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一面鏡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并做出改進。如何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自己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總結是一個學習和提高的過程,我們應該不斷改善和完善自己的總結能力。
冬至時間初二篇一
冬至時間:月22日12:47:55,農歷年十一月(大)十二。
冬至時間:2012月22日07:03:01,農歷年十一月(大)初一。
關于冬至。
冬至為節(jié)日的傳統(tǒng),可以朔源到周代。當時國家即有于此日祭祀神鬼的活動,以求其庇佑國泰民安。到了漢代,冬至正式成為一個節(jié)日,皇帝于這一天舉行郊祭,百官放假休息,次日吉服朝賀。這個規(guī)矩,其后一直沿襲。魏晉以冬至賀儀“亞以歲朝”,并有臣下向天子獻鞋襪禮儀,表示迎福踐長;唐、宋、元、明、清各朝都以冬至和元旦并重,百官放假數日,并進表朝賀(《東京林華錄》、《帝京景物略》等),特別是在南宋,冬至節(jié)日氣氛比過年更濃,因而有“肥冬瘦年”之說法。由上可見,由漢及清,從官方禮儀來講,說冬至是“亞歲”,乃至“大過年”,絕非虛話。究其原因,主要是對周朝以農歷十一月初一為歲首之傳統(tǒng)的承襲,因冬至日總在十一月初一前后。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jié)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冬至時間初二篇二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的時間來了,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因此要慶賀。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不同的地方習俗有不同的傳說。
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和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經過數千年發(fā)展,形成了獨特的節(jié)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為年節(jié)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較為普遍的有冬至吃餛飩的風俗。早在南宋時,臨安人就在冬至吃餛飩,開始是為了祭祀祖先,后逐漸盛行開來,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之說。餛飩發(fā)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制作各異,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餛飩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云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等。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tǒng)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皽珗A”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p>
北方還有不少地方,在冬至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因為冬至過后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中醫(y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有功效,民間至今有冬至有進補的習俗。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tǒng),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后,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jié)祖先,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jié)日,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冬至吃什么?
冬至吃水餃。
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边@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冬至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江南“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北京“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河南“捏凍耳朵”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后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滕州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F山東滕州一帶冬至家家都要喝羊肉湯。
臺灣糯糕。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tǒng),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后,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倍凉?jié)祖先,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蘿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臺州擂圓。
浙江臺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節(jié)氣,在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禱祖先保佑全家人來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后全家人歡樂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圓”(擂圓,又叫硬擂圓、翻糙圓)是臺州的老傳統(tǒng),擂圓取圓圓潤潤、團圓之意。
澳門“做冬”
“冬至大過年,家家食湯圓。先生不放假,學生唔俾錢”——澳門民謠。
澳門,人們在冬至日一般要祭祖,還要到墳墓前掛紙,俗稱“掛冬”。所以紅街市旁邊燒臘店的生意明顯較平日好,有燒臘店和雞檔負責人對記者說,冬至有不少人買燒雞、燒肉等應節(jié)食品拜神。
廣東湯圓。
冬至節(jié)那天,廣東不少地方都有祭拜祖先的習俗,除各家各戶具備酒肉三牲、果品、湯圓祭拜外,還有在宗桐祭祖的,祭祖由宗族統(tǒng)一舉辦,往往是舉行一些殺豬宰牛,演戲酬神等,追念先祖的儀式,如宣讀族譜,講述家史之類。
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qū)對冬至這一節(jié)氣非常重視,姑蘇地區(qū)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tǒng)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鹵牛肉、鹵羊肉等各式各樣的鹵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托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愿。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tǒng)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滋陰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冬至時間初二篇三
冬至是幾號幾點幾分幾秒:
12月21日18:44:07,農歷20十一月(大)廿三,星期三。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jié)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肚寮武洝飞踔劣小岸链笕缒辍敝f。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jié)”,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逗鬂h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彼赃@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yè),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jié)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后,太陽又逐漸北移。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稘h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比藗冋J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jié)氣循環(huán)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稌x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闭f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jié)日來過。北方地區(qū)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qū)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qū)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緣何有這種食俗呢?相傳南陽醫(yī)圣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xiāng)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xiāng)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里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y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服食后,鄉(xiāng)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后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冬至傳說之一。
相傳南陽醫(yī)圣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xiāng)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xiāng)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里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y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服食后,鄉(xiāng)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后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冬至傳說之三。
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時間初二篇四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jié)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肚寮武洝飞踔劣小岸链笕缒辍敝f。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jié)”,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逗鬂h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彼赃@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yè),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jié)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后,太陽又逐漸北移。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稘h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jié)氣循環(huán)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闭f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jié)日來過。北方地區(qū)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qū)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qū)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緣何有這種食俗呢?相傳南陽醫(yī)圣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xiāng)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xiāng)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里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y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服食后,鄉(xiāng)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后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冬至祝福語。
1冬至到了,團團圓圓一家子,熱熱鬧鬧吃餃子,開開心心饞嘴子,快快樂樂暖肚子,冬至節(jié)氣好兆頭,吉祥如意美日子,祝你健康好身子,平平安安一輩子。
2吃著餃子,過好日子;看著短信,找找樂子;保暖鍛煉,注意身子;天氣寒冷,邁開步子;飲食均衡,管好肚子;笑口常開,多賺銀子;遇事心寬,不出亂子;送上祝福,幸福一輩子!祝冬至快樂!
3熏衣草傳說:一株代表友情,兩株代表愛情,三株代表祝福,四株代表幸福,我想給你滿山滿谷的熏衣草,讓你擁有最美的祝福和無盡的幸福!冬至快樂!
4接收冬的盡頭,轉發(fā)春的開頭;遙望暖的盼頭,思念你在心頭;冬至大有來頭,祝福送你手頭;愿你生活有樂頭,事業(yè)有奔頭!
5冬至將來臨,短信送上關心:愛心暖你,熱心敷你,癡心想你,關心對你,衷心祝你,幸福如昔,溫暖似火,預祝冬至快樂!
6冬至要到了,天氣變冷了,友誼思念了,祝福送上了,衣裳該加了,不要感冒了,營養(yǎng)要補了,餃子該下了,溫暖下肚了,心情熱乎了,生活滋潤了。預祝冬至快樂!
7想著你,走過似水流年;念著你,又是新的一天;牽掛你,問候一遍一遍;通知你,冬至來到眼前;提醒你,加衣保暖防寒;祝福你,幸福健康平安!預祝冬至快樂!
8冬至將到,祝福提前送到。愿:快樂如期而至、幸福無所不至、生活至善至美、財富蜂擁而至、如意紛至沓來、事業(yè)實至名歸、好運時至運轉……我的祝福從頭至尾,至真至誠,只愿你感覺賓至如歸,預祝冬至快樂!
10冬至到了,我的祝福穿過冬至的黑夜,爬上高高的圣誕樹,扛著元旦的旗幟,躲過小大寒的追蹤,循著臘八粥的香味,直奔你的身邊,愿你的快樂如期而至,幸福無所不至!
11偷偷的,冬至來了,它帶來了一陣陣寒風,沒事別在外面喝西冬風,收收朋友暖和的祝福,愿你永遠健康又幸福!
12這是冬的盡頭,這是春的開頭,雖然你在那頭,雖然我在這頭,還是把你記在心頭。在這寒冷的關頭,愿我的祝福溫暖你的手頭,直達你的心頭。冬至快樂!
13轉眼冬至到,為你送水餃:自己搟的好運皮,自己調的健康餡,自己捏的幸福褶,用那沒有污染的純潔水,用心中熊熊燃燒的祝?;鹧?,咕嘟咕嘟地煮好。愿你吃了水餃,寒意消,溫暖到,煩惱盡除,一切都好!
14祝福預報:未來幾天,將會出現冬至、圣誕、元旦等節(jié)日,大批問候祝福將蜂擁而至,勢必造成短信擁堵、信號中斷等狀況,為保證通信暢通、友情如常,現提前向各位親朋好友發(fā)送問候,分流祝福,避免交流中斷,以達到快樂過冬至、浪漫過圣誕、幸福過元旦的大團圓!
15吃吃餃子,過好日子,看看短信,找找樂子,保暖鍛煉,注意身子,天氣寒冷,邁邁步子,飲食均衡,管好肚子,笑口常開,多賺銀子,遇事心寬,不出亂子,送上祝福,幸福一輩子。祝冬至快樂,心想的事都能成!
16天冷要蓋好被子,餓了要填報肚子,再忙也要找點樂子,再累也要照顧好身子,微笑是最美的樣子,快樂是最好的日子,冬至祝福一段子,愿朋友幸福一輩子!
17煩惱忘了,心放寬了,笑容“至”不住;愛情深了,情誼真了,甜蜜“至”不住;心氣高了,精力旺了,運氣“至”不住;朋友多了,祝福到了,幸?!爸痢辈蛔?冬至時節(jié),一份祝福送給我至親至愛的朋友,愿你憂愁忘了,好運臨了,快樂“至”不住。
18冬至到,送你一碗餃子(o。o。。o。o。o。o。o)每顆餃子都是微笑和祝福!吃了快快樂樂,好運一生;甜甜蜜蜜,幸福一生;冬至快樂!
19接收冬的盡頭,轉發(fā)春的開頭,遙望暖的盼頭,思念你的心頭,冬至大有來頭,祝福送你手頭,愿你生活有樂頭,事業(yè)有奔頭!
20冬至已來到,養(yǎng)生莫忘了,陽氣消耗少,健康跑不了,閑坐勿太久,眼睛愛護好,晨練休太早,飲食重潤燥,愿你樂逍遙!
21冬至到,夜最長,愿你的生活美蕩漾;冬至來,送關懷,愿你的身體健康在;冬至節(jié),傳遞愛,祝你整個冬季溫暖舒適好運來。
22冬至凍一凍,增強抵抗力,身體更健康。冬至動一動,提高耐寒力,無病又無恙。愿你身體好,心情更好。冬至節(jié)氣快樂!
23小餃子,兩頭尖,芳香飄飄幸福甜;冬至到,餃子鼓,滿滿的祝福變無數;冬至祝你快樂連連,幸福熱火朝天!冬至快樂!
24冬至到,進九天,天至寒,漸變暖,晝至短,終會延,冬至日,吃水餃,家合歡,人康健。祝福:節(jié)日快樂,幸福綿綿!
25冬至悄悄到,憂愁漸漸消,煩惱統(tǒng)統(tǒng)跑,壓力日日少,快樂緊緊抱,健康團團繞,事業(yè)步步高,生活歲歲好。冬至快樂!
26冬至節(jié)氣到,餃子快遞到:平安是皮兒,幸福是餡兒,真情煮熟了,吃了樂淘淘,喝了餃子湯,全家都健康。祝冬日吉祥!
27冬至節(jié)氣時,寒霜交替臨,吃碗冬至餃,好運悄圍繞,嚴冬多鍛煉,身體倍棒好,冬至念佳友,深情到永久。祝你冬日暖洋洋!
28冬至冬至,幸福必至。裝滿好運,平安開道。拋棄煩惱,快樂擁抱。存儲溫暖,寒冷趕跑。傳遞短信,也很美妙。冬至快樂!
29冬至天氣寒,記得要保暖,祝福短信傳,快樂不間斷,好運幸福連,甜蜜串一串,開心身旁伴,無憂又無煩。愿你幸福永遠!
30冬至,白天是最短的一天,我要變成你最暖的一天,輕輕親吻你,冬至,黑夜是最長的一天,我要變成你最美的一天,深深擁抱你,親愛的,冬至快樂。
冬至時間初二篇五
冬至來歷與習俗。
眾多古老的華夏傳統(tǒng)節(jié)日,并不像大多數西方節(jié)日那樣多來自單純的人文紀念,華夏智慧看起來并不像西方智慧那樣充滿了求知的效率和探索的欲望,但是它對天象地形,日月寒暑,晝夜幽明,以及天地人和,卻有著更為敏銳的悟性,大都也關聯到天象歷法與歲時節(jié)令。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國古代,很重視冬至,當作一年中較大的節(jié)日來過,并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jié)的習俗。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冬至后,白晝漸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jié)氣循環(huán)的開始,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慶賀。冬至憑什么大如年呢?這與冬至被賦予了多重意義有關,其中幾點意義,甚至是“年”都無法比擬的。
1、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jié)氣。
陰陽五行學說認為,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jié)氣。在十二辟卦中,此時為地雷復卦。卦象上面五個陰爻,下面一個陽爻,象征陽氣初生,故稱“冬至一陽生”。
古人還曾把冬至定為一年的開始。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冬至已經是年了。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
2、冬至是“數九”的開始。
從冬至開始,就進入俗話說的“數九”寒天了。也就是說,冬至是“數九”的開始,這個,就是“年”所不具備的了。
“數九”又稱“冬九九”,俗稱“交九”,是我國北方舊時流行的一種雜節(jié)氣。數九寒天,從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即為“出九”,“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有的朋友也許會問,為什么偏偏是數“九”,而不是數二、三、四、五、六、七、八呢?這應該是與陰陽消長,陽長陰消有關。九,是最大數,一九二九地數著最大數,意味著冬日的陰氣不斷消減,累至九次便到了頭,寒去春來,“春已深矣”。
舊時,民間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熬啪畔畧D”也許形式有異,或是寒梅,或是九體對聯,又或者是雙鉤描紅書法,但意思卻都差不多,都是每天填一筆,或者是一朵花,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也就大功告成了。
3、冬至是祭祀的重要日子。
相傳,冬至祭祀始于周朝?!耙远罩粒绿焐袢斯??!币云砬笊耢`消除疫疾,減少荒年、饑餓、死亡。
據古籍記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jié),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jié)。”
冬至過節(jié),則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漢朝稱冬至為“冬節(jié)”,官府舉行“賀冬”儀式祝賀,并且形成例行假期?!岸燎昂?,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笔枪使俑偶傩菹?,軍隊待命,商旅停業(yè),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
唐、宋時,冬至是祭祀天、祖先的日子,皇帝要率領大臣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普通庶民百姓則要祭拜逝去的祖先。
明、清時,皇帝要在冬至這天舉行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文武百官要向皇帝呈遞賀表,相互之間也要投刺祝賀。
所以,即便到了現在,南方的很多地方,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至節(jié),表示年終有所歸宿。閩臺民間對冬至更是重視,要在這一天祭拜祖先,不回家過冬至的人,會被視為不認祖宗的人。所以冬至也就成了合家團聚的日子。
4、冬至是元始天尊誕辰。
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元始天尊是道教中的最高尊神,在“三清”之中位列最尊,類似于民間傳說的盤古,是傳說中的創(chuàng)世之祖。
冬至這天,道觀舉行盛大法會,慶賀元始天尊誕辰。
5、冬至養(yǎng)生:
冬至意味著進入數九天,迎來最寒冷的天氣,《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這是因為節(jié)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fā),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yǎng),而發(fā)揮其滋補功效??梢?,冬至前后人們開始進補是最好時間。
冬至遵循3個基本原則。
起居。
冬令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應之人體,冬季亦為人體養(yǎng)精蓄銳的最佳時段。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有晨練習慣的人群應注意,晨練時間不宜過早,以免誘發(fā)呼吸道及腦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復發(fā)。
藥補。
在這個階段,有些人喜歡藥物的冬令進補。比如膏方。膏方中加入不少甘甜滋潤補養(yǎng)藥物,服用時感滑潤爽口,既能進補,又能治病。有病治病,無病防病,所以冬季進補膏方在有些地方成為一種時尚。
食補。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無疑會讓大家接受。
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銀耳、豬肝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
6冬至還被用來判斷來年的天氣。
民間還以冬至日的天氣好壞、冬至節(jié)氣在一月中的位置,來預測往后的天氣。
比方說:“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边@俗話說的是,如果冬至在一個月的開始幾天,年底就會冷;而如果冬至在月尾的話,正月就會很冷;但冬至在月中的話,就不會下雪也不會下霜。
再比如說:“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的意思則是說:冬至這天如果是陰天的話,過年那天就是晴天;而如果冬至那天是晴天的話,過年那天就有可能是陰天,甚至下雪。
7、冬至到,吃餃子。
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各大超市商場等餃子賣的都很“俏”。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為什么冬至這天要吃餃子呢?據說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y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y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yī)?!睎|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yī)。后毅然辭官回鄉(xiāng),為鄉(xiāng)鄰治病.其返鄉(xiāng)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xiāng)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y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y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fā)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時間初二篇六
2022年冬至時間:12月22日05:48:01,農歷2022年十一月(小)廿九。
2023年冬至時間:12月22日11:27:09,農歷2023年十一月(小)初十。
2024年冬至時間:12月21日17:20:20,農歷2024年十一月(大)廿一。
2025年冬至時間:12月21日23:02:48,農歷2025年十一月(大)初二。
2026年冬至時間:12月22日04:49:55,農歷2026年十一月(大)十四。
2027年冬至時間:12月22日10:41:50,農歷2027年十一月(大)廿五。
2028年冬至時間:12月21日16:19:19,農歷2028年十一月(大)初六。
2029年冬至時間:12月21日22:13:45,農歷2029年十一月(大)十七。
2030年冬至時間:12月22日04:09:13,農歷2030年十一月(大)廿八。
2031年冬至時間:12月22日09:55:07,農歷2031年十一月(大)初九。
2032年冬至時間:12月21日15:55:29,農歷2032年十一月(小)十九。
2033年冬至時間:12月21日21:45:32,農歷2033年十一月(小)初一。
2034年冬至時間:12月22日03:33:30,農歷2034年十一月(小)十二。
2035年冬至時間:12月22日09:30:21,農歷2035年十一月(小)廿三。
2036年冬至時間:12月21日15:12:20,農歷2036年十一月(大)初五。
2037年冬至時間:12月21日21:07:11,農歷2037年十一月(小)十五。
冬至時間初二篇七
今日冬至。據說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huán)開始,是大吉之日。我的冬至日一如平常的過。不過還是有點不同往日的感覺。老媽的眼睛湊巧在今天動手術,我不能守在她的身旁,全由弟弟們照管。
雖然弟弟說手術沒什么大的風險,這兩日我的心里還是有點忐忑不安。早上上班,和先生一道驅車到行程過半的時候突然想起竟把手機落在了家里,真是慌中出亂。我驚詫著說出后先生竟然哈哈大笑,叫我趕緊要多吃些核桃補補腦子。我說我吃得還少嗎?怎么還是這般二呢?先生慢慢把車往路旁邊靠。我說:“不必再回去拿了吧?就過一星期沒有手機的日子,反正有電腦,不耽誤聯系的。”他說:“那怎么行?”我們便返回。我笑著問他:“你還笑得這樣開心,你怎么就不生氣得把我罵一頓呢?”“為什么要罵呢?再罵你你就更二了?!睙o語。
上午,我守候著老媽在北京那邊手術的消息,弟弟在微信里近乎全程直播。幸好,一切順利!先是由護士傳達的,然后是主刀醫(yī)生親口說的。那就好!我吃完午飯,根本就不能像平常那樣還小睡一會兒,就一直興奮著。我忍不住一直在心里慶幸和感恩。還是在今年春天,我陪同老媽從縣醫(yī)院到省醫(yī)院看眼睛,醫(yī)生們一致說老媽患的是目前醫(yī)界尚沒有辦法治愈的一種眼病,還說很有可能她會慢慢失明。那陣子我真的很難過,也有些絕望,我不能想象,目前并不算太年老的母親眼睛不能看見對她對我們來說那將是一種怎樣的日子。慶幸的是弟弟們都在北京工作,慶幸的是他們沒有輕信之前醫(yī)生的權威之言。老媽自己從家族遺傳的角度分析,似乎已經接受自己會失明的宿命。大弟弟命令老媽一定要去北京再度檢查。
還好啊,北京的醫(yī)院就是不一般,跟大弟原本就頗為熟悉的醫(yī)生肯定地說,近兩年剛從國外引進的一項技術可以治這種眼病,手術安全有效。今日老媽順利完成了手術,我不禁想到:這豈止是我老媽一個人的福氣,將是好多類似病患的福音。我還想到:人只要能活著,不必早早地絕望,說不定哪天就迎來命運的轉機。下午,陽光朗照,我滿懷興奮之情,與孩子們一同“大話西游”,真是淋漓暢快(今日上的一課剛好是《西游記》的節(jié)選文字)!剛宣布下課,一名叫徐燦的女孩趕緊跑過來,目光閃閃地說:“老師,我一看到你就開心。”我回應道:“老師一看到你也就開心?!蓖砩?,我在給自己弄著晚飯,正在聆聽先生嘮嘮叨叨的囑托,女兒用微信傳過來一張圖片:她與小伙伴們開心地圍坐在桌旁,桌子上滿是他們全班同學親手包好的餃子。
我用語音回復女兒:“你們這個冬至日過得不錯啊!”一邊吃著晚飯一邊看著電視,今日的兩則新聞更是讓人周身溫暖:四川一名警察叔叔用自己的雙腿做沙發(fā)讓一位迷路的高齡老太太倚靠著休息;南京一位年輕的警察自己坐到地上,讓在交通事故中受傷的大姐長時間靠在自己的懷里不致受凍,一直等到救護車趕到。我感動于城市堅冰般的馬路上演繹著一幕幕如此溫情的故事!冬至,真是大吉之日!愿世間所有的好人自今日始,每一天都過得暖心!
冬至時間初二篇八
刺骨的寒風吹過我臉龐,令我不禁哆嗦一下??粗L輩們一個又一個忙活的背影,我又扭過頭去看墻上的日歷,原來,今天是冬至啊,怪不得又冷了一些,但一過冬至,春天離我們也就不遠了。
我走過窗臺,慌著那白薩薩的天空,仿佛它也在凝視著我。湯圓熱騰騰的蒸氣圍繞在人們嘴尖,順著寒風飄向天空,溫暖了空氣更暖了人心。
聽說冬至是全球白天最短而夜里最長的一天,啊呀!看來我得大干一場了呢!
糯米粉呢,是湯圓的一種原材料好的,奶奶將他們慢慢地與水攪拌著,奶奶總是在這種時候說不能心急,而我卻還是胡亂揉兩下就開始包餡結果一下水就全部散開了。奶奶則與我不同,一步一步將它們揉成面團,手法嫻熟,她輕笑了下,左手一張右手一合搓圓完事了,并且再三囑咐我不能再心急了,心急吃不熱豆腐。
湯圓總算也是煮好了。我奮力吃著每一粒湯圓,像餓極了的猛獸看見稀有獵物時,狼吞虎咽,結果,我被湯圓燙傷了,這事我又想到奶奶的不要心急,任何事都要慢慢來,哪怕是在吃湯圓上。周圍的長輩也彼此說說笑笑地坐下了,掛滿笑臉的他們彼此的心又更近了。
我的奶奶她非常疼愛我,她總是把最好的給我,就連湯圓也要最大最甜的。當然,我也絲毫沒有客氣,從他手上一個又一個的接過,他見我這般模樣,也滿意笑笑,但似乎臉上如深溝般的皺紋又多了一條,看到這我的心在隱隱作痛著,但似乎,我又更愛奶奶了。
其樂融融的我們,似乎寒冷的冬至也開始溫暖起來。
白晝的時間真的太短太短,沒來得及與所有人好招呼,它就已經自己悄咪咪的躲起來,準備去世界的另一端開始他的新工作了。
冬至雖寒冷,但有湯圓,溫暖人心;冬至雖短暫,但依舊過的開心;冬至雖難得,但畢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相信下一個冬至更加熱鬧。
冬至時間初二篇九
中國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廿四節(jié)氣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在不同的季節(jié)不同的時間,北斗七星會指向不同的方位,即所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岸墓?jié)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與干支時間以及八卦等是聯系在一起的,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13-14]西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jié)氣”吸收入《太初歷》作為指導北方中原地區(qū)農事的歷法補充,采用土圭測日影法在黃河流域測定“二十四節(jié)氣”?,F行的“二十四節(jié)氣”是根據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來定的,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為一個“節(jié)氣”。
冬至時間初二篇十
冬至民間有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消寒圖是記載冬至進九以后天氣陰晴的,人們以此卜來年豐欠。
消寒圖的形式很多。簡單的是畫縱橫九欄格子,每格中間再畫錢形,共得八十一錢,每天涂一錢,涂法是“上陰下晴、左風右雨、雪當中”,民間歌謠也說:“上陰下晴雪當中,左風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點盡,春回大地草青青?!被蛘哌x擇九個九畫的字聯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筆。一般選用的九畫字聯句是“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除以上的兩種以外,更有一種“雅圖”,是畫素梅一枝,梅花瓣共計八十一,每天染一瓣,都染完以后,則九九盡,春天臨。更有韻致的是婦女曉妝染梅。由梅而杏、由冬而春,季節(jié)的變換又與佳人曉妝的胭脂聯系,真讓人叫絕。
畫消寒圖這種風俗雖然簡單,但如果巧心醞釀則別有韻致,常被人們寄予了各種各樣的感情在其中。
冬至時間初二篇十一
冬至講究家人團圓,雖然不是法定節(jié)假人,但是在民間,還是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個晚飯比較好,一般父母都比較看重節(jié)日,節(jié)日時候能回一次家里,父母是會很開心的。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于20xx冬至放假嗎_20xx冬至放假時間,希望你喜歡。
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肚寮武洝飞踔劣小岸链笕缒辍敝f。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jié)”,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
《后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yè),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jié)日。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
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比藗冋J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jié)氣循環(huán)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jié)”,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后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彼赃@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yè),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jié)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樞的日子,這一天之后,陰氣漸消,陽氣漸長。冬至,皇帝到天壇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餃子餛飩這類象征團圓的食物可謂冬至餐桌上的首選。那么冬至吃餃子餛飩是怎么來的呢?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吃湯圓,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岸翀F”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團。他們在家宴上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然后用肉塊壘于盤中祭祖。在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餃子和湯圓是南北方冬至餐桌上的主角,但是除了這兩個主角外,有些地方的冬至飲食習俗也是很有趣的哦!
冬至時間初二篇十二
冬至有“日南至”之稱,是反映太陽光直射運動的節(jié)氣。冬至這天太陽南行到極致,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自冬至這天起太陽直射點往北回返,冬至是"日行南至,往北復返"的轉折點,此后太陽高度回升、北半球各地白晝逐日增長。冬至標示著太陽新生、太陽往返運動進入新的循環(huán)。冬至是一個吉日,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太陽回升,是一個太陽直射點往返循環(huán)的開始,應該慶賀。《漢書》:“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p>
冬至時間初二篇十三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2016年冬至是幾月幾日?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歡迎閱讀!
2016年冬至是12月21日,農歷十一月廿三,星期三。
冬至的來歷和習俗。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jié)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肚寮武洝飞踔劣小岸链笕缒辍敝f。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jié)”,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逗鬂h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彼赃@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yè),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jié)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F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后,太陽又逐漸北移。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稘h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比藗冋J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jié)氣循環(huán)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稌x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闭f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jié)日來過。北方地區(qū)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qū)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qū)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緣何有這種食俗呢?相傳南陽醫(yī)圣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xiāng)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xiāng)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里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y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服食后,鄉(xiāng)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后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冬至祝福語。
1冬至到了,團團圓圓一家子,熱熱鬧鬧吃餃子,開開心心饞嘴子,快快樂樂暖肚子,冬至節(jié)氣好兆頭,吉祥如意美日子,祝你健康好身子,平平安安一輩子。
2吃著餃子,過好日子;看著短信,找找樂子;保暖鍛煉,注意身子;天氣寒冷,邁開步子;飲食均衡,管好肚子;笑口常開,多賺銀子;遇事心寬,不出亂子;送上祝福,幸福一輩子!祝冬至快樂!
3熏衣草傳說:一株代表友情,兩株代表愛情,三株代表祝福,四株代表幸福,我想給你滿山滿谷的熏衣草,讓你擁有最美的祝福和無盡的幸福!冬至快樂!
4接收冬的盡頭,轉發(fā)春的開頭;遙望暖的盼頭,思念你在心頭;冬至大有來頭,祝福送你手頭;愿你生活有樂頭,事業(yè)有奔頭!
5冬至將來臨,短信送上關心:愛心暖你,熱心敷你,癡心想你,關心對你,衷心祝你,幸福如昔,溫暖似火,預祝冬至快樂!
6冬至要到了,天氣變冷了,友誼思念了,祝福送上了,衣裳該加了,不要感冒了,營養(yǎng)要補了,餃子該下了,溫暖下肚了,心情熱乎了,生活滋潤了。預祝冬至快樂!
7想著你,走過似水流年;念著你,又是新的一天;牽掛你,問候一遍一遍;通知你,冬至來到眼前;提醒你,加衣保暖防寒;祝福你,幸福健康平安!預祝冬至快樂!
8冬至將到,祝福提前送到。愿:快樂如期而至、幸福無所不至、生活至善至美、財富蜂擁而至、如意紛至沓來、事業(yè)實至名歸、好運時至運轉……我的祝福從頭至尾,至真至誠,只愿你感覺賓至如歸,預祝冬至快樂!
10冬至到了,我的祝福穿過冬至的黑夜,爬上高高的圣誕樹,扛著元旦的旗幟,躲過小大寒的追蹤,循著臘八粥的香味,直奔你的身邊,愿你的快樂如期而至,幸福無所不至!
11偷偷的,冬至來了,它帶來了一陣陣寒風,沒事別在外面喝西冬風,收收朋友暖和的祝福,愿你永遠健康又幸福!
12這是冬的盡頭,這是春的開頭,雖然你在那頭,雖然我在這頭,還是把你記在心頭。在這寒冷的關頭,愿我的祝福溫暖你的手頭,直達你的心頭。冬至快樂!
13轉眼冬至到,為你送水餃:自己搟的好運皮,自己調的健康餡,自己捏的幸福褶,用那沒有污染的純潔水,用心中熊熊燃燒的祝?;鹧?,咕嘟咕嘟地煮好。愿你吃了水餃,寒意消,溫暖到,煩惱盡除,一切都好!
14祝福預報:未來幾天,將會出現冬至、圣誕、元旦等節(jié)日,大批問候祝福將蜂擁而至,勢必造成短信擁堵、信號中斷等狀況,為保證通信暢通、友情如常,現提前向各位親朋好友發(fā)送問候,分流祝福,避免交流中斷,以達到快樂過冬至、浪漫過圣誕、幸福過元旦的大團圓!
15吃吃餃子,過好日子,看看短信,找找樂子,保暖鍛煉,注意身子,天氣寒冷,邁邁步子,飲食均衡,管好肚子,笑口常開,多賺銀子,遇事心寬,不出亂子,送上祝福,幸福一輩子。祝冬至快樂,心想的事都能成!
16天冷要蓋好被子,餓了要填報肚子,再忙也要找點樂子,再累也要照顧好身子,微笑是最美的樣子,快樂是最好的日子,冬至祝福一段子,愿朋友幸福一輩子!
17煩惱忘了,心放寬了,笑容“至”不住;愛情深了,情誼真了,甜蜜“至”不住;心氣高了,精力旺了,運氣“至”不住;朋友多了,祝福到了,幸福“至”不住;冬至時節(jié),一份祝福送給我至親至愛的朋友,愿你憂愁忘了,好運臨了,快樂“至”不住。
18冬至到,送你一碗餃子(o。o。。o。o。o。o。o)每顆餃子都是微笑和祝福!吃了快快樂樂,好運一生;甜甜蜜蜜,幸福一生;冬至快樂!
19接收冬的盡頭,轉發(fā)春的開頭,遙望暖的盼頭,思念你的心頭,冬至大有來頭,祝福送你手頭,愿你生活有樂頭,事業(yè)有奔頭!
20冬至已來到,養(yǎng)生莫忘了,陽氣消耗少,健康跑不了,閑坐勿太久,眼睛愛護好,晨練休太早,飲食重潤燥,愿你樂逍遙!
21冬至到,夜最長,愿你的生活美蕩漾;冬至來,送關懷,愿你的身體健康在;冬至節(jié),傳遞愛,祝你整個冬季溫暖舒適好運來。
22冬至凍一凍,增強抵抗力,身體更健康。冬至動一動,提高耐寒力,無病又無恙。愿你身體好,心情更好。冬至節(jié)氣快樂!
23小餃子,兩頭尖,芳香飄飄幸福甜;冬至到,餃子鼓,滿滿的祝福變無數;冬至祝你快樂連連,幸福熱火朝天!冬至快樂!
24冬至到,進九天,天至寒,漸變暖,晝至短,終會延,冬至日,吃水餃,家合歡,人康健。祝福:節(jié)日快樂,幸福綿綿!
25冬至悄悄到,憂愁漸漸消,煩惱統(tǒng)統(tǒng)跑,壓力日日少,快樂緊緊抱,健康團團繞,事業(yè)步步高,生活歲歲好。冬至快樂!
26冬至節(jié)氣到,餃子快遞到:平安是皮兒,幸福是餡兒,真情煮熟了,吃了樂淘淘,喝了餃子湯,全家都健康。祝冬日吉祥!
27冬至節(jié)氣時,寒霜交替臨,吃碗冬至餃,好運悄圍繞,嚴冬多鍛煉,身體倍棒好,冬至念佳友,深情到永久。祝你冬日暖洋洋!
28冬至冬至,幸福必至。裝滿好運,平安開道。拋棄煩惱,快樂擁抱。存儲溫暖,寒冷趕跑。傳遞短信,也很美妙。冬至快樂!
29冬至天氣寒,記得要保暖,祝福短信傳,快樂不間斷,好運幸福連,甜蜜串一串,開心身旁伴,無憂又無煩。愿你幸福永遠!
30冬至,白天是最短的一天,我要變成你最暖的一天,輕輕親吻你,冬至,黑夜是最長的一天,我要變成你最美的一天,深深擁抱你,親愛的,冬至快樂。
冬至時間初二篇十四
屋外,明亮的斜陽不倦地營業(yè)著,四周的云彩謹慎地斟酌著顏色的濃淡。平靜的天空,呈現出不一樣的安詳。屋內,暖橙色的吊燈散放柔波,青紋白資的碗里盛放著幾顆白胖的湯圓。小勺在碗中攪著紅糖湯的漾漾微波,應合桌邊起伏的歡聲笑語。
冬至是快樂的,湯圓里有我們互動的樂趣。冬至前夜,奶奶便張羅著各種食材,擺滿圓桌的盤盤食品,是對生活的期待與回味。潔白的糯米團很快揉好了,一家老小坐在桌前,掐取一塊,揉圓,包餡,最后搓圓。大大的湯圓里包著的,是童年期最美好的回憶。
那時候,一年冬至里的搓湯圓,是孩子們盼望的時刻。很頑皮的小孩揉著或大或小的糯米團子,和同伴笑著鬧著。奶奶看著我們,總是苦笑不得,她把手放進茶色的竹箶,一遍遍不厭其歡地教我們,怎么揉怎么包。粗糙褶皺的手掌握著細滑白嫩的小手,手起手落,慢慢地揉著、搓著。圓圓的團子不知何時從手掌中溜出來,滾到箶邊,老人、小孩都笑了。搓完湯圓,奶奶晃著大大的竹箶,湯圓參差不齊地在箶里奔跑著。奶奶笑得更燦爛了,她說這是“公孫丸”,有大有小,團圓平安。不一會,奶奶開始煮湯圓了。她戴著老花鏡,瞅起眼睛,捏著小秤外,量測著紅糖與清水的比例。奶奶抄著那把古老的銅勺攪拌著紅糖湯,又放入搓好的湯圓,銅勺攪起的微波,似奶奶臉上不會消逝的笑容。我們總是賴在廚房不走。我們愛聽著湯圓咕嚕咕嚕的歌唱,愛看湯圓在鍋中轉圈舞蹈,愛聞廚房煙霧中濃濃的紅糖香,更愿意等著湯圓完美出浴。
幾年光陰消逝似水,飛速流過。原本茶色的竹箶不知何去何從,取代它的是市面上普遍的塑料紅盤。那把年代甚是久遠的銅勺也消失了,換成了長柄的不銹鋼勺子。市面上各種湯圓層出不窮,花樣甚多。但是,奶奶仍堅持自己做,還是平靜坐在桌前,親手搓著每個湯圓。我們全家也像小時一樣,一家老小圍坐一塊搓湯圓。只是長大懂事了,再也揉不出那參差不齊的“公孫丸”了。湯圓大都挺均勻,也沒辦法可以去搓或大或小的圓子了。
六碗湯圓,裝在清紋白瓷的瓷碗里。奶奶執(zhí)意要用這種碗裝湯圓?!斑@樣吃,才有以前的味道?!彼郎睾偷卣f著。撈起湯圓,放入口中,嚼著軟軟糯糯的外皮,咬開是流心的芝麻餡——最簡單卻是吃的餡料。一口一個,每一個口都含著童年,含著那異常香甜的美好。
縱使歲月無情飛逝,縱使傳統(tǒng)習俗逐漸消失,但只要奶奶搓湯圓時的笑容永存,只要童年的冬至記憶永存,那份樂趣便永不會消逝,那份香甜便會留駐舌尖,那份情味也會永遠留存。
冬至時間初二篇十五
今夜是冬至夜。三九嚴寒,外面寒氣徹骨。我家里卻溫暖如春,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
“吃了湯圓大一歲”。今晚要吃湯圓了,這是冬至的傳統(tǒng)習俗,而且媽媽又特赦,批準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湯圓。我們高興得在大廳里歡呼雀躍。
只見媽媽先打來幾勺白花花的湯圓粉,接著加了些溫水與湯圓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湯圓和成了一團。我用手一捏,覺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軟滑有彈性。我們照著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有模有樣地揪些小面團,先把小面團搓成一長條,接著把長條分成寸長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兩手輕輕揉搓,一個小圓子的湯圓就誕生了。
水開了,我們把一個個潔白的小圓子放進鍋里,一個個湯圓像愛睡的小娃娃靜靜地躺在鍋底。不一會兒,水又開了,湯圓像一個個打著哈欠、調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來。媽媽連忙把火力關小,個個湯圓在鍋里不斷地翻滾著。又過了一會兒,湯圓皮軟了,熟了。
一碗碗熱騰騰的湯圓出鍋了,上面還撒著用白糖、芝h和花生磨成的糖料,頓時,我的眼睛亮了,嗅覺也靈了,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圓圓胖胖的湯圓往嘴邊送,太燙了,又連忙擱回碗里,可是實在又饞得很,只好翻來覆去地把那個湯圓左吹右吹,待它稍稍涼了,又忍不住地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那湯圓色澤潔白,滋潤香甜,爽滑軟糯,不粘筷,不粘牙,味道太美了!表妹和表弟也在一旁皺著眉頭,閉著眼,大張著口,唏噓唏噓地狼吞虎咽,真是太甜蜜了!
吃湯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可惜爸爸卻獨自一人在外地出差,今晚我更想念他了。
冬至,顧名思義——深冬已至。相傳這是整個冬天中最冷的一天,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冬至,據說還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晝夜的長短,清晰察覺;天氣的寒冷,感覺尤甚。
每當到了冬天,到了這樣的節(jié)氣,行于風雨中,總感覺“冰”如影隨形。想逃,卻無處遁跡。走到室外,我不得不將生命的銳氣,青春的豪情與沖勁,在這寒涼蕭瑟的冬日里,斂聚起來,積攢成團,封存體內。泰然,從容,平靜得沒有一絲表情。
盡管,我無法強迫自己去發(fā)自內心地喜歡冬天,只能將自己包得厚一點,蓋得嚴實一些。但是,冬天總會過去的,只是需要時間,需要忍耐。就如每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總有太多不喜歡面對的事。你只能面對、接納,卻無法逃避。事實上,寒苦雖不受人待見,但生命,想要蛻變就必須接受如此這般的冶煉過程……!
春天的盎然,體現了生命的力量;。
夏季的熾熱,展示了生命的強大;。
而秋冬的寒涼,則是對生命的歷練?!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那荒寂蒼涼上的香韻,之所以沁人心脾,引人發(fā)省,彌久難忘,就在乎梅花它那傲然于冰雪清朗之骨。
冬天的模樣就是這樣,人生的本質也是如此。何必畏懼?何必惆悵?何必感慨?雪萊說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寒冷總要過去,苦難終會消失,溫暖終會來到,天空總會光明!
冬至時間初二篇十六
“雷打冬”也就是說在冬至節(jié)氣當天打雷,具有冬至節(jié)氣遭遇雷電天氣的意思。雷電這種自然現象,原本在夏季常會出現,它是由于冷暖氣團相遇后,撞擊所產生的自然景觀,冬季到來后天氣變冷,暖氣團減少,打雷天氣就很少發(fā)生了。
但是,由于近期氣溫相對偏高,也正說明暖氣團還表現得比較強勢,如果冷暖氣團相遇,也就會出現異常的冬至打雷天氣。
冬至時間初二篇十七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夜幕降臨了,我和媽媽急匆匆地往家走,我摸著咕咕叫的肚子問媽媽:“今天吃什么呀?”
媽媽說:“餃子?!?/p>
“餃子?今天又不過年,為什么吃餃子?”
“今天是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p>
“噢,我知道,冬至吃餃子還是為了紀念東漢醫(yī)圣張仲景,傳說他用餃子治好了老百姓被凍傷的耳朵。”
“是的,今天咱們也包餃子了,咱們趕緊回去吃吧”。媽媽催促著我。
回到家,我便驚呆了,滿滿一桌子的餃子,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脫下鞋,洗好手,飛一般地沖向桌子,用“無影神筷”將餃子一個個地放進碗里,又一個個送入口中,這時我看到了桌子上的可樂,唉!如果媽媽讓我喝可樂的話,這個節(jié)日就過得完美了,我不時望著可樂,一個勁地咽口水,媽媽好像注意到了我的渴望,她笑著說:“冬至大如年,今天就允許你喝一次吧!”太好了,我急忙打開可樂,咕嚕咕嚕地喝了起來,平時我要是這樣的話,非被媽媽一頓碎碎念不可。
看著我喝著飲料,爸爸的酒癮也被勾起了,來了句“餃子就酒越吃越有”,媽媽然后又對爸爸說:“也允許你喝一次酒?!卑职致牭竭@話,興奮得歡呼起來,迅雷不及掩之勢拿出了酒瓶。我們一起干杯,喊道:“冬至快樂!”
“酒”足飯飽后,媽媽提醒我們:“從今天開始數九了,咱們要多添加衣服呀!”“噢,數九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的呀!”我恍然大悟。爸爸問我:“你會唱九九歌嗎?”我當然會唱: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時間初二篇十八
“葭灰占律”又是一個有趣的小實驗,其中牽扯到我國古代的音樂知識。古人用葭莩之灰來占卜氣候,依據的是華夏音樂理論中的“十二律”。
人們燒葦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內,以占氣候。某一節(jié)候到,某律管中的葭灰即飛出,示該節(jié)候已到。按照古人的經驗,冬至日里,葭灰當從應鐘律管中飛出,這是人們判斷節(jié)令到來的方法。
所謂十二律,就是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半音。如果假設黃鐘是現在鋼琴上的“c”音,其他各律則依次向上升半音,分別是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南呂、夷則、無射、應鐘。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567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