

(1)教師出示“龍”形風箏的`幻燈片。

教師提問:這是什么樣的風箏?(龍形風箏)龍代表什么?(代表中國)教師:沒錯,“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都是龍的傳人。風箏就誕生在我們中國,是我們的祖先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

(2)故事《風箏的起源》

教師講故事《風箏的起源》后,提問:是誰在很久很久前發(fā)明了風箏?

教師小結:風箏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叫墨子的人發(fā)明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民間藝術。

3、幼兒欣賞特殊風箏圖片。

(最小的風箏)教師:看見風箏在哪了嗎?這是世界上最小的風箏,只有零點幾厘米長,比我們平時用的硬幣還要小。

教師:你們知道嗎,世界上最長的風箏和最小的風箏是誰做出來的?都是咱中國人制造的,你覺得中國人怎么樣?(聰明、能干……)作為一名中國人你有何感想?(驕傲、自豪……)是的,我也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三、通過觀看課件欣賞不同風箏圖案,激發(fā)幼兒裝飾風箏的欲望。

1、教師介紹不同風箏的圖案和顏色。

2、幼兒動手操作裝飾風箏,教師巡回指導。

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用多種材料裝飾出漂亮的風箏來。

3、作品展示師幼共同欣賞裝飾好的風箏。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51087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