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話說話教案(優(yōu)秀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30 07:02:23
聽話說話教案(優(yōu)秀15篇)
時間:2023-11-30 07:02:23     小編:雨中梧

教案是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合理安排和預測的產(chǎn)物。在編寫教案時,教師要充分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實際需求。接下來是一些教案案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聽話說話教案篇一

1 、 通過聆聽,培養(yǎng)同學分辨樂曲情緒的能力。

2 、 指導同學用親切的歌聲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和友好之情。

1 、 感受歡快的音樂情緒。

2 、 用親切的歌聲演唱。

教學用具:

小雞、 小鴨、 喜鵲、 青蛙頭飾 木魚 《三只小豬》掛圖

1 、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 、 模唱練習: "6 、 1 、 3"

3 、 聆聽《三只小豬》

( 1 ) 初聽后讓同學說出聽到了什么聲音。

( 2 ) 讓同學描述小豬的外形,模仿小豬的叫聲。

( 3 ) 出示《三只小豬》掛圖,讓同學說一說圖中是誰,做什么。

( 4 ) 讓同學聽音樂在教室里模仿小豬的動作。

4 、 學唱《動物說話》

( 1 ) 聽范唱,說一說聽到了什么聲音。

( 2 ) 說一說這些小動物的外形,并模仿它們走路的樣子。你看到小動物這樣可愛,你的心情如何,你要怎樣對待它。

( 3 ) 在聽范唱,模仿出歌中的拍手聲。

( 4 ) 跟老師練習節(jié)奏:先模仿老師的動作(拍手、打肩、跺腳)。再讓同學自身想動作模仿出這一節(jié)奏。

( 5 ) 放錄音,讓同學聽范唱,可以輕聲哼唱,注意看老師和老師一起拍手。

( 6 ) 讓同學聽范唱,到拍手的地方拍手。

( 7 ) 讓同學和老師一起歌唱。

( 8 ) 讓同學說出自身不會唱的句子,老師教唱。

( 9 ) 全體一起唱。

( 10 ) 分組唱,各組想一個動作來模仿歌中的節(jié)奏。

5 、 扮演

( 1 ) 讓同學拿起木魚,試一試怎樣敲聲音好聽,然后一起敲拍手的節(jié)奏。

( 2 ) 邊伴奏邊演唱。

( 3 ) 出示小雞、小鴨、喜鵲、青蛙頭飾說出它們的名字。請 4 名同學到前面,戴上頭飾,模仿小動物走路,其他同學歌唱。

( 4 ) 將同學分成 4 組,分別模仿一種小動物,大家唱。當唱到那種小動物時,模仿這種小動物的哪一組同學模仿動作,不用歌唱。

( 5 ) 讓同學說出自身喜愛的小動物,將它編到歌中唱一唱。

6 、總結(jié):同學們,你們這節(jié)課過的怎么樣,以后你們在看到小動物時,要多觀察它們的樣子和聲音,還要怎么樣。

聽話說話教案篇二

1、學生通過聆聽、學習描寫小動物的歌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yīng)和睦相處。

2、營造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聆聽和學唱歌曲《動物說話》,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3、通過各種音樂活動,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

1、學唱歌曲《動物說話》,準確演唱有間奏穿插的歌曲。

2、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編歌詞,表現(xiàn)自己喜愛的小動物

一、生聽著音樂做各種動作進教室。

二、進行發(fā)聲練習:

135-531-

(師)小貓叫,(生)喵喵喵。

小狗叫,汪汪汪。

小雞叫,嘰嘰嘰。

……

三、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

2、談話:老師現(xiàn)在帶小朋友們到大森林里去,那里有好多動物,請大家閉上眼睛聽叫聲猜一猜有哪些動物。

3、播放歌曲,學生完整聆聽,思考:歌曲中唱的是哪些小動物,你能說出它們是怎樣說話的嗎?出示小雞、小鴨、小青蛙的圖片,學生模仿它們的叫聲,由此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四、歌曲教學:

1、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1)指導學生打著拍子聽。

(2)學生跟著錄音小聲唱。

(3)指導學生跟著錄音大聲唱,并在唱的過程中穿插拍手、跺腳、搖頭、聳肩等動作。

(4)提問:小動物可愛嗎?你們愛小動物嗎?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動物,那么怎樣演唱才能表現(xiàn)出你很愛小動物的心情呢?啟發(fā)學生動物的叫聲要唱得輕快而有彈性。

2、分角色演唱。

(1)分男女對唱:男生唱上句,女生唱下句。

(2)師生對唱:老師唱上句,學生對動物的叫聲。

3、啟發(fā)學生編創(chuàng)歌詞。

談話:還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也想加入我們的演唱了,請同學們想一想該怎樣演唱呢?學生改編歌詞唱。

4、表演歌曲。

(1)游戲猜一猜。請學生模仿動物的叫聲和動作,其他同學猜一猜動物名稱。

(2)出示各種動物的頭飾,學生模仿相應(yīng)的動物的各種動作,戴著頭飾跟著音樂表演歌曲。

5、教師總結(jié):你們演唱的小動物真可愛,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都要愛護它。學生聽著、唱著歌曲,做著各種動作走出教室。

聽話說話教案篇三

1、通過聆聽,培養(yǎng)學生分辨樂曲情緒的能力。

2、指導學生用親切的歌聲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和友好之情。

1、感受歡快的音樂情緒。

2、用親切的歌聲演唱。

教學用具:

小雞、小鴨、喜鵲、青蛙頭飾木魚《三只小豬》掛圖。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模唱練習:"6、1、3"。

3、聆聽《三只小豬》。

(1)初聽后讓學生說出聽到了什么聲音。

(2)讓學生描述小豬的外形,模仿小豬的叫聲。

(3)出示《三只小豬》掛圖,讓學生說一說圖中是誰,做什么。

(4)讓學生聽音樂在教室里模仿小豬的動作。

(1)聽范唱,說一說聽到了什么聲音。

(2)說一說這些小動物的外形,并模仿它們走路的樣子。你看到小動物這樣可愛,你的心情如何,你要怎樣對待它。

(3)在聽范唱,模仿出歌中的拍手聲。

(4)跟老師練習節(jié)奏:先模仿老師的動作(拍手、打肩、跺腳)。再讓學生自己想動作模仿出這一節(jié)奏。

(5)放錄音,讓學生聽范唱,可以輕聲哼唱,注意看老師和老師一起拍手。

(6)讓學生聽范唱,到拍手的地方拍手。

(7)讓學生和老師一起歌唱。

(9)全體一起唱。

(10)分組唱,各組想一個動作來模仿歌中的節(jié)奏。

5、表演。

(1)讓學生拿起木魚,試一試怎樣敲聲音好聽,然后一起敲拍手的節(jié)奏。

(2)邊伴奏邊演唱。

(3)出示小雞、小鴨、喜鵲、青蛙頭飾說出它們的名字。請4名同學到前面,戴上頭飾,模仿小動物走路,其他同學歌唱。

(4)將學生分成4組,分別模仿一種小動物,大家唱。當唱到那種小動物時,模仿這種小動物的哪一組同學模仿動作,不用歌唱。

聽話說話教案篇四

1 、通過聆聽,培養(yǎng)學生分辨樂曲情緒的能力。

2 、指導學生用親切的歌聲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和友好之情。

1 、感受歡快的音樂情緒。

2 、用親切的歌聲演唱。

教學用具:

小雞、 ?小鴨、 ?喜鵲、 ?青蛙頭飾 ?木魚 ?《三只小豬》掛圖

1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 、模唱練習: "6 、 1 、 3"

3 、聆聽《三只小豬》

( 1 ) ?初聽后讓學生說出聽到了什么聲音。

( 2 ) ?讓學生描述小豬的外形,模仿小豬的.叫聲。

( 3 ) ?出示《三只小豬》掛圖,讓學生說一說圖中是誰,做什么。

( 4 ) ?讓學生聽音樂在教室里模仿小豬的動作。

4 、 ?學唱《動物說話》

( 1 ) ?聽范唱,說一說聽到了什么聲音。

( 2 ) ?說一說這些小動物的外形,并模仿它們走路的樣子。你看到小動物這樣可愛,你的心情如何,你要怎樣對待它。

( 3 ) ?在聽范唱,模仿出歌中的拍手聲。

( 4 ) ?跟老師練習節(jié)奏:先模仿老師的動作(拍手、打肩、跺腳)。再讓學生自己想動作模仿出這一節(jié)奏。

( 5 ) ?放錄音,讓學生聽范唱,可以輕聲哼唱,注意看老師和老師一起拍手。

( 6 ) ?讓學生聽范唱,到拍手的地方拍手。

( 7 ) ?讓學生和老師一起歌唱。

( 8 ) ?讓學生說出自己不會唱的句子,老師教唱。

( 9 ) ?全體一起唱。

( 10 ) ?分組唱,各組想一個動作來模仿歌中的節(jié)奏。

5 、表演

( 1 ) ?讓學生拿起木魚,試一試怎樣敲聲音好聽,然后一起敲拍手的節(jié)奏。

( 2 ) ?邊伴奏邊演唱。

( 3 ) ?出示小雞、小鴨、喜鵲、青蛙頭飾說出它們的名字。請 4 名同學到前面,戴上頭飾,模仿小動物走路,其他同學歌唱。

( 4 ) ?將學生分成 4 組,分別模仿一種小動物,大家唱。當唱到那種小動物時,模仿這種小動物的哪一組同學模仿動作,不用歌唱。

( 5 ) ?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將它編到歌中唱一唱。

6 、總結(jié):同學們,你們這節(jié)課過的怎么樣,以后你們在看到小動物時,要多觀察它們的樣子和聲音,還要怎么樣。

聽話說話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知道十月一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節(jié)。全國人民都喜氣洋洋慶祝祖國的生日。初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會“十”“月”“日”3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會正確書寫。

3、學會基本筆畫橫折鉤,會說筆畫名稱,會書寫。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看圖說話,知道十月一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節(jié)。全國人民都喜氣洋洋慶祝祖國的生日。初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十”,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會正確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用卡片認讀:玉、瓜、米、大、果、多、竹、子、一、五、木、禾、土。

2、邊說筆畫名稱邊書空:一、丨、丿、乀、亅??芍该f,也可用“開火車”的形式說。

二、看圖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

2、圖上畫著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各民族的小朋友唱歌跳舞,慶祝國慶節(jié)。)。

3、誰知道我們的國家叫什么名字?

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10月1日是我們國家的生日,我們叫它國慶節(jié)。教師領(lǐng)說:“十月一日是國慶節(jié)?!?/p>

這一天,全國人民特別高興,人們敲鑼打鼓,唱啊跳啊,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

三、拼拼讀讀。

提醒學生這3個生字的音節(jié)都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帶調(diào)讀正確。

四、字詞教學。

啟發(fā)學生自己看課堂作業(yè)本上的筆畫筆順分析,識記字形。

十:在什么字中看到過?(“土”下面一橫去掉就是“十”。)應(yīng)該怎么寫?

五、書寫指導。

十:注意先橫,橫在橫中線上,再寫豎,豎在豎中線上。

聽話說話教案篇六

1.指導上課要遵守紀律,做到專心聽講,不隨便講話,不玩東西,發(fā)言要舉手。

2.學會正確的坐、立、舉手、讀書及執(zhí)筆寫字的姿勢。

3.會說“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

小結(jié):對!主要是上課的時候,要專心聽講。

二、上課要專心聽講。

1.指導看圖。說說小朋友們在做什么。

丁丁在干什么?這樣做對嗎?

冬冬看見了,她是怎么說的?(仔細看圖,看出冬冬的動作。

聽話說話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知道下課的時候要好好休息,課間活動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戲。

2、學會說“下課的時候,我們一起做游戲”。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

1、看圖,說說這是什么時候,小朋友們在干什么。(可一項一項看,一項一項說活動內(nèi)容。)。

再看看他們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團結(jié)友愛。)。

2、學說話。

“下課的時候,我們一起做游戲?!?/p>

下課的時候,我們可以做哪些游戲?

3、說說我們下課時是怎樣做的,表揚好的同學。

二、課中操。

我學老鷹飛飛,

我學馬兒跑跑,

我學魚兒游游,

我學青蛙跳跳。

我在可愛的學校,

聽話說話教案篇八

1、理解故事,懂得愛護身邊的物品。

2、學習有條理地整理、保管物品,體驗整理物品帶來的樂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1、能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清楚地表達整理物品的方法。

2、學習有條理地整理、保管物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設(shè)置娃娃家場景。

2、故事磁帶,掛圖。

一、認識拉拉的家。

2、引導幼兒幫拉拉想出整理衣服的'辦法。

3、啟發(fā)幼兒在布置好的場景中幫拉拉找衣服,并說“xx(物品)在xx(地方)”,如“褲子在床底下?!?/p>

二、聽聽拉拉的故事。

1、出示掛圖,教師一邊指著掛圖,一邊講故事。

2、拉拉有什么煩惱呀?

3、媽媽幫拉拉想了什么辦法,讓衣服朋友聽話了?

4、這個辦法有用嗎?拉拉是怎樣做的?

三、好好對待我們的“朋友”。

1、活動室里有沒有不聽話的朋友?你能做它們的小司令嗎?

2、帶領(lǐng)幼兒整理活動室并學講“xx放進xx里”,如“玩具放進玩具櫥里。”

四、延伸活動。

1、在我們的家里,我們是怎樣對待我們的朋友的?

2、如:牙刷放在杯子里。衣服放在衣櫥里等等。

聽話說話教案篇九

1、懂得外出時不亂跑、遇到危險知道大聲呼救。

2、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外出時為什么不能亂跑。

3、知道遇到危險應(yīng)如何保護自己。

1、了解野貓吃小雞的知識;

2、制作課件(配樂);

一、開始部分:(引出,激發(fā)興趣)。

1、師:"寶寶們,走!媽媽帶你們出去玩去!”(聽音樂,自由表現(xiàn)。)。

2、轉(zhuǎn)折,變音樂。

“哎呀!寶寶們,誰來了?”

“咱們快喊救命跑回家吧!”

3、“剛才我的寶寶跟我出去玩的時候,沒有一個到處亂跑的,媽媽真高興!還有一只雞媽媽,它也帶著寶寶出來玩,可它的心情卻不像我這么高興,你們想知道是為什么嗎?我們一起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講述故事。

“春天的天氣真好!雞媽媽帶著她的寶寶們到草地上捉蟲吃,寶寶們吃的真開心!這時,有只蝴蝶飛來了,一只頑皮的小雞看到了這只美麗的蝴蝶,它高興的去捉蝴蝶了。小雞只顧高興的捉蝴蝶,卻離媽媽越來越遠……”這時,突然,一只可怕野貓從樹后跳出來,它張開大嘴,露出尖尖的牙齒,惡狠狠的對小雞說‘哼!我正餓著呢,正好把你當點心吃掉’!”

(1)提問:小朋友,這時候我們該怎么做呀?

“這次小雞聽你們的話了!它趕緊往媽媽那兒跑,邊跑邊喊‘救命呀!救命呀!媽媽快來救救我!’(寶寶們,小雞一個人的聲音太小了,咱們一起來幫它喊吧?。┻@時雞媽媽聽到了小雞喊‘救命’的聲音,它飛快的跑過來,張開大翅膀保護好小雞,用尖尖的嘴巴使勁的啄野貓。野貓被啄的哇哇直叫,逃走了!”

師小結(jié):當小雞遇到危險時,它聽了你們的話,趕快跑、喊“救命”,多危險!幸虧媽媽救了它!

(2)“小雞得救了,它為自己沒有跟緊媽媽像媽媽道歉。它說‘媽媽,我錯了,以后我不敢亂跑了!’媽媽摸著小雞的頭說‘知錯能改就好!以后出來的時候可千萬別亂跑了!’”

小結(jié):“小雞得救了!幸虧有你們的幫助,不然小雞就真的被野貓吃掉了!寶寶們真有愛心!真能干!快表揚一下自己吧!”

2、“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你們幫助過的這只小雞已經(jīng)變了,它也像你們一樣出去的時候不亂跑、會保護自己了!你們高不高興?快表揚表揚它吧!”

三、結(jié)束部分:(放音樂)。

接故事的最后一句“你們表現(xiàn)真棒!走!媽媽帶你們繼續(xù)出去玩!”

念兒歌“走!走!走!走!走!一個跟著一個走!跟著媽媽不掉隊,小雞。

聽話說話教案篇十

星期天上午,錦航打電話告訴我:“我借了一本你最喜歡的《三國演義》,快來吧,下午就要還了?!碑斘艺郎蕚涑鲩T的時候,我想起了一會還要去和小明到書店看書呢。

這真讓我左右為難,明明答應(yīng)小明要去看書的,卻又答應(yīng)了錦航去看《三國演義》。

我趕緊給小明打電話:“小明,對不起,我今天不能和你去看書了。”

“為什么?”小明不解地問。

“因為我剛才答應(yīng)了錦航去他家看《三國演義》?!蔽仪敢獾卣f。

小明沒有生氣,只聽他對我說:“不如我們一起去錦航家先看《三國演義》吧,正好我也可以看啊!”

我高興地答應(yīng)小明說:“我怎么沒有想到呢?走吧!”

說完我便在桌子上留了一張字條:“爸爸,今天中午,我不回來吃飯了,我和小明、錦航看了書,去吃肯德基?!?/p>

這件事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說話算數(shù),在答應(yīng)別人前,先想想自己答應(yīng)了誰,這樣才不至于失約失信。

作者:實驗三小四(3)班田雅鑫。

公眾號:童心天地作文。

聽話說話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培養(yǎng)學生分辨樂曲情緒的能力。

2、指導學生用親切的歌聲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和友好之情。

教學重點:

1、感受歡快的音樂情緒。

2、用親切的歌聲演唱。

教學用具:

小雞、小鴨、喜鵲、青蛙頭飾木魚《三只小豬》掛圖。

教學過程:

(1)初聽后讓學生說出聽到了什么聲音。

(2)讓學生描述小豬的外形,模仿小豬的叫聲。

(3)出示《三只小豬》掛圖,讓學生說一說圖中是誰,做什么。

(4)讓學生聽音樂在教室里模仿小豬的動作。

(1)聽范唱,說一說聽到了什么聲音。

(2)說一說這些小動物的外形,并模仿它們走路的'樣子。你看到小動物這樣可愛,你的心情如何,你要怎樣對待它。

(3)在聽范唱,模仿出歌中的拍手聲。

(4)跟老師練習節(jié)奏:先模仿老師的動作(拍手、打肩、跺腳)。再讓學生自己想動作模仿出這一節(jié)奏。

(5)放錄音,讓學生聽范唱,可以輕聲哼唱,注意看老師和老師一起拍手。

(6)讓學生聽范唱,到拍手的地方拍手。

(7)讓學生和老師一起歌唱。

(8)讓學生說出自己不會唱的句子,老師教唱。

(9)全體一起唱。

(10)分組唱,各組想一個動作來模仿歌中的節(jié)奏。

(1)讓學生拿起木魚,試一試怎樣敲聲音好聽,然后一起敲拍手的節(jié)奏。

(2)邊伴奏邊演唱。

(3)出示小雞、小鴨、喜鵲、青蛙頭飾說出它們的名字。請4名同學到前面,戴上頭飾,模仿小動物走路,其他同學歌唱。

(4)將學生分成4組,分別模仿一種小動物,大家唱。當唱到那種小動物時,模仿這種小動物的哪一組同學模仿動作,不用歌唱。

(5)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將它編到歌中唱一唱。

同學們,你們這節(jié)課過的怎么樣,以后你們在看到小動物時,要多觀察它們的樣子和聲音,還要怎么樣。

聽話說話教案篇十二

聽懂故事所表達的意思。

教學掛圖、故事錄音《雪地上的小鳥》,紙折的鳥一只。

1、教師出示紙折的小鳥與幼兒打招呼:

“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小鳥飛飛。今天我要講―個故事給你們聽。”

2、教師隨著故事錄音的情節(jié)發(fā)展,逐一出示圖片。

“還記得故事的名稱叫什么?”

3、教師講故事,幼兒邊聽老師講故事邊看圖書。

4、教師重復講故事,鼓勵幼兒跟老師學說簡單的語句:是誰在唱歌?小鳥,你冷不冷等短句。

提示:

1、教師在區(qū)域活動中進行此內(nèi)容時,參與活動的幼兒可以輪流進行,以便幼兒能有更多的機會與老師互動、交流。

2、活動后,可將幼兒用書讓幼兒帶回家與父母一起閱讀。

3、故事的錄音內(nèi)容可經(jīng)常讓幼兒傾聽。

4、教師可將教學掛圖裁剪開后,制作成一本大圖書。

附故事:雪地上的小鳥。

聽,是誰在唱歌呀?看,原來是小鳥飛飛在唱歌呢。

“你好!飛飛,你冷嗎?”“紅紅,我不冷,羽毛就是我的衣服呀!”

“飛飛,我給你吃蘋果好嗎?”“謝謝,我喜歡吃小蟲子?!?/p>

不好了,大風把紅紅的氣球吹走了。

“別著急,我來幫助你。”

“謝謝飛飛,你真好?!?/p>

幼兒園托班故事教案,每一個幼兒都是喜歡聽故事的,他們學習知識的方法就是從故事和游戲中理解,只要教師們讓他們對故事感興趣,那么幼兒就能夠好好學習了。

聽話說話教案篇十三

一個人學會說話時必須同時學會聽話,這兩個結(jié)合起來才叫會說話。

會說話要先具備沒有偏頗的思想和耐心的態(tài)度。說話是為了交流,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別人問多少事,或表達思想時我們都要有耐心,而且不會覺得對方幼稚或無知。別人用簡單方式問,我用簡單方式答;別人用復雜方式問,我用復雜方式答。

說話是為了表達我們內(nèi)心的思想,而不是要找出別人的缺點,所以說話不要帶出別人的缺點,這就好像去捅別人的眼睛,不會有什么好的效果。

有時候你并不需要講很多道理,只要耐心地去聽,就是一個理解、接受、贊同別人的態(tài)度。別人有時候并不需要聽什么大道理,只要你會聽就可以了。

說話太多會導致我們的話沒有分量。說話太多會使這個人把一些主意和想法在沒有必要的場合和不關(guān)鍵的地方隨便就說出來了,這常常使說話變成了一種炫耀,這就使你的話沒有力量。所以要知道什么時候該說,什么時候不該說。不要讓自己的話成了貼在廁所邊的字畫,顯得不值錢。

說謊會使我們的話大打折扣,剛開始只是因為不說謊不行,但你沒有警覺,結(jié)果養(yǎng)成了習慣,以后有沒有必要都說謊,形成了慣性。但旁觀者清,人家看到你的這種方式,就會認為你的話甚至你這個人不靠譜。

有些時候我們給別人提一些好的建議,但要看說話的時機,要注意用對方接受得了的方式。

聽到各種流言,我們要像一個法官一樣不要絕對化,要知道對方從他的角度看這個人和事就會那么看那么想。我們像法官一樣去聽,因為我們的耳朵長在外面,人們的嘴長在前面,我們?nèi)タ陀^地聽,從不同的角度去聽。

如果你知道真相,不一定要去辯護,因為說出真相,如果對方不接受,你的解釋并不能改變對方的看法,還可能形成新的隔閡和誤會,要知道人和人本來就是不同的,有的人本來就是易誤會別人的。

爭論只有在兩個人的心態(tài)都夠好時才能使雙方都獲得啟發(fā),如果是完全僵硬的爭論就成了為保全面子而爭,沒有什么意義。

聽話說話教案篇十四

小學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長期以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比較重視讀、寫的訓練,而忽視聽、說的訓練。許多版本的小學語文教學法無“說話教學”的有關(guān)內(nèi)容,有的雖在“作文教學”中涉及了一些說話訓練的內(nèi)容,但這些內(nèi)容大多只注重書面語言訓練,而忽視口頭表達訓練。在各種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中,聽說訓練與讀寫訓練相比,不僅份量少,而且沒有明確的目標和順序一般只在低年級時有一些訓練內(nèi)容,到中高年級,由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普遍受到影響,其他能力就難以隨著年齡、知識的增長而同步得到發(fā)展。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說話訓練內(nèi)容的加強,不僅符合語文教學規(guī)律,而且能彌補學生整體素質(zhì)培養(yǎng)的缺陷,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同時得到提高。在《爭吵》一文中,人物心理活動描寫較多,教學手段的運用具有局限性,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各種能力,我設(shè)計了以下幾種說話訓練:

一、設(shè)置情境引導說。

在導入《爭吵》一課教學時,教師設(shè)置問題情境:平時你和同學、朋友發(fā)生過爭吵嗎?你是怎么處理的呢?引導學生們對以往的生活進行回憶、整理,學生們思維非?;钴S,并說出了許多不同的例子。有學生列舉自己在一次活動中被同伴絆倒,身上沾滿了泥,并因此爭吵起來,最后是老師進行了處理;有學生列舉出自己因為作業(yè)而誤會朋友,最后又重歸于好的事;還有學生列舉出自己與父母爭吵的事……,教師順勢導入《爭吵》一課:讓他們來認真讀課文,看一看安利柯和克萊諦為什么會爭吵起來,他們是怎樣處理的,好不好?這一種情境引導說話訓練,充分調(diào)用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知識積累和思維經(jīng)驗,有利于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其盡快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

二、變換角度多向說。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膚淺的、狹隘的思維問題充斥課堂,學生雖置身其間卻得不到一定的腦力激蕩,學生沒有思維樂趣,學習氣氛沉悶,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具體事例,去誘導、啟發(fā)學生合理、大膽的想象,增強他們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問題的能力,訓練思維的廣度。如對《爭吵》第四節(jié)“克萊諦”舉手,“正好被老師看見了”的內(nèi)容學習,教師就此內(nèi)容提問:“如果這時沒被老師看見,接著會發(fā)生什么事呢?”這類問題學生很少想過,自然而然很有興趣探討,經(jīng)過討論后,有部分學生說會“吵起來”,會“再次弄臟安利柯的本子”,會“打起來”,也有部分學生的討論結(jié)果聯(lián)系了后面的內(nèi)容,說不會“爭、打起來……”。教師對學生們的回答一一進行了鼓勵,并就此讓學生講出了各自“充分”的理由,漸漸地打開了學生思路,同時也引入了新的學習內(nèi)容中。

三、聯(lián)系實際想象說。

聯(lián)系實際想象說,即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聯(lián)想,它實際上包含的是一個能力遷移過程,是一種追求創(chuàng)新的意識,是一種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也是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一條重要途徑。只有拓展了學生的想象,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如學完《爭吵》第五節(jié)“安利柯”心里所想的內(nèi)容之后,教師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一下“克萊諦”又會怎么想?讓學生們置身于課文中,把“自我”當作文中的“克萊諦”,有的學生說“我”―“克萊諦”病了,“安利柯”是怎樣幫助“我”補習功課,背“我”上學,有的說“安利柯”的父母待我是如何的好;也有同學說到“安利柯”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我”應(yīng)該向他道德等。這種說話練習,不僅使學生從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也使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

四、運用積累變換說。

訓練學生說話能力,重要。

[1][2]。

聽話說話教案篇十五

目標:

1.通過對圖片觀察能夠講出小黃雞是因為不聽話,離開了大家才險些被老貓捉去。教育幼兒不要隨便離開集體。

2.學習詞:難為情。

準備:

1.掛圖一套。

2.母雞媽媽頭飾一個.老貓頭飾一個.小雞頭飾若干。

過程:

1.讓幼兒聽聲音引起興趣。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新朋友,小朋友們把眼睛閉上,聽一聽是誰來了?!苯處熌M母雞的叫聲叫三聲。再模擬許多小雞同時叫的聲音,讓幼兒問答。

2.教師依次出示圖片并引導提問。

圖片一:請小朋友觀察,請幼兒相互間自由講述,再回答問題。

圖片二:請小朋友觀察,請幼兒相互間自由講述,再回答問題。

小黃雞走到什么地方去了?發(fā)生了什么事?小黃雞看到老貓來捉它,它表現(xiàn)的怎么樣?(請幼兒表演)。

圖片三:請小朋友觀察,請幼兒相互間自由講述,再回答問題。

誰趕來救了小黃雞?雞媽媽是怎樣救小黃雞的?(引導幼兒做動作來想象雞媽媽是怎么趕走老貓的,請幼兒表演。)。

圖片四:請小朋友觀察,請幼兒相互間自由講述,再回答問題。

3.請幼兒自由講述四幅圖,教師巡回指導。

4.請個別幼兒代表性講述,教師引導鼓勵。

5.教師總結(jié)性講述:(參考)。

有一天,雞媽媽帶著雞寶寶到草地上捉蟲子吃,雞媽媽對雞寶寶說:“寶貝們,你們別亂走,要跟大家在一起。”小黃雞不聽話,離開了大家。

小黃雞來到大樹下面玩,忽然從大樹后面跳出一只老貓,向小黃雞撲去,小黃雞嚇的大叫:“媽媽,媽媽,快來啊!”雞媽媽趕來了,救了小黃雞,老貓?zhí)幼吡恕?/p>

雞媽媽對小黃雞說:“你以后要聽話,別亂走,要跟大家在一起?!毙↑S雞底下了頭,難為情的說:“媽媽,我錯了,我以后聽話了,再也不離開大家了?!?/p>

6.情景游戲。

老師做雞媽媽,請一個小朋友做小黃雞,另一個老師做老貓,其他小朋友做雞寶寶,情景表演。

延伸:到戶外請小雞吃蟲子。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60587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