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復習課教案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30 09:40:08
生物復習課教案范文(15篇)
時間:2023-11-30 09:40:08     小編:雅蕊

教案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詳細的教學內容安排。編寫教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背景和學習水平,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教案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產物,它是教學的框架和指南。教案的編寫應該注重考慮學生特點和學習目標,使教學活動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生物復習課教案篇一

染色體的結構變異:缺失、重復、倒位、易位、舉例。

題例領悟。

例題:普通小麥是六倍體,體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是42條,指出下列各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1)六倍體小麥的花粉(2)六倍體小麥花粉離體培養(yǎng)發(fā)育成的植株()(3)六倍體小麥的胚()(4)六倍體小麥的胚乳()(5)六倍體小麥的珠被()。

a、21b、42c、63d、84。

自我評價。

一、選擇題。

1、用花藥離體增養(yǎng)出馬鈴薯單倍體植株。當它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觀察到染色體兩兩配對,形成12對。據(jù)此現(xiàn)象可推知產生花藥的馬鈴薯是()。

a、三倍體b、二倍體c、四倍體d、六倍體。

2、八倍體小黑麥配子中的染色體組數(shù)是()。

a、8b、4c、2d、1。

3、單倍體玉米植株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應是()。

a、16個b、10個c、8個d、20個。

4、普通小麥是六倍體,它的單倍體中含有的染色體組數(shù)是()。

a、1個b、2個c、3個d、4個。

5、下列關于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由合子發(fā)育成的生物體細胞中有幾個染色體組就叫幾倍體。

b、由配子發(fā)育成的生物體,細胞中無論有幾個染色體組也只能叫單倍體。

c、單倍體一般高度不孕,多倍體一般莖稈粗壯,果實、種子較大。

d、單倍體都是純種,多倍體等位基因至少有三個。

6、水稻的某3對相對性狀,分別由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3對等位基因控制。利用它的花藥進行離休培養(yǎng),再用濃度適當?shù)那锼伤靥幚?。經此種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現(xiàn)型最多可有()。

a、1種b、4種c、8種d、16種。

7、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可誘導形成多倍體植物,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

a、使染色體再次復制b、使染色體著絲點不分裂。

c、抑制紡錘體的形成d、使細胞穩(wěn)定在間期階段。

二、簡答題。

8、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4)多倍體育種的理論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是兩個實驗:(1)用適當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未被傳粉的番茄花蕾,其子房就發(fā)育成無籽果實;(2)用四倍體西(雌)與二倍體西瓜(雄)雜交,獲得三倍體西瓜種子,種子萌發(fā)并長成植株后,用二倍體西瓜的花粉進行人工授粉,能形成無籽西瓜,請根據(jù)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番茄果實的無籽這一變異_____________遺傳。如果用這株番茄的枝條進行扦插,長成的植株上所結的果實為_______________果實。

(2)三倍體西瓜的無籽這一變異______________遺傳。如果用這株西瓜的枝條進行扦插,在長成的植株上,子房壁細胞含有______________個染色體。

自我評價答案:

1、c2、b3、b4、c5、d6、c7、c。

8、(1)基因重組(2)基因突變(3)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4)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9、(1)不能,有籽(2)能,3。

生物復習課教案篇二

通過對近三年試題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試題并不是神秘莫測、高不可就的,雖然以能力立意,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綜合性,但強調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且大多題目是我們日常學習和考試中經常遇見的熟面孔。針對這樣的特點,我有以下一些計劃:

1、研究課標、考綱,分析高考趨勢,把握高考動態(tài)變化。

研究課程標準、高考試題的命題思路及走勢、考試說明顯得尤為重要,在復習備考中應以課標為準,以考綱和考試說明為依據(jù),集中精力重點突破核心主干知識。

2、緊扣教材,夯實基礎,全面培養(yǎng)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

歷年高考都很好的體現(xiàn)了大綱中對生物學核心知識的考核。因此,在充分理解、掌握課標、考綱的基礎上,要指導學生學會讀書,通讀教材,包括文字部分、插圖、小資料、實驗等;重要的生物學概念、生理作用、生理過程、實驗原理、實驗方法等要理解熟記。對生物學中的一些名詞性概念、結論性語句要經常默寫,以保證準確無誤,學會用生物學術語答題。在基礎訓練時,注重構建知識網(wǎng)絡,同時注重創(chuàng)新方法,對典型例題要精講精練,提高學生答題的技巧、速度和準確度,注重對知識的歸納總結和整理。

3、系統(tǒng)訓練,全面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

xx年高考生物試題對考生的能力進行了全面的考查。主要包括:處理信息的能力;用文字、圖表以及數(shù)學方式進行表達的能力;用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圖表、曲線、實驗等進行解釋、推理和判斷的能力。因此,在高三復習過程中在給學生打好基礎的同時,還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上述能力。

4、研究教法、學法,提高復習效率。

努力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把課堂復習效率放在首位,一切要根據(jù)學生具體實際量力而行,準確定位,把握標高,落實好教學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根據(jù)每一個復習階段側重點要求的不同,認真研究并對教案和學案進行設計。

5、注重高考信息收集,進行分析與研究。

高考信息要把握準確,方向明確,針對性強,復習效率才高。通過有關信息分析,研究復習對策,準確地指導學生進行復習,避免盲目性,提高復習效果。

6、每周堅持常規(guī)測驗,即年級安排在周五下午進行的周測。并做到一考必改,一改必講。每晚的作業(yè)以正在進行的專題相配套,周末練習以綜合題目的方式訓練,這樣可以不斷滾動的進行全部知識的復習,加強學生的記憶和運用能力。

時間安排:

第一輪復習時間:xx年05月至xx年01月底(高三上學期結束)

一輪復習是整個高三復習這座大廈的基石,它構建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高考的成敗。所以在復習中要緊扣教材,做到對知識點全面系統(tǒng)地把握,并且還要注重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按點、線、面的順序形成知識網(wǎng)絡,徹底掃除對知識理解上的障礙。同時用好我們學校訂的一輪復習教輔資料,做到一步一個腳印。一輪復習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項:1。注重基礎2。重視實驗3。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4。注重幾種能力的訓練:理解能力,從新材料新情景中新信息能力,圖文信息轉換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語言(包括圖、表等)表達能力等。

第二輪復習時間:xx年02月中旬xx年04月底。

主要是進行專題復習及理綜測試。以《課程標準》為依據(jù),注重知識間的縱橫聯(lián)系,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絡,突破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分析、綜合、探究的能力。同時強化學科術語、規(guī)范用語。我們計劃二輪復習全部內容共設7個專題,各專題都設有專題訓練,這七個專題確定的依據(jù)是《課程標準》和考綱,主要考慮學科內綜合。

專題一細胞及其生命歷程1周

專題二細胞的代謝2周

專題三生物的遺傳、變異和進化2周

專題四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2周

專題五生物與環(huán)境1周

專題六常規(guī)實驗和實驗探究1周

專題七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1周

第三輪復習:時間xx年05月。

這一階段重點解決的問題是適應性訓練,調整好學生心態(tài)。

1、回歸課本,梳理基礎知識。萬變不離其宗!

2、看糾錯本。檢視自己曾經出過的失誤,找到自己知識的漏洞思維方式的偏差解體題步驟的疏漏。不讓同樣的錯誤在高考中重現(xiàn)。

3、加強記憶。一定要記牢教材中一些重要結論。

4、選做真題。以便進一步明確高考命題的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檢查一下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在審題解題的能力方面是否還有欠缺,達到最后的復習鞏固。

5、加強對探究性實驗試題解題方法的訓練。

6、調整狀態(tài),進入考試時間。這樣可以調整自己的生物鐘,保證考場上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

生物復習課教案篇三

無機鹽絕大多數(shù)以離子形式存在。哺乳動物血液中ca2+過低,會出現(xiàn)抽搐癥狀;患急性腸炎的病人脫水時要補充輸入葡萄糖鹽水;高溫作業(yè)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鹽水。

細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植物細胞的細胞壁成分為纖維素和果膠,具有支持和保護作用。

制取細胞膜利用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因為無核膜和細胞器膜。

葉綠體:光合作用的細胞器;雙層膜。

線粒體:有氧呼吸主要場所;雙層膜。

核糖體:生產蛋白質的細胞器;無膜。

中心體: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無膜。

液泡:調節(jié)植物細胞內的滲透壓,內有細胞液。

內質網(wǎng):對蛋白質加工。

高爾基體:對蛋白質加工,分泌。

生物復習課教案篇四

重點:

1、單、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以及各部分結構的作用。

2、解剖、觀察種子結構的方法。

難點:

1、胚的結構。

2、玉米種子的子葉、種皮和果皮的觀察。

手段:以學生討論、完成探究實驗為主的教學方法。

設計思想:

本課采取同步教學法,讓學生手中有觀察的實物材料,并能夠親手對材料進行處理(如剝離、挑取、染色、使用放大鏡觀察等)。在老師的指導下,邊觀察邊聽講解,這樣所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此外,像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種子,各個學校都很容易得到,刀片在任何日用品商店都可以買到,至于放大鏡前面已經介紹了自制的方法,所以,這樣的教學方法在絕大多數(shù)學校應該是可行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收集的種子(此活動在課前布置學生完成)。

2、強調:學生所收集的并不一定都是種子,有些是植物的果實。

3、提出問題:"大家收集的種子是形態(tài)各異的,那么,它們之間是否存在共同點呢?下面我們通過實驗觀察來解決這一問題。"。

二、講授新課:

(一)實驗:觀察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

1、強調實驗注意事項及要求:

(1)首先觀察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如:顏色、形狀等。

(2)其次按要求解剖種子,觀察其內部結構。由于種子的個體都較小,且各部分結構都很嬌嫩,所以在觀察時一定要避免損傷種子的各部分結構,仔細觀察。

2、由于玉米種子的胚比較小,縱切后不能對其全面的了解,所以除按照課本中的要求完成實驗,還可以讓學生把玉米種子的果皮和種皮剝掉,可觀察完整的胚。

3、組織學生完成實驗:

(1)菜豆種子結構的觀察:

指導學生完成觀察并對照課本44頁內容及插圖,認識各部分的結構及功能。

總結: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

(2)玉米種子結構的觀察:

指導學生完成觀察并對照課本45頁內容及插圖,認識各部分的結構及功能。

總結: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

(3)組織學生填寫實驗報告。

(二)雙子葉植物的種子和單子葉植物的種子的比較:

提出問題:"通過觀察雙子葉植物的種子和單子葉植物的種子,你發(fā)現(xiàn)二者之間有哪些異同之處?"。

組織學生發(fā)言。

總結:(可與學生共同通過列表進行總結)。

三、總結;

出示多種植物的種子的實物或圖片,讓學生判斷屬于雙子葉植物的種子還是單子葉植物的種子。

總結:判斷植物的種子屬于雙子葉植物種子還是單子葉植物種子的依據(jù),不是有無胚乳,而是子葉的數(shù)目。單子葉植物種子多數(shù)都有胚乳,但也有些種類的單子葉植物種子沒有胚乳(如慈姑);雙子葉植物的種子多數(shù)無胚乳,但有些種類的種子具有胚乳(如蓖麻)。

板書設計:

第一章種子的萌發(fā)。

第一節(jié)種子的結構。

一、實驗:

1、觀察菜豆種子的結構:

2、觀察玉米種子的結構:

二、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

三、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

探究活動。

蓖麻種子的觀察。

步驟:

1、觀察蓖麻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

用手捏一捏蓖麻種子的外殼,它很堅硬,光澤而有花紋,這是種皮。種皮的闊面中央有一條縱線叫做種脊(圖示)。種脊底部有淺色的海狀突起,叫做種阜。它是種子在果實上著生的部位。

2、觀察蓖麻種子的內部結構。

(1)剝開種皮,可以見到它分兩層,外面一層是堅硬的外種皮,里面一層白色的薄膜是內種皮。

(2)種皮里面占有大部分空間的是胚乳。蓖麻種子是有胚乳的種子。

(3)沿種脊縱切種子,可見胚乳中央有一條裂縫。在裂縫兩旁,貼近胚乳的是兩片子葉,很薄,嫩黃色。在靠近種阜的一端可以找到胚芽、胚軸和胚根。蓖麻屬雙子葉植物。

生物復習課教案篇五

本節(jié)內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塊《遺傳與進化》第二章第一節(jié)“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課時。本節(jié)內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識如細胞學、染色體和有絲分裂的基礎之上,并與第一章孟德爾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密切相關,因此,其在模塊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通過對減數(shù)分裂的學習,學生對細胞分裂的方式、實質和意義產生全面而深刻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加深對前面所學的遺傳規(guī)律的理解和應用。本節(jié)課的設計理念是: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積極探索創(chuàng)設一個可以讓學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并且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現(xiàn)以學生進行主動思維、參與并且活動、同時經歷一個從具體的動手實踐和不斷創(chuàng)新到知識的歸納和升華的過程。

二、教學目標。

(1)(一)知識與技能。

2、通過精子的形成過程掌握減數(shù)分裂過程及圖解。

(二)過程與方法。

1、觀察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染色體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能力。

2、通過列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比較表,訓練學生的歸納、總結、比較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形態(tài)數(shù)目發(fā)生一系列規(guī)律性變化,通過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間能保持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引導學生了解生命是運動的、有規(guī)律的。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2、教學難點。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的數(shù)目變化。

四、學情分析。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就已經掌握了細胞、染色體、有絲分裂、有性生殖等相關知識,這為本節(jié)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但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時還需要大量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學生畢竟有著基礎和其它方面(如空間想象及思維能力、興趣、動機、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異,因此要進行因材施教。從疑問的設置,到問題的回答要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從基礎知識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養(yǎng),包括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學習興趣等,教師要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相應點撥。

五、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講解法、實驗法。

六、課前準備。

課件、圖片、實驗用品。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問題探討]學生看教材p16題圖,比較果蠅體細胞與配子細胞染色體組成及數(shù)目的不同。引導學生根據(jù)此圖提出能聯(lián)想到的問題。

設問:圖中的配子是通過有絲分裂產生的嗎?有絲分裂的特征是什么?

導入新課學生:減數(shù)分裂。

學生閱讀教材p16回答。(強調指出:細胞分裂了幾次?染色體復制了幾次?分裂前后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如何變化?)。

課件顯示哺乳動物精子的形成過程。按照下列圖解的思路,引導學生觀察、描述,結合問題教師總結精子的形成過程。

2、精原細胞是一個什么樣的細胞?其自身的增殖通過什么樣的分裂方式進行?

3、什么叫同源染色體?

4、什么叫聯(lián)會?

5、什么叫四分體?(指出交叉互換現(xiàn)象)。

6、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發(fā)生在何時?

7、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8、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9、減數(shù)分裂各期染色體、dna數(shù)量變化如何?(用曲線圖表示)。

10、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主要發(fā)生了哪些行為變化?(染色體復制,同源染色體的聯(lián)會出現(xiàn)四分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

11、同源染色體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與孟德爾兩大遺傳定律的關系如何?

12、含n對同源染色體的精原細胞最多形成多少種精子?(不考慮交叉互換)(也可到第3課時講)。

教師一定要把上述問題講透。

(三)小結。

(四)作業(yè)布置。

教材p22練習—4。

九、板書設計。

第2章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二、精子的形成過程。

十、教學反思。

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生產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從教材或生活中提煉出問題;然后讓全體學生親自動手來探究,并且歸納總結,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體現(xiàn)“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等新課程理念。

“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這節(jié)內容在知識要求和教材編排上無多大變化。在以往的教學中,筆者一般采用多媒體動畫展示精子形成過程,結合細胞圖像歸納減數(shù)分裂中染色體的數(shù)目和行為變化,覺得思路清晰、過程流暢,效果看似不錯。但學生聽得清楚,做題困難,記憶時間短,容易生疏,復習課必須按新課重來,費時費力,效果較差。

本節(jié)課通過一系列的簡化提煉,利用多種形式,化復雜為簡單,更加具體有序,提升了學生對減數(shù)分裂本質的理解,課堂教學更加有效,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主動參與性強,體現(xiàn)了新的課程理念。

生物復習課教案篇六

1.舉例說明生物多樣性的種類和價值。

2.舉例說明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原因。

3.知道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認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4.關注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培養(yǎng)愛護生物的情感意識。重點、難點:重點:認識生物的多樣性及其價值,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對策。

難點: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之間的關系,分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

(一)認識生物的多樣性通過分析課本p64有關資料以及課前搜集的有關資料,小組內合作總結出生物多樣性的有關知識。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它們所擁有的全部________以及各種___________構成了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包括三個層次:________的多樣性、_________的多樣性和_________的多樣性。

2.看哪個小組知道多,舉例分析我國生物的多樣性。

3.生物多樣性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你能完成下列內容嗎?遺傳的多樣性也稱為________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多種多樣的特性,都是由它們的__________決定的。生物的細胞內具有成千上萬個基因,因此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_________。遺傳的多樣性導致了生物_________的多樣性,它是生物_________的基礎。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生活環(huán)境的多樣性就構成了_________的多樣性。某種生物的數(shù)量減少或滅絕,必然會影響它所在的_________。反之,當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生劇烈變化時,也會造成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喪失。

(二)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在日常生活中,你的衣食住行等直接或間接用到了哪些生物?它們和你有什么關系?你能分析給組內同學聽嗎?并完成下面知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可以劃分為__________價值、__________價值和____________價值。并分析其內涵。

(三)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通過課本p70觀察與思考分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你還知道哪些原因會導致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主要原因。而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造成的。

(四)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對策

1.通過分析課本p71華南虎、揚子鱷的有關資料,組內討論,它們受到了哪些威脅,通過哪些方式可以保護這些珍稀瀕臨滅絕的生物。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對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______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途徑,它的主要形式就是________________。自然保護區(qū)能完整地保持野生生物棲息地的本來面目,是動植物及微生物種類的“______________”;是進行科學研究的“______________”,為開展生物科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還是______________”,是向人們普及生物學知識和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場所。

2.藏羚羊是我國特有物種,它的羊絨比金子還要貴重,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近年來,藏羚羊已經瀕臨滅絕,然而偷獵者的槍聲仍不時響起。

(1)這段話反映了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建議把藏羚羊引入到動物園圈養(yǎng)起來,這樣做將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

(4)請你提出兩點關于保護藏羚羊的建議。

生物復習課教案篇七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十二冊課本第111-112頁的例4以和“做一做”和練習二十二的1-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復習,能把稍復雜的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有關知識系統(tǒng)化。

2、數(shù)學考慮:能牢固掌握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基本數(shù)量關系和解題方法。

3、解決問題:能夠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正確解答稍復雜的分數(shù)、百分數(shù)應用題。提高同學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情感與態(tài)度:培養(yǎng)同學認真審題和學會聯(lián)系實際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二、復習梳理,再現(xiàn)知識。

1、復習一類應用題。

(1)復習鞏固。

屏幕出示兩條信息,生根據(jù)這兩條信息自身提出問題,自身解決問題。

水彩畫50幅;蠟筆畫80幅。

(2)合作交流。

在小組中相互說說解題時是怎樣想的。

(3)討論梳理。

比較歸納各題的相同點。

板書:找出單位“1”

2、復習二、三類應用題。

(1)復習鞏固。

屏幕出示如下信息:

a、蠟筆畫有80幅b、水彩畫有50幅。

35。

c、水彩畫比蠟筆畫少―d、水彩畫是蠟筆畫的―。

88。

讓同學從以上信息中任選兩條,自身提出問題,自身解決問題。

(2)交流研討。

屏幕出示四種情況。(略)。

(3)總結梳理。

以上各題的解題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弄清以哪個數(shù)量作為單位“1”;再分析數(shù)量間的關系;選擇適當?shù)姆椒ń獯?。(后兩條板書)。

(4)類推延伸。

教師點撥:

假如把以上幾道應用題分率句中的分數(shù)改為百分數(shù),你會做嗎?這說明什么?

小結:

在一般情況下,解答分數(shù)(百分數(shù))應用題,應先找出分率句中的單位“1”,再分析數(shù)量間的關系,然后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算術或方程來解答。

生物復習課教案篇八

知道食物中種類及作用。

能力目標。

1、通過探究食物中的種類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驗能力。

2、通過觀看錄像,總結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列表歸納的能力。

情感目標。

在小組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這一節(jié)概述人體必需的六大的來源、功能等,在人體必需的六大類中,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有:糖類、蛋白質、脂肪;其中主要的供能物質是:糖類;儲備的供能物質是脂肪;蛋白質也能供能;等量的糖、蛋白質、脂肪,供能最多的是脂肪(有可能可以加入脂肪燃燒放能可使水溫升高的演示實驗);在人體必需的六大類中,能參與調節(jié)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是:蛋白質和維生素;在人體必需的六大類中,參與細胞構成的最重要的物質是蛋白質。維生素幾種主要的維生素的功能及缺乏癥狀不要混淆。整個教學中應注意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多舉學生熟悉的例子。

教法建議。

本節(jié)內容建議講兩課時。第一課時通過實驗探究食物中有哪些;第二課時結合錄像資料介紹對人體的作用。教學中建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實驗、討論、匯報等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供直觀材料--如錄像,用簡單的動畫講述各種營養(yǎng)成分的作用,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通過實驗、討論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在的作用的教學中應注意總結。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難點分析:

1、對人體的作用。

2、幾種供能物質。

3、探究食物中營養(yǎng)成分的實驗。

教學過程設計:

第1課時:

引入:章:請學生看兩組圖片(實物投影),一組為饑餓的孩子,一組為肥胖的孩子。提問:這些孩子體態(tài)上的明顯差異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學生答:略)如果那些骨瘦如柴的孩子依然得不到營養(yǎng),他們會怎樣?(學生答:略)我們需要哪些營養(yǎng)?怎樣獲得這些營養(yǎng)?怎樣才算營養(yǎng)均衡……這些問題都是我們要在第五章解決的。

請幾位學生介紹一下自己吃的早(午)餐,在這些食物中都含有哪些營養(yǎng)成分?請同學們依據(jù)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提出假設,并設計實驗來證明。(學生討論)。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交流設計方案,相互評價、改進,最終確定實驗方案,明確注意事項,實施實驗。(教師可根據(jù)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安排實驗,部分實驗可采用演示;每個實驗在不同小組的實施方法也可不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

在學生實驗的基礎上,歸納總結食物中的種類。

課后作業(yè):收集有關介紹的作用的資料。

板書設計:

第五章消化和吸收。

第一節(jié)。

一、的種類。

1、探究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

2、的種類:

2課時:

引入: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食物中的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它們對人體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們這節(jié)課來學習這個內容。

學生看錄像。

看后總結歸納(可參考媒體素材中,ppt文件——),指導學生列表歸納。

主要來源。

主要功能。

無機鹽。

糖類。

蛋白質。

脂肪。

a

b1。

c

d

探究活動。

探究簡易檢測食物中的能量。

實驗目的:

通過檢測食物中含有的能量,了解食物中的有機物與能量的關系以及食物中有機物產生的能量對人體的重要性。

實驗材料和用具:花生種子一粒、解剖針、火柴、溫度計、清水、試管、試管夾。

實驗步驟:

3、待花生種子快要燃盡時,再用溫度計測量自來水的溫度,并作出記錄。

4、計算兩次測量的溫度差。這個溫差就是試管中自來水溫度上升的數(shù)值。

步驟一步驟二步驟三。

實驗結果:花生種子中的有機物分解釋放出熱能使自來水的溫度升高。

實驗結論:

食物中的有機物(糖類、蛋白質和脂肪)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人體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必須從食物中獲得。

生物復習課教案篇九

1、用恰當?shù)膶I(yè)術語,闡述已學過的生物學概念和原理,用適當?shù)谋磉_形式準確地描述一些生物現(xiàn)象和事實。

2、能對生物的結構和功能、部分和整體、生物與環(huán)境的一些關系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

3、能選用恰當?shù)姆椒炞C簡單的生物學事實、探究簡單的生物學問題,并對實驗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

4、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科學素質的同時,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

第一輪:基礎知識復習

本階段時間為一個學期,復習內容按章節(jié)順序進行,以教材為主,讓學生扎扎實實掌握基礎知識,準確掌握重要概念、、原理、過程等,并輔以適量的訓練題。學生在完成一輪復習后能夠理清知識點,自己能畫出知識網(wǎng)絡。在復習的同時對以前學習的不足進行修補,而且習題要跟上,及時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

在高考中,除了基礎知識的考查外,還重視能力的考查,而生物學中一般要考查的能力有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綜合運用能力。這些能力需要在一輪復習中,通過知識的講解和習題的分析訓練來培養(yǎng)和加強。

第二輪:專題復習

專題一:實驗專題

專題二:細胞及其生命歷程

專題三:細胞的代謝

專題四:遺傳變異和進化

專題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

專題六:生物與環(huán)境

專題七:生物技術實踐。

在每一個專題的復習中,進一步將知識進行歸類,使學生把知識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特別強調知識的整合,迅速提高學生解答題目的能力。

第三輪:綜合強化訓練

本階段時間大約為1個月,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意識和應試能力,提高應試技巧和心理素質。

通過大量接觸最新的各地模擬試題適應高考的要求并進入備考狀態(tài)。

在這段時間內,還應該回歸課本,查缺補漏,對不熟的知識加強記憶。

通過最后的練習等給學生以信心,調整學生心態(tài),讓學生以最好的狀態(tài)去參加考試。

生物復習課教案篇十

內容初二下英語第17單元:unit17whatagood,kindgirl!

目標要求知。

標1.單詞2.短語和習慣用語:3.日常交際用語。

4.語法:情態(tài)動詞can和may的用法。

能力。

目標1.熟練掌握運用本單元的四會詞和詞組,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熟練運用本單元日常交際用語,特別是“問路”和“指路”方面的句型。

3.掌握情態(tài)動詞may“談論可能性”和“表示許可”的兩種用法。

情感。

目標德育目標。

本單元敘述了一個女學生放棄看電影的機會,通過向警察問路,陪伴一個外國婦女去醫(yī)院看望她丈夫的故事。事情雖小,但充分反映了女學生那種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我們應懂得助人為樂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向具有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年輕人應該在日常細小的瑣事中逐步培養(yǎng)這種高尚的情操。

美育目標。

通過對本單元課文的賞析,使學生深刻領悟到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只有相互關心、互相幫助,才能使這個世界充滿著愛,使我們的生活永遠沐浴在愛的陽光下。

復習重點1.掌握有關問路和指路的日常交際用語。

2.學習情態(tài)動詞may等的用法。

復習難點同上。

復習方法歸納法、講解法。

教學過程?設計。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課堂。

檢測。

自我評價。

布置作業(yè)?1、預習:第二冊第十八單元。

2、做預習練習:見初三英語總復習單元檢測題b2u18。

附:初三英語總復習單元檢測題b2u17。

生物復習課教案篇十一

1、負數(shù)的含義,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讀法愛河寫法,用負數(shù)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小數(shù)的意義,小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整數(shù)和小數(shù)的數(shù)位順序;小數(shù)的性質。小數(shù)大小的比較;把大數(shù)目改寫乘以“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shù),求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

3、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口算,用豎式進行較為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計算運用加法的一些運算律進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簡便計算。

4、簡單周期現(xiàn)象的探索,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5、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應用公式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和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內容:xx年五年級期中練習

一、填空

(1)分數(shù)的意義。(2)正數(shù)和負數(shù)(3)分數(shù)的數(shù)位順序表(4)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5)單位名稱的改寫(6)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關系(7)小數(shù)的讀寫(8)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9)找規(guī)律(10)較大數(shù)目的改寫(11)小數(shù)點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12)(13)找規(guī)律(14)小數(shù)比較大小。

二、判斷、

三、選擇題

(1)小數(shù)大小比較(2)三角形面積計算(3)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周長和面積(5)小數(shù)近似數(shù)(6)三角形面積比大小。

四、計算

1、口算 2、豎式計算 3、簡便計算 4、列式計算

五、解決問題。共7題。

生物復習課教案篇十二

復習的總目標:

1.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生字,重點在于通過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記住生字。

2.認識406個漢字,能正確書寫276個漢字。

3.掌握所教漢字中的筆畫和偏旁,知道漢字書寫的一般筆順。

4.初步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能夠正確地說出漢字的結構特點。

5.繼續(xù)鞏固正確的讀寫姿勢,把字寫正確、規(guī)范、端正,保持書面整潔。

6.培養(yǎng)學生大膽說話,并且聲音響亮,口齒清楚。能用指定的詞語說一句完整的話。

7.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吐字清晰,聲音響亮,不指讀,不唱讀。

8.能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一些名句名段。

9.能理解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熟練使用句號、問號和嘆號,體會不同的語氣。

10.熟練地運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找漢字。

11.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對聯(lián)、古典詩詞、格言警句。

12.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

復習課時安排:

本學期復習時間共兩周:

1.第一周,以分類為主,重點是字詞及要背誦的知識。

2.第二周,以測試為主,進一步查漏補缺。復習重點:

拼音(復習漢語拼音,能做到正確地書寫大小寫字母和音節(jié))。

字詞(看拼音寫詞語;比一比,再組詞;填上合適的詞;換部首組詞;寫出同部首的字;查字典等)。

句子(用規(guī)定的詞準確地造句;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連詞成句等)。

段(排序;閱讀短文;圍繞主題寫幾句通順的話等)。

篇(按課文內容填空;默寫古詩)。

1.生字認讀的措施: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讓學生說,多找找易忘易錯易混淆的字詞,互相檢查、背誦、聽寫。

2.識字鞏固,配合一定量的強化書寫。

3.閱讀寫話復習。

a注意解題方法的指導,學會答題。

b進行寫話指導。

4.其他綜合性復習思路:

a針對學生情況,因材施教,注意學生接受能力的層次性。

b爭取家長配合,針對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家校聯(lián)手展開學習。

c組織“一幫一”互助對子,讓學生互相幫助,假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d利用好復習練習卷,在晨間和家庭作業(yè)時讓學生練習。

復習內容:

1.夯實語文基礎知識,加強生字詞的書寫、理解及運用的訓練。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梳理課文內容明確課文的大意,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3.加強句子的表達訓練,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句子的概念。并能圍繞主題,按順序寫幾句話。

4.以歸類的形式突破復習重點和難點,使復習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1)漢語拼音: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字:看拼音寫字詞,形近字辨析組詞,多音字(組詞,在句子中選擇字音),總結易錯的字,寫出相同偏旁的字(獨體字加偏旁組新字,再組詞。)復習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合一合等)。辨析本冊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音近字。引導學生根據(jù)生字的偏旁,來判斷它們的用法,重在引導學生在運用和積累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和總結出它們各自的用法。結合具體的語境,設計一些練習題,讓學生在句子中找出反義詞,或者進行一些口答或者書面的填空。

(3)詞語:反義詞、近義詞、填合適的詞(數(shù)量詞、詞語搭配)出現(xiàn)形式有:直接填空、連線、在句子中填寫。拓展積累詞語:你能寫出這樣的詞語嗎?(四字詞語、aabb式,abac式,abb式)。

(4)句子:加標點、造句、被字句和把字句、比喻句。通過把句子寫完整的訓練,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完整的一句話,以達到讓他們寫一句完整話的目的。

(5)古詩背誦:要求背誦的課文,能填空或會默寫。

(6)閱讀:數(shù)句子和自然段。按要求畫有關的句子。(注意畫準、畫全。)根據(jù)短文內容填空。(要找到有關句子注意標畫,寫正確。)選擇文中的多音字的正確讀音或正確的字,選擇恰當?shù)脑~。詞語搭配、找近義詞、反義詞。(連線、填空)加標點符號。拓展(如:你想對文中的某某說點什么?)注意抓住主要人物說,句子要通順。

(7)看圖寫話:重點指導學生如何看圖。單幅圖看圖寫話:抓住圖上都有什么,是什么樣的。最重要的是抓住誰在干什么,怎么干的?干得怎么樣?當時會說什么,神態(tài)怎樣。(由圖展開想象。)[本冊的寫話復習,重點要指導學生做到以下幾點:仔細觀察畫面,弄懂圖意。積累一些句式,如:誰干什么。什么時候,誰在哪里干什么。并能運用指定的句式來寫話。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認真檢查寫好的句子,發(fā)現(xiàn)錯別字及時改正。立足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和練習鞏固。

期末復習要以課本為基本出發(fā)點,重視課本內容和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給學生擴寬知識面,要加強各種句式的訓練,使學生能較為熟練地掌握把句子補充完整的方法。注重詞語、句子、古詩的積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并且要經常設計一些語言遷移的訓練,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課文語言的能力。加強閱讀寫話的練習,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擴大閱讀量和閱讀面,努力在教學中落實語文新課程標準。

還應加強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如:注意培養(yǎng)學生先仔細讀題目,弄清題目的意思后再做題的習慣。學生卷面的整潔性。

總之,在語文復習中教師要把基礎、閱讀、寫話同時作為復習重點,讓學生多做多練,并且還要教給學生做題的方法,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閱讀、寫作能力,還要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生物復習課教案篇十三

對于生物學的學習來說,僅有對知識的理解是不夠的,大家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記憶。復習的最后階段,大家一定要注意記牢課本中的一些重要結論。

建議大家在復習時要看練結合??梢园炎稣骖}的時間放在與高考理科綜合或者生物科同步的時間去做。這樣除了可以保持高考復習所需要的訓練量,還可以調節(jié)自己的生物鐘,保證高考時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醇m錯本的時候,也要注意不僅僅是用眼去看,必須隨時記錄一些感想、體會,思考自己當初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必要的時候還要回歸課本,澄清一些概念。高考雖然迫在眉睫,但復習仍需貼近考綱、教材和自己的實際。只有扎實靈活,科學得法,沖刺就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

生物復習課教案篇十四

制定好復習計劃和進度表是中考復習的奠基石。

1、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第1講2課時)。

2、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第2講顯微鏡1課時,細胞的生活1課時;第3講生物體的結構層次1課時共3課時)。

3、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4講植物分類1課時,第5講被子植物一生1課時,第6講植物的蒸騰作用2課時,第7—8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課時共7課時)。

4、對七年級上冊知識進行綜合檢測,達標過關。(1課時)。

5、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章人的由來。(第9講1課時)。

6、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二章人體的營養(yǎng)。(第10講2課時)。

7、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三章人體的呼吸。(第11講2課時)。

8、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四章人體內的物質運輸。(第12講2課時)。

9、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五章講人體內廢物的排出。(第13講2課時)。

10、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六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第14講3課時)。

11、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第15講1課時)。

12、對七年級下冊知識進行綜合檢測(1課時)。

13、八年級上冊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16、17、18講各1課時)。

14、八年級上冊生物的分類(第19講2課時)。

15、八年級下冊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第20講2課時)。

16、八年級下冊第二章遺傳和變異的復習(第21講3課時)。

17、八年級下冊第三章生物的進化的復習(第22講1課時)。

18、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健康地生活的復習(第23、24講共3課時)。

19、對八年級下冊知識進行綜合檢測。(1課時)。

20、對八年級上下冊知識進行綜合檢測。(1課時)。

(二)第二輪進行專題復習。

在復習過程中,我計劃將初中階段教材的內容歸納為8個專題,分10課時完成。

1、生態(tài)系統(tǒng)。專題重點在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及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的考查。因此在復習時,教師先對該知識要怎么考,考哪些方面做歸納,然后通過中考真題的訓練達到對知識的運用。

2、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此專題知識貼切生活,考查學生的生活實踐應用能力方面較多,因此在教學中要多聯(lián)系生活,多舉例。

3、生物圈中的人。重點在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和神經調節(jié)、激素調節(jié)的綜合知識應用。

4、動物的運動和行為。此內容是較簡單的,重點在于關節(jié)和屈肘、伸肘動作及動物的行為分類。

5、生殖、發(fā)育和遺傳、變異。生物的不同生殖方式,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及性別。

遺傳和變異是重點,此內容是高中階段的重要知識,因此為考查學生的掌握情況該內容每年是命題的重點。

6、生物的多樣性。包含植物分類、動物分類、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問題。

7、生物技術。這是生物學在社會中的應用,尤其在醫(yī)學(試管嬰兒、克?。?、農業(yè)(組織培養(yǎng)、嫁接、無土栽培、轉基因食品等)上的應用。

8、顯微鏡和探究實驗。

在每個知識塊進行系統(tǒng)的綜合訓練同時要注重解題方法、答題技巧的訓練。同時抓好后進生基礎知識的落實問題。

(三)模擬考試訓練。

根據(jù)往年中考形式,教師要認真分析往年中考真題,命制出較高質量的模擬試卷1—2套,訓練學生的綜合知識的解題能力。

一、教師在教學中做到“三堅持”

2、堅持倡導合作學習,將每個班分成20個生物學習小組,設置小組長,組長只負責一個生物成績相對較差的。

3、堅持轉變觀念,打造適合自己學校和學生的一輪復習“高效課堂”模式自學——看教材,對重要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構建知識體系。

自測——完成《中考導航》,學生討論和記憶落實基礎知識。

排憂解難——學生先看《中考導航》,教師再講解重點、難點。

例題分析——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考查要知根知底,能夠怎樣應用。

達標——分課堂達標和課后訓練。課內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學案達標練習,課后完成《中考導航》。

三、課堂中要注重提高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

初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huán)境的情操,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為一部分今后要從事生物事業(yè)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礎。從這一觀點出發(fā),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從我接觸學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是一直以培養(yǎng)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為主要目的的。在課堂教學的準備中,要多注意選擇與書本知識相關的課外知識,例如在復習生態(tài)環(huán)境時讓學生課外去調查我縣金星水泥廠附近的環(huán)境情;在健康地生活一單元的復習中,對吸煙、酗酒和吸毒等問題我就在自習課讓學生觀看中國拒絕毒品的宣傳片等??傊?,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是教學理念的心。

四、教師要了解教材,構建知識體系,分析中考形式,做好配套資料的編寫作為一名教師的第一步就是要研究教材,不僅是研究所教年級的教材,還要把整個初中階段的教材都要研究,要知道在整個初中階段,生物課程都需要學生掌握些什么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等等。在我的教學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安排歸納成一個一個專題,然后構建出知識網(wǎng)絡圖。

生物復習課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的:

1.用分數(shù)的有關知識,熟練地解決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2.能溝通知識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練習與應用。

1.第52頁第10題。

先做第一題:五一班一共有學生40人,其中女生有21人。女生占全班人數(shù)的幾分之幾?

(1)先讓學生聯(lián)系分數(shù)的意義口頭分析:把全班人數(shù)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0份,女生人數(shù)占了其中的21份,所以女生人數(shù)占全班人數(shù)的21/40。

(2)再讓學生根據(jù)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列出算式,并寫出得數(shù)。

(3)獨立做下面兩題。

(4)交流總結。

2.做第11題。

學生先獨立練習。

引導比較:a三道題目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

b算式中選擇的除數(shù)有什么不同?

c從中還能想到些什么?

溝通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與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聯(lián)系。

3.做第12題練習后加強對比。

(1)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算式中選擇的被除數(shù)為什么不同?除數(shù)為什么相同?

(3)商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4.做第13題練習后加強對比。

要引導學生區(qū)別清楚:

(1)第一個問題是求平均每條童褲用了這塊布的幾分之幾,需要把5米看做單位“1”,并把它平均分成6份,用分數(shù)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分數(shù)不注明單位名稱。

(2)第二個問題是求平均每條童褲用布幾分之幾米,要把5米等分成6份,并用分數(shù)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結果要注明單位名稱“米”。

二、思考題。

方法一:可以根據(jù)每個分數(shù)中分子與分母的大小關系來判斷。

方法二:通過畫圖幫助思考。

三、課堂總結。

四、完成補充習題上的練習。

授后小記。

這部分練習題主要是復習“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的方法。主要幫學生回顧,只要用“是”字前面的量除以“是”字后面的量。

其次,主要練習“每份是總量的幾分之幾”及“每份是總量的幾分之幾*”的問題,這樣的題目主要幫助學生回憶:如果問題中沒有單位名稱則要將總量看作單位“1”,而如果問題中有單位名稱則要將總量看作實際的量。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64488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