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京調教案(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30 06:29:20
人音版京調教案(通用12篇)
時間:2023-11-30 06:29:20     小編:紫薇兒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把握教學進度和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果。教案的編寫需要與同行教師進行交流和分享,共同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教案范文的分享,希望能夠激發(fā)你的教學創(chuàng)意和教學改進的思考。

人音版京調教案篇一

1、導入:

和其它同學表演得一樣。(選擇性格活潑開朗,大方的同學。時間控制在3分種以內)。

學生表演同學們表演得真不錯,通過剛才的表演,同學們對接下來的學習定會感到好奇,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著音樂節(jié)奏,去歌曲中的清晨感受吧!

2、帶著問題完整的聆聽一遍范唱。

設問:歌曲表達的內容和我們心中所想象的清晨一樣嗎?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3、跟著鋼琴用“l(fā)u”哼唱歌曲(2遍)。

4、朗誦一遍歌詞(充分理解歌詞的內涵。)。

5、加上唱歌詞歌唱《清晨》。

這是一首校園歌曲,在演唱風格上要把握通俗樸素,要想說話似的歌唱。唱好之后,注意處理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之間的對比表現(xiàn)。第二樂句比第一樂句處理得稍強一點。

6、選擇你認為合適的樂器給《清晨》伴奏。

伴奏的節(jié)奏由表演者自由加進,但是一定要是具有美感和和諧的音響。

人音版京調教案篇二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1888年為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評劇《培爾?金特》寫了二十三段配樂。后選擇其中八段改編為兩個組曲。本曲就是《培爾?金特》第一組曲中的第一首。這原是詩劇第四幕中主人翁培爾?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時,描寫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樂。樂曲的主題僅在五聲音階范圍內活動,極為純樸,具有牧歌風格。

人音版京調教案篇三

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與歌劇《唐璜》的樂隊指揮庫查爾茲一起散步時說:“以為我的藝術得來全不費功夫的人是錯誤的。我確切地告訴你,親愛的朋友,沒有人會像我一樣花這么多時間和思考來從事作曲;沒有一位名家的作品莫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許多次?!?/p>

天才也離不開刻苦與勤奮。

人音版京調教案篇四

1通過欣賞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樂《晨景》感受極為純樸,具有牧歌風格的音樂。

5體驗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教學重難點。

1《清晨》因四段歌詞太長,所以選擇1、3、4段唱,第2段由學生課后自己學唱。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唱《清晨》第二樂段的曲調,重點是音準:“441|664|3.1|5”中的大跳要唱準。

3《晚風》第一小節(jié)的弱起部分,低聲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

全曲6/8拍的強弱對比。

4歌唱為主,欣賞為輔。

人音版京調教案篇五

盧溝謠》是“唱響中國”入圍的36首歌曲中一首寫給孩子們唱的歌,它以中國歷史文化為創(chuàng)作背景,用孩子的視角將盧溝橋見證的民族興衰與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來,以極富畫面感地語言將人們帶入了過往的歷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謠形式表達,即大氣深邃又空靈婉轉,抒發(fā)出一種發(fā)自肺腑的愛國情懷。

人音版京調教案篇六

教學內容:

一、聆聽民樂合奏《阿細跳月》。

二、學唱歌曲《同坐小竹排》。

教學過程:

一、聆聽民樂合奏《阿細跳月》。

1、初聽前教師可借助于幻燈、圖片等簡介彝族同胞的有關風俗、服飾特點。然后拍著手聽音樂。

提示:你感到音樂描繪了怎樣的場面?彝族同胞在做什么?

2、復聽時,讓學生以輕快的動作隨著樂曲跳舞,表現(xiàn)樂曲歡快的情緒。

二、學唱歌曲《同坐小竹排》。

1、聽歌曲錄音,隨著歌聲拍手、拍腿,看誰的反應快,能跟上歌曲的節(jié)拍。使學生的程度,教師可帶著學生拍擊,體驗歌曲的強弱規(guī)律。

2、隨著教師的歌聲和琴聲邊唱邊拍,讓學生拍擊準確。注意襯詞要唱得連貫,結束音四拍,時值唱足。

3、指導學生分兩組進行打擊樂伴奏,一組前4小節(jié),另一組后4小節(jié),兩組銜接要準確,而且要求學生注意傾聽打擊樂與歌聲的協(xié)調.

4、一部分學生唱歌、拍手,一部分學生伴奏。

三、小結,下課。

課后反思:

人音版京調教案篇七

1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具有舞曲風格的歌曲《青年友誼圓舞曲》。

2師:請同學們看歌譜聽音樂,選擇你能回答的問題。

(1)調號(2)拍號(3)強弱規(guī)律(4)速度(播放唱三段)。

生,答。

師用手劃拍,提示三拍子指揮圖示。

師清唱樂譜,請思考,歌曲的結束音是什么?曲譜都由哪些音符組成?

(2)師:學生第一次視唱,揮著三拍子跟鋼琴視唱歌譜。

(3)學生第二次視唱,揮三拍子并學習用飽滿的聲音演唱。

(4)學唱歌曲(注意歌唱姿勢,表情自然,用飽滿的聲音演唱。)。

(5)生唱詞第二次。

人音版京調教案篇八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進入到了繽紛舞曲這個單元的學習,在這個單元我們主要學習和鑒賞一些舞曲體彩的音樂作品,上節(jié)課我們學唱了一首好聽的歌曲《難忘今宵》,這節(jié)課呢老師會介紹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外國音樂作品。上課之前呢,我們首先來猜一個謎語。

2、毫光突起,瞬息千里,一鳴驚人,帶來風雨。(打一自然現(xiàn)象)。

生:雷電、閃電……。

二、感受欣賞。

1、基礎知識的介紹:

在欣賞這首作品之前,讓我們一起先一些和作品有關的相關知識。

1)介紹波爾卡:

波爾卡原是起源于東歐波希米亞地區(qū)的一種快速活潑的舞蹈。舞步多采用半步的組合形式。后來人們把這一類型的背景音樂稱作波爾卡舞曲。

2)介紹作曲家。

約翰·施特勞斯(johannstrauss,1825~1899)。

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被世人譽為“圓舞曲之王”。他一生寫了168首圓舞曲,117首波爾卡,40余首進行曲,16部輕歌中劇。其代表作品有《藍色多瑙河圓舞曲》、《春之聲圓舞曲》、《雷鳴電閃波爾卡》等。

3)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和動機。

2:完整聆聽音樂,整體感知音樂。

師:通過剛才老師的介紹,大家對作品有了大致的了解,你們想聽這首樂曲嗎?

生:想!

師:讓我們完整地聆聽音樂,請思考幾個問題:

1)從大的范疇看,樂曲屬于哪種音樂形式?

2)樂曲的整體音樂風格是怎樣的?

3)樂曲中出現(xiàn)了哪些打擊樂器?它們起到了什么作用?

播放作品的音樂會視頻影像,學生聆聽,然后逐一解決問題。

師:剛才大家完整欣賞了這首樂曲,它從大的范疇來看屬于哪種音樂形式呢?

(管弦樂、交響樂……)。

師:對!這首樂曲是由西洋管弦樂隊演奏地西洋管弦樂,那么這首作品整體音樂風格是怎樣的呢?(熱烈地、歡快地……)。

師:在作品當中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哪些打擊樂器呢?(大鼓、镲、定音鼓……)。

師:我們一一下出現(xiàn)了哪些打擊樂器(展示視頻的截圖,讓學生認識這些樂器。)。

師:這些打擊樂器在音樂的進行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師:烘托音樂氣氛;刻畫音樂形象。

3:再次聆聽音樂,分部深入探究。

構組成和能夠突出反映音樂感情刻畫音樂形象的典型音樂主題。請邊聆聽邊思考兩個問題:

(作品大致可分成幾個部分,它們之間。

有什么關系?樂曲中有無相同或相似的旋律主題?)。

再次播放音樂會視頻,讓學生感受思考。

師:作品大致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呢?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師:作品可分成三個部分,它的第三個部分和第一根部分是相似的,也就是我們以前講到的aba的結構。這種結構在音樂上我們稱為什么?(展示作品的結構圖示)。

生:再現(xiàn)三段式。

2)、師:在剛才音樂中大家沒有發(fā)現(xiàn)有相似的旋律呢?

師: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幾段旋律反復出現(xiàn)了好幾次,那么這幾個旋律就是作品的音樂主題,它往往能突出的表現(xiàn)音樂的內在情感刻畫音樂形象。它們是音樂發(fā)展的靈魂。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下這首作品里面的音樂主題。

在作品結構圖的基礎上依次感受視唱賞析四個音樂主題。

a、聆聽感受a-a主題:請學生感受旋律的特點,老師引導學生分析。(旋律跳躍、節(jié)奏富有彈性)。

b、聆聽感受a-b主題:學生感受,老師引導分析,強烈下行的旋律伴著鼓和镲的撞擊音響,象征雷雨的形象。

c、聆聽感受-a主題:學生感受,老師引導學生分析,相對連貫、流程的旋律同鼓和镲的演奏形成聽覺反差。

d、聆聽感受b-b主題:裝飾音的運用使音樂顯得詼諧、愜意。好像人們除了興高采烈地舞蹈之外,幾乎忘了周圍的一切。

4:接龍游戲。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剛才我們賞析了作品當中的四個主題旋律,現(xiàn)在老師把同。

學們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別代表一個主題,老師會播放音樂片段,當出現(xiàn)各自音樂主題時就集體擊掌,看哪一組表現(xiàn)更好。

5:最后一次完整聆聽全曲。

師:同學們剛才通過對曲式結構的整體把握及四個典型音樂主題的聽辨和賞析,想必已經對這四個主題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但是還比較孤立、片面。下面我們就再一次完整地聆聽一遍作品,讓大家能把剛才的知識能夠串聯(lián)起來,建立整體的、理性的認識。

再次播放樂曲并結合結構圖形依次給學生展示全曲,教師進行必要的講解和說明。

6:探究全曲各音樂要素的特點。

師:通過局部和整體地賞析,相信大家對作品的認識已經到位。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全曲在旋律、節(jié)奏、力度、速度等音樂各要素的特點。

生:四人一組小組討論探究,然后請學生發(fā)言。

師:糾正。

三、知識拓展;音樂實踐。

1、教授波爾卡舞蹈的基本舞步,讓全體學生充分融入到音樂實踐活動中來。老師教授三個簡單的步伐。跳步、前后點地、剪刀步。

師:剛才我們已經知道波爾卡原本是一種活潑、跳躍的舞蹈,大家想不想學呢?

師: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幾個簡單的波爾卡舞蹈步伐。

跳步——雙手叉腰,類似于高抬腿,支撐腳加上小跳步,一起作一個八拍。

點地跳步——雙手叉腰,側前側后分別點地,左右各四拍,支撐腳加上小跳步。

疊加跳步——雙手叉腰,左右各作四拍疊加步。

2、創(chuàng)編表演活動。

讓學生自由組合舞蹈動作,創(chuàng)編簡短的舞蹈片段。

四、

生活中,音樂、舞蹈是最完美的結合體,今天我們不僅欣賞了《藍色的探戈》這首音樂作品,練習了探戈節(jié)奏,部分同學也給我們展示了他們才藝,希望同學們都能做懂得欣賞音樂的人,享受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

人音版京調教案篇九

1、能從以鐘聲為主題的音樂作品中感受和體驗中外不同風格的美妙的“鐘聲”音樂,喚起學生心底的遐想,使之樂于參與音樂活動,增強音樂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2、能用準確的節(jié)奏、正確的換氣和自然優(yōu)美的聲音來演唱歌曲《鐘聲叮叮當》,表現(xiàn)美妙的“鐘聲”音樂;并能運用圖形譜認唱唱名識譜,唱準fa、si、do’(4、7、i)的音高。

3、在聆聽樂曲的過程中能對音樂的主題曲調留有印象,用表演故事場景更好地聆聽音樂,體會音樂的快樂。

人音版京調教案篇十

教材分析:

歌曲通過純樸富有詩意的詞匯十分形象的贊美了我們的新疆,歌頌了我們的祖國。

教學內容:

一、聆聽歌曲《阿依夏》。

二、表演歌曲《祖**親亞克西》。

三、創(chuàng)編活動。

教學目標:

一、本課的輛首作品是贊美我們新疆美好的'生活同時在歌頌我們繁榮昌盛的祖國。

三、表演《祖**親亞克西》從歌曲中感受我們的祖國時什么樣的?

教育過程:第一課時。

教育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學要點。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師彈琴向生問好。

生聽琴向師問好。

情感交流、準備上課。

二、聆聽《祖**親亞克西》。

1.師彈琴做發(fā)聲練習。

2.師彈琴復習《人人心里多快活》。

3.新課,師教生唱節(jié)奏型并用手打拍子。

4.師教生帶節(jié)奏唱譜。

5.讓生朗讀歌詞。

6.讓生帶節(jié)奏讀歌詞。

7.師教生唱歌曲。

1.生聽琴做發(fā)聲練習。

2.生聽琴齊唱《人人心里多快活》。

3.生學師唱節(jié)奏型并用手打拍子。

4.師教生帶節(jié)奏唱譜。

5.生朗讀歌詞。

6.生帶節(jié)奏讀歌詞。

7.生學唱歌曲。

由男生唱第一段歌詞,女生唱第二段歌詞,然后齊唱最后一句:“祖**親亞克西亞克西”

三、準備下課。

師向生再見。

生向師再見。

教育過程:第二課時。

教育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學要點。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師彈琴向生問好。

生聽琴向師問好。

情感交流、準備上課。

二、聆聽《阿依夏》。

1.師彈琴做發(fā)聲練習。

2.師彈琴復習《祖**親亞克西》。

3.新課,師教生唱節(jié)奏型并用手打拍子。

4.師教生帶節(jié)奏唱譜。

5.讓生朗讀歌詞。

6.讓生帶節(jié)奏讀歌詞。

7.師教生唱歌曲。

1.生聽琴做發(fā)聲練習。

2.生聽琴齊唱《祖**親亞克西》。

3.生學師唱節(jié)奏型并用手打拍子。

4.師教生帶節(jié)奏唱譜。

5.生朗讀歌詞。

6.生帶節(jié)奏讀歌詞。

7.生學唱歌曲。

由男生唱第一段歌詞,女生唱第二段歌詞,然后從第二反復后全班齊唱至結束。

三、準備下課。

師向生再見。

生向師再見。

人音版京調教案篇十一

1、通過老師的引導、激發(fā),讓學生對這一類型的音樂作品產生興趣。

2、通過老師的講解和分析,能夠讓學生通過音樂各要素掌握一些理解音樂、分析音樂的方法和途徑。提高他們感受音樂、鑒賞音樂的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

人音版京調教案篇十二

1.學習了解音樂知識——圓舞曲。

2.學會唱歌曲《青春友誼圓舞曲》,學生體會三拍子的強弱弱規(guī)律。

3.教育學生珍惜友誼。

二、教學重點、難點:感受三拍子的強弱弱規(guī)律。

三、教學過程:

1、欣賞《青年友誼圓舞曲》,學習音樂知識——圓舞曲。

2、學生聽《青年友誼圓舞曲》,聽辯出是幾拍子,有何特點?

3、圓舞曲知識簡介:又稱“華爾茲”,它是起源于奧地利民間的額一種三拍子的舞蹈。分快步與慢步兩種,舞時兩人成對旋轉。

其特點為:節(jié)奏明確、輕快,旋律流暢、熱情,節(jié)拍感鮮明,第一拍重音較為突出。

4、復習三拍子擊拍圖式,學習新圖式,用右手為《青年友誼圓舞曲》擊拍,感受圓舞曲的特點。

四、學唱歌曲《青年友誼圓舞曲》。

1、學唱譜:

(1)學生擊3/4拍子視唱二次,教師輔以琴聲。

(2)結構:共六個樂句,前四句節(jié)奏一樣,五、六兩句有小的變化。

(3)提出要求進行隨琴視唱:注意斷和連。

2、學唱詞:

(1)朗讀理解詞義,教育學生珍惜友誼。

(2)學生進行填詞演唱。教師輔以琴聲伴奏。

五、小結:學生暢談學習感受。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59676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